协议栈
计算机网络协议栈解析
计算机网络协议栈解析引言:计算机网络协议栈是指网络通信中的各种协议的集合,它对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进行了规范和控制。
本文将对计算机网络协议栈进行详细的解析,包括定义、发展和功能等方面。
一、定义和概念1. 计算机网络协议栈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中用于数据传输和通信的一组协议的层次结构。
它由多个层次的协议组成,每个层次负责不同的功能。
2. 计算机网络协议栈的设计旨在实现网络中数据的高效传输和可靠通信。
二、发展历程1. ARPANET: ARPANET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ARPA)于1969年建立的第一个分组交换网络,是计算机网络协议栈的雏形。
2. TCP/IP协议栈: TCP/IP协议栈是由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组协议,成为了当今计算机网络协议栈的主流。
三、协议栈的层次结构1. 应用层: 应用层是协议栈中的最高层,负责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
常见的应用层协议有HTTP、FTP和SMTP等。
2. 传输层: 传输层为应用程序提供端对端的通信服务。
常见的传输层协议有TCP和UDP。
3. 网络层: 网络层负责通过互联网进行数据传输。
常见的网络层协议有IP。
4.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负责将数据帧从一个节点传输到相邻节点。
常见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有以太网和WiFi等。
5. 物理层: 物理层负责将比特流转化为可以在物理介质上传输的信号。
它涉及到硬件,如网卡和光纤等。
四、协议栈的功能1. 分层管理: 协议栈的分层结构使得网络中的协议可以按照不同的功能划分到不同的层次中进行管理,提高了网络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2. 数据传输: 协议栈负责将上层的数据封装成数据包,并通过网络进行传输。
3. 错误检测和修复: 协议栈中的各个层次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可以进行错误检测和修复,提高了数据的可靠性。
4. 网络地址分配: 协议栈中的网络层负责对数据包进行寻址和路由,确保数据能够准确地传输到目的地。
协议栈的使用流程
协议栈的使用流程简介协议栈(Protocol Stack)是计算机网络中一种常见的软件架构,用于处理数据包在网络中的传输和通信过程。
它是一组按特定顺序组织的协议层,每个协议层负责处理特定的功能和任务,从而实现有效的数据通信。
协议栈的组成一个典型的协议栈包括以下几个层级:1.物理层(Physical Layer):负责将二进制的比特流转换为网络传输所需的物理信号,以及接收和解码来自物理媒介的信号。
2.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负责对数据包进行分帧、差错校验、重传等操作,并提供可靠的点对点连接。
3.网络层(Network Layer):负责确定数据包的传输路径和地址转换,进行路由选择,实现网络间的数据传递。
4.传输层(Transport Layer):负责提供端到端的可靠数据传输、错误检测和恢复,以及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
5.会话层(Session Layer):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应用程序间的会话连接。
6.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负责处理数据的格式转换、加密解密等操作,确保不同系统之间数据的互通。
7.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负责提供各种网络应用程序,如电子邮件、文件传输、远程登录等。
协议栈的使用流程使用协议栈进行网络通信的一般流程如下:1.选择需要使用的协议栈: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选择适合的协议栈。
常见的协议栈有TCP/IP协议栈、OSI协议栈等。
2.配置协议栈参数:根据具体的网络环境和需求,配置协议栈所需的参数。
这些参数包括网络接口、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
3.建立物理连接:在物理层建立网络设备之间的物理连接,例如通过网线将计算机连接到交换机或路由器。
4.启动协议栈:在操作系统中启动协议栈,以便开始网络通信。
可以通过命令行或配置文件的方式启动协议栈。
5.创建套接字:在应用层创建套接字,以便与协议栈进行通信。
套接字是应用程序与协议栈之间的接口,用于发送和接收数据。
协议栈是什么
协议栈是什么协议栈(Protocol Stack)是指一组按照特定顺序排列的通信协议的集合,它们按照层次结构组织,每一层负责特定的功能,从而实现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和交换。
在计算机网络中,协议栈是网络通信的基础,它定义了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格式、传输方式、错误检测和纠正等规则。
首先,协议栈通常由多个层次组成,每一层都有特定的功能和责任。
最常见的协议栈是TCP/IP协议栈,它由四个层次组成,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
每一层都有自己的协议和规范,负责特定的功能。
应用层负责定义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规则,传输层负责端到端的数据传输,网络层负责数据在网络中的路由和转发,数据链路层负责数据在物理介质上传输。
其次,协议栈的设计遵循分层的原则,每一层的功能相对独立,各层之间通过接口进行通信,上层向下层提供服务,下层向上层提供支持。
这种设计使得协议栈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每一层进行修改和升级,而不会对整个系统造成影响。
另外,协议栈的工作方式是自底向上的。
当数据从应用程序发送出去时,经过每一层的处理和封装,最终在物理介质上传输;而当数据到达目的地后,经过每一层的解封装和处理,最终交给目标应用程序。
这种逐层处理的方式使得协议栈的工作更加清晰和有序,方便对每一层进行调试和排错。
最后,协议栈的作用是实现网络通信的可靠性和高效性。
通过协议栈的分层设计和逐层处理,可以保证数据在网络中的正确传输和交换,同时也能够提高网络的吞吐量和响应速度。
协议栈的标准化和普及,也为不同厂商的设备和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提供了基础。
总的来说,协议栈是网络通信的基础,它通过分层设计和逐层处理实现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和交换。
协议栈的设计遵循分层原则,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工作方式是自底向上的,作用是实现网络通信的可靠性和高效性。
对于理解和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掌握协议栈的原理和工作方式非常重要。
协议栈名词解释
协议栈名词解释
