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课程论文
对《全球变化》课程教学的几点认识
学 术 论 坛211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DOI:10.16661/ki.1672-3791.2017.28.211对《全球变化》课程教学的几点认识①柳艺博(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江苏南京 210044)摘 要:伴随以全球变暖为标志的全球变化问题成为关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热点议题,越来越多的高等学校开设了《全球变化》课程。
本文在介绍全球变化的科学内涵、全球变化的重要性以及全球变化课程的主要内容基础上,从教学内容、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全球变化课程教学中的几点认识。
该文对于推动高校相关专业开展全球变化课程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全球变化 课程教学 能动性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7)10(a)-0211-02①作者简介:柳艺博(1982,8—),男,汉族,河北石家庄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资源环境遥感和全球变化生态。
自1983年“全球变化”概念首次提出以来,全球变化研究发展迅速,在30多年间取得了巨大的研究进展。
人类全球变化的认识无论从广度还是深度上都有根本性的变化。
以全球变暖为标志的全球变化问题已成为关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国际热点议题,越来越多的高等学校开设了《全球变化》课程。
全球变化相关课程正在由专业选修课向学科前沿课、学科交叉课以及专业核心课程和通识课程发展,课程内容、教学大纲、教学方法等都在不断的更新完善。
本文在介绍全球变化的科学内涵、重要性基础上谈了对《全球变化》课程教学几点思考,以期为高校全球变化教学提供参考。
1 全球变化的科学内涵全球变化被界定为由自然和人为因素引起的、影响地球系统功能的全球尺度的变化[1]。
全球变化跨越了不同的时间尺度,在空间上既包括发生在全球尺度上的系统性变化,也包括由局地尺度上相同类型的变化累加而成的累积性变化。
气候变化是全球变化最重要的表现之一,但全球变化不仅仅是全球气候变化或者全球变暖,其内涵比气候变化丰富的多[2]。
全球变化研究进展和趋势
全球变化研究进展和趋势一、概述全球变化研究,作为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涵盖了地球系统科学的多个方面,包括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变化、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海平面上升等。
这些变化在全球范围内发生,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产生深远影响。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全球变化问题的日益突出,全球变化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对理解地球系统的运行机制、预测未来变化趋势以及制定应对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在气候变化方面,全球变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科学家们通过观测数据和模型模拟,揭示了温室气体排放对全球气候系统的影响,预测了未来气候变化的可能趋势。
同时,极端气候事件的频发和加剧也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挑战。
减缓气候变化和适应极端气候事件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重点之一。
生物多样性变化方面,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导致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等问题。
全球变化研究通过监测生物多样性的动态变化,评估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提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是全球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增长,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全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碳循环等产生了重要影响。
全球变化研究通过遥感技术和地面观测等手段,监测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动态过程,评估其对全球变化的影响。
海平面上升是全球变化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海洋热膨胀和冰川融化等因素导致海平面不断上升,对沿海地区的社会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造成威胁。
全球变化研究通过监测海平面上升的速度和趋势,预测未来海平面上升的可能情景,为沿海地区应对海平面上升提供科学依据。
总体而言,全球变化研究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全球变化问题的日益严重,全球变化研究将继续深入发展,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 全球变化定义与背景全球变化,作为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主要关注地球系统各个组成部分(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以及人类圈)在长时间尺度下的相互作用及其引发的全球尺度的环境变化。
全球变化论文
当代世界主要环境问题——海洋生物资源破坏和海洋污染摘要:21 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生物资源作为一种战略性资源,是解决当今人口剧增、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等一系列严重挑战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诸多矛盾的重要途径[1]。
然而,长期的“无度、无序、无偿”用海,使海洋生物资源破坏和海洋污染成为当代世界主要的环境问题。
本文重点介绍分析了当今全球性海洋生物资源破坏和海洋污染的现状、原因和影响。
并提出了合理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措施。
关键词:海洋生物资源海洋污染海洋保护措施正文:一、海洋生物资源的破坏与海洋污染总述海洋生物资源又称海洋水产资源,指海洋中蕴藏的经济动物和植物的群体数量,是有生命、能自行增殖和不断更新的海洋资源。
海洋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把物质或能量引入海洋环境,以致发生损害生物资源、危害人类健康、妨碍包括渔业在内的海洋活动、损害海水使用素质和降低或毁坏环境质量等有害影响。
据估计,全世界有9.5亿人把鱼作为蛋白质的主要来源。
但近几十年来,人类对海洋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和对海洋日趋严重的污染,有可能使全球范围内的海洋生产力和海洋环境质量出现明显退化。
1993年,在全世界捕捞的1.01亿吨鱼中,有77.7%来自海洋。
当年,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2/3以上的海洋鱼类已被最大限度或过度捕捞,特别是有数据资料的25%的鱼类,由于过度捕捞,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另有44%的鱼类的捕捞已达到生物极限。
而另一方面,人类活动产生的大部分废物和污染物最终都进入了海洋。
全球每年有数十亿吨的淤泥、污水、工业垃圾和化工废物等被直接排入了海洋,河流每年也将近百亿吨0淤泥和废水、废物带入沿海水域,引起沿海生境改变,使动物的栖息和繁殖地遭到破坏。
