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工艺学考试资料
金属工艺学复习资料资料讲解
金属工艺学复习资料《金属工艺学》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机械设计时常用抗拉强度(σb )和屈服强度(σs或σ0.2)两种强度指标。
2.若退火亚共析钢试样中先共析铁素体占41.6%,珠光体58.4%,则此钢的含碳量为约0.46%。
3.屈强比是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之比。
4.一般工程结构用金属是多晶体,在各个方向上的性能相同,这就是实际金属的各向同性现象。
5.实际金属存在点缺陷、线缺陷和面缺陷三种缺陷。
实际晶体的强度比理想晶体的强度低(高,低)得多。
6.根据组成合金的各组元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同,合金的结构可分为两大类:固溶体和金属化合物。
固溶体的晶格结构同溶剂,其强度硬度比纯金属的高。
7.共析钢加热至Ac1时将发生珠光体向奥氏体的转变,其形成过程包括四个阶段。
8.把两个45钢的退火态小试样分别加热到Ac1~Ac3之间和Ac3以上温度水冷淬火,所得到的组织前者为马氏体+铁素体+残余奥氏体,后者为马氏体+残余奥氏体。
二、判断改错题(×)1.随奥氏体中碳含量的增高,马氏体转变后,其中片状马氏体减少,板条状马氏体增多。
(×)2.回火屈氏体、回火索氏体和过冷奥氏体分解时形成的屈氏体、索氏体,只是形成过程不同,但组织形态和性能则是相同的。
(×)3.退火工件常用HRC标出其硬度,淬火工件常用HBS标出其硬度。
(√)4.马氏体是碳在α-Fe中所形成的过饱和固溶体;当发生奥氏体向马氏体的转变时,体积发生膨胀。
(×)5.表面淬火既能改变工件表面的化学成分,也能改善其心部组织与性能。
(√)6.化学热处理既能改变工件表面的化学成分,也能改善其心部组织与性能。
(√)7.高碳钢淬火时,将获得高硬度的马氏体,但由于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的终止温度在0℃以下,故钢淬火后的组织中保留有少量的残余奥氏体。
(×)8.为了消除加工硬化便于进一步加工,常对冷加工后的金属进行完全退火。
(×)9.片状珠光体的机械性能主要决定于珠光体的含碳量。
金属工艺学期末考试试题库含答案详解
《金属工艺学》试题库目录一.填空题: (3)二.判断题: (10)三.名词解释: (16)四.问答题: (22)五.识别下列材料牌号,指出材料名称,说出其中字母和数字所代表的含义: (37)金工试题库一.填空题:1.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包括(强度)、(硬度)、(塑性)、(韧性)和疲劳强度。
2.淬火钢和工具钢常用(洛氏硬度)、退火钢常用(布氏硬度)来测试其硬度。
3.金属材料承受无限次重复交变载荷而不断裂的最大应力称为(疲劳强度)。
4.承受冲击载荷的零件要求(冲击韧性)一定要高。
5.金属材料在拉断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叫(抗拉强度),而产生塑性变形而不被破坏的能力叫(塑性)。
6、金属的结晶包括(晶核的形成)和(晶核的长大)两个过程。
7.常见金属的晶格有(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和(密排六方晶格)。
8.普通热处理工艺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回火),淬火后高温回火的热处理合称为(调质)。
9.钢在加热时,影响奥氏体转变的因素有(加热温度)、(加热速度)、(含碳量)、(原始组织)和(合金元素)。
10.影响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因素有(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化学成分)。
11. 亚共析钢一般进行(完全)退火,过共析钢一般进行(球化)退火,铸钢件一般进行(扩散)退火,为消除毛坯件的残余应力,一般需进行(去应力)退火。
12.钢的回火分为(低温回火)、(中温回火)、(高温回火)。
13.钢的表面淬火分为(火焰加热)表面淬火和(感应加热)表面淬火。
14.钢的淬火分为(单液淬火)、(双液淬火)、(分级淬火)、(等温淬火)。
15. 丝锥要求又硬又韧,应进行(等温淬火)热处理,45钢轴要求综合机械性能好,应进行(调质)热处理,60钢弹簧要求弹性好,应进行(淬火+中温回火)热处理,T12钢锉刀要求高硬度,应进行(淬火+低温回火)热处理。
16.铜合金按加入元素分为(黄铜)、(青铜)和(白铜)三类。
17.变形铝合金按性能特点及用途分为(防锈铝)、(硬铝)、(超硬铝)和(锻铝)四种。
金属工艺学试题+答案
《金属工艺学》试题一、名词解释(5*3=15)1.合金2.晶体结构3.相4.淬透性5.零件失效二、判断题(10*2=20)1.钢水在凝固时沸腾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氧气。
()2. 所有材料均有明显屈服现象。
()3. 断裂失效是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
()4. 45#钢是亚共析钢,属于碳素工具钢。
()5. 具有密排六方结构的晶体比具有体心立方结构的晶体的塑性好。
()6.因为钢材中含有磷,硫,锰等元素,使得钢材质量下降。
()7. 铸铁抗拉强度差,因此不能承重载荷。
()8.含碳量为0.7%的钢属于白口铸铁。
()9. 一般铸件浇注时,要将大平面朝上,这样可以观察到大平面浇注情况。
()10. 共析转变是在同一个温度内完成的。
