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高淳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
2016-2017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生物月考试卷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年级生物月考试卷班级:姓名:总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总计50分)1、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A.种群 B .群落C.生物圈D.细胞2、沙漠里生长的植物细胞中,下列物质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A.蛋白质B.脂肪C.水D.核酸3、一匹马突然得病,并全身抽搐,兽医除对症下药外还要注射( )A.食盐水B.葡萄糖酸钙溶液C.葡萄糖溶液D.青霉素4、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单糖的是()A .半乳糖B.葡萄糖C.乳糖D.果糖5、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最明显的区别在于有无()A .核物质B.核膜 C .细胞膜D.细胞质6、“SARS”病毒的遗传物质中含有核苷酸的种类及碱基的种类分别是( )A.1、4 B.5、8 C.4、4 D.5、47、占大豆细胞干重最多的有机物是()A.糖类B.蛋白质C.脂肪D.核酸8、组成生物体最基本的元素是( )A.C B.0 C.H D.N9、在生物体内含量极少,但必不可少的化学元素有()A、Fe Mn Zn MgB、Zn Cu Mn CaC、H、O Na MgD、Zn Cu B10、科学家在研究生物体的化学成分时,发现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非生物界中也都存在,这一事实主要说明( )A.生物与非生物没有区别 B.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C.生物与非生物的化学组成完全一样 D.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11、两个氨基酸缩合成二肽并生成水,这个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来自氨基酸的( )A.氨基B.氨基和羧基C.R基D.羧基12、肽键可表示为()A、—CO—NH—B、—NH—CO—O H‖∣C、—C—N—D、以上都对13、细胞内20种氨基酸在分子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A、碱基的数量不同B、羧基的数量不同C、氨基和羧基与C连接的位置不同D、侧链基团(R基)结构不同14、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依次是()A.核酸、蛋白质、细胞、糖类B.糖类、蛋白质、细胞、核酸C.蛋白质、核酸、细胞、糖类D.蛋白质、核酸、糖类、细胞15、某一物质分子式为C55 H70 O19 N10 S2,这种物质最有可能是()A.糖类B.脂质C.核酸D.蛋白质16、夏季酷暑时分,在室外作业的人们应该多饮用()A.淡盐开水 B 牛奶 C 纯净水 D 果汁17、下列哪一项不是作为系统的边界--细胞膜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A.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B.控制细胞的代谢和遗传C.控制物质进出细胞D.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18、已知20种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是128,现有一蛋白质分子由2条多肽链组成,共有肽键98个,问此蛋白质的分子量最接近于( )A. 12544B. 11036C. 10816D. 1280019、蛋白质和多肽的主要区别在于蛋白质分子()A.包含的氨基酸多B.能水解成氨基酸C.空间结构更复杂D.相对分子质量大20、下列氨基酸中,不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是()21、人体免疫球蛋白中, IgG 由 4 条肽链构成,共有 764 个氨基酸,则该蛋白分子中至少含有游离的氨基和羧基数分别是()A. 746 和 764 B. 4 和 4 C. 762 和 762 D . 760 和 76022、下列叙述中,与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无关的是()A、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B、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C、构成蛋白质的肽键的数目D、构成蛋白质的多肽链的空间结构23、组成核酸的碱基、五碳糖、核苷酸各有几种()A 5,2,8B 4,4,8C 4,2,2D 5,2,224、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是哪一位科学家?()A、维萨里B、魏尔肖C、列文D、虎克25、肌肉蛋白和血红蛋白都是蛋白质,但它们的功能不同,其原因最可能是()A、它们的组成元素不同B、它们的分布部位不同C、它们的相对分子量不同D、它们所含有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及空间结构不同二、填空题:(10分)1、生物大分子以为骨架。
6—17学年下学期高二第一次段考生物试题(附答案)
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段考高二级理科(生物)试题一、单选题(每题2分,20题,共40分)1.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2.下列有关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饮水不足会引起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B.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浓度降低时,引起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增加C.浆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D.当人体大量出汗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3.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元受到刺激时,贮存于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就会释放出来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也可能抑制下一神经元C.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双向的D.神经元细胞膜外Na+的内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4.在我国北方,游泳爱好者冬泳入水后,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稳定。
此时,机体不会发生的反应是A.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加强肌肉收缩B.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C.通过神经调节减少汗腺分泌D.抑制垂体活动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5.以下与人体免疫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B.记忆细胞由造血干细胞直接分化而来C.吞噬细胞不参与细胞免疫过程D.免疫系统有防御功能,而没有调节功能6.驻渝某高校研发的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对该菌引发的胃炎等疾病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实验证明,一定时间内间隔口服该疫苗3次较1次或2次效果好,其主要原因是A.能多次强化刺激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B.抗原的积累促进T细胞释放大量淋巴因子C.记忆细胞数量增多导致应答效果显著增强D.能增强体内吞噬细胞对抗原的免疫记忆7.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影响某植物乙烯生成和成熟叶片脱落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Word精品,附参考答案】
第1页,共10页第2页,共10页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 生物理科试卷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0分)1.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A .O 2、血红蛋白、H +B .呼吸酶、激素、H 2OC .Ca 2+、载体蛋白质、CO 2 D .Na +、葡萄糖、氨基酸 2.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D.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3.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
下图表示刺激时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4.人体中绝大部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通过递质实现的。
下列关于突触和兴奋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来源:学科网]A .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时发生的B .兴奋通过突触时由电信号(电位变化)转化为化学信号(递质释放),再转化为电信号C .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之间是有间隙的D .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 5.森林生物群落不包括...森林中的 A .落叶和土壤B .所有植物C .所有动物D .细菌和真菌6.在下列细胞及其所对应的产物中,正确的是A.浆细胞——抗体B.吞噬细胞——淋巴因子C.胰岛B 细胞——胰高血糖素D.垂体——甲状腺激素 7.某患儿胸腺先天性缺失,与正常儿童相比,该患儿 A.仍有部分细胞免疫功能B.仍有部分体液免疫功能C.体内的B 淋巴细胞数目显著减少D.体内的T 淋巴细胞数目增加8.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的自身抗体破坏了神经-肌肉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
