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楚国与鄂国及古越族
楚国的文化和历史特点
楚国的文化和历史特点楚国,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国家,有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特点。
其文化和历史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探究和研究,下面我们来逐一分析。
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楚国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
楚国位于中国中部,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而其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
在春秋时期,楚国逐渐崛起,成为了与其他大国齐名的存在。
其领土包括现在的湖南、湖北、江西等地。
随着时间的推移,楚国逐渐衰落,最终与秦国合并,成为秦朝的一部分。
楚国的文化特点楚国有着独特的文化特点。
在墨家和道家的思想影响下,楚国文化重视人文主义和和平主义,注重个体的尊重和自由。
同时,楚国也在文学、音乐、舞蹈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在文学方面,楚国诗歌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代表之一。
《楚辞》是楚国诗歌的代表作,其内容涉及爱情、哲学、自然等方面,描绘了丰富多彩的生活和景象,反映出楚国文化的深厚内涵。
在音乐方面,楚国音乐受到了岳飞的高度评价,他曾经说过:“楚人之音,哀婉动听,深得人心,足以慷慨激昂”。
楚国音乐以器乐为主,尤以竹笛、磬为代表,其音乐特点是节奏刚劲、旋律悠扬。
在舞蹈方面,楚国舞蹈包括歌舞、舞蹈和仪式舞蹈。
其中,歌舞以方言歌曲配以舞蹈为主,舞蹈有独舞、对舞和集体舞,仪式舞蹈则是宗教祭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楚国的历史特点除了文化,楚国还有着独特的历史特点。
作为一个并存于周、齐、晋等国的强大国家,楚国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腾飞和衰落。
以下是其历史特点的分析:强大的地方势力楚国是春秋时期最强的地方势力之一,其领土面积和人口数量都非常庞大。
楚国的军队高度进化并在一定程度上采用了实际的战术。
在当时的战争中,楚国常常是最强大来的。
其武将如令狐冲、聂政、文种、蒙恬等都为战争的胜负立下了汗马功劳,楚国也因此得以短暂地达到其辉煌时期。
卓越的政治家楚国历史上出现过不少卓越的政治家,如武王伐纣的吕雉、愚公移山的蒯通、烟波致爽的屈原等。
吕雉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楚国的历史沿革与文化传承
楚国的历史沿革与文化传承楚国,又称楚族、楚人,位于今天的湖北、湖南、安徽和江苏等地,是古代中国南方的重要民族和国家。
一、楚国的历史沿革楚国始建于商朝晚期,至西周末年间,已经成为关中地区的强盛力量,是诸侯国联盟体系中的一员。
战国时期,楚国的实力进一步增强,成为中国南方四大诸侯国之一,与齐、韩、魏和秦争霸天下。
楚国曾经历过“昭君出塞”、“黄鼠狼精”等著名历史事件,也留下了一批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化人等名人,如屈原、项羽、刘邦等人。
战国末期,楚国虽然在楚汉之争中失败,但流芳千古的楚文化仍然广泛传承。
二、楚国的文化传承1、楚文化的基本内涵楚文化是饱含悠久历史和独特民族特色的文化。
它包含了广袤的自然地理、丰富的历史文化、开朗的人文精神、精妙的艺术情趣和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内容。
2、楚文化的代表特色楚文化是多样性和独特性的文化形态,代表性特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来:①赤壁文化。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著名战役,也是楚文化发扬光大的代表事件之一。
屈原的《离骚》和陆机的《赤壁赋》成为了中华文化的瑰宝。
②屈原文化。
屈原是楚国的代表性文化人,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和文化符号。
他的《离骚》、《天问》、《涉江》等著作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派思想。
③楚韵文化。
楚韵是蕴涵着楚文化民族特色的文化符号,也是楚文化的代表性形式之一。
它包括了楚韵音乐、楚韵舞蹈、楚韵美食、楚韵工艺、楚韵风俗传统等内容。
④楚墓文化。
楚墓文化是针对楚国诸侯、王侯、将帅、文化人等名士的墓地所留下的艺术和文化遗产。
它包括陶器、木器、铜器、石刻、画像、铭文、墓室壁画等多种文物形态,是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楚文化的现代传承楚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得到了现代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
湖南岳阳市就是通过楚文化的传承,打造出了“楚文化名城”和“中国鼓城”两大旅游名片。
同时,通过举办楚国文化节、屈原文学论坛、楚韵文化特色节目以及楚墓文化展览等形式,不断弘扬着楚文化的优秀传统和精深内涵。
从湖北省简称“鄂”是否改称“楚”谈起
从湖北省简称“鄂”是否改称“楚”谈起□魏昌近期来,湖北省简称“鄂”是否应改称为“楚”成,为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这说明人们非常关心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并对传统文化,尤其是对楚文化有了相当程度的了解,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表现,令人高兴。
鄂,金文写作“噩”,甲骨文既写作“噩”,也写作“咢”,在我国古籍和考古发掘资料中多有所见。
《史记•殷本纪》说:“(殷王纣)以西伯昌、九侯(鬼侯)、鄂侯为三公。
”《战国策•走策三》说:“昔者鬼侯(之)鄂侯、文王,纣之三公也。
” 可见鄂侯位重职尊,与西伯周文王、九侯并列为“三公”,显然是商代一强大的方国。
其故地,《集解》徐广曰:“野王县有邘城。
”即今河南沁阳西北邘台镇。
这是最早出现的鄂。
《左传•隐公六年》说:“翼九宗五正顷父之子嘉父逆(迎)晋侯于随,纳诸鄂,晋人谓之鄂侯。
”此鄂,《清一统志》说在今山西乡宁。
文中说的“九宗五正”乃殷商以来传世之官职;翼,今山西翼城,春秋晋邑。
说明西周封鄂侯于此,后被晋兼并,成为晋国的版图。
《史记•楚世家》说,周夷王(公元前885-公元前878 年)时,楚国国君熊渠“甚得江汉间民和,乃兴兵伐庸、扬粤,至于鄂。
”此鄂,《正义》刘伯庄云:“地名,在楚之西,后徒楚,今东鄂州是也。
”《括地志》云:“邓州向城县南二十里西鄂故城是楚西鄂。
”邓州,治所今邓县,地处豫南一带。
按此说法,熊渠领军攻打的鄂,是从华夏之邦古鄂国迁徒过来的,为周的封国。
1975 年,湖北随州安居羊子山出土了一件西周时期鄂国铜器,名为“鄂侯弟厂季觯”,可能是鄂人南迁途中留下之遗物,可见鄂与随国为西周之封国,以阻遏楚人之东进北上。
童书业说:“汾水流域附近之国名地名常出现于江淮汉水之间,如江淮汉水间有随、鄂、沈、黄、唐等国,汾水流域附近亦有之。
”(《春秋左传研究》)这种北国南见,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夷夏文化融夷夏为一的积极贡献。
当然,北国南见,并不一定是南迁过来的,如鄂,即鳄,应以鳄为图腾崇拜的方国部族,汾水流域存在,江淮汉水间也存在。
