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种植结构,依靠科技支撑高效农业发展

合集下载

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农业现代化发展是指农业生产逐步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和智能化,通过科学技术、农业机械化、农田水利建设等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过程。

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已取得一定的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农业生产方式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主要依靠人力劳动和简单的农具,生产效率较低。

而现在,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农用机械设备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使农业生产更加高效、精细化。

其次,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

现代农业依靠科技创新,在种植、养殖、农机化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例如耐旱、耐寒、抗病虫害的高产品种培育,高效农药、肥料的研制和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农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不断提高,农民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接受农业信息并进行决策,使农业生产更加精确、高效。

农田水利建设不断推进。

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我国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田灌溉、排水和水利综合利用水平,有效保障农田灌溉用水。

然而,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农业生产结构亟待优化。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主要以粮食、蔬菜、畜禽养殖为主,种植结构不合理,种植业和畜禽养殖业发展不协调。

此外,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水平还不高,亟需加大企业化经营力度。

其次,农产品质量与安全问题仍然突出。

近年来,农产品质量与安全问题频发,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超标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应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推动农产品全程追溯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此外,农村人口流失问题不容忽视。

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市流动,导致农业生产力下降、农村经济发展受到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大对农村的投入,提升农民的生活待遇和发展机会,增加农村吸引力,减缓人口流动。

总之,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加大对农村的投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推动农业现代化不断向前发展。

关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

关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

关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指通过改变农业产业的组织形式、经营方式和发展重点等,使农业产业更加适应市场需求,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一系列调整过程。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1.适应市场需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农产品的品种、品质和产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2.提高农业综合效益: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3.促进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可以推动农业向现代化方向发展,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和农业管理水平,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促进农民增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可以通过发展高效农业和农业加工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改善农民生活。

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1.优化种植结构:调整农作物的种植结构,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减少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种植的效益。

2.发展畜牧业:加强畜牧业的发展,扩大养殖规模,提高养殖效益和农产品的质量,推广养殖业科技和管理模式,加强畜产品质量监测和安全认证。

3.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改善土壤水分状况,提高灌溉水平,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田的抗旱能力和农作物的产量。

4.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加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推广农产品加工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和产品质量。

5.发展特色农业:根据地方资源和市场需求,发展适合地方特色的农业产业,发展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

三、中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1.优化种植结构:中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方向是优化种植结构。

通过调整农作物的品种、品质和种植面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扩大高效农民的种植面积,减少低效农民的种植面积,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种植业的效益。

全力以赴夺取秋粮丰收 确保实现粮食生产目标——关于抓好秋粮生产管理,实现粮食生产目标的调研与思考

全力以赴夺取秋粮丰收 确保实现粮食生产目标——关于抓好秋粮生产管理,实现粮食生产目标的调研与思考

全力以赴夺取秋粮丰收确保实现粮食生产目标——关于抓好秋粮生产管理,实现粮食生产目标的调研与思考唐继荣;潘新【摘要】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确保粮食安全,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历来都受到国家和省上的高度重视和普遍加强。

近年来,甘肃的粮食生产持续快速发展,连续七年总产保持在800万吨以上的较高水平,去年总产达到958.3万吨,创历史新高。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粮食生产的目标是突破1000万吨大关,为实现"十二五"农业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为实现这一目标,各地按照"稳定面积,优化结构,【期刊名称】《甘肃农业》【年(卷),期】2011(000)009【总页数】3页(P46-48)【关键词】粮食生产;生产管理;秋粮;调研;农村经济工作;跨越式发展;粮食安全;物质基础【作者】唐继荣;潘新【作者单位】甘肃省农牧厅种植业管理处,甘肃兰州730030;甘肃省农牧厅种植业管理处,甘肃兰州73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26.11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确保粮食安全,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历来都受到国家和省上的高度重视和普遍加强。

近年来,甘肃的粮食生产持续快速发展,连续七年总产保持在800万吨以上的较高水平,去年总产达到958.3万吨,创历史新高。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粮食生产的目标是突破1000万吨大关,为实现“十二五”农业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为实现这一目标,各地按照“稳定面积,优化结构,依靠科技,主攻单产,提高总产”的工作思路,落实政策,加大投入,强化指导,落实措施,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突出发展旱作农业、高效节水农业和特色农业,全省粮食生产继续保持了持续稳定发展的态势。

但由于今年入春以来,全省出现了大范围的严重干旱,对陇东和中部地区的夏粮生产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加之结构调整使夏粮面积较去年减少2%,预计全省夏粮总产量317万吨,比去年减少13.8万吨,减幅为4.2%。

