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崛起的十个阶段

合集下载

民族复兴与“中国崛起”的关联

民族复兴与“中国崛起”的关联

民族复兴与“中国崛起”的关联2023年,中国已经逐渐崛起为全球综合国力第一的国家。

这个迅速崛起的背后,是中国民族复兴的推动力量。

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全民都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中国崛起的漫长历程20世纪末期,中国在经济、政治、军事等多个领域都处于落后状态,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双重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逐渐上升,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军事实力增强。

特别是在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惊人,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崛起”一词,通常被用来形容中国迅速崛起为世界第一综合国力的国家。

在各种经济和政治指标的比较中,中国经常排名前列。

例如,中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国家和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

这个中国崛起的过程,离不开改革开放,离不开全民团结奋斗,更离不开对于中国民族复兴的追求。

民族复兴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

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中国人民始终坚守着“破釜沉舟”的精神,在各个领域尽心尽力的奋斗。

民族复兴的背景与意义历史上,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从古代商朝开始,到秦汉时期的统一中国,再到明清两朝期间的繁荣和经济增长,中国在世界上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地位。

但19世纪从中国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开始走下坡路,最终在20世纪被国际社会看作是一个落后的国家。

但是,中国人民从未放弃民族复兴的追求。

不仅仅是中国人,许多人认为一个国家的成功首先取决于它所拥有的人力、物力、财力和自然资源,但真正重要的,是这个国家的文化和对于民族精神的追求。

民族复兴的背景在于中国的文化传统以及中华民族崇尚团结、和平、合作的传统价值观,其意义在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意识和凝聚力,彰显中华文明的特点和民族精神的力量。

中华民族的复兴,对于全人类都有着深长追求和深远意义。

中国作为一个自古以来就具有卓越文化的强国,对于世界的贡献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论中华之崛起

论中华之崛起

论中华之崛起现代中国迅速崛起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中国崛起会给中国和世界带来难以估计的发展机会,中国发展的成功就是世界发展的成功;反之,中国发展的失败就是世界发展的失败。

中国在谋求和平崛起时,首先要敦实崛起的国内基础。

中国经历并将经历的不同的四大发展时期:经济强国和世界经济的中心期(1400~1800年)、现代化落伍者与经济大国的衰落期(1820~1950年)、经济追赶期(1952~2020年)与经济强国期(2020~2050年),其构成了中国崛起的轨迹与效应。

总体说,中国崛起有两种不同的追赶战略,一是计划经济时期的传统追赶战略,二是转轨时期的追赶战略。

21世纪中国的现代化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崛起的大战略为“以人为本”,促进人类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共同富裕为主题,中国要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目标,实现和平崛起,就需要找到属于中国的发展道路。

我们认为,绿色发展就是中国的崛起之路,追求绿色发展,提供绿色贡献,实现绿色和平,则绿色崛起就是中国和平崛起的必由选择。

1.中国崛起:从梦想到现实中国崛起是历年来中国仁人志士追求的一个梦想,即中国梦。

从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已有一代人的时间了,这在人类历史和中国历史长河中只是“一瞬间”,但中国却发生了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经济总量上了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上了一个大台阶,已经出人意料地提前实现了邓小平同志80年代初提出的“三步设想”的前两个设想。

这一设想就是旨在现代中国崛起的大战略。

现代中国迅速崛起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也引起全球各国的极大关注。

国际上大体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是中国机遇论或中国贡献论,大多数人认为中国崛起为各国发展提供了机遇,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对世界发展做出愈来愈重要的贡献;二是中国威胁论或中国风险论,有些人声称中国的发展壮大会构成某种威胁。

无论如何,人口规模巨大的、经济迅速崛起的中国将是21世纪人类发展最重大的事件。

中国崛起之路

中国崛起之路

中国的崛起之路同世界上其他已经崛起和正在崛起的国家一样,中国的崛起之路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但中华民族从来都是一个敢于挑战艰险不断拼搏向前的民族,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挫折,它总能以崭新的姿态不断的向前发展,它的成长之路无可辩驳的说明了这一点。

由于军阀混战,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再加上三年内战,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了几乎不可逾越的障碍:工业发展水平极低、城市工业畸形、区域工业布局极不平衡、基础设施遭到了很大的破坏、通货膨胀极其严重、粮价飞涨…..,当时中国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平均国民收入仅是印度的一半,世界上很多过国家都对中国逾越这个“烂摊子”的能力表示怀疑。

但中华民族自始至终都是一个不屈服的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共同为新中国的发展而不懈奋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全国人民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产生了重大的意义,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极大地促进了工、农、商业的社会变革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政治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经济上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我国基本确立,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开辟了道路;从此计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955年7月,一届全国人大会议审议通过了“一五”计划,其确定的基本计划的主要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大型建设项目为中心,友由694个大中型建设项目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

但中国的发展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建设新中国的过程中我国曾遇到过重大的挫折和挑战,1958年的“大跃进”,是作为1957年整风反右之后要出现“经济建设高潮”提出来的,形成了一场包含层层高压和层层虚报的政治运动。

