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松评课稿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黄山奇松》说课稿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黄山奇松》说课稿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黄山奇松》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黄山奇松》这篇课文采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对它们的赞叹之情。

全文共3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可自成一段。

第一段是讲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

第二自然段具体描绘了三大名松的动人姿态。

第三自然段写千姿百态的松树使黄山更加秀丽。

2、说教学重点:本课的训练重点是利用网络的优势来拓展学生的视野,进行语文整合教学,使学生在体会黄山松树“奇”的基础上,对“黄山四绝”及黄山有进一步的了解。

3、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和教学重点,我要求学生达到以下几方面的目标:(1)、借助网络资源使学生了解黄山奇松的姿态,感受黄山松的奇美,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实现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目标的制定是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力求在优化课堂结构、改革阅读教学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

二、说教法1、提炼主线。

以“黄山奇松”奇在哪儿为主线展开教学活动。

2、创设情境。

通过视频、音频、文字、图片等,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旅游”境地,感受黄山松树的奇美。

3、朗读感悟。

让学生反复朗读,通过对关键词句的品味、联想,感受黄山松树的潇洒、挺秀。

4、化语为画。

学生读懂文本语言、浮现语言形象,用电脑绘制名松形象。

5、读写结合。

仿照课文写法,自选一种松树试着写一写。

三、说学法在整堂课中学生主要以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为主。

学生在学习目标的引导下,通过教师提供的有关网站,利用超级链接对所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自主探究,积极思考问题,深入了解相关内容。

通过师生间的交流、讨论,相互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根本转变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优化学生的学习策略,使计算机网络发挥最佳的教学效果。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附反思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附反思

《黄山奇松》优良教课方案(附反省)教材剖析《黄山奇松》这篇课文描绘了黄山风景区有很多奇松,姿态独到,十分风趣。

文章集风景美、语言美、感情美于一体,令读者心旷神怡、心驰向往、浮想联翩。

学情剖析黄山是自然名胜,可真实去过黄山的孩子不多,关于黄山松树的奇异,他们缺少真实感觉。

所以在教课中要准备一些视频、图片等直观资料拉近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距离,同时指引学生朗诵感悟,勇敢想像,领会黄山松的姿态奇异,精神坚强,进而达到激发学生喜欢黄山、热爱祖国之情的目的。

教课目的1、能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学会 11 个生字。

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松树坚强生长的精神,培育审美情味,激发学生对祖国名山的热爱。

4、读写联合,学致使用,运用课文的写作方法写海南椰子树。

教课重难点指导朗诵,在读中领会黄山松的美和奇,帮助学生领悟作者是如何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

教课时间二课时教课准备黄山风光片断、黄山奇松图片、要点段落链接教课互动设计一、创建情境,触发感情1、俗语说“五岳回来不看山,黄山回来不看岳”,黄山究竟有哪些奇异的魅力,能让人观而忘岳呢 ?就让一同走进黄山风景区,感觉黄山风光的奇异吧 !2、“黄山风光”视频片断,引出“黄山四绝”之一:奇松3、齐读课题,重申读出“奇”。

二、检测预习,理清脉络1、出示幻灯片 ( 词语 ) ,齐读。

2、听写,请一学生读( 四个词一次,读两次) ,一学生在黑板前写,教师巡堂指导。

看黑板同学写的词校正。

3、分自然段比赛读,要求读通畅、读正确并思虑每一段写了什么 ?班里谁最需要多读课文?( 指名一学生读第二自然段,重在鼓舞 )4、课文内容摸底( 出示幻灯片抢答)第二一、复引入你合第一的初感知:文在构上有什么特色 ?在来用的句式归纳一下文内容:《黄山奇松》先写了⋯⋯而后详细表达了⋯⋯最后归纳写了⋯⋯。

( 幻灯出示要求 ) 反省:依照文教课律:整体——部分——整体,着重学生文本整体感悟能力的培育 ; 依据年段特色,在教课中浸透篇章构,并存心往作能力方面迁徙。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实录、说课评课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实录、说课评课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黄山奇松的概况,了解古松的历史、地理、生态特征,及其在文化、艺术、科技等方面的应用;2.学习和掌握古松表现艺术手法,了解人类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并反思人类和自然的关系;3.通过长型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珍爱生命和健康的意识。

