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内需战略-厘清三大核心关系
扩大内需战略的重点是扩大居民消费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纪检组长苏波扩大内需战略的重点是扩大居民消费去年下半年以来,面对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迅速蔓延、严重冲击我国经济发展的局面,党中央、国务院及时果断作出扩大内需的战略决策,出台一揽子政策措施,有效遏制了经济下滑趋势。
我国经济目前已企稳回暖,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
实践证明,扩大内需决策既是应对这次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调整过度依赖外需经济增长模式,确保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战略决策。
此次扩大内需的重点是,调整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提高消费在GDP 中的比重,尤其是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
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以年均增长9.8%高速持续发展,支撑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主要来自投资和出口拉动,同时,也建立起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经济发展方式。
事实上,把扩大最终消费需求作为重点,是我们应对金融危机及今后较长时期应坚持的战略方针。
(一)全球总需求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下降,促使我国必须要扩大内需一是此次金融危机将打破美国等一些国家负债消费、超前消费的生活方式,危机之后不大可能再继续依靠无限制的经济透支来支撑过度消费。
全球总需求萎缩将是当前不可避免的趋势,需求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将有所减弱。
二是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面临严峻考验。
全球总需求萎缩对出口导向型经济造成的冲击是最直接、最严重的。
经济全球化大大提高了我国经济对外开放水平,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由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的9.7%提高到2007年的66.8%,2008年虽有所下降,但仍达到59%,大大高于美国24%和日本32%的对外依存度。
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后,从2001年到2008年,我国外贸总额翻了两番多,以年均23.5%的速度增长,对支撑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暴露出过度依赖外需发展方式的弊端,即使没有这次金融危机,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也难以为继。
此次金融危机由于西方大国经济下滑,致使今年前5个月,我国进出口的负增长达24.7%,对经济造成了严重冲击。
锡林郭勒盟行政公署办公室关于印发《锡林郭勒盟“十四五”时期服务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锡林郭勒盟行政公署办公室关于印发《锡林郭勒盟“十四五”时期服务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锡林郭勒盟行政公署办公室•【公布日期】2022.05.08•【字号】锡署办发〔2022〕64号•【施行日期】2022.05.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服务贸易,发展规划正文锡林郭勒盟行政公署办公室关于印发《锡林郭勒盟“十四五”时期服务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各旗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行署各委、办、局,各企事业单位:《锡林郭勒盟“十四五”时期服务业发展规划》已经行署2022年第1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锡林郭勒盟行政公署办公室2022年5月8日锡林郭勒盟“十四五”时期服务业发展规划目录第一章立足产业基础开启服务业发展新篇章第一节发展基础第二节面临形势第二章创新发展理念谋划服务业发展新蓝图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基本原则第三节发展定位第四节主要目标第三章聚焦重点领域构建服务业发展新体系第一节提升发展优势型产业第二节突破发展先导型产业第三节培育发展成长型产业第四节鼓励新业态新模式多元化发展第四章强化深度融合创新现代服务业发展方式第一节推动服务业与农牧业渗透融合第二节推进服务业与工业双向融合第三节鼓励服务业内部深度融合第四节培育区域品牌助推融合发展第五章推进改革开放构建服务业发展新机制第一节深化“放管服”改革第二节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第三节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第六章强化支撑保障实现服务业发展新跨越第一节抓好组织实施第二节保障资金支持第三节加强统计考核第四节强化招商引资“十四五”时期是锡林郭勒盟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加快动能转换,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关键时期,也是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的历史机遇期。
为加快服务业增量提质、提升服务经济发展能级水平,根据国家、自治区服务业发展部署要求以及《锡林郭勒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
深入理解构建新发展格局 把握好扩大内需和扩大开放的关系
深入理解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握好扩大内需和扩大开放的关系摘要:本文旨在分析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性,并讨论如何将扩大内需以及扩大开放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更加具有战略意义的发展。
通过对当前国际政治格局的分析,本文指出,只有通过深入理解并确保扩大内需和扩大开放之间的协调发展,才能够有效地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关键词:新发展格局、内需、开放、协调发展正文: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构建新发展格局已成为越来越受关注的话题。
在此背景下,国家越来越重视深入理解并确保扩大内需和扩大开放之间的协调发展,以确保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和繁荣。
因此,研究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如何把握好扩大内需和扩大开放之间的关系,实现更加具有战略意义的发展。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两者之间的交互关系。
扩大内需和扩大开放的相互作用会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以及政策水平的变化,进而活跃经济、促进经济增长。