二、海洋生物资源目前破坏严重由自然保护联盟率领的科学家调查了加利福尼亚湾、巴拿马和哥斯达黎加的海岸、部分近海海洋岛屿和热带东太平洋群岛地区的1600余种生物。
他们发现其中197种物种正处于“极度濒危”“濒危”或“弱势”等状态。
小度写范文全球气候变化形势与政策论文-全球气候变化论文模板
全球气候变化形势与政策论文-全球气候变化论文全球气候变暖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生态环境恶化、台风肆虐、热浪频袭、干旱洪涝此起彼伏。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全球气候变化形势与政策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全球气候变化形势与政策论文篇一《全球气候变化的演变》【摘要】气候变化既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问题。
我们之所以关注气候变化,是基于对历史的客观认知和对未来科学预测的警示;是基于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已经并将继续对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千百年来所创造的经济社会系统带来严重影响;是基于造成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
既要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减缓气候变化,更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威胁。
【关键词】全球气候变化演变一、前言全球气候变暖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生态环境恶化、台风肆虐、热浪频袭、干旱洪涝此起彼伏。
全球气候变暖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气候变化问题势必成为一个长期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难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难题。
气候变化是一种自然规律,整个地球历史上存在着许多次的变暖和变冷,而每一次变化都必然带来生物系统的进化或退化,甚至是灭绝全球气候变化二、气候 1.什么是气候气候是指某一地区天气状况的长期(月、季、年、数年、数十年到数百年或更长)平均,通常用某一时段的平均值以及距此平均值的离差值来表征,主要反映一个地区的冷、暖、干、湿等基本特征。
2.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是指短时间内(几分钟到几天)发生在大气中的现象,如雷电、冰雹、台风、寒潮、大风等。
因此,我们对天气的认识可能更感性一些。
而气候则是指某一地区多年气候状况的综合。
气候和天气又密切关系:天气是气候的基础,气候是对天气的概括。
一个地方的气候特征是通过该地区各气象要素(气温、湿度、降雨量、风等)的多年平均值及特殊年份的极端值反映出来的。
三、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 1.什么是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时指气候平均状态和离差(距平)两者中的一个或两者一起出现了统计意义上显著的变化。
全球变化课程论文
全球变化课程论文摘要:在人类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愈来愈多,愈来愈尖锐的环境问题正日渐凸显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众所周知现在有十大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分别是:大气污染、全球变暖、臭氧层减少、土地退化沙化、水资源短缺、海洋环境恶化、森林锐减、生物多样化减少、固体废物污染以及人口增长。
这些环境问题都是我们在这颗蓝色星球上不计后果地疯狂发展所带来的副产品,而现在这些环境问题都成为了阻碍我们社会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障碍。
所以,在当今社会环境下如何应对与处理环境危机成了我们每个人都必须了解的课题。
关键字:环境;全球环境变化;全球气候;应对危机1.当下全球环境危机1.1全球变暖气候学的纪录显示,近百年来,全球的平均地面气温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
总体上,本世纪80年代的全球平均气温比上个世纪下半叶升高了约0.6°C。
这种趋势很可能继续下去,除非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
坐落在维也纳附近的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于1991年所作的预测表明,到2050年,全球变暖的幅度可能在4.5~10°C之间,到21世纪末,则在12~15°C之间。
这些预测还是初步的,因为其中没有考虑海洋热力学效应引起的时间滞后效应。
比较合理的预测是,到203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比现在上升0.5~2.5°C,到2050年,将上升3.6~4.5°C。
初步研究显示,全球变暖会引起温度带的北移,进而导致大气运动发生相应的变化,全球降水也将随之发生变化。
一般地,低纬度地区现有雨带的降水量会增加,高纬度地区冬季降雪量也会增多,而中纬度地区夏季降水量将会减少。
对于大多数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量增多是有利的。
而对于降水减少的地区,如北美洲中部、中国西北内陆地区,则会因为夏季雨量的减少变得更加干旱,水源更加紧张。
据估算,在综合考虑海水热胀、由于极地降水增加导致南极冰帽增大、北极和高山冰雪融化等因素的前提下,当全球气温升高1.5~4.5°C时,海平面将可能上升20~165厘米。
全球环境变化论文
中山大学课程论文课程名称:全球环境变化题目名称: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学院:国际商学院专业班级:经济二班*名:***学号: ********评定教师签名:.日期:2010 年月日河南理工大学《网站设计与管理》课程论文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学生:吴超贤(国际商学院经济二班,学号:10307046)摘要:随着人类的不断发展,全球气候也在发生着惊人的变化,但这种气候的变化势必会将我们人类引向灭亡的道路,有人说这是大自然对我们人类的报复,人类为了发展经济,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不断的破坏环境,例如将工业废气排放到空气中,其中二氧化碳气体造成大气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可以形成酸雨,氯氟烃气体能破坏高空臭氧层,造成南极臭氧洞和全球臭氧层减薄,这些都使人类面临着巨大的灾难,虽然现在人类已经重视到这个严重的问题,也在想各种方法去补救,但这会不会太晚了和人类所实施的方法是可以做到,可以有效呢?关键词:气候变化,全球变化,气候与人类活动,气候灾害,人类与气候,全球变暖一影响气候变化的因素气候的自然变化为大气圈、水圈、冰雪圈、岩石圈及生物圈间交互作用的结果。
大气圈是整个气候系统的温度计,是气候变化的表征。
内在因素:大气成分、地形、植被、冰雪覆盖面的变动,大气与海海洋的交互作用,大气、生物圈、陆地之间的交互作用,甚至云量的多寡及分布,都造成大气环流的变动。
外在因素:太阳辐射量的改变、火山爆发、板块飘移、地形变动人类:人类的活动曾改变区域气候,也曾因为气候变动发生浩劫。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程度更大二全球气温的变化(一)变化趋势:上两幅图,图一是1860年到2000全球气温变化状况,其趋势是波动上升,平均升高了0.6~0.8℃,图二则表示为1950年到2000年全球大气二氧化碳的含量,也是呈上升趋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1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量排放温室气体;2 森林破坏严重,尤其是热带雨林。
全球变化论文
摘要:本文根据当前国内外科学家们对全球变化的研究及“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决议第12款,“荒漠化”的定义,探讨全球变化对我国土地荒漠化的影响。
