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对策
社会实践中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
社会实践中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
引言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或一方父母在外地工作,将子女留在家乡或
他人照顾下的儿童。
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和缺乏关爱,留守儿童普
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本文将探讨社会实践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
题的原因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
1. 缺乏父母关爱: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无法提供足够的关爱和
支持,导致留守儿童感到孤独和无助。
2. 心理空虚感:留守儿童缺乏亲密的人际关系和朋友圈,常常
感到孤立和寂寞。
3. 情感失调:留守儿童常常面对父母的长期分离,缺乏稳定的
情感依托,容易产生情感失调和焦虑情绪。
4. 学业压力:由于家庭关系不稳定和缺乏父母的教育指导,留
守儿童在学业上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压力,导致学习困难和自卑心理。
解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建议
1. 加强家庭关系:父母应尽量减少长期分离的时间,与子女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亲密关系,提供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2. 建立健康的社交圈:学校和社区应提供更多的社交活动,帮助留守儿童建立友谊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3. 心理疏导和辅导:学校可以设立心理咨询服务,为留守儿童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调整情绪和解决问题。
4. 学业指导和支持:学校和社会可以提供额外的学业辅导和关注,帮助留守儿童克服学习困难,增强自信心。
结论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通过加强家庭关系、建立健康的社交圈、提供心理疏导和辅导以及学业指导和支持,我们可以帮助留守儿童克服心理健康问题,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留守儿童指的是在农村地区父母因为工作等原因长期不在家照顾孩子的儿童。
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以下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的一些具体内容。
1. 孤独感:留守儿童经常一个人度过时间,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怀,感到孤独和无助。
对策: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支持,鼓励他们与同伴交流和互动,帮助他们建立正常的社交关系。
2. 情绪问题: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注和安慰,留守儿童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焦虑、抑郁等问题。
对策: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咨询机制,提供专业心理辅导,帮助他们理解自己的情绪,并学习积极的情绪调节方法。
3. 教育问题: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往往缺乏家庭教育的引导和监督,容易出现学习压力大、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
对策: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学习辅导,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鼓励他们积极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4. 心理健康问题:长期的孤独和心理压力容易导致留守儿童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例如自卑、自闭、焦虑等。
对策:加强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关注,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心理评估,提供相应的心理治疗和支持。
5. 家庭关系问题: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亲子关系容易疏远,导致家庭关系紧张。
对策:建立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沟通机制,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加强亲子沟通,增进亲子关系的紧密度。
6. 自我认同问题: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对自我身份和角色产生困惑,缺乏清晰的自我认同。
对策:为留守儿童提供多样化的成长经历和正能量的启发,引导他们积极探索自我身份,并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
7. 心理抵抗力问题:留守儿童由于长期面临困境,容易缺乏心理抵抗力,面对诸多压力无法有效应对。
对策:加强留守儿童心理韧性的培养,通过培训和活动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和抗压能力。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得到关注和解决。
政府、学校、社会组织和家庭都应该共同努力,为留守儿童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教育,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或亲属长期外出务工等原因,留在农村家中生活的未成年人。
由于长期缺乏父母陪伴和家庭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可能面临着心理健康问题。
本文将详细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包括:1. 孤独感:由于长期缺乏亲人的关爱和陪伴,留守儿童容易感到孤独和孤立,缺乏归属感。
2. 情感淡漠:农村留守儿童常常无法感受到父母的温情,缺乏亲情关怀,导致情感淡漠甚至冷漠。
3. 自卑感:由于缺乏父母的鼓励和肯定,留守儿童容易产生自卑感,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影响自信心的培养。
4. 忧虑和压力:留守儿童经常面临各种压力,如学习压力、生活压力等,缺乏父母的安抚和支持,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加重。
5. 行为问题:一些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独立生活,缺乏父母教育的指导和约束,容易出现行为问题,如攻击性、自闭、偷窃等。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1. 政府关注和支持:政府应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建立相应的政策和法规,并投入资金和人力资源来改善他们的生活和教育环境。
