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级统计师考试 统计基础理论知识 点题班笔记
中级统计师考试笔记
中级统计师考试笔记一、考试介绍中级统计师考试是国家统计局组织的全国性考试,旨在测试考生对统计理论和实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考试内容涉及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方法、技术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通过考试,考生可以获得中级统计师资格证书,具备从事统计工作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二、考试科目中级统计师考试科目包括《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和《统计专业知识和实务》。
其中,《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主要考察统计基础理论和法律法规知识;《统计专业知识和实务》主要考察统计方法的实际应用和案例分析。
三、考试内容1. 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本部分主要考察统计学的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等。
同时,还需要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如《统计法》等。
2. 统计专业知识和实务本部分主要考察统计方法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经济、社会、科技等方面的应用。
此外,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数据分析技能,如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
四、备考策略1. 制定学习计划备考中级统计师考试需要有一个明确的学习计划,根据考试大纲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内容。
建议分阶段进行复习,先打好基础,再逐步深入学习。
2. 多做练习题做题是提高考试成绩的有效途径。
建议多做真题和模拟题,熟悉考试形式和难度,找到自己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3.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级统计师考试不仅要求考生掌握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
因此,建议考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际案例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4. 保持心态平和备考中级统计师考试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
遇到困难时,要积极面对,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同时,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身体健康。
2017年统计师《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中级)》真题及详解
第三部分 历年真题及详解2017年统计师《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中级)》真题及详解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本题共40分,每小题1分。
)1有关于学生的身高,性别,年龄,成绩的数据,其中属于定性数据的是( )。
A.身高B.性别C.年龄D.成绩【答案】B【解析】定性数据是指只能反映现象的属性特点,而不能刻画出数量的差异的数据,包括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
定量数据是指可以用数值表示其观察结果,而且这些数值具有明确的数值含义,不仅能分类而且能测量出来具体大小和差异的数据。
ACD三项属于定量数据。
2如果想得到研究对象的因果关系,应该采取的统计研究方法是( )。
A.概率抽样法B.非概率抽样法C.询问法D.实验法【答案】D【解析】实验法不仅是一种搜集数据的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式。
它是通过有意识地改变或控制某些输入变量,观察其他输出变量的变化,从而达到对事物本质或相互联系的认识。
AB两项均属于抽样调查,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按照一定程序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根据样本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特征的数据调查方法。
C项,询问调查是调查者与被调查者直接或间接接触以获得数据的一种方法。
3下面有关调查方法正确的是( )。
A.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B.抽样调查的样本对总体有代表性C.统计报表是全面调查D.非概率抽样调查中没有抽样误差【答案】AB项,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按照一定程序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根据样【解析】本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特征的数据调查方法,抽取的样本不具有代表性;C项,统计报表按照调查范围可分为全面统计报表和非全面统计报表,全面统计报表要求调查对象中的每一个单位均要填报,非全面统计报表则只要求调查对象的一部分单位填报;D项,非概率抽样是指不满足概率抽样要求,即没有完全按照随机原则选取样本单位的抽样方式,抽样过程中也存在抽样误差,只是无法计算抽样误差的大小。
