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幼儿歌唱音域发展研究
幼儿唱歌能力发展的特点
幼儿唱歌能力发展的特点一、三岁幼儿唱歌能力发展的特点(一)音域方面三至四岁的幼儿,一般可唱五至六个音c1—a1(C调的1—6),其中听起来最舒服的声音是在d1—g1(C调的2—5)之间。
有个别3岁多的孩子音域较宽、偏高,能唱到c2,也有个别的幼儿音域很窄、偏低,仅能唱a—c1(C调的6—1)三个音(二)音量方面三岁幼儿音量比较小,但到四岁时,音量有明显增加。
(三)音色方面幼儿的音色比较清澈、透明,这与其体型、共鸣器官有关。
幼儿的头部比例较大,头腔共鸣较多,特别三岁左右的幼儿,唱歌的声音非常甜美,即所谓的奶声奶气(四)唱歌技能的发展方面1.掌握歌词与吐字方面三岁的幼儿语言已有相当的发展,能朗诵儿歌。
幼儿在学唱歌的过程中,最先学会的是歌词。
有的幼儿,曲调虽唱的不准,但歌词却一点不错2.节奏与速度方面三岁幼儿所唱的歌曲,节奏比较简单,多为四分、八分、二分音符所构成。
小班幼儿总的来讲,唱歌的速度不快,对歌曲的速度有时掌握的不准。
3.呼吸方面三岁多的幼儿,肺活量小,呼吸的短促,加上还不懂得节省地使用气息,因此有的幼儿常会唱上两三个字就换气,甚至有个别的幼儿一字一停顿地类似念儿歌或讲话似地唱歌。
因此,在教幼儿唱歌时,应注意教会他们能用延长的声音唱。
4.音准方面幼儿唱歌技能中最难掌握的可以说是音准问题了。
小班幼儿唱歌能力发展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学期初学唱的一首短小歌曲,无伴奏独自唱时,仅8%的幼儿能完全唱准音,学期末重复唱同一首歌,仅仅有20%的幼儿能完全唱准音,可见音准是唱歌技能中的难点。
所选歌曲的音域超过幼儿的能力,定调不适合,曲调难度大,或幼儿精神不足,已出现疲劳现象、注意力不集中以及听觉有问题等,这一切都会影响到幼儿唱准音。
因此,教师应从多方面予以注意。
5.协调一致方面在集体一道唱歌时,要使自己的声音能与周围人,如老师的歌声、小朋友的歌声,或琴声取得协调一致,就需要求幼儿在唱歌时不仅能听自己的声音,而且还要听别人的声音或琴声,这对三岁多的幼儿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学前儿童歌唱能力的发展特点
音域仍在扩展,自然音域在c1~c2之间, 随着年龄增长以及唱歌机会的增多,音域 可扩展到a~d2之间,个别可能发展到更宽。 儿童音域发展的个别差异仍然存在,特别 是女孩能唱出很高的音,但也有个别儿童 连唱a1都有点勉强。
• 能唱3/4和6/8拍的歌曲,也能掌握相应的 节奏,甚至也能够较好地掌握带附点的节 奏和切分节奏。
第6页
(三)节奏、节拍方面
歌唱已经初步显现出了节奏的意识,但这种 意识还很模糊,而且大多与歌词中的节奏有关, 所掌握的歌曲节奏也还十分有限。如果歌曲的节 奏能够与儿童自身的生理活动,如心跳、呼吸、 脉搏的节奏等相适应,或与儿童的身体动作,如 走路、跑步等的节奏相协调,儿童掌握起来也比 较轻松。因此,一般由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 分音符所构成的歌曲节奏,是比较容易被这个年 龄段的儿童所接受的。
第14页
(五)呼吸方面
一般能够学会歌唱时呼吸自然而迅速,不耸肩,不发 出响的吸气声,能有节制地消耗气息,能按照音乐的意 思来换气,不中断音乐的句子。
已发展起了一定的表现意识,已能较熟练地应用一些
简单的表现技能。对歌曲的形象、内容、情感的体验理解
能力也增强了。不仅更加积极主动地在歌唱中运用声音变
化来表达感情,而且也能表现比较细致和复杂的音乐形象。
(二)音域方面
第3页
一般来说,2岁以前的儿童还 处于嗓音游戏阶段,歌唱和说 话正在逐步从嗓音游戏中分化 出来,很少有人能够完整地歌 唱,因此还谈不到音域发展的 问题。
2岁以后,儿童开始努力变化自己的发音,唱一些短小的歌曲 或歌曲的片断,音域有限,大约在d1~g1之间(即C调的2~ 5)。
(三) 旋律方面
(五)呼吸方面
呼吸
气息保持的时间较以前有所延长,能够按乐 曲的情绪要求较自然地换气。但即使到了6岁, 肺活量和控制气息的能力还很有限,如果所 唱歌曲句子太长,速度又太慢,还是会感到 困难。
3-6岁音乐发展
幼儿园3—6岁音乐能力发展韵律活动韵律活动特指幼儿园中伴随音乐的运用身体动作进行艺术表现的活动。
人的身体动作不仅是表现音乐的工具和感受音乐的工具,同时也是一种独特、独立的以身体本身为审美感受、审美表现对象的艺术活动。
在幼儿园中,幼儿不仅可以学习表演由教师或其他成人专门为幼儿创作的韵律活动作品,也可以创造性地用身体动作进行自我表达。
幼儿韵律活动是幼儿音乐教育的一部分,属于幼儿园素质教育的范畴,幼儿在进行音乐活动时,音乐与身体动作常常是不能分割的。
瑞士音乐教育家达尔克洛兹说过:人类的情感是音乐的来源,而人的情感通常是由人的身体动作表现出来的,在人的身体中,包括发展、感受和分析音乐与情感的各种能力。
幼儿期是人一生中生理、心理发展成熟的重要阶段。
一、韵律活动可以发展幼儿身体动作的机能。
律动是以经过提炼、组织、美化了的人体动作为主要的艺术表现手段,是一种空间性、时间性、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
在构成律动的诸要素中,动作是居于首位的,是以动作为重要表现手段的。
