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枢元版《文学理论》 课后问答
文学理论课后习题答案精华整理
第一章基本概括: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
2.文学活动:把文学理解为一种活动,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要素组成,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
3.文学理论: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
4.文学批评: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专门地去具体分析和评论一个个作家、作品。
5.文学史:是一门以研究主流文学为对象的,清理并描述文学演变过程,探讨其发张规律的一门学科。
思考问题: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答: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的三个分支之一,与其他分支有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普遍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其他分支的研究。
从对象任务上看,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显示出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
它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
社会生活是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
经过作家的艺术创造,成为文学文本。
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和相互关系,文本一定要经过阅读、鉴赏、批评。
从学科品格上看,具有实践性和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
2.文学理论的几种基本形态其划分的依据是什么答:基本形态有: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划分依据是: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和文学创造——艺术价值——文学消费第二章基本概念: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美学、文艺学的基础上创立的。
2.文学活动论:马克思主义首先把文学理解为人的一种活动,并建立了“文学活动论”。
3.文学反映论:把文学活动看成是一种人的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与反映,文学是对于生活的反映,是一种艺术的反映。
4.艺术生产论:是把物质生产与作为精神生产的艺术生产相比较,艺术生产是指实际的艺术创作过程。
文学理论(下)课后答案
文学理论(下)课后答案1.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中通过言语结构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
2.创作个性:是作家气质禀赋、思想水平、艺术才能等主观因素综合而成的习惯性行为方式,实在日常个性的基础上经过审美创造的升华而形成的独特的艺术品格,是文学风格的内在根据,支配着文学风格的形成和显现。
思考问题1.如何正确理解“文如其人”与“风格即人”的观点。
答:把风格看作是作家的创作个性在作品中的自然流露这是从主体角度来理解,从形成的内在根据上来理解和风格的。
这种风格观从作家的气质禀赋、人格个性和志趣才情等方面来把握风格的特征,具有言语分析所不及的一面,无疑是必要的。
所以“文如其人”“风格即人”。
2.文学风格与创作个性的关系:创作个性属于文学风格的主观方面,在与客观方面结合之前,它只是潜在于作家的内心,当它一与实践和客观结合,便成为风格的有机组成部分、创作个性是文学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
第十四章基本概念1.文学消费:泛指文学阅读活动。
2.文学传播:泛指文学作品的出版与流通,准确地说是文学生产者借助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赋予文学信息以物质载体,从而将文学信息或文学作品传递给文学接受者的过程。
7.文学接受:以文学文本对象,以读者为主体,力求把握文本深层意蕴的积极能动的阅读和再创造活动,使读者在审美经验基础上对文学作品的价值、属性或信息的主动选择、接纳或抛弃。
思考问题1.文学消费与文学生产的关系:文学生产规定着消费,生产为消费提供消费对象,规定消费方式需要;文学消费也制约着文学生产,文学消费决定着文学生产的最后完成,制约着文学生产的方式和规模,体现为文学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6.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的区别和联系:文学消费具有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二重性,文学接受则纯属一种精神文化范围内的活动。
文学消费包括阅读行为和未含阅读行为的消费行为,而文学接受是一种阅读或欣赏的精神活动,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的主客观条件不同。
《文学理论》第1-6章课后习题简要参考答案
《文学理论》第1-6章课后习题简要参考答案第一章名词解释1,文艺学:(1)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
(2)这个学科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从俄文中翻译过来,实际上应为文学学,但文学学不符合汉语构词习惯,人们普遍接受文艺学这个概念;(3)国外文学理论界一般把文艺学分为三个分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近年来,童庆丙等以为以上三个分支学科尚不能构成关于文艺学的完整的知识体系,提出了文艺学有五个分支学科的观点,加入了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史两个分支学科。
他们对文艺学知识体系的认识作了一个图解:一般↑共时←—————————————→历时↓特殊2,文学活动文学是文学理论的核心研究对象。
而“文学”是多维的,多维的文学并不是仅仅指文学作品,而是一种文学活动。
美国著名的文艺学家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认为,文学作为一种活动,是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四个要素组成的。
文学理论研究文学,实际上,就是研究这四个要素,以及四要素之间的关系。
刘若愚后来发展了艾布拉姆斯的四要素理论。
但当代学者将四要素发展为六要素,即文学活动还应包括传播媒介和批评家两种要素。
文学活动反映了一种文学研究的发展观念,即文学研究的对象是由单个元素逐渐向整体深化,也就是从对世界、作家、作品和欣赏者的单个研究到研究由这四要素构成的创作活动系统。
这是一种发展的文学观念。
3,文学理论文学理论一词,顾名思义,是关于文学的理论,是对于文学活动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的各种阐释。
从学科归属上来看,文学理论是一门人文学科,是文艺学的一个分支,它侧重于通过横向审视,探讨研究文学的普遍或一般规律,对文艺学其它分支学科的研究起着指导作用,但文学理论的研究也必须以文艺学其它学科的研究为基础;从研究对象上看,文学理论主要研究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四个要素以及四要素之间的关系等。