教学内容知识与技能1.形象领略黄山奇松。

实地观察黄山奇松:山势、树形、树龄、树色、发育环境等。

2.探究黄山奇松的“奇”之处。

开展相关课程学习,深入了解黄山奇松与传统的自然观、美学观的融合;学会运用实际技术手段把树体特征、表情抽象化入画。

3.培养爱自然、关注生命与健康、尊重生态环境的意识。

通过黄山奇松的实际观察与体验,践行“绿色出行,健康生活”的理念。

过程与方法1.知识清洗法:通过知识点纵向梳理、横向对比,整理出黄山奇松的历史、地理、生态特征,并与传统的自然观、美学观进行比较。

2.模拟实验法:设计“用实际技术手段把树体特征、表情抽象化入画”的模拟实验,帮助学生提高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

3.项目制学习法:将黄山奇松的实际观察与体验,结合“绿色出行,健康生活”理念,进行长期的长型项目式学习。

教学策略1.活传统、活实践。

在实地黄山奇松的观察、绘画等环节中,与传统的自然观、美学观融合,并重视实践操作的过程,以活化和提升学习效率。

2.个性教育、差异化教学。

在模拟实验中,注重学生个性化兴趣、实际运用情况的差异,开展个性化教学,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3.学科交叉、长型项目式教学。

将黄山奇松的实际观察与体验,结合“绿色出行,健康生活”理念,开展长期、跨学科的项目式学习,注重知识创新、实际应用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

实录教学过程(一)引入1.教师示范画黄山奇松画面。

2.学生自由联想,讨论黄山奇松对的印象和感受,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出来。

(二)展开1.实地观察和了解黄山奇松。

出示相关图片,学生集体探讨和猜测黄山奇松的历史、地理、生态特征。

《黄山奇松》优质教学设计(附反思)

《黄山奇松》优质教学设计(附反思)

《黄山奇松》优质教学设计(附反思)《黄山奇松》优质教学设计(附反思)教材分析《黄山奇松》这篇课文描写了黄山风景区有许多奇松,姿态独特,十分有趣。

文章集景色美、语言美、情感美于一体,令读者赏心悦目、心驰神往、浮想联翩。

学情分析黄山是自然名胜,可真正去过黄山的孩子不多,对于黄山松树的奇特,他们缺乏真切感受。

因此在教学中要准备一些视频、图片等直观资料拉近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距离,同时引导学生朗读感悟,大胆想像,体会黄山松的姿态奇特,精神顽强,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喜爱黄山、热爱祖国之情的目的。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11个生字。

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松树顽强生长的精神,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名山的热爱。

4、读写结合,学以致用,运用课文的写作方法写海南椰子树。

教学重难点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帮助学生领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

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请你结合第一课时的初读感知说说:课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现在谁来用这样的句式简单概括一下课文内容:《黄山奇松》先总写了……然后具体叙述了……最后概括写了……。

(幻灯出示要求)反思:遵循语文教学规律:整体——部分——整体,注重学生对文本整体感悟能力的培养;根据年段特点,在教学中渗透篇章结构,并有意识往习作能力方面迁移。

虽然只是教学环节的一个小步骤,课标新理念却不打折扣地落实。

其实,不是刻意,只是当然。

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以有意识进行这方面训练,因此学生篇章结构方面把握较好,这一环节非常顺畅而自然。

二、深入研读,体会奇特齐读黑板课题:读课题时你觉得要突出哪个字?“奇”,加重点号,再读一遍。

据说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两次在黄山流连忘返并写下这样的诗句“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其中的理由就与黄山奇松有关。

那么,黄山松树究竟奇在哪呢?请翻开课文齐读第一自然段。

反思:课题是文眼,牵一发而动全身,提领而顿百毛皆顺,明示学生课文主要内容、写作重点。

小学语文听课评课活动记录《黄山奇松》评课稿

小学语文听课评课活动记录《黄山奇松》评课稿

小学语文听课评课活动记录《黄山奇松》评课稿《黄山奇松》评课稿我原以为课件黄山奇松是一些风景图片加配音的组合,然而展现在面前的却是一个琳琅满目的黄山奇松专题学习网站,一下子,我面前教室的四壁被戳了好几个窟窿。