这段时期是我国经济波动最大的时期,工业产值增长速度最高时打54.8%,最低时至-32.8%。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成就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成就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成就20世纪以来,中国经历了从封闭落后到开放崛起的历程,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本文将从几个阶段来分析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以及取得的成就。

第一阶段:计划经济时期建国初期,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以农业和重工业为主导,通过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和调节,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

1960年代之前,钢铁、煤炭等重工业得到迅速发展,中国经济实现了双位数的增长率。

然而,这一阶段的计划经济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生产效率低下、企业缺乏动力等。

此外,文化大革命的爆发导致中国经济陷入了停滞。

第二阶段: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邓小平提出了改革开放的口号,中国经济开始逐步走向市场经济,推出了一系列开放政策。

中国在海外开辟市场,吸引了大量外资和技术,进一步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增长。

特别是近年来,中国通过全球化和国际化的生产和市场布局,形成了一系列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如高速铁路、5G、新能源汽车等。

此外,中国还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工业品、钢铁、水泥生产国、能源消耗大国,为全球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第三阶段:创新驱动时期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创新驱动的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科技创新成为了发展的重要切入点。

中国政府提出了创新驱动、科技强国的战略,大力推动高科技产业发展,引领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的全球潮流。

随着5G等先进技术的逐步应用,数字经济、智能制造、新能源等产业不断壮大,中国经济步入新时代。

总的来说,中国对经济发展的不断尝试和创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长足发展,成就斐然。

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崛起和全球化的深入推进,中国经济将继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全球经济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中国走向强大的四个阶段

中国走向强大的四个阶段

中国走向强大的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无“农”不稳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历代统治者都视农业为国家的根本,十分重视农业,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以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实现长治久安的目的。

比如历代政府都重视引进或推广农作物新品种,改进生产技术,兴修水利,编著农书,这就使得中国的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农业文明的表现其实就是手工业,因此中国手工业享誉世界。

不论是官营手工业还是民营手工业,都有着部门众多,品种齐全,技术水平先进,产品质量高等优点。

精美绝伦的丝织品,流光溢彩的瓷器,神秘漫长的丝绸古道,“丝国”、“瓷器大国”的美誉无不折射出东方古国的丰盈与富饶。

这种模式发展到康乾盛世时达到巅峰的状态,当时农业的发达首先表现在荒地的大量开垦、耕地面积的扩大。

1661年全国耕地面积为526万顷;1722年(康熙六十一年)就突破了明代最高耕地统计数字,达到851万顷;到1725年(雍正年),全国耕地面积为526万顷;此时农业种植方法的进步,使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

广东部分地区收获早稻以后,又插晚稻;收获晚稻以后,再种油菜或甘薯,一年三熟。

江西土薄,早稻收获以后不能续种晚稻,就种荞麦,等等。

此时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也一直主导着社会的进步。

第二个阶段叫:无“工”不强中国对这个概念应该体会更深,因为只有经历过、痛苦过,才能真正的醒悟。

近代的中国,正是在工业起步上慢了世界一个节拍,才倍遭西方列强的欺凌。

所谓:盛极而衰,乐极生悲。

中国就是在农业的巅峰时期才开始走了下坡路,当时处于盛世太平下的康熙开始闭关锁国,对清初已经萌发的工场手工业不是扶持而是严加限制。

例如对丝织业机户的织机数量、工匠人数、工资定额,冶铁业场主的采矿地点、炉数、产量、价格、运销地点等等都有严格规定;并课以高额税金。

采铜业的产品一度只许以成本价卖给官府,再由官府售卖。

还在佣工中另外实行一种保甲制,他们“日则做工,夜则关闭在坊。

而此时的西方社会已经开始迭代发展,通过工业革命把人类引入了大工业时代。

中国要实现“和平崛起”必需经历那三个阶段 Microsoft Word 文档

中国要实现“和平崛起”必需经历那三个阶段 Microsoft Word 文档

中国要实现“和平崛起”必需经历那三个阶段作者:云海金雕现在已经不是中国什么时候崛起的问题,而是中国已经崛起,且应是在什么时间、以什么方式、通过什么阶段崛起的问题。

我认为从自己的条件与国际和周边环境看,中国需约70年时间和经过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1980年一2010年,这一阶段是在机遇中求发展。

1、国际矛盾形态:这一时间属于世界主要大国为首的世界国际力量调整阶段,各国国际矛盾是主要矛盾。

周边各国刚从美国和苏联的完全控制和压榨中翻过身来,对中国制衡两个超级大国的作用和作为深表亲近和企盼,需要中国这个一向可靠而诚信的国家来支援,中国成为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当然领袖,特别是困难国家;2、列强矛盾形态;这一时间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列强集团,还认为中国虽是大国但国弱民穷不具备威胁列强利益的能量,而只从商业利益出发进一步放松了对中国实行封锁控制,并对“中国市场”和“和平演变”抱有幻想。

3、中国国内矛盾形态:1950年一1980年这一时期,虽然几经混乱,但中国建立起了较为系统的经济体系和工业基础,但体制、技术、科技、文化、农业等还处低级阶段,人们向往安定、向往富裕、向往发展的民意基础坚固。

