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附肢的发育
附肢的发育和再生
利用实验检测组织分化潜能
• 2009年, Kragl等进行了一系列精细的移 植实验实验,将GFP标记的不同肢组织移植 到受体肢中并诱导再生,仔细跟踪了这些 细胞的分化过程。
再生作用的调节
• 调节再生附肢形成的因素可能有 三个: 表皮, 激素和残留附肢中的 神经。
表皮的作用
• 在截肢后不久, 皮肤表皮迅速覆盖创面, 并增生形成多层细胞的顶外胚层帽。将顶 外胚层帽移植到再生芽基的基部, 可诱导 超额附肢的再生。其它的表皮移植物没有 这样的作用,因此,顶外胚层帽可能对附肢 得以再生是必须的。
• L因o缺ss-失of会-fu导nc前致tio上肢n资肢和料和也心后表脏肢明的?,异人常类,T但B下X5肢基
基本不受影响。
TBX4 和TBX5在肢型特化中的作用
TBX4和TBX5在FGF10诱导形成的肢芽中的表达
附肢发育时期轴的建立
脊椎动物完全形成的附肢包含三个轴 的发育,分别是
• 近-远(proximal-distal, P-D)轴 • 背-腹(dorsal-ventral,D-V)轴 • 前-后(anterior -posterior,A-P)
• AER切除时期越晚, 则有越来越远的附肢成分在残 肢上形成
实验IIb
Early bud PZ to late bud
Late bud PZ to early bud
老幼肢体间PZ细胞 的互换改变P-D 发育。
AER与PZ相互作 用的分子信号:
FGF2
Hox基因在决定肢体P-D轴线中的 作用
干细胞或祖细胞的激活增殖 分化细胞去分化
蝾螈肢体的再生
芽基细胞的来源和作用
形成芽基的细胞来自截肢 位点附近的一个狭窄的区域
发育生物学-复习资料-重点总结
绪论1、发育生物学:是应用现代生物学的技术研究生物发育机制的科学。
它主要研究多细胞生物体从生殖细胞的发生、受精、胚胎发育、生长到衰老和死亡,即生物个体发育中生命现象发展的机制。
2、〔填空〕发育生物学模式动物:果蝇、线虫、非洲爪蟾、斑马鱼、鸡和小鼠。
第一篇发育生物学基本原理第一章细胞命运的决定1、细胞分化:从单个的全能细胞受精卵开始产生各种分化类型细胞的发育过程称细胞分化。
2、细胞定型可分为“特化”和“决定”两个阶段:当一个细胞或者组织放在中性环境如培养皿中培养可以自主分化时,可以说这个细胞或组织发育命运已经特化;当一个细胞或组织放在胚胎另一个部位培养可以自主分化时,可以说这个细胞或组织发育命运已经决定。
〔特化的发育命运是可逆的,决定的发育命运是不可逆的。
把已特化细胞或组织移植到胚胎不同部位,会分化成不同组织,把已决定细胞或组织移植到胚胎不同部位,只会分化成同一种组织。
〕3、〔简答〕胚胎细胞发育命运的定型主要有两种作用方式:第一种通过胞质隔离实现,第二种通过胚胎诱导实现。
〔1〕通过胞质隔离指定细胞发育命运是指卵裂时,受精卵内特定的细胞质别离到特定的裂球中,裂球中所含有的特定胞质可以决定它发育成哪一类细胞,而与邻近细胞没有关系。
细胞发育命运的这种定型方式称为“自主特化”,细胞发育命运完全由内部细胞质组分决定。
这种以细胞自主特化为特点的胚胎发育模式称为“镶嵌型发育”,因为整体胚胎好似是由能自我分化的各部分组合而成,也称自主型发育。
〔2〕通过胚胎诱导指定细胞发育命运是指胚胎发育过程中,相邻细胞或组织之间通过互相作用,决定其中一方或双方细胞的分化方向。
相互作用开始前,细胞可能具有不止一种分化潜能,但是和邻近细胞或组织的相互作用逐渐限制它们的发育命运,使之只能朝一定的方向分化。
细胞发育命运的这种定型方式成为“有条件特化”或“渐进特化”或“依赖型特化”,因为细胞发育命运取决于与其邻近的细胞或组织。
这种以细胞有条件特化为特点的胚胎发育模式称为“调整型发育”,也称有条件发育或依赖型发育。
附肢骨骼-关节学-医学课件
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和康复治疗。药物治疗包括 激素替代疗法、钙剂、维生素D等。生活方式调整包括加强运动、合理饮食等。 康复治疗包括理疗、按摩等。
骨折与治疗
诊断
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完全或部分断裂。诊断骨折需要进 行X线检查或CT检查。
治疗
骨折的治疗主要包括复位、固定和康复治疗。复位是指将骨 折移位的骨结构恢复到正常位置。固定是指用石膏、夹板或 手术等方法将骨折处固定,以便骨痂形成和骨折愈合。康复 治疗包括功能锻炼、物理治疗等。
关节的分类
按运动轴数目和方向分类
01
单轴关节、双轴关节和多轴关节。
按关节结构特点分类
02
纤维关节、软骨关节和骨关节。
按关节活动范围分类
03
屈曲关节、伸展关节、旋转关节和多轴关节。
关节的基本结构
关节面
