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圈与全球变化

合集下载

全球变化研究进展和趋势

全球变化研究进展和趋势

全球变化研究进展和趋势一、概述全球变化研究,作为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涵盖了地球系统科学的多个方面,包括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变化、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海平面上升等。

这些变化在全球范围内发生,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产生深远影响。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全球变化问题的日益突出,全球变化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对理解地球系统的运行机制、预测未来变化趋势以及制定应对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在气候变化方面,全球变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科学家们通过观测数据和模型模拟,揭示了温室气体排放对全球气候系统的影响,预测了未来气候变化的可能趋势。

同时,极端气候事件的频发和加剧也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挑战。

减缓气候变化和适应极端气候事件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重点之一。

生物多样性变化方面,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导致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等问题。

全球变化研究通过监测生物多样性的动态变化,评估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提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是全球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增长,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全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碳循环等产生了重要影响。

全球变化研究通过遥感技术和地面观测等手段,监测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动态过程,评估其对全球变化的影响。

海平面上升是全球变化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海洋热膨胀和冰川融化等因素导致海平面不断上升,对沿海地区的社会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造成威胁。

全球变化研究通过监测海平面上升的速度和趋势,预测未来海平面上升的可能情景,为沿海地区应对海平面上升提供科学依据。

总体而言,全球变化研究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面临诸多挑战。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全球变化问题的日益严重,全球变化研究将继续深入发展,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 全球变化定义与背景全球变化,作为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主要关注地球系统各个组成部分(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以及人类圈)在长时间尺度下的相互作用及其引发的全球尺度的环境变化。

全球变化

全球变化

“全球变化”包含全球议题的完整范围以及自然和人为因素诱发的地球环境变化之间的相互作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认为,全球变化是指全球环境的变化,包括气候、生态系统、海洋、水资源、土地利用和土地生产力等的变化。

这些变化通过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的深远而复杂的影响,正改变着并将继续改变地球维持整个生命系统的能力。

美国《1990年全球变化研究法案》把“全球变化”定义为“可能会改变生命赖以存在的地球承受力的全球环境变化(包括气候变化、土地生产力、海洋或其它水资源、大气化学及生态系统)。

”这个定义与研究全球变化的欧盟委员会欧洲网络当中的定义很相似:“全球变化”研究试图理解完整的地球体系以便:(ⅰ)识别、解释和预测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引起的全球环境变化;(ⅱ)评估这些变化对自然和人类潜在的区域性及局部性影响;(ⅲ)为技术的适当发展、经济及社会压力的缓解提供科学依据。

在上文中,“全球变化”包含了气候变化、大气中的物理和化学变化(如臭氧层耗损、对流层污染)、土地利用和地面覆盖物变化、海洋环境和冰盖的变化、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自然平衡(生态系统)、自然资源(淡水、森林资源、农作物、海洋资源)及社会经济平衡(可持续发展、工业发展、人类健康、生活质量)的影响。

因此,在一个长的时间范围内,促进环境变化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重要性已经得到认同。

人为因素引起的变化在过去、现在和将来自然变化的大背景中可以得到最好的理解。

在这里,了解什么是“全球性”是很重要的,其中包括两部分内容:全球系统变化和由大气污染引起的累积全球气候变化。

从系统意义上讲,“全球性”指的是整个空间范围,它包括了诸如由大气污染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

从累积意义上讲,“全球性”指的是局部变化的地区性的或大量的累积。

如果一种变化是发生在世界范围内,或者体现了整个环境现象或全球资源变化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那么这种变化就被认为是全球的。

这两种类型的变化有着紧密的联系,比如说,植被的燃烧能引起(1)通过像二氧化碳的释放和反照率的改变等机制引起的系统变化;(2)通过影响土壤和生物多样性而引起的累积变化。

全球变化与人类的关系汇总

全球变化与人类的关系汇总

全球变化与人类的关系一、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一)生命的起源很久以前,地球上出现了原始大气,又过了一段时间,第一个地球上的单细胞形成了,从此,地球上出现了最独特的东西——生命。

