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格处方、不合理用药干预制度

合集下载

关于不规范处方、不适宜处方、超常处方范畴

关于不规范处方、不适宜处方、超常处方范畴
4.无正当理由为同一患者同时开具2种以上药理作用相同药物的。
第五章 点评结果的应用与持续改进
第二十条 医院药学部门应当会同医疗管理部门对处方点评小组提交的点评结果进行审核,定期公布处方点评结果,通报不合理处方;根据处方点评结果,对医院在药事管理、处方管理和临床用药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和综合分析评价,提出质量改进建议,并向医院药物与治疗学委员会(组)和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报告;发现可能造成患者损害的,应当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损害发生。
第二十六条 药师未按规定审核处方、调剂药品、进行用药交待或未对不合理处方进行有效干预的,医院应当采取教育培训、批评等措施;对患者造成严重损害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依法给予相应处罚。
第二十七条 医院因不合理用药对患者造成损害的,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
(十四)医师未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的;
(十五)中药饮片处方药物未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或未按要求标注药物调剂、煎煮等特殊要求的。
第十八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判定为用药不适宜处方:
(一)适应证不适宜的;
(二)遴选的药品不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
(三)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的;
第二十三条 医院应当将处方点评结果纳入相关科室及其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和年度考核指标,建立健全相关的奖惩制度。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四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辖区内医院处方点评工作的监督管理,对不按规定开展处方点评工作的医院应当责令改正。
第二十五条 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应当对开具不合理处方的医师,采取教育培训、批评等措施;对于开具超常处方的医师按照《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予以处理;一个考核周期内5次以上开具不合理处方的医师,应当认定为医师定期考核不合格,离岗参加培训;对患者造成严重损害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给予相应处罚。

不合格处方、不合理处方用药干预制度流程

不合格处方、不合理处方用药干预制度流程

精心整理不合格处方、不合理处方用药干预制度
为了落实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加强处方的管理,根据我院合理用药的有关规定,制定制度如下。

一、门诊不合格处方的处理
(二)临床药师查房发现的问题及时与医嘱医师沟通,修改。

三、培训提高与处罚相结合,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一)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由医院在全院周会上通报,提醒医生注意。

精心整理
(二)及时举行全院性的合理用药的知识培训,提高处方(用药医嘱)的水平。

(三)按照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对超常处方3次以上的医师提出警告,未改正仍连续2次超常处方的,医院取消其处方权。

医院不合格处方不合理用药管理机制

医院不合格处方不合理用药管理机制

医院不合格处方不合理用药管理机制首先,医院不合格处方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处方的不规范和不合理。

有些医生在开具处方时没有详细记录患者的病情和用药要求,没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用药指导,而是一刀切地使用通用的处方模板,导致用药效果不佳。

还有一些医生在处方中过度使用药物,可能是考虑到药物的利润或是其他因素,而不是出于真正的医学需要。

这样的处方不仅增加了患者的药物负担和不良反应的风险,还可能导致耐药性的增加和治疗失败。

其次,医院的用药管理机制不合理也是导致医疗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些医院在药品采购过程中存在贪污腐败、假冒伪劣药品进货、过度依赖销售提成等问题,导致医院在用药选择上偏向于利润最大化而非患者的最佳利益。

此外,一些医院在用药配送环节存在滥用药物、错配药物、没有进行严格的药物追踪等情况,这些行为不仅增加了患者用药的风险,还可能导致患者药物误用或滥用,甚至危及生命。

再次,医院在用药监测和反馈方面也存在着问题。

尽管大部分医院在开具处方后会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跟踪和反馈,但是一些医院在用药监测上存在疏漏。

例如,个别的医院没有建立及时的用药副作用监测系统,在患者使用药物后无法及时发现药物副作用并给予适时处理。

此外,医院也需要建立完善的医疗事件报告和处方用药评估制度,从而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合格处方和不合理用药。

针对医院不合格处方和不合理用药管理机制问题,有几点建议:首先,医院应加强医生的用药指导和培训,提高临床判断和用药决策的水平。

医生应准确把握患者的病情和用药需求,针对个体情况开具个体化的处方。

同时,医院还应建立起处方审核制度,对医生开具的处方进行审查,确保其规范和合理。

其次,医院应加强对药品采购的监管,建立起公平、透明、合规的采购体系。

医院应明确药品采购的标准和流程,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的筛选和管理,杜绝假冒伪劣药品的出现。

同时,医院还应加强对药物的追踪和使用情况的监管,确保药物的安全和有效。

最后,医院应建立完善的用药监测和反馈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理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医院不合格处方、不合理用药干预制度

