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长春市高一历史备课
高一必修一历史教案5篇
高一必修一历史教案5篇高一必修一历史教案5篇在备教案的时候,每个老师要去学习大量的参考材料,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高一必修一历史教案,快来借鉴一下并自己写一篇与我们分享吧!高一必修一历史教案学习需要的分析1、学习内容的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本单元共四个课时: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这四个课时主要围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拓展、基本形成与最终形成过程进行的。
而“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在本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新航路的开辟与海外殖民扩张世界市场的拓展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本课共分为三个子目:从珍妮机到蒸汽机;从工场到工厂;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三个子目之间隐藏着一种因果关系。
前两个子目是因,后一个子目是果。
或者从某种程度上,第一个子目是因,后两个子目是果。
而“从珍妮机到蒸汽机”又成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核心。
正是由于瓦特的改良蒸汽机的问世,一切都开始变得不一样了。
鉴于以上分析,我将本课的重点设为:蒸汽机的改良和使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难点设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影响。
2、学习者分析:本次的授课对象是某重点高中一年级学生。
高一学生已有了初中三年历史学习的基础,对基本历史事件已有了初步了解。
但对历史事件的内部分析能力仍有所欠缺。
高一学生刚刚步入高中,思维比较活跃,思考问题时具有创新精神。
但由于知识积累的限制,他们对史实的掌握不够全面,且对史料解析的能力有待提高,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师生共同完成。
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能力:了解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知道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在哪个国家进行,通过史家论坛之比较,分析个中缘由是什么,培养学生阅读运用史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在棉纺织业进行,充分认识到瓦特的改良蒸汽机对人类影响是巨大的。
高一历史必修一全册集体备课教案(人教版)
高一历史必修一全册集体备课教案(人教版)m 高一历史备课组集体备课教案主备人:教学对象:时间:课题课程标准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目标1.1、知识与能力:培养利用历史资料分析、处理的能力,通过讨论与思考,初步2.培养学生用历史眼光和历史意识来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影响。
3.2、过程与方法:4.采取学、思、论、导四步教学法。
即自学,深思,讨论,点评诱导。
5.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几千年前,就有了相当的完备的国家运行机制,有相当高的政治文明,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力,自豪感。
认识到中国是一个源源流长的文明古国,理解宗法制对历史和现实的影响。
重点难点重点: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难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教学方法比较法、资料收集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学案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集体教案个性化教案第一课时【导入新课】温故知新:先填后背——写出从夏至清的朝代顺序名称。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三国、、南北朝、、五代十国、辽、、西夏、、清【教学过程】A.各组合作按照学案提纲完成本课基本内容。
(10分钟)一、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政治制度特点①第一个国家政权②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③王位继承传子制度二、商朝(约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政治制度特点①商王具有支配内服外服的实际权力②商王对外服控制力是有限的③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三、西周政治制度1、分封制(1)对象:同姓亲族(分封主体)、功臣、姻亲、附属国、殷商降族(2)内容:核心是分封土地、人民受封诸侯有政治、经济、军事义务(3)影响:①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臣属关系更加明确)②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2、宗法制度(1)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土地继承上的矛盾(2)性质: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
高一历史全册教案
高一历史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高一历史全册的教学内容和研究目标。
2. 熟悉历史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和认知水平。
二、教学内容全册的历史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模块:1. 第一模块:古代人类文明的形成和发展2. 第二模块:中国古代的政治机构和社会制度3. 第三模块: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变革4. 第四模块:世界古代文明交流与发展5. 第五模块:现代史和当代世界史每个模块将侧重于相关历史事件、人物和背景知识的介绍和分析,让学生能够全面了解中国和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
三、教学方法和策略1. 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生动展示历史事件和文化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案例分析:选取有代表性的历史案例,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和思考,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3. 讨论和互动:组织小组讨论和班级活动,鼓励学生进行知识交流和思想碰撞,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手工制作和展示:组织学生进行历史手工制作和展示活动,例如制作历史模型、画册和展板,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实践和应用。