从单细胞生物到多细胞生物,从最初的海洋到充满氧气、适合生命生存的环境,从固氮植物到如今的光合作用,第一个水中的生物,所有物种的起源——三叶虫诞生在了海洋中。

后来随着地球上空气成分的变化,不断有水生生物来到陆地,演变出了两栖类、爬行类物种。

渐渐地,陆地上的植物种类逐渐变得多了起来,而水生环境的有限性和陆地食物种类的增多,也让很多的水生生物渐渐向陆地转移,在陆地进行了复杂的演化,最终演变出了人类的祖先——灵长类。

(二)人类的起源古猿早在3000多万年以前就已出现在地球上,体形较现代猿类小。

考古学通常讲的“腊玛古猿”,大约生活在1400万一1000万年前,身高仅1米多一点,体重在15—20公斤左右。

所谓的“南方古猿”,大约生活在距今500万—100万年以前。

我们人类就是由南方古猿的一支演化而来的。

大约200万—300万年前,南方古猿的一支脱离了古猿类,朝着人类的方向演化。

根据化石发现,现在一般将人类脱离古猿后的发展历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猿人阶段,大约开始于距今200万—300万年以前,这时的猿人会制作一些粗糙的石器,脑量大约在630—700毫升,会狩猎。

晚期猿人化石发现较多,我国发现的元谋人、蓝田人、北京猿人(周口店),以及在坦桑尼亚发现的利基猿人,都是这个时期的化石代表。

这时的猿人已经很接近现代人,打制的石器也比较多样化,有用于狩猎和劈裂兽骨的砍砸器,用来剖剥兽皮和切割兽肉的刮削器。

最有进步意义的是,此时的猿人已经懂得了使用火,并知道如何长期保存火种。

猿人阶段一般认为到大约30万年前结束。

第二阶段是占人阶段,或称早期智人阶段。

我国已经发现的马坝人(广东)、资阳人(湖北)、丁村人(山西)也都是这一时期发掘的化石代表。

古人的特征是脑量进一步增大,已经达到现代人的水平,脑结构比猿人复杂得多,其打制的石器也比猿人规整,有石球和各种尖状的石器,能人工生火,开始有埋葬的习俗,并且不知是为了遮羞还是为了保温,已经开始穿所谓的衣服,不再是赤身裸体。

人类演化和发展与全球环境变化的关系

人类演化和发展与全球环境变化的关系

人类演化和发展与全球环境变化的关系上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迅猛发展,西方工业国家环境问题层出不穷,人类社会开始感受到自身生存面临的威胁。

由此而引发的民众环境意识普遍觉醒和环保运动的发展壮大给各国社会和国际社会带来了一系列变化,如一些国家相继出台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政党的政治倾向逐步向环保倾斜以及国际间与环境问题相关的协商会议也日益增多。

进入90年代,环境保护已经从科学家和民众的呼声变为大多数国家领导人的共识,至此,围绕着环境问题整个世界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人类在数千年的演化过程中,给世界带来了深刻的变化,社会的高速发展也给地球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这里面比较严重的就有因臭氧层被破坏形成的臭氧空洞。

破坏臭氧层起主要作用的氟氯烃化合物和含溴卤化烷烃等化学气体,它们不会在大气中自然产生,大部分是人类社会的工业生产和现代生活过程中,在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后产生和扩散出来的。

大量的氟氯烃和含溴卤化烷烃类等气体在进人大气层的对流层中后,又在热带地区上空被大气环流带人到平流层,然后在气流和风的作用下,又从低纬度地区的平流层向高纬度地区输送并在平流层内均匀混合。

在高空的平流层内,由于强烈太阳紫外线的照射,能使氟氯烃和含溴卤化烷烃分子发生离解,释放出高活性的原子态的氯和溴,氯和溴原子又会使臭氧分子分解而失去氧原子,它们对臭氧的破坏是以催化的方式进行的,如此反复下去,加重了臭氧层的缺失和破坏而形成臭氧层空洞。

另外,大气中臭氧含量的多少对地球气候也有着直接的影响。

科学研究证明,大气臭氧含量越多地面温度越低,同时太阳紫外辐射地面的能量就越小;反之,大气中臭氧含量减少,地面上的太阳紫外辐射就会明显增强。

早在1991年,澳大利亚冰川与大气科学方面的研究就揭示出南极臭氧层空洞与气候变化之间有一反馈联系,大气臭氧减少反映出高空大气温度降低与低层大气温度上升是一致的,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预示着平流层臭氧减少,但也反映出另一种特性,即对流层的温度有所上升。