关于湖北的历史知识
关于湖北的历史知识湖北是中国的一个省份,位于中部地区。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夏朝时期。
湖北的历史可以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阶段。
古代湖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夏朝时期。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它的都城曾经设在今天的湖北省荆州市。
夏朝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春秋战国时期,湖北地区是楚国的核心地带。
楚国是当时中国境内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它的疆域包括了现今湖北、湖南和安徽等地。
楚国的文化和艺术在中国历史上也有着重要地位,楚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随着秦朝的统一,湖北地区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域。
在汉朝时期,湖北地区发展迅速,成为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
汉朝的都城长安(今天的西安)和洛阳(今天的河南省洛阳市)都在湖北的边界附近,湖北地区的发展对整个中国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近代湖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时期。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的统治时间长达267年之久。
清朝时期,湖北地区成为了中国的一个重要行省,它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得到了极大的推动。
在近代的历史中,湖北地区经历了许多重大事件。
其中最著名的是1911年辛亥革命,这次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国的第一个民主共和国。
革命的领导者孙中山在湖北发动了这次革命,湖北成为了辛亥革命的发源地之一。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湖北成为了中国的一个省份。
新中国成立后,湖北地区得到了更多的发展机遇,经济和社会发展迅速。
湖北的人民为了国家的繁荣和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现代湖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时期。
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使得中国经济和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湖北作为中国的一个中部省份,也积极响应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加快了自身的发展步伐。
近年来,湖北地区在经济、教育、科技和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湖北的经济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特别是武汉市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经济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
楚国与鄂国及古越族
其 中 的 地名 “ ” 裴 驷 《 解 》 杜预 日 :庸 , 上庸 县 。 ” 庸 , 集 引 “ 今 《 义 》 《 地 志 》 : 房 州 竹 山 县 , 汉 上 庸 县 , 之 庸 正 引 括 云 “ 本 古 国 。 ” 知庸 为 现 在 的 湖 北 竹 山县 。 杨 粤 ” 当 指 杨 水 一 带 可 “ .
摘 要: 熊渠灭 “ 与封 中子 红 于鄂 , 史记 ・ 鄂” 《 楚世 家》 文献 已有 明确 记载 , 结合 考 古发掘 资料 方 面 等 但 的研 究 尚缺 。文章 运 用文献记 载 与考古 资料相 结合 的方 法 , 楚 国熊 渠兵 入鄂 境 与封 中子 红 于鄂 、 国与 从 鄂
西周王 室及 古越族 的历 史渊 源、 王与鄂 王城遗 址 的时代 问题 等方 面进行 了综 合研 究与探 讨 。 鄂 关键 词 : 西周末 年 ; 春秋 战 国; 国与 鄂 国及 古越 族 ; ; 楚 鄂 楚越 文化 。 中图分类 号 : 1 G12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0 8 9 0 (0 0 0 — 0 3 0 1 0 — 0 4 2 1 ) 10 4 — 3
熊 渠 虽 兵 入 鄂 境 , 并 未 长 期 占领 鄂 地 。 因为 当时 的 但 楚 国还 是 处 于 扩 疆 灭 国 的 初 期 阶 段 , 鄂 却 是 一 度 与 周 王 而
带 的古 鄂 国 , 自西周 中 晚期 被 楚 兼 并 后 。 春 秋 战 国 时期 至
约六 百 余 年 的历 史 长 河 中 , 州 , 为楚 国的 版 图 和封 王 之 鄂 作 地, 曾经 在 历 史 上 留 下 了许 多 遗 迹 与遗 物 , 我们 研 究 古 鄂 为 国 、 国 、 越 族 及 鄂 王 这 一 历 史 人 物 , 供 了 许 多 文 献 和 楚 古 提
古越族的图腾蛇加上古鄂国的图腾鳄是什么?
古越族的图腾蛇加上古鄂国的图腾鳄是什么?起源于以现在绍兴为中心一带的古越族,后因种种原因迁徙于南方沿海各地,使之成为一个分布范围较广的族群,世称百越。
而居住在如今绍兴一带的这一支称为於越。
越族是一个崇蛇的民族。
《说文解字·虫部》说“闽:东南越,蛇种”,这是说越族中居住于现在福建一带,俗称闽越的分支,它是蛇的后代。
《战国策·赵策二》中“被发文身,错臂左衽,瓯越之民也”。
这也在说古越族居住在目前温州一带,俗称瓯越的分支。
所谓的“文身”,其实就是在人身上纹上蛇一样的花纹,表示自己是蛇的同类,以免受蛇的伤害。
《汉书·地理志》载:“帝少康之庶子云,封于会稽,文身断发,以避蛟龙之害。
”颜师古注引应劭曰:“常在水中,故断其发,文其身,以象龙子,故不见伤害也。
”至越王勾践之时,当地仍保持着断发纹身的习俗。
《墨子·公孟》记载:“越王勾践剪发文身……”《史记·越世家》说:“越王勾践……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文身断发,披草莱而邑焉。
”《说苑·奉使》中也有越人“是以翦发文身,烂然成章,以象龙子者,将避水神也”的记载。
以上文献中所称的“龙子”,应该是对蛇的尊称,就是现在的我们,也常把生肖属相中的蛇称为小龙,亦即“龙子”。
由上述文献记载结合出土的越国时期器物中所饰的蛇纹可见,越族确是一个崇蛇的民族,他们奉蛇为氏族的图腾和保护神。
西汉四神规矩镜手捧月轮的女娲《吴越春秋》载:“越之前君无余者,夏禹之末封也……禹以下六世而得帝少康,少康恐禹祭之绝祀,乃封其庶子於越,号曰无余。
”自少康封无余于越,历经20余世,到春秋晚期的公元前510年允常称王,公元前496年越王勾践继位,至公元前475年,历史才进入了战国时期,此时,越国仍然存在,历代越王还有:鹿郢、不寿、朱勾、翳、诸咎、错枝、无余之、无颛等。
公元前355年楚灭越,越地因灭国而被并入楚国。
故从越国历史的角度来认识,自无余至公元前355年前的这一历史阶段均应为越国时期。
春秋战国的文明边缘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