5. 小组研究和报告:让学生自主选择研究课题,进行小组合作研究和报告,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研究能力。
四、评估方式1. 课堂表现:包括学生对教师提问的回答、参与讨论和活动的积极程度等。
2. 作业和考试:通过书面作业和期末考试等方式,评估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小组研究报告:评估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使用高中历史教材中的相关章节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2. 多媒体设备:使用电脑、投影仪、音响等设备,播放历史相关的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内容。
3. 图书和资料:提供相关历史图书和资料供学生参考和借阅。
4. 实物展示:准备一些历史文物和实物,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的魅力。
六、教学时序安排1. 第一学期:完成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的教学内容。
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
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案
教案的核心目标是引导学生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背景、过程及其影响,同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在设计教案时,教师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制定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兴趣的教学活动。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和时间线索。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包括历史现象的归纳、历史资料的分析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民族认同感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
本节课将以“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为例,探讨这一时期哲学思想的繁荣与特点。
【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辅以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历史文献、图表等。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学生对春秋战国时期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系统讲解诸子百家的背景、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3.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探讨不同学派的思想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4. 案例分析:选取具体的历史事件,让学生分析诸子百家思想在其中的体现。
5.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成果,深化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
6.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某一学派思想的短论文。
【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和作业的形式,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思维能力的提升。
【教学反思】
教师需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结语:。
高一历史备课组方案
高一历史备课组方案1. 目的和意义本备课组方案旨在为高一历史教学提供清晰的教学目标和计划,帮助教师们更好地组织和准备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2. 教学目标根据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本备课组设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历史观,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
- 使学生掌握历史的基本知识和重要事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使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
3. 教学内容本备课组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划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 世界史每个部分再细分为不同的单元和章节,每个章节都有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4. 教学方法和手段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本备课组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和事件。
-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
-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和视频,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5. 教学计划和进度本备课组将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和进度,确保每个章节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教学。
6. 教学质量评估为了确保教学效果,本备课组将定期进行教学质量评估,包括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分析,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观察和反馈,以及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教学满意度调查等。
7. 备课组活动本备课组将定期组织备课组活动,包括教学研讨、教学资源共享、教学经验交流等,以提高备课组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以上是本备课组方案的主要内容,我们相信,通过本备课组的共同努力,高一历史教学将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完整版)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1高一历史集体备课
高一历史集体备课(2010.3.10)主讲人:曾红丽一.本期计划:1.进度安排:期中考试前第四单元结束。
本期完成必修二。
