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论文 太平天国

合集下载

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论文

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论文

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1851年~1864年)是清朝后期的一次由农民起义创建的农民政权。

开始的标志是道光三十年(1851年)金田起义,转战湘,赣、皖、浙等省,最后定都天京(即今南京)正是建立与清王朝对峙的南方农民政权,结束的标志是同治三年(1864年)天京陷落,历时13年。

这次起义开创了中国不少先河,例如中国农民起义第一次遭到中外势力共同镇压、利用西方宗教发动起义、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政治纲领《资政新篇》等2农民与太平天国的兴亡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农民运动,其规模之大,影响之深,超过了以前任何一次农民运动。

而从整个运动过程看,太平天国政权的兴亡与农民的支持与否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太平天国的兴起离不开农民的支持,而要获得农民支持,就必须重视和照顾农民利益,尤其是农民的土地问题。

早在金田起义以前,洪秀全根据广大农民迫切要求摆脱贫穷苦难的愿望,表示了对土地问题的极大关注和对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强烈不满。

在《原道醒世训》中,洪秀全对私有制作了深刻批判,认为“世道乖漓,人心浇薄,所爱所憎,一出于私”。

定都天京不久,太平天国颁布了解决土地问题的经济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这个改革方案以农民土地问题为中心,要求按照平均主义原则重新分配土地,即土地归天父公有,将田地划分九等,由农民平均分耕,所谓“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产品也平均分配,余物归公,以便“大家处处平均,人人饱暖”;最终的目标是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无疑,这种土地改革方案,表达了千百年来生活在苦难之中的广大农民的强烈愿望,是对地主土地所有制的一种大胆否定。

虽然这个方案不可能真正实行,但在太平天国运动初期,这种平分土地的主张对许多农民来说确实有很大的吸引力,对动员广大农民起到了巨大的鼓舞作用。

极大的调动了农民支持太平天国的积极性,从而也推动了运动的发展除重视农民土地问题外,太平天国还从政治上广泛动员和依靠农民。

历史作业论文《太平天国运动,农民的反抗运动》

历史作业论文《太平天国运动,农民的反抗运动》

历史作业论文《太平天国运动,农民的反抗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农民的反抗运动文东华摘要:太平天国运动是从1851年1月至1864年7月由农民发起的一场浩大的反帝国主义反封建的反抗运动。

从1980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大清朝其腐朽的封建社会制度的缺陷在外国的铁炮下表露无疑。

但是,还沉浸在东方大国的幻想中的封建统治者们为了保持统治地位,对外采取妥协,对内残酷镇压一切反抗势力的手段。

这样,在封建阶级和外来帝国主义的压迫下,不堪重负的农民阶级为了生存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民运动:太平天国运动。

虽然这次运动以失败而告终,但是却强烈的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在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下,各地各族人们反清斗争风起云涌,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过程。

这些在新中国成立乃至今天仍有教育意义,至今领导人仍把民生民计放在重要地位。

关键词: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反抗失败引言长期以来,中国广大农民在封建地主的压迫、剥削下,过着极其平困和不自由的生活。

占农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官僚们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土地。

为了生活,农民不得不租种地主的土地,而其代价是需要把全年收成一半以上作为地租教改地主。

鸦片战争失败后,为支付对列强的巨额赔款和弥补财政空虚,清政府加重了赋税的征收派别。

各级官吏在征收钱粮时,往往浮高征收,横征暴敛,使农民负担进一步加重。

天下贪官,胜于强盗,衙门污吏,何异虎狼,民之财尽矣,民之苦极矣①。

这进一步农民阶级与封建主义阶级与外来帝国主义的矛盾。

而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使中国的自然经济无法与之匹敌而逐渐衰落解体。

战后,鸦片贸易屡禁不止,反而进一步泛滥,导致了中国大量白银外流,从而货币贬值,进一步加重了农民负担。

老百姓“昔日买米三斗,输一亩之课而有余;今日买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②可见由于货币贬值,田税负担增加了有一倍以上。

而这些负担,通过种种渠道,最终还是落到了农民的头上。

在这些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下没有退路的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们为了生活,纷纷拿起武器,走上了反抗的道路。

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和经验教训(5篇)

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和经验教训(5篇)

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和经验教训(5篇)第一篇: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和经验教训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和经验教训太平天国是清朝后期的一次由农民起义创建的农民政权。

开始的标志是1851年金田起义,结束的标志是1864年天京陷落,历时13年。

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的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其疆域最广阔之时曾占有中国半壁江山。

因此它有着当时时代的显著特征。

通过近代史的学习,对太平天国起义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再此我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历史意义:太平天国虽然失败了,但它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和重大的历史意义。

在此我从正反两个方面谈谈我对太平天国运动历史意义的看法。

从正面来看,政治方面,太平天国运动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与崩溃。

土地改革,实施天朝田亩制度,同时涉及经济制度。

军事方面,主张为理想而奋战,太平天国在反封建主义的同时,又负担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

对外国侵略者开展了大规模的武装斗争。

同时使清政府在利用欧美外国人镇压太平军的同时见识到西方的军事力量,促使后来的洋务运动文化思想方面,太平天国革命的直接导因是吸收西方文化的结果,主要是吸收西方基督教的教义。

经济方面,太平天国开始重视发展商业,主张对外开放政策。

《资政新篇》批判重本抑末,尊重科学技术,提倡兴办企业,主张工商谋利,鼓励私人资本。

对外贸易方针是积极开发,平等互利,独立自主,与清政府闭关自守,投降媚外,丧权辱国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

世界方面,太平天国运动使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懂得,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同时太平天国运动又推动力亚洲民族解放运动,鼓舞了全世界被压迫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斗争。

从负面来看,太平天国运动直接或间接导致4000-5000万人口死亡,是中国有史以来死亡人数最多的变乱。

破坏了民间信仰与儒家文化,破坏了中华民族继承了几千年的思想体系。

无论怎样,作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人数最多、时间最长的一次农民战争,太平天国运动重要的历史意义是不可忽略的。

经验教训:我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将一个国家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上。

