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必修2---第8课_兰亭集序
人教版语文必修2课时作业:第8课兰亭集序 Word版含解析
第三单元第8课一、基础知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毕:全部B.足以极视听之.娱之:结构助词,的C.所以兴怀,其致.一也致:导致D.俯仰之间,已为陈.迹陈:陈旧【答案】C【解析】致:情趣。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词义不同的一项是()A.岁在癸丑,暮春..之初B.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C.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D.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答案】C【解析】A.古今义都指春季的末期,农历的三月。
B.古今义都指高而险峻的山岭。
C.古义:两个词,“夫”是发语词;今义: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D.古今义都指感慨的心情联系着某件事,指对某件事有所感触而不禁慨叹。
3.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每览昔人兴感之由B.未尝不临文嗟悼C.齐彭殇为妄作D.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答案】D【解析】“悟”通“晤”。
其余没有通假字。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A.群贤毕至,少长..咸集B.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C.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D.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答案】B【解析】B项与例句均为名词作状语。
A.形容词作名词。
C.使动用法。
D.名词作动词。
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羲之他们在风景幽绝的兰亭宴饮,含有这么一个游戏:用酒杯盛酒放在溪水之中,让它随水漂流。
杯子停下来时,坐在近处的人就应取杯饮酒。
B.全文前半部分叙兰亭宴集情景,是实写,以“乐”字为基调;后半部分抒发宴集之后的感触,是虚写,以一个“悲”字为基调。
C.文中作者批判了庄子死生一体的虚幻世界观,认为生是生,死是死,不能等同看待。
D.作者谈对人生的感触,从宴集发端,由今人及于古人,再及于后人。
在深沉的慨叹之中,暗含着对人生的厌倦和冷漠。
【答案】D【解析】应为“暗含着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
6.用课文原句填空。
高一语文必修课本《兰亭集序》原文及翻译
⾼⼀语⽂必修课本《兰亭集序》原⽂及翻译 《兰亭集序》是⼈教版普通⾼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必修⼆第三单元中的第⼀篇课⽂,下⾯是店铺给⼤家带来的⾼⼀语⽂必修课本《兰亭集序》原⽂及翻译,希望对你有帮助。
⾼⼀语⽂《兰亭集序》原⽂ 永和(1)九年,岁在癸丑,暮春(2)之初,会于会(kuài)稽(3)⼭阴之兰亭,修禊(xì)(4)事也。
群贤(5)毕⾄(6),少长(zhǎng)(7)咸(8)集。
此地有崇⼭峻岭(9),茂林修⽵(10),⼜有清流激湍(11),映带(12)左右,引以为流觞(shāng)曲⽔(13),列坐其次(14)。
虽⽆丝⽵管弦之盛(15),⼀觞⼀咏(16),亦⾜以畅叙幽情(17)。
是⽇也(18),天朗⽓清,惠风(19)和畅。
仰观宇宙之⼤,俯察品类之盛(20),所以(21)游⽬骋(22)怀,⾜以极(23)视听之娱,信(24)可乐也。
夫⼈之相与,俯仰⼀世(25)。
或取诸(26)怀抱,悟⾔(27)⼀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28)。
虽趣舍万殊(29),静躁(30)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快然(31)⾃⾜,不知⽼之将⾄(32);及其所之既倦(33),情随事迁(34),感慨系之(35)矣。
向(36)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37),犹不能不以之兴怀(38),况修短随化(39),终期(40)于尽!古⼈云:“死⽣亦⼤矣”(41),岂不痛哉! 每览昔⼈兴感之由,若合⼀契(42),未尝不临⽂嗟悼(jiē dào)(43),不能喻(44)之于怀。
固知⼀死⽣为虚诞,齐彭殇(shāng)为妄作(45)。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46),录其所述(47),虽世殊事异(48),所以兴怀,其致⼀也(49)。
后之览者(50),亦将有感于斯⽂(51)。
⾼⼀语⽂《兰亭集序》翻译 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阴的兰亭,为了做禊事。
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年龄⼤的⼩的都聚集在这⾥。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第8课 《兰亭集序》课件(共14张PPT)
自主阅读
• 《学习方略》P56 • 《王羲之是一棵会思想的芦苇》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 读了这篇文章我们又该如何对待生死 的问题?
