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形写神
4.以形写神
以形写神宋人苏轼有一首题画诗,以鄙形贵神见知于世: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边鸾雀写生,赵昌花传神。
何如此两幅,疏淡含精匀。
谁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
(《书鄢陵王主薄所画折枝》)对苏轼此诗,尤其是前四句,后人看法颇不一致,赞成者有之,反对者亦有之,而分歧的根源,就在于如何理解形、神二者的关系。
与苏轼同时而稍后的晁说之《和苏翰林题李甲画雁》诗道:“画写物外形,要物形不改;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
”他显然是主张神似出于形似、形神兼重,且不赞成苏轼之说的。
清人邹一桂《小山画谱》更说:“东坡诗:‘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作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
此论诗则可,论画则不可。
未有形不似而反得其神者。
此老不能工画,故以此自文。
”而元人汤垕《画鉴》所论,正与此相反:“今之人看画,多取形似,不知古人以形似为末。
即如李伯时画人物,吴道子后一人而已,犹不免于形似之失。
盖其妙处在笔法、气韵、神采,形似末也,东坡先生有诗云:‘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作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
’仆平生不惟得看画法于此诗,至于作诗之法,亦由此悟。
”又有调和二家之说者。
明人李贽《焚书·诗画》道:“东坡先生曰:‘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作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
’升庵(杨慎)曰:‘此言画贵神,诗贵韵也。
然其言偏,未是至者。
’晁以道和之云:‘画写物外形,要物形不改;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
’其论始定。
卓吾子谓:改形不成画,得意非画外。
因复和之曰:画不徒写形,正要神明在;诗不在画外,正写画中态。
”苏轼之本意究竟为何,形似与神似有无矛盾,诗与画是否对形、神有不同的要求,我们这里且不去详辩,引述这桩公案只是为了说明,形神问题是中国古代艺术创作论和作品构成论中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
而且,形与神的关系至为密切,我们既不能舍神以论形,亦不能舍形以论神。
神因形显,形以神生,以神寄形,以形写神,这是我们讨论形神问题的基本出发点。
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以形写神
八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以形写神1.1 设计意图:通过引入古代艺术家吴道子的作品,引导学生了解“以形写神”的概念,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1.1.1 展示吴道子的作品,让学生观察其线条特点和表现力。
1.1.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线条和形状来表现物体的神态和特点。
1.1.3 强调美术创作中“以形写神”的重要性。
二、知识点讲解2.1 “以形写神”的定义和意义:2.1.1 解释“以形写神”的含义,即通过形状和线条的表现来传达物体的内在神态和特点。
2.1.2 举例说明“以形写神”在古代绘画中的应用,如吴道子的作品中对人物神态的描绘。
2.1.3 强调“以形写神”对于美术创作的重要性,可以增加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
三、教学内容3.1 学习如何通过线条和形状来表现物体的神态和特点:3.1.1 观察和分析吴道子的作品,总结其线条和形状的表现方法。
3.1.2 进行实践练习,让学生尝试通过线条和形状来表现物体的神态和特点。
3.1.3 鼓励学生进行创意表达,尝试不同的线条和形状组合,展现个人风格。
四、教学目标4.1 学生能够理解“以形写神”的概念和意义。
4.1.1 学生能够分析吴道子的作品,了解其线条和形状的表现方法。
4.1.2 学生能够通过线条和形状来表现物体的神态和特点。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线条和形状来表现物体的神态和特点。
5.1.1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吴道子的作品,总结其线条和形状的表现方法。
5.1.2 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这一技巧。
5.1.3 鼓励学生进行创意表达,尝试不同的线条和形状组合,突破难点。
希望以上教案能满足您的需求。
如有需要,请随时告诉我,我会尽力提供帮助。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 教师准备:6.1.1 吴道子作品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6.1.2 美术用品,如画纸、画笔、颜料等。