全球变化

全球变化

课程主要内容地球系统、全球气候变化、主要过程和驱动力、人类活动和全球变化、全球变化与生物反应、生物入侵与全球变化、陆地/水生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的相互作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陆地植被的遥感分析、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绪论全球变化的概念、生态学的概念、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全球变化”是指可能改变地球承载生物能力的全球环境(特别是人类生存环境)变化,涉及到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从狭义上来讲, 全球变化主要是指大气的变化导致全球气候环境的变化。

具体表征是大气臭氧层的损耗、全球气候变暖、酸雨等主要问题“全球变化科学”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一个新兴科学领域。

其目标是描述和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系统运转的机制、变化规律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从而提高对未来环境变化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影响的预测和评估能力。

20世纪后几十年全球变化研究发展的趋势之一是走向全球范围内的国际合作。

选择地球圈层中范围广泛、难度高的科学问题开展多学科的合作研究和各地点的联动,统一测试技术和精度要求。

它的贡献是不仅初步解决了一些多年探索未果的科学问题,而且创造了全世界科学家共同进行深入科学研究的新起点。

全球变化的国际研究计划生物多样性计划、世界气候研究计划、全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生态学”(oikologie)一词是1865年由勒特(Reiter)合并两个希腊字oikos(房屋、住所)和logs(研究) 构成,1866年德国动物学家赫克尔(Ernst Heinrich Haeckel)初次把生态学定义为“研究动物与其有机及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特别是动物与其他生物之间的有益和有害关系。

从此,揭开了生态学发展的序幕。

如今,由于生态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紧密相关而产生了多个生态学的研究热点,如生物多样性、全球气候变化、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以及可持续发展研究等。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全球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全球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三、政府间的响应
1990年,IPCC发布了第一份评估报告。经过数百 名顶尖科学家和专家的评议,该报告确定了气候变 化的科学依据, 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制定提供了有力支撑 。 1992年6月《公约》开放签署。 1994年3月21日,该公约生效。 1995年起,该公约缔约方每年召开会议以评估应对 气候变化的进展。
发表的一篇论文表明,自2000以来全球变暖速度被低估,事 实上,数据显示 1998年-2012年期间全球变暖速度并未放缓。 NOAA在这项研究中指出,从2000-2010年期间, 10年内海 水温度上升0.12摄氏度,而不是此前预计的0.07摄氏度。 气 候变暖仍呈现出较快的速度。
如何才能真正做到
三、政府间的响应
美国人口仅占全球人口的3%至4%,而排放的二氧 化碳却占全球排放量的25%以上,为全球温室气体 排放量最大的国家。美国曾于1998年签署了《京都 议定书》。但2001年3月,布什政府以“减少温室 气体排放将会影响美国经济发展”和“发展中国家 也应该承担减排和限排温室气体的义务”为借口, 宣布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
四、发展趋势
尽管与燃烧化石燃料有 关的法规和指南越来越 多,以及包括太阳能和 风力发电在内的绿色技 术的得到迅速发展 - 然 而地球二氧化碳的浓度 继续以惊人的速度攀升。 联合国一份报告指出, 2016年全球二氧化碳浓 度达到403ppm以上 创 过去300万年来新高。
四、发展趋势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 2015年在《自然》上
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二、有力的证据
20年以来,过去全球变化2000年气候团队(PAGES 2k)以及国 际过去全球变化研究计划(Past Global Changes, 简称 PAGES)组织22个国家的98名科学家共同研究发布了自公元