2. 学校教育支持:学校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帮助他们建立自信、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适应能力。
3. 家庭关怀和陪伴:家长和亲属应尽量减少外出务工的时间,多留在家中陪伴孩子,提供爱和关怀。
家庭成员应多与留守儿童进行交流,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保持家庭的温暖氛围。
4. 社区关爱服务:社区应建立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机构,提供心理咨询、情感支持等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健康问题。
5. 引导兴趣爱好:帮助留守儿童发展兴趣爱好,参加体育、艺术等活动,增加社交圈子,丰富生活,提高自我认同感。
6. 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宣传教育,提高家庭、学校和社会对他们的关注度和了解度,促进社会共同关心和帮助他们。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留守儿童是指因为父母长期在外地工作而留在家乡或亲戚家中独自生活的儿童。
由于长期缺乏家庭陪伴和父母的教育照顾,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存在许多问题。
第一,留守儿童情感障碍。
因为缺乏父母的陪伴,留守儿童普遍感到孤单寂寞。
有些孩子会出现情感不稳定的问题,如易激动、抑郁等。
第二,留守儿童自理能力差。
由于缺乏父母的指导和关心,留守儿童的自理能力相对较差。
例如,他们可能无法自己做饭、洗衣服等日常生活中必须掌握的技能。
第三,留守儿童易受欺凌。
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独自生活,缺少与同龄人交往的机会,有时候会成为欺凌的对象。
针对以上问题,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促进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一、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家长应该尽量避免把孩子留在家里,而是要尽量安排孩子参加各种群体活动,增加孩子的社交空间。
家长在陪孩子学习的同时,还要关注孩子的情感状态,尽可能多地和孩子沟通和交流,让孩子能够理解他们的处境和情况,从而改善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
二、加强学校教育的引导和帮助在学校中,老师要特别关注留守儿童的情况,向他们提供更为全面细致的关爱,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留守儿童正确看待自我、他人以及家庭和生活。
加强班级管理和心理辅导,帮助留守儿童改善情感问题、提高自理能力和自信心。
三、社会各界加强关注和帮助政府、社会工作者、爱心人士、义工,以及大学生帮扶支持等,都可以为留守儿童提供各种帮助。
例如,积极参与义工服务,为留守儿童提供精神慰籍、帮助他们提高学习兴趣和生活乐趣,也可以采取义卖、义诊等方式募集爱心,为留守儿童提供物质帮助,缓解一部分生活压力。
综上所述,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在现代社会中需要引起广泛的关注。
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可以共同努力,为留守儿童提供完善的心理健康服务,提高留守儿童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因其父母或一方父母外出务工,留守在农村的未成年子女。
这些孩子面对的心理压力与其他孩子面对的相比,存在着独特的问题,如情感上的孤独、自尊心受损、沉默寡言、自卑感等。
这种环境下,孩子的性格、情绪、认知、行为等都受到影响,可能会导致心理健康问题。
一、心理健康问题1. 孤独感留守儿童无法和父母或兄弟姐妹在一起感受家庭的温暖,导致他们感到孤独,缺乏安全感。
2. 依赖性和焦虑由于缺乏亲密的关系,留守儿童比较依赖外界的关注和照顾。
日复一日的班级生活和家庭照料,让他们产生焦虑情绪,无法认清自己的人际关系。
3. 自卑感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关注和肯定,不容易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导致他们产生自卑感。
4. 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他们由于经常一个人在家,产生恐惧或防御性。
他们有时也把这种不安心态带到学校里,表现在对老师的不信任、对同学怀疑等方面。
二、对策1. 加强留守儿童的亲子互动家庭中的亲子关系是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首要因素。
家长要抽空回家陪孩子,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增强孩子的关注感和安全感。
2. 学校方面要开展针对留守儿童的辅导课学校可以增加有关留守儿童的课程,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家庭情况,并提供心理咨询。
3. 加强留守儿童之间的社会交往留守儿童之间通常都有共同的经历和体验,他们可以相互交流,增进友谊,建立良好的关系,从而增加自我认同感。
4. 增强教育的正面影响农村留守儿童中,部分在学业上处于低水平,不少也缺乏自信。
学校应该通过积极激励、鼓励、奖励等方式,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弥补由缺席父母所带来的情感空缺感。
结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
怎样建立留守儿童的良好心理健康,需要家长、教师、社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来完成。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1. 引言1.1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农村留守儿童指的是因父母长期外出务工或其他原因而长期留在农村家中由亲属照看的儿童。
他们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家庭温暖和关爱,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农村留守儿童常常面临孤独、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缺乏情感支持和安全感。
他们缺乏父母的教育和引导,对社会规则和价值观缺乏正确认知,容易形成叛逆行为。
长期独自生活容易导致他们性格孤僻、不善交往,社会适应能力较差。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是加强家庭教育,提升亲属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支持力度;二是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服务机构,为他们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三是加强学校教育,引导留守儿童正确树立人生观和价值观;四是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增强留守儿童的心理自我保护意识。
通过以上措施的落实,可以有效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促进他们健康成长,为社会建设培养更多积极向上的人才做出贡献。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让这些孩子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2. 正文2.1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1. 孤独与孤立感: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或其他原因,农村留守儿童缺乏家庭温暖,长期处于孤独与孤立状态,容易产生心理隔阂。