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论文

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论文

中国近代史纲要期中论文论文题目:太平天国运动浅析学生姓名:夏立学号:2010213579所在院系:数理学院所在年级:2010级太平天国运动浅析太平天国(1851年~1864年)是清朝后期的一次由农民起义创建的农民政权。

开始的标志是道光三十年(1851年)金田起义,转战湘,赣、皖、浙等省,最后定都天京(即今南京)正是建立与清王朝对峙的南方农民政权,结束的标志是同治三年(1864年)天京陷落,历时13年。

这次起义开创了中国不少先河,例如中国农民起义第一次遭到中外势力共同镇压、利用西方宗教发动起义、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发展资本主义的政治纲领《资政新篇》等。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农民运动,其规模之大,影响之深,超过了以前任何一次农民运动。

而从整个运动过程看,太平天国政权的兴亡与农民的支持与否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太平天国的兴起离不开农民的支持,而要获得农民支持,就必须重视和照顾农民利益,尤其是农民的土地问题。

早在金田起义以前,洪秀全根据广大农民迫切要求摆脱贫穷苦难的愿望,表示了对土地问题的极大关注和对地主土地所有制的强烈不满。

定都天京不久,太平天国颁布了解决土地问题的经济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这个改革方案以农民土地问题为中心,要求按照平均主义原则重新分配土地,即土地归天父公有,将田地划分九等,由农民平均分耕,所谓“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产品也平均分配,余物归公,以便“大家处处平均,人人饱暖”;最终的目标是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无疑,这种土地改革方案,表达了千百年来生活在苦难之中的广大农民的强烈愿望,是对地主土地所有制的一种大胆否定。

虽然这个方案不可能真正实行,但在太平天国运动初期,这种平分土地的主张对许多农民来说确实有很大的吸引力,对动员广大农民起到了巨大的鼓舞作用。

极大的调动了农民支持太平天国的积极性,从而也推动了运动的发展。

近代史论文-太平天国

近代史论文-太平天国

近代史论文----︽天朝田亩制度︾给太平天国带来了什么《天朝田亩制度》给太平天国带来了什么“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摘自《天朝田亩制度》通过这些详尽而细致的规定,太平天国是想使每一个农民都能永保一份平均财产,建立“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

这是太平天国设计的理想蓝图,这一美好社会能否实现呢?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些资料来探讨一下《天朝田亩制度》对太平天国的影响。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为巩固政权,建立一个理想的地上“天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其中最主要的是1853年冬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

这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社会改革方案,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

《天朝田亩制度》的基本内容是:第一,以平均分配土地和产品为基础的经济改革方案。

《天朝田亩制度》的最核心内容是彻底废除私有制度。

它宣布根据“天下皆天父上主皇上帝一家,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解决土地问题的指导思想是:“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

太平天国的领袖们希望通过平分土地,最终实现“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太平天国从土地和财产公有的原则出发,制订了平均分配土地的具体方案。

它规定将田地按产量高低分成九等,“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并规定十五岁以下者受田数量为十六岁以上者的一半,杂以九等,好坏搭配。

第二,以乡官制度为基础的政治和社会生活改革方案。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县以下设各级乡官,负责管理地方民政和百姓的经济、文化生活。

乡官主要通过选举由本地人充任。

乡官的体制、称呼与军队完全相同,设军帅、师帅、旅帅、卒长、两司马、伍长。

每军共13’156人。

在军帅之上直接领导乡官的有总制和监军,“皆受命于朝,为守土官”。

近代史论文---小议太平天国运动

近代史论文---小议太平天国运动

小议太平天国运动日语112班杨娟摘要太平天国运动,那是一段令人为之兴奋地抗争史,同时也是一段颇受批评议论的历史:它是我国农民起义的最高峰,在打击外国侵略者及其走狗封建满清贵族等方面功不可没;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这次反侵略反封建的农民起义依旧无法摆脱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农民阶级固有的弱点决定了他不能把中国从半封建半殖民的社会中解放出来。

本文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既有进步之处,亦有落后之处。

但总体来说,对于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关键词:太平天国运动抗争史农民起义局限性进步落后推动正文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19世纪50年代。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正步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太平天国的英雄们举起了反对清王朝和外国侵略势力的旗帜,担负起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这场运动作过高度的评价。

恩格斯在《波斯和中国》一文中认为,这场斗争使我们“看到整个亚洲新纪元的曙光”。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称太平天国和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等等反抗斗争,“都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顽强的反抗精神”。

太平天国革命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战争,它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震撼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还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这在一定程度上消减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而且还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鼓舞和推动了当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

笔者谨在此对其进步之处与落后之处进行简要分析。

进步处:一、.太平天国运动有自己的纲领。

在中国古代的农民战争中,都没有提出过明确的纲领。

不论是陈胜、吴广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还是张角的“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以及钟相、杨么的“等贵贱、均贫富”等等口号,其目的都是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的残暴统治,并使自己能够成为替天行道的“好皇帝”,主观愿望是让百姓安居乐业,共享太平盛世。

太平天国则不同,它提出的《天朝田亩制度》这个纲领,明显地带有一些新的因素,即实行平分土地,使耕者有其田,并且想通过分田达到“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历史论文 太平天国

历史论文 太平天国

寻访身边的历史——走进近代南京树人学校初二(15)班夏雨飞第一项:南京总统府的历史第二项:清末太平天国运动第三项:太平天国的没落南京总统府的历史南京总统府,绿树环绕,景色优美,每天总有上万的游人,来此处游览。

这座规模庞大的宫殿不仅是一座遗址,也是一百多年历史的活见证。

关于太平天国的兴建,历史上并没有太多详述,只是知道,因为那一天,中国的近代史就此改写。

1853年3月洪秀全的太平军占领了南京,定都天京,在此兴建了规模宏大的太平天国天王府,这便是我们现在所称的总统府,这在当时,规模虽不如故宫庞大,但却是太平天国成立的一个象征,也是历史对这次革命的一个认证。

1870年,清军攻破南京,焚毁宫殿建筑,重建了两江总督署。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此处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2年4月,临时政府结束,在这里成立了以黄兴为留守的南京留守府1913年,"二次革命"中,此处成为讨伐袁世凯军总司令部。