农业工作反思总结

农业工作反思总结

农业工作反思总结20x年,在镇党委、政府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我镇农业农村工作在20x年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又有了跨越性发展,农业机械化水平跃上新台阶,高效农业亮点频现、精彩纷呈,设施农业面积位居全区之首,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前所未有,农业后劲明显增强,农民居住、农村环境明显改善,农业基础地位明显加强,“三农”工作迈上了新的发展平台。

一、以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为目标,以农业开发、基础设施投入为途径,大力推进全镇农田水利建设与土地开发整理工作。

今年我们充分抓住机遇,争取上级项目倾斜,以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大规模实施土地整理开发、中低产田改造和农村桥涵路道配套改造步伐,为我镇农业的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水利是农业发展的命脉,继20x年全长13、54千米的仰化干渠防渗渠工程顺利建成后,今年5月份干渠下游及保祥、建新支渠防渗渠又建成投入使用,彻底解决了全镇农业生产、农业增效的用水瓶颈,为我镇农业持续的稳产、增产带给了坚强的物质保证。

国土开发整理工作,投入与推进力度前所未有。

20x年7月启动建设的省投土地整理(保祥、涧河)项目,到20x年底工程基本结束。

项目不仅仅彻底解决北半边四个村的用水问题,它还同时解决了二十多个村民小组的群众出行问题,目前每个自然村村村通上水泥路,使两村近6000多口人受益,极大地改善和方便了两村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为两村群众的增收致富、经济发展带给了有力支撑。

土地整理增减挂钩工作同样成绩突出。

由于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奖惩分明,严加督办,镇村两级联合组织人力、机械对土地整理及挂钩项目加大推进力度,全年共完成土地整理入库项目2个,项目新增耕地50亩;增减挂钩项目入库项目48个,拆迁农户217户,新增耕地272亩,全面超额完成了区委、区政府下达我镇的国土管理目标任务。

20x年被区委区政府表彰为“土地增减挂钩工作先进乡镇”。

二、以稳产、增产为目标,以农业机械化作业推广为手段,粮食生产工作稳步推进。

镇党委、政府始终把发展粮食生产工作放在农业农村各项工作的突出位置来抓,一方面稳定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另一方面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潜力。

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农业经济Nongyejingji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王平近年来,河间市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高效农业、智慧农业、观光休闲农业,重点建设集农业生产、科研、观光、科普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

发展现代农业犹如为河间农业产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不仅打破了传统种植局面,调整优化了县域农业结构,还拓宽了农民致富增收渠道,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提升了农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但在河间市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还面临着不少制约因素,主要表现为农民群众的整体信息素养不高,生产规模有待进一步扩大,农业信息化和机械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为此就需要我们针对问题深入分析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将其解决,有效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

1、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制约因素1.1农民整体信息素养不高现代农业是一个更加智慧科学的农业生产体系,智慧农业发展往往需要一批高素质的科研人员和农机技术推广人员。

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如果缺少了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的推广和应用,不能够做好现代农业科技人员培养工作,就不能够真正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

虽然我国农业种植结构已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但小规模分散式的经营模式依然没有得到彻底有效的改变,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由于广大农民群众的信息化知识培训较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依然沿用传统经验式的种植模式和生产模式,严重制约了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

农民群众受教育程度较低是制约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1.2农业规模化生产较低农业生产规模化是农业技术和机械设备进一步推广应用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前提保障。

但现阶段,小规模种植模式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小规模生产在农产品价格和成本方面处于劣势地,位竞争能力较差,常常被压在商品价值的最末端,难以推动农业信息化和智慧农业的高效发展。

另外小规模的生产模式也使得先进的农机设备应用效果逐渐变差,机械设备利用效率较低,难以激发农民群众发展规模化种植生产的积极性。

调整优化种植结构 发展高效经济作物

调整优化种植结构 发展高效经济作物

一、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势在必行1.种植结构调整的意义。

种植结构调整,既是一项科研成果,又是一项实用技术,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及参与市场竞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种植结构的调整,既是种植习惯改革的需要,也是改进传统种植制度和种植方式,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市场需要什么产品,就种什么作物,也就选用什么品种,加大品种结构调整力度,加快优质农产品发展步伐,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的需要。

种植结构调整是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劳动产出率的需要。

改变目前农作物种植的二年三熟制、一年二熟制为一年三熟制或一年多熟制,由二元结构变为三元结构或多元结构,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复种指数,增加整体效益。