医院不合格处方、不合理用药干预制度

医院不合格处方、不合理用药干预制度为落实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相关规定,提高医院的处方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因此,根据相关规定,对点评处方结果实施干预,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一、处方干预的目地处方干预的目的:减少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优化药物治疗,提高处方质量,保证用药安全合理。

二、处方干预的依据1.卫生部下发的《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2.《市三院处方点评制度与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3.药师要掌握丰富的药学知识和技能,掌握药物治疗与疾病的关系。

三、处方干预实施方法1.坚持每月进行处方点评工作,将点评结果定期上报医务科,点评结果应作为干预性意见和建议及时通报相关临床医生。

2.坚持每月进行不合理处方统计工作,上报点评结果,通过行政手段规范医生处方行为。

3.审方时发现处方不规范问题和不适宜问题,及时与相关医生进行沟通,进行即时性干预措施,提出修改建议;若在原处方上修改,修改处留医生的签名;临床药师进行药学查房时发现的问题及时与医嘱医师沟通,修改。

4.若干预与患者出现矛盾,使干预不得不终止时,将原处方留出,再次与医生进行沟通,避免下次出现重复问题,杜绝用药安全隐患。

5.针对性的对医务人员进行合理用药培训和相关法规的学习工作,提高医务人员合理用药意识。

6.设立用药咨询电话,及时解答临床关于药品规范名称、药品包装规格,剂型,用法用量,药品适应症和不良反应等相关药品信息问题,加强与临床医生的沟通。

四、处方干预的重点1.药品剂量和用法的正确性的干预医师应当根据医疗、预防、保健需要,按照诊疗规范、药品说明书中的药品适应证、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开具处方。

医生未按照药品说明书一般用法、用量开具处方的,药师应与医生沟通提出修改意见,若医生坚持诊疗必须执行该用法时,医生应当注明理由,并在该药品用法、用量处再次签名方可有效。

2.处方超量的问题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专指我院《处方管理实施细则》中归定的39种疾病),处方量可适当延长至30天;其他疾病如需增加处方量,医师应当注明理由。

不合理用药整改措施不合理用药处罚措施

不合理用药整改措施不合理用药处罚措施

不合理用药整改措施不合理用药处罚措施
不合理用药整改措施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加强用药指导和宣教:提供全面准确的用药指导,向患者和医务人员普及正确的用
药知识,包括用药剂量、频率和疗程等。

2. 强化药物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用药审核机制,加强对医院内部用药流程的监督,确
保医生开具处方合理合法。

3. 提高医务人员用药意识:加强医务人员的用药培训和知识更新,提高他们对合理用
药的重视和认识。

4. 强化用药监测和评估:建立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评估药物不良反应,参与紧急处理。

不合理用药处罚措施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医药机构方面:对于违反合理用药原则的医药机构,可以采取罚款、吊销医疗执业
许可证等处罚措施。

2. 医务人员方面:对于违反合理用药原则的医务人员,可以采取警告、处罚、停职、
降职等处罚措施。

3. 患者方面:对于患者自行购买和不合理使用药物的行为,可以通过教育、警示、罚
款等方式进行处罚。

总之,对于不合理用药,需要综合运用教育、监管和处罚等手段,既要加强宣传普及合理用药知识,也要严格监管和惩罚不合理用药行为,以促进药物的合理使用和保障公众的用药安全。

不合理处方干预措施

不合理处方干预措施

不合理处方干预措施
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处方分为合理处方和不合理处方(包括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a为了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降低不合理处方率,特制定我院不合理处方干预措施如下:
一、加强临床医师和药师《处方管理办法》的培训与考试。

二、药师加强门诊药房处方的审核,对不合理处方进行登记与拦截,并与临床医师进行沟通或将不合理处方退回。

三、临床药师加强病区医嘱的审核。

四、利用合理用药系统进行过滤电子处方与医嘱,对用药不适宜处方实施自动干预。

五、每月按《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和《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处方点评细则》对门诊处方和住院医嘱进行点评,并定期在《处方与临床用药通报》公示,对考核不合格的医师,离岗培训。

六、行政干预:药剂科、医务科、门办每周对处方(医嘱)质量进行督查,将督查结果在每周例会通报,并按《医院工作质量管理方案(标准)及考评细则》讲行处罚。

医院不合格处方、不合理用药管理机制

医院不合格处方、不合理用药管理机制

医院不合格处方、不合理用药管理机制背景:医院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机构,合格处方和合理用药是医院工作的关键方面。

然而,一些医院存在不合格处方和不合理用药的问题,给患者的健康带来潜在风险。

因此,建立健全的不合格处方和不合理用药管理机制非常重要。

不合格处方:不合格处方包括处方内的错误或缺陷,如药物选择不当、药量不准确、用药时间不合理等。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患者的健康恶化或药物不良反应。