扩大内需的表现形式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包括经济政策改革、加强投资支出、提高就业率、提高购买力和改善社会产品供应等。
而扩大开放方面,则需要考虑进口商品政策、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外商投资政策等方面的安排,进而促进国际贸易和全球经济紧密联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次,实施扩大内需和扩大开放政策需要考虑的是协调关系的问题。
考虑到当前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实施扩大内需和扩大开放之间的协调发展需要特别注意":(1)确保实现内外部政策的协调性。
处理好内需与扩大开放之间的关系,首先要考虑政策合理性,确保国家在引导改革中遵循国际惯例,使政策的实现不受国际政治经济变化的影响。
(2)遵循公平原则。
扩大内需和扩大开放必须遵循公平原则,保证政策的适度性、合理性和公正性,不存在偏见和排斥。
(3)有效防范风险。
扩大内需和扩大开放之间的关系,会带来一定的风险,如消费者保障、企业适应等。
因此,国家必须引入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确保政策变革的成功。
最后,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根据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加强深入理解并确保扩大内需和扩大开放之间的协调发展,从而有效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国际关系的繁荣。
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主要内容如下。
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是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是促进我国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战略决策。
为推动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规划背景(一)我国扩大内需已取得显著成效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深度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同时,不断提升国内供给质量水平,着力释放国内市场需求,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内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消费基础性作用持续强化。
最终消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连续11年保持在50%以上。
住行消费等传统消费显著增长,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稳步提高,汽车新车销量连续13年位居全球第一。
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2021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24.5%,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比重为44.2%。
投资关键作用更好发挥。
我国资本形成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在合理水平,为优化供给结构、推动经济平稳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全面提升,全国综合运输大通道加快贯通,一批重大水利设施建成使用。
5G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重大科技项目建设取得显著成就,高技术产业投资持续较快增长。
医疗卫生、生态环保、农业农村、教育等领域短板弱项加快补齐。
国内市场运行机制不断健全。
高标准市场体系加快建设,“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要素市场化配置、产权制度等重点改革稳步推进,流通体系加快健全,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统筹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市场活力得到有效激发。
国际国内市场联系更加紧密。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10万亿元,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商品消费市场,带动进口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
2023年最新的“六稳”“六保”研讨会上的交流发言材料
2023年最新的“六稳”“六保”研讨会上的交流发言材料六稳六保研讨会上的交流发言材料同志们: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5月28日正式闭幕。
至此,2023年两会圆满结束。
在今年两会上,六稳六保被高频提及,成为两大关键词。
其中,六稳指的是: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六保指的是: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应该说,在新冠肺炎疫情突袭全球尚未结束之时,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至关重要、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因为,六稳是我们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重要思维导向,六保则是六稳工作在特殊条件下的具体化和实践路径。
面对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所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我们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从近几年整个宏观形势和宏观目标的发展来理解六稳与六保之间的关系,坚决贯彻执行六稳与六保任务,确保各项决策部署工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下面,我就进一步落实好六稳六保工作谈几点看法。
一、集中精力抓好六稳与六保,厘清二者辩证关系和优先顺序,扎实六稳基础,提升六保高度六稳在本质上是一种稳增长的分解。
2023年,我们国家提出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改革的发展目标。
2023年,我们提出了更为成熟的六稳政策。
六稳是我国熨平经济波动和提升经济发展基础的系统方案:稳就业,就是要夯实经济社会运行的微观基础,提供居民获得收入流的保障;稳金融,就是要保障经济运行的血液正常循环,引导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稳外贸,就是要塑造良好的经济运行外部环境;稳外资,就是要保障并集聚经济运行的资本要素;稳投资,就是要稳住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稳预期,就是要稳住经济发展的信心和毅力。
可见,六稳工作方案是一个系统工程。
