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人文社科处编2001年 7月6日浙江大学人文社科'强所'建设

合集下载

权威人文社科类学科评估高校排名

权威人文社科类学科评估高校排名

学科评估高校排名:0101哲学(2012年)2013年01月29日10:18 教育部学位中心 我有话说(17人参与)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0101 哲学(2012年)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一级”授权的高校共38所,本次有32所参评;还有部分具有“博士二级”授权和硕士授权的高校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57所。

注:以下相同得分按学校代码顺序排列。

学校代码及名称学科整体水平得分10001 北京大学 95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 9210246 复旦大学 87 10558 中山大学 10284 南京大学 85 10486 武汉大学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83 10055 南开大学 79 10183 吉林大学 10003 清华大学 7810212 黑龙江大学 10335 浙江大学 10108 山西大学 76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10286 东南大学 10422 山东大学 10610 四川大学 10028 首都师范大学 7310270 上海师范大学 10487 华中科技大学 10247 同济大学 7210285 苏州大学 10574 华南师范大学 10718 陕西师范大学 10052 中央民族大学 7010140 辽宁大学 10530 湘潭大学 10533 中南大学 10635 西南大学 10053 中国政法大学6910141 大连理工大学 10213 哈尔滨工业大学10512 湖北大学1052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10698 西安交通大学 10280 上海大学 68 10459 郑州大学 6710652 西南政法大学 10730 兰州大学 10022 北京林业大学 6610126 内蒙古大学 10298 南京林业大学 10320 江苏师范大学 10346 杭州师范大学 10445 山东师范大学 10636 四川师范大学 10674 昆明理工大学 10681 云南师范大学 10697 西北大学 10023 北京协和医学院 6410109 太原科技大学 10166 沈阳师范大学 10356 中国计量学院 10650 四川外语学院 11482 浙江财经学院 10337 浙江工业大学63学科评估高校排名:0201理论经济学(2012年)2013年01月29日10:55 教育部学位中心 我有话说(28人参与)本一级学科中,全国具有“博士一级”授权的高校共32所,本次有27所参评;还有部分具有“博士二级”授权和硕士授权的高校参加了评估;参评高校共计55所。

人文社科研究成果的评价标准:科学性、创新性与价值性

人文社科研究成果的评价标准:科学性、创新性与价值性

⼈⽂社科研究成果的评价标准:科学性、创新性与价值性在⼈⽂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标准中,创新思想是评价的核⼼指标,研究规范是评价的基础指标,学术价值与社会价值则是评价的重要指标。

⽬前,这些基本上已经在我国学界取得了⼀定共识,因为,科学性、创新性与价值性基本上可以代表研究成果评价的三个维度。

但是,具体到科研成果的科学性、创新性与价值性及其间关系的准确判断,则是⼀个⾮常复杂的处理过程。

⼀、研究规范是科研成果科学性的基础 我国有关研究规范的讨论,其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初。

陈平原说:“在某种意义上,学术研究就像闻⼀多设想的新格律诗⼀样,也是⼀种‘戴着脚镣舞蹈’。

‘脚镣’就是学术规则,它使得⼀个时代的绝⼤部分学者,遵循社会认可并被前⼈证明⾏之有效的学术思路,在此范围内发挥⾃⼰的才情和知识。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2004年8⽉制定并颁布了《⾼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提出了有关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引⽂、成果、评价和批评的底线要求,被称为“中国学术界第⼀部学术宪章”。

另外,多项类似的学术研究规范也相继出台,如浙江⼤学的国内⾼校⾸部《研究⽣学术规范》等。

关于讲究规范的讨论持续⼗年有余⾄今不衰,说明它确实是⼀个真问题。

规范化的有限努⼒固然⽆⼒阻⽌学术垃圾的产⽣,但却可以提供评定何为垃圾、何为⾮垃圾的标准。

研究成果评价或评奖则在⼀定程度上是评定何为创新精品、何为⾮精品的相对标准与⼿段。

⽬前来看,⼈们对研究规范问题的讨论往往聚焦在学术道德与学术⾃律⽅⾯的学术规范。

实际上,学术规范不仅包括学术道德与学术⾃律,其核⼼应该是指研究过程与研究⽅法的科学完备性,包括研究资料的详实性与准确性、研究⽅法的规范性、研究逻辑的⾃洽性、论证的充分性、结构的严谨性、表述的精炼性等,它体现出所谓研究成果是对前⼈已有知识的充分吸收及在此基础上的再创造。