为减少不合格处方的发生,医院应加强对医生的处方培训和评估,并建立合格处方的标准和流程。

不合理用药:不合理用药是指医生在治疗过程中的药物选择和应用不符合临床规范和科学依据。

这可能导致患者的病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或产生其他不良后果。

为避免不合理用药,医院应加强临床指导和规范制定,确保医生的用药决策符合科学、安全、合理的原则。

管理机制建议:1. 建立医院内部的不合格处方和不合理用药监测机制,定期对处方和用药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

2. 强化医生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提升其处方和用药水平。

3. 设立专门的药学团队,提供药物治疗相关的咨询和监督。

4. 指定药师参与处方审核和临床用药决策,确保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5. 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患者对药物治疗的理解和依从性。

结论:医院不合格处方和不合理用药管理机制的建立,对保障患者的健康安全和提高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医院应加强内部管理,并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来提升处方和用药质量,以更好地服务患者和社会。

参考资料:1. 张三,李四,王五. 医院合格处方和合理用药管理研究. 医药管理杂志,2020,(4): 23-28.2.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不合格处方和不合理用药监测通报解读. 2021.。

不合格处方不合理用药干预制度

不合格处方不合理用药干预制度

不合格处方不合理用药干预制度不合格处方、不合理用药干预制度是指在医疗领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处方药的不合理开具、不合理用药干预等。

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医生个体行为原因、药企销售策略原因、患者就医行为原因等。

本文将从不合格处方和不合理用药干预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首先,不合格处方是指医生开具的处方存在一些不符合规定的问题。

这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处方错误:这是一种常见的不合格处方,包括剂量错误、给药途径错误、服用时间错误等。

这种错误可能是因为医生忙碌或疏忽所致,也可能是因为医生没有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而导致的。

2.滥用药物:这是另一种常见的不合格处方问题。

有些医生为了赚取更高的费用或满足患者的需求,会过度开具一些药物。

这些药物可能具有潜在的风险,包括药物依赖性、副作用等。

此外,有些医生可能会开具不必要的抗生素等药物,导致细菌耐药性问题。

3.过度治疗:有些医生为了满足患者的期望或追求更好的治疗效果,可能会过度治疗。

这包括开具过多的药物、进行不必要的检查和手术等。

过度治疗可能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经济状况造成负面影响。

其次,不合理用药干预是指药企或其他利益相关方对医生的用药决策产生干预的行为。

这种干预可能出于商业利益考虑,导致用药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药企推广:有些药企会通过在医学会议上的演讲、研究经费的提供等方式来影响医生的用药决策。

这种推广可能存在片面性,使得医生只关注其中一种药物或治疗方式,而忽视了其他有效的治疗方法。

2.贿赂行为:有些药企可能会采取贿赂的方式来影响医生的用药决策。

这种行为可能会导致医生开具不必要的药物或使用不合理的治疗方法,从而让患者承担不必要的治疗费用。

3.奖励机制:有些药企会通过奖励机制来鼓励医生使用其产品。

这种奖励可能导致医生以商业利益为导向,而非患者的最佳利益为准则,从而产生用药不合理的问题。

面对不合格处方和不合理用药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加以解决。

处方不合理整改措施

处方不合理整改措施

处方不合理整改措施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处方药品在人们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不合理的处方给患者带来了负面效果,如药物不合理搭配、用药剂量不准确等。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整改措施。

一、制定规范的处方管理制度为确保医生合理开具处方,医疗机构需要建立和执行规范的处方管理制度。

首先,要明确开具处方的权限,确保只有合格的医生才能开具处方。

其次,要规定处方填写的要求,包括药品名称、用法用量、用药周期等,确保患者能够正确理解和使用处方药品。

此外,医疗机构还需要建立内部审查机制,对处方进行审核,确保处方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二、加强医生处方管理培训提高医生的处方水平和药学知识是解决处方不合理的关键。

医疗机构应该加强对医生的药学培训,使他们熟悉常见药物的适应症、用法用量以及潜在的不良反应。

此外,医生还应该学习合理用药的指南和规范,了解不同药物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减少不合理的处方。

三、建立药学团队,开展药物监测和评估药学团队的建立可以有效地监测和评估处方的合理性。

药剂师可以对处方药品进行解读和评估,并与医生进行交流,提出优化建议。

此外,药学团队还可以通过开展临床药学监测,及时发现潜在的药物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风险,减少处方不合理的发生。

四、加强药品信息的宣传和普及为了提高患者对药品知识的了解,医疗机构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加强药品信息的宣传和普及。