正确的治疗措施是A .注射激素抑制抗体产生B .注射神经递质提高传递效率C .注射受体蛋白增加受体数量D .注射淋巴因子增强免疫能力 9.右图是细胞免疫中x 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后的 杀伤作用过程示意图,其中x 细胞是指: A .B 细胞 B .T 细胞 C .浆细胞 D .效应T 细胞 10.有关动植物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第一个被发现的动植物激素分别是胰岛素和生长激素B.动植物激素是由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C.动植物激素都作为原料参加代谢活动D.动植物激素都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 11.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A .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来源:学+科+网]B .神经细胞之间兴奋通过突触传递C .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D .细胞膜内外K +、Na +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12.以下依据神经细胞功能做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膝跳反射弧中传出(运动)神经元的轴突较长 B.膝跳反射弧中传入(感觉)神经元的树突较多C.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如乙酰胆碱)始终不被酶分解 D.分泌肽类激素旺盛的神经细胞核糖体较多13.为验证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一位同学借附近农民土地里的农作物做无子果实的培育实验,但农民要求他不能影响作物的产量。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高淳高中高二(上)第一次段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有关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递质、抗体、血红蛋白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B.内环境PH的稳定需要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C.稳态遭到破坏必然引起酶促反应速率加快D.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无机盐含量有关2.如图为一个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a处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B.刺激b处能引起c的收缩,这一过程叫反射C.刺激d处,在b处不可能检测到电位变化D.神经递质通过主动运输释放到突触间隙3.下列关于人体对流感病毒免疫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与该病毒结合B.经流感病毒刺激后,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与该病毒结合C.该病毒第二次侵入人体后,机体中的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并产生大量抗体D.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B细胞和T细胞均具特异性识别功能4.右图所示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联系,①、②、③、④代表相关激素,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激素①表示促甲状腺激素,激素④表示抗利尿激素B.激素②既能促进甲状腺的分泌,又能促进下丘脑的分泌C.寒冷环境下血液中激素①②③④的量均增加D.机体内激素的分泌既有分级调节也有反馈调节5.下列不参与体液免疫过程的是()A.T淋巴细胞B.B淋巴细胞C.记忆B细胞D.效应T细胞6.如图表示的是四种不同种群中不同年龄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其中种群密度可能会越来越小的是()A.A B.B C.C D.D7.调查双子叶植物和鲫鱼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分别是()A.都是样方法B.都是标志重捕法C.标志重捕法和样方法D.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8.如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d过程均会加强B.c与d激素分泌增多,从而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C.由图可知人体对体温与水平衡的调节主要是体液调节的结果D.e激素是由下丘脑神经细胞产生的9.如图表示人体内化学物质传输信息的3种方式.神经递质和甲状腺激素的传输方式依次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①10.有关如图的描述,正确的是()A.该图表示DNA复制过程B.图中共有8种核苷酸C.T2噬菌体体内也能进行该过程D.图中的A代表同一种核苷酸11.用杂合子(DdEe)种子获得纯合子(ddee),最简便的方法是()A.种植→F1→选双隐性者→纯合体B.种植→秋水仙素处理→纯合体C.种植→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幼苗→诱导处理使染色体加倍→纯合体D.种植→秋水仙素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纯合体12.如图是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所反应出的能量流动情况,图中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单位是Kcal/m2/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入射的太阳能中,生产者只利用其中的1%左右B.分解者可利用来自各营养级转移到(A)的所有能量C.消费者营养级别越高,可利用的总能量越多D.当人们把生产者作为食物时,比起其他营养级,可获得更少的能量13.如图为某雄性动物细胞内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等位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此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B.来自父方的染色单体与来自母方的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C.图中含有4个DNA分子D.A与a的分离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14.如图是达尔文利用燕麦胚芽鞘所做的实验,该实验研究的目的是探究()A.胚芽鞘尖端对光线是否敏感,照光后是否会引起胚芽鞘向光弯曲B.胚芽鞘背光的一侧促进生长的物质含量是否较多C.胚芽鞘是否表现向光性,取决于尖端存在D.生长素是否会受到强光的破坏15.下列关于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C.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D.一片竹林中的竹子有高有低,这是群落的垂直结构16.下列各项中与植物激素调节功能相符的一项是()A.在形成无子番茄过程中生长素改变了细胞的染色体数目B.乙烯广泛存在于植物多种组织中,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的发育C.植物组织培养形成根、芽时受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影响D.赤霉素引起植株增高的原因主要是促进了细胞的分裂17.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A.标志重捕法调查野兔种群密度时个别标志物脱落B.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C.样方法调查法国梧桐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D.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统计方格内和在相邻两边及其顶角的菌体18.云杉林是我国北方针叶林中的优良林,在云杉林被采伐后,一般要经过下列阶段才能恢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云杉林的恢复属于初生演替B.恢复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增大,种间关系趋于复杂C.恢复过程中群落的垂直结构、水平结构均发生改变D.人类的活动会使群落演替按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19.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将酵母菌培养液稀释103倍后,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进行计数,观察到如图的视野.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应先在计数室上方加盖玻片,再滴加少量样液B.计数同一样品时,可对同一计数板上的两个计数室进行计数,并取平均值C.滴加培养液后应立即计数,以防止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D.若仅依据图示结果,可以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密度为3.5×109个mL﹣120.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①~④表示相关过程的能量流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分解者获得的能量最少C.图中②/①的比值代表草→兔的能量传递效率D.③和④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多个选项,选错得0分,选不全得1分.共5题,每题3分.21.科研人员研究不同浓度生长素(IAA)对拟南芥下胚轴插条形成不定根的影响,得到如图所示结果.据此结果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A.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为50μmolL﹣1B.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插条生根的作用可能相同C.生长素对插条生根的作用没有表现出两重性D.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分裂促进生根22.下列有关人和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送到甲状腺B.外界温度降低→哺乳动物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体温相对稳定C.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垂体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多→尿量减少D.在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23.图1为植食性昆虫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变化曲线,图2为λ(λ是当年种群数量与前一年种群数量的比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1中t1~t2与图2中a~b时期种群都是衰退型B.图2中a、c时期种群的出生率均与死亡率相当C.图1和图2中K值出现的时间分别是t2和dD.图1和图2可分别表示种群的S型和J型增长过程24.如图为人体某一反射弧的示意图,a、b为微型电流计F的两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兴奋从细胞B传到细胞D,存在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B.从a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b处,效应器能产生反射活动C.刺激皮肤细胞A,电流计指针将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神经元静息时,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增加以维持电位差25.关于图中种群数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种群数量“J”型增长曲线只有在理想条件下才能出现B.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过程中,种群数量达到K值之前是“J”型增长C.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达到600时,种群的增长率为0D.环境条件变化时,种群的K值也会发生相应变化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8小题,共计65分.26.血浆是人体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态的维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请回答下列问题:(1)正常情况下,机体血糖浓度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由甲图可知,参与机体血糖调节的激素除⑤肾上腺素外,还有②、③.