分析了在全球变化下如果工业发展和其结构不变的情况下,未来30一50。
年我国土地荒漠化的发展趋势,为我国荒漠化监测预报和防治提供依据和对策。
荒漠化是近现代出现的环境问题之一,经历了一定的认识过程,其存在的危害性逐渐被人们意识到,我国对荒漠化机制的和防治措施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大成果。
我国荒漠化现象很严重,主要是人为因素的作用,所以针对人类活动对土壤的破坏必须采取一定措施进行制止。
关键词:全球变化,荒漠化,危害,现状,防治对策。
引言荒漠化作为当前世界上重大的环境问题,正困扰着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进入21世纪后,各类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本文在全新世以来我国主要沙地和沙漠景观动态变化与全球气候波动对应关系研究的基础上,对全球气候变化与我国荒漠化影响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
了解土壤荒漠化的相关知识及中国荒漠化的一些情况已经是一种必要,能够进一步提高全民环境变化意识,为社会创造一个良好环境。
一、全球变化的基本概念当前,我们所讨论的全球变化,其核心问题是全球气候变化[1],即指工业化以由于大量燃烧煤炭和石油,使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浓度增加,这些温室气体的增加对于大气增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至于对未来大气中CO2的含量估计及大气增暖的趋势,还正在研究中。
但在各种可能的估计中,大多数人认为如果工业的发展和燃料使用的结构不变,到2030年(或2050年)大气中CO2及其它温室气体的含量将相当于工业化前CO2含量的倍,届时它将使大气的平均温度增高1.5-4.5[1]。
如果这种现象不加以控制,则全球变化带给人类的灾难将是巨大的,特别是处于中纬度的干旱、半干旱缺水地区,按已有的研究,在夏季,干旱出现频率可能增加[1]。
我国著名气象学家叶笃正先生指出“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气候脆弱地区将经不起变化(当然对有些地区也可能有好的影响)。
全球变化与环境演变研究
全球变化与环境演变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类活动的日益增加,全球变化和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而对于全球变化和环境演变的研究,已经成为当今各国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之一。
首先,全球变化指的是包括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等在内的全球范围内的变化。
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变化问题的最为突出的表征之一。
根据不同的报告和研究数据显示,全球变暖已经造成生态系统异常、海平面上升、冰川消融、自然灾害频发、减缓经济增长等极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气候变化的问题被全球科学家所关注和研究,以期能够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实现可持续发展。
此外,全球变化还包括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人类工业、城市化程度的提高、人口增长等活动已经对自然环境造成了长期的负面影响,如城市化过程的空气污染和水资源短缺等问题,这些问题也需要严肃的科学研究来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案。
其次,环境演变则包括全球气候和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
环境演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地质学和气候学方面。
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物质构成和运动规律的学科,已经成为理解地球环境演变的重要手段。
地质学家通过分析地层和化石等证据,了解生物的演化过程、古气候,从而推断地球环境的演变过程。
而气候学则是研究大气的气候变化规律和趋势的学科。
过去几十年来,气候变化已经持续升温,变化范围更加广泛,因此气候学家需要更加深入地探究这一现象的原因、趋势和解决方案。
上述的全球变化与环境演变研究中,科学家需要开展大量的应用领域研究工作。
比如在温室气体排放研究领域,为了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科学家们需要研究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低碳经济、碳捕集和碳储存技术等,以达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
在生物多样性领域,科学家需要着眼于不同的生态系统和生物物种的研究,以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环境物种的多样性等问题,从而提出保护和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建议和方案。
此外,全球变化与环境演变研究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国际合作的不足。
全球变化研究
中国大陆地区全球变化研究——基于CNKI数据冯亮刘宁朱烨邱梦佳朱程周舟李翔超徐建胡其丹江苏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徐州,221116摘要:全球变化研究是当前国内外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
本文利用CNKI全文数据库和引文数据库,对全球变化的研究论文进行了检索,对检索的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
结果表明:中国在研究全球变化的30多年中实现了多次突破,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现阶段的研究正在变得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全面化。
随着研究的深入与拓展,全球变化研究的科研人员在增多,涉及的学科领域也越来越广,对跨学科综合研究的要求也变的越来越高。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兰州大学、中国气象局等国内主要机构与作者团队正在进行中国陆地和近海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东亚季风区海-陆-气相互作用及人类活动对区域环境变化影响的机理研究等的热点研究。
关键词:中国全球变化;重要突破;CNKI数据库;文献计量学;热点研究;生态系统引言:全球环境问题的产生是由全球变化引起的。
因此,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变化(global change)研究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学科角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逐步形成了以研究全球环境变化为对象的一门新兴科学。
作为全球变化研究的积极倡导者和参加者,中国科学家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参与了全球变化科学重大国际计划的研究,并且实施了一批全球变化重大研究项目,为国际全球变化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为我国在环境问题上的宏观决策、参与UNFCCC谈判等的国际合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为了准确而及时地掌握全球变化的研究动态,揭示该领域研究中最值得关注的作者、研究机构、有关项目等,本文对CNKI数据库中有关全球变化的文献进行了定量研究及分析。
1.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中国知网,是国家知识基础设施(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NKI)的概念,由世界银行于1998年提出。