例如,在医院内发布药品宣传册,提供药品的相关知识和用法用量等信息,帮助患者正确用药。

此外,医生还可以在诊疗过程中与患者进行详细的沟通,解答患者对药物的疑问,帮助其正确理解和使用处方药品。

五、建立处方审核和监督机制为了减少处方不合理的发生,相关部门可以建立处方审核和监督机制。

通过对医疗机构处方情况的监测和分析,发现不合理处方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

此外,可以加大对违规开具处方的处罚力度,通过惩罚手段来起到震慑作用,减少处方不合理的情况。

结语:处方不合理是影响患者用药效果和安全的主要原因之一。

医院不合格处方不合理用药干预方案

医院不合格处方不合理用药干预方案

医院不合格处方不合理用药干预方案医院不合格处方和不合理用药干预方案是在医疗实践中常见的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患者的健康受到损害,因此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关注。

下面是一份关于医院不合格处方和不合理用药干预方案的报告,内容超过1200字。

1.引言医院不合格处方和不合理用药干预方案是指医生在开具处方和进行用药干预时,存在违反医学伦理和标准的行为。

这些行为可能包括处方纰漏、药物选择不当、用药剂量错误、用药时间不合理等。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患者的健康受到损害,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生命威胁。

因此,医院应该采取措施确保医生的处方和用药干预行为符合规范,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安全。

2.不合格处方的问题及影响不合格处方是指医生在开具处方时存在错误或纰漏的情况。

这些错误可能包括处方不合规范、药物选用不当、剂量错误、频率不合理等。

这些错误可能导致以下问题和影响:(1)患者的病情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和治疗,导致病情加重或延误治疗;(2)患者可能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或药物相互作用,进一步损害到健康;(3)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和医疗费用支出;(4)损害医院的声誉和形象。

3.不合理用药干预方案的问题及影响不合理用药干预方案是指医生在进行用药干预时,选择了不适当的药物或者用药方式。

这些问题可能包括用药剂量过高或过低、药物相互作用风险较大、用药时间不合理等。

这些错误可能导致以下问题和影响:(1)患者的症状得不到有效控制和缓解,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患者可能发生药物不良反应、过敏反应或者药物相互作用,进一步损害到健康;(3)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医疗费用支出;(4)损害医院的声誉和形象。

4.解决医院不合格处方和不合理用药干预方案的措施为了解决医院不合格处方和不合理用药干预方案的问题,医院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医院内部的质量管理和监督制度。

医院应该建立合理的处方审核制度,对医生开具的处方进行评审和审核。

(2)加强医生的培训和教育。

医院应该定期开展药物使用相关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医生的专业水平和药物治疗知识。

不合格处方、不合理用药干预制度

不合格处方、不合理用药干预制度

不合理处方、不合理用药干预制度为了落实《处方管理办法》,加强处方的管理,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门诊不合理处方的处理1.通过四查十对,发现明显用药错误、配伍禁忌的不予调剂,原处方退回。

电话通知处方医师更改后调剂,并进行登记。

2.属于书写规范的情况,在不影响患者用药的情况下,调剂发药。

而后通知门诊部,由处方医师到调剂室更改。

如未按照规定的时间修改,进行登记由药学部定期集中上报医务部处理。

3.处方评价检查出的不合理处方,集中上报医务部处理。

二.住院患者不合理用药医嘱的处理1.检查出的不合理或不适应用药医嘱,通知主管医生整改。

2.临床药学查房发现的问题及时与医嘱医师沟通,修改。

3.医院每周行政查房检查出的问题,按照医院的相关规定处罚。

三.培训提高与处罚相结合,提高合理用药水平1.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由医务部在院周会上通报,提醒医生注意。

2.及时举行全院性的合理用药的知识培训,提高处方用药水平。

3.按照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对超常处方3次以上的医师提出警告,未改正仍连续2次超常处方的,医院取消其处方权。

附:不合理处方及不合理用药界定标准一、门、急诊不合理处方的界定1.处方缺项。

2.对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物,处方医生未注明过敏试验及判定结果的。

3.一张处方超过5 种药物的(营养补液和皮肤特殊用药除外)。

4.药品不使用通用名书写的。

5.处方涂改不签名的。

6.每张处方超过一名患者用药的。

7.药物剂量.剂型.规格.用法.用量不注明或书写不规范的。

8.病人年龄书写不规范的。

9.医生签名不与备案相一致或不签全名的。

10.药品剂量和数量不使用阿拉伯数字书写的。

11.药品剂量不使用公制单位的。

12.处方书写不清晰的。

二、门、急诊不合理用药的界定标准1.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不相符的。

2.药物用量或用法不正确的。

3.给同一患者使用两种以上药理机制相同的药物。

4.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

5.抗菌药物静脉给药联用两种及两种以上的(抗厌氧菌药物除外)。

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检查、干预措施

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检查、干预措施

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检查、干预措施
一、每月抽查门诊抗菌药物处方进行点评,对其中不合理应用具体分析,利用医院内网公示。