人体内激素作用的结果往往会反过来影响该激素的分泌,这种方式叫做调节.(2)下丘脑可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参与血糖的调节.若乙图为调节过程中部分结构示意图,则图中涉及个神经元,这些神经元所处的人体内环境为.图中d点兴奋时,此处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3)血液中的吞噬细胞吞噬并分解多种病原体,该免疫类型为免疫;此外,在体液免疫过程中,吞噬细胞能够对病原体进行必要的摄取和处理,结合其他细胞的作用,使相应细胞受到刺激并经过一系列的增殖分化,成为能分泌相应抗体的细胞.27.如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据图回答(在[]中填序号,在上填名称):(1)在A图中,①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2)B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在a、b、c中兴奋部位是.在兴奋部位和相邻的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这样就形成了.(3)兴奋在反射弧中按单一方向传导的原因是在A图的[] 结构中,信号的传递是单一方向的,在此结构中信号的转换模式为.(4)观察c图,在图中C处施加一次短暂的有效刺激,该处膜内先后发生的电位变化情况是.(5)c图中,将电表的两个电极分别插入A、B处神经纤维内,然后在结构④某处施加一次有效刺激,却发现电表指针未发生偏转,那么施加刺激的位置在.28.血糖的平衡对于保证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具有重要的意义,胰岛素是维持血糖平衡的重要激素.如图表示胰岛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及胰岛素的作用机理.请分析回答:(1)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最终由传出神经末梢释放,与胰岛B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多;由图可知,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还受到的影响.以上说明胰岛素分泌的调节方式属于调节.(2)据图分析,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一方面增加细胞内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合成,促进进入细胞;另一方面促进细胞内的合成.(3)糖尿病病因之一是患者血液中存在异常抗体(图中抗体1、抗体2).图中因抗体引起的糖尿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这种抗体的致病原因是由于此种抗体与结合,导致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浓度上升的敏感度降低,引起胰岛素分泌量减少,血糖浓度升高.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这两种异常抗体引起的糖尿病都属于病.(4)空腹抽血后,一次定量饮入高浓度葡萄糖水.喝糖水后每隔一定时间静脉取血,测定血糖浓度(整个过程中禁食、禁水、不做剧烈运动),发现正常人和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不足者血糖浓度的变化趋势都是先上升,再下降,但下降的速率不同.下降速率不同的原因是.29.如图1为人体激素作用于靶细胞的两种机理示意图.根据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若图1中激素B是生长激素(一种蛋白质),它是由细胞合成分泌的,参与该激素合成与分泌的细胞器有.(2)胰高血糖素能与图1中受体(用图中字母回答)特异性结合,产生生理效应,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如果该受体发生缺陷而不能与胰高血糖素结合,则可能引起血糖浓度.(3)若甲状腺激素与图1中激素A的作用机理相似,甲状腺激素进入细胞后与受体a结合,促使细胞合成新的蛋白酶,进而促进细胞代谢.怀孕母亲缺碘时,甲状腺激素分泌量下降,通过反馈调节,使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结果甲状腺增生,胎儿的发育会受到影响,尤其的发育受到的影响最大.(4)分别用含不同浓度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的培养液同时培养甲状腺瘤组织,细胞培养72h检测甲状腺瘤组织细胞的数量变化(以吸光值的大小衡量细胞数量),结果如图2所示.由实验结果分析,在不同浓度的肾上腺素作用下甲状腺瘤细胞(增殖被抑制、正常增殖、加速增殖),去甲肾上腺素浓度越大,甲状腺瘤细胞的数量变化是.30.在验证生长素类似物A对小麦胚芽鞘(幼苗)伸长影响的实验中,将如图1所示取得的切段浸入蒸馏水中1小时后,再分别转入5种浓度的A溶液(实验组)和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中.在23℃的条件下,避光振荡培养24小时后,逐一测量切段长度(取每组平均值),实验进行两次,结果见图2.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生长素类似物是对植物生长发育有重要调节作用的一类化合物.本实验中mg/L的溶液促进切段伸长的效果最明显.(2)振荡培养的目的是:①增加溶液中的以满足切段细胞呼吸的需求;②使切段与溶液成分接触更充分.(3)生长素类似物A应溶解于中,以得到5种浓度的A溶液.切段浸泡在蒸馏水中的目的是减少对实验结果的影响.(4)图2中,与对照组切段相比,浓度为0.001mg/L的溶液对切段伸长(选填“有”或“无”)促进作用.(5)图2中,浓度为0.1mg/L时实验二所得数据与实验一偏差较大,在做原始记录时对该数据应(选填下列选项前的字母).A.舍弃B.修改C.如实填写为检验该浓度下相关数据的可靠性,还应.31.如图为不同培养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葡萄糖浓度和乙醇浓度的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曲线AB段酵母菌呼吸发生的场所是;曲线BC段酵母菌呼吸的方式是.(2)酵母菌种群数量从C点开始下降的主要原因除葡萄糖大量消耗外,还有、.(3)在T1﹣T2时段,单位时间内酵母菌消耗葡萄糖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有、.(4)某同学在T3时取样,统计的酵母菌种群数量明显高于D点对应的数量,原因可能有、和用血球计算板计数时出现错误等.32.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D是丙中关系密切的四种生物.回答下列问题:(1)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是,②过程中碳的传递形式及①过程中能量流动的形式分别是、.(2)图中A为营养级,B和D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为,若由于某种原因造成了生物B灭绝,则短期内丙中D的数量变化是.(3)该系统的乙、丙、丁共同构成,甲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33.分析下列图一和图二,请据图分析回答.(1)图一中①过程能够使无机环境中的能量进入生物群落,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2)图一中包括生态系统的四个成分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是.(3)图二中A表示的能量,B表示的能量.B中的能量除了被分解者利用和被次级消费者摄入外,还有一部分是.屎壳螂能够利用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则屎壳螂从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中获得的能量是.(4)从图二中可以总结出能量流动的特点是.(5)人类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调查研究,其意义是.2017-2018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高淳高中高二(上)第一次段考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有关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递质、抗体、血红蛋白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B.内环境PH的稳定需要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C.稳态遭到破坏必然引起酶促反应速率加快D.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无机盐含量有关【考点】稳态的生理意义.【分析】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的各器官,系统的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因此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动态平衡.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凡是发生在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生理过程都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解答】解:A、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A错误;B、内环境PH的稳定是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B错误;C、稳态遭到破坏会引起酶促反应速率发生改变,如内环境温度升高,使酶活性降低,酶促反应降低,C错误;D、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无机盐含量有关,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的作用、内环境的稳态,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及作用;识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调节机制及意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2.如图为一个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a处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B.刺激b处能引起c的收缩,这一过程叫反射C.刺激d处,在b处不可能检测到电位变化D.神经递质通过主动运输释放到突触间隙【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bcd分别为突触、传出神经纤维、效应器和传入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解答】解:A、a处为突触结构,当电信号传导到突触小体,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此时为化学信号;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又转化为电信号,所以在a处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A正确;B、刺激b处能引起c的收缩,但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所以这一过程不能叫反射,B错误;C、刺激d处,信号通过a传递到b处,所以在b处能检测到电位变化,C错误;D、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利用细胞膜的流动性,方式是胞吐而不是主动运输,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3.下列关于人体对流感病毒免疫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与该病毒结合B.经流感病毒刺激后,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与该病毒结合C.