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欧美国家社群档案工作的理念与方法

合集下载

国外单位档案管理制度规范

国外单位档案管理制度规范

一、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保障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提高档案管理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国际档案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部所有档案的管理,包括纸质档案、电子档案、声像档案等。

第三条档案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 完整性原则:确保档案的完整性,不得随意销毁、篡改、伪造档案。

2. 准确性原则:确保档案内容的准确无误,及时更新档案信息。

3. 安全性原则: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档案的物理安全和信息安全。

4. 利用性原则:提高档案利用率,充分发挥档案在单位工作中的作用。

二、档案管理组织与职责第四条成立档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指导。

第五条档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档案管理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档案管理工作。

第六条档案管理办公室职责:1. 制定档案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2. 指导、监督各部门档案管理工作。

3. 收集、整理、归档各类档案。

4. 负责档案的保管、鉴定、销毁等工作。

5. 为单位内部提供档案查询、利用服务。

第七条各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本部门档案管理工作,协助档案管理办公室开展工作。

三、档案收集与整理第八条档案收集范围:1. 单位内部产生的各类文件、资料、报表等。

2. 外部单位提供的与本单位业务相关的文件、资料。

3. 单位举办各类活动形成的资料、照片等。

4. 单位领导、员工出国(境)考察、培训等形成的资料。

第九条档案整理要求:1. 按照档案分类、编号、编目等规范要求进行整理。

2. 确保档案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

3. 对电子档案,应进行备份,确保数据安全。

四、档案保管与利用第十条档案保管要求:1. 档案库房应具备防火、防盗、防潮、防虫、防尘等设施。

2. 档案存放应按分类、编号、编目等规范要求进行。

3. 定期检查档案,发现破损、丢失等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4. 档案保管期限到期,经鉴定后,按规定销毁。

第十一条档案利用要求:1. 严格遵守档案利用规定,不得擅自复制、借阅、外传档案。

美国国家档案馆基金会的经验与启示

美国国家档案馆基金会的经验与启示

6656视野美国国家档案馆基金会的经验与启示文/华汝国档案事业的发展不仅需要档案工作者自身的努力,也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

积极吸收社会力量支持和促进档案事业的发展,在一些国家已经做出了不少尝试,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创建档案基金会,便是其中的一种重要形式。

尤其在美国、澳大利亚,这一形式发展得最为成熟。

美国国家档案馆基金会建于1992年,是一家独立的非营利性机构。

基金会的宗旨在于提升美国公众对国家档案馆的认知,增强公众对档案这一国家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深度了解,激励美国大众投身参与国家民主化进程。

该组织主要在华盛顿的国家档案馆大楼、国家档案馆各区域分馆、档案中心与总统图书博物馆内开展活动,利用巡回展览与媒体报道等方式,揭示档案内涵,传播档案文化,以此颂扬在美国历史上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辈们的价值观、理想与功绩,并证明档案对于个人生活的重要性。

通过对美国国家档案馆基金会运作情况的初步梳理,总结其作为档案类公益组织所积累的经验。

完善的体系与制度建设1.建立科学合理的组织架构美国国家档案馆基金会领导层设置完善、职责明晰,有董事长兼总裁1名,副董事长1名,副总裁4名,财务主管1名,秘书1名。

这些领导成员来自社会各界,有新闻记者、作家、历史学家等,体现出鲜明的社会团体性质。

现任董事长兼总裁A莱利亚邦德斯,就是一名记者兼作家。

另外,基金会共有理事33名,也是来自于各个地区、各行各业;有员工19人,各司其职,分别负责执行董事、行政、宣传、发展、财务、活动、零售等事务。

科学严谨的体系建设,为该组织的良好运作提供了基本保障。

2.设置灵活的会员制度公益类组织成功运行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能够广泛调动社会公众的参与热情,以此获得资金支持,并发挥其社会价值。

美国国家档案馆基金会为吸纳各方赞助,采用了灵活的会员招募方案,根据资助的数额,设置多样的会员级别,并提供相应的精神和物质鼓励。

公众会员方面,只要向基金会资助60美元,便可成为其“个人会员”;资助100美元,可成为“家庭会员”;资助125美元,可成为“支持人”;资助250美元,可成为“赞助人”;资助500美元,可成为“监护人”;资助750美元,可成为“文物管理员”;资助1000美元,可以成为“创建人”。

美国国家档案馆核心职能与启示

美国国家档案馆核心职能与启示

查、 了解 馆 藏 档 案 , 以此 来保 障他 们 的权 利 , 并 约 束联 邦 和 安 全 的 获 取 ” 的 目标 。 ’ 这一 总 目标 包括 四 个 分 目标 :
政府 的行 为 ” 的信念。 由此 判 断 , 保 存 档 案 并 不 是 美 国 第 一 , 到2 0 1 6 年, N A R A将 达 到 科 研 人 员 的 用 户 服 务 标
统在 1 9 3 4 年签署《 关于建立国家档案馆 的法令》 建立的 , 未 来 。从 该 规 划 中可 以 看 出 , 美 国 国 家档 案馆 已将利 用
职 能是 保 存联 邦 政 府各 机 关 的档 案并 提供 利 用 。根 据 该 服 务 作 为 一 项 战 略 目标 推 进 。 2 0 1 5 年 2月 , NAR A发布 法令的规定 , 国 家档 案馆 最 初 是联 邦政 府 系统 中 的一 个 文件局 ( 1 9 8 4年 改 名 为 国 家 档 案 与 文 件 署 , 即N AR A) 国家档 案 馆 总馆 ( 分 为老 馆和 新 馆 ) 和1 3个 地 区 分馆 。
国 家档 案 馆 的最 终 目的 , 通 过提 供 利 用 来 保 障 公 民权 利 准 ( 对 应 下表 的前 4条 指标 ) ; 第二, 到2 0 1 6年 , 1 . 4 %的馆
史 或 社 会 记 忆 。” 国家 档 案馆 在 1 9 3 4 年 虽 已设 立 , 其 馆
藏 却可 追溯 到 1 7 7 5年 , 大 约有 1 0 0亿 页 的 文 本 文 件 ,
1 2 0 0万 张 的 地 图 、 图表 、 建 筑 和 工 程 图纸 , 2 5 0 0万 张 的
{ N A R A 2 0 1 3年 绩 效 与 岗位 责 任 报 告 》 ( N a t i o n a l