全球变化论文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姓名:金波学号: 2009100237专业:地理科学年级:09级2012年11月全球变化对人类的影响及其研究对策分析摘要本文探讨了全球变化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挑战;全球变化的主要的几个问题,如:气温上升、海平面上升、森林砍伐、土地退化、荒漠化程度增加;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如:城市威胁,经济影响,自然灾害的增加等。
根据全球变化的发展现状以及全球变化的主源的几个问题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针对相应的环境变化恶化,资源短缺、气候变暖等,人类如何对迅速的环境恶化做出相应的计划,拯救我们全人类共同的家园。
关键词气温上升环境恶化土地恶化一、全球变化的几个主要问题(一)气温上升全球气候为什么会变暖呢? 其原因之一是与人类活动有关,即排放的CO2 增加所致,人们燃烧燃料,使空气的CO2 含量增加很快。
1958 年在美国夏威夷蒙纳洛亚站所测CO2 的含量为315ppm,到了1988 年升为350ppm,到1990 年已为354ppm,现在还在继续上升。
除CO2 外,甲烷、氧化氮等气体也在增加。
这些气体对白天的太阳辐射没有影响,但在晚上,能吸收地面反射的长波辐射使地球变暖。
这些气体,我们称之为温室气体。
其作用为晚上变暖比白天显著,冬天变暖比夏天显著。
全球气候变暖的产生,我们不能完全看成是温室气体的作用,如在上世纪末CO2 含量只有280ppm,到1958年升为315ppm,虽然含量增加不多,但这段时间气温升高显著,这除了温室气体的作用外,还有自然的波动。
因为上世纪是个小冰期,当时比较冷,小冰期结束后,温度自然升高一些。
到下世纪,气候将继续变暖。
目前很多人都在进行大气环流模式研究,认为到2025 年将比1990 年温度升高1℃,到2100 年将升高2-3℃,所以下世纪的变化要比本世纪和上世纪都快得多。
(二)海平面上升过去100 年,全球海平面上升10-20cm; 太平洋、印度洋上原来在水面上的小岛,现在没入水面以下。
基于“全球变化”通识课程的教学研究
习, 旨在使 学生 了解 在全球 尺度 上 , 由于 自然 和人为
原 因造 成 的环 境变 化 问题 的实 质 以及 人类 如何 应对 全球环境变化 问题 , 帮助学生从 时间维认识地理 环境
探索和研究 , 希望能为该 门课 程及 相关课程 的教学改 革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
作者简 介 : 孔 沈燕( 1 9 7 7 一 ) , 女, 河南省 兰考县人 ,
成都 中 医药 大学基 础医学 院 中医医史文 献专业 在读
措施就 是加 强全 球变化 教育 。大学生 正处 于对人 生 观、 世界观 、 渗
透于地理教材 中的各 个章节 , 这样有 利于全球变化 知 识 的传授 。全球 变化教育使学生了解人类所处环境 的 特点 , 增 长环境 知识 , 最终 通过提 高学 生的全 球变 化
文章编号 : 1 6 7 4 — 9 3 2 4 ( 2 0 1 4 ) 4 6 — 0 1 9 5 — 0 3
近些 年 , 由于时代 的发展 、 科 学 的进 步 、 社会 的需 要, 全球 变化 已经成为一 门全人类共 同关 注 的世界前
校选修 课程使其授课对象 的知识背景参差 不一 , 再加
续深造 , 都有伸缩 、 取舍 的空 间[ 4 1 。 简易言之 , 如果说专 业教育 旨在 培养学 生在某 一 知识领 域 的专 业技 能和
谋生手段 ,那 么通识课程则要通过 知识 的基础 性 、 整
变化 意识 素养水 平和全 球变 化教 育 的状 况都不 容乐 观 。 目前在 全球变化教育方 面的薄弱环节 主要 表现 : 如学生 的部 分全球变化知识掌握情 况不很理想 , 环保 意识较差 , 以致有些破坏环境 的行为 。教师 渗透全球 变化教育 的意志和态度不坚定 , 全 球变化意识较 浅薄 等 。所 以, 现阶段大学生全球变化教育急需 改善。
对全球变化的认识
对全球变化的认识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标题:全球变化:理解、影响与应对一、引言全球变化是一个涵盖广泛的概念,它包括自然环境的改变,如气候变化、地球系统动态调整,以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如城市化、工业化和全球化等。
全球变化的科学解读与应对
全球变化的科学解读与应对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全球变化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活动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全球变化已成为环保科学、气候科学、地球科学等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其对生态、人类和全球经济的影响不容忽视。
本文将对全球变化进行科学解读,并探讨在此背景下可采取的应对措施。
一、全球变化的定义与类型全球变化即地球系统变化,是指当前地球大气、水、土壤、生物等圈层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影响所导致的环境和生态系统变化的总体过程,包括气候变化、水文循环变化、陆地利用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方面。
气候变化是全球变化中最为关键的领域之一,是指对大气、海洋、陆地等尺度区域的温度、降水、风速、云的状态、洋流、海洋温度等因素的变化。
水文循环变化包括降水、蒸散发等因素的变化,也是对全球变化影响巨大的因素之一。
陆地利用变化特指人类活动对土地的开发和利用,包括林业、农业、城市化等方面。
生物多样性减少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物种数量和数量分布的改变,包括自然资源的开发、土地利用的变化、环境污染等因素。
二、全球变化的成因全球变化的成因主要包括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两方面。
人类活动是导致全球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包括对大气中CO2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较低的能源和物质的效率、过度使用水资源以及土地利用方式等。
自然因素也是全球变化的重要成因之一。
例如,太阳辐射与地球轨道、地球自转、火山爆发等自然因素,它们对全球气候变化和水文循环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三、全球变化的应对措施为了应对全球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包括减缓气候变化、适应气候变化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措施如下:1. 减缓气候变化减缓气候变化的重点是减少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这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改变能源和物质的使用方式,加强清洁能源的利用,改善交通体系,减少浪费等。
政策上也需要倡导碳排放的税收政策,促进市场化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等。
2. 适应气候变化长期以来,气候变化给社会以及人类带来了负面影响。
全球变化问题英语作文
