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烽集中营观后感
息烽集中营参观的心得体会

息烽集中营参观的心得体会我参观了息烽集中营,这是一次令人难以忘怀的经历。
在这个历史遗迹中,我深刻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悲剧。
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集中营的残酷实在是难以想象。
在游览途中,我看到了被囚禁的房间和拷问室,这让我对集中营中的居住条件和虐待的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那些狭小的空间里,成百上千的人被迫挤在一起,没有足够的食物和水源,生活条件极度恶劣。
而拷问室中留下的刑具更是令人胆寒,这让我想起了对人性的摧残和对人权的蔑视。
其次,集中营中的展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看到了许多照片、文件和个人物品,它们记录了这段黑暗历史的真实面貌。
照片中的囚犯们面容憔悴,仿佛看着我诉说着他们的苦难。
文件中的记录令人脊背发凉,他们是那些无辜生命的扼杀者。
而个人物品如眼镜、鞋子和行李箱,则是那些离世者曾拥有的证明,它们代表着生命消逝的不可置信,让我深感震惊和悲伤。
此外,我对参观集中营的目的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集中营不仅仅是一个历史遗迹,更是提醒我们保持警惕并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的地方。
我认为,参观集中营不仅是了解历史的一种途径,更是对人性的思考和反思的机会。
通过观看和学习这段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意识到战争和仇恨的可怕后果,激发我们珍惜和平、传递爱与友善的力量,让我们成为更有责任感的公民。
最后,参观息烽集中营对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个地方,我看到了人性的黑暗面,也看到了勇敢和坚韧的力量。
这让我深信,作为一个个体,我们应该积极承担起向善的责任,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保护和帮助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
无论是在个人行为上还是在社会环境中,我们都应该以同情心和宽容心对待他人,努力创造一个和平、公正、人道的世界。
总的来说,参观息烽集中营是一次让我深感震撼和思考的经历。
它让我对战争和仇恨的可怕影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鼓励我不忘历史、珍惜和平,并为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而努力。
作为一个见证者,我希望通过分享我的心得体会,向更多的人传递这份警示和思考,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人类的和平与幸福而奋斗。
第一篇:息烽集中营学习感悟

第一篇:息烽集中营学习感悟
息烽集中营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记忆之地,这里有无数的故事、传说和深刻的感悟。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有幸走进了息烽集中营,从这里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首先,息烽集中营向我展示了历史的威严与坚毅,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革命的力量,体验到历史的真实性。
回首往昔,不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历史都有它们独特的魅力,是当时的人民决定了中国进步的“大步”,而息烽集中营就是其中的最佳缩影。
其次,息烽集中营也告诉我们要谨记历史,珍惜当下。
今天的中国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我们应该明白,这些成就是前辈们用鲜血浇灌出来的,如果今天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功,也是靠大家共同的努力而来,所以我们应该时时提醒自己,不忘初心,珍惜当下,积极进取。
最后,息烽集中营也教会了我们坚持不懈的精神。
受难者们坚持自己的理想,最终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他们的毅力真是令人佩服。
他们的精神遗传到了今天,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我们应将这种精神作为勉励,奋起实现自己的理想。
总而言之,从息烽集中营收获的感悟是:坚守信念,奋勇前行;牢记历史,珍惜当下;坚持不懈,砥砺前行!。
息烽集中营心得体会

息烽集中营心得体会我曾到过一个名为“息烽集中营”的地方参观,这是一座曾用于关押敌对分子的集中营。
在参观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伤害,也体会到了和平的珍贵和重要性。
进入集中营的时候,我便感觉到一股沉重而压抑的气息。
大门上写着红色的“平安”二字,然而这里却曾经是无数人的噩梦开始的地方。
参观途中,我们看到了集中营内部的一些设施和遗物。
我记得清晰地看到了那些破烂的床铺、锈迹斑斑的铁窗,还有那些用来束缚犯人的铁链和手铐。
这些东西无不让人感到心寒,提醒着我们不应该忘记历史,不应该忘记那些曾经为了自由和尊严而牺牲的人们。
在集中营附近的一个角落里,有一块铭牌上刻着“抚今追昔,怀念岁月。
你们伤痛的往事,我们绝不让历史遗忘。
”这句话使我产生了深深的共鸣。
回首历史,虽然集中营已经废弃,但我们不能对历史视而不见,更不能忘记其中的教训。
参观完集中营后,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战争为人们带来的痛苦和伤害是无法弥补的。
在那个黑暗的时代,千百万的生命因为战争而逝去,无数的家庭也因此破裂。
战争是人类社会的悲剧,是所有人都应该竭力避免和抵制的。
与战争相对应的是和平。
和平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
只有和平,人们才能够安定地生活、工作和学习。
和平不只是一种境遇,更是一种态度。
我们应该以和平的心态对待他人,以理解和宽容的眼光看待世界。
只有在和平的环境中,我们每个人才能尽情展现自己的才能和潜力。
参观息烽集中营的体会让我深刻认识到了战争的可怕和和平的重要性。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和平而努力,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
只有通过我们的努力,世界才能变得更加美好和平静。
因此,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和平,与战争和暴力划清界限,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回顾这次参观之旅,我收获良多。
我深刻意识到战争的残酷和和平的可贵,我追寻着提升自己、为社会做出贡献的目标。
我希望自己能够保持一颗爱和平的心,为实现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
息烽集中营纪念馆观后感