欧美国家档案网站远程教育体系建设及其启示

欧美国家档案网站远程教育体系建设及其启示

resources”,无论从名字还是从内容方面都更加注重了档案网站的教育功能,更突出了档
案在国家素质教育方面的作用。
与英国一样,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什署网站为历史教学
提供的资源也是按照时间进行整合的,这些课程计划是根
据“国家历史标准”和“公民和政府国家标准”进行,r发
的,课程内容十分丰富。美国是一个服务意识较为浓厚的
以fI。“Theses Canada PortaI”中进行学术和学位论文的检索。这些丰富的内容不仅可以 激发学生们的想象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使加拿大的历史、文学和音乐走进人 们的生酒。这种一站式的服务能够更好的满足利用者的需求,非常的方便和高效。
加拿大是对档案教育资源开发较早的国家,多年以前档案馆就和部门教育部门合作进行 j}__{泉教育资源的开发,除了利川原始档案进行历史专题的研究之外,还开发了在线展览,现 在通过加拿人削I{¥11档案馆网站,可以欣赏到16个虚拟展览,网站上的展览不仅仅是照片
国家,网站教育内容的设置和整台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
服务理念。在课程计划栏目中,每个历史专题除了展示原
始的档案文献之外,还有对某个历史事件和历史事物的7} 景、内容等的详细的介绍,除此之外,还对“DocsTeach”
1和“ARC…中与此专题有关的内容进行了链接,这样可
以让人们对某一专题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扩展人们的视野,
一、欧美国家档案网站教育体系的特色
英国、美国币咖拿大的档案网站是世界档案网站的杰出代表.不但网站内容丰富充实,
还具有强人的信息服务和检索功能,尤其是在档案网站教育体系建设方面更具特色,三个网 站都在一级类目中设有与素质教育有关的栏目,为利用者提供丰富的档案教育蛊源。
(一)英国。英国档案1:作者为了更好 的发拌档案网站的教育功能和作刚,对与教 商有芙的档案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加【 粘含。阿站中针对素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 在栏目“教育(education)”中,栏目中 的教育资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美国国家档案馆的社交媒体战略

美国国家档案馆的社交媒体战略

美国国家档案馆的社交媒体战略【摘要】美国国家档案馆通过社交媒体战略有效地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和与公众的互动交流。

在选择社交媒体平台时,档案馆根据用户群体和特点进行定位,例如在Instagram展示珍贵档案照片,吸引年轻受众。

内容创作方面,档案馆采取多样化策略,包括推出展览预告、历史故事等,不断吸引用户关注。

互动与用户参与也是重要环节,通过答疑、主题话题等形式拉近与用户的距离。

监测与分析则帮助档案馆了解用户反馈和需求,进一步优化策略。

在危机处理方面,档案馆建立了应对机制,及时回应负面信息并转化为正面宣传。

美国国家档案馆的社交媒体战略对于传播历史文化和拓展受众具有重要意义,展望未来可加强与教育机构合作,推出更多互动内容,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体验。

【关键词】美国国家档案馆、社交媒体战略、引言、社交媒体平台、内容创作、策略、互动、用户参与、监测、分析、危机处理、应对、重要性、展望、未来发展方向、总结、建议。

1. 引言1.1 美国国家档案馆的社交媒体战略介绍美国国家档案馆是美国政府机构中负责管理和保护国家重要档案的机构。

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美国国家档案馆也开始重视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开展宣传和互动。

社交媒体战略是指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信息传播、互动交流等活动的整体规划和执行过程。

美国国家档案馆的社交媒体战略旨在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向公众展示其所收藏的历史档案、提供相关教育资源、吸引用户互动参与,引导公众关注国家历史文化遗产,增进国民阵容。

美国国家档案馆的社交媒体战略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是选择与定位适合自身特点和目标受众的社交媒体平台;其次是精心设计内容创作与策略,呈现出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历史故事和资源;再者是积极互动与用户参与,促进互动交流,增加用户粘性和参与度;此外还包括监测与分析社交媒体数据,及时调整策略和内容,提升运营效率;最后是建立危机处理与应对机制,应对潜在风险和负面情况,保障社交媒体平台的正常运营和品牌形象。

欧美国家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启示录

欧美国家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启示录

来自美国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启示山东省济宁市技术学院魏玲如何让人事档案管理更好地服务于人力资源管理,最大程度地体现以人为本、资源最佳配置等原则,始终是我们非常关注的课题。

深入了解欧美发达国家在该领域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特色,将非常有助于我们探索出既符合中国国情、又与国际惯例接轨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下面,我们先全景式地扫描一番美国在人力资源档案管理方面的做法。

美国的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分为公有系统和私立系统两大部分,再具体一些说,前者又分为现职与非现职两单元,后者则以公司、企业、私立人员为主。

美国的公有系统人力资源档案采用集中管理模式,各级政府机构以及其他公立组织的现职人员,均由所在机构的人力资源部门集中统一保管其档案。

人力资源管理总署是联邦政府管理公务员的中枢机构,全面负责公务员的任用、考核、培训、晋升和退休等事宜。

联邦各机构均设有人力资源部,负责管理本单位现职人员的人力资源档案。

州及地方政府中也设有管理现职公务员人力资源档案的相应机构。

美国联邦政府的雇员,其工作职责、行为准则等受《公务员法》《信息自由法》《隐私法》及其他许多规定、条令的约束,在联邦政府工作的人员分军人和文职两种,所产生的个人档案分别保存在其所在单位的人事档案室。

美国国家档案文件局在圣路易斯建立了全国军事人员文件中心和全国文职人员文件中心。

非现职人员的人力资源档案,由国家人力资源文件中心集中保管。

非现役军人在死亡、离职或调动工作120天后,其人力资源档案都统一向军职人员文件中心移交;其他政府雇员,在死亡、离职或调动工作120天后,其人力资源档案则统一向文职人员文件中心移交。