种植结构调整是加强农民生产自主权,培养生产者适应市场、更新观念的需要。

造就一批科技素质高,有经济头脑的生产组织者和经营者,特别是要大力发展农民经纪人和营销大户,让他们积极参与市场竞争。

2.种植结构现状及存在问题种植结构的现状:范县现有耕地51万亩,人均1.1亩,主要种植小麦、水稻、玉米、花生、大豆、瓜菜等作物。

通过分析,范县种植结构在当前存在以下五个关键问题。

一是种植结构比较单一。

近几年来,范县粮食积压,粮价下跌,农民收入减少,小麦与玉米(大豆)连作,小麦与水稻连作,年亩产值在800-1100元,粮食作物比较效益大幅度下降,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矛盾日益突出。

二是经济作物产值比重较小。

去年全县经济作物产值占种植业产值的比重为22%,粮经产值比为7∶3,农业发达地区经济作物产值高于或等于粮食作物产值,粮经产值比3∶7或4∶6,甚至一些乡镇全部种植高产、高效经济作物。

三是经济作物布局和品种搭配不合理。

近几年范县棉花生产,几乎种的是夏播棉,产量低,一般亩产皮棉40-60公斤;范县蔬菜生产,露地菜所占比重较大,茬口安排不科学,品种搭配不合理,高档品种几乎没有。

四是经济作物产品档次低、品质调整优化种植结构 发展高效经济作物 范县科学技术协会 张洪存差。

浅谈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浅谈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浅谈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而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农业产业不仅是农村经济的支柱,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基础。

在这个过程中,浅谈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义1. 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可以带动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提升农产品的生产效益和质量,并且通过科技进步和创新,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让农业成为更加现代化和科学化的产业。

2. 增强乡村经济活力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能够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带动农村消费市场的繁荣,增强乡村经济的活力,促进农村的繁荣发展,并且也为城里的居民提供了更加优质的农产品,推动了农村和城市的融合发展。

3. 推动农民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将改善农业劳动生产率,进一步增加农村农民就业机会,提升工资收入水平,增加农民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帮助农民过上更加富裕和幸福的生活。

4. 促进乡村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将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向生态可持续发展,减少农业对环境的影响,推动农田的生态复种、生态种植,提升农田生态环境质量,保护和修复农村的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和生态之间的良性循环。

1. 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优化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农产品的种植比例,发展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的高效农业,提升农业品种的适应力和市场竞争力,推动农业的产业集约化和经济高效化。

3. 发展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发展现代农业经营模式,推动农业企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培育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改善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和生产环境,提升农产品的品牌和市场竞争力。

4. 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提升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推动农业生产的便捷化和现代化,增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及策略

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及策略

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及策略【摘要】农业种植业是我国重要的产业之一,其结构调整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农业种植业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然后探讨了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提出了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促进科技创新、加强产业化龙头企业引导作用等策略。

在强调了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意义和未来发展方向,并呼吁加强政策支持,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顺利实施。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实现农业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农业产值和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繁荣。

【关键词】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供给侧改革、产业化、规模化、科技创新、龙头企业、政策支持、未来发展方向。

1. 引言1.1 农业种植业发展现状分析农业种植业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支柱之一。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农业种植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目前,我国农业种植业总体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产业结构逐渐优化。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农业种植业结构逐渐优化,向高效、多元化方向发展。

传统的单一种植模式逐渐被多元化、特色化的种植模式所取代,促进了农产品的质量提升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农业种植业生产水平逐步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和产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新型农业生产技术的应用,使农业生产更加智能化、高效化,为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是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得到重视。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我国农业种植业也在不断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

推动绿色种植、有机农业的发展,促进农业生产方式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以上是关于我国农业种植业发展现状的简要分析,展现了当前农业种植业发展的积极态势和发展方向。

农业种植业的稳步发展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1.2 农业种植业结构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农业种植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调整直接影响着整个经济的发展。