该病毒第二次侵入人体后,机体中的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并产生大量抗体D.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B细胞和T细胞均具特异性识别功能【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1、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2、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比普通的B细胞更快地作出反应,即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再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此为二次免疫反应.4、三个唯一: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B细胞、记忆B细胞都不能产生;唯一没有识别功能的细胞是浆细胞;特异性免疫中除浆细胞外,唯一没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细胞是吞噬细胞,其余免疫细胞都有特异性识别功能.【解答】解:A、流感病毒侵入后,刺激T淋巴细胞分泌淋巴因子,加强各种有关细胞的作用来发挥免疫效应,A错误;B、B淋巴细胞经流感病毒刺激后分裂、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能分泌特异性抗体,与抗原结合,B错误;C、患者痊愈后,若再次感染该病毒,记忆B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消灭抗原,C错误;D、禽流感病毒侵入后,体内的巨噬细胞、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都识别功能,但巨噬细胞识别抗原没有特异性,D正确.故选:D.【点评】以流感病毒为素材,考查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4.右图所示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联系,①、②、③、④代表相关激素,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激素①表示促甲状腺激素,激素④表示抗利尿激素B.激素②既能促进甲状腺的分泌,又能促进下丘脑的分泌C.寒冷环境下血液中激素①②③④的量均增加D.机体内激素的分泌既有分级调节也有反馈调节【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图示过程为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和水平衡调节过程.1、当身体的温度感受器受到寒冷等刺激时,相应的神经冲动传到下丘脑.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2、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由下丘脑合成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3、图中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是促甲状腺激素,③是甲状腺激素,④是抗利尿激素.【解答】解:A、图中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A错误;B、拮抗作用是指不同激素对某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②③不是同一生理过程,B 错误C、寒冷环境中激素①②③增多,由于寒冷时出汗少,细胞外液渗透压低,体中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即④减少,C错误;D、由图可知,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过程体现了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机制,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调节,综合考查体温调节、水平衡调节和反馈调节等内容.5.下列不参与体液免疫过程的是()A.T淋巴细胞B.B淋巴细胞C.记忆B细胞D.效应T细胞【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解答】解:A、T淋巴细胞在体液免疫中起呈递抗原、产生淋巴因子的作用,A错误;B、B淋巴细胞在体液免疫中可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B错误;C、记忆B细胞在二次免疫可增殖分化为浆细胞,C错误;D、效应T细胞参与细胞免疫,不参与体液免疫,D正确.。
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word版本
江苏省连云港市2016-2017 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 5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含20 小题,每题 2 分,合计40 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切合题意。
....1.以下有关内环境及稳态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神经递质、抗体、血红蛋白都是内环境的构成成分B.内环境PH的稳固需要神经和体液共同调理C.稳态遇到损坏必定惹起酶促反响速率加速D.血浆浸透压与蛋白质、无机盐含量有关2.以下图是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作为实验资料测定其受刺激前后的电位变化状况,图中箭头表示电流方向。
以下有关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在 a 点左边刺激,前后发生的现象挨次是④、②、④、③、④B.在 b 点右边刺激,前后发生的现象挨次是④、③、④、②、④C.在 a、 b 两点中央刺激,前后发生的现象挨次是④、①、④D.在 a、 b 两点中央偏左刺激,前后发生的现象挨次是④、③、④、②、④3.右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构成部分,I 、Ⅱ表示突触的构成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正常机体内喜悦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B.切断 d、刺激 b,不会惹起效应器缩短C.喜悦在构造 c 和构造 b 的传导速度同样D.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4.以下案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初级中枢有控制作用的是A.针刺指尖惹起缩手反射B. 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久记忆C.大脑皮层语言 H区损害,致使人不可以听懂他人发言D.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可以控制,意识恢复后可控制5.正常人体内的抗体、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它们都是..A.在细胞内发挥作用B.由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C. 在发挥作用后还可以保持活性D.与特定分子联合后起作用6.以下图中 X、Y、Z 分别表示人体内三种内分泌腺,甲、乙、丙分别表示它们分泌的激素,箭头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以下有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甲乙X Y Z丙A. 若切除 Y,则丙的分泌量不变B. X 和 Y 之间仅经过体液调理相联系C.若 Z 代表甲状腺,则幼年时乙和丙过少会致使成年后身材矮小D.甲对 Y、乙对 Z、丙对 X 和 Y 都起促使作用,这属于人体的负反应调理7.某同学发现了一株花色奇异的杜鹃花,采摘了部分枝条进行扦插。
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测试卷(答卷、答案全)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测试生物试题(理科)本卷试题满分 100分测试时间 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35题,均为单选题。
其中1-10每题1分,11-35每题2分,共60分)1.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体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可能是淋巴,也可能是血浆B.内环境稳态是指组成内环境的化学成分、理化性质等保持相对稳定C.内环境中Na+、K+浓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影响到神经细胞的兴奋性D.人体代谢中的生物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内环境2.通常情况下,人体组织细胞的细胞内液和组织液的生理指标最接近的是A.Na+浓度B.渗透压C.K+浓度D.O2浓度3.如图是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虚线内为神经中枢),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是感受器,②是传入神经,③是传出神经,④是效应器B.中间神经元B的兴奋既能传到A又能传到C,实现双向传导C.兴奋传到Ⅰ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D.Ⅱ上含有相应的神经递质的受体,能和神经递质特异性地结合4.某小朋友在一次意外中下丘脑受到损伤,这一伤害对下列哪种生理活动影响较小A.体温的调节B.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C.促性腺激素的分泌D.促胰液素的分泌5.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6.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不合理的是A.用脱落酸处理休眠的种子,促进种子萌发B.施用2,4-D除去麦田中的双子叶植物杂草C.用生长素处理未授粉的雌蕊,获得无子番茄D.用赤霉素处理生长期的芦苇,使纤维长度增加7.下列关于种群的说法,错误的是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C.杂草的水平分布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D.可通过建构数学模型研究种群数量变化8.关于森林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碳可在森林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循环B.森林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没有明显的分层现象C.互利共生、捕食和竞争等可以出现在森林群落中D.群落中植物放出的氧气可被动物、植物及微生物利用9.如图表示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和个体的从属关系。
学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生物试题(附答案) (1)