幼儿韵律活动是反映学龄前儿童的生活,表达他们的思想、感情和态度的活动,是根据幼儿生理及年龄特点加以组织的。
幼儿经常参加生动活泼的韵律活动可以增强他们的体力,促进幼儿骨骼、肌肉、呼吸、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的生理机能发育,加快幼儿新陈代谢,使他们的肌体不断生长发育。
例如:《快乐的罗嗦》,通过学跳集体舞,感受黎族摆手舞的舞蹈风格,用夸张的动作表现欢、快奔放的情绪。
通过摆手的动作促进幼儿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在学习动作、练习动作表演《快乐的罗嗦》过程中,幼儿的呼吸加快、心跳加速,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也都积极参加活动。
由此可见,舞蹈不仅能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节奏感,而且对幼儿身体机能健康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韵律活动可以陶冶幼儿的性格和品德。
一个人的性格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的。
虽然人的生理条件尤其是神经系统的特点对性格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微小的。
简述学前儿童歌唱能力的发展趋势。
学前儿童歌唱能力的发展趋势歌唱是儿童表达情感、表现自我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学前教育中重要的艺术教育内容之一。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歌唱能力也在不断发展。
本文将介绍学前儿童歌唱能力的发展趋势。
一、歌唱兴趣的增加学前儿童对歌唱的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3 岁左右的儿童已经能够唱一些简单的歌曲,但他们的兴趣并不是很浓厚,常常需要成人的引导和鼓励。
4 岁左右的儿童对唱歌的兴趣更加浓厚,他们喜欢在游戏、活动和表演中唱歌。
5 岁左右的儿童已经能够自觉地参加合唱活动,并对音乐节奏、音高、音色等方面产生兴趣。
二、歌唱技巧的提高学前儿童的歌唱技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
3 岁左右的儿童只能唱一些简单的歌曲,音准和节奏都不太准确。
4 岁左右的儿童已经能够唱一些有难度的歌曲,并且音准和节奏更加准确。
5 岁左右的儿童已经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唱歌技巧,如呼吸、发声、咬字等,并且能够根据自己的声音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歌曲。
三、音乐感受力的增强学前儿童的音乐感受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强。
3 岁左右的儿童对音乐的感受比较简单,只能感受到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4 岁左右的儿童已经能够感受到音乐的情感和表达方式。
5 岁左右的儿童已经能够理解音乐的结构和形式,并能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理解。
针对学前儿童歌唱能力的发展趋势,成人可以采取以下教育建议:1.为儿童提供更多的唱歌机会,鼓励他们参加合唱活动,增强他们的音乐感受力和自信心。
2.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声音特点,选择适合他们的歌曲,帮助他们提高唱歌技巧。
3.通过游戏、故事和绘画等方式,帮助儿童理解音乐的情感和表达方式,增强他们的音乐感受力。
3-6岁幼儿音乐能力发展线条表
3—6岁幼儿音乐能力发展状况发展状况与内容发展的内容歌词活动指导方法活动教材选择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详细情况①3—4岁儿童能较完整的掌握简短的句子或较长歌曲中的相对完整的片段,但理解仍会有困难。
②4—5岁掌握歌词的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能够比较完整、准确地再现熟悉的歌曲中的歌词。
③5—6岁随语言的提高,能记住更长、更复杂的歌词,对词意理。
解能力也有进一步提高①3—4岁儿童歌唱的音域一般为c1—a1(即C调的1—6)。
②4—5岁儿童歌唱的音域有了扩展,一般可以达到c1—b1(即C调额1—7)。
③5—6基本上可以达到c1—c2(即C调的1—i)。
①3—4儿童在旋律感知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和不精确行,明显表现就是“走音”。
②儿童对旋律的感知、再认能力已逐步提高,对音准的把握能力有了一定的进步。
在成人的带领下,大多数儿童都能基本唱准旋律适宜的歌曲。
③5—6岁儿童的旋律感发展,音准方面的进步很大,他们不仅能够比较准确地唱出旋律的音高递进,而且对级进音、三级跳音或音域范围内的四五度跳音也不会感到太大的困难。
