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实施方案_2011-2020
国务院关于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的批复-国函〔2011〕119号

国务院关于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的批复国函〔2011〕11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环境保护部《关于上报〈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修改稿的请示》(环发〔2011〕104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请你们认真组织实施。
二、《规划》实施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落实责任、强化监管的原则,加大对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力度,健全法规标准,完善政策措施,依法推进综合防治,切实保障地下水饮用水水源环境安全,逐步建成以防为主的地下水污染防治体系,保障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通过实施《规划》,到2015年,基本掌握地下水污染状况,初步控制地下水污染源,初步遏制地下水水质恶化趋势,全面建立地下水环境监管体系;到2020年,对典型地下水污染源实现全面监控,重要地下水饮用水水源水质安全得到基本保障,重点地区地下水水质明显改善,地下水环境监管能力全面提高,地下水污染防治体系基本建成。
四、各省(区、市)人民政府是《规划》实施的责任主体,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将《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制定年度实施计划。
要加强规划衔接和项目协调,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环境监测和执法监督,落实企业责任,综合推进规划实施。
对符合规划要求项目,中央财政将在现有投资渠道中予以支持。
五、有关部门要根据各自的职能分工,建立联动机制,加强对《规划》实施的指导、支持和监督,统筹规划完善地下水监测网络,建立信息共享平台,统一发布相关环境信息。
环境保护部要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制定《规划》实施的评估机制,提出《规划》后续实施方案。
《规划》是我国地下水污染防治、保护和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
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划分工作指南

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划分工作指南2019年9月目次第一章总则 (1)1.1编制目的 (1)1.2适用范围 (1)1.3编制依据 (1)1.4术语与定义 (2)1.5指导原则 (2)1.6组织编制单位 (2)第二章工作内容和流程 (4)2.1工作内容 (4)2.2工作流程 (4)第三章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划分技术方法 (6)3.1地下水污染源荷载评估 (6)3.2地下水脆弱性评估 (13)3.3地下水污染现状评估 (16)3.4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划分 (18)第四章报告编制要求 (23)4.1报告文本 (23)4.2成果图 (23)4.3成果表 (25)附录A (资料性附录)岩溶区地下水脆弱性评估指标说明 (26)附录B (资料性附录)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划分报告编制大纲 (30)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划分工作指南第一章总则1.1编制目的为贯彻落实《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地下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环土壤〔2019〕25号),遏制我国地下水污染加剧趋势,推进我国地下水污染监督防治,规范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划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编制《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划分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1.2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区域尺度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划分,精度一般不低于1:25万。
1.3编制依据本指南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
凡是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指南。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 4754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14848 地下水质量标准HJ 25.6 污染地块地下水修复和风险管控技术导则HJ 338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 773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环境保护技术要求1.4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地下水污染源荷载:指污染源对地下水的影响程度,取决于污染源的类型、规模、释放污染物的可能性、污染物的毒性等。
2012年时事政治

2012年时事政治1、1月29日,新世纪以来中央指导“三农”工作的第8个中央一号文件由新华社受权发布。
这个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C改革发展的决定》的文件明确了新形势下水利的战略定位,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强、覆盖面广、含金量高的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新政策、新举措。
A、农业B、农村 C水利2、1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研究部署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要求强化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首付款比例不低于 A ,货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
A、60%B、50%C、40%3、 A 从1月28日开始向个人房产征收房产税。
首批纳入征收对象的住房包括:主城区内存量增量独栋别墅、新购高档商品房、外地炒房客在该城购的第二套房。