6.1.3 教案、课件和教学指导书籍。
6.2 学生准备:6.2.1 美术本和绘画工具。
浅析东晋顾恺之的绘画理论
浅析东晋顾恺之的绘画理论顾恺之,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绘画家和诗赋家。
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期分裂动乱,这一时期,佛教文化融入,玄学兴起,促进了国内地区文化的交流。
专业画家大批涌现,他们对绘画理论的总结和探索直到今天还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顾恺之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著名的画家,他提出“以形写神”的绘画理论对美术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以形写神,形神兼备”以及“迁想妙得”的绘画原理值得我们今天借鉴。
这篇文章我主要以顾恺之的三个绘画理论为线索展开论述。
标签:顾恺之;以形写神;迁想妙得;环境衬托一、以形写神——形具而神生顾恺之的绘画理论侧重讲的是肖像画和人物画。
关于形、神关系的问题,在哲学上有长期的探讨。
唯心主义认为形、神可以相离,灵魂可以脱离形体而存在,这自然是不存在的现象。
顾恺之总结了前人对形神的看法并结合自己的作画经验提出了“以形写神”的绘画理论。
“神”是通过形表现出来的,造型艺术离不开形,正确的形才能表现“神”。
“形”是外在的形象。
“神”是指内在的精神。
顾恺之给裴楷画像时,在颊上加了三根毫毛,抓住了人物的特点,便把对象表现得形神兼备了。
不应该把“传神论”单独拿出来重点论述,因为“传神论”与“以形写神”这一绘画理论不可分割。
要传神就离不开写形。
顾恺之认为形和神的关系是辩证的,相辅相成的。
无形则神不存,无神则形不活。
形与神既矛盾又统一。
“形与神”是一种思辨美,通过顾恺之总结的这一原则,也告诉我们无论以后生活中还是自己的绘画中,都要总结这种思辨美。
美也是思辨的。
但是如果我们创作一幅作品想要达到“传神”的效果,就不能忽视客观实际。
正是因为“以形写神”的绘画理论可以让作品更富有独特的韵味和魅力。
所以在今天的美术教育中,我们也应该借鉴并遵循这个原则进行美术创作。
其实这个原则还告诉我们应该学会思考,学会构思画面的美感。
在生活中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把对生活的态度带到自己的创作中必然会产生新的创作思考,思考会让我们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以形写神”与“以神写形”
“以形写神”与“以神写形”作者:方澄来源:《现代装饰·理论》2012年第01期长久以来,形神兼备一直是中国传统绘画审美的理想追求。
历代画论都会把形神问题放在首要的地位加以阐释,但对于形神的阐释,各家又互有出入,互有对立。
它们孰先孰后,孰轻孰重这个问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看法。
1.何谓“形”?何谓“神”?平日里,我们常会听到“形神兼备”才能称之为一幅好画的说法,但是什么是形什么是神我们又是否知道呢?直接的从字面上理解:形即形状,神即精神。
它们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两大元素,一个是揭示事物的外延的,一个是揭示事物内涵的,一个外在一个内在,两者关系是辩证的统一,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有形无神,则为木偶,陷于自然主义;有神无形,则为虚幻,容易脱离现实,形成唯心主义。
形是神的基础,神亦是形的统率。
形神兼备,才能成为一幅好画。
在我国古典画论中,“形”的概念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韩非子论画》中:“客有为齐王画者?‟曰:…犬马难。
孰易者?‟曰:…鬼魅最易。
‟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磬于前,不可类之,故难。
鬼魅,无形者,不磬与前,故易之也。
”犬马是有形的东西,我们早晚都能看见,不容易画像;鬼魅是无形的,比较容易画,因为没人见过就不用管像不像。
由此,我们可知,形是指画中客观事物的外在视觉现象,形是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
神,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尽相同的内涵,但概括来说神有三方面涵义——画家自身的精神,所画对象的精神,画上表现出来的精神。
石鲁先生的《学画录·造型章》中曾这么阐释“神”的内涵:他认为“画贵全神,而神有我神他神,入他神者我化为物,入我神者物化为我,然合二为一则全矣。
”这里说的“我神”就是画家自身的精神,“他神”就是对象的精神,我神、他神的合二为一就是绘画表现出来的精神。
总的来说,形是相对事物外部而言的,是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神则是相对事物内部而言,是指精神、气质、品德等因素。
2.以形写神“以形写神”这个说法,始于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它的大致意思是指在描绘对象逼真的前提下,表现对象的精神面貌、气质和风姿。