统计基础知识笔记
统计基础知识笔记总论第一节统计的涵义一、什么是统计1、【统计】:是指对某一现象有关的数据的搜集、整理、计算和分析等的活动。
包括三个含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2、【统计工作】:是指利用科学的方法搜集、整理、分析和提供关于社会经济现象数据资料的工作的总称。
是最重要最基本的含义。
3、【统计资料】:是指通过统计工作取得的、用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资料的工作的总称。
4、【统计学】:是指研究如何对统计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分析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5、统计的特点: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社会性、变异性。
其中:在数量性上,统计活动的中心问题就是数据。
统计数据对社会经济现象的反映表现在以下三方面:A数量的多少:从总量上反映事物发展的规模和水平。
B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
C现象之间的质与量的辩证统一关系。
二、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三者之间的关系: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是(统计活动过程)与(统计活动成果)的关系。
统计工作与统计学是(统计实践)与(统计理论)的关系。
统计工作先于统计学发展起来的。
第二节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总体1、【总体】:凡是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整体就是统计总体。
2、统计总体的特点:(1)统计总体是根据统计任务的要求要求确定的。
(2)统计总体是客观存在的。
(3)统计总体中的所有总体单位必须具有同一性质。
3、有限总体与无限总体:(1)一个统计总体中所包括的总体单位如果是有限的,称为【有限总体】。
如果是无限的则称为【无限总体】。
(2)对无限总体不能进行全面调查,只能调查其中一小部分,据以推断总体;对有限总体既可以进行全面调查,也可以只调查其中一部分单位。
总体单位1、【总体单位】: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总体单位。
例:对某市工业企业职工的收入情况进行研究。
统计总体:该市全部工业企业全部职工。
统计单位:该市全部工业企业的每一个职工。
统计指标:该市全部职工收入。
统计标志:该市每一个职工的收入。
2017年中级统计师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7年中级统计师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考试真题及答案二○一七年度全国统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试卷1.在你拿到试卷的同时将得到一份专用答题卡,所有试题均须在专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不得分。
2.答题时请认真阅读试题,对准题号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本题共40分,每小题1分。
)1.有关于学生的身高,性别,年龄,成绩的数据,其中属于定性数据的是()。
A.身高B.性别C.年龄D.成绩2.如果想得到研究对象的因果关系,应该采取的统计研究方法是()。
A.概率抽样法B.非概率抽样法C.询问法D.随机实验法3.下面有关调查方法正确的是()。
A.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B.抽样调查的样本对总体有代表性C.统计报表是全面调查D.非概率抽样调查中没有抽样误差4.利用线段的升降来描述现象变动与时间上变化相依关系的图形是()。
A.直方图B.条形图C.环形图D.折线图5.众数是数据中出现次数或出现频率最多的值,在定性数列中()。
A.肯定没有众数B.一般不使用众数反映集中趋势C.只能有一个众数D.不一定有众数7.有甲乙两个班同学统计学的考试成绩,甲班40人平均成绩80分,每个人与平均成绩总差异()为3700分;乙班35人平均成绩81分,每个人与平均成绩总差异为3500分。
则这两个班统计学成绩的差异()。
A.甲班比乙班小B.甲班比乙班大C.甲班等于乙班D.不能确定8.假定一个拥有五千万人口的地区和一个拥有五百万人口的地区,居民年龄差异程度相同,用重复抽样方法各自抽取每个地区的1‰人口计算平均年龄,则样本平均年龄的标准误差()。
A.两者相等B.前者比后者小C.前者比后者大D.不能确定9.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抽样估计的置信度,其精确度将()。
A.保持不变B.随之扩大C.随之缩小D.无法确定10.由样本统计量来估计总体参数时,估计量的方差尽可能小,这是满足了评价估计量标准的()。
2017年五指山市中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基础理论》重点知识题2
2017年五指山市中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基础理论》重点知识题21.当可靠度大于0.6827时,抽样极限误差( )。