()三、单项选择题(请将答案填写在后面表格内15*2=30)1.拉伸试验中,哪个阶段表示冷变形强化?A.OP段B.PS 段C.SB段D.BK段2.含碳量0.77%的钢铁材料在1538度时处于什么状态?A.液态B.玻璃态C.固态D.虚无态3.材料经过淬火后仍需进行A.退火B.过烧C.回火D.正火4.以下哪个描述不是疲劳断裂时经历的现象 ?A.微裂纹产生B.瞬间断裂C.韧性保持D.裂纹扩展5.ZL102是A.铜合金B.铝合金C.木头D.芭比娃娃6.为什么要设置冒口?A.为了将金属倒出来B.补缩C.防止金属飞溅D.美观7.材料选择时首先遵循A.经济性原则B.使用性原则C.工艺性原则D.美观性原则8.拉伸单晶体时,滑移面转向( )时最容易滑移A.与外力成45度B.与外力轴平行C.与外力轴垂直D.不需要外力,自己动9.下列哪个不是热处理工艺中的步骤?A.加热B.融解C.冷却D.保温10.金属抵抗永久变形和断裂的能力是表示什么的力学性能指标A.强度B.硬度C.塑性D.韧性11.密排六方晶胞中含有多少个原子?A.15B.18C.16D.1712.钢材经过淬火一般得到什么组织?A.珠光体B.渗碳体C.奥氏体D.马氏体13.金属结晶的必要条件是A.过冷度B.会气功C.周围要有水D.要经过寒武纪14.晶体结晶时,下列哪个选项是不正确的?A.晶核长大B.晶核产生C.保持恒温D.晶核裂变15.铁碳相图中的字母A表示A.铁素体B.渗碳体C.奥氏体D.珠光体四、简答题(15分)1.简述砂型铸造工艺及工艺中需要注意的内容。
金属工艺学考试资料及答案
金属工艺学考试资料及答案1、什么是熔模铸造?试述其大致工艺过程。
(P169)答:熔模铸造是用易熔材料制成模样,然后在模样上涂耐火材料,经硬化后,再将模样熔化,排出型外,获得无分型面铸型,浇注即可获得铸件。
因为熔模广泛采用蜡质材料来制造,故这种方法也称失蜡铸造。
它是发展较快的一种精密铸造方法。
工艺过程:1、压型制造 2、蜡模制造 3、蜡模组装4、结壳5、脱蜡 6、焙烧、浇注 7、落沙和清理。
2、与自由锻相比,模锻具有哪些优点?(P185)答:与自由锻相比,模锻的优点:锻件的形状和尺寸比较精确,机械加工余量较小,节省加工工时,材料利用率高;可以锻制形状较为复杂的锻件;生产率较高;操作简单,劳动强度低,对工人技术水平要求不高,易于实现机械化;锻件内流线分布更为合理,力学性能高。
3、用φ50冲孔模具来生产φ50落料件能否保证冲压件的精度?为什么?P193答:不能。
落料和冲孔时,首先使金属发生弯曲,然后由于凸模和凹模刃口的作用,使坯料在与切口接触处开始出现裂纹,随着凸模继续往下压,上下两处裂纹扩展连在一起,使坯料分离。
为了使成品边缘光滑,凸模刃口必须锋利,凸凹模间隙要适当均匀。
而用φ50冲孔模具来生产φ50落料件没有间隙了。
影响断面质量,模具寿命以及成品的尺寸精度。
4、用φ250×1.5板料能否一次拉深直径为φ50的拉深件?应采取哪些措施才能保证正常生产?P194答:不能,因为一次性拉伸,变形量过大,容易出现拉穿现象。
为了避免拉穿,应分几次进行拉深,逐渐增加工件的深度,减小工件的直径,即所谓多次拉深。
5、解释应力与应变的概念答: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附加内力称为应力,当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不能产生位移时,它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将发生变化,这种形变就称为应变6、说明晶粒粗细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P28答:细晶粒的金属不仅仅强度较高,而且塑性及韧性也较好。
因为晶粒越细,一定体积的晶粒数目越多,在同样变形条件下,变形量分散在更多的晶粒内进行,使各晶粒的变形也比较均匀而不致产生过分的应力集中现象。
金属工艺学考试资料
1、弹性变形: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外力取消后,材料变形即可消失并能完全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称为弹性。
这种可恢复的变形称为弹性变形。
2、塑性变形:物质-包括流体及固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形变,当施加的外力撤除或消失后该物体不能恢复原状的一种物理现象。
3、缩松:指铸件最后凝固的区域没有得到液态金属或合金的补缩形成分散和细小的缩孔。
常分散在铸件壁厚的轴线区域、厚大部位、冒口根部和内浇口附近。
4、缩孔:液态金属凝固过程中由于体积收缩所形成的孔洞。
5、顺序凝固:顺序凝固原则就是在铸件上可能出现缩孔的厚大部位通过安放冒口等工艺措施,使铸件远离冒口的部位先凝固,然后是靠近冒口的部位凝固,最后才是冒口本身凝固。
6、定向凝固:利用合金凝固时晶粒沿热流相反方向生长的原理,控制热流方向,使铸件沿规定方向结晶的铸造技术。
7、同时凝固:铸件相邻各部位或铸件各处凝固开始及结束的时间相同或相近,甚至是同时完成凝固过程,无先后的差异及明显的方向性,称作同时凝固。
8、拉应力:一个物体两端受拉,那么沿着它轴线方向的应力就是拉应力。
拉应力就是指使物体有拉伸趋势的应力。
9、压应力:一个圆柱体两端受压,那么沿着它轴线方向的应力就是压应力。
压应力就是指使物体有压缩趋势的应力10、热应力:温度改变时,物体由于外在约束以及内部各部分之间的相互约束,使其不能完全自由胀缩而产生的应力。
又称变温应力。
11、加工硬化:金属材料在再结晶温度以下塑性变形时强度和硬度升高,而塑性和韧性降低的现象。
又称冷作硬化12、冷变形:冷变形或冷加工是金属在再结晶温度以下所进行的变形或加工,如钢的冷拉或冷冲压等13、热变形:热变形或热加工是金属在再结晶温度以上所进行的变形或加工,如钢的热轧、热锻等。
14、纤维组织:铸锭在压力加工中产生塑性变形时,基体金属的晶粒形状和沿晶界分布的杂质形状都发生变形,他们都将沿着变形方向被拉长呈纤维形状,这种结构叫纤维组织。
金属工艺学试题集
第一部分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一、填空题:1.45钢水淬后硬度为,T10A水淬后硬度为。
2.45钢经调质处理后,硬度可为。
3. 45钢作为工夹具时,工作部分硬度为HRC40—45,应进行和热处理工艺。
4.T10A要求硬度为HRC58—64,应进行和热处理工艺。
5.GCr15滚动轴承钢的最终热处理工艺是。
6.20CrMnTi是钢;其主要热处理工艺是。
7.40Cr是钢;其主要热处理工艺是。
8.高速钢多次锻打的目的是;采用1260℃~1280℃加热的目的是;多次回火的目的是。
9.渗碳钢的含碳量一般为;渗碳后表面组织为;心部组织为。
10.调制刚的含碳量一般为;经调制热处理后组织为。