美国私立系统的人力资源档案通常采取分散的社会化管理模式。

与中国的人事制度不同,美国的人事档案不是终身制的,而是“人档分离”,如,在大型企业或私人公司工作的雇员,其个人档案由本单位的人事部门保管,辞职、死亡或工作调动,其档案仍留在供职单位,一般不向某个文件中心移交,到新的单位则建立新的人事档案;联邦政府和州政府规定,雇主必须为雇员建立人事档案,并在雇员离职或死亡之后为其保存一定时期。

从美国档案工作者协会年会议题浅析美国档案工作特点

从美国档案工作者协会年会议题浅析美国档案工作特点

域外采风(栏目编辑:王钧)摘要:档案工作的进展是档案工作者协会关注的重要内容,档案工作者协会年会为档案工作的进展提供了总结与展望的平台。

文章简要介绍美国档案工作者协会(SAA,Society of American Archivists )并对其近三年年会的主要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初步总结出美国档案工作具有注重档案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数字环境下的档案工作、重视不同社会群体档案的特点。

关键词:美国档案工作者协会美国档案工作者协会年会档案工作美国档案工作者协会(SAA,Society of AmericanArchivists )[1]是国际档案和Records [2]管理领先的国家中成立最早、资历最深、规模最大的档案协会。

SAA 年会[3]是国际档案界最重要、级别最高的少数会议之一,年会针对时下档案工作中关注的各个方面开设专门议题的研究论坛、研讨会等,旨在为档案领域的学者和从业者提供一个深层次交流和分享的平台,以期能够聚集优秀人才,加强合作,促进新理念、新工具、新技术在档案工作发展中的应用,共同推动档案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本文简要介绍美国档案工作者协会及其年会情况,通过对2015-2017年美国档案工作者协会年会中不同分会场关注的主要议题进行梳理并分析,试图初步总结出美国档案工作的特点。

一、美国档案工作者协会美国档案工作者协会成立于1936年,时至今日,SAA 规模与成立初期相比有了极大的发展,吸引了来自美国政府、高校、图书馆等机构,历史、商业等专业领域超过6200位从事档案及与档案相关的工作人员,会员由最初的124位个人会员、4位团体会员发展到今天的接近5000位个人会员、650位团体会员,可见其影响范围之广。

作为具有悠久历史且在全球档案界拥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档案协会之一,SAA 对北美档案和Re⁃cords 管理事业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主要有:(1)与联邦政府合作,帮助其制定了一系列有关Records 及其管控的法令,并在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局(NARA,National Archives and Records Adminis⁃tration )的成立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与NARA 密切合作,提出Records 保管原则,协同NARA 修订联邦Records 存储规章;(3)肩负实现全北美档案教育事业的使命,为全北美档案教育制定课程指南,致力于培养世界领先的档案和Records 专家;(4)推动数字档案发展,2011年启动数字档案馆专家课程和认证项目(DAS ,Digital Archives Special⁃ist );(5)为档案和Records 的社会功用向美国国会进言,2014年发言敦促信息自由法案改革,并为全美档案事业的发展积极寻求财政支持。

浅析国外档案事业管理体制及启示

浅析国外档案事业管理体制及启示

浅析国外档案事业管理体制及启示文/龙岩学院 潘秀明世界各国由于国家结构形势、社会政治制度、历史和文化传统以及档案学理论体系的不同,其档案事业管理体制也不同。

各国所执行的档案事业管理体制是一个国家规范管理本国的档案事业的集中体现,对档案事业发展起着引领的作用。

一、国外档案事业管理体制概述纵观当今世界的档案事业管理体制,主要存在着两种模式,一种是集中式,还有一种是分散式,实行集中式档案事业管理体制的国家有法国、中国、俄罗斯等;实行分散式档案事业管理体制的国家主要有美国、英国、瑞士等。

下面以法国和美国为例,阐述这两种不同的管理体制模式:(一)法国的档案事业管理体制概述。

法国是国际档案事业的开创者,首创了集中式的档案管理体制。

法国的档案事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世界档案界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而且法国对世界档案事业发展史贡献突出。

法国实行的集中式的档案事业管理体制是在近代法国档案工作的不断改革中创立起来的。

法国的档案机构既有档案事业管理机关,又有完整的国家档案馆网,遍及中央到地方,所以说法国的档案机构体系是比较完整的。

法国的档案机构由两种系统构成。

它们分别是国家档案机构系统和非国家档案机构系统。

国家档案机构包括法国档案局、国家档案馆、各省档案馆、市镇档案馆、社区档案馆等组成。

非国家档案机构不隶属于国家档案局,包括主管机关档案馆、科学文教机关档案馆、教会档案馆、企业、公司、财团档案馆等。

1970年,法国正式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真正具有国家意义的综合性档案馆,作为法兰西共和国中央级档案馆,同年颁布《关于成立行政区档案馆的法令》,建立地方档案馆体系,1974年,法国国民议会颁布了档案工作的第一部根本大法《穑月七日档案法》,这也是世界上第一部专门的档案法。

1884年成立法国档案局,法国国家档案局是文化部的下属机构,它最早是隶属于教育部的。

法国国家档案局负责监督和指导国家及地方档案馆的工作,全国的档案事业和档案工作都由它来掌管。

国外档案事业体制发展模式及其分析

国外档案事业体制发展模式及其分析

国外档案事业体制发展模式及其分析当今世界现行档案事业体制主要有分散式和集中式两种。

美国是采用分散式档案事业体制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其档案事业体制既具有集中管理的优点,又体现了多样、分散的特点,发展模式独特高效,主要表现为:国家采取分散的协调模式,而各地方政府采取集中管理的模式;各行业协会互联互通;生命周期理论和文档一体化管理;连横、合纵等。

但从整个国家来看,档案机构各自为政,也会造成重复建档和一些珍贵档案散失等现象。

标签:档案事业体制分散式档案体制发展模式美国档案事业体制是一个国家管理其全部档案和档案工作的方式和组织制度,它是国家行政管理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它将会随着社会市场经济和政治体制的加速改革而变革,主要包括档案机构的设置、权限划分、隶属关系等内容。

