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震的心跳声 唐山大地震影评
《唐山大地震》影评精选三篇
《唐山大地震》影评精选三篇《唐山大地震》影评精选三篇导语:作为一部“中国特色”的大片,《唐山大地震》其实并不是一部很多人想象中的残酷。
地震虽然不是好事,但是关联的是让人潸然泪下的亲情。
下面本店铺为大家整理了《唐山大地震》影评,大家快来看看吧。
篇一:下了阵暴雨,像是在废墟中大声喊叫亲人名字的声音。
在今天的语文晚自习上,我们观看了《唐山大地震》,看到一幕幕在废墟中振撼人心的场景,也让我们都流下了悲痛的泪水,最让我心酸的画面是:母亲在最后断然决定救儿子,当她的女儿听到后,心凉了。
在这个场景中,我们可以看到母亲是爱她的孩子的,但是,因为他们说只能救一个时,哭着求他们把两个孩子都救出来,很让人心酸的画面。
也许在当她看见死去的爸爸也躺在她身边时,心里肯定很不好受,很孤单吧,毕竟,她是这么的小。
“倒塌的房子都盖起来了,可我妈心里的房子再也没有盖起来,三十二年守着废墟过儿子。
”——心灵的废墟上,我们看到一座叫做希望的城,尽管曾经的创伤无法让生命变得完整,我们却看到他们依然怀揣着希望在成长的道路上努力前行……许多年后,元妮一直不愿搬家,每次烧纸时她都会念叨家里的地址,她害怕那孤单的灵魂不认得回家的路,她怕她最爱的人迷了路,回不了家。
——亲人永远是亲人,就算阴阳两隔,也是至亲的人!“没了,才知道生命叫没了。
”这是元妮在她最后悔时所说的话。
是由这一次的地震,而触一动了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因为有了这种爱,才会让世界变得愈加美好,也看出了,元妮在内心深处依旧怀念着那段从前的时光,但是却一去不复返……“我不是想不起来,而是忘不掉。
”方登在最后的时候对自己的养父说了这一句话。
是的,有些东西是不远想起的,但并不代表可以一辈子忘掉。
灾难的飓风过后,唯一留下的就是亲情。
就好像这些光亮,是支撑着他们活下去的希望和勇气。
篇二:《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故事很简单,记录了一家4口在地震前后的经历。
父亲为救母亲葬身在倒塌的楼下,母亲为救砸在同一块楼板下的一对儿女作出人生最艰难的选择。
余震之余评《唐山大地震》
余震之余评《唐山大地震》《唐山大地震》是一部深情而震撼人心的电影,它以1976年唐山大地震为背景,通过一个普通家庭的视角,揭示了人性的光辉和民族精神的伟大。
自从在全国各大影院公映后,这部电影便以其独特的魅力征服了众多观众,不仅赢得了口碑,更是在票房上一路高歌猛进,突破了六亿,创造了国产电影的票房奇迹。
作为一部灾难片,《唐山大地震》并没有过分夸大灾难的恐怖和悲剧性,而是将重点放在了人物的情感和家庭、社会的关系上。
电影中的主人公方大强和李元妮,他们的命运在灾难中发生了巨变,但他们对于家庭、亲人和社会的爱与责任却始终如一。
电影通过他们的人生经历,展现了人性的坚韧和无私,使观众深感震撼。
电影《唐山大地震》的主题深刻而宏大,却也是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面临的问题。
那就是在巨大的困难和灾难面前,我们应该如何坚守自己的信念和责任,如何用爱和勇气去面对和战胜困难。
电影通过细腻的剧情和情感描写,将这些问题抛给了每一个观众,让我们在思考中更深刻地理解了人性的复杂性、丰富性和伟大性。
与此《唐山大地震》还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电影的视觉效果逼真,音效细腻,使观众仿佛置身于灾难现场。
而电影中的色彩和摄影也极富诗意,使观众在感受到灾难的恐怖的也能领略到人性的美好和生命的力量。
《唐山大地震》是一部具有深刻内涵和极高艺术价值的电影。
它以真实而生动的方式展现了人性的伟大和民族精神的光辉,使每一个观众都深受触动。
这部电影之所以能在观众中引起如此大的共鸣,能赢得如此高的票房,正是因为它所展现的主题和情感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的,都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感悟。
它使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生命的价值,人性的伟大和爱的力量。
从《余震》到《唐山大地震》:艺术演变的悲壮史诗在2010年,一部由冯小刚执导的电影《唐山大地震》在中国河北省唐山市举行了全球首映式。
这部影片是改编自张翎的小说《余震》,通过一位母亲的视角,讲述了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一位母亲只能选择救姐弟之一的故事。
唐山大地震电影影评
唐山大地震电影影评唐山大地震电影影评唐山大地震电影影评(一)昨晚在电影院把《唐山大地震》看过了。
简单的说说我的想法,就像小学时候的观后感。
电影一开篇,屏幕上涌出一片人名,我知道那是遇难者的名字,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一个生命从这个世界上以外的消失,突然有一种想哭的感觉。
我赶紧向某人要了两张手纸,我怕我忍不住。
地震的那十几分钟,我感觉拍的很好,很震撼。
我一直张着嘴在喘气,心在嗓子眼,感觉下一口就提不上来了。
楼房倒塌的那些镜头我感觉很有内涵:“伟大”、“高举”、“万岁”、“战无不胜”,多么崇高的神圣词汇,多么伟大的革命理想,在灾难面前都被摔得粉碎。
在23秒里,人就像虫子一样被上帝抹平,然后当大地平静之后,无数扭曲的尸体被留在了这个世界上,身上还带着血迹,就像我刚刚拍死的蚊子。
人太渺小了,面对命运,甚至连反抗的时间都没有。
1976年解放军在唐山抗震救灾的那段我很喜欢,流泪了,但是并不满意。
我对这些展示国家力量的镜头具有天生的崇拜感。
据家里老人们讲,当时解放军救援的效率并不是很高,很多幸存者是灾区人民自己从废墟下面挖出来的,比如电影里面的方达。
解放军大多也不大懂得如何救援,很多幸存者本可以不截肢,但是当时很急,于是成了一生的残废。