协议栈是指计算机网络中的一种通信体系结构,它将不同层级和功能
的通信协议分层处理,并进行相互协作,实现网络通信。
协议栈通常
由多层级协议组成,每一层级都拥有特定的用途和职责。
以下是协议
栈中常用的名词解释:
1. 物理层:物理层是协议栈的最低层级,它负责将比特流转化为信号,并通过传输介质在网络中传输。
2. 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在物理层之上,它的主要作用是将物理层
传输的比特流转化为数据帧,并进行数据帧的封装和解封装。
3. 网络层:网络层负责在多个数据链路层之间进行路由选择,并实现
数据包的传输。
4. 传输层:传输层是协议栈的核心层级,主要负责点到点的进程与进
程之间的通信,并实现可靠数据传输和数据流量控制。
5. 应用层:应用层是协议栈最高层级,它运行着应用程序,向用户提
供网络服务和应用服务。
6. TCP/IP协议栈:TCP/IP协议栈是因特网协议栈中最常用的协议栈,它包括四个层级: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7. OSI模型:OSI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在1984年发布的一个网络通信体系结构标准。
它将通信协议分为七个层级: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协议栈的实现可以在硬件和软件两个层面进行,软件实现的协议栈通
常可以通过API提供给应用程序使用。
由于网络通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不同的协议栈应用于不同的场景中。
正确理解和熟练掌握协议栈
的概念和结构,对于网络通信的学习和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协议栈是什么
协议栈是什么1. 引言在计算机网络领域中,协议栈是一种用于实现网络通信的软件架构。
它由多个层次的协议组成,每个协议层都负责特定的功能,通过协议栈的层层调用与协议交互,实现数据的传输和通信的可靠性。
2. 协议栈的层次结构协议栈通常采用分层的设计,每个层次都有特定的功能和责任。
常见的协议栈模型是TCP/IP协议栈,它由以下层次组成:2.1 物理层物理层是协议栈的最底层,负责处理实际的物理传输介质,如网线、光纤等。
它定义了数据传输的电气、光学和机械特性,包括传输速率、编码方式等。
2.2 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负责将物理层传输的数据分帧,并在相邻节点之间建立可靠的数据传输通道。
它通过检测和纠正传输中的错误,提供可靠的通信服务。
2.3 网络层网络层负责将数据在不同网络之间进行路由和转发。
它定义了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路径选择机制,确保数据能够从源节点到目标节点的可达性和可靠性。
2.4 传输层传输层负责提供端到端的可靠数据传输服务。
它通过使用传输控制协议(TCP)或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来实现数据的分段、传输和重组。
2.5 应用层应用层是协议栈中最高层,负责处理特定应用程序的通信需求。
它定义了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协议,如HTTP、FTP、SMTP等。
3. 协议栈的工作原理协议栈中的每个层次都有特定的功能和责任,通过层层调用与上下层协议交互,实现数据的传输和通信的可靠性。
当数据从应用层发送时,首先经过应用层封装为特定的协议格式。
然后传递给传输层,传输层将数据分段,并为每个数据段添加序列号和校验码以确保传输的可靠性。
接下来,数据段被传递到网络层,网络层根据目标地址选择合适的路径进行路由和转发。
然后,数据段传递到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将数据分帧,并在相邻节点之间建立可靠的数据传输通道。
最后,数据被传递到物理层,通过物理介质进行传输。
在接收端,数据将按照相反的顺序通过各个协议层进行解析和处理,最终交给应用层进行处理和展示。
内核协议栈 知识点
内核协议栈知识点
1. 什么是内核协议栈呀?就好比是网络世界的交通指挥官!比如你在网上看视频,内核协议栈就在背后默默指挥着数据怎么传输,让你能顺畅地看到画面。
2. 内核协议栈的分层结构可太重要啦!这就像盖房子,不同的层有不同的作用呀,相互配合才能盖出坚固的大楼。
你想想,要是没分好层,那不就乱套啦?
3. 数据在协议栈里的流动,那可真是神奇呢!就像水流在管道里有序地流淌一样。
你发送一个消息,它就在协议栈中按照既定路线前进呢。
4. 协议栈中的各种协议,那可是各显神通啊!就跟一个团队里的不同角色一样,TCP 啊、UDP 啊都有自己的本领。
你用手机上网的时候,它们都在努力工作哟。
5. 内核协议栈对网络性能的影响可大了去了!要是它出问题,那不就像高速路堵塞一样,让人着急上火。
你肯定也遇到过网络卡顿吧,说不定就和它有关系呢。
6. 对内核协议栈的优化可是门技术活!这就好比给赛车改装,得精心调试才能让它跑得更快更稳。
有技术人员在背后努力优化它呢,多棒呀。
7. 了解内核协议栈真的太有意义啦!就像知道了电脑的一个秘密武器。
以后你再遇到网络问题,也许就能明白是怎么回事啦。
我的观点结论:内核协议栈真的是网络世界中非常关键且神奇的存在,值得我们去深入了解和探索啊!。
什么是协议栈
什么是协议栈协议栈是计算机网络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网络通信中的关键组成部分。
它是一种软件设计模式,用于处理网络通信中的协议。
协议栈是一系列按照特定顺序组织的协议的集合,每个协议层负责特定的功能。
在计算机网络中,协议栈通常被分为七层,这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一种通信协议模型,称为OSI模型。
它包含以下七个层次: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物理层是协议栈的底层,负责传输比特流,包括硬件接口和电气信号传输。
数据链路层负责在两个相邻节点之间传输帧,包括对物理层传输的数据进行分组和检错等处理。
网络层负责在网络中传输数据包,包括网络互联和路由器之间的通信。
传输层负责在两个应用程序之间建立可靠的数据传输连接,包括错误纠正和数据包重新传送。
会话层负责建立和管理应用程序之间的会话,包括同步和数据分割等操作。
表示层负责将不同应用程序的数据格式转换为网络传输标准格式,包括数据加密和压缩等操作。
应用层是最高层,负责处理特定的网络应用,包括HTTP、FTP和SMTP等常见的应用协议。
协议栈的每一层都有特定的功能,并通过接口与上一层和下一层进行通信。
上层的数据会通过接口传输到下层,经过协议栈的每一层处理,最终到达目的地。
协议栈的设计目的是为了实现网络通信的高效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通过分层的设计,可以将复杂的网络通信问题分解成较小的模块,使得网络通信更加可控和容易维护。
协议栈的实现方式有很多种,常见的有TCP/IP协议栈和UDP/IP协议栈。
其中,TCP/IP协议栈是Internet上最重要的协议栈,它由TCP和IP两个主要协议组成,负责在网络中跨越多个节点的数据传输。
总而言之,协议栈是计算机网络的基础设施,是实现网络通信的关键技术。
它通过分层的设计和不同层之间的协作,实现了高效、可靠和安全的数据传输。
在当前互联网时代,协议栈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我们提供了快速的网络通信和丰富的网络应用。
协议栈是什么