顾恺之“形神”思想对绘画作品的影响
顾恺之所提出的“以形写神”“迁想妙得”等,对后世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中国画史的发展有着重大的贡献意义,对后世的绘画和文学也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一、顾恺之画论及作品的重要意义顾恺之是东晋著名画家,对中国绘画有着重大的贡献,是中国绘画理论的奠基人。
顾恺之善于总结经验,在他之前还未有完整的或正式的画论,其所提出的画论对后世产生着跨时代的影响。
顾恺之提出了一系列的主张,他提出的“以形写神”的理论也是从艺术实践所得,在要求准确地描绘出对象的特征的同时,也要深入表现其内在的精髓。
这一理论在中国画论中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
他所提出的“以形写神”“迁想妙得”等,对中国画史的发展有着深远及意义深刻的影响。
欣赏顾恺之创作的作品,能够感受到一种悠缓自然、有节奏感的韵律变换,并让我们从各具神态的人物作品当中,感受到他传神的笔法。
顾恺之的画论及其作品具有跨时代意义,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人物画不再是单纯地由画形来表现,而是通过“形神”结合来体现其艺术价值。
历代评论家都对此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具有跨时代的影响,此后许多的艺术家及理论学家都将其理论进行传承和延伸。
后世画家也大都摹写过他的作品。
中国画在艺术上的彻底觉醒及发展,顾恺之功不可没,其绘画理论在中国画的创作和欣赏中起着重要作用。
二、顾恺之画论中的“形”与“神”(一)如何理解顾恺之画论中的“形”与“神”针对顾恺之画论中的“形”与“神”,后人对其的看法大致可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未有形不似者而神似者”,强调对物体的描绘在写实的基础上达到神似即可;第二种看法是“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强调像与不像在于对神态的把握。
“形”主要是指所观察对象及描绘事物的形体,也就是外形及造型特征。
从绘画的角度来解释分析就是指造型艺术。
“神”是指人所拥有的个性特征与独特的精神境界,即来表现出一个人风韵神貌,其美学特征是自然传神,“神”对“形”的处理要通过“写”的方式来表现,最终是为了达到“传神”的目的。
中国画写意画的特点
中国画写意画的特点1、以形写神,以神写意.从古到今,中国的绘画一直围绕着一个形的问题在作文章.在绘画的初萌阶段,因为造型水平差,那时的形是简单而幼稚的,是似是而非的,也能够说是“以意表形”.随着绘画经验的持续积累,写形的功能大大提升,进入了“以形写形”的阶段.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画家们并不以形似为满足,逐渐理解到了“神似”的重要性.即在造型上表现对象的内在本质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才算真正达到绘画的目的.最先提出“以形写神”理论的是人物画家顾恺之.后来引伸到中国写意画领域,逐渐比为“以神写意”的意象造型观点.是中国的写意画摆脱了自然形的限制,而追求以笔墨为载体的情感宣泻.因为开拓了表现上的自由空间,画家笔下的形象既跳出了特定时空中客观物象再现的制约,又因为形的限制而避免了过于的随意性.使作品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既有形的观点,又有自我情感的表露,达到极完善的幻化境界.但因为画家对自然物象的感悟千差万别,审美情趣各有所好,所以中国写意画家笔下对形与神的概念便有了不同的侧重.偏重工细一路的借形以抒发自我性灵的审美需求,既强调客观物象的真实性,又具主观的表现意识,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并重的目的,如注重写实的工兼写即属此类.小写意画家则既注重形的制约,又注重自然精神与自我心境,情感的结合,达到一种意蕴平和、雅俗共赏的境界.大写意画家强调自我情感的宣泻,自然物象中的形仅仅表达感情的一种载体,能够不完全依附于客观物象的独立美感.在画家笔下自然物象的某些细节能够招之即来,挥之即去.意象造性,以神写意的表现力达到了境界.关于形神论的观点,历代都有很多精辟的论述.北宋苏轼提出“作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虽不免过于偏颇,但观点是明确的.元代倪云林的“逸笔草草,不求形似”,则是文人画家的一种偏激言词.二者都没有把形神的关系界定清楚.对中国写意画的形神问题阐述的最精僻的莫过于齐白石,他说:“不似为欺世,太似则媚俗,妙在于似与不似之间”.似与不似之间就有了一定的空间,画家在作画过程中,积极地去作物象的内在本质即神韵的追求,为了达到目的,就要对物象的特征加以强调、夸张,对形实行必要的概括、取舍、归纳.这个过程叫做“遗貌取神”,这种造型观点叫做“意象造型”.2、骨法用笔、以书入画.“骨法用笔”是谢赫六法中第二位,它用“气韵生动”是六法中最重要的两个概念.“骨法”是指客观物象的形神结构,“用笔”则是用笔方法,用笔技巧和艺术表现.唐代张彦远在《论画六法》中提出“骨气形似皆本立意而归乎用笔”.说明“骨气用笔”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它不但要表现客观对象的基本结构、神韵,还要表达画家的主观感情和艺术创造.