• • • • 王羲之:死生亦大矣! 史铁生: 司马迁: 《鸟啼》:
结束语: 生命,如花期,既美丽又短暂。每个人 的心里都有一片戈壁,而我们一生的事 业就是让那里开满鲜花。就让我们,走 过四季,留下灿烂与静美;走过人生, 留下梦想与奋斗!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岂不痛哉!
一死生
Hale Waihona Puke 齐彭殇时代之声东晋是名士风流的时代。当时的统治非常严酷, 而且朝代更替频繁,朝不保夕。对生命常常有恐 惧之感。而且因为朝代更迭,礼乐崩坏,文人们 常常用一些极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他们 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寄 情山水,笑傲山野。他们思想消极,行动无为, 就像浮萍之于海水,随波荡漾,飘到哪里就是哪 里。当然,死了就死了,无所谓,因为死就是生, 生就是死,是谓“一死生”“齐彭殇”。
固知
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悲夫!
一死生 齐彭殇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 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无法改变生命的客观规律
作者做了什么?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 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 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第三步:情读
文中作者的情感是怎样起伏变化的?
乐
痛
悲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 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 湍,映带左右
视 听 之 娱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 俯察品类之盛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8.《兰亭集序》
文章第二段,阐明作者对人生的看法,感慨人生短哲,盛事不常,紧承上 文的“乐”字,引发出种种感慨。先用两个“或”字,从正反对照分别评 说“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的两种不同的具体表现,一是“取诸怀抱,晤 言一室之内”,一是“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然后指出这两种表现 尽管不同,但心情却是一样的。
那就是“当其欣于所遇”时,都会“快然自足”,却“不知老之将至”。 这种感受,正是针对正文“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的集会之乐而发, 侧重写出乐而忘悲。接着由“欣于其所遇”的乐引出“情随事迁”的忧, 写出乐而生忧,发出“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慨叹、文章至此,推动到 生死的大问题。最后引用孔子所说的“死生亦大矣”一句话来总结全段, 道出了作者心中的“痛”之所在。
兰亭集序
写作背景 基础知识 全文分析 名家点评
写作 背景
《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序》、《临河序》、《禊序》 和《禊贴》。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 孙绰等四十一位军政高官,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 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兰亭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 水之美和集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对于生死无常的感慨。
名家 点评
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书》卷九:“此文一意反复生死之事甚疾,现前好 景可念,更不许顺口说有妙理妙语,真古今第一情种也。” 李兆洛《骈体文钞》卷二十一:“雅人深致,玩其抑扬之趣。”
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卷七:“通篇着眼在死生二字。只为当时士 大夫务清谈,鲜实效。一死生而齐彭疡,无经济大略,故触景兴怀,俯仰 若有余病。但逸少旷达人,故虽苍凉感叹之中,自有无穷逸趣。” 浦起龙 《古文眉诠》卷四十二:非止序禊事也,序诗意也。修短死生,皆一时诗 意所感,故其言如此。笔情绝俗,高出选体。
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章节要点:兰亭集序
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章节要点:兰亭集序一、基本常识1、关于序、跋类文体放在卷首为序,也称前言;放在卷末为跋或后序。
序言有的是作者或者编者自己写的,也有的是别人所写。
其内容和作用,多为说明写作或编写的情况、目的,阐述某些观点,介绍或评价作品等。
序的体裁,有的是近似论说文,如《史记》中的书、表、传的序,都是在议论中夹着感慨,总结历史教训,表达作者的见解和对人对事的态度。
欧阳修编写《新五代史》,其中的《伶官传序》即属此类。
抒情成分较多的序,多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
如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后序或跋一般是对序的再补充,大都简峻峭拔,不像序那样详细丰富。
