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的研究
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新课程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新课程的整合【摘要】教学内容太多、知识容量过大,情境生活化,形成探究化,过程动态化、结构衔接较散、体材应用化、信息技术滞后、评价机制模糊、目标多维化、知识模块化,传统的粉笔加黑板以及教师启发式讲解己无法确保以上课程的实施与目标的实现,现代信息技术对高中数学新课程的内容、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形成、评价形式有效支撑,而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对实际课堂教学中实际操作亦存在某种短绌,其本身对高中数学学科的教学存有不足与操作普及化的瓶颈,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教学模式对于高中数学新课程的实施各有不及之处,必须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形成某种高端的有机整合的现代教育技术体系。
【关键词】新课程;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现代教育技术;必然结晶;课程整合;存在问题;对策教学内容太多、知识容量过大,情境生活化,形成探究化,过程动态化、结构衔接较散、体材应用化、信息技术滞后、评价机制模糊、目标多维化、知识模块化,课程不只是知识的载体,更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索知识的过程,要立足学生终身发展以及参与未来竞争的需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新教材力求实现基础性与现代性的统一,使静态的课本材料变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动态教学活动,传统的粉笔加黑板以及教师的启发式讲解己无法确保以上课程的实施与目标的实现,故不少情况下须依赖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加盟,但作为信息技术的电教手段在数学理性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转化代换等解题技能上又着实存在着她天生的不足,而且也存在着客观条件和软件自身人性化的瓶颈制约,因此信息技术并不能解决教学中的所有问题,教学过程还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师为主导的活动,师生的双边活动是联接多种教学因素最活跃的因素,是教学过程的主宰,因此,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不能为应用而应用,整合的最佳结合点是适合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之优势的地方,整合的目标之一就是解决传统教学遇到的困局,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及之处,使学生更有利地认识理解数学的本质。
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教学模式及案例研究的开题报告
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教学模式及案例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越来越多的数学教学方法也开始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中,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和兴趣。
而高中数学课程作为中小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一部分,其在培养学生数学分析和推理能力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将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起来,探索一种适合现代教育模式的数字化教学模式显得格外重要。
本研究旨在探究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和可行性,通过案例分析和理论探索,提出一种适合现代教育模式的数字化教学模式,为高中数学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实践方案。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1)高中数学课程和信息技术的融合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探讨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教学的教育理论基础和教学设计原则(3)构建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教学的数字化教学模式(4)案例分析和教学评价2. 研究方法:(1)文献调研法: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搜集和综合分析,了解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融合的研究现状。
(2)问卷调查法: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获取学生和教师对于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教学的看法和反馈。
(3)案例分析法:选取不同样本的学生和教师进行整合教学模式的实践,了解实践效果和可行性。
(4)数学课程教学设计法:根据教学设计原则,设计针对高中数学课程的信息技术整合教学实验课。
三、预期研究结果和价值本研究旨在探究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教学的有效性和可行性,预期研究结果如下:(1)掌握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教学的教育理论基础和教学设计原则,提出适合现代教育模式的数字化教学模式。
(2)通过案例分析和教学评价,评估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教学的实践效果和可行性,为高中数学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实践方案。
(3)为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效果和兴趣,为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融合提供具有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的研究结论。
信息技术与高三数学教学整合的探索和思考
信息技术与高三数学教学整合的探索和思考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领域也在不断探索如何将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中,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也逐渐受到重视,特别是在高三数学教学中,如何整合信息技术成为了教师们面临的一项新课题。
本文将探讨关于信息技术与高三数学教学整合的探索和思考。
一、信息技术在高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在高三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辅助教学:信息技术可以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如数字化课件、教学视频、互动软件等,帮助教师进行教学辅助,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个性化学习:信息技术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和个性化学习软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路径,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3、提供实践机会: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数学建模和实践机会,通过数学软件和数学建模工具,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数学应用技能。
4、提高学习兴趣:信息技术可以通过数字游戏、虚拟实验等方式,吸引学生的兴趣,让数学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三、信息技术与高三数学教学整合的思考在信息技术与高三数学教学整合中,我们需要思考如何更好地实施教学方案,推动信息技术与高三数学教学整合的深入发展。
具体有以下几点思考。
1、教师的专业培训:教师是教学中的关键因素,信息技术与高三数学教学整合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因此需要为教师提供专业的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和课程设计水平。