春秋战国的文明边缘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国家和人物,他们的活动对于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与中原地区相比,南方少数民族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发展与边缘地位颇具特色。
一、春秋战国南方少数民族的分布南方少数民族在春秋战国时期主要分布在今天的云南、广西、湖南、贵州等地区。
其中,云南地区主要是以滇族为代表的原始部落联盟,他们在这一时期仍然保持着原始社会的状态。
广西地区主要是以百越族为主体的联盟,他们在经济、文化和政治方面都有一定的发展。
湖南地区主要是以楚国为代表的少数民族联盟,他们在这一时期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国家体系。
贵州地区主要是以黔族为主体的联盟,他们在这一时期正在逐步形成国家。
二、春秋战国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演变南方少数民族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演变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原始部落时期(约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在这一时期,南方少数民族主要生活在山区和偏远地区,社会结构以原始部落为基础,部落间存在一定的争斗和冲突,文化程度较低,政治组织简单,经济主要以农业和狩猎为主。
2.联盟形成时期(约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在这一时期,南方少数民族开始形成联盟,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取得一定的发展。
各个联盟之间相互合作,在对外关系上也与中原地区的诸侯国展开接触和交流。
3.部分国家形成时期(约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在这一时期,楚国和滇国等南方少数民族联盟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国家体系,他们与中原地区的国家进行了多次战争和交往,对中央政权的稳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4.灭亡与融合时期(约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在这一时期,随着秦朝的统一和汉朝的建立,南方少数民族的一些联盟逐渐被中央政权所吞并或融合,他们的历史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三、春秋战国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因素南方少数民族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演变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文化传播和政治争夺等。
楚人吴人与越人的自我与他者认同
楚人吴人与越人的自我与他者认同自古以来,中国的文化和历史就是多样性的代表,不同的地区都有着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民风民俗。
楚人、吴人和越人作为三个重要的古代文化集团,各自拥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文化传统。
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这三个民族之间产生了复杂的交融与交锋,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自我与他者认同。
我们来看看楚人的自我认同。
楚国是春秋时期的重要国家,其地域范围包括了今天的湖北、湖南以及安徽的部分地区。
楚国的地理位置使得其文化与其他地区产生了巨大的不同,楚文化因地域的特殊性而产生独特的精神风貌。
楚人对自己的认同主要体现在其文化传统和历史意识上。
楚国的历史传统悠久,楚文化源远流长,楚人对此感到自豪和自信。
在楚国的历史上,楚人被称为“楚人”,这一名称是他们的自称,也是外界对他们的称呼。
楚文化以其独特的传统和价值观闻名于世,楚人的精神特质也深受历史文化的影响,他们对楚国的历史、地理、祖先敬仰感到骄傲与自豪。
我们来看看越人的自我认同。
越国位于现今的浙江省、福建省和江西省等地,其地域特点决定了越人的自我认同也具有独特的特色。
越人对自己的认同主要体现在他们对于自然环境和文化传统的热爱和护卫上。
越国的地理环境多山丘和水网密布,造就了越人的独特性格和地域文化。
越人对于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守护体现在他们对山水的景致和自然资源的珍视上。
越人对越国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也倍感自豪和自信。
越国历史悠久,文化传统卓越,越人对越国的源远血脉以及幽默勇敢的性格有着深深的认同和自豪。
在自我认同的基础上,楚人、吴人和越人与他者的认同关系也反映出了各自的文化特点。
楚国与周边的吴越国家经常发生冲突与联盟,彼此在政治、军事和文化上产生了复杂的交流与角力。
在这种情况下,楚人、吴人和越人的他者认同体现出了一种相互交融的趋势。
在楚国历史上,楚人对于吴越的认同是以交战为主,楚人视吴越为敌对国家,对其持敌视和排斥心态。
在楚人看来,吴越是与自己对立的他者,他们的文化和历史传统与楚人截然不同,这使得楚人认同的他者形象主要是以不合群的、异质的方式呈现。
楚人吴人与越人的自我与他者认同
楚人吴人与越人的自我与他者认同楚人、吴人和越人均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要民族,他们分别生活在楚国、吴国和越国这三个不同的国家里。
在各自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这三个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着各自独特的特点,同时也在交往中产生了各自的自我认同和他者认同。
本文将从楚人、吴人和越人的自我认同和他者认同展开叙述,探讨他们之间的关系和影响。
楚人、吴人和越人在自我认同上都展现出了自己民族的独特性和优越性。
楚国位于江汉平原,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因此楚国人民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
楚国历史上曾经有过辉煌的时期,所以楚人自豪地认为自己是勇敢、聪明、富裕的代表。
吴国位于长江下游地区,水路纵横,自古以来就是繁华富庶的地方,吴人向往自由、奔放、豪迈的生活方式,以舟楫而事、饰而教子;越国位于江南山区,气候湿润、多雨,山川崎岖,越人以山水为生,崇尚简朴、坚韧不拔。
这些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塑造了楚人、吴人和越人不同的自我认同,形成了各自的民族性格和风貌。
楚人、吴人和越人在他者认同上也呈现出了对其他民族的认知和态度。
楚国与吴国、越国接壤,双方交往频繁,因此楚人对吴、越两国的人民有着一定程度的了解和认同。
在楚国的文学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对吴、越两国的称赞和赞美,充分展现了楚人对于吴、越两国的尊重和认同。
同样,吴人和越人对楚国也有自己的看法和态度,他们也会对楚国的人民和文化给予一定的认同和尊重。
楚人、吴人和越人在他者认同上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敌对态度,而是更多地体现了对其他民族的包容和尊重。
楚人、吴人和越人在历史上也有着一些交融和互动的经历。