在写意画中,笔墨还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表现为特殊的用笔方法所产生的形式美,也表现为笔墨情趣.黄宾虹先生根据中国画的审美要求,总结前人和自己的创作经验,把用笔归结为平、圆、留、重、变五法,他说:“用笔须平,如锥划沙;用笔须圆,如折钗股,如金之柔;用笔须留,如屋漏痕;用笔须重,如高山堕石.”以上是用笔所追求的一种境界,至于具体操作中如何灵活掌握,还要懂得一个“变”字,要留有余地,要掌握好分寸,过度了同样也是弊病.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李可染等先生追求线条的凝重深厚,注重留的作用,所以行笔相对较慢,但也并不是处处都慢,该快时还是要快的.有的画家追求线的流畅,行笔速度相对较快,有气势磅礴、一气呵成之感.至于怎样才好,这与每个人的实践经验、审美情趣相关,不可强求一律.至于用笔中的苍、老、活、松、涩、劲、毛、挺、圆、厚的艺术效果,一个“变”字都能概括,靠在实践中去体会去灵活掌握.。
八年级美术下册 第2课《以形写神》教案 湘美版
学
回
顾
与
反
思
1、该课教学以展示我国古典人物绘画为主,以初步学习欣赏人物画作为教学目标,明确而且简洁。教学流程流畅,首先,让学生讨论关于相关朝代的人或事,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入课堂,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其次在作品欣赏的过程中,始终都把学生摆在首位,让他们自己去看、去说、去发现美术作品的特点。
四、展示评价:
第二课时
五、赏析作品、讲解创作表现方法:
六、尝试创作:
七、作业评价
《韩熙载夜宴图》欣赏要点:
1、画面感受:简约造型和空白的处理所营造的气氛。
2、诗人的神态:沉浸在无际的冥想之中。
3、了解写意画的特点,感受线条的轻重、疾涩、虚实、强弱以及流畅的运笔,转折顿挫;墨色随着线的流动产生浓淡干湿的变化呈现出的丰富效果。
小结:“以形写神”是传统人物画重要的审美标准,即通过足以显现人物内在本质的外形的描写,真实地展示不同人物的性格、个性与内心世界,同时也揭示其品格,反映其社会属性,并给予或尝试新的审美判断。
→《藏族舞蹈》和《戏剧人物》
→字幕
媒体运用
媒体课件。
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设置
媒体运用
二、欣赏分析:
三、临摹体会:
→《韩熙载夜宴图》以及局部
教师示范,讲解要领,学生选择教材提供的人物画作品进行临摹,体会运用笔墨的感受和人物神态的表现。
→古典音乐背景
展示自己的作品,交谈临摹过程中的体会和对自己的评价。
教师总结,布置下节课的准备工作,下课。
赏析提示:(作为学生讨论的参考导向)
小孩和小乌龟描绘画题明示的事件,认真的神态表现儿童的天真幼稚;植物的点缀表现季节和院落环境;大片空白营造了凉爽活跃的氛围,留给我们想像的空间。
二、中国写意画的特点
二、中国写意画的特点1、以形写神,以神写意。
从古到今,中国的绘画一直围绕着一个形的问题在作文章。
在绘画的初萌阶段,由于造型能力差,那时的形是简单而幼稚的,是似是而非的,也可以说是“以意表形”。
随着绘画经验的不断积累,写形的功能大大提高,进入了“以形写形”的阶段。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画家们并不以形似为满足,逐渐认识到了“神似”的重要性。
即在造型上表现对象的内在本质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才算真正达到绘画的目的。
最先提出“以形写神”理论的是人物画家顾恺之。
后来引伸到中国写意画领域,逐渐比为“以神写意”的意象造型观念。
是中国的写意画摆脱了自然形的限制,而追求以笔墨为载体的情感宣泻。
由于开拓了表现上的自由空间,画家笔下的形象既跳出了特定时空中客观物象再现的制约,又由于形的限制而避免了过于的随意性。
使作品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既有形的观念,又有自我情感的表露,达到极完善的幻化境界。
但由于画家对自然物象的感悟千差万别,审美情趣各有所好,因此中国写意画家笔下对形与神的概念便有了不同的侧重。
偏重工细一路的借形以抒发自我性灵的审美需求,既强调客观物象的真实性,又具主观的表现意识,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并重的目的,如注重写实的工兼写即属此类。
小写意画家则既注重形的制约,又注重自然精神与自我心境,情感的结合,达到一种意蕴平和、雅俗共赏的境界。
大写意画家强调自我情感的宣泻,自然物象中的形只是表达感情的一种载体,可以不完全依附于客观物象的独立美感。
在画家笔下自然物象的某些细节可以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意象造性,以神写意的表现力达到了最高境界。
关于形神论的观点,历代都有不少精辟的论述。
北宋苏轼提出“作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虽不免过于偏颇,但观点是明确的。
元代倪云林的“逸笔草草,不求形似”,则是文人画家的一种偏激言词。
二者都没有把形神的关系界定清楚。
对中国写意画的形神问题阐述的最精僻的莫过于齐白石,他说:“不似为欺世,太似则媚俗,妙在于似与不似之间”。
【教案+说课稿+PPT】湘美版八年级下册第2课《以形写神》