之所以审时度势、未雨绸缪,提出把六稳作为实现我国经济稳中求进的基本要求,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准确研判出我们整个宏观经济形势下行的压力进一步抬头。
因此,2023年4月,我们国家在六稳基础上明确提出六保。
当前扩大内需应处理好六大关系
[ 关键词 ]扩 大 内需;六大关 系 [ 中图分类号 】F 2 . 6 13 1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 号】 10 9 1 (0 9 3- 0 1一 4 0 8— 34 20 )0 0 7 o
目 前统计数据显示 ,部分地区和行业经济出现企稳 回升 迹象,表明扩大内需的一揽子计划 已经开始初步显现效果。
・
71 ・
里 堡 堂 堕 堂 墨
Q : 皇墨
“西 硼 发 展 与 改 覃 ”笔 谈 专 拦
战略, 开拓外部需求。实施具有战略性的海外投资和对外援助计 济步人 自主增长的良性循环。 划, 通过资本输出来开拓外部市场需求, 增加海外非金融资产。
3 .加强调控结合部分和重点领域的合理协调。财政政策 重点支持那些对出口带动作用大的资源开发、能源、 交通、水利、 和货币政策虽然覆盖不同领域,使用着不同的政策工具,但
第 六期 西部 班 “ 部发 展 与 改 革 ” 课 题 一 组 西
[ 摘 要 ] 当前扩 大 内需 ,必须要处理好 六大关 系:内需和 外需的 关 系、财政政 策和货 币政 策 的关 系、投 资和 消费的关 系、制度 建设和权 宜措施 的关系、三大市场和整体经 济运行 的关 系、经济措 施和 非
堡 堂堕 堂 塑 Q 皇 墨 Q :
“面 圈 发 震 与 改 覃 ”簟 谈 苦 拦
编者按:国家行政学院第六期西部地区领导干部培训班四个课题小组在 20 09年上半年为期两个月的学习中,
分别就 “ 西部发展与改革”有关问 题展开了 研究, 深入 本刊分两 期刊发其研究成果。
当 扩 内 应 理 六 关 前 大 需 处 好 大 系
电力、航空航天等大项目; 债和财政
我国扩大内需战略提出的背景和具体内容
序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面临着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重大挑战。
为了应对国际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和外部冲击,我国提出了扩大内需战略,旨在通过消费、投资和进口三个方面的政策举措,来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提高民生水平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就我国扩大内需战略的背景和具体内容展开探讨。
一、背景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我国家,拥有庞大的市场潜力,但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对外贸易和出口,外部需求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但是,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外部需求不确定性增加,国际市场风险加大,对我国经济形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居民收入不断增加,消费潜力不断释放,我国扩大内需战略提出了具体做法。
二、具体内容1. 消费扩大内需的关键之一是促进消费升级。
我国鼓励居民适度消费,提高消费品质,增加消费品种类和提升消费体验。
加大消费领域的投资,提高服务业水平,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
2. 投资我国将加大政府投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鼓励民间资本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投资,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提高产品质量,以增加人们的消费欲望。
3. 进口我国鼓励进口优质产品和先进技术,以丰富国内市场商品供应,提升国内产业国际竞争力,满足人们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
三、总结与展望通过对我国扩大内需战略的背景和具体内容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和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提出了扩大内需战略,旨在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展望未来,我国将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更高质量发展。
四、个人观点作为一名我国经济的关注者,我认为扩大内需战略的提出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随着人口结构和消费观念的改变,我国经济的发展也需要依托国内市场的消费力量。
希望我国在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均衡好全国各地资源,使人们的生活更美好。
扩大内需的知识点
扩大内需的知识点扩大内需是指通过各种手段,促进国内消费,增加国内市场需求,从而推动经济发展。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扩大内需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
一、政策引导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货币等政策手段,引导消费者增加消费。
例如,减税降费、提高社保待遇、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扶持力度等,都可以增加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从而促进消费。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的水平,可以促进各地区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加快物流速度,降低物流成本,从而促进消费。
三、扶持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扶持实体经济可以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从而促进消费。
政府可以通过减税降费、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等方式,扶持实体经济。
四、加强文化建设文化建设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加强文化建设可以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从而促进消费。
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提高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五、加强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加强科技创新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增强产品的竞争力,从而促进消费。
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提高科技创新的水平,推动经济发展。
六、加强教育培训教育培训是提高人民素质的重要手段,加强教育培训可以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增加就业机会,从而促进消费。