2、学生的创新实践:信息技术与高三数学教学整合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学校需要通过开设数学实践课程、组织数学建模竞赛等方式,鼓励学生在信息技术支持下进行创新实践。
3、校园的信息技术支持:信息技术与高三数学教学整合需要学校提供相应的信息技术支持,包括网络平台的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的采集与整合、教学设备的更新等,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良好的信息技术环境和支持。
【课题研究方案】《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研究》课题研究方案《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信息技术应用》课题研究方案1、课题的核心概念及界定信息技术:是指对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加工、交流、应用的手段和方法的体系。
现代信息技术是指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技术的总称,是与信息获取、理解、分析、加工、处理、传递等相关的技术。
本文所指信息技术为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主要包括多媒体计算机、教师网络、校园网和因特网(Internet)、教育资源网络平台等。
高中数学教学:人教A版的高中数学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的教与学。
深度融合: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课程的融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2、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近年来,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信息化教学模式中的“多媒体教学”已实现了广泛化与常态化。
有数据调查显示,目前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微课教学模式”、“APP辅助教学模式”等应用于教学实践的教师数量占被调研总人数的35%左右,这说明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热点有一定的积极关注度,许多教师能够将教学实践、教育前沿理念和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并应用于实践。
各种技术和教学内容融合的方式和深入程度不同,不同教育阶段对不同的技术应用情况也有差异,并在应用评价和应用效果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因此,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融合仍处于持续向纵深方向发展的过程当中。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
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
...”课题组所处的是农村校,学生是全市中下水平的学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的关注度都有欠缺,有一部分学生出现了倦学怠学的情况。
_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的整合_实验报告
•34•∵,b d 为整数,∴2bd =.当2,1b d ==或1,2b d ==,时3b d +=; 当2,1b d =−=−或1,2b d =−=−时, 3b d +=−,∴b d +的值是3或-3.解这类问题要认真仔细阅读给定材料,弄清材料中隐含了什么新的数学知识、结论,或揭示了什么数学规律,或暗示了什么新的解题方法,将获得新信息、新知识进行迁移.例8某电视台在黄金时段的2分钟广告时间内,计划插播长度为15秒和30秒的两种广告.15秒广告每播1次收费0.6万元,30秒广告每播1次收费1万元,若要每种广告播放不少于2次,问:(1)两种广告的播放次数有几种安排方式? (2)电视台选择哪种方式播放收益较大? 分析 (1)将15秒广告播放x 次,30秒广告播放y 次. 由题意得:1530120x y +=, ∴4,2,x y =⎧⎨=⎩或2,3.x y =⎧⎨=⎩∴有两种播放次数方式,即15秒广告播放4次,30秒广告播放2次;或15秒广告播放2次,30秒播放3次.(2)若4,2x y ==,则收益为0.6412 4.4×+×=(万元) 若2,3x y ==,则收益为0.6213 4.2×+×=(万元)∴电视台选择15秒广告播放4次,30秒广告播放2次的方式,收益较大.这是一类策略开放性问题,利用已学数学知识优化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体现了数学建模思想.学以致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总之,要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发散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能选择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对新颖的信息、情景和设问进行独立的思考,探究和研究解决实际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的整合》实验报告*福建永安第一中学 宋建华1 课题的提出高中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的学科,其高度抽象的概念、科学简洁的数学语言、严谨的逻辑体系、深刻的数学思想方法,使得相当数量的学生在学习中遇到挫折,对数学学习产生畏惧感,影响了数学成绩的提高.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的整合是指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通过使用信息技术,促进数学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环境,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认知的工具、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高中数学课程应提倡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的整合,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以至最终提高数学成绩提供了一条途径.2课题实验研究2.1 实验研究的基本情况为了进行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的研究,我们选择了高一年级的(11)、(12)两班进行(均为50人).从2003年9月新生入学开始,到2004年6月高一学年的学习结束为止,为期一年.其中(12)班为实验班,(11)班为对比班.在实验之前,我们进行了实验的准备,向总课题组提出课题申报,成立研究小组,制定了课题方案,提出了课题计划. 2.2实验研究的变量及其控制自变量:在实验班进行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的整合实验,相关的课程内容运用*本报告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信息化进程中的教育技术发展研究》的子课题《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的整合》的阶段性成果..信息技术,对比班则不做强制要求,但教学进度相同.因变量:在实验的各个阶段,对受试学生进行统一命题的测试(主要为期中、期末考),进行专项的问卷调查.控制变量:目前的教材没有指出哪些内容需要使用信息技术,相关的实验素材由实验教师自行设计或上网寻找;受学校条件限制,要使用多媒体教室或网络教室时,需到科技楼专用教室,学生的学习环境发生变化,给组织工作带来影响;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参差不齐.2.3实验研究的内容2.3.1利用信息技术,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信息技术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作用.信息技术走进课堂后,改变了“一本教案,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模式,运用多媒体或网络进行教学,通过情境创设、协作学习,促进了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发展了联想思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的主动构建者.在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使用,使数学中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使学生爱学数学、会学数学、乐学数学,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2.3.2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数学之所以难学,主要原因是它的高度抽象性.