骨的接触面,由关节头和关节窝组成。
滑膜
覆盖在关节内表面的一层薄膜,分泌滑液 以润滑关节面,减少摩擦。
医学课件可以组织医生进行病例讨论,共同分析病情、治疗方案和效果评估。
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01
康复训练计划
医学课件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康复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
划。
02
评估与反馈
医学课件可以对患者的康复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为医生提供依据,
及时调整康复方案。
03
康复知识普及
医学课件还可以向患者和家属普及康复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康
保护作用
附肢骨骼对内脏、神经和血管等重要组 织起保护作用。
运动作用
附肢骨骼通过关节连接,参与人体各种 运动,如行走、跑跳等。
代谢作用
附肢骨骼参与人体钙、磷等元素的代谢 ,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
八上生物第14章课堂笔记
第5单元生物的多样性第十四章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第一节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一、植物的分类和个类别的特征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二、我国一级保护植物有、、、等,二级保护植物有、、。
第二节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一、动物分类:动物根据有无可以分成动物和动物两大类。
地球上约有脊椎动物4.7万种,约占5%,约有无脊椎动物120万种,约占95%。
二、无脊椎动物的分类和各类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昆虫是,的节肢动物。
三、脊椎动物的分类和各类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四、脊椎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鱼类:食用两栖类:消灭农业害虫,制造中药(蟾酥)爬行类:皮革制品,壁虎吃蚊子等鸟类:羽绒服、食用、捕食害虫、消灭老鼠(猫头鹰)、药品哺乳类:羊毛衫、食用等五、我国的珍稀动物一级保护动物:大熊猫、蒙古野驴、金丝猴、白暨jì豚、丹顶鹤、朱鹮、扬子鳄六、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1、观察:鲫鱼的哪些特征与它的水中生活相适应?①体色:背部灰黑、腹部白色保护色②体形:流线型减小水的阻力③体表:粘滑、鳞片保护和减小阻力④体侧:侧线能感知水流的方向⑤用鳃呼吸、用鳍游泳、体内有鳔2、观察:青蛙有哪些特征与两栖生活相适应?①、皮肤裸露且湿润②、感觉器官发达③、后肢发达④、用肺呼吸,皮肤辅助⑤、大脑发达⑥、趾间有蹼3、观察:鸟类在形态、结构上有哪些与飞翔相适应的特征?(1)身体呈注线型(减小阻力)(2)前肢变为翼,成为飞行器官(3)体表有羽毛(保持体温,构成飞翔器官的一部分;使外廊更呈流线型;保护皮肤)(4)骨中空,充满气体(减轻体重,加强坚固性)(5)胸骨形成龙骨突,使胸肌发达(人如果和鸟的胸肌一样发达,将有1米多高的龙骨突)(6)食量大,消化能力强(飞行消耗能量)(三)双重呼吸(飞行时需大量O2)第三节神奇的微生物一、微生物的特征①个体微小②结构简单③体内不含叶绿素二、微生物的种类:包括、、。
三、病毒与细菌、真菌的异同四、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1、细菌的结构小结:只有核区的细胞称为原核细胞,由原核细胞组成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
附肢的发育与再生
作用:调节失去或增加部分附肢 的能力。附肢场中的每个细胞都 能被指令形成附肢的任意一部分。
周围躯干组织
自由附肢
肩胛带
美西螈的预定前肢场
雨蛙(Hyla regila)的多附肢蝌蚪
原因:早期后肢场被寄生线虫卵分隔开 提示:附肢场有极强的调整能力
视黄酸(RA)
RA处理蝌蚪的尾巴引起肢再生
RA处理促进肢芽的形成 (箭头所指部位)
AER缺失 附肢发育停止
额外AER
生长因子FGF-8可 以替代顶外胚层嵴
