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节水农业发展研究
《2024年西北地区环境变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范文
《西北地区环境变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篇一摘要:本文着重探讨西北地区的环境变迁趋势及其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通过对该地区的气候、水资源、土地利用等方面的综合分析,结合实际农业发展状况,探讨可行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
本文旨在为西北地区农业的长期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一、引言西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资源储备区,其环境变迁对区域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具有重要影响。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这对该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因此,研究西北地区环境变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对于指导当地农业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二、西北地区环境变迁概况1. 气候变迁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西北地区的气候呈现出干旱化、暖湿化趋势。
降水分布不均,部分地区出现极端气候事件,如干旱、洪涝等。
2. 水资源变化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西北地区的水资源呈现出减少趋势。
河流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
3. 土地利用变化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西北地区的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
农业用地扩张,草原退化、沙漠化现象严重,土地荒漠化问题日益突出。
三、环境变迁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1. 农业生产受影响气候变暖和干旱化导致作物生长季缩短,农作物产量受到影响。
同时,水资源短缺也制约了农业的发展。
2. 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土地荒漠化、草原退化等问题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3. 农业结构调整压力增大环境变迁要求农业结构进行相应调整,以适应新的自然环境。
然而,这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当地经济造成一定压力。
四、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1. 调整农业结构根据气候资源和水资源的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耐旱、耐盐、高产的作物品种,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2. 推广节水农业技术加强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
《2024年西北地区环境变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范文
《西北地区环境变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篇一一、引言西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农业生产基地,其环境变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通过对西北地区环境变迁的深入研究,探讨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与路径,以期为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西北地区环境变迁概述(一)气候环境变迁近年来,西北地区的气候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主要表现为干旱、半干旱区范围扩大,降水减少,水资源短缺等问题日益严重。
这些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生态环境变迁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如土地荒漠化、植被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这些变化不仅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也对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威胁。
三、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一)水资源短缺水资源短缺是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由于气候干旱、降水减少,加之人口增长和工业发展对水资源的消耗,使得农业用水日益紧张。
(二)土地资源退化土地资源退化是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另一大挑战。
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土地的生产能力,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农业可持续发展策略与路径(一)加强水资源管理加强水资源管理是解决西北地区农业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关键。
可以通过实施节水灌溉、雨水收集、水资源循环利用等措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同时,加强水权制度改革,建立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促进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二)推广节水农业技术推广节水农业技术是提高西北地区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途径。
可以通过研发和推广耐旱作物品种、改进灌溉技术、推广滴灌、微喷等节水灌溉技术,降低农业生产对水资源的依赖。
(三)加强土地资源保护与治理加强土地资源保护与治理是防止土地退化、提高土地生产能力的重要措施。
可以通过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土地整治、土壤改良等措施,提高土地的生产能力和生态服务功能。
同时,加强土地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开垦、破坏土地等行为。
西北干旱区节水型农业模式研究
西 北 干 旱 区地 理 范 围 广 阔 , 积 约 占全 国总 面 积 的 1 。 面 / 4