黄兴、何海鸣曾先后任司令。

1913年至1927年,这里先后成为江苏都督府、江苏督军署、江苏将军府、江苏督办公署、副总统府、宣抚使署、五省联军总司令部、直鲁联军联合办事处等机构。

1938年3月28日梁鸿志等人在南京这里成立中华民国维新政府傀儡政权。

1940年3月和另一傀儡政权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并入南京国民政府。

1948年5月20日,蒋介石、李宗仁在"行宪国大"分别当选总统和副总统后,国民政府改称总统府。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总统府。

二十世纪末,总统府作为政府机关单位使用。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机关单位陆续搬迁。

现在,南京总统府为闻名世界的旅游景点,向全体民众开放。

一个游人,在它那恢弘的外表下,又怎能想到它沧桑而有坎坷的历史?清末太平天国运动在清末,曾有一阵又一阵的反清热朝,而太平天国运动,正是打响了头一枪的那发子弹。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近代史开端下的天平天国起义主题词:太平天国起义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封建斗争的第一次革命潮提要:天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其次,它是中国旧时农民战争的最高峰,而且还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最后,它也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战争中,天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它与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1、1840年开端说框架下的太平天国起义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近代史的重大变局,影响极深远。

将这次中国近代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放置在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大背景下考察的。

太平天国运动因为“正是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逐步形成的过程中,所以环绕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各种社会力量的配备已不同于以往在封建时代的历次农民战争”,而“地主阶级统治集团中有一部分人趋向于用更密切地和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建立经济和政治的联系,他们在不损害封建势力的范围内,接受某一些资本主义的外壳”。

1.1中国近代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外国侵略势力及其走狗国内反动统治者,他们使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半殖民地,并竭力保存其封建基础。

他们决定了近代社会性质变化进程的状况。

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外国侵略势力,外国侵略势力本身性质的变化,引起了中国社会性质的深刻变化。

1.2起义的领导者社会变动大背景拜上帝会和起义后来在长江地区得到发展两方面太平天国起义与鸦片战争后中国之间的关系,关于前者,拜上帝教的来源耶稣教“包含着一些资本主义的道理,这些道理对中国萌芽状态的资本主义发展趋向有相合之处。

同时太平天国有反封建纲领(天朝田亩制度),有接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倾向(资政新篇)”,并且“从后果看,后来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它曾起到推动作用”。

关于后者,“广东有英国势力,太平军不能向广东发展,只能向湖南进军”,同时“长江一带受外国影响比北方大些”。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论文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论文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论文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场重要的农民起义,从1850年到1864年持续了整整14年时间。

这场运动由洪秀全发起,他宣称自己是上帝的二儿子,带领一支庞大的农民军队推翻清朝政权,建立一个理想的“太平天国”。

然而,尽管具有强大的力量和广泛的支持,太平天国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

本文将探讨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原因。

首先,太平天国运动内部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尽管洪秀全有着极大的野心和魅力,但他在领导上的不足和一系列的错误判断导致了太平天国的失败。

首先,洪秀全忽视了组织和纪律的重要性。

太平天国的指挥系统混乱不堪,缺乏有效的统一指挥,这导致了军事行动的混乱和低效。

此外,洪秀全也没有建立起一个合适的行政机构,无法有效地管理国家事务,落后的管理体制严重损害了国家的治理和军事行动的协调。

其次,太平天国运动在外部环境上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太平天国的敌人包括了清朝政权以及其国内外的盟友。

清朝政权通过调动大量的军队来镇压太平天国,展示了强大的军事实力。

而且,清朝还利用了外国势力与太平天国抗衡,例如,英法联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参与了对太平军的镇压。

外部力量的干涉以及他们与太平天国运动的斗争对其产生了巨大的军事和政治压力,这使太平天国运动面临着极大的困难。

第三,太平天国运动的意识形态和战略也是其失败的原因之一。

太平天国运动的核心思想是基督教教义,旨在建立一个基于基督教原则的社会。

然而,这种新颖的意识形态在当时的中国社会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同,尤其是在农村地区。

农民更加关注实际的生计和利益问题,对新的意识形态的接受程度有限。

此外,太平天国运动缺乏合理的军事战略,他们缺乏有效的对敌战略,过于依赖人海战术而忽略了技术和战略的重要性。

最后,太平天国运动的经济支持也是失败的原因之一。

太平天国经常抢劫杀戮,对当地经济和社会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这导致人民的反感。

太平天国没有建立起有效的财政和物资保障体系,没有足够的财政收入和物资支持,这对军队的长期战斗能力造成了很大的限制。

历史论文:太平天国

历史论文:太平天国

洪秀全所创立的理想天国从最初的萌发开始,就披上了宗教的外衣,回顾中国历次以宗教为组织手段的农民起义就不难得出它最终悲剧的结局命运。

至于后来的《天朝田亩制度》,尽管它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实践,也对当时的社会历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跑步进入“天国”的理想固然美好、组织者的宣传也很巧妙,但在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下则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一厢情愿”。

作为天国的核心——圣库制度,类似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或者确切的说后者类似于它——但这都不是要点,且不说它如何不适应当时的生产力,它的创立者就将其亲手打破了。

这里主要要说的,便是理想天国的核心——圣库制度,正应了这样的一句话,堡垒最易从内部攻破。

圣库制度是平南、贵县基地教众的创造,后由洪秀全加以设计、规范,推行到各基地,成为太平天国一项基本的财政和物资征收供给制度。

团营时,各基地建立圣库,教众均变卖田产、房屋,易为现金,上缴圣库,专人管理收支,教众同食同穿,由圣库按统一标准平均供给衣食。

战斗中的一切缴获必须上缴圣库,严禁个人积蓄私财,犯者处以极刑。

这是一种战时共产制度。

它透过官兵生活上平均分配,以集中有限的财物粮袜,支持长期战争,而且有助于严格纪律、净化官兵思想行为,防制腐败现象,保持农民军队的艰苦朴素本色。

它是太平天国创立的第一个经济制度。

它是伴随着太平军金田起义而同时产生的,直到太平天国革命失败,圣库制度也随之泯灭。

当太平军创兴之时,圣库制度对保障部队供结、吸引贫苦农民参加革命和保证军事纪律等方面,都起过重大的积极作用。

定都天京后,洪杨等人又把城市人民的经济生活也纳入圣库的供给范围。

而且一度要求以「人无私财」的原则施之于民间,这就走过了头、违背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显然是错误的和行不通的,其消极作用便逐渐暴露出来。