A.大于抽样平均误差B.小于抽样平均误差C.等于抽样平均误差D.与抽样平均误差的大小关系依样本容量而定2.对某行业职工收入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得知其中80%的职工收入在800元以下,抽样平均误差为2%,当概率为95.45%时,该行业职工收入在800元以下所占比重是( )。
A.等于78%B.大于84%C.在76%与84%之间D.小于76%3.统计法的立法宗旨是( )。
A.保障统计工作的独立性B.保障统计工作的统一性C.保障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及时性D.保障统计调查对象的合法权益4.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制定于( )。
A.1996年5月15日B.1987年2月15日C.2000年4月30日D.1983年12月8日5.《统计法实施细则》已经作了( )次修改。
A.1B.2C.3D.4答案:1.A 2.C 3.C 4.D 5.B6.《统计法》颁布实施以来,国家统计局与国务院有关部门联合组织了( )次全国统计执法大检查。
A.1B.2C.3D.47.根据《统计法》的规定,统计的职能是指( )。
A.信息、咨询和监督B.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C.实行统计监督D.开展统计调查8.部门统计机构在统计业务上受( )的指导。
A.上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B.同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C.上级人民政府D.同级人民政府9.制定统计调查项目计划,必须同时制定相应的( )。
A.统计标准B.统计制度C.统计调查方案D.统计调查表10.统计调查应当以( )为基础,搜集整理基本统计资料。
A.抽样调查B.周期性普查C.全面报表D.行政记录答案:6.D 7.A 8.B 9.D 10.B。
中级统计师之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的知识点
中级统计师之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的知识点关于中级统计师之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的知识点消除外部性的微观经济政策一般,通过政府的干预来消除外部性的方法或政策包括:使用税收和补贴手段,或者通过合并企业来使其外部影响内部化。
首先,政府可以使用税收和补贴的手段。
对那些输出负外部性的企业,例如污染严重的企业,征收适度的赋税,其数额应等于治理污染的费用,这样就会使企业的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产品的价格就会相应提高。
这不仅会使市场对企业产出的有效需求得到抑制,而且也会使企业的生产收缩,从而最终引导资源转移到其它用途上或效率更高的企业中去,使资源得到更为有效的利用。
而对于那些具有正外部性特点的企业,政府应给予财政补贴,使其私人收益等于社会收益,这样,就可以鼓励企业增加产出,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其次,政府也可以通过合并相关企业的方法使外部性得以“内部化”。
例如,A企业是输出负外部性的企业,而B企业则是其受害者,或者A企业是输出正外部性的企业,而B企业是免费受益者,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如果把A、B两个企业合并,负外部性或正外部性都会因此而消失。
第三,消除外部性的.另一个最重要的方法是明晰产权。
产权经济学的创始人科斯认为,产权不是指所有权,只有当至少两个经济行为主体,或者所有权主体发生交易时,才会出现产权问题,因此,产权不同于所有权,但又与所有权相关,产权涉及的是两种所有权之间的关系,即平等的所有权主体之间的权责利关系。
美国产权经济学家登姆塞茨认为,产权是界定人们如何受益及如何受损,因而一方必须向另一方提供补偿以改变人们所采取的行动,因此,产权是指自己或他人受益或受损的权利,是界定各交易主体之间权责利的一种社会工具。
美国经济学家阿尔钦则认为,产权是一个社会所强制实施的选择一种经济品的使用的权利。
中级统计师《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考纲
中级统计师《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考纲2017年中级统计师《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考纲一、考试目的考察统计专业技术人员综合运用统计方法、经济学基础理论、会计基础知识等有关理论和实践经验,根据不同要求进行数据描述、参数估计、假设检验,并对数据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根据统计和会计资料进行经济判断和分析。
二、考试基本要求(一)统计方法1.根据统计学的定义,掌握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变量、数据、数据类型),了解数据来源的主要渠道,掌握常用搜集数据的方法、特点及应用条件。
2.根据数据的类型,选择不同的统计图表对数据进行描述,使用不同的统计量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离散程度。
3.根据样本统计量的抽样分布,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根据影响样本量的主要因素,确定恰当的样本量。
4.根据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对总体参数(均值、比例)进行假设检验。
