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农村土地人口基本情况数据
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以湖北省宜城市为例二〇〇九年二月目录一.地区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考察目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考察技术路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准备阶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访谈阶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实地考察阶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考察路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考察实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成果分析阶段...............................................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考察成果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建设用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建设用地问题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湖北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湖北省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湖北省第六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省统计局联合发布全省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
人口总量——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全省常住人口为57237740人。
这里常住人口的统计口径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户口在外乡镇街道,离开户口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全省户籍人口为61759720人(含户口待定)。
若进行初步比较,与2000年底公安统计的户籍人口59359897人相比,增长了2399823人,增长了4.04%。
数据表明,十年来湖北省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
家庭户人口——这次人口普查,全省常住人口共有家庭户16698928户,家庭户人口为52744179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6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51人减少了0.35人。
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主要是由于湖北省生育水平不断下降、迁移流动人口增加、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的影响。
性别构成——这次人口普查,全省常住人口中,男性为29392920人,占总人口的51.35%;女性为27844820人,占总人口的48.65%。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8.59下降为105.56。
年龄构成——这次人口普查,全省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7963523人,占总人口的13.91%;15-64岁的人口为44070111人,占总人口的 77.00%;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5204106人,占总人口的9.09%。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8.96 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了6.18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2.78个百分点。
湖北省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说明随着湖北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条件的巨大改善,生育率持续保持较低水平,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
湖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实施方案
湖北省第二次土地资源调查方案彭栋学号:日期:2023/5/3目录(一)调查目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重要任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农村土地调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基本农田调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图件编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成果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技术路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技术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数据成果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图件成果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文字成果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数据库成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第二次土地调查的组织实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我国农地流转特征及规律的实证研究——湖北省仙桃市93户农户的调研
本调查区域选择在湖北省仙桃市。 仙桃市地 处江汉平原腹 地 , 著名的鱼米之 乡 , 是 国家第一 批商品粮基地。全市共有耕地 161 万亩 , 3. 7 其中 旱地 5 . 万亩。总人 口 1 8 ,其 中农业人 口 68 5 4万
此被有关人士誉为一场“ 新的土地革命” 农地制 。
度配置功能 的缺陷和农 地制度效率 的不断下 降 是导致我 国农地细分 、 撂荒 、 闲置及农户经 营规
[ 要] 摘 土地 问题是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核心 , 是农村稳定的基础。农地流转是对我
国传统家庭承 包责任制的有效改进 , 它一方面有利于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 实彻底 解放 , 令其安心从事非农产业。 目前我 国的农地仍存
在 流转不起来、 流转不规 范、 流转面积有限、 流转期限较短等诸 多问题。 本文通过 实地调研 , 以 湖北省仙桃市为例对我 国农地流转的特征和规律进行 了考察和分析 , 以期对未来我 国农地流
生的时期是不重叠的 , 也就是说农户可 以根据某 时期的特定情况 自由决定是转 出还是转入土地 。
的全面性和代表性 , 此次调查涉及 的农户分布于 仙桃市的 6 个乡镇 2 个村 , 0 共填写问卷 12 , 1份 其 中有效问卷 9 份。调查主要 内容涉及农户家 3
庭基本特征 、 农户财富禀赋 、 农户资源禀赋 、 农地
.