“双碳”目标下农业绿色发展的内涵、挑战和路径选择

“双碳”目标下农业绿色发展的内涵、挑战和路径选择

“双碳”目标下农业绿色发展的内涵、挑战和路径选择目录一、内容描述 (2)1.1 背景介绍 (3)1.2 “双碳”目标的提出 (4)1.3 农业绿色发展的意义 (5)二、农业绿色发展的内涵 (6)2.1 绿色发展理念的内涵 (8)2.2 农业绿色发展的具体要求 (9)2.2.1 资源利用效率 (11)2.2.2 生产过程清洁化 (11)2.2.3 生产物质安全 (13)2.3 农业绿色发展的目标体系 (14)三、“双碳”目标下农业绿色发展的挑战 (15)3.1 技术挑战 (17)3.1.1 现有技术的局限性 (17)3.1.2 技术研发与创新的难点 (19)3.2 经济挑战 (20)3.2.1 绿色发展的成本问题 (21)3.2.2 经济激励机制的不足 (22)3.3 政策与制度挑战 (23)3.3.1 相关政策的缺失或不足 (24)3.3.2 制度建设的滞后 (25)四、农业绿色发展的路径选择 (27)4.1 技术创新与推广应用 (28)4.1.1 加强农业科技研发 (29)4.1.2 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 (29)4.2 经济激励与市场化机制 (31)4.2.1 设立绿色补贴政策 (32)4.2.2 构建绿色市场体系 (34)4.3 政策引导与制度创新 (35)4.3.1 完善农业绿色发展的政策体系 (36)4.3.2 推动制度创新与改革 (38)五、结论与展望 (39)5.1 主要结论 (40)5.2 未来展望 (41)一、内容描述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双碳”目标(即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已成为我国乃至全球的重要战略方向。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绿色发展对于实现双碳目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农业绿色发展不仅意味着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更代表着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化与实践。

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农业绿色发展内涵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低碳农业:通过优化农业种植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推动农业向低碳化方向发展。

优化农业种植业结构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优化农业种植业结构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优化农业种植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摘要】当前,优化农业种植业结构已成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加强农业科研力量,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合理规划土地资源以及加强人才培养等措施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业生产水平。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从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这些努力,我们可以期待农业产业不断实现新突破,为农民带来更好的生活条件,也为国家经济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关键词】农业种植业结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技术手段、农业科研、农业生产水平、农业产业化、经济效益、土地资源、土地利用率、人才培养、农业现代化、政策支持、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

1. 引言1.1 农业种植业结构现状分析目前,我国农业种植业结构存在一些问题:传统的种植业结构偏重粮食、棉花等经济作物,而且大多数是低效益、高耗水、高投入的单一作物种植方式,导致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农业种植业缺乏多样化特色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与国际市场接轨的难度较大;农业种植业中存在一些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如过度施肥、农药使用过量等,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种植业结构中农民收入不稳定、生产技术水平较低、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也亟待解决。

当前农业种植业结构不合理,需要通过优化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1.2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性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综合效率和综合能力,包括土地资源、劳动力、资金和技术等要素在生产中的整合和运用能力。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能够有效增加农业生产的效益和产出,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通过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规模化,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增加农业的经济效益。

集约化管理提高作物产量途径

集约化管理提高作物产量途径

集约化管理提高作物产量途径一、集约化管理概述集约化管理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管理方式,它通过科学、高效的管理手段,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作物产量。

集约化管理的核心在于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和智能化。

这种管理方式不仅能够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还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1.1 集约化管理的基本原则集约化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土地合理利用:确保土地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避免土地浪费。

- 资源高效配置:合理分配农业生产中的各种资源,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

- 科技支撑:依靠现代农业科技,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 环境友好:在提高产量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2 集约化管理的应用领域集约化管理的应用领域广泛,涵盖了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多个方面。

在种植业中,集约化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环节:- 种植规划:根据土地条件和市场需求,合理规划作物种植结构和种植面积。

- 土壤管理:通过土壤改良、合理施肥等措施,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条件。

- 种植技术: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如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二、集约化管理提高作物产量的关键技术2.1 精准农业技术精准农业技术是集约化管理中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手段。

通过精准农业技术,可以实现对作物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的精确控制,从而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精准农业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土壤检测:定期对土壤进行检测,了解土壤的肥力状况和养分含量。

- 精准施肥:根据土壤检测结果和作物生长需求,进行精准施肥。

- 病虫害防治:利用先进的病虫害监测和防治技术,减少病虫害对作物的影响。

2.2 智能农业设备智能农业设备是集约化管理中提高作物产量的另一重要手段。

智能农业设备能够实现对农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提高生产效率。

智能农业设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智能灌溉系统:根据作物需水量和土壤湿度,自动调节灌溉量。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坚定不移推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坚定不移推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坚定不移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培育广西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实施意见【法规类别】农业管理【发布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发布日期】2017.03.10【实施日期】2017.03.10【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坚定不移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培育广西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实施意见(2017年3月10日)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精神,结合我区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区农业农村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了“压舱石”作用。