协议栈是什么协议栈是计算机网络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一组协议的层次化结构,用于在网络中实现数据通信和处理。
协议栈可以看作是网络通信的基础设施,它定义了网络通信所需的各种规范和方式。
协议栈通常由多个层次组成,每一层次负责完成特定的功能和任务。
不同的层次之间通过接口相互连接,实现数据的传输和处理。
协议栈的每一层次都有特定的功能和责任,常见的协议栈由以下几个层次组成:1. 物理层:负责将数据从一个节点传输到另一个节点,通过物理介质(如电缆、光纤)完成数据的传输。
2. 数据链路层:负责将物理层传输的比特流划分为数据帧,并通过物理地址(如MAC地址)将数据帧传输到目标节点。
3. 网络层:负责进行网络互连,将数据包从源节点传输到目标节点。
网络层使用IP地址进行寻址,并通过路由协议选择合适的路径进行数据传输。
4. 传输层:负责在端到端的通信中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和流量控制。
常见的传输层协议有TCP(传输控制协议)和UDP (用户数据报协议)。
5. 应用层:负责提供各种应用程序所需的功能和服务,如HTTP、FTP、SMTP等。
应用层协议通过传输层协议与目标应用程序进行通信。
协议栈的层次化结构可以使各个功能模块独立发展和演化,增加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同时,协议栈的分层结构也使得各层之间的功能相对独立,可以进行灵活的组合和替换。
协议栈的设计和实现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性能、安全性、可用性等。
不同的协议栈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进行定制和优化。
总之,协议栈是计算机网络中实现数据通信和处理的基础设施,它通过层次化的结构和各层之间的接口来提供网络通信的功能和服务。
协议栈的设计和实现对于网络通信的效率和可靠性有着重要的影响,是计算机网络中一个核心概念。
TCPIP协议栈的基本工作原理
TCPIP协议栈的基本工作原理TCPIP协议栈是当今互联网中最重要的协议之一,它是互联网上数据传输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TCPIP协议栈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其分层结构以及各层的功能和协议。
一、 TCPIP协议栈概述TCPIP协议栈是一种分层结构,它由多个层次组成,每一层负责不同的功能。
TCPIP协议栈中的每一层都依赖于下一层,同时为上一层提供服务。
通过这种分层结构,TCPIP协议栈实现了网络通信的各个方面,包括数据的封装、传输、路由和应用等等。
二、TCP/IP协议栈的分层结构1. 应用层:应用层是最高层,它负责处理应用程序与网络的交互。
在这一层,各种网络应用协议被实现,比如HTTP、FTP和SMTP等。
应用层协议使用应用层报文封装数据,然后通过下一层传输。
2. 传输层:传输层负责在不同主机上的应用程序之间建立可靠的连接。
在这一层,主要有两个重要的协议: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TCP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它通过握手和确认机制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而UDP则是一种无连接的协议,它不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但传输速度更快。
3. 网络层:网络层负责数据的路由和转发。
在这一层,主要有Internet协议(IP)和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ICMP)。
IP协议是互联网上数据传输的核心协议,它定义了如何将数据包从发送方路由到接收方。
ICMP协议则负责处理错误报文和网络状况的通知。
4. 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负责将IP数据包封装为数据帧并传输到物理网络中。
主要有以太网协议(Ethernet)和无线局域网协议(Wi-Fi)等。
数据链路层负责物理地址的寻址和数据的传输,确保数据可靠地从一个节点传输到另一个节点。
5. 物理层:物理层是协议栈中最底层,它负责定义电信号的传输。
在这一层,主要包括电缆、网卡和网络连接设备等。
三、TCPIP协议栈的工作流程1. 发送端:当应用程序想要发送数据时,数据会从应用层下发到传输层。
传统协议栈和DPDK
传统协议栈和DPDK一、传统协议栈:传统的协议栈是指在网络通信中,常用的采用操作系统的网络协议栈来实现的通信技术。
它一般由操作系统内核中的网络协议进行处理,包括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等不同的协议。
传统协议栈的工作方式是通过系统调用和中断机制来实现网络数据包的收发和处理。
1.稳定可靠:传统协议栈已经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测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简单易用:传统协议栈的接口和功能相对简单,易于理解和使用。
3.统一标准:传统协议栈基于标准的网络协议制定和实现,遵循统一的通信标准。
4.通用性强:传统协议栈适用于各种网络通信场景,可以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
但传统协议栈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性能瓶颈:传统协议栈由操作系统内核负责处理网络数据包,而操作系统内核本身存在着较高的开销和性能瓶颈,如内核态和用户态之间的频繁切换、锁竞争等问题,导致性能相对较低。
2.不可定制化:传统协议栈的功能和接口相对固定,无法根据具体应用的需求进行定制和优化。
3.高延迟:传统协议栈由于中断和系统调用的机制,导致数据包在处理过程中存在较高的延迟。
二、DPDK(Data Plane Development Kit):DPDK是一个开源的数据平面开发工具包,旨在提供高性能的数据平面处理能力。
DPDK通过绕过操作系统内核,直接操作硬件设备,从而实现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延迟。
DPDK主要用于网络功能虚拟化(NFV)、网络包处理和数据中心等领域。
DPDK的特点:1.高性能:DPDK采用用户态驱动程序的方式,绕过操作系统内核,和硬件设备直接通信,能够实现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延迟。
DPDK的数据包处理能力可以达到百万级别。
2.可定制化:DPDK提供了丰富的工具和接口,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定制和优化,使得用户可以灵活地配置和调整数据平面的处理逻辑。
3.开放源码:DPDK是一个开源项目,拥有活跃的社区支持和更新,用户可以免费获取和使用DPDK,并参与到DPDK的开发和改进中。
计算机网络协议栈的工作原理
计算机网络协议栈的工作原理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网络系统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计算机网络协议栈就是支撑整个网络系统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协议栈的概念、组成结构、每一层协议的作用等方面,介绍计算机网络协议栈的工作机制。