A、重庆B、成都C、武汉4、2月11日,埃及副总统通过国家电视台宣布, B 已经辞去总统职务,并将权力移交给军方。
A、苏莱曼B、穆巴拉克C、坦克维5、泰国和 A 两国军队2月4日至7日在柏威夏寺附近有争议地区先后爆发4次武装冲突。
A、柬埔寨B、缅甸 C老挝6、国家统计局2月15日发布数据显示,1月份我国居尼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A %。
A、4.9B、5.0C、5.17、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刑法修正案(八),取消了 A 个经常性非暴力犯罪死刑罪名。
A、13 B、10 C、118、2月24日,交通运输部确定先择天津、重庆、深圳、厦门、杭州、南昌、贵阳、保定、武汉、无锡10个城市开展 B 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试点工作。
A、高速B、低碳C、快捷9、2月22日,新西兰第二大城市 B 发生里氏6.3级地震。
A、奥克兰B、克莱斯特彻奇C、哈密尔顿10、“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预期目标是年均增长 B 以上。
A、6%B、7%C、8%11、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 C 级地震,整个日本东北部海岸遭遇不同程度的海啸袭击。
湖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

湖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第一稿)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监督管理第三章水污染防治措施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工业水污染防治第三节农业水污染防治第四节城乡生活用水污染防治第五节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第四章法律责任第五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防治水污染,保护和改善本省水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境内的地表水体和地下水体的污染防治。
第三条水污染防治应当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涉水污染防治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水环境保护意识。
鼓励和保障公民个人、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参与并监督水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涉水污染防治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引导和鼓励发展循环经济,推广有利于水污染防治的生产方式,支持水污染防治的科学研究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并对在水污染防治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六条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水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损害水环境的单位和个人提起检举和控告。
第二章监督管理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水环境质量负责,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度和水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水环境保护的工作纳入本行政区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水环境保护责任目标和年度实施计划,并由上一级人民政府将水环境保护责任目标的实现情况作为对政府及其行政首长进行考核评价的主要内容。
第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水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交通、建设、农业、卫生、国土资源及流域综合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各自的职责配合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水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水污染管理协调机制。
最新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

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国务院:2015年初步控制地下水污染源据新华社北京8月24日电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
会议指出,目前我国地下水开采总量已占总供水量的18%,北方地区65%的生活用水、50%的工业用水和33%的农业灌溉用水来自地下水。
全国657个城市中,有400多个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
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部分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水位持续下降;一些地区城市污水、生活垃圾和工业废弃物污液以及化肥农药等渗漏渗透,造成地下水环境质量恶化、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会议强调,保护好地下水资源,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子孙后代生存安全。
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将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列入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要本着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落实责任、强化监管的原则,制订和实施好《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切实保障地下水环境安全。
会议确定了以下工作目标:到2015年,基本掌握地下水污染状况,初步控制地下水污染源,初步遏制地下水水质恶化趋势,全面建立地下水环境监管体系;到2020年,对典型地下水污染源实现全面监控,重要地下水饮用水水源水质安全得到基本保障,重点地区地下水水质明显改善,地下水环境监管能力全面提高,建成地下水污染防治体系。
为此,一要抓紧开展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和评估,划定地下水污染治理区、防控区和一般保护区。