但是他们当时看见解放军,看见一车车连绵不断的解放军,他们感到安心了。
毛主席派人来了。
唐山人民对于解放军的感情是深厚的,但是电影里面却用简单的特技一遍遍的循环播放车流、人流、飞机空投的救灾物资。
那些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普通士兵,他们为了毛主席的指示,为了挽救更多的生命、为了这座城市的重生,他们献出了汗水、鲜血、甚至生命。
然而这一切都被这部电影有意无意的忽略了,取而代之的一对善良的军队干部夫妇领养了一名漂亮的唐山孤儿,这名孤儿据说以后可以做文艺工作。
这是真实的,但是这是对解放军抗震救灾伟大精神的抹杀,也是对这对夫妇善良初衷的抹杀,更是对那个充满崇高理想年代的抹杀。
好了,到此本电影的灾难片部分结束,进入伦理苦情电视剧阶段。
《唐山大地震》影评
《唐山大地震》影评我一向泪点较低,看这部电影时更是哭得稀里哗啦,狼狈不堪。
电影开场的 23 秒,展现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灾难。
成群的蜻蜓在狂风中疾速飞过,独特的视角和震撼的音效,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而片中大强与于妮两口子在大难来临前的亲密互动,也为影片增添了一丝温情与感动。
中国的灾难片在好莱坞的影响下,逐渐学会了在大灾大难前加入一些情感铺垫,这无疑是一种进步。
当然,最让我震撼的还是那23 秒的特效,无论是声音还是节奏,都堪称一流,不再是以往那种山寨式的洪水泛滥,而是真正具有血肉的 2012 式灾难呈现。
为了目睹这样一段中国灾难片的里程碑式特效,即使不花钱买票,我也觉得值了。
然而,接下来的32 年,却让我看得有些云里雾里。
两个孩子迅速长大,男孩独臂闯荡杭州,前一个镜头还在骑三轮拉客,下一个镜头就已经开着宝马衣锦还乡;女儿出落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养母还时不时地吃点小醋,一会儿考上了医学院,一会儿又生孩子退学,最后竟然跟着一个大 16 岁的外国佬去了加拿大。
我都忍不住中途去上了趟厕所,结果回来发现时间过得好快。
我知道 32 年可以发生很多事,要把这么多内容浓缩在一部电影里并不容易,我也明白我对电影制作一窍不通,但我明显感觉到电影的时间线不够流畅,有些地方衔接得很突兀。
这32 年,是心灵遭受余震的 32 年。
在徐帆的表演中,我看到了这种余震。
她坚守在唐山,生怕亲人的鬼魂找不到回家的路,于是自给自足了一辈子。
或许,唐山的浴火重生,正是因为有无数个像于妮这样的普通人的坚守吧。
相比之下,我不太喜欢张静初的表演,她的感情似乎没有完全释放出来,有些压抑,我在她的表演中并没有感受到太多的情感共鸣。
不过,我很喜欢电影最后的长镜头,悠扬的大悲咒在耳畔回荡,为那 24 万刻在纪念墙上的名字超度。
那个骑车的老人还会时常回来看望他的亲人,而唐山也永远不会忘记这段历史和记忆。
客观地说,这部电影还是不错的,至少那 23 秒的特效让人眼前一亮,构想也颇具创意。
《唐山大地震 》影评
余震的心跳“23秒,32年”,黑白海报上赫然印着的两个数字,成为影片最刺痛人心的地方。
这部改编自张翎小说《余震》的电影,在国内一线导演冯小刚的演绎下,用最具情感人性的表达完美诠释了原著的深厚底蕴,成就了一部民族不朽的心灵史诗。
1、深厚的文学底蕴这部电影刚一上映,就迅速席卷6.6亿票房,成为最卖座的国产电影。
导演冯小刚曾说过,灾难题材的电影不好拍,很容易拍成纪录片。
影片在汲取原著小说营养的基础上,讲述了一个地震灾难中关于灾难、亲情和忏悔的故事。
原著深沉哀痛的情绪基调,经由电影视听艺术手法的传达,完整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作为又一部成功改编自文学文本的影片,电影的文学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普遍认为,电影文学性是电影生命力旺盛的重要表征。
我国著名电影艺术理论家张骏祥曾这样解释电影的文学性:影片的文学内容包括影片的思想内容、典型形象的塑造和文学的表现手段。
在《唐山大地震》中,恰到好处的细节俯拾皆是:一家四口的幸福生活,元妮对弟弟的偏爱,地震中元妮的情绪变化,方登被抛弃时的绝望……这些极富真实感的细节表现为情节的再续发展制造了故事悬念,渲染了地震及余震后惊心动魄的环境氛围,从而塑造了可触可感的人物性格,将人性的抒发上升到国家民族创伤与救赎的高度。
电影与文学水乳交融,挖掘了故事深度,升华了整部影片的情感基调。
2、感人至深的故事情节这是一个听起来似乎略显俗套的故事,短暂的23秒地震造成了原本幸福一家32年无法治愈的伤痛。
然而或许正是这种最贴近生活的平淡无奇,才赚尽了无数观众的热泪。
与其他炫技电影不同,冯小刚追求的是一种内容大于形式,建立在电影技术基础上的情感高度契合。
影片恰大好处地选取了亲情这一契合点,亲情成为贯穿全片的线索。
在在灾难面前,亲情挽救了弟弟,也如同一把锐利无比的匕首扼杀了姐姐求生的欲望。
无疑,面对生死抉择,元妮的痛苦的。
但也就是这种灾难中无奈的遗弃,改变了方登的人生轨迹,也让元妮背负了32年的疼痛。
导演准确地把握了中国老百姓的观影心理。
《唐山大地震》影评
《唐山大地震》影评
从电影的表现形式来看,《唐山大地震》采用了一种朴素而真实的叙事方式,没有过多的修饰和浮夸,这使得观众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地震的恐怖和灾难的无情。
电影中的场景和人物形象都非常真实,让观众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和那个环境之中。
此外,电影中的音乐和音效也非常出色,它们有效地营造了紧张和悲伤的氛围,增强了观众的情感共鸣。
然而,电影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电影对于地震场景的描写过于简单,缺乏对地震细节的描绘,这使得观众难以真正感受到地震的恐怖和灾难的严重性。
电影对于人物的描写也存在一些问题,一些人物的形象和性格不够鲜明,让观众难以产生深刻的印象。