由 于 深 居 欧 亚 大 陆 腹 地 , 原 降 水 量 在 10m 以下 , 本 平 6 m 基 上 不 产 生 地 表 径 流 , 成 世 界 上 最 严 酷 的 干 旱 区 之 一 …。加 形 1 之 该 区域 水 资 源 开 发 不 合 理 , 用 效 率 低 下 , 水 尤 其 是 农 利 用 业 用 水 浪 费 现 象 突 出 , 致 水 资 源供 需 失 衡 , 起 了一 系 列 导 引 的生 态 环 境 问题 。 而且 伴 随着 西 北 干 旱 区社 会 经 济 的 不 断 发 展 , 限 的水 资 源 和 持 续 增 加 的需 水量 之 间 的供 求 矛 盾 将 进 有
利 用、 改善 生态环境、 发展现代农业 、 建设社会主 义新农村具有 十分重要 的意 义。结合西北干旱 区水资源的现状及水
资 源 利 用 和农 业发 展 中存 在 的 主要 问题 ,探 讨 了适 宜 于 该 区不 同 区域 的 节 水 农 业模 式 : 内陆 河 区域 的 节水 改造 模 式 、 土 高原 区域 的 旱 作 节 水 农 业 模 式 、 洲 农 业 区域 的 高 新 农 业 节 水 模 式 、 原 农 牧 区的 农 牧 结 合 型 节 水 农 业 模 黄 绿 草 式 。 并 有针 对 性 地 提 出 了 四种 不 同 区域 节水 农 业模 式 实施 的主 要 配 套技 术及 措 施 。 关键 词 : 水 农 业 ; 式 ; 术措 施 ; 资 源 ; 北 干 旱 区 节 模 技 水 西 中 图分 类 号 :2 ¥7 文 献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5 04 (0 10 — 0 7 0 2 9 — 14 2 1 )3 04 — 4
《2024年西北地区环境变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范文
《西北地区环境变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篇一摘要:本文基于当前的环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背景,以西北地区为例,分析了其独特地理环境下所经历的环境变迁。
重点探讨了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和技术,推进该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
文章提出了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建议和措施,为解决该地区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农业发展难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引言西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资源储备区,其环境变迁对区域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加剧,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
如何在这样的背景下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西北地区环境变迁概述1. 气候变迁: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西北地区的气候呈现出干旱化、风沙化趋势加剧的现象。
降雨量减少,蒸发量增加,这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都是巨大的挑战。
2. 土地退化:长期过度开垦和不合理利用土地,导致土地荒漠化、盐碱化问题严重,土壤肥力下降,土地生产力受到严重影响。
3. 水资源短缺:西北地区水资源匮乏,且分布不均,加之不合理的水资源利用方式,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面对环境变迁带来的挑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是西北地区的必然选择。
这不仅可以保障粮食安全,还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维护生态平衡。
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与措施1. 科技创新:引进和培育耐旱、耐盐碱的作物品种,提高作物的抗逆能力。
同时,推广节水农业技术,如滴灌、微喷等,降低农业生产对水资源的依赖。
2. 土地整治:实施土地整治工程,对退化土地进行治理和修复,提高土地肥力和生产力。
同时,合理规划土地利用,避免过度开垦。
3. 生态农业发展:推广生态农业模式,如草畜一体化、林下经济等,实现农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同时,加强农田林网建设,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
4. 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引导和鼓励农民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模式。
西北地区节水农业发展的关键技术
较 大 面积 上 推 广 应 用 。 目前 西 北 节 水 农 业技术 的发展 主要表现为 : 1节 水 灌 溉 技 术 精 细 化 . 喷 、微 灌 溉 技 术 是 当 今 世 界 上 节 水 效 果 最 明 显 的 技 术 , 已 成 为 节 水 灌 溉 技 术 发 展 的 主 流 。 目前 喷 微 灌 技 术 的 发 展 趋 势 是 朝 着 低 压 、 能 、 目标 节 多 利 用 、 品 标 准 化 、 列 化 及 运 行 管 理 产 系 自动化方 向发展 。
关 键 词 西 北 地 区 节 水 农 业 技 术 政策 趋 势
水 资 源 短 缺 是 西 北 地 区 农 业 生 产 发 展 和 生 态 环 境 建 设 的 主 要 障 碍 因 素 。 北 5 ( 治 区 ) 积 占全 国 的 1 西 省 自 面 / 3 水 资 源 量 却 为 全 国 的 1 1 单 位 面 . / 2, 积 水 资 源 量 占 全 国 平 均 水 平 的 16, / 一 些 局 部 地 区 的 缺 水 更 为 严 重 。 由 于 灌 溉 水 的大 量 浪 费 .致 使 农 业 用 水 占各 项 总 用 水 量 的 比值 过 大 ,如 西 北 内 陆 区 高 达 9 % , 黄 土 高 原 区 达 8 .% . 5 73 而
2农 业 用 水 I 程 规 模 化 .
些 发 达 国 家 仅 占5 %左 右 , 加 之 灌 O
水 生 产 效 率 还 远 远 低 于 全 国 平 均 水 平 . 展 节水 农 业 , 仅 潜力 巨大 , 发 不 而 且 对 推 动 西 北 地 区 农 业 、 农 村 经 济 发 展 和生态 环境将 发挥极 大作用 。 目前 ,西 北 地 区 探 索 出 多 种 节 水 农 业 发 展 模 式 ,形 成 了 保 水 、 蓄 水 设 旋 、 溉 节 水 、 作 栽 培 节 水 、 物 节 灌 耕 生 水 、 学 节 水 等 五 大 技 术 体 系 , 生 产 化 在 实 践 中取 得 了显 著 的 生 态经 济 效益 。 但 在 节 水 农 业 生 产 实 践 中还 普 遍 存 在 下 问题 ; 程 老 化 失 修 情 况 未 得 到扭 工 转 , 溉 效 益 仍 在 不 断 衰 减 ; 些 灌 区 灌 一 水 源 紧 缺 状 况 日益 加 剧 ; 水 技 术 比较 灌 落后 , 利 用率低 ; 理水平低 , 水意 水 管 节 识淡 薄 ; 人 不 足 , 溉 面积 减 少 。 投 灌
西北地区农业节水项目社会效果评价研究背景及意义
对水利实践经验不断总结的结果 , 资源水利” 而“ 治水思路 的形成也是在水利实践中逐步发展与完善的。 19 99年 3 , 月 汪恕诚部长在中国水利学会第七次全 国