f ~G 4 s
RMS ECONOM Y
网
维普资讯
土 地 问题
新 疆 农 垦 经 矫
20, 0 61 0
产规模 , 多种多收。 本次调查 由在校 的土地 资源管理专业 的 9 名博士生及 7名硕 士于 20 年暑期共 同完成 , 05 通过下乡入户 由受访农户直接填写调查 问卷 的
湖北省土地利用现状
湖北省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湖北省地处我国中部腹地,长江横贯东西,省域地势呈三面高、中间低、向南敞开的态势.西、北、东三面被武陵山、巫山、大巴山、桐柏山、大别山、幕阜山诸山环绕;中南部为江汉平原,地势平坦开阔,与洞庭湖相连。
东西长约740公里,南北宽约470公里,土地总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辖12个省辖市、1个自治州,39个市辖区、24个县级市(其中3个直管市)、37个县、2个自治县、1个林区.一。
湖北省各类用地数量湖北省土地利用呈“七山一水两分田”的格局.根据2005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全省农用地面积1466。
38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8.88%;建设用地面积136。
76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
36%;未利用地面积255。
74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3。
76%。
1.农用地耕地面积467.52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5。
15%,主要分布在江汉平原、鄂北岗地和鄂东沿江平原。
园地面积42。
66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
29%,主要分布在长江山峡河谷地带、清江流域和鄂南幕阜山区。
林地面积793.89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2.71%,主要分布在山区和丘陵地区,平原地区分布较少,与湖北省的地貌特征基本一致。
牧草地面积4。
45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
24%,主要零星分布在十堰、恩施和黄冈等地.其他农用地面积157.87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
49%.2.建设用地城镇工矿用地面积24.18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30%,人均城镇工矿用地98平方米。
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72。
07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
88%,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202平方米。
交通水利及其他用地面积40。
51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
18%。
3。
未利用地全省未利用地面积255。
74万公顷,扣除河流、湖泊水面、沼泽地、苇地和部分滩涂等具有生态环境保护功能的湿地,宜耕后备土地十分有限。
二。
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人地矛盾日益尖锐.1997~2005年间,全省耕地累计减少27.44万公顷,平均每年减少耕地3.05万公顷。
湖北省情(2024)
未来规划
加快武汉天河机场国际航空枢纽建设,提升国际通达能力;完善支线机场布局和功能定位,推动通用 航空发展;加强航空货运设施建设,提高航空物流效率。同时,推动航空产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融 合发展,打造航空经济产业链。
2024/1/28
18
05 湖北省旅游产业 发展
2024/1/28
19
旅游资源类型及特色景点介绍
湖北省加快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推动传统 产业绿色化改造和新兴绿色产业发展,构 建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系。
绿色低碳技术创新
绿色生活方式推广
湖北省加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和应用,推 广先进适用的环保技术和装备,提高资源 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治理水平。
2024/1/28
湖北省积极推广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提高 公众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科技事业
湖北省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专利申请和授权量逐年增加。在光电子、生物 医药、新材料等领域取得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并成功转化应用于生产实践。
2024/1/28
13
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与成就
2024/1/28
医疗卫生事业改革
湖北省近年来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基 层医疗服务能力。同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分级 诊疗制度建设。
经济增长
社会文化
旅游产业对湖北省经济增长具有显著 贡献。旅游业的发展直接带动了交通 、住宿、餐饮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创 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和税收收入。同时 ,旅游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湖北省产业 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旅游业的发展对湖北省社会文化产生 了积极影响。一方面,旅游业促进了 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 合,有助于提升湖北省的文化软实力 ;另一方面,旅游业的发展也推动了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增强了 民众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湖北省武汉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武汉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武汉市人民政府第六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武汉市统计局2011年5月10日根据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全市人民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全市六万余名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武汉市人口普查的现场登记和复查任务。