全球变化问题英语作文Global changes are a topic of immense importance and concern in today's world. The essay will delve into the various aspects of global changes, highlighting their impact on society,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economy.Introduction:The world is undergoing rapid transformations, driven by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demographic shifts, and environmental challenges. These changes are reshaping the way we live, work, and interact with one another.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global changes is the exponential growth in technology. The advent of the internet,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automation has revolutionized industries, creating new opportunities and posing challenges for employment and privacy.Demographic Shifts:Population growth and aging are causing shifts in demographics. This has implications for healthcare systems, social security, and the labor market. Policymakers must adapt to these changes to ensu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Environmental Challenges:Climate change, deforestation, and pollution are pressing issues that affect the planet's health. The rise in globaltemperatures, melting ice caps, and loss of biodiversity are signs of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that demand immediate action.Economic Impact:Globalization has led to a more interconnected economy, with trade and investment flowing across borders. While this has spurred economic growth, it has also led to economicdisparities and the need for fair trade policies.Cultural Exchange:As people move across the globe, cultural exchange becomes more prevalent. This leads to a richer tapestry of cultural experiences but also raises questions about cultural preservation and identity.Conclusion:The global changes we face today are complex and multifaceted. They require a collective effort from governments, businesses, and individuals to navigate the challenges and seize the opportunities. By fostering innovation, promoting sustainable practices, and encouraging cultural understanding, we canbuild a better future for all.Call to Action:It is imperative that we educate ourselves and others about these global changes. Engaging in dialogue, supportingpolicies that promote sustainability, and adopting a mindsetof lifelong learning can help us adapt and thrive in an ever-changing world.。
全球变化问题英语作文高中
全球变化问题英语作文高中Title: Addressing Global Climate Change: A High School Essay。
Global climate change, a pressing issue of our time, demands urgent attention and concerted efforts from all nations. In recent decades, the Earth's climate has been undergoing significant alterations, primarily due to human activities such as burning fossil fuels, deforestation, and industrial processes. This essay delves into the causes, impacts, and possible solutions to this complex and far-reaching problem.To begin with, the primary cause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 is the emission of greenhouse gases (GHGs) into the atmosphere. Carbon dioxide (CO2), methane (CH4), andnitrous oxide (N2O) are the main culprits, trapping heat and leading to the warming of the planet. The burning of fossil fuels for energy, transportation, and industrial purposes is the largest contributor to CO2 emissions, whilemethane emissions stem from agricultural practices, landfills, and natural gas production. Additionally, deforestation releases stored carbon into the atmosphereand diminishes the Earth's capacity to absorb CO2.The consequences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 are manifold and severe. Rising temperatures lead to more frequent and intense heatwaves, droughts, and wildfires, endangering ecosystems and human livelihoods. The melting of polar ice caps and glaciers contributes to sea level rise,threatening coastal communities with inundation and erosion. Furthermore, changes in precipitation patterns disrupt agriculture and water supplies, exacerbating foodinsecurity and regional conflicts.