代表大会上首次提 出了“ 资源水利” 的观点嘲 在 20 年全 。 00
Ab ta t T ei ot c fsi e e t o t vlaino ear utrl ae - vn rjc nnrh et hn sa aye n e e sr c h mp r n eo a b nf s- au t fh gi l a trs igpo t otw s C iawa n zdu d rt a cl ip e o t c u w a e i l h
Chi na
Y N C u o g (eatetf cnmc d ngm n, uin eces o eeH a nJ ns 230 A G h mh n D pr no oo i a ae et a iT ahrC lg, ui ,i gu 30) m E s n 会 赖 以存在 和 发展 的物质 基 础 。 西
社会发展产生了全局性的影 响, 而解决这三大问题正是时 代赋予水利人的重要使命。 随着治水实践的逐步深入, 我国水利治水思路实现了由 传统的“ 工程水利” 向现代“ 资源水利” 的转变 , 这种转变是
北地区地域辽 阔, 水资源匮乏 ,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 水资 源供需矛盾 日 益加剧 。 因此 , 水资源短缺问题 已经成为西北 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的主要制约因素『农业 1 ] 。
杨 淮 师 学 经 与 理 ,苏 安23) 春红 (阴 范 院 济 管 系江 淮 20 30
西北地区节水灌溉的发展途径与措施
关键词 : 西北地 区;节水灌溉 ;途径 ;措施
中图 分 类 号 :2 4 ¥7
水资源短缺是西北地 区工农业发展和恢 复生态平衡最主要
的 制 约 因素 。 西 北地 区现 有 的 输 配 水 系统 大 多数 建 于 2 世 纪 五 0 六 十年 代 , 套 程 度 低 , 配 田间 灌 水 技 术落 后 。 目前 大 部分 灌 区仍 沿 用传 统 的粗 放 灌溉 管理 模 式 , 业 灌 溉 水 利 用 系数 平 均 不 足 04 农 .,
1 西 北 地 区节 水 灌 溉 的发展 途 径
11 水 资源按 流域统 一管理 , 理配置 . 合
要 实 现 西北 水 资 源 的 可持 续 利 用 , 先 需 要 解 决 的 是 水 资 源 首
林、 草业 , 在年 降雨量 2 0 0 m 0 ~4 0 m的半干旱地 区农、 、 林 草业的 发展也离不开灌溉 。 因此 , 在西北地 区发展灌溉是必要的。 但灌溉
行 政 区划 的分 割 现 状 , 要 考 虑 水 文 、 理 单 元等 自然 状 况 , 能 更 地 不 人为 割 裂 。省 或 地 区间协 调 的重 点 是 落 实分 水 方 案 , 业 用 水 要 农
实行总量控制 、 定额管理 , 要在统筹兼顾生活 、 生产、 生态 用水 的
基 础 上 , 明确 各 地 区农 业 用 水总 量 和 灌 溉 用水 定 额 两 套 控 制 指 标 , 为 管 理 农 业 用水 的基 本依 据 。 国务 院 水 行 政 主 管 部 门 负 责 作 各 大 流 域 用水 总 量 分 配 , 级 地 方 政 府 根 据 分 配 的 指 标 , 级 分 各 逐
区不宜作为 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 尽管西北地区土地 资源 比较 丰
大西北地区的农牧业发展现状如何
大西北地区的农牧业发展现状如何提起大西北地区,人们脑海中往往浮现出广袤无垠的草原、雄浑壮阔的山脉和一望无际的沙漠。
这片土地不仅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其农牧业发展也在时代的浪潮中展现出独特的魅力与挑战。
大西北地区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地域辽阔,气候条件多样。
在农牧业发展方面,有着自身的优势和面临的困难。
从农业方面来看,大西北地区有着丰富的土地资源。
例如,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其得天独厚的光热条件和广袤的土地为棉花的生长提供了绝佳的环境。
同时,西北地区还盛产各类特色农产品,如宁夏的枸杞、甘肃的马铃薯等。
然而,水资源短缺一直是制约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大部分地区降水稀少,农业灌溉主要依赖于河流和地下水。
在一些地区,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此外,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也是一个突出问题。
与东部地区相比,西北地区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滞后,灌溉效率不高,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
这使得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人力,生产效率难以提高。
同时,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农产品的运输和销售成本较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收入和农业的发展。
在农业科技方面,虽然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差距。
例如,新品种的研发和推广速度较慢,农业信息化水平不高,农民获取农业技术和市场信息的渠道有限。
再看畜牧业,大西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之一。
广阔的草原为牛羊等牲畜提供了丰富的草料。
新疆的细毛羊、宁夏的滩羊等都是闻名全国的优良品种。
然而,随着畜牧业的发展,草原生态保护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过度放牧导致草原退化、沙化现象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促进大西北地区农牧业的发展,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在农业方面,加大了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积极引进和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西北黄土高原农业节水战略探讨
() 3河川径流年 内分配不均 , 年际变化较大。以降水补 给为主的河流( 如黄河)径流的年内分配与降水相适应 , , 主
要集中于汛期 ,— 月径流量 占年径流量 的 0%以上 , 7 9 3 丘陵 区的河流可高达 8%。西北部越旱的地区, o 径流年内分布越 集 中_ 。径流在年际变化亦较大, 枯水年水量相差悬殊 , 4 J 丰、 通常两者比值达 5 O ~1 倍 。由于年 内水量的集中性 , J 使西 北黄土高原地区有了明显的抗旱期和防汛期 , 、 丰 枯水年水 量变化差异大, 又使多数地区形成了靠天吃饭的局面。 () 4水污染严重。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多数城市和工矿企 业治污设施不足, 大量未经处理的废水和污水直接排入河
断流及沙尘暴 等环境 问题 , 对农业 的 可持续 性发 展 构成 了严
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20 0 m 降水 5 ~60n , r
的绝对量少且季节分配不均 。 %集中在 6 月, 7 0 9 且多 以暴 雨形式出现【。蒸发量很大, 3 J 水面蒸发为降水 的 2 以北地区分布最为广泛的 地貌之一 , 主要由黄土塬、 峁、 梁、 沟壑等组成…, 是世界上水
土流失 最为严重 的地 区 。该 研 究所 涉 及 的西北 黄土 高原 大
12 农业用水浪费严重 与水资源短缺的严峻现实相 比, .