一、现行档案事业体制发展模式任何一个国家的档案事业体制都与本国的政治体制、档案学理论体系以及历史文化传统分不开的。

当今世界现行档案事业体制主要有集中式档案事业体制和分散式档案事业体制两种。

这两种体制各有优劣,各国如何选择主要依据本国的国情来选择和决定适合自己的管理体制。

1.集中式档案事业体制集中式档案事业体制是指地方档案机构受中央档案机构的领导与监督,档案行政管理机关是一个国家的档案管理业务中心,有权力对档案机构进行监督和指导。

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设国家档案局来统一领导全国档案事业,这种模式是由国家档案局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筹划国家档案事业建设,领导和监督各级档案馆的工作,其档案事业体制是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与“双重管理”的模式相结合。

另一种是由国家档案馆负责监督和领导所有档案馆的工作,这种模式下的档案事业体制不单独设立档案行政管理机关,国家档案馆具有二合一的双重职能,即“局管合一”体制与“一个机构,行驶两种职能”的模式,地方档案馆只是作为总馆的一个分馆,形成明显的隶属关系。

[1]2.分散式档案事业体制分散式档案事业体制是指国家不设立档案行政管理机关,实行中央和地方分权管理,各负其责,各自负责自己职权范围内的档案,彼此无法定纵向隶属和横向业务联系。

权力、技术与记忆构建:西方社群档案建设述评

权力、技术与记忆构建:西方社群档案建设述评

权力、技术与记忆构建:西方社群档案建设述评作者:谭必勇来源:《档案管理》2019年第01期20世纪70年代以来,“档案的价值已经从服务于国家和学术精英(尤其是历史学者)延至更广泛的社会文化诉求,包括公共政策的责任性、信息的自由度以及更广泛的公众参与(如利用档案保护个人权利、开展各层次的文化遗产教育、分享个人及社群与过去的历史联系等)”[1],再加上普通民众文化信息权利意识的增长,从而使得社群档案(community archives)概念日渐成为国际档案学界热门的研究话题,它要求档案馆为不同地域、身份、性别、经济地位、文化习俗等特征而形成的社群开展查档、建档服务,为其重建、恢复记忆,使特殊群体或少数族群在国家记忆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进而扩大档案馆的社会影响力和服务辐射面。

本文从权力、技术与记忆构建三个维度入手,试图为西方社群档案思想的源起、发展及未来图景等问题提供一个分析框架,进而更好解读社群档案建设的意义及其局限性。

1 后现代主义:“权力的档案馆”与“档案馆的权力”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后半叶流行于西方世界的一种思潮,他们致力于从微观层次上解构现代社会的霸权,通过揭示话语与知识中所包含的意识形态和权力构成机制,消解长期以来“知识”“真理”“客观性”所包容的主观预设和人文建构因素,进而解构使权力话语合法化的意识形态[2]。

后现代主义学者排斥所谓的世界观、元叙事、宏大叙事和整体性,更强调非决定论、多样性、差异性、复杂性等,他们将注意力转向社会的边缘地带[3],从而逐步引起了开始主张利用档案积极构建社会记忆的档案学者们的共鸣。

后现代主义引入档案界首先可能源自信息技术对档案学理论带来的压力。

数字信息技术使得传统的文件、档案、证据等概念的内核发生了重大变化,档案学者对此产生了诸多困惑。

1994年,特里·库克在澳大利亚《档案与手稿》杂志发表文章首次专门谈到了后现代主义在电子文件时代的影响[4]。

他强调,后现代主义认为“文件不是客观的事物”,但文件、档案背后的来源,反映了过去(或现在)的社会权力关系,档案工作者推行电子文件管理的后保管模式体现了后现代主义倾向。

欧美国家特色社群档案馆建设

欧美国家特色社群档案馆建设

欧美国家特色社群档案馆建设作者:盛凤娇来源:《北京档案》2017年第05期摘要:近年来,欧美兴起一系列建立在社群基础上的文化现象,并形成了不同的社群档案。

本文以南亚裔美国人数字档案馆为例,通过介绍它的基本情况、特色和代表性项目,展示欧美社群档案馆的运作模式,提高人们对国外先进社群档案建设的认识。

关键词:欧美社群档案南亚裔美国人数字档案馆电子化后保管模式社群档案主要是指一个特定社群成员所形成的,记录社群历史的文件集合,并由社群成员自主管理社群档案的记录、保存、获取和利用。

其中,社群成员是指具有共同身份特征的群体,如地区、种族、信仰、性别、职业等。

[1]目前,大部分社群档案理论都是由学者基于发达国家众多的人口和复杂的殖民主义、奴隶制度、征服和定居的遗留问题而创建的,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英国。

[2]这些国家都存在不少社群独立开展档案保管实践的现象,如英国的黑人社群、加拿大的同性恋社群、澳大利亚的努加原住民社群。

相较上述社群而言,南亚裔美国人(主要指现在居住在美国的南亚人,他们的祖先来自于孟加拉国、不丹、印度、马尔代夫、尼泊尔、巴基斯坦、斯里兰卡)这一社群,在美国尤其是在加利福尼亚州已经有超过130年的历史。

同时,它还是洛杉矶县发展最快的社群之一。

他们的存在越来越不可忽视,他们的历史也应该被铭记。

可以说,正是美国普遍的移民问题,促使了类似南亚裔美国人这样的外国移民社群在美国寻求自身的认同感和历史记录。

基于此,本文以南亚裔美国人数字档案馆(SAADA)为例,介绍它在社群档案实践的相关方面,使人们对欧美社群档案建设具有一定的认识。

一、南亚裔美国人数字档案馆的基本情况南亚裔美国人数字档案馆建立于2008年,由米歇尔·卡斯韦尔和萨米普·马利克共同创立。

当时他们都在芝加哥大学工作,米歇尔·卡斯韦尔是以南亚为研究方向的助理目录学家,萨米普·马利克是南亚研究中心的宣传协调员,他们对南亚裔美国人历史档案材料进行评估后发现没有其他档案库能够系统地收集南亚裔美国人的历史资料,甚至没有一个档案库对其进行过相关收集。