建立在人无私财的原则基础上的圣库供给制度,在太平天国革命初期曾起过重大的积极作用。

它首先是吸引了贫苦农民群众踊跃参加起义。

其次,圣库制度保障了太平军的供给,也鼓舞了他们的斗志。

近代史论文理性看待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定稿)

近代史论文理性看待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定稿)

近代史论文理性看待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定稿)第一篇:近代史论文理性看待太平天国运动被谬赞的历史——理性解读太平天国运动提起太平天国运动,许多人都会赞不绝口,夸赞他的先进性、时代性和进步性,它被认为是带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农民革命,被载入史册,所谓“太平天国革命无可非议的是农民战争,以农民作为革命的主力,但它爆发于中国开始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之后,崛起于经济较为发达、中西交通频繁的两广,“此时社会各阶级已发生了新的变化,农民已不是中世纪的封建农民,他们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派的特点,农民以外还有新兴的市民等级,这一社会力量投入革命斗争中,成为其核心和骨干。

”(1)读来让人觉得太平天国运动就是一群在新宗教信仰、新思潮影响下崛起的一群农民发动的先进革命,甚至归结起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也是简单的归根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诚然,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除了表面上的指挥失误、丧失斗志,以及再深追一步到主管者的贪污腐败问题等原因外,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可是在我看来,太平天国运动,本质上仍然只是一场在封建社会中发生过无数次的农民起义,其根本未曾脱离过小农思想中争粮争地,称皇称帝的内核,从运动的一开始,就注定了其失败的结局。

提到太平天国运动,就不得不提及客家人。

太平天国运动首先反的是清王朝统治,如同历代大大小小王朝一样,打的是受不了清政府重税盘剥的旗号,可是事实上,清王朝从康熙时代开始逐步实施“摊丁入亩”和“盛世滋丁,永不加赋”等利民政策,解决清王朝因人口剧烈增长而带来的人地矛盾。

清王朝的土地制度是建立在大量的小自耕农土地所有制基础上的,在人口不断膨胀的条件下,剥夺小农的土地,不仅不利于生产的发展,而且在政治上也是完全不可为的。

因此,养活庞大人口,并促进生产发展,就只能是通过减税的方式、以扩大分工剌激交换的方式来鼓励农民经营和开发土地,增加粮食产量。

(2)可是在这样看起来万世太平百姓富足天下安康的社会环境下,以洪秀全为首的客家人却造反了,那么原因就显然不是因为清政府的剥削,而是客家人与当地原住民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的结果,矛盾重重升级,最终导致械斗,为起义创造了良好的导火索。

史纲论文_太平天国

史纲论文_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运动的得与失自1840年爆发鸦片战争后,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入侵加重,中国的民族与社会危机日益加深。

各阶级都对国家的出路感到迷茫,不断进行着探索,并提出了不同的方案。

先后出现了农民的太平天国运动,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的维新运动以及辛亥革命。

这些运动,无一例外都失败了。

但是这一次次的探索与失败确是为国家的出路提供了借鉴,让人们跟清晰地认识到中国必须走的道路。

而最为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无疑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和重大的历史意义。

鸦片战争后,为支付巨额赔款,清政府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激化。

而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使得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农民生活困苦。

因此,1846至1850年严重的自然灾害直接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

这场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它坚持了14年,势力发展到18个省,不但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又强力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甚至还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权威。

洪仁轩提出的《资政新篇》更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指出了社会进步方向。

虽然《资政新篇》并不完善而且又未被施行,但是其在思想上的先进性是不容置疑的。

但太平天国运动最终的失败,也告诉我们其中也存在着缺陷。

对于太平天国运动在历史上的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3方面:1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

《资政新篇》主要在政治、经济、文教、外交四方面作了规定。

政治主张统一政令,以法治国;各省设新闻官,听取社会舆论,设投票箱,由公众选举官吏。

经济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兴办保险事业等。

反对迷信,提倡兴办学校,医院和慈善机构;严禁买卖人口和吸食鸦片。

外交主张同外国自由通商,交流文化,平等往来,但不准外国干涉中国内政。

是先进的中国人第一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对封建主义有一定的抵制作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在一定程度上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起了抵御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有关太平天国运动的近代史论文

有关太平天国运动的近代史论文

有关太平天国运动的近代史论文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太平天国运动的近代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有关太平天国运动的近代史论文篇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原因分析》摘要:金田起义爆发,标志着举世震惊的太平天国运动的开始。

在起义之初势如破竹的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最后还是失败了,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分析了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关键词: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1851年1月11日,金田起义爆发,标志着举世震惊的太平天国运动开始。

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只两年零两个月,队伍就从两万扩张到百万,建立了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然而,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最后还是失败了。

那么,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一、迷信上帝,没有科学的理论和切实可行的纲领洪秀全创建的拜上帝教,强调上帝是唯一真神,并说上帝“无所不能,无所不知。

拜上帝教在起义初期,确如洪仁所说,起了“蓄万心为一心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不拜祖先神佛,同中国数千年来的传统思想、风俗习惯大相抵触,不能再起到动员广大群众的积极作用。

天京内讧中,“天父、“天兄自相残杀,宗教神话开始受到质疑,信念开始破灭,太平天国的基础开始动摇。

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更是“一味靠天,变成了一个宗教迷信狂,以致朝政混乱。

洪秀全临死前,还要上天请上帝派兵保卫天京。

正如著名太平天国史专家罗尔纲教授指出的:拜上帝教从“发动革命的工具,却转化为破坏革命的毒素。

太平天国虽然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但前者采用绝对平均主义的分配办法,是行不通的。