4,文学史文学史以文学发生、发展和演化的历史过程为研究对象,它要研究各个历史时期的作家作品以及其他文学现象的地位、作用和价值,揭示各个历史时期文学之间的沿革和更替,分析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与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等等,达到总结历史经验,掌握一般规律,进而为现实的文学发展提供借鉴的目的。
文学理论教程课后答案
第七章基本概念1.材料:是文学创造的第一要素,也是研究文学创造过程的第一起点。
文学材料是指作家有生以来从社会生活中有意接受或无意获得,因而具有主体性的一切生动丰富但却相对醋糟的刺激和信息。
2.艺术发现:是作家被内在积累的材料所引发,并与主体当前由于某种“关注”而形成的心理趋向、优势兴奋中心相联系,突然间向外在事物、事件、现象的投射。
3.创作动机:驱使作家投入文学创造文学活动的一股内在动力。
4.艺术构思: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回忆、想象、情感等心理活动,以各种艺术构思方式,孕育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形象序列和中心意念的艺术思维过程,是创造过程中最实际、最紧张、最重要的阶段。
5.灵感: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认识发生飞跃的心理现象。
它的外在形态是围绕某一主题线索在思考中突如其来的顿悟。
她来临时的突出特征是非预期性和转瞬即逝性,不及时捕捉就难以再现。
6.直觉:本意指视线、外形。
就是省略了推理过程而对事物的底蕴或本质作出的直接了解和揭示。
7.综合:围绕某种中心意念,以心智的功能加工、改造许多旧材料,使之糅合成一个能够体现自己意图的完整的有机的艺术形象的构思过程。
8.突出:作家在构思时从纷繁芜杂的思绪中抓住一个形象,调动各种材料加工手段为其服务,使之明确、清晰、与众不同的构思方式。
9.简化:是指作家故意少说几句,略去具体细节而抓住主干,形神兼备的传达出形象的大致轮廓与内在精髓的构思方式。
10.变形:是指作家在构思中极大的调动想象力与创造力,以违反常规实力创造形象的方式。
11.陌生化:诗意作者或人物似乎都未见过此事物,不得不以陌生的眼光和如实地描写它以消解“套版反应”进而使读者产生某种新奇感的构思方式。
12.即性:是作家因受某一外在刺激或内在冲动的作用兴会来临,在文字操作过程迅速地创造出某作品的状况、特点是趁热打铁。
13.推敲:是指作家在语言文字操作过程中反复选择单词、调动语序,以求准确、妥贴的把形象或意念具体化的操作手段。
《文学理论教程》课后习题答案
《文学理论教程》习题答案第一章基本概念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
它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①文学理论:以文学原理、范畴、价值判断为研究对象;②文学批评:以作家、作品、文学思想的评论为研究对象;③文学发展是史:以文学的产生、发展、衍变及创作经验为研究对象。
2、文学活动:文学活动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接受、研究等活动的总称,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要素组成,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
3、文学理论: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
其基本内容包括:文学活动论、文学本质论、文学创造论、文学接受论和文学作品论。
4、文学批评: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专门地去具体分析和评论一个个作家、作品。
5、文学史:是一门以研究主流文学为对象的,清理并描述文学演变过程,探讨其发张规律的一门学科。
思考问题: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答: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的三个分支之一,与其他分支有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普遍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其他分支的研究,但是它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对特殊的具体的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上。
从对象任务上看:①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从而显示出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这就构成了文学活动发展论。
②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这就形成了文学活动本质论。
③社会生活是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但社会生活本身还不是文学,社会生活的原料必须经过艺术家的艺术创造,才能变成文学文本,而研究作家如何根据生活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和规律,就形成了文学创造论。
《文学理论》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文学理论》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基本概念】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
2.文学活动:把文学理解为一种活动,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要素组成,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
3.文学理论: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
4.文学批评: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专门地去具体分析和评论一个个作家、作品。
5.文学史:是一门以研究主流文学为对象的,清理并描述文学演变过程,探讨其发张规律的一门学科。
【思考问题】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
答: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的三个分支之一,与其他分支有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普遍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其他分支的研究。
从对象任务上看,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显示出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
它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
社会生活是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
经过作家的艺术创造,成为文学文本。
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和相互关系,文本一定要经过阅读、鉴赏、批评。
从学科品格上看,具有实践性和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
2.文学理论的几种基本形态及划分依据。
答:基本形态有: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划分依据是: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和文学创造——艺术价值——文学消费。
第二章【基本概念】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美学、文艺学的基础上创立的。