2.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对历史学科不够重视,思想上认为它是副科,普遍存在偏科现象。
由于开课较少,学科内容多,老师也存在必须赶进度的状况,因而难以顾及课堂的生动性。
部分学生不感兴趣。
但也有部分学生已经有想法要读文科,因此很认真。
3.想法对策: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尽量拓展教材知识,注重和现实的结合,力求课堂的生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抓住课堂45分钟,向课堂要质量,尽量在课堂完成巩固练习。
充分利用好期中考试的机会,帮助学生查漏补缺。
二.关于必修二第一第二课的集体备课: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重点:农业生产的发展难点: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教学建议:本课教材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我国古代农业的发展状况: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生产力的发展是上述所有内容产生、发展和演变的根本因素。
建议在教学过程中以生产力发展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为核心,加强对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本课引言部分分别从上古传说和考古发现两个方面介绍中国早期农业的起源。
建议教师利用十二生肖中与农业有关的动物引入,引发学生兴趣,进行本课学习。
第一目“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教材介绍了中国农业的起源和早期农业生产的状况。
中国是世界农业的起源地之一,农业起源于距今一万年左右,距今七八千年时原始农业已相当发达。
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刀耕火种;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使农业生产力提高;商周时期,人们已懂得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绿肥和治虫灭害等技术;西周时期,农作物种类更加丰富。
人们也由经常迁徙走向定居生活。
教学建议:利用【历史纵横】中的材料以及我们今天的食物结构,进行横向纵向的比较。
引导学生认识中国是世界农业的起源地之一,中国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
高一历史备课集体策划
高一历史备课集体策划1. 教学目标通过集体备课,我们旨在达成以下教学目标:- 理解并掌握历史知识,提高历史素养。
-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 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
2. 教学内容我们计划按照以下内容进行教学:- 中国古代史:从远古时代到清朝灭亡。
- 中国近现代史:从辛亥革命到改革开放。
- 世界史:从古代文明到现代社会。
3. 教学方法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历史知识,阐述历史事件。
-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 案例分析法:分析历史事件,引导学生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4. 教学资源我们将利用以下教学资源:- 教材:选用权威、适合学生水平的教材。
-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教学。
- 视频资料:选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历史纪录片或视频资料,丰富教学手段。
5. 教学评价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评价方式:-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 考试成绩:包括期中和期末考试。
-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馈,以便进行调整。
6. 备课安排我们计划按照以下安排进行备课:- 每周一下午进行集体备课,每位教师负责讲解自己所在单元的内容。
- 备课过程中,各位教师就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进行充分讨论,形成统一的教学方案。
- 每位教师在备课前需提前查阅相关资料,做好充分的准备。
7. 教学进度安排我们计划按照以下进度进行教学:- 第一学期: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
- 第二学期:世界史。
每周上课两节,每节课时长45分钟。
8. 工作计划为了确保教学质量,我们将按照以下工作计划进行:- 每位教师认真备课,确保教学内容充实、准确。
- 备课过程中,充分讨论,形成统一的教学方案。
- 教学中,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 定期进行教学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调整教学方案。
通过以上策划,我们相信能够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兴趣。
高一历史备课组计划
高一历史备课组计划一、课程目标与要求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1. 掌握历史基础知识,了解人类历史发展基本过程,认识历史对社会发展与个人成长的积极作用,形成“四个自信”。
2. 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
3. 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 初步形成属于现代合格公民所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以应对新的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
二、教材分析与内容安排本学期使用《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教科书,内容包括中国和世界古代史、中国和世界近现代史两大板块。
本书按照历史发展的时序,共分为七个单元。
在内容选择上坚持时代性,注重选择中外交往交流交融、革命与改革转型、科技文化与社会进步等内容,有助于学生了解不同时段的历史发展特点、认知历史演进脉络及文明发展程度、审视和思考不同国家民族的历史发展道路,但内容安排的难度相对较低,有利于为高中学生呈现清晰的中外历史发展脉络。
各单元下设的课文、栏目、图表等,旨在创设探究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方式,掌握陈述性、程序性和策略性知识,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和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
此外,教材在课文系统之外还设置了两个辅栏系统。
辅栏系统的设置以统合相关的学习内容为原则,具有拓展性和探究性,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学生学情分析本学期我担任高一2个班级的历史教学工作。
由于初中新课标历史只学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部分,因此学生对于中国及世界古代史知识基本上是一片空白,尤其是世界史部分更是如此。