欧美家谱档案利用工作对我们的启示等

欧美家谱档案利用工作对我们的启示等

欧美家谱档案利用工作对我们的启示等作者:来源:《北京档案》2008年第02期欧美家谱档案利用工作对我们的启示李琨在2007年第12期《档案与建设》上撰文,分析了国外家谱档案利用工作的特点。

(一)利用率比较高。

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意大利和北欧国家的档案馆中,家谱档案的利用者在利用总人数中均占50%以上,个别档案馆家谱档案利用者的比例甚至高达75%-80%。

(二)内容相当丰富。

主要包括出生记录、死亡记录、婚姻记录、财产记录、业绩记录、籍贯和移民记录、家庭或家族成员关系记录以及其他相关文献资料(包括书信、日记、手稿、著作、书画作品)等。

有的国家甚至将人口普查记录和土地普查记录也列入家谱档案的范畴。

(三)利用需求广泛,包括寻根求源、维护自身权益、进行学术研究以及休闲的需求。

(四)服务类型多样。

在英国,国家档案馆设立了“家庭档案中心”。

在美国,一些档案馆专门开辟了家谱、族谱档案利用室,并十分重视发布家谱档案的开放信息。

为了让更多的用户能方便地获取家谱档案信息,并实现资源共享,欧美国家的一些档案馆网站设有关于家谱档案内容的栏目。

(五)相关政策比较齐全。

既有促使家谱档案普遍利用的政策,又有保护公民个人隐私的限制利用政策。

作者认为,中西方的档案结构是不一样的,我们不可能完全照搬欧美模式,但是欧美家谱档案利用工作所带来的社会效益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一)充分利用。

首先要做到的是丰富馆藏;其次,要提供多种有效的利用途径;最后,要主动开发具有参考性的信息服务,将馆藏档案信息开发出来报道给利用者,例如编写馆藏家谱目录,结合其他专题档案对家谱档案信息进行编辑加工,提供资料汇编、年表编辑、图集绘制及传记编撰等编研成果。

(二)协调利用,包括权力协调和分布协调。

由于家谱档案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文物价值、史料价值和家族排系的作用,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历史研究所等单位及个人都收藏着家谱档案,目前要将家谱档案集中保存在一个部门有一定的难度。

档案网络管理在欧美

档案网络管理在欧美

档案网络管理在欧美档案网络管理在欧美【正文】在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的生产、传输、使用超越了国界,其便捷、高效,得以在世界范围内实现档案信息的共享。

数字化档案馆的根本特征是数字化和网络化,从而构建了一种档案信息资源环境,这个环境的构建是以利用者的需求和方便作为创建档案信息资源环境的根本出发点,其宗旨是为利用者快速、准确、全面地提供所需信息。

利用者可以通过自助行为实现与档案信息资源的互动。

而众多档案馆的互联将构成一个信息量巨大、服务功能强大的档案信息资源网络。

档案网站是网上档案信息的聚焦点和辐射源,就上网内容而言,一般应包括政务公开、档案指南、档案查询、业务咨询、史料开发等类信息。

包括公布有关档案法律、政府规章及业务规范性文件,公告政务公开项目,明示文件规定、办事程序、联系方法和投诉渠道;还可及时编发社会性较强的档案工作信息。

档案指南类登载的是档案全宗指南、部分珍贵档案全文和档案专题概要。

档案查询类提供档案目录数据库,由网民直接检索馆藏全部开放档案目录,浏览部分档案全文,开展有关档案管理和档案查询的指导工作,受理远程委托查档业务,举办网上展览,尽可能满足社会各个层次多方面的需要,尤其是大众化需求,以发挥档案网上服务的社会作用,提供丰富多彩的档案资料信息。

档案网站是档案馆室在互联的公共信息网络上建立的站点,它以主页方式提供相关信息和相关服务,构成公共信息网络的一个节点。

档案站点建设是档案馆室面向网络世界的窗口。

在虚拟技术背景下,美国的档案工作者提出了一个崭新的概念——“虚拟档案馆”,即建立在档案存储数字化和通讯网络化技术上的“档案馆”。

该档案馆可做到档案馆管理无实体(纸质档案),查阅利用不进馆,全世界上网档案资源连成一体。

可以说,虚拟技术的应用是档案管理的飞跃。

SAA(美国档案工作者协会)网站主要为档案界交流提供综合性、政策性、学术性、导向性信息,主要为档案工作者、档案学者提供工作参考、学术交流、管理信息共享的平台。

美国的文献保护工作概述

美国的文献保护工作概述

美国的文献保护工作概述
美国一直致力于保护和维护文献的完整性和历史价值。

从建立公共图书馆开始,美国便把文献保护视为国家的重要任务,经过多年的努力和推广,目前美国的文献保护工作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为完善和系统的一种。

文献保护中的关键要素包括数字化和保存,文献的鉴定和鉴定标准,物品保存和货币保护。

这些要素确保了重要文献得到了保存和传承,以及维护了制造文物和收藏品的传统工艺。

在数字化和保存方面,美国国家档案局(National Archives and Records Administration)一直在开展数字化和保存工作,使用最先进的技术来保存文献,例如高质量扫描和存档系统。

该机构把不断增长的文献转换为可存档的数字文件,使这些文献存储在云计算平台上。

这有效地减少了原件损失的风险,同时也提高了文献信息的可读性和可搜索性。

此外,国家档案局还针对不同类型的文献制定了不同的审核和标准程序,以确保这些标准得以最大限度的贯彻执行。

文物品保存和货币保护也是文献保护的一个方面,美国国家古迹局(National Trust for Historic Preservation)致力于保护历史古迹和建筑,确保它们不会被毁坏或丢失。

国宝珍品也得到了特殊保护,有专门的机构为这些宝物提供保护和管理服务。

其中最著名的机构是国立士兵与家属灵魂陵园(Arlington National Cemetery),用于纪念从美国独立战争以来阵亡的战
士和军人。

美国在文献保护方面的成就不能简单地简述。

它是全球历史上最先进和最完整的文献保护系统之一。

尽管这个系统存在缺陷和弊端,但美国文献保护工作已经成为世界上其他国家借鉴的典范。

西方社群档案建设中的社群主体行为诠释

西方社群档案建设中的社群主体行为诠释

杨伊纯(上海大学图书情报档案系,上海,200444)西方社群档案建设中的社群主体行为诠释[摘要]文章以西方档案学界对社群档案关注度的提高为背景,以社群档案研究的相关学术成果为基础,从社群档案建设中的主体行为诠释的研究角度,通过探究社群主体行为研究的动机,从态度诠释、内容诠释和组织诠释三方面对社群档案建设过程中的主体行为进行分析,阐述社群档案建设对主流档案机构的启发性意义。