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形势正发生重大变化,农业的主要矛盾已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并与我区自身存在的短板形成叠加效应,为农业农村发展带来新的挑战,稳定粮食和蔗糖生产的难度更大,产业大而不强、大而不优与消费升级的矛盾更加突出,小规模高成本分散经营模式劣势更加明显,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不强的问题更加凸显,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任务更加艰巨。

必须顺应新形势新要求,切实增强紧迫性和主动性,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来,推动我区农业农村发展提高到新的水平。

2017年我区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落实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重大部署,坚持以新发展理念统领全局,协调推进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为主要目标,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根本途径,加强科技创新引领,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加大农村改革力度,大力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全面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为营造“三大生态”、实现“两个建成”,谱写建党百年广西发展新篇章作出积极贡献。

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路径和支撑技术

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路径和支撑技术

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路径和支撑技术一、引言农业现代化是指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和管理模式,推动农业的技术水平、生产力和综合效益不断提高,以满足人们对食品、纤维和能源等农产品的需求和改善农民生活的需要。

如何发展现代化农业,成为了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

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路径1. 优化种植结构在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过程中,种植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是一个重要环节。

可以通过推广新品种、优化土地利用、改善水肥管理等手段,实现农业生产的高产、高效、高质、高效益。

同时,建立良好的农业生产体系,完善农业生产管理与市场运作机制等,进一步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2.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伴随着发展现代农业的进程,科技创新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科技创新方面,需要加强各个环节的科技研究和应用,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工干预因素,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促进农业生产的先进化、智能化和绿色化。

3. 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农业供给侧改革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一环。

要实现农业生产的健康有序发展,需要解决当前农业供给存在的问题,如生产过剩、库存积压等,并促进农业产品质量与供给结构的精细化升级,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加快农业供给结构调整,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三、农业现代化支撑技术1. 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能够帮助农民更好地理解和利用自然环境,同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质量和收益。

比如,基于机器学习的智能化诊断技术可以在不同的农业场景下提供决策支持,帮助农民优化农业生产方案,精准研判种植需求。

2. 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高新技术,可实现农业生产流程全链式监测、预测、调整和管理。

基于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温湿度、光照、土壤培育等数据采集和分析,合理运用水肥改善土地质量,优化农作物生长环境,以此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3. 区块链技术区块链技术在农业现代化中的应用,可以实现从生产端到销售端全流程的透明化监管,提升食品质量的安全性和信任度。

通过区块链技术对农业产品溯源信息进行记录和利用,可以有效防止农产品信息造假铺平了改善供应链、保障食品安全的思路。

关于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见

关于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见

关于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见为推进我市农业特色优势产业集聚升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加快建设宁夏北部现代农业示范区,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1.指导思想:按照“四化同步”战略部署、“一优三高”农业发展要求和《推进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安排,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扶持力度和科技驱动力度,围绕“一岸三路”,建设“一带多园”,优化特色优势产业区域化布局,推进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加快构建信息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着力提高农产品供给能力,着力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着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为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夯实基础。

2.主要目标。

围绕牛羊肉、蔬菜、水产、制种、酿酒葡萄等特色优势产业,打造一批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场),做强一批农产品加工销售龙头企业,发展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建成一批家庭农场,培育一批自治区级以上知名品牌。

力争到2023年,特色优势产业良种覆盖率达到97%以上,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85%以上;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5%以上,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农民组织化程度达到65%以上;农业增加值年均递增6%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12%以上,基本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区。

二、优化特色优势产业区域布局按照“一岸三路”区域布局,集中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带,规划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场),形成“一带多园”、一个龙头企业集群引领一个特色优势产业的产业化格局,推进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增效。

3.优质水稻、牛羊肉产业带优质水稻产业园区:以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应用为重点,规划建设一批标准化优质水稻科技示范园区,形成以中粮米业为龙头、本土稻米加工企业为补充、科技示范园区为支撑的优质水稻产业化格局。

制定园区建设标准,对达到建设标准的园区进行以奖代补。

牛羊肉产业园区:以草畜一体化为方向,按照标准化牛(羊)场建设标准,规划建设一批高标准羊场和肉牛养殖场,形成以本土加工流通企业为龙头、科技示范场为支撑的牛羊肉产业化格局。

国务院关于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决定

国务院关于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决定

国务院关于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1992.09.25•【文号】•【施行日期】1992.09.25•【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国务院关于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决定(1992年9月25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特别是农产品数量的大幅度增长,对全国人民基本解决温饱问题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九十年代我国农业应当在继续重视产品数量的基础上,转入高产优质并重、提高效益的新阶段。