虽然科学不等于真理,但科学研究却是⼀个向真理不断逼近的过程。

只有严格遵循⼀定的研究⽅法的研究才称得上是科学研究,没有⼀定⽂献基础与知识积累的研究只能叫“主观想象”或“⾃说⾃话”。

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

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


新 颜 洽 茂 俞 忠 鑫 教授 等 整 理 的 《 礼 鸿 集 》6 卷 蒋
、 、
王 云
路 教 授 《汉 魏 六 朝 诗 歌 语 言 论 稿 》

书获教 育
中 心 学 术 刊 物 《 语 史 学报 》 汉
部 第 三 届 中 国 高校 人 文 社 科 研 究 优 秀 成 果 奖 三 等 奖
新 教 授 《 汉 魏 晋 南 北 朝史 书 词 语 笺 释 》获 浙 东 江 省 第 九 届 哲 学 社 会科 学 优 秀 成 果 奖 著 作 二 等 奖
R
e s e a r c
h Ce
n
te
r
fo
r
Chin
e s e
L
a n
g
u a
g
e
H is to ry
o
f Z h ej ia
n
g U
n
iv
e r s
ity
N ST N 学 汉 语 史 研 究 中 心 自成 立 以 来


国 际 交 流活 动频 繁


研 究 人 员 多次 出 访 美 国
, ” “


敦煌文献
趼 究 部 副 部 长 法 国 高 等 社 会 科 学 院东 亚 语 言 听 贝 罗 贝 高级 研 究 员 在 中心 讲 学

挪 威 皇 家 科 邪 教 授 在
复 旦 大 学 裘 锡 圭 教授 在 中心 讲 学
业 生张小 浙 江 大 学 汉 语 史 研 究 中心 涵 盖 了 汉 语 言 文 字 学 古 典 文 献 学 两 个 博 士 点 以 及 中 国 语 言 文 学 博 士 后 流 动 站 中心 培 养 的博 士 毕 0 6 年 度 全 国 百 篇优 秀 博 士 论 文 奖 士 敦 § 学 位 论 文 《 煌 书 仪 语 言 研 究 》 已 入 选 商 务 印 书 馆 2 0 0 4 年 度 语 言 学 出 版 基 金 资 助 项 目 并荣 获 2 0

浙江大学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用心整理精品资料】

浙江大学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用心整理精品资料】

浙江大学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讨论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科研经费的管理,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促进学校科研工作健康发展,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教财[2005]11号)及国家有关科技政策,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学校分管财务、科研工作的校级领导对科研经费的管理和使用负责,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管理责任制,进一步明确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及项目负责人在科研经费使用与管理中的职责和权限。

1、校科技处和人文社科处是学校科研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科研项目管理和合同管理,配合校计财处做好经费管理的有关工作;2、校计财处负责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不断完善校内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指导项目负责人编制项目经费预算,审查项目决算,监督、指导项目负责人按照项目立项通知书(任务书)或合同约定,以及有关财经法规在其权限范围内使用科研经费;3、项目负责人负责编制科研项目经费预算和决算,按规定使用经费,接受上级财政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国家审计机关和资助单位的检查与监督,对科研经费使用的真实性、有效性承担经济与法律责任。

校科技处或社科处、计财处应积极配合并提供有关资料。

第三条加强对科研经费的监督和检查,建立健全科研经费使用管理的监督约束机制。

科技处或社科处应建立课题追踪反馈制度,及时了解课题合同执行情况及经费使用情况,督促经费按核定的预算合理使用。

计财处应严格经费使用审批手续,按照财务制度规定规范核算,做到账目清楚,核算准确,确保资金的安全和合理使用。

审计处应对科研经费管理和使用进行不定期审计或专项审计.第四条项目负责人必须严格按照批准的项目经费预算核定的用途、范围和开支标准使用项目经费、自觉控制经费的各项支出.对弄虚作假、截留、挪用、挤占专项经费等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或其他违反项目管理办法规定的行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

第二章经费到款管理第五条我校取得的各类科研经费,不论资金来源渠道,均为学校收入,必须全部纳入校计财处统一管理、集中核算,并实行专款专用。

人文社会科学A类B类C类核心期刊目录(2012年-2013年)

人文社会科学A类B类C类核心期刊目录(2012年-2013年)
中国地理学会、湖南省经济地理研究所
(0731)85584716
40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等
(0531)86182969
41
资源科学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010)64889446
42
开放时代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020)86464940
43
学术月刊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021)53069080
44
改革
重庆社会科学院
45
经济与管理研究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46
财贸研究
安徽财经大学
47
审计与经济研究
南京审计学院
48
政治经济学评论
中国人民大学
49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中央财经大学
50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广东金融学院
51
经济纵横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
52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河北经贸大学
53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科学管理研究
内蒙古自治区软科学研究会
19
软科学
四川省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
20
系统工程
湖南省系统工程与管理学会
21
经济管理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22
经济体制改革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3
系统管理学报
上海交通大学
24
华东经济管理
安徽经济管理学院
25
宏观经济管理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管理编辑部
26
管理现代化
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云南财经大学