[关键词]社群档案档案建设主体行为诠释[分类号]G279.1Annotation on the Community Subjective Behavior in theConstruction of Western Community ArchivesYang Yichun(Department of Library,Information and Archives of Shanghai University,Shanghai,200444)Abstract:With the background of a improving awareness for western archival academia aboutcommunity archives and based on some relative academic achievement.This paper proposed a pointof view which focus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subject behavior in the Community ArchivesConstruction.By exploring the motivation for subject behavior research of community,the authoranalyzed the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archives from three aspects:interpretation of idea,contentand organization.At last,pointing out the enlightening significance of archiving practice incommunity for archival institutions.Keywords:Community;Construction of Archives;Subject;Behavioral Interpretation社群档案建设问题一直是欧美地区的研究热点,研究对象主要是被主流群体所忽视和抵制的人群,以及其产生的被传统档案机构所排除的档案。

权力、技术与记忆构建:西方社群档案建设述评

权力、技术与记忆构建:西方社群档案建设述评

理 论 探 讨4档案管理1/2019总第236期20世纪70年代以来,“档案的价值已经从服务于国家和学术精英(尤其是历史学者)延至更广泛的社会文化诉求,包括公共政策的责任性、信息的自由度以及更广泛的公众参与(如利用档案保护个人权利、开展各层次的文化遗产教育、分享个人及社群与过去的历史联系等)”[1],再加上普通民众文化信息权利意识的增长,从而使得社群档案(community archives)概念日渐成为国际档案学界热门的研究话题,它要求档案馆为不同地域、身份、性别、经济地位、文化习俗等特征而形成的社群开展查档、建档服务,为其重建、恢复记忆,使特殊群体或少数族群在国家记忆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进而扩大档案馆的社会影响力和服务辐射面。

本文从权力、技术与记忆构建三个维度入手,试图为西方社群档案思想的源起、发展及未来图景等问题提供一个分析框架,进而更好解读社群档案建设的意义及其局限性。

1 后现代主义:“权力的档案馆”与“档案馆的权力”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后半叶流行于西方世界的一种思潮,他们致力于从微观层次上解构现代社会的霸权,通过揭示话语与知识中所包含的意识形态和权力构成机制,消解长期以来“知识”“真理”“客观性”所包容的主观预设和人文建构因素,进而解构使权力话语合法化的意识形态[2]。

后现代主义学者排斥所谓的世界观、元叙事、宏大叙事和整体性,更强调非决定论、多样性、差异性、复杂性等,他们将注意力转向社会的边缘地带[3],从而逐步引起了开始主张利用档案积极构建社会记忆的档案学者们的共鸣。

后现代主义引入档案界首先可能源自信息技术对档案学理论带来的压力。

数字信息技术使得传统的文件、档案、证据等概念的内核发生了重大变化,档案学者对此产生了诸多困惑。

1994年,特里·库克在澳大利亚《档案与手稿》杂志发表文章首次专门谈到了后现代主义在电子文件时代的影响[4]。

他强调,后现代主义认为“文件不是客观的事物”,但文件、档案背后的来源,反映了过去(或现在)的社会权力关系,档案工作者推行电子文件管理的后保管模式体现了后现代主义倾向。

国外档案利用服务社会化的理论认识和实践特点

国外档案利用服务社会化的理论认识和实践特点

国外档案利用服务社会化的理论认识和实践特点摘要: 黄霄羽(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北京 100872)原载:《档案学通讯》2010年第6期档案服务社会化指档案部门向社会公众提供的专业服务,在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受到普遍重视。

当前国际档案界通过理论研讨形 ...黄霄羽(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北京100872)原载:《档案学通讯》2010年第6期[摘要] 档案服务社会化指档案部门向社会公众提供的专业服务,在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受到普遍重视。

当前国际档案界通过理论研讨形成了“休闲利用观”,发达国家也在档案利用服务实践中强化文化休闲色彩。

本文解析休闲利用观的基本内涵,并归纳国外档案利用服务社会化的实践特点和成功经验。

[关键词] 档案利用;社会化服务[分类号] G273Abstract:Foreign countries, especially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attach importance to archival social service which means archival institutions make archives available to the public. In 2000, the 14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Archives discussed archival use in leisure time, and from that on the national archives of many foreign countries had made progresses in the archival service practice. The article explains the definition of archival use in the leisure time and describ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archival service practice.Keywords:Archival Use; Social Service笔者提出“档案服务社会化”指档案部门面向公众提供的专业服务,它基于公共档案馆的立场,指明了档案服务的一种方向,揭示出档案服务功能的一种特征[1]。

美国社群数字档案馆建设的历史、政治及技术背景

美国社群数字档案馆建设的历史、政治及技术背景

美国社群数字档案馆建设的历史、政治及技术背景摘要:美国社群档案建设比较具有前瞻性,关注那些一直以来为主流档案机构所忽视或边缘化的群体。

本文分析了美国社群数字档案馆建设的历史、政治及技术背景,介绍了美国比较典型的社群数字档案馆的建设情况和主要特点。

最后,提出美国社群数字档案馆建设对我国社群档案馆建设的启示:一是理念借鉴,以档案促进社群融合和团结;二是立足本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群档案;三是共同参与,吸收社会多方力量协作建设;四是注重服务,开展多样化的社群文化教育;五是隐私保护,筛除档案中的个人隐私信息。

0 引言社群档案起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是指“那些一直以来为主流档案机构所忽视、被边缘化或被误述的群体通过建立他们自己的档案项目,进行的自我陈述和身份构建”,社群档案自产生起便成为西方档案学研究热点之一。