此外,电影的剧情也存在一些瑕疵,一些情节的发展过于突兀,让观众难以理解和接受。
从电影的主题来看,《唐山大地震》探讨了人性、亲情、爱情等深刻的主题。
电影通过描写主人公在地震后的生活,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美好。
在灾难面前,人们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考验,但他们也展现出了坚韧和勇气。
电影中的亲情和爱情也非常感人,它们让人们感受到了生命的珍贵和温暖。
然而,电影也存在一些问题。
电影对于人性的探讨过于肤浅,没有深入挖掘人性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电影对于亲情和爱情的描写也存在一些问题,一些情节的发展过于理想化,让观众难以产生共鸣。
电影《唐山大地震》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它以其真实的情感和动人的故事,打动了无数观众的心。
然而,电影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我们应该从电影中汲取教训,珍惜生命,关爱他人,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唐山大地震
《唐山大地震》影评———废墟中用亲情点亮希望我是伴随着泪水和感动看完这场电影的,突如其来的灾难,骨肉分离的苦楚,电影《唐山大地震》记录的是唐山的故事和唐山记忆。
然而对于这部灾难片的处理,冯小刚导演却另辟蹊径。
影片回避了固有的传统灾难片的题材模式,选择了个体心灵的“余震”和特殊亲情的重建,在世俗生活的灾难承受中渗透出多层面的人文价值。
影片让许多观众都眼含热泪,但又使他们的心中无比坚定。
因为这种展现人性大爱,直指人心的主旋律让人们看到了温暖和希望。
这部电影不仅是一段记录,一次震撼,更是一种感悟,一味良药,成为一部面对灾难的启示录。
影片将人们带回了1976年,人们将永远铭记历史的时刻:公元一千九百七十六年七月二十八日,北京时间凌晨三时四十二分五十三点八秒。
唐山市地下的岩石突然崩溃了、断裂了,唐山上空电光闪闪,惊雷震荡,大地上狂风呼啸,在强烈的摇撼中,这座百万人口的工业城市在顷刻间夷为平地。
灾难的飓风扫过,摧毁了无数个温馨幸福的家,23秒地震,建筑坍塌,人奔逃,遭重压。
在断壁残垣下,无数双大手,小手扑满灰尘,绝望紧握。
亲人寻找亲人,父母寻找孩子,生命寻找奇迹。
地震使卡车司机方大强与纺织女工妻子李元妮从此天各一方,他们的龙凤胎儿女方登、方达,被同一块楼板压在两边,无论人们想救哪一个,都要放弃另一个。
在“只能保一个”的万难抉择下,失魂落魄的母亲,从牙缝中挤出几个字“救弟弟”。
生与死的距离到底有多远?23秒,活生生的两个孩子,母亲抱出来的只有弟弟,亲手葬送了姐姐。
当被压在水泥盘下生命垂危却头脑清醒的方登听到了母亲的抉择后,绝望的眼泪夺眶而出,从死人堆站起来的地,在母亲吐出“救弟弟”的梦魇里,活了32年,那恨也纠缠了32年。
电影中,无论是母亲还是女儿,都经历了比外部灾难更加深重的情感困境,一个背负肉疚,心碎如渣的母亲,她甚至不愿意让自己过得好一点,这种心如刀绞的伤害不仅是地震发生的瞬间,也不仅是失去亲人,失去家人的那一刻,更深的伤害是伴随着活下来的地日后每一天的生活。
《唐山大地震》影评
《唐山大地震》影评一、人性“本我”的体现人性的“本我”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它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属于人的潜意识,完全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行为规范。
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
本我的目标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
从影片中的这一家子人身上,我们都能找到他们人性中“本我”的因子。
1. 方登强烈的求生欲望正是人求生的本能深夜,姐弟两人都已入睡,地震了,两人被同一块大板子压住。
救援人员说,只能救一个,因为翘起板子的一端必然压到另一端的孩子,让母亲做决定。
母亲说不行,都得救。
救援人员怎么问,母亲都说,都得救。
直到救援人员说你再不决定,我就先救别人了,母亲才做出了她这辈子最难做并愧疚了一辈子的决定:“救弟弟”。
当压在石块下面的姐姐听到了“救弟弟”三个字,眼角流出一串长长的眼泪,对母亲的恨也由此产生。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的部分,是人类精神机能的最基本的来源,“本我”的作用就是满足人的原始本能的欲望,他遵循的是所谓的“快乐原则”(即追求满足人的原始本能的快感)。
就像婴儿感到饥饿时就会以哭声来提醒母亲喂奶,而决不会考虑母亲有无困难。
方登在被石板压住以后,出于对活下去的渴望,她不停的用石头撞击的声音来告诉救援人员:我还活着,快来救我。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也告诉我们,人类需要的最低层次就是生理需求,活下去才能有更高的需求。
我相信,方登并不知道人格理论,更加不知道需要层次理论,但她的行为却是对人性“本我”的最好体现。
2. 母亲痛苦的选择揭露了一位母亲内心的煎熬母爱无私,面对两个孩子,十个手指又会各有长短。
从母亲将最后一个西红柿给弟弟吃这个细节可以看出,母亲相对而言更喜欢弟弟。
在我国广大农村,有兄弟姐妹的家庭,特别能感受到这种交织的情感。
家里姐弟(兄妹)二人都在上学,但突然家里只能供一个小孩上学了,放弃的往往会是姐姐(妹妹)。
不要说在1976年的天津,就是在今天的天津,受中国封建礼教的影响,“熏男轻女”现象还是广泛存在的。
唐山大地震电影影评
唐山大地震电影影评本文是关于观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唐山大地震电影影评(一)7月12日晚,我随人流涌入唐山市体育中心,尽管提前1个多小时到场,但我所在的13号看台和其他看台一样,几乎座无虚席,许多观众穿上了印有冯导手迹的白色T恤衫,看得出,大家都很期待电影《唐山大地震》全球首发式的开始。