①3—4岁儿童所唱歌曲,节奏比较简单,多为四分、八分、二分音符所构成。
②4—5岁儿童不仅掌握了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歌曲节奏,还能比较准确地再现音符的节奏,甚至带歌唱(一)、教师熟悉教(一)歌词方面。
材。
用各种技巧1、"为儿童选择来准确表现歌曲的歌曲,其歌词的情感和内容。
应该是有趣、易其次结合儿童实记且能为儿童所际情况设计教法理解和熟悉的。
与使用的教具。
2、"歌词要有重(二)、导入新复、有发展余地。
歌。
3、"在选择歌曲音域旋律1、"事先欣赏。
2、"时,还应该尽量活动中做准备。
注意歌词的内容3、"教唱前提供感宜于用动作表性经验。
4、"运用现。
教具等各种方(二)、曲调方法,引起兴趣教面。
新歌。
(三)、范唱。
1、"音域不宜太宽。
节奏(四)、学唱新2、"节奏、节拍韵律切音的节奏。
(幼儿学前教育)幼儿歌唱能力的发展
幼儿唱歌能力的开展教学目标:掌握幼儿唱歌能力开展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教师概述导入人人都具有潜在的音乐本能,专门是儿童,对音乐更是有着本能的反响。
然而假设没有正确的早期训练和教育,就会使许多儿童丧失获得对音乐全然的感知能力,长此以往,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就会变得麻木和迟钝。
二、讲解歌词和音域的开展特点〔一〕讲解歌词的开展特点3岁儿童差不多能够较完整地再现一些短小的歌曲。
但在歌词含义的理解方面依旧经常会遇到困难。
4-6岁儿童对歌词的听辨、理解能力已有了较大的提高,能够比较完整准确地再现熟悉的歌词,即使是篇幅较长内容较复杂的歌曲也能完成。
〔二〕讲解音域的开展特点2岁的儿童音域大约在d1—g1范围之间;3—4岁的幼儿一般在c1—a1;4—6岁幼儿音域会稍有扩展,向上一般能够到达b1或者c1,向下一般能够到达b或者a。
Ѽ教师小结:在选择歌曲的时候首先要关注歌曲的音高是否适合幼儿,教师也应该在幼儿能习惯的音域之内为歌曲确定适宜的调性。
三、讲解节奏和音准的开展特点〔一〕讲解节奏的开展特点幼儿阶段的歌曲节奏应该与幼儿自身的生理活动相习惯,或与幼儿的身躯动作相协调,儿童掌握起来会比较轻松。
一般由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所构成的歌曲,比较容易为3岁儿童所同意的。
4—6岁的儿童能够选择一些节奏较轻快或风格不同的歌曲,还能够适中选择带附点音符、十六分音符、切分音、弱起拍等略微复杂节奏的歌曲,来提高幼儿的唱歌能力。
〔二〕讲解音准的开展特点音准是学前儿童在唱歌活动中最难掌握的技能。
有研究说明,在学前阶段,儿童最容易掌握的是歌词,节奏此致,速度第三,呼吸第四,最难掌握的是音准。
3岁前儿童的唱歌一般被称为“近似唱歌〞。
也确实是说,3岁前儿童所唱出的旋律只能是大致地接近于原曲调的旋律。
3岁儿童在没有乐器伴奏的情况下,独立唱歌时的“走音〞现象相当严峻。
假设在乐器或歌声的伴随下,3岁儿童的音准会得到专门好的改善。
4-6岁儿童在音准能力上有了一定的进步,如有琴声伴奏,唱的歌曲难度适宜,一般儿童都能全然唱准音高。
三至六岁幼儿歌唱教育与能力的培养
三至六岁幼儿歌唱教育与能力的培养-幼教论文三至六岁幼儿歌唱教育与能力的培养◇哈尔滨师范大学教科院教育系肖莉莉摘要:当前,适合孩子唱的歌曲少,很多孩子唱着成人歌曲,揠苗助长,让人痛心。
文章从三至六岁幼儿的歌唱特点出发,提出针对三至六岁幼儿教师在歌唱教育活动中选材、教唱、复习等方面的重点,并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同时介绍了马勒.B.卡纳斯(MERLE.B.KARNES)编制的简单的音乐才能核查表,以便于幼儿教师对幼儿音乐才能的检验。
关键词:年龄特点;歌唱兴趣;歌唱能力;音乐才能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3-0129-02作者简介:肖莉莉,女,哈尔滨人,汉族。
1982年2月19日出生。
2005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系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学士学位。
现为哈尔滨师范大学教科院教育系2012级学前教育专业在职硕士,研究方向:学前课程理论与方向。
幼儿通过在歌唱方面正确的教育,能够加深对音乐的了解、对音乐简单的曲式结构的感受和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使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创造能力等多方面得到提高。
针对三至六岁幼儿进行恰当的歌唱教育,会对幼儿音乐能力的培养产生重要的基础建构作用。
一、三至六岁幼儿歌唱能力阶段发展特点对三至六岁幼儿进行歌唱教育,首先应了解此阶段幼儿歌唱能力阶段发展特点,以便做到“对症下药”。
1.三至四岁幼儿歌唱特点。
音域方面:三至四岁幼儿音域大致在小字一组c到小字一组a之间,甚至会达到小字二组c;音量较小;音色清澈透明。
技能方面:简单的歌词可以唱准,单曲调难以唱准,吐字不清。