2022教育部人文社科立项公示

2022教育部人文社科立项公示
大连理工大学
14
西部多民族易地扶贫搬迁社区语言适应问题及调解机制研究
曹波
大连外国语大学
15
中国英语学习者批评性识读能力发展研究
李锡纯
大连外国语大学
16
类型学视野下否定表达策略的跨语言对比与实验研究
李菲菲
电子科技大学
17
发育性语言障碍儿童的变调加工及认知神经机制研究
黄旭男
电子科技大学
18
传抄古文疑难字集释汇考
崔涛涛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9
19世纪英文汉学期刊中医译介和中医文化“走出去”译介模式研究
刘帅帅
广州中医药大学
30
叙事学视阈下“中国故事”新闻翻译策略与机制研究
平原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31
基于听觉反馈的言语流畅性康复训练策略研究
尹敏敏
杭州师范大学
32
女真语与满语语法比较研究
郭崴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33
光杆名词指称义的情境植入研究
复杂动态系统理论视域下县乡镇中学英语教师情绪劳动研究
李寒茜
吉林建筑大学
50
《新刻增校切用正音乡谈杂字大全》整理与研究
张莹
江汉大学
51
高校英语教师学习模型构建与提升路径研究
李霞
江苏大学
52
汉语主观介词语义建构和情态验证研究
钱坤
江苏大学
53
类型学视阈下藏缅语的名物化研究
邹雨橙
金陵科技学院
54
界面理论视角下汉语二语者语篇回指习得研究
卢鑫莹
河南农业大学
34
《御制五体清文鉴》满语词汇研究
阿拉坦宝鲁尔
河套学院
35
彝语南部方言和汉语方言的接触研究

教育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人文社科类)

教育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人文社科类)
A+
10001北京大学
10246复旦大学
A
10002中国人民大学
10284南京大学
A-
10027北京师范大学
10183吉林大学
10486武汉大学
10558中山大学
B+
10003清华大学
10055南开大学
10212黑龙江大学
10269华东师范大学
10286东南大学
10335浙江大学
10422山东大学
10487华中科技大学
10173东北财经大学
10272上海财经大学
10384厦门大学
A-
10003清华大学
10055南开大学
10246复旦大学
10421江西财经大学
10422山东大学
10520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10651西南财经大学
10698西安交通大学
B+
10004北京交通大学
10038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10070天津财经大学
10427济南大学
10635西南大学
10672贵州民族大学
1071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10730兰州大学
C-
10166沈阳师范大学
10217哈尔滨工程大学
10418赣南师范大学
10542湖南师范大学
10681云南师范大学
参评高校共计23110002中国人民大学10003清华大学10200东北师范大学10486武汉大学10001北京大学10183吉林大学10246复旦大学10319南京师范大学10422山东大学10511华中师范大学10558中山大学10027北京师范大学10028首都师范大学10055南开大学10269华东师范大学10335浙江大学10394福建师范大学10414江西师范大学10533中南大学10574华南师范大学10610四川大学10635西南大学10698西安交通大学10004北京交通大学10034中央财经大学10065天津师范大学10140辽宁大学10231哈尔滨师范大学10247同济大学10272上海财经大学10280上海大学10284南京大学10285苏州大学10294河海大学10359合肥工业大学10445山东师范大学10459郑州大学10487华中科技大学10497武汉理工大学10530湘潭大学10532湖南大学10602广西师范大学10613西南交通大学10718陕西师范大学10730兰州大学90021南京政治学院10008北京科技大学10053中国政法大学10094河北师范大学10151大连海事大学10212黑龙江大学10217哈尔滨工程大学10248上海交通大学10270上海师范大学10287南京航空航天大学10345浙江师范大学10370安徽师范大学10384厦门大学10475河南大学10491中国地质大学10534湖南科技大学10542湖南师范大学10561华南理工大学10663贵州师范大学10700西安理工大学10755新疆大学10762新疆师范大学11117扬州大学11414中国石油大学1000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0075河北大学10108山西大学10126内蒙古大学10165辽宁师范大学10214哈尔滨理工大学10251华东理工大学10288南京理工大学10290中国矿业大学10295江南大学10299江苏大学10320江苏师范大学10351温州大学10357安徽大学10446曲阜师范大学10512湖北大学10524中南民族大学10593广西大学10651西南财经大学10673云南大学10704西安科技大学10736西北师范大学11658海南师范大学10007北京理工大学10080河北工业大学10118山西师范大学10213哈尔滨工业大学10225东北林业大学10276华东政法大学1