另外古代还有一种赠序,为临别赠言一类的文体。
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要和书序严格区别开来。
2、王羲之简介王羲之(321—379),东晋书法家。
琅琊临沂(今山东)人,后居浙江会稽山阴。
曾任右军内史、会稽内史,故世称王右军。
工书法,尤擅楷书和行书,人称“书圣”。
他的《兰亭集序》帖,笔意妍丽劲健,“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其他较有影响的还有《乐毅论》、《十七帖》等。
其子王献之也是书法名家,父子齐名,世称“二王”、“二圣”。
3、写作背景修禊,古代的一种习俗。
于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始固定为三月三),到水边嬉游,以消除不祥,也称“春禊”。
据说东晋永和九年三月三,风和日丽,天清气朗,王羲之与当时的名人谢安、孙绰等41人在山阴兰亭畅饮欢歌,其实也能够看作是他们借“修禊”之名而举行的一次诗会吧。
名人雅士,融融欢聚,曲水流觞,低吟浅唱,好不惬意。
王羲之面对高朋挚友,挥笔泼墨,写下了“绝代无双”、书文皆美的序文。
二、字词语言1、通假字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趣通取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由通犹2、古今异义茂林修竹古:长今;常用义为“修理”、“修饰”列坐其次古:旁边、水边今:常用义为质量差或取诸怀抱古:兼词,“之于”合音今:常用义为众曾不知老之将至古:读zeng ,竟今:读zeng 多作姓向之所欣古:过去、原来今:常用义为方向终期于尽古:至、及今:无此义亦将有感于斯文古:这些文章今:常用义为文雅,又指文化或文人3、词类活用A、形容词作名词群贤毕至贤士少长咸集年轻人,年长的人B、形容词作动词齐彭殇为妄作看作相等C、名词作动词映带左右环绕一觞一咏喝酒D、数词作动词固知一死生为虚诞看作一样4、一词多义列坐其次旁边水边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驻扎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次一等余船以次俱进次序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情致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达到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得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招致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高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长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学习进步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办好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至、及。
人教版语文必修2第8课《兰亭集序》课件
乐
游目骋怀 也
活 仰观宇宙之大 动 俯察品类之盛
极视听之娱
• 这段文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 写景抒情,叙议结合。如叙说“此地有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列坐其次。”下面紧接着引申而论“虽 无丝竹之盛,……亦足以畅叙幽情”;下面也同样是 叙议结合:“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由 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得出这样的结论:“仰观 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 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以畅叙幽情”,所用皆普通词汇,极少形容词,却 将宴会进行中所有重要的细节都写了出来,也表现 了与会人士的高雅情致。
抒情:如“情随事迁,感慨系之”,说出了古往
今来人们的普遍感受:在回忆往事时,尽管感情上 已经产生了变化,仍免不了产生这样那样的感慨。
怎样看待作者的思想感情?
作者不为玄学家们的论调所蔽, 阐明他的生死观,是他性情旷达的 表现;但他毕竟生活在国势日衰的 东晋时期,士大夫们大多意志低沉, 不求进取,对他也不能说没有影响, 因此文中出现了低沉的音调,例如 以“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说死, 这是难以苛求的。
1、通假字:趣舍万殊“由”通“犹”,像)
一觞一咏
(名词活用作动词,喝酒)
足以极视听之娱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穷尽)
一死生为虚诞 (数词活用作动词,看作一样)
齐彭殇为妄作 其致一也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看作相等) (数词活用作动词,是一样的)
特殊句式
• 5.孟子:“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 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6.陶渊明:“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 同山阿。”(坦然面对)
• 7.庄子:鼓盆而歌(齐生死)
你怎样看待生与死?