2. 情感缺失:家庭成员长期分离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缺乏家庭关爱和陪伴,缺乏安全感和亲情支持,容易产生情感上的空虚和缺失。
3. 心理压力: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化和家庭状况不稳定,农村留守儿童常常承受着来自学业、生活和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心理压力,容易导致情绪不稳定和心理问题的产生。
4. 自我认同困惑:缺乏父母的指导和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对自己的身份和角色产生困惑,不清楚自己在家庭和社会中的位置和作用,影响到自我认知和发展。
5. 教育与成长障碍:缺乏家庭的教育与引导,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成长过程中会面临诸多困难,包括学习动力不足、学习习惯差等问题,影响到他们的学业成绩和未来发展。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方案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入城市打拼,而这其中不乏大量的农村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是指由于其父母或监护人外出务工、经商等原因,无法陪伴在身边,长期处于“留守”状态的儿童。
由于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往往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1. 心理孤独感农村留守儿童大多长期处于父母不在身边的状态,他们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爱,往往感到孤独。
这种孤独感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如自卑、焦虑、抑郁等。
2. 情感失调与父母长期分离会使孩子产生一种情感失调,甚至对家庭缺乏归属感。
当父母长期离家不归时,孩子们会觉得自己被抛弃了,从而产生自卑感和不安全感。
3. 心理压抑当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往往没有人能及时倾听、给予支持和安慰,这会导致孩子的心理压抑。
在长期没有得到消解的情况下,这种心理压抑可能会发展成抑郁等心理问题。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方案1. 父母回家让父母回到农村来陪伴孩子,可以有效解决孩子的孤独感和情感失调问题。
确保孩子与父母之间有良好的亲子关系,建立良好的亲情,帮助孩子促进情感的稳定和成长。
2. 安排亲近人的陪伴为孩子安排亲近的人陪伴,可以减少他们的孤独感,增加安全感,帮助孩子建立更多的人际关系。
亲近的人可以是祖父母、叔叔阿姨、堂兄姐等。
真正关心爱护孩子的人,能够在生活上和精神上对孩子进行多方面的关怀。
3. 心理辅导为孩子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能够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和疏导情绪。
心理辅导师能够从专业的角度出发,针对孩子的心理需求进行开导和引导,从而缓解其心理问题。
此外,家长也可以了解一些基本的心理辅导方法,随时给孩子提供心理支持。
4. 安排丰富的课外活动农村留守儿童往往过度依赖电子产品,不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外活动中去。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措施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措施
留守儿童可能会面临一些心理问题,以下是一些可能有用的措施来帮助他们:
1. 提供支持和关爱:留守儿童需要感受到他人的关心和支持。
家庭、学校、社区和社会组织可以提供情感上的支持,让他们感到被重视和爱护。
2. 促进亲子沟通:保持留守儿童与父母的联系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电话、视频通话、写信等方式促进亲子沟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
3. 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帮助留守儿童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与同龄人、老师、亲戚朋友等建立亲密的联系。
参加兴趣小组、俱乐部或社区活动可以提供社交机会。
4. 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和社区可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留守儿童了解自己的情绪和心理状态,提供应对压力和情绪管理的技巧。
5. 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可以为留守儿童提供个别或小组咨询,帮助他们处理情绪问题、解决困惑和提升心理适应能力。
6. 培养积极的心态:鼓励留守儿童培养积极的心态,关注自己的优点和潜力,培养自信和自尊心。
7. 改善家庭环境:如果可能的话,改善留守儿童的家庭环境,例如提供更好的经济条件、创造稳定的家庭氛围等。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留守儿童的情况都不同,因此需要根据个体的需求和特点来制定相应的措施。
综合的支持和关爱可以帮助留守儿童克服心理问题,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关于留守儿童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留守儿童问题及对策建议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差距的拉大,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一方或双方长期在外打工,将子女留在老家或亲戚家里照顾自己。
他们面临着心理、教育、健康等多方面的问题,在成长过程中承受了沉重的心理压力和巨大的成长困难。
如何解决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社会难题。
一、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1. 心理问题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在家庭生活和情感关系方面会受到一定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较一般儿童存在差距。
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爱,留守儿童容易产生孤独、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2. 教育问题留守儿童由于家庭环境和教育资源的限制,缺乏良好的教育氛围和教育指导,对学业和学习兴趣产生消极影响。
长期缺乏父母的教育指导和关心,使得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较一般儿童有所下降。
3. 健康问题留守儿童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照料,生活饮食、日常作息等方面不规律,容易导致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等身体健康问题。
由于自身生活能力有限,留守儿童在紧急情况下无法得到及时的帮助和救助,容易发生事故和伤病。
二、对策建议1. 完善政策法规应加强对留守儿童问题的立法和政策制定,保障留守儿童的基本权益和利益。
建立健全全面的留守儿童保障体系,包括教育、心理健康、生活照料等方面的政策,并加强对政策的实施和监督。
