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福, 童丹丹, 邱江, 张庆林. (2016). 科学发明问题解决的脑机制再探
科学家破解大脑密码:揭示思维奥秘
科学家破解大脑密码:揭示思维奥秘1.引言在人类历史上,大脑一直是一个神秘而又复杂的领域。
我们一直在努力理解人类思维的奥秘,试图解开大脑的密码。
近年来,随着先进的技术和研究方法的出现,科学家们取得了重大突破,通过破解大脑密码,成功揭示了思维的奥秘。
本文将介绍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发现。
2.脑电波研究脑电波研究是一种常见的研究大脑活动的方法。
通过在头皮上放置电极,科学家可以记录到大脑发出的电信号。
最近的研究表明,脑电波的特定模式与不同的思维活动相关。
例如,当人们专注于某个任务时,他们的脑电波呈现出一种特定的模式。
这一发现为我们理解思维的过程提供了重要线索。
3.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fMRI)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fMRI)是另一种常用的研究大脑活动的方法。
通过测量血液氧合水平的变化,fMRI可以提供大脑不同区域的活动图像。
最近的研究发现,不同的思维活动在大脑中引起特定区域的激活。
例如,当人们进行语言处理时,他们前额叶的活动会增加。
这些发现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大脑中不同区域的功能分布。
4.神经网络大脑中的神经元以复杂而互连的方式组织在一起,形成了神经网络。
神经网络的研究揭示了思维过程中不同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
最新的研究表明,思维活动涉及到多个神经网络之间的协调和同步。
这些神经网络包括与感觉信息处理、注意力、记忆和决策相关的网络。
通过研究这些神经网络的活动,科学家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思维的整体机制。
5.脑机接口技术脑机接口技术是一种将人脑与外部设备连接的技术,可以让人们通过脑电信号来控制外部设备。
最新的研究表明,通过脑机接口技术,科学家们可以读取和解码人脑中的特定思维活动。
例如,科学家们成功地使用脑机接口技术实现了以意念驱动的机器人手臂的控制。
这一发现为帮助残疾人士恢复运动功能提供了新的途径。
6.大脑模拟大脑模拟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模拟来研究大脑活动的方法。
最新的研究表明,通过大脑模拟,科学家们可以在计算机上重现人类思维的某些方面。
12 心理学报2016总目录 100
[1]白学军,刘丽,宋娟,郭志英.特征和位置信息在价值驱动注意捕获中的作用[J].心理学报,2016,11:1357-1369.[2]王佳莹,缴润凯,张明.任务设置影响负相容效应的机制——自上而下认知控制对阈下启动信息加工的影响[J].心理学报,2016,11:1370-1378.[3]钟毅平,李琎,占友龙,范伟,杨子鹿.自我旋转面孔识别的ERPs研究[J].心理学报,2016,11:1379-1389.[4]王娟,张积家.义符的类别一致性和家族大小影响形声字的语义加工[J].心理学报,2016,11:1390-1400.[5]李利,张扬,李璇,郭红婷,伍丽梅,王瑞明.三语者语义通达中的跨语言重复启动效应[J].心理学报,2016,11:1401-1409.[6]李婧,陈安涛,陈杰,龙长权.词语型类别属性归纳中分类与属性推理过程的时间特征[J].心理学报,2016,11:1410-1422.[7]张奇勇,卢家楣,闫志英,陈成辉.情绪感染的发生机制[J].心理学报,2016,11:1423-1433.[8]赵英,程亚华,伍新春,阮氏芳.汉语儿童语素意识与词汇知识的双向关系:一项追踪研究[J].心理学报,2016,11:1434-1444.[9]罗利,黄敏儿.情绪调节在特质与情绪间中介效应模型的年龄差异[J].心理学报,2016,11:1455-1466.[10]杨沈龙,郭永玉,胡小勇,舒首立,李静.低阶层者的系统合理化水平更高吗?——基于社会认知视角的考察[J].心理学报,2016,11:1467-1478.[11]魏华,汪涛,周宗奎,冯文婷,丁倩.叠音品牌名称对消费者知觉和偏好的影响[J].心理学报,2016,11:1479-1488.[12]王孟成,邓俏文.缺失数据的结构方程建模:全息极大似然估计时辅助变量的作用[J].心理学报,2016,11:1489-1498.[15]杜雪娇,张奇.样例设计及呈现方式对学习代数运算规则的促进[J].心理学报,2016,11:1445-1454.[16]王永胜,白学军,臧传丽,高晓雷,郭志英,闫国利.副中央凹中字N+2的预视对汉语阅读眼跳目标选择影响的眼动研究[J].心理学报,2016,01:1-11.[17]胡艳梅,张明.基于记忆的注意捕获和注意抑制效应:ERP证据[J].心理学报,2016,01:12-21.[18]曹丛,王美萍,纪林芹,魏星,曹衍淼,张文新.MAOA基因rs6323多态性与母亲支持性教养对青少年抑郁的交互作用:素质–压力假说与不同易感性假说的检验[J].心理学报,2016,01:22-35.[19]尹可丽,包广华,钱丽梅,马霓珊.景颇族初中生的民族社会化觉察及其特征[J].心理学报,2016,01:36-47.[20]马红宇,谢菊兰,唐汉瑛,申传刚,张晓翔.工作性通信工具使用与双职工夫妻的幸福感:基于溢出-交叉效应的分析[J].心理学报,2016,01:48-58.[21]江程铭,刘洪志,蔡晓红,李纾.跨期选择单维占优模型的过程检验[J].心理学报,2016,01:59-72.[22]张剑,宋亚辉,刘肖.削弱效应是否存在:工作场所中内外动机的关系[J].心理学报,2016,01:73-83.[23]陈帅.团队断裂带对团队绩效的影响:团队交互记忆系统的作用[J].心理学报,2016,01:84-94.[24]江红艳,王海忠,何云,朱力.公司形象和产品属性超越的协同效应:基于刻板印象内容模型[J].心理学报,2016,01:95-105.[25].中国心理学会第十一届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和第十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纪要[J].心理学报,2016,01:106-108.[26]贾永萍,周楚,李林,郭秀艳.汉字的无线索回忆再认效应:重复学习和重复测验的作用[J].心理学报,2016,02:111-120.[27]孟迎芳,林无忌,林静远,蔡超群.双语即时切换下非目标语言语音和语义的激活状态[J].心理学报,2016,02:121-129.[28]王协顺,吴岩,赵思敏,倪超,张明.形旁和声旁在形声字识别中的作用[J].心理学报,2016,02:130-140.[29]雷寰宇,魏柳青,吕创,张学民,闫晓倩.多身份追踪中基于表情特征的分组效应[J].心理学报,2016,02:141-152.[30]王爱君,沈路,迟莹莹,刘晓乐,陈骐,张明.听障和听力正常人群空间主导性和空间参照框架的交互作用[J].心理学报,2016,02:153-162.[31]刘文娟,沈曼琼,李莹,王瑞明.情绪概念加工与情绪面孔知觉的相互影响[J].心理学报,2016,02:163-173.[32]贾磊,张常洁,张庆林.情绪性注意瞬脱的认知机制:来自行为与ERP的证据[J].心理学[33]何宁,朱云莉.自爱与他爱:自恋、共情与内隐利他的关系[J].心理学报,2016,02:199-210.[36]周翠敏,陶沙,刘红云,王翠翠,齐雪,董奇.学校心理环境对小学4~6年级学生学业表现的作用及条件[J].心理学报,2016,02:185-198.[37]黄敏学,雷蕾,朱华伟.谈钱还是谈情:企业如何引导消费者分享自媒体营销[J].心理学报,2016,02:211-220.[38]李秀君,石文典.选择性注意对听觉内隐学习的影响[J].心理学报,2016,03:221-229.[39]杨海波,刘电芝.片段再认任务在内隐序列学习研究中的有效性检验[J].心理学报,2016,03:230-237.[40]李广政,王丽娟.SPT效应的自动突显机制:来自输出监测的证据[J].心理学报,2016,03:238-247.[41]温红博,梁凯丽,刘先伟.家庭环境对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影响:阅读投入、阅读兴趣的中介作用[J].心理学报,2016,03:248-257.[42]应梦婷,江光荣,于丽霞,鲁婷.大学生自伤行为的强化敏感性基础[J].心理学报,2016,03:258-270.[43]胡小勇,郭永玉,李静,杨沈龙.社会公平感对不同阶层目标达成的影响及其过程[J].心理学报,2016,03:271-289.