11.金属的机械性能指标有,,,,。
12.各种热处理工艺过程都是由,,三个阶段组成的。
13.完全退火适用于钢;正火适用于钢;钢用水做淬火剂;用油做淬火剂。
14.淬火的主要目的是;过共析钢正火的主要目的;完全退火的目的是。
15.过冷奥氏体经不同温度,等温转变后的组织有,,,,。
16.ICr18Ni9Ti中的Cr的作用是,Ti的作用是。
17.40CrNiMo中的Ni的作用是, Mo的作用是。
18.W18Cr4v中的W的作用是。
19.下列杂志元素对钢的机械性能的主要影响为:P ,S , Si , Mn 。
20.Cu在钢中的主要作用是。
21.铁碳合金在常温下的组织有,,,,,,,。
22.常见的铸铁主要有,,,,。
应用最多的是铸铁。
23. 和的合金叫黄铜;和的合金叫青铜。
24.为使高碳钢具有较高硬度时,常采用热处理工艺;为使高碳钢降低硬度时,常采用热处理工艺;为使中碳钢具有一定综合机械性能,常采用热处理工艺;为使低碳钢表面耐磨,常采用并;为使钢具有良好的切削加工性能可在钢中添加合金元素。
25.珠光体是和的机械混合物,它们的相对量应是%和%。
26.含碳量为0.01%的铁碳合金,在室温时组织为。
27.含Mn的钢在加热时,晶粒容易。
而含Si的钢在加热时容易。
金属工艺学考试
铁碳合金另一种晶格的现象,称为金属的同素异晶转变。
性能,完全退火是一种时间很长的退火工艺,为了缩短其退火时间,目前常采用等温火的工艺来取代完全退火工艺,同完全退火比较,等温火的目的与完全退火相同,但它大大缩短了退火时间。
(2)球化退火主要用于过共析钢及合金工具钢(如刀具、量具、模具以及轴承等所有钢种)。
其目的主要是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并为以后淬火作好准备。
(3)去应力退火(又称低温退火)主要用来消除铸件、锻件及焊接件、热轧件等内应力。
(4)再结晶退火用来消除冷加工(冷拉、冷冲、冷轧等)产生的加工硬化。
目的是消除内应力,提高塑性,改善组织。
(5)扩散退火主要用于合金钢,特别是合金钢的铸件和钢锭。
目的是利用高温下原子具有较大的扩散能力来减轻或消除钢中化学成分不均匀的现象。
第三节淬火和回火9、回火1)淬火+低温回火,(250℃以下);降低内应力和脆性;保持高硬度和高耐磨性各种刀具、模具、滚动轴承和耐磨件;2)淬火+中温回火,(250~500℃);高弹性、高硬度、韧性;弹簧、发条、锻模;3)淬火+高温回火,(500℃以上);调质处理;轴类、连杆、螺栓、齿轮、重要螺钉等;第四节表面淬火和化学热处理第四章工业用钢第一节碳素钢10、磷、硫含量的高低是衡量钢的质量的重要依据。
磷、硫含量高——质量差磷——冷裂硫——热裂11、优质碳素结构钢:08、10、15、20牌号低碳钢螺钉、螺母、垫圈、小轴、焊接件40、45牌号中碳钢主轴、齿轮、连杆、丝杠、涡轮、键、重要螺钉60、65牌号高碳钢小弹簧、发条、钢丝绳、弹簧垫圈12、碳素工具钢:T10/T10A:锯条、小冲模、丝锥、板牙T12:钢锉、刮刀、铰刀第二节低合金钢第三节合金钢13、合金结构钢:20CMnTi:渗碳+淬火+低温回火汽车、拖拉机变速箱齿轮40Cr:调质处理+表面淬火+低温回火轴、齿轮、连杆、螺栓、蜗杆60Si2Mn:淬火+中温回火机车板簧、测力弹簧第二篇铸造第一章铸造工艺基础第一节液态合金的充型14、流动性不好的缺陷:浇不足、冷隔15、浇注条件:1)浇注温度:浇注温度对合金充型能力有着决定性影响。
金属工艺学试题及答案(3篇)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种金属的熔点最高?A. 铝B. 钢C. 黄金D. 铜答案:C2. 下列哪种材料属于非铁金属?A. 钢B. 铝C. 铅D. 镁答案:B3. 下列哪种金属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A. 铝B. 钢C. 镍D. 铅答案:C4. 下列哪种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A. 铝B. 钢C. 镍D. 铅答案:A5. 下列哪种金属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B. 钢C. 镍D. 铅答案:C6. 下列哪种金属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A. 铝B. 钢C. 镍D. 铅答案:B7. 下列哪种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能?A. 铝B. 钢C. 镍D. 铅答案:A8. 下列哪种金属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A. 铝B. 钢C. 镍D. 铅答案:A9. 下列哪种金属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A. 铝B. 钢C. 镍D. 铅答案:B10. 下列哪种金属具有良好的塑性?A. 铝B. 钢C. 镍D. 铅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金属工艺学是研究金属材料的性质、加工工艺和制造技术的学科。
2. 金属的加工方法主要有:铸造、锻造、轧制、焊接、热处理等。
3. 金属的熔点是指金属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的温度。
4. 金属的导电性能是指金属传导电流的能力。
5. 金属的耐腐蚀性能是指金属抵抗腐蚀的能力。
6. 金属的延展性能是指金属在受到拉伸或压缩时,能够延伸或压缩而不破裂的能力。
7. 金属的铸造性能是指金属在铸造过程中能够充满铸模的能力。
8. 金属的焊接性能是指金属在焊接过程中能够熔化、连接的能力。
9. 金属的塑性是指金属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发生形变而不破裂的能力。
10. 金属的热处理是指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改变金属的组织和性能的过程。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金属的加工方法及其特点。