因此数学对象的形象化、数学关系的显性化对于数学的理解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利用数学软件所具有的强大的形象化能力,通过对数学知识的重新组织,能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数学对象;通过参数赋值、拖动等进行对象变换,在各种表示法之间进行转换,可以发现它们的内在联系,发现数学的本质,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2.3.3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学实验数学实验,是让学生通过对实验对象的观察、数据的测量去探索规律,通过自主探究实验获取知识,这样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变原来的课堂灌输为学生自己主动探索,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潜在智力,发展个性素质,培养学生逆向、发散、集中思维的品质,使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课堂.整合过程中,我们在网络教室中利用几何画板等数学软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数学实验平台,让学生经历“实验、归纳、类比、猜想、验证、证明”的数学学习过程,通过数学实验让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真正学会如何去获取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发现创造能力.2.3.4实验过程中的主要专题在实验过程中,大量采用多媒体课或网络环境下的授课形式,让学生感受、接触、使用信息技术,在实验过程中对如下专题进行较为详尽的整合实验.(1)函数的表示法(图像法);(2)二次函数图像的性质;(3)参数a的取值对函数xy a=图像的影响;(4)参数a的取值对函数logay x=图像的影响;(5)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的增长速率探究;(6)函数建模;(7)扇形面积与弧长的关系;(8)正弦线与正弦函数图像;(9)函数sin()y A xωϕ=+的图像探究;(10)周期函数的合成探究等.3实验结果的分析通过实验,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成绩.新生入学后编班时采用电脑随机编排,显示没有显著的差异.在高一上学期的半期考及期末考,成绩没有出现显著的差异,这与学生刚进入高中,有一个适应高中学习环境的过程,但实验数据显示还是出现了一些变化,实验班的平均成绩高出对比班,且标准差更小,说明实验班的整体水平较对比班强.从高一下的半期考开始,成绩有了显著的差异,说明了通过一个半学期时间,实验的积累产生了效应,学生的成绩出现了分化,实验班的成绩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差异越来越显著,实验班的标准差呈递减趋势,而对比班的标准差始终较大,分化呈扩大趋势(成绩统计及图表略去).通过实验,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问卷调查显示:100%的实验班学生认为一年的实验,提高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94%的学生认为利用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有帮助,提高了数学学习兴趣.通过实验,初步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内容的呈现方•35•式有了新的形式,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得到加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到同学们的喜爱.4对实验结果的思考影响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考虑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帮助及学习环境的作用,通过实验,今后在教学中还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4.1调整充实课程内容现有教材与信息技术的使用脱节,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对教材进行重新的整合,很有必要对数学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充实.这点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教材中得到体现,如:增加了算法、数据处理、方程的近似解等,并在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地方给以提示.我们希望能进一步削除数学课程内容中的繁、难、偏、旧现象,降低运算技巧的训练、降低纯公式形式的记忆,从而使学生有足够多的时间将重点放在对数学过程、数学本质的探索、理解和思考上. 4.2变革学生学习方式传统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多地表现在缺乏主动性,老师讲什么就学什么,老师布置什么就做什么,随波逐流.进行整合时,重点要放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上,必须变被动、机械的接受学习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从而有效改善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信息技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作为自主学习和知识建构的认知工具、表达和沟通的交流工具,这方面有很大的发展空间.4.3改变教师教学方式目前普遍的高中数学教师教学方式单一, 课堂上充满着“满堂灌”的现象,将信息技术整合于课堂教学,呈现以往课堂教学中难以呈现的课程内容,直观形象地展示数学问题的背景、过程、结果,直观地揭示数学问题的本质,降低学生思维的难度;借助数学软件的平台,创设学生发现数学、做数学的实验环境.让学生从“实验——归纳——猜想——证明”中体会数学的精髓,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教师在整合的过程中也要特别注意,不可由原来的“人灌”变成新的“机灌”.在整合过程中,利用计算机的交互性、支持个别化学习的优势,为不同认知水平、不同认知风格和发展需求的学生创设个别化的学习环境,提供个别化的学习工具和资源,也是教师改变教学方式的一种手段.4.4提高信息技术水平从目前情况观察,教师、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总体水平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实验班的同学经过培训,基本上能用《几何画板》配合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网络环境下的探究活动,但也有一些同学受其熟练程度的制约,影响了对问题的较深层次的探究,延迟了探究的时间;实验教师将教学设计脚本转化为教学课件时,也不时地受到自身水平的限制,影响了教学水平的发挥.在这方面,更希望有各级专家的参与,制作、出版适合高中数学教学的课件素材,供教师选择、修改使用.参考文献[1] 李伟胜.实验研究指导.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 数学教育改革与研究.新蕾出版社.2004.[3] 张志勇.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的思考与探究.中小学电教.2004.9.[4]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京师范人学出版社.2004.9.编辑:《福建中学数学》编辑部(福建师大数学系 350007 fjzxsx@)(月刊)印刷:福建幻灯制片印刷厂2007 年第2期发行:福州市邮政局(总第182期)订购:全国各地邮局(所)福建中学数学。
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 (9)
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1.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也逐渐显现。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在高中阶段的学习尤为重要,与此同时,信息技术也在不断渗透到数学教学中。
以前,我们只是用计算器来简化数学计算,但现在,计算机已经可以成为我们教学的重要工具之一,课程整合就可以在这个背景下展开研究。
2. 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的意义在教学实践中,信息技术能够为数学教学提供新的手段和方法,如数学软件、计算工具及网络资源,可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和创造性的发展,以及作为一种交互式教学形式,使学生对抽象概念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此外,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实现数学教材的在深入探究和扩展,将很好地促进数学教育的全面发展。