节奏和速度方面:简单的二分、四分、八分音符容易掌握,并且容易掌握四分之二、四分之四拍的歌曲。
呼吸方面:气息控制不好,教师应注意提醒延长时间歌唱,保持住气息。
音准方面:较难唱准,教师应多唱,幼儿多听,并使幼儿多跟琴唱,并校准音准;协调一致性差,很难唱齐。
对强弱快慢很难掌握。
幼儿歌唱能力发展的基本内容分析
幼儿歌唱能力发展的基本内容分析幼儿歌唱能力的发展是指幼儿通过唱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并学会正确地发声、节奏感和音准。
在幼儿园阶段,培养幼儿的歌唱能力对其认知、语言、社交和情感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幼儿歌唱能力发展的基本内容分析。
1.身体姿势和肢体动作:幼儿歌唱时需要保持正确的站姿和坐姿,通过歌唱动作的灵活运用来表达音乐的节奏和情感。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引导,让幼儿学会如何正确站立或坐着,调整肢体动作来配合歌曲节奏。
2.声音的控制和发声技巧:幼儿在歌唱过程中需要学会控制自己的声音并正确发声。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训练,引导幼儿学会正确的发声技巧,如鼻腔共鸣、腹式呼吸等。
同时,教师可以帮助幼儿认识自己的嗓音特点,并在合适的音调和音域内进行歌唱。
3.音准和音感的培养:音准是指幼儿在歌唱过程中准确地唱出音高,音感是指幼儿能够听出声音的高低及其变化。
教师可以通过练耳训练、比较和区分不同音高的声音等活动,培养幼儿的音准和音感。
此外,还可以通过唱唱游戏和音程的练习来提高幼儿对音高的感知和掌握。
4.节奏感的培养:节奏感是指幼儿能够准确地把握音乐中的节奏,并能够按照节奏正确地演唱。
教师可以通过敲打乐器、舞蹈和呼吸训练等活动,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通过击掌、拍手等方式体验音乐的节奏,并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5.歌曲的表情和情感的表达:幼儿歌唱是一种表达情感的方式,通过歌曲的表情和情感的表达,可以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歌曲的内涵和情感。
教师可以通过教唱、情感交流和情景演绎等活动,帮助幼儿理解歌曲的意义,并通过表情和动作来展现歌曲的情感。
以上是幼儿歌唱能力发展的基本内容分析。
在幼儿园教育中,通过有计划的歌唱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喜欢音乐、主动参与歌唱、学会欣赏音乐,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和表演艺术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
如何指导幼儿歌唱(最后简稿)
3—'4岁幼儿歌唱的音域一般为c1一a1(即C调的l一6), 其中唱起来最舒服、轻松的是在d1一g1之间(即c调的2— 5) 。
3.旋律方面
在旋律的感知方面,这一年龄阶段幼儿存在着明显的差 异性和不精确性,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走音”现象。如同 “说歌”,特别是在没有乐器伴奏的情况下或是在独立歌 唱时走调、没调的情况更为严重。
(三)5—6岁幼儿歌唱能力的发展(大班)
1.歌词方面
这一年龄阶段幼儿在歌唱的技能和水平上有了较显著的提高。 首先表现在随着语言的进一步发展,他们能记住更长、更复杂的 歌词,对词义的理解能力也进一步提高,在歌词的发音、咬字吐 字方面表现得更趋完善。
2.音域方面
5—6岁幼儿歌唱的音域基本上可以达到c1一c2(即c调的1-i),个别幼儿甚至更宽。
(二)呼吸 呼吸是歌唱的动力。歌唱时有气息的支持,才能保持或延长 歌声。歌唱中正确的呼吸方法应该是自然地吸气,均匀地用气, 并尽量在呼吸时一次吸人足够的气息并保持住,然后在演唱时根 据乐旬和表情的需要慢慢地、有节制地运气。另外.在呼吸的时 候还应注意不抬头、不耸肩、不发出很大的吸气声,也不能在乐 旬的中间随便换气,而须按照一定的乐句规律来换气。
(五)音准 音准是唱歌的基本要求。首先必须注意要让幼儿获得音调准确的音乐印 象,而教师的演唱和琴声正是幼儿获得听觉印象的主要来源和依据。此外, 还要注意发展幼儿发声器官的协调能力,从听和唱两方面的互相配合中来 加强幼儿音准感的培养。
(六)协调一致 协调一致是指在集体的歌唱活动中,幼儿能够掌握一些正确地与他人 合作的技能。首先表现在歌唱时不使自己的声音突出,能够将自己的歌声 和谐地融人集体的歌声之中;其次,在接唱、轮唱、两声部合唱等不同歌 唱表演形式中,能够做到准确地与他人、他声部相衔接,保持在音量、音 色、节奏等方面的协调以及声音表情、脸部表情和动作表情方面的和谐一 致。 (七)保护嗓音 关于嗓音保护的一些最基本和简单的知识,也是可以让学龄前幼儿掌握 和理解的。它包括:不大声喊叫着唱歌;不在剧烈运动时(或剧烈运动后) 大声地唱歌;不长时间地连续唱歌;不在空气污浊的环境中唱歌;不在咽 喉发炎、嗓子红肿的时候唱歌等等。
学前儿童音乐中的歌唱能力发展及选材