2.中国特色:必须以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经验作为土壤去培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
必须吸收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遗产,寻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结合点。
3.当代性:必须在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概括当代社会主义文学实践的新经验,回答当代社会主义文学运动提出的新问题。
《文学理论教程》课后习题答案
《文学理论教程》习题答案第一章基本概念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
它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①文学理论:以文学原理、范畴、价值判断为研究对象;②文学批评:以作家、作品、文学思想的评论为研究对象;③文学发展是史:以文学的产生、发展、衍变及创作经验为研究对象。
2、文学活动:文学活动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接受、研究等活动的总称,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要素组成,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
3、文学理论: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
其基本内容包括:文学活动论、文学本质论、文学创造论、文学接受论和文学作品论。
4、文学批评: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专门地去具体分析和评论一个个作家、作品。
5、文学史:是一门以研究主流文学为对象的,清理并描述文学演变过程,探讨其发张规律的一门学科。
思考问题: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答: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的三个分支之一,与其他分支有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普遍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其他分支的研究,但是它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对特殊的具体的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上。
从对象任务上看:①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从而显示出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这就构成了文学活动发展论。
②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这就形成了文学活动本质论。
③社会生活是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但社会生活本身还不是文学,社会生活的原料必须经过艺术家的艺术创造,才能变成文学文本,而研究作家如何根据生活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和规律,就形成了文学创造论。
《文学理论教程》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文学理论教程》习题答案第一章基本概念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
它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①文学理论:以文学原理、范畴、价值判断为研究对象;②文学批评:以作家、作品、文学思想的评论为研究对象;③文学发展是史:以文学的产生、发展、衍变及创作经验为研究对象。
2、文学活动:文学活动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接受、研究等活动的总称,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要素组成,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
3、文学理论: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
其基本内容包括:文学活动论、文学本质论、文学创造论、文学接受论和文学作品论。
4、文学批评: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专门地去具体分析和评论一个个作家、作品。
5、文学史:是一门以研究主流文学为对象的,清理并描述文学演变过程,探讨其发张规律的一门学科。
思考问题: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答: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的三个分支之一,与其他分支有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普遍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其他分支的研究,但是它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对特殊的具体的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上。
从对象任务上看:①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从而显示出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这就构成了文学活动发展论。
②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这就形成了文学活动本质论。
③社会生活是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但社会生活本身还不是文学,社会生活的原料必须经过艺术家的艺术创造,才能变成文学文本,而研究作家如何根据生活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和规律,就形成了文学创造论。
文学理论教程:第10-12章课后答案
第十章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比車槪念1.0!住:作为文学形您的届级形态之足文学訂讲系统中慕出特征的« J «力的性恪.他JT叙爭件tt'il中丈称負里人物或與电怜搐.2.IHHt:作家摄住生淸中性的久肉.加以艺术強化、生发的过悝。
3.住境:是指抒常件ft•需中'D览的那种情棗空腔・血:丈相生的形檢系统及貝所请发W开拓的审关惣象空糾也足文学形仪的岛级形态之一,4.g 足揺以农达祈理观么为目的.以製征件戎荒呃性为其II本特徂的.你些理性观念和揄象思維的常导卜创遥的几冇求解r和纟文耳的达到人爻审艾理患境界的茨总z象思占何理1.举例说期文学二诰马汗通咅谥的不同.W:文学占语定待殊的古橋系绞・r 明显的不同. 欢了形刎仁件动性•他卅h汗乐忤邹特点外.文叭佰还只存内指件. 而普通Atftfe外指杵的・丽文学A•说址描向丈本0的艺术世界.文学言谄具有心用俎含也,秤通讦讥侧・R运用谄誇的益称功能. 冊文^ifiu 更注巫衣现功能.文拒性.2.文字形念的1HI::文学形彖足1:电与客现的统一:文学形仪兄般定勺克实的俊一:足个Wh般的统:址确定flffl不瑞定性的统-c3•文学典住的审芙持征;文学典型的希征性,文学典巾必须具有貝穿其全紹活动的.统摄八整个牛金的“总特徂”・文学典忌还必须対过局端》粉勺厂・反酸和形成总tytii::文学叫型的艺术超力.文学典型的艺术赴力桩肖足来门性格昭爪的一科i命的魁力. 史來白它所皿不的灵頌的深度.典率人物。