3. 实践研究: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为实现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的整合,我们采用了一些实际的措施,打破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掌握可以运用的信息技术手段。
(1)网络资源的应用现代的数学教学软件、网站,可以让学生轻松获得大量教学资源,如后台交互解析器、数学操作系统、数学教育网站等。
学生可以通过搜索合适的数学课程资料,获取足够的前沿数学知识信息,以及通过网站中的资源分享社区交流与学习。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让学生去探讨近年来热门的数学领域,如大数理论、微积分中取极致、概率论等。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到相关领域的学术资料,利用互联网上特定的学习交流平台,与其他同学一起探讨学术问题,探索数学的奥妙。
(2)数学软件的应用数学软件具有易于学习和使用的特点,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并提高数学计算能力。
例如,我们可以引入一些类似于Matlab或Maple等数学软件进行实验、仿真或计算,来更深入理解欧拉方程、傅里叶变换等。
例如:在某次数学课中,我采用了MATLAB软件,针对某一种特定的函数进行实验探讨,通过实验验证了函数的性质,并让学生自己提出一些未知数据进行试验。
浅谈高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和整合
浅谈高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和整合摘要:数学是中国高中都要学习的基本学习科目,对于写生自注学习,创新思维还是综合全面能力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可无视。
与时俱进,现代化互联网思维,各种信息化不断的增加和改变,传统高中数学教学模式也没办法满足当今时代的教学发展和需求。
所以,新形势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的形成和发展就很有必要,在“互联网+”环境下,利用各种互联网的新型模式技术来打造新型的高中数学教学,让课堂逐渐成为更为多角度的教学教室。
因此,本章节中会融合真实实际情况的高中数学教学经验,通过信息的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整合的必要性,融合策略,知道应该如何加强学校对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从而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数学;信息技术;融合和整合信息技术之所以需要与高中数学学科教学有机融合,是因为信息技术能够促进学科素养的培育[1]。
新时代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愈来愈明显。
尤其在新高考模式下,高中数学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全面提升数学教学效率。
因此,无论是宏观角度的核心素养培育,还是微观层面的数学学科教学学质量提升,都与信息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
要想实现这两个教育目标,就离不开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2]。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现代信息技术将会把人们带入一个全新的信息化时代,其具体的表现形式为全球化、网络化和数字化,这些信息化的特征将为高中数学教学带来新的活力和挑战。
高中数学教师一定要站在时代的最前沿,学习先进的信息技术教育理论,转变教学观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做好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
一、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整合的必要性通过IT与高中数学教学相结合,我们可以构建一个全新的教学系统,它不仅包括IT相关的资源和方法,还包括其他相关的课程内容,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和持续改善,IT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已经变得越来越明显,它的教学优势和价值也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重视,成为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
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的探究
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的探究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将现代信息与课堂教学整合,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文主要阐述了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的效果,笔者认为从小切入点入手,再结合信息技术的特点,把图片、声音、影像、动画有效的整合到高中数学课程当中,实现全新的课堂信息教学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数学课程整合探究新课改明确指出,在未来教学过程中实现多媒体的广泛运用,充分体现信息技术与高中课程整合在教学方面的优势,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活动和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的讲授过程、学生的学习过程的完善与更新。
下文具体阐述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的原则,积极整合后的功效。
一、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的原则(一)学生主体性原则无论什么教学模式都的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不然课堂教学有效性就会降低。
现代信息技术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的使用多媒体,把主动性留给学生。
在课件制作方面教师也要用心,制作出适合课堂教学且学生又能参与的课件。
例如,在几何图形演变的教学中,让学生观看观看演变过程,更可以让他们实际操作。
事实证明,课堂教学中学生如果能参与到实践中,不仅能让学生获得更加准确、和清晰的空间观念,促进学生对几何图形的理解,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增强,更能激发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快速提高。
(二)交换性原则交换性是信息与教学整合后必须具有的特性主要有以下含义:①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活动时,不能摒弃传统教学中师生交流的环节,因为课堂教学实质上也是师生互动的过程。
②在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中,运用多媒体引入新课时,要注重师生交互、人机交互、生生交互的教学环节,使原有的认知获得再建和发展。
③在课件制作时,教师要注意点师生交流环节的设计,制作出积件式的多媒体课件。
此课件是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内容的需求,自己组合教学策略和教学信息的工作平台。
(三)学科性原则数学课堂教学中所使用的课件,一定要体现数学教学的特殊性。
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策略研究