为1980年一2010年的大复苏大发展奠定了有利条件。

这一阶段从人类竞争的本性上说:都希望别人比自己越穷越好。

当时中国又穷又乱,周边各国没有危机感,美国为首的西列强集团没有威胁感,加之世界技术、产业、政治格局的调整,中国在这一时期抓住了难得的黄金机遇。

而中国的历史证明,中国的体制与社会一旦稳定下来,30一50年时间,中国、中华民族都会从艰难与废墟中走向繁荣和富强。

二、第二阶段:2010年一2030年,这一阶段是在斗争中求发展。

1、总体环境形态:30年的世界格局演变和经济建设成为国际主流后,国内矛盾演变为各国的主要矛盾,而和平发展中,与中国可能的领土纠纷和经济竞争,其它可能利益纠纷增加,在周边个别国家的心理上中国由伙伴和朋友演变成了竞争者和对手,中国与周边个别国家利益矛盾与纠纷加剧。

强盛、衰落与崛起: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变迁(1——2000)

强盛、衰落与崛起: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变迁(1——2000)

强盛、衰落与崛起: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变迁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国度之一,她的发展经历了极其独特的历史变迁。

中国先是经历了长期的强盛。

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中,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从公元元年以来的两千年中,90%的时间里中国的经济总量居于世界首位。

据麦迪森计算,从公元元年到19世纪初,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比重一直在20%以上。

其中,从公元元年到1500年,中国经济总量远远领先于其他经济体,占世界经济的比重大部分时间(1—1000年)在1/4左右,最低的时候(1000—1500年)也在23%左右。

在这一历史时期,中国不仅是世界经济总量最大的国家,而且是综合国力最强的国家,经济、政治、文化、艺术都处于高度发达的状态。

1500年以后的300年是世界工业化的起步阶段,由于中国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内在特性,中国失去了与世界工业化同时起步的战略机遇,因此,这一阶段西欧追上中国并超过中国。

1500年之前,西欧经济总量从没有达到中国经济总量的一半。

从1500年左右起,西欧开始对中国经济迅速追赶。

到18世纪初,西欧经济规模第一次赶上中国的水平。

19世纪初,日渐衰落的中国传统农业经济得到了一次复苏,经济总量占世界的比重于1820年一度达到了33%的最高记录。

而后中国经济一落千丈,西欧也在同中国相持100年左右之后最终远远地超过中国。

从1820年到1949年,是世界加速工业化的黄金时期。

由于外国的侵略,中国的传统农业社会破产,而工业经济发展受到遏制。

中国再次失去工业化的历史机遇,并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中国经济由此进入了彻底衰落的阶段,中国经济占世界的比重几乎以每40到50年下降一半的速度衰落。

1870年,中国经济占世界的比重降为17%,1913年为8.9%,1950年为4.5%。

正是在这一个历史阶段,美国经济总量于19世纪最后10年中超过中国。

1820年美国经济占世界的比重只有1.8%,到1870年上升到8.9%,1913年上升为19.1%。

总结中国的发展历程

总结中国的发展历程

总结中国的发展历程中国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重要阶段:1. 经济改革开放(1978年至今):中国自1978年以来,实行经济改革开放政策,取消计划经济体制,引入市场机制,鼓励外资投资,推动私营经济发展。

这导致了中国经济翻天覆地的变化,迅速崛起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2. 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1980年至今):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意识到要实现经济迅速发展的目标,必须大力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

因此,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间进行了大规模的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大改善了交通运输和物流效率,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 扶贫与农村发展(1980年至今):中国坚持把解决农村贫困问题作为重要任务,通过实施农村改革政策、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资和支持,以及推行产业扶贫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等举措,成功帮助数亿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并取得了世界范围内赞誉的扶贫成就。

4. 科技创新与高技术产业发展(1990年至今):中国意识到科技创新对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性,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发展。

中国大力投资于科研机构和高校,培养了大批科研人才,提高了科技创新能力。

此外,中国还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了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技术等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5. 对外开放与国际合作(1978年至今):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积极推动对外开放,加强与各国的经贸合作。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与许多国家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并举办了一系列国际合作活动,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推动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

这些举措帮助中国融入全球经济,加强了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和合作。

总之,中国的发展历程经历了改革开放、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扶贫、科技创新和对外开放等多个阶段。

通过这些努力,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为全球经济的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新中国70年分为三大阶段第三个历史阶段是从哪一年开始的

新中国70年分为三大阶段第三个历史阶段是从哪一年开始的

新中国70年分为三大阶段第三个历史阶段是从哪一年开始的新中国70年分为三大阶段,第三个历史阶段是从哪一年开始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新中国已经发展了70年。

这个时期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新中国的三个历史阶段,并回答第三个历史阶段是从哪一年开始的这个问题。

第一个历史阶段是新中国的建立。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正式成立,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

在这个阶段,中国经历了持续的内战,最终成功推翻了国民党政府,建立了以工人、农民、革命军人为主体的人民政权。

这个时期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是抗美援朝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以自己的勇气和牺牲,成功地抵御了美军的进攻,维护了国家的安全和尊严。

在这个阶段,新中国实行了一系列重大的社会改革,例如土地改革、政府机构重建等。

这个阶段奠定了新中国的基础,并为未来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接下来的历史阶段是改革开放。