浙江大学介绍2

浙江大学介绍2

全年办班596期。
中石化、中石油、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建设 银行、宝钢集团、包钢集团、昆钢集团、红塔集团、浙江中烟、云南
中烟、大庆油田、上海绿地房产、云天化、北车集团、华立集团、浙
江邮政公司、天山建材、泰昆集团、山东省企业家等大量的国营企业 和民营大中型企业。
浙江大学简介
浙江大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教育部直 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211工程” 和“985工程” 重点建设的名牌大学。
浙江大学的前身求是书院创建于1897年,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创办的
新式高等学校之一。几经变迁,1928年4月1日改名为浙江大学,1928年 7月1日起,更名为国立浙江大学,下设工、农、文理三个学院。
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始于1956年,在服务地方经济和人才强国战略方面 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校先后同国家有关部委、大中型企业、地方政府合作共建 了17个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开发了350余个继续教育项目;在省内外 设立了162个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和34个函授站。 目前,我校远程学历教育在校生4万余人,非学历教育培训学员每年5 万多人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社会经济建设急需的高、中级管理和科 技人才,受到教育部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个。
浙大由三大学院组成
• 本科生院 • 研究生院 • 继续教育学院
大学的三大职能
• 教学与学术研究 • 科研 • 社会服务
据武书连《2010中国大学排行榜》数据显示,获得前3名的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的总得分差距已经缩小为不足0.5%(190.21, 189.43,189.28)。 科研经费2009年达到20.1个亿,2010年达到27个亿以上,2011年达到 28.4亿,仅次于清华大学。 注重创新,连续9年的实用技术专利拥有量居全国各类高校首位。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简介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简介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简介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精密仪器设计制造以及测量与控制方面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测量与控制领域内有关技术、仪器与系统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精密仪器的光学、机械与电子学基础理论,测量与控制理论和有关测控仪器的设计方法,受到现代测控技术和仪器应用的训练,具有本专业测控技术及仪器系统的应用及设计开发能力。

专业方向介绍测控技术及仪器专业是仪器科学与技术和控制科学与技术交叉融合而形成的综合性学科。

设2个专业方向。

方向一: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方向;方向二: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方向。

方向一以集电子技术、先进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技术、自动检测技术、光电技术以及网络技术于一体为特色,以生产过程的机电装备运行状态及其信息为研究对象。

本方向旨在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知识面广,外语综合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强,人文社会科学综合素质较高,具有开拓创性意识,能够从事工业过程控制理论与装备、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信息处理与状态识别等领域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和运行管理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方向二以光—机—电—仪器—计算机技术一体化为特色,以传感器技术、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自动化精密机械以及智能仪器仪表为主要研究对象。

本方向旨在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知识面广,外语综合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强,人文社会科学综合素质较高,具有开拓创性意识,能够从事测控仪器、信息技术以及测试计量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和运行管理方面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能力方向一的毕业生应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和社会科学基础及较强的英语与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较强的创新意识;系统地掌握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专业方向的基本理论与技术,主要包括电工电子技术、自动检测技术、工程光学、测控仪器电路、工业过程控制、微机控制技术等基本理论基础;掌握光、机、电、计算机控制相结合的现代测控技术和实验研究技能;具备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教育部关于颁发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的决定

教育部关于颁发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的决定

教育部关于颁发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人文社会科学)的决定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教育部
•【公布日期】2013.03.22
•【文号】教社科[2013]2号
•【施行日期】2013.03.22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高等教育
正文
教育部关于颁发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
社会科学)的决定
(教社科[2013]2号)
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的评奖工作业已完成。

按照我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奖励办法》,经专家评审、面向社会公示和奖励委员会审核通过,共有830项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45项,二等奖250项,三等奖518项,成果普及奖17项。

现将获奖名单予以公布(详见附件)。

开展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评奖工作,是教育部为表彰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所取得的突出成绩,鼓励和引导广大科研人员严谨治学、勇于创新、铸造精品,大力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深入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学校要以本次评奖工作为契机,认真总结经验,牢固树立创新意识和质量导向,积极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附件: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获奖成果名单(830项)
教育部
2013年3月22日附件:
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
获奖成果名单(830项)。

月6日浙江大学人文社科'强所'建设

月6日浙江大学人文社科'强所'建设

人文社科研究动态(总第 10 期) 2001 年第 3 期浙江大学人文社科处编 2001年 7 月 6 日浙江大学人文社科“强所”建设计划评审揭晓我校人文社科“强所建设计划”公布以后,各学院在仔细对照学校“强所建设计划”的申报条件后,在学院内部积极组织申报,并多次与人文社科部协商,对所在学院的优势学科进行机构重组。

经过优势重组,新组建三个研究中心(中国古代文学与文献研究中心、应用经济研究中心、社会思想与文化批评研究中心),一个更名的研究中心(文化交流史研究中心)。

4月26日下午—27日,由胡建淼副校长任组长的评审组对申报的研究机构进行了实地考察,考察内容包括:申报机构负责人20分钟的申请论证报告、10分钟的实地考察、评审组20分钟的提问。

实地考察结束后,评审组经过合议并进行无记名投票,共有8个机构进入2001年度浙江大学“强所建设计划”,两个研究机构经过1个月的整改后也进入该建设计划。

具体结果如下:同意入选“强所”B 类机构名单:1) 中国古代文学与文献研究中心 (人文学院) 2) 文化交流史研究中心 (人文学院) 3) 中国古代史研究所 (人文学院) 4) 社会思想与文化批评研究中心 (人文学院) 5) 中外教育现代化研究所 (教育学院) 6) 人力资源与战略发展研究中心 (管理学院) 7) 技术创新与科技产业发展研究中心 (管理学院) 8) 公法与比较法研究所 (法 学 院) 9) 应用经济研究中心 (经济学院) 10) 经济研究所 (经济学院)此外,根据“强所”建设计划的精神,我校“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汉语史研究中心”作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自然进入A 类“强所”建设计划。