息烽集中营纪念馆观后感在一个阳光并不那么刺眼的日子里,我走进了息烽集中营纪念馆。
说实话,一开始我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觉得不过是又一次参观,又一次听那些已经熟知的历史故事。
但当我真正踏入那片土地,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
刚进纪念馆的大门,那种庄严肃穆的氛围就笼罩了过来。
周围的空气仿佛都变得凝重了,让我不自觉地收敛起了一开始的漫不经心。
我沿着石板路慢慢走着,路旁的树木静静地立着,仿佛是岁月的见证者。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形成一片片光斑,就像是历史的碎片,零零散散地落在地上。
走进纪念馆的展厅,一幅幅黑白照片、一件件陈旧的物品,瞬间把我拉回到了那个充满血与泪的年代。
其中有一间牢房的复原场景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那狭小的空间,阴暗潮湿,几乎透不进一丝光亮。
墙壁上的青苔和水珠,仿佛在诉说着曾经被关押在这里的人们所遭受的苦难。
我仔细地看着那牢房里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床铺,木板硬邦邦的,上面只有一床破破烂烂的薄被。
想象着那些革命者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每天还要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和精神折磨,我的心紧紧地揪了起来。
有一个展示柜里摆放着一些当年囚犯们戴过的手铐和脚镣,那沉重的金属,锈迹斑斑,却仿佛还残留着囚犯们的体温和不屈的意志。
这些冰冷的物件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有着坚定的信仰和对自由的渴望。
在纪念馆里,我还看到了一些革命者留下的信件和笔记。
那歪歪扭扭的字迹,不是因为书写者的水平不够,而是在那样艰难的环境中,他们可能是在伤病中,可能是在微弱的灯光下,一笔一划写下的心声。
其中有一封信,纸张已经泛黄破碎,但是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对家人的思念和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让我的眼眶不禁湿润了。
走着走着,我来到了一个模拟的刑讯室。
里面摆放着各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刑具,老虎凳、辣椒水、烙铁……看着这些东西,我仿佛能听到当年那些凄厉的惨叫和不屈的怒吼。
我忍不住伸手摸了摸那冰冷的老虎凳,手指触碰到的瞬间,一股寒意从指尖传遍全身。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注意到了一个细节。
红色之旅随感——观息烽集中营

红色之旅随感——观息烽集中营四月中旬,我们赴贵阳、遵义等地参观学习,观看红色之旅,尤其是参观息烽集中营,我被烈士们的英雄事迹所深深感动,观后感觉不虚此行,受益非浅。
息烽集中营,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统局设立的监狱中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一所秘密监狱。
息烽集中营先后关押共产党人、国民党爱国将领和社会各界进步人士1220多人,其中包括杨虎城、许晓轩、张露萍、黄显声、马寅初、以及共和国最年轻烈士“小萝卜头”宋振中等。
宋振中(小萝卜头),随母入狱时才8个月,由于长期营养不良,长得面黄肌瘦,头大身细。
难友们疼爱这个发育畸形的孩子,都叫他“小萝卜头”。
狱中地下组织利用“小萝卜头”年幼,不引人注意的条件,让他传递口信,充当小小交通员,有组织的和敌人开展斗争,体现了共产党人不屈不挠的革命意志。
一九四九年九月,刽子手残暴地用匕首将“小萝卜头”和他的父母一同杀害,“小萝卜头”牺牲时年仅10岁。
走进息烽集中营,看过旧址英烈事迹陈列馆,犹如重读一部血与火交织的史册。
“萧萧易水友荆轲,千古犹传不朽歌。
此日暂抛儿女态,莫将岁月再蹉跎”。
这是黄显声将军的遗诗。
无数共产党人不怕流血牺牲,前赴后继,英勇斗争,建立了新中国。
他们殷红的鲜血和铮铮的铁骨已经化作了今日的春花秋实,他们的英雄事迹和坚贞不屈的精神鼓舞着今天的人们,他们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忘我的牺牲精神和不朽的革命气节,不断荡涤着我的灵魂,催我奋进。
今天,我们重温这段历史,就是要我们不要忘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做为政法战线上的一名共产党员,就是要以革命先烈为榜样,时时刻刻牢记党的宗旨,实实在在做好本职工作,像他们那样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无私无畏勇于奉献,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真正做到“心为民所想,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谋”。
用实际行动为复兴中华民族,最终实现党的目标,努力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青山常在,烈士精神永存!。
参观“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有感