刘国正先生说:“教室的四壁不应成为水泥的隔离层,应是多孔的海绵,透过各种孔道使教学和学生生活息息相通。

这样,会使教学充满生气,使语文训练多趣而有效”①。

当人们还在搬弄投影仪时,课件黄山奇松却带领孩子们在电脑里神游世界了。

什么是语文?有位学生写得好:“……。

语文是那巍巍昆仑,是那草叶上久久不肯滴落的露珠,是古城旧都中国色天香的牡丹;语文是那无声的冷月,是那静谧的荷塘,是秦皇岛外滔天白浪里的打鱼船……”②。

人文性乃语文的灵魂,离开人文性,语文课件定黯然失色,语文教学也必将失去生命的色彩。

与其说课件黄山奇松在理念上给人以面貌一新的感觉,不如说它只是还语文生命的活力,守了个本分。

课件先以情景诱人,再以扫障开路,继而登山揽胜,又以自测断后。

内容如黄山之松,蟠曲交错,让人目不睱接;十个板块,眉清目秀,导航有序,组织有方,虽十岁孩童亦能进退自如。

作者处处体谅学生,你看那“书写指导”中的几个字,就设计得颇具匠心。

为制作课件,作者调用了好几个软件,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单就用Flash制作的图片滾屏和最后信息反馈的留言栏,没有一定的用心和功底是无法实现的。

其实最值称道的还在它与教学的整合。

我看过一个也是黄山奇松的网络课件,整个儿的视听冲击,欣赏黄山,了解黄山,一堂课下来,学生的视野确是开阔了不少,语文呢?可惜犹抱琵琶半掩面,在羞羞答答中错过了。

如果认为一个课件中放上几张图片便是多媒体教学,一堂课里插入几个课件就是整合,这是对整合的误解。

整合不是凑合不是掺和而是水乳交融的浑然一体看不出丁点儿痕迹。

你看课件黄山奇松处理得多么奇妙,在“仿写练习”页面的相册中,将一个可前后翻页的按钮提供给学生自由选择练笔,在这么小的细节上也想到尊重学生的自主精神。

《黄山奇松》评课稿

《黄山奇松》评课稿

《黄山奇松》评课稿《黄山奇松》评课稿《黄山奇松》评课稿1《黄山奇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中的一篇描写大自然美景的佳作。

文章通过对三大名松的具体描写和对黄山松“千姿百态”的概括描述表现了黄山奇松的“奇”。

在教学中,黄老师利用多媒体形象、直观的特点,拓展视野,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特定的学习对象上,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促其思考。

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利用课件出示三大名松的图像,让学生仔细观察,感知三大名松的姿态,说说各自的特点。

直观的画面唤起了学生记忆中已有的表象,学生用流畅的语句说出了名松的特点。

多媒体的展示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反思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言语形象的感知、言语情感的感受、言语内涵的感悟,去领悟作者怎样恰当而又得体地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语言技巧合技能,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把屋言语内涵,更真切地感受言语情感。

从而使学生不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使课文精妙、典型的言语现象和作者驾驭语言文字的技能和技巧一起凸现在学生的脑海里,为学生正确、生动、得体地运用语言,做好铺垫。

今天聆听了许老师执教的《黄山奇松》,我对小班化教学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感受。

令我感触最深的是,小班化教学的理念和模式在许老师的课堂上已经基本成熟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良好风气已在课堂上蔚然成风。

许老师的“快乐学习导航”单设置的很科学实用。

它分为“我会学”、“我发现”、“我探究”、“我质疑”和多元化评价,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上课之前,学生们在组长的带领下,按照“快乐学习导航”的环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合作学习。

这样一来,学生们就能将预习落实到实处,带着知识和疑问走进课堂。

在课堂上汇报小组的学习成果时,我发现这些发言的同学,各各都训练有素,他们的发言礼貌得体,有理有据。

其他同学则耐心倾听,适时补充观点、给予他人评价。

老师在课堂上适时地引导和点评,在小组讨论时加以启发点拨。

整个课堂活泼而严谨,学生的讨论收放自如。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与评析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与评析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与评析第一篇:《黄山奇松》教学设计与评析基于网络环境下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探索——《黄山奇松》教学设计与评析教材分析:《黄山奇松》这篇课文描写了黄山风景区有许多奇松,姿态独特,十分有趣。

文章集景色美、语言美、情感美于一体,令读者赏心悦目、心驰神往、浮想联翩……根据《黄山奇松》这篇课文的特点,我探讨一种基于网络环境下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

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读懂课文的内容。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利用网络教材搜集、整理材料的能力。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把课文内容与网络教材上的图片、文字、影片结合起来进行阅读感悟课文的能力。

4、赏读品味,感受黄山松的奇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营造氛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这一举世奇景,它不仅仅是山,也是海,是松之海,石之海,云之海,泉之海,花之海,诗之海……是一片画的海洋!今天,让我们乘坐网络快车进入这块美丽、神奇的土地,去触摸黄山松,去欣赏黄山松,去感受黄山松。