●2001年浙江大学人文社科学术会议经费评审揭晓根据浙大发社科(2001)2号文《关于印发〈浙江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强所”建设计划实施办法〉等的通知》之附件三《浙江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主办国际性或全国性学术会议经费资助管理办法》的规定,首批2001年我校人文社科学术会议资助项目申报评审工作已经结束。

浙江大学简介

浙江大学简介

浙江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省部共建的普通高等学校,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的重点大学之一。

浙江大学前身求是书院成立于1897年,1998年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浙江大学。

目前学校已成为一所基础坚实、实力雄厚,特色鲜明,居于国内一流水平,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研究型、综合型大学。

浙江大学现任校长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固体力学专家杨卫教授。

学校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设紫金港、玉泉、西溪、华家池、之江等5个校区,占地面积4.50平方公里。

校舍总建筑面积194余万平方米,图书馆总建筑面积8.3万余平方米,总藏书量616万余册,是全国规模最大、分布面最广、学科覆盖最全的综合性大学图书馆之一。

出版社1家。

附属医院6家,总床位数6376张。

学校还创办了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并在南昌、宁波等地设立了分园。

总长达68公里的高速计算机骨干网络以及特设的公交线路将各校区和附属医院联为一体。

浙江大学的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十一大门类。

学校现有122个本科专业,32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47个博士后流动站,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54个,,另有临床医学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以及法律硕士(JM)、工商管理硕士(MBA、EMBA)、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硕士、体育硕士、农业推广硕士、风景园林硕士、兽医硕士、公共卫生硕士、工程硕士、建筑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汉语国际教育1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4个,另有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1个。

国家重点(专业)实验室14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

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8个,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4个,国家战略产业人才培养基地3个,国家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8个和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

浙江大学人文专业介绍

浙江大学人文专业介绍
系、历史学系、哲学系、艺术学 系、文物与博物馆学系5个系,以及古籍研究所、韩国研究所、日本文化 研究所等研究所(中心),包括“基督教与跨文化研究中心”、“语言与认 知研究中心” 、汉语史研究中心、文献集成编纂中心和宋学研究中心。中 国古典文献学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外国哲学为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中国 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史、外国哲学、文 艺学为省级重点学科,汉语史研究中心、中国古代文学与文献研究中心、 中外文化交流史中心、中国古代史研究所为校级强所。 学院现设有汉语言文学(含影视方向)、古典文献、编辑出版、历史 学、文物与博物馆学、哲学、艺术设计、美术等本科专业,涵盖文、史、 哲三大学科门类。学院拥有中文、历史2个教育部基础学科科学研究和人才 培养基地。学院拥有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和哲学三个一级学科博士点。
浙江大学人文学部由人文学院、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 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组成,涵盖文学、历史学、哲学三大学科门类。 现有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艺术学、历史学、 哲学6个一级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世界史、中国哲学、外国语言 学及应用语言学、新闻学等38个二级学科,其中中国古典文献学、中 国古代文学、英语语言文学、外国哲学、中国古代史、文艺学、汉语 言文字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传播学9个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中国 古典文献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外国哲学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人文学部现有17个本科专业,3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8个博士学 位授权点,其中哲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为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 外国语言文学为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建有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2个 博士后流动站,目前拥有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艺术学硕士2个专业学位 授权点。学部共有29个研究所,14个研究中心 人文学部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375人,其中教授(含研究员) 101 人,副教授(含副研究员)129 人。

浙江大学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实施办法

浙江大学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实施办法

浙江大学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为加快推进学校人才强校战略,进一步规范学校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依照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教师岗位分类管理及其他各类专业技术队伍实际情况,制订本办法。

第一章总体原则1.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将根据学校总体发展目标,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为任务要求,强调专业技术人员的总量控制和结构比例控制,科学合理设置各类岗位,不断优化队伍结构。

2.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强调岗位意识和职业特点,根据各类岗位性质和工作内涵,科学制订各类岗位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条件,充分调动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建设一支适应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专业技术队伍。

3.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坚持公开、公正、合理、择优的原则,强调“质量导向”,注重“工作实绩”,对申报者的职业道德、教学质量、学术技能、研究成果、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进行全面把握和综合评价。

通过完善评审制度与程序等,不断推进我校各类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

第二章岗位设置1.学校设置高校教师、科学研究、卫生技术、高教管理、专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验技术、工程技术、图资档案、出版技术、会计等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2.在高校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中,教学科研并重岗、研究为主岗教师应申报教授和副教授职务;教学为主岗教师晋升正高应申报教学为主教授职务;团队教学岗教师晋升应申报团队教学高级讲师职务;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教师应申报农业推广研究员和副研究员职务;社会服务与技术推广岗、团队科研岗,专职科研人员应申报社会服务与技术推广、团队科研、专职科研研究员和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职务;先进技术研究院教师应申报国防技术研究研究员和副研究员职务(社会服务与技术推广岗、团队科研岗教师也可申报国防技术研究研究员和副研究员)。