学前儿童音乐中的歌唱能力发展及选材一、歌词二、音域中大班选曲上可逐步加入音域较宽的音乐,但也要根据幼儿实际情况。
三、节奏教4—6岁的幼儿要注意形式,要单独讲解,利用活动与节奏相联系。
3岁前幼儿可选2/4、4/4拍,3/4很少用;4—6岁幼儿可在3岁幼儿选材的基础上增加3/8、6/8拍,活泼欢快的曲子。
四、音准(主要是指孩子在旋律方面的掌握;在唱歌活动中能准确地唱出歌曲中每一个音的音高)五、 呼吸(呼吸是歌唱的动力。
唱歌是必须有气息的支持才能将歌词一个个的字延长了唱出来;让幼儿明白唱完一句要换气)六、 表情(指声音的展现,对乐曲的处理:速度、力度、音色的变化、吐字咬字、气息运用。
面部表情是其次)七、 独立歌唱小班幼儿常用齐唱形式八、 合作协调性(是否能随琴开始、随琴结束;在集体唱歌时,幼儿能够将自己的歌声和谐地融入集体的歌声之中,即不超前也不拖后,不使自己的声音突出在集体的歌声之外。
)九、创造性表现十、结构十一、歌词关系(歌词与曲调的关系)十二、发声音质优美是唱歌的基本要求,因此要从小培养幼儿用自然好听的声音唱歌。
所谓“自然的声音”也就是在讲话的基础上放松地唱出高低、长短、强弱不同的音。
培养幼儿用自然的声音唱歌,既要防止过分轻声、更要防止大声喊唱。
(大声喊唱会损伤孩子弱嫩的声带,也会破坏对音乐的感受)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要让幼儿学会用不同的声音来演唱不同性质多的歌曲。
如:一些进行曲性质的歌曲应该用比较雄壮、响亮的声音来演唱;一些摇篮曲性质的安静歌曲,应该用轻柔的声音来演唱;而另一些舞曲性质的比较活跃的歌曲,则应该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来演唱。
童声音域变化
童声音域变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音域逐渐发生变化。
在出生时,婴儿只能发出简单的啼哭声,但随着声带和喉咙的发育,他们逐渐能够发出更加丰富多彩的声音。
在3岁前,儿童的音域主要集中在高音区,他们往往能够轻松地发出高频的尖锐声音,比如尖叫、叫喊等。
但随着年龄增长,儿童的声音逐渐向低音区转移,他们开始能够发出低沉而有力的声音,比如吼叫、歌唱等。
在青春期前后,男孩和女孩的音域发生了明显的差异。
男孩的嗓音开始变得低沉而有力,而女孩的嗓音则变得更加柔和和婉转。
这是由于男孩的声带和喉咙开始变得更加粗壮,而女孩则因为荷尔蒙水平的变化而导致声带的伸长。
总的来说,童声音域的变化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它与儿童的身体发育和生理变化密切相关。
同时,通过适当的训练和练习,儿童的音乐素养和声乐技巧也可以得到提高。
- 1 -。
3-6岁幼儿艺术领域(音乐、美术)发展特点
3-6岁幼儿艺术领域(音乐、美术)发展特点每个幼儿都有热爱美好事物的天性和学习艺术的潜能。
艺术活动的情感性、愉悦性、形象性(听觉形象、视觉形象)、想像性、活动性等特点符合幼儿的思维水平和认知特点,由于幼儿的语言能力不足,艺术活动经常成为他们表达对周围事物认识和情感态度的方式与手段,幼儿需要在听觉、视觉、肢体运动及言语的充分协调下,获得艺术体验。
幼儿对鲜明而有特点的节奏、音响和舞蹈律动具有浓厚的兴趣,节奏性活动是幼儿阶段主要的音乐活动,幼儿的发声器官稚嫩、尚处在发育初期,听觉分辨能力的发展也是一个逐渐精细的过程,因此,他们开始歌唱时往往不易唱准音调,且音域较窄,幼儿阶段是音乐感受能力,特别是听觉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应通过各种综合性艺术活动开发幼儿音乐潜能。
(一)3-4岁幼儿年龄特点3——4岁的幼儿,初步有了想把歌曲唱好的愿望,他们比较喜欢歌曲中生动、形象的象声词部分,也喜欢唱歌曲中再三重复的部分,但由于他们辨别声音的细微差别的能力差,往往由于不能区别发音上的细微变化,而不能学会正确发音,唱歌常常变成“说歌”。
同时,幼儿由于肺活量小,呼吸短促,还不能根据乐曲的需要來换气,经常是一字一换,并且速度太快或太慢的歌曲都唱不了,节奏过于密集或过于舒缓的的歌曲也难以胜任。
在集体歌唱时还不会互相配合,往往是自顾自地按照各自的音高和速度来唱,不会顾及整体的音乐效果,不容易整齐,也不懂得通过改变声音的强弱、快慢、及声音表情来表达音乐的情绪。
3——4岁孩子:已经基本上能合拍地做动作,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模仿小兔子跳、大象摔鼻子等律动动作,还能学习一些简单的音乐游戏和舞蹈。
他们在随音乐做动作时,在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和要求下,能够注意到音乐的性质及速度的变化,并且逐步地会根据音乐的变化而用相应地动作变化去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例如,音乐速度加快动作就加快,音乐速度渐慢则动作也放慢;音乐是连贯、平稳的,动作也做的连贯、平稳;音乐活泼、跳跃,动作也活泼跳跃。
3~6岁儿童的唱歌技巧
3~6岁儿童的唱歌技巧你的孩子会唱歌吗?孩子喜欢唱歌吗?下面yjbys店铺为大家分享的是3-6岁儿童的唱歌技巧,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儿童的年龄不同,要求他们掌握的唱歌技能也不同。