第三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8课《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教材依据】本课选自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第三单元第八课《兰亭集序》第二课时。
一、设计思路1. 指导思想这个单元学习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此类散文多以描写景物,记述游览经历为主。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心潮澎湃,在景物的描写中常常倾注了个人的情感。
《兰亭集序》在写景的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顿悟。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书法中尽显生命的张力,被后人赞为“天下第一行书”。
作为一篇书序,文章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作者的人生境界,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并抒发了自己高旷的宇宙情怀,使全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
结合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畏惧感及无味感,本教案的设计思路注意了以下三点:(1)注重文言基础知识的学习,采用知识检测形式,提高学生的文言积累能力。
(2)音乐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书法展示,形象直观呈现“王羲之”。
(3)小组讨论,品味语言体悟情趣,培养积极情怀。
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巩固文言实词虚词,抽查背诵,品味语言探寻情志,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通过完成习题,学生积累文言基础知识;集体背诵;通过欣赏书法《兰亭集序》,学生感受书法的美;通过朗读及小组讨论,学生品清新质朴、自然流畅的语言,悟作者人生境界。
情感与价值观:理解文中作者情感的变化,体会作者在深沉概叹中蕴含的积极情怀,培养自己积极乐观的情怀。
3.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赏析景语体味情语。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文章中由乐到悲的情感变化,探究作者的人生境界(审美境界,生活境界和生命境界)及体悟作者深沉概叹中包含的积极情怀。
二、教学准备(1)学生背诵全文并搜集书法作品《兰亭集序》及历代评价;(2)老师准备阿言的《兰亭集序》歌曲及唐代书法大师冯承素临摹的《兰亭集序》作品;(3)PPT课件三、教学过程(一)课前复习,巩固积累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群贤毕.至列坐其次.足以极.视听之娱固知一.死生为虚诞茂林修.竹况修.短岁化,终期.于尽答案:全旁边穷尽把······看作一样高(寿命)长至,及2填空《兰亭集序》的体裁是(),而它并没有像一般作品那样把写作的重点放在对书的内容和特点的阐述上,而是重点在( )上。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课件:第8课 《兰亭集序》
这类文章,按内容分别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 以叙事为主、夹叙夹议的,不多见;抒情成分较多 的序,多半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例如本文。
赠序:临别时以诗文相赠所用的一种文体,多抒 发敬重、劝勉、依恋之情,如王勃《滕王阁序》 《送东阳马生序》。
• 宴集序:知 己好友宴饮 赋诗,结集 成册,再为 之作序, 《兰亭集序》 属此类文章。
走近“书圣王羲之
东晋书法家、文学家。字逸少。 为官至右军参军,世称王右军。后 辞官归隐,以山水为娱,以寿终,胸 怀旷达,为时人所重。后人辑有《王右军集》2卷。字 和文任意为之,风格潇洒脱放。
他小时候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 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他的行草书 最能体现雄逸流动的艺术美。论者称其笔势,以为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后世誉之为书圣。其行草 《兰亭集序》被后世书法家誉为“行书第一”。又 与其子并称为“二王”。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向之所欣 感到高兴
有的人;胸怀抱负; 通“晤” 面对面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动词,至,及
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面对;明白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原因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对;这次集会的诗文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虽趣舍万殊 虽世殊事异
虽然 虽然 纵使
指出下列词的用法和意义 群贤毕至 形—名,贤士 少长咸集 形—名,年轻的人、年长的人 一觞一咏 名----动,喝酒 所以游目骋怀 使动,使…放纵、使…奔驰 一死生为虚诞 数词意动,把…看作一样 齐彭殇为妄作 形容词意动,把…看作相等
流觞曲水
古人的一种游 艺项目,众人坐在 环曲的溪水边,把 酒杯放在水面上任 其漂动,停于某人 处,即取而饮之, 或吟咏诗赋来代替。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8课《兰亭集序》(9)(33)
“…….兰亭………”
目的: “…….修贤……少长……” 环境: “此地有…….,又有……”
结写 合景 抒( 情乐
)
叙 议
活动:
天气:
“引以为流觞曲水……”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感受:
“…….信可乐也”
乐从何来?