《全球变化》PPT课件

《全球变化》PPT课件

80年代,随着对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关系认 识的深化,随着几百年来最热天气的出现, 这一问题开始成为国际政治和外交议题。
1992年联合国里约环发大会上,通过并开放 签署《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精选PPT
13
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的焦点问题
CO2的源汇之争 “京都议定书”(1992,2008-2012,
精选PPT
10
二氧化碳
➢ 工业革命前280mL.L-1 ➢ 目前355mL.L-1 ➢ 年均增长率0.5%,在大气中的寿
命是100年, ➢ 土壤大气二氧化碳排放量估计。 ➢ 碳汇、碳源的探讨
精选PPT
11
(一)二氧化碳对气候的影响
温室效应加剧
全球变暖
精选PPT
12
全球变暖
70年代,科学家把气候变暖作为一个全球环 境问题提了出来。
端最低气温变化不稳定性增加,寒
冷灾害加重。
当年降水量与平均降 水量的差值。
距平数
Cr
平均数
*100 %
某地多年平均降水量。
精选PPT
21
气候变暖的影响与危害
(3)影响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
➢ 如果到2030年中国温度增暖0.5到 4.2度,将使我国农业减产5%到 10% ;
➢ 厄尔尼诺、干旱、洪水、热浪、雪崩、风 暴、沙尘暴、森林火灾等,其发生频率和 强度可能会增加,由这些极端事件引起的 后果也会加剧。如干旱发生频率和强度的 增加,将加重草地土壤侵蚀,因而将增大 荒漠化或沙漠化的趋势。
精选PPT
18
气候变暖的影响与危害
(1)海平面上升
中新网北京11月23日消息
(2001)
设在华盛顿的地球政策
研究所15日说,由于温室效

全球变化

全球变化

全球变化导论复习材料1.全球变化的定义及内涵全球变化:全球环境(包括气候、土地生命力、海洋和其他水资源、大气化学及生态系统等)中的、能改变地球承载生命的能力的变化。

全球变化:是指由于自然的和人为的因素而造成的全球性的环境变化,主要包括气候变化、大气组成变化(如CO2浓度及其他温室气体的变化),以及由于人口、经济、技术和社会的压力而引起的土地利用的变化三个方面。

2.全球变化研究的对象---地球系统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冰冻圈和生物圈(包括人类圈)所组成的作为整体的行星地球.它是由一系列相互作用过程(包括系统各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物理,化学和生物三大基本过程的相互作用以及人与地球的相互作用)联系起来的复杂的非线性多重耦合系统。

3.全球变化研究的科学目标描述和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系统运转的机制,它的变化规律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从而提高未来环境变化的预测能力,为全球环境问题的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4.全球变化研究的内容全球变化的过程和驱动力;全球变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表现;全球变化对人类的影响与人类的响应;全球变化信息的获取、处理与分析技术5.大地女神假说(Gaia Hypothesis)Gaia假说的主要论点地球上所有生物都在起着调节作用:只根据物理学和化学规律是很难解释的,必须同时考虑生物学规律。

地球生态系统保持稳定性:地球大气的组成、气温、海水温度、海水pH值等都是由生物圈积极通过自己的影响使地球的气候环境长期保持在适合自己的“稳态”上。

地球生态系统是一种进化系统地球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大地女神)具有新陈代谢功能——地球生理学(geophysiology)6.冰期-间冰期的转换机制一、地球轨道参数变化深海氧同位素序列和黄土古土壤序列中可检测出地球轨道参数变化的特征周期。

说明地球轨道参数变化可能是第四纪环境周期变化的驱动力在不同阶段,起主导作用的周期有明显差别:1.6-2.5MaBP期间,以偏心率周期(0.1Ma、0.4Ma)较明显,其它周期不明显0.9-1.6MaBP期间,以黄赤交角周期(41ka)较明显,其它周期不明显0.9BP以来,0.1Ma周期成为主要周期7.米兰柯维奇理论能否完美解释冰期间冰期的转换?偏心率变化(0.9MaBP以来)引起的太阳辐射变化分量不足以解释温度的大幅度变化不能解释地球温度变化在时相上落后于太阳辐射变化,以及转换过程的其它时滞现象不能解释转换过程中的不对称性不能解释快速变化事件8.撒哈拉地区畜牧业文化的兴衰全新世之初,受到季风增强影响的撒哈拉沙漠和亚洲的类似地区,均是巨大的绿色地带,现代的撒哈拉沙漠中曾经是人类活动的场所。

论人类发展与全球变化

论人类发展与全球变化

论人类发展与全球变化人类是地球上的智慧生命,也是地球上最具有创造能力的物种。

几千年来,人类一直在探索和发展,创造了无数的奇迹。

然而,人类的发展也带来了诸多问题。

全球变化已经成为了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将就此展开探讨。

一、人类的发展历程人类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至几百万年前的石器时代。

在这个时期,人类还处于采集、狩猎、渔业和贸易为主的原始社会。

到了公元前4000年左右,人类开始出现了一些早期文明。

比如中国的仰韶文化、印度河文明、古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等。

这些文明社会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了农业文明时期。

在这个时期,人类开始拥有了固定的聚居点和稳定的社会组织。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社会不断进步、不断发展。