答:金属的加工方法主要有:铸造、锻造、轧制、焊接、热处理等。
铸造:将金属熔化后,浇注到铸模中,冷却凝固后得到所需形状和尺寸的零件。
金属工艺学考试题(3篇)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金属工艺学是研究()的科学。
A. 金属材料的加工B. 金属材料的性质C. 金属材料的制备D. 金属材料的回收利用2.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主要包括()。
A. 强度、塑性、硬度B. 硬度、韧性、弹性C. 硬度、塑性、弹性D. 塑性、韧性、硬度3. 金属的()是指金属在受力时抵抗变形的能力。
A. 塑性B. 硬度C. 强度D. 韧性4. 金属的()是指金属在受力时抵抗断裂的能力。
A. 塑性B. 硬度C. 强度D. 韧性5. 金属的()是指金属在受力时抵抗局部变形的能力。
B. 硬度C. 强度D. 韧性6. 金属的()是指金属在受力时抵抗变形而不破坏的能力。
A. 塑性B. 硬度C. 强度D. 韧性7. 金属的()是指金属在受力时抵抗局部变形而不破坏的能力。
A. 塑性B. 硬度C. 强度D. 韧性8. 金属的()是指金属在受力时抵抗变形而不破坏的能力。
A. 塑性B. 硬度C. 强度D. 韧性9. 金属的()是指金属在受力时抵抗局部变形而不破坏的能力。
A. 塑性B. 硬度C. 强度10. 金属的()是指金属在受力时抵抗局部变形而不破坏的能力。
A. 塑性B. 硬度C. 强度D. 韧性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金属工艺学的研究内容包括()。
A. 金属材料的性质B. 金属材料的加工工艺C. 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D. 金属材料的回收利用E. 金属材料的表面处理2.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包括()。
A. 强度B. 塑性C. 硬度D. 韧性E. 弹性3. 金属的加工方法包括()。
A. 冲压B. 剪切C. 焊接E. 热处理4. 金属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
A. 镀层处理B. 涂层处理C. 镀锌D. 镀镍E. 镀金5. 金属的热处理方法包括()。
A. 热处理B. 冷处理C. 热加工D. 冷加工E. 热处理与冷处理的结合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金属的塑性是指金属在受力时抵抗变形的能力。
金属工艺学复习资料(整理版)
一、填空:1.合金的收縮經歷了(液態收縮)、(凝固收縮)、(固態收縮)三個階段。
2.常用的熱處理方法有(退火)、(正火)、(淬火)、(回火)。
3.鑄件的表面缺陷主要有(粘砂)、(夾砂)、(冷隔)三種。
4.根據石墨的形態,鑄鐵分為(灰鑄鐵)、(可鍛鑄鐵)、(球墨鑄鐵)、(蠕墨鑄鐵)四種。
5.鑄造時,鑄件的工藝參數有(機械加工餘量)、(起模斜度)、(收縮率)、(型芯頭尺寸)。
6.金屬壓力加工的基本生產方式有(軋製)、(拉拔)、(擠壓)、(鍛造)、(板料衝壓)。
7.焊接電弧由(陰極區)、(弧柱)和(陽極區)三部分組成。
8.焊接熱影響區可分為(熔合區)、(過熱區)、(正火區)、(部分相變區)。
9.切削運動包括(主運動)和(進給運動)。
10.鍛造的方法有(砂型鑄造)、(熔模鑄造)和(金屬型鑄造)。
11.車刀的主要角度有(主偏角)、(副偏角)、(前角)、(後角)、(刃傾角)。
12.碳素合金的基本相有(鐵素體)、(奧氏體)、(滲碳體)。
14.鑄件的凝固方式有(逐層凝固)、(糊狀凝固)、(中間凝固)三種。
15.鑄件缺陷中的孔眼類缺陷是(氣孔)、(縮孔)、(縮松)、(夾渣)、(砂眼)、(鐵豆)。
17.衝壓生產的基本工序有(分離工序)和(變形工序)兩大類。
20.切屑的種類有(帶狀切屑)、(節狀切屑)、(崩碎切屑)。
21.車刀的三面兩刃是指(前刀面)、(主後刀面)、(副後刀面)、(主切削刃)、(副切削刃)。
二、名詞解釋:1.充型能力:液態合金充滿鑄型型腔,獲得形狀完整、輪廓清晰鑄件的能力,成為液態合金的充型能力。
2.加工硬化:隨著變形程度增大,金屬的強度和硬度上升而塑性下降的現象稱為加工硬化。
3.金屬的可鍛性:衡量材料在經受壓力加工時獲得優質製品難易程度的工藝性能,稱為金屬的可鍛性。
4.焊接:利用加熱或加壓等手段,借助金屬原子的結合與擴散作用,使分離的金屬材料牢固地連接起來的一種工藝方法。
5.同素異晶轉變:隨著溫度的改變,固態金屬晶格也隨之改變的現象,稱為同素異晶轉變。
金属工艺学 考试重点
第一章一.切削运动 1.定义:要想加工出不同的表面,工件和刀具之间必须具有定的相对运动,才能保证完整的加工出各种表面,这种运动叫做切削运动。
2.主运动:是切下切屑最基本的运动进给运动:使金属层不断投入切削,从而加工出完整表面的运动。
二.切削用量三要素 1.切削速度:单位时间内工件与刀具沿主运动方向的相对位移 2.进给量:工件或刀具在单位时间内,刀具与工件之间沿进给运动方向的相对位移 3.切削深度:待加工表面与已加工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三.切削层几何参数 1.切削厚度:两相邻加工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2.切削宽度:沿主刀刃度量的切削层的尺寸3.切削面积:切削层在垂直于切削速度的截面内的面积。
四.刀具材料及刀具角度对材料的基本要求:1.较高的硬度2.较高的强度及韧性3.较好的耐磨性4.良好的耐热性5.良好的工艺性6经济性。
常用刀具材料:1.碳素工具钢2.合金工具钢3.高速钢4.硬质合金五.车刀切削部分的组成(三面两刃一尖):前刀面主后刀面副后刀面主切削刃副切削刃刀尖六.标注角度 1.前角:主剖面中测量的前刀面与基面的夹角 2.后角:主剖面中测量的,主后刀面与切削平面之间的夹角 3.主偏角:主切削刃在基面上投影与进给反方向所夹的角度4.副偏角:副切削刃在基面上投影与进给方向所夹的角度 5.刃倾角:切削平面中测量的,主切削刃鱼基面之间的夹角。
各角度的作用:1.前角:可减小前刀面挤压切削层时的塑性变形,减小切屑流经前刀面的摩擦阻力,从而减小了切削力.切削热和功率。