名士济济,同道相逢 环境幽雅,气候宜人 饮酒赋诗,畅叙幽情 仰观俯察,游目骋怀
解释下列通假字的意思
趣舍万殊
(“趣”通“趋”,趋向,取向)
悟言一室之内
(“悟”通“晤”,面对面)
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期: 修: 终期于尽 (至,及) 茂林修竹 (高) (周,期年:一周年)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长)期年之后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 乃重修岳阳楼(修建 ) 则是无信 (约定) 修守战之具 (整治)
兰亭集序
东晋 王羲之, 书法家。出身贵族,官 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 人称 王右军 。王羲之 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 书法家之一,他早年苦 练书法,有“临池学书, 池水尽墨”的美谈。其 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 龙”,被后世誉为 “ ”。 书圣
王羲之
天 下 第 一 行 书
“飘如浮云,矫若惊龙”
序
致: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临: 未尝不临文嗟悼
(情趣,情致)
(面对,引申为阅读)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 天下之士 (招致)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 里
(面对,迎)
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
(达到)
(面对)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将要)
次: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旁边) 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 (下一等)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按次序)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行军途中的驻地)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人教版必修二课件 第8课兰亭集序
文本常识积累
一、作者简介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东晋书法家, 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辞官后定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 善书法,有“书圣”之称。 他书写的《乐毅论》《黄庭经》等楷书作品世称“书之圣”,他的行草 被尊为“草之圣”,他写的行草《兰亭集序》被后世书法家誉为“行书 第一”。其子王献之也工书法,父子并称“二王”。
2.写出下列通假字及意义 (1)悟言一室之内:_通__“__晤__”__,__面__对__面___ (2)虽趣舍万殊:_通__“__趋__”__,__趋__向__,__取__向__
3.写出下列加颜色词的古义 (1)引以为流觞曲水 古义:_把__…__…__作__为__。_ 今义:认为。 (2)列坐其次 古义:_其__,__代__词__,__指__曲__水__;__次__,__旁__边__。 今义:a.次第较后;第二(用于列举事项)。b.次要的地位。 (3)所以游目骋怀 古义:_表__凭__借_,__文__中__是__“__用__来__”__的__意__思__。_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精读研析 —— 读课文题点,析思路明答案
教师用书独有
脉络梳理 课堂导语 学习目标
整体感知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虽是书序,作者却借题发挥,从游宴活动谈到了生死观,并表达了
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探求。
√B.在生死观方面,作者认为人事在变,历史在发展,由盛到衰、由生到死
三、名言警句 1.课文名句 (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2)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3)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4)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 乐也。 (5)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 之将至。 (6)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2021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第08课 兰亭集序(解析版)