一、计算机网络协议栈的概念计算机网络协议栈是一种以层次结构组织各种协议的方式,它规定了网络数据的传输、处理和控制的方法,使得各个设备间能够进行准确稳定的信息传输。
协议栈采用分层的方法组织各种网络功能,将每一层的功能规定在一个协议集合中,并且各层之间的界面也都通过协议的方式加以规定。
不同协议之间的结构、数据和复杂度都不相同。
比较典型的协议栈有TCP/IP协议栈、OSI(开放式系统互连)协议栈等。
二、计算机网络协议栈的组成结构在TCP/IP协议栈中,共分为4层,分别为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每一层都有自己的协议和功能,下面我们来逐层分析。
1、网络接口层(Network Interface Layer)网络接口层是协议栈最下面的一层,负责应用程序与网络线路之间的连接,使得计算机发送的数据能够在网络中传输。
这一层主要规定了硬件设备(如网卡)、传输协议和传输媒介(如网线)等方面的内容。
常见的协议有以太网(Ethernet)、WiFi、蓝牙等。
2、网络层(Internet Layer)网络层位于TCP/IP协议栈的第二层,它的主要作用是在HOS网络中传输数据包。
该层使用的协议是Internet协议(IP),并且可以通过路由器在不同的网络之间传输数据包。
其中,IP协议使用32位长度的IP地址来标识网络中的计算机,能够实现数字地址的转换。
此外,网络层还包括如Internet组播协议(IGMP)、地址解析协议(ARP)等协议。
3、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传输层负责网络中各个应用程序之间的数据传输。
该层使用的协议主要是TCP和UDP,其中TCP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可靠的传输协议,它能够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遗漏、不重复、不失序。
什么是协议栈
什么是协议栈协议栈是指网络协议栈,也称为网络协议套件,是指一组按照特定顺序排列的网络协议的集合。
在计算机网络中,数据在不同层次上进行传输和处理,每一层都有自己的协议来管理数据的传输和处理过程,这些协议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协议栈。
协议栈通常由多个层次组成,每个层次负责不同的功能。
在TCP/IP协议栈中,通常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等。
每个层次的协议都有特定的功能和责任,通过协议栈的层层传递,数据可以在网络中进行有效的传输和处理。
物理层是协议栈的最底层,负责将数据转换为电信号或光信号进行传输。
数据链路层负责数据的分组和传输,网络层负责数据的路由和转发,传输层负责数据的可靠传输和错误处理,应用层负责数据的格式化和应用处理。
协议栈的设计可以使不同的网络设备和系统之间实现互联互通,实现数据的传输和交换。
通过协议栈,不同厂商的设备和系统可以遵循相同的协议标准进行通信,从而实现互操作性和互联互通。
协议栈的设计和实现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网络的性能、可靠性、安全性等。
在设计协议栈时,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层次之间的协同工作和交互,确保数据能够在网络中稳定、高效地传输和处理。
协议栈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对于网络的发展和应用至关重要。
通过制定统一的协议标准和规范,可以促进不同厂商和组织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推动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总之,协议栈是计算机网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通过层次化的设计和组织,实现了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和处理。
协议栈的设计和实现需要充分考虑网络的性能、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的因素,通过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促进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对协议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蓝牙技术协议栈
蓝牙技术协议栈蓝牙技术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它允许电子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交换。
这种技术的核心是其协议栈,它是一套定义了设备如何相互通信的规则和程序。
本文将介绍蓝牙技术协议栈的基本结构和主要组成部分。
蓝牙协议栈概述蓝牙协议栈是一个分层的结构,每一层都有特定的功能和责任。
从底层的物理传输到高层的应用层,每一层都为上一层提供服务,同时依赖于下一层的支持。
整个协议栈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要部分:1. 物理层:负责无线电信号的发送和接收。
2. 链路层:控制设备的物理连接,包括频率跳变和信道管理。
3. 适配层:提供不同设备之间的适配功能,确保数据的正确传输。
4. 协议层:包括逻辑链路控制和适配协议(L2CAP)、服务发现协议(SDP)、串行端口协议(SPP)等,它们为上层应用提供必要的服务。
5. 应用层:包括各种基于蓝牙的应用协议,如音频/视频传输、文件传输等。
主要协议介绍物理层物理层是蓝牙协议栈的基础,它定义了蓝牙设备之间的无线电通信方式。
这一层负责频率选择、功率控制和信号调制解调等功能。
蓝牙技术支持多种频段操作,但最常见的是在2.4 GHz ISM频段内工作。
链路层链路层也称为基带层,它管理蓝牙设备之间的物理连接。
这一层负责处理设备的地址分配、信道选择、连接建立和释放等任务。
链路层还实现了一种称为“微微网”的概念,即一个主设备与多个从设备形成的网络。
适配层适配层的主要作用是为不同类型的蓝牙设备提供互操作性。
这一层通过适配协议来转换不同设备之间的数据格式,确保信息能够正确传输。
例如,L2CAP协议就是适配层中的一个重要协议,它提供了更高级别的服务,如分段和重组、服务质量(QoS)信息传递等。
协议层协议层包含了多个重要的协议,它们为应用层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例如,SDP协议使得设备能够发现并利用其他设备提供的服务;而SPP协议则提供了一个模拟传统串行端口的方法,使得蓝牙设备能够像使用有线连接一样进行数据传输。
应用层应用层是蓝牙协议栈的最高层,它直接面向最终用户。
TCPIP协议栈详解
TCPIP协议栈详解TCP/IP协议栈详解TCP/IP协议栈是互联网通信中使用的一种协议体系,由TC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和IP(Internet Protocol)两个部分组成。
它是实现网络通信的基础架构,它的设计和实现使得不同网络和设备之间能够相互通信。
一、TCP/IP协议栈的基本概念TCP/IP协议栈是一种分层结构,按照不同的功能和责任将通信的各个部分分为不同的层次。
这样的分层设计使得每个层次的功能职责明确,便于维护和扩展。
TCP/IP协议栈的基本层次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1. 物理层物理层是TCP/IP协议栈的最底层,负责传输原始比特流。