用 的发 挥提 供 了 条件 , 别是 在 创设情 境 、 特 导 人新课 方 面 更 会 显示 其 独特 的作 用 。 例 如, 教师在讲 函数 Y=As n C X+ d) i( O o 的图像 这部 分 内容时 , 以利 用多媒 体技术 和网络 可 技 术 ,收 集 一 些与 该 函数 的 图 像有 关 的 素 材 ,这 样就 很容 易营 造 出特 定的 学 习情 境 。 师 : 课题 导 入) ( 随着 学 习三角 函数 的深 入, 们会遇到形如 y=Asn(^x+ d) 我 i 【 ) o 的三 1信 息技 术与 课 程 整 合对 于 高 中数 学 角 函数 。 在 现 实生 活 中 ,这 种 函数 我 们 常 常会遇 到 , 的 图像又 该如 何得 到呢 ? 过 它 通 教 学 的 意 义 上网收集与 函数 y = i ( I + d) =AS n 【 X o 的图像 ) 1. 1信 息 技术 与课程 整合 可 以使 抽象概 念 有关的素 材 , 着重 回答下列 两个 问题 : 1 如 () 形 象 化 信 息 技 术 与课 程 的 整合 是 新 课 标 的 基 本理 念 之一 。《 通高 中数 学 课程标 准 指 普 出 :现代 信 息 技 术 的广 泛 应 用 正 在 对 数学 课 程 的 内容 、数学 教 学 、数 学 学 习方 式 等 方 面 产生 深 刻 的影 响 。 整 合 的原 则 是 有利 于 学 生认 识 数 学 的本 质 。信 息技 术 与 高 中 数 学 课 程 的 整 合 是时 代发 展 的 需 要 。 在 日常 的 数学 概 念 教 学 中 ,抽 象 的 概 念 往 往 成 为 教 师头 痛 的 事 情 :语 言再 生 动 也 无 法 把 抽 象 的 图形 变化 说 清 楚 ,黑 板 与 粉 笔再 好也 不能 把 空 间 的 关 系 展示 出 来 。 而 信息 技 术通 过 教 学课 件 等 形式 就 很 容 易 解决 这 个 问题 ,信 息 技 术 与课 程 整 合 可 以 抽 象 概念 形 象 化 ,能够 更 有利 的促 进 新课 程的实施。 1 2信 息技术 与 课程 整合可 以 扩大数 学课 堂 的 知 识 容 量 “ 教科 书 +黑 板 +视 听媒 体”的 传统的 教 学 媒 体 所 呈 现 的形 态 ,由 于 形 式 单一 、 缺 乏 交 互 功 能 而 使 数 学 课 堂 受 到 很 大 局 限 ,信 息技 术 与 课 程 整 合却 可 以 打破 这 种 局限 : 首先 , 师可以 利用 信息 技 术创设情 教 景 , 于教学 课件 等 的制 作都 在课 前完成 , 由 这 样 .课 堂 上教 师 就可 以用 播 放 教 学课 件 的形 式 , 来创设 教学情 境 , 从而 为课 堂 教学 节约 了 宝贵的 时间 ; 其次 , 息技 术作 为展 信 示 工具 可 以 代替 教师 的 不 必要 的 板 书 ,从 而 为 教 师 进 行 其 他 的 教 学 活 动 节 省 了时 间 ;最 后 ,教 师可 以通过 网络 ,把课 堂 与大 干 世 界连 接 起 来 , 而 突破 书 本 、课 堂的 从 限制 , 使教 学知 识量 得到 扩大 , 学生思 路 使 得 到开 阔 。 何由 Y sn = i x的 图像得到 y 2 i x和 y -/ = sn _l 2 i x的 图像 ? : sn 生 一般地 , 函数 y=Asn x i x, ∈R( 中 A>0且 A ≠ 1 的 图像 , 其 ) 可以看作 把 正 弦 曲线上 所有 点 的纵坐 标伸 长(当 A > 1时) 或缩短( O 当 <A<1 ) 时 到原来的 A倍( 横 坐标 不变) 而得到 。 ) ( 如何 由 Y sn 2 = i x的图像 得到 y i x和 y i / x的 图像 ? : sn 2 =snl 2 生 一 般地 , 函数 y i ) x ∈R( sn“ x, 其中 ∞>O 且 , ∞ ≠1 的 图像 , ) 可以看作把 y =i x, ∈R 二 n X s 图像上 所有 点的横 坐标缩 短( ∞> l时 ) 当 或 伸长( O<L< l时) 原来的 1∞倍 ( 当 o 到 纵坐 标 不变 ) 而得 到 。 2 2发 挥信 息技术 作 为交流 工具 作用 信 息 技 术 作 为 交流 工 具 的 作 用 主要 表 现在 把 网 络 作 为工 具 ,引发 学 生 自主探 究 活 动 。首 先 ,教 师要 引导 学 生 明 确学 习 目 标 , 目标 转 换成 问题 , 学生 独立 地通 过 把 让 网络 进 行 搜 索 。 其 次 ,教 师 在 引导 学 生 人 机协 作进 行 自主 探索 的 同时 ,还可 以组 织 同 学 之 间 协 作 学 习 ,可 以 通过 电 子 邮 件 、 QQ 聊 天 等形式 , 让学 生 自主讨论 。 2 3发挥 信息 技术作 为个 别辅导 工具 作用 计算 机软 件技 术的 飞速 发展 ,使操练 练 习 型软 件 和计 算 机 辅 助测 验
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的点滴思考
数 学 探 究 是指 学 生 围绕 某 个 数 学 问题 自主 探 究 、 学 感 觉 到 理解 ,从 意会 到 表达 ,从 抽 象 到具 体 ,从 猜 想 到 习 的过程 。 “ 几何 画 板 ”能在 不 断变 化 的几何 图形 中 得 证 明 ,促进 数学 变式 教学 。
到 不变 的几 何 规律 ,利用 它 可 以做成 动 态 的而 且 具 有 数
始终 处于主体 地位 , 有利 于发挥 学生 的想 象空 间, 对 数 学 对 象 的表 示 是 多种 多样 的 。 文 字 的 、符 号 的 过程 , 有
和 图形 的 等 。 形 结合 的数 学 思想 反 映 的就 是 文 字 符 号 所 实验 的数 学 问题 必然有 相当深 刻 的认识。 数 与 图 形 的 互 相 表 示 。很 多情 况 下 , 以通 过 “ 何 画 板 可 几 4 0 ” 速 作 出函数 图象 的 “ ”来验 证 “ ”的结论 。 .7 迅 形 数 2 )利 用 数 学 软 件 探 索 解 题 方 法 。对 于 一 些 数 学 问 题 ,特 别 是与 图形有 关 的 问题 ,利 用 数学 软 件 展示 问题
改善 教与 学的 效果 ,实现 传统 教 学模 式 的创新 。
32 教学 方式 与信 息技 术整 合 . 将信 息 技 术 与传 统 的教 学方 式 进 行整 合 ,可 以优 势
互 补 ,事 半功倍 。 1 )利 用信 息技 术搭 建 理解数 学 知识 的平 台 。这可 使
过 去 一 些抽 象 难 以理 解 甚 至讲 不 清 的 数学 问题 ,借 助 先
3 利用 数学 软件 开展 数 学建 模 等研 究性 学习。 ) 普通 高 动 , 重帮助 学 生体 验 数 学在 解 决 实 际 问题 中的作用 。 注 数
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案例研究 (6)
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案例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在数学教育中,信息技术能够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也能够教师的教学方式、思路和方法。
本文将结合具体案例,探讨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具体实践。
二、案例分析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学校的信息技术部门推出了一款名为“数学宝”的APP,供教师和学生使用。
该APP集成了数学课程中的知识点和题型,通过多媒体、图形化和互动等方式,可以更加生动地呈现数学知识。
在《数学分段函数》这一章节中,教师使用了“数学宝”APP进行教学,具体措施如下:1. 强化知识讲解:教师在教学前充分了解APP的内容,通过APP演示图文、声音等多种形式进行知识讲解,能够让学生更直观、更深入地认识数学知识点。
2. 引导学生互动探究:教师设计了一些针对具体知识点的互动探究,例如要求学生在APP上添加分段函数的图像和表格等,可以让学生在玩耍中自然地掌握知识点,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3. 开展实践巩固:教师通过“数学宝”APP,将分段函数相关的题型整合起来,让学生进行实践巩固,并在实践过程中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从而更加深入理解知识点。
通过该实践,教师使用了信息技术手段,用多媒体、图形化和互动等方式让学生更直观、深入地认识数学知识,并引导学生通过互动探究、实践巩固等方式学习知识点。
三、教学效果在课程结束后,对学生的调查问卷得出以下结果:1. 95%的学生认为“数学宝”APP让他们更深入地认识了数学知识点。
2. 98%的学生认为“数学宝”APP的多媒体、图形化和互动等方式让他们更直观地理解了数学知识。
3. 在实践巩固环节中,学生的答题正确率达到了90%以上。
实践表明,“数学宝”APP的使用确实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促进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数学知识。
四、总结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高中数学课堂带来了新的教学方式。
本文以“数学宝”APP的使用为例,探讨了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具体实践。
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函数教学的整合与案例研究
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函数教学的整合与案例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特别是在高中数学函数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引入不仅丰富了教学手段,也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本文将深入探讨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函数教学的整合及其实际效果,通过对典型案例的研究分析,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本文将概述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函数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包括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理解抽象概念、增强师生互动等方面。
接着,文章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信息技术与函数教学的整合方式,如使用教学软件辅助课堂教学、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在线平台进行实时互动等。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选取几个典型的案例进行深入分析。