在战国时期,楚、吴、越三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和外交往来,双方之间既有敌对和争斗,也有合作和交流。
吴王夫差曾经率领吴军攻打楚国,而后又与楚国结盟对抗秦国;越王勾践则曾经联合楚国与吴国对抗齐国。
这些历史事件不仅影响了楚、吴、越三国的发展,也对三国之间的民族认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这种历史经历中,楚人、吴人和越人对彼此的自我认同和他者认同都得到了一定的调整和塑造。
春秋战国时期楚越概况小议
春秋战国时期楚越概况小议发表时间:2019-08-08T16:09:14.093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9月36期作者:李汇洲[导读] 八百年的楚国历史,是楚国由弱变强最终又由盛变衰的历史,也是楚人立足于江汉,拓展四方,兼收并蓄的历史。
越国兴起于春秋晚期,原是偏处东南一隅的小国,历经发展,成为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位霸主,但是很快就衰亡了。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430077)八百年的楚国历史,是楚国由弱变强最终又由盛变衰的历史,也是楚人立足于江汉,拓展四方,兼收并蓄的历史。
越国兴起于春秋晚期,原是偏处东南一隅的小国,历经发展,成为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位霸主,但是很快就衰亡了。
楚国和越国的文化各具特色,与各自的历史渊源及发展历程有很大关系,与其文化基因和民族传统也不无关系。
任何一个国家,无论它怎样受异国影响甚至被同化,总会保留其传统文化的某些因素。
一、楚国的历史渊源及发展概况江汉平原是楚人先民生息之地,这一地区自远古时期就有人类活动其间。
进入新石器时代,在这一地区主要的代表文化就是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
大溪文化的年代,距今6000年至5000年,以水稻种植的农业生产为主,渔猎等辅助经济也占有一定的比例。
屈家岭文化晚于大溪文化,在这个时期,原始部落已经初步开发了这个地区,并且积累了一定的农业、手工业方面的知识和经验。
汉水流域中上游地区则存在着与长江流域原始文化有联系而又不同系统的文化,如较早的郧县大寺遗存,基本上是仰韶文化的因素,彩陶风格也近似半坡阶段。
湖北枝江县关庙山新石器时代遗址的第三期文化堆积的上部,“发现一些类似龙山文化的陶片,其中有泥质红陶的厚胎喇叭形杯,陶鬶残片及篮纹,方格纹陶片。
”这些迹象说明南北文化的交流自古就一直进行着。
夏、商之际,长江流域的这个原始的文化系统序列中断,发生极大的动荡。
从淅川下王岗二期起,就忽然大大增加了黄河流域文化的影响:在下王岗多层次的文化堆积中,既包含有屈家岭文化的因素,又具有黄河流域某些陶器的特征。
楚国与古百越
楚国与古百越春秋时期《楚辞》里楚国的《越人歌》,楚国统治者上层讲“华语”或双语乃至三语,但明显国民里有讲“越语”的,楚国人本身就有越人成份在内。
我们都知道楚国是大国,楚国人的后裔包括楚国的越人也是汉朝固有成份。
楚人也一样 楚人融合的民族更多。
既统一了湖北、湖南的荆蛮部落,又吞并的安徽的淮夷部落和江浙的吴越部落以及湖北西南的巴人,西北的庸人。
民族成分很复杂历史上的古百越族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
该遗存的族属,该族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
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
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
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
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
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
壮侗语各族同源于古代的百越族,皆亩百越后裔。
越南的侬族、岱族、老挝的佬族、泰国的泰族、缅甸的撞族的族源应与百越有关。
百越之名,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
百越包括许多支系,因而号称百越。
百越的分布“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汉书-地理志》)。
交趾郡在今越南北部,会稽郡在今江苏南部和浙江西部、北部。
由此可以断定,从江苏南部沿着东南沿海的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广西、越南北部这一长达七八千里的半月圈内,是百越民族最集中的分布地区。
而与上述地区相近的安徽、江西、贵姓、湖南、云南等地也有百越分布。
由于百越各个支系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不一,与中原的关系程度也一样。
由此,自秦汉以后,百越民族中,有的支系融合或同化于汉族之中,成为汉族重要的来源之一。
有的支系则继续独立发展,形成了我国南部,西南部的壮、布依、侗、黎、傣、水、仫佬、毛南等少数民族。
历史上湖北的“古国”
历史上湖北的“古国”风国:今天门市皂市镇。
伏羲的后裔。
公元前639年于皂市,建立风国。
风国即伏羲之后子城,上有伏羲庙。
厉国:今随州市东北厉山镇。
或作赖,相传系厉山氏(即烈山氏)后裔所建,姜姓。
据西周初年的铜器《太保玉戈》铭文考证,厉国至迟在商代末年已经立国,西周初年已成为周的诸侯国。
春秋早期,厉国成为楚之与国。
前538年灭于楚。
鄂国:今大冶市金牛镇。
鄂国起源于夏代,商代迁徙到在今河南省黄河以北的沁阳,商纣王曾封鄂侯为三公。
西周初年,鄂族迁徙到今河南南阳。
周夷王时,周、虢联军征鄂,占领了鄂国都城“噩墉”,鄂人再迁到今湖北大冶鄂王城。
前840年灭于楚。
巴国:今长阳县西北都镇湾镇武落钟离山一带。
巴为嬴姓。
巴人起源的最早记载见于西汉刘向的《世本》,史料记载,巴人五姓共同生活在在武落钟离山,后来五姓首领选出了共同的君长,史称“廪君”。
廪君后向川东扩展,武王克殷,封为子国,称巴子国。
春秋时期灭于楚。
聃国:今钟祥市西北。
为姬姓国,始封君为周武王同母弟聃季(委载)。
西周末年或春秋初年被楚灭。
邓国:今襄阳市北。
邓为曼后裔,周时居此。
据《元和姓纂》所载,商朝时,殷王武丁封其叔父曼季于邓国曼城,同时封其为侯爵,后来曼季建立了邓国,人们称他为邓侯,邓国经西周、春秋,一直延续了600多年,西周时,邓国是周朝南方较为重要的诸侯国之一,公元前678年被楚国灭掉。
鄾国:今襄樊市襄阳东北。
鄾为曼姓国,商王武丁曾封季父于曼,鄾为其后裔。
周时居此,为邓的附庸,后灭于楚。
夔国:今秭归县。
一作归。
春秋时楚国公子熊挚身有残疾,不能继承君位,便主动领封于夔(今秭归东有夔子城,地名夔沱,便是古夔国的故址),后来熊挚的子孙立有战功,楚王升夔国为子国。
前634年(一说633年)被楚成王所灭。
庸国:今竹山县西南田家坝镇。
前611年被楚楚庄王灭掉。
曾在此发现古庸国青铜战戈,战戈长18厘米,上刻有“庸公之大元凡子羽戈”的篆字。
唐国:今随州市西北唐县镇。
战国七雄之一——楚国
战国七雄之一——楚国楚国楚国(公元前1115年—公元前223年)是先秦时期位于长江流域的诸侯国,国君为芈姓、熊氏。
周成王时期,封楚人首领熊绎为子爵,建立楚国。
楚国在周文、武之世开始崛起,奄有江汉,史称“大启群蛮”。
前704年,熊通僭越称王,是为楚武王。
楚成王时,楚国在令尹子文的治理下更显强盛。
楚庄王时,任用虞邱子、孙叔敖等贤臣,问鼎中原、邲之战大败晋国而称霸,开创春秋时期楚国最鼎盛的时代。
进入战国,楚悼王任用吴起变法,一时间兵强马壮,初露称雄之势。
楚宣王、楚威王时期,疆土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东至大海,南起南岭,北至今河南中部、安徽和江苏北部、陕西东南部、山东西南部,幅员广阔。
楚国至此进入了最鼎盛时期。