目前,普查的全部数据正在进行计算机处理,主要数据的快速汇总工作已经结束,现将我市人口普查初步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常住人口2010年11月1日零时,全市常住人口[1]为9785392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8048091人[2]相比,十年共增加1737301人,增长21.59%。
平均每年增加173730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97%。
二、家庭户人口全市常住人口共有家庭户2932765户,家庭户人口为816158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78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17人减少0.39人。
三、性别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为5033093人,占总人口的51.43%;女性为4752299人,占总人口的48.57%。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7.20下降为105.91。
四、年龄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976947人,占总人口的9.98%;15-64岁的人口为8013317人,占总人口的81.89%;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795128人,占总人口的8.13%。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8.43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了7.29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14个百分点。
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2465061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2131417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3226890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1296972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岭村调查报告
岭村调查报告邹国浩这次,利用国庆节假期,我和华中科技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华东理工大学的近40名博士一起到湖北省京山县进行了为期7天的农村调查。
整个调查组分为两个组,一个组20人,A组由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贺雪峰带领,在京山县孙桥镇调研。
B组由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的董磊明教授带领,在京山县曹武镇调研。
我和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贺雪峰博导、上海大学文化研究中心的王昱娟博士、上海华东理工大学的李建斌博士、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的硕士郭俊霞共5人一起在京山县孙桥镇沙岭湾村调查。
调查采取参与式调研的方式,白天走访村干部和农民代表,晚上调查组就白天调查的情况集中讨论。
我就沙岭湾村调查的情况和参与讨论的情况做了一个初步的整理,形成了以下调查报告---《沙岭调查》。
目录:这是一个移民村庄房屋、土地的流转很频繁农民的生产劳动很轻松农民的生活很惬意农民农闲干什么?做妇女真好农村老人怎么这么苦?村干部的工作做什么?是一个移民村庄我们所调查的这个村是京山县的沙岭湾村,当地人叫岭湾。
京山县面积3284平方千米,总人口696008人(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位于湖北省中部,地处鄂中丘陵至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低山面积占46%,丘陵岗地面积占50%,平原面积占4%。
境内山丘属大洪山余脉,最高峰为王家大山与随州交界的山峰娘娘寨,海拔950米,最低处为永隆河潘家湾河床,海拔27米。
主要河流有漳水、大富水、京山河、永隆河,自西北流向东南出境。
京山属北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区,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寒;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3℃。
这里气候适宜,水量充足,土地宽广,很适合农作物种植。
由于拥有优越的自然条件,这里种植的稻米特别好吃,著名的“国宝桥米”就产在这里。
京山县1949年属荆州专区,1970年属荆州地区,1996年属荆门市。
1996年12月2日,国务院批复(国函[1996]111号),将荆州市管辖的京山县划归荆门市管辖。
土地利用状况调查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土地利用状况调查报告篇一:20XX0223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_代雯雯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以湖北省宜城市为例代雯雯二〇〇九年二月目录一.地区概况 (1)二.考察目的 (2)三.考察技术路线 (2)(一)准备阶段 (3)(二)访谈阶段 (4)(三)实地考察阶段...................................41.2.考察路线........................................4考察实点. (5)(四)成果分析阶段 (6)四.考察成果分析 (6)(一)建设用地.......................................61.2.建设用地问题.....................................6解决方案. (8)(二)耕地..........................................111.2.耕地问题.......................................11解决方案 (13)(三)宅基地........................................141.2.宅基地问题......................................14解决方案 (15)五.结语 (16)附录:宜城市人民政府征收土地及补偿安置方案公告 (17)考察报告考察人:代雯雯考察对象:湖北省宜城市考察时间:20XX年1月23日—20XX年1月29日考察内容:农村建设用地,耕地和宅基地。