[44]叶勇豪,许燕,朱一杰,梁炯潜,兰天,于淼.网民对“人祸”事件的道德情绪特点——基于微博大数据研究[J].心理学报,2016,03:290-304.[45]詹沛达,边玉芳,王立君.重参数化的多分属性诊断分类模型及其判准率影响因素[J].心理学报,2016,03:318-330.[48]王栋,陈作松.运动员运动道德推脱与运动亲反社会行为的关系[J].心理学报,2016,03:305-317.[49]李恒,曹宇.第二语言水平对双语者语言抑制能力的影响——来自英语–汉语单通道双语者和英语–美国手语双通道双语者的证据[J].心理学报,2016,04:343-351.[50]李文福,童丹丹,邱江,张庆林.科学发明问题解决的脑机制再探[J].心理学报,2016,04:331-342.[51]廖素群,郑希付.认知重评对负性效价的抑制促进条件性恐惧消退[J].心理学[52]刘扬,孙彦.时间分解效应及其对跨期决策的影响[J].心理学报,2016,04:362-370.[53]段锦云,古晓花,孙露莹.外显自尊、内隐自尊及其分离对建议采纳的影响[J].心理学报,2016,04:371-384.[54]刘蕴,李燕萍,涂乙冬.员工为什么乐于助人?多层次的领导–部属交换对帮助行为的影响[J].心理学报,2016,04:385-397.[55]冯文婷,汪涛,魏华,周南.孤独让我爱上你:产品陈列对孤独个体产品偏好的影响[J].心理学报,2016,04:398-409.[56]柳武妹,王静一,邵建平.消费者触摸渴望的形成机制解析——基于认知体验视角[J].心理学报,2016,04:410-422.[57]崔楠,徐岚,谢雯婷.做会后悔还是不做会后悔?——自我调节模式对不作为惯性的影响[J].心理学报,2016,04:423-434.[58]温忠麟,范息涛,叶宝娟,陈宇帅.从效应量应有的性质看中介效应量的合理性[J].心理学报,2016,04:435-443.[59]叶浩生.镜像神经元的意义[J].心理学报,2016,04:444-456.[61]王福兴,侯秀娟,段朝辉,刘华山,李卉.中国象棋经验棋手与新手的知觉差异:来自眼动的证据[J].心理学报,2016,05:457-471.[62]刘聪,焦鲁,孙逊,王瑞明.语言转换对非熟练双语者不同认知控制成分的即时影响[J].心理学报,2016,05:472-481.[63]蔡阿燕,杨洁敏,许爽,袁加锦.表达抑制调节负性情绪的男性优势——来自事件相关电位的证据[J].心理学报,2016,05:482-494.[64]白学军,张琪涵,章鹏,周菘,刘颖,宋星,彭国慧.基于fNIRS的运动执行与运动想象脑激活模式比较[J].心理学报,2016,05:495-508.[65]王琼,王玮文,李曼,杜伟,邵枫.阻断内侧前额叶皮质TrkB受体对大鼠认知和海马BDNF 表达的影响[J].心理学报,2016,05:509-517.[66]邢淑芬,梁熙,岳建宏,王争艳.祖辈共同养育背景下多重依恋关系及对幼儿社会-情绪性发展的影响[J].心理学报,2016,05:518-528.[67]马惠霞,薛杨,刘静.中学生学业羞愧:测量、生理唤醒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J].心理学报,2016,05:529-539.[68]谢和平,王福兴,周宗奎,吴鹏.多媒体学习中线索效应的元分析[J].心理学报,2016,05:540-555.[69]陆欣欣,孙嘉卿.领导-成员交换与情绪枯竭:互惠信念和权力距离导向的作用[J].心理学报,2016,05:566-577.[70]刘彦楼,辛涛,李令青,田伟,刘笑笑.改进的认知诊断模型项目功能差异检验方法——基于观察信息矩阵的Wald统计量[J].心理学报,2016,05:588-598.[72]倪旭东,项小霞,姚春序.团队异质性的平衡性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J].心理学报,2016,05:556-565.[73]黄四林,韩明跃,张梅.人际关系对社会责任感的影响[J].心理学报,2016,05:578-587.[74]李恒,张积家.听觉任务下汉语母语者对不同类型时间句的加工[J].心理学报,2016,06:617-624.[75]苏衡,刘志方,曹立人.中文阅读预视加工中的词频和预测性效应及其对词切分的启示:基于眼动的证据[J].心理学报,2016,06:625-636.[76]谌小猛,刘春玲,乔福强,戚克敏.盲人建构陌生环境空间表征的策略及其作用[J].心理学报,2016,06:637-647.[77]郑晓明,刘鑫.互动公平对员工幸福感的影响:心理授权的中介作用与权力距离的调节作用[J].心理学报,2016,06:693-709.[78]陈乐妮,王桢,骆南峰,罗正学.领导-下属外向性人格匹配性与下属工作投入的关系:基于支配补偿理论[J].心理学报,2016,06:710-721.[79]李信,陈毅文.口碑追加形式对购买意向的影响:口碑方向的调节作用[J].心理学报,2016,06:722-732.[80]祝婧媛,何贵兵.风险来源与决策:背信规避现象及人际联结需求的作用[J].心理学报,2016,06:733-745.[81]黎晓丹,杜建政,叶浩生.中国礼文化的具身隐喻效应:蜷缩的身体使人更卑微[J].心理学报,2016,06:746-756.[83]吴岩,莫德圆,王海英,于溢洋,陈烜之,张明.语义分类任务中部件位置在汉字识别中的作用[J].心理学报,2016,06:599-606.[84]崔如霞,高志华,唐艺琳,何皓璠,鲁忠义.汉语确定性无界否定句模拟加工的时间进程[J].心理学报,2016,06:607-616.[85]刘传军,辛勇,张富洪,冯春,陈幼平.躯体运动促进空间更新的环境依赖效应[J].心理学报,2016,06:648-657.[86]徐菊,胡媛艳,王双,李艾苏,张明,张阳.返回抑制训练效应的认知神经机制——来自ERP 研究的证据[J].心理学报,2016,06:658-670.[87]黄碧娟,封洪敏,司继伟,张杰,王翔艳.双任务协调、任务呈现方式影响成人算术策略执行:估算证据[J].心理学报,2016,06:671-683.[88].欢迎订阅2016年心理学期刊[J].心理学报,2016,06:758.[89]黄四林,韩明跃,宁彩芳,林崇德.大学生学校认同对责任感的影响:自尊的中介作用[J].心理学报,2016,06:684-692.[90]任志洪,李献云,赵陵波,余香莲,李政汉,赖丽足,阮怡君,江光荣.抑郁症网络化自助干预的效果及作用机制——以汉化MoodGYM为例[J].心理学报,2016,07:818-832.[91]白学军,马谐,陶云.中-西方音乐对情绪的诱发效应[J].心理学报,2016,07:757-769.[92]刘思耘,周倩,贾会宾,赵庆柏.不相关言语对视觉觉察的影响[J].心理学报,2016,07:770-782.[93]王慧媛,隋洁,张明.线索靶子关联和搜索策略对注意捕获的作用——来自意义线索的证据[J].心理学报,2016,07:783-793.[94]刘芳,丁锦红,张钦.高、低趋近积极情绪对不同注意加工阶段的影响[J].心理学报,2016,07:794-803.[95]宋娟,郭丰波,张振,原胜,金花,王益文.人际距离影响疼痛共情:朋友启动效应[J].心理学报,2016,07:833-844.[96]范伟,钟毅平,李慧云,孟楚熠,游畅,傅小兰.欺骗判断与欺骗行为中自我控制的影响[J].心理学报,2016,07:845-856.[97]汪佳瑛,陈斌斌.童年压力及死亡威胁启动对择偶要求的影响[J].心理学报,2016,07:857-866.[98]陈帅,王端旭.道不同不相为谋?信息相关断裂带对团队学习的影响[J].心理学报,2016,07:867-879.[99]靳菲,朱华伟.消费者的权力感与冲动购买[J].心理学报,2016,07:880-890.[100]康春花,任平,曾平飞.多级评分聚类诊断法的影响因素[J].心理学报,2016,07:891-902.[101]郭磊,郑蝉金,边玉芳,宋乃庆,夏凌翔.认知诊断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中新的选题策略:结合项目区分度指标[J].心理学报,2016,07:903-914.[104]张丽锦,毕远,梁熠,刘敏红.小学一年级数感不良儿童的筛查与动态干预[J].心理学报,2016,07:804-817.[105]张豹,胡岑楼,黄赛.认知控制在工作记忆表征引导注意中的作用:来自眼动的证据[J].心理学报,2016,09:1105-1118.[106]尹华站,李丹,陈盈羽,黄希庭.1~6秒时距认知分段性特征[J].心理学报,2016,09:1119-1129.[107]张剑心,汤旦,李莹丽,刘电芝.反向对抗逻辑范式的创立与证实——人工语法PDP对抗逻辑的改进[J].心理学报,2016,09:1130-1142.[108]胡清芬,卢静.幼儿在地图任务中对自我位置与自我朝向的结合[J].心理学报,2016,09:1143-1150.[109]黄婷婷,刘莉倩,王大华,张文海.经济地位和计量地位:社会地位比较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年龄差异[J].