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is not limited to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but extends to socioeconomic disparities and geopolitical tensions.Addressing global climate change requires multifaceted solutions at various levels: international, national, local, and individual. At the international level, cooperation among nations is paramount. The Paris Agreement, signed bynearly every country in the world, represents a crucialstep forward in mitigating climate change by settingtargets for reducing GHG emissions and providing mechanisms for monitoring and reporting progress. However, stronger commitments and actions are needed to limit global warmingto well below 2 degrees Celsius above pre-industrial levels, as stipulated in the agreement.At the national level, governments must enact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to transition to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promote energy efficiency, and protect natural carbon sinks such as forests and wetlands. Investing in clean technologies and sustainable infrastructure can creategreen jobs and stimulate economic growth while reducing emissions. Carbon pricing mechanisms, such as carbon taxesor cap-and-trade systems, provide economic incentives for businesses to reduce their carbon footprint and transitionto low-carbon alternatives.Local communities also play a crucial role in combating climate change through grassroots initiatives andadaptation measures. Sustainable urban planning, publictransportation, and waste management can reduce emissions and enhance resilience to climate-related hazards. Community-based projects, such as tree planting campaigns and renewable energy cooperatives, empower citizens to take collective action and contribute to carbon neutrality.Moreover, individual actions, though seemingly small, collectively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reducing carbon emissions and fostering a culture of sustainability. Adopting energy-efficient practices at home, such as using LED light bulbs, insulating buildings, and reducing water consumption, can lower household carbon footprints. Choosing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modes of transportation, such as walking, cycling, or using public transit, reduces reliance on fossil fuels and promotes healthier lifestyles. Moreover, advocating for climate-conscious policies and raising awareness about the urgency of climate action can mobilize communities and catalyze positive change.In conclusion, global climate change poses an existential threat to humanity and the planet's ecological balance. Addressing this complex challenge requirescollaborative efforts and innovative solutions across all sectors of society. By embracing renewable energy, promoting sustainable practices, and fostering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we can mitigate 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and build a more resilient and sustainable future for generations to come. Time is of the essence, and decisive action is needed to safeguard the health of the planet and ensure a prosperous future for all.。
大学生论文——全球变化结业报告(15000字左右)
大学生论文——全球变化结业报告(15000字左右)第一篇:大学生论文——全球变化结业报告(15000字左右) 全球变暖通过本学期对这门选修课的课的学习,我收获了很多有关全球变化的知识知识。
下面我主要针对我看过的以“全球气候变暖”为主的书谈谈自己的看法。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1.什么是全球气候变暖2.全球气候变暖的现状3.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4.全球气候变暖的历史 5.全球气候变暖的预测 6.全球气候变暖的条件7.全球气候变暖所导致的后果8.全球气候变暖我们不必采取措施1.什么是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指的是在一段时间中,地球的大气和海洋温度上升的现象,主要是指人为因素造成的温度上升。
原因很可能是由于温室气体排放过多造成。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
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2.全球气候变暖的现状: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趋势。
在上个世纪全世界的平均温度大约攀升了0.6 摄氏度。
北半球春天的冰雪解冻期比150年前提前了9天,而秋天的霜冻开始时间却晚了10天左右。
根据仪器记录,相对于1860年至1900年期间,全球陆地与海洋温度上升了0.75℃。
自1979年,陆地温度上升速度比海洋温度快一倍(陆地温度上升了0.25℃,而海洋温度上升了0.13℃)。
根据卫星温度探测,对流层的温度每十年上升0.12℃至0.22℃。
在1850年前的一两千年,虽然曾经出现中世纪温暖时期与小冰河时期,但是大众相信全球温度是相对稳定的。
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
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
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小组根据气候模型预测,到2100年为止,全球气温估计将上升大约1.4-5.8℃(2.5-10.4华氏度)。
全球变化课程论文
全球变化课程论文基于气温和降水的生态脆弱区气候变化分析――以湖北省为例摘要:基于1982~2021年湖北省气温、降水气象数据,定量分析近30年来湖北省的季节及年际间的气候变化。
结果表明:近30年来,湖北省的气候已出现变暖变干的趋势。
关键词:生态脆弱区;湖北省;全球变化;气候变化;分析湖北省地处北亚热带向亚热带过渡的中亚热带过渡带,属于南方红壤丘陵山地生态脆弱区。