一.地区概况宜城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属于扬子区大巴山系,汉江中游,汉江自北而南,纵贯全境,207国道从城市北部穿过(见图1,图2)。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522835人,占地面积2054平方千米。
宜城市辖2个街道(鄢城、南营)、7个镇(流水、板桥店、小河、刘猴、郑集、孔湾、王集),35个居委会、179个村委会。
农地流转对不同兼业水平农户收入影响研究——基于湖北省农户调研数据的实证
___________土i m市i sCHINA REAL ESTATE 农地流转对不同兼业水平农户收入影响研究——基于湖北省农户调研数据的实证周瑞彭开丽摘要:基于585户农户调研数据,运用最小二乘回归(Ordinary Least Square,OLS)和倾向得分匹配模型(PropensityScore Matching,PSM)进行计量经济检验。
认为影响不同兼业水平农户收入的变量各不相同,影响农户收入的变量和影响程度会随着农户兼业水平的变化而不断改变。
参与农地流转对纯农户、农业兼业户、非农兼业户家庭年收入增长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但会随着农户兼业水平的提高,效用不断减弱。
农地流转引致纯农户、农业兼业户、非农兼业户的家庭年收入分别增加1.5430倍、1.4505倍和1.0664倍。
随着农户兼业水平的提高,农地流转带来的增收效应逐渐减弱。
为此,政府应充分尊重农民在农地流转中的主体地位,出台差别化的政策鼓励支持农民参与农地流转。
关键词:农地流转;兼业农户;农户收入;OLS回归;PSM模型中图分类号:F293.3文章编号:1001-9138-(2021)04-0019-26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21—03—021引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从农业劳动转移到非农工作中来,农户兼业问题凸显。
随着劳动力要素在城乡间流动性进一步增强,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由于更容易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而大量向城市转移。
与此同时,我国人多地少造成的家庭经营规模偏小、劳动力剩余以及农业生产本身时令性、季节性的特点都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农户兼业现象,农户兼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农户兼业成为我国转型期的重要经济现象。
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流失,农业经营困难,农村土地抛荒、摇荒问题严重。
农地流转是实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
在政府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农地流转不断加快。
湖北省情概况
湖北省情概况湖北位于中国中部、长江中游,因地处洞庭湖以北而得名,简称鄂。
地跨东经108°21′42″-116°07′50″、北纬29°01′53″-33°16′47″,东西长740.6公里,南北宽470.2公里,面积18.5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94%,居全国第17位。
湖北地势西高东低,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间低平,略呈向南敞开的不完整盆地。
地貌类型多样,既有沃野千里的江汉平原,也有连绵起伏的丘陵岗地,还有层峦迭嶂的广大山区,以及适宜养殖的广阔水域。
全省总面积中,山地占56%,丘陵岗地占24%,平原湖区占20%。
2009年底,全省常住人口5720万人,城镇人口2631.2万人,占46.0%。
现设12个省辖市、1个自治州、1个林区,3个直管市,24个县级市(包括3个直管市),40个县(包括2个自治县),**个市辖区。
(一)自然资源丰富光热水资源充足。
湖北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充沛、雨热同季。
年均日照时数为1200~2200小时,无霜期在230~300天之间,年均降水量为800~1600毫米。
由于南北纬度相差4度多,东西跨度较大,加之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使得湖北气候不仅南北有别、东西迥异,而且兼有北亚热带、中亚热带以及中温带、南温带等多种气候类型,为农业多种经营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
矿产资源丰富。
湖北已发现的矿产有150种,占全国己发现矿产种类的81%,其中已探明储量的有92种。
除煤炭、石油、天然气比较贫乏外,其他矿产储量都比较大,尤其是化工、建材及部分冶金矿产资源丰富。
其中化肥用橄榄岩、碘、石榴子石、累托石粘土、建筑用辉绿岩等5种矿产资源储量居全国首位,铌、泥灰岩、磷等17种矿产资源储量居全国2~3位;铁、铜、石膏、金、汞、锰、钒、镍等35种矿产资源储量居全国4~10位。
主要矿产资源具有品位高、分布相对集中、易于开采等特点。
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状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需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这也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其中农村土地资源利用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有序可持续利用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重中之重。
为更好的了解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状况,优化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为新农村建设提出切实可行且有针对性的建议,暑假期间,我对××村的土地资源利用现状进行了实地考察、分析研究,并总结归纳如下。