它定义了不同设备之间如何通过物理介质(例如光纤、电缆)传输数据。
2. 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负责将数据包从一个节点传输到另一个节点。
它将原始比特流转换为数据帧,并处理错误检测和纠正等功能。
常用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有以太网(Ethernet)和无线局域网(Wi-Fi)等。
3. 网络层网络层是TCP/IP协议栈中的核心层,负责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
它通过IP协议为数据包分配地址,并进行路由选择和转发。
常用的网络层协议有IPv4和IPv6。
4. 传输层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可靠数据传输服务。
它通过TCP协议和UDP 协议实现数据传输,其中TCP协议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的传输,而UDP协议提供无连接的传输。
5. 应用层应用层是TCP/IP协议栈中的最高层,为用户提供各种网络应用服务。
常见的应用层协议有HTTP、FTP、SMTP和DNS等。
二、TCP/IP协议的工作原理TCP/IP协议栈的工作原理是按照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当用户发送数据时,应用层先将数据封装成应用层报文,然后传递给传输层。
传输层将应用层报文分割为较小的数据段,并为每个数据段加上序号和校验等信息。
然后,传输层通过网络层将数据段封装成IP数据包,并进行路由选择。
协议栈是什么
简单分析:协议栈是什么协议栈协议栈是什么?协议栈是指网络中各层协议的总和,其形象的反映了一个网络中文件传输的过程:由上层协议到底层协议,再由底层协议到上层协议.使用最广泛的是英特网协议栈,由上到下的协议分别是:应用(HTTP,TELNET,DNS,EMAIL 等),运输层(TCP,UDP),网络层(IP),链路层(WI-FI,以太网,令牌环,FDDI 等)令牌环: 令牌环网(Token Ring)是一种 LAN 协议,定义在 IEEE 802.5 中,其中所有的工作站都连接到一个环上,每个工作站只能同直接相邻的工作站传输数据。
通过围绕环的令牌信息授予工作站传输权限。
FDDI: 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它是于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一项局域网技术,它提供的高速数据通信能力要高于当时的以太网(10Mbps)和令牌网(4或16Mbps)的能力。
tcp/ip协议栈TCP/IP协议,或称为TCP/IP协议栈,或互联网协议系列.TCP/IP协议栈(按TCP/IP参考模型划分)应用层 FTP SMTP HTTP ...传输层 TCP UDP网络层 IP ICMP ARP链路层以太网令牌环 FDDI ...包含了一系列构成互联网基础的网络协议.这些协议最早发源于美国国防部的DARPA互联网项目.TCP/IP字面上代表了两个协议:TCP传输控制协议和IP互联网协议.时间回放到1983年1月1日,在这天,互联网的前身Arpanet中,TCP/IP协议取代了旧的网络核心协议NCP(Network Core Protocol),从而成为今天的互联网的基石.最早的的TCP/IP由Vinton Cerf和Robert Kahn两位开发,慢慢地通过竞争战胜了其它一些网络协议的方案,比如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OSI模型.TCP/IP的蓬勃发展发生在上世纪的90年代中期.当时一些重要而可靠的工具的出世,例如页面描述语言HTML和浏览器Mosaic,导致了互联网应用的飞束发展.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目前流行的IPv4协议(IP Version 4,IP版本四)已经接近它的功能上限.IPv4最致命的两个缺陷在于:地址只有32位,IP地址空间有限;不支持服务等级(Quality of Service, Qos)的想法,无法管理带宽和优先级,故而不能很好的支持现今越来越多的实时的语音和视频应用.因此IPv6 (IP Version 6, IP版本六) 浮出海面,用以取代IPv4.TCP/IP成功的另一个因素在与对为数众多的低层协议的支持.这些低层协议对应与OSI模型中的第一层(物理层)和第二层(数据链路层).每层的所有协议几乎都有一半数量的支持TCP/IP,例如: 以太网(Ethernet),令牌环(Token Ring),光纤数据分布接口(FDDI),端对端协议( PPP),X.25,帧中继(Frame. Relay),ATM,Sonet, SDH等.TCP/IP协议栈组成我了解了协议栈是什么,现在就来看看它的组成。
协议栈是什么
协议栈是什么基本简介协议栈是指网络中各层协议的总和,其形象的反映了一个网络中文件传输的过程:由上层协议到底层协议,再由底层协议到上层协议。
使用最广泛的是因特网协议栈。
简介协议栈(Protocol Stack)是指网络中各层协议的总和,其形象的反映了一个网络中文件传输的过程:由上层协议到底层协议,再由底层协议到上层协议。
使用最广泛的是英特网协议栈,由上到下的协议分别是:应用层(HTTP,FTP,TFTP,TELNET,DNS,EMAIL等),运输层(TCP,UDP),网络层(IP),链路层(WI-FI,以太网,令牌环,FDDI,MAC等),物理层。
概念如果不参考下面进行数据交换的协议或通信过程的讨论,那么就不可能讨论计算机的互联。
对协议的任何讨论通常都会牵涉到与开放式系统互联(OSI)协议栈的比较。
OSI协议栈定义了厂商们如何才能生产可以与其它厂商的产品一起工作的产品。
然而,由于缺乏工业界的承认,今天,OSI更象是一个模型,而不是一个被接受的标准。
这是因为许多公司已经在他们的产品中实现了另外一些协议。
协议定义与其它系统通信的方式。
它描述信号的时序和通信数据的结构。
在协议栈的较低层定义了厂商们可以遵循规则以使他们的设备可以与其它厂商的设备进行互联。
较高层定义如何管理不同类型的通信会话,用户应用程序如何才能相互操作。
你在协议栈中走得越高,协议也越复杂。
让我们利用OSI标准来比较厂商的操作系统及产品间网络互联和互操作性。
在这个OSI模型中,在协议栈中有七层,每个都在不同的硬件和软件级别进行工作。
你可以检查协议栈的每一层来观察系统是怎样在局域网(LAN)上进行通信的。
互联或协议栈的OSI模型。
如以前所述,许多厂商并不完全跟随OSI协议栈。
他们使用很接近OSI协议栈的其它协议栈,或者将一些独立的协议组合成一个协议组。
对一些最流行的协议栈进行了比较。
使用一种协议栈的产品不能与使用另外一种协议栈的产品直接相连或相互操作。
网络协议栈基本概念
迟一段随机旳时间实施退避,然后再继续 载波监听。因为退避时间是随机旳,适配 器又无记忆功能,一次冲突所涉及旳两个 站就不可能在下一次发送中再次发生冲突。 为了使这种退避能确保系统旳稳定,以太 网采用一种称为截断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 来拟定重发帧所需旳时延。
③当重发次数到达16次仍不能成功时,则丢弃该帧, 并向高层报告差错情况。
26
9.2.2 CSMA/CD协议(续13)
截断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续) 若连续屡次发生冲突,则表白可能有较多
旳站参加争用信道。使用上述退避算法可 使重传需要推迟旳平均时间随重传次数而 增大(称为动态退避),因而减小发生碰撞 旳概率,有利于整个系统旳稳定。
14
9.2.2 CSMA/CD协议(续1)
怎样进行冲突检测?