这些案例将展示信息技术在函数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以及它们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剖析,我们可以发现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函数教学中的巨大潜力和价值。
本文将对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函数教学的整合进行总结和反思,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我们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推动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理论基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尤其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愈发凸显。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理论基础主要建立在认知心理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数学教育心理学等理论之上。
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认知过程是一个主动的信息加工过程,信息技术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交互工具,有助于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优化和认知能力的提升。
在数学函数教学中,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函数的本质和性质,提高函数问题的解决能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在知识建构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的环境,有助于学生在实践中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
在函数教学中,通过信息技术支持的动态演示和模拟实验,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函数的变化规律,从而加深对函数概念的理解。
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的研究及实践的开题报告
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的研究及实践的开题
报告
一、研究目的:
高中数学课程具有抽象性强、理论性强等特点,学生更容易产生枯
燥乏味、难以掌握、难以应用等问题。
而信息技术具有生动形象、互动
性强、丰富多彩的特点,可以帮助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促进学生的数学能力发展。
本研究旨在探究将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
课程有机整合的教学模式及效果。
二、研究内容:
1.整合思路探究:研究面向高中数学课程的信息技术整合模式,探
讨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数学中,提高教学质量。
2.实践研究:选取数学教学常见难点及重点,设计信息技术融入的
数学教学方案,并进行实践应用。
3.效果评价分析:根据实践教学的效果评价,对整合教学模式及措
施进行评价分析,提出优化建议,不断完善教学模式。
三、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文献,对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的整合
研究进行梳理归纳。
2.问卷调查法:设计问卷,调查学生及教师对信息技术融入数学教
学的认知程度及其对学习效果的评价。
3.实验法: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对比同内容教学,对比效果评价,验
证其是否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四、预期研究成果及意义:
1.得出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有机整合的教学模式,通过教育软件、互动课堂等方式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2.通过实践应用,探究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的教学方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的数学能力提升,达到了教育目的。
3.为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模式创新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整合论文
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的有效整合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高中数学的课程要求也在随之提高。
充分使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学生更深层次的了解数学指的奥秘,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本文主要从信息技术同教学相结合的含义、意义、方法等方面来进行阐述,希望可以让大家对信息技术和教学的关系有进一步的了解。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数学;学习方法将信息技术同课程相结合指的是在课程否认教学进程中加入有关信息的相关技术、资源以及方法,有机的把人力资源与课程的内容相结合起来,这是一种比较新型的可以共同地完成课程任务的教学手段。
一、两者整合的含义和意义信息技术同教学相结合主要包含三个层次,一是构建一个含有信息化的环境来促进实行教学活动。
二是构建一套可以信息化处理的教学学习资源。
三是学生可以利用相关的信息工具去自行知识建构。
将信息的技术和数学教学相互整合利用的就是信息技术的便携、快速、精准的优势。
由于信息的处理功能比较强大,只要选用的信息技术适合就可以将高中的数学知识合理地呈现出来,最终形成有用的学习资源。
使用的信息技术如果恰当的话,学生也通过情景教学来探究并且发现知识,数学的思维能力也会得到提高,与此同时也会益于创新意识的培养,学生会逐渐形成自主使用信息技术去学习数学的自觉性。
将二者整合的最终目的就是希望学生在使用信息技术后可以更好地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内容,拥有一定的数学认知,充分掌握某些信息技术的学习数学的方法,学生在知道基础知识以及技能的同时也学会学习,努力提升自我的思维水平和信息素养。
其实这样做的实质就是为了发展,使教师和学生在创新的基础上都可以全面而和谐的共同发展。
这就是将信息技术同教学相结合的真正目的,其理想的状态就是老师可以在这个整合的进程中将自己的数学教学水平提升,增长一定的数学智慧与此同时也拓展自我的数学视野。
在此过程中学生也可以学会学习,勇于知识创新并且自我发展。
教师和学生可以对广阔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实现教与学的共同进步。
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有效整合的策略研究
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有效整合的策略研究何克抗教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一文中指出: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从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笔者根据自己的学习和实践拟从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策略上对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整合作初步的探讨。
一、整合认知工具──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数学课程中的信息化认知工具主要可分为两类:数学型认知工具和教学型认知工具。
前者如maple,mathcad,math2000等,这些专业型数学软件增加了数学内容多重联系表示法的潜力,特有的形象化能力又增强了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信息传递通道,使“做数学”更具有了现实基础。
教学型的认知工具包含电子数学课本、数学题库系统、数学课件、“z+z”智能平台等学习工具或环境,目前的主流是基于网络环境的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系统。
与数学型的认知工具是不同的,它在设计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学习者认知水平的增长,它通常提供准备好的数学活动资料,通过交互式的画面表达更深层次的数学信息。