2. 提高城乡教育资源均衡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投入,提高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
保障留守儿童接受良好的教育资源,解决他们的学业问题。
3.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关怀和教育,培养其健康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和专业人员的培训,鼓励留守儿童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活动,增强其心理调适和自我保护意识。
4. 家庭教育辅导加强对留守儿童家庭的教育辅导和支持,提高父母的教育水平和育儿意识。
建立亲子教育支持体系,提高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和关心,加强父母与子女交流。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1. 引言1.1 什么是农村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或其他原因,孩子留在农村老家由其他家庭成员或亲友照顾,面临着长时间分离家庭,缺乏父母关爱和陪伴的问题。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高达数千万,这个庞大的群体面临着诸多生活和心理健康问题。
他们通常缺乏家庭关怀、情感支持和安全感,容易产生孤独、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常常面对教育资源不足、社会支持不够、心理健康问题被忽视等困境,因此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尤为突出。
对于这些弱势群体,我们需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帮助他们解决困境,塑造积极的心理健康。
1.2 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性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中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许多农村家庭的孩子被留在家乡由爷爷奶奶或亲戚照顾,他们因长时间与家人分离而面临着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健康问题对留守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可能导致他们在情感、认知和行为方面出现各种问题。
心理健康是人类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心理健康问题若得不到及时干预和治疗,可能会对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和自我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留守儿童容易出现孤独、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其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甚至影响其未来的发展和成才。
留守儿童缺乏家庭温暖和关爱,长期处于孤独状态,易受外界负面影响,导致心理问题的严重化。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极为重要,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努力来解决。
只有通过有效的对策和措施,才能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
2. 正文2.1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或其他原因,导致孩子长时间不能与父母同住,独自留在农村家乡的儿童。
这一特殊群体面临着诸多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农村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关爱和陪伴,容易感到孤独和无助。
他们长时间独自面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缺乏家庭温暖的陪伴,心理上很容易产生孤独感。
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留守儿童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长期在外务工或其他原因而留在家乡生活的儿童。
他们因为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和照顾,面临着多种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分析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1.心理问题父母的长期离家导致留守儿童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容易产生孤独、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他们常常感到孤独无助,缺乏安全感,甚至产生自卑情绪。
2.学习问题由于缺乏家长的监督和指导,留守儿童在学习上常常得不到及时的支持,容易出现学习成绩下降、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
3.行为问题在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的情况下,留守儿童容易产生行为问题,如叛逆、消极、不良习惯养成等,甚至有些孩子会走上不良的道路。
4.身体健康问题由于生活条件和饮食水平的限制,留守儿童容易出现身体健康问题,甚至有些孩子会出现营养不良、生长发育不良,甚至患病的情况。
5.社会适应问题长期与父母分离的留守儿童在社交和人际交往方面存在较大困难,很难融入集体生活,缺乏与同龄人的交流和沟通。
二、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咨询服务制度,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和积极的心态。
2.建立家庭教育辅导机构建立专门的家庭教育辅导机构,为留守儿童父母提供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教育意识和家庭教育能力,以便更好地关爱和教育孩子。
3.加强学校教育学校应该重视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指导和辅导,提供更多的关爱和帮助,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校各项活动,提高学习成绩。
4.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留守儿童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留守儿童关爱基金,为留守儿童提供物质帮助,解决他们的生活和学习需求。
5.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学校和家长共同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6.建立关爱留守儿童的志愿者团队社会各界应积极参与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建立关爱留守儿童的志愿者团队,为留守儿童提供陪伴和关爱,帮助他们度过难关,健康成长。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摘要】农村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缺失和学习压力下面临心理健康问题,缺乏关爱和陪伴可能导致心理问题,而家庭教育不足会引发行为问题。