5.根据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对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研究和分析。
6.运用时间序列的分析指标、分析方法,对社会经济现象随时间变化的状况进行研究和预测。
7.根据统计指数的原理和方法,通过编制综合指数,分析社会经济现象的综合变动情况。
(二)经济学基础知识1.需求、供给和市场机制的作用(1)根据恩格尔系数分析需求结构和富裕程度,根据恩格尔曲线分析可支配收入对于不同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2)运用需求函数和价格需求弹性分析价格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3)根据供给法则、供给函数和价格供给弹性分析价格对供给量的影响,包括理解供给法则例外的几种商品。
(4)根据供求法则推导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变动。
2.市场失灵与政府的微观经济政策(1)根据外部性垄断、公共物品及信息不充分和信息不对称分析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与后果。
(2)运用科斯定理分析政府消除外部性的微观经济政策和产权制度改革;从政府对垄断进行公共管制分析国家反垄断经济政策;从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两个方面界定政府干预的范围。
3.宏观经济运行与生产总量的衡量(1)根据宏观经济流程分析不同部门在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根据三个国民经济恒等式分析不同部门框架下宏观经济均衡关系;根据储蓄与投资差关系分析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成因。
统计师考试笔记
统计师考试《统计理论》第一章笔记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统计的意义一、统计的含义1、统计是指着重对事物的数量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它通过对数字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研究,从数量上来认识客观现象总体的现状和发展过程,研究事物的数量变化规律2、统计有三种具体含义(1)统计工作:专门从事统计调查研究活动的工作(2)统计资料:调查研究活动的成果,包括数据资料和统计分析资料(3)统计学:指导统计调查研究活动的原理和方法二、统计的特点1、数量性:数量的多少;各种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质与量互变的数量界限2、总体性:统计认识着眼于认识事物总体的数量特征3、社会性:三、统计活动的过程1、是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从定性认识开始,到定量认识,再到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过程2、进行调查研究的工作过程:包含四个阶段,即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与统计资料的开发利用四、统计的作用1、具体体现在信息、咨询、监督三大功能上2、作用的发挥是通过为一定的政治和经济任务服务而发挥出来的第二节统计的研究对象一、统计学的研究对象1、就共性而言,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统计认识活动的规律和对客观现象总体数量方面的认识方法2、就具体而言,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有(1)统计活动的特点和过程(2)统计认识对象的特征(3)怎样才能取得反映个体表现的资料并将它过渡到对总体数量特征的认识(4)如何利用部分数据推断总体并把握推断的可信度(5)应当用哪些统计分析方法能使统计的认识深化二、统计学的性质:属于方法论学科第三节统计学中的几个概念一、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1、总体:统计所需要研究的客观事物的全体。
它的形成有三个条件:客观性、同质性、差异性。
按照总体单位是否有限可分类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2、总体单位:组成总体的每一个事物。
二、标志和指标1、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按表现形式可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2、指标: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或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和具体数值。
统计师考试《统计理论》复习笔记