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了解他所应达到的水平,并进行适当的培养和辅导。
①3~4岁的孩子唱歌的音域一般不要超过六度(即c调1—6),会用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唱,要学会分清音的高低、长短和快慢,做到不说歌、不喊叫、唱准曲调、吐字正确、清晰、呼吸正确(不扬头、不耸肩)、知道歌曲的名称、懂得歌词的内容,能独立地唱完一首歌。
并能根据歌曲的内容和节奏做一些模仿动作和简单的舞蹈动作,如拍手、踏步、叉腰、旋转、舞动手臂、两人拉手转圈等动作,基本合拍地进行唱歌表演。
②4~5岁的孩子唱歌的音域一般不要超过七度(即C调1—7),会用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唱,并能根据歌曲内容唱出强弱变化。
唱时要发音准确,吐字清楚,姿势正确。
如有乐器伴奏,能接“前奏”或“间奏”,能根据歌曲的内容和性质合节奏,有表情、协调、优美地做音乐游戏和舞蹈协作(如跑跳步、手腕及上下肢配合等)。
③5~6岁的孩子唱歌的音域一般为一个八度(即C调1一i)。
唱歌时,知道唱完一句后换气,换气时不扬头、不耸肩、不出声。
会以舒缓的声音唱出表现安静气氛的歌曲,以轻快的声音唱出活泼的歌曲,以有力的声音唱出雄壮的歌曲。
正确地接前奏、间奏及领唱部分,唱出强、弱、快、慢、渐强、渐弱、渐快、渐慢的变化。
能边唱边舞,根据音乐节奏和歌词的内容正确改变快慢、强弱动作和表情。
在家长或老师的帮助下,初步理解歌曲的内容和情景,说出哪个是活泼欢快的,哪个是安静优美的,哪个是雄壮有力的等等。
【少儿歌唱办法】“变声期”前是指少年童声变为成人嗓音的变化时期之前,因为儿童的喉头和声带是成人的一半甚至不到一半,胸腔很小,呼吸较浅,多用头腔共鸣,听起来声音响亮、甜美而透明,这么稚嫩的嗓音就如一件精美的艺术品,需要你去用心去雕刻和呵护,此时如果用声不当,直接会影响孩子们歌唱生命的发展。
幼儿歌唱能力发展的基本内容分析
幼儿歌唱能力发展的基本内容分析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幼儿歌唱能力发展的基本内容分析陈寄(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四川江油 610000)摘要:声乐是在人类历史文明中不断演变出来的一种音乐形式, 其包括歌唱、表演以及二度创作等内容。
其中歌唱能力是声乐艺术的基础条件, 因此,对不同年龄阶段幼儿进行循序渐进、科学合理的歌唱能力培养与训练,是学校音乐教育和培养音乐人才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幼儿;声乐;歌唱能力音乐是人类思想感情的自然表达,是使人们获得感情宣泄的手段。
音乐可以界定为是以特定的声音组合来反映情绪情感和客观现实的一种艺术门类,是人类的一种精神产品。
音乐艺术是用有组织的乐音构成的听觉意象塑造形象和表达情感与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
声乐是以人的声带为主,配合口腔、舌头、鼻腔作用于气息,发出的悦耳的、连续性、有节奏的声音。
也就是指用人声演唱的音乐形式。
声乐的内容包括歌唱、表演和二度创作等内容。
歌唱是声乐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人类表达思想和交流感情的最自然的方式之一,也是儿童表达自己思想的一种方法。
儿童和幼儿在歌唱活动中不仅能表达自己的内在的思想,同时也能获得成就感、能力感,通过一定形式的歌唱表演,还可以锻炼他们的综合心理能力。
由于幼儿在不同年龄段的身心发育的不同特点,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在从出生到学前教育阶段结束,在不同的发育时期,他们对声音的感知和表现能力都会有所不同。
因此,对于正处生长发育敏感期的幼儿来说,多方位多层次的歌唱能力培养显得格外重要。
11 幼儿0—3岁阶段歌唱能力的发展在这一阶段主要是培养幼儿对声音的感知力和基本的表现能力。
一般来说,一两个月大的婴儿其实已经能跟随音乐发出简单的音调,婴儿最早能在六个月大的时候呀呀学语,模仿音乐发出有节奏的声音,一岁大的婴儿便能模仿简单的乐音发出自己的声调。
两岁时,多数婴儿便能唱出比较长的简单旋律的的歌曲。
2岁以后,幼儿开始逐步完整地唱一些短小的歌曲或歌曲片段,但由于他们对歌词含义的理解十分有限,听辨和发出语音的能力也较弱,所以发音错误的情况较普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6岁幼儿歌唱音域发展研究作者:冯婉燕徐莹莹来源:《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7年第11期【摘要】本研究采用模唱音阶测试的方法,从幼儿歌唱的音广度和音区两个方面,测查了3~6岁幼儿的歌唱音域发展特点。
结果表明:(1)幼儿的音广度具有年龄特征,3~4岁组与4~5岁组之间差异达到了显著性水平。
5~6岁组略优于4~5岁组,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2)幼儿的音区呈现年龄特点,3~4岁组与4~5岁组之间的差别比4~5岁组与5~6岁组之间的差别更大。