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资政新篇》虽然符合社会发展方向,但在当时缺乏实现的土壤和环境,也没能施行。

所以李大钊在总结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时指出:“他们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领导集团迅速腐败,平等制度遭到严重破坏定都天京后,洪秀全等天国领导抛弃了与广大将士共甘苦的良好传统,大搞封建等级制,享乐腐化,追求奢侈的生活,大兴土木,劳民伤财,此风一直伴随太平天国始终。

近代史太平天国运动近代史论文

近代史太平天国运动近代史论文

近代史太平天国运动近代史论文太平天国运动作为中国封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战争,达到中国历史上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近代史论文,供大家参考。

近代史太平天国论文篇一:《太平天国运动》鸦片战争失败以后,为支付对列强的巨额赔款,同时也为了弥补财政亏空,清政府加重了赋税的征收科派。

各级官吏在征收钱粮时往往浮收勒扣,横征暴敛,农民的负担更为加重。

正如天地会的《万大洪告示》所说:“天下贪官,甚于强盗,衙门污吏,何异虎狼”,“民之财尽矣,民之苦极矣!”残酷的压迫和剥削,迫使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群众走上反抗斗争的道路。

1842年至1850年,全国各族人民的反清起义在百次以上。

清政府调兵镇压,但群众斗争此起彼伏,酝酿着更大规模的反抗。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爆发的。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建设,并颁布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天朝田亩制度》。

《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

它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即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将土地按亩产高低划分为9等,好坏搭配,按人口平均分配。

天平天国的领导者们希望通过施行这样的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

但是它的局限性也很明显。

其平均分配的理想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因此最后也未能付诸实行。

谈起太平天国运动,首先映入我的脑海中的是一个个首先站出来反抗清王朝奴隶般统治的一位民族运动的英雄们:洪秀全,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李秀全,陈玉成„„早些时候,我读了曾国藩的传记,在我看来,曾国藩最伟大的成就在于在那个昏庸是非颠倒的社会中,依靠了自身和一大批志同道合的志士们一起建立了湘军,成功的镇压了当时清廷无力镇压的太平运动的起义军们,并且引领了洋务运动的发展,建立了我国第一家军工厂“安庆军械厂”,并提拔了一批有能力,有正气的将领们,其中当然包括后来建立淮军并成为清末第一重臣的李鸿章,为清朝的延续做出了重大贡献。

近代史论文

近代史论文

洪秀全理想天国的破灭一、总述太平天国(1851年—1864年),是中国清朝后期由农民起义者洪秀全建立的政权,其前身为1843年创立的“拜上帝教”。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全国近代史上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续了几近20年光阴、波及大半个中国,是旧式农民运动战争的最高峰,并具有其区别于以往农民起义新的历史特点。

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了,但他对我国近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演变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而言,它的积极意义还是占主导地位的。

本文将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从唯物史观出发,结合他人的一些观点进行阐述。

二、背景1、清政府的压迫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导致白银大量流失。

为了弥补财政亏空,清政府加重对农民的赋税。

天灾人祸、官员腐败、苛捐杂税等让百姓生活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正如天地会的《万大洪告示》所说:“天下贪官,甚于强盗,衙门污吏,何异虎狼”“民之财尽矣,民之苦极矣!”自古以来,都是官逼才有民反。

残酷的压迫和剥削,迫使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群众走上反抗斗争的道路。

1842年至1850年,全国各族人民的反清起义在100次以上。

全国反清力量的积聚裂变,大清政权已经危如累卵,一场席卷九州以推翻清朝统治为目标的武装斗争已经成熟。

从这个意义上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既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历史必然性。

2、民族矛盾加剧清军入关后,对关内人口占大多数的汉人采取了高压的政策,在整个清朝时期,满族对于汉族保持着相当的戒心,在政治上采取怀柔与阻止进入高层的多种方式来进行打压汉人。

民族歧视、民族压迫、民族矛盾始终是社会的重要问题,排满反满的思想植根与于社会民众中,民族斗争延绵不断。

而广西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大地区,民族矛盾尤为激烈。

3、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势力不断增强,西方列强凭借夺取的政治经济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同时压低价格收购原料,瓦解着封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同时鸦片走私猖狂,使得市场上银贵钱贱。

太平天国运动(5篇)

太平天国运动(5篇)

太平天国运动(5篇)第一篇:太平天国运动请同学们翻到教材第46页,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第三单元的第一课:太平天国运动。

:一、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师: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战败,同西方列强签订了《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

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是沿海的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失去生计;除此之外,清政府战败,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向民间搜刮,加重税捐,而地主、官僚、贵族也乘机加剧了对土地的兼并,是封建主义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激化。

虽然当时,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主要矛盾,当时西方殖民者的入侵,尚未深入到中国内地,人民与列强的正面冲突还不大,他们直接感受到的是清政府的压迫和剥削,所以列强的入侵,以及清政府的腐朽导致的阶级矛盾激化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

在加上1846年至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入饥饿和死亡的困境,进一步加剧了这一矛盾,最终使农民阶级不堪忍受煎熬,只得起来反抗。

师:洪秀全是出生于广东花县的一个农民家庭,后来成为一名私塾教师,一面教书一面读书,读书就是为了参加科举,但是他从16岁开始连续四次参加科举,屡试不中,精神受到很大刺激。

后来他几次经过广州,目睹了英国侵略中国的暴行,1843年鸦片战争结束,广州一带笼罩着抗英和反清的气氛,这一年也是他第四次考试失败,他将自身的命运同当时的国难结合起来,开始放弃科举做官,自己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师:洪秀全曾经在广州偶然得到一本《劝世良言》的宣传基督的小册子,受到西方基督的影响,并将基督教与中国宗教相结合,创立了拜上帝教组织。

他认为上帝人人都当拜,而上帝对普天之下的人都一样,人人在上帝面前也是平等的,这对于身处水生火热中的劳苦大众来说,是很有号召力的。

所以经过几年的发展,拜上帝会的势力得以发展,成员超过一万多人。

师:1851年初,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起义军成为太平军,建号太平天国,不久,洪秀全称“天王”。