【教案+说课稿+PPT】湘美版八年级下册第2课《以形写神》教案一、课题《以形写神》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1课时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画以形写神的知识并评述人物画作品,掌握中国画笔墨技法并表现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中国画的欣赏、讨论,实践体验等活动,培养探究意识和审美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加对中国画的了解与热爱,能够真实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够联系生活运用中国画知识评述人物画作品。
教学难点:运用笔墨技法大胆表现人物形象六、教学方法讲授法、欣赏法、讨论法。
七、教具准备教师准备:课件、中国画作品等。
学生准备:毛笔、墨汁、宣纸等绘画工具。
八、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题,谈一谈自己理解的“形”和“神”。
师生交流,从而导入新课《以形写神》。
(二)讲授新知1、初步感知:赏析《韩熙载夜宴图》,引导学生从神情、姿态、线条等方面分析萧管乐女的“形”与“神”。
2、深入探究:(1)赏析《挖耳图》,小组讨论画家是通过哪些方面来刻画人物神态?(2)回顾之前所学的笔墨技法的知识,结合课本思考作品中的人物是如何以形写神的。
(三)教师示范教师示范线描形式绘画人物。
首先,快速用笔勾勒人物大动态,之后为人物适当添加服饰细节,最后添画环境烘托。
(四)欣赏实践教师说明要求,从日常生活或者历史故事中选取题材,尝试水墨人物画的表现,感受人物画中的以形写神。
播放音乐并巡视指导。
(五)展示评价教师展示学生作品,然后用投票的形式对学生作品进行互评,然后自评、师评。
(六)小结拓展回顾所学知识,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激励性评价。
九、板书设计:试讲稿开场语: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下午)好!(鞠躬)我是面试中学美术教师的09号考生,今天我试讲的题目是《以形写神》(板书:以形写神)下面我将开始我的试讲。
组织教学:上课!同学们好,请坐!!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请看黑板上的课题,谁来说说你所理解的“形”和“神”是怎样的?师:就请这位靠近讲台的同学,你来吧。
以形写神
以形写神以形写神——兼谈顾恺之的《列女传》东晋顾恺之是绘画与理论双栖的大画家。
因为年代太过久远,流传下来的作品太少,我们只能管中窥豹——观其一斑了。
他的代表画作有《列女传》、《洛神赋图》、《女史箴图》等;他的理论著作有《画说》、《魏晋胜流画像赞》、《画云台山记》等;他提出的观点最著名的有“以形写神”、“迁想妙得”、“传神写照”等。
顾恺之提出的“以形写神”是他在自己艺术探索中的理论总结,他既用这几个字道出了中国画的秘密,又指出了中国画的参照标准,更何况他以画说话,令人信服。
后世有建树的画家无不对这几个字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精彩的演绎,可以说,他这个理论影响了整个中国画史。
“以形写神”到底蕴含着多丰富的意蕴?要找到答案是不容易的,试述一己之见。
我以为可以直接解读字面,分开来谈,因为古文是不标点的,解读的可能性多,弹性也大,没有断章取义之嫌。
下面分别谈谈“形”、“写”、“神”三个方面。
“形”是绘画语言的本体所在,它是通往绘画王国的必由之路。
形过不了关,其他的无从谈起,“毛之不存,皮将焉附”?!顾恺之在形上下足了功夫,还提出了著名的造型理论“迁想妙得”。
据说他在为裴楷画肖像的时候在颊上添画了三笔,使得裴楷形神相得益彰。
在东晋没有像如今的写生一说,有谁为了画个像傻坐在椅子上等人画?采取的方式是,画家通过悉心观察形成总体印象,再以表现的方式呈现出来。
可以想见这样“步步走,面面观”才能“全其神气”的表现手法,人物形象应该是画家的意象,是他根据自己对对象的理解创造出的形象!怎么“迁想”?在画家学养积累和技术积累的基础上去想象,为恰到好处地传达出对象神采所作的艺术加工。
无独有偶,他在画谢鲲的时候,将谢鲲置身于山石之中,说这样做可以表达出谢鲲的胸中丘壑,磊落情怀。
不论是单个人物形象的推敲还是合理地为人物形象添加背景都说明了顾恺之对形的处理很成熟很高明。
为了让形更耐看,他对细节的处理也有过人之处而为人津津乐道。
他画人有数年不点睛的习惯,说“传神写照正在阿睹之中”,一点睛会把人的精魄带走;殷仲堪有白内障不肯让顾恺之画,说他残惭不入画,顾恺之告诉他用飞白法点睛保证让他满意。
湘美版八年级下册美术:第2课 以形写神
老翁风趣幽默,惟妙惟肖,
体现了画家在生活中的细微观察。 款识,印章与画面完整一体,丰 富了作品内涵。
挖耳图 中国画 现代 齐白石
戏剧人物步骤 现代 朱新建
画身体的轮廓线须注意动态,
最后画桌椅等背景既可营造气氛,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也起到补满构图作用。
学习活动一
与同学交流,谈谈你对 中国人物画的认识和感受。 模仿课本上的绘画作品,尝 试用简洁的线条画出生动的 人物。
韩熙载夜宴图(局部)中国画 五代 顾闳中
形—画家通过刻画乐女端庄优美的
姿态,身体不同的朝向,不同的坐姿 不同颜色的服饰对五位乐女进行区分。 人物的组合变化以及呼应关系体现在 高低错落和疏密间隔,使平静的画面 中不乏动感。