在教材内容上我们应合理安排教学进度,恰当选择典型材料进行精讲精练。
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工作,争取使学生能尽快适应高中历史教学的新特点、新要求。
并逐步熟悉高考题型及解题方法,做好高中历史知识的初步复习与巩固。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根据本届学生的特点和我校的实际,本学期高一历史会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具体如下:1. 兼顾教法改革与学法指导相结合,以学法指导来促进教法改革。
开学第一课高一历史教案
开学第一课高一历史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高中历史课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2.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3.引导学生掌握历史学习方法,提高历史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高中历史课程的基本内容、历史学习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掌握历史学习方法。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2.展示历史图片,引发学生对历史的关注。
(二)课程内容介绍1.简要介绍高中历史课程的基本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等。
2.分析高中历史课程的特点,如时间跨度长、内容丰富、涉及领域广泛等。
(三)历史学习方法指导1.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过程、结果及其影响。
2.教授学生如何利用历史资料、历史地图、历史表格等工具学习历史。
3.介绍历史分析方法,如史料分析、历史比较、历史推理等。
(四)课堂互动1.分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历史的认识,分享学习历史的心得。
2.案例分析:选取一个历史事件,让学生分析其背后的原因、过程、结果及其影响。
(五)课后作业1.让学生预习高中历史教材第一课,了解教材的基本结构和内容。
2.收集一个历史事件的相关资料,下节课分享。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2.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是否得到了激发?3.学生是否掌握了历史学习方法?4.课堂互动是否有效,学生对历史的认识是否有所提高?一、导入新课2.展示历史图片:请大家看这张图片,这是哪个历史时期的事件?图片中的人物是谁?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二、课程内容介绍1.高中历史课程的基本内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
2.高中历史课程的特点:时间跨度长、内容丰富、涉及领域广泛。
三、历史学习方法指导1.关注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过程、结果及其影响。
2.利用历史资料、历史地图、历史表格等工具学习历史。
3.历史分析方法:史料分析、历史比较、历史推理。
四、课堂互动1.分组讨论:请大家谈谈自己对历史的认识,分享一下学习历史的心得。
高一历史备课组工作计划范文五篇
高一历史备课组工作计划范文五篇高一历史备课组工作计划篇1一、指导思想:在学校教学领导小组的宏观部署下,在教务处、教科室和高一年级组的统筹下,以提高学科教学教育质量为目标,积极学习课程教学改革思想,在夯实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
二、对教学各个层面的要求:1.教学进度。
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包括:必修二和必修三第1、2专题。
2.集体备课。
本学期的高一历史备课要做到既有结合又有个性发挥,新老合作,取长补短。
本备课组共同收集整理教学资料并做到资源高度共享。
每人在讲授新课前认真钻研教学内容,并于备课组会上作教材分析发言,同时要将教学该内容期间提供所有材料供本备课组成员参考。
杜绝不加修改的`使用别人教案或直接使用从网上下载的教案,要求做到教学资源的优化处理。
3.教学要求。
本学期所有班级的教学都要以“立足课本、狠抓基础、培养习惯”为教学指导思想,做到“起点要低,讲解要透,因人施教”。
尤其注意培养学生的听课、作业、笔记、积极思维、自主学习等行为习惯。
坚持抓学生基本素质的积累。
另外,在强化班和普通班教学方面是不同的,老师在教学的实施、目标方面要有一定的区别。
三、在课堂教学上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中,不停留在简单地传授书本知识,对教材进行一定程度的拓展,努力挖掘趣味性的东西,实际生活中能碰到的情况,时事新闻等,引入到教学中,达到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把书本中枯燥的理论,转化为通俗易懂的例子,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在主观作用下取得进步。
2.注意从实例出发,从感性到理性;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比较相近的知识点;注意从已有知识出发,启发学生思考。
3.加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比较问题和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组织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1.每周组织一次集体备课和理论学习活动。
做到“三定”――双周四下午为固定的备课组活动时间,教学中遇到问题随时讨论;每次活动有明确的内容;每课或联系较紧密的几课定一中心发言人,负责教学的整体设计,提出教学的设想,大家讨论补充,探究最佳,实现资源共享。
高一年级历史优秀教案优秀13篇
高一年级历史优秀教案优秀13篇高一历史教案篇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在讲述本课内容之前,引导学生回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点,了解这一时期文化发展的时代背景。
一、思想本部分内容包括老子、孔子和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和成就。
本部分知识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
教师可以在学生回忆所学内容的基础上,加以补充。
并引导学生对各思想家的思想进行评析。
二、文学本部分内容包括《诗经》、屈原和诸子散文。
《诗经》、屈原这部分内容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
教师可以在学生回忆所学内容的基础上,对于初中课本未涉及的内容加以强调。
在讲述诸子散文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已学过的语文知识了学习这部分知识。
并让学生认识到诸子通过其散文向世人阐述其思想。
三、艺术教师可以利用相关的历史图片讲述这部分内容。
四、天文和物理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天文成就,学生在初中就已经学过,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已学内容。
并强调天文成就的年代、比西方的时间。
战国时期物理学的发展是以前学生没有学过的,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当时中国物理学取得的成就。