心理学报,2016,09:1163-1174.[110]赵荣,王小娟,杨剑峰.声调在汉语音节感知中的作用[J].心理学报,2016,08:915-923.[111]周希,宛小昂,杜頔康,熊异雷,黄蔚欣.不连续虚拟现实空间中的再定向[J].心理学报,2016,08:924-932.[112]侯金芹,陈祉妍.青少年抑郁情绪的发展轨迹:界定亚群组及其影响因素[J].心理学报,2016,08:957-968.[113]周宵,伍新春,曾旻,田雨馨.青少年的情绪调节策略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和创伤后成长的影响: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J].心理学报,2016,08:969-980.[114]丁如一,周晖,张豹,陈晓.自恋与青少年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J].心理学报,2016,08:981-988.[115]范伟,钟毅平,杨子鹿,李琎,欧阳益,蔡荣华,李慧云,傅小兰.外倾个体的自我参照加工程度效应[J].心理学报,2016,08:1002-1012.[116]余柳涛,鲍建樟,陈清华,王大辉.个体自信度对双人决策的影响[J].心理学报,2016,08:1013-1025.[117]高椿雷,罗照盛,喻晓锋,彭亚风,郑蝉金.CD-MST初始阶段模块组建方法比较[J].心理[118]孟祥斌,陶剑,陈莎莉.四参数Logistic模型潜在特质参数的Warm加权极大似然估计[J].心理学报,2016,08:1047-1056.[121]刘文理,周详,张明亮.汉语塞-元-塞音序列语境效应机制探讨[J].心理学报,2016,09:1057-1069.[122]张积家,章玉祉.义符启动范式下义符的语义和语法激活的时间进程[J].心理学报,2016,09:1070-1081.[123]刘志方,张智君,杨桂芳.中文阅读中的字词激活模式:来自提示词边界延时效应的证据[J].心理学报,2016,09:1082-1092.[124]刘丽,白学军.注意控制定势和线索类型在注意捕获中的作用[J].心理学报,2016,09:1093-1104.[125]张静,陈巍.身体意象可塑吗?——同步性和距离参照系对身体拥有感的影响[J].心理学报,2016,08:933-945.[126]邱方晖,罗跃嘉,贾世伟.个体攻击性对愤怒表情类别知觉的影响[J].心理学报,2016,08:946-956.[127]李彩娜,孙颖,拓瑞,刘佳.安全依恋对人际信任的影响:依恋焦虑的调节效应[J].心理学报,2016,08:989-1001.[128]费定舟,钱东海,黄旭辰.利他行为的自我控制过程模型:自我损耗下的道德情绪的正向作用[J].心理学报,2016,09:1175-1183.[129]陈平.两种新的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在线标定方法[J].心理学报,2016,09:1184-1198.[132]彭坚,王霄.与上司“心有灵犀”会让你的工作更出色吗?——追随原型一致性、工作投入与工作绩效[J].心理学报,2016,09:1151-1162.[133]杨颖,朱毅.谁该成为体验型产品网络评论的主角,图片还是文字?[J].心理学报,2016,08:1026-1036.[134]牛更枫,孙晓军,周宗奎,孔繁昌,田媛.基于QQ空间的社交网站使用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上行社会比较和自尊的序列中介作用[J].心理学报,2016,10:1282-1291.[135]严璘璘,王哲,张智君,宋赛尉,孙宇浩.知觉经验对面孔整体加工的影响[J].心理学报,2016,10:1199-1209.[136]李小平.Linda问题的表象-命题双表征解释视角探究[J].心理学[137]毛伟宾,赵浩远,东利云,白鹭.提取诱发遗忘中的情绪记忆权衡效应[J].心理学报,2016,10:1219-1228.[138]姜英杰,王志伟,郑明玲,金雪莲.基于价值的议程对学习时间分配影响的眼动研究[J].心理学报,2016,10:1229-1238.[139]安献丽,陈四光.认知重评阻断条件化恐惧记忆的习得与表达——对恐惧反应的长程抑制作用[J].心理学报,2016,10:1239-1247.[140]艾继如,张红段,司继伟,卢淳,张堂正.任务呈现方式、双任务反应顺序影响算术估算策略选择与执行[J].心理学报,2016,10:1248-1257.[141]李利平,伍新春,周宁宁,程亚华,阮氏芳.汉语儿童读词者的认知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心理学报,2016,10:1270-1281.[142]徐富明,蒋多,张慧,李欧,孔诗晓,史燕伟.心理距离对基线比例忽略的影响[J].心理学报,2016,10:1292-1301.[143]丁瑛,宫秀双.社会排斥对产品触觉信息偏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J].心理学报,2016,10:1302-1313.[144]刘畅唱,贾良定,李珏兴,刘德鹏,杨椅伊.经验开放性对跨文化管理有效性的作用机制[J].心理学报,2016,10:1326-1337.[145]蔡艳,苗莹,涂冬波.多级评分的认知诊断计算机化适应测验[J].心理学报,2016,10:1338-1346.[146]詹沛达,陈平,边玉芳.使用验证性补偿多维IRT模型进行认知诊断评估[J].心理学报,2016,10:1347-1356.[149]陈京军,许磊,程晓荣,刘华山.儿童汉字练习:纸笔手写与键盘拼音输入的效果比较[J].心理学报,2016,10:1258-1269.[150]谢俊,严鸣.积极应对还是逃避?主动性人格对职场排斥与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机制[J].心理学报,2016,10:1314-1325.。
两位著名女科学家《Science》发布重大成果:打开大脑这个“黑匣子”
两位著名女科学家《Science》发布重大成果:打开大脑这个“黑匣子”几十年来,科学家们一直都认为大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黑盒子”,但现在庄小威和 Catherine Dulac已经做好了准备,打开它。
这两位女科学家都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庄小威是著名的华裔女科学家,早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34岁时成为了哈佛大学的化学和物理双学科正教授,是哈佛物理系和化学系少有的双科教授。
2012年庄教授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刷新了美国科学院最年轻华人院士的纪录。
而Dulac也是一位杰出的脑科学领域科学家,她在哺乳动物嗅觉信号分子机制方面获得了许多重要的突破。
这两位学者强强联手,创造了第一个大脑重要区域的细胞图谱。
相关成果公布在11月2日的Science杂志上,她们利用先进的成像技术,在2mm×2mm×0.6mm的脑块中检测了超过100万个细胞,不仅识别了70多种不同类型的神经元,而且还精确定位细胞所在的位置及其各种功能。
“这让我们能够详细了解大脑的细胞,分子和功能组织——之前还没有人将这三者结合起来,”Dulac说,“这项工作本身就是一项突破,因为我们现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解析了一些行为,但其真正的意义在于,这种技术可以被用于研究大脑任何区域的任何功能。
”研究的出发点这项研究的出发点是为了回答Dulac提出的基本生物问题,并解决随之而来的技术挑战。
“这个问题是很久以前我们就意识到的——为了研究大脑,你需要了解它的成分,而这些成分就是细胞,”Dulac说,“因此,如果你采集了一块组织,观察细胞表达的基因,它会告诉你有多少细胞类型......但这仍然会给你留下一个大问题。
”因为这需要研究人员将细胞与组织分离,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会丢失一些宝贵的信息,比如细胞如何在组织中组织起来的。
“如果你真的想要了解大脑,那么就需要空间背景,因为大脑不像肝脏或其他器官,细胞以对称的方式组织。
大脑是不同的,它具有神经元的这种拓扑排列方式...所以我们希望能够看到大脑的一部分,看看那里有哪些细胞,看到它们在哪里以及周围有哪些类型的细胞。
脑科学方面经典书籍
脑科学方面经典书籍脑科学是研究大脑与神经系统的学科,涉及到认知、学习、记忆、意识等诸多领域。
以下是十本经典的脑科学相关书籍,它们从不同的角度深入探讨了大脑的奥秘,并为我们揭示了人类思维和行为的本质。