西北黄土高原农业用水方式粗放 , 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 主
要表 现在 以下 几 个方 面 :
体涵盖了青海省东部 、 陕甘秦岭以北 、 甘肃、 宁夏黄河以东 、 内蒙古阴山山脉以南 、 山西黄河以西 的黄土高原大部分地
区[ 。
() 1灌溉水 的利用率低。 目前该 区“ 土渠输水 、 大水漫 灌” 的农业灌溉方式仍普遍沿用, 灌溉用水一半在输 水过程 中就渗漏损失了, 再加上农 田蒸发损失 , 实际农业灌溉渠系 水利用系数大多不足 O5而发达国家已达到 O8 ., .左右。 () 2灌溉定额严重超标。该区农田灌溉用水定额, 除陕 西外 , 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 其中宁夏是全 国的 33 , . 倍 居全
关于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项目(一)
关于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项目(一)《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是中国工程院向国务院提供的一个咨询项目,于2001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立项后启动。
中国工程院组织了有关学科的35位院士、近300位院外专家和西北6省、自治区的130多位有关领导、专家参加,组成了项目综合组和9个课题组。
一年多来,在各方面的支持下,组织大量人员进行了多层次的现场考察,在反复研讨的基础上,形成了项目综合报告。
一、西北地区的现状和问题(一)自然环境格局。
本项目研究范围包括新疆、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和内蒙古6省、自治区范围内的内陆河流域(包括新疆的国际河流)和黄河流域,报告中统称为西北地区。
西北地区土地总面积345万平方公里,根据自然环境的不同,可划分为三大片:贺兰山以西的内陆干旱区(简称内陆干旱区);贺兰山以东的半干旱草原区(简称半干旱草原区);半干旱和半湿润区的黄河流域(简称黄河流域区)。
(二)社会经济的现状和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西北地区的社会经济有巨大发展,从总体上说,为全面实现小康奠定了初步基础。
当前主要存在着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二是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恶化。
(三)水资源概况。
1.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
西北地区水资源量多年平均为1635亿立方米,仅占全国总量的5.84。
2.人均水资源量。
2000年西北地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781立方米,为全国当年人均水资源量的80.5。
其中:宁夏黄河流域217立方米,陕西渭河流域326立方米,青海湟水河流域618立方米,甘肃河西走廊的石羊河流域761立方米,均大大低于全区平均水平,成为严重缺水的地区。
3.用水量和耗水量。
2000年全区总用水量817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占89.3。
扣除工农业和生活用水的回归水量后,2000年全区净耗水总量547亿立方米,耗水率(耗水量与用水量之比)为62.8。
4.用水效率。
虽然西北地区水资源紧缺,但却存在着人均用水量高、农田灌溉用水定额高、单位GDP用水量高的问题。
浅析西北旱作农业节水技术
目前,西北地 区探索 出多种节水农业发展模式 ,形成 了保 水、 蓄水设施 、 灌溉节水 、 耕作栽培 节水、 生物节水 、 化学节水等 五大技术体系, 在生产实践中取 得了显著 的生态经济效益 。 但在
充分腐 熟的农家肥 ; 苗期要控 制浇水 , 注意通风降低苗床湿 度 ;
1 0 0 0 倍液等防 治。
及时追施磷钾肥; 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带出 田间。
4 . 疫 病 。在 苗 期 至 成 株 期 均 可 以危 害 , 可用5 8 % 雷 多米 尔 可 湿 粉5 0 0 1 0 0 0 倍液 、 7 2 . 2 % 普 力克水 剂6 0 0  ̄8 0 0 倍 液、 7 7 % 可 杀 得可湿粉6 0 0  ̄8 0 0 倍液、 7 0 % 百德 富 可 湿 粉 5 0 0  ̄7 0 0 倍液、 2 5 % 甲
5 8 % 雷 多米 尔 可 湿 性 粉 N 5 o o 倍液等 。
2 . 立枯病。育苗中后期 高温 高湿最易发生 , 防治同猝倒病 。
3 . 灰霉病 。 苗 期 苗 床 内播 种 过 密 或 湿 度 较 大 时 最 易 发 生 , 可
用5 0 % 速 克 灵可湿 粉 1 0 0 0  ̄3 0 0 0 倍液 、 2 5 % 甲霜 灵 可湿粉 8 0 0 ~
3 0 0 0  ̄4 0 0 0 倍液或2 . 5 % 天王星乳油3 0 0 倍 液 或辟 牙 雾 、一 遍 净 、 比虫 林 等 喷 雾 。
施药防治一次, 连续防治2 次~3 次。
1 . 猝 倒病 。苗 期最 易发病 , 可选 用5 5 % 敌克松8 0 0 倍液或5 0 % 甲基托布津 1 0 0 0  ̄1 5 0 0 倍液或7 0 % 百菌清可 湿性粉 剂8 0 0 倍液、
西部地区大开发与旱作节水农业工程建设
做 出新 的 贡 献
。
节 水作 为
一
项革命性措 施 来抓
、
。
国家
旱作 节水 农 业 的发 展
围绕 小麦
、
、
。
发 展 和 改 革 委 员会 农 业 部 以 科 学 发 展 观 为指 导
“
、
玉米
、
、
马 铃薯及 小杂
,
,
启 动 旱 作 节水 示 范 工
粮 (高 粱 谷 米 豆 类 ) 等 生 产 加 强
垄 沟 种 植 等 高 种 植等 田 间 微 集 雨 工
、
程
西 北 地 区是 我 国 西 部 地 区 大 开 发
” ,
全 编制 《 国 旱 作节水 农 业 发 展 建
-
设 规 划 (2 0 0 7
、
20 20 ) 》
,
并 由农 业 部会
程 建 设 大 力推广集 雨 覆 盖 种植 保 护
、
、
的 重 点 区 域 西 北 地 区 主要 包 括 黄 河
陕西
用
。
“
”
、
内蒙
“
3 11工
程
”
、
九五
”
以来 先后实施 和起动
,
、
水 量 少 时 空 分 布 不 均 春 旱 出现 频率
, ,
“
甘露工 程
”
等 得 到 广 泛 推 广应
国 家 科 技 攻 关 计 划 旱 作 节水 农 业 示
高 影 响作 物 播 种 出 苗 和 生 长 的 气 候
1 0 9 亿亩 ,
.