调查目的:通过对××村土地资源利用状况的实地调查,以小见大,比较客观地把握农村土地资源使用的现状,主要是找出当前土地使用过程中的弊病,从而为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并提出切实可行且有针对性的建议。
调查时间:2009年8月9日——15日调查人员:×××调查地点:××××调查方法:实地考察、访谈、查阅资料调查内容:土地资源使用状况(包括土地类别、有效使用情况、土地规划现状等等)一、××村土地资源使用状况及特点××村是一个土地资源相对匮乏的村庄(在当地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人口712人,拥有土地面积近850亩,其中耕地面积641亩,林地约50亩,建设用地(包括道路、桥梁、河滩等)159亩。
经调查,××村的土地使用情况有以下几个特点:1.耕地面积少,地少人多该村耕地共分三等,分别为一等(平整黄土地)、二等(洼地、沙土地等)、三等(岭地、拓荒地等),(注:图文不一)各类土地都比例如下图所示。
全村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9亩/人,且三等地占了近1/4的比例,良田面积偏少,再加上一些不当经营状况,住房挤占耕地,使耕地面积越发紧张。
单位:亩2.地块多,单块面积小,缺乏集约性虽然人均耕地面积很少,但地块较多,平均每户耕地多于5块,这就使得单块耕地面积太小,不适合农机的推广使用,集约性差,严重束缚了劳动力。
2023年湖北省工作报告
2023年湖北省工作报告一、引言今年是湖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一年。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湖北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干部群众,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本报告将对2023年湖北省的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和分析,并对未来工作进行规划和展望。
二、经济发展2.1 经济增速2023年,湖北省经济总量达到X万亿元,同比增长X%。
在全国省级经济排名中稳居前十。
主要经济指标如下:•地区生产总值(GDP):X万亿元,增长X%;•第一产业增加值:X亿元,增长X%;•第二产业增加值:X亿元,增长X%;•第三产业增加值:X亿元,增长X%。
2.2 城市发展湖北省城市化进程稳步推进,城市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主要城市发展情况如下:•武汉市:作为省会城市,继续发挥引领作用,加快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和功能。
•宜昌市、荆州市、咸宁市:着力打造长江经济带支撑枢纽城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随州市、恩施市、襄阳市:加大对困难地区的支持力度,推进扶贫攻坚工作,助力贫困地区实现脱贫。
2.3 乡村振兴湖北省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产业革命。
主要工作进展如下:•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业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
•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强农村土地保护和资源利用。
三、社会事业3.1 教育湖北省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大教育投入。
主要工作进展如下:•提升中小学办学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学校基础设施条件。
•推进建立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加强职业教育培训,提升劳动力素质。
3.2 医疗卫生湖北省实施健康湖北行动,坚持预防为主,全民健康。
主要工作进展如下:•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和人才培养。
•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并提高医疗资源配置效率。
湖北省农村居民点布局趋势分析
湖北省农村居民点布局趋势分析石娟1,甘海涛2(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2.福建省地质测绘院,福建福州 350011)作者简介:石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
摘要:文章在了解农村居民点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对农村居民点布局方式进行分析,对农村居民点布局趋势提出几点看法。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布局;趋势;湖北省中图分类号:F301.24由于我国农村居民点数量多、规模小、分布零散等特点,农村居民点用地扩张所造成的耕地流失要大于城镇用地扩展造成的耕地流失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为农村居民点的集并创造了有利条件[2]。
国发[2004]28号文中提出加强村镇建设用地的管理,鼓励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要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3]。
随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必须以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为条件,要通过加强农村居民点用地管理,合理规划和引导农村建设用地,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稳步推进[4]。
1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概念及意义农村居民点整理主要是运用工程技术及调整土地产权,通过村庄改造、归并和再利用,使农村建设逐步集中、集约,提高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强度,促进土地利用有序化、合理化、科学化,并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生态环境[5]。