这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转变。

实现这个转变,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继续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基础地位的需要;对于满足城乡居民生活不断提高的消费需求,为工业提供更多的优质原料,缓解农产品卖难问题,较快地增加农民收入,拓宽农村工业品市场,实现小康目标,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都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现就有关问题作如下决定:一、进一步把农产品推向市场八十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已经相继放开了水产、水果、蔬菜、畜禽、蛋奶等大多数农产品,促使这些产品的产量大幅度上升,优质高效比重不断扩大。

实践证明,把农产品放开,推向市场,是实现优质优价、加快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基本动力。

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要认真总结经验,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进一步放开农产品经营。

对迄今尚未放开的农产品,都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放开,使农产品生产与市场需求直接联结起来,推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更快发展。

抓紧当前有利时机,加快粮食购销体制改革,进一步向粮食商品化、经营市场化的方向推进。

根据各地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分散决策,在考虑各方面承受能力和各项保证措施配套的前提下,凡是有条件放开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以提出实施方案,报国务院批准。

一般是继续保留定购数量,放开购销价格,实行随行就市。

在市价低于保护价时按保护价收购。

农业发展规划中的农产品种植结构调整策略

农业发展规划中的农产品种植结构调整策略

农业发展规划中的农产品种植结构调整策略一、引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农产品种植结构调整是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对农产品品质的要求提高,农业发展规划中的农产品种植结构调整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农业发展规划中的农产品种植结构调整策略,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背景分析农产品种植结构是指农业生产中各种农产品的种植面积和比例。

传统农业发展模式下,农产品种植结构往往以粮食作物为主,其他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较小,导致农产品供需矛盾突出,农民收入水平低下。

因此,农业发展规划中的农产品种植结构调整策略势在必行。

三、农产品种植结构调整的重要性1. 提高农产品供给能力农产品种植结构调整可以合理配置农业资源,提高农产品供给能力。

通过调整种植结构,可以增加经济作物和优质农产品的种植面积,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农产品产能。

2.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产品种植结构调整可以优化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合理调整种植结构,可以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降低农业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 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农产品种植结构调整可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通过调整种植结构,可以引导农民发展高效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四、农产品种植结构调整的策略1. 多元化种植结构农产品种植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策略是多元化种植结构。

传统农业发展模式下,农民主要种植粮食作物,导致农产品供需矛盾突出。

因此,农业发展规划应引导农民发展多元化种植结构,包括经济作物、果树、蔬菜等,以满足市场需求。

2. 引导农民发展绿色农业农产品种植结构调整的另一个重要策略是引导农民发展绿色农业。

绿色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

农业发展规划应加大对绿色农业的支持力度,提供相关政策和技术支持,引导农民发展绿色种植。

3. 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农产品种植结构调整的第三个重要策略是推动农业科技创新。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规划优化农业布局的关键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规划优化农业布局的关键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规划优化农业布局的关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规划涉及优化农业布局的方方面面,关键要素包括土地利用、种植结构、畜牧业发展、农村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等多个方面。

在当前经济发展环境下,如何有效地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规划,优化农业布局,已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规划的首要任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土地资源日益受到压缩,如何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中实现高效农业生产,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难题。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规划中,应合理规划土地利用,推动农田基本建设,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生产供应。

种植结构的调整是优化农业布局的关键环节。

传统种植业在生产方式、技术水平等方面存在不足,急需调整优化。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规划中,应大力发展高效、高产、高效的农业种植业,积极引导农民转变种植品种,提高农产品品质,实现种植业持续稳定发展。

畜牧业发展是优化农业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畜产品需求不断增加,畜牧业发展的地位日益重要。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规划中,应注重畜牧业与种植业的结合,实现畜牧业的良性发展,提高畜产品品质,促进畜牧业与相关行业的互动发展。

农村产业升级是优化农业布局的必然选择。

农村产业升级涉及多个领域,如农产品加工、农业物流、农民合作社等,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规划的重要内容。

在农村产业升级过程中,应鼓励农民参与产业发展,推动农业产业与城市产业融合,实现农村产业的升级转型。

科技创新是优化农业布局的重要支撑。

随着科技进步的不断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产业发展至关重要。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规划中,应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推动新技术、新品种的应用,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综上所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规划涉及多个方面,土地资源利用、种植结构调整、畜牧业发展、农村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是优化农业布局的关键。

只有全面规划、科学布局,才能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实现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构建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构建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举措,对于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内涵、构建路径和实施策略三个方面,对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进行探讨。

一、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内涵1.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定义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农业为基础,以科技为支撑,以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为核心,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特征,实现农业资源高效配置、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农业产品优质安全、农业生态环境良好、农民生活富裕的综合体系。