学习压力和适应能力不足也给他们带来困扰,同时缺乏心理支持和咨询渠道使问题更加严重。
社会应加强关爱和支持、家庭应加强教育和氛围建设、学校应提升教育质量和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同时建立心理咨询服务体系。
全社会应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应综合施策,共同努力解决,以保障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关爱,家庭教育,学习压力,社会支持,心理咨询服务,全社会关注,综合施策。
1. 引言1.1 定义和背景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长期外出务工或其他原因导致儿童在农村留守,与父母分离,缺乏正常家庭关爱和陪伴的一类特殊群体。
这些留守儿童通常由祖父母或其他亲属照料,他们生活在相对封闭的农村社区中,缺乏父母的直接照护和教育。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源于我国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外出,留守儿童的数量近年来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成为我国社会面临的一大难题。
留守儿童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导,往往会导致他们在心理发展上存在种种问题,需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和帮助。
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理解他们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是当前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1.2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外出务工或其他原因,长期由其他亲属、邻居或村民照顾成长的农村儿童。
根据中国妇联等部门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90万,占农村儿童总数的近15%。
这些留守儿童大多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但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缺乏家庭关爱和教育,他们面临着许多心理健康问题的困扰。
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状况复杂,家庭结构不完整、缺乏父母关爱、缺乏家庭氛围等问题普遍存在。
他们长时间与父母分离,失去亲情的陪伴,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容易产生孤独、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由于家庭教育缺失,留守儿童在行为方面也存在问题,比如缺乏自制力、不良习惯等。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及解决策略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及解决策略农村留守儿童指的是在农村地区由于父母外出务工而留在家乡寄居亲友家或独自生活的儿童。
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家庭关爱和陪伴,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下面将列举一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
问题一:情感失落与孤独感由于缺乏父母陪伴,农村留守儿童常常感到孤独和无助,情感失落。
解决策略:建立亲子联谊活动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组织义工团队或心理健康专家,定期组织亲子联谊活动,让父母和留守儿童有机会进行交流,加强亲子关系的建立。
通过活动,父母可以向儿童表达爱和关心,缓解他们的孤独感。
问题二:学业困难及学习压力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业困难往往是由于缺乏父母辅导和学习资源的限制,导致学习压力增加。
解决策略:提供学习支持和资源学校和社区可以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辅导和资源支持。
可以成立学习小组,由志愿者或高年级学生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帮助。
政府也可以提供经济支持,改善留守儿童的学习环境和设施。
问题三:心理问题与社交障碍长期缺乏父母关爱和家庭支持,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等。
他们也面临着社交障碍,不懂得与同伴交流和相处。
解决策略:建立心理咨询服务和开展社交技能训练政府可以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为留守儿童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和辅导。
学校可以开展社交技能训练课程,教导留守儿童与人相处的技巧和方法,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
问题四:缺乏自信与自尊心父母的长期离家导致农村留守儿童自信心和自尊心的缺失,对自己缺乏信心,容易受到欺负和排挤。
解决策略:提升自信心和自尊心的培养学校和社区可以组织自信心和自尊心的培养活动,如戏剧表演、艺术作品展示等,鼓励留守儿童展示自己的才能和特长,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问题五:价值观和道德观念缺失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教育和引导,农村留守儿童容易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
解决策略:开展道德教育活动和培训学校和社区可以开展道德教育活动和培训,引导留守儿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导言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逐渐显现出来。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探讨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思路和参考。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背景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由于农村就业状况和教育资源的限制,父母出去打工或迁往城市而长期留在农村的儿童。
他们常年独自生活,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爱。
他们面临着许多心理健康问题,如孤独感、自卑感、情感疏离等。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具体表现孤独感1.:缺乏家庭关爱和陪伴,使留守儿童产生孤独感,往往感到无助和失落。
焦虑和抑郁2.:长期面对父母的缺失和不确定性,留守儿童容易产生焦虑和抑郁情绪,影响其心理健康。
自卑感3.:由于缺乏家庭关爱和良好的成长环境,留守儿童常常感到自卑,缺乏自信心。
情感疏离4.:由于缺乏亲情关怀,留守儿童在情感上与父母和亲人疏离,影响其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持。
学业压力5.:留守儿童在学业上往往缺乏家庭支持和指导,面临着较大的学业压力。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为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我们应采取以下对策:加强家庭教育1.:建立健全的家庭教育机制,鼓励父母与孩子保持密切的亲子关系,提供情感支持和关爱。