1978年,中国开始了一系列经济改革的尝试,这使得新中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改革开放的核心是改革经济体制,引入市场机制,吸引外资,发展私营企业。

这些改革措施在中国经济和社会结构中引发了深远的变革。

中国快速发展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并在全球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改革开放还促进了教育、文化和科技等领域的进步,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这个阶段的里程碑事件有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以及一系列的法规和政策变革。

第三个历史阶段是新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从哪一年开始呢?从2012年开始,中国启动了“中国梦”理念并制定了现代化建设的目标。

中国政府提出要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并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中国政府着重推进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和环境保护。

例如,中国正在加强绿色能源的开发和使用,并实施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政策。

中国还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力争在关键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这个阶段的重要事件包括青藏铁路的建设、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以及中国的数字化转型。

红星照耀中国革命与崛起的历史演进

红星照耀中国革命与崛起的历史演进

红星照耀中国革命与崛起的历史演进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自古以来就有着波澜壮阔的革命与崛起之路。

红星作为标志性的象征之一,见证了中国革命的艰辛和中国崛起的历史演进。

本文将从红星照耀的角度,探讨中国革命与崛起的历史进程。

第一阶段:红星初升——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是红星照耀下中国革命的开始。

在这个时期,中国正面临着内忧外患,封建皇权制度已经日益腐朽。

红星闪耀着人们对于新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辛亥革命旨在推翻满清王朝,建立一个民主的共和国。

辛亥革命的成功,彻底终结了中国封建时代,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红星的照耀代表了中国人民对于革命的勇气与意志,也为中国崛起奠定了起始基础。

第二阶段:红星耀眼——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革命的第二个标志性阶段,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次伟大斗争。

红星不断闪耀,照亮了中国革命的道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与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实现国家和民族的独立、人民的幸福。

红星的照耀象征着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与解放所做出的努力与牺牲。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农民、工人、知识分子等各阶层的群众加入革命队伍,共同为中国的解放事业而奋斗。

红星的光芒照亮了中国革命道路上的艰辛与困难,也激励着人们不畏困难,迎难而上。

第三阶段:红星高悬——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的建设是中国革命的必由之路,也是红星照耀下中国崛起的重要阶段。

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中国人民继续奋斗,为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进步不断努力。

从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探索,到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红星一直伴随着中国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红星的照耀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对新时期的领导,以及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所做出的坚定努力。

改革开放的实施为中国的崛起提供了巨大的动力和机遇。

中国逐渐走向世界舞台中央,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红星照耀着中国崛起的道路,也照亮着中国人民为美好生活而不断努力奋斗的步伐。

近现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

近现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

近现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近现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1840年至1948年这一时期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动荡和割裂的时期。

在鸦片战争后,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迫使中国开放门户,并接受西方列强的控制和剥削。

中国传统经济体系遭到了破坏,国内市场被外国商品所占据。

中国在这一时期主要依赖农业为经济支柱,工业产值贡献较少。

第二阶段:1949年至1978年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开始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在此期间,国家建立了集中计划经济体制,大力发展工业化。

国有企业成为经济的主体,私有经济几乎被消灭。

同时,农业也通过农村集体化改革得到了发展,粮食产量明显增长。

然而,在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相对较慢,并且经济发展不均衡。

第三阶段:1978年至20世纪末随着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中国经济开始进行市场化改革。

国家逐步引入市场机制,开放国内市场,吸引外资并积极开展对外贸易。

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增长迅猛,特别是经济改革的地区(如广东、浙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私营经济逐渐崛起,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同时,农村改革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农民收入有所增长。

第四阶段:21世纪初至今进入21世纪后,中国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国家推行了一系列政策,如扩大内需、促进创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以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服务业的比重逐渐增加,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中国也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制造大国和商品贸易大国。

然而,中国也面临一些挑战,如环境污染、收入分配不平等等,需要进一步解决。

总的来说,近现代中国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从封闭自给到市场开放、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

中国经济从一个不发达的农业国迅速崛起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然而,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需要继续进行改革和创新。

中国崛起的战略分析和国际影响

中国崛起的战略分析和国际影响

中国崛起的战略分析和国际影响一、引言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历经了几千年的历史变迁和文化熏陶,如今已成为世界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国家。

近年来,中国不断崛起,形成的中国崛起的战略也逐渐具有了世界上的影响力。

这篇文章将从中国崛起的历程、中国崛起的战略思维以及中国崛起对世界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

二、中国崛起的历程中国历史悠久,悠久的历史孕育出了她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但在现代的时候,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中国的发展比较缓慢。

然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惊人的进步。

中国的崛起是从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下面是中国崛起的几个阶段:(一)从1978年到1992年,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经济增长率保持了两位数的高速增长,经济总量逐步增加,国际地位也逐步提高。

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逐渐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经济体之一。

(二)从1992年到2002,中国的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国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加快了市场经济的发展步伐和对外开放的步伐,进一步增强了中国在世界上的竞争力。

(三)21世纪以来,中国的崛起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世界经济现象。

随着中国的经济不断增长,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一或第二大的经济体之一(根据各种不同的经济指标),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力也愈加强大。