神—通过刻画乐女专注演奏地神态营
造出画面优雅的气氛。
以形写神是中国人 物画艺术表现最突出的 特征。
构图
在不同的场景之间,画家巧妙地运用了 屏风,床榻,长案,等古代屋内常见的 物品将画面进行分割,使画面既有彼此 的独立空间,又不乏连贯性。例如在第 三段描画韩熙载在宴会见休息的场景中, 韩熙载与几名仕女端坐在床榻上休息, 外围用屏风进行隔断,床榻与屏风高低 的对比,使画面更具立体感。这种结构 内容的安排,使观看者不觉得分割的生 硬,显得非常和谐。
以形写神
以形写神
山东省安丘市和平中学
孙柳笛
【
第以 第
一 课 时
形 写
二 课
--
了
神 解
中
】 基 国
础人 知物 识画
人物画
绘画的一种,以人物形象为 主体的绘画统称,大体分为 道释画、仕女画、肖像画、 风俗画、历史故事画等。
人物画力求人物刻画的逼真传 神,气韵生动,形神兼备。
美术上册《以形写神》教案
美术上册《以形写神》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以形写神”的概念和意义。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物体的外在形态,传达其内在精神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和艺术表达能力。
1.2 教学内容介绍“以形写神”的定义和起源。
分析“以形写神”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物体,捕捉其特点和内在精神。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步骤2.1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以形写神”的概念和案例。
示范法:教师现场示范如何通过观察和描绘物体形态,传达其内在精神。
实践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练习以形写神的方法。
2.2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课,讲解“以形写神”的概念和意义。
第二步:展示案例,分析“以形写神”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
第三步:现场示范,教师展示如何通过观察和描绘物体形态,传达其内在精神。
第四步: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描绘练习。
第三章:教学评价3.1 评价标准准确性和完整性:学生能够准确观察和描绘物体的形态,并传达其内在精神。
创意和表现力:学生能够运用创意和表现力,使作品具有艺术性。
观察和分析能力: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理解和捕捉物体的特点和内在精神。
3.2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出指导和反馈。
学生互评: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分享意见和建议。
自我评价: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和改进。
第四章:教学资源与材料4.1 教学资源教材:美术上册教材。
参考资料:相关书籍、文章和网络资源。
实物模型:提供一些实物模型供学生观察和描绘。
4.2 教学材料画纸或画布:学生进行绘画的载体。
绘画工具:铅笔、橡皮、彩色铅笔、水彩颜料等。
观察工具:放大镜、望远镜等(可选)。
第五章:教学计划与时间安排5.1 教学计划本章共安排4课时,每课时45分钟。
第一课时:讲解“以形写神”的概念和意义,展示案例。
第二课时:教师示范如何通过观察和描绘物体形态,传达其内在精神。
第三课时: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描绘练习。
美术上册《以形写神》教案
美术上册《以形写神》教案第一章:导言1.1 课程背景《以形写神》是美术上册的一篇重要教案,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创作,掌握绘画中的形态表现技巧,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1.2 教学目标了解《以形写神》的概念和意义。
学会观察和分析物体的形态特征。
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能够将物体形态生动地表现出来。
1.3 教学内容介绍《以形写神》的概念和意义。
教授观察和分析物体形态的方法。
演示绘画技巧,并指导学生进行实践。
第二章:观察与分析2.1 教学目标学会观察物体的形态特征。
学会分析物体的结构和解构。
2.2 教学内容教授观察物体形态的方法,如整体观察、局部观察等。
教授分析物体结构和解构的方法,如比例、对称、对比等。
第三章:绘画技巧3.1 教学目标学会基本的绘画技巧。
能够将物体形态生动地表现出来。
3.2 教学内容教授绘画的基本技巧,如线条、阴影、透视等。
指导学生进行实践,练习将物体形态表现在画纸上。
第四章:创作与展示4.1 教学目标能够创作出一幅具有个人特色的《以形写神》作品。
学会展示和评价自己的作品。
4.2 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进行创作,鼓励学生发挥个人特色。