完善留守儿童支持体系2.:建立起政府、学校、社区等多方合作的留守儿童支持体系,为他们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3.: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提供丰富的课外活动4.:为留守儿童提供各种丰富的课外活动,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增加社交圈子,减轻孤独感。
建立合理的学校教育机制5.:改变传统的农村学校教育方式,注重留守儿童的特殊需求,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支持。
加强社会关爱和参与6.:社会各界要关心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积极参与到解决工作中,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结语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当前社会亟需解决的难题。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地区的劳动力纷纷走向城市谋生,而留守儿童问题逐渐成为农村家庭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离异、疾病等原因,日常生活中长时间与父母分离,由其他家庭成员或外教照顾的未成年人。
他们长期处于缺乏家庭支持和关爱的状态下,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和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出发,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以期能够减轻留守儿童的心理压力,促进其健康成长。
1.1 孤独与孤立感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家庭温暖和关爱,容易产生孤独和孤立感。
在生活中,他们缺少家长的陪伴和引导,长时间处于孤独的状态下,心理易产生问题。
1.2 自我认同困惑父母长期不在家,留守儿童在同龄人或其他亲戚家庭中成长,往往缺乏安全感和认同感,容易对自己的身份产生困惑,甚至产生自卑感和无助感。
1.3 教育与情感缺失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情感缺失往往比较严重。
父母不在家,没有人进行及时的教育和情感引导,导致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方面存在巨大的缺失。
1.4 心理健康问题凸显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凸显。
焦虑、抑郁、自卑、情绪不稳定等问题比较普遍,甚至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2.1 经济原因农村家庭的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父母外出务工是为了谋生。
由于留守儿童无法随同父母外出,长期与父母分离,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
2.2 家庭矛盾部分留守儿童是因为家庭矛盾导致父母离异或者家庭关系紧张而导致的,缺乏家庭的温暖和支持。
2.3 教育资源匮乏在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导致留守儿童教育和情感的缺失,影响其心理健康的发展。
2.4 基层社会照料不足在基层社会,对留守儿童的照料和关爱不足,导致留守儿童长期处于缺乏关爱的状态下,心理健康问题产生。
3.1 完善政策法规,加强监管政府应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在保障农村留守儿童权益的加强对相关班子和机构的监管,落实相关政策,保障留守儿童的权益。
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策略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外出务工或其他原因,长期在农村留守的儿童。
他们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和照顾,容易产生孤独、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一、加强家庭教育农村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没有父母陪伴的环境中,缺乏家庭教育的熏陶和指导。
首先需要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的教育工作,帮助父母和监护人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引导他们重视对孩子的心理关爱和指导。
家庭教育是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只有家庭环境良好,孩子的心理健康才会得到有效的保障。
二、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包括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社工等。
他们可以深入农村学校和社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咨询和治疗服务,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农村学校和社区,开展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向他们传授心理健康知识、情绪管理技巧、自我调节能力等。
通过这些课程,帮助农村留守儿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学会正确的情绪表达和情绪管理方式,提升心理素质,增强心理抵抗力。
四、开展心理活动和游戏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活动和游戏,是帮助农村留守儿童缓解心理压力、促进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
可以组织一些心理情感教育活动,比如情感表达训练、群体沟通训练、情绪管理游戏等,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情感表达和情绪调控的技巧,增强社交能力和心理适应能力。
五、建立心理支持网络农村留守儿童长期处于缺少父母陪伴的状态中,需要建立心理支持网络,给予他们必要的关心和支持。
可以邀请一些心理专家、社工人员定期走访留守儿童,倾听他们的心声,关注他们的成长需求,给予他们心理上的支持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和关怀。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很多农村家庭为了经济发展而选择到城市打工,留下了孩子在农村生活,这些孩子被称为留守儿童。
然而,留守儿童面临着很多心理健康问题,如孤独、焦虑、抑郁等。
以下是针对这些问题的对策:
1.加强心理疏导服务
留守儿童需要有专业的人员来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缓解焦虑、孤独等负面情绪。
政府可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让孩子们知道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如何与别人建立良好的关系等。
2.提高关爱度
留守儿童对家庭的缺失感非常强烈,社会应该提高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度和关爱度,让孩子们感受到温暖和关怀。
比如,可以组织志愿者去农村看望留守儿童,送去关心和鼓励。
3.建立家庭教育支持系统
农村留守儿童缺乏家庭教育的支持,很容易产生行为问题。