统计师考试《统计理论》复习笔记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上学吧:年统计师考试《统计理论》复习笔记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统计的意义一、统计的含义1、统计是指着重对事物的数量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它通过对数字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研究,从数量上来认识客观现象总体的现状和发展过程,研究事物的数量变化规律2、统计有三种具体含义⑴统计工作:专门从事统计调查研究活动的工作⑵统计资料:调查研究活动的成果,包括数据资料和统计分析资料⑶统计学:指导统计调查研究活动的原理和方法二、统计的特点1、数量性:数量的多少;各种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质与量互变的数量界限2、总体性:统计认识着眼于认识事物总体的数量特征3、社会性:三、统计活动的过程1、是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从定性认识开始,到定量认识,再到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过程2、进行调查研究的工作过程:包含四个阶段,即统计设计、第1页,共14页上学吧为您提供“统计师”考试复习资料下载:上学吧: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与统计资料的开发利用四、统计的作用1、具体体现在信息、咨询、监督三大功能上2、作用的发挥是通过为一定的政治和经济任务服务而发挥出来的第二节统计的研究对象一、统计学的研究对象1、就共性而言,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统计认识活动的规律和对客观现象总体数量方面的认识方法2、就具体而言,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有⑴统计活动的特点和过程⑵统计认识对象的特征⑶怎样才能取得反映个体表现的资料并将它过渡到对总体数量特征的认识⑷如何利用部分数据推断总体并把握推断的可信度⑸应当用哪些统计分析方法能使统计的认识深化二、统计学的性质:属于方法论学科第三节统计学中的几个概念一、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1、总体:统计所需要研究的客观事物的全体。
它的形成有三个条件:客观性、同质性、差异性。
按照总体单位是否有限可分类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统计师真题】最新2017中级统计师《统计学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真题及答案 (完整版)
2017中级统计师《统计学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真题及答案1.在你拿到试卷的同时将得到一份专用答题卡,所有试题均须在专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不得分。
2.答题时请认真阅读试题,对准题号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本题共40分,每小题1分。
)1.有关于学生的身高,性别,年龄,成绩的数据,其中属于定性数据的是( )。
A.身高B.性别C.年龄D.成绩2.如果想得到研究对象的因果关系,应该采取的统计研究方法是( )。
A.概率抽样法B.非概率抽样法C.询问法D.随机实验法3.下面有关调查方法正确的是( )。
A.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B.抽样调查的样本对总体有代表性C.统计报表是全面调查D.非概率抽样调查中没有抽样误差4.利用线段的升降来描述现象变动与时间上变化相依关系的图形是( )。
A.直方图B.条形图C.环形图D.折线图5.众数是数据中出现次数或出现频率最多的值,在定性数列中( )。
A.肯定没有众数B.一般不使用众数反映集中趋势C.只能有一个众数D.不一定有众数6.7.(8.假定一个拥有五千万人口的地区和一个拥有五百万人口的地区,居民年龄差异程度相同,用重复抽样方法各自抽取每个地区的1‰人口计算平均年龄,则样本平均年龄的标准误差( )。
A.两者相等B.前者比后者小C.前者比后者大D.不能确定9.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抽样估计的置信度,其精确度将( )。
A.保持不变B.随之扩大C.随之缩小D.无法确定10.由样本统计量来估计总体参数时,估计量的方差尽可能小,这是满足了评价估计量标准的( )。
A.有效性B.一致性C.无偏性D.同质性11.在对一个总体比例进行区间估计时,二项分布可用正态分布近似估计的条件是( )。
12.进行假设检验时,对于原假设H0和备择假设H1,检验概率值P值是( )。
A.H0为真的概率值B.H1为真的概率值C.H0为假的概率值D.H0为真时,其可能为离群值出现的概率值13.回归分析中的估计标准误差数值( )。
中级统计师职称考试要点
中级统计师职称考试要点学习中级统计师职称考试这么久,今天来说说关键要点!首先呢,统计学基础知识那是必须牢记的基石。
像那些基本概念,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啥的,可不能弄混。
我理解啊,平均数就是一组数据的平均值,就好比咱们班同学的平均成绩,把所有人分数加起来再除以人数。
可是刚开始我老把中位数和众数搞岔劈,中位数是把数据排好序后中间的那个数,众数就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这就像是一群动物里数量最多的那种是众数,然后排在中间个头的动物就类似中位数一样。
对了还有个要点,方差和标准差也得好好掌握,这俩是衡量数据离散程度的重要指标。
我当时老忘方差的公式,后来我就自己多推导几遍,然后再拿一些简单的数据集来计算练习。
统计分析方法这一块可就更复杂了。
回归分析在中级考试里特别重要,我总结回归分析就是找变量之间的关系的一种方法。
就像研究气温和冰淇淋销量之间的关系,气温是自变量,冰淇淋销量就是因变量。
在做回归分析的题目时,那些参数的估计方法呀,什么最小二乘法之类的老是让我头疼。
理解起来总是似是而非的,我想了个办法,就是自己手动用简单数据按照最小二乘法的步骤去计算,算上几遍就稍微理解点了。
抽样技术也占挺大比例的。
分层抽样、整群抽样这些不同的抽样方法要分清楚。
我理解分层抽样就是先把总体按照某些特征分成不同的层,然后再从每层里抽样,就好像先把一群人按照性别分成男、女两层,然后分别从男层和女层里取样。