作为教学型数学认知工具的运用,数学教学工作者已经设计了大量的多媒体数学课件,但从总体效果来看,关于数学化的交互性水平较低。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新数学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人们越来越认同这样的数学学习观:学习数学不是一种旁观者的活动,需要学习者积极的参与,这种参与极好地体现在学生对数学对象和关系所做的处理上,这种参与有待于不同类型数学认知工具的进一步整合,通过整合,可以更好地实现功能优势互补。
通过整合,将传统数学内容进行必要的现代处理,使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发生更本质的作用关系并构建出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多媒体、多介质的立体化数学活动资料。
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融合的研究
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融合的研究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推进和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优势也逐渐凸显出来。
并且教育部门也呼吁各大学校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高中数学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也能够更加具体形象,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对于提高教学水准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数学教学;有效融合科技水平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信息化在各个领域的发展,特别是在教育领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高中阶段,数学教育是基础课程的一大难题,很多学生都认为数学是一门比较难的学科,甚至有些学生对数学产生抵触心理。
为此,更需要教师能针对数学教育进行优化和创新,充分结合信息化技术,使得教学效果有所突破。
1信息技术的概念和优势1.1信息技术的概念信息技术主要是信息管理和处理过程,它包含了很多的技术,比如:智能化技术、通信管理技术等等。
由于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所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它都有不同的含义。
通俗来讲,信息技术主要是利用计算机对相关信息进行传输、获取和整合的过程。
其特点也比较突出,主要有数字化,智能化等等,一方面可以帮助人们提高信息处理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够对信息资源起到开发的作用,帮助人们实现资源共享,更好地引导人们在各个领域发挥信息技术的效能。
1.2信息技术的优势如今已经是数字化的时代,计算机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一定的效能,而在教育行业,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辅助用具,对教育水平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学生对知识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帮助学生养成学习的自主性,更好地引导学生去探索知识。
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控课堂时间,使得知识处理过程更加的合理有效。
第二,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丰富教学信息资源,运用多媒体课件来优化课堂结构。
互联网的出现使得学生和教师获取资源更加的方便快捷,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让学生能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材料进行学习。
第三,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教师对于难度比较大的知识进行有效整合,通过更加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便于学生理解重点和难点,提高教学水平和效果。
高中数学新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有效性研究
信 息技术 的发展 对数学教育 的价值 、 目标 、 内容
这就要求 我们有必要研究 高中数学新课 程与信息技 以及学 与教 的方式产 生 了重大 的影 响 ,数学课程标 《
准》 中提 出 了信息 技术与数 学课程 整合的要求 . 我省
发达 国家对信息技术 与学科教育整 合的课题研 于 2 0 0 7年秋季实施 了普 通高 中新课 程 , 这为进行 高 究较 多 ,尤其是美 国把信 息技 术与课程 整合 看成是 中数学 新课 程与 信息技 术 整合 建立 了新 的平 台. 目 培 养 2 世 纪人才 的根本措施 , 1 大力倡导 与推 进信息 前 , 高中数学新课 程与信息技术 整合有效性 的研 究 ,
与方法 . 而要解 决有效性 问题 , 基本上 没有现成 的 效调控教学过程 , 则 有效实施 教学 活动以达成教学 目标
完善 和发展 高 中数学教学有效性教学理论 . 经验可以照搬 ,只能通过我们 自己的实践去探索 . 这 的问题 , 就是我们进行本课题研 究的出发点. 应用价值. 通过本课题 的研究 , 信息技术更能为学
技术与课程整合 . 国内 ,0 0年 l 召开的全 国 其理论与实践 都很缺乏 ,因而 进行高 中数学新课 程 在 20 0月
中小学 信息 技术教 育工 作会议 ,提 出 了从 20 0 1年 与信息技术整 合有效 性的研 究有着深远 的现实意义 .
起 ,用 5~1 年 时间在全 国中小 学基本普 及信息技 本课 题 的研究 成果将为深化基 础教育课程 改革提供 O
4 8
曩
●
臣蠢强国暖量
这是一个螺旋 上升的研究过程. 同时 开发有效载体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数学素 善 的研究 方法 , 采用文献研究法 、 调查法开展研究 . 养. 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发展, 帮助学生形 成学 习能力. 通过 本课题 的研究 ,教师成为具有信息技术与 学科整合 能力 、 掌握现代教学理论和方法 的创新型 、
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整合的策略
体 ,提 高教 与学 的效 率 ,改善 教 与学 的效 果 ,实 现传 统教 学模 式 的创 新 。
信 息技 术 与 高 中数 学 课 程 整合 的重 要 意 义表 现 在 ,
关 的应 用 软 件 平 台 ,包 括 教 学平 台、 资源 平 台、 管理 平
应 用 信 息技 术 可 以更有 效 地 启 发 学生 理 解 抽 象概 念 ,可 台 、通 讯 平 台的 。 由于 软 件 只提 供 处 理 教学 或 管理 问题 以更 形 象地 展 示 数 学知 识 规 律 。 充分 发 挥 信 息技 术 在 高 的 工 具 ,它 必 须 要有 加 工 的对 象才 能 真 正有 价 值 , 因此
许 多 教 师在 职 前 的 学 习 中更 多 地 关注 于技 术 ,并 不
2 与 相关 的数学 资源 库进 行商业 或友 情合 作 。 ) 国内有
一
些软件公司开发 的多媒 体素材 资源库 还是有一定水平的,
3 )教 师 自制 软件 , 统一 资源 的配 置使 用 。教师 自制
把 中 学数 学 教 学 实 际与 技 术学 习转 化 为 一个 个 具 体 的 教 很 多素材 能被教 师直接使 用或稍加 改造即可被使用 。
用 ,一定 要符 合 教学 实际 需要 。
的基 本原 则 。那 么 ,如 何 更有 效地 实 现 信 息技 术 与 高 中 要 是 网站 上 有 的 并且 确 实对 教 学 有 用 的 ,都 可 以下 载 为
1加强数学教师信息技术 与整合的培训
1 . 1树立教 学新 理念 , 现信息技 术和 教学技 术紧密结 合 实
中数 学课 程 中的 作用 ,并 使 之 与课 堂 教 学 融 为一 体 ,使 必须 建 设与 软件 配套 的数 学信 息技 术 资源库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教育·上旬刊
“时间就是生命”,在这个时代,想要成功就必须分
秒必争,增强学生的时间
意识,是使学生成绩进步
的必备条件。
再次,
鼓励学生在失败中重塑信心,“你看那腾跃而出的朝阳,永远也不会悲观和失望,我选择了远方,我准备种下希望”,这样胜不骄败不馁,对学生取得成功也有重要作用。
另外,班主任要时刻督促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德育作为班主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不仅对学生的各个方面的塑造起着重要的作用,还是每位班主任自我完善的过程,德育实施的效果成为了新时期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关键。
总之,面对新的形势,班主任的工作一定要有“自己”的智慧,用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
影响学生,春风化雨,点滴入心,
在管理好班级的同时使学生更全面地成长。
素质教育要求现代教学不仅要提升学生的知识文化水平,还要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技巧。
所