肇庆市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估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统一检测高二生物(必修2 必修3)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为100分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别、座位号、考号填写在答题卷上密封线内相对应的位置上。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要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在答题区内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4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小题,满分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得2分,多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下列所列出的是四种常见育种方法的优、缺点,请填出①~④所对应的育种方法名称B.基因工程育种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C.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D.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2.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C.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D.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减小3.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中,不正确...的一组是A.内环境是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B.内环境是细胞内的环境,即细胞内液C.高等动物细胞通过内环境能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D.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淋巴构成4.下图表示神经元联系的一种形式,与此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A.刺激a处,会导致b处兴奋,c处也发生电位变化B.刺激b处,不会引起a和c处发生电位变化C.刺激c处,a和b处都会产生兴奋D.刺激a处,b、c同时产生兴奋5.下面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B.下丘脑是体温感觉的高级中枢,不是体温调节的高级中枢C.下丘脑通过相关神经的作用可以促进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D.内环境渗透压的增高使下丘脑某部位产生的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引起渴觉6.下列有关免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只有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三种B.吞噬细胞仅在特异性免疫的抗原识别、加工和呈递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C.有过敏反应的人在初次接触过敏原时就会发生免疫反应D.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有吞噬细胞的参与7.研究发现,胰岛素必须与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才能调节血糖平衡。
江苏省南京市2016-2017学年高二学业水平第一次模拟生物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南京市2016—2017学年高二学业水平第一次模拟生物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细胞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结合水是良好溶剂B.淀粉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C。
脂肪是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D.血红蛋白能识别抗原2.下图为一种多肽分子,构成该多肽分子的氨基酸种类和肽键数为A.1种、2个B。
2种、2个C。
2种、3个D。
3种、2个3.下图为高等植物叶肉细胞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①②参与构成生物膜系统B。
③与细胞渗透吸水有关C。
⑦是光合作用的场所D。
①④⑥都具有双层膜结构4.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A.蓝藻和洋葱细胞都具有核膜B.染色质储存着大量遗传信息C.核膜、核仁在有丝分裂末期解体D.蛋白质和DNA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5.下图是几种物质跨膜运输的示意图,其中以方式①进入细胞的物质可能是A.K+B.甘油C.C02D.H2O6。
下表为某同学探究酶性质的有关实验,该实验可以说明组别步骤甲乙丙12%淀粉液2mL 2%淀粉液2mL2%淀粉液2mL2蒸馏水1mL酵母提取液1mL 稀释唾液1mL337°C水浴,保温10min4斐林试剂1mL550—60℃温水中加热2min结果蓝色砖红色砖红色A.淀粉是原糖C 有淀粉B.高温使酶失活C 。
酵母提取液中有淀粉酶D 。
酵母提取液和唾液中酶的种类完全相同7。
下图表示ATP 的结构,据图分析错误的是A.图中A 代表的是腺嘌呤B.图中b 、c 代表的是高能磷酸键C.水解时b 键更容易断裂D 。
图中a 是RNA 的基本组成单位8。
下表有关措施中,与对应目的相符的是9。
日本某研究室利用卵细选项 应用措施目的A 温室栽培 施用农家肥 促进物质循环,为农作物提供能量B 大棚种植 采用绿色薄膜增加透光量,提高光合作用速率C 制作酒酿通气处理增加02浓度,促进酒精生成D谷物储存低温干燥 降低细胞呼吸强度,减少有机物消耗。
江苏省南京市生物学高二上学期自测试卷及解答参考
江苏省南京市生物学高二上学期自测试卷及解答参考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以下哪项不属于生物的分类等级?A、界B、门C、纲D、种答案:D解析: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因此选项D不属于生物的分类等级。
其他选项A、B、C均属于生物的分类等级。
2、以下哪项不属于生物的基本特征?A、能进行光合作用B、能进行呼吸作用C、能进行排泄作用D、能进行生殖作用答案:A解析: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1、生物能进行新陈代谢,包括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等;2、生物能进行排泄作用,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3、生物能进行生殖作用,繁衍后代;4、生物具有应激性,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选项A中的光合作用是植物的一种特殊生理过程,而并非所有生物都具有,如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选项A不属于生物的基本特征。
其他选项B、C、D均属于生物的基本特征。
3、在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中,以下哪项不是光合作用的产物?A、葡萄糖B、氧气C、水D、二氧化碳答案:D解析: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
因此,选项D二氧化碳不是光合作用的产物,而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其他选项A葡萄糖、B氧气和C水都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4、下列关于人体细胞中核酸的种类及其功能,叙述错误的是:A、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负责遗传信息的存储和传递B、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负责蛋白质的合成C、DNA和RNA都含有脱氧核糖D、tRNA是转运RNA,负责将氨基酸运送到核糖体答案:C解析:选项A、B和D的叙述是正确的。
DNA确实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负责遗传信息的存储和传递;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负责蛋白质的合成;tRNA是转运RNA,负责将氨基酸运送到核糖体。
然而,选项C的叙述错误,因为DNA含有脱氧核糖,而RNA含有核糖。
因此,正确答案是C。
5、以下哪种生物属于真核生物?A. 蓝藻B. 酵母菌C. 蕨类植物D. 青霉菌答案:B 解析:酵母菌是真菌的一种,属于真核生物。
高淳县高二第一学期期末生物试卷6
高淳县高二第一学期期末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 以下与生物个体发育无关的是()A.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B.长期的地理隔离到生殖隔离C.某女性体细胞内有3条染色体D.顶细胞发育成球状胚体2. 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体温的调节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方面B.有关神经兴奋能使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散热,保持体温C.体温是机体不间断地进行新陈代谢的结果D.体温调节可保证在任何环境条件下体温的相对稳定3. 下列关于内分泌腺的各种说法中,错误的是()A.内分泌腺的分泌物是激素B.内分泌腺是一类无导管的腺体C.内分泌腺的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D.唾液腺、汗腺、卵巢均属于内分泌腺4.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单位:J/(cm2·a)],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等于甲、乙、丙的能量之和B.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C.乙的个体数目不一定比甲少D.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5. 下列激素中可直接影响婴幼儿智力发育水平的是( )A.性激素B.胰岛素C.甲状腺激素D.生长激素6. 要鉴别两个生物个体是否属于同一物种,应用化学方法分析它们的()A. 糖元B. 氨基酸C. 蛋白质D. 核苷酸7. 动物体内能源物质氧化分解时,所释放出来的能量的去向是:()A.全部形成ATP B.全部以热能形式散失C.直接供给生命活动利用D.部分形成ATP,其它以热能散失8. 在减数分裂过程的联会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比是( )A.1﹕1B.1﹕2C.1﹕4D.2﹕19. 关于人体赖氨酸来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来自于大米B.来自于人体内合成C.来自于白面D.来自于自身蛋白质的分解10. 下列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的是()A.淋巴B.血浆C.细胞内液D.组织液11. 利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研究DNA是否为遗传物质的主要过程为: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培养→搅拌、离心→检测放射性.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模板、原料、酶和场所等B.搅拌的目的是使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分开C.培养时间越长,对35S和32P标记的实验结果都有影响D.若搅拌不充分,则只对35S标记的实验结果有影响12. 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是( )A. 反射活动可以不完全通过反射弧来实现B. 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C. 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D. 反射和反射弧的性质是完全相同的13. 下列措施不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是()A.延长光照时间B.增强光照强度C.增加光合作用面积D.改变光照频率14. 下列哪一项不是孟德尔选用豌豆做实验材料的理由()A.自花传粉B.豌豆种子可食用C.闭花授粉D.相对性状易区分15. 自然状态下,小麦自花传粉,玉米可自花也可异花传粉。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县漆桥中学高二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县漆桥中学高二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右图表示细胞呼吸作用的过程,其中1~3代表有关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甲、乙代表有关物质。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1和3都具有双层单位膜B.1和2所含酶的种类不同C.2和3都能产生大量ATPD.甲、乙分别代表丙酮酸、[H]参考答案:D2. 为了解身体健康状况,甲、乙两人同时空腹做尿液检验。