典聲环境的斤系:级型竹•格堆冷欢型环境中形成的鹽羽环堆不仅是形成人拐性恪的垦础.rtHUi足過迫背人物的行动. 剖约秆人物件格的发展芟化* 典生人构也并1F*远在坏境面飛无能为力.在•定条件卜它百町以对坏境发牛反作用:申W坏境马典节人拐的天系还funsi&fr的一面・失去一方・另一方也就/、更存在.4.文学恿境的特fih悄最交慰是懣境创造的淞观特征.情最交融包1$杲中amrt•悄中见址兀和怙秋芹茂」匕电实和生兄总境射适的结构转征,旳味尢另足您境的审兀补{£•5.审芙怠徐u般的总◎的不冋z处;•般总◎以再現生活为H的的典乜和以抒•情为冃的的.而审天总叙是以农达會理现乞为口的的c由关蕊象的孩4俗征;屮美左象m本戍待征定竹理件:去现柠徂足仗征性:彤象轻征楚荒砸性;思维待征是抄象世維的覚搖卷与:第甥待征於求解性和多文性、•第十一章叙事性作品幣十…章1.研允叙*艺术的理论和批评力法•2.^fh III所叙述的人物彳•为构成.足最小的叙字肌位"3.給梅。
《文学概论》鲁枢元
目录目录 (1)一、概论 (4)1.文学理论的任务(5方面): (4)2.文学活动的四种理论视角和各自的理论依据 (4)3.文学发展中的“不平衡”原理 (4)4.文学创造与科学、宗教的本质区别 (4)5.语言艺术的主要特性 (5)6.文学语言的特征 (5)(1)个体性: (5)(2)情绪性: (5)(3)形象性: (5)(4)音乐性: (5)(5)变异性: (5)(6)暗示性: (6)7.文学价值的“无功利的功利性” (6)8.文学价值的形态 (6)(1)功利型。
(6)(2)娱乐型。
(6)(3)代偿型。
(6)9.文学的功能及其关系 (6)(1)认识功能。
(6)(2)教育功能。
(6)(3)美悦功能。
(6)(4)三者关系: (6)二、文学形象 (7)1.文学形象: (7)(1)文学形象的分类 (7)(2)文学形象的特征 (7)2.典型人物: (7)3.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 (8)4.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关系 (8)(1)典型环境: (8)(2)二者的关系: (8)5.文学意境: (8)6.文学类型: (8)(1)文学类型的分类 (8)(2)文学形象的意义 (9)三、文学创作 (9)1.作家的创作个性 (9)2.文学创作的过程 (9)(1)艺术发现: (9)(2)创作冲动: (9)(3)艺术构思: (9)(4)艺术传达: (9)3.艺术灵感 (10)4.文学技巧 (10)(1)表达技巧 (10)(2)建构技巧 (10)5.象征: (10)6.复调: (10)7.意识流: (10)8.艺术真实: (11)9.艺术真实的特征 (11)(1)主观性: (11)(2)内蕴性: (11)(3)假定性: (11)(4)诗艺性: (11)10.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及科学真实的区别: (11)四、文学分类 (11)1.文学作品体裁分类的标准和方法 (11)(1)文学作品的体裁 (11)(2)三分法: (12)(3)四分法 (12)2.文学风格: (12)3.风格与创作个性: (12)4.风格的随体成势: (12)5.文学风格的特性 (12)(1)独创性: (12)(2)稳定性: (12)(3)多样性: (13)6.文学流派: (13)五、文学鉴赏 (13)1.文学鉴赏的心理准备 (13)(1)期待视野: (13)(2)接受心境: (13)2.文学鉴赏的一般过程 (13)(1)形象感受: (13)(2)审美判断: (13)(3)体验玩味: (13)3.文学鉴赏的特点 (14)(1)再创造: (14)(2)差异性和一致性 (14)4.共鸣: (14)5.如何理解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读者和作品之间会产生鉴赏的共鸣? (14)六、文学批评 (15)1.文学批评: (15)2.社会历史批评: (15)3.印象式批评: (15)4.形式主义批评: (15)5.心理学批评: (15)6.读者批评: (16)7.生态批评: (16)七、文学起源 (16)1.模仿说: (16)2.巫术说: (16)3.表现说: (16)4.游戏说: (16)5.劳动说: (17)一、概论1.文学理论的任务(5方面):文学活动论、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构成论、文学接受论(1)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我们今天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那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学发展又有何规律呢?这就构成了“文学活动发展论”。
鲁枢元版《文学理论》 课后问答
第三章1、简述文学言语与日常语言、科学语言的异同文学言语是指在文学作品中使用的具有艺术性和审美性的语言,包括作品中所有的书面语和口头语;它是作者在文学创作活动过程中生成的,并由读者在阅读中解读的具有审美意蕴的语言。
文学言语与日常语言、科学语言有着共同的语言内核,即表达某种思想观念的表意功能。
语言作为人类思想意识的体现物,具有指义性、指向性和语音特质,以及蕴涵于三者之中的情感性。
无论是科学语言还是文学言语,都是以丰富的具有整体包孕性的日常语言为基础,日常语言是科学语言和文学言语的直接来源。
文学言语是在日常语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学言语采用了大量的日常生活语言,文学是用语言编织出来的事件,表现的是艺术真实。
日常语言突出种种实用目的,文学言语则以审美功能为主要特征。
这样,文学言语就要充分发展日常语言中音乐性、情境性、形象性和表现性等感性特征,使日常语言发生“形变”。
日常语言一旦进入文学作品后,便与原本的现实话语失去了直接的联系,获得了特殊的性质,又强调文学是对语言的一种艺术认识,文学言语是具有自我意识的语言。
文学言语与科学语言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文学言语与科学语言承载的思维方式不同,科学语言通过抽象思维从理性上来认识世界,而文学艺术是通过形象思维从情感上去认识世界。
科学语言包括自然科学语言还包括社会科学语言,科学语言作为理论思维的工具,充分发展了认识性、概念性、逻辑性、精确性、目的性等方面的特征,并始终遵循着理论逻辑。
其次,文学言语与科学语言的表现形式不同。
科学是运用抽象的概念来进行判断、推理,以理论的形式来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它要求准确严谨,严格遵守语法和尝试逻辑,采用规范的语言搭配,精确地描写、表述或推求真理。
文学文本是为情造语,是追求语言美学功能和表情功能的语言形式,因此文学言语中蕴含着文学作品的意味。
文学要担负起人类表达复杂情感的任务,决定了他必定要表现出多度的多义性和言不尽意的现象,要拓展出语义的新奇与独特,使语言符号的指义呈现出暧昧性、不确定性。
《文学理论教程》课后习题答案
《文学理论教程》习题答案第一章基本概念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
它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①文学理论:以文学原理、范畴、价值判断为研究对象;②文学批评:以作家、作品、文学思想的评论为研究对象;③文学发展是史:以文学的产生、发展、衍变及创作经验为研究对象。
2、文学活动:文学活动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接受、研究等活动的总称,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要素组成,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
3、文学理论: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
其基本内容包括:文学活动论、文学本质论、文学创造论、文学接受论和文学作品论。
4、文学批评: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专门地去具体分析和评论一个个作家、作品。
5、文学史:是一门以研究主流文学为对象的,清理并描述文学演变过程,探讨其发张规律的一门学科。