在近代,人类社会又经历了一次革命,工业革命。

这个革命标志着人类进入了工业化时代。

在这个时期,人类的物质和技术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工业革命使得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的工业化社会转变。

二、全球变化的影响随着人类的发展,全球变化已经成为了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全球变化的影响十分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全球变化中最为严重的一个问题。

高温、洪水、干旱等极端气候现象的增多,对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而且随着气候的变化,气候相关的灾害越来越严重,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威胁日益加大。

2.资源紧缺全球变化也导致了资源的紧缺。

随着人类的发展,能源、水资源以及土地等自然资源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这不仅会对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造成影响,更会对全球范围内的能源和资源战略产生深远的影响。

3.生态环境恶化生态环境的恶化也是全球变化中的一个严重问题。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展和加强,生态环境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破坏。

森林、湿地、草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不仅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更对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危害。

三、全球变化的解决方案全球变化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全球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人类社会与科技发展的全球现状与未来趋势

人类社会与科技发展的全球现状与未来趋势

人类社会与科技发展的全球现状与未来趋势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科技的发展成为推动各个领域快速变革的关键力量。

科技的进步如火如荼,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

然而,科技的发展既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科技领域取得的重要进展。

人工智能是近年来最受关注的科技领域之一。

机器学习技术的蓬勃发展使得计算机可以通过分析大量的数据来自主学习和改进,这为实现人工智能带来了可能。

例如,在医疗领域,人工智能可以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提供精确的帮助。

在交通领域,自动驾驶技术的突破让人们看到了未来无需人为驾驶的可能性。

这些科技的突破有望改变我们的生活,提高效率,提供更好的服务。

然而,科技发展中也隐藏着许多挑战。

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人们对于隐私安全的担忧。

随着技术的进步,个人信息的泄露和滥用问题愈发严重。

在互联网的时代,我们的信息遍布各个平台,如何保护个人的隐私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议题。

此外,科技发展还带来了一些道德和伦理问题。

例如,人工智能技术引发了关于机器是否应该具备意识和道德的争议。

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并制定相应的法律和道德准则来规范科技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

全球范围内,工业化进程引领了社会经济的转型。

过去几十年里,许多发展中国家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促进了国内工业的快速发展。

这些国家的发展速度大大加快,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然而,工业化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工业废气排放和水污染等问题正在严重威胁着我们的家园地球,环境保护成为了我们亟需解决的重要议题。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未来的趋势也值得我们关注。

一方面,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进一步突破将为各个行业带来更大的变革。

预计在未来几十年里,自动驾驶汽车将逐渐普及,人类将享受到更安全、更舒适的出行方式。

医疗领域也将迎来巨大的变革,通过数据分析和个性化医疗方案,人们的健康水平将得到大幅提升。

人类文明和全球发展的演变和趋势

人类文明和全球发展的演变和趋势

人类文明和全球发展的演变和趋势人类文明和全球发展的演变和趋势人类文明的演变可以追溯到人类摆脱野蛮状态开始。

在一段漫长的历史中,人类的文明经历了多次巨大的飞跃,从最早的农业文明,到近现代的科技文明。

而这场文明演进的进程也一直在塑造着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例如科技,文化,经济等。

在人类文明的演进中,科技的角色变得越来越重要。

从农业革命以来,一些最伟大的进步都涉及了科技,例如轮子,印刷机,电话和电视等。

而在近代,科技的进步更加显著,尤其是互联网,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的普及,它们彻底改变了人们之间的交流方式,甚至是政治和商业的运行方式。

当今世界的经济发展已经从单一的资源型经济转变为以创新和知识为核心的经济。

一些先进发展国家已经将高科技产业作为发展方向,加强人才培养和研究投入,使其成为了全球经济和技术发展的领先者。

而在全球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也要关注环境和可持续性的问题。

随着工业的发展,大量的工业污染物和废物被排放到大气和水体中,严重影响环境质量和健康。

因此,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已成为近年来国际社会的一个关注点。

全球的思想观念和文化也在不断演变,跟随全球化的浪潮,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和碰撞无疑在丰富和深化着全球文化的多样性。