而整群抽样就是把总体分成好多群,然后随机抽一群或者几群。
不过要确切掌握每种抽样方法的优缺点真不容易,我当时就自己画思维导图来帮助记忆,把每种抽样的特点一条一条列出来,对比着去看。
对于统计法规这一部分,有些条款超级绕口。
比如什么虚报、瞒报统计数据的相关处罚规定,我总得反复看很多遍。
我觉得可以把这些法规跟实际生活中的新闻事例联系起来,那些企业因为虚报数据被处罚的新闻,这样就会理解得更好一点。
在学习这些要点的过程中,我也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老是有那种好像懂了但做题目又不对的情况。
中级统计师《统计基础理论》教材笔记
第一章统计和数据 一.统计的含义 统计学是用以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和由数据得出结论的一组概念、原则和方法。
统计分析数据分为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两大类。
描述统计是研究数据搜集、处理和描述的统计学方法。
其内容包括如何取得研究所需要的数据,如何用图表形式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展示,如何通过对数据的综合、概括与分析,得出所关心的数据特征。
推断统计则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学方法,内容包括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两大类。
二、数据类型: 1.定性变量的观察结果称为定性数据,这类数据的最大特点是它只能反映现象的属性特点,不能说明具体量的大小和差异。
如天气形势:天气晴和阴转多云,职业:生产工人、公务员,教育程度:小学、大学等。
这种只能反映现象分类特征的变量又称为分类变量,分类变量的观察结果就是分类数据。
如果类别具有一定的顺序,如教育程度,中学的教育程度就是比小学高,大学又比中学高,这样的变量称为顺序变量,相应的观察结果就是顺序数据。
用数值表示其观察结果,而且这些数值具有明确的数值含义,不仅能分类而且能测量出来具体大小和差异,这些变量就是定量变量,也称为数值变量,定量变量的观察结果成为定量数据。
如天气温度、上证股指、月收入。
分类变量没有数值特征,所以不能对其数据进行数学运算。
分类变量只能用来区分事物,而不能用来表明事物之间的大小、优劣关系。
顺序变量不仅能用来区分客观现象的不同类别,而且还可以表明现象之间的大小、高低、优劣关系。
顺序变量之间虽然可以比较大小,却无法计算相互之间的大小、高低和优劣的距离。
很多适用于数值型数据的统计方法并不适用于定性数据,但适用于定性数据的方法则大多可以应用于数值型数据。
2.观测和实验数据 观测数据是对客观现象进行实地观测所取得的数据,在数据取得的过程中一般没有人为的控制和条件约束。
是取得数据最主要的方法,用各种调查方法得到的数据都属于观测数据。
观测数据可能是全面数据也可能是样本数据。
统计师之中级统计相关知识考试笔记重点大全
统计师之中级统计相关知识考试笔记重点大全1、IS曲线表示满足()关系。
A.收入—支出均衡B.总供给和总需求均衡C.储蓄和投资均衡D.以上都对正确答案:C2、一般情况下,不需要根据会计凭证登记的是()。
A.分类账簿B.备查账簿C.总分类账簿D.明细分类账簿正确答案:B3、在抽样中其他条件不变时,如果样本量扩大为原来的 4 倍,则样本均值的标准误差将是原来的( )。
A.2 倍B.4 倍C.50%D.25%正确答案:C4、综合收益总额项目反映净利润和( )相加后的合计金额。
A.各项利得和损益净额B.其他综合收益C.其他综合收益的净额D.其他综合收益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净额正确答案:D5、某企业年初所有者权益为42345000元,年末所有者权益为45687000元(其中:本年债转股增加企业资本1500000元,原投资者追加投资1000000元),计算该企业的资本保值增值率是( )。
A.45687000/42345000×100%=107.89%B.(45687000-1500000-1000000)/42345000×100%=101.988%C.(45687000-1500000)/42345000×100%=104.35%D.(45687000-1000000)/42345000×100%=103.91%正确答案:B6、对于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都能测量的统计是( )。
A.平均数B.标准差C.方差D.众数正确答案:D7、根据上述经济业务(1)~(4)中的条件,该公司的产权比率为( )。
A.2000000/(6000000-2000000)=50%B.2000000/(6000000+500000-2000000)=44.44%C.(2000000+170000)/(6000000+500000-2000000)=48.22%D.(2000000+170000-10200)/(6000000+500000-2000000)=47.996%正确答案:D8、在IS曲线和LM曲线相交时,表示( )。
2017中级统计师统计实务考试重点归纳
2017年中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实务知识考试重点归纳第一章综述1、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
●统计是各级政府部门取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的信息资料的主要手段。
●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的对象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2、统计资料包括:(1)原始调查资料(2)经过整理分析的综合统计资料3、统计资料的具体表现形式:(1)统计表(2)统计报告(3)电讯、磁介质(4)出版物●信息、咨询、监督是统计的三大职能。