思考问题: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答: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的三个分支之一,与其他分支有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普遍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其他分支的研究,但是它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对特殊的具体的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上。
从对象任务上看:①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从而显示出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这就构成了文学活动发展论。
②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这就形成了文学活动本质论。
③社会生活是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但社会生活本身还不是文学,社会生活的原料必须经过艺术家的艺术创造,才能变成文学文本,而研究作家如何根据生活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和规律,就形成了文学创造论。
文学理论教程课后题
艺术交往论:把文学艺术理解为一种交往和对话。文学作为一种语言符号的艺术,更是主体与主体之间对话与交往的理想之域。文学活动就是由世界、作家、作品、读者所构成的一个交往结构。
7.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不平衡关系”:指文学进程、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总是同步的。有时甚至是反方向的发展。这种不平衡有两种典型的体现:一是某些文艺类型只能兴盛在生产发展相对低级的阶段随生产力的发展,它的繁荣阶段也就过去了。另一种情况是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并不是呈正比例,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可能在文学艺术上反而领先。
第三章
基本概念:
1.生活活动:是以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活动系统的总称。
2.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在生产劳动中,人改造了自然,使自然变化了人化的自然;同时,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也改造了自己,使自己被自然所丰富所改造。
3.文学活动的“四个要素”:作者、世界、作品、读者,这四个要素在文学活动中形成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关系。
以上原因各有侧重,但在终极意义上应说是经济因素决定了文学发展,直接意义上往往是上层建筑各部门的相互影响制约文学的发展。总的来说,各种观点由于所处的历史时期,社会意识形态及分析角度虽各有不同,但都在某个方面以独有的方式阐释了文学发展的原因。
第四章
基本概念:
1.文学的含义:简言之,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籍中的审美意识形态。当然文学的含义是变化发展的。
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美学、文艺学的基础上创立的。
《文学的功能鲁枢元》阅读附答案文学理论鲁枢元pdf
《文学的功能鲁枢元》阅读附答案文学理论鲁枢元pdf文学的功能鲁枢元①在中国古代,从孔子开始便十分重视文学的社会功能。
孔子认为“诗”有四种基本作用,即“兴、观、群、怨”,此外还可“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近代,梁启超认为小说亦有四种功能,即“熏、浸、刺、提”。
可以说,重视文学的功能与作用,是中国文论的一个重要传统。
一般认为,文学的功能是以三种方式体现出来的,即认识作用、教育作用与美悦作用。
②文学的认识功能,即文学帮助人们获得多方面社会和人生知识,丰富人们的生活经验,加深人们对某些社会规律和社会关系的理解的功能。
文学的认识功能首先体现在对生活形态的认识上。
由于文学以形象、审美的方式反映生活,具有生动、具体、感性化的特点,无论它反映什么,都会显得十分细致,使人如见其人、如临其境。
比如,人们阅读了杜甫的“三吏”、“三别”这一组诗稿,就能够了解到唐代“安史之乱”时期许多历史知识和生活知识。
其次,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可以了解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是怎样生产、生活、劳动,看到他们的风俗习惯、伦理观念、宗教信仰等。
《诗经》中的《七月》这首叙事诗。
几乎描述了一年的劳动过程。
文学不是历史,它并不单纯记录史实,但是当它生动细致描绘社会生活的时候,就常常会起到历史所难以承担的作用。
文学的认识功能还体现在对社会关系的认识上,即帮助人们认识生活的真理和规律。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恩格斯指出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列宁称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
③文学的教育功能就是文学作品影响人们的思想感情,净化人们心灵与灵魂,增强人们的道德感的功能。
古往今来众多作家在他们的作品中,总是通过对现实的描绘和对人的心灵世界的探索,揭示真理,歌颂美好,批判邪恶,嘲弄愚蠢,告诉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从而产生很大的思想影响和教育作用,据此人们常称作家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但是文学的教育功能是潜移默化发生的,并不是作品中赤裸裸的说教所能达到的,更不是耳提面命式的教训,而是通过生动具体的形象来反映、说明、评价生活。
《文学理论教程》课后习题答案
《文学理论教程》习题答案第一章基本概念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
它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①文学理论:以文学原理、范畴、价值判断为研究对象;②文学批评:以作家、作品、文学思想的评论为研究对象;③文学发展是史:以文学的产生、发展、衍变及创作经验为研究对象。
2、文学活动:文学活动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接受、研究等活动的总称,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要素组成,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
3、文学理论: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
其基本内容包括:文学活动论、文学本质论、文学创造论、文学接受论和文学作品论。
4、文学批评: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专门地去具体分析和评论一个个作家、作品。
5、文学史:是一门以研究主流文学为对象的,清理并描述文学演变过程,探讨其发张规律的一门学科。
思考问题: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答: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的三个分支之一,与其他分支有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普遍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其他分支的研究,但是它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对特殊的具体的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上。