参观“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有感息烽集中营四面崇山峻岭、古树参天。
刚进门就能看见“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息烽行辕”的挂牌,再往里走“抬起头来”四个大字迎面高挂,似乎在提醒着进来的人,“坦白是活路,反抗走死路”,让他们看清、想清再选择。
踏着石板路再往里,左边是一个篮球场,主要供特务们运动使用。
右边是一个面积不大的人工湖,湖上有曲桥、花圃,周围枝繁叶茂,悠然,清净。
仿佛这里只是一个度假山庄,而不曾经历过腥风血雨。
然而不远处那格子型的钢架、黑漆漆的瞭望塔、深灰色的墙面,若隐若现的射击孔,又无不在控诉着这里所发生的阴森、残暴、恐怖。
尤其是当我看到骇人听闻的猫洞时,感到不寒而栗,毛骨茸然。
这里是国民党反动派的刑讯室,在这里有十二种刑具,最底下是水牢,在这里被杀的人直接就地掩埋。
解放后,失踪的400多人,极有可能就被杀害至此。
政府清理此洞时,曾挖到多具白骨,有些还戴着手铐。
在猫洞前是几只手的雕塑,他们中有的握紧拳头,有的微张着,有的死死的拉着。
就像猫洞里的革命先烈们在经受着敌人们的严刑逼供时的不屈不挠,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着渴望与不舍,但是他们没有抱怨和退缩,点燃了革命的火种,抓住了民族的希望,将鲜血洒在面前。
正如著名烈士罗世文在临刑前所诵的“故国山河壮,群情尽望春;“英雄”夸统一,后笑是何人”。
最终的胜利必然属于共产党,必然属于广大的人民群众。
今天,每走过一个地方,我都会联想到70年前,革命先烈们在这里所遭遇的悲剧,那一声声“共产党万岁”在耳畔响起,一双双坚定的眼神在脑海中闪烁。
遥望昔日的烽火,感受今日的锦绣,憧憬明日的晨曦。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共产党员,我感动幸运,正是在党员前辈们的抗争下,我们才迎来了和平与安定,民族才会得以进步,祖国才会走向富强。
与此同时,我心中充满了自豪感,在大风大浪面前,党员同志们迎难而上、不畏艰险,敢于同力量远大于我们的反动派斗争,各种刑具不可能让他们泄露出党内机密,只会让他们的党性散发出坚强、璀璨的光芒。
息烽集中营 心得体会

息烽集中营心得体会我曾有幸参观过息烽集中营,这次参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沉重的心情。
通过参观,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类的悲惨命运。
乍一进入集中营,我被那苍白的墙壁和枯黄的铁窗所吸引。
这些墙壁见证了曾经的磨难和苦痛,而铁窗则代表着牢不可破的囚禁之力。
站在这里,我仿佛能听到曾经囚禁在这里的人们的呼号和哀嚎。
参观途中,我注意到了集中营内的铁丝网,这些铁丝网像一座高墙,将囚犯和外界完全隔离开来。
它无情地把他们束缚在这个黑暗的地方,限制了他们的自由。
我不禁想起那些无辜的牺牲者,他们曾经有着自己的理想和梦想,却因为错误的政治制度而被囚禁,被剥夺了一切权益。
在参观过程中,我还见到了一些囚舍。
这些囚舍狭小而阴暗,只有少许阳光透过铁窗穿透而来。
即使是太阳赐予的光明,在这里也显得黯淡无光。
每一个囚舍里都有一个悲伤的故事,那些被关押在这里的人们曾经有着自己的家庭和生活,而现在他们被迫与家人分离,人世间的一切也与他们绝缘。
想到他们在这里度过凄惨的岁月,我不禁心生悲痛和愤怒。
参观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一些纪念碑。
这些纪念碑上系着鲜花和挽联,代表着人们对这些受害者的怀念和悼念。
这些纪念碑是对历史的警示,提醒人们珍惜和平,不要重蹈覆辙。
参观结束时,我在这些纪念碑前默默地祈祷,为那些无辜的生命默哀。
参观息烽集中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思考和思索。
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不幸和苦痛令人心碎,我们应该珍惜和平,通过和平的手段解决问题。
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思想和信仰,我们应该尊重彼此的不同,共同为和平而努力。
最后,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让历史的悲剧不再发生,不再有人因为政治、种族或信仰而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让每一个人都能够过上安宁、幸福的生活。
参观息烽集中营的心得体会

参观息烽集中营的心得体会
参观息烽集中营是一次非常震撼的经历。
这个集中营是二战时期日本侵略中国时设立的一个地方,目的是用来关押、拷打、虐待中国抗日战士和一些无辜的民众。
参观者可以看到集中营内的一些留存的建筑,包括围墙、监狱房和残破的牢房。
这些建筑以及一些展示品让人不由得回想起那段黑暗的历史。
参观集中营时,首先感受到的是浓重的压抑和恐怖氛围。
集中营的环境阴暗、潮湿,给人一种令人窒息的感觉。
在走过监狱房和看到一些图片和文字介绍后,我才真正理解了当时囚犯所受到的可怕的虐待和折磨。
这些壮烈的抗战英雄们,他们无怨无悔地为了保家卫国而坚守信仰,最后却身陷这样的地狱般的环境。
在集中营参观过程中,我还看到了一些关于抗战时期的照片、史实描述和遗物。
这些都让我更加深刻地了解了抗战的艰辛和残酷,也让我更加珍惜当下的和平时光。
我认为,来参观集中营不仅是为了纪念抗战英烈,更是为了给我们留下警示,让我们能够审视历史,珍视和平,维护祖国的和平与稳定。
参观息烽集中营后,我深受触动。
这次参观让我更加珍惜和平稳定的生活,也让我更加感激那些为祖国献出生命的英烈。
同时,它也提醒我要勇敢面对困难和艰苦,坚守自己的信仰。
我希望大家都能够认真学习历史,珍惜和平,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息烽集中营 心得体会