楚怀王时期灭越国,但因为怀王用人不当以及秦相张仪欺诈导致国势渐衰。
前223年,秦军攻破楚都寿春,楚国灭亡。
前209年,楚地起义军将领项梁起事,在薛城立楚怀王的孙子“熊心”为新“楚怀王”,重新建立楚国,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派人杀死楚怀王熊心。
项羽在楚汉战争中兵败自杀,刘邦建立汉朝。
热点关注解读成语“筚路蓝缕” 讲述火神之后如何创立强大的楚国史载,在此后五十年间,熊绎和他的继任者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筚是荆、竹、树枝之类;路,同“辂”,就是大车。
蓝缕,即“褴褛”,破烂的衣服。
启,就是开,意思是说就地取材制成车子,穿着破衣服,去开发荒山野林。
这也从侧面解释了“道家”出自楚国的原因。
国名关于楚国国名的来源,此前有多种说法。
但是新发现的“清华简”中的《楚居》(由楚国史官所写)给出了另一种解释。
据《楚居》中一段对楚先君鬻熊的记载:鬻熊的妻子妣厉,生子熊丽时难产,剖腹产后妣厉死去,熊丽存活。
妣厉死后,巫师用荆条(原文中为“楚”)包裹其腹部埋葬。
为了纪念她,后人就称自己的国家为“楚”。
关于为何要如此隆重地以国名来纪念一位难产剖腹而死的楚先君的妻子,罗运环表示,按照楚国君世系,妣厉的丈夫以及她用生命换来的这个儿子先后做过楚人的领袖,成为楚国的开国先君,开创楚国八百年基业。
在历史迷雾中隐现的鄂国
在历史迷雾中隐现的鄂国在历史迷雾中隐现的鄂国鄂国历史悠久,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方国。
据《史记》等文献记载,黄帝的姞姓子孙封在鄂国(今河南南阳市北),夏商时就已经成为诸侯国。
据《史记·殷本纪》记载,商纣时以西伯、九(鬼)侯、鄂侯为三公。
这说明至少在商代,鄂国就已经十分强大。
当殷商王朝进入纣王时代,朝政本已积重难返,加之纣王文过饰非,刚愎自用,肉林酒池、亲佞远贤,诸侯多有不满之心。
九(鬼)侯的女儿因天生丽质入选王宫,但因看不惯妲己的淫荡而惨遭杀害,九(鬼)侯也被纣王煮成肉汤分给诸侯喝。
鄂侯对此严重不满,进谏纣王,结果被纣王杀死并制成尸干示众。
西伯昌闻知,不由拍案:“太过分了!”不料被崇侯虎侦知,报告纣王。
纣王囚姬昌于羑里,杀其长子伯邑考以示训诫。
《战国策·赵策三》“秦围赵之邯郸”章载,鲁仲连曰:“昔者,鬼侯、鄂侯、文王,纣之三公也。
鬼侯有子而好,故入之于纣,纣以为恶,醢鬼侯。
鄂侯争之急,辩之疾,故脯鄂侯。
文王闻之,喟然而叹,故拘之于牖里之车,百日而欲舍之死……”《史记》之《殷本纪》、《鲁仲连列传》所载亦同。
当时的鄂国,位于黄河以北。
遗憾的是,鄂侯被杀害后,鄂国、鄂族不再见于文献记载。
但传世与近年收集和出土的有铭铜器中,有一些属于古代鄂国之器,这些青铜器,最早可以追溯至西周早期,最晚至西周中晚期。
国内历史、考古学界由此推断,西周初年,鄂国遗族南迁至汉水流域,当时,鄂国还是周王朝屏藩南土的重要屏障。
鄂国南迁,究竟到了汉水流域的什么地方?国内历史、考古学界争论数十年,仍未有定论,其意见多集中在:一是河南南阳;再者是湖北鄂城;其次是湖北随州。
其分歧源于唐张守节对《史记·楚世家》的正义。
《史记·楚世家》:“熊渠甚得江汉民间和,乃兴兵伐庸、杨粤,至于鄂。
”鄂,张守节《正义》引刘伯庄云“今东鄂州是也”,又引《括地志》“邓州向城县南二十里西鄂故城是楚西鄂。
”这里的东鄂、西鄂,分别指今湖北鄂城和河南南阳。
正本清源《越人歌》
正本清源《越人歌》很感人的一段相恋。
每次听到越人歌三个字。
都忍不住感动。
也不知道为什么正本清源《越人歌》在正文之前,请允许不才某U偶小小感叹一下想偶倾心于《越人歌》其诗其事久矣,却是今日才知道这竟是首男男相悦的情诗,并且牵扯入了一段颇为清雅的襄城君的传奇,以至于偶立时又移情了一部分给那高贵骄傲又纯粹的楚国美少年 ><~ [叹] 于是说,那些古板的所谓正统主流学术,当真误人不浅又,顺带鄙薄一下《夜宴》,把个好端端的情诗生生刻上了凄怆宛如丧歌的烙印私以为,越人纵隐有单恋求不得的挣扎心苦,主基调那还是思慕与欢喜的你说他要搞得跟嚎丧一样,那子皙还听得下去么,更别说被打动了-------------------------正文的分割线-------------------------滥兮抃草滥予,昌枑泽予昌州州,饣甚州焉乎秦胥胥,缦予乎昭,澶秦踰渗,惿随河湖。
怎么样?是不是读得一头雾水?这三十二个字,或者准确的说,三十二个汉字记音符号,就是2000多年前一位在江汉大地的茫茫碧波间撑篙摇橹的越人船夫唱给他爱慕的人——楚国王子子皙的歌,没错,它就是文学史上大大有名的《越人歌》,是楚人或生活在楚国的越人用古汉语音记录下来的原汁原味的越语歌辞,大家也许对它的楚歌体汉语译文更为熟悉:今夕何夕兮,搴中洲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顽而不绝兮,知得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说君兮君不知。
我们不知道为子皙当场口译的是越人还是楚人,但可以确认的是,这位不知名译者的即兴译诗给中国文学史留下了楚辞体最早的也是最优美的诗篇,他的译品也成为有史可证的第一篇汉语译诗,其文学、语言学和历史价值不可估量。
《越人歌》的另一项“第一”也许就不那么著名了,至少在近年以前,学界有意无意的回避了这个问题,那就是——它是现存先秦文学作品中可以肯定为同性恋诗篇的唯一文本。
《越人歌》最早收录于西汉刘向的《说苑》卷十一《善说》第十三则“襄成君始封之日”篇。
古越族详细资料大全
古越族详细资料大全古越族,是百越地区越人各部的统称。
先秦古籍对长江中下游以南沿海地区的部落常统称为“越”,文献上也称之为百越、诸越等,包括“吴越”、“闽越”、“扬越”、“南越”、“西瓯”、“骆越”。
“越”或“百越”都只是一种泛称,并没有形成民族,泛指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的古代部落。
自秦朝统一岭南后,随着中原移民不断南迁,这些百越部落除了一部分和南迁的中原人融合外,雒越部落衍化为今天的京族、壮族、瑶族、黎族、布依族、侗族、畲族、仡佬族、毛南族、水族等的少数民族,南越部落衍化为今天广东地区的汉族、畲族。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古越人的分布“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
也就是从当今的江苏南部(苏南)沿着东南沿海的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广西、越南北部这一长达七八千里的半月圈内,是古越人最集中的分布地区。
古越人是文明创造的先行者。
在饮食方面,古越人“饭稻羹鱼”,是栽种稻谷的先行者;在居住方面,古越部落是干栏式房屋的创造者;在交通方面,古越人是舟船的初创者。
由是可见,古越部落对中华民族文化有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基本介绍•中文名:古越族•分布地区:长江以南的沿海一带•年代:远古至秦朝•定义:百越部落的统称历史渊源,考古概况,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生活习性,历史贡献,稻作,衣着,居住,饲养家畜,陶器,百越先民历史,泰伯奔吴,秦统一百越,族群后裔,上古人物,历史渊源古越(亦称百越)部族自远古至秦时代一直繁衍生息在中国长江以南沿海一带百越地区。
“百越”在文献上也称之为百粤、诸越,古文中常泛指南方地区。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百越的分布“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
也就是从当今的江苏南部(苏南)沿着东南沿海的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广西、越南北部这一长达七八千里的半月圈内,是古越人最集中的分布地区,“越”或“百越”都只是一种泛称,并非民族概念,泛指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的古代部落。
商周之后的鄂国在哪里?