历史时期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兼之气候变化的影响给该区生态环境带来恶劣的影响,其生态环境脆弱性表现为:部分地区土层较薄,肥力瘠薄,人为活动强烈,土地严重过垦,土壤质量下降明显,生产力逐年降低;丘陵坡地林木资源砍伐严重,植被覆盖度低,暴雨频繁、强度大,地表水蚀严重。
湖北省地跨中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地貌类型多样,分为鄂西山区、鄂东北低山丘陵区、鄂东南低山丘陵区、鄂北岗地丘陵区和江汉平原区等五大地貌单元[1]。
湖北省位于典型的季风区,除山区高地以外,都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特征[2]。
受地形和不同类型的小气候影响及与之相应的土壤、植被的规律变化,区域差异明显。
即便是在社会经济方面也表现出明显的过渡性,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以种植业为主,农作物产量总体上呈现出由中部向周围地区递减的梯度变[3]化特征。
一系列的过渡性决定了湖北省在生态环境的敏感性、脆弱性和易受外力影响作用的波动性。
通过定量分析湖北地区气候变化特征,了解湖北气候变化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对加深理解本区域气候变化及其成因、气候变化对本地生态与环境的影响,以及对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研究区概况湖北省位于我国中部地区,地跨东经108°21′42″~116°07′50″、北纬29°01′53″~33°6′47″。
东邻安徽,南界江西、湖南,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接壤,北与河南毗邻。
全省土地总面积1858.89万公顷,其中,耕地389.99万公顷、园地59.87万公顷、林地586.04 万公顷、牧草地7.58万公顷。
形势与政策论文800字大学生国际形势
形势与政策论文800字大学生国际形势引言随着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国际形势对于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重要。
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大学生需要了解和关注国际形势,以便更好地适应和应对全球变化。
本文将就大学生在国际形势中的角色和影响进行分析,以及如何在这个变化不断的世界中保持积极的心态。
大学生的国际形势角色大学生扮演着国际形势中的关键角色,他们是未来的领导者和决策者。
通过了解全球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动态变化,大学生可以更好地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首先,在国际形势中,大学生是新思想、新观念的传播者。
他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让他们更容易接触到国际信息和前沿知识,可以将这些知识传达给更多的人。
通过和同学、社区、社会各界的交流,大学生可以将国际形势的变化与身边的人进行分享,从而提高整个社会对国际形势的认知。
其次,大学生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扮演着桥梁的角色。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变得更加紧密。
大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国际交流活动、参与国际组织、加入国际团队等方式,发挥自己的作用。
大学生的参与可以促进不同国家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友谊,推动国际间的交流合作,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大学生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在国际形势中,大学生面临着诸多挑战,同时也有许多机遇等待着他们。
首先,全球化的迅速发展给大学生带来了更加广阔的国际视野和机会。
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信息的获取更加快速和便捷。
大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等工具获取到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信息。
通过了解全球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动态变化,大学生可以更好地为自己的学习和发展提供参考和方向。
其次,大学生面临着国际竞争的挑战。
如今,国际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学生需要具备更广泛的知识和综合素质以应对挑战。
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适应和把握国际形势中的变化,才能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
如何保持积极的心态在面对国际形势的变化时,大学生需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并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知识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气温和降水的生态脆弱区气候变化分析——以湖北省为例摘要:基于1982~2012年湖北省气温、降水气象数据,定量分析近30年来湖北省的季节及年际间的气候变化。
结果表明:近30年来,湖北省的气候已出现变暖变干的趋势。
关键词:生态脆弱区;湖北省;全球变化;气候变化;分析湖北省地处北亚热带向亚热带过渡的中亚热带过渡带,属于南方红壤丘陵山地生态脆弱区。
历史时期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兼之气候变化的影响给该区生态环境带来恶劣的影响,其生态环境脆弱性表现为:部分地区土层较薄,肥力瘠薄,人为活动强烈,土地严重过垦,土壤质量下降明显,生产力逐年降低;丘陵坡地林木资源砍伐严重,植被覆盖度低,暴雨频繁、强度大,地表水蚀严重。
湖北省地跨中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地貌类型多样,分为鄂西山区、鄂东北低山丘陵区、鄂东南低山丘陵区、鄂北岗地丘陵区和江汉平原区等五大地貌单元[1]。
湖北省位于典型的季风区,除山区高地以外,都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特征[2]。
受地形和不同类型的小气候影响及与之相应的土壤、植被的规律变化,区域差异明显。
即便是在社会经济方面也表现出明显的过渡性,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以种植业为主,农作物产量总体上呈现出由中部向周围地区递减的梯度变化特征[3] 。
一系列的过渡性决定了湖北省在生态环境的敏感性、脆弱性和易受外力影响作用的波动性。
通过定量分析湖北地区气候变化特征,了解湖北气候变化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对加深理解本区域气候变化及其成因、气候变化对本地生态与环境的影响,以及对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研究区概况湖北省位于我国中部地区,地跨东经108°21′42″~116°07′50″、北纬29°01′53″~33°6′47″。
东邻安徽,南界江西、湖南,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接壤,北与河南毗邻。
全省土地总面积1858.89万公顷,其中,耕地389.99万公顷、园地59.87万公顷、林地586.04 万公顷、牧草地7.58万公顷。
全省总人口为5779.00 万人。
全省地势为西、北、东三面高起,中部低下向南敞开,具有马蹄形层状分布的特点[1]。
全省除高山地区外,大部分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具有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特征,其气候具有典型性,对于全球气候的演变具有敏感性[2]。
全省年平均气温15-17℃,大部分地区冬冷、夏热,春季温度多变,秋季温度下降迅速。