息烽集中营心得体会我所参观的息烽集中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是一个曾经发生过残酷历史的地方,但它也象征着人类的勇气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进入息烽集中营,我首先看到的是高墙和铁门。
这个地方似乎散发出一种沉重和压抑的氛围。
我听到导游讲述着集中营的历史,了解到在二战期间,集中营是纳粹统治下的政治犯和犹太人被拘禁和处决的地方。
我的内心充满了悲伤和愤怒,想象这些无辜的人是如何遭受痛苦和死亡的。
集中营的展厅里陈列着照片、文件和其他相关的物品。
这其中一幅幅照片展示着那个时代的恐怖景象。
囚犯们瘦骨嶙峋的身体和凝视空洞的眼神让我感到震撼。
我细细观察着每一张照片,试图在它们中寻找一丝生机和希望的迹象,但却徒劳无功。
我还看到了一些囚犯的手工艺品和艺术作品。
尽管生活在恶劣的环境中,这些囚犯仍然努力保持了一些人性和创造力。
他们的作品虽然简单,但却充满了对美的追求和渴望。
在这里,我意识到即使在绝望之中,人类对生命的热爱和追求是无法被剥夺的。
参观过程中,我还与一位幸存者进行了交谈。
他是一个年迈的老人,身上带着深深的疤痕和创伤。
他告诉我自己是如何在集中营中度过了漫长的岁月,目睹了无数同胞的死亡。
然而,他并没有因此对人类失去希望和信心。
相反,他坚信只有通过记忆和教育,我们才能永远铭记历史,防止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在参观结束时,我感到无比沉重和心痛。
这个地方曾经充满了酷刑和死亡,但是它也成为了一个见证人类坚韧和勇气的地方。
我深深地思考着那个时期的历史和人类的本性。
集中营教会了我艰苦和苦难的意义,也教会了我欣赏生活和珍惜和平的重要性。
回到家中后,我很难忘记息烽集中营所给我的感受。
每次我想要抱怨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时,我都会想起那些无辜的受害者和幸存者,他们经历了远比我所面临的困难和痛苦。
这个体验也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和幸福。
同时,这次参观也让我思考起当今世界的问题。
尽管我们已经迈进了现代社会,但世界上仍然存在着冲突、仇恨和不公。
我开始思考如何通过自己的力量和行动,为创造一个更和平、公正的世界做出贡献。
参观息烽集中营有感1

信念——参观息烽集中营息烽的集中营虽然部分重新修缮过,多了一些精美的雕塑,却也掩盖不了那当中透露的历史的冷酷;那茂盛的绿树,碧绿的明心湖也丝毫不能减少一排排哨岗,一间间监狱带来的严厉;虽然关押人的地方多被赋予了忠斋、义斋、孝斋等具有人情味的名字,但也不会抹灭这些房子里的无情。
对啊,这里是国民党军统关押和囚禁、审讯当时的他们眼中的政治犯即当时的中共党人和爱国进步人士的最大秘密监狱。
息烽集中营从1938年11月建立至1946年7月撤销,先后关押了1200多人,被秘密处决折磨致死的就有600多人,人们熟知的罗世文、杨虎城、杨拯贵、宋绮云、黄显声等的革命人士曾被囚禁于此,更关押过共和国年龄最小的烈士——小萝卜头。
我望着那黑漆漆的监狱、墙上的囚具,嗅着潮湿的空气,骨子里都觉得寒冷,甚至院里还停留着关押人的木笼,尤其是看过了漆黑黑的“猫洞”(这本身是一个隐藏在地面下的溶洞,里面有审讯的木架,上面挂着链,左边是用木柱围成的关押重犯的小囚室,还有一个名字叫“妙洞”因为据说在这儿审讯革者,无论再凄厉,再大声的叫喊也传不出去,是所谓的用酷具折磨人的绝妙地方)并听到周围的人说在这里被用酷刑而死的人很多,解放后当地政府挖掘了很多次,一堆堆的白骨让施工员们都不忍目睹,甚至有的死后还带着笨重的脚链,我越发对国民党的这种做法感到可耻。
一句话这样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革命者们不仅享受不到可贵的自由,还要接受非人的折磨,可在这样残酷的环境下,当时的共产党地下党员仍抓住任何机会进行秘密工作,我不得不对当初为革命而被迫活在这儿的中共党员产生敬佩之情。
生活在和平时代的我们喜欢流行而又奢侈的生活,往往很难感受到曾经的苦累,不过我相信今天的我们能懂得珍惜,毕竟明天的祖国同样也需要我们……奉献过的生命都是坚韧的,无论功绩多或少,这样的生命也是无憾的,不需要我们去可惜,而是去铭记和传承……。
参观息烽集中营的社会实践报告(精选五篇)