从对象任务上看:①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从而显示出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这就构成了文学活动发展论。
②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这就形成了文学活动本质论。
③社会生活是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但社会生活本身还不是文学,社会生活的原料必须经过艺术家的艺术创造,才能变成文学文本,而研究作家如何根据生活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和规律,就形成了文学创造论。
《文学理论教程》课后习题答案
《文学理论教程》习题答案第一章基本概念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
它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①文学理论:以文学原理、范畴、价值判断为研究对象;②文学批评:以作家、作品、文学思想的评论为研究对象;③文学发展是史:以文学的产生、发展、衍变及创作经验为研究对象。
2、文学活动:文学活动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接受、研究等活动的总称,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要素组成,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
3、文学理论: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
其基本内容包括:文学活动论、文学本质论、文学创造论、文学接受论和文学作品论。
4、文学批评: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专门地去具体分析和评论一个个作家、作品。
5、文学史:是一门以研究主流文学为对象的,清理并描述文学演变过程,探讨其发张规律的一门学科。
思考问题: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答: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的三个分支之一,与其他分支有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普遍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其他分支的研究,但是它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对特殊的具体的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上。
从对象任务上看:①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从而显示出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这就构成了文学活动发展论。
②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这就形成了文学活动本质论。
③社会生活是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但社会生活本身还不是文学,社会生活的原料必须经过艺术家的艺术创造,才能变成文学文本,而研究作家如何根据生活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和规律,就形成了文学创造论。
文学理论课后答案
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概念: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统称文艺学。
东西方最早都称为“诗学”。
文艺学可分为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三个分支。
2.文学活动:以文学创作、文学欣赏和文学批评、文学消费为主要内容的活动的总称。
其一,它由世界、作者、作品、读者四元素构成。
其二,它在意向上可分为两个过程,一是从创作到作品到欣赏接受的过程,这是一个精神过程。
二是从文学生产到产品形成再到交换买卖的过程,这是一个商品生产与交换的过程。
3.文学理论:是着重探讨和总结文学现象中带有规律性的问题的一门科学,其具体研究对象为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
文学理论的体系一般包括文学发展论、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论、文学接受论五大部分4.文学批评: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的一切文学现象进行阐释和评价的科学。
5.文学史:叙述和研究文学发展过程、分析评价各个时代的作家、作品和文学思潮的学科。
问题:1.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和学科品格三个方面,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
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一个分支,属于社会科学。
它以文学规律、特征、性质为研究对象,任务是对文学本质、文学创作、作品构成、文学接受四大方面做出理论阐释,建立起基本理论和概念系统。
其品格应是实践性和一定的价值取向。
实践性即它应来源并指导文学实践活动;价值取向即每一种文学理论总有一个肯定、提倡或否定、反对什么文艺与艺术趣味的倾向性。
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价值取向当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体现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审美趣味与理想,为社会主义和人民服务。
2.文学理论有哪几种基本形态?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概念: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其它马克思主义者继承发展了的文学理论。
它有五大基石,分别是:文学活动论、文学反映论、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文学生产论、文学交往论。
文学理论教程课后答案
文学理论教程课后答案文学理论教程第一章基本概括: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
2.文学活动:把文学理解为一种活动,由作品、作家、世界、读者等要素组成,就是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
3.文学理论: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与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
4.文学批评: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与方法为指导,专门地去具体分析与评论一个个作家、作品。
5.文学史:就是一门以研究主流文学为对象的,清理并描述文学演变过程,探讨其发张规律的一门学科。
思考问题:1.试从学科归属、对象任务与学科品格三个角度,说明文学理论的性质答: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文学理论就是文艺学中的三个分支之一,与其她分支有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普遍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其她分支的研究。
从对象任务上瞧,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它就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显示出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