3.各学部、学院(系)应对照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目标,结合教师队伍现状提出教师队伍建设规划,明确教师高级职务结构比例,以及校内晋升和海内外招聘的比例和要求,校外招聘比例原则上不少于30%。

浙江大学“平安校园”建设和校园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书

浙江大学“平安校园”建设和校园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书

浙江大学“平安校园”建设和校园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书(理、工、农、医类学院使用版本)为全面推进学校治安综合治理和深化“平安校园”建设工作,根据中央《关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的若干规定》、《浙江省关于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的实施办法》、《浙江省“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实施意见(试行)》和《浙江大学“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实施意见(试行)》,结合学校实际,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切实承担起保一方平安的政治任务,维护学校的安全与稳定,有效预防和避免各类案件和事故的发生,确保教学、科研、生产、生活的正常秩序和学校各项事业的顺利进行,特制订本责任书。

一、工作目标力争实现盗窃案件的发案率、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率明显下降。

力保不发生影响恶劣的政治事件、不发生重大恶性治安刑事案件、不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不发生重大火灾事故、不发生重大集体食物中毒等公共卫生安全事故、不发生造成重大影响的人员伤亡事故、不发生巨额财产损失或盗窃事故、不发生造成重大影响的大规模群体性事件。

二、工作职责(一)学院主要负责人为综合治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学院的综合治理工作。

建立健全本学院与学校综合治理工作的组织机构相应的各种工作机构。

层层落实综合治理工作责任制。

根据本学院工作实际,与下属单位或重点防范部位负责人签订目标责任书,确保综合治理工作落到实处。

(二)重视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校园,和谐浙大”建设工作,做到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并将其纳入本学院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之中,做到与各项业务工作同计划、同布置、同检查、同总结。

定期进行内部安全检查,确保本学院不发生影响大局和导致“平安校园”建设一票否决的突发事件、安全事故,有效防止师生中斗殴、盗窃、赌博、涉黄、涉毒等各类违法犯罪案件的发生。

(三)认真抓好信息员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信息网络,切实做好涉及学校安全稳定信息收集工作,及时掌握情况,有效化解和稳妥处置各类不稳定因素和群体事件,切实维护学校安全稳定。

徐朔方(步奎)-浙江大学人文社科部

徐朔方(步奎)-浙江大学人文社科部

徐朔方(步奎)教授生平简介徐朔方教授原名步奎,浙江省东阳县人,1923年12月出生。

1947年7月毕业于浙江大学师范学院英文系,曾在温州中学、温州师范学校任教。

1954年调入浙江师范学院(1958年改组为杭州大学)中文系任教,先后任讲师、副教授、教授,1994年由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为暂缓退休教授。

半个多世纪以来,徐朔方教授潜心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特别是元明清戏曲小说和明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先后出版了《戏曲杂记》、《汤显祖年谱》、《论汤显祖及其他》、《论〈金瓶梅〉的成书及其它》、《史汉论稿》、《晚明曲家年谱》、《汤显祖评传》、《徐朔方说戏曲》、《小说考信编》、《徐朔方集》、《明代文学史》等著作,整理出版了《汤显祖诗文集编年笺注》、《〈长生殿〉校注》、《〈牡丹亭〉校注》、《〈沈璟集〉辑校》、《汤显祖全集新编》等著作,编选了《〈金瓶梅〉论文集》、《〈金瓶梅〉西方论文集》等书,另外还出版了诗集《似水流年》、散文集《美欧游踪》等。

徐朔方(步奎)教授学风严谨,独立不倚,精益求精。

他善于将文献研究、文学研究与文化研究相结合,所有研究工作均以对文献的搜集考辨为基础,同时敢于突破成说,富于创新精神。

他还注意将中国文学放在与欧洲文学的比较中、放在东西方历史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中进行考察,具有鲜明的学术个性,在史料搜集整理和理论探讨上均卓有建树。

他的《晚明曲家年谱》钩稽出41位明代戏曲家的生平和创作状况,构筑了中国古代戏曲研究以至整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基础工程。

他强调中国古代小说、戏曲同生共长、彼此依托的发展规律,充分论证了中国古代早期戏曲、小说作品多为世代累积型集体创作的特点,在学术界产生重要影响。

曾荣获首届中国戏剧理论优秀著作奖、全国优秀古籍图书一等奖、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突出贡献奖等。

徐朔方(步奎)教授师德高尚,言传身教,既对学生严格要求,又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深受学生爱戴。

浙大最强大的时候是1952年前竺柯桢

浙大最强大的时候是1952年前竺柯桢

浙大最强大的时候是1952年前竺柯桢浙大最强大的时候是1952年前竺柯桢、马寅初任校长的时候,东方剑桥即是浙大在民国时期的美誉--指的是浙大理科的强大,而非是52年拆分之后的工科浙大。