三、中国崛起的战略思维中国的崛起离不开中国的战略思维。

中国长期以来一直在探索“以和为贵”的国策,也就是“和平崛起”的道路。

中国的崛起并不是传统的“强权政治”、帝国主义扩张,而是坚持“和平、合作、发展”的原则,并积极参与国际和地区事务,通过多边合作逐步提升自己的国际地位。

(一)“和平、合作、发展”的思路。

中国在 2012 年发布的《和平发展的道路》白皮书中提出“和平、合作、发展”是中国国际政策的总体方针,这也是中国追求崛起新道路的核心理念。

这个方针相信“和平发展”的力量,通过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来推进国家的整体崛起。

(二)“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和新特征

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和新特征

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和新特征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和新的特征。

以下是一些主要特征和趋势:
1.经济增长稳定:尽管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经济增长率仍保持在6%以上,并且正在向更加高质量的增长模式转变。

政府正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从而实现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2.消费升级:消费升级是中国经济的一个关键特征。

人们越来越注重品质、品牌和服务,这导致了高端消费品和服务的迅速增长。

随着中国中产阶级的不断扩大,这个趋势仍将持续下去。

3.创新驱动:中国正在积极推动创新,这对于实现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至关重要。

政府正在大力支持科技和创新领域的发展,以及鼓励企业加强研发投入。

4.服务业的崛起:服务业正在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引擎。

随着服务业的发展,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也在不断加速。

政府正在推动服务业的发展,鼓励更多的私人资本进入这个领域。

5.全球化的影响:中国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对外贸易和投资不断增加,企业也越来越关注在全球范围内的市场机会。

同时,中国正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国际合作。

总之,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和新的特征,这些特征和趋势将继续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全球经济的发展做
出重要贡献。

- 1 -。

中国崛起的十个阶段

中国崛起的十个阶段

中国崛起的十个阶段杨帆序:关于中国崛起的大趋势10年前《中国走向崩溃》红极一时,但是他预测错了。

为什么,应该总结一下原因,中国还是有潜力的,我的《崛起十个阶段》在十月一日登在《环球时报》上了。

当然问题也不可忽视,主要就是腐败和利益集团干政。

如果重大决策错误,比如把人民币自由兑换了,没有几年就出大事。

长期就是人口来化了,技术上不去。

不过近5-年不会出大事。

奈比斯特《中国大趋势》已发行1400万册。

又是一个吹捧的。

我看还是多听听中国人自己的吧。

环球时报约稿:中国崛起的十个阶段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杨帆近代中国的衰落开始于1840年战争失败,以后105年连战连败,不平等条约到1906年就签定700多个,中国丧失了三分之一领土,被迫实行5%的关税,经济总量从世界的30% 下降到5%。

而美国实行46%的关税,经济从世界2%上升到30%。

中国崛起的标志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以后还有6次战争的胜利,解放军围绕边境打了一圈,赢得了联合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承认,奠定了以后和平与发展,改革与开放的基础。

中国崛起的第二个阶段,是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

随着国家强大我们必将统一台湾。

国家的强大是志士仁人奋斗100多年积累的成果,忘记或否定这段历史,是许多人低估中国崛起潜力,轻言“中国崩溃”的根本原因。

第三个阶段是社会的安定和人口的增加,造成70年经济高速度增长。

年中国人口一直徘徊在4----4。

5亿之间,人均寿命只有36岁,经济不能增长,从洋务派以来所付出了建立近代工业的努力基本付诸东流,到1949年工业只占工农业的10%。

社会主义民生政策促使人口在30年内增加到8亿多,人均寿命提高到68岁,年轻人比例大大提高。

年轻人储蓄率高,储蓄等于投资是宏观经济的基本假设,巨额投资造就经济高速增长,这就是中国70年经济高速增长的秘密。

第四阶段是工业化原始积累。

我们一直认为计划经济搞单一国有制,压低消费,限制个人自由,是一种超阶段的“左倾错误”,应该搞新民主主义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却搞了高级阶段的许多东西。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是一个关于奋斗、崛起和发展的故事。

以下是其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和阶段:
1. 成立:1949 年10 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

2. 土地改革:20 世纪50 年代,中国进行了土地改革,使得农民获得了土地,为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的稳定奠定了基础。

3. 五年计划:从1953 年开始,中国实施了五年计划,通过计划经济的方式,实现了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

4. 文化大革命:1966 年至1976 年,中国发生了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5. 改革开放:1978 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逐步转向市场经济,推动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6.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 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7. 发展成就: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包括经济增长、扶贫、教育、科技等方面的进步。

8. 新时代:中国进入了新时代,继续推进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故事,它展示了中国人民的勇气、智慧和毅力。

在未来,中国将继续发展,为世界的和平与繁荣作出贡献。

新中国经济发展简述

新中国经济发展简述

新中国经济发展简述背景介绍新中国成立于1949年,中国经济从那时起经历了多次重大变革和转型。

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新中国经济从贫穷落后逐渐崛起,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

本文将简要介绍新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注重重要的政策和改革措施。

同时,也将提及近年来中国经济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第一阶段:计划经济时代(1950s-1970s)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实行了计划经济,国家主导和控制了经济的方向和资源配置。