参观息烽集中营的社会实践报告(精选五篇)第一篇:参观息烽集中营的社会实践报告参观息烽集中营的社会实践报告——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了使大学生牢记历史,强化历史使命感,提高思想道德情操,巩固爱国主义精神,更加了解党,认识党,学校给予我们这一学习的平台——参观息烽集中营。
在王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八点左右从学校出发,十点左右到达息烽集中营,经过大约五个小时的参观学习,四点半返回了学校。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于下:一基本情况(一)参观前的准备:学校的各班级学生以抽签的方式报名参加,我们以集中社会实践的方式分为一到四组,分别乘坐一到四号车。
王老师与我们B班参加的同学在第二组,社科部做好一切准备工作之后,我们于八点左右由学校出发,当我们十点左右到达息烽集中营后首先在烈士雕塑前由一到四号车顺次合影,然后每个同学都拿出之前准备的笔和笔记本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始参观。
(二)参观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刚进入馆区,稍微抬头,映入眼帘的便是:“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的一块大石碑,它是关于息烽集中营的介绍。
在解说员的带领下,我们开始参观展厅,展厅总共有四个展厅,还有一个缅怀厅。
首先进入一展厅,展厅内墙上挂上了三大集中营的地图以及杨虎城将军和国民党管理集中营的各个官员的照片以及人物背景的介绍,如:戴笠,柯子桢,周养浩等人。
玻璃桌子下陈列了各种信件,资料,还有一些物品,墙上还摆设的有各种刑具和镣铐。
在解说员的认真解说下,我们了解到息烽集中营建于1938年,撤于1946年,是国民党反动派用于关押共产党人,部分爱国主义者和国民党内叛乱的人的地方。
这种集中营全国共有三个:重庆白公馆,江西渣滓洞,息烽集中营。
其中,息烽集中营是规模最大。
我们还了解到狠毒的国民党官员们用残酷的暴行毒害共产党人,如灌辣椒水,披麻戴孝,坐老虎凳等,让人惨不忍睹的便是披麻戴孝,他们用刑具将革命者身体打得皮开肉绽,在用纱布一层一层裹住伤口,当伤口快愈合后,又将纱布一层一层扯开,其行为实在是令人发指。
息烽集中营学习感悟

息烽集中营学习感悟在过去的几天中,我有幸参加了息烽集中营的学习营,并且我从中受益匪浅。
在这个学习营中,我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收获了宝贵的学习感悟。
接下来,我将分享我在息烽集中营学习过程中所得到的一些感悟和体会。
首先,息烽集中营给了我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是我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
在集中营中,我可以专注于学习,不受外界的干扰。
集中营提供了舒适的学习空间和优质的学习资源,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
这让我能够集中精力学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其次,在息烽集中营的学习过程中,我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
学习是一种宝贵的资本,它能够让我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集中营中,我们学习了各种各样的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将成为我们未来发展的基石。
通过学习,我提升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了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这些都是我个人成长和发展所必需的素质。
再次,息烽集中营的学习过程让我明白了积极主动的重要性。
在集中营中,我们不仅仅是听课,更是要主动参与其中。
我们要主动提问,积极回答问题,与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交流和讨论。
只有积极主动,才能更好地学到知识,并且更好地与他人合作。
在集中营中,我学到了如何成为一个积极主动的学习者和合作伙伴。
最后,息烽集中营的学习过程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潜力。
在这个过程中,我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
但是,我也发现了自己的能力和潜力。
通过不断地努力和尝试,我解决了一个个难题,克服了一个个困难。
这让我更加相信,只要付出努力,我就能够取得成功。
这种信念将伴随我一生,激励我不断前进和成长。
总结起来,息烽集中营的学习营给了我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这里我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体验到了积极主动的力量,发现了自己的潜力。
这个学习营不仅仅是一次知识的积累,更是一次思想的洗礼和人格的塑造。
通过这个学习营,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发展方向。
我相信,通过不断学习和成长,我将来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和更大的成功。
息烽集中营观后感(精选)

息烽集中营观后感(精选)第一篇:息烽集中营观后感(精选)不能忘却的记忆——息烽集中营有感四天的贵州行飞快地流逝了。
可是我的内心总是无法平静,像有无数的风浪泛滥在心头,难以消逝。
其中,最让我感到震撼与悲愤的莫过于息烽集中营了。
息烽集中营坐落在贵阳北部66公里处,1938年,国民党在这里修建了这座集中营,与望龙门看守所、白公馆监狱统称为国民党军统的三大集中营。
在三所集中营中间,息烽集中营管理最严、规模最大、杀人关人最多,所以军统内部称之为“大学”。
从1938年11月建立到1946年7月撤销,先后关押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1220多人,其中600多人被杀害和折磨至死,幸存者不足百人。
著名爱国将领杨虎城一家、张学良、黄显声,杨虎城秘书宋绮云,他的夫人和幼子小萝卜头,中共地下党著名领导人罗世文、车耀先、《红岩》中许云峰的原型之一许晓轩、华子良的原型韩子栋、张露萍等,都在这里遭受残酷折磨。
进入集中营,有一种阴森的感觉。
低矮的囚室,黑暗的地牢,一帧帧黑白相片,令人追忆起那曾有过的残酷岁月。
一截枯树被栅栏包围着,讲解员说是许晓轩烈士写的,应是“先忧后乐”。
前两个字已经没有了。
据说,当年敌人逼许在这里写“先忧后乐、忠党爱国”几个字,许写到一半时,故意从梯子上摔落,他宁肯跌断手臂,也不向敌人屈服。
集中营里的毒刑有十几种,什么“水火交攻”、“灌辣椒水”、“钻刺指甲”等等,听着就毛骨悚然。
最恐怖的地方是“猫洞”。
本是一个深达百米天然岩溶洞,军统特务在洞内对革命志士施以残酷刑罚,再凄厉的叫喊洞外也听不见,又被他们称为“妙洞”。
看着息烽集中营七烈士的遗像和国民党逼供的十二种残忍大刑,心中既有泪水,又有怒火。
看着红军烈士的名字和年龄,一阵阵心酸,最老的56岁,年轻的仅仅13岁……参观结束后,心里有诸多感慨。
息烽集中营描绘了一个悲怆、不屈的画面。
在这里,我们感受着逝去的那段血雨腥风的历史,看到了历史的息烽,息烽的历史,悲壮的历史,历史的悲壮,见证了社会主义曾经走过的那段黎明前的阴影。
参观息烽集中营有感