选择原则:锐字当先,锐中求固 2.后角:减小刀具后刀面与加工表面之前的摩擦,并且配合前角调整切削刃的锋利与强固。
选择原则:保证加工质量和刀具耐用度的前提下,取小值。
3.主偏角:影响切削层截面形状的几何参数,影响切削分力的变化副偏角:减小副切削刃和副后刀面与已加工表面摩擦的作用主偏角还和副偏角一起影响已加工表面的粗糙度。
选择原则:在不产生振动的条件下,取小值。
金属工艺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充型能力-------金属液充满铸型型腔,获得形状准确、轮廓清晰铸件的能力2.缩孔------------在铸件最后凝固的部位形成容积较大而且集中的孔洞3.缩松----------在铸件凝固的区域没有得到液态金属或合金的补缩形成分散和细小的缩孔4.顺序(定向)凝固-----------采用各种工艺措施,是铸件从远离冒口的部分到冒口之间建立逐渐递增的温度梯度,从而实现由远离冒口的部分向冒口的方向顺序地凝固5.同时凝固---------采取一些工艺措施,使铸件各部分温差很小,几乎同时进行凝固6.冒口---------铸型内供储存铸件补缩用熔融金属,并有排气、集渣作用的空腔。
7.起模斜度--------为使模样容易地从铸型中取出或型芯自芯盒中脱出,所设计的平行于起模方向在模样或芯盒壁上的斜度8.纤维组织--------钢锭在加工产生塑性变形时基体金属的晶粒形状和沿晶界分布的杂质形状将沿着变形方向被拉长,呈纤维形状,金属再结晶后也不会改变,仍然保持下来,使金属组织具有一定的方向性9.可锻性------衡量材料通过塑性加工获得优质零件难易程度的工艺性能10.冲孔-------是指利用冲头在工件上冲出通孔或盲孔的工序11.拉深--------将一定形状的平板毛坯通过拉深模冲压成各种形状的开口空心件的冲压工序12.落料------是将分离的部分作为成品,周边是废料13.超塑性------指材料在一定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下,呈现出异常底的流变抗力、异常高的流变性能的现象14.复合冲模--------在一个模具上只有一个工位,在一次冲压行程上同时完成多道冲压工序的冲模15.连续冲模-------在一个模具上有多个工位,在一次冲压行程上同时完成多道冲压工序的冲模16.模锻斜度---------为了便于从模膛中取出锻件,模锻件上平行于锤击方向的表面必须具有斜度17.内斜度-------锻件内壁的斜度,用β表示18.外斜度-------锻件外壁的斜度,用α表示19.等离子弧------对自由电弧的弧柱进行强迫“压缩”,从而使能量更加集中,弧柱中气体充分电离,这样的电弧称为等离子弧。
金属工艺学试题
金属工艺学试题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分数一、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1.影响金属充型能力的因素有:、和。
2.可锻性常用金属的和来综合衡量。
3.镶嵌件一般用铸造方法制造,而铸造方法便于浇注双金属铸件。
4.金属型铸造采用金属材料制作铸型,为保证铸件质量需要在工艺上常采取的措施包括:、、、。
5.锤上模锻的锻模模膛根据其功用不同,可分、两大类。
6.落料件尺寸取决于模刃口尺寸,冲孔件的尺寸取决于模刃口尺寸。
7.埋弧自动焊常用来焊接焊缝和焊缝。
8.电弧燃烧非常稳定,可焊接很薄的箔材的电弧焊方法是。
9.钎焊可根据钎料熔点的不同分为和。
二、简答题(共15分)1.什么是结构斜度?什么是拔模斜度?二者有何区别?(3分)2.下面铸件有几种分型面?分别在图上标出。
大批量生产时应选哪一种?为什么?(3分)3.说明模锻件为什么要有斜度和圆角?(2分)4.比较落料和拉深工序的凸凹模结构及间隙有什么不同?(2分)5.防止焊接变形应采取哪些工艺措施?(3分)6.试比较电阻对焊和闪光对焊的焊接过程特点有何不同?(2分)三、修改不合理的结构,将修改后的图画出来。
(每图1分,共10分)砂型铸件砂型铸件砂型铸件砂型铸件自由锻件模锻件(孔径20mm,孔深65mm)冲压件焊接件焊接件焊接件四、根据下图,要求:1.在基面投影图P r中注出:①已加工表面,②待加工表面,③过渡表面,④前面,⑤主切削刃,⑥副切削刃,⑦刀尖,主偏角K r、副偏角K r'和正交平面P o 。
2.按投影关系作出正交平面投影O-O图,并在正交平面投影图中注出:⑧基面,⑨主切削平面,⑩前面,④主后面,前角γ0、后角α0。
(8分)五、判断正误,在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0.5分,共5分)1.加工塑性材料时,不会产生积屑瘤。
()2.顺铣法适合于铸件或锻件表面的粗加工。
()3.拉削加工适用于单件小批零件的生产。
()4.单件小批生产条件下,应采用专用机床进行加工。
金属工艺学考试题
金属工艺学考试题一、选择题1. 金属的可塑性是指()A. 金属在受力作用下发生形变的能力B. 金属的化学性质稳定C. 金属具有高的导热性D. 金属容易被氧化2. 下列哪个金属属于有色金属?A. 镍B. 铁C. 铜D. 锡3. 以下哪个是金属的晶体缺陷?A. 原子层滑移B. 空隙缺陷C. 堆垛层错D. 藻纹缺陷4. 下列哪个金属的晶格构造是面心立方?A. 铁B. 铝C. 镁D. 铜5. 金属的热处理工艺包括下列哪些步骤?A. 铸造B. 热轧C. 淬火D. 铣削二、填空题1. 金属的结晶温度一般为()度。
2. ()是一种常见的金属的缺陷,它会在金属的内部形成紧密排列的原子错位构造。
3. ()是一种通过在金属表面涂上一层金属氧化物膜来提高金属抗腐蚀性能的工艺。
4. 金属的热处理工艺中,()是通过加热金属至一定温度后迅速冷却,以改变金属的组织和性能。
5. ()是一种常用的金属焊接工艺,通过使用电弧将金属材料熔化并连接在一起。
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金属的晶体缺陷及其对金属性能的影响。
2. 解释金属的冷变形机制以及冷变形对金属性能的影响。
3. 什么是钎焊?请描述钎焊的工艺过程。
4. 金属的热处理工艺中,负责加热金属至一定温度的设备是什么?并简要介绍其工作原理。
5. 请简述淬火的工艺过程以及淬火对金属性能的影响。
四、综合题某个应用场景中需要使用高强度且耐腐蚀的金属材料。
请结合金属工艺学的知识,选择适当的金属材料和工艺来满足该场景的需求,并解释你的选择理由。