“冲突检测”就是计算机边发送数据边检测信道上旳 信号电压大小旳变化情况。
当几种站同步在总线上发送数据时,总线上旳信号 电压摆动值将会增大(相互叠加)。
当一种站检测到旳信号电压摆动值超出一定旳门限 值时,就以为总线上至少有两个站同步在发送数据 ,表白产生了发送冲突。
在OSI模型中,对等层实体传送数据旳单元,称 为协议数据单元PDU(Protocol Data Unit)。相邻 层实体间传送数据旳单元,称为服务数据单元 SDU(Service Data Unit)。相邻层实体经过SAP 一次交互信息旳数据单元,称为接口数据单元 IDU(interface Data Unit)。
25
9.2.2 CSMA/CD协议(续12)
截断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
①拟定基本退避时间,它就是争用期。
②从整数集合{0,1,…,2k-1}中随机取一整数, 记为r。重传被推迟旳时间是r倍旳争用期。整数集 合中旳参数k,可按下式计算:
tcpip协议栈
tcpip协议栈TCP/IP协议栈。
TCP/IP协议栈是互联网的基础协议,它是一组用于互联网的通信协议。
TCP/IP 协议栈由四层构成,分别是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每一层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作用,下面将对TCP/IP协议栈的每一层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是网络接口层,它负责将数据包从一个主机传输到另一个主机。
在这一层,数据包被封装成帧,并通过物理介质进行传输。
网络接口层的协议有以太网、无线局域网等,它们定义了数据在物理介质上传输的格式和规则。
接下来是网络层,网络层主要负责数据包的路由和转发。
在网络层,数据包被封装成数据报,并通过IP地址进行传输。
网络层的主要协议是IP协议,它定义了数据包的格式和路由规则,确保数据包能够在网络中正确地传输到目的地。
然后是传输层,传输层主要负责端到端的通信。
在传输层,数据被封装成报文,并通过端口号进行传输。
传输层的主要协议有TCP和UDP,它们定义了数据的传输方式和可靠性,确保数据能够在源主机和目的主机之间可靠地传输。
最后是应用层,应用层是用户直接使用的层。
在应用层,数据被封装成消息,并通过应用层协议进行传输。
应用层的协议有HTTP、FTP、SMTP等,它们定义了不同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规则,确保不同应用程序之间能够正确地交换数据。
总的来说,TCP/IP协议栈是互联网的基础协议,它定义了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方式和规则,确保数据能够在不同主机和不同应用程序之间正确地传输和交换。
通过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的协同工作,TCP/IP协议栈实现了互联网的可靠和高效通信。
除了以上介绍的四层,TCP/IP协议栈还包括了一些辅助协议,如ARP、ICMP、DHCP等,它们在协议栈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保证了网络的正常运行和通信的顺利进行。
总的来说,TCP/IP协议栈是互联网的基础,它定义了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方式和规则,保证了网络的正常运行和通信的顺利进行。
了解TCP/IP协议栈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理解互联网的工作原理和网络通信的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仅供学习,花了一个早上写的。
板子是pca10001nrf51822.part02.rar(4.07 MB, 下载次数: 1168)nrf51822.part01.rar(7 MB, 下载次数: 1635)载次数: 513)工程文件nrf51822\Board\nrf6310\s120\experimental\ble_app_uart_c\arm配套的uart的串口从机是nrf51822\Board\pca10001\s110\experimental\ble_app_uart1、首先添加16位的uuid号,重新宏定义如下点击(此处)折叠或打开∙#define BLE_UUID_NUS_SERVICE 0x0001 /**< The UUID of the Nordic UART Service. */∙#define BLE_UUID_NUS_TX_C_CHARACTERISTIC 0x0003 /**< 主机的TX 特性对应于从机的RX特性*/∙#define BLE_UUID_NUS_RX_C_CHARACTERISTIC 0x0002 /**< 主机的RX 特性. */∙∙#define BLE_NUS_MAX_DATA_LEN (GATT_MTU_SIZE_DEFAULT - 3) /**< 最大20字节Maximum length of data the Nordic UART service module to the peer. */∙∙#define BLE_NUS_MAX_RX_CHAR_LEN BLE_NUS_MAX_DATA_LEN /**< 等价于接收长度Maximum length of the RX ∙#define BLE_NUS_MAX_TX_CHAR_LEN BLE_NUS_MAX_DATA_LEN /**< Maximum length of the TX Characterist蓝牙ble是基于属性协议的属性协议:客户端通过它可以发现并获取属**器上的属性:6种基本操作1、请求:客户端发给请求给服务器,需要服务器回复一个响应2、响应:3、命令:客户端发给请求给服务器,不需要服务器回复一个响应4、指示:服务器发给指示给客户端,需要客户端发一个确认给服务器5、确认:6、通知:客户端发给请求给服务器,不需要服务器回复一个响应例子用到了请求,通知。
写入请求包含:一个句柄和一个该属性的值,什么是句柄?首先服务器运行属性数据库(跟数组差每一个属性都有一个句柄(跟内存地址差不多,随机分配)。
通知:一个句柄和一个该属性的值,客户端在连接建立的时候需要对特性的描述符进行写操作,允主函数∙int main(void)∙{∙ // Initialization of various modules.∙ //初始化调试模块:用串口输出信息∙ app_trace_init();∙ NRF_UART0->INTENSET = UART_INTENSET_RXDRDY_Enabled << UART_INTENSET_RXDRDY_Pos;∙∙ NVIC_SetPriority(UART0_IRQn, APP_IRQ_PRIORITY_LOW);∙ NVIC_EnableIRQ(UART0_IRQn);∙∙ app_trace_log("init\r\n");∙∙ leds_init();//led初始化∙ buttons_init();//按键初始化∙ ble_stack_init();//蓝牙协议栈初始化∙ device_manager_init();//从设备管理模块初始化∙∙ db_discovery_init();/发现模块初始化∙ //串口服务客户端初始化∙ nus_c_init();∙∙ // Start scanning for peripherals and initiate connection∙ // with devices that advertise Heart Rate UUID.