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补充。
五、医学本部分内容学生也已学过,教师引导学生简要回顾即可。
新版高一历史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
掌握诸子百家的思想特征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主张;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及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以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行推理分析,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学会用观察法、比较法等方法学习有关问题。
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
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及时而恰当的评价。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活跃而繁荣的文化盛况的学习,使学生对祖国文化有深入的认识,从而更加热爱祖国历史与文化,有志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逐步培育起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高一历史备课组计划
高一历史备课组计划随着新学期的到来,高一历史备课组也迎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
为了确保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们备课组经过深入研讨,制定了以下详细的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设定我们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使他们能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理解历史发展的脉络,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同时,我们还将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分析历史事件,形成自己的见解。
二、教材内容分析本学期的教材涵盖了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等多个方面,内容丰富,知识面广。
我们将对教材进行深入分析,挖掘其中的重点和难点,确保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历史知识。
三、学生学情调研为了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我们将进行学情调研,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态度和兴趣爱好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调研,我们将制定更加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方法创新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情境模拟、小组讨论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我们还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五、课堂管理策略为了维护良好的课堂秩序,我们将制定严格的课堂管理策略。
我们将明确课堂纪律,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困难和需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六、教学资源整合我们将积极整合各类教学资源,如教科书、参考书、网络资源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
同时,我们还将与其他学科备课组进行合作,共同开发跨学科的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七、教学评价机制为了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们将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
除了传统的笔试和作业评价外,我们还将注重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讨论成果、研究报告等方面的评价。
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他们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指导。
八、教师协作与发展备课组内的教师将加强协作,共同研讨教学问题,分享教学经验。
高一历史备课组教学计划4篇
高一历史备课组教学计划4篇高一历史备课组教学计划篇1本学期是高中六个学期的第一个学期,学生在中考时是开卷考试,历史基础大多比较薄弱,而高中教材理论性比较强。
因此要很抓教学常规和基础。
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
一、关于教学1、备课:做到深和通。
教师必须按教学进度提前写好单元教学计划,在备课组组织下集体备课,深入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弄清本课在承上启下的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熟悉教材的全部内容,写好课时教案。
教案设计要做到规范化。
另外,认真做好导学案,考虑到学生语数外的学习任务较重,导学案要求在课堂完成。
2、上课:(1)明确目标。
明确单元及课时目标,整个教学过程要紧扣教学目标,及时反馈,合理调控,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2)设计好导语。
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设计好导语,以新颖的方式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地吸引到教学目标上来,为实施教学目标创设良好的学习气氛。
(3)把握好内容。
重点要突出,讲授要得法,要在重点、难点和关键地方下功夫,防止面面俱到,贪多求全和主次不分的现象。
(4)注意启发式教学。
讲授知识富有启发性,努力做到科学准确,深入浅出,具体形象,生动有趣;要注意启发式的提问,精心设置问题意境,做到难易适中,形成探索性问题群;讨论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鼓励发表独到见解,引导学生讨论围绕中心,逐步深化。
(5)学法要指导。
鼓励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自学能力和探索精神。
(6)课堂重训练。
课堂教学的过程应该是教师精心组织,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的训练过程,课堂习题配备要精当,有梯度,使优生和后进生都能得到训练。
(7)优化教学环节。
做到语言要精炼,富于启发性和趣味性,板书板画设计要科学;书写规范工整、大小适宜;教态亲切自然,感情真挚;注意仪表,衣着朴素大方,堪为表率。
(8)采用现代教学手段。
自觉地将现代教学媒体引进课堂教学,运用多媒体教学要恰当有效。
(9)运用课堂教学机智。
高中高一上学期历史教案