1. 《大脑启示录》(The Tell-Tale Brain)- V.S.拉马奇南这本书由脑科学家拉马奇南撰写,通过讲述他在临床实践中的经历,向读者展示了大脑的惊人能力和其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2. 《大脑行为学》(Behavioral Neuroscience)- S.马尔克尔、M.伍尔德这本教科书深入介绍了大脑与行为之间的关系,涵盖了神经科学、心理学和行为学的交叉领域,为读者提供了全面的脑科学知识。
3. 《大脑的奥秘》(The Brain That Changes Itself)- N.多伊奇多伊奇是一位神经学家,他在这本书中描述了大脑的可塑性,以及大脑如何通过改变来适应环境和恢复功能。
4. 《大脑的故事》(The Story of the Human Body)- D.里尔里尔通过演化的角度来解释人类大脑的发展和功能,揭示了大脑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5. 《大脑与心智》(The Brain and the Mind)- J.波尔克这本书探讨了大脑与心智之间的关系,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意识、思维和情感等心智活动与大脑的相互作用。
6. 《大脑中的思维》(Thinking, Fast and Slow)- D.卡尼曼卡尼曼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他在这本书中介绍了人类思维的两种模式,以及它们在决策、判断和行为中的作用。
7. 《大脑的学习之道》(The Art of Changing the Brain)- J.赛尔赛尔是一位神经科学家,他在这本书中阐述了大脑学习的原理和方法,帮助读者更有效地学习和发展自己的大脑。
8. 《大脑的习惯力》(The Power of Habit)- C.杜哈格杜哈格通过研究习惯的形成和改变过程,解释了大脑习惯力的原理,以及如何利用习惯力改变自己的生活。
朱海雪, 杨春娟, 李文福, 刘鑫, 邱江,张庆林. (2012). 问题解决中顿悟的原型位置效应的fmri研究
心理学报 2012, Vol. 44, No.8, 1025−1037Acta Psychologica Sinica DOI: 10.3724/SP.J.1041.2012.01025收稿日期: 2012-01-02朱海雪与杨春娟为共同第一作者。
* 西南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基础心理学”项目(西国重NSKD08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0029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70983)资助。
通讯作者: 张庆林, E-mail: zhangql@问题解决中顿悟的原型位置效应的fMRI 研究*朱海雪 杨春娟 李文福 刘 鑫 邱 江 张庆林(西南大学心理学院; 认知与人格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南大学), 重庆400715)摘 要 科学发明创造中, 人们往往对一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 但在看到某一启发性事物(原型)时, 突然产生顿悟, 继而发现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本研究以科学发明创造问题为实验材料, 采取“先呈现问题、后呈现原型”和“先呈现原型、后呈现问题”两种范式, 探讨问题解决中顿悟的原型位置效应, 并采用fMRI 技术记录大脑的BOLD 信号变化。
结果发现:行为结果上, “问题在先”条件下正确率显著高于“原型在先”条件; 大脑激活结果上, 问题先导条件下的原型启发的大脑机制主要表现为左侧颞中回(left middle temporal gyrus)和左侧额中回(left middle frontal gyrus)的显著激活, “原型在先”条件下, 主要激活左侧扣带回(left cingulate gyrus)、左侧中央前回(left middle frontal gyrus)。
关键词 顿悟; 问题先导; 原型启发; 蔡格尼克 分类号 B8421 前言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形式有顿悟、类比迁移、假设检验、创造想象等, 其中顿悟一直以来都是心理学家们感兴趣的研究课题(Mayer, 1995)。
顿悟是创造性思维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先进事迹人工智能的智慧引领者
先进事迹人工智能的智慧引领者先进事迹——人工智能的智慧引领者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作为一项前沿的技术,正在日益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和社会。
在AI领域,有一些杰出的先进事迹,即那些在开创性技术、创新应用和深度影响方面取得了突破的人物,成为了人工智能的智慧引领者。
他们的努力和贡献不仅带动了人工智能产业的快速发展,也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崭新的未来。
本文将介绍其中几位代表性的智慧引领者。
AI领域的先锋人物之一是李飞飞。
他是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的教授,同时也是创立了Google Brain团队的核心成员。
李飞飞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工作涵盖了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
他提出的“深度学习”方法在计算机视觉中取得了重大突破,为图像识别、目标检测和图像生成等任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此外,李飞飞还致力于推广人工智能的教育和普及,并积极参与相关的社会公益事业。
除了李飞飞,安德鲁·吴也是人工智能领域的杰出代表。
作为斯坦福大学教授兼Coursera联合创始人,安德鲁·吴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教育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推出的在线课程《机器学习》受到了全球学生和专业人士的广泛关注和欢迎。
该课程使得人工智能的学习和应用变得更加简单和普及化,为培养人才和推动行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同时,安德鲁·吴还积极参与了多个人工智能创业公司的创办和投资,努力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
除了学术界,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企业家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埃隆·马斯克就是其中一位先锋人物。
作为特斯拉汽车公司和SpaceX航天公司的创始人,马斯克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在清洁能源和太空探索等领域展开了一系列创新实践。
他推动着自动驾驶汽车技术的发展,并坚信人工智能可以为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好处。
此外,马斯克还积极投资于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和发展,为推动人工智能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科学开发儿童大脑功能有效提高学生智能素质的研究与探索
科学开发儿童大脑功能有效提高学生智能素质的研究与探索“科学开发儿童大脑,有效提高学生智能素质”课题是新课程理念下较前沿的实验课题,2001年9月由中央教科所与长春市教科所率先发起,目的就是要从“以人为本”的新教育理念出发,通过科学有效地开发儿童大脑,为其提高智能素质,进而促进人全面素质的发展。
这项课题同时被中国教育学会确定为“ 十一五”国家重点科研课题。
2006年10月我区承担了这项课题的研究和推广工作。