旱作 耕地 1 2 3 亿亩
草 地 改 良及 禁 牧 等 措 施 大 力 推 广 草
西北地区环境变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西北地区环境变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西北地区环境变迁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人类活动以及自然资源过度开发等因素的影响,中国西北地区的环境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对该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西北地区环境变迁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首先,西北地区的气候变化是导致环境变迁的主要因素之一。
气温的升高和降水的减少使得西北地区的土壤变得干旱。
干旱对该地区的农业生产造成了非常大的威胁,导致作物种植面积减少,产量下降,农民收入减少。
因此,针对气候变化,我们应采取措施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促进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以及加强水资源管理,以应对干旱带来的挑战。
其次,人类活动对西北地区环境变迁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过度的土地开发和碳排放的增加加剧了土壤侵蚀和荒漠化的情况。
土壤侵蚀导致土地肥沃度下降,减少了农作物的产量。
同时,荒漠化使得土地不再适合农业生产。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应引导农民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推行有机农业和水土保持措施,并加强监管,遏制非法开发和环境破坏行为。
此外,自然资源过度开发也加剧了西北地区环境变迁。
水资源的过度利用导致水源的减少,致使整个地区的农业面临严重的水危机。
为了解决水资源问题,政府应加强对农田的水资源管理,并鼓励农民采用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
同时,应推行节水灌溉制度,提高灌溉效率。
在应对西北地区环境变迁的同时,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是重要的目标。
农业可持续发展意味着在满足农业生产需求的同时,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
为了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推行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减少农业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并鼓励农民采用生态农业技术。
此外,政府还应加强农业科研和技术支持,提供培训和教育,以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水平和环境保护意识。
综上所述,西北地区的环境变迁对农业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加强水资源管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推行有机农业和水土保持措施,以及推广节水灌溉和绿色农业等措施。
西北地区的农业灌溉与节水途径
西北地区的农业灌溉与节水途径•简介:针对西北地区农业灌溉发展历史和现状,分析了灌溉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适宜的节水措施。
治理西北地区灌区盐碱化的有效措施是实行井灌井排,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运用,提高农田灌溉用水效率的根本措施是发展节水灌溉,并辅以相应的农艺节水措施,发展农业灌溉应结合西北地区水土资源、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水定植,以水定规模,应制定不同地区相宜的节水灌溉发展模式,确保西北地区农业灌溉健康有序地发展......•关键字:西北地区农业灌溉节水途径1 西北灌溉农业的基本特点a.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中国的西北地区,地处内陆,属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区内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全区多年平均降水量,除陕西为667.8mm外,其它省区在270~320 mm之间。
年蒸发量高达1000~2600mm或以上。
其中,黄河流域:关中盆地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00~600mm,年蒸发量为900~1200mm;宁夏引黄灌区年平均降水量为200mm,年平均蒸发量为1500~2000mm;甘肃景泰灌区年均降水量不足200mm,年蒸发量在3300mm以上。
内陆河地区:河西走廊年均降水量160mm,年蒸发量2100mm;新疆北疆的乌鲁木齐一带,年均降水量为150~300mm,年蒸发量1800~2400mm;若羌年降水量不过几毫米。
全区降水量极少,是全国唯一降雨极度少于农田作物及天然植被需水量的地区[1]。
b.土地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
西北地区土地面积309.14万k㎡,约占全国总面积的33.1%,耕地和灌溉面积分别占全国面积的12%和11%。
由于地广人稀,人均土地面积3.8h㎡,是全国的4.75倍;人均耕地面积0.206h㎡,高于全国人均数的1倍,居中国之首,现有耕地面积1200万h㎡,仅占其总面积的4%左右,土地资源开发具有很大的潜力。
c.水资源严重短缺,制约着农业及经济建设的发展。
西北地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300亿m3,占全国总量的8%,除水土资源组合极不协调外,水资源的区域分布极不均匀。
陇西县节水灌溉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
陇西县节水灌溉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摘要】陇西县位于甘肃省西北部,节水灌溉在当地的发展受到多方面制约。
技术水平不高导致灌溉效率低下,资金投入不足限制了设施建设和维护,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导致资源浪费,缺乏人才支撑使得技术应用不足。
为了提升节水灌溉发展,可以加强技术培训,增加资金投入,完善管理制度,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
未来,陇西县节水灌溉有望取得更好的发展,但仍需要政府、企业和农民共同努力。