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对教育培训的投入,提高教育培训的水平,提高人民素质。
七、加强环保建设环保建设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加强环保建设可以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增强人民的环保意识,从而促进消费。
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对环保建设的投入,提高环保建设的水平,保护生态环境。
扩大内需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通过各种手段,促进国内消费,增加国内市场需求,推动经济发展。
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国家发展改革委解读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
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国家发展改革委解读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22.12.16•【分类】法规、规章解读正文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解读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14日对外发布。
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
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意义何在?将实现怎样的预期目标?有哪些具体部署?记者采访权威人士进行解读。
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意义重大纲要指出,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是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是促进我国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战略决策。
纲要涵盖十一个部分、三十八条,全面阐释我国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规划背景,明确总体要求,提出政策举措。
纲要指出,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要;是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的主动选择;是应对国际环境深刻变化的必然要求;是更高效率促进经济循环的关键支撑。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说,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着力点,是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彰显大国担当的主动选择,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必然要求。
纲要指出,综合来看,我国扩大内需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
必须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准确把握国内市场发展规律,未雨绸缪,趋利避害,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不断释放内需潜力,充分发挥内需拉动作用,建设更加强大的国内市场,推动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
“进入新发展阶段,扩大内需仍大有可为。
”赵辰昕说,我国居民消费提质扩容潜力巨大,补短板锻长板投资需求旺盛,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将进一步拓宽国内市场空间,市场体系逐步完善有利于充分激发市场活力,供给水平不断提升将引领创造更多市场需求。
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 解读
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解读机构最新调研纪要会在知识星球分享,一、介绍环节【文件解读】1. 文件性质:“扩大内需”是十四五时期重要的政策关键词,是十四五规划的配套文件。
2. 扩大内需:-格局:三个新阶段:1. 新发展阶段:面对风险挑战和机遇并存;2. 新发展理念:绿色开放、绿色创新、开开放共享;3. 新发展格局:扩大内需为抓手,国内国外双循环-和之前的差别:a. 1997-2002年,朱镕基时期,97 年亚洲金融危机和 98 年洪灾;b. 2008-2012 年改革少,刺激多:应对南方雪灾、汶川地震、全球金融危机,以特别国债和长期建设国债适度投资三峡,亮点在于改革开放:国企改革、住房商品化改革和 WTO。
这一波主要以宏观经济刺激为主:铁公鸡为代表的基建投资、十大产业振兴计划、重工业产能扩张,汽车下乡、家电下乡等消费刺激。
c. 2022 年提出,把供给侧改革和扩大内需相结合,主要关注消费、投资和改革。
【文件细则】A.消费:中国 GDP 总量较十年前翻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制造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二大商品消费国,消费占 GDP60%,且面临外向型经济特征弱化,明年可能的全球发达经济体衰退等。
1. 实物消费:-汽车:强调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在发展二手车交易 4s 店服务,包括增值服务转型。
还有新基建:充电桩、换电站、加氢站、智慧交通等数字和绿色新基建服务。
燃油车购置税减免政策大概率延期给汽车消费提供一定支持。
-房屋:1.房住不炒政策不会有太大变化;2. 长效机制:包括房产税,三条红线,限购限贷政策等系统性文件,整体要求稳房价稳定价稳预期,抑制投资性需求;3.保障性住房:REITS 扩容;4. 公积金消费力释放:广泛使用到家装消费、智能家电消费。
2. 商品消费:-免税区:海南自贸港的免税业务;-国际消费中心城市:2021 年底, 5 座城市入选,北京、上海、广州、天津、重庆,手电经济、体验经济或率先开展。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促进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意见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促进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20.09.16•【文号】国办发〔2020〕33号•【施行日期】2020.09.16•【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村镇建设正文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促进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20〕3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促进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的意见》已经国务院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办公厅2020年9月16日关于促进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特色小镇作为一种微型产业集聚区,具有细分高端的鲜明产业特色、产城人文融合的多元功能特征、集约高效的空间利用特点,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各地特色小镇建设取得一定成效,涌现出一批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的精品特色小镇,但也出现了部分特色小镇概念混淆、内涵不清、主导产业薄弱等问题。