8点,首发式开始,在张涵予、苏有朋等明星进行了诗朗诵和讲话后,电影震撼开演。
2个多小时,全场2万名观众随电影情节或紧张,或感动,许多人唏嘘不已,我自己也数度眼睛湿润,潸然泪下。
的确,这不愧是一部号称史上最煽情的冯氏电影。
但是,当我走出体育中心,细细体味这部电影的时候,心中不免困惑:这部电影说出了什么,表现了什么,又带给了我们什么呢?我是一个亲身经历唐山大地震的唐山人,被埋废墟里几个小时后获救,可以说是死里逃生;我亲身参加了震后重建,尽管当时还在上学,但是给高年级的同学当小工,搬砖、和泥、砌墙,样样都干,直到盖起了自己的教室;作为一名记者,我参加了抗震20周年、30周年的纪念活动,采访过数十位地震的亲历者,走进了他们的内心世界;我生活在震后的唐山,接触过无数的唐山人,也时时感受这个城市的变化,并一起随着时代的脉搏在跳动。
正是有了这个经历,我有责任告诉人们:我们是怎样的唐山人,我们有着怎样的精神。
再回到电影的情节中。
故事讲述的是地震发生时,姐姐方登和弟弟方达被压在一块水泥板下,母亲元妮面对的却是只能救一个的痛苦选择,被母亲放弃的小登,在奇迹般获救的32年间,对母亲当初的选择一直不能释怀,而她的母亲同样在失去丈夫和女儿的巨大阴霾中,苦行僧般生活了32年。
据导演冯小刚说,这部电影是让人反思在灾难面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碰撞和生死考验,是对人“心灵的拷问”。
出品方强调,地震所带来的后遗症,不仅仅是震后的生存问题,更可能是伴随终身的心理问题。
电影《唐山大地震》表现了人在灾难面前的脆弱,同时也关注了灾后人们如何释怀并摆脱心灵的枷锁。
《唐山大地震》影评800字(23秒 32年)
23秒 32年——《唐山大地震》影评看《唐山大地震》是在半年前,当时听说是部催泪戏,便抱着“看看我会不会哭”的心态走进了电影院。
139分钟,有笑点,有泪点。
虽然泪没有被催下,但心里也很不是滋味。
我们没有经历过大地震,学校里虽然也有过演习,可那都是说说笑笑就过去了,没有一点紧张。
所以看到电影里尽管是特效做出来的场面,多少也有些震惊。
先是蜻蜓乱飞,然后是房屋轰然倒塌,再是废墟前的荒凉和无助,还有母亲撕心裂肺的叫喊,每一个画面都敲打着心灵。
32年过去了,唐山早已重建,可当年那23秒,是每一个唐山人心中永远的痛。
“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
”——台词重温“倒塌的房子都盖起来了,可我妈心里的房子再也没盖起来,三十二年守着废墟过日子”——心灵的废墟上,我们看到一座叫做希望的城,尽管曾经的创伤无法让生命变得完整,我们却看他们依然怀揣着梦想努力前行。
震后很多年后,当儿子问起妈妈元妮为什么一直单身时,妈妈说“我也不是没人要。
我的命是你爸救的,这个世界上哪还会有用生命爱我的男人?”——为这样的男人守一辈子,值得!许多年后,元妮一直不愿搬家,每次烧纸时她都念叨着家里的地址,她害怕那孤单的灵魂不认得回家的路,她怕她最爱的人迷了路,回不了家。
——亲人永远都是亲人,就算是阴阳两隔,也是至亲的人!“我过得挺好,真的挺好,要是我过得花红柳绿的怎么对得起你和你爸啊!”元妮——他们都是懂得爱的人,知道如何去爱,如何去好好爱。
西红柿——叙事影片开头十分钟,节奏紧凑,干净利落地交代人人物关系,特别是只有一个西红柿而母亲留给了儿子,为下一步说出“救弟弟”打下伏笔。
一笔笔交代十分清楚。
冯导在头十分钟,十分尽责地做好了功课,十足一个虎头。
相对应的,最后十分钟高潮迭起,母女相见,一家去上坟,在前面铺垫,积聚的所有情感张力在最后爆发,用一个豹尾收住了。
但中间的部分明显拖沓,跨度的时间本身就长,又加上好几条线索,主题显得比较分散。
也就是说,本身可以拍好几个长篇的故事,硬是加塞在了几十分钟里,人物的反应和情节之间的关系,显得牵强和生硬。
唐山大地震影评
唐山大地震影评导语:唐山大地震影评(一)作为一部“中国特色”的大片,《唐山大地震》其实并不是一部很多人想象中的“灾难类型片”。
虽然在影片开场借助外国特效团队再现的唐山大地震场景。
可以说是中国电影特效水平到目前为止的最高体现,但这部电影最重要的价值仍然不在于对灾难场面的展示和个人英雄主义的颂扬。
如同《唐山大地震》的英文片名《余震》一样,这部电影其实讲述的是那些幸存下来的普通人,如何在地震之后的漫长时光里,重新找回丢失的家庭亲情。
从这个角度来说,《唐山大地震》如果一定要按照类型片分类的话,它更应该算做是一部家庭伦理电影。
但无论《唐山大地震》是一部灾难片还是一部家庭伦理电影,它都不是一部适合全家观影的影片。
由于影片故事所涉及到的极端环境下的惨烈人性选择,以及微妙复杂的两性情感关系,加上影片开头和结尾的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的场景再现,我个人建议未成年观众不要观看本片。
但对于大多数成年观众来说,《唐山大地震》则可能是一部能够打开他们情感闸口的电影。
《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保持了冯小刚导演一贯的叙事风格和水准,对于那些期待看到一部艺术精品的观众来说,他们很有可能会失望。
整部电影除了开场大量借助外国特效团队才得以实现的地震灾难场面外,其余的大部分时间里,《唐山大地震》的电影技巧都没有超过《手机》和《集结号》这两部电影。
作为一部从小说改编的电影,《唐山大地震》虽然具有一个气势很大的片名,但它的故事却仍然没有完成类型化叙事的突破。
原著小说《余震》以姐姐的故事为主线,完成了一个跨度三十年的故事;而电影《唐山大地震》则将故事主线分散为三条,分别是母亲、姐姐和弟弟,而且母亲的故事线索明显是支撑起整个电影故事的主线。
这个电影故事的切入点和改编思路,很技巧地回避了这三十年中国社会发生的激荡变革,而是将故事的重点放在一个普通家庭的情感变迁上。
作为一部有唐山市政府参与投资的大制作影片,这种改编思路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自然是一种最为安全的叙事策略。