以推行“五年计划”为核心,中国经济集中发展重工业和基础建设。

这一时期,从井冈山到延安,从抗战时期到解放初期,中国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增长,国民经济各项指标得到改善。

第二阶段:改革开放(1980s-现今)改革开放被誉为中国经济现代化的起点,标志着新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二个阶段。

这一阶段,中国开始逐步放开经济制度,引入市场机制和外资。

中国政府为吸引外资和促进出口,设立了经济特区和开放城市。

1980年代,中国开展了农村改革和城市企业改革,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这大大激发了农村生产力,并为城市企业创造了竞争环境。

1980年代末,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吸引外资进入国内市场。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成为全球贸易体系中的重要一员,这促使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加强贸易合作,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第三阶段:创新驱动(近年来)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创新驱动的阶段。

中国政府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鼓励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

在这一阶段,中国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并加强保护知识产权。

同时,中国政府还采取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措施,以保持经济平稳增长。

这些措施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结构性改革,以促进消费和投资,加强环境保护,打压金融风险。

挑战与展望中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不平衡发展问题、环境污染和可持续发展、人口老龄化以及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读书笔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读书笔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读书笔记《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一书,作为对新中国历史的梳理,带有浓厚的时代烙印。

本书分为多个时期,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到改革开放,为读者提供了一幅清晰而深刻的历史画卷。

第一阶段:新中国的诞生新中国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1949年,毛泽东在天安门广场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宣告着中国从封建制度的终结到社会主义国家的崛起。

在这一时期,中国经历了解放战争、土地改革等巨大变革,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框架,初步奠定了国家的基石。

第二阶段: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经历了初步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是这一时期的两大冲击。

大跃进运动导致了经济的一次重大滑坡,而文化大革命则使国家陷入长时间的动荡。

毛泽东的去世,标志着这一时期的结束。

第三阶段:改革开放与现代化改革开放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重要转折点。

邓小平提出了“一切从人民出发,一切依靠人民”的理念,开启了经济改革的大门。

特别是1978年开始的农村经济改革和1980年代初期的城市经济改革,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中国逐渐融入国际社会,实现了对外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第四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全球崛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

中国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崛起,成为全球制造业的工厂、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中国的崛起也带来了许多社会和环境问题,对此,中国政府正在积极寻找解决办法。

同时,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逐渐扩大,为维护全球和平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总结与反思:通过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我深刻理解到新中国历史的曲折与辉煌。

每一个时期都是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

历史告诉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不断发展壮大的关键。

在未来,我们需要继续总结历史经验,不断创新发展模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这本书的阅读,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和中国人民的坚韧。

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历程

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历程

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历程在全球经济舞台上,中国的崛起是一个引人瞩目的事件。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本文将回顾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历程,并分析其中的关键因素。

第一阶段:改革开放和经济特区的诞生中国的经济崛起起源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政策。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领导人意识到,只有通过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才能实现国家的发展目标。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选择了以农村经济改革为重点,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励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随后,中国成立了经济特区,如深圳、珠海等地,吸引了外资和技术的引进,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

第二阶段:外贸出口的崛起和对外开放政策的扩大1990年代至21世纪初期,中国的出口贸易快速增长,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

中国逐步放宽外资准入限制,推出了一系列鼓励外商投资的政策,同时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打破了国际市场的障碍。

这些措施吸引了大量外资和国外技术的引进,推动了中国制造业的崛起。

中国的制造业迅速发展,低成本和高效率的生产模式使得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强劲。

第三阶段:城市化进程和内需市场的崛起2000年后,中国开始加快城市化进程,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在城市化的推动下,消费需求迅速增长。

中国政府积极推动内需扩大,通过增加居民收入、增加社会保障、改善居民消费环境等措施,激发了国内消费市场的潜力。

作为全球最大的人口国家之一,中国的内需市场潜力巨大,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第四阶段: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推动中国在经济崛起的同时,也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促进科技创新的政策,加大对研发投入的力度。

特别是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中国取得了重大突破,如电子商务、人工智能等。

中国企业也在国内外市场上拥有自主创新能力,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

同时,中国还积极实施“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制造业转型升级。

结论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历程中,改革开放、外贸出口、城市化进程和技术创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的诞生与发展

中国的诞生与发展

中国的诞生与发展中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经历了漫长的诞生与发展过程。

本文将以时序的方式,从中国的远古时代开始,逐步探索中国的诞生与发展历程。

1. 中国的远古时代远古时代是中国文明的起点,这一时期人类社会仍处于原始社会的阶段。

在约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国黄河和长江流域出现了中国最早的文化和王朝,如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

这些早期文化为中国诞生奠定了基础,并逐渐演化为更发达的古代文明。

2. 古代中国的王朝兴衰从4千多年前的夏朝、商朝,到公元前221年的秦朝统一中国,中国历史上涌现了众多的王朝。

这些王朝的兴衰更迭,不仅塑造了中国独特的政治、社会和文化面貌,也为中国的诞生与发展留下了巨大的历史遗产。

例如,周朝的封建制度、秦朝的统一思想、汉朝的科技发展以及唐朝的繁荣时期等,都对中国历史和文明有着深远的影响。

3. 中国的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上,统一和分裂是一个不断重复的循环。

唐朝的统一之后,出现了五代十国时期的分裂;宋朝的统一之后,又经历了南北朝的分裂;元朝、明朝和清朝的统一时期之后,又出现了中国的民族地区分裂现象。

这样的统一与分裂之间的矛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诞生与发展。

4. 近现代的中国进入近代以后,中国经历了一系列战争、革命、政治改革和经济发展。

鸦片战争的失败和列强的入侵,让中国从一个封闭的帝国走向了与世界接轨的道路。

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发生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最终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此后,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经济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的崛起成为世界的焦点。