为加强对特色小镇发展的顶层设计、激励约束和规范管理,现提出以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准确把握特色小镇发展定位为前提,以培育发展主导产业为重点,促进产城人文融合,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和规范管理机制,有力有序有效推进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提供抓手,为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提供支撑。
(二)基本原则。
——遵循规律、质量第一。
立足不同地区经济发展阶段和客观实际,遵循经济规律、城镇化规律和城乡融合发展趋势,不下指标、不搞平衡,控制数量、提高质量,防止一哄而上、一哄而散。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扩大内需战略与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关系
扩大内需战略与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关系扩大内需战略是中国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举措。
它包括一系列政策措施,使国家经济从以出口为主向国内消费驱动型转型。
这将在促进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首先,扩大内需将减少对外贸易的依赖,国家经济将更加独立和自主,避免了外部环境的变化和政策的影响,从而增强国家安全。
当前,随着全球贸易形势的变化,中国的外贸形势也在发生变化。
大量的出口动力正在消失,因此依靠出口的中国经济已经不再可靠。
扩大内需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必要手段,这将减少贸易依赖度,促进国家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其次,扩大内需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增强社会稳定。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乡收入差距和财富差距也越来越大。
如果经济持续发展,消费市场和就业机会将更多地分布在农村地区,使贫富差距得到缩小。
这将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平等和合作,增强社会稳定和和谐。
第三,扩大内需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促进社会稳定。
扩大内需意味着人们更加注重消费品的品质和品牌,表现出更高的消费水平,这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
同时,这也将促进中产阶级的壮大,使它们有更多的话语权对政治决策产生影响,从而加强社会稳定。
第四,扩大内需将加速经济结构转型和创新发展,促进中长期稳定发展。
将消费者纳入市场主体,增加产品需求和人力成本,可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提高创新能力。
随着中国消费市场的增长和多元化,企业也将寻找新的市场机会,在新的服务和产品领域拓展业务。
这将刺激新的产业领域的增长和创新,推动国家经济向更高质量和更高规模的经济转型。
然而,扩大内需也面临一些制约因素。
例如,一些地区和行业的消费需求仍然短缺,消费者信心需要提高,生产能力和供应链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因此,要促进扩大内需的计划,需要各级政府和企业加强合作,提高经济和社会的整体效益,同时也要更注重人民的安全和福利。
从以上几点来看,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和社会转型的重要环节,不仅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增长点,而且还有助于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
【中心组研讨发言】坚持把扩大内需作为发展的重要牵引
【中心组研讨发言】坚持把扩大内需作为发展的重要牵引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今天我想谈一下“坚持把扩大内需作为发展的重要牵引”。
内需是国民经济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环。
它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由当地居民和机构消费而产生的需求总量。
最根本的内需是实现人民的满足感和幸福感,这也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所提倡的。
而作为强国必备战略的内需扩大,既是供给侧改革的核心,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
具体来看,扩大内需对于国家和地区都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扩大内需是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国际贸易摩擦和外部经济不确定性不断加剧,特别是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影响,更让我们明白扩大内需的重要性。
内需扩大可以稳定需求,增加投资,促进消费,从而有利于维护经济稳定发展。
其次,扩大内需可以提高国家和人民的综合实力。
2013年国家发布了“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实现从“出口型经济”向“以内需为主的消费型经济”转变。
通过扩大内需,中国可以减少外贸依存度,提高自给自足能力,从而提高国家的独立自主能力。
同时,扩大内需还可以促进生产技术和模式的创新,推动产业升级,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竞争力。
第三,扩大内需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事业发展机遇。
采取积极政策举措扩大内需,将有利于吸纳更多就业人口进入市场。
去年底我国的失业率较高,为应对这一局面实现稳就业,各地纷纷做出了大量措施创造就业机会,这中间最主要的就是扩大内需的一系列举措,通过壮大国内市场,刺激各个领域的经济增长,促进就业机会的增加,最终实现为国民群众带来更多的切实利益和福利。
而在具体实践中,如何扩大内需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政府应当加大投资力度,发挥政府对于经济的引导作用。
目前,我国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比如提高物价水平、加快城镇化、增加基础设施投资等,这些政策都鼓励居民消费、增强市场的吸引力,有望进一步促进整个社会的内需发展。
其次,鼓励企业吸纳更多就业人口,坚持员工优先原则。
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方案 政策解读