从教育局到各实验学校都高度重视,我们通过抓教师培训、典型带动、点面结合的操作方法和边实验、边总结、边推广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实验研究,这项课题在各实验学校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并已取得明显效果。
学生的大脑机能得到有效开发,各项智能素质和各种非智力因素也得到较好的提高和发展,教师的教育理念和科研能力得到提升,推进了学校教育科研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一、《脑开发》课程实施的缘起《综合活动》是这项课题“科学开发儿童大脑,有效提高学生智能素质理论与实践深化研究”的实验教材,这门研究性学习课程从“以人为本”的新教育理念出发,针对儿童大脑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中的实际,着眼于学生当前和未来更好发展的需要,通过各种情境化和趣味性的系列实践活动开发他们的大脑,使其智能素质和学习效率达到最大限度的提高,进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脑开发》课程的实施既有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也是教育和儿童自身发展的需要。
1、科学家们把二十一世纪称之为“脑科学时代”。
各发达国家和我国都将脑研究放在重要位置,因为知识、信息、智能都和人的大脑有密切关系,而这三者的作用又被人们直接同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兴盛、社会的繁荣乃至整个人类的进步等联系起来。
2、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必须主动适应新世纪发展的新要求新特点。
有专家预测:“信息技术和脑科学将构建21世纪教育新模式”。
“充分开发脑矿,把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尤其是创造才能充分开发出来,应成为我们21世纪教育的最终目标”。
中国现代当代科学家列出30个
中国现代当代科学家列出30个中国现代当代科学家名单一、中国现代当代科学家概述中国现代当代科学家不仅在本国,而且在国际上都有很高的声誉。
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突破和成就,为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现代当代科学家多数出自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能力强、学术造诣深,影响力和知名度很强。
1. 钱学森钱学森(1911-2009),被认为是中国现代科学的奠基人之一,具有很高的声誉。
他在物理学、导弹与火箭技术等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
2. 吴健雄吴健雄(1911-1982),是中国化学家、物理学家,被誉为中国科学院的奠基人之一。
他在物理化学领域有杰出的成就,尤其在核磁共振领域有很高的地位。
3. 马寅初马寅初(1907-2003),中国地震学家,也是中国科学院的奠基人之一。
他在地震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对中国的地震预测和救灾工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4. 杨振宁杨振宁(1922- ),是著名的物理学家,曾与李政道合作提出多种物理理论,是中国现代物理学的重要代表。
5. 李政道李政道(1926-),是著名的物理学家,也和杨振宁一样都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他在物理学领域有很高的地位和影响力。
6. 陈景润陈景润(1912-2004),是著名的数学家,他在解析数学领域有很高的造诣,对中国的数学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7. 朱熹朱熹(1130-1200),南宋时期的哲学家、文学家,也是著名的儒学家。
他对儒家思想的解释和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8. 杜兰特杜兰特(1885-1981),是美国的哲学家、历史学家,也是中国现代哲学史研究的重要代表人物。
他对中国哲学史的研究有很高的地位。
9. 周恩来周恩来(1898-1976),中国共产党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他对中国现代科学的发展和推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0. 朱德朱德(1886-1976),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对中国军事技术和军事科学的发展有很重要的影响。
11. 周杰伦周杰伦(1979-),中国台湾著名音乐家、创作歌手,他创作的音乐在中国乐坛上有很高的地位。
《我们的脑》小小科学家,脑的探索者
《我们的脑》小小科学家,脑的探索者当我们谈到“脑”这个神秘而又至关重要的器官时,你是否会感到好奇和惊叹?脑,这个小小的、却无比复杂的“司令部”,掌控着我们的身体和思维,让我们能够感知世界、思考问题、产生情感和做出行动。
作为小小科学家,让我们一起踏上探索脑的奇妙之旅。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脑的基本结构。
脑可以大致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大脑、小脑和脑干。
大脑是我们最为熟悉的部分,它负责着高级的认知功能,如思考、记忆、语言和意识。
想象一下,当我们阅读一本精彩的书籍、解决一道复杂的数学题或者构思一篇富有创意的作文时,大脑中的神经元就像一群忙碌的小蜜蜂,不断地传递着信息,让我们能够完成这些复杂的任务。
小脑则主要负责协调我们的身体运动和平衡。
你有没有试过在走平衡木或者骑自行车时保持稳定?这都要归功于小脑的精准调控。
它能够根据我们身体的位置和动作,及时发出指令,让我们的肌肉协调运作,避免摔倒。
脑干连接着大脑和脊髓,它控制着一些最基本的生命活动,比如呼吸、心跳和消化。
可以说,脑干是我们生命的“守护天使”,默默地保障着我们身体的正常运转。
那么,脑是如何工作的呢?这就要提到神经元了。
神经元是脑的基本工作单元,它们就像一个个小小的电线,通过传递电信号和化学信号来交流信息。
当我们接收到外界的刺激,比如看到美丽的风景、听到悦耳的音乐或者触摸到柔软的物体时,感觉神经元会将这些信息转化为电信号,并传递给大脑中的其他神经元。
大脑会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然后做出相应的反应。
比如说,当我们看到一只凶猛的狗向我们冲过来时,视觉神经元会迅速将这个信息传递给大脑。
大脑会判断这是一个危险的情况,并立即发出指令,让我们的身体做出逃跑或者防御的动作。
这一系列的反应在瞬间完成,让我们能够保护自己。
脑的神奇之处还在于它的学习和记忆能力。
我们每天都在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而脑能够将这些信息存储起来,形成记忆。
记忆分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
短期记忆就像一个临时的“便签本”,只能保存少量的信息,而且时间较短。
我国出版的TRIZ方面的书籍
我国出版、翻译的TRIZ理论书籍(3) 有2+13=15本目前已知有2+12=14本:<一>两本已汉译的TRIZ理论的创始人(俄)根里奇·阿奇舒勒的原著(1)创新系列之1《哇……发明家诞生了——TRIZ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理论和方法》。
2004年1月定价:19.80元(2)创新系列之2《创新40法——TRIZ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诀窍》。
2004年7月两本书均由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作者(俄)根里奇·阿奇舒勒英译:(俄)列夫? 舒利亚克:汉译:范怡红黄玉霖。
定价:14.80元<二>其它我国已出版、翻译的汉语“TRIZ”理论书籍(1)《创新设计——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2002年,机械工业出版社潭润华(2)《发明问题解决理论》,檀润华,科学出版社,2004(2008-6-11新加,见:著作与论文)(3)《发明创造方法学》作者:张志远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6-13新加)出版日期:2003年09月第1版书店价格:7元(4)《技术创新理论(TRIZ)及应用》。