高中高一上学期历史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 了解历史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2) 了解史前文明的形成和发展;3) 了解古代文明的兴衰变迁;4) 了解中世纪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
2. 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分析能力;2) 培养学生的历史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能力;3) 培养学生的历史事件的归纳和总结能力。
3. 情感目标。
1) 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和热爱;2) 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理解;3) 培养学生对历史发展的思考和探索。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1) 史前文明的形成和发展;2) 古代文明的兴衰变迁;3) 中世纪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
2. 教学难点。
1) 学生对史前文明的认识和理解;2) 学生对古代文明的兴衰变迁的把握;3) 学生对中世纪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的理解和分析。
三、教学内容。
1. 史前文明的形成和发展。
1) 史前时期的概念和特点;2) 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的主要特点;3) 史前文明的发展和影响。
2. 古代文明的兴衰变迁。
1) 早期古代文明的形成和发展;2) 古代文明的兴盛和衰落;3) 古代文明的影响和启示。
3. 中世纪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
1) 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发展;2) 中世纪欧洲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3) 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和影响。
四、教学方法。
1. 案例教学法。
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和分析历史。
2. 讨论教学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思维的碰撞和交流。
3. 多媒体教学法。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生动形象地呈现历史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介绍史前文明的发展和影响,引起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习。
通过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了解史前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古代文明的兴衰变迁,以及中世纪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
3. 讨论。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史前文明、古代文明和中世纪欧洲的相关问题,促进学生思维的碰撞和交流。
2010年高一历史备课组计划
2010年高一历史备课组计划2010年高一历史备课组计划一:现状分析——教学方面:1.教师刚刚接触新教材,对于三年教材的整体把握还不到位,在教学设计中还不够充分体现学生的探究精神。
2.课堂上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手段不够丰富。
3.辅导差生方面的措施不够灵活。
4.教师所具备的其他学科的知识需要不断学习,如地理、政治学科等。
学生方面:1.初高中历史知识衔接难。
现在的高中新教材用的是模块专题方式来编写,是建立在学生对初中历史基础知识掌握较牢基础之上的,而历史由于不是初中学生必考科目,所以学生基础知识不牢。
2.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由于一些网络知识的欠缺或资源有限并不是每一节课都能使学生具备自己动手探究问题的能力。
3.历史对学科不重视,学习态度不端正。
教材方面:1.新教材用的是模块专题方式来编写,是建立在学生对初中历史基础知识掌握较牢基础之上的,对于基础知识较弱的学生来说,掌握较难。
2.教材内容偏难,如第二、第三单元的知识,而且离学生生活较远,学生不易理解。
3.教材编排每一课内容含量过大,课上时间过紧。
二、教学目的及任务:1、要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2、在掌握基本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及基本方法。
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合作学习。
4、通过学习,进一步了解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进一步具有世界眼光,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的文化传统。
三、具体措施:1.在课改中充分认识课程标准的重要地位,认真学习课程标准,以课程标准为依托,每一课都要依照课程标准进行备课。
高一历史备课组计划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高一历史备课组方案高一历史备课组方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历史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培育同学的历史思维力量和历史观看力量。
2.激发同学对历史的爱好和宠爱,培育同学对历史的审美力量和历史文化的观赏力量。
3.培育同学的历史争辩力量,提高同学的历史学习效果。
4.培育同学的历史眼光和历史分析力量,促使同学对历史问题有深化思考和推断力量。
二、教学内容:本备课组方案主要围绕高一历史教材中的重点内容进行教学备课。
1.第一单元:道德经典与人生才智(估计授课时间:1周)主要学习内容:(1)道德经典的概念和作用。
(2)借助道德经典学习古人的人生才智。
(3)争辩古代经典著作的思维方式和思想内涵。
2.其次单元:古代文明的探究(估计授课时间:2周)主要学习内容:(1)古代文明的起源与进展。
(2)探究古代文明的方法与途径。
(3)学习古代文明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3.第三单元:中国古代历史与历史故事(估计授课时间:2周)主要学习内容: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基本概念和时代划分。
(2)学习中国古代历史中的重要大事和人物。
(3)了解中国古代历史中的历史故事和历史典故。
4.第四单元:近代史与时代变迁(估计授课时间:2周)主要学习内容:(1)学习近代史的基本概念和时代划分。
(2)了解近代史中的重要大事和人物。
(3)探究近代史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5.第五单元:历史与现实问题(估计授课时间:2周)主要学习内容:(1)学习历史与现实问题的联系和对比。
(2)分析历史大事对现实社会的影响和启示。
(3)培育同学的历史思维力量和历史分析力量。
三、教学方法:本备课组方案将接受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
1.讲授法:通过讲解教材内容和历史大事,激发同学的爱好,提高同学的学习乐观性。
2.争辩法:组织同学进行小组争辩,提高同学的思维力量和分析力量。