浙大校训“求是”既是竺柯桢老校长在位时订立的,秉承校训和浙大人的独特风格,1952年之前,浙大以文理称雄中国。

适时,理学院拥有竺柯桢、陈建功、苏步青、王福春、王淦昌、卢嘉锡、谈家祯、罗宗洛、贝时彰等国际知名大师,完整地涵盖了数理化、生物、地理气象等领域。

相信大家对这些学者的声望和学术水准该是耳熟能详的了。

不过,浙大并没有能够将这样的局面保持太久。

随着是49年之后新政府的上台,民国原本颇具气象的大学教育遂堕入深渊。

那时,政府模仿苏联的单科分立建立专门学院的方式,浙大被肢解为不到原来的1/7。

其最为强大的理学院大部分挪到了复旦,遂使复旦一夜成名。

另外一部分精英则成了中科院的班底,如竺可桢负责筹建中科院的自然科学(党国红人郭沫若任院长),贝时彰、罗宗洛等人也被调离浙大去了中科院。

当然,复旦受惠于浙大并非仅仅是理学,现今学界尊称“当今已无人与其平等对话的”谭其骧老先生,也是52年前长期在浙大担任历史系主任的。

复旦毕业的李岚清在其退位后的回忆录中曾深情谈及其母校的几位大师,竟然全都是52年时来自浙大的大师~浙大52年肢解其伤痛之巨大,有此可以想见了。

因之,在我们工科浙大学生的印象里,老浙大指得是52年之前的浙大,是那个辉煌灿烂、大师云集的浙大。

不过在现在诸位年轻人的印象里,老浙大一词怕多半指的是我就读的工科浙大了。

浙大52年被肢解后,派生出多所学校。

留在杭州的,大约有4所,就是:工科浙大、杭大、浙江医科、浙江农科。

分别来自于老浙大7个学院中的四个,而且是很不完全的。

比如,在老浙大的工科中,化工和航空都很出名。

尤其是浙大化工,中国化工之鼻祖,52年前最强大的化工系,拥有30多位院士校友。

其一大部分教师被拆去了华东理工。

而梁守磐领衔的浙大航空,则成了西北工大的主要组成部分。

中国普通本科高校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奖前20名

中国普通本科高校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奖前20名

中国普通本科高校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奖前20名教育部人文社科奖范围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共七个学科门类,每三年评选一次。

教育部人文社科奖代表我国人文社科领域最高学术水平。

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奖最多的大学,一定是在人文社科领域国家最高水平项目中成果最多的大学。

武书连的《2010中国大学评价》中的教育部人文社科奖时间跨度为2004~2009年,即2006年和2009年的奖项。

为了对照方便,将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奖得分最高的大学的得分定为100分,任何大学的得分除以得分最高的大学的得分即得到该校的得分。

从教育部人文社科奖的得分可以清楚地看到,北京大学在人文社科领域最高水平的竞争中,以绝对优势领先全国其他大学。

另有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等五所大学的得分相当于北京大学得分的三分之二以下、三分之一以上。

其他大学的得分均不足北京大学的三分之一。

在《2010中国大学评价》中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奖前20名的大学排名校名得分1 北京大学100.002 武汉大学51.573 中国人民大学50.334 复旦大学49.265 南开大学43.846 南京大学36.737 北京师范大学32.628 华中师范大学31.929 厦门大学31.7210 浙江大学30.38排名校名得分11 中山大学28.4012 清华大学27.5313 华东师范大学24.8014 山东大学23.8415 吉林大学17.3116 西南大学14.6217 东北师范大学14.6118 上海财经大学12.3419 暨南大学11.5420 四川大学10.77备注:教育部人文社科奖的得分与国家级奖的得分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须归一处理后方能将得分相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文社科研究动态
(总第 10 期) 2001 年第 3 期
浙江大学人文社科处编 2001年 7 月 6 日
浙江大学人文社科“强所”建设计划评审揭晓
我校人文社科“强所建设计划”公布以后,各学院在仔细对照学校“强所建设计划”的申报条件后,在学院内部积极组织申报,并多次与人文社科部协商,对所在学院的优势学科进行机构重组。

经过优势重组,新组建三个研究中心(中国古代文学与文献研究中心、应用经济研究中心、社会思想与文化批评研究中心),一个更名的研究中心(文化交流史研究中心)。

4月26日下午—27日,由胡建淼副校长任组长的评审组对申报的研究机构进行了实地考察,考察内容包括:申报机构负责人20分钟的申请论证报告、10分钟的实地考察、评审组20分钟的提问。

实地考察结束后,评审组经过合议并进行无记名投票,共有8个机构进入2001年度浙江大学“强所建设计划”,两个研究机构经过1个月的整改后也进入该建设计划。

具体结果如下:
同意入选“强所”B 类机构名单:
1) 中国古代文学与文献研究中心 (人文学院) 2) 文化交流史研究中心 (人文学院) 3) 中国古代史研究所 (人文学院) 4) 社会思想与文化批评研究中心 (人文学院) 5) 中外教育现代化研究所 (教育学院) 6) 人力资源与战略发展研究中心 (管理学院) 7) 技术创新与科技产业发展研究中心 (管理学院) 8) 公法与比较法研究所 (法 学 院) 9) 应用经济研究中心 (经济学院) 10) 经济研究所 (经济学院)
此外,根据“强所”建设计划的精神,我校“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汉语史研究中心”作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自然进入A 类“强所”建设计划。