各地平均降水量在800—1600毫米之间,降水地域分布呈由南向北递减趋势,且降水量分布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一般是夏季最多,冬季最少。
2 数据来源与方法气象资料来源于湖北省气象局及中国气候共享服务网1982~2012年近30年的统计资料,选取了武汉、宜昌、恩施、郧西等多个气象站,分别整理计算出湖北省季节、年平均气温、降水等序列资料,运用数理统计等方法统计分析区域气候指标数据序列的时间变化及其变动趋势。
把气候要素写成时间t的线性函数y=at+b,通过实际资料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出a 和b,其中a表示线性函数的斜率,也就是气候要素的线性趋势。
a为正(负)表示增加(减小)趋势,零表示无变化。
四季的划分:冬季(12、l、2月)、春季(3、4、5月)、夏季(6、7、8月)、秋季(9、10、11月)。
3 气候变化分析据2007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专门委员会(IPCC)第4次发布的气候变换报告指出①全球变暖的客观事实是不容置疑的,过去100年(1906~2005年),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0.74℃,最近50年升温约是过去100年的2倍,并预测到21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将升高1.1~6.4℃;②20世纪后半期,北半球的平均气温是过去1300年间最高的;变暖幅度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明显加速,1850年以来最暖的12年中有11年出现在1995~2006年;③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更大的范围,尤其是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观测到强度更强、持续时间更长的干旱;强降水时间的发生频率有所上升[4]。
林学椿[5]的研究表明,自解放以来我国年平均气温以0. 04℃/10年的倾向率上升,最大增温在东北和华北地区;长江流域以及西南地区的年平均气温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呈下降趋势;我国年降水量以-12. 66mm/10a速度减少,除湖北、四川部分地区外,全国降水都呈减少的趋势。
3.1 气温变化分析3.1.2 年平均气温变化湖北省地区多年均温平均值为16.4℃,最高值为17.4℃(2006年),最低值为15.4℃(1984年)。
图1为1982~2012年湖北省年平均气温变化曲线,从图1可以得知湖北省的年平均气温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状态,但总体上呈上升趋势。
图1中直线为区域30年气温变化的线性趋势线,年平均气温增加的线性倾向值为0.0375℃/a,其变动趋势显示湖北省30年气温变化的上升趋势明显。
高于东北和北疆的增温率0. 02℃/a以及全国平均增温率0.004℃/a,低于全球平均增温率0. 006℃/a[5-6]。
图11982~2012年湖北省年平均气温变化曲线3.1.2 季平均气温变化湖北省气候属于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冷夏热,四季分明。
图2为1982~2012年湖北省四季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图,由图2可知区域季节气温均随时间推移呈现上升趋势,其中春季气温升高最为明显,其次为夏季气温,再次为秋季气温,冬季气温升高趋势最微弱。
综合可得湖北省近30年气温变化规律为:春季平均气温在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有一明显下降,在1991年下降至最低点,比平均温度低1.29℃;91年后急剧上升,到2008年上升至最高点,气温从比平均温度高1.94℃;从1991~2000年的10年间猛增3.23℃。
夏季平均气温80年代呈缓慢上升趋势,后期处于不断波动状态。
秋季平均气温开始一直呈缓慢下降趋势,90年代中期以后上升明显,1998年达到极值,比平均温度偏高2.01℃。
冬季平均气温变化趋势和年平均温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8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急剧下降,到1984年下降至最低点,80年代中期开始又稳步上升,1998年上升至最高点,距平分别达到2.10℃。
由上述分析可知,湖北省从1982年以来,气温呈上升趋势,20世纪90年代升温最剧烈;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气温均呈上升趋势,春季季增温最明显。
图 2 1982~2012年湖北省四季平均气温变化曲线3.2.1 年平均降水量变化湖北省1982~2012年30年间年降水量在波动变化中趋于减少,降水量减少的线性倾向值为-4.7397mm/a,远低于全国-1. 269mm/a的平均值[7]。
湖北省年降水量差异较大,降水最多年份为1983年,年降水量为1617.9mm,较平均值偏多35.1%,降水最少年份为1966年;年降水量为813.7mm,仅为最多年份的一半,较平均值偏少0.1%。
图 3 1982~2012年湖北省年平均降水量变化曲线3.1.3 季平均降水量变化图4所示的湖北省四季降水量变化情况说明:近30年湖北省春季降水最多为2002年2188.3mm,最少为2011年622.9mm。
80年代初期到80年代后期降水偏多偏少年份相当,90年代前期以后降水偏少年份占多数,春季降水整体呈增长趋势,线性倾向值为别为1.458mm/a;夏季降水最多为1983年2940.2mm,最少为2001年653.6mm。
在80年代以前,夏季降水以明显偏少为主,80年代以后降水偏多和偏少的年份相当,夏季降水整体呈减少趋势,线性倾向值为-14.145mm/a;秋季降水最多为1983年1867.8mm,最少为1991年372.3mm。
90年代以前降水偏多与偏少的年份大致相当,90年代以后明显已偏少年份占多数,秋季降水整体呈减少趋势,线性倾向值为-10.185mm/a;冬季降水最多为1993年670.8mm,最少为1999年104.9mm。
在90年代以前冬季降水以偏少年份居多,90年代以后以降水明显偏多年份居多,冬季降水整体呈增多趋势,线性倾向值为别为0.6425mm/a。
图41982~2012年湖北省四季平均降水量变化曲线4 结论(1)30年气温变动情况表明湖北省气候变暖趋势显著,年平均气温增加的线性倾向值为0.0375℃/a。
30年来的降水情况说明,全省降水在剧烈波动变化中趋于减少,降水量减少的线性倾向值为-4.7397mm/a。
总体而言,湖北省气候变化中增暖幅度略高于全国水平。
(2)四季气温变化中,春季升温最为明显,其次为夏、秋两季,冬季升温趋势最为微弱。
由四季气温曲线变化可以看出,春季气温的波动性较大,冬季气温大的波动性最小,其余两季气温波动性居中,四季气温中春夏两季气温升高是区域变暖的主要贡献因子。
(3)四季降水变化中,30年来春季和冬季降水量表现为增加趋势,线性倾向值为别为1.458mm/a和0.6425mm/a,夏季和秋季降水量为减少趋势,夏季降水量递减率较高,线性倾向值大-14.145mm/a,秋季降水量线性倾向值为-10.185mm/a,说明夏秋季节降水变动是区域降水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
【参考文献】[1] 邹长新,燕守,广方芳.环境科学与管理[J].湖北省生态功能区划研究,2010,35(6):139—143.[2]汪高明.湖北省近47年气温和降水气候特征分析[D].兰州:兰州大学,2009.[3] 杨问芝.湖北省区城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4] Parry W L,Canziani O F,Palutikof.Climate Change 2007:Impact,Adaptation and vulnerability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I to the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M].CaZmbridge,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5] 林学椿,于淑秋.近43年我国气候趋势[J].气象,1990,16(10):16-21.[6] 陈隆勋,朱文琴,王文,等.中国近45年来气候变化的研究[J].气象学报,1998,56(3):257-271.[7] 孙娴,杨碧轩,徐小红.小波分析在陕西气温变化研究中的应用[J].陕西气象,1998(5):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