注意:以上题目只是示例,并非完整题库。
请以你熟悉的金属工艺学知识,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针对具体内容进行论述回答。
完整版)金属工艺学题库及答案
完整版)金属工艺学题库及答案金属材料热处理与加工应用题库及答案目录项目一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一、单选(共46题)1.下列哪种金属材料不属于铸造合金?A。
镁合金B。
铜合金C。
钛合金D。
钢铁2.热处理的目的是什么?A。
改善金属材料的化学成分B。
提高金属材料的硬度和强度C。
增加金属材料的重量D。
使金属材料更易加工3.下列哪种热处理方法不属于淬火?A。
油淬火B。
水淬火C。
空气淬火D。
盐水淬火4.钢铁的碳含量在百分之几以下时,称为低碳钢?A。
0.1%B。
0.2%C。
0.3%D。
0.4%5.铝合金是由铝和哪种金属组成的?A。
铁B。
铜C。
锌D。
镁二、判断(共2题)1.淬火是一种使金属材料变软的热处理方法。
( )2.铜合金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 )三、填空(共15题)1.铸造合金中,铜合金中含有的铜的比例通常在百分之几以上?2.热处理中,金属材料的加热温度不应超过其__________。
3.热处理中,淬火的目的是使金属材料__________。
4.热处理中,回火的目的是使金属材料__________。
5.钢铁的碳含量在百分之几以上时,称为高碳钢?6.铝合金中,铝的含量通常在百分之几以上?7.热处理中,退火的目的是使金属材料__________。
8.热处理中,正火的目的是使金属材料__________。
9.热处理中,淬火的速度越快,金属材料的硬度和强度越__________。
10.热处理中,回火的温度通常在金属材料的__________以上。
11.铝合金具有良好的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性。
12.镁合金具有良好的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性。
13.热处理中,油淬火的速度比水淬火的速度__________。
14.热处理中,钢铁的淬火温度通常在__________以上。
15.热处理中,钢铁的回火温度通常在__________以上。
四、名词解释(共12题)1.铸造合金是指用于铸造的金属材料,通常包括铜合金、铝合金、镁合金、锌合金等。
金属工艺学复习资料(3篇)
第1篇一、金属工艺学概述金属工艺学是一门研究金属材料的加工、变形、处理和回收利用的科学。
它涵盖了金属材料的制备、加工、变形、处理、回收和再利用等各个环节。
金属工艺学的研究对于提高金属材料的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二、金属材料的分类与性能1. 金属材料的分类金属材料可分为以下几类:(1)纯金属:如铜、铝、铁等。
(2)合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元素组成的材料,如不锈钢、铝合金等。
(3)复合材料:由金属与其他材料(如陶瓷、塑料等)组成的材料。
2. 金属材料的性能(1)力学性能:包括强度、塑性、韧性、硬度等。
(2)物理性能:包括导电性、导热性、磁性、密度等。
(3)化学性能:包括耐腐蚀性、抗氧化性、耐高温性等。
三、金属工艺学基本原理1. 金属变形原理金属变形是指在力的作用下,金属体积、形状和结构发生改变的过程。
金属变形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滑移:金属在力的作用下,晶粒发生相对滑移,导致变形。
(2)孪晶:在一定的应力条件下,晶粒发生孪晶变形。
(3)位错:位错是金属晶体中的一种缺陷,它对金属的变形和性能有重要影响。
2. 金属加热与冷却原理金属加热与冷却是金属加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以下为金属加热与冷却原理:(1)加热:金属加热时,其温度逐渐升高,原子振动加剧,导致金属软化。
(2)冷却:金属冷却时,原子振动减弱,晶体结构逐渐稳定,金属硬化。
3. 金属热处理原理金属热处理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对金属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以改变其组织和性能的过程。
金属热处理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退火:通过加热使金属组织发生变化,提高其塑性和韧性。
(2)正火:通过加热和冷却使金属组织发生变化,提高其硬度和耐磨性。
(3)淬火:通过快速冷却使金属组织发生变化,提高其硬度和耐磨性。
(4)回火:通过加热和冷却使金属组织发生变化,提高其韧性和稳定性。
四、金属工艺学主要加工方法1. 冲压加工冲压加工是指利用冲模对金属板材、带材、管材等进行压力加工的方法。
《金属工艺学》复习资料.docx
《金属工艺学》复习资料一、填空:1.合金的收缩经历了(液态收缩)、(凝固收缩)、(固态收缩)三个阶段。
2.常用的热处理方法有(退火)、(正火)、(淬火)、(回火)。
3.铸件的表面缺陷主要有(粘砂)、(夹砂)、(冷隔)三种。
4.根据石墨的形态,铸铁分为(灰铸铁)、(可锻铸铁)、(球墨铸铁)、(蠕墨铸铁)四种。
5.铸造时,铸件的工艺参数有(机械加工余量)、(起模斜度)、(收缩率)、(型芯头尺寸)。
6.金属压力加工的基本生产方式有(轧制)、(拉拔)、(挤压)、(锻造)、(板料冲压)。
7.焊接电弧由(阴极区)、(弧柱)和(阳极区)三部分组成。
8.焊接热影响区可分为(熔合区)、(过热区)、(正火区)、(部分相变区)。
9.切削运动包括(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10.锻造的方法有(砂型铸造)、(熔模铸造)和(金属型铸造)。
11.车刀的主要角度有(主偏角)、(副偏角)、(前角)、(后角)、(刃倾角)。
12.碳素合金的基本相有(铁素体)、(奥氏体)、(渗碳体)。
14.铸件的凝固方式有(逐层凝固)、(糊状凝固)、(中间凝固)三种。