【最新文档】唐山大地震影评-word范文模板 (9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唐山大地震影评篇一:唐山大地震影评负疚与感恩的人性心灵史诗《唐山大地震》片名:《唐山大地震》又名《余震》英文名:Aftershocks、 Tangshan-Earthquake导演:冯小刚(贺岁剧之父)主要演员:徐帆、张静初、李晨、陈瑾、陈道明、张子枫、张家俊、王子文、陆毅、张国强类型:灾难片长:139分钟上映时间:201X年7月22日制片国家/地区:中国/香港剧情简介:1976年7月27日夜,唐山地区爆发7.8级强烈地震,房屋倒塌,灾民无数。
面对即将坍塌的危楼,丈夫方大强(张国强饰)和妻子李元妮(徐帆饰)都要去救被困的龙凤胎儿女方登(张子枫饰)、方达(张家骏饰)。
危急时刻,方大强拦住了妻子,冲进去营救时不幸罹难。
李元妮在震后发现,一双儿女被困在一块水泥板两端,若要营救,必然牺牲一方。
情急之下,她做出了艰难选择——救弟弟。
此事成为方登心中难以磨灭的隐痛。
后来,她被军人王德清(陈道明饰)夫妇收养。
高考后,方登(张静初饰)进入杭州医学院学习,并与研究生师兄杨志(陆毅饰)产生了感情……方达被救却断了胳膊,李元妮以无私的母爱抚养他成人。
成年后的方达(李晨饰)去杭州闯荡,娶了媳妇小河(王子文饰),并干出了一番事业。
32年后,这家人的命运却因为5·12汶川地震再次发生了交叠……主演简介:徐帆徐帆,1967年8月16日出生,中国电影演员,现为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特殊津贴者,北京市人大代表。
张静初张静初,女,演员,凭借电影《花腰新娘》荣获第12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
后又出演《唐伯虎点秋香2》等影片。
李晨李晨,曾出演过《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和《生死线》等多部热播电视剧。
电影背景简介:1976年7月28日凌晨3点42分,中国唐山发生里氏7.8级大地震。
2024年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2024年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唐山大地震》是一部根据1976年唐山大地震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该片于2024年上映。
影片通过讲述地震期间的真实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生命的脆弱。
作为观众,我对这部电影有着深深的触动和思考。
首先,电影的制作非常精良。
导演通过细腻的镜头运用和恰到好处的剪辑,将地震的瞬间真实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我能够感受到来自屏幕上的恐惧和绝望,仿佛自己置身于地震现场之中。
同时,影片的音效和特效也非常出色,地震的轰鸣声和倒塌的建筑物给人一种震撼和无助的感觉。
这些制作上的细节让我更加投入到电影情节之中,更能深刻地理解地震对当地人民造成的巨大影响。
影片的剧情紧凑而且感人。
故事围绕着一个普通的家庭展开,讲述了地震发生后,家庭成员之间的分离和努力寻找彼此的过程。
故事并不局限于地震的破坏和灾难,更着重于人性的展示。
一方面,人们在危难面前展现出了无私的奉献精神,互相帮助、共同面对困境。
另一方面,人性的阴暗面也显现无遗,一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甚至可以背叛他人。
这种人性的复杂性在影片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让我对人类的行为和道德产生了深思。
影片所传达的主题也十分深刻。
地震这个自然灾害,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更对人们的心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电影中的人物在面对地震时经历了恐惧、绝望、痛苦等情绪,但他们并没有放弃希望,而是勇敢地面对困境。
这种坚韧和勇气感染了我,让我意识到在逆境中,我们应该保持乐观和坚强,与家人和朋友一起面对困难。
此外,电影还反映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变革。
与1976年唐山大地震时的种种困难和不完善相比,现代中国的救灾能力和国家机器的运转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
电影中,国家派出大批救援队伍来到灾区进行救援,展现了中国政府对人民生命安全的高度重视。
另外,社会各界的援助力量也被展示出来,体现了社会的凝聚力和正能量。
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让我为中国的发展变得更加自豪。
通过观看《唐山大地震》,我不仅对地震这一自然灾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人性的认识也得到了拓展。
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影评
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影评影片《唐山大地震》是根据张翎的小说《余震》改编而成,由导演冯小刚执导。
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今天,在影院观看了《唐山大地震》,以前一直都很期待的片子,终于可以在今天看到了,也算了却的我的一个心愿。
之前听冯导说票房要达到5亿,就觉得这一定是一部大片,等公映之后一定要去影院一睹为快,今天我终于如愿以偿了。