5. 当代中国的崛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之称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

中国的崛起不仅在经济上有所突出,也涵盖了科技、教育、文化和外交等方面。

中国的崛起为世界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在全球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的诞生与发展过程中,中国人民的智慧、勤劳和团结起着重要作用。

他们为中国的历史和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

建国周年见证辉煌历程

建国周年见证辉煌历程

建国周年见证辉煌历程中国的建国周年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

回顾建国以来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崛起。

第一阶段:新中国的诞生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宣告成立,这标志着中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新时代。

建国初期,面临着战争的残酷破坏和国内外的巨大压力。

在毛泽东主席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团结一致,坚定不移地推进社会主义建设。

在这个阶段,中国实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和政策,如土地改革、公有制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为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阶段:改革开放的新时代1978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这结束了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为中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出现了巨大的跨越式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为中国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实现了经济的繁荣和人民的富裕。

与此同时,中国在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国家和民族的崛起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三阶段: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国进入新的时代,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实现现代化的伟大目标。

当前,中国正在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乡村振兴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重要举措,为实现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和国际地位也逐渐提升,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力量。

总结与展望建国周年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辉煌历程,展示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和奋斗精神。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众多人口和庞大经济体量的国家,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未来,中国将继续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坚持和平发展的方针,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中国的建国周年是一个值得纪念和庆祝的重要日子,它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英勇奋斗和伟大成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崛起的十个阶段
杨帆序:关于中国崛起的大趋势
10年前《中国走向崩溃》红极一时,但是他预测错了。

为什么,应该总结一下原因,中国还是有潜力的,我的《崛起十个阶段》在十月一日登在《环球时报》上了。

当然问题也不可忽视,主要就是腐败和利益集团干政。

如果重大决策错误,比如把人民币自由兑换了,没有几年就出大事。

长期就是人口来化了,技术上不去。

不过近5-年不会出大事。

奈比斯特《中国大趋势》已发行1400万册。

又是一个吹捧的。

我看还是多听听中国人自己的吧。

环球时报约稿:
中国崛起的十个阶段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杨帆
近代中国的衰落开始于1840年战争失败,以后105年连战连败,不平等条约到1906年就签定700多个,中国丧失了三分之一领土,被迫实行5%的关税,经济总量从世界的30% 下降到5%。

而美国实行46%的关税,经济从世界2%上升到30%。

中国崛起的标志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以后还有6次战争的胜利,解放军围绕边境打了一
圈,赢得了联合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承认,奠定了以后和平与发展,改革与开放的基础。

中国崛起的第二个阶段,是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

随着国家强大我们必将统一台湾。

国家的强大是志士仁人奋斗100多年积累的成果,忘记或否定这段历史,是许多人低估中国崛起潜力,轻言“中国崩溃”的根本原因。

第三个阶段是社会的安定和人口的增加,造成70年经济高速度增长。

1840---1949年中国人口一直徘徊在4----4。

5亿之间,人均寿命只有36岁,经济不能增长,从洋务派以来所付出了建立近代工业的努力基本付诸东流,到1949年工业只占工农业的10%。

社会主义民生政策促使人口在30年内增加到8亿多,人均寿命提高到68岁,年轻人比例大大提高。

年轻人储蓄率高,储蓄等于投资是宏观经济的基本假设,巨额投资造就经济高速增长,这就是中国70年经济高速增长的秘密。

第四阶段是工业化原始积累。

我们一直认为计划经济搞单一国有制,压低消费,限制个人自由,是一种超阶段的“左倾错误”,应该搞新民主主义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却搞了高级阶段的许多东西。

后来就出现了对计划经济的全盘否定,把60年的成就全部归功于后30年的市场机制,这不仅对历史不公,也不利于反思市场经济所带来的问题。

如果换一个角度,把计划经济重新定义为“以国家为主体的工业化原始积累”,与西方殖民主义相比,我们在实质上并没有超阶段,而是在弥补早已大大落后的阶段。

计划经济30年把工农业比重提高到5:5,建立了独立的国防与重工业体系,成为核大国。

中国能够在经济水平非常低下的时候,采取集体主义道德模式,保持30%的积累率,把人民团结起来,凝聚成为强大的国力,成为第三世界领袖,与美苏形成三足鼎立,所形成的综合国力是不能用人均指标和GDP衡量的。

发生的许多错误根本上说是程度和方法不对,除文化革命外都不是方向错误。

如果考虑到中国没有对外掠夺,而是依靠内部积累实现了工业化,那么可以说,中国的工业化原始积累在道德上远远高于西方殖民主义,人民为此付出消费和个人自由的牺牲,是对全人类的伟大贡献。