2.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基本特征(1)产业融合发展: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2)科技创新驱动: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资源高效配置: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实现可持续发展。

(4)市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5)农民主体地位:保障农民在产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实现共同富裕。

二、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路径1.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1)完善农田水利设施,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

(2)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耕地质量。

(3)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2.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1)调整种植结构,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的农产品。

(2)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3)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3.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

(2)发展农业品牌,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3)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发展质量。

4. 完善农业支持政策体系(1)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产业发展。

(2)完善农业金融服务,支持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3)加强农业法律法规建设,保障农业权益。

三、实施策略1. 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成立专门工作机构,明确各部门职责,形成工作合力。

农村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

农村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

农村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农村经济是我国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为了实现农村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农业科技创新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十个方面展开,探讨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引入了先进的耕作技术、高效的育种方法以及精确的施肥病虫害防治措施等,可以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的收入。

例如,利用基因编辑技术,科学家培育出了抗病虫害、适应各种环境的优质稻谷品种,有效提高了稻米的单位面积产量。

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引领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通过推广高效农业种植模式,优化作物种植结构,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

同时,发展特色农产品和农业生态旅游等产业,可以带动农村产业多元化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提高农业生产质量和安全现代农业科技创新致力于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通过精准施肥技术、病虫害智能监测等手段,可以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提供更加健康、无公害的产品。

此外,利用智能检测技术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可以增强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度,促进农产品的市场流通。

四、推动农村科技人才培养现代农业科技创新需要高素质的科技人才进行研发与应用。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提供奖学金和科研项目资助,建立农业科技研究机构和实验基地,为科技人才提供学习、研究和创新的平台。

培养更多的农业科技人才,可以推动农村经济的创新发展。

五、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现代农业科技创新能够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

通过培训农民使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使农民能充分利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进行生产经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实现农民收入的增长。

六、推动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所具备的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引领农村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利用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可以实现农业生产全程监控和精细化管理,优化农业生产流程,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

高效农业技术

高效农业技术

高效农业技术农业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产业之一,也是全球粮食安全和农村发展的重要保障。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资源的有限性,如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成为摆在农业发展面前的重要问题。

高效农业技术的应用,成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所在。

一、高效种植技术高效种植技术,是指依靠科学手段,优化种植结构和管理方式,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其中,合理施肥是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土壤检测,科学配比肥料,量化施肥,可以确保作物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获取到适宜的养分。

此外,在农业设施种植上,利用温室、大棚等手段,可以延长作物生长期,提高产量。

相应的,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也能够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二、智能农业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农业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极大提升了生产力。

其中,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技术的运用,使农业生产实现了信息化、智能化。

通过传感器对土壤温度、湿度、光照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农民可以精确控制灌溉、施肥和温度等因素,确保农作物生长环境的最佳状态。

此外,利用无人机进行农田巡查,可以及时发现病虫害,采取相应措施,避免疫情扩散。

三、水域养殖技术水域养殖技术,是指利用河流、湖泊、水库、水塘等水域资源,进行养殖的一种方式。

相比陆地养殖,水域养殖具有面积利用高、环境污染少等特点。

而高效水域养殖技术,特别是利用生态养殖模式,能够进一步提高养殖效益。

以稻田鱼养殖为例,通过合理布局鱼塘、田坎和稻田,实现鱼与稻的互利共生。

稻田提供养分和栖息环境,鱼类帮助消除水田的病虫害,相互促进,提高了水域养殖的产出。

四、农业精准化管理技术传统的农业管理往往依赖经验和直觉,容易出现误判和浪费。

而农业精准化管理技术的应用,则可以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无人机、遥感和GPS等技术,可以对土地进行测绘、分层,掌握土地质量、肥力等信息。

在种植中,利用精准播种技术,可根据土壤种类和作物需求,准确投放种子和施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化种植结构,依靠科技支撑高效农业发展作者:魏巍
来源:《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2017年第01期
摘要本文提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是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提高效益为中心的商品性农业。

全要探讨了依靠科技进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几项具体措施。

强调了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根据当地实际。

筛选现有农业科技成果,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大力推广;加强设施农业发展;注重高新技术应用和农艺与农机技术的有效结合等措施,使农业成为充满生机活力,具有较强自我发展能力的现代产业。

关键词高效农业;科技进步;优化种植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科技支撑是关键。

提高产量,品质和效益都需要靠科技进步,提高全体农民的文化和科技素质也靠科技进步。

因此,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是以科技为先导,不断增加科技含量的商品性现代化农业。