(3)幼儿的音广度、音区的性别差异并未达到显著性水平。
总体来说,幼儿的歌唱音域呈现出个体差异,各年龄组幼儿的歌唱音域体现出一定的年龄特点。
各年龄组相比较,3~4岁组与4~5岁组之间的差异更大。
由此可见,3~5岁可能是幼儿歌唱音域发展较快的阶段。
【关键词】3~6岁幼儿;歌唱音域;音广度;音区;音阶模唱【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7)11-0036-04歌唱音域是指歌唱者在表现声乐艺术时能够发出的最低音与最高音之间的范围。
儿童的歌唱音域能反映儿童的发音能力。
一般来说,儿童的歌唱音域越宽,他们越能适应音域范围广的歌曲,他们的发音技巧也更高级。
研究者可以从歌唱音广度和音区两个角度分析儿童的歌唱音域。
音广度是指个人能发出的最低音到最高音之间音的跨度,在乐理学中用度来计量。
音广度反映的是最低音与最高音之间的频率差。
音区指儿童能唱出的最低音与最高音之间声音的音高范围,用低音和高音的音高范围表示,反映的是儿童歌唱声音的频率高低。
有研究认为现有儿童音乐“出版物的音乐定调高于儿童的舒适音域”。
〔1〕确实,定调不适合儿童歌唱音域的歌曲是存在的,其原因是歌曲制作者对儿童的嗓音特点了解不够。
儿童的发声器官在整个学前期还处于生长发育状态,学前儿童的喉头体积大小不及成人的一半,声带短小而且柔嫩。
学前儿童的歌唱音域比成人狭窄,只有在歌唱音域范围内,他们才能舒适地唱出歌曲的旋律,更准确地把握音准和节奏。
因此,儿童的歌唱音域发展特点应当成为儿童歌唱教学实践的参考依据。
教育者应该根据儿童的歌唱音域和嗓音特点,选择伴奏音调,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儿童的歌唱能力。
目前国内外对儿童歌唱音域的研究〔2-4〕结论不一,其原因可能是各国儿童的语音语调的背景差异导致儿童嗓音特点不同,或是研究方法存在差异。
本研究尝试采用模唱音阶测试的方法,从儿童歌唱的音广度和音区两个方面测查我国3~6岁幼儿歌唱音域的发展特点。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本研究采用分层取样的方法,根据幼儿园对音乐教学的重视程度,选取南京市X、Y、Z 三所幼儿园(X园为音乐特色省级示范幼儿园,Y园为非音乐特色省级示范幼儿园,Z园为普通幼儿园)共130名幼儿作为被试,其中男孩63名,女孩67名。
130名被试分为三个年龄组,3~4岁组被试43名,其中男孩20名,女孩23名;4~5岁组被试42名,其中男孩22名,女孩20名;5~6岁组被试45名,其中男孩21名,女孩24名。
各年龄组被试成员平均来自三所幼儿园,男女性别人数相当。
本研究主要采用实验法。
研究工具为标准测试CD,测试音域范围是g~c2(1=C zg~ra),共11个音符。
幼儿模唱准确得1分,唱走音得0分。
CD由音准准确的幼儿园教师依照研究者设计的内容录制,电钢琴提供标准音。
研究者将CD测试过程设计为“回音游戏”,其内容是先由教师介绍游戏方法,完整地示范一遍游戏过程,然后提示幼儿开始模唱测试。
每三个音符组成的上行音阶为一组,每组结束后为幼儿提供模唱时间。
每名幼儿各有两遍完整的模唱测试机会。
学前教育专业研究生担任实验主试,在幼儿园中一个相对安静的房间里对幼儿逐个进行测试。
测试开始前主试与幼儿轻松对话,消除幼儿紧张情绪。
测试中主试播放CD,请幼儿倾听CD并随其中的语言提示逐句模唱呈示的音阶。
实验人员用摄像机全程拍摄每名幼儿的测试过程。
本研究用spss 12.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一)歌唱音广度的年龄特征与性别差异1.歌唱音广度的年龄特征测试结果表明,幼儿的歌唱音广度存在个体差异,各年龄组幼儿的音广度从3度到11度不等。
总体而言,歌唱音广度随幼儿年龄的增长而拓宽。
3~4岁组幼儿的平均音广度为6.63度,音广度主要集中在5度到8度之间,这与汪爱丽对小班幼儿歌唱音广度测查的研究结果一致。
〔5〕4~5岁组幼儿的平均音广度为8.00度,音广度主要集中在6度到9度之间。
5~6岁组幼儿的平均音广度为8.33度,音广度主要集中在7度到10度之间。
对各年龄组数据进行一维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各年龄组幼儿的音广度之间的差异显著。
进而对其进行LSD检验,结果显示,3~4岁组与4~5岁组之间差异达到了显著性水平,与5~6岁组之间差异也达到显著性水平;4~5岁组与5~6岁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歌唱音广度逐渐拓宽。
3~5岁可能是儿童歌唱音广度发展最快的一个阶段。
2.歌唱音广度的性别差异对总体数据和三个年龄组数据分别进行独立样本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总体和各年龄组幼儿性别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
这与古兹曼和纳多列兹尼有关儿童音域的研究结论——变声期以前男孩和女孩声音的音域相同的研究结果一致。
〔6〕(二)歌唱音区的年龄特征与性别差异1.歌唱音区的年龄特征测试发现,每名幼儿都有自己的歌唱音区。
歌唱音区是幼儿声音能够达到的频率范围。