二、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每月下科室,对手术科室运行病历进行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专项检查,对不合理用药现场点评、干预,并整理成文字发给科室,下月检查其改进情况,对改进不明显科室,医院领导与科主任诫勉谈话。

三、每3-6个月组织一次由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抗菌药物不合格处方、医嘱实施汇总,表扬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改进明显的医师,批评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改进不明显的医师,并将结果作为医师定期考核、临床科室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依据。

四、对出现抗菌药物超常处方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限制其特殊使用级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

五、医师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医务部取消其处方权:
(1)抗菌药物考核不合格的;
(2)限制处方权后,仍出现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
(3)未按照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造成严重后果的;
(4)未按照规定使用抗菌药物,造成严重后果的;
(5)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牟取不正当利益的。

六、药师未按照规定审核抗菌药物处方与用药医嘱,造成严重后果的,或者发现处方不适宜、超常处方等情况未进行干预且无正当理由的,医院取消其药物调剂资格。

七、医师处方权和药师药物调剂资格取消后,在六个月内不得恢复其处方权和药物调剂资格。

不合格处方不合理用药干预制度

不合格处方不合理用药干预制度

不合格处方不合理用药干预制度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药物种类和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如何合理使用药物,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成为当前医疗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不合格处方和不合理用药现象的存在,不仅影响了治疗效果,还可能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建立和完善不合格处方不合理用药干预制度,对于规范医疗行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不合格处方和不合理用药的现状1. 不合格处方不合格处方是指在处方开具、审核、调配、发放和使用过程中,违反药品管理法规、医疗操作规程和处方开具原则的处方。

不合格处方包括处方格式不规范、药品名称、规格、剂量、用法用量、用药时间、用药途径、医师签名等不符合规定的要求。

不合格处方可能导致患者用药错误、药物不良反应增加、药物相互作用加剧等问题。

2. 不合理用药不合理用药是指在药物治疗过程中,违反药物使用原则、药物配伍禁忌、药物剂量、用药途径、用药时间等规定,导致药物治疗效果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增加、患者病情加重等问题。

不合理用药可能由医师对药物知识掌握不足、对患者病情评估不准确、对药物相互作用了解不全面等原因造成。

二、不合格处方不合理用药干预制度的建立1. 完善处方管理制度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处方管理制度,规范处方开具、审核、调配、发放和使用流程。

医疗机构应制定统一的处方格式,明确处方书写规范,加强对医师的处方培训,提高医师对处方规范性的认识。

2. 加强药师审核作用药师在药物治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医疗机构应加强药师队伍建设,提高药师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

药师应对处方进行严格审核,对不合格处方和不合理用药现象及时提出意见,并与医师沟通协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3. 建立健全药物监测体系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药物监测体系,对患者用药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

医疗机构应定期对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数据支持。

不合格处方不合理用药干预制度

不合格处方不合理用药干预制度

不合格处方不合理用药干预制度不合格处方不合理用药干预制度是指针对医生在开具处方时存在不合理用药的行为,进行干预和整改的一种制度。

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促使医生规范开具处方,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权益。

然而,不合格处方不合理用药干预制度在实践中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需要加以完善和改进。

首先,不合格处方不合理用药干预制度在干预过程中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

在干预不合格处方时,有些地区仍然主要依靠人工审核,缺乏科学依据和规范操作流程。

这导致审核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存在较大的问题,容易产生主观执法和不公平现象。

为了提高干预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制定统一的审核标准和程序,引入科学技术手段,提高审核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其次,不合格处方不合理用药干预制度在干预手段上存在单一化和粗放化的问题。

目前,干预不合格处方主要采取了警示、纠正和追责等手段,这些手段单一化、粗放化,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为了提高干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如教育培训、绩效考核、奖惩激励等,通过多元化的手段激发和引导医生规范开具处方,形成合理用药的良好氛围。

再次,不合格处方不合理用药干预制度在监督机制上存在缺失。

目前,干预工作主要由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存在监督职责不清晰、监督力度不足等问题。

为了加强对不合格处方不合理用药的监督,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监督机制,加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管职能,完善监督渠道和举报机制,加大对重点药品和地区的监督力度,确保干预工作的有效实施。

此外,不合格处方不合理用药干预制度在数据共享和信息交流方面存在不畅通的问题。

目前,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信息交流存在较大的障碍,导致干预工作的协同性较差。

为了提高干预工作的协同性和效率,需要建立健全信息系统,加强数据共享和信息交流,形成多部门协同作战的合力,共同推动不合格处方不合理用药的整改和治理。

总之,不合格处方不合理用药干预制度是保障患者安全和权益的重要手段,但在实践中存在着一些不合理和不足之处。

不合格处方不合理用药干预制度

不合格处方不合理用药干预制度

不合格处方不合理用药干预制度首先,不合格处方往往是由于医生的疏忽或者专业知识不足导致的。

对于一些药品的使用,医生可能没有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了解,也没有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测试,就随意地进行处方。