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方案政策解读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方案政策解读一、背景与意义中国一直以来都是出口导向型经济,在全球市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增加和国际贸易摩擦的加剧,中国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扩大内需成为了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扩大内需不仅可以稳定国内经济增长,促进消费升级,还可以提升国内产业水平,带动就业增加和实现经济结构的升级。
二、政策解读与实施方案1.改善收入分配政策要实现扩大内需的目标,首先需要改善收入分配政策,以增加家庭收入和提高消费水平。
政府可以通过调整税收政策、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推动工资增长,以及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等方式来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和合理。
2.扩大消费领域在扩大内需的战略中,消费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政府可以通过减税降费、增加消费券发放、鼓励电商平台营销、以及推动消费信贷政策等手段来激发居民的消费热情,扶持消费者形成理性、健康的消费观念和习惯。
3.加大基础设施投资为了增加民众的消费能力,政府需要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改善交通、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和社会福利水平。
这不仅可以直接刺激消费需求,同时还可以带动产业链条的复苏和发展。
4.促进农村和二三线城市发展除了大城市消费市场外,农村和二三线城市也是扩大内需的重要增长点。
政府需要加强对农村地区的扶持力度,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升其消费能力。
也需要加大对二三线城市的投资力度,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平衡。
5.提高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是推动经济发展和扩大内需的重要动力。
政府可以加大对科技企业的扶持力度,提高技术研发投入,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增加国内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三、总结与展望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方案需要政府、企业和居民共同努力,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形成合力。
政府需要制定更加精准的政策,鼓励创新和创业。
企业需要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需求。
扩大内需战略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
扩大内需战略与我国现代化的关系一、引言扩大内需战略是指通过激发国内消费需求,推动经济增长转向内需驱动的战略。
在我国,随着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阶段的变化,扩大内需战略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将就扩大内需战略与我国现代化的关系展开探讨,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这一重要课题。
二、内需对我国现代化的促进作用1. 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意义及我国的内需形势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内需一直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转变和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的缩小,我国的内需潜力逐渐凸显。
而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可以刺激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从而推动我国更快迈向现代化。
2. 内需对产业升级的推动作用在扩大内需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促进消费需求的释放,也能够推动产业升级。
我国作为世界工厂,通过扩大内需,可以激发国内市场对高品质、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从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推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
三、扩大内需战略在我国现代化中的作用1. 推动城乡发展协调一体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实现城乡发展协调一体。
而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可以拉动农村居民消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发展的协调一体,为我国现代化提供更为坚实的基础。
2. 促进社会融合和共享发展扩大内需战略有助于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改善消费环境,促进社会融合和共享发展。
通过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改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增加社会消费品供给等措施,可以有效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我国现代化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3. 对外开放与内需扩大的互动我国现代化是一个开放的现代化,对外开放和内需扩大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可以为国际市场提供更为广阔的需求空间,推动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与交流,推动我国参与全球化进程,进一步推动我国现代化。
四、个人观点和结论扩大内需战略与我国现代化密切相关,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内在需要。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必须高度重视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加大对内需潜力的挖掘和释放力度,不断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推动我国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
扩大内需战略-厘清三大核心关系
扩大内需战略:厘清三大核心关系摘要:妥善处理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初次分配与二次分配等重大关系,充分发挥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中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的关键。