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意义有以下方面: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对城市建设用地供给,缓解城市用地压力,保障经济快速发展;节约集约利用存量建设用地,保障耕地总量占补平衡[5,6]。
2湖北农村居民点存在的主要问题2.1集约利用水平低,土地浪费严重2005年湖北省农村居民点人均用地为222.22km2,远远高于《村镇规划标准》规定的“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小于150km2”的指标。
农村居民点人均用地水平偏高,主要是农村居民点缺乏统一规划,加上农民的传统习惯,使得农村居民点住宅布局零乱,形成一定面积的闲置土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3
8
1
1 0 0 1
1
8
1
1 2
1
13
l
x2
1
x5
8 - 52
9
8
9
8
8 0 1
x
37
5
1
19
1 A
3
4 9
4
7 6 10 5 6 6 5 15
10 2 1
6
19
1 27
0 59
4
453
3 493
1 5 79
2 08 05 0 1 67 8 7 8 3 6 3 29 203 5 265 6 6 1 2 5 4 80 6 7 5 63 1 05 3 6 3 0 3 8 28 1 0 0 6 3 2 1 6 4 1 1 1 749 2027 1 42 8 1 68 0 1 445 1 1 07 8 22 2 694 1 069 494 5 0 7
6 7
2 6 77 2 3 99 1 8 00 1 3 64 4 4 5 5 2 7 44 6 6 4 1
3 3 2
久^ 1
8 34
7
6
7
i
4
0
1
19
64
(
4 i 7
4 i 2
4 i 4
?
3 7
1 1 1 1
97 0 72 5 8 4 5 93 4 8 7 3 1 48 3 7 1 7 2 64 8 5 5 5 30 9 2 1 3 4 9 1 21 9 1 2 1 2 1 5 7 7 362 2 1 3 9 1 40 29 1 0 3 3
9 9
1 1
1 2 1 2 67
2 9 6 6 8 8 5 8 7 8 74 2 2 2 1 2 1 0 9 1 0 7 1 2 8 1 8 5 4 9 5 0 6 2 1 4 1 3 1 5 7 2
2 3 2 4
4 7 2 4
1
13
2 5 06 3 1 89 5 1 1 4 7 2 2 8 3 2 68 5 8 0 5 7 8 8 00 1 5 4 1 9 3 66 1 84 6 4 1 6 8 3 3 9 3 3 8 25 4 29 1 29 2 22 3 1 3 8 8 1 0 6 1 7 5 1 0 2 8 9 1 8 6 1 5 4 97 1 26 1 5 5 1 98 2 3 2 9 3 6 1 1 8 7 0 4 1 2 28 3 24 2 25 7 2 1 7 5 04 1 90 3 2 4 8 6 1 0 6 1 3 2 1 3 4 3 1 6 7 8 0 3 5 6 24 9 4 9 1 29 25
久6
-
6
56
3 60
3 17
3
122
8 8 6
7 86
32 1
3 3 4 1
1 8 84
6 38
6077
26 99
19 9
1 5 5 1
6 6 3
2
2 69
2607
1 1 68
2
41 1
28 3 7
1 7 42
2 35
2465
1 8 01
5 . 46
4 . 4 1
1 1 . 1 1
1 0 . 9 8 5 . 97
9 . 2 3
1 1 . 5 4
1 0 . 5 9
1 02 . 4 2
2 . 06
5 .72
5 . 65
20 . 05
1 1 .67
1 3 . 4
5 4
乡 镇 政府 个数
,
农村基 层组 织情 况
其 中 镇个数 :
办事 处 个 数
村 民委 员 会 个 数
村 民 小组 个 数
乡 村 户 数
万 户 (
)
11
12 17 12 10 13 20 02
1
5 7 16 21 9 12 15 16 15
农 村基本 情况
乡 镇 政府 个 数
农村基层组织 情况
其 中 : 镇 个数
办事处 个数
村 民委 员 会 个数
村 民 小组 个数
乡 村户 数
万 户 (
)
92 7 4
1
1
1 1
地 区
湖 北 省 武 汉市
武汉 市辖 区 汉南 区 蔡 甸 区 江 夏 区 黄 陂 区 新 洲 区 黄 石市 黄石 市辖区 阳 新 县 大冶 市 十 堰 市 茅箭 区 张 湾 区 郧 阳 区 郧西 县 竹山 县 傾县 房县 丹江 口 市 宜 昌 市 宜昌 市辖 区 夷陵 区
^4 -
5
3 493
15
0,
9
3 62
3 68 5
1 3 67
2 86
24 1 1
1 2 47
5
41 6
3 262
14 5 1
2
3 81
3 1 3 2
1 1 71
2
56 3
3 7 42
20 3 8
13
226 2
2 0 18 1
2 1 1 ! _
11
5 7
4 10
11
12
11
13 14 16 16
8 4 0 8
11
12 12
11 37 5
19 13 83 13 12 10 12
9
10 8 9
15
10 2 2
8
8
8
4 1-
9
0 l
x
9
1
14
89
4
7 14
*
1 x
8
7
1
A1
1 1
4
1
.
续 表 2
地 区
湖北 省
武汉 市
武汉 市辖 区
汉南 区
1 3 95
^4 1 0
(>
3 4 2 3 2 I *
^0 I
2
^44
?
-
4 76
407 1
19 3 1
-
3
452
6 1 8 9
2^5 9 1
4
290
2 74 7
15 3 1
6
903
1 0 0 05
L 9 5
, --
3
1 38
2 297
9 86
79
1 68
6. 3
7. 7
9 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1
1 0. 7 7
22 . 1 1
4 . 9
6. 99
1
0 .
22
5 0 . 5 6
5 . 5 2 2 . 5 6
1 1 . 8 1
1 2 . 44 1 8 . 23 1 04 . 2 1
^1
4 03 3
3 74 1 1
5 8 64
56
4
116
5 6 8 6 1
0 81 5 48
29 1 401
2 3 5 6 3 8 29
9 18 14 97
4 13 3 09
6^- 9
5 80
4 1 0 7 2 57 7 5 7 6 5 4 85 3
28
1
1 6
1 1
1 06 3 4
1 9 1 6 1 7 1 5 20 1 2 8 7
6
1 1
7 8 1 2
1 1 8
9 7 8 78 2 3 2 1 2 1 0 1 0
武 穴市
咸 宁市
咸改 区
嘉- A县
通I M县
崇 县 H - P
通 县 i il
l
赤谨市
随州市
曾 都区
随睹
广冰 市
恩施咱 治州
恩g 市
利 市 J J I I 建隞 县
巴沬 县
宣: M县 咸咩 县
来讽县 鹤摊县
仙 桃沛
潜 江饰
天. n饰
神 i l 碟 林 区 :
远安 县 兴 山 县 秭 归 县 长 阳 自 治 县 五峰 自 治县 宜 都市 当 阳市 枝 江市 襄 阳 市 襄 阳市 辖 区 襄 城 区 樊城 区 襄 州 区 南 漳县 谷城 县 保康县 老河 口 市 枣 阳 市 宜城 市 鄂 州 市 梁子 湖 区 华容 区 鄂城 区 荆 门 市 东 宝 区 掇 刀 区 京 山 县 沙 洋县 钟 祥市 孝感 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