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和评价,互相交流和学习。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教学目标回顾和总结本课程的学习内容。
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
5.2 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
对学生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
第六章:案例分析6.1 教学目标学会分析名家的《以形写神》作品。
理解不同风格和技巧在《以形写神》中的运用。
6.2 教学内容介绍几位名家及其《以形写神》作品。
分析名家的绘画技巧和风格,探讨其在作品中的体现。
第七章:艺术欣赏7.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了解《以形写神》作品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意义。
7.2 教学内容介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以形写神》作品。
引导学生进行艺术欣赏,提高审美能力。
第八章:课堂活动8.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写意画的特点有哪些基本技法
写意画的特点有哪些基本技法写意画的特点1、以形写神,以神写意。
从古到今,中国的绘画一直围绕着一个形的问题在作文章。
在绘画的初萌阶段,由于造型能力差,那时的形是简单而幼稚的,是似是而非的,也可以说是“以意表形”。
随着绘画经验的不断积累,写形的功能大大提高,进入了“以形写形”的阶段。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画家们并不以形似为满足,逐渐认识到了“神似”的重要性。
即在造型上表现对象的内在本质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才算真正达到绘画的目的。
最先提出“以形写神”理论的是人物画家顾恺之。
后来引伸到中国写意画领域,逐渐比为“以神写意”的意象造型观念。
是中国的写意画摆脱了自然形的限制,而追求以笔墨为载体的情感宣泻。
由于开拓了表现上的自由空间,画家笔下的形象既跳出了特定时空中客观物象再现的制约,又由于形的限制而避免了过于的随意性。
使作品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既有形的观念,又有自我情感的表露,达到极完善的幻化境界。
但由于画家对自然物象的感悟千差万别,审美情趣各有所好,因此中国写意画家笔下对形与神的概念便有了不同的侧重。
偏重工细一路的借形以抒发自我性灵的审美需求,既强调客观物象的真实性,又具主观的表现意识,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并重的目的,如注重写实的工兼写即属此类。
小写意画家则既注重形的制约,又注重自然精神与自我心境,情感的结合,达到一种意蕴平和、雅俗共赏的境界。
大写意画家强调自我情感的宣泻,自然物象中的形只是表达感情的一种载体,可以不完全依附于客观物象的独立美感。
在画家笔下自然物象的某些细节可以招之即来,挥之即去。
意象造性,以神写意的表现力达到了最高境界。
关于形神论的观点,历代都有不少精辟的论述。
北宋苏轼提出“作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虽不免过于偏颇,但观点是明确的。
元代倪云林的“逸笔草草,不求形似”,则是文人画家的一种偏激言词。
二者都没有把形神的关系界定清楚。
对中国写意画的形神问题阐述的最精僻的莫过于齐白石,他说:“不似为欺世,太似则媚俗,妙在于似与不似之间”。
以形写神美术教案
以形写神美术教案
《以形写神美术教案》
嘿,同学们!今天咱们要来一起探索一个超级有趣的美术世界——以形写神!
想象一下哈,我们就像是小侦探,要通过观察物体的形状,去发现它背后隐藏的神韵。
这多有意思呀!
比如说,咱们看到一个圆滚滚的苹果。
哎呀,这可不仅仅是个普通的圆哦!我们要仔细观察它的颜色,是不是红红的呀,还有那表皮上可能有的小斑点,这都是它独特的“记号”呢。
然后呢,我们要想想,这个苹果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呀,是香甜可口呢,还是有点酸酸的呢。
这就是在捕捉它的神啦!
再看看一只可爱的猫咪,它那柔软的身体线条,还有那灵动的眼睛,哇,这里面可有好多神韵等着我们去发现呢。
我们要试着用画笔把猫咪的可爱和活泼给表现出来。
那怎么才能做到以形写神呢?嘿嘿,这就需要我们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啦!不能马马虎虎地看一眼就完事哦,要细细地瞧,慢慢地品。
然后呢,大胆地拿起画笔,把我们看到的、感受到的都画下来。
在画画的过程中呀,可别怕犯错。
画错了没关系呀,就当是一次有趣的尝试嘛!说不定还能发现新的灵感呢。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在美术的海洋里畅游吧,用我们的画笔去捕捉那些神奇的形与神。
相信你们一定会创造出超级棒的作品哒!
好啦,今天的美术课就上到这里啦,期待下一次和你们一起探索美术的奇妙世界哟!