关键词:内需外需投资消费产业结构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全球增长潜力最大的市场之一,立足于国内市场需求发展中国经济,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
也正由此,“扩大内需”成为中国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基本立足点。
“十二五”时期,是加快结构调整、推进发展方式实质性转变的关键阶段,也是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相对低迷、外需增长缓慢、贸易摩擦增多的时期,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妥善处理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初次分配与二次分配等重大关系,充分发挥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中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的关键。
在扩大内需战略中,主要涉及哪几个重大关系的认识问题?其中,主要有三大关系须予重视,即:内需与外需的关系、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产业结构与消费的关系。
一、内需与外需关系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产业结构与消费这三大关系,是“十二五”时期中国扩大内需战略的核心议题。
那么,首先应当如何看待内需与外需的关系?对此,尤其需要着重关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扩大内需与稳定外需并行不悖内需和外需本无优劣、好坏之分,内、外需求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中国经济发展的市场空间;也不存在最佳的内、外需求比例关系,内需和外需的比例取决于一个国家的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和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
积极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不断提高中国经济的整体竞争能力,是实践反复证明的正确方针,必须长期坚持不动摇。
第二,经济全球化推动外需占比普遍上升二战以来,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均呈现出内需占比下降、外需占比上升的趋势。
扩大内需要处理好三大关系
扩大内需要处理好三大关系
孙骅
【期刊名称】《税收经济研究》
【年(卷),期】1999(0)4
【摘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必须处理好扩大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投资驱动和消费驱动以及启动城市市场与启动农村市场等三大关系。
【总页数】4页(P45-47)
【关键词】扩大内需;国内市场;国际市场;消费驱动;农村市场
【作者】孙骅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广播电视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0
【相关文献】
1.广东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必要性及要处理好的四大关系 [J], 谈静;张长生
2.当前扩大内需应处理好六大关系 [J], 第六期西部班"西部发展与改革"课题一组
3.扩大内需应处理好投资与消费的关系 [J], 李悦
4.当前扩大内需应处理好六大关系 [J], 胡品生;车茂娟;宋艺;关丽丽
5.处理好两大关系建立四大战略支点——建立扩大内需长效机制的相关建议 [J], 郭春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扩大内需战略:厘清三大核心关系
摘要:妥善处理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初次分配与二次分配等重大关系,充分发挥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中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的关键。
关键词:内需外需投资消费产业结构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全球增长潜力最大的市场之一,立足于国内市场需求发展中国经济,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
也正由此,“扩大内需”成为中国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基本立足点。
“十二五”时期,是加快结构调整、推进发展方式实质性转变的关键阶段,也是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相对低迷、外需增长缓慢、贸易摩擦增多的时期,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妥善处理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初次分配与二次分配等重大关系,充分发挥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中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的关键。
在扩大内需战略中,主要涉及哪几个重大关系的认识问题?其中,主要有三大关系须予重视,即:内需与外需的关系、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产业结构与消费的关系。
一、内需与外需关系
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产业结构与消费这三大关系,是“十二五”时期中国扩大内需战略的核心议题。
那么,首先应当如何看待内需与外需的关系?对此,尤其需要着重关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扩大内需与稳定外需并行不悖
内需和外需本无优劣、好坏之分,内、外需求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中国经济发展的市场空间;也不存在最佳的内、外需求比例关系,内需和外需的比例取决于一个国家的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和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
积极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不断提高中国经济的整体竞争能力,是实践反复证明的正确方针,必须长期坚持不动摇。
第二,经济全球化推动外需占比普遍上升
二战以来,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均呈现出内需占比下降、外需占比上升的趋势。
经济全球化是推动外需占比普遍上升的主要原因。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全球价值链分工不断深化、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重新配置资源等,使得大量贸易以中间投入品形式反复在国家间(海关)转移,世界贸易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需占比例不断上升,在大国经济中高于美国和日本,但低于德国。
这种趋势既符合经济全球化的一般规律,也与加工贸易快速发展有关。