●2001年浙江大学人文社科学术会议经费评审揭晓
根据浙大发社科(2001)2号文《关于印发〈浙江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强所”建设计划实施办法〉等的通知》之附件三《浙江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主办国际性或全国性学术会议经费资助管理办法》的规定,首批2001年我校人文社科学术会议资助项目申报评审工作已经结束。

共有12个国内、国际会议获得学校资助,资助总金额达41万元。

●我校“精品”出版计划和“曙光”计划项目正式启动
继“强所”、“重大项目配套资助”、“学术会议资助”项目启动之后,根据《浙江大学“浙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精品”计划实施办法(试行)》和《浙江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曙光”研究项目计划实施办法(试行)》,日前正式启动“精品”和“曙光”计划。

1.“精品”计划:学校在教育部和浙江省重点共建高水平大学专项经费“学科建
设”项目中列出专款,资助100部左右高水平学术著作的出版。

每部专著的资助额度为5万元左右,用于出版费用和稿酬。

受资助的著作列入“浙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精品”书系,统一出版社、统一设计。

2.“曙光”计划:学校在教育部和浙江省重点共建高水平大学专项经费“学科建
设”项目中列出专项经费,每年立项总额为40万元。

拟重点和优先资助:追踪国际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前沿的研究项目;运用新方法、新材料、新思想研究人文社会科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的项目;跨学科交叉(含文理交叉)研
究项目。

“曙光”计划项目类型分为重点、青年两种。

单项资助强度,重点项目为2-3万元,青年项目5千元左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6月6日至8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出席本次会议的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依托的39所高校的主管校领导、社科科研处处长,教育部人文社科学103个重点研究基地负责人,10个经教育部组织专家评审的省级重点研究基地负责人。

我校党委副书记郑造桓,社科部部长罗卫东以及“卡特”主任黄祖辉教授、“汉语史研究中心”主任方一新教授出席了大会。

会议期间,13个基地的负责人,5所高校的校长在会上就基地的建设与发展进行了专题发言与经验交流。

“卡特”主任黄祖辉在首日会议上第一个发言,“卡特”的发展与运行机制的探索引起了会议代表的广泛关注与兴趣。

教育部袁贵仁副部长在会上就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建设发展,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发展纲要等问题作了重要讲话。

会议期间,代表们还就大会发言和《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试行)》进行了分组讨论与交流,并对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6个重点研究基地进行了实地考察。

本次会议还按12个学科建立了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主任联席制度,研究了2001年度基地主任学科联席会议活动计划。

●浙江大学2001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
2001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结果揭晓,我校共有14项项目获资助,所立项目涵盖了文学、语言学、社会学、经济学、哲学、管理学、马克思主义等7个一级学科,其中青年项目4项,一般项目10项。

●2001年度浙江大学“侨福建设基金”揭晓
经专家评审,“侨福建设基金”理事会批准,2001年度浙江大学“侨福建设基金”立项科研项目及出版资助项目日前揭晓,共有10项研究项目获得立项资助,每项资助3000元;8本学术专著获得资助出版,每项目资助10000元。

●2001年度“董氏文史哲奖励基金”揭晓
经专家评审,“董氏文史哲奖励基金”评委会评议,2001年度浙江大学“董氏文史哲奖励基金”日前揭晓,共有12本教师专著获得教师优秀成果二等奖(每项奖励4000元);10篇论文获得教师优秀成果三等奖(每项奖励1000元);8名研究生获得学生优秀成果二等奖(每项奖励2500元);7名研究生获得学生优秀成果三等奖(每项奖励1000元;共资助11本教师专著出版;资助教师课题研究19项;资助2002年度国际会议2项。

✧2001年国家教育部规划项目申报工作日前结束,我校共申报97项,其中教育
部基地重大招标项目6项,规划项目69项,青年项目6项,专项任务16项。

✧根据《浙江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奖励办法》(浙大发社科「2000」1号)精
神,经学校批准,对2000年度浙江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进行奖励,其中国
家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4项,浙江省重大招标课题5项。

横向项目单项经费在
20万元以上的9项,各类论文奖7项,被省部级单位采纳咨询报告8项。

✧4月29日,在象山县,浙江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象山工作站正式挂牌。

浙大的专家学者将对象山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
展问题开展前瞻性和个案研究,促进象山县在全省率先步入协调发展和可持续
发展轨道。

●2000年浙江大学人文社科科研业绩点与科研编制计算日前结束,具体分配如
下:

●我校2001年上半年人文社科科研经费又创新高,截止6月26日,全校到校各
类人文社科科研经费总数达1384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2.14%。

其中纵向经费41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3.667%;横向经费974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5.86%。

到校科研经费按学院分布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