所采尿样标号分别为1号和2号,经斐林试剂测定发现,1号试管混合液煮沸冷却后呈现砖红色,2号试管呈蓝色。
下列说法最为严谨的A.甲出现尿糖,一定是糖尿病患者 B.乙不可能是低血糖病患者C.甲健康异常,但不一定是糖尿病患者 D.这种结果无法说明任何问题参考答案:C3. 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的遗传物质是()A、RNAB、DNAC、DNA和RNAD、DNA或RNA参考答案:B4. 图示装置可用于生物技术实践的相关实验。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制作果酒、果醋或腐乳时,所需控制的温度都是相同的B. 两种装置都可以先用于果酒的制作,后用于果醋的制作C. 用装置甲制作腐乳时,自下而上随着豆腐块加高逐渐减少用盐量D. 装置乙中b为排气品,c为充气口,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参考答案:B制作果酒时温度应控制在18-25℃左右,制作果醋时温度为30-35℃,制作腐乳的温度大概是15—18℃。
A错误;两种装置都可先用于果酒的制作,后用于果醋的制作,先密封后通入空气,故B正确;利用装置甲制作腐乳时,应随着豆腐块层数的加高而增加盐量,瓶口铺得厚一些,防止杂菌污染,故C错误;装置乙的排气口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排出果酒制备时产生的二氧化碳,而且能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故D正确。
【考点定位】传统发酵技术5. 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所依据的遗传学原理依次是()A.基因重组、基因突变B.基因突变、基因重组C.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D.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参考答案:A【考点】9A:杂交育种;9B:诱变育种.【分析】四种育种方法:故选:A.6. 细胞内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需要的重要条件是()A.血液酸碱度的稳定B.内环境理化性质的变化C.内环境的稳态D.温度和渗透压的不断变化参考答案:C7. 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
高淳县高三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试卷17
B.醋吸收后,可以使内环境的pH略微下降,对血管有一定的软化作用
C.内环境能维持相对稳定,在汤中加少许陈醋,不能改变内环境的酸碱度,也无法软化血管
D.醋只是一种食品添加剂,不宜多吃
6.在减数分裂模型制作实验中,制作了4条蓝色和4条红色的染色单体,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14.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窦店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建立了良好的物质多级循环利用程序
B.在城市环境治理中,实现垃圾分类处理体现了整体性原理
C.对湿地的恢复,只要注意退耕还湿地或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可以了
D,我国的生态工程应该以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主要目标
2.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为单股正链RNA病毒,用(+)RNA表示。其在细胞内的增殖过程见右图。
(1)研究发现,COVID-19侵染人体细胞的关键步骤是病
毒包膜上的S蛋白与人体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ACE2结
合,从而侵染细胞,该过程说明细胞膜具有功能。
由图可知,病毒进入细胞后以自身的正链RNA直接作
A.长翅对匙翅和残翅为显性,匙翅对残翅为显性
B.T1、T2和T3这对复等位基因应位于常染色体上
C.长翅个体甲、丙和丁的基因型不可能相同
D.实验一的F1雌性和雄性中都有长翅:匙翅=1:1
9.
10.试管动物是通过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等技术,最终在受体子宫内发育而诞生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采集来的精和卵子可以直接用于体外受精
A.18+XYB.18+XXC.18+XX或YY D.18+XX或XY
江苏省南京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学情调研卷生物试题(9月) 含答案
江苏省南京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学情调研卷生物试题(9月)第Ⅰ卷(选择题共5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中,既含N元素又属于生物大分子的一组是A。
核苷酸和核酸 B.载体蛋白和核酸C。
淀粉和肝糖原 D.脂肪和胰岛素2.下列不能体现细胞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的是A。
记忆细胞有丰富的高尔基体,有利于抗体的分泌B。
神经细胞有丰富的突起,有利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C.根尖成熟区细胞有大液泡,有利于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D.精子尾部含较多的线粒体,有利于精子的运动3。
下图1表示酶促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图2中的实线表示温度为a时的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
则当温度为2a时生成物量与时间关系对应的曲线是A.曲线1B.曲线2 C。
曲线3 D。
曲线44。
超细大气颗粒物(PM)引发的呼吸道疾病与细胞自噬有关,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各种囊泡的膜参与构成生物膜系统B.图中各种囊泡的融合都依赖于膜的流动性C。
细胞对PM的自噬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过程D。
PM可通过胞吞的方式进入呼吸道上皮细胞5。
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分化过程中,DNA与RNA都会发生改变B.细胞衰老过程中,细胞核体积增大、细胞相对表面积减小C.细胞凋亡过程中,基因不能表达、代谢活动停止D.细胞癌变过程中,形态结构改变、膜表面糖蛋白减少6。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可选择过氧化氢溶液作底物B。
脂肪、蛋白质鉴定时分别可见橘黄色颗粒、砖红色沉淀C.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时,叶绿素b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最快D.用低温处理洋葱(2N=16)根尖细胞后,镜检可观察到染色体数为64的细胞7.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A+C)/(T+G)的碱基比例体现了DNA分子的特异性B。
基因通过控制血红蛋白的结构直接影响红细胞的形态C。
用32P标记噬菌体DNA,可直接用含相应磷酸盐的培养基培养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高淳高中高二(上)第一次段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有关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递质、抗体、血红蛋白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B.内环境PH的稳定需要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C.稳态遭到破坏必然引起酶促反应速率加快D.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无机盐含量有关2.如图为一个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a处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B.刺激b处能引起c的收缩,这一过程叫反射C.刺激d处,在b处不可能检测到电位变化D.神经递质通过主动运输释放到突触间隙3.下列关于人体对流感病毒免疫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与该病毒结合B.经流感病毒刺激后,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与该病毒结合C.该病毒第二次侵入人体后,机体中的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并产生大量抗体D.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B细胞和T细胞均具特异性识别功能4.右图所示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联系,①、②、③、④代表相关激素,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激素①表示促甲状腺激素,激素④表示抗利尿激素B.激素②既能促进甲状腺的分泌,又能促进下丘脑的分泌C.寒冷环境下血液中激素①②③④的量均增加D.机体内激素的分泌既有分级调节也有反馈调节5.下列不参与体液免疫过程的是()A.T淋巴细胞B.B淋巴细胞C.记忆B细胞D.效应T细胞6.如图表示的是四种不同种群中不同年龄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其中种群密度可能会越来越小的是()A.A B.B C.C D.D7.调查双子叶植物和鲫鱼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分别是()A.都是样方法B.都是标志重捕法C.标志重捕法和样方法D.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8.如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d过程均会加强B.c与d激素分泌增多,从而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C.由图可知人体对体温与水平衡的调节主要是体液调节的结果D.e激素是由下丘脑神经细胞产生的9.如图表示人体内化学物质传输信息的3种方式.神经递质和甲状腺激素的传输方式依次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①10.有关如图的描述,正确的是()A.该图表示DNA复制过程B.图中共有8种核苷酸C.T2噬菌体体内也能进行该过程D.图中的A代表同一种核苷酸11.用杂合子(DdEe)种子获得纯合子(ddee),最简便的方法是()A.种植→F1→选双隐性者→纯合体B.种植→秋水仙素处理→纯合体C.种植→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幼苗→诱导处理使染色体加倍→纯合体D.种植→秋水仙素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纯合体12.如图是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所反应出的能量流动情况,图中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单位是Kcal/m2/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入射的太阳能中,生产者只利用其中的1%左右B.