参观息烽集中营有感——江伦生2014年4月4日按照开展党的群众教育路线教育活动的要求,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于2014年4月4日,我局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到息烽集中营进行参观学习。
息烽集中营旧址为国民党于抗战时期在贵州设立的一所特别监狱、秘密监狱,与重庆望龙门看守所、渣滓洞监狱系统称为国民党军统的三大集中营。
其中息烽集中营规模最大。
在这里先后关押了中共党员、爱国民主人士、爱国将领等1200多人,屠杀和折磨致死600多人,400多人下落不明。
这里的犯人大多是被视为“情节严重的政治犯”,如爱国将士杨虎城将军及其家人、罗世文、许晓轩、宋绮红全家和韩子栋等知名共产党员和其他爱国人士。
来到至今仍保存完整的集中营营区,心情格外沉重,一座座土色的围墙,黑漆漆的瞭望塔,若隐若现的射击孔,更有让人毛骨悚然的“猫洞”,那就是曾经对所谓的“政治犯”严刑拷打的地方。
当听到讲解员讲到其中有一种最残酷的刑法“披麻戴孝”时,我们的眼前呈现一副血淋淋的场面,刽子手们用辣椒和辛辣物品涂抹在已打得皮开肉绽的革命者身上,再用纱布紧紧缠绕抛置于烈日曝晒,过了多天后,当纱布与肉长在一起时再一层层剥开……只要犯人一旦被关进来,注定无法活着走出去。
我们何曾经历过这些残酷血腥的虐人待遇,试问当时的革命烈士是抱着怎样的决心和信念,才挺过这种地狱般的煎熬和折磨,才选择这样艰辛没有自由的道路?他们同样渴望呼吸新鲜的空气,同样渴望享受自由的阳光,但是他们却义无反顾地抱着一种坚定的信念,那就是建设新中国,解放全人类而走上了这条革命道路。
正是因为这些先烈和仁人志士拋头额、洒热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抱着对党的忠贞和坚定的信念,才换来今天如此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对此我们应倍加珍惜。
通过参观,时刻警示和启示我们:对比过去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在生活和工作上遇到的挫折和困难微不足道,要时刻谨记,现在的社会和谐,安定团结,都是当初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但在如今和平年代,正是缺乏了这种精神和信仰。
息烽集中营观后感

息烽集中营观后感最近,我有幸参观了息烽集中营,这是一次让我深刻思考和感慨的经历。
息烽集中营是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建立的一个集中营,用来关押和残害犹太人、同性恋者、政治异见者等。
这次参观让我对人类历史中的恐怖暴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和平与尊重生命有了更加坚定的信念。
当我踏进息烽集中营的大门时,一股沉重的气息扑面而来。
高高的铁丝网、厚重的铁门、冰冷的石头建筑,一切都在无声地诉说着曾经的恐怖和苦难。
我仿佛能听见当年囚禁在这里的人们的呐喊和哀嚎,这让我心如刀割。
在导游的带领下,我参观了集中营内的各个区域。
我看到了囚室,那里的条件简直不堪设想,狭小的空间里塞满了人,没有任何隐私和尊严可言。
我看到了残酷的刑具,那些酷刑让人不寒而栗,让我无法想象当年受害者的痛苦。
我看到了焚尸炉,那里曾经燃烧着无数无辜生命的尸体,让人心如刀割。
在参观过程中,我看到了许多图片和文献,记录着当年的历史和事实。
我看到了无数受害者的照片,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让我感到无比心痛。
我看到了关于集中营内部的描述,那里的一切都是如此残忍和不人道,让我对人类的邪恶和冷酷深感震惊。
参观结束后,我久久不能平静。
息烽集中营的一切让我深刻反思了人类的本性和历史的教训。
在这个充满战争和冲突的世界上,和平与尊重生命显得格外重要。
我们不能忘记历史,更不能重蹈覆辙。
我们要铭记历史的教训,珍爱和平,尊重生命。
参观息烽集中营让我深刻认识到,和平与尊重生命的重要性。
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和平,努力维护和平的世界。
我们要尊重每一个生命,不论种族、宗教、性别或政治立场。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历史的悲剧重演,创造一个更加美好和谐的世界。
总的来说,参观息烽集中营是一次让我深刻反思和感慨的经历。
这次参观让我对人类历史中的恐怖暴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和平与尊重生命有了更加坚定的信念。
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参观这样的地方,从历史中汲取教训,珍爱和平,尊重生命。
愿和平永远在人类的世界中驻留。
【最新文档】参观息烽集中营心得体会-实用word文档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参观息烽集中营心得体会篇一:参观息烽集中营有感参观息烽集中营有感——江伦生201X年4月4日按照开展党的群众教育路线教育活动的要求,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于201X年4月4日,我局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到息烽集中营进行参观学习。
息烽集中营旧址为国民党于抗战时期在贵州设立的一所特别监狱、秘密监狱,与重庆望龙门看守所、渣滓洞监狱系统称为国民党军统的三大集中营。
其中息烽集中营规模最大。
在这里先后关押了中共党员、爱国民主人士、爱国将领等1200多人,屠杀和折磨致死600多人,400多人下落不明。
这里的犯人大多是被视为“情节严重的政治犯”,如爱国将士杨虎城将军及其家人、罗世文、许晓轩、宋绮红全家和韩子栋等知名共产党员和其他爱国人士。
来到至今仍保存完整的集中营营区,心情格外沉重,一座座土色的围墙,黑漆漆的瞭望塔,若隐若现的射击孔,更有让人毛骨悚然的“猫洞”,那就是曾经对所谓的“政治犯”严刑拷打的地方。
当听到讲解员讲到其中有一种最残酷的刑法“披麻戴孝”时,我们的眼前呈现一副血淋淋的场面,刽子手们用辣椒和辛辣物品涂抹在已打得皮开肉绽的革命者身上,再用纱布紧紧缠绕抛臵于烈日曝晒,过了多天后,当纱布与肉长在一起时再一层层剥开……只要犯人一旦被关进来,注定无法活着走出去。
我们何曾经历过这些残酷血腥的虐人待遇,试问当时的革命烈士是抱着怎样的决心和信念,才挺过这种地狱般的煎熬和折磨,才选择这样艰辛没有自由的道路?他们同样渴望呼吸新鲜的空气,同样渴望享受自由的阳光,但是他们却义无反顾地抱着一种坚定的信念,那就是建设新中国,解放全人类而走上了这条革命道路。
正是因为这些先烈和仁人志士拋头额、洒热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抱着对党的忠贞和坚定的信念,才换来今天如此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对此我们应倍加珍惜。
参观息烽集中营观后感