商周之后的鄂国在哪里?商周鼎革之后,人文地理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周人在立国初期,就开始经营南方,徐中舒先生谓:“周人自大王居歧以后,即以经营南土为其一贯之国策。
”688《太保玉戈》记载周王令太保召公省视南土,沿汉水南下,召集江汉地区的诸侯朝见周王。
郑玄《毛诗谱》亦谓:“至纣,又命文王典治南国江、汉、汝旁之诸侯。
”可见江汉地区在商末周初时就已成为周人的势力范围。
《左传》昭公九年记詹桓伯辞晋之言,述及周初时的政治地理格局:“及武王克商,蒲姑、商奄,吾东土也。
巴、濮、楚、邓,吾南土也。
肃慎、燕、亳,吾北土也。
”詹桓伯所言周之南土,巴国于春秋时屡见于《左传》,与楚国曾有密切的关系,童书业先生据《左传》考订其地望应在今陕西东南境、大巴山以北,石泉先生结合文献及考古材料,考证先秦时巴国在今陕东南、汉水中上游的安康一带,近年来汉水中游陕南城固一带出土较多商周时期巴式青铜器,可见商周时的巴国当在此地。
濮,是一个古老的部族,曾参与武王伐纣之役,为“牧誓八国”之一,但濮并不是一个邦国,没有形成统一的政权,故《牧誓》称之为“濮人”,直到春秋时期,濮还处在各自“离居”的状态,因此又被称为“百濮”。
濮之地望,孔传:“庸、濮在江汉之南。
”孔颖达《正义》亦引《左传》文公十八年伐楚之役论证之。
石泉先生则认为,春秋时期的古麇国、楚麇邑地在今随枣走廊西口外、今滚河入唐白河后的唐白河下游西北岸地,与之相邻近的百濮,其地当在今枣阳市境桐柏、大洪两山间的山区丘陵地带。
段渝则据“百濮离居”认为百濮居地当不限于一处,而是在西周时代的南土有广泛的分布,襄阳以西到竹山以南和襄阳以东汉水东北岸及滚河下游一带,均为西周时代百濮离居之地。
顾颉刚先生则认为濮在武当、荆、巫诸山脉中。
虽然对濮的具体定位还有一些困难,各家的说法不一,但西周春秋时的濮,大体当在今襄樊附近地区,就区域而言,可以认为上述各家的意见是基本一致的。
邓即今襄樊邓城遗址,楚在丹淅之会。
楚人吴人与越人的自我与他者认同
楚人吴人与越人的自我与他者认同楚、吴、越三族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三大部族之一。
虽然地域相邻,但是他们之间存在着很多兼容并蓄、又互相碰撞的文化和历史。
在这样的历史和文化环境下,楚人、吴人、越人的自我和他者认同就显得异常重要。
楚人自我认同主要表现在楚国的建国和经济发展上。
楚国的先民是在茅山隐居,后来在伯阳广开言路,发展壮大。
楚人有“棋奕之族”之称,他们善于制作棋盘,而口传心授的棋艺,也传承了下来。
楚人还有丰富的音乐文化,他们特别喜欢吹箫、击鼓、唱歌,许多经典的诗词中也反映出这一特点。
此外,楚人在农业、水利方面也有很高的发展,他们善于开垦土地,考虑到生态环境和土质条件,建设出了许多高效的灌溉、排水设施。
楚国经济发展的壮大,也激发了楚人自我认同的自豪感。
吴人自我认同主要表现在文化和历史上。
在春秋战国时期,越地诸侯吴起进行了针砭时弊的“割鼻、灸心”的著名改革,成功地推行了一系列的变革措施,使吴国经济、军事、官制以及政治制度都有了大幅度改观。
此外,吴人还有着许多文化传统,其中最著名的是吴越文化。
吴越文化是在吴国和越国交流融合的过程中形成的,这种文化带有很强的地方特色和人文精神。
它以吴越世交之处的会稽山、像山等地为中心,以文学、书画、诗词、剧曲等多种形式体现了人民之间的感情和地区之间的传承与演变。
吴人在文化和历史上的这些特色也激发了吴人自我认同的自豪感。
越人自我认同主要表现在历史和地理位置上。
越人居住的地方是在长江下游、海洋的东南部地区,这里被山和水所环绕,气候温润湿润,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越人的历史悠久,早在西周时期,他们就已经开始了自己的文化和历史之旅。
他们还拥有众多的历史人物和传说故事,其中最著名的是夫差和西施的故事。
此外,越人在音乐、舞蹈、服饰、饮食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与特色。
越人的历史和地理位置,也激发了越人自我认同的自豪感。
楚人、吴人、越人的自我认同不仅来自于他们各自独特的文化和历史特点,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其他部族的态度和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楚国与鄂国及古越族丁堂华 (湖北省鄂州市博物馆)约公元前11世纪末,鬻熊子熊丽,始封于汉南淮(沮)之间始,至公元前223年(即楚王负刍五年),秦王翦、蒙武破郢,虏楚王负刍。
楚人立昌平君为楚王,反秦于淮南,兵败,昌平君死,至楚灭止。
楚人立国约八百年,开疆五千里。
在春秋时期的南北角逐中,楚是南方各国之雄,在战国时期的东西抗争中,楚是东方各国之长。
地处长江之滨及樊湖沿岸一带的古鄂国,自西周中晚期被楚兼并后,至春秋战国时期约六百余年的历史长河中,鄂州,作为楚国的版图和封王之地,曾经在历史上留下了许多遗迹与遗物,为我们研究古鄂国、楚国、古越族及鄂王这一历史人物,提供了许多文献和实物资料。