中国货物出口中近50%为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推高了外需所占比重,但加工贸易增加值率低于20%。
第三,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以内需扩张为主的基本特征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的国际化程度很低,内需在总需求中处于主导地位。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外需占比逐渐上升,2006年达到29%的峰值,近两年有所下降。
中国占世界贸易份额从1983年的1.2%,上升到2008年的9.1%,成为仅次于德国的第二大货物出口国。
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对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拉动投资和消费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以内需扩张为主的基本特征。
无论从支出法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还是用投入产出表测算增加值贡献率,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都超过70%。
第四,降低体制性因素造成的价格扭曲有助于内外经济平衡
改革开放初期,重出口创汇,通过给予各种优惠和补贴,引导要素、资源流向出口部门。
目前这种情况已经不复存在。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货物贸易大国,但依然是服务贸易和对外投资小国。
考虑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贸易摩擦日渐增多,现阶段消除或降低体制性因素造成的价格扭曲,优化出口结构,同时加快“走出去”步伐,多层次、多方式参与国际经济竞争,有助于内外经济平衡。
二、投资与消费关系
处理好内需与外需之间的关系,是改善中国经济内外失衡困局的直接途径。
对于投资与消费的关系而言,又该如何认识和考量呢?应该说,就中国现阶段而言,投资与消费的关系是扩大内需战略里的核心问题。
讨论这个问题不应忽视的基本趋势有:
第一,中国高投资率特征总体符合工业化一般规律,而且有望持续到2020年
左右
投资率和消费率的高低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投资率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而提高,随工业化、城市化任务的逐步完成而下降。
消费率的变化则与之相反。
特别是在重化工业阶段,投资率和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相对较高的特征更加明显。
国际经验表明,这两项指标的峰值一般出现在重化工业阶段的末期。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和城市化加速推进阶段,投资率上升符合工业化一般规律,且高投资率特征有望持续到2020年左右。
第二,中国居民消费率不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近年来下降速度过快
从世界各国横向比较看,居民消费率(居民消费占GDP比重)的世界平均水平在60%左右。
其中,高收入国家为60%~65%,中等收入国家约为55%~60%,低收入国家一般高于65%。
而中国2008年仅为35.3%,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低于中等收入国家水平。
第三,消费需求相对不足是中国内、外经济失衡的主因
消费率低与投资率高,反映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储蓄是连接二者的中介。
消费低,必然储蓄就高。
而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储蓄等于投资加净出口。
高储蓄为高投资创造了条件,而当内部消费不足时,高储蓄直接推动外向型产业投资的增加和净出口规模的扩大。
所以,现阶段中国净出口规模偏大、外汇储备偏高所反映的内外经济不平衡,其根源在于消费需求相对不足。
虽然从绝对量上看中国居民消费增速不低,但相对于GDP增长来说就显得太慢了。
另外,由于消费需求不足,产能过剩必然日趋严重,投资效益下降,金融系统潜在风险加大。
三、产业结构与消费
实际上,对产业结构与消费的关系也需予以更多重视,至少应充分认识到这样三个方面的基本原理:
第一,消费是拉动产业结构变动的最终动力
居民消费结构存在由一般消费品向耐用消费品,再向服务品渐次升级的规律。
一国的产业结构也往往跟随消费结构升级而升级。
目前中国居民消费正处在以汽车、住房为主的阶段,部分高收入群体向以购买服务业产品为主的阶段转变。
由于发展不平衡和收入差距较大,这一过程将持续较长时间。
这就决定了,中国产业结构将在相当长时期内,将呈现“二、三、一”的结构特征。
第二,产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消费的增长
不同的产业结构,吸纳就业的能力不同,就业弹性差别较大,特别是工业化程度不断加深,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机器替代劳动,自然会影响就业,进而影响消费。
目前受体制等多方面因素制约,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性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已经成为阻碍消费增长的重要原因。
第三,加快发展服务业,既有利于促进消费,也有利于拉动投资
服务业的发展可以增加就业和居民收入,也有利于改善服务类产品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从而促进消费需求增长。
同时,从国际经验看,在服务业加速发展初期,对投资的拉动作用也十分明显,但会同时取得促进消费和提高投资质量的作用,长期内有利于投资与消费关系的改善。
那么,前面阐述的三大关系之间又存在怎样的内在逻辑?从中国经济的中长期发展看,其中的重中之重又是什么?综合而言,在处理扩大内需若干重大关系时,最重要的是处理好投资与消费的关系。
内需与外需、三次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一定程度上是消费、储蓄和投资关系不平衡的外在表现。
改善消费、储蓄与投资之间的关系,是调整中国经济结构的关键,而核心是如何促进居民消费增长。
因此,“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内,扩大内需战略的核心在于扩大居民消费。
有效扩大居民消费,成为中国调整国民经济结构的“牛鼻子”。
(编辑:王露)
编辑后记
在前不久召开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月度会议上,朱敏老师这篇关于“十二五”规划的论述《扩大内需战略:厘清三大核心关系》得到了与会中央领导和专家们的高度认可。
而在会后,他第一时间就将这篇文章发给了编辑,让编辑心中一阵激动加窃喜。
毕竟能这么快拿到朱老师的文章,不是所有刊物都能得到的“殊荣”。
“十二五”规划几乎成了经济学界和学术界避不开的热点话题。
因为“十二五”时期,不仅是中国加快结构调整、推进发展方式实质性转变的关键阶段,而且是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相对低迷、外需增长缓慢、贸易摩擦增多的时期,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朱老师在扩大内需战略中提出并细分了主要的三大关系:内需与外需的关系、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产业结构与消费的关系。
这三大关系不仅对经济增长起着拉动作用,更是中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