2021年7月14,我怀着沉重的心情,参观了息烽集中营,也接受了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洗礼。
息烽集中营,是三所秘密监狱中最大的、等级最高的一所。
共关押共产党员1200多人,屠杀和折磨致死600多人,400多人下落不明。
集中营有“忠斋”、“仁斋”、“孝斋”等监狱,其中“义斋”为女监狱,这里留下了小交通员“小萝卜头”玩耍和工作的身影和足迹。
但我印象最深的、过目不忘的却是猫洞,洞里的刑具令人发颤:披麻戴孝、打针、坐老虎凳、灌辣椒水等。
想一想都可怕。
如今的人们都认为:“在这样一个生态环境优美的地方关押,很好呀!”可我不这么想,失去了自由,还要被折磨。
这舒适吗?这快乐吗?
作为一名少先队员,作为未来的花朵,作为一名班干部,我们唯有继承他们不屈不挠,面对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才会成为祖国有用的人。
临走时,我在留言簿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为建设美丽而富强的国家,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息烽集中营—烽火不息,革命精神永存

息烽集中营—烽火不息,革命精神永存第一篇:息烽集中营—烽火不息,革命精神永存息烽集中营—烽火不息,革命精神永存息烽地处川黔要道,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有苗、布依等17个少数民族,南连贵阳,北接遵义。
息烽县由崇祯皇帝赐名,取“息息相关,烽火永靖”之意。
但真正让息烽出名的,却是一座魔窟式的监狱息烽集中营。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抗日烽火席卷全国。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全国人民奋起抗战。
但是,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统治集团内的顽固派,仍坚持其一党独裁统治。
为此,他们大力强化特务组织,设立集中营,继续逮捕和秘密关押共产党员、抗日民主人士和爱国进步人士。
1938年11月至1946年,国民党特务机关在大后方贵州息烽设立了秘密集中营,因其等级最高、规模最大、管理最严,而被国民党军统特务内部称之为监狱的“大学”。
这里四面环山,树木丛生,地势极为隐蔽。
蒋介石所以把这个秘密监狱选在息烽,有取熄灭峰火之意。
同时,蒋介石还把军统直属的“特训班”等16个机构设在息烽县城周围,这座仅2000多人的县城在1938年至1946年的8年中,就驻扎了国民党军统特务机关等各类人员15000多人,是当时县城人口的8倍息烽集中营在8年中,先后关押了共产党员、爱国将领、进步青年等各类人士1220余人,其中被秘密杀害和折磨致死600多人,400多人下落不明。
被关押的人员中包括著名的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一家,中共地下党员宋绮云夫妇及儿子宋振中(外号“小萝卜头”),中共党员、著名爱国将领黄显声将军,爱国民主人士马寅初等。
1946年息烽集中营撤销时,仅有72人被转移到重庆军统所属渣滓洞和白公馆监狱关押。
在息烽集中营这座阴森的人间魔窟里,特务们绞尽脑汁,对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软硬兼施,或酷刑拷打、肆意虐杀;或花言巧语、威胁利诱,企图在肉体上和精神上瓦解革命者的斗志,但他们的阴谋始终未能得逞,如意算盘一再落空。
1941年3月,被关押在息烽集中营的中共四川省委书记罗世文、中共川西特委军委委员车耀先,以及韩子栋(《红岩》中华子良原型)、许晓轩(《红岩》中许云峰原型)等一批各地党组织的重要骨干,利用放风和做工劳动的机会,秘密组建了狱中党支部。
从来壮烈不贪生许党为民万事轻