信息职能是统计最基本的职能,咨询和监督职能是在信息职能基础上的拓展和深化。
4、全国性的大型普查有:(1)经济普查(2)农业普查(3)人口普查●经济普查每5 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3、8 的年份实施。
经济普查对象是在中国境内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个体经营户。
经济普查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但对个体经营户的生产经营情况可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
●农业普查每10 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6 的年份实施。
●人口普查每10 年进行一次,在尾数逢0 的年份实施。
●在抽样调查中,简单随机抽样一般是指不重复抽样。
在实际工作中,直接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并不多。
5、重点调查的特点:投入少,调查速度快,所反映的主要情况或基本趋势比较准确。
●重点调查通常用于不定期的一次性调查,但有时也用于经常性的连续调查。
6、进行典型调查的目的:不在于取得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数值,而在于了解与有关数字相关的生动具体情况。
7、典型调查的优缺点:优点是调查范围小,调查单位少,机动灵活,具体深入,节省人力、财力、物力。
缺点是在实际操作中选择真正有代表性的典型单位比较困难,可能导致调查结论有一定的倾向性,且结果不宜用以推算全面数字。
8、统计调查项目分为:(1)国家统计调查项目(2)部门统计调查项目(3)地方统计调查项目●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的调查对象超出本部门管辖系统的,报国家统计局审批。
2017年中级统计师考试-法律法规复习重点归纳
2017年中级统计师考试—统计法规复习重点归纳第一章统计基础知识1. 统计法:是调整统计部门在管理统计工作、进行统计活动过程中与其他相关方面发生的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2. 统计法的特点:1)调查对象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2)规范的内容具有专业性。
3. 狭义的统计法仅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4.广义的统计法包含了所有规范统计活动的统计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5. 统计法的作用:1)有效地、科学地组织统计工作,推动统计工作的现代化进程;2)保障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
6。
统计数据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是整个统计工作的灵魂。
完善保障统计数据质量的法律制度是此次修订和重中之重。
7。
国家有计划地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推进统计信息搜集、处理、传输、共享、存储技术和统计数据库体系的现代化。
8。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以及各单位负责人1)不得自行修改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法搜集、整理的统计资料;2) 不得以任何形式要求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及其他机构、人员伪造、篡改统计资料;3)不提对依法履行职责或拒绝、抑制统计违法行为的统计人员进行打击报复。
9. 统计人员1) 不得伪造、篡改统计资料;2)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不真实的统计资料;3) 不得有其他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
10. 统计调查对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建全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制度。
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人员应当对其审核签署的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11. 统计人员应当坚持实事求是、恪守职业道德,对其负责搜集、审核、录入的统计资料与统计调查对象报送的统计资料的一致性负责。
12。
统计调查的对象:1)国家机关;2)企事业单位;3)其他组织;4)个体工商户;5)个人第二章基本统计法律规范1. 根据法律效力的不同,我国现行的统计法律规范主要包括四种形式:1)统计法律2)统计行政法规;3)地方性统计法规;4)统计行政规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成部分的性质差别。
方差
(2)要能准确地清晰地反映总体单位的分布特征。 ●平均数易为多数人理解和接受,实际中用的也较
●在确定组距时,在研究的现象变动比较均匀的情 多,但主要缺点是更容易受少数极端数值的影响。
况下,可以采用等距分组;而当研究的现象变动很 中位数和众数提供的信息不像平均数那样多,但具
不均匀时,一般采用不等距分组。
(2)确定
查。
组距
●当调查的任务只要求掌握事物的基本状况与基本 (3)统计出各组的频数及频数分布表