【叶圣陶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觉亲。

”作者写文章,胸中有境才能妙笔生花;孩子读课文,入境才能情真意切。

教师要善于把握课文内在的思想感情,由景入情,以情观景,启发想象,步入情境。

一节好的语文课,一个“情”字怎生了得!“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我在教学《黄山奇松》时,通过多媒体手段创设课文的情境和教师充满激情的语言,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情感积淀,启动情感。

】二、自读课文,提出问题、谈话:好!你们已经是四年级的同学了,已经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现在,请你们进入“自学天地”,根据提示,进行自主学习。

2、学生自主学习。

3、汇报自学情况:(1)好!你们通过网络教材进行了自主学习,阅读《黄山奇松》这篇课文,那么,黄山奇松给你留下了怎样印象?根据“自学提示”你读懂了什么?请你向大家汇报一下。

精选《黄山奇松》评课稿

精选《黄山奇松》评课稿

精选《黄山奇松》评课稿《黄山奇松》评课稿之一《黄山奇松》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对黄山奇松的赞叹之情。

本节课学习的重点是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内容,具体描写独具特色的黄山三大名松: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语句。

纵观整节课,刘老师抓住了教学的重点,而且巧妙地化解了教学的难点,让我有了很多的收获。

一、体现了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上,田老师能够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注重挖掘学生的内在因素,并加以引导、鼓励,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让学生在读中学、读中悟,不但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想象能力。

课堂上,学生学的轻松愉快,当堂问题当堂解决。

二、注重抓住关键的词句品读文本本课的训练重点及难点是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松树的。

而学生对奇松的情,也主要是从奇上产生的。

刘老师在教学时能运用文本充分地训练学生的朗读,整个教学以读为主线,引领学生自读自悟,充分尊重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刘老师在引导学生领悟迎客松奇时,以读促悟,让课堂充满语文味。

比如在学习描写迎客松的语句“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

”这一句时,刘老师不急于让学生体会到“奇”,而是问迎客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引导学生说一说,这是一棵的迎客松。

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说出迎客松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通过交流,让学生感受到这是一棵姿态优美、枝干遒劲、饱经风霜、热情……的迎客松。

再让学生先抓住“遒劲”和“郁郁苍苍”等关键词句来感受奇松顽强的生命力,最后抓住“饱经风霜”一词,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体会迎客松生长过程中的艰辛,这样学生很容易体会到松树的“奇”之所在。

在感悟理解了文章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带着这样的敬佩、赞美之情,读描写迎客松的句子,学生读得入境,读得动情,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黄山奇松》优质教学设计附反思优秀9篇

《黄山奇松》优质教学设计附反思优秀9篇

《黄山奇松》优质教学设计附反思优秀9篇《黄山奇松》教学设计方案篇六一、教材分析《黄山奇松》这篇课文描写了黄山风景区有许多奇松,姿态独特,十分有趣。

文章集景色美、语言美、情感美于一体,令读者赏心悦目、心驰神往、浮想联翩。

二、学情分析黄山是自然名胜,可真正去过黄山的孩子不多,对于黄山松树的奇特,他们缺乏真切感受。

因此在教学中要准备一些视频、图片等直观资料拉近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距离,同时引导学生朗读感悟,大胆想像,体会黄山松的姿态奇特,精神顽强,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喜爱黄山、热爱祖国之情的目的。

三、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6个生字。

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3、了解课文内容,明确文章“总-分-总”的结构,学习作者选取典型、抓特点写作的方法。

4、理解课文内容,欣赏松树的奇特,学习松树顽强生长的精神,培养审美情趣,热爱祖国的名山。

四、教学重难点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帮助学生领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六、教学准备:黄山风光片断、黄山奇松图片、重点段落链接七、教学互动设计一、创设情境,触发情感出示幻灯片(有关黄山的诗句或者是广告用语),谁知道空格里应该填上什么?“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一品黄山,天高云淡”“感受黄山,天下无山”“一山,一境界”“天下第一奇山”黄山到底有哪些神奇的魅力,能让人赞不绝口呢?其实,黄山的魅力离不开这四绝(出示幻灯片: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这节课,我们就来领略其中一绝:黄山奇松(幻灯片)二、出示目标,明确导向(请同学们默读一遍)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6个生字。