特里·库克(Terry Cook)因此,本文以文献研究和网站调研的方式调查了美国土著数字档案馆、南亚裔美国人数字档案馆和“1963 伯明翰的孩子”数字档案馆,分析其建设概况、主要特色以及对我国的启示,以期为我国社群档案馆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1 美国社群数字档案馆建设的背景美国社群数字档案馆的建设是在其独特历史、政治及技术背景下建设的。

首先,建设社群数字档案馆是记录社群历史的需要,也是构建社群集体记忆的重要途径。

美国从其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移民国家,移民与美国土著印第安人在政治、文化等方面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冲突和融合,形成不同的社群。

因此,社群成员需要通过建设社群档案记录本社群历史,并形成丰富的社会文化历史。

同时,社群档案帮助社群成员记录历史、留存记忆,并在此基础上加强身份认同,形成社群凝聚力。

其次,建设社群数字档案馆是政治权利运动发展的结果,也是公民争取平等权益诉求的体现。

20世纪中叶,和解、自由、平等、性开放等思想在西方发达国家盛行,推动了政治权利运动的发展,因此,在此背景下产生的社群档案“关注非主流叙事下个体需求与命运,追求社会和谐与包容”,“能够支持普通群众追求社群自治的诉求,是公民增强政治参与、掌握自身话语权的保障工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刍议欧美国家社群档案工作的理念与方法作者:王晓云曹航来源:《北京档案》2016年第09期摘要:欧美国家社群档案工作存在保障弱势群体权益,感悟社群历史的变迁,重构既有的建档规则三大理念。

欧美社群档案建设的主要工作方法是借助互联网,实现社群档案的网络化收集、存储与共享;通过激发社群成员对社群档案的兴趣,获取广泛的支持和参与;加强与官方机构及社群间的协作。

我国可以借鉴欧美社群档案建设的经验,在国内档案网站增设“社群档案”板块;广泛深刻地挖掘身边的档案资源;充实档案资源以优化社会记忆体系。

关键词:社群档案理念方法“社群档案(Community Archives)”这一概念起源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英国,国内有的研究者在介绍这一概念时将其译为“社区档案”。

对比中国“社区档案”与欧美国家“社群档案”的概念,二者在内涵、理念与方法、社会记忆价值等方面均存在很大差异。

我国档案学界认为,“作为城市组成的基本单元,社区是城市的基础,社区档案是城市档案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1]而欧美的“社群档案”则主要是指“那些一直以来为主流档案机构所忽视、被边缘化或被误述的群体通过建立他们自己的档案项目,进行的自我陈述和身份构建”。

[2]欧美的社群档案反映的是某些社会群体的文化和身份认同,如果没有社群档案建设,这些群体将难以理解自身的文化记忆。

目前,欧美国家开展了许多社群档案项目致力于记录并保存不同社群的社会记忆,如英国的“社群档案与身份项目(Community Ar chives and Identity Project)”“英国摩洛哥记忆项目(Moroccan Memories in Britain)”等。

[3]研究欧美国家社群档案建设这一文化现象,讨论欧美国家社群档案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有助于国内档案界吸纳其先进理念和工作方法,发展完善多元化的档案资源建设体系。

一、欧美国家社群档案工作的理念(一)保障弱势群体权益档案是一个国家文化遗产的源头,没有档案就无法切实体会真实的历史。

虽然大多数国家的法律严格禁止歧视,但在现实社会中种族歧视、种群歧视等依旧存在。

例如,美国是一个由移民组成的多种族、多元文化的国家,从1619年第一批非洲黑人作为奴隶被贩运到新大陆开始,对黑人的种族歧视成为美国社会的“顽症”之一。

“黑人历史在这个国家历史里占极少的部分”,[4]有关黑人的社群档案工作建设,有助于填补黑人历史在美国历史中的缺失,增进种族间的相互了解,有利于消除种族隔阂。

除了种族歧视,种群歧视也普遍存在,由于经济不平等、宗教信仰等差异造成社会中很多群体被边缘化,他们的历史往往被忽视,如同性恋、妇女和产业工人的历史等等,而这些弱势群体的历史也是一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有主流档案中极少涵盖草根阶层的社会群体,鉴于此,欧美档案学家呼吁关注社群档案,扩大参与建档的群体,不断丰富国家的档案遗产,弥补弱势群体在历史中的缺失,保障他们应有的权利。

2005年6月,由摄影师阿亚姆·X(Ajamu X)和电影制片人兼戏剧导演托弗·坎贝尔合作的社群档案项目在伦敦推出,该项目通过各项社群工作(如展览、电影放映、口述历史等)来收集、保存并展览英国黑人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作品以及黑人同性恋和变性人等的历史与现状。

帮助黑人群体丰富他们的历史记录,并倡导更多的人关注特殊群体。

(二)感悟社群历史的变迁在现代史学的研究中,对个体历史和身份的探索与历史研究紧密相关,关注个体即是关注宏观历史的建构,将对个体历史的研究兴趣扩展到每个家庭成员所居住的社区、街道、工作地点、宗教场所等的历史文化中,极大地提高了史学研究的质量。

社区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历史文化的变迁,个体身份因被忽视而边缘化。

如由于传统工业的衰退,矿山作业、码头作业、金属加工等职业逐渐消失,加之移民和人口的代际变化等,这些都是社群文化快速变迁的原因。

保护社群历史、建立社群档案,对于记录快速消亡的社群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社群档案不仅帮助人们记录历史,更是帮助人们感悟当下与历史之间的超时空链接。

正如一位档案学家所言,“人们的社会情感具有多向度,它不仅重视现实,期待未来,也缅怀过去。

社会记忆受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状况的制约,是其发展状况的因变量。

一个社会记忆什么,遗忘什么,反映了该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和所怀念的情感寄托对象”。

[5]每个社群都拥有各自共同的文化、道德、宗教、信仰、风俗等历史传统,以社群作为记忆性的载体,在乡村、城市快速的变迁中留存群体的社会记忆,寄托情感。

(三)重构既有的建档规则“让我们扪心自问,我们是否真的愿意我们自己的生活被那些既有的条款所定义?我们是否真的愿意社会历史中关于个人的记录是空白的?正式的档案所记录的历史往往并不能反映人们真实的生活和经历。