的发展趋势,而不要求掌握全面的准确资料,而且 ●组距是每个组变量值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在总体中确实存在着重点单位时,进行重点调查是 也就是上限与下限之差。
比较适宜的。
4、在确定组距时应掌握的原则:
(1)要考虑各组的划分是否能区分总体内部各个组
出结论的一组概念、原则和方法。
条件约束。
2、统计分析数据的方法分为:(1)描述统计 (2) 10、实验数据:一般是在科学实验环境下取得的数
推断统计
据。
3、描述统计:是研究数据搜集、处理和描述的统计 11、统计数据资料的来源:
学方法。
(1)通过直接的调查或实验获得的原始数据,这是
4、推断统计: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 统计数据的直接来源;
小和差异。
●普查适用于搜集某些不能或不适宜于定期的全面
●数值型数据(定量数据)作为统计研究的主要资 统计报表搜集的统计资料,以摸清重大的国情、国
料,其特征在于它们都是以数值的形式出现的,有 力。
些数值型数据只可以计算数据之间的绝对差,而有 16、普查的特点:
些数值型数据不仅可以计算数据之间的绝对差,还 (1)是一种全面调查,具有资料包括范围全面、详
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典型意义的或有代表
(1)样本单位按随机原则抽取,排除了主观因素对 性的单位进行的调查。
选取样本单位的影响。
27、典型调查的作用:
(2)能够根据部分调查的实际资料对调查对象的总 (1)补充全面调查的不足
体的数量特征进行推断,从而达到对调查总体的认 (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验证全面调查数据的真实性
差异。
●运用实验法时,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产生应当是随
●定性变量包括分类变量和顺序变量。
机的。
●只反映现象分类特征的变量称分类变量。分类变 13、数据的间接来源:
量没有数值特征,所以不能对其数据进行数学运算。 (1)公开出版的统计数据
(2)尚未
●如果类别具有一定的顺序,这样的变量称为顺序 公开发表的统计数据
变量。顺序变量不仅能用来区分客观现象的不同类 14、搜集数据的方法:
别,而且还可以表明现象之间的大小、高低、优劣 (1)普查
(2)抽样调查
(3)
关系。
统计报表
7、定量变量的特点:
(4)重点调查
(5)典型调查
可以用数值表示其观察结果,而且这些数值具有明 15、普查:是专门组织一次性的全面调查,用来调
确的数值含义,不仅能分类而且能测量出来具体大 查属于一定时点或时期内的社会现象总量。
21、系统抽样:又称等距抽样,是在总体的名录框 数据多少的图形。
中每隔一定距离抽选一个被调查者。
●如果想比较不同变量之间的结构差异,可以通过
22、统计报表:是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调查要求与 环形图来实现。
文件自下而上的提供统计资料的一种调查方式。 ●定性数据的图示表示方法,也都适用于定量数据。
23、统计报表按照报送范围分为:
特征的统计学方法。
(2)别人调查的间接数据,并将这些数据进行加工
5、推断统计包括:(1)参数估计
(2) 和汇总后公布的数据,这是数据的间接来源。
假设检验
12、数据的直接来源:(1)统计调查
(2)
6、定性变量的特点:
实验法
只反映现象的属性特点,不能说明具体量的大小和 ●通过统计调查得到的数据,一般称为观测数据。
19、常用的概率抽样形式有:
1、定性数据的图形表示有:
(1)简单随机抽样 (2)分层抽样
(3) (1)饼图
(2)条形图
(3)
整群抽样
环形图
(4)系统抽样
●饼图是利用圆形及圆内扇形面积来表示数值大小
20、分层抽样:是先将总体各单位按主要标志加以 的图形。
分层,然后在每一层内进行抽样。
●条形图是用宽度相同的条形的高度或长度来表述
(3) ●极差非常容易受数据中极端值的影响。
散点图
●方差用s 2 表示,总体标准差用s 表示,样本标准
但定量数据还有一些特定的图示方法,它们并不适
(1)全面报表
(2)非全面报表
用于定性数据。
24、统计报表的内容包括:(1)表式
(2) 2、频数:是指频数分布表中落在某一特定类别的数
填表说明
据个数。
25、重点调查: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对全局 3、生成定量数据的频数分布表的步骤:
具有决定性作用的重点单位进行的一种非全面调 (1)对数据进行分组
可以计算数据之间的相对差。其计量精度远远高于 尽、系统的优点。
定性数据。在统计学研究中,数值型数据有着最广
1
(2)是一次性的专门调查,因为普查的工作量大, 26、典型调查:是一种非全面的调查,是根据调查
耗资也多,时间周期较长,一般不宜经常举行。 的目的与要求,在对被调查对象进行全面分析的基
17、抽样调查的特点:
识。
பைடு நூலகம்
●典型调查具有灵活机动、通过少数典型即可取得
(3)在抽样调查中会存在抽样误差,但是这个误差 深入详实的统计资料的优点,但是易受人们主观认
可以事先计算并加以控制。
识上的影响,必须同其他调查结合起来使用,才能
18、在实际调查中抽样的方法:
避免出现片面性.
(1)概率抽样
(2)非概率抽样
第二章 数据描述
2015 中级统计师考试-统计方法 泛的用途。
知识考试重点归纳
8、数据按获取的方法不同分为:(1)观测数据 (2)
第一章 统计和数据
实验数据
●统计是用来处理数据的,是关于数据的一门学问。 9、观测数据:是对客观现象进行实地观测所取得的
1、统计学:是用以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和由数据得 数据,在数据取得的过程中一般没有人为的控制和
有统计上的稳健性,当数据为偏态分布,特别是偏
●在统计各组频数时,恰好等于某一组的组限时, 斜程度较大时,中位数和众数的代表性要比平均数
则采取上限不在内的原则,即将该频数计算在与下 好。
限相同的组内。
12、极差:又称全距,是一组数据中的最大值和最
5、定量数据的图形表示有:
小值之差。
(1)直方图
(2)折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