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3、了解课文内容,明确文章“总-分-总”的结构,学习作者选取典型、抓特点写作的方法。

4、理解课文内容,欣赏松树的奇特,学习松树顽强生长的精神,培养审美情趣,热爱的祖国名山。

三、自读课文,初步感知(师板书课题)1、开口自由读课文一遍,遇到有生字词的地方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2、默读课文一遍,想想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黄山奇石评课稿(5篇)

黄山奇石评课稿(5篇)

黄山奇石评课稿(5篇)黄山奇石评课稿(5篇)黄山奇石评课稿1《黄山奇石》一文主要讲了黄山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中的一绝――怪石。

课题中的“奇”字,就已向学生交代清本文所讲的内容,使我们知道课文要写的是石之奇、石之怪、石之与众不同,我们想要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祖国的黄山风景秀丽神奇,尤其是奇石更有趣,意在激发学生们对祖国黄山的喜爱。

听了蒋美华老师执教的这一课,留下印象较深的是以下四方面:一、抓住题眼,理解“奇”字揭示课题后,老师就问:“课题中的‘奇’是什么意思?学生结合课题“黄山奇石”,了解了这里的“奇”是少有、特殊、奇特的意思,因为这样的“奇石”只有黄山才有。

此时,“奇”字吸引了学生,使他们产生了学习的兴趣,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一个良好的情绪基础。

老师在课的伊始就紧紧抓住了题眼,把握了重点,使整唐课的学习围绕“奇”字展开,层层深入。

二、整体感知,找出“奇石”接着,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饶有兴味地很快找出课文中写到的黄山奇石:“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等,并暗暗惊叹,原来,黄山的“奇石”连名字都那么有趣。

那神话故事中的“仙桃”、“仙人”、“金鸡”、“天狗”都在黄山聚会了,那童话故事中才有的“猴子观海”、“狮子抢球”也出现在黄山的山峰了。

学生由此对黄山奇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而此时,老师在板书时“用心良苦”,取用了不同颜色的粉笔进行书写,使学生发现问题:文章的祥略写法,虽然只是二年级,但是蒋老师却巧妙地将文章的写作手法渗入其中,令人佩服、称道。

三、精读课文,欣赏“奇石”学生真正领略黄山奇石的奇妙,感受黄山奇石的有趣,还是在学课文之时。

老师在讲解这些石头“奇”在哪里时,让学生选择说,在此基础上,老师再进行补充,帮助学生感受黄山石头的奇妙。

比如感受那“仙桃石”之奇妙:老师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来感受。

第一,从外形看,它真像一个大桃子,这已经很神奇了。

《黄山奇松》(第二课时)教学品评word资料6页

《黄山奇松》(第二课时)教学品评word资料6页

《黄山奇松》(第二课时)教学品评一、咀嚼首句,凸显题眼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感知了黄山松形态的“奇特”,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写出黄山奇松的“奇”的?师:(映示课文首句)围绕“奇”字,说说你从这句话中知道了什么?生:我知道黄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

生:我知道“奇山”是以“四绝”闻名于世的。

生:我知道“奇松”排在“四绝”之首。

生:我知道人们对“奇松”更是情有独钟。

师:你们读得很仔细,从一句话中获得这么多信息!请把句中的“被、以、而”三个字勾画出来,再品读句子,看看读出什么新的感受?生:这三个字像台阶一样,一级连着一级。

生:它们像是在爬山,一个跟着一个向上攀。

师:现在,我们仔细朗读这句话,注意语音、语气、语调,看看又有什么新感受?生:我觉得“而”字像是在拐弯。

师:有转折的感觉。

生:我读出一种强调的意味。

师:强调什么呢?请把课题和这句话连起来读,想一想作者在强调什么?生:告诉读者“人们爱黄山,更爱奇松”。

生: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

师:(板书:情有独钟)写好文章的开头很重要,这篇课文的第一句话,作者就把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告诉了我们,我们读的时候要用心体会。

【评析】高尔基曾说:“最难的是开始,就是第一句话,如同音乐一样,全曲的音调都是由它给予的。

”课的开头何尝不是如此?上述教学片段围绕“奇”字,扣读“被、以、而”,涵泳首句,触摸作者情感脉搏的跳动;沿着“而”字的语音、语气、语意,意会立意于先。

二、品读名松,“奇”中悟情师:人们为什么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黄山奇松“奇”在哪里呢?读课文第2自然段,勾画出最能体现奇松对游客热情友好的句子,品悟“三大名松”对游客的独特情感。