然而,我们也要保留和传承传统文化精华,通过其来建立具有强烈本土特色的本国文化体系。

最后,由于全球化的趋势,地区和国家之间的联系正在日益加强。

在这种情况下,国家间的合作变得更加紧密,而国际组织如联合国,世贸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等正在不断发挥着其协调和调解的作用。

总之,人类文明和全球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也面临一系列的挑战。

只有通过全球合作、坚定的信念和合理的政策,我们才能够在创新和盈利之间达到平衡,实现更加可持续的未来发展。

人类与全球化的关系演讲稿

人类与全球化的关系演讲稿

人类与全球化的关系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人类与全球化的关系,是当今世界上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全球化的浪潮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而人类也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人类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全球化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影响。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人类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信息传播更加迅速,商品和资金的流动更加自由。

这无疑为人类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我们可以更加方便地获取来自世界各地的知识和技术,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实现更高效的资源配置。

但与此同时,全球化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文化冲突、贫富差距扩大、环境污染等,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发展。

那么,人类应该如何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呢?我认为,首先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

只有通过合作,才能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其次,要保护好自己的文化传统,尊重和包容其他文化。

在全球化的大潮中,我们不应该忘记自己的根,而是要珍惜和传承好自己的文化。

最后,要注重可持续发展,平衡好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让全球化成为人类发展的动力,而不是障碍。

在全球化的时代,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去迎接这些挑战,同时也要保持警惕,不断地完善自己的发展模式,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相信在共同努力下,人类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一定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最后,我想引用一句话来结束我的演讲,“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我们的未来是紧密相连的。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谢谢大家!。

人类与全球化趋势演讲稿

人类与全球化趋势演讲稿

人类与全球化趋势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关于人类与全球化趋势的一些想法。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全球化趋势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

它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经济格局和文化传承,对我们每个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全球化趋势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变化。

在经济领域,全球化使得商品、资本和劳动力得以更加自由流动,促进了国际贸易和投资,为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文化领域,全球化使得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更加频繁,促进了文化多样性的传播和融合,丰富了人类的精神生活。

在社会领域,全球化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更加多元化,促进了全球公民意识的形成,加强了国际社会的联系和合作。

然而,全球化趋势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在经济领域,全球化使得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使得一些发展中国家面临着资源依赖和市场垄断的风险。

在文化领域,全球化使得一些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受到了冲击,文化认同和文化传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在社会领域,全球化使得一些国家和地区面临着社会不稳定和文化冲突的风险,全球性问题如气候变化、贫困和疾病传播等也给全球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面对全球化趋势,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首先,我们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完善。

其次,我们需要促进文化多样性的传播和交流,保护和传承好自己的传统文化,同时也要包容和尊重其他文化的存在。

最后,我们需要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均衡发展,促进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共同繁荣和发展。

总之,全球化趋势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它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机遇。

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去迎接全球化的挑战,以合作的精神去应对全球化的问题,共同推动人类社会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谢谢大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系统科学论文论文题目:姓名:学号:班级:专业:指导教师:完成时间:摘要把人类作为最新地球圈层来研究是地球科学中一个重大理论问题。

本文通过对全球系统的介绍,分析人类圈在全球系统中的位置,并从人类圈的内涵、系统功能和结构等方面论证了人类已成为地球的最新圈层。

接着论述全球变化这一与国际科学界和各国政府密切关注的重大课题。

本文把全球变化与人类圈的研究联系起来,用人类圈与其它地球圈层关系的演变来解释当今的全球变化,并对全球变化提出相应的建议,关键词:全球系统;人类圈;全球变化ABSTRACTTake humans as the latest of the Earth circle to study is a major theoretical issues in the Earth science.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global system, and analyzes the position of human circle in the global system, and demonstrates the humans have become the latest circle in terms of spheres of human circle connotation, system functions and discuss the major issues of global change which the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community and governments are closely this paper,people take a research on global change and human circles ,and analyzes the evolution of the human circle and other spheres of the Earth to expla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day's global change,and make some recommendations to global change.Key words: Global system; human circle; global circle目录1.绪论 02. 人类圈 (1)全球系统 (1)人类圈 (2)人类圈在全球系统中的地位 (2)人类圈的系统功能结构 (3)3.全球变化 (5)全球变化的内涵 (5)全球变化科学的产生与发展 (5)当代全球变化的性质 (6)4.人类圈对全球变化的影响 (8)5.全球变化的建议 (9)参考文献 (10)1.绪论(1)研究背景长期以来,地球科学界对自己研究对象的认识一直存在着分歧。