目前,我国农业增产因素中科技进步的贡献率不足50%,而发达国家一般都达到80%左右,为进一步促进本地区农业生产向高产优质高效转变,个人认为应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1 以试验示范为基础,不断引进吸收农业技术新成果,加快实用技术的推广进度:
近年来全区先后开展了吨粮田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优质小麦高产攻关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项目的试验示范工作,在各级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广大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积极推广十大项实用技术。

比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十年来累计推广达到300万亩,每亩降低生产成本50元,亩增产100斤,直接增加经济效益3亿元。

2 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优化种植结构
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是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相适应的,随着市场体系的逐步完善,越来越显示出农业结构的不尽合理,一是农产品结构与消费结构变化不相适应,优质农产品供应不足;二是农产品加工业和养殖业还相对落后,农产品的转化加工增值不足,效益比较低,因此发展优质高产农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调整结构。

第一,调整产品结构增加市场需求的优质农产品比重,第二,调整种植结构将传统的粮经二元结构逐步转向粮经饲三元结构,实行人畜分粮,改变饲料长期依附于粮食的情况,使饲料业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

第三,大力发展畜牧业,水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形成种养加结合,农林牧结合的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例如近年来全区通过多品种,多形式的间套复种,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促进种植结构的优化,达到了增产增收的目的,结合当地的水,肥,气,热条件,因地制宜地推广了小麦套种向日葵,小麦套种玉米吨粮田,小麦复种大白菜,小麦复种甜玉米,小麦复种饲用玉米,小麦复种油葵等,累计推广面积达到50万亩。

因为这种种植形式既能适应市场需求,又能保粮增效,实用性强,源于实践,具有较强的生命力,更重要是农民看的见,摸得着易被认识和接
受。

这样以市场需求调整优化了种植结构,得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实现了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

3 加快设施农业的发展,促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体系的建立
全区土地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引黄自流灌溉,光照充足,热量富集,具有发展设施农业得天独厚的条件,发展设施农业,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集约化生产的重大转变,它可以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产量、质量,商品率和经济效益。

保护地栽培是一项技术密集型的栽培技术,通过保护地栽培技术,可以充分利用光热资源,人为创造适宜作物生长的气候条件,再配置适当的耕作方法和耕作制度的改革,达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其经济效益要高出一般农田的1至3倍,本地区过去大部分土地每年只能种一茬,光、热、水、土地等自然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近几年农技推广部门立足资源做文章,积极发展保护地栽培,实现了二种二收和三种三收,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2016年全区保护地栽培面积达到4.5万亩。

4 大力推广优良品种,良种良法多头并进
优良品种对增加农产品产量,提高品质,增加效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据调查,目前我国农牧业增产的各项目因素中良种的增产作用达到25-30%,近年来全区优良品种的普及率达到85%以上,小麦主推3个品种,玉米主推18个品种,向日葵主推11个品种,瓜子主推3个品种,有壳葫芦主推5个品种,南瓜主推3个品种。

伴随着高产抗病优质新品种的引进,农技推广部门积极开展了相应的试验示范工作,逐步出台了一系列的配套栽培技术方案,目前几大主要作物的规范化栽培技术推广面积达到80万亩,形成了强大的示范效应。

5 注重高新技术应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在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中,一个重要的支撑条件是增加技术的强度和质量,在当今新技术革命浪潮中,各种新的理论和技术日新月异,学科间的相互交叉渗透,运用这些现代的新兴的先进技术可以使过去传统技术难以解决的一些问题得到突破。

使产量、品质和效益得到较大幅度的增长和改善,这方面我们地区还处于短板阶段。

一方面需要我们走出去学习、引进来消化;另一方面要积极鼓励广大科技人员沉下身来潜心研究,拿出几个响当当的主推品种,几项创新的技术成果,要从体制和待遇上有所差别,鼓励兼职引领农业示范项目实施,弘扬改革创新正能量。

6 现代农业需要农艺与农机技术的紧密结合
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是一项社会性现代综合技术系统工程,其中主要的农艺与农机技术紧密结合,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只能是由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所创造的高产低耗高效益农业,它不仅要逐渐减少农业生产者的劳动投入、时间投入,而且应在各项新技术的最佳投入下获得最高的产出。

例如目前全区推广的玉米精量点播机,具有平整土地、开沟覆膜、精量点
播、取土覆穴等一次性完成作业的功能。

农业发展过程中实践告诉我们,任何先进的农艺措施与先进的农机配套实施都会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也会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