太平天国兴亡史五篇范文

太平天国兴亡史五篇范文

太平天国兴亡史五篇范文第一篇:太平天国兴亡史《太平天国兴亡史》读书笔记太平天国革命爆发的社会背景十九世纪中叶,清王朝和整个封建经济制度都已经十分腐朽。

鸦片战争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中国社会经济结构是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的结合体。

鸦片战争后,太平天国革命爆发前,外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廉价商品虽然向中国渗透,开始破坏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中国开始半殖民地半封建化但是资本主义经济却遭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制。

在这样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农民阶级反抗封建地主阶级剥削和压迫的斗争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但鸦片战争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对中国进行疯狂的掠夺,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和中华民族的矛盾转为社会主要矛盾。

因此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肩负了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

鸦片战争中,两广、湖南等地区受骚扰和危害最深,从这三省征调兵力和粮饷最多,战后又就地裁遣兵勇,遂使这些地区的无业游民和散兵游勇急剧增多,社会严重动荡不安,这种情况恰好成为洪秀全等人开展反清武装起义的有利条件。

金田起义前洪秀全的革命活动洪秀全走上革命的过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摸索前进;洪秀全三次参加科举考试皆名落孙山,他长期生活在农村,对广大贫苦农民的疾苦有着较深的了解,其生活的两广地区又是天地会武装抗清的活跃地区,这些情况对洪秀全的思想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二、从《劝世良言》中找到思想武器;洪秀全接受了《劝世良言》所宣传的基督教的“独一真神唯上帝”的观点,作为向一切腐朽的封建主义意识形态和强大的封建势力做斗争的武器。

三、与冯云山去广西宣传拜上帝,发动群众,制造革命舆论。

国家社会的动荡,人民生活的困苦,个人发展道路的坎坷,使洪秀全的革命思想逐步形成和发展;日益广泛的群众性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蓬勃发展的武装起义,又把他推向革命领导者的地位。

洪秀全政治和经济上平等的思想,是中国农民在长期的反抗斗争中的继承和发展。

从金田起义到建都天京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以后,冯云山、洪秀全先后来到桂平紫荆山区,建立拜上帝会。

浅论太平天国

浅论太平天国

浅论太平天国当人们谈论太平天国时,人们往往会想到这是一个农民反抗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外国侵略者的掠夺而成立的一个清末农民起义政权。

这一场农民反抗运动是清朝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农民起义。

对于一些人来说,或许他们会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只不过又是一场小打小闹的闹剧,这或许是基于对清末历史不明了的一种看法。

其实这是错误的看法,当然,如果将太平天国运动放在这个人类史来说,这个起义对于200多万年人类进化史真的就是很渺小。

但对于近代的中国尤其是清末政府来说,这是重大事件了,这是一件几乎撼动整个清朝百多年统治根基的事情。

这场历时14年之久的农民起义运动创造了许多的中国先例。

比如:中国农民起义第一次遭到中外势力共同镇压、利用西方宗教发动起义等。

现在我就太平天国的一些做法浅谈自己的看法。

在当时西方资本主义入侵,社会的各个阶级包括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以及资产阶级革命派都从自己的阶级利益出发,对国家的出路提出不同的主张和方案。

在种种主张和方案提出来的同时,农民依旧是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者的主要压迫对象和反抗对象。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农民反抗自然是不可避免的,正所谓: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凡。

当时的洪秀全是一个参加清朝科举多次落第的书生。

也许是面对着接连的失败,让其对于清朝种种制度的憎恨,日益衰败的清政府以及外来侵略者的无情掠夺。

面对着这种状况,于是又出现了1850年末至1851年初,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组成的领导集团在广西金田村发动反抗满清朝廷的武装起义的情景。

太平天国的农民武装起义,我认为起初洪秀全他们选择西方宗教作为他们的旗号是恰到好处的。

西方宗教作为外来物传入中国,对于当时的民众尤其是农民来说,是一件较为神秘的事情来的,毕竟当时的统治阶级认为民众愚蠢好管理,所以并未大力提倡教育。

对于接受知识很少的民众,外来宗教就显得较为神秘,而且他们同样标榜着君权和神权的统一,这样对于几千年来信奉天子即上天排下来的信念的民众更加容易接受他们的理论,也可以说洪秀全他们“师出有名了。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

中国近代史纲要论文

鸦片战争中,清政府耗费大量军费,大大加重了人民负担。

此后,洪秀全领导的规模巨大的太平天国起义爆发了。

然后由于制度的不完善,以及太平天国的内部矛盾,被清政府反扑并且灭亡.1853年,太平军占领了南京,定都天京,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还派了两支人马分头北伐和西征。

太平天国坚持战斗14年,势力发展到18省,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它建立了政权,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沉重地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而后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又以失败告终,并且签订了又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导致了中国的半封建半殖民的加深.经过两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在1861年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的衙门。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洋务派掀起了一场洋务运动。

虽然它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是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也使中国资本主义产生了萌芽,为以后的资本主义发展打下了基础.1883年到1894年间,中国与法国日本发生了一系列的侵略与反侵略战争,清军齐心杀敌取得了镇南关大捷,但是清政府却签订了屈辱的天津条约,从而使法国的势力伸向了中国西南地区,中国便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甲午战争爆发后,中国再次以战败告终,并签订了<马关条约>,中国国力进一步被被削弱了。

20世纪元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清政府不得不再次与英、法、美、德、日、意、奥等国签定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自此,中国的经济,领土,主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霸占和影响。

从此中国并一蹶不振,人民陷入了被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压迫之中,中国掉入了半殖民半封建的深渊违法自拔。

1911年,无常起义爆发,革命军所向披靡,迅速推翻了已经萎靡不振名存实亡的清王朝统治,中国在孙中山的领导下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走上了资本主义国家的道路。

这是我国社会制度的一大转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但是好景不长,此后,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并没有从根本摆脱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压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可及的天国——小议太平天国单位:13级综合日语一班姓名:吴永正摘要: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战争。

斗争锋芒直指国内封建统治者,同时打击了资本主义侵略者,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最终失败。

其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如同历史上各次农民起义一般,产生了保守、迷信、享乐、皇权等封建思想意识。