从来壮烈不贪生 许党为民万事轻——观息烽集中营有感“从来壮烈不贪生,许党为民万事轻”,学生时代读过小说《红岩》,深深地被革命烈士们视死如归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所震憾,曾想过什么时候能有机会去重庆看看渣滓洞到贵州看看息烽集中营。
今年11月份,单位分批组织全院干警去遵义和烽息等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我终于能亲身走进息烽集中营,感怀革命先烈在黑暗的囚牢和敌人的酷刑面前英勇抗争,犹如重读了一部血与火交织的史册。
息烽集中营,是抗战时期国民党军统所设的三所秘密监狱(重庆望龙门、白公馆、息烽集中营)中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管理最严的一所监狱,国民党内部称望龙门为“小学”、白公馆和渣滓洞为“中学”,而息烽集中营则称为“大学”,对外挂牌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息烽行辕”。
之所以叫“息烽”,据说是当年蒋介石和戴笠取的“熄灭革命烽火”之意。
走进“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息烽行辕”之门,但见两旁岗哨林立,炮楼雕堡间隔排列,足见其防守之严密。
不远处的人工湖旁,竖着一块写有“无霹雳手段,不显菩萨心肠”字样的牌子,字迹虽有些模糊,但能看出出自军统特务头子戴笠之手,由此可以想象出当年营内的阴森恐怖。
但在这样阴森恐怖的监狱中,国民党却给每个牢房冠以“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特”斋九个监号,其虚伪由此可见。
集中营共有52间监房,除关押“女犯”的“义斋”和关押非共产党人和爱国人士的“特斋”在内围墙外,其余几个“斋”均在内围墙内,每堵墙壁上都写满了“天堂人间,惟人自择”、“迷津无边,回头是岸”、“宁静忍耐,勿怨勿忧”等口号。
据介绍,从1938年11月设立到1946年7月撤销,集中营先后关押中共党员、爱国人士和进步青年1220余人,其中有600余人惨遭杀害,400多人下落不明,罗世文、车耀先、韩子栋等党的高级干部,马寅初、杨虎城、黄显声等爱国人士都曾被关押在这里,共和国最年轻的烈士“小萝卜头”宋振中及其父母宋绮云、徐林侠亦关押在这里。
在猫洞,我看到了一件件令人心颤的刑具,这里的酷刑更是赅人听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能忘却的记忆——息烽集中营有感
四天的贵州行飞快地流逝了。
可是我的内心总是无法平静,像有无数的风浪泛滥在心头,难以消逝。
其中,最让我感到震撼与悲愤的莫过于息烽集中营了。
息烽集中营坐落在贵阳北部66公里处,1938年,国民党在这里修建了这座集中营,与望龙门看守所、白公馆监狱统称为国民党军统的三大集中营。
在三所集中营中间,息烽集中营管理最严、规模最大、杀人关人最多,所以军统内部称之为“大学”。
从1938年11月建立到1946年7月撤销,先后关押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1220多人,其中600多人被杀害和折磨至死,幸存者不足百人。
著名爱国将领杨虎城一家、张学良、黄显声,杨虎城秘书宋绮云,他的夫人和幼子小萝卜头,中共地下党著名领导人罗世文、车耀先、《红岩》中许云峰的原型之一许晓轩、华子良的原型韩子栋、张露萍等,都在这里遭受残酷折磨。
进入集中营,有一种阴森的感觉。
低矮的囚室,黑暗的地牢,一帧帧黑白相片,令人追忆起那曾有过的残酷岁月。
一截枯树被栅栏包围着,讲解员说是许晓轩烈士写的,应是“先忧后乐”。
前两个字已经没有了。
据说,当年敌人逼许在这里写“先忧后乐、忠党爱国”几个字,许写到一半时,故意从梯子上摔落,他宁肯跌断手臂,也不向敌人屈服。
集中营里的毒刑有十几种,什么“水火交攻”、“灌辣椒水”、“钻刺指甲”等等,听着就毛骨悚然。
最恐怖的地方是“猫洞”。
本是一个深达百米天然岩溶洞,军统特务在洞内对革命志士施以残酷刑罚,再凄厉的叫喊洞外也听不见,又被他们称为“妙洞”。
看着息烽集中营七烈士的遗像和国民党逼供的十二种残忍大刑,心中既有泪水,又有怒火。
看着红军烈士的名字和年龄,一阵阵心酸,最老的56岁,年轻的仅仅13岁……
参观结束后,心里有诸多感慨。
息烽集中营描绘了一个悲怆、不屈的画面。
在这里,我们感受着逝去的那段血雨腥风的历史,看到了历史的息烽,息烽的历史,悲壮的历史,历史的悲壮,见证了社会主义曾经走过的那段黎明前的阴影。
在这里,孕育着革命前辈最为坚定的信仰,燃烧着共产党人最为光辉的人生。
有多少人在烽火岁月中抛妻舍子,有多少人在弥漫硝烟中血染沙场,有多少人经受了金钱美色的诱惑,有多少人忍受了酷刑拷打的折磨,即使被敌人的锁链磨砺的累累伤痕,即使被恶贼的竹签刺出了殷殷鲜血,也动摇不了他们在入党仪式上的铮铮誓言,也摧毁不了他们对共产主义事业的信仰和忠贞。
正是有了他们的牺牲,才能有我们的今天。
追昔抚今,在历史的震撼与当今的感受中,现实的意义凸现的更加明显了。
鹰犬般的特务、残酷无比的刑讯、毫无人性的虐杀、恶毒的精神与肉体的折磨在历史的车轮下已悄然遁去。
今天,没有集中营了,但我们不能忘记,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那些无数的英雄舍身捐躯为我们打造出来的,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啊。
不能忘怀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