这样的处方往往会忽略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病情特点,无法有效地进行治疗。

因此,医生应该在开具处方之前仔细询问患者的病史、体征和病情发展情况,并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测试,以确保处方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其次,不合理用药干预制度是指在医疗过程中,对于患者的用药方案出现了一些不合理的情况。

例如,在选择药物时没有考虑到患者的年龄、性别和身体状况等因素;在药物的剂量和疗程上没有进行科学的计算和确定;在用药过程中缺乏对患者的监测和评估,以及缺乏对不良反应的及时处理等。

这些问题可能会导致患者的用药效果不佳,甚至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因此,医生在制定用药方案时应该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病情特点,并进行必要的监测和评估,以确保药物的合理使用。

针对不合格处方和不合理用药干预制度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改进措施:首先,加强医生的职业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医疗技能。

医疗机构应该积极组织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和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讲座和培训,提高医生的专业素质和临床能力。

其次,加强医患沟通,促进患者的积极参与。

医生在诊疗过程中应该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同时告知患者相关的治疗方案和预期效果,以增加患者的参与感和治疗的依从性。

再次,建立有效的质量监控和评估机制,对医生的处方和用药行为进行监督和检查。

医疗机构应该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制定相关的治疗指南和标准化处方模板,对医生的处方和用药行为进行定期的评估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合格处方和不合理用药行为。

最后,加强药物监管,提高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药品生产、流通和使用环节的监管,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药品的生产和销售行为,加大对药品的安全性评估和监测力度,确保患者使用的药品符合质量要求。

不合格处方、不合理用药干预制度

不合格处方、不合理用药干预制度

不合理处方、不合理用药干预制度为了落实《处方管理办法》,加强处方的管理,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门诊不合理处方的处理1.通过四查十对,发现明显用药错误、配伍禁忌的不予调剂,原处方退回。

电话通知处方医师更改后调剂,并进行登记。

2.属于书写规范的情况,在不影响患者用药的情况下,调剂发药。

而后通知门诊部,由处方医师到调剂室更改。

如未按照规定的时间修改,进行登记由药学部定期集中上报医务部处理。

3.处方评价检查出的不合理处方,集中上报医务部处理。

二.住院患者不合理用药医嘱的处理1.检查出的不合理或不适应用药医嘱,通知主管医生整改。

2.临床药学查房发现的问题及时与医嘱医师沟通,修改。

3.医院每周行政查房检查出的问题,按照医院的相关规定处罚。

三.培训提高与处罚相结合,提高合理用药水平1.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由医务部在院周会上通报,提醒医生注意。

2.及时举行全院性的合理用药的知识培训,提高处方用药水平。

3.按照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对超常处方3次以上的医师提出警告,未改正仍连续2次超常处方的,医院取消其处方权。

附:不合理处方及不合理用药界定标准一、门、急诊不合理处方的界定1.处方缺项。

2.对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物,处方医生未注明过敏试验及判定结果的。

3.一张处方超过5 种药物的(营养补液和皮肤特殊用药除外)。

4.药品不使用通用名书写的。

5.处方涂改不签名的。

6.每张处方超过一名患者用药的。

7.药物剂量.剂型.规格.用法.用量不注明或书写不规范的。

8.病人年龄书写不规范的。

9.医生签名不与备案相一致或不签全名的。

10.药品剂量和数量不使用阿拉伯数字书写的。

11.药品剂量不使用公制单位的。

12.处方书写不清晰的。

二、门、急诊不合理用药的界定标准1.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不相符的。

2.药物用量或用法不正确的。

3.给同一患者使用两种以上药理机制相同的药物。

4.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

5.抗菌药物静脉给药联用两种及两种以上的(抗厌氧菌药物除外)。

医院不合格处方、不合理用药干预方案

医院不合格处方、不合理用药干预方案

医院不合格处方、不合理用药干预方案概述该方案旨在解决医院中存在的不合格处方和不合理用药问题。

通过干预和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提高患者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保障患者的健康。

目标1. 引入有效的监管机制,确保医院出具的处方符合合理用药原则和标准。

2. 降低不合格处方和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率,减少因此造成的健康风险和经济负担。

3. 提高医务人员的用药知识和处方规范意识,加强其用药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策略1. 建立处方审查机制:设立专门的处方审查团队,对医生开具的处方进行定期审核和评估。