第三单元第8课兰亭集序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虚诞.(dàn)癸.丑(guí)趣舍万殊.(shū)峻.岭(jùn)B.齐彭殇.(shānɡ)会稽.(jī)形骸.(hái)悟.言(wù)C.嗟悼.(dào)修禊.(qì)骋.怀(chěnɡ)符契.(qì)D.流觞.(shānɡ)激湍.(tuān)曲.水(qǔ)天朗.气清(lǎng)【答案】B【解析】A项,癸:ɡuǐ,殊:shū;C项,悼:dào;D项,曲:qū。
2.下列画线词语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少长咸集(都)畅叙幽情(幽雅的)感慨系之(附着)喻之于怀(比喻)B.群贤毕至(全)崇山峻岭(高大的)终期于尽(至,及)列坐其次(依次)C.茂林修竹(修整)人之相与(交往)修短随化(变化)其致一也(情致)D.清流激湍(急流的水)暂得于己(暂时)向之所欣(一向,向来)列叙时人(一个个地)【答案】B【解析】A项,喻:明白。
C项,修:高高的。
化:自然规律,造化。
D项,向:过去,从前。
3.下面各项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每览昔人兴感之由B.未尝不临文嗟悼C.齐彭殇为妄作D.悟言一室之内【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通假字。
A、B、C三项中均没有通假现象。
D项,“悟”通“晤”,面对面。
4.下列句子中,加点“于”字用法、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B.当其欣于.所遇C.不能喻之于.怀D.因击沛公于.坐【答案】B【解析】B项,解释为“对”,其他项中的意思是“在”。
5.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引以为流觞.曲水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B.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所以C.夫人之相与,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一世俯仰D.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答案】C【解析】A项,酒杯/喝酒;B项,用来/……的原因;C项,都是指时间短暂;D项,虽然/纵使。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课件12:第8课 兰亭集序
3.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第三段议论的中心问题。想 一想,作者的感情怎样由“乐”转而为“痛”? 【答案】第三段议论的中心问题是生死观问题。
作者由开始时“信可乐也”的感觉,联想到人的两种 不同生存状态。美丽的山水、尽情地欢娱,可以令 人忘记烦忧,“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但是,不知 不觉中时光已经流逝,“不知老之将至”,等到时过 境迁后,往日的美好已经成为陈迹,人不能永远保 有美好的记忆。想到此处作者不免感慨横生,引出 人生苦短的悲叹。“死生亦大矣”,自然转而为“痛”。
如今,王羲之故居整修工程全面竣工,同时对外开 放。几届书圣文化节的成功举办,使临沂“羲之故 里、书法圣地”的品牌名扬海内外。
3.静观欣赏式: 景点概述―→景点静赏―→景点联想。其中,“景点 静赏”的部分要多角度、或并列式或层进式地展开充 分描写。
写法指点: 1.调动多种感官(视、听、触、嗅、味); 2.恰当运用修辞(比喻、拟人、排比等); 3.换时换位感知(有一定顺序); 4.发挥联想想象(虚实结合、动静相生)。
热点素材
2.前两段概述了兰亭集会的情况,作者为什么会 产生“信可乐也”的感受?
【答案】 (1)前来聚会的人多,“群贤毕至,少 长咸集”;(2)聚会的地点环境优美,“有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3)聚会 时的活动雅洁有趣,“流觞曲水”是文人雅士喜欢 的游乐形式,“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4) 聚会时天气晴朗,正值春日,“天朗气清,惠风和 畅”,可以“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
“书圣”王羲之故居之现状 王羲之故居位于临沂市兰山区洗砚池街,为古 典园林式建筑。传说,王羲之幼年时刻苦练字后即 到池中洗刷砚台,长时间后以至于池水呈墨色,于 是人们名曰“洗砚池”。
为纪念这位书法大师,1989年依其旧址修复了王羲 之故居。在王羲之诞辰1700周年之际,临沂市委、 市政府又对王羲之故居进行大规模整修扩建,除了 原有的景点外,又修复了王氏故宅——普照寺、王 右军祠、五贤祠等景点。在普照寺大雄宝殿内恢复 建设居于古“琅琊八景”之首的“普照夕阳”自然景观, 新建了翰墨苑、曲水流觞、时晴茶室等景观。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兰亭集序
天气:“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感受:“…… 信可乐也。”
23
研讨探究
作者为什么会有“信可乐也”的感 受?