对此,本文对陇西县节水灌溉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希望可以为陇西县节水灌溉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关键词:陇西县、节水灌溉、发展、制约因素、技术水平、资金投入、管理体制、人才支撑、对策、未来展望、研究总结。
1. 引言1.1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陇西县节水灌溉发展现状,分析其面临的制约因素,并提出有效的对策措施,为陇西县节水灌溉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支撑。
通过对陇西县节水灌溉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进行全面调研和分析,找出关键制约因素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够为提升陇西县农业节水灌溉水平,实现节约用水、增加产量、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做出贡献。
通过本研究,也可以为其他类似地区的节水灌溉事业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全国农业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通过对研究目的的明确分析,可以更好地引导研究工作的开展,确保研究成果的实践应用和推广,为推动陇西县节水灌溉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1.2 研究意义短了,请继续补充等。
感谢合作!:节水灌溉是一种重要的农业水利技术,对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资源的日益紧张,陇西县节水灌溉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和制约因素。
深入研究陇西县节水灌溉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不仅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还能为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农村经济转型升级,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提供重要参考。
西北旱区农业节水现状及对策分析
西北旱区农业节水现状及对策分析摘要:西北干旱地区降水少,蒸发量大,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导致水资源严重短缺,水资源短缺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
农业的发展需要水资源作为保障,为了有效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保证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水需求,节水措施被应用于农田水利灌溉,对农作物的生长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因此有必要在农田水利灌溉中应用节水措施。
本文主要探讨了节水措施在西北干旱地区农田水利灌溉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为西北旱区农业节水提供参考意义。
关键词:西北旱区,农业节水,现状,对策西北地区水资源总量大约为2304亿m3,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8%左右,降雨季节性明显,主要发生在7~9 月份[1-3]。
西北干旱区水资源不仅不能满足农业灌溉和工业生产的需要,甚至许多地方人畜用水也发生困难。
由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持续深化实施,必然会提高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比例,而恢复和建设自然环境,也必须一定的水资源保障,在这种情况下,未来农业用水必然会受到挤占。
解决西北地区农业缺水的重要有效途径是发展节水型农业,而且是发展节水高效农业[4-5]。
西北地区目前的农业用水现状呈现两个特征,一方面水资源在总量上短缺,另一方面用水浪费严重。
除陕西外,农田灌溉用水定额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国内外灌溉实践表明,农田有效灌溉是一种最易提高干旱地区农业产量的方法。
1.节水现状及存在问题现阶段,国内多数农村地区都采用粗放式灌溉,高效喷灌以及滴灌等有关设施尚未完善,而普遍分布落后的漫灌,这样对我国水资源造成严重浪费,同时也显著提高农民的生产成本,不利于农民增收。
近年来,各级政府都强化节水灌溉设施的建设,强化财政投入力度。
尽管近几年节水灌溉取得较大进步,但是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缺乏资金支持。
在农业投入方面不足,导致两个方面影响:一方面造成基础设施落后,有的水利设施得不到及时维修,进行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逐渐下降。
对“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 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对“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的认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光斗西北地区土地总面积345万km2,其中贺兰山以西的内陆干旱地区253万km2,贺兰山以东的半干旱草原区29万km2,半干旱、半湿润的黄河流域63万km2。
到2000年底,人口9178万,为新中国成立时的2.78倍,耕地面积1800万hm2,为原来的1.5倍,灌溉面积713万hm2,为原来的3.82倍;粮食产量3169万t,为原来的3.96倍,粮食增产比人口增加为多。
工业城镇大发展使第二、第三产业的比例达到63%。
全区水资源多年平均总量为1635亿m3,其中黄河流域为533亿m3,内陆河流域为1102亿m3,全区人均多年平均水资源量1781m3,其中黄河流域838m3,内陆河流域3906m3,是较全国人均水平为少的,而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缺水严重地区如:宁夏黄河流域人均为217m3,渭河流域326m3,湟水河流域618m3,河西走廊石羊河761m3。
2000年全区总供水量871亿m3,其中农业用水771亿m3,工业53亿m3,生活40亿m3。
全区耗水率62.8%,黄河耗水率53.9%,内陆河耗水率67.2%,农业耗水量占91.8%。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全区53.3%,黄河流域55.0%,内陆河流域52.5%,开发利用率高的地区河西走廊92%,石羊河112%,塔里木河79%,远远高于全国的20%。
西北地区水资源较少,分布不均匀,而人口激增,工农业用水大幅度增加,因此水资源十分紧缺。
在此情况下,生态环境出现危机,河湖干枯,水土流失,植被退化等。