审查内容包括药物的适应症、用药剂量、禁忌症等方面,确保处方合理、有效和安全。

建立处方审查机制:设立专门的处方审查团队,对医生开具的处方进行定期审核和评估。

审查内容包括药物的适应症、用药剂量、禁忌症等方面,确保处方合理、有效和安全。

2.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通过组织药学知识培训和临床实践指导,提高医生和药师的用药知识水平和规范意识。

培训内容涵盖合理用药的原则、注意事项和最新研究进展。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通过组织药学知识培训和临床实践指导,提高医生和药师的用药知识水平和规范意识。

培训内容涵盖合理用药的原则、注意事项和最新研究进展。

3. 完善处方管理系统:采用电子处方系统,实现医生开具电子处方,并与药房、药企等相关部门实现数据共享和联动。

通过系统的监测和分析,发现不合格处方和不合理用药现象,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完善处方管理系统:采用电子处方系统,实现医生开具电子处方,并与药房、药企等相关部门实现数据共享和联动。

通过系统的监测和分析,发现不合格处方和不合理用药现象,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4. 加强患者教育:向患者提供合理用药的教育宣传,包括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和副作用等信息。

通过患者的参与和自我监测,减少患者对不合格处方和不合理用药的接受。

加强患者教育:向患者提供合理用药的教育宣传,包括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和副作用等信息。

通过患者的参与和自我监测,减少患者对不合格处方和不合理用药的接受。

医院不合格处方、不合理药物管理制度

医院不合格处方、不合理药物管理制度

医院不合格处方、不合理药物管理制度引言本文档旨在探讨医院中存在的不合格处方和不合理药物管理制度的问题。

不合格处方和不合理药物管理可能对患者的健康和治疗效果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深入了解和解决。

不合格处方的问题不合格处方指医生在开具处方时存在不符合医学规范和标准的行为。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不合格处方问题:1. 药物选择不当:医生在处方中选择药物时没有充分考虑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特点,导致药物选择不当。

2. 用药剂量错误:医生在处方中的药物剂量计算上出现错误,可能导致患者用药过量或剂量不足。

3. 无效或过期药物:医生在处方中使用无效或过期的药物,不能达到治疗的预期效果,并可能带来潜在的安全隐患。

4. 药物相互作用:医生在处方中未充分考虑患者同时使用的其他药物,可能导致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治疗效果。

不合理药物管理制度的问题不合理药物管理制度指医院在药物管理方面存在的制度缺陷和问题。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不合理药物管理制度问题:1. 药物储存不当:医院药房或药物分发部门在药物储存方面存在问题,如药物保存环境不符合规定、药物存放混乱等。

2. 缺乏药物监测与反馈机制:医院缺乏对药物使用情况的有效监测和反馈机制,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药物管理中的问题。

3. 药物配发不当:医院在药物配发方面存在问题,如缺乏有效的配发流程、配发人员技能不足等,可能导致错误的药物配发和管理。

4. 药物库存管理混乱:医院药物库存管理存在混乱,如无法及时发现库存过多或过少的药物,导致药物的合理利用和管理难以实施。

解决方法为了解决医院不合格处方和不合理药物管理制度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建立规范的处方审核机制:医院应建立严格的处方审核机制,确保处方符合医学规范和标准。

2. 加强药物知识培训:医院应加强医生和药物管理人员的药物知识培训,提高其药物选择和管理的水平。

3. 设立药事委员会:医院可以成立药事委员会,负责制定和监督药物管理制度,并定期开展药物管理质量评估。

关于不规范处方、不适宜处方、超常处方范畴

关于不规范处方、不适宜处方、超常处方范畴
第二十三条 医院应当将处方点评结果纳入相关科室及其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和年度考核指标,建立健全相关的奖惩制度。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四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辖区内医院处方点评工作的监督管理,对不按规定开展处方点评工作的医院应当责令改正。
第二十五条 卫生行政部门和医院应当对开具不合理处方的医师,采取教育培训、批评等措施;对于开具超常处方的医师按照《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予以处理;一个考核周期内5次以上开具不合理处方的医师,应当认定为医师定期考核不合格,离岗参加培训;对患者造成严重损害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给予相应处罚。
(一)适应证不适宜的;
(二)遴选的药品不适宜的;
(三)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的;
(四)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的;
(五)用法、用量不适宜的;
(六)联合用药不适宜的;
(七)重复给药的;
(八)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的;
(九)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的。
第十九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判定为超常处方:
(一)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用药经验和合理用药知识;
(二)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任职资格:二级及以上医院处方点评工作小组成员应当具有中级以上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其他医院处方点评工作小组成员应当具有药师以上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第三章 处方点评的实施
第九条 医院药学部门应当会同医疗管理部门,根据医院诊疗科目、科室设置、技术水平、诊疗量等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抽样方法和抽样率,其中门急诊处方的抽样率不应少于总处方量的1‰,且每月点评处方绝对数不应少于100张;病房(区)医嘱单的抽样率(按出院病历数计)不应少于1%,且每月点评出院病历绝对数不应少于30份。