历史告诉我们,农民战争无法诞生先进制度,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农民不能独立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自发的农民思想不能拯救中国。

关键词:太平天国,阶级,失败,时代1864年6月1日,洪秀全在多日以野草充饥后病逝。

7月19日天京失守,随后清军屠城。

1872年4月,石达开余部李文彩部在贵州大塘覆灭,这是最后一支可以查证的使用太平天国旗号的反清武装,理论上是最后一支太平军。

不少学者认为,当以李文彩部的覆灭作为太平天国运动的结束标志。

太平天国前期,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所决定,神权与政权形成了复杂的关系。

杨秀清与萧朝贵分别取得了代天父上帝与天兄耶稣传言的宗教特权,从此,如同希伯来人须通过摩西之口来聆听上帝的指示那样,太平天国包括君主洪秀全在内的全体君民须通过杨秀清和萧朝贵之口来聆听上帝和耶稣的指示。

萧朝贵战死后,仍有东王杨秀清能“代天父传言”。

(利用迷信“邪教”聚集力量,中国历史中并不少见,如东汉时期黄巾起义中太平道;宋朝方腊叛变,约是一个佛教分支;元朝红巾起义的明教以及清朝的白莲教。

)天王洪秀全是太平天国的君主,是政权的代表。

天王是上帝教的教主,但却没有天父或天兄附身下凡、代天父或天兄传言的宗教特权。

当东王作为天父下凡的时候,杨秀清就是天父皇上帝,就是最高神权,天王须跪在东王之前,俯首听命。

从上帝教理论和教义说,只要东王愿意这样做,他就可以随心所欲。

从形式上看,太平天国前期确实表现出神权政治的特点,其主要特征和表现就是东王握有神权,而天王为一国之君,东王所掌握的神权却凌驾于天王代表的政权之上。

东王府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六部设尚书,每部尚书12人,共达72人之多,分掌国务;六部设承宣,共24人,主发号施令。

东王实际执掌最高政权在当时就引起了各方面关注和各种猜测。

如向荣于1853年六月在《复奏洪秀全杨秀清形貌片》中称:“洪秀全实无其人。

”所谓太平天国前期表现出非神权政治的特点,也称作“虚君制”。

【金田起义】洪秀全是广东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人。

曾多次到广州参加科举,可惜都落第。

1844年(道光二十三年),他与表亲冯云山、族弟洪仁玕从梁发《劝世良言》中吸取某些基督教教义,后来自行洗礼。

是年,洪秀全和冯云山到广西贵县一带传教,洪不久便返回广东,冯留在广西发展,在当地的信徒日增。

1847年,洪秀全和洪仁玕到广州跟随美国美南浸信会传教士罗孝全学习《圣经》,因受罗孝全的中国助手欺骗,令罗孝全推迟了为其洗礼的计划,离开广州,前往广西桂平与冯云山会合。

1848年初,冯云山被紫荆山蒙冲乡石人村地方士绅王作新以“聚众谋反”罪名逮捕,送往广西桂平知县衙门囚禁。

洪秀全前往广州欲以“传教自由”为由,找上层关系营救。

后冯云山被信徒集资贿赂桂平知县王烈,而得到释放。

1850年夏,洪秀全发布团营令,要求会众到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团营编伍,同年年底,太平军先后在思旺和蔡村江与清军展开战斗,由此开始了与清廷的武装对立,初以“太平”为号,后建国号“太平天国”,并实行公有财产制。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生日,拜上帝会众万人在金田村“恭祝万寿”,后世人将这一天定为金田起义纪念日。

3月23日,洪秀全在广西武宣登基称太平王,后改称天王。

【永安建制】1851年秋,太平军占广西永安州(今蒙山县)。

12月在永安城分封诸王,封原中军主将杨秀清为“左辅正军师”东王,称九千岁,原前军主将萧朝贵为“右弼又正军师”西王,称八千岁,原后军主将冯云山为“前导副军师”南王,称七千岁,原右军主将韦昌辉为“后护又副军师”北王,称六千岁,原左军主将石达开为翼王,并诏令诸王皆受东王节制。

太平天国在南王冯云山的构想基础上建立了初期的官制、礼制、军制,推行自创的历法——“太平天历”。

1852年(咸丰二年)4月5日,太平军自永安突围,北上围攻省城桂林,不克,继续北上,在全州蓑衣渡遭遇清军江忠源部拦截,冯云山被清军炮火击中,后伤重死亡。

5月19日离开广西进入湖南省,克道州、郴州。

8月,西王萧朝贵闻长沙兵力空虚,率偏师进攻长沙,9月12日在攻城时战死。

洪秀全、杨秀清闻讯后急率主力来到长沙城下,但此时清方已重兵云集,太平军攻长沙近三个月仍未能成功,撤围北上攻克岳州。

1853年1月12日,太平军攻克武昌,湖北巡抚常大淳举家自尽。

太平军人数增至五十万(裹挟难民),1853年3月19日攻克江宁(今南京),两江总督陆建瀛阵亡。

【定都天京】1853年3月29日,洪秀全在杨秀清和文武百官、黎民百姓的跪迎欢呼声中,进入金陵城,暂住藩习衙署,不久修缮两江总督衙门,改作天王府,并宣布定都金陵,改名天京,正式建立了与清王朝相对峙的太平天国农民政权。

1853年4月27日,英国战舰HMS Hermes到达江宁,英国公使兼香港总督文咸爵士与北王韦昌辉及翼王石达开会面,密迪乐(Thomas Taylor Meadows)为翻译。