分解者可利用来自各营养级转移到(A)的所有能量C.消费者营养级别越高,可利用的总能量越多D.当人们把生产者作为食物时,比起其他营养级,可获得更少的能量13.如图为某雄性动物细胞内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等位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此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B.来自父方的染色单体与来自母方的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C.图中含有4个DNA分子D.A与a的分离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14.如图是达尔文利用燕麦胚芽鞘所做的实验,该实验研究的目的是探究()A.胚芽鞘尖端对光线是否敏感,照光后是否会引起胚芽鞘向光弯曲B.胚芽鞘背光的一侧促进生长的物质含量是否较多C.胚芽鞘是否表现向光性,取决于尖端存在D.生长素是否会受到强光的破坏15.下列关于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C.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D.一片竹林中的竹子有高有低,这是群落的垂直结构16.下列各项中与植物激素调节功能相符的一项是()A.在形成无子番茄过程中生长素改变了细胞的染色体数目B.乙烯广泛存在于植物多种组织中,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的发育C.植物组织培养形成根、芽时受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影响D.赤霉素引起植株增高的原因主要是促进了细胞的分裂17.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A.标志重捕法调查野兔种群密度时个别标志物脱落B.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C.样方法调查法国梧桐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D.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统计方格内和在相邻两边及其顶角的菌体18.云杉林是我国北方针叶林中的优良林,在云杉林被采伐后,一般要经过下列阶段才能恢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云杉林的恢复属于初生演替B.恢复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增大,种间关系趋于复杂C.恢复过程中群落的垂直结构、水平结构均发生改变D.人类的活动会使群落演替按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19.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将酵母菌培养液稀释103倍后,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进行计数,观察到如图的视野.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应先在计数室上方加盖玻片,再滴加少量样液B.计数同一样品时,可对同一计数板上的两个计数室进行计数,并取平均值C.滴加培养液后应立即计数,以防止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D.若仅依据图示结果,可以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密度为3.5×109个mL﹣120.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①~④表示相关过程的能量流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分解者获得的能量最少C.图中②/①的比值代表草→兔的能量传递效率D.③和④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多个选项,选错得0分,选不全得1分.共5题,每题3分.21.科研人员研究不同浓度生长素(IAA)对拟南芥下胚轴插条形成不定根的影响,得到如图所示结果.据此结果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A.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为50μmolL﹣1B.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插条生根的作用可能相同C.生长素对插条生根的作用没有表现出两重性D.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分裂促进生根22.下列有关人和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送到甲状腺B.外界温度降低→哺乳动物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体温相对稳定C.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垂体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多→尿量减少D.在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23.图1为植食性昆虫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变化曲线,图2为λ(λ是当年种群数量与前一年种群数量的比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1中t1~t2与图2中a~b时期种群都是衰退型B.图2中a、c时期种群的出生率均与死亡率相当C.图1和图2中K值出现的时间分别是t2和dD.图1和图2可分别表示种群的S型和J型增长过程24.如图为人体某一反射弧的示意图,a、b为微型电流计F的两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兴奋从细胞B传到细胞D,存在化学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B.从a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b处,效应器能产生反射活动C.刺激皮肤细胞A,电流计指针将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神经元静息时,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增加以维持电位差25.关于图中种群数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种群数量“J”型增长曲线只有在理想条件下才能出现B.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过程中,种群数量达到K值之前是“J”型增长C.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达到600时,种群的增长率为0D.环境条件变化时,种群的K值也会发生相应变化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8小题,共计65分.26.血浆是人体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态的维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请回答下列问题:(1)正常情况下,机体血糖浓度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由甲图可知,参与机体血糖调节的激素除⑤肾上腺素外,还有②、③.人体内激素作用的结果往往会反过来影响该激素的分泌,这种方式叫做调节.(2)下丘脑可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参与血糖的调节.若乙图为调节过程中部分结构示意图,则图中涉及个神经元,这些神经元所处的人体内环境为.图中d点兴奋时,此处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3)血液中的吞噬细胞吞噬并分解多种病原体,该免疫类型为免疫;此外,在体液免疫过程中,吞噬细胞能够对病原体进行必要的摄取和处理,结合其他细胞的作用,使相应细胞受到刺激并经过一系列的增殖分化,成为能分泌相应抗体的细胞.27.如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据图回答(在[]中填序号,在上填名称):(1)在A图中,①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2)B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在a、b、c中兴奋部位是.在兴奋部位和相邻的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这样就形成了.(3)兴奋在反射弧中按单一方向传导的原因是在A图的[] 结构中,信号的传递是单一方向的,在此结构中信号的转换模式为.(4)观察c图,在图中C处施加一次短暂的有效刺激,该处膜内先后发生的电位变化情况是.(5)c图中,将电表的两个电极分别插入A、B处神经纤维内,然后在结构④某处施加一次有效刺激,却发现电表指针未发生偏转,那么施加刺激的位置在.28.血糖的平衡对于保证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具有重要的意义,胰岛素是维持血糖平衡的重要激素.如图表示胰岛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及胰岛素的作用机理.请分析回答:(1)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最终由传出神经末梢释放,与胰岛B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多;由图可知,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还受到的影响.以上说明胰岛素分泌的调节方式属于调节.(2)据图分析,胰岛素与组织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一方面增加细胞内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合成,促进进入细胞;另一方面促进细胞内的合成.(3)糖尿病病因之一是患者血液中存在异常抗体(图中抗体1、抗体2).图中因抗体引起的糖尿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这种抗体的致病原因是由于此种抗体与结合,导致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浓度上升的敏感度降低,引起胰岛素分泌量减少,血糖浓度升高.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这两种异常抗体引起的糖尿病都属于病.(4)空腹抽血后,一次定量饮入高浓度葡萄糖水.喝糖水后每隔一定时间静脉取血,测定血糖浓度(整个过程中禁食、禁水、不做剧烈运动),发现正常人和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不足者血糖浓度的变化趋势都是先上升,再下降,但下降的速率不同.下降速率不同的原因是.29.如图1为人体激素作用于靶细胞的两种机理示意图.根据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若图1中激素B是生长激素(一种蛋白质),它是由细胞合成分泌的,参与该激素合成与分泌的细胞器有.(2)胰高血糖素能与图1中受体(用图中字母回答)特异性结合,产生生理效应,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如果该受体发生缺陷而不能与胰高血糖素结合,则可能引起血糖浓度.(3)若甲状腺激素与图1中激素A的作用机理相似,甲状腺激素进入细胞后与受体a结合,促使细胞合成新的蛋白酶,进而促进细胞代谢.怀孕母亲缺碘时,甲状腺激素分泌量下降,通过反馈调节,使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结果甲状腺增生,胎儿的发育会受到影响,尤其的发育受到的影响最大.(4)分别用含不同浓度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的培养液同时培养甲状腺瘤组织,细胞培养72h检测甲状腺瘤组织细胞的数量变化(以吸光值的大小衡量细胞数量),结果如图2所示.由实验结果分析,在不同浓度的肾上腺素作用下甲状腺瘤细胞(增殖被抑制、正常增殖、加速增殖),去甲肾上腺素浓度越大,甲状腺瘤细胞的数量变化是.30.