干预制度

干预制度

干预制度
为了落实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加强处方的管理,根据我院合理用药的有关规定,制定制度如下。

一.门诊不合格处方的处理
1.通过四查十对,发现明显用药错误、配伍禁忌的不予调剂,原处方退回。

电话通知处方医师更改后调剂。

2.属于书写规范不合格的情况,在不影响患者的用药的情况下,调剂发药。

而后通知门诊部,由处方医师在调剂室更改。

如未按照规定的时间修改,上报药剂科、医务科(定期),集中上报医院处理。

3.处方评价检查出的问题处方,集中上报医院处理。

4.药剂科调剂室将不合格处方及时登记,通知门诊部修改。

二.住院患者不合理用药医嘱的处理
1.检查出的不合理或不适应用药医嘱单记录通知医嘱处方医生。

2.临床药学查房发现的问题及时与医嘱医师沟通,修改。

3.医院每周行政查房检查出的问题,按照医院的相关规定(违纪处罚规定)处罚,以医院内的形式通报。

三.培训提高与处罚相结合,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1.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由医院在全院周会上通报,提醒医生注意。

2.及时举行全院性的合理用药的知识培训,提高处方(用药医嘱)的水平。

3.按照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对超常处方3次以上的医师提出警告,未改正仍连续2次超常处方的,医院取消其处方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合理处方、不合理用药干预制度
为了落实〈〈处方管理办法》,加强处方的管理,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 门诊不合理处方的处理
1 .通过四查十对,发现明显用药错误、配伍禁忌的不予调剂,原处方退回。

电话通知处方医师更改后调剂,并进行登记。

2 .属于书写规范的情况,在不影响患者用药的情况下,调剂发药。

而后通知门诊部,由处方医师到调剂室更改。

如未按照规定的时间修改, 进行登记由药学部定期集中上报医务部处理。

3 .处方评价检查出的不合理处方,集中上报医务部处理。

二. 住院患者不合理用药医嘱的处理
1 .检查出的不合理或不适应用药医嘱,通知主管医生整改。

2 .临床药学查房发现的问题及时与医嘱医师沟通,修改。

3 .医院每周行政查房检查出的问题,按照医院的相关规定处罚。

三. 培训提高与处罚相结合,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1 .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由医务部在院周会上通报,提醒医生注意。

2 .及时举行全院性的合理用药的知识培训,提高处方用药水平。

3 .按照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对超常处方3次以上的医师提出警告,未改正仍连续2次超常处方的,医院取消其处方权。

附:不合理处方及不合理用药界定标准
一、门、急诊不合理处方的界定
1. 处方缺项。

2. 对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物,处方医生未注明过敏试验及判定结果的。

3. 一张处方超过5种药物的(营养补液和皮肤特殊用药除外)。

4. 药品不使用通用名书写的。

5. 处方涂改不签名的。

6. 每张处方超过一名患者用药的。

7. 药物剂量.剂型.规格.用法.用量不注明或书写不规范的。

8. 病人年龄书写不规范的。

9. 医生签名不与备案相一致或不签全名的。

10. 药品剂量和数量不使用阿拉伯数字书写的。

11. 药品剂量不使用公制单位的。

12. 处方书写不清晰的。

二、门、急诊不合理用药的界定标准
1. 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不相符的。

2. 药物用量或用法不正确的。

3. 给同一患者使用两种以上药理机制相同的药物。

4. 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

5. 抗菌药物静脉给药联用两种及两种以上的(抗厌氧菌药物除外)
6. 门、急诊病人静脉给药一次处方量超过三天的。

7. 门、急诊病人使用特殊管理级抗菌药物的。

8. 超剂量用药的。

9. 中药制剂与其他药物配制于同一瓶液体中进行输液的。

三、住院病人不合理用药的界定标准
1. 无指征用药。

2. 给同一患者同时使用两种以上药理机制相同的药物。

3. I类无菌手术术后使用抗菌药物超过24h的;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超过五天的。

4. 病情不需要的超疗程、超剂量用药。

5. 不按药敏试验结果使用抗菌药物的。

6. 感染病人体温正常、症状及体征消失、血象正常后,抗菌药物使用超过三天的。

7. 已明确的单一的普通细菌感染,使用二联以上抗菌药物的。

8. 中药制剂与其他药物配制于同一瓶液体中进行输液的。

9. 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

10. 医保及其他商业保险病人不按医保用药规定用药的
济医附院兖州院区处方干预登记表( 4.14.3.6)
济医附院兖州院区处方干预登记表( 4.14.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