哈哈,这就是以形写神的美术教案啦,是不是很简单又很有趣呀?同学们,加油哦!。
从《十九秋》看中国画“以形写神”传统(1)
一、中国绘画的“以形写神”传统一.中国绘画的搿以形写神”传统1.1。
以形写神。
是中国画的传统在绘画理论上首先明确提出形神问题和传神的重要性,是东晋顾恺之(字长康,小字虎头,晋陵无锡人,约345—406,一作348—09)。
作为画论,“以形写神”,始于顾恺之。
他主张“传神写照”,意识到眼睛是传柿盘勺关键,而传神又是绘画的首要。
但他并不认为传神可以脱离写形(见图1。
l和L2),他明确提出“以形写神“的观点,语出《魏晋胜流画赞》。
|玺I1.1东晋顾恺之列女传(局部)图1.2尔晋顾恺之列女传(局部)“以形写神”是顾恺之绘画美学形神论中重要观点。
何谓“以形写神”?《魏晋胜流画赞》云:“若长短、刚软、深浅、广狭与点睛之节、上下、大小、浓薄、有一毫小失,则神气与之俱变矣≯”意思是,描绘人物形象应当笔笔谨慎一丝不苟,如果在写形点睛上不够精谨刻微,出现丝毫差错,都会导致“神气与之俱变”。
“人有长短,今既定远近,以瞩其对,则不可改易阔促,错置高下也。
凡生入亡有手揖服视而前无所对者.以形写神,而空其实对,荃生之用乖,传神之趋失矣。
空其实对则大失.对而不正则小失,不可不察也。
一像之明昧,不若悟对之神通也og(《历代名画记》卷五)。
就是说,描绘对象时要注意人物的动作、神态、表情是针对面前的对象而产生的,如果忽视这一点,要想生动的再现画面人物的神态是不太容易的,要达小到“传神”的目的。
由2一。
中国绘画的“以形写神”传统此可见,“以形写神”对于“传神”的意义所在:“形”的精谨刻微不是目的,但却是通向“传神”这个最终目的的必经之路。
在人物画中,尤其是肖像写真,“以形写神”的美学主张是不无裨益的。
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就是要求把准确无误的“传神”和精谨刻微的“写形”统一起来,借“写形”来实现“传神”的目的。
作为人物画家,顾氏这些观点虽然是针对人物画而言,但其美学价值远不限于此,对其他画科仍具有借鉴意义。
顾恺之率先提出“以形写神”的美学观点,但并未在其著述中进行过明确的解释。
以神写形的意思
以形写神的意思
以形写神的意思:出自东晋顾恺之《摹拓妙法》,指明画家在反映客观现实时,不仅应追求外在形象的逼真,还应追求内在的精神本质的表现。
东晋·顾恺之《魏晋胜流画赞》云:“人有长短、今既定远近以瞩其对,则不可改易阔促,错置高下也。
凡生人亡(无)有手揖眼视而前亡所对者,以形写神而空其实对,荃生之用乖,传神之失矣。
空其实对则大失,对而不正则小失,不可不不察也。
一象之明昧,不若悟对之通神也。
”顾氏“以形写神”这一著名论点,指明画家在反映客观现实时,不仅应追求外在形象的逼真,还应追求内在的精神本质的酷似。
他认为神应以形为依据,如果仅仅形似,而不能反映出绘画对象的特有神气,都不算成功。
对于人物的描绘,他十分注意刻划人物的内心活动与表情动态的一致性与复杂性。
相传他画人物,有时数年不点睛,人问其故,答曰:“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之中。
”因为“征神见貌,情发于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翁风趣幽默,惟妙惟肖, 体现了画家在生活中的细微观察。 款识,印章与画面完整一体,丰 富了作品内涵。
挖耳图Leabharlann 中国画现代 齐白石中国画造型 讲究书法用 线,注重水 墨变化,以 气韵生动的 笔墨刻画出 鲜活的人物 形象。同时, 作者的个性 气质、情感 态度也一览 无余。
戏剧人物 中国画 朱新建 现代
以形写神是中国人 物画艺术表现最突出的 特征。中国传统的人物 画,不拘泥于对外形和 环境逼真的模仿,把揭 示人物内在的精神气质 作为最高的艺术境界。
这组魏晋砖画描绘了当时社会的生活情景,笔 法简练,人物形象生动,生活气息浓郁。
清明上河图(局部)中国画 宋代 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时期京城汴 梁的繁荣景象。其中形形色色人物的生 动刻画,充分表现了画家对社会生活的 深刻洞察力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戏剧人物 中国画 现代 朱新建
野猪林 中国画
现代 高马得
逍遥图 中国画 现代 周思聪
羲之爱鹅图 中国画 清代 任伯年
倒拔垂杨柳 中国画 现代 方成
徐悲鸿以及他的作品。
自画像 素描 现代 徐悲鸿
九方皋
中国画
现代 徐悲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