(生读、画、思)生:我感到三大名松的姿态很奇特,它们都有人一样的动作。

生:我感到它们还有人一样的情感。

师:树的情感也看出来了,说说是从哪里感受到的。

生:迎客松热情,如同好客的主人一样,伸出长长的手臂。

陪客松深情,如同巨人一样,站在那儿陪同游人观赏。

《黄山奇石》评课(通用17篇)

《黄山奇石》评课(通用17篇)

《黄山奇石》评课(通用17篇)《黄山奇石》评课篇1《黄山奇石》一课,作者用凝练的语言介绍了黄山石的奇趣,情感充沛,是一篇极好的带领学生感悟祖国壮美河山的文章。

曾老师制作了幻灯片来刺激学生感官,激发学生热情,课堂效果非常显著,突出了语文教学特色。

曾老师教学体现了教学思想正,教学方法活,语言训练实等特点,反映在:第一、重视自学能力培养。

从小严格训练,狠抓阅读能力的培养,在掌握学习内容的同时指导学生领悟学习方法。

第二、引导学生把阅读过程真正变成主动探索的过程,将感知性语言训练、理解性语言训练、运用性语言训练有机结合,训练非常落实;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了思维。

第三、第三,重视良好学习惯的训练,如认真读书,边读边想的习惯,质疑问难的习惯等。

另外,针对学生实际,各段采用不同的方式检查,使学生会学、乐学,将感知性语言训练、理解性语言训练、运用性语言训练、熟记性语言训练结合起来,促进语言发展,培养观察能力、新闻记者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黄山奇石>评课本节课教师在教学中,1、注意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通过让学生动手用不同的符号划出描写“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句子来体现。

2、伴随着优美的音乐旋律,学生入境入情的朗诵,渲染了气氛,通过对“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研读,使学生体会到黄山奇松奇在姿态,奇在生长环境,奇在生命力。

3、多媒体的运用出示的恰到好处,本节课先出示段落片段,让学生阅读理解。

通过读,来理解句子中的重点词。

然后再出示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这样做可以不分散学生注意力,集中精力先读文再看图,达到双倍的效力。

不足之处; 1、板书的设计应该在明了些、精确些。

2、学习“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段落时,应逐一出示图,进行形状的比较学习,来理解名字的来历。

(龚海燕)《黄山奇石》评课篇2全日制义务教育浙江教育出版社六册语文预设目标:1、随文学习生字及通过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新词的意义。

黄山奇松教学评价

黄山奇松教学评价

《黄山奇松》是一篇描写黄山秀美风光的散文,课文以生动的笔墨再现了黄山奇楹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字里行间流淌着美感: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

几位老师在教学时能运用文本充分地训练学生的朗读,整个教学以读为主线,引领学生自读自悟,充分尊重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如:你读了课文觉得黄山奇松给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你从哪儿体会出来的?你能把你对黄山奇松的感受读出来吗?……让学生自己对课文的领悟取代教材的讲解分析,让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取代整齐划一的指导,整个设计都是为了张扬学生的个性激发灵性服务。

其次,在每位老师的课堂教学中都能抓住重点词语引导学生朗读理解,如:通过“遒劲”“饱经风霜”“郁郁苍苍”等词突出的理解感受了黄山奇松的雄健有力,引导学生想象黄山奇松的历史。

还有在“枝干蟠曲、千姿百态、神奇秀美”等词的理解中学生充分将奇松的奇在朗读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教学过程始终坚持语言文字的训练,使课堂教学充满了浓浓的语言味。

再次,一节好的语文课离不开一个“情”字,每位老师地教学时都运用了多种手段创设课文的情境,运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和情感唤起学生的情感,以情促情,像许兰兰老师上课时的投稿.老师设计的黄山观光情境……都有利于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积淀。

最后,我们组提出一些有待商榷的建议:1.指导朗读时目的性、针对性如果再强一些就更好了,我们觉得老师课上这方面做得值得我们学习,像她评价学生读书时这样说:“你把迎客松读得太年轻了。

”“你把迎客松读得太柔美了。

”……对学生的评价很自然,对读书指导很细致。

2.课堂中老师的牵引再少一点,可以再放手给学生自读、自悟、自得。

3.有些环节的设计还要注意实效性,应充分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以超文本链接方式组织、管理多种教学信息和学科知识,更有利于学生发挥联想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获取客观规律。