2004年9月,化学工业出版社赵新军(5)《发明是这样诞生的TRIZ理论全接触》2006年9月,机械工业出版社杨清亮(6)《怎样成为发明家50小时学创造》2006年11月,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俄)尤里·萨拉马托夫先生著由亿维讯集团策划引进,王子羲等译(7)《TRIZ理论入门导读》2007年10月28日由黑龙江省科技厅主编、黑龙江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正式面市。
定价:12.00元(8)《创新的方法》亿维讯网上有售.英文名:Innovation Methodology 编者:赵敏胡钰著策划方:闻洁工作室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定价:38.00元出版日期:2008年1月书号:ISBN 978-7-80170-680-5/G?127(9)发明问题解决理论丛书<TRIZ创新40法通俗读物> 2008年4月1日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作者:秦晓健书号:ISBN978-7-5388-5683-5 定价:12.00元全国各大新华书店均有销售发行部电话:83196804 联系人:韩友林(10)《TRIZ理论应用与实践》2008年5月30日由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主编、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已经面市. 定价:12.00元(11)《40个创新原理实现技术创新的TRIZ诀窍》2008年7月出版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出版社25.00元作者(俄)根里奇·阿奇舒勒英译:(俄)列夫? 舒利亚克:汉译:林岳等(12)《创新算法——TRIZ、系统创新和技术创造力(谭培波)》2008年10月出版作者:根里奇·斯拉维奇·阿奇舒勒著;谭培波,茹海燕,Wenling Babbitt译,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3)<TRIZ创新问题解决实践>作者:姜台林编译2008年10月出版,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生命科学与神经疾病研究治愈大脑的谜题
生命科学与神经疾病研究治愈大脑的谜题大脑是人类身体最为神奇的器官之一,其复杂的结构和功能一直困扰着科学界。
而神经疾病则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
然而,在生命科学的持续研究中,我们逐渐揭示了大脑的谜题,为神经疾病的治愈铺平了道路。
一、大脑与神经疾病大脑是控制人体各种行为和活动的中枢。
然而,各种神经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和抑郁症等,却常常影响了大脑的正常功能。
这些神经疾病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负担,但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却一直未能被完全理解。
二、生命科学的突破随着生命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对于大脑的认识也不断丰富。
神经科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为我们解开了大脑的谜题。
通过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的研究,我们逐渐揭示了大脑功能的分子基础,为神经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三、神经疾病的分子机制在神经疾病的研究中,我们不断发现了与大脑疾病相关的基因变异和信号通路。
例如,阿尔茨海默病与β-淀粉样蛋白在脑内的沉积相关,帕金森病与多巴胺神经元的退化有关。
通过对这些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寻找到针对神经疾病的切实治疗方法。
四、基因编辑和再生医学的突破近年来,基因编辑技术的突破为神经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希望。
CRISPR-Cas9技术的出现使得我们能够精确修改特定基因,有望纠正与神经疾病相关的突变。
此外,再生医学领域的不断发展,也为大脑神经元的修复和再生提供了新的途径,为神经疾病的治愈带来了新的可能。
五、个性化治疗的前景随着我们对于神经疾病发病机制的理解不断加深,个性化治疗的前景也越来越引人注目。
通过了解个体的基因组信息和疾病发生的关联,我们可以为患者提供更为精准的治疗方案。
这将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
六、生命科学的未来展望尽管我们在大脑和神经疾病的研究中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仍然有许多谜题亟待解决。
如脑功能的复杂性、脑神经元的连接方式等仍然是科学界关注的焦点。
借助生命科学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能够更好地理解大脑并治愈更多的神经疾病。
华人神经科学家在脑功能解读上取得新进展
华人神经科学家在脑功能解读上取得新进展近年来,人类对于大脑功能解读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其中华人神经科学家的贡献不可忽视。
他们在脑科学领域的研究中,通过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创新思维,成功揭示了大脑中许多复杂的功能和机制,为认知科学和临床神经学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和临床应用。
首先,华人神经科学家在脑功能解读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的一个典型例子是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fMRI技术通过测量大脑中的血氧水平变化,能够间接反映出神经活动的变化。
在这方面,华人神经科学家致力于深化对于fMRI数据的分析和解读,提高该技术的时空分辨率,并发展新的数据模型和算法。
这些努力使得研究者能够对于大脑中不同区域的功能连接、功能局部化等进行更精细的研究和解读,从而提高了我们对于脑功能的理解和把握。
其次,华人神经科学家在大脑功能分类和特征提取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他们运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大量的脑图像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从中提取出不同脑区的功能特征。
借助这些特征,华人科学家能够对大脑进行更准确的功能分类和识别,进而对各种神经系统疾病的发展和治疗方案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这种方法为精准医学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此外,华人神经科学家还在脑功能解读的研究中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和模型,丰富了我们对大脑活动的认识。
比如,华人科学家研究发现大脑中的“小世界网络”结构,即脑网络具有高度连接但是同时又具有较低的路径长度,这种结构对于信息传递和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的理论和模型不仅对于理解大脑的信息整合和集成提供了新的诠释,还对于神经系统疾病的发展和治疗方案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策略。
除了在研究领域取得的进展,华人神经科学家还积极探索脑功能解读的临床应用。