主要危机为土地荒漠化。
在干旱化的气候条件下,水资源和土地资源不合理利用引起而有可能治理的荒漠化土地约60万km2。
在大中型灌区,灌溉不当,地下水位过高,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
草原牧区严重超载过牧,造成大面积退化甚至沙化。
城镇工矿地区发生水污染,严重的有黄河干流、渭河干流、河西走廊河流等,中度污染的有乌鲁木齐等。
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应用与发展
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应用与发展探究[摘要]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不仅是节水的需要,也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灌溉和农业生产措施的相互结合,不但提高水分生产率,也是农民增收增效的需要。
因此,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对于建设节约型社会意义深远。
本文就西北地区实施节水灌溉的意义和应用现状做以阐述,对发展节水灌溉新技术的前景做以展望。
[关键词]节水灌溉技术农业经济应用[中图分类号]s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2013)02-0208-01西北地区降水少,蒸发强,水资源分布不平衡。
特定的自然环境和水资源条件,决定了水在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要性。
发展节水农业是农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保证。
在发展节水农业中通过示范推广,提高农民的认识水平,引导农民推广节水灌溉新技术,按照规范要求确定防渗工程和田间工程标准,灌溉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有了更大的提高,通常推广的农业节水技术有:耕作保滴技术,地膜覆盖技术。
文章根据西北地区的水资源及地理、气候现状,探究实施节水灌溉的紧迫性与必然性。
一、实施节水灌溉的意义随着农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林、还草、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提高水的利用效率,依赖灌溉农业的问题日益凸显,所以灌溉农业只能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通过灌区节水改造挖掘农业节水潜力,在节水中求得农业的发展。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工业和城市用水将大幅度增加,恢复和保护生态的需水量必须保证,因此,在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建成之前,农业用水总量不会增加,只会减少,否则将影响工业和城市的发展。
二、水资源利用及节水技术应用状况1.灌区工程技术改造和配套建设因地制宜合并、改造、废弃平原水库,减少蒸发造成的水资源浪费。
修建山区水库,拦蓄调控水资源,科学配置水资源,解决局部地区缺水问题。
对大、中、小型灌区工程进行了高效节水为中心的更新改造,压缩农业用水。
2.渠道防渗衬砌渠道防渗工程节水效益明显,成本低廉,是诸多农田灌溉节水措施中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主要节水措施之一,同时又是当前农田灌溉节水工程改造中的关键环节。
西北地区的农业灌溉与节水途径浅谈
一
、
西 北灌 溉 农 业 的基 本 特 点
年 中国水资源公报 ) ,是全 国最严重 的缺水地 区之一 。 资源 水
严 重 短 缺 是 西 北 地 区 工 农 业 生 产 发 展 和 恢 复 生态 平 衡 最 重 要 的 制 约 因素 。
灌 溉 在 农 业 中起 到 了极 其 重 要 的 作 用 。在 约 占全 国总 耕 地 面
积 4 % 的 灌溉 土地 上 生 产 出 占全 国总 产量 7 %的 粮 食 、 0 0 5 9 % 的 蔬 菜 和 棉 花 、 8 % 的油 料 。据 1 9 0 9 6年 资料 统计 ,西 北地 区有 效 灌 溉 面 积 约 5 5 3 万 h 。 占总耕 地 面 积 的 4 8 , 8 . m , 8. % 全 区 2 3 的粮 食 是 由只 占耕 地 1 2 的水 浇 地 生 产 的 , 中 陕 / / 其 西 省 有 效 灌 溉 面 积 1 2 万 h ,约 占总耕 地 的 3 . 5 , 3 m。 82 % 在 约 占全 省 1 3 的耕 地 面 积 上 , 产 了 全 省 2 3的粮 食 。 肃 / 生 / 甘 省 现 有 灌 溉 面 积 1 3 3万 h , 占全省 耕地 面积 的 2 % , . 1 m 约 8 却 生 产 了 占全 省 总 产 量 近 1 2的 粮 食 。宁 夏 河 套 灌 区 ,灌 溉 / 面 积 3 万 h , 占全 自治 区 耕地 面积 比例 不 到 1 3 0 m / ,粮 食 产 量 却 占全 区的 3 4 / ,单 产 约 高 出 旱 地 1 0倍 以 上 。在 干 旱 缺 水 、 蒸 发 强烈 的新 疆 ,农 业 的 发 展 全 依 赖 于 灌 溉 ,有 水 ,农 田灌 溉 是 一 种 最 易 提 高 干 旱 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北地区节水农业发展研究
【摘要】:分析了当前该西北地区水资源特点及其开发利用现状。
提出西北节水农业问题主要表现在:节水认识上存在误区;节水灌溉技术水平低;灌区工程不配套,老化失修严重;节水资金投入不足;农业灌溉水价偏低,水费到位差;节水管理体制不健全;节水农业政策有待完善;农业生产结构不够合理;节水设备质量不高,产业化程度低。
【关键词】:西北地区;节水农业;研究
一、西北地区节水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1. 西北地区的水资源条件
西北地区地域辽阔,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是该地区可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自然资源。
西北地区的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水,主要靠降水、高山冰雪融水补给。
西北地区降水量较少,多年平均降水深201mm,降水总量6934亿m3。
其中:西北内陆区多年降水深145 mm,降水总量3661亿m3;西北黄河流域区多年平均降水深422 mm,泽水量2559亿m3。
西北地区多年平均地表水径流总量1441亿m3 ,相应径流量深41.8 mm。
其中:西北内陆区地表水资源量958.4亿m3 ,相应径流深38mm;西北黄河流域地表水资源475.4亿m3 ,相应径流深75.5 mm;内蒙古高原内陆区7.3亿m3 ,相应径流深3 mm 。
全区分区年径流量年内较集中,一般最大一月径流量占全年的11%~14%,连续4个月最大径流量占全年的37%~80%。
径流年内变化与补给类型有关,雨水补给型变化最大,雨水和冰雪融水混合补给型次之,季节性冰雪融水补给型和永久冰雪融水补给型,再次之,地下水补给型最小。
由于年降水是影响年径流的主要因素,因此,年径流变差系数的分布,与年降水变差系数的分布趋势基本一致。