争论的焦点是,人类是地球的一部分还是地球之外的另一实体?当今,深入理解全球环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需要,使得地球科学必须对此作出科学的回答。

最新地球圈层的提出和研究,为答复这一紧迫问题提供了可靠基础。

(2)研究意义全球系统已有几十亿年演化史,但只有近几百年,尤其是近40-50年的全球变化特别引入注目。

90年代开始实施的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又称全球变化计划,它主要研究十至百年时间尺度的当代全球变化,因为这种变化已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前途,全球问题是全球变化中的问题,全球变化就是全球系统的变化,而当代全球变化又同人类圈的演化密切相关。

因此,本文的讨论从全球系统开始,继之为人类圈,最后是当代全球变化中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

2. 人类圈全球系统地球是个有机整体,即为地球系统,它包括整个地球。

地球系统是地球系统科学的研究对象,它由地核、地慢和地球表层三部分构成。

地球表层位于地球最外层,受地外环境影响最直接,变化最明显,引人注目的全球变化和困扰人类的全球间题都发生在地球的这一区域。

为了与地理学上的地球表层概念相区别,同时也为了与全球变化和全球间题概念相对应,我们把地球系统的这一部分称为全球系统,它是地球系统中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子系统[1]。

(1)全球系统构成全球系统是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人类圈五大地球圈层构成。

太阳系中的其它天体及银河系等天体体系为其地外环境,它们是全球系统存在的必要条件。

假如没有太阳辐射的供给,全球系统就不复存在;假如太阳辐射的强度发生巨大变化,全球系统将是另一幅景象。

地核和地慢是地球系统内部的两个子系统,但对全球系统而言,它们则是地内环境。

前者对全球系统的长期变化影响显著, 而后者则是影响当今全球气候和生态变化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全球变化就是全球系统的变化,就是构成全球系统诸要素及其关系的变化。

这种变化不仅在长时间尺度上,就是在十至百年的短时间尺度上也是明显的。

全球变化是在地内和地外环境作用的背景下,通过其内部的非线性过程实现的。

(2)全球系统的定义迄今,对“地球系统”这一基本概念的理解仍无统一意见,归纳起来主要有:①由地球无机界和有机界构成的整体;②由除地核以外的地球无机界和有机界构成的整体;③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构成的整体;④由地球无机界、有机界和人类构成的整体[2]。

一般持第四种观点。

地核是地球实实在在的一部分,把它排除在地球系统之外是难以为地球科学界所接受;人类也是地球实实在在的一部分,并在当今全球变化中起着巨大作用,若把它排除在地球系统之外,也难以认识全球变化和全球问题的实质和根源;地球是有层次的,目前科学界和各国政府特别关注的并不是作为地球整体的地球系统,而是比它低一个层次的全球系统。

也就是说,现在当务之急是建立研究全球系统的全球系统科学,而不是研究整个地球系统的地球系统科学。

现代全球系统科学将成为研究当代全球变化和全球问题的指南,迅速将它建立起来,不仅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而且也有利于解决人们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

人类圈我们对地球这一圈层的命名曾作过很多考虑,认为地球圈层的命名应有统一的标准。

按传统习惯,这一标准就是自然实体。

由于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狭义)分别以岩石、大气、水和生物这些自然实体来命名,因而以人类为自然实体的地球圈层应称为人类圈。

人类圈在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这四个圈层之后形成,在所有的地球圈层中它形成的时间最晚,因而可称为最新地球圈层[1]。