3.课件呈现法:结合多媒体技术,利用课件呈现图片、视频等资料,直观地呈现历史大事和文化遗产。
高一年级历史教案
高一年级历史教案为了更好地帮助高一年级学生掌握历史知识,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和思考能力,本篇教案提供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大纲、教学评价等详细指导。
教学目标1.了解“民族国家” 的概念,并能运用所学知识,理解国家的形成、巩固和发展;2.掌握近代中国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影响;3.理解近代中国经济、人口和社会等方面的变化,把握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脉络;4.提高思辨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民族国家” 的概念和特征,并掌握近代中国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影响。
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对近代中国的经济、人口和社会等方面进行拓展思考。
本堂课的教学难点在于:如何通过历史事件和运动的描述,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民族国家” 的概念以及近代中国运动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同时,还需要学生对历史事件和运动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分析,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历史素养。
教学方法1.课前问答:通过课前问答,引导学生针对本课的教学目的和重点进行思考和交流;2.视听展示法:通过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呈现历史事件和运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3.课堂讨论法:通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和运动进行分析和思考,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合作精神;4.作业辅助法:通过出题和批改作业,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
教学内容和大纲第一节:了解“民族国家”的概念1.什么是“民族国家”?2.民族国家的基本特征有哪些?3.民族国家的形成、巩固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第二节:掌握近代中国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影响1.辛亥革命的背景和意义;2.转型期的军阀混战;3.国共两党的合作和分歧;4.日本帝国主义入侵和民族抗争。
第三节:理解近代中国经济、人口和社会等方面的变化1.近代中国的经济现代化进程;2.人口的变化和社会状况的变迁;3.政治制度和文化意识等方面的变化。
教学评价本节课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如课前问答、视听展示、课堂讨论和作业辅助等,旨在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历史素养。
高一历史必修一教案
高一历史必修一教案教案标题:探索古代文明——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过程;2. 掌握中国古代文明的主要特征和代表性成就;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文化意识。
教学重点:1. 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2. 商、周、秦、汉等时期的主要文化成就;3. 古代文明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教学难点:1. 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复杂性和多样性;2. 分析古代文明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教学准备:1. 教材:《高中历史必修一》;2. 多媒体设备;3. 教学课件和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回顾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成就;2. 提出问题:你认为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是什么?为什么中国古代文明能够取得如此伟大的成就?二、知识讲授(30分钟)1. 介绍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过程,重点讲解商、周、秦、汉等时期的主要文化成就;2. 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3. 引导学生分析古代文明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如道德观念、科技发展、政治制度等方面。
三、案例分析与讨论(20分钟)1. 提供一个案例,如古代农业技术的发展,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探讨古代文明对现代社会的影响;2. 分组讨论,学生展示自己的观点和分析结果;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形成结论。
四、拓展活动(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小研究,选择一个古代文明的代表性成就进行深入了解;2. 学生准备短暂的小报告,向全班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3. 全班讨论,学生互相提问和交流。
五、课堂总结(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2. 提醒学生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教学延伸: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的小论文;2. 鼓励学生自主阅读相关书籍和资料,拓宽知识面;3. 利用互联网资源,让学生进行在线学习和交流。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2. 小组讨论评估: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与讨论环节的表现;3. 小报告评估:评估学生在拓展活动中的研究成果和表达能力;4. 作业评估: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历史Ⅰ》中学习专题确定的原则
• (1)、以人类政治活动发展主线及其时段 性政治发展特征为基本内容来确定学习专 题。 • 第一、强调专题在反映人类政治历史发展 进程中的代表性。 • 第二、强调学习专题的整体性特征。
(二)《历史Ⅰ》中学习专题确定 的原则
• 1、以人类政治活动发展主线及其时段性政 治发展特征为基本内容来确定学习专题。 • 2、坚持古今贯通、中外相连的整体性原则 来确定学习专题 • 3、坚持以贴近时代、有所侧重的原则来确 定学习专题