”[6]欧美社群档案被认为是政治民主化、文化多元化的重要体现。

走出“典范”档案和“精英”档案,社区群体不再只是被代表、被边缘化、被误述的群体,普通民众可以通过社群档案发出自己的“声音”。

从这个意义上讲,建立社群档案即是在构建一个具有包容性的国家文化遗产,帮助社群成员回顾传统,增强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理解。

社群档案具有较大的包容性,它重视群体价值,不会因为成见而排斥或边缘化社会弱势群体,漠视“社会异端”在历史文化中的重要性,正因如此,社群档案被认为是重要的文化遗产组成部分。

在现实中,普通公民的档案痕迹,特别是个人和社群档案是极其缺乏的。

纵观现代国家的档案遗产,因为主流文化价值的壁垒,对政府和社会精英的记载占据了档案的绝大部分,而社会基层人们的档案资料却很缺乏。

在既有的建档规则下,政府、企业和司法服务等有价值的信息记录往往是单方面的,缺少对个人数据的记载,忽视个体职业、种族和信仰等身份的复杂性,拒绝为社会基层群体发声。

当然,这并不是说国家层面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档案不重要,而是国家档案资源的组成不应该只有一种“声音”,社群档案的“声音”也同样应当作为国家、民族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欧美国家社群档案主要工作方法(一)借助Web2.0,实现网络收集、存储与共享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欧美国家已经出现了网络虚拟社群档案馆,这意味着社群档案建设不再需要一个物理的“聚会场所”。

网络的虚拟环境汇集了来自不同地区、多样化的人群。

借助互联网具有方便快捷、安全、经济、省时、宽松自由等优势,通过Web2.0,有些社群已经逐步使用网络作为社群档案收集、存储与共享的平台。

网络平台所收集、存储与共享的社群档案主要包括照片档案、数字化文档以及口述历史档案的音频等。

社群网站和英国乡村社群文物商店等社群档案建设主体通过不同的方式帮助社区群体建立网站、数字化、上传和存储他们的照片,然后再通过网页或CD-ROM的方式传播和共享档案资料。

逗号网(Comma-net)成立于1995年,最初只是在巴特利、约克郡为社群档案工作提供一系列服务,目前它的服务对象在英国超过了300多个群组,并获得了其他一些国家的支持。

[7](二)激发成员对社群档案的兴趣,获取广泛的支持和参与“通过记录你的故事,你将为现在和未来的伦敦历史的完整和全面而做出贡献。

你的故事将成为未来历史的一部分,并且你在其中的权利和地位将得到保障。

”[8]这样颇具感召力的呼吁,让参与社群档案建设的普通民众油然而生一种对国家、对社群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社群历史的记录和共享能够有效地加强社群认同感,增强成员对社群的归属感,这正是官方的正式记录所缺乏的部分。

布伦达·J·马斯顿(Bren da·J·Marston)花费了大量时间为一些女同性恋、男同性恋以及变性人建立一个完整的、内容丰富的档案记录,为这个项目提供资料和故事的捐赠者感到非常高兴和自豪,他们认为自己所保存的收藏品有了最合适的归宿。

[9]保护社群历史、建立社群档案,这一系列举措,对于联系或寻根快速消亡的社群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社群档案不仅帮助人们记录历史,更帮助人们感悟当下与历史之间的超时空链接。

抛开成见,帮助普通公民留住他们生活和工作的“足迹”,让社群内的成员认识到社群档案的重要性,进而获取广泛的参与和支持。

(三)标新而不立异,加强与官方机构及社群间的协作社群档案工作旨在记录那些容易被官方档案记录所忽略和边缘化的群体,因而社群档案可能会对主流档案产生一定程度的冲击,甚至可能质疑官方档案机构的权威性,这种挑战权威部门、不信任专业人士的态度不利于社群档案工作的正常开展。

社群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与官方机构的协作,官方档案机构具有丰富的档案管理的实践经验,能够为社群档案工作提供培训、咨询、经验和知识,并最终保证社群档案能够持续的收集和良好的保存。

社群档案的本质决定了社群档案建设需要社群内成员自主的参与、收集与分享,而为了确保社群档案收集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为了保障社群档案工作能够持续有效地进行,需要对参与社群档案工作的人员进行一定的培训,并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包括向政府寻求支持,与官方档案机构协作,并允许档案学者、历史专家等对其工作进行一定的指导和帮助,积极引入社会中一些商业或非盈利性的中介代理机构所提供的各项服务。

社群档案的保管和展览需要特定的场地,而档案馆、图书馆和博物馆拥有专业的存储设备和人才资源,通过协商和合作,社群档案可以经过更为系统的整理在当地档案馆、图书馆或博物馆内进行展览等活动。

[10]例如,艾克哈·特(Eckhart)公共图书馆中的“比尔·琼斯之家”,收藏并展示着比尔生前所捐献的关于他运动生涯纪念品以及与他有关的报刊照片等。

[11]三、对我国社群档案工作的启示(一)在档案网站增设“社群档案”板块互联网具有免费、高效、开放、跨区域、超时间等的优势。

在线社群档案馆利用互联网技术将分散的、具有同一身份的人联系起来并与之合作,共同关注并构建他们共同身份的档案记忆。

英国的领英(WISEArchive)是一个为老年人创建的在线社群档案馆,专门记录老年人的工作经历。

该档案馆允许人们参与记录并贡献他们在农业、印刷业及其他当地已经衰退或改变的行业中的工作经历。

[12]国内的大多数档案网站迄今为止还没有社群档案板块,笔者认为,可以在所属档案网站主页增设“社群档案”板块,所在区域内的社区成员可以通过“社群档案”板块上传、著录、编辑社群档案,同时还可以给开放的、已上传的社群档案贴标签、点赞评论,对图片和视频进行分享交流。

通过这些方式,参与社群档案记忆构建的公众在此过程中也会形成“虚拟的共同体”,进而增强社区成员之间的认同感,促进社会和谐。

(二)广泛深刻地挖掘身边的档案资源社会中每个家庭、个人的经历对于我们感受和研究社会整体面貌和变迁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