二要严格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与环境执法,依法取缔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违法建设项目和排污口,限期治理地下水污染隐患。
三要严格控制影响地下水的城镇污染。
削减城镇生活污染负荷,推进管网系统改造,提高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和回用率,加强垃圾填埋场建设和治理。
四要加强重点工业行业地下水环境监管,防范石油化工行业和地下工程设施、地下勘探、采矿活动污染地下水,控制工业危险废物对地下水的影响。
半月谈2011年第1-20期国内外大事及小测验

半月谈2011年第1-20期国内外大事及小测验本文为我自己手动亲自整理的,花了一整晚,希望朋友们支持,多谢了,大家国考共勉!加油!希望大家都有个好成绩半月谈2011年第1-15期国内外大事及小测验在这个网址都有,/doc/bd18925011.html,/doc/bd18925011.html,/thread-1698-1-1.html 朋友你自己可以下载,无任何限制,我就不帮你了以下是半月谈2011年第16-20期国内外大事及小测验希望对朋友你有帮助!半月谈2011年第16期国内外大事及小测验1、英国首次丧失3A主权信用评级8月5日.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标准普尔公司宣布,将美国AAA级长期主权债务评级下调一级至AA+,评级前景展望为“负面”。
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丧失3A主权信用评级。
8月8日,受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和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全球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
2、英国多地发生骚乱8月6日,英国首都伦敦北部托特纳姆区一些人在当地警察局附近示威,抗议警方8月4日射杀当地一名年轻男子。
示威后来演变为骚乱,在伦敦市内多个地区蔓延,并且向伯明翰和利物浦等城市扩散。
许多商店被毁,商品被抢。
8月IO日,英国首相卡梅伦表示,伦敦的局势基本得到控制。
截至8月11日,骚乱造成186名警员受伤,约3000名骚乱分子被捕。
3、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8月9日,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等五部门召开视频会议,对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进行部署。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出席会议并讲话。
他强调“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要在坚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把握基本国情、增强服务大局的自觉性,增进同人民群众感情、提高服务群众能力,培育良好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学习运用群众语言、提升吸引力感染力上下功夫见成效。
4、7月份我国CPl涨幅再创新高国家统计局8月9日发布数据,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6.5%.涨幅比上月提高了0.1个百分点,创出37个月来的新高。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7.24•【字号】鄂政办发[2008]49号•【施行日期】2008.07.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鄂政办发〔2008〕49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保总局等六部门关于加强重点湖泊水环境保护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8〕4号)、环保总局等六部门《关于加强河流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环发〔2007〕201号)精神,进一步加强我省水污染防治工作,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水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近年来,我省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长江、汉江干流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为优。
但由于长期形成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尚未根本转变、工业污染物稳定排放达标率低、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农村面源污染未得到有效控制、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当等问题,我省水污染防治工作面临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2007年,全省45条主要河流的102个监测断面中,78%的水质为劣五类;湖泊水质总体上属中度污染,富营养化问题较严重,部分水域相继出现“水华”现象,水污染事故也时有发生。
水环境问题已成为危害群众健康、影响社会稳定、制约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瓶颈。
(二)把水环境保护摆上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
湖北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境内河流、湖库众多,水资源丰富。
加强水污染防治,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湖北、建设“两型”社会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意义,正确处理好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把加强水环境保护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办法