一、熊渠灭“鄂”与封中子红于鄂熊绎传五世至熊渠。
《史记·楚世家》记载:“周夷王之时,王室微,诸侯或不朝、相伐。
熊渠甚得江汉间民和,乃兴兵伐庸、杨粤(越),至于鄂。
……乃立其长子康为句亶王,中子红为鄂王,少子执疵为越章王,皆在江上楚蛮之地。
”其中的地名“庸”,裴骃《集解》引杜预曰:“庸,今上庸县。
”《正义》引《括地志》云:“房州竹山县,本汉上庸县,古之庸国。
”可知庸为现在的湖北竹山县。
“杨粤”,当指杨水一带的粤人。
《水注经·沔水》说:“杨水又北迳竟陵县东北,西迳杨水,谓之巾口,水西有古竟陵大城,古郧国也。
”地在汉水中游以东,邻近郧国。
罗香林谓杨粤“非汉水中游一带莫属”与《水注经》所指地望正相符合。
熊渠所至之鄂,张守节《正义》引刘伯庄云:“地名,在楚之西,后徙楚,今东鄂州是也。
”刘伯庄所指“在楚之西”之地名,位于今河南南阳境内,称“西鄂”并非“鄂”。
先秦时南阳一带先后有谢、申、武城、宛之称,无“西鄂”之名。
西鄂为西汉置,当时湖北鄂州境内已有鄂县,故加“西”以示区别。
《括地志》云:“武昌县,鄂王旧都。
今鄂王神即熊渠之子神也。
”此武昌县即鄂州市。
顾祖禹《读方史舆纪要》卷七十六武昌县“鄂州”条说:“本楚邑。
《史记》熊渠当夷王时兴兵伐庸、杨粤,至于鄂,又封中子红为鄂王……秦置鄂县,汉因之。
”屈原《九章·涉江》“乘鄂渚而反顾兮,”洪兴祖补注:“鄂州,武昌县地是也。
”从西周时期“安州六器”中的中觯、中甗两青铜器所记载的周王南巡之处,有唐、厉、噩等诸侯方国,事在熊渠“至于鄂”之前。
可见西周至战国时期长江中游有名“鄂”之地。
“秦置鄂县,汉因之,”当与此有关。
《楚世家》明确指出熊渠三子所封“皆在江上楚蛮之地”,鄂地当然不应排斥于“江上”之外。
据此看来,熊渠当是由“甚得江汉间民和”的荆山出发,首先西伐庸,后又击汉水中游的杨粤,最后出汉水下游抵近鄂境。
熊渠虽兵入鄂境,但并未长期占领鄂地或暂未占领鄂地。
因为当时的楚国还是处于扩疆灭国的初期阶段,而鄂却是一度与周王朝分庭抗礼的赫赫之邦。
据青铜礼器《禹器》铭文记载:“鄂侯驭方率南淮夷、东夷广伐南国、东国。
”楚很难在鄂立足久远,当然更不用说征服族大势众的杨粤了。
熊渠封中子红于鄂所处的时期,为西周晚期至春秋前期,熊挚红的封地是否在今鄂州一带?与文献所指之鄂在时代、地域上有何区别?下文将提出讨论。
二、鄂国与古越族的历史渊源典籍中的鄂、咢等,金文中写作噩,是南方一个大国的国名。
鄂国称侯叔、季,可知其族有侯、叔、季三支。
它在商王朝时期是雄踞南方的一个侯国,与商王室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史记·殷本纪》记有:“以西伯昌、九侯、鄂侯为三公。
”西周前期、鄂国的君主具有侯的爵称,其地位在一定的时期内比楚国君主还要高。
从青铜礼器《噩侯驭方鼎》的铭文记载得知:周王南征角夷,自征地返回到祛的地方,噩侯驭方献礼并宴享周王,又陪同周王行射礼。
周王亲自赏赐给噩侯玉、马、矢。
驭方拜谢周王,并作此宝鼎,留给子孙后代。
从这篇铭文分析,当时噩国与周王室的关系是很好的,并与周王室保持着宗主关系。
因而在周王征伐角夷的返回途中,噩侯驭方亲往祛地恭候迎接,献礼设宴。
周王显然也很重视噩国,因而亲赐驭方财物、弓矢、马匹。
噩侯驭方也以此为荣,作器以志纪念。
西周晚期,周王室日渐衰弱,噩国的力量却不断强大。
但由于噩侯率南淮夷、东夷叛周,并被周扑灭,噩国就从历史舞台上逐渐消失了。
从宋代和1942年陕西扶凤出土的两件形制、铭文基本相同的噩国青铜器《禹鼎》铭文:“呜呼哀哉!用天降大丧于下或!亦唯噩侯驭方率南淮尸(夷)、东尸(夷)广伐六或、东或、至于历内。
王乃命西六师、殷八师:…扑伐噩侯驭方,勿遗寿幼‟……”。
从这段文字的内容分析,大约在噩侯驭方所记于祛地恭迎周王并受周王赏赐之事后不久,噩国与周王室的关系出现了逆转。
从禹鼎铭文的记载证实,噩侯驭方向周王室发动的这次反叛活动,声势是很大的。
他不仅动员了本国力量,而且率领南淮夷、东夷,从东、南两个方向向周的南国、东国进攻,并一度取胜,抵达“历内”。
这一行动引起了周王室朝野的恐慌,因而铭文出现了“呜呼哀哉!用天降大丧于下国”的惊叹。
周王不得不动用他的精锐部队西六师与殷八师前往征讨。
这场战争打得相当艰苦,周人虽然派大军压境,却未能很快获胜,故后来又命令武公派遣禹率百乘之师前往督军助战。
禹鼎铭文中两次强调了周王关于“扑伐噩侯驭方,勿遗寿幼”的命令,足见周王对噩侯驭方与南淮夷、东夷发动的这次叛乱是决意要予以讨平的。
这次战争最终以俘获噩侯驭方而结束。
这一结果,对周王朝来说,不仅打退了这次大规模进犯,也铲除了它在南方的一个心腹大患;对噩国来说,因周王下令“勿遗寿幼”,噩国公室的老老小小,大概在这次战争中均被斩尽杀绝,噩国从此被灭亡。
此后,噩国不再出现于史籍,铜器中也不再见到比噩侯驭方鼎等这一时期年代更晚的铜器了。
大约与噩的势力从南方消失的同时,强大起来的楚国迅速占领了噩国原来的地域,成了南方大国。
“鄂”与古越族,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古越族,又统称为“百越”。
“百越”一词,首见于《吕氏春秋·恃君篇》:“杨、汉之南,百越之际,敞凯诸夫风余靡之地,缚娄阳禺次兜之国,多无君。