不得不承认《唐山大地震》是一部非常震撼人心的电影,无论是从场面,还是剧情拿捏的都非常的到位,甚至那些特效,我看到了还以为是真的。
电影讲述的一个普通的唐山家庭,在地震发生时,女主角李元妮(徐帆)失去了丈夫,而又面临着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的抉择,当时看到她在废墟上绝望的哭泣,不停地喊着:“都救,两个都救。
”的时候,我的心似乎也跟着碎了,作为一个母亲,每一个孩子都是她的生命,都是她舍弃不下的东西,俗话说的好“手心手背都是肉”,而母亲,就更应该是这样的了,最终,她做了一个决定,救弟弟方达(李晨)。
但是上天还是眷顾着姐姐方登(张静初),让姐姐奇迹般的生还了下来,还被一对解放军夫妇收养……辗转间,32年过去了,2008年,正赶上汶川地震,当姐弟俩看到这场地震正在吞噬着人们的生命时,都被震撼了,想到自己所经历的唐山大地震,于是都毅然决然的赶赴灾区,挽救正在水深火热里的人们。
就在这时,姐弟俩终于重逢,而姐姐方登也理解了当初母亲的苦心,终于原谅了母亲,最终,一家人终于团圆……正像海报上写的一样“23秒,32年”,是啊,仅仅因为那23秒所产生的巨变,确需要用32年的时间来抚平人心里的创伤。
不过,最后,母女重逢又给人心里带来了莫大的安慰,同时,我也终于觉得——活着真好,这时徐帆在看完电影时说的,虽然只有短短的4个字,却让我难忘。
32年的雨雪风霜终于换得了母女重逢,如果,当初他们没有活下来,也许就不会有重逢的一天。
灾难,是不能打垮人们的,它只会让人们变得更坚强,更加的有勇气去面对以后的生活!虽然灾难无情,但是我相信人间有爱,有爱的世界一定不会空虚。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影评750字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影评750字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老婆,老婆,你在哪?”(我声嘶力竭的呼喊着我的亲人,似乎忘记身上的疼痛,推开了压在我身上的家具跟瓦片,我找到了她,用尽全身力气把她抱起来喊醒在昏迷的他,我心在想是不是她被砸死了?我心痛极了……)正在我绝望的等待死亡的时候,她睁开眼睛说:快跑,不要管我,先找孩子……我可能活不成了,你必须要照顾好我们的孩子,把他们养大……(做为一个女人第一个想到的都是她的家人,而我……我很后悔,这太痛苦了,亲眼看着自我的爱人在自我面前死去却无能为力,这是我一生的伤疤,每当夜晚来临,我都会想灾难发生那瞬间,妻子死去的那情景,这些记忆痛苦已经缠绕我33年……)这些是我看完东方台系列记录片《唐山大地震》与少数幸存者谈话后记忆的写片段,从前听说唐山大地震可能是很熟悉的的话题,可最近看了这个节目感触很深,原先这几乎见惯的话题是这么血腥……在我看来美丽的世界发生这么大一次灾难。
我认真的看,听,听他们心底最真实的心声,生与死人性的心里的斗争,每个幸存者都很激动,但有更多是痛苦……“我开飞机看整个唐山的时候,我十分悲哀的哭着并向上级汇报状况,这个我生活这么多年的地方已经是一片废墟,这时在北京中国各部分地区派的飞机带着救援物资赶来,人们不管抢着吃,当时已经不明白手脏不脏抓起来就吃。
此时的唐山已经没剩什么了……”(一位幸存者男大概50多岁,讲述这些的时候眼泪一向在流,能看出他失去的那种难过。
尽管他还活着,他还是难过,我很佩服他还有勇气活下去,当什么也没有的时候还能坚强的带着痛苦活下去……看这个节目我很心酸,鼻子也一阵一阵的.酸`眼泪也很自然……)看那些记录,照片,倒塌的大楼,下方压着的却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爱人,家人,朋友,可他们都压在下方,有些已经死去,有些人呼吸困难,或者流着血等待死亡……真的好痛心,原先我心里美丽的世界……我太不明白满足了,自我也明白这点不好,但是却改不了,还是不满足,满足就是放松自我!我不满足,不能放松对自我的要求。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影评5篇600字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影评5篇600字《唐山大地震》看的是一部影片,可是思考的是一个人生。
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几天前晚上,我在网上看了关于76年的《唐山大地震》,真情的演绎了当时的情景。
以为只是单纯的危害片,看了才知不仅仅是表现大地震给唐山造成的破坏,更是着眼于这场浩劫在经历者内心深处造成的强烈余震,影片以质朴的画面和语言传达出主人公对家庭、亲情的永恒依恋……这部电影是讲述女主角方登在她5、6岁的时候,突如袭来的大地震让她的父亲过世,母亲在只能救一个孩子的时候,毅然选择了弟弟,放弃了方登方,所有人都认为登方死了,但是,奇迹就是这么不寻常,登方在死人堆里爬了起来。
后来被解放军救了,在一对解放军的抚养下长大。
几十年后,在汶川大地震就在现场,弟弟与姐姐相认了,母亲见到了自己以为死去的女儿,下跪忏悔。
对于一个人来说,在灾难中生存下来是一种幸运,但不可否认的是,地震所带来的后遗症,不仅仅是震后的生存问题,更是伴随终身的心理问题。
电影《唐山大地震》表现了人在灾难面前的脆弱,同时也关注了灾后人们如何释怀并摆脱心灵的枷锁。
愈是时间的长久,愈能磨砺人的意志愈能看出爱的伟大,电影中的母亲亦是这样。
现在的我,想起我的母亲,她是多么慈祥,多么善良。
在我中学的时候我看过以篇*:主人公小时候,总埋怨父母爱我太少,。
总以为他们在外面就忘记了对他的关心。
每过几天,就只能在电话里倾诉,却不知道他们为他付出多少。
两岁的时候,主人公的鼻子大出血,跑遍了乌鲁木齐所有的大医院,医生的不愿接受像他一样的病人,但是他的爸爸背他着,___妈陪着他连夜乘飞机回到杭州。
他得救了,却又让父母新生了白发,却又让父母为他担惊受怕。
虽然我没有和他一样的经历,但是我却领悟了许多,就在看完这篇*后,我写了篇*,竟然在全校评比,成为十佳作文。
现在的我明白了,长大了,也明白了,父母的爱是平平淡淡的,不是轰轰烈烈的。
唐山大地震影评