15.铸件缺陷中的孔眼类缺陷是(气孔)、(缩孔)、(缩松)、(夹渣)、(砂眼)、(铁豆)。
17.冲压生产的基本工序有(分离工序)和(变形工序)两大类。
20.切屑的种类有(带状切屑)、(节状切屑)、(崩碎切屑)。
21.车刀的三面两刃是指(前刀面)、(主后刀面)、(副后刀面)、(主切削刃)、(副切削刃)。
二、名词解释:1.充型能力:液态合金充满铸型型腔,获得形状完整、轮廓清晰铸件的能力,成为液态合金的充型能力。
2.加工硬化:随着变形程度增大,金属的强度和硬度上升而塑性下降的现象称为加工硬化。
3.金属的可锻性:衡量材料在经受压力加工时获得优质制品难易程度的工艺性能,称为金属的可锻性。
4.焊接:利用加热或加压等手段,借助金属原子的结合与扩散作用,使分离的金属材料牢固地连接起来的一种工艺方法。
5.同素异晶转变:随着温度的改变,固态金属晶格也随之改变的现象,称为同素异晶转变。
金属工艺学复习
砂型
砂型
金属型 ( 300℃)
1040 ℃ 1100 ℃ 680~720 ℃
其中:普通灰口铸铁流动性最好
420 mm 1000 mm 700~800 mm
缩松的形成原因:铸件最后凝固的收缩未能得到补 充,或者结晶温度范围宽的合金呈糊状凝固,凝固 区域较宽,液、固两相共存,树枝晶发达,枝晶骨 架将合金液分割开的小液体区难以得到补缩所致。
(a)
(b)
(c)
(d) (e)
(f)
结论:
缩松的形成过程
纯金属、共晶成分(逐层凝区域较宽(糊状凝固)的合金易产生缩松
应尽量使分型面是一个平直的面
起重机臂铸件的分型方案 a)平面分型 b)曲面分型 (起重机臂大批量生产,材料KTH550-04 )
若分型面是一曲面,则必须用挖砂造型
(3)条件屈服强度(塑性变形量为0.2%)
0.2
F0.2 S0
(MPa)
其中: F0.2试样0.2%残余塑性变形 时载荷(N) S0试样原始横截面( mm2)
(4)抗拉强度(tensile strength ):试样在断裂
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b
Fb S0
(MPa)
其中: Fb试样断裂前的最大载荷(N) S0试样原始横截面积( mm2)
A
转变 F+A
L
L+A
Ld
A+Fe3CⅡ A+Fe3CⅡ+Ld
P+F P P+Fe3CⅡ P+Fe3CⅡ+L'd L'd
L+Fe3C Ld+Fe3C
L'd+Fe3C
A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冲型:液态合金填充铸型的过程充型能力:液态合金充满铸型型腔,获得形状准确,轮廓清晰逐渐的能力。
冲型不足产生的缺陷:浇不足,冷隔。
浇不足:在型腔被填满之间,形成的晶粒将充型的通道堵塞,金属液被迫停止流动,铸件产生浇不足。
冷隔:虽然工件充型完整,但在某断面处可能是从两个方向填充的液态合金,在此断面处存在有未完全融合的接缝。
合金流动性:液态合金本身的流动能力。
影响合金流动性的因素:化学成分的影响最为显著,纯金属和共晶成分合金流动性好,结晶温度范围宽的合金流动性差。
铸件凝固方式:逐层凝固,糊状凝固,中间凝固。
影响铸件凝固方式的因素:合金的结晶温度范围和铸件的温度梯度是影响铸件凝固方式的主要因素,一般结晶温度范围越窄,越趋向于逐层凝固,越宽越趋向于糊状凝固。
合金的收缩过程:液态收缩,凝固收缩,固态收缩。
影响合金收缩大小的因素:化学成分,浇注温度,铸件结构和铸型条件。
缩孔:铸件内形成的较大的空腔。
缩松:铸件内分散在一定区域内的细小缩孔群。
影响缩孔缩松形成的因素:合金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越大,浇注温度越高,铸件越厚,缩孔容积越大;结晶温度范围越窄的合金,缩孔倾向大,缩松倾向小;结晶温度范围越宽的合金,缩孔倾向小,缩松倾向大。
缩孔缩松的防止方法:保证顺序凝固,在铸件厚大部位增设冷铁。
铸件防止应力变形的方法:尽可能使铸件的壁厚设计均匀,形状对称;在铸造工艺上采用同时凝固原则,以使冷却均匀;采用“反变形”法工艺,用“反变形”抵消铸件产生的变形。
灰口铸铁熔炼炉料的组成:金属料,回炉铁,废钢,铁合金,燃料,溶剂。
铸钢生产的工艺特点:强度高,有塑性即韧性,适于制造形状复杂的大铸件;熔点高,容易氧化,流动性差;收缩率大,是铸铁的三倍,易产生浇不足、缩孔等缺陷。
粘接剂:粘土,水玻璃。
完整合格砂型应包括:恰当的分型面,足够的沙层厚度,合理的浇注系统,良好的气体输出通道,通气孔应畅通。
典型浇注系统组成部分:外浇口,直浇口,横浇口,内浇口。
开放式浇注系统:浇口断面比(F直浇口)<(F横)<(F内)封闭式浇注系统:浇口断面比(F直浇口)>(F横)>(F内)冒口的作用:储存多余金属液,补缩防止缩孔缩松。
铸件结构设计遵循的原则:1 铸件外形结构设计时,应便于取出模型;避免外部侧凹,分型面应尽量平直,合理设计凸台和避免侧壁具有妨碍拔模的局部凹陷结构。
2 铸件内腔结构设计时应尽量避免或减少型芯使用;尽量减少型芯使用,尽量便于型芯固定,设计铸件应合理确定结构斜度。
熔模铸造工艺过程:熔模制造结壳脱蜡(熔模)浇注落砂清理金属型铸造按照分型面位置的不同,可分为整体式,垂直式,水品分型式,和复合分型式。
加工硬化:金属随变形程度的增加,强度硬度上升,塑性韧性下降的现象。
恢复温度:冷变形强化是一种不稳定的现象,将冷变形后的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因原子的活动能力增强,使原子恢复到平衡位置,晶内残余应力大大减小,这种现象称为恢复,该温度称为恢复温度。
再结晶温度:在恢复温度的基础上,当温度继续升高到该金属的熔点(开式温度)的0.4倍时,金属原子获得更多的热能,使塑性变形后金属被拉长了的晶粒重新生核、结晶,变为变形前的晶格结构相同的新等轴晶粒,这一现象称为…,该温度为……锻造比的意义:改变坯料组织,使其更紧密;细化晶粒;消除偏析。
金属的可锻性是衡量材料在经受压力加工时,获得优质零件的难易程度的一个工艺性能。
影响金属材料可锻性因素:1金属的本质。
化学成分的影响,金属组织的影响。
2加工条件。
变形温度的影响,应变速率的影响。
3应力状态的影响。
体积不变定律:金属在进行压力加工时变形前体积等于变形后体积。
最小阻力定律:金属在进行压力加工时,金属如果可以向各方向变形时,则最大的变形是向着大多数质点遇到最小阻力的方向运动而产生变形。
锻件加热时产生的缺陷:裂纹,表面氧化和脱碳,过热与过烧。