他们致力于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的临床工具,为神经系统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更有效的手段。
借助先进的成像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华人神经科学家能够对大脑中异常活动区域进行准确定位,进而为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的脑》脑力全开,科学课堂
《我们的脑》脑力全开,科学课堂在我们的身体中,有一个神奇而复杂的器官,它掌控着我们的思考、情感、行为和记忆,那就是我们的大脑。
大脑就像是一个超级计算机,但又远比计算机更加神奇和精妙。
大脑的结构极其复杂。
它由数十亿个神经元组成,这些神经元通过无数的突触相互连接,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信息网络。
大脑可以分为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都有着特定的功能。
例如,额叶负责决策、计划和控制行为;顶叶处理感觉信息,如触觉和空间感知;颞叶与听觉和语言相关;枕叶则主要负责视觉处理。
当我们学习新知识或经历新事物时,大脑中的神经元会建立新的连接,或者加强已有的连接。
这就是为什么学习和实践能够让我们变得更加聪明和熟练。
比如,当我们学习骑自行车时,一开始可能会摇摇晃晃,但随着不断的练习,大脑中的相关神经元连接得到强化,我们就能越来越熟练地掌握这项技能。
那么,如何才能让我们的大脑充分发挥潜力,达到“脑力全开”的状态呢?这就需要我们走进科学课堂,探索大脑的奥秘。
在科学课堂上,我们首先要了解大脑的工作原理。
大脑的运作依赖于神经递质的传递。
神经递质就像是信使,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
常见的神经递质有多巴胺、血清素和乙酰胆碱等。
多巴胺与奖赏和快乐感有关,当我们完成一项有挑战性的任务时,大脑会释放多巴胺,让我们感到满足和愉悦。
血清素则有助于调节情绪和睡眠,而乙酰胆碱对于记忆和学习至关重要。
科学的学习方法对于开发大脑潜力也非常重要。
分散学习比集中学习更有效。
比如,把一个小时的学习时间分成几个小段,中间穿插休息,这样可以让大脑有时间巩固和整合所学的知识。
同时,多感官学习能够更充分地调动大脑的不同区域。
比如,不仅通过阅读来学习,还可以通过听讲座、观看视频、实际操作等多种方式,这样可以让大脑从多个角度接收和处理信息,加深理解和记忆。
睡眠对于大脑的健康和功能也起着关键作用。
在睡眠过程中,大脑会清理代谢废物,巩固记忆,并为第二天的活动做好准备。
长期睡眠不足会影响大脑的认知能力、注意力和情绪调节。
中国对大脑的研究报告
中国对大脑的研究报告
中国对大脑的研究报告非常丰富。
以下是一些中国对大脑的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
1. 大脑结构研究:中国科学家运用脑成像技术,如磁共振成像(MRI)和脑电图(EEG),对大脑的结构进行研究。
研究结
果表明,中国人的大脑结构可能在某些方面与其他人群存在差异,如一些关键脑区的体积和连接方式。
2. 大脑功能研究:中国科学家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脑电图和脑功能网络分析等技术,研究大脑的功
能特性和信息传递机制。
研究涉及到大脑的感知、记忆、情绪、决策等多个方面,为了解大脑的认知过程和行为基础提供重要线索。
3. 神经可塑性研究:中国科学家对大脑的可塑性进行深入研究,包括儿童和成年人的大脑发育、大脑损伤后的修复等。
将研究中发现的机制运用于临床实践,促进了脑损伤康复和治疗。
4. 神经疾病研究:神经科学研究对于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中国的科学家对大脑与神经疾病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如脑卒中、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
这些研究有助于提高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
总之,中国在大脑研究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并且在脑科学的发展和应用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些研究对于理解大脑的基本
机制、解决脑疾病问题以及促进人类认知健康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者一 致认为创造性在定义上包含新颖性和有用性两个 关键成分 (Barron, 1955; Jung, Mead, Carrasco, & Flores, 2013; Sternberg & Lubart, 1993)。但是在实 验室研究中 , 由于环境的限制很难主观要求受试者 创造出真正现实有用的产品或想法 , 想要研究那些 对社会历史具有巨大影响的创造发明的产生过程 就极为困难或者说不可能。 Boden (1994)指出不管 一个想法在历史上曾出现过多少次 , 只要对当前个 体而言是新颖的就可以称之为创造性 , 因此可以将 现实生活中发生过的重大科学发明实例作为实验 材料 , 在实验室研究中设置适当的条件 , 诱发受试 者重现科学发明的产生 , 以对其进行研究 , 有利于 提高实验研究的生态学效度。 创造性的发生是一个全脑参与多脑区协作的 复杂过程 , 需要多种认知功能和心理资源的协同作 用 , 这给创造性神经机制的研究带来极大困难和挑 战。以往研究使用发散思维和顿悟问题解决等任务 探索了创造性的认知神经机制 (Dietrich & Kanso,
4期
李文福等: 科学发明问题解决的脑机制再探
333
的幅度大小 , 来表示每个体素的 BOLD 信号强度 , 从能量代谢的角度反映静息状态下神经元自发活 动水平的高低 (Zang et al., 2007)。目前该方法已经 被用于个体认知能力研究 , 比如工作记忆 (Zou et al., 2013)等。另外该方法也可以反映各种精神病理 学疾病引起的大脑自发活动的改变 , 比如儿童多动 症 (Zang et al., 2007)和抑郁症 (Zhu et al., 2012)等。 为了探索科学发明问题解决的神经机制 , 本研 究拟利用静息态脑成像技术 , 综合采用 ReHo 和 ALFF 两种分析方法 , 选取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具 有较高生态学效度的科学发明问题材料 ( 详见实验 材 料 部 分 ), 研 究 科 学 发 明 问 题 解 决 的 神 经 机 制 , 以探明静息状态下大脑自发活动与创造性之间的 关系。
1
引言
创造性是人类的一项独有才能 , 对于社会文化
2010)。比如通过比较发散思维任务 (说出一个物体 尽可能多的用途 ) 和智力任务 , 研究者发现二者在 电生理学特征 (Fink, Benedek, Grabner, Staudt, & Neubauer, 2007; Jaušovec & Jaušovec, 2000a, b)和前 额叶激活模式上存在显著差异 (Carlsson, Wendt, & Risberg, 2000)。其他研究者利用字谜、谜语和远距 离联想等顿悟问题解决任务 (Bowden, Jung-Beeman, Fleck, & Kounios, 2005; Jung-Beeman et al., 2004; Luo & Niki, 2003; Qiu et al., 2010), 发现顿悟主要 与海马、前扣带回、前额叶、右侧前部颞上回、楔 前叶和枕下回等脑区有关。范亮艳等人 (2014)在研 究中要求被试完成人脸设计任务和人脸复制任务 ( 前者涉及更多的创造性成分 ), 结果发现人脸设计 任务更多地激活了内侧前额叶、额中回、右侧颞上 回、前扣带回、双侧海马和楔前叶。总结这些研究 可以看出 , 创造性是一个全脑参与的复杂认知过程 , 涉及不同脑区间的功能协作。 虽然上述研究对于理解创造性的本质具有重 要作用 , 却很少有研究触及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科学 发明的神经基础。个中原因可能是此类现象发生的 鲜见以及难以复制和扑捉 , 导致有关研究少之又少 , 因此亟须一个研究 摩擦力极小 , 蹬动双 腿就能达到每小时 30 公里的时速。 问题: 在南极冰原上 , 汽车的轮胎会打滑 , 使 用防滑链不起作用 , 甚至履带车的履带也会打滑 , 如何设计一种适合冰原的机械化运输工具? 由于被试先前并未知晓答案 , 只有在原型材料 的启发下 , 通过积极主动思考 , 才能想到解决问题 的方法。