24
良辰:暮春之初
美景: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风
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物 之
乐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美
乐事: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人物之胜
曲水流觞,畅叙幽情 吟咏之雅
20
3、“序”及分类
“序”也写做“叙”或称“引”,犹如今日的“引 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 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有对作者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 的研究阐发。“序”一般写在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称为 “跋”或“后序”。按内容分别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 书序,为书做的序言,如本文。 诗序,是写在诗歌前面的序,如《孔雀东南飞》; 赠序,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章,如《送东阳马生序》 宴集序,古人饮宴,常一同赋诗,集结成册,再推举一人 作序。如《兰亭集序》《滕王阁序》
26
抒发人生感慨。 (沉重 、悲痛)
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境界扩大)
乐
两种人
生
静者:悟言一室之内;躁者:放浪形骸之外
欣于所遇,快然自足;所知既倦,情随事迁
痛
俯仰之间,化为陈迹
死
修短随化,“死生亦大矣”
27
为“天下第一行书”。
•
11
“序” 在全文的贯穿
诗集的由来:因修禊事而“群贤毕至”
作诗的情形:“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 幽情”
成书的经过:“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编集的目的(意义):“后之览者,亦有 感于斯文。”
12
兰亭碑
王右军祠
13
鹅池
1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峻(jùn) 悟(wù) 契(qì) 曲(qǔ)水 水
A.癸 uǐBiblioteka 殊shū。C.禊 。D.曲qū。 A.癸ɡuǐ,殊shū。C.禊xì。D.曲qū。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的一项是
A. 悟言一室之内 B. 引以为流觞曲水 C. 或因寄所托 D.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悟言: 悟言:对面交谈 觞:酒杯 因:因为 一:把……看做一样 看做一样
具体研读
3.在第三段中,作者的思绪是怎样变迁的?心境是怎样的? 3.在第三段中,作者的思绪是怎样变迁的?心境是怎样的? 在第三段中
思绪: 思绪: 相聚的欢乐 心境: 心境:
联想 人生的际遇和时光的短暂
感慨“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感慨“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具体研读
4.作者俯仰古今,其“悲”与“痛”是一样的感情吗?作 作者俯仰古今, 是一样的感情吗? 者“悲”什么? 什么?
整体把握
听录音,阅读课文,思考文中作者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听录音,阅读课文,思考文中作者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信可乐也” 信可乐也” “岂不痛哉” 岂不痛哉” “悲夫” 悲夫”
乐(1~2段) ~ 段 痛(3段) 段 悲(4段) 段
具体研读
1.兰亭雅集 俯仰之间, ,“乐 在何处? 1.兰亭雅集 ,俯仰之间,信可乐也 ,“乐”在何处?
作者认为生即生,死即死,二者不得等量齐观, 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
具体研读
6.作者的这种悲哀之情是否是消极悲观? 作者的这种悲哀之情是否是消极悲观?
王羲之的人生观不消极,悲叹并不等于悲观, 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 比如曹操、李白,性格刚强的曹操同样有“人生 几何”的感叹,但是它最后导致的不是消极无为 而是一统天下的豪情壮志。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 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
这里的“悲”不同于上一段的“痛”,是对个 体之痛的理性思考,是由己悲人悲天下,更加深刻 感人。无论世界怎么变化,“后之视今,亦犹今之 视昔”,后世的人看今天,就像我们现在看过去, 对过去的是非得失都看得一清二楚,但我们看现在、 看自己时却是扑朔迷离的。
具体研读
4.作者俯仰古今,其“悲”与“痛”是一样的感情吗?作 作者俯仰古今, 是一样的感情吗? 者“悲”什么? 什么?
他创造了妍美流便的新风格,把草书推向全新的境 界。他的行草书最能体现雄逸流动的艺术美。论者称其 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后世誉之为书圣。
文体简介