可以建立家庭教育支持系统,为留守儿童的亲人提供一定的教育、心理支持等方面的帮助,帮助他们更好地照顾孩子。
4.提高教育质量
教育是留守儿童成长的重要保障。
政府和学校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质量,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
总之,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努力来解决。
政府、社会组织、学校、家庭等各方
面应该共同努力,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为了谋求更好的生活条件,他们不得不将孩子留在老家由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戚照顾,这就是所谓的农村留守儿童。
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着独立生活和学习的压力,他们往往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教育,长期以来导致了他们心理健康问题的凸显。
而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帮助农村留守儿童解决心理健康问题。
一、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1. 孤独感: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工作,留守儿童缺乏家庭温暖,缺少亲情关爱,导致他们产生孤独感,心理上产生障碍。
2. 自卑感:在和同龄人交往的过程中,留守儿童会感到自己和别人有很大的差异,产生自卑感。
3. 学习压力:留守儿童在学习上往往缺乏家庭的指导和鼓励,长期独立学习容易导致学习压力过大。
4. 人际关系问题:缺少与父母亲密的交流,使得留守儿童在与人交往时容易产生不信任感,影响人际关系的发展。
二、对策1. 加强家庭教育在农村,家庭教育是最基础的教育形式,因此要加强对爷爷奶奶、亲戚等家长的教育,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为孩子提供更多的亲情关爱。
父母在外打工,应该利用假期和节假日回家,加强与孩子的交流,传递对孩子的爱和关心。
2. 学校心理辅导学校是孩子们的第二个家,要加强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工作,通过心理辅导教师,为留守儿童提供专业的心理援助。
这样可以缓解留守儿童孤独和自卑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自我价值观。
3.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校园内定期开展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让留守儿童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学会正确处理心理问题。
通过课堂教育、心理测试等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让留守儿童增加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和认识。
4. 家庭访谈和社区帮扶教育部门可以组织相关人员对留守儿童的家庭进行访谈,了解家庭的情况,根据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提供帮扶措施,比如为家庭提供心理咨询、家庭教育指导等方面的帮助,有效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外出务工等原因而留在农村的儿童。
由于长时间与父母分离或缺乏良好的家庭环境,这些留守儿童往往面临心理健康问题。
本文将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应对策略,以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
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包括孤独感、焦虑、自卑、情绪不稳定等。
由于父母长期的外出,留守儿童往往缺乏温暖的家庭氛围和父母的陪伴,容易感到孤独和无助。
不良的家庭环境、社交困难和教育资源匮乏也给他们带来了压力和焦虑感,导致自卑和情绪不稳定。
1. 政府支持: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和关怀,提供相关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服务机构,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
2. 学校支持:学校应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举办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增加他们的心理素质。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间的友谊和互助活动,增加他们的社交机会和情感支持。
3. 社区支持:社区可以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留守儿童参与,增加他们的社交活动和人际交往。
社区还可以建立志愿者团队,关心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情况,给予他们相应的帮助和关怀。
4. 父母教育:建立留守儿童家长培训机制,教育父母如何正确对待和引导他们的孩子。
提供与父母沟通和关爱方法的培训,帮助他们更好地照顾和支持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5. 心理咨询: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排解内心的压力和焦虑。
心理咨询师可以与他们建立信任关系,倾听他们的心声,并给予积极的指导和支持。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政府、学校、社区和家长都应该给予他们关爱和支持,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服务,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我们也应该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大众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
父母/监护人
学校教育
1. 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实施帮扶制度2.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讲座、个别辅导3. 优先保障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需求4.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留守儿童成长
学校
社会支持
1. 政府完善关爱服务体系,制定相关政策2. 动员社会组织、企业等社会力量,提供物质与精神帮助3. 村级组织关注留守儿童成长,搭建服务平台4. 推进城乡服务保障体系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人际交往能力
与人交往能力不足,社交圈狭窄
普遍现象,影响社会适应能力
心理问题
如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
患有心理疾病的比例远高于普通儿童
二、教育对策
对策方向
具体措施
实施主体
家庭教育
1. 父母或监护人树立科学教育理念,注重引导式教育2. 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关注成长变化3. 关注孩子的思想和心理健康状况,及时疏导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