幼儿模唱的音可能是准确的,也可能是不准确的,但不论准确或者走音,唱出的音都在某个音区上。
研究者认为,这个音区反映了幼儿的歌唱音区。
幼儿歌唱能力还处于发展阶段,走音在所难免,但是在比幼儿出现走音的这个音区更小的区间范围内,大部分幼儿能够完全准确地模唱出该音区的音符,说明这个音区对幼儿而言是适度的,模唱没有困难,这个音区是幼儿歌唱的适度音区。
也就是说,适度音区是幼儿歌唱音区内音准准确率相当高的音区,幼儿能够舒适无困难地唱准该音区的音。
图1为各年龄组幼儿的模唱总比率曲线,是幼儿模唱准确与走音的累计正确率统计,即若幼儿模唱的某个音是准确的,则在该音后记1;若幼儿模唱的那个音走音了,唱成了其他音,则在幼儿唱成的那个音后记1。
研究者累计统计幼儿唱出的所有音的音区,这样能反映幼儿的歌唱音区。
幼儿的模唱总比率曲线反映了幼儿的歌唱音区。
以50%的正确率为划分标准,幼儿模唱总比率在这个界限之上的是:3~4岁幼儿为a~g1(1=C zh~g),4~5岁幼儿为g~a1(1=C zg~h),5~6岁幼儿g~a1(1=C zg~h),5~6岁组与4~5岁组差别不明显。
从图1可以看出,幼儿的歌唱音域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向高音、低音两端拓宽,3~5岁是幼儿歌唱音区发展比较快的阶段。
图2为幼儿模唱完全准确比率曲线,是幼儿模唱完全准确的正确率统计,即若幼儿模唱的某个音是准确的,则在该音后记1;若幼儿模唱的那个音走音了,则记0。
幼儿模唱完全准确比率曲线反映了幼儿歌唱的适度音区。
以幼儿所在年龄组50%的幼儿能完全模唱准确为标准,幼儿模唱完全准确比率在这个界限之上的是:3~4岁幼儿为c~d(1=C a~s),4~5岁幼儿为zg~e1(1=C zg~d),5~6岁幼儿为zg~e1(1=C zg~d)。
3~4岁组与4~5岁组差别较大,5~6岁组与4~5岁组差别不明显。
2.歌唱音区的性别差异研究者绘制了男、女孩的模唱完全准确比率曲线、模唱总比率曲线(见图3、4),结果表明,男、女孩的模唱完全准确比率曲线和模唱总比率曲线基本吻合,男、女孩的歌唱音域没有显著差异。
(三)幼儿模唱上行音阶走音的表现研究者发现幼儿在模唱上行音阶走音时有一些共同的表现,现将这些走音现象的表现和原因分析归纳如下。
1.在跟唱低音音阶时,幼儿用移调的方式将模唱的调子升高。
其原因可能是幼儿的音域无法达到过低的音区,所以幼儿将调子升高到自己能唱出的高度。
2.幼儿能唱出上行的音阶,但并没有随着范音音阶调子的升高而升高,而是停留在原来的调子上,多次重复。
一种情况是幼儿从头到尾都重复一个调子。
这类幼儿占极少数,其原因可能是幼儿没有感知到示范音阶调子的改变,对上升的音调听辨不清,因此重复唱同样的音阶。
另一种情况是幼儿在跟唱低音音阶时会跟唱出调子上升的音阶,在旋律音高升到一定高度后,幼儿开始重复一个调子。
其原因可能是音阶调子过高,超出幼儿的能力范围,幼儿只能以自己能唱出的调子跟唱。
3.在音阶旋律的调子到达一定高度后,幼儿出现单音重复现象。
其原因可能也是因为音阶调子过高,超出幼儿的能力范围,幼儿只能以自己能唱出的调子跟唱。
4.在音阶旋律的调子到达一定高度后,幼儿跟唱的旋律下行。
其原因可能是音阶调子过高,超出幼儿的能力范围,幼儿放弃了模仿跟唱,改为以自己能应付的较轻松的方式唱出旋律。
5.幼儿从头到尾都能跟唱出上升旋律的音阶,但跟唱的调子与范音不一致。
其原因是幼儿能够听辨出范音的音高和旋律走向,但对嗓音的控制力不足,不能模唱出与范音一致的旋律。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幼儿的歌唱音域特点、音乐听觉、嗓音发声技巧等都可能是幼儿产生歌唱走音现象的原因。
三、研究结论与教育建议(一)了解幼儿的歌唱音域特点,对歌曲的选择和定调应参考幼儿的歌唱音域在幼儿的歌唱音域范围内,幼儿更有可能舒适、准确地唱出歌曲旋律。
本研究结果表明,3~4岁幼儿的歌唱音区为a~g1(1=C zh~g), 4~5岁幼儿的歌唱音区为g~a1(1=C zg~h),5~6岁幼儿的歌唱音区为g~a1(1=C zg~h)。
在歌曲选择和定调时,教师应该参考幼儿的歌唱音域,尽量选择音域适合的歌曲,以促进幼儿的歌唱学习。
例如一首小班歌曲《网小鱼》,教材中的定调为1=D,其歌曲的音域为d1~d2(相当于1=C s~rs),对小班幼儿来说,其定调相对高了。
研究者将其调到1=b,即音域调到b~b1(相当于1=C zj~ j)后发现,小班幼儿唱这首歌曲更轻松,准确率也提高了。
(二)注意音乐听觉的培养,给予幼儿听辨音乐的机会幼儿的音乐听觉是歌唱活动的基础。
幼儿只有清楚地感知音乐的音程、旋律、节奏、曲调,才能正确、完整地再现歌曲。
在测查中研究者发现有的幼儿不能感知旋律音高的上升,音乐听觉能力低下,模唱走音现象非常严重。
因此,给予幼儿倾听、听辨音乐的机会,注重幼儿音乐听觉的培养,是提高幼儿歌唱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提供练声练习,提高幼儿的音准幼儿的歌唱音域和嗓音的发声技巧都是提高幼儿歌唱能力的重要因素。
通过一定的练声练习,幼儿的歌唱音域和嗓音的发声技巧是能够提高的。
教师应当为幼儿提供一些练声练习,提高幼儿对歌曲的再现能力。
在游戏化的练声情境中,在幼儿歌唱音域的范围内开始引导幼儿练声,会对幼儿歌唱音准的提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