它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她活动的特殊性质。
社会生活就是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
经过作家的艺术创造,成为文学文本。
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与相互关系,文本一定要经过阅读、鉴赏、批评。
从学科品格上瞧,具有实践性与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
2.文学理论的几种基本形态?其划分的依据就是什么?答:基本形态有: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划分依据就是: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与文学创造——艺术价值——文学消费第二章基本概念: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美学、文艺学的基础上创立的。
2.文学活动论:马克思主义首先把文学理解为人的一种活动,并建立了“文学活动论”。
3.文学反映论:把文学活动瞧成就是一种人的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与反映,文学就是对于生活的反映,就是一种艺术的反映。
《文学理论基本问题》 课后练习题1-7章整理
课后练习题1.0导论一、解释下列概念1. 文学理论2. 本质主义3. 文学的自主性4. 文化研究二、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 什么是文学理论?它和文学批评、文学史的关系如何?2. 如何理解文学理论中的本质主义思维方法?3. 应该如何理解文学与文学理论的自主性问题?4. 请举例说明市场与文学自主性的关系。
5. 什么是文学理论知识的历史性?6. 什么是文学理论知识的地方性?7. 福柯的事件化理论和布尔迪厄的反思社会学理论对于我们理解文学理论有什么启示意义?1.1什么是文学一.解释下列概念:1. 文学2. “缘情”说3. “文笔”说4. 文学性ニ、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 文学概念的特殊性表现在哪里?2. 在中国的早期文献中,“文学”ー词主要指什么?3•为什么说“纯文学”的概念只是ー种历史的建构?4. 卡勒说:“文学就是ー个特定的社会认为是文学的任何作品。
”你如何理解?5. 在中外文论关于文学特性论述中,有哪些相对的共识?1.2文学的思维方式一、解释下列概念1. 形象思维2. 虚静3. 神思4. 妙悟5. 迷狂说6. 灵感7. 酒神精神8. 想象9. 无意识10. 白日梦ニ、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 什么是文学思維?文学思维有哪些基本特征?2. 什么是形象思维?它与科学思维及哲学思维有何联系与区别?3. 什么是“虚静”?什么是“神思”?二者的关系如何?4. 如何理解“苦吟”和“妙悟”?二者的关系如何?5. 怎样理解“迷狂说”与“灵感论”的合理性与局限性?6. 什么是酒神精神?它与文学思维有何关联?7. 什么是“灵感思維”?如何理解“灵感”在创作中的意义?8. 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对我们理解文学思维有哪些启示和局限?1.3文学与世界一、解释下列概念1. 摹仿说2. 镜子说3. 现实主义4. 浪漫主义5. 结构主义6. 解构主义7. 言志说ニ、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 “摹仿说”如何雄霸西方文论两千年?2. 现实主义的思想要义是什么?3. 浪漫主义如何看待表现问题的?4. 自然主义与唯美主义文论的差异何在?5. 结构主义是如何“否定”文学再现世界的?6. 中国古代文论如何理解文学与世界的关系?8. 如何从间性、交往、对话理论理解文学与世界的基本关系?1.4文学的语言、意义和解释一、解释下列概念1. 言、象、意2. 以意逆志3. 阐释循环4. 樹味5. 意境6. 能指与所指7. 召唤结构8. 隐含读者1. 先秦儒家学派对言意问题有哪些重要的论述?对中国古代文论产生怎样的重要影响?2. 先秦道家是如何看待言意问题的?对中国古代文论产生哪些深远影响?3. 佛教与禅宗是如何看待言意问题的?对中国古代文论产生哪些深远影响?4. 如何理解西方现代文论的语言学转向?5. 如何理解西方现代文论的阐释学转向?6. 是否可以进行中西文论的比较研究?如何进行中西文论的比较研究?1.5文学体裁和文学风格一、解释下列概念1. 文学体裁2. 文学风格3. 文体期待4. 三一律ニ、回答下列问题1. 曹丕《典论.论文》、陆机《文赋》、刘勰《文心雕龙》文体学说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试对三者略做比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1、简述文学言语与日常语言、科学语言的异同文学言语是指在文学作品中使用的具有艺术性和审美性的语言,包括作品中所有的书面语和口头语;它是作者在文学创作活动过程中生成的,并由读者在阅读中解读的具有审美意蕴的语言。
文学言语与日常语言、科学语言有着共同的语言内核,即表达某种思想观念的表意功能。
语言作为人类思想意识的体现物,具有指义性、指向性和语音特质,以及蕴涵于三者之中的情感性。
无论是科学语言还是文学言语,都是以丰富的具有整体包孕性的日常语言为基础,日常语言是科学语言和文学言语的直接来源。
文学言语是在日常语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学言语采用了大量的日常生活语言,文学是用语言编织出来的事件,表现的是艺术真实。
日常语言突出种种实用目的,文学言语则以审美功能为主要特征。
这样,文学言语就要充分发展日常语言中音乐性、情境性、形象性和表现性等感性特征,使日常语言发生“形变”。
日常语言一旦进入文学作品后,便与原本的现实话语失去了直接的联系,获得了特殊的性质,又强调文学是对语言的一种艺术认识,文学言语是具有自我意识的语言。
文学言语与科学语言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文学言语与科学语言承载的思维方式不同,科学语言通过抽象思维从理性上来认识世界,而文学艺术是通过形象思维从情感上去认识世界。
科学语言包括自然科学语言还包括社会科学语言,科学语言作为理论思维的工具,充分发展了认识性、概念性、逻辑性、精确性、目的性等方面的特征,并始终遵循着理论逻辑。
其次,文学言语与科学语言的表现形式不同。
科学是运用抽象的概念来进行判断、推理,以理论的形式来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它要求准确严谨,严格遵守语法和尝试逻辑,采用规范的语言搭配,精确地描写、表述或推求真理。
文学文本是为情造语,是追求语言美学功能和表情功能的语言形式,因此文学言语中蕴含着文学作品的意味。
文学要担负起人类表达复杂情感的任务,决定了他必定要表现出多度的多义性和言不尽意的现象,要拓展出语义的新奇与独特,使语言符号的指义呈现出暧昧性、不确定性。
再次,文学言语与科学语言的不同,还表现在主体传达与接受的态度上。
科学语言作为一种推理性符号,旨在使用那些约定俗成的语言意义和语法手段来准确传达科学的内容。
文学言语是一种表现符号,传达的是主体复杂的情感经验。
为了言能尽意,就需要打破成规,创造性的使用语言,用心灵来对语言进行艺术加工,按照主体的情感流向和想象的逻辑来重新组织安排话语结构,2、简述文学言语的基本特征文学艺术的本质属性是审美,在此基础上,我们着重阐述其个体性、情绪性、形象性、音乐性、变异性和暗示性。
文学言语的个体性,作家每一次用语言构筑的嗾使一个全新的世界,所有感性的事物之所以新奇独特,是因为它们都是创造主体心灵化、个性化的产品,为了使作品言语新奇独特,富有审美创造性。
作家凭借着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感受,对字词语句进行别出心裁的选择与组合,创造出世界上从来没有过的情境、氛围、场面、场面、人物与故事,以传达出个体独特的发现与感悟。
文学言语的情绪性。
文学创作起于创作主体的情感冲动,是情感激活了生活表象,唤醒了创作主体的艺术直觉,提供了进行艺术创造的可能,进而艺术构思和艺术表现的全过程又始终伴随着艺术家的情感活动,作家自己的思想感情也必然渗透于表象之中。
文学言语的形象性。