自由锻拔长规则:1从大直径圆截面延伸拔长至小圆截面时,应先正方形延伸到一定尺寸后在倒棱滚圆。
2延伸扁方形坯料锻件时,应控制高度方向的压缩比,若宽度大于2.5-3的厚度时,延伸时会弯曲。
自由锻件结构工艺性:避免椎体及斜面的锻造结构;避免设计成几个件的空间曲线交线结构;避免加强筋及凸台等结构,工字型截面成空间曲线形表面;避免设计成截面大小急剧变化形状。
模锻:锤上模锻;曲柄压力机上模锻;摩擦螺旋压力机上模锻;胎膜锻。
锤上模锻:1模锻模膛(终锻模膛、预锻模膛)2制坯模膛(拔长模膛、滚压模膛、弯曲模膛、切断模膛)板料冲压加工范围:板材厚小于8mm采用冷态下直接进行冲压,超过8-10mm的采用热冲压冲压工序:1分离工序(剪切,冲裁,修整,切断)2变形工序(拉伸,弯曲,胀形,翻边)冲材件的排样:排样是指冲材件在条料或带料上合理的分布。
有塔边的排样是在各个落料间均有一定尺寸的塔边,优点是毛刺小,而且是在同一个平面上,冲材件尺寸精确,质量较高,但材料消耗多。
无塔边排样是利用落料件形状的一个边作为另一个落料件的边缘,材料利用率高,但毛刺不在同一平面上,而且尺寸不易控制,适用于冲材件质量要求不高的场合。
冲模分类及构造:1简单冲模:冲床一次行程中只完成一个工序的冲模。
2连续冲模:冲床一次行程中,在冲模的不同部位,同时完成几个工序的冲模。
3复合冲模:冲床一次行程中,在冲模的同一部位,同时完成几道冲压工序的冲模。
冲压件结构工艺性注意问题:1.,对冲裁件的要求:落料件的外形和冲孔件的孔形应力要求简单对称,应避免出现长槽或细长悬臂结构;冲裁件的结构尺寸,空间局不能小于板材厚度;冲裁件上直线与直线,曲线与曲线的交接处,均应用圆弧连接,以避免尖角处因应力集中而产生裂纹。
2,对弯曲件的要求:弯曲件形状应尽量对称,弯曲半径不能小于材料允许的最小弯曲半径;弯曲边的平直部分H>2δ;弯曲带孔件时,为避免孔的变形,孔边距弯曲边的距离应大于(1.5-2)δ。
3,对拉伸件的要求:拉伸件的外形应简单对称,深度不易过大,拉伸件的圆角半径在不增加工艺程序的情况下,应选取适当的最小允许半径。
焊接方法分类:1,熔化焊:气焊、电弧焊(手工电弧焊、埋弧电弧焊、气体保护焊)电渣焊、激光焊。
2,压力焊:电阻焊(电焊、缝焊、对焊)、摩擦焊、爆炸焊、(冷压焊)3,钎焊:软钎焊、硬钎焊。
正接是将工件接到电源的正极,焊条(或电极)接到负极。
反接是将工件接到电源的负极,焊条(或电极)接到正极。
电焊机的空载电压就是焊接时的引弧电压(50-90V),工作电压是指电弧稳定燃烧时的电压(16-35V)。
电焊冶金过程特点:焊接电弧和熔池金属的温度高于一般的冶金温度,气体活跃,导致金属烧损和形成有害杂质;金属熔池小,四周都是冷金属,熔池液态时间短,大约10秒左右,各种化学反应难以达到平衡,化学成分不均匀,杂质来不及浮出,以产生夹渣和气孔。
手工电弧焊的特点:焊接设备简单,易维护;使用方便;应用范围广泛。
影响焊缝质量因素:焊前的清理工作;电弧的稳定性和长短;焊接范围(电流),焊接操作技术;焊后冷却速度及焊后热处理等。
为保证焊缝质量应采取的措施:对焊缝区进行保护,以防止空气进入焊缝区,因此不能用光焊条焊接;在焊条皮药中加入锰铁等有用元素,以弥补有用元素的烧损,提高焊缝性能,进行脱S,脱P和脱氧,除空气中的氧外,工件表面的锈迹,水分,油渍,都分解出氧气,因此应仔细清理。
减少焊接应力及变形措施:反变形法;合理的焊接次序;加预量法;刚性加持法。
矫正焊接变形的方法:机械矫正法,火焰矫正法。
焊条皮药作用:提高电弧燃烧稳定性,防止空气对熔化金属的有害作用。
酸性焊条特点:适合各种电源,操作性好,电弧稳定,成本低,但焊缝强度低,渗合金作用弱,不宜承受重载和要求高强度的重要构件。
碱性焊条特点:用直流电源,焊缝强度高,抗冲击能力强,操作性差,电弧不稳定,成本高,只适合焊接重要构件。
焊条的选择原则:低碳钢和低合金钢构件,一般要求焊缝金属与母材等强度;同一强度等级的酸性焊条和碱性焊条,对于要求塑性好,冲击韧度高,抗裂能力强或低温性能好的结构选用碱性焊条,如构件受力不复杂,母材质量好,选酸性焊条;低碳钢与低碳合金钢焊接,可按异种钢接头中强度较低的钢材来选用相应焊条;铸钢件易产生焊接裂纹,应选用碱性焊条,焊接不锈钢或对耐热钢等有特殊要求的钢材,应选用相应专用焊条。
氩弧焊是以氩气作为保护气体的气体保护焊。
氩弧焊分类:钨极氩弧焊、熔化极氩弧焊、钨极脉冲氩弧焊。
纤焊是利用熔点比焊件低的纤料做填充金属,加热时纤料熔化而将工件连接起来的焊接方法,分为硬纤焊和软纤焊。
铜及铜合金焊接特点:1,导热性高,焊前需预热,否则易造成焊不透缺陷。
2,易形成夹渣,膨胀系数大,收缩率也大,易产生较大焊接应力,产生开裂。
3,吸气性强,工件易产生气孔。
4,铜的电阻极小,不适于电阻焊。
5,易氧化,使焊工中毒。
6,焊缝易塌陷。
铝及铝合金焊接特点:防氧化;大电流;热膨胀大;易变行;焊缝易塌陷。
(识图)焊缝的布置:1,焊缝布置应尽量分散。
焊缝的位置尽可能对称布置。
3,焊缝应尽量避开最大应力断面和应力集中位置。
4,焊缝应尽量避开机械加工表面。
5,焊缝位置应便于焊接操作。
常见焊接缺陷:裂缝;未焊透;夹渣;气孔;焊接外型尺寸不符合要求,过大或过小。
焊接检验:破坏性检验或不破坏性检验外观检验:指用肉眼或低倍放大镜检查焊缝是否有可见的缺陷,外行尺寸、裂缝、未焊透等。
内部检查:磁粉检验;着色检验;超声波检验;X射线和γ射线检验;密封性检验水压式检验。
机床基本组成:主传动部位;进给传动部位;工作安装部位;道具安装装置;支撑件;动力源。
(识图)车削零件结构工艺性:保证装夹方便、稳定可靠;零件结构应有足够的刚度;尽量减少装夹次数;有进度要求的表面最好一次性装夹加工;尽量减少安装次数;便于退刀和进刀。
钻削工艺特点:容易产生引偏;排屑困难;切削热不易扩散。
(识图)钻削件结构工艺性:应避免在斜面上钻孔;应避免钻削不完整孔;应避免设计成弯曲的孔,不利于加工;应避免孔设计的过深,影响排屑,铸件上钻孔的地方与铸件壁要错开一定距离,要有足够的加工空间。
刨削零件结构的切削加工工艺性原则:便于装夹;便于加工(零件结构应有足够的刚度);便于进刀和退刀,留有越程槽;减少机床调整次数。
拉孔定位采用浮动支撑定位。
铣削方式:周铣削(逆铣削,顺铣削)用圆柱铣刀的圆周刀齿加工平面;端铣法(对称铣削法,不对称铣削法)用端铣刀的端面刀齿加工平面。
(识图)铣削结构工艺性:减少机床调整次数;减少加工难度;尽量采用标准参数;便于加工,零件结构应有足够的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