这种学习环境还具有社会性交互,学习者之间的合作、交流,有助于学习者建构起新的更深层次的知识结构。

小学五年级语文《黄山奇松》教学设计、实录、说课评课

小学五年级语文《黄山奇松》教学设计、实录、说课评课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实录、说课评课五年级语文教案《黄山奇松》这篇课文采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对它们的赞叹之情。

全文共3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可自成一段。

第一段是讲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

第二自然段具体描绘了三大名松的动人姿态。

第三自然段写千姿百态的松树使黄山更加秀丽设计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本课教学中,力求为学生创设个性化的阅读空间,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唤起情感的升华,从而让学生的心灵和文本发生思想的碰撞,进而能认识美、感受美,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誉、陡、屏、宾、屹、卧。

理解枝干遒劲、盆景的意思。

3.找出描写三大名松动人姿态的句子,在诵读基础上,感受黄山松的奇美,从而更加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找出写黄山松树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感受黄山松的奇美。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1、同学们,祖国地大物博,风景秀丽,请大家欣赏。

播放黄山视频2、谁来说一说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3、古代有个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曾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这一奇景,真是名副其实啊!看,松林耸立,怪石罗列,令人叫绝;山谷中云雾迷蒙,像海不是海,像烟不是烟;温泉清澈洁净,可饮可浴&hellip;&hellip;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并称为黄山四绝。

可是“人们却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黄山的松树板书课题:黄山奇松齐读课题并质疑课题生:黄山松奇在哪里?5、过渡:有了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去解决问题呢?生:引导学生说出读书去解决●二、初读课文1、读书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好方法,同学赶快去读读课文吧,要求读正确、流利。

不懂的地方、不理解的词语画下来2、课文中有一些比较难读的词语,看看你会读吗?3、出示词语谁来读一读&mdash;&mdash;指名读(多找几名)遒劲、玉屏楼和盆景的读音教师领读;遒劲和盆景教师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五年级《黄山奇松》评课稿

五年级《黄山奇松》评课稿

五年级《黄山奇松》评课稿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五年级《黄山奇松》评课稿《黄山奇松》是一篇描写黄山秀美风光的散文,课文以生动的笔墨再现了黄山奇楹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字里行间流淌着美感: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

一、创设优美情境,引领学生走进课文一节好的语文课离不开一个“情”字,卢老师教学时努力创设课文的情境,运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和情感唤起学生的情感,以情促情,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积淀。

一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洒脱的、自然的、幽默的、智慧的、诗意的……最终是有魅力的!那么,语文课的魅力在哪里?我认为,它应该在课堂中师生的情感和智慧中。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夫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情感是连通读者和作者关键点。

如果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和文本对话而不能“披文入情”,和作者在情感上发生共鸣,经历一次心里历程、情感洗涤,哪还有什么魅力而言呢?但语文课仅有情感,魅力就够了吗?不是,好的语文课要能启迪学生的心智,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让学生智慧的潜能被开发,幽闭的心智被开启,创造的天性被唤醒!唯有情和智和谐共生,语文课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才能得到有效统一,语文课堂才能焕发出勃勃的生命活力,才能闪耀出动人的魅力。

卢老师在教学时都运用了多种手段创设课文的情境,运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和情感唤起学生的情感,以情促情,看图、想象说话练习,这都有利于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积淀。

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视野不够开阔,大多数学生对黄山奇松缺乏感性认识。

这节课卢老师充分利用多媒体弥补了这一缺陷,以直观的图像,艳丽的色彩,逼真的音响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了学生的想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朗读体悟,显示教师指导的魅力卢老师在教学时能运用文本充分地训练学生的朗读,整个教学以读为主线,引领学生自读自悟,充分尊重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如:品读课文,找出描写奇松的关键词句,从哪里感受黄山之奇的呢?学习陪客松、送客松的句子,看看它们奇在哪?……让学生自己对课文的领悟取代教材的讲解分析,让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取代整齐划一的指导,整个设计都是为了张扬学生的个性激发灵性服务。

黄山奇松评课

黄山奇松评课

《黄山奇松》评课《黄山奇松》是一篇描写黄山秀美风光的散文,课文以生动的笔墨再现了黄山奇楹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字里行间流淌着美感: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

老师在教学时能运用文本充分地训练学生的朗读,整个教学以读为主线,引领学生自读自悟,充分尊重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如:你读了课文觉得黄山奇松给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你从哪儿体会出来的?你能把你对黄山奇松的感受读出来吗?……让学生自己对课文的领悟取代教材的讲解分析,让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取代整齐划一的指导,整个设计都是为了张扬学生的个性激发灵性服务。