中国崛起的第五个阶段是改革开放,完成了市场化,国际化,利益主体多元化和文化世俗化。

如无重大危机改革就不可能走回头路,目前要警惕的是被既得利益集团控制,走斜路的问题。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在国家原始积累完成以后是必要的,期间经过了激烈的斗争,似乎不可调和,但从长期看两个阶段有连续性。

国家工业化原始积累给市场经济造就了物质基础和技术人员。

中国革命消灭了绝对地租,低地价成为房地产业超额利润的来源。

计划经济为经济增长积累了财富,市场机制把潜在的财富变成了现实的财富。

改革以来中国进入以地方和部门政权为主体的发展阶段,仍没有完全脱离资
本原始积累。

只有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辨证分析两个时期的矛盾与继承关系,才能更加全面深刻地总结国家60年经济发展的成就。

第六个阶段是2000年以后货币财富的大爆发,其直接原因是1998年中国成功抵御了亚洲危机,在关键时刻保持了国内和亚洲稳定。

于是,“华盛顿共识”就变成了“北京共识”,国际资本认识到中国的稳定与人民币升值趋势而大量进入,国内出现股票与房地产高潮。

2007
年以来的美国金融危机进一步考验了中国的抗拒危机的能力,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股票房地产还有发展空间,我们应该利用这大好时机,把货币财富变成实际的国际竞争能力,包括国防,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战略物资储备和科技升级等。

第七个阶段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

中国不能再持续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占领发达国家市场的出口导向战略,而内需的启动意味着国内利益格局的调整,必须要缩小贫富差距,克服腐败,对改革中受损的社会集团以适当的补偿,使大多数人民真正具有购买力,这是一场艰巨的社会改革。

目前尚处于“增量补偿”阶段,还可以发行国债,当进入“存量补偿”阶段以后,触及既得利益集团利益,没有充分的人民民主推动和舆论监督,不可能克服他们的反抗。

要明确改革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不能成为依附于国际资本的,两极分化的社会。

第八个阶段是国家安全边界的确立。

国家安全边界是国家安全与经济利益所在,不限于领土。

国防力量必然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加强,
要实现国家统一,维护领土完整和海洋权益,保卫太平洋印度洋的战略安全通道,非洲,中东,中亚,南美的生产资料来源地等等。

中国巨额外汇储备应该在国家战略指导下,集中向海外资源投资,支持中国企业兼并国际竞争对手。

我们绝不能再犯历史上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错误。

美国经济危机加强了中国国际地位,中国不仅要扩大经济话语权,而且要改善周边安全环境,改变现有的安保条约体系,这是一个旨在保卫和限制中国发展的安全体系。

没有中国的参与,亚洲和世界都不可能维持和平与安全。

中国崛起的第九个阶段,是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

最近国际上出现贬低中国竞争力的思潮,说中国已丧失世界最低成本制造市场地位,世界工厂将让位于墨西哥和印度。

瑞士评估机构竟然把美国竞争力排名第1,把中国排在第20,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比较利益是动态的,是可以通过国家扶植和教育发展来培养的。

目前农民工和环保成本提高是完全正常的,但大学生研究生已过剩,就业工资下降50%,是世界上最便宜的人力资本,产业升级就可以吸收他们,继续保持国际竞争力。

中国离人口老化还有15年,必须改变把产业链定位于国际产业链低端的现状,在新科技革命方面要跟上国家先进水平,发展新能源,生物科技,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进产业结构升级。

2001年国家确立了“自主创新”战略,现有108个国家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但理论和战略层面上的问题没有解决。

比如国家在产业升级过程起什么作用?科技创新的主体是国家还是市场?诸多对策皆主张中国遵循市场经济自发规律,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行业,为国际跨国公司配件,不能发展独立的知识产权和战略产业。

就认识偏差而言,有迷信“自由贸易”,厌恶国家保护,怀疑中国创新能力,脱离大国特征等一系列误区,而忽视“比较优势”的动态性是理论误区之所在。

战略误区是片面强调开放,盲目相信以市场换技术,幻想依靠国际资本实现技术进步。

其背后的利益关系,是国际资本与中国国家资本和民族资本的矛盾。

如果到2019年中国人口老化以后仍不能实现科技和产业升级,那么中国经济就不能持续发展。

中国崛起的第十个阶段,是政治改革与文化复兴。

政治改革的核心仍旧是民主问题,包括对利益集团的整合,对腐败的监督等。

文化复兴已经开始,到2010年世界上将有500所孔子学院,学中文的人越来越多。

但文化复兴的根本标志是打破西方话语霸权。

象目前这样,不仅关于世界的命题几乎完全由西方提出,而且关于中国的命题也由外国人提出,再由中国人接过来讨论理解,消化吸收的局面应该打破。

中国发展的大多数命题应该由中国人自己提出,并且受到中国人自己的重视。

如果否定自己奋斗的历史,就不能真正认识中国崛起的性质和潜力。

如果缺乏理想和勇气,大好机遇就会丧失于我们自己的懦弱。

如同美
国新保守主义新认识美国潜力,提升美国地位一样,中国也需要有理想的鹰派。

从新的角度认识中国崛起的前途,发掘中国潜力,提高民族自信,才可能把潜力变为现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