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办法【法规类别】污染防治【发文字号】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三号]【发布部门】湖北省人大(含常委会)【发布日期】2000.12.01【实施日期】2001.01.01【时效性】失效【效力级别】省级地方性法规【失效依据】湖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三号)《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办法》已由湖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于2000年12月1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2000年12月1日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办法(2000年12月1日湖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第一条为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省境内的地表水体和地下水体的污染防治。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水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计划、经贸、交通、水利、卫生、建设、工商、技术监督等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水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第四条国家水环境质量标准以及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规定的项目,由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本省实际制定地方水环境质量标准、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流域市县界面水质标准。
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标准,由省质量技术监督行政主管部门发布。
第五条水环境功能区、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划定,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具体划定办法由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渔业水体由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划定,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体、重要的渔业水体和其他具有特殊经济文化价值的水体,应当有明确的标志和地理界限。
第六条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依据全省水污染防治总体目标和水环境功能区划,按流域和区域相结合的原则,制定全省水污染防治总体规划、重点流域和水域的水污染防治规划,经省发展计划行政主管部门综合平衡后,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源,科学分析水源水质和水厂供水措施 的相关性,研究制定污染防治方案,开展地 下水污染治理工程示 范,实现“一源一案”。以农村地区受污染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为重 点,着力解决潜水污染问题。
建立地下水饮用水水源风险防范机制。建立地下水饮用水水源风险评估机制,对地 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外,与水源共处同一水文地质单元的工业污染源、垃圾填埋场及 加油站等风险源实施风险等级管理,对有毒有害物质进行严格管理与控制。按照“谁污 染、谁治理”的原则,对地下水污染隐患进行限期治理。
1
样点(大冶铁矿)出现铁、锰或者亚硝酸盐氮等呈Ⅳ或Ⅴ类。 基岩裂隙水包括碎屑岩、变质岩和岩浆岩含水岩组。白垩—古近系含水岩组[K-E]
的地下水中各单项组分含量普遍较低,属Ⅰ、Ⅱ类。铁、砷、亚硝酸盐氮等组分为Ⅲ~ Ⅳ类,仅在个别水样点(咸宁市六六六五、当阳珍珠泉)有所反映;变质岩风化裂隙水 含水岩组[Pt]和岩浆岩风化裂隙水含水岩组[γ52-3]的地下水中单项组分评价结果除 岩浆岩风化裂隙水含水岩组[γ52-3]中的 pH 值偏低,呈弱偏酸性,属Ⅳ类,少数样点 (大悟县斗店)中的铁、锰含量偏高,属Ⅳ外,绝大部分为Ⅰ~Ⅱ类为主。
(三)严格控制影响地下水的城镇污染 持续削减影响地下水水质的城镇生活污染负荷,控制城镇生活污水、污泥及生活垃 圾对地下水的影响。在提高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和回用率的同时,加强现有合流管网系 统改造,减少管网渗漏;规范污泥处置系统建设,严格按照污泥处理标准及堆存处置要 求对污泥进行无害化处理处置。逐步开展城市污水管网渗漏排查工作,结合城市基础设 施建设和改造,建立健全城市地下水污染监督、检查、管理及修复机制。 到 2015 年底前,完成大中城市周边生活垃圾填埋场或堆放场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 风险评估工作。目前正在运行且未做防渗处理的城镇生活垃圾填埋场,应完善防渗措施, 建设雨污分流系统。对于已封场的城镇生活垃圾填埋场,要开展稳定性评估及长期地下 水水质监测。对于已污染地下水的城镇生活垃圾填埋场,要及时开展顶部防渗、渗滤液 引流、地下水修复等工作。有计划关闭过渡性的简易或非正规生活垃圾填埋设施。未经 稳定化处理且含水率超过 60%的城镇污水厂污泥不得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 (四)强化重点工业地下水污染防治
防范石油化工行业污染地下水。石油天然气开采的油泥堆放场等废物收集、贮存、 处理处置设施应按照要求采取防渗措施,并防止回注过程中对地下水造成污染。石油天 然气管道建设应避开饮用水源保护区,确实无法绕行的,应采取严格的防渗漏等特殊处 理措施后从地下通过,最大限度地防止输送过程中的跑冒滴漏。新建、改建和扩建地下 油罐应为双层油罐,或设置防渗池、比对观测井等防漏和检漏设施。到 2015 年底前, 正在运行的加油站地下油罐应更新为双层油罐或设置防渗池,并进行防渗漏自动监测。 防控地下工程设施或活动对地下水的污染。兴建地下工程设施或者进行地下勘探、采矿 等活动,特别是穿越断层、断裂带以及节理裂隙的地下水发育地段的工程设施,应当采 取防护性措施,预防地下水污染。采用科学合理的防护措施,尽量减少地下工程设施建 设,尤其是隧道开挖对地下水的影响。整顿或关闭对地下水影响大、环境管理水平差的 矿山。
2
1.地下水污染源点多面广,污染防治难度大 近年来,城市快速发展,导致城市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管网漏损导致污水外渗, 部分进入地下水体;雨污分流不彻底,资金投入不足,管网建设相对滞后,汛期污水随 雨水溢流,造成地下水污染。部分工业企业固废堆场污水排放、渗漏对地下水环境安全 构成威胁。土壤污染总体形势不容乐观,土壤中一些污染物易于淋溶,对相关区域地下 水环境安全构成威胁。大量化肥和农药通过土壤渗透等方式污染地下水。由于地下水水 文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治理和修复难度大、成本高、周期长,一旦受到污染,所造成 的环境与生态破坏往往难以逆转。 2.地下水污染防治基础薄弱,防治能力亟待加强 长期以来,我省在重点区域、重点城市地下水动态监测和资 源量评估方面开展了 相关工作,但尚未系统开展全省范围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的调查评估,难以完整描述地 下水环境质量及污染情况。地下水环境保护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导致相关基础数据信息 缺乏,科学研究滞后,基础设施不完善、治理工程不到位,难以满足地下水污染防治工 作的需求。 3.对地下水污染防治的认识有待提高 当前,部分地方政府和部门对地下水污染长期性、复杂性、隐蔽性和难恢复性的认 识还不到位,相关工作明显滞后。 二、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保护优先的总体方针,加大对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