唐山大地震影评唐山大地震影评(一)作为一部“中国特色”的大片,《唐山大地震》其实并不是一部很多人想象中的“灾难类型片”。
虽然在影片开场借助外国特效团队再现的唐山大地震场景。
可以说是中国电影特效水平到目前为止的最高体现,但这部电影最重要的价值仍然不在于对灾难场面的展示和个人英雄主义的颂扬。
如同《唐山大地震》的英文片名《余震》一样,这部电影其实讲述的是那些幸存下来的普通人,如何在地震之后的漫长时光里,重新找回丢失的家庭亲情。
从这个角度来说,《唐山大地震》如果一定要按照类型片分类的话,它更应该算做是一部家庭伦理电影。
但无论《唐山大地震》是一部灾难片还是一部家庭伦理电影,它都不是一部适合全家观影的影片。
由于影片故事所涉及到的极端环境下的惨烈人性选择,以及微妙复杂的两性情感关系,加上影片开头和结尾的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的场景再现,我个人建议未成年观众不要观看本片。
但对于大多数成年观众来说,《唐山大地震》则可能是一部能够打开他们情感闸口的电影。
《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保持了冯小刚导演一贯的叙事风格和水准,对于那些期待看到一部艺术精品的观众来说,他们很有可能会失望。
整部电影除了开场大量借助外国特效团队才得以实现的地震灾难场面外,其余的大部分时间里,《唐山大地震》的电影技巧都没有超过《手机》和《集结号》这两部电影。
作为一部从小说改编的电影,《唐山大地震》虽然具有一个气势很大的片名,但它的故事却仍然没有完成类型化叙事的突破。
原著小说《余震》以姐姐的故事为主线,完成了一个跨度三十年的故事;而电影《唐山大地震》则将故事主线分散为三条,分别是母亲、姐姐和弟弟,而且母亲的故事线索明显是支撑起整个电影故事的主线。
这个电影故事的切入点和改编思路,很技巧地回避了这三十年中国社会发生的激荡变革,而是将故事的重点放在一个普通家庭的情感变迁上。
作为一部有唐山市政府参与投资的大制作影片,这种改编思路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自然是一种最为安全的叙事策略。
《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个人影评
《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个人影评今天晚上,我看了一部纪录片《唐山大地震》。
影片非常感人,它讲述了一个四口家庭因为一场地震而四分五裂的故事。
在一场地震中,有两个孩子被一块钢板压住了,撬这头,会压死那一个孩子;撬那头,会压死这一个孩子。
母亲左右为难,最后她咬咬牙,选择了弟弟……姐姐竟奇迹般地活下来了,她恨妈妈,认为她不爱她。
汶川地震时,她遇见了弟弟,知道了母亲这几年来的后悔,终于释然了,回家跟母亲相见,结尾,又是我最喜欢的大团圆。
整部影片非常感人,我看的潸然泪下,感触万千。
尤其是我看到结局时,我哭的更厉害了,真正的以泪洗面啊。
看的时候,我非常感动。
大家都知道,人在不同情绪时,体温也会有所不同,在看的时候,我一直感到很冷;可是,看完了之后,我一点也不觉得冷了,难道这就是影片的威力吗整部影片是灾难性的,既感人,又励志,希望大家有功夫去看一下。
看完我感触很深,觉得有一股情绪在我的胸腔里回荡,极想把它挥洒出来,于是,才有了这篇作文的问世。
今天,我带着一颗被震撼的心灵走出了电影院,眼睛里也不少几滴泪珠。
我们去观赏了电影,唐山大地震,想一睹当年地震时的“风采”,更想看看,人类在灾难前应该怎样面对。
电影首先介绍了一家人,一家不富有但充满温馨气息的家庭。
孩子中的姐姐总觉得爸妈爱弟弟。
后来地震了,爸爸在灾难来临时走了,两个孩子被压在了一块板下,只能选择救一个,另一个必需死,母亲选择了弟弟,姐姐在石板下流下眼泪。
后来被解放军夫妇领养,活了下来,却因为心中的那片阴影让她变得沉默,不能让她忘记,她原谅不了她母亲。
她长大后和一个外国人成婚,在加拿大生活,巧合他弟弟也结婚了,他们的孩子都叫“点点”。
看见了唐山又地震了,怎么也按捺不住,走向了唐山,巧合看见了她弟弟,一家人终于团聚了。
看了这篇,我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震撼,在自然的灾害面前,人类显得多么小;而在团结起来的人们面前,灾难又显得不堪一击。
只要我们团结起来,就阻挡不了我们向前。
《唐山大地震》影评
《唐山大地震》影评1970 年代,苏联正处于勃列日涅夫治下,文化事业特别是电影业受到了严苛的管制。
为了通过审查,苏联导演们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其中最有效的一招便是在影片中加入催泪桥段,并邀请勃列日涅夫亲自过堂审看。
勃列日涅夫大权在握,但感情丰富,极易被感动,几滴眼泪就能让他心软,因此“勃列日涅夫同志哭了”成为了当时苏联导演们的救命稻草。
《唐山大地震》的宣传策略与上述典故如出一辙,主要宣传点一是号称撼天动地的特效场面,二是据称充斥在影片中的哭点。
导演冯小刚更是直言不讳地将不哭的观众与血洗幼儿园的连环杀人犯相提并论。
电影处于宣传期,相关主创为了吸引眼球无所不用其极,但电影本身究竟如何呢?《唐山大地震》从严格意义上讲并非一部类型片意义上的灾难片。
与史实改编的《泰坦尼克》或幻想意淫的《2012》相比,它只是隔靴搔痒,缺少孤胆英雄拯救大众的模式。
相反,它彻底阉割了高、大、全的银幕英雄,将叙事重心转移到了苦大仇深的母亲身上。
原著小说《余震》聚焦于地震后的心灵创伤,而电影《唐山大地震》则将其改编为一部家庭伦理剧,着重描写母亲在经历了夫死女丧的惨剧后,背负着谋害亲女的心理负担,熬过了三十年的故事。
这种叙事重心的转移符合中国民众的心理认同,也契合了中国电影史中最悠远的通俗剧传统。
从《孤儿救祖记》开始,“家族变故+伦理救赎”的套路就成为了中国电影人的创作意识和中国观众的接受心理。
《唐山大地震》在视觉规模上将其发展壮大,加入了更多的感官触动,让观众在情感上得到满足。
这种创作套路的本质是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满足观众对情感共鸣和娱乐享受的需求。
然而,我们不能仅仅从商业成功的角度来评价一部电影。