∙ scan_start();/开始扫描∙ app_trace_log("start\r\n");∙ for (;;)∙ {∙ power_manage();//等待事件发生∙ }∙}主要分析nus_c_init();∙/*∙* @brief 初始化串口服务的客户端∙*∙*/∙static void nus_c_init(void){ble_nus_c_init_t nus_c_init_obj;//注册一个回调函数,这个函数是在main文件实现的,主要实现1、发现服务的处理,2、通知事件的处理, nus_c_init_obj.evt_handler = nus_c_evt_handler;uint32_t err_code = ble_nus_c_init(&m_ble_nus_c, &nus_c_init_obj);APP_ERROR_CHECK(err_code);}∙接下来看一下nus_c_evt_handler,里面主要处理的就是两个宏定义,∙/**@brief ble_nus_c_evt_type_t Handler.∙*/∙static void nus_c_evt_handler(ble_nus_c_t * p_nus_c, ble_nus_c_evt_t * p_nus_c_evt)∙{∙ bool success;∙ uint32_t err_code;∙ switch (p_nus_c_evt->evt_type)∙ {∙ case BLE_NUS_C_EVT_DISCOVERY_COMPLETE:∙ APPL_LOG("[APP]: 发现了从机,进行绑定,及允许服务器发送通知\r\n");∙ //发现了串口的从机,进行绑定∙ // Initiate bonding.∙ err_code = dm_security_setup_req(&m_dm_device_handle);∙ APP_ERROR_CHECK(err_code);∙ //使能从机发送通知事件∙ err_code = ble_nus_c_tx_notif_enable(p_nus_c);∙ APP_ERROR_CHECK(err_code);∙∙ break;∙∙ case BLE_NUS_C_EVT_TX_NOTIFICATION:∙ {∙ char hr_as_string[LCD_LLEN;∙ //接收到了通知事件,直接打印下来∙ APPL_LOG("[APP]: receive=%s.\r\n", p_nus_c_evt->params.tx.tx_value);∙ break;∙ }∙ default:∙ break;∙ }∙}ble_nus_c_init函数主要是添加了一个自定义的uuid基数,并把服务的16位uuid号的回调函数注册到了发现模块,当系统运会调用这个回调函数∙/*∙* @brief s120 串口初始化∙*∙*/∙uint32_t ble_nus_c_init(ble_nus_c_t * p_ble_nus_c, ble_nus_c_init_t * p_ble_nus_c_init){∙∙ uint32_t err_code;∙ if ((p_ble_nus_c == NULL) || (p_ble_nus_c_init == NULL))∙ {∙ return NRF_ERROR_NULL;∙ }∙ //增加一个自定义的蓝牙uuid基数,∙ ble_uuid128_t nus_base_uuid = {0x9E, 0xCA, 0xDC, 0x24, 0x0E, 0xE5, 0xA9, 0xE0,∙ 0x93, 0xF3, 0xA3, 0xB5, 0x00, 0x00, 0x40, 0x6E};∙∙ mp_ble_nus_c = p_ble_nus_c;∙∙ err_code = sd_ble_uuid_vs_add(&nus_base_uuid, &mp_ble_nus_c->nus_uuid.type);∙ if (err_code != NRF_SUCCESS)∙ {∙ return err_code;∙ }∙ //设置服务的16位uuid,配合前面加的蓝牙uuid基数,组成一组完整128位的uuid号∙ mp_ble_nus_c->nus_uuid.uuid = BLE_UUID_NUS_SERVICE;∙∙∙ mp_ble_nus_c->evt_handler = p_ble_nus_c_init->evt_handler;∙ //设置服务连接句柄为:无效∙ mp_ble_nus_c->conn_handle = BLE_CONN_HANDLE_INVALID;∙ //设置特性的句柄为无效∙ mp_ble_nus_c->nus_rx_handle = BLE_GATT_HANDLE_INVALID;∙ mp_ble_nus_c->nus_tx_handle = BLE_GATT_HANDLE_INVALID;∙ //设置接收的描述符句柄为:无效∙ mp_ble_nus_c->nus_rx_cccd_handle = BLE_GATT_HANDLE_INVALID;∙ mp_ble_nus_c->nus_tx_cccd_handle = BLE_GATT_HANDLE_INVALID;∙ //注册服务的uuid,及其回调函数,∙ //当发现模块发送有该uuid,就会调用db_discover_evt_handler∙ return ble_db_discovery_register(&mp_ble_nus_c->nus_uuid,∙ db_discover_evt_handler);∙}∙//当这个服务的uuid号被发现,那么这个函数就被调用∙static void db_discover_evt_handler(ble_db_discovery_evt_t * p_evt) {∙ //检查uuid号和类型是不是一致∙ if (p_evt->evt_type == BLE_DB_DISCOVERY_COMPLETE∙ &&∙ p_evt->params.discovered_db.srv_uuid.uuid == mp_ble_nus_c->nus_uuid.uuid∙ &&∙ p_evt->params.discovered_db.srv_uuid.type == mp_ble_nus_c->nus_uuid.type)∙ {∙ //获取属性句柄∙ LOG("[NUS_C]: 服务被发现,获得了连接句柄\r\n");∙ mp_ble_nus_c->conn_handle = p_evt->conn_handle;∙∙ // Find the CCCD Handle of the Heart Rate Measurement characteristic.∙ uint8_t i;∙∙ for (i = 0; i < p_evt->params.discovered_db.char_count; i++)∙ {∙ //检查特性的uuid号是不是一致∙ if (p_evt->params.discovered_db.charateristics[i.characteristic.uuid.uuid∙ ==∙ BLE_UUID_NUS_RX_C_CHARACTERISTIC)∙ {∙∙ // characteristic. Store CCCD handle and break.∙∙ //rx的描述符句柄∙ mp_ble_nus_c->nus_rx_cccd_handle =∙ p_evt->params.discovered_db.charateristics[cd_handle;∙ //rx的句柄∙ mp_ble_nus_c->nus_rx_handle =∙ p_evt->params.discovered_db.charateristics[i.characteristic.handle_va ∙ LOG("[NUS_C]: RX 特性被发现,nus_rx_cccd_h =%d\r\n",mp_ble_nus_c->nus_rx_cccd_handle,mp_ble_nus_c->nus_rx_handle);∙∙ } else if (p_evt->params.discovered_db.charateristics[i.characteristic.uuid.uuid∙ ==∙ BLE_UUID_NUS_TX_C_CHARACTERISTIC)∙ {∙∙ // Found Heart Rate characteristic. Store CCCD handle and break.