(2)综合评价 松散岩类孔隙承压水第四系全新统含水岩组[Qh]地下水水质极差,第四系更新统含 水岩组[Qp]地下水水质较差。分布于江汉平原地区的仙桃西流河—洪湖曹市的第四系更 新统含水岩组[Qp]地下水质量水质极差;新近系含水岩组[N]在单层抽水开采利用 时属于地下水水质良好,若进行混合抽水开采利用时应属于地下水质量较差级别的水。 碳盐岩类裂隙岩溶水和基岩裂隙水质良好。 2.地下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 目前各类型地下水的水质遭受到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氨氮等化学组分的污染较 为严重。历年的监测资料表明,其含量逐步增高,涉及地段日趋变广。二十世纪六十、 七十年代未检出,变为逐渐有检出到检出含量超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而且有以点 到面不断的扩展之势。其原因主要是广大农村使用农药、化肥、污灌等所致。随着农业 经济的大力发展,“三氮”对地下水的污染将日趋突出。 (三)地下水污染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
6
加强重点工业行业地下水环境监管。定期评估有关工业企业及周边地下水环境安全 隐患,定期检查地下水污染区域内重点工业企业的污染治理状况。依法关停造成地下水 严重污染事件的企业。建立工业企业地下水影响分级管理体系,以石油炼化、焦化、黑 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排放重金属和其他有毒有害污染物的工业行业为重点,公布 污染地下水重点工业企业名单。
湖北省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实施方案 (2011-2020 年)
一、地下水环境污染状况 (一)地下水资源分布和开发利用状况 湖北省地下水资源丰富,其多年平均地下水天然补给量为 410.57×108m3/a(平原 岗区:248.15×108m3/a,丘陵山区:216.49×108m3/a,重复计算量 54.07×108m3/a), 湖北省地下水资源允许开采量为 165.21×108m3/a。 地下水现状开采量 13.97×108m3(1999 年),占可开采量的 8.46%。全省地下水整 体开采程度不高,主要开采的地下水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又分为潜水和承压水)、碎屑岩 类裂隙水、碳酸盐岩类岩溶水三类,其中以开采松散岩类孔隙水为主,其次为碎屑岩类 裂隙水,开采方式城镇为机井集中式开采,农村为手压井、民井分散式开采。本省江汉 平原及孝感市为混合型(上、下两层含水层)开采。全省地下水开发利用较高的分布于沿 江城市及江汉平原。利用地下水的城市主要有孝感市、襄阳市,前者主要用于生活,后 者用于工、农业、生活等方面。 (二)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 1.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 (1)单组分评价 新近系裂隙孔隙承压水各单项组分含量基本以Ⅰ、Ⅱ类水为主,属Ⅲ类的化学组分 为铁、锰或氨氮。 碳酸盐岩类岩溶水各单项组分含量基本属Ⅰ~Ⅲ类,并以Ⅰ、Ⅱ类为主,仅个别水
4
三、主要任务 (一)开展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 综合考虑地下水水文地质结构、脆弱性、污染状况、水资源禀赋及其使用功能和行 政区划等因素,建立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体系,划定地下水污染治理区、防控区及一般 保护区。 针对地下水污染物来源复杂、有机污染日益凸显、污染总体状况不清的现状,基于 新一轮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全国水资源 评价、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和全国土壤污 染状况调查成果,从区域和重点地区两个层面,开展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到 2015 年 底前完成我省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和评估工作,基本掌握我省地下水污染状况,深入分 析地下水污染成因和发展趋势。 区域地下水污染调查按 1:25 万以上的精度进行,主要部署在平原(盆地)和低山 丘陵区,覆盖所有地下水开发利用区和潜在地下水开发区。重点地区地下水污染调查按 1:5 万以上的精度进行,主要部署在地市级以上城市人口密集区、潜在污染源分布区和 大型饮用水水源区等区域。 (二)保障地下水饮用水水源环境安全 严格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与环境执法。定期开展地下水资 源保护执法检查、地 下水饮用水水源环境执法检查和后督察,严 格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准入标准, 落实地下水保护与污 染防治责任,依法取缔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违法建设项目和排 污口。 制定超标地下水饮用水水源污染防治方案。针对污染造成水质超标的地下水饮用水
3
和监管力度,边调查边治理,综合防治,着力解决地下水污染突出问题,切实保障地下 水饮用水水源环境安全,完善政策措施,逐步建成以防为主的地下水污染防治体系,保 障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开展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加强地下水环境监管,制定并实 施防止地下水污染的政策及技术工程措施,节水防污并重,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协同控 制,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开展地下水保护与治理,以预防为 主,坚持防治结合,推动全省地下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突出重点,分类指导。以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为重点,综合分析典型污染场 地特点和不同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制定相应的控制对策,切实提升地下水污染防治水平。 落实责任,强化监管。建立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评估考核制和责任追究制。 建立健全高效协调的地下水污染监管制度,依法防治。 (三)规划目标 到 2015 年,基本掌握地下水污染状况,全面启动地下水污染修复试点,逐步整治 影响地下水环境安全的土壤,初步控制地下水污染源,全面建立地下水环境监管体系, 集中式地下水饮用水水源水质状况有所改善,初步遏制地下水水质恶化趋势。 到 2020 年,全面监控典型地下水污染源,有效控制影响地下水环境安全的土壤, 科学开展地下水修复工作,重要地下水饮用水水源水质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地下水环境 监管能力全面提升,重点地区地下水水质明显改善,地下水污染风险得到有效防范,建 成地下水污染防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