心理健康问题描述比 Nhomakorabea/情况孤独感
长期缺乏父母关爱和陪伴,导致情感缺失
普遍现象,约43.8%的留守儿童与其监护人情感交流少
自卑感
因家庭状况、父母不在身边等原因产生自卑心理
普遍存在,影响性格发展
心理压力
担心家庭经济、学习压力等
较高,影响心理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对策
作者:李小兵
来源:《新课程·中旬》2014年第02期
摘要: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期的产物,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必要的关爱、引导和教育,在学习、品行、心理等方面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关系到一代人的健康成长。
学校应该充分发挥优势,采取多种手段、利用多个渠道帮助留守儿童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学校教育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数以千万计的父母不得不和自己的孩子分离,将孩子交给年迈的父母或他人照管。
在农村出现了一个新的儿童群体——留守儿童。
在我国贫困山区,留守少年的数量逐年增多,这些学生大部分缺少父母的关爱,心理往往是抑郁的、封闭的,且自律性差,自尊心强,学习生活遇到困难就中途辍学。
面对此时学生复杂多样的生理特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留守儿童共性问题
1.留守儿童个性心理问题。
由于孩子的监护人大多是老人,老年人唠唠叨叨,亲友、邻居、自己家务繁多,有时无暇顾及,导致留守儿童与代理监护人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心里有苦无处诉说,有困惑无法得到解答,思想偏差无法得到及时纠正,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严重的心理问题。
大多数留守儿童性格内向、孤僻、不合群、不善于与人交流,自暴自弃、不求上进,对监护人的劝告和老师的教诲听而不闻,脾气暴躁,易冲动发怒,攻击性强,以伤害他人来寻求心理上的发泄等。
2.留守儿童修养问题。
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没时间照料孩子,为弥补自己的愧疚,就想方设法给孩子以经济补偿或物质补偿,导致部分孩子好逸恶劳,行为习惯差,喜欢说谎,小偷小摸,花钱大手大脚,沉迷于电脑游戏,并且具有很强的破坏性、影响性。
留守儿童表现为自私自利、不关心他人、缺乏良好的情感。
一些留守儿童自我管束不严,沾染恶习,趁机进网吧,进游戏厅,甚至欺骗爷爷、奶奶,以学校要缴名目繁多的费用为由,在家骗钱,拿到钱后聚众赌博,模仿社会上的“帅哥”,出口成“脏”,语言很不规范,极易伤害他人,导致矛盾激发,对学校的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留守儿童学业问题。
部分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管束,祖辈缺少文化,回到家里无人指导作业,导致成绩不好,对学习丧失兴趣,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按时完成,甚至有些学生根本不做作业,课堂上注意力容易分散,不能全身心投入学习,久而久之,厌恶学习,有的
甚至产生辍学的念头。
这样的学生几乎每班都有,可别看只有少数几个,致使整个班级的学风、班风都受到很大的影响,让老师们很无奈。
二、做好留守儿童工作的几点建议
1.把留守儿童教育工作列入学校常规,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机制。
把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作为学校的一项常规工作,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做到远期有目标、近期有计划、活动有措施、阶段有总结,并把其纳入学校年度工作计划之中,把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联系起来,逐步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
对在校留守儿童进行全面登记,为他们设置家庭背景档案,落实好他们的监护人,将他们及他们的家长和监护人的有关信息做详实全面的记载,以便有针对性地对留守儿童进行管理和教育。
2.要加强以心理教育为主的健康教育工作。
健康教育工作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学校要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特别要重点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应开设心理课程,引导留守儿童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
学校应配备一定数量的心理教育教师,设置心理辅导室,指导留守儿童解决心理问题,使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另外,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养成健康的学习生活习惯,形成全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局面。
3.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让孩子在丰富的学习生活中淡忘亲情的欠缺,以热情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
学校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每一位“留守儿童”都与一位老师结对,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状况进行“一对一”帮扶,实行“三个优先”(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关心、活动上优先参与),畅通“四个渠道”(谈心活动、家访活动、建立家长学校、通讯),让留守儿童受到更多的监督、照顾与关爱。
每学期要召开一到两次留守儿童家长会,及时了解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的要求,科学指导家长或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方法,探讨教育的途径,交流教育的经验,充分发挥家、校的联谊功能和作用。
家长与学校共同负责留守儿童品德教育、知识传授和素质教育,让留守儿童在家庭和学校都得到良好的教育。
4.改善家庭教育环境。
农村留守儿童处在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些孩子虽然不能长期和父母在一起,但父母不能推卸教育的责任。
因此,改善家庭教育环境尤为重要。
父母可以通过电话和网络的方式多关心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积极倾听子女的心声。
安排好留守儿童的生活问题,选择合适的监护人。
家长还应保持与老师的联系和交流,及时了解子女的近况,使子女感受到家的温暖,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健康成长。
总之,做好留守儿童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我们祖国的未来,让我们共同努力,积极寻求新的办法和思路帮助这个特殊的群体健康成长,为祖国的未来和社会的和谐奉献出自己的一份智慧与力量。
参考文献:
[1]李宝峰.农村“留守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干预[J].教育探索,2005(05).
[2]岳慧兰,等.“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6(10).
(作者单位甘肃省渭源县路园中学)
编辑乔建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