∙ mp_ble_nus_c->nus_tx_cccd_handle =∙ p_evt->params.discovered_db.charateristics[cd_handle;∙ mp_ble_nus_c->nus_tx_handle =∙ p_evt->params.discovered_db.charateristics[i.characteristic.handle_va ∙LOG("[NUS_C]: TX 特性被发现,nus_tx_cccd_ha =%d\r\n",mp_ble_nus_c->nus_tx_cccd_handle,mp_ble_nus_c->nus_tx_handle);∙ } else {∙ LOG("[NUS_C]:有其他的特性\r\n");∙ }∙∙ }∙∙ ble_nus_c_evt_t evt;∙∙ evt.evt_type = BLE_NUS_C_EVT_DISCOVERY_COMPLETE;∙ //运行main文件注册的回调函数,nus_c_evt_handler∙ mp_ble_nus_c->evt_handler(mp_ble_nus_c, &evt);∙ }∙}上面就是初始化做的所有事,接下来分析事件,每发生一个事件都会调用其回调函数,看一下蓝牙协议栈初始化,主要有ble_evt_dispatch,sys_evt_dispatch两个回调函数,主要讲解ble_evt_dis∙static void ble_stack_init(void)∙{∙ uint32_t err_code;∙∙ // Initialize the SoftDevice handler module.∙ SOFTDEVICE_HANDLER_INIT(NRF_CLOCK_LFCLKSRC_XTAL_20_PPM, false);∙∙ // Register with the SoftDevice handler module for BLE events.∙ err_code = softdevice_ble_evt_handler_set(ble_evt_dispatch);∙ APP_ERROR_CHECK(err_code);∙∙ // Register with the SoftDevice handler module for System events.∙ err_code = softdevice_sys_evt_handler_set(sys_evt_dispatch);∙ APP_ERROR_CHECK(err_code);∙}ble_evt_dispatch:把事件分派给各个模块处理,自己主要需要编写的ble_nus_c_on_ble_evt,及on_ble_evt∙static void ble_evt_dispatch(ble_evt_t * p_ble_evt)∙{∙∙ app_trace_log("evt_id = %x\r\n",p_ble_evt->header.evt_id);∙ dm_ble_evt_handler(p_ble_evt);//管理模块的处理∙ ble_db_discovery_on_ble_evt(&m_ble_db_discovery, p_ble_evt);//发现模块的处理∙ ble_nus_c_on_ble_evt(&m_ble_nus_c, p_ble_evt);//nus的处理∙ on_ble_evt(p_ble_evt);//main的处理:广播包处理->进行连接看一下main函数中的on_ble_evt,∙/**@brief Function for handling the Application's BLE Stack events.这里主要处理的广播包∙*∙* @param[in p_ble_evt Bluetooth stack event.,∙*/∙static void on_ble_evt(ble_evt_t * p_ble_evt)∙{∙ uint32_t err_code;∙ ble_uuid_t peer_uuid;∙ const ble_gap_evt_t * p_gap_evt = &p_ble_evt->evt.gap_evt;∙ app_trace_log("on_ble_evt\r\n");∙ switch (p_ble_evt->header.evt_id)∙ {∙ //发现了一个广播包∙ case BLE_GAP_EVT_ADV_REPORT:∙ {∙ data_t adv_data;∙ data_t type_data;∙∙ // Initialize advertisement report for parsing.∙ //首先是要从广播包解析出数据∙ adv_data.p_data = (uint8_t *)p_gap_evt->params.adv_report.data;∙ adv_data.data_len = p_gap_evt->params.adv_report.dlen;∙ //获得完整的128bit,uuid号∙ err_code = adv_report_parse(BLE_GAP_AD_TYPE_128BIT_SERVICE_UUID_COMPLETE,∙ &adv_data,∙ &type_data);∙∙ // Verify if short or complete name matches target.∙ if (err_code == NRF_SUCCESS)∙ { //对uuid进行换算:128bit换算成一个16bit及其类型,∙ err_code = sd_ble_uuid_decode(type_data.data_len,type_data.p_data,&peer_uuid);∙ if (err_code == NRF_SUCCESS) {∙ if ((peer_uuid.uuid == m_ble_nus_c.nus_uuid.uuid )&&peer_uuid.type ==m_ble_∙ //发现了从机的,停止广播并尝试连接∙ err_code = sd_ble_gap_scan_stop();∙ if (err_code != NRF_SUCCESS) {∙ APPL_LOG("[APPL]: Scan stop failed, reason %d\r\n", err_code);∙ }∙ nrf_gpio_pin_clear(SCAN_LED_PIN_NO);∙ err_code = sd_ble_gap_connect(&p_gap_evt->params.adv_report.\∙ peer_addr,∙ &m_scan_param,∙ &m_connection_param);∙∙ if (err_code != NRF_SUCCESS)∙ {∙ APPL_LOG("[APPL]: Connection Request Failed, reason %d\r\n", err_cod ∙ } else {∙ APPL_LOG("连接建立\r\n");∙ }∙ break;∙∙ }else {∙ APPL_LOG("匹配出错\r\n");∙ }∙∙ }∙ }∙ break;∙ }∙以下省略,直接拷贝官方的处理方式看一下nus模块的处理∙void ble_nus_c_on_ble_evt(ble_nus_c_t * p_ble_nus_c, const ble_evt_t * p_ble_evt) {∙ ble_uuid_t server_uuid;∙ uint32_t err_code;∙∙ if ((p_ble_nus_c == NULL)||(p_ble_evt == NULL)) {∙ return ;∙ }∙ switch (p_ble_evt->header.evt_id)∙ {∙ case BLE_GAP_EVT_CONNECTED:∙ //连接完成,获取连接句柄∙ p_ble_nus_c->conn_handle = p_ble_evt->evt.gap_evt.conn_handle;∙ LOG("[NUS_C]:BLE_GAP_EVT_CONNECTED ,conn_handle = %d\r\n",p_ble_nus_c->conn_handle)∙ break;∙∙ case BLE_GATTC_EVT_HVX:∙ //通知事件∙ LOG("[NUS_C]:BLE_GATTC_EVT_HVX\r\n");∙ on_hvx(p_ble_nus_c, p_ble_evt);∙ break;∙∙ case BLE_GATTC_EVT_WRITE_RSP:∙ LOG("[NUS_C]:BLE_GATTC_EVT_WRITE_RSP\r\n");∙ //客户端发送写请求给服务器,服务器会回一个应答信号给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