在以市场为指针的电影创作环境中,观众是导演的“上帝”,但导演也有责任引导观众,而不是迎合观众。
《唐山大地震》虽然在票房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它并没有为我们提供一部深刻的心灵史,也没有展现出中国社会在新时期的巨大变化。
它只是一部符合中国最广大观众观影心理的商业电影,通过苦情戏的路数和大团圆的结局,让观众在情感上得到了宣泄和满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余震的心跳声
——评影片《唐山大地震》
“23秒,32年”,黑白海报上赫然印着的两个数字,成为影片最刺痛人心的地方。
这部改编自张翎小说《余震》的电影,在国内一线导演冯小刚的演绎下,用最具情感人性的表达完美诠释了原著的深厚底蕴,成就了一部民族不朽的心灵史诗。
一、深厚的文学底蕴
这部影片刚一上映,就迅速席卷6.6亿票房,成为最卖座的国产影片。
导演冯小刚曾说过,灾难题材的影片拍不好,很容易拍成纪录片。
影片在汲取原著小说营养的基础上,讲述了一个地震灾难中关于灾难、亲情和忏悔的故事。
原著深沉哀痛的情绪基调,经由电影视听艺术手段的传达,完整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作为又一部成功改编自文学文本的影片,电影的文学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普遍认为,电影文学性是电影生命力旺盛的重要表征。
我国著名电影艺术理论家张骏祥曾这样解释电影的文学性:影片的文学内容包括影片的思想内容、典型形象的塑造和文学的表现手段。
在《唐山大地震》中,恰到好处的细节俯拾皆是:一家四口的幸福生活,元妮对弟弟的偏爱,地震中元妮的情绪变化,方登被抛弃时的绝望……这些极富真实感的细节表现为情节的再续发展制造了故事悬念,渲染了地震及余震后惊心动魄的环境氛围,从而塑造了可触可感的人物性格,将人性的抒发上升到国家民族创伤与救赎的高度。
电影与文学水乳交融,挖掘了故事深度,升华了整部影片的情感基调。
二、感人至深的故事情节
这是一个听起来似乎略显俗套的故事,短暂的23秒地震造成了原本幸福的一家32年无法愈合的伤痛。
然而或许正是这种最贴近生活的平淡无奇,才赚尽了无数观众的热泪。
与其他炫技电影不同,冯小刚追求的是一种内容大于形式,建立在电影技术基础之上的情感高度契合。
影片恰到好处地选取了亲情这一契合点,亲情成为贯穿全片的线索。
在灾难面前,亲情挽救了弟弟,也如同一把锐利无比的匕首扼杀了姐姐求生的欲望。
无疑,面对生死抉择,元妮是痛苦的。
但也就是这种灾难中无奈的遗弃,改变了方登的人生轨迹,也让元妮背负了32年的疼痛。
导演准确地把握了中国老百姓的观影心理。
他抓住了亲情,抓住了人性,把故事用最简单朴素的笔触不加渲染地勾勒出来,情节细腻真实,演员表演到位,催人泪下。
三、特定时代背景下题材的选择
随着各种题材电影的日臻成熟,任何一种电影的题材形式都不再像其诞生之初,带给人们无尽的新奇感。
作为主流电影的一种,灾难片的历史由来已久,20世纪70年代摄制尤多。
一些经典的灾难片如《哥斯拉》、《后天》、《海云台》、《2012》等,都以其超前的特技手法和电影表现力,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既然如此,导演为何还要选取这样一个题材呢?1976年的那场举世震惊的地震似乎离我们稍显久远,之所以选取这样的题材,首先是对那场灾难的哀悼和纪念,其次就是从2008年开始,汶川地震、台湾水灾、舟曲泥石流……一系列自然灾害的陆续发生,让人们对灾难有了刻骨铭心的体会。
尽管灾难渐远,余震留下的心理创伤依然存在,并可能从本质上微妙地改变某些东西。
影片选材基于特定的时代背景,从这一层面上看,影片便被赋予了强烈的时代感,有了特殊的意义,很容易引起有相同民族情结的观众在情感上的共鸣。
四、跨越时空的情节建构
影片在时空安排上选取了一个32年的时间跨度。
从1976年的唐山地震到2008年的汶川地震,两次空前的地震灾害很自然地被联系到了一起,丝毫不影响影片风格的极致简约。
在方登自愿去汶川救灾的时候,出现了几乎是戏剧性的一幕,32年前母亲艰难抉择的一幕再次重演,这种首尾相连、相互呼应的环形结构模式,是回忆也是升华。
一场灾难,四口人的分分合合,不仅仅是个体家庭的磨难,也是整个国家民族32年在灾难中挣扎成长历史的缩影。
元妮无时无刻不生活在对女儿的忏悔之中,从失去到重逢,跨时空情节的建构将人性情感的变迁,清晰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完全抛弃了电影惯用的陌生化效果,给人以细腻贴切的生活气息、发自肺腑的疼痛之感。
在32年的时间跨度中,影片在事件选取上并不随意,所选用的都是最能表现这段特殊时期历史特征的情节,最典型的是毛主席的逝世,两种痛苦纠结交织在一起延伸
悲剧的深度。
从这些人们熟悉的事件人手,有利于观众更加直观地了解唐山地震后的历史变迁,加深对余震后痛的理解。
五、出色的电影配乐
电影音乐作为影片综合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突出影片的抒情性、戏剧性和气氛方面起着特殊作用。
地震刚过,曾经的家园化为一片废墟,哀婉凄凉的音乐首次响起,哀鸿遍野的灾难场景触目惊心;当被抛弃的方登从尸体堆中站起来的时候,如泣如诉的音乐传达出女孩深深的绝望。
这时,音乐已脱离了其本身的形式,而是化为一种绝望的情绪弥漫到电影的故事情节中。
导演借助音乐表达了怀念哀悼的情绪、对人物命运的同情,更浸染了深切的人文关怀,体现出影片的艺术构思。
在影片结尾处,汶川地震时的音乐则明显多了希望的元素,表现了在灾难面前永不言败、血浓于水的民族情感,传达出笃定的人生信念,让沉浸在悲痛中的人们获得新生。
“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这是影片主人公元妮面对这场灾难意味深长的慨叹。
看过《唐山》大地震,悲伤中带着欣慰,在哀悼过去的同时,它教会我们生活依然在继续……(20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