”虽然我们还未能对“百越”进行系统和科学的论证,以确定它是一个民族的共同体,但可将其视为有关亲缘关系的古越族各支的总称。
从有关史料的考证中得知,百越分布的地区囊括汉水以南地区,当包括今鄂州、黄石、大冶及鄂东南一带。
上文曾述及到的楚王熊渠“兴兵伐庸、杨粤(越),至于鄂。
”熊渠所至之鄂,应如张守节《正义》引刘伯庄所云,即东鄂。
东鄂之疆土,大约包括今鄂州至黄石、大冶一带,这正是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所证实的古越族聚居地之一,足见东鄂不外乎越人所建。
刘节以《史记·殷本纪》中鄂侯之“鄂”,“就是《噩侯驭方鼎》之噩,正是两栖类的鱷(鳄)。
”熊渠伐杨粤所至之“鄂”,可能也是鱷鱼之“鱷”。
鳄在古代曾被称为“蛟”,是龙类的一种。
《汉书·五帝纪》说:元封五年(公元106年)冬,汉武帝“自寻阳浮江,亲射蛟江中,获之。
”颜诗古注曰:“许慎云:…蛟,龙属也。
‟郭璞说其状云:似蛇而四脚,细颈,颈有白婴,大者数围,卵生,子如一二斛瓮,能吞人也。
”显然,这蛟就是杨子鱷。
吴越民族断发文身,象蛟龙之状。
它们的龙,正是包括杨子鱷(鳄)在内的。
东鄂之所以称“鄂”,或许正因为它为越人所建,而越人则恰是崇拜杨子鱷(鳄)的。
《说苑·善说篇》记载鄂君子晰游于江上,与榜×越人交欢尽意,这也足以证明东鄂确实有越人。
从《史记·楚世家》等文献分析,熊渠伐杨越至于鄂,鄂(东鄂)也在杨越范围以内,而不似与杨越骈列。
如果以上说法成立,我们就可以这样理解,东鄂是古越族中杨越“种姓”所建之方国。
黄石大冶铜录山和鄂州的部分古铜矿冶资源,正是那时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制作兵器与青铜礼器、生活器皿最重要的战略物资和生活物资。
历史上曾吸引熊渠领兵攻占东鄂,大概就基于这有着巨大魅力的铜矿。
春秋早中期,楚自从牢固地占领了古鄂和杨越以后,它就如虎添翼。
顾炎武在其《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说:“周命楚子熊辉镇定夷越。
其后吴避越,越避楚,其子孙皆遂蛮僚”《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记载:“及楚子称霸,朝贡百越。
”百越包括杨越在内,在向楚王贡纳的百越中,当有杨越在列。
近年在鄂州、黄石及大冶的春秋战国楚墓中所出土的文物,如1977年在鄂州市鄂钢M94、M106出土两件陶鼎“扁圆腹,平底,方耳微外撇,盖呈弧形”。
又如百子畈M3一件青铜鼎“器壁较薄,三足聚于底部,盖上施有不连续的蟠螭纹和几周弧纹。
”反映出了越、楚、鄂文化的渗透现象。
三、鄂王与鄂王故城遗址鄂王,系指楚国君熊渠受周王室之命,率兵入侵鄂国以后,为了建立根据地,达到长期占领鄂国地域的目的,而封他的第二个儿子熊挚红为鄂王,并都于鄂,开始筑城、建都。
《史记·楚世家》记载:“熊渠卒,子熊挚红立,挚红卒,其弟弑而代立,曰熊延。
”谯周在《古史考》中认为:熊延弑而自立,未为可信,只因为熊挚红有恶疾,不能称王,熊延自然而然代立。
王国维在《夜雨楚公钟跋》文中认为:熊渠死后,熊挚红虽嗣父位,但仍居所封鄂地,不居丹阳。
鄂国何在?熊红受封于鄂,建都又在什么地方?鄂王故城与之有何区别、联系?西周前期的噩国在那里?郭沫若指出有三处:一即今鄂城;二指在今山西省乡宁县;三在今河南省沁阳县西北。
目前。
主河南南阳说与湖北鄂城说的相持不下。
关于鄂国的相关地望问题,近年来,不少学者著书立说,认为西周姞姓鄂国,多指故地在河南邓县的西鄂。
这种观点是以唐代张守节著《史记正义》中的说法为依据的。
《楚世家》《正义》说:“熊渠兴兵伐庸、杨粤,至于鄂。
刘伯庄云:地名在楚西,后徙楚,今东鄂州是也。
‟ 《括地志》云:…邓州向城县南二十里西鄂故城是楚西鄂‟。
又说:“熊渠封其中子红为鄂王(《括地志》云:…武昌县,鄂王旧都。
今鄂王神郎熊渠之子神也)”。
《正义》先引刘伯庄的东、西鄂之论,又引《括地志》为其佐证。
释《楚世家》文。
实在是对太史公文章的误解。
认真考证这段文献记载,楚人兴兵至于鄂,进而封鄂王,上下文意一贯,当系一事。
所谓鄂,即指东鄂(今湖北鄂州市。
只不过古今地域概念范围发生了变化)。
至于西鄂,实与太史公文中所指无干。
鄂本非楚地,楚人恃武力征伐据之。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七十六说:“《史记》当周夷王时,兴兵伐庸、杨粤,至于鄂,又封中子红为鄂王。
张氏以为南阳之鄂,误矣。
时楚未能逾汉而北也。
”即所伐之鄂必非西鄂实乃东鄂。
鄂王故城遗址,地处咸宁、武昌、鄂州、大冶四县交界之处,原属鄂城县马迹乡,1958年划归大冶县管辖。
《武昌县志》(即鄂城县志)云:“鄂王城在县南(按当作西南)一百二十里,周夷王时,熊渠封中子红于鄂。
”《舆地纪胜》按《名胜志》引《九州记》曰:“鄂王城在县西南二里马迹乡。
考马迹乡在县西南一百二十里,距府治一百八十余里,与寰宇记所称在州百八十里正合。
今遗址关门石尚存,土人呼其为鄂王城。
其为楚封址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