虽然这些实例在科学史上曾发生过 , 但由 于发生时间的新近性 , 其解决方法被试并不知道 , 对于被试而言是首次想到的方法。在这一点上, Boden (1994) 曾指出 “ 实验室中所说的创造性是针 对个人创造性而言的 , 不管某个想法在历史上或者 社会上出现过多少次 , 只要对某个个体来说是头一 次出现就可以称为创造性 ” 。此材料库在以往研究 中已得到广泛应用 (Luo, Du, et al., 2013; Luo, Li, et al., 2013; Tong, Zhu, et al., 2013)。 为了降低一般问题解决过程对科学发明问题 解决过程带来的影响 , 我们对应选择了 29 个几乎 没有难度的常规性问题 , 此类问题经常在教科书或 者媒体上出现 , 具有较高的熟悉度 , 被试可以很轻 松的解决这些问题。下面是 29 个常规性问题材料 的两个样例。 测试题目 1: 原型: 章鱼脚上长着吸盘 , 它利用肌肉收缩排 出吸盘内的水 , 产生吸力 , 捕捉食物。有时甚至能 吸住比自己体重大 20 倍的重物。 问题: 我们经常需要将饰品挂在玻璃窗上 , 用 粘性物质沾改变悬挂位置后很难清除。怎样方便地 将饰品挂在玻璃上? 测试题目 2: 原型: 一盆花掉在地上 , 花盆摔得粉碎 , 但花 的根部完好 , 花木的根系纵横交错 , 把松软的泥土 牢牢地连在了一起 , 泥土被根紧紧地箍着 , 还保持 着花盆的模样。 问题:混凝土是水泥与石子的混合物。拥有较 强的抗压强度 , 但是抗拉强度较低 , 不能建设高层 建筑与大跨度桥梁。怎样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对于创造性材料来说 , 被试需要提取头脑中新 近学习的原型知识 , 并建立对应原型和问题之间的 联系 , 进而产生新的问题解决思路。对于常规性材 料来说 , 被试仅需要提取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问题 解决思路 , 不需要产生新的解决方法。因此通过计 算两类材料的问题解决正确率 , 可以反映被试科学 发明问题解决能力和常规性问题解决能力。
收稿日期 : 2014-11-07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1470981), 济宁医学院博士启动基金项目 (JY2015BS03)资助。 通讯作者 : 张庆林 , E-mail: zhangql@
331
332
心
理
学
报
48 卷
子 ( 比如鲁班受到齿状草叶的启发而发明锯子 , 瓦 特受到跳动壶盖的启发而改进蒸汽机等 )可以发现 , 科学史上不乏此类由于原型启发导致创造发明的 实例 , 而对该过程的研究必会加深科学发明问题解 决实质的理解。国内学者张庆林等 ( 张庆林 , 田燕 , 邱江 , 2012; 张庆林 , 邱江 , 2005; 张庆林 , 邱江 , 曹贵康 , 2004)根据其提出的顿悟的 “原型启发 ”理论 , 从现实世界发生过的科学发明实例中筛选材料 , 编 制成《科学发明创造实验问题材料库》(朱丹 , 罗俊 龙 , 朱海雪 , 邱江 , 张庆林 , 2011), 该材料库包含 84 项来源于现实生活的科学发明例子 , 在材料特 点上具有较高的生态学效度。该理论认为在顿悟问 题的解决过程中 , 如果能够在头脑中激活恰当的 “ 原型 ” ( 草叶或壶盖 ) 及其包含的 “ 关键启发信息 ” ( 边缘齿状很锋利或者蒸汽推动壶盖跳动 ), 那么顿 悟 就 能 够 发 生 ( 张 庆 林 , 邱 江 , 2005; 张 庆 林 等 , 2004) 。创造性问题解决离不开已有知识的储备和 对已有知识的利用和创新 , “原型 ”本质上就是已有 知识在头脑中的表征或存储 , “原型启发 ”本质上就 是运用旧知识过程中的创造新知识。通过提供原型 让被试学习科学发明问题有关的原型材料 , 在一定 程度上保证了被试之间在问题解决时具有同样的 知识储备 ( 内容相同、记忆的新近程度相同 ), 控制 了被试问题解决时由于旧知识储备的不同带来的影 响, 比以往的顿悟研究更能反映创造新知识的过程。 朱丹等人 (2011)在研究中收集科学领域内新近 发生的科学发明创造实例 , 这些实例满足原型启发 特征、新颖 ( 类似关于鲁班和瓦特等的常识性实例 不在此范围 ) 和通俗易懂 ( 不涉及太专业的知识 ) 三 个标准 , 在提供原型和不提供原型两种条件下考察 科学发明问题解决 , 结果表明科学发明问题解决过 程具有明显的原型启发效应。Luo 和 Li 等人 (2013) 在研究中比较新近发生的科学发明实例 ( 比如科学 家受到鲨鱼皮的启发而发明了阻力极小的泳衣 ) 和 常识性实例 (比如鲁班和瓦特的例子 )的问题解决过 程 , 并同时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技术记录解决过程的 大脑活动 , 结果发现舌回和楔前叶两个脑区在科学 发明问题解决中显示出较强的激活。虽然其他研究 利用类似材料也对科学发明问题解决过程的影响 因素进行了探索 (Tong, Li, Dai, Nusbaum, & Zhang, 2013; Tong, Zhu, et al., 2013; 田燕 , 罗俊龙 , 李文 福 , 邱江 , 张庆林 , 2011; 朱海雪等 , 2012), 但以往 研究只是从不同的侧面分别对科学发明问题解决 的神经机制进行了探索 , 在实验范式和任务设置等
方面存在某些差异 , 导致获得的结果也很难进行直 接比较 ,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科学发明问题解决的 神经机制方面目前还缺乏共识 , 亟需脱离实验任务 限制的脑影像研究的出现。 自从 Biswal, Yetkin, Haughton 和 Hyde (1995) 做出的开创性工作以来 ,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研 究在最近的 20 年间得到迅速发展 (Buckner, 2012; Buckner, Andrews-Hanna, & Schacter, 2008; Fox & 该方法不受实验任务的限制和制约 , Raichle, 2007)。 能够可靠地测量到大脑内在的自发活动(Damoiseaux et al., 2006; Zuo et al., 2010)。研究者借助静息态脑 成像技术对与创造性有关的脑功能连接进行研究 , 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结果。 比如 , Takeuchi 等人 (2012) 在研究中使用基于种子点的功能连接分析方法 , 将 内侧前额叶作为种子点 , 发现内侧前额叶和后扣带 回之间的功能连接强度与个体在发散思维任务上 的成绩显著正相关。 Wei 等人 (2014)使用类似方法 , 以内侧前额叶作为种子点 , 发现内侧前额叶和左侧 颞中回之间的功能连接强度与个体在托兰斯创造 性思维测验上的得分显著正相关。 已有的关于创造性的静息态研究多采用基于 种子点的功能连接方法 , 以期发现创造性过程中不 同脑区之间的联系。但是 , 该方法仅对与创造性有 关的长距离功能连接进行了探索 , 缺乏对脑区内自 发 BOLD (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信号 的局部活动特性的关注。此外 , 在采用基于种子点 的功能连接方法时 , 种子点选取的差异会影响研究 的结果。局部一致性 (Regional homogeneity, ReHo) 方 法 在 静 息 态 功 能 成 像 研 究 中 被 广 泛 使 用 (Zang, Jiang, Lu, He, & Tian, 2004), 反映了静息状态下某 一给定体素与其相邻体素之间神经元活动的一致 性 (Zang et al., 2004)。该方法利用肯德尔和谐系数 (Kendall’s coefficient concordance, KCC)计算脑内 每一体素 (Voxel) 与其周围相邻体素间时间序列的 一致性 , 其值越高表明局部脑区神经元活动在时间 上越趋于同步 (Zang et al., 2004) 。已有研究表明 ReHo 和多种认知能力或个体特质有关 , 比如反应 抑制能力 (Tian, Ren, & Zang, 2012) 和智力 (Wang, 另外该方法对各 Song, Jiang, Zhang, & Yu, 2011)等。 种神经病理学疾病也具有较强的敏感性 , 比如阿尔 兹海默病 (Liu et al., 2008)和精神分裂症 (Liu et al., 2006) 等 。 低 频 振 幅 (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 ALFF) 是静息态研究常用的另一指标 (Zou et al., 2008), 通过计算全脑每一体素低频振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