(三)、关于《历史Ⅰ》学习目标 的说明 • 第三,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历史Ⅰ》规定的目标是“理解从 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 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 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 斗的人生理想。”
(四)、《历史Ⅰ》内容概要分析
• 在本册教材中,全部内容分为8个单元、 共27课来展开。大体上说, • 第一、二单元讨论古代政治制度, • 第三、四、五单元讨论近代政治制度 与相关事件, • 第六、七、八单元讨论现当代政治制 度与政治格局。
(四)、《历史Ⅰ》内容概要分析
• 单元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1、本专题设置的意义 • (1)这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在政治方面的第 一个缩影。 • (2)从这一专题学习会更深刻更科学地了 解中国国情,重视自己国家的历史传统。 • (3)也会更深刻地了解世界。
单元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2、本专题的主线和重点 • 一条主线:这一条主线是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制。 • 重点: • (1)、“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的建立,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 (2)、“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单元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3、本专题的难点 • 这一专题是专讲制度方面的历史,名 词概念比较多,内容比较单调缺少趣 味。如何将本专题的内容尽量讲生动、 讲得与现实生活结合、引起学生的学 习兴趣,这是本专题讲授的最大难点。
单元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处理难点的建议: • (1)教师尽其可能地多阅读必要的资料,即教学 资源;(2)可以用图表的形式把历史政治制度的 发展脉络理清;(3)抓住课程标准“古今贯通、 中外关联”的特点,讲高中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史时,尽量和初中历史已学过的中国近代史、世 界史联系起来,让学生独立思考;( 4) 在教课 中尽量利用图片、影视作品,引起学生兴趣、使 教学感性化、立体化。
二、关于历史(必修一)学习模块 的说明和认识
• (一)、高中历史必修一课程内容设置的 必要性 • 探讨中外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重大政 治事件及其重要历史人物在人类历史进程 中的作用及其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 教训,是我们了解人类政治活动史的重要 内容,也是我们历史学习的目的之一,因 此它也就成为高中历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 一。
单元二
• • • • •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本专题四个重点知识: 第一,伯利克里改革的内容。 第二,雅典民主制度的历史作用。 第三,罗马法的主要内容。 第四,万民法对维系罗马帝国的统治 所起的作用。
(三)、关于《历史Ⅰ》学习目标 的说明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一,在知识目标上,《历史Ⅰ》 规定,通过学习,要能够“了解人 类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政治事件 及其代表人物等基本史实,正确认 识历史上的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 斗争,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 律。”
(三)、关于《历史Ⅰ》学习目标 的说明
• 第二,在方法与能力目标上,课标提 出的要求是:“学习搜集历史上有关 政治活动方面的资料,并能进行初步 的归纳与分析;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来 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 历史影响,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 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 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
• 高一历史市集体备课
一、专题式教学的特点及及对教学
的利与弊
• (一)、专题式教学的特点 • 第一,在知识处理上更加灵活。一个模块, 就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教学系统,内容 相对独立、完整。 第二,知识的专题性和包容性突出。必修 课24个专题,不枝不蔓,主题突出;贯通 古今,融汇中外,涵盖性强。 第三,知识的选择性和个性化明显。
(三)专题史体例对教学的利弊
• 1、对教学有利的方面: • (1).避免了与初中历史课程的简单重复 ,给人 耳目一新的感觉; • (2).可以灵活地选择历史内容,并有较大的包 容性; • (3)便于从一个特定的视角,对历史事件、历史 现象和历史人物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探究; • (4).加强了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容易激发学习 的积极性; • (5).有利于加强中国史与世界史的横向之间、 古代史和近代史纵向之间的联系和比较;
2、对教学不利的方面:
• (1).知识系统不完整,同一阶段不同历史现象 的联系不紧密 ; • (2).古今史、中外史合编的跳跃性大,专题新 知识的学习缺少旧知识的铺垫 ; • (3).专题性的历史内容理论性强,难度加大; • (4).各模块教材之间历史知识的重复 ; • (5).从古代到近、现代时序上的双重编排,不 利于中外史的横向比较,而且容易使学生造成厌 烦情绪。
单元二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 1、本专题设置的意义
• (1)、使学生了解希腊、罗马在政治 制度方面的各自特点及其对人类文明 发展的意义与启示。 • (2)、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 建设、完善和发展是有可借鉴之处的。
单元二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 2、本专题的主线和重点 • 两条主线: • (1)第一条线索就是希腊城邦的兴起和雅 典民主政治制度确立的过程。 • (2)、本专题的另一条基本线索是罗马法 的起源、发展、确立和完善的过程及其对 后世的影响。
(二)、教科书内容的新变化
• (1)对原有知识结构的拉伸和压缩──知识结构 的再充实和凝练
• “拉伸”的例子,如“第 六 单元《现代中国的政 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课目是这样的: 课题1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课题2 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压缩”的例子。比如“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 政治制度》, • (2)知识的专题性、学术化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