文学形象性就是要求作家能够以形象化的言语,将千姿百态的事物的性质、情状和人物所处的环境、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的个性特征以及心理活动等,都能鲜明、具体的展示给读者,使读者能够充分地想象它们,从而展开对艺术形象的欣赏和再创造。
为了凸显文学形象的具体象感,能在瞬间唤起读者对具象得人视听触嗅等感官印象,形象化的文学言语,还能促成多种感觉的沟通、挪移。
文学形象的音乐性。
指言语的声音层面不但和意义层面相联系,具有传情达意的作用,而且还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可以使读者在听觉上获得美的享受。
文学言语的变异性。
指在文学创作中,作家由于表现的需要而打破约定俗成的固定意义的语言符号和语法成规的限制,言语中凸显出非规范性、非逻辑性、无功利等超越语言常规的特性。
从语音上看,文学言语常常利用谐音来制造某种艺术表达效果,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文学言语的暗示性。
指文学言语注重语言的美学功能和表情功能,它追求含蓄,反对直露,讲究言有尽而意无穷,使作品充满了“未定点”和“空白”,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和回味的广阔空间。
文学作品中需要有“未定点”和“空白”,推动、诱发读者展开想象的翅膀。
3、简述叙事作品中人物言语的表达特点。
叙事作品无论采取什么叙事策略来叙事,最终总是围绕一个核心因素即人物展开,总是要通过叙事来展现和刻画人物。
人物言语既是塑造人物个性化性格的主要手段,又同叙述者语言一样,担负着展开情节、塑造形象和表现主题的艺术使命。
叙事作品人物言语的表达方式主要可以分为对话和独白两种,对话是人物与人物之间的相互交谈,独白式人物的自言自语。
叙事文学的人物言语具有灵活自由的特点,以小说的对话同戏剧的对话相比,这一特点便会凸现出来,戏剧中绝大部分是人物对话,只要人物在台上,就必须写出一些对话,小说则不然,只要与主题关系不大,就可以省略不写,它可以从众多人物长时间的谈话中挑出几段或几句写进作品,省去其中一部分或大部分它还可以只写问话不写答话,从而突出某个人物或某种内容,追求独特的艺术效果。
小说大的人物言语不仅可省可简啊,而且可以将人物言语转变为叙述人语言,由叙述人转述人物的话,从而达到结构的简洁、紧凑、匀称、富于变化。
叙事文学的人物言语还具有神肖之美,意思就是人物语言应该是人物内心微妙活动的自然流露,人物说的都是自己的话,是具有独特个性的语言。
人物言语要达到神肖美的境界,一是人物言语要切合人物自身的经历、教养、职业等身份特征,符合其性格特点和心理状态。
二是人物言语还要表现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心理状态,显出人物特有的精神、气质;三是人物对话要力避千部一腔,每个人说话都要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和不同的音容笑貌。
4、简要说明抒情性文学言语的表达方式和语言策略。
抒情文学指的是表现、传达作者以情感为核心的内在心性的文学,写事、写物都是为抒发作者情怀服务的,常常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文学抒情的语言表达方式一般说来有两种类型:一是直接抒情,一是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是指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有感而发,直接宣泄某种情绪或情感,直接剖析人物内心世界的抒情方式。
具有浓郁强烈的主观性和还不含糊的鲜明性,运用得当则坦诚显豁、痛快淋漓,能形成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例如郭沫若是一个性格外向、激情澎湃的诗人,诗集《女神》便直接喷发着诗人追求社会主义理想的磅礴诗情。
间接抒情是指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不直接诉说自己的内心情感,二是把情感寓于艺术形象的塑造之中,寓于具体的人、事、景物之中,使主观情感客观化、形象化,以此间接地暗示或烘托出自己的某种感受或体验,收到含蓄隽永、余味无穷的艺术审美效果。
间接抒情可以分为三种:托物言情、以景结情、意象传情。
托物言情是指借助于对具体事物的某些特征的描述,寄托、映衬作者的强烈情感,或表达某种情怀、精神,使抽象的情感依托于事物的具体形象而变得生动可感。
以景结情指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生动描绘,创造出融入真挚感情的、鲜活美好的艺术形象,使自然染上浓厚的感情色彩,形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如王维的“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春归”。
意象传情指借助审美意象传达出作家的内在生命体验和审美情感的抒情方式。
文学抒情的语言策略主要有以下五种,含情描述式抒情,作者对事件的叙述或事物的描写融进了浓烈的情感因素,使其塑造的艺术形象中,特殊的情感成分占了优势,事物的特征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异。
复沓咏叹式抒情,为了酣畅淋漓的倾吐某种感情,或加强所抒发情感的浓度和力度,用完全相同或大体相同的语句来反复吟唱的抒情方式,例如《诗经》中《周南.芣yi》。
谈心呼告式抒情,抒情主人公在描述某人或某物的时候,由于感情过于激动,突然撇开读者,直接向描写对象倾诉衷肠,亲切的呼唤有关的人物,通过谈心、召唤等形式,以倾吐情感或情绪。
象征寓意式抒情,通过某种具体可感的事物形象,借助于联想或想象,去暗示相关的情感、精神或哲理的抒情方式。
比兴比拟式抒情,指相关事物为先导,通过起兴、比喻、比拟等自觉地象征手法,来显露作者的情感或情绪的抒情方式。
如诗经中的《关雎》、《桃夭》等。
第四章1、为什么说文学创作是一种特殊的精神创造活动?因为文学创作的主体——作家,是具有特殊精神的结构的人。
作家必须具有不同于一般人的精神气质,即天赋、气质、才情等,现代人成为有机天性。
人的有机天性不全是由生物性遗传机制决定的,还必须考虑到社会历史文化因素在人的深层心理的沉淀,它既有生理器质、神经类型方面的因素,也有民族血统、社会遗传方面即文化无意识的因素。
作家的有机天性对创作的作用很早就被人类所认知,作家们自己对此也有清醒的认识。
无数作家、艺术家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禀赋、气质天性之类作为一种特殊的潜能是存在的,它是作家、艺术家成才的必要的前提条件。
先天的有机天性经过后天的熏陶,发展成为作家的创作个性。
创作个性是作家在生活和创作实践中所形成,并在艺术创作中呈现出来的个性特点。
创作个性的形成既有社会的影响也有个体的原因,从社会角度看,每个人都是无限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之上的一个小结,受网络的影响和制约,这是人的本质,人的共性。
另一方面,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认识,又总是从自身单独具备的特殊状况中进行的。
创作个性规定着作家以自己独特的角度选择对象,以独特的方式处理对象,规定着作家按照自己的审美观点审美态度对对象作出独特的解释和评价。
文学常识告诉我们创作的对象是生活,文学写生活主要是写人,写人归根结底的是写人的心灵、人的精神。
人的心灵、人的精神是文学的直接源头,文学是人类心灵的忠实记录。
文学创作既然是对人的心灵的捕捉,而人的心灵又是无限丰富、无比奇妙的,因而文学创作也就是一种无限丰富、无比奇妙的精神探索和精神创造。
文学创作作为特殊的精神创造还在于作家的独特的思维方式,事实上文学创作绝非简单的加减法,文学创作必然是文学家的实践活动、生命活动、心理活动的结晶,在文学创造过程中,作家把自己的精神个性掺和进生活素材化成了“第二自然”,这是一种生命创造的奇迹,理论家们把它叫做艺术创造的“生物学”原理,这种创造艺术形象的思维方式叫做艺术思维。
2、作家的思维方式有什么特点?文学创作绝非简单的加减法,文学创作必然是文学家的实践活动、生命活动、心理活动的结晶,在文学创造过程中,作家把自己的精神个性掺和进生活素材化成了“第二自然”,这是一种生命创造的奇迹,理论家们把它叫做艺术创造的“生物学”原理,这种创造艺术形象的思维方式叫做艺术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