序也写着“叙”或称“引”,犹如今日的“引 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 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有对作者作品的评论和 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序”一般写在文章前面, 列于书后称为“跋”或“后序”。 这类文章,按内容分别书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 以叙事为主、夹叙夹议的,不多见;抒情成分较多 的序,多半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例如本文。
唐太宗临死前对太子李治说: 唐太宗临死前对太子李治说: “ 吾欲从汝求一物 , 汝诚孝也 , 吾欲从汝求一物, 汝诚孝也, 岂能违吾心愿? 岂能违吾心愿?” 吾所欲得兰亭, 汝意如何? “ 吾所欲得兰亭 , 汝意如何 ? ”
唐太宗
——王羲之 ——王羲之
作者简介
王羲之: 王羲之 : 东晋书法家、文学家。字 逸少。官至右军参军,世称王右军。因 与扬州刺史不和称病离郡,放情山水, 弋钓自娱,以寿终。 相传王羲之7岁学书,12岁读前人 笔论。少时曾学卫铄,自以为学得不差。 后渡江北游名山,见李斯、锺繇等名家 书法,又在洛阳看到蔡邕写的石经及张 昶《华岳碑》,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及。 于是遍学众碑,从此书艺大进。
人杰:群贤毕至、 人杰: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景胜:崇山峻岭、茂林修 景胜:崇山峻岭、 竹 清流急湍、 清流急湍、映带左右 事趣:一觞一咏、 事趣:一觞一咏、畅叙幽情 时美:天气气清、 时美:天气气清、惠风和畅 兴雅:仰观俯察、 兴雅:仰观俯察、游目骋怀
良辰美景 赏心乐事
具体研读
流 觞 曲 水
具体研读
)
因:依、随着。 随着。
3.下列句子中,有的写景,有的叙事,有的抒情,请指出。 3.下列句子中,有的写景,有的叙事,有的抒情,请指出。 下列句子中
此地有崇山峻岭, ①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 写景 )
② 引以为流觞曲水, 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一觞一咏 , 亦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 足以畅叙幽情 又有清流激湍, ③ 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情随事迁, ④ 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 ( ( 叙事 ) 写景 ) 抒情 )
人类对生命本质(生命、青春、痛苦等等)的 体验是一致的,但人永远不能彻底地“认识自 己”,人类的任何主观努力都不能彻底摆脱这种 认识上的局限,王羲之也正是道出了这种“千古 同悲”,才如此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具体研读
结尾部分从“临文嗟悼”说到“一死生为虚诞, 5.结尾部分从“临文嗟悼”说到“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 妄作”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文章小结
作者由兰亭盛会写起,极写盛会之“乐”。 可大凡美景盛事,都极易引发人的愁思和感慨, 面对兰亭美景,不由得兴尽悲来,感慨万千, 进而展开议论,抒发了“人生苦短,命运难测” 的痛惜之情,由己悲人,沟通古今。全文情景 交融,文简而意深,不愧为千古名篇。
兰亭来历
出绍兴市区,沿着山阴路(古之“山阴道”) 向西南而行,经13公里之路程,来到兰渚山下, 一个如今占地面积30715平方米的书法圣地兰亭 就展现在面前了。 相传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曾在此种过兰草,汉 代时于此又设过驿亭,“兰亭”一名便由此而生。
兰亭三绝
御碑的正面是康熙皇帝 手书的《兰亭集序》,碑的 背面是乾隆皇帝游兰亭时写 的一首七律《兰亭即事》。 祖孙两位皇帝的作品刻 于 同一石碑,人称“祖孙碑”。 这在国内绝无仅有,说它是 国宝并不为过。
品读 《兰亭集序》东晋.王羲之
1. 下列各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 诞(dàn) B. 殇(shānɡ) ɡ C. 悼(dào) D. 嗟(jiē) 癸(kuí) 稽(jī) 禊(qiè) 觞(shānɡ) ɡ 殊(shú) 骸(hái) 骋(chěnɡ) ɡ 湍(tuān)
兰亭三绝
过鹅池边的三折石桥, 绕过土阜,便到了小兰亭。 亭内有石碑一块,上刻 “兰亭”二字,为清康熙 帝的手书。此碑字经无数 游览者。抚摸而稍平,因 此这碑被称为“君民碑”。
兰亭三绝
相 传 王 羲之当 年在会 稽 做官,一天正当他兴致勃勃 在书 写“鹅池”两字时,刚 写完“鹅”字,皇帝圣旨送 到,他只好搁笔去跪接圣旨, 他儿子王献之顺手提笔一挥, 续写了一个“池”字。这两 字“鹅”瘦“池”肥,这块 碑成为书法史上著名的“父 子碑”。
2.俯仰之间,作者“ 2.俯仰之间,作者“痛”从何来? 俯仰之间 从何来?
痛之一:生命本体永难满足的内在欲望(所之既倦) 痛之一:生命本体永难满足的内在欲望(所之既倦) 痛之二:外在世界流转不停的无法掌控(所欣已陈) 痛之二:外在世界流转不停的无法掌控(所欣已陈) 痛之三:个体生命短暂有限的不容抗拒(终期于尽) 痛之三:个体生命短暂有限的不容抗拒(终期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