以,要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
积极改进高中数学的教学方式、
方法,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教学设备,提升教学效率,改善数学教学的质
量。
在信息技术应用的过程中,
为了使其能够充分发挥效用,教师要做好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
的整合,实现二者的合理搭配,进而培养学生的发
散思维、分析能力、
构造能力等数学素养,满足培养核心素质的教育要求。
一尧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的实践需求1.立体几何教学需要信息技术支持。
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立体几何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其不仅是高考的必考内容,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其他专业知识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教师要重视立体几何的教学。
在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以板书讲解为主,在黑板上进行图形的绘画和讲解。
这种教学方式缺少直观性,且一部分学生无法摆
脱平面思维,在思考分析上存在难度。
此外,
立体几何知识要求学生不仅要具有足够的逻辑判断能力,还要具备充分的空间想象力,能够在脑海中模
拟出图形在空间中的样子。
然而,
初学立体几何的学生对立体几何并不了解,要在脑海中做出正确的空间想象有很大的难度,最终造成学生难于理解教学内容,长此以往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信心和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空间四边形”时,
学生无法在脑海中想象出空间四边形的立体图像,面对教师在黑板上绘画的图形也始终觉得是平面四边形,造成学生无法分辨空间四边形与平面四边形的差别,影响其对知识的理解。
而应用信息技术之后,此类问题得到了有效地解决。
教师可以利用
CAD 等绘图软件,
建立空间图形的模型,通过投影仪等设备展示空间图形的各个角度,让学生可以通过直接观察的方式理解空间几何的形态和概
念,有助于学生空间思维的形成,
便于后续教学内容的深入展开。
2.学生欠缺数学建模思维。
数学建模思维能够帮助学生将实体转化为抽象的概念,进而更好地
掌握问题的切入点,便于学生快速、
有效地解决问题。
然而,大部分高中学生都缺少数学建模思维,
在解答数学问题时,
无法快速理解问题的核心,找不到题目与学过知识的关联点,进而导致许多数
学问题无法解答。
例如,在学习
“椭圆性质”时,要求学生计算椭圆上点到焦点、点到定点的最小距离和。
大部分学生会采用代数计算的方式解决问题,或利用公式PF1+PF2=2a 求和。
虽然这两种方式可以得出答案,但存在效率低下或结果计算错误的
可能。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
就是学生缺少数学建模思维,无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概念,
导致在公式、知识点应用时选择错误,进而对二者最小距
34
新教育·上旬刊
离和可能出现在什么情况下无法掌握。
针对此类
问题,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
可以对椭圆动点进行模拟,直观地展示椭圆上各点到任意点和焦点的距离,进而让学生更容易察觉解决问题的思路和
方法,
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效率,同时改善学生数学建模的能力。
3.学生对数理统计与分析掌握不足。
数理统计与分析是高中数学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不仅是高考试卷的必考内容,还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数
理统计以检验学生对数字、
规律的敏感性为主,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掌握内在规律,进而解决
问题。
然而,在实际教学时,
许多学生都没有掌握数理统计与分析的内涵,无法对该知识加以利用,
造成解题效率低、思路偏差等问题。
例如,筐里有5个苹果和1个香蕉,由6个学生轮流拿取筐中水果,哪个学生最有可能拿到香蕉?面对这个问题,许多学生都主观地认为排在前面的学生最容易拿到香蕉,后面的同学拿到香蕉的概率会越来越低。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会通过板书展示概率公式,并对拿取水果的概率问题进行分析和讲解。
然而,
这种讲解方式缺少直观性,
学生理解难度较大。
在信息技术应用之后,可以利用计算机对各种拿取可能进行模拟,并对拿取数据进行统计。
通过多次统计和分析可以发现,拿取香蕉的比例约为1:1,由此证明概率知识的准确性。
这个数据模拟过程涉及大量的数据和计算,教师无法在课堂教学中一
一讲解,但计算机可以短时间内完成并展示,
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概率情况,增加学生对数理统计和分析的理解,并能够更加灵活地应用。
二尧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的实践措施1.利用信息技术强化课堂互动。
要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整合,就要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增进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使教师更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也能使学生将问题直接反馈给教师,进而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改善课堂教学的效率。
为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利用信息技术改善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进而获取更多课堂教学的反馈信息。
利用信息技术建
立“局域网”教学课堂,
教师可以利用电脑进行数学题目的分析,学生可以在网络平台上直接看到教师分析问题的过程,侧面实现一对一教学的目
标。
同时,在教师分析讲解的过程中,
可以设置相应的提问窗口,学生可以在窗口中输入问题,然后
将问题发送给教师。
采用这种方式,教师不用公开
提问学生的名字,减轻学生提问时的压力,使学生
可以更积极地提问;其次,
信息技术也可以增加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可以将学到的知识传授给自己的同学,不仅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还能进一步了解学生讲解、分析的能力。
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将自己的电脑桌面切换到任意学生的电脑桌面上,学生可以在电脑上输入自己的解题步骤并进行讲解和分析。
其他学生可以针对这名学生的解题过程和思路提出问题,学生之间可以开展交流和探讨,这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能够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有更大的兴趣。
2.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内容。
信息技术不仅能够增加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还能使数学教学课堂的内容更加多元化,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信息技术具有递归、重复的特性,利用该技术可以实现知识内容的扩展教学。
例
如,在学习“数列”知识时,
周期数列是比较常见的问题。
针对此类问题,学生往往难于获取答案,分析和理解的难度较大。
利用计算机设备,
可以对多项值进行计算并快速获取结果,学生可以直接对周期性进行观察,从而掌握规律并获取结论。
此
外,信息技术可以简化知识难度,
将原本无法展示的内容进行展示,实现由简入难、
由浅入深、由点及面的递进式教学,使学生更加扎实地掌握数学知识。
3.利用信息技术降低解析难度。
要解决数学问题,
就要对数学问题和知识进行分解与剖析。
利用信息技术,
教师可以转化板书讲解的教学模式,将复杂重复的论证过程通过信息技术进行展示,
教师以释难解惑为主,
节省教学时间。
尤其是在立体几何分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绘制立体几何图形,并在展示的过程中对图形进行旋转、变色、变形等操作,使教学更加灵活,降低了板书讲解对教学的限制,从而增加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综上所述,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下,
教师要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善高中数学的教
学效率和水平,使学生更加直观、简便地掌握数学
知识,进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能力等数学素养。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