在验证生长素类似物A对小麦胚芽鞘(幼苗)伸长影响的实验中,将如图1所示取得的切段浸入蒸馏水中1小时后,再分别转入5种浓度的A溶液(实验组)和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中.在23℃的条件下,避光振荡培养24小时后,逐一测量切段长度(取每组平均值),实验进行两次,结果见图2.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生长素类似物是对植物生长发育有重要调节作用的一类化合物.本实验中mg/L的溶液促进切段伸长的效果最明显.(2)振荡培养的目的是:①增加溶液中的以满足切段细胞呼吸的需求;②使切段与溶液成分接触更充分.(3)生长素类似物A应溶解于中,以得到5种浓度的A溶液.切段浸泡在蒸馏水中的目的是减少对实验结果的影响.(4)图2中,与对照组切段相比,浓度为0.001mg/L的溶液对切段伸长(选填“有”或“无”)促进作用.(5)图2中,浓度为0.1mg/L时实验二所得数据与实验一偏差较大,在做原始记录时对该数据应(选填下列选项前的字母).A.舍弃B.修改C.如实填写为检验该浓度下相关数据的可靠性,还应.31.如图为不同培养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葡萄糖浓度和乙醇浓度的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曲线AB段酵母菌呼吸发生的场所是;曲线BC段酵母菌呼吸的方式是.(2)酵母菌种群数量从C点开始下降的主要原因除葡萄糖大量消耗外,还有、.(3)在T1﹣T2时段,单位时间内酵母菌消耗葡萄糖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有、.(4)某同学在T3时取样,统计的酵母菌种群数量明显高于D点对应的数量,原因可能有、和用血球计算板计数时出现错误等.32.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D是丙中关系密切的四种生物.回答下列问题:(1)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是,②过程中碳的传递形式及①过程中能量流动的形式分别是、.(2)图中A为营养级,B和D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为,若由于某种原因造成了生物B灭绝,则短期内丙中D的数量变化是.(3)该系统的乙、丙、丁共同构成,甲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33.分析下列图一和图二,请据图分析回答.(1)图一中①过程能够使无机环境中的能量进入生物群落,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2)图一中包括生态系统的四个成分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是.(3)图二中A表示的能量,B表示的能量.B中的能量除了被分解者利用和被次级消费者摄入外,还有一部分是.屎壳螂能够利用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则屎壳螂从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中获得的能量是.(4)从图二中可以总结出能量流动的特点是.(5)人类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调查研究,其意义是.2016-2017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高淳高中高二(上)第一次段考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有关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递质、抗体、血红蛋白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B.内环境PH的稳定需要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C.稳态遭到破坏必然引起酶促反应速率加快D.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无机盐含量有关【考点】稳态的生理意义.【分析】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的各器官,系统的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因此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动态平衡.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凡是发生在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生理过程都是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理过程.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解答】解:A、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A错误;B、内环境PH的稳定是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B错误;C、稳态遭到破坏会引起酶促反应速率发生改变,如内环境温度升高,使酶活性降低,酶促反应降低,C错误;D、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无机盐含量有关,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的作用、内环境的稳态,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及作用;识记内环境稳态的概念、调节机制及意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2.如图为一个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a处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B.刺激b处能引起c的收缩,这一过程叫反射C.刺激d处,在b处不可能检测到电位变化D.神经递质通过主动运输释放到突触间隙【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bcd分别为突触、传出神经纤维、效应器和传入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解答】解:A、a处为突触结构,当电信号传导到突触小体,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此时为化学信号;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又转化为电信号,所以在a处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A正确;B、刺激b处能引起c的收缩,但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所以这一过程不能叫反射,B错误;C、刺激d处,信号通过a传递到b处,所以在b处能检测到电位变化,C错误;D、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利用细胞膜的流动性,方式是胞吐而不是主动运输,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3.下列关于人体对流感病毒免疫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与该病毒结合B.经流感病毒刺激后,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与该病毒结合C.该病毒第二次侵入人体后,机体中的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并产生大量抗体D.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B细胞和T细胞均具特异性识别功能【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1、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2、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比普通的B细胞更快地作出反应,即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再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此为二次免疫反应.4、三个唯一: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B细胞、记忆B细胞都不能产生;唯一没有识别功能的细胞是浆细胞;特异性免疫中除浆细胞外,唯一没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细胞是吞噬细胞,其余免疫细胞都有特异性识别功能.【解答】解:A、流感病毒侵入后,刺激T淋巴细胞分泌淋巴因子,加强各种有关细胞的作用来发挥免疫效应,A错误;B、B淋巴细胞经流感病毒刺激后分裂、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能分泌特异性抗体,与抗原结合,B错误;C、患者痊愈后,若再次感染该病毒,记忆B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消灭抗原,C错误;D、禽流感病毒侵入后,体内的巨噬细胞、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都识别功能,但巨噬细胞识别抗原没有特异性,D正确.故选:D.【点评】以流感病毒为素材,考查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4.右图所示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联系,①、②、③、④代表相关激素,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激素①表示促甲状腺激素,激素④表示抗利尿激素B.激素②既能促进甲状腺的分泌,又能促进下丘脑的分泌C.寒冷环境下血液中激素①②③④的量均增加D.机体内激素的分泌既有分级调节也有反馈调节【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图示过程为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和水平衡调节过程.1、当身体的温度感受器受到寒冷等刺激时,相应的神经冲动传到下丘脑.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2、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由下丘脑合成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3、图中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是促甲状腺激素,③是甲状腺激素,④是抗利尿激素.【解答】解:A、图中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A错误;B、拮抗作用是指不同激素对某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②③不是同一生理过程,B 错误C、寒冷环境中激素①②③增多,由于寒冷时出汗少,细胞外液渗透压低,体中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即④减少,C错误;D、由图可知,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过程体现了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机制,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调节,综合考查体温调节、水平衡调节和反馈调节等内容.5.下列不参与体液免疫过程的是()A.T淋巴细胞B.B淋巴细胞C.记忆B细胞D.效应T细胞【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解答】解:A、T淋巴细胞在体液免疫中起呈递抗原、产生淋巴因子的作用,A错误;B、B淋巴细胞在体液免疫中可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B错误;C、记忆B细胞在二次免疫可增殖分化为浆细胞,C错误;D、效应T细胞参与细胞免疫,不参与体液免疫,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