2. 水资源的特点
(1)降水稀少,蒸发强烈
我国西北地区,地处内陆,除陕西中部、甘肃东部和南部,以及青海的部分地区外,区域内的大部分土地都属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区内气候干旱,降雨稀少,多年平均降水量,除陕西外,其它省区在270~320 mm之间。
年蒸发量高达1000~2600 mm或以上。
(2)地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不平衡
西北地区水资源除总量贫乏外,在地区分布上很不均匀。
(3)径流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随补给来源的不同差异明显,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因气候干燥,降水稀少,雨水补给一般只占河流年径流量的5%~30%。
高山永久积雪或冰川融水补给对我国西北河流补给有着重要意义。
二、西北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对水资源需求的压力口益加重,供需矛屑突出
西北干旱地区存在着降水、冰川、地表水、地下水等多种水资源形式,从表面上看,西北地区综合人均水资源量和单位耕地平均水资源量并不比全国平均值低很多,但较多的降水和冰川资源分布在山区,对于光热资源和土地资源丰富,适于农业和工业,以及人类经济活动的山前平原地区来说,不能直接利用,只有转化为地表或地下径流出山才有实际意义。
我们所说的干旱地区的水资源,实际是指出山地表径流与山前平原地区的地下水资源。
如果考虑到水资源在地区分布的不平衡和年内分布的不均衡,加上干旱区生态环境对水资源的要求后,西北地区水资源的内在紧张程度,在全国仍属于缺水突出的地区。
2. 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现象严重
与水资源短缺的现实相比,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方式粗放,利用率低。
农业用水浪费现象尤为突出。
一方面是农业用水因水资源短缺难以增加,同时工业和城市的发展进一步削减了已经明显不足的农业灌溉用水,农业缺水问题口益突出,不仅灌溉面积难以扩大,目前,现有灌溉面积也难以稳定;另一方面是农业水资源浪费严重,目前灌溉水的利用效率普遍很低。
西北地区农业用水严重浪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灌溉定额严重超标。
(2)灌溉水的利用率低。
灌溉用水的大量浪费,导致了西北地区灌溉水利用水平的低下。
(3)农业用水效率不高。
(4)自然降水利用率低。
3. 影响西北地区农业节水的主要制约因素
近年来,西北地区农业节水灌溉发展很快,但仍存在较大差距。
主要表现在:第一、节水认识上存在误区,狭义上理解,节水农业就是节水灌溉农业,节水的地位与作用,节水意识不强。
但与发达国家甚至和我国较发达地区相农业节水就是农业工程节水,忽视农艺节水的地位与作用,而且节水意识不强。
第二、节水灌溉技术水平低。
目前,西北地区节水灌溉技术整体上技术水平尚处于较低层次,节水灌溉面积不到有效灌溉面积的1/3,渠道防渗和管道输水、地面灌溉方式仍占主导地位,喷灌和微灌等节水灌溉方式仅占灌溉面积的 4.3%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
节水灌溉设备品种和质量还不能满足节水灌溉的发展需要。
第三、灌区工程配套不全,老化失修严重。
我国大多数灌区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工程配套不全和老化失修问题,在西北灌区更为突出,50多年的水利建设,使西北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水利工程的供水能力逐年增加,90年代全区水利工程供水能力已达到800亿m3,但相当一部分建于70年代以前,工程老化、功能衰退严重。
加上近于年来,水利投资增加很少,水利工程失修,灌溉面积下降,水利效益衰减。
第四、节水资金投入不足,投资机制不健全。
制约节水农业迅速发展的根本因素是资金,目前国家投入资金不足,地方配套资金有限,农民自筹能力较低,构成了全社会节水资金投入的不足,不能满足西北地区节水灌溉的发展需要。
长期以来,对水库、输水渠道等工程节水措施比较重视,有较固定的投入渠道。
对以农艺、农机措施为主的田间节水措施则重视不够,投资安排很少。
第五、农业灌溉水价偏低,水费到位差。
在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中,水价作为一种经济手段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价偏低,这导致了在一些水源条件较好的灌区,采用节水灌溉设备和技术的积极性不高,大水漫灌,缺乏灌水定额或灌水定额较高,超量灌水等现象时有发生。
三、西北地区节水农业发展战略途径
1. 统筹安排,合理布局,科学制定西北地区节水农业发展规划
节水农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制定科学规划,统筹安排,是发展节水农业的前提和基础。
制定西北地区节水农业发展规划,要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与农业总体发展规划、水资源规划和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等相协调。
2. 提高节水灌溉水平,全面推进节水高效灌溉
农业建设节水灌溉是节水农业的核心,因此,发展节水农业,要在节水灌溉上下功夫。
3. 加强旱地节水农业建设,实施水旱并举的节水农业发展战略
旱地农业在西北地区占有重要地位,为了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加强旱作节水农业的发展步伐。
生产效率。
为此,建议旱地节水农业建设的核心是充分利用降水。
4. 建立和完善节水农业管理体制,加强管理
强化农业用水管理是节水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建立科学、高效的节水农业管理体系,包括节水农业宏观政策管理、水资源管理、节水技术管理、节水工程管理、节水农业市场管理、节水农业资金管理、节水农业项目管理等。
实行国家、流域和地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明确各流域机构与地方水利(务)局的关系和职责,实现水资源从上游到下游、从地表水到地下水、从引水水源到排水出口,从水量到水质、从农业用水到城镇和工业用水的统一管理。
对地下水超采区,要限制机井密度和单井抽水量,尤其要控制对深层地下水开采。
同时采取雨洪利用、井渠结合等措施有计划地回补地下水。
建立健全大型农业节水工程建设项目的中报、审批制度。
大、中型农业节水工程应实行招投标制、工程建设监理和财务审计制。
建立健全全国节水灌溉材料设备质量监督体系,定期开展产品质量抽查,提高行业和企业的产品质量意识。
参考文献
[1] 吴宇丹. 西北地区农牧业可持续发展与节水战略[R].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5.
[2] 吴景社. 西北灌溉农业区农业高效用水创新组合方案[J]. 于旱区资源与环境,13(1):49-53.
[3] 廖永松. 农业水价改革的问题与出路[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