人类圈在全球系统中的地位地球圈层分化是全球系统演化的基本特征。

全球系统的前身是原始岩石圈。

原始大气圈是次生的,它主要来源于地内。

由于原始地表温度高致使地表干燥没有海洋,没有江河湖泊。

随着时间推移, 原始地表和大气的温度明显下降,大气中的丰富水汽就凝结成降水, 形成由江河湖海等构成的水圈[2]。

形成水圈后,在大气圈和岩石圈激烈作用的地带, 实现了由化学进化向生命进化的转变。

据化石记录和科学推测, 地球上生命约诞生于距今38亿余年前。

生物在同其环境相互作用中不断向前发展, 经过30余亿年的演化不仅其自身分化出数百万种, 甚至数千万种生物, 占据海陆空广大空间, 而且也大大改变了岩石圈、大气圈和水圈的性质,从而为人类的出现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人类大约在30万年前出现; 人类圈的历史更短, 只有500年的历史, 它是地球的最新圈层。

全球系统由地球圈层构成, 在地球演化史上, 地球圈层不断递增, 从而使全球系统的演化呈现明显的阶段性, 根据全球系统中所含地球圈层的数量, 可将它分为四个系统演化期, 人类圈只是全球系统五元系统演化期的一个子系统(见图1)[3]。

从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出: 随着时间的推移, 全球系统的等级层次不断提高, 离平衡态也更远。

.....四元系统演化期(距今约38亿年前).....三元系统演化期(距今约44亿年前).....二元系统演化期(距今约45亿年前).....原始地球表层图1 全球系统的演化( 图右括号内的时间为系统演化期开始孕育的时间)确切的来说,大气、水、生物和人类的出现并不代表着地球圈层的出现,只有当它们发展到全球规模时,圈层才开始形成。

全球系统演化期的起始时间应从新地球圈层开始形成时算起,但由于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形成时间目前还难以确定,因而在这里,我们用其开始孕育的时间作为这些圈层,同时也作为新的系统演化期的起始时间[4]。

其实,由于人类圈是最新的地球圈层,它离现在最近,人们对它了解比较具体和详细,其开始孕育和开始形成的时间可以区分。

前已提及,圈层形成的基本标志之一是具有全球规模,对目前的人类来说,具有全球规模是十分明显的,它的历史也可追溯到地理大发现。

人类圈的系统功能结构人类圈是从地球系统演化、人类同地球自然界相互作用的角度来研究人类。

它的基本组成是:地球上的人类;人造自然物,包括人造工具、各种建筑物、加工食品和其它人工产品等;作为其脑活动产物的文化(或信息库);同人地关系密切相关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1]。

人类圈的范围与生物圈、水圈、大气圈和岩石圈的范围重叠或部分重叠。

它从地表起(即从人类直接进入的地表以下的深处起),上限随时间而变动[1]。

就目前而论,可把载人航天飞机飞行的高度作为它的上界。

由于卫星通讯在信息流中的重要地位,可将通讯卫星的飞行高度作为副人类圈的上界。

(1)可自控的开放系统人类圈是地球演化的最新产物,它同其它地球圈层之间不仅有物质和能量交换,而且还有信息交换,它是一种开放程度很高的系统。

然而,它又同生物圈有重大区别,主要表现在只有人类圈才能通过信息流对这一整体的物质流和能量流进行有意识的自控。

现在,人类已开始将自控和对全球系统的调控结合起来。

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环境与发展”首脑会议,就是人类圈为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通过信息对当代全球系统的物质和能量过程进行调控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2)非全闭合的循环功能在地球的物质运动中, 循环是基本的运动形式。

诸如大气环流、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质循环等等。

这是由于地球是个引力占绝对优势的系统, 它的一切主动运动都来源于由太阳辐射和地球内热等引起的斥力。

与这些地球圈层相似, 人类圈的生产和消费也具有循环特征; 但其特殊性则在于它的非全闭合性。

人类圈从环境输入的资源可分为两类,即可再生资源和非再生资源。

在人类圈的孕育时期,人类利用的资源基本上是可再生资源,这种资源“渗漏”较少。

自人类圈开始形成以来,随着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对非再生资源的依赖日益增强和对可再生资源的破坏,使得资源的“渗漏”更为明显。

(3)文化居支配地位的三元结构系统结构决定其功能,也在其功能中得到体现。

根据生产和消费循环这一基本功能,可将人类圈的结构分为产业体系、需求水平和文化状况三个子系统(见图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