其次,在庄老师的课堂教学中都能抓住重点词语引导学生朗读理解,如:通过“遒劲” “饱经风霜” “郁郁苍苍”等词突出的理解感受了黄山奇松的雄健有力,引导学生想象黄山奇松的历史。

还有在“枝干蟠曲、千姿百态、神奇秀美” 等词的理解中学生充分将奇松的奇在朗读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教学过程始终坚持语言文字的训练,使课堂教学充满了浓浓的语言味。

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庄老师从整体入手,引导学生先整体感知,然后再选择你最喜欢的名松仔细读,圈画出有关词句,并说说你喜欢它的理由,再将你的收获在小组内交流,在学生品读感悟交流时再用课件出示三大名松的图象,让学生仔细观察,感知三大名松的姿态,说说各自的特点。

适时引导学生理解“枝干遒劲” “郁郁苍苍”的意思,直观的画面唤起了学生记忆中已有的表象,词语的理解达到不言而喻的目的,学生自然理解了三大名松的特点再次,一节好的语文课离不开一个“情”字,老师在教学时都运用了多种手段创设课文的情境,运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和情感唤起学生的情感,以情促情,看图、想象说话练习,这都有利于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积淀。

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视野不够开阔,大多数学生对黄山奇松缺乏感性认识。

这节课庄老师充分利用多媒体弥补了这一缺陷,以直观的图像,艳丽的色彩,逼真的音响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了学生的想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年级语文教案)《18黄山奇松》教学设计、自评分析、教学反思、活动总结

(五年级语文教案)《18黄山奇松》教学设计、自评分析、教学反思、活动总结

《18 黄山奇松》教课方案、自评剖析、教课反省、活动总结五年级语文教课方案教课目的: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构成的词语,会用“矗立、历尽沧桑”造句。

2、能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能背诵课文第 2 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感觉黄山奇松的奇美,培育审美情味,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课重难点:1、指导朗诵,在读中领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2、在读的过程中,借助网络、联合课文语言文字,以迎客松为打破口,感悟黄山松之奇。

(姿态之奇、经历之奇、精神之奇)从黄山松成长的艰辛中认识百折不挠的精神和坚强的生命力。

教课准备:训练学生娴熟上网搜寻的能力、大批收集相关黄山及黄山松的资料、做好课前充足的预习以及课件教课时间:3课时(1、3 课时略)第二课时教课过程自评剖析一、情境导入1同学们,你们去过黄山吗?(没有)你阅读过哪些名山大川,给你什么样的感觉?2、明朝有位有名的旅行家徐霞客在游乐黄山后,写下了“五岳回来不看山,黄山回来不看岳”的千古名句。

今日我们一同去旅行黄山。

感受一下黄山奇松的魅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导入新课时可否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吸引学生学习;可否拨动学生的感情之弦,让学生诚心学习,至关重要。

(设计企图:引用明朝大文豪的诗句,学生的思想获得了很大的调换,想去揭开那黄山奇松那一层神奇的面纱,升腾起激烈的研究欲念二、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这篇课文向我们讲了什么?陪客松送课松板书:迎客松2、学习第一自然段⑴齐读,从第一自然段你理解了什么?理解“誉”“有名于世”“情有独钟”⑵指导朗诵过渡:要想看松,知道哪个地方是最佳观松处吗?3、学习第二自然段⑴请同学们取出笔边划边看迎客松是什么样?出示课件,相机板书:姿态优美① 为何说迎客松历尽沧桑?并用“历尽沧桑”练习说话。

②“郁郁苍苍”又指这棵松树的什么?③ 指导朗诵。

⑵课文怎样介绍陪客松的?① 出示课件,抽生读。

② 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板书:绿色巨人⑶出示课件五年级语文教课方案教师要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对文本有完好的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山奇松》评课稿
《黄山奇松》是一篇描写黄山秀美风光的散文,课文以生动的笔墨再现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字里行间流淌着美感: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

宋老师在教学时能运用文本充分地训练学生的朗读,整个教学以读为主线,引领学生自读自悟,充分尊重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如:你读了课文觉得黄山奇松的特点是什么?你从哪儿体会出来的?你能把你对黄山奇松的感受读出来吗?你能做小导游吗?等等。

让学生自己对课文的领悟取代教材的讲解分析,让学生自己的感性体验取代整齐划一的指导,整个设计都是为了张扬学生的个性激发灵性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