英国对太平天国表达了对太平天国及清朝中立的态度。

年底,法国驻华公使布尔布隆访问天京。

【北伐】1853年5月8日,林凤祥、李开芳等奉命率师两万余人北伐。

北伐军虽然一度进至天津附近,因孤军深入,被清军围困。

1855年3月,林凤祥在直隶东光县连镇受伤被俘,不久被押到北京处死。

李开芳在山东茌平县冯官屯被俘,6月在北京被处死。

【西征】1853年6月3日,胡以晃、赖汉英、曾天养、林启荣等奉命督战船千余,溯江西征。

先后攻下安庆、九江、武昌等地。

为反击太平天国,1853年3月底清钦差大臣向荣在金陵城外孝陵卫建“江南大营”。

4月16日,清钦差大臣琦善在扬州城外建“江北大营”。

【天京解围】1854年,西征军在湖南遭遇新建立的湘军抵抗,湘军反攻至九江附近。

1855年初,翼王石达开大破湘军,复陷武昌。

1856年4月5日,太平军再克扬州,攻破“江北大营”。

1856年(咸丰六年)6月,太平军攻破“江南大营”,解天京三年之围。

清军统帅向荣在8月9日自杀。

【天京事变】1856年太平军攻破清军向荣的“江南大营”,解天京三年之围后,东王杨秀清见当时太平天国形势大好,便另有图谋。

杨假装“天父下凡”迫天王将自己由“九千岁”封为“万岁”。

北王韦昌辉在这时请求天王诛杀东王,天王不肯。

后来,陈承瑢向天王告密,谓东王有弑君篡位之企图,天王密诏北王、翼王及燕王秦日纲铲除东王。

2日凌晨偷袭东王府,杨秀清及其家人被杀,东王幕府部属、他们的家人及其他军民共2万多人亦被杀,史称“天京事变”。

翼王石达开抵天京后,责备韦昌辉滥杀,二人不欢而散。

石达开当夜逃出金陵城外。

其后在天王洪秀全的密令下,韦昌辉尽杀翼王府中家属。

石达开在安徽举兵靖难,上书天王,请杀北王以平民愤。

天王见全体军民都支持石达开,遂下诏诛韦。

11月,石达开奉诏回京,被军民尊为“义王”,合朝同举“提理政务”,洪秀全碍于众议,被迫诏准。

他不计私怨,追究屠杀责任时只惩首恶,不咎部属,北王亲族也得到保护和重用,人心迅速安定下来。

尽管武昌在石达开回京后不久即因粮尽援绝而陷落,但在石达开的部署下,太平军稳守要隘,伺机反攻,陈玉成、李秀成、杨辅清、石镇吉等后起之秀开始走上一线,独当一面,内讧造成的被动局面逐渐得到扭转。

1857年春天,李秀成与陈玉成击败清军秦定三部,北上六安、霍丘,与捻军会合,兵锋直指湖北。

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合朝推荐石达开主持朝政,但洪秀全却忌惮石达开的声望才能,不肯授予他“军师”的地位,只封他为“圣神电通军主将义王”,局势稍见好转后,又对他产生谋害之意。

为免再次爆发内讧,石达开被迫率数千人逃出天京,前往安庆。

天京事变使三王被杀,翼王远走,是太平天国的转折点。

【翼王西征】1857年9月,洪秀全迫于形势的恶化,遣使请石达开回京,石达开上奏表示不会回京,但会调陈玉成、李秀成、韦俊等将领回援,并以“通军主将”身份继续为太平天国作战。

洪秀全诏准了这一方案,天京官方遂承认石达开此后的作战是太平天国的远征活动。

此后,石达开先后转战于天京外围的闽、浙、赣等省,牵制大量清军,缓解了天京、安徽两地的军事压力。

1858年,清军乘太平天国内讧之后,重建江北、江南大营。

4月,洪仁玕捻转到达天京,被封为干王。

1859年年春,石达开入湖南,发动“宝庆会战”,欲取上游之势,再下趋湖北,配合安徽太平军作战,并伺机分兵入川。

彼时湘军正计划分兵三路进攻安庆,闻石达开长驱直入湖南腹地,军心全线动摇,只得将因势利导,全力援湘。

面对湘军的重兵驰援,石达开孤军作战,未能攻克宝庆,被迫退入广西休整。

1861年年9月,石达开自桂南北上,为北渡长江,夺取成都,建立四川根据地,转战蜀、黔、滇三省,先后四进四川,并于1863年4月渡过金沙江,突破长江防线。

但为大渡河百年不遇的提前涨水所阻,陷入重围,多次突围不成。

时任四川总督的骆秉章遣使入太平军中谈判。

经协议,太平军自行遣散四千人,剩余两千武士保留武器随行,在石达开被押往成都后,清军背信弃义,两千太平军被屠戮。

1863年6月27日,石达开在四川成都被凌迟,余部坚持战斗。

1858年(清咸丰八年)9月,陈玉成、李秀成率军攻占浦口和扬州,大破清军江北大营。

清军乘太平军东下,攻安徽、据太湖、扑安庆,李续宾率湘军连陷潜山、桐城、舒城,攻三河镇,进逼庐州(合肥)。

陈玉成率兵救援,李秀成援军继进。

11月14日,陈玉成部攻克三河清营,次日两军决战。

太平军歼清军六千人,击毙李续宾(一说自缢)、曾国华。

清军从安庆外围撤走。

【东征与清军反击】1860年2-5月,李秀成在第二次击破清军江南大营后,乘胜攻下江苏南部多个地方。

1861年,太平天国部署第二次西征,计划以陈玉成、李秀成两支主力分别从长江南北进攻武昌,以援救安庆。

陈玉成进军迅速,一举攻克黄州,直逼武昌,此时英国外交官巴夏礼面见陈玉成;要求太平军撤军,由于李秀成部进军迟缓,太平军并无把握在短期内攻下武昌,及湘军加紧对安庆的围攻,陈玉成决定命部下赖文光率部队军队留在武昌附近,继续等候李秀成部,本人率主力返回安庆。

李秀成进至湖北东南部,在附近地方招兵30万人,得知东线太平军作战不利,又听说陈玉成已经返回安庆,遂放弃进攻武汉三镇,改向东进军,与李世贤部共同攻下浙江大片土地。

陈玉成回救安庆,洪仁玕、林绍璋、吴如孝、黄文金等也来配合作战,失败;6月集贤关、赤岗岭失守,8月陈玉成与杨辅清等夺回集贤关,再救安庆,为清副都统多隆阿部所拒。

1861年9月,曾国荃攻克安庆,太平军守将叶芸来、吴定彩及全军1.6万余人全部战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