顶外胚层嵴 前肢中胚层
腿中胚层 AER退化 附肢发育停止 非附肢中胚层
生长因子FGF-8可以替代顶外胚层嵴AER
渐进带PZ:AER内保持了旺盛分裂能力的 间质细胞区域,位于肢芽的顶端与AER紧邻 的间质组织大约200μm的范围内 前进区
TBX4和TBX5在FGF10诱导形成的肢芽中的表达
顶外胚层嵴(AER)
1.
作用: 维持其内侧间质细胞增生能 力,使肢体沿P-D(近远) 轴曲线生长。
2.
维持肢体A-P(前后)轴线控 制基因的命运
与控制肢体A-P和D-V(背 腹)轴线的饿因子互作,指导 细胞分化。
3.
附肢的向外生长涉及AER和中胚层间持续的相互作用
体节中胚层细胞沿胚胎长轴的 增殖,逐渐在表皮下面形成厚
的间质细胞团,影响附肢形成
位置。
两栖类胚胎附肢由中胚层 起源的图解
FGF10的表达及其在鸡肢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1. 附肢芽中预定位置激活的转录因子TBX4和TBX5,分别特化后肢和前肢。 2. 人类TBX5基因缺失导致上肢和心脏异常。
异位表达TBX4,可以使FGF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诱导形成的前肢转变为后肢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十四章 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 知识点总结归纳
第十四章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第一节五彩缤纷的植物世界一、藻类植物1.分类单细胞藻类:衣藻、硅藻;多细胞藻类:水绵、紫菜、海带。
2.特征:①种类很多,大多生活在水里②结构简单,有单细胞的(衣藻、硅藻),也有多细胞的(水绵细胞的结构、紫菜、海带③细胞内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④孢子繁殖,最低等的植物应用: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饵料、食用、药用。
二、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⑴苔藓植物常见的苔藓植物:葫芦藓、地钱。
特征:①没有真正的根,一般只有矮小的茎和又小又薄的叶,茎、叶中没有疏导组织。
②孢子繁殖应用:可作为检测空气污染(二氧化硫)的指示植物⑵蕨类植物(由水生过渡到陆生的植物)常见的蕨类植物:蕨、石松、满江红、桫椤。
特征:①不仅有正真的根、茎、叶,而且在体内具有疏导组织,因此能较好适应陆地生活。
②叶片背面有孢子囊(孢子是生殖细胞)。
应用:能源----煤(古代蕨类植物)、药用(石松)、食用(蕨)、绿肥和饲料(满江红)。
⑶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生殖过程都离不开水。
三、种子植物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它们的生殖过程不受水的限制。
⑴裸子植物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
多为木本植物,根茎叶都很发达,适合生活在多种环境中。
裸子植物的种类:松、杉、柏以及银杏、苏铁。
我国有“裸子植物的故乡”之称⑵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一般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器官适合生活的环境十分广泛常见的植物大多是被子植物四、我国的珍稀植物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桫椤、珙桐、水杉、金花茶。
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龙棕、红桧、荷叶铁线蕨。
第二节千姿百态的动物世界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无脊椎动物身体体内没有脊柱,而脊椎动物身体背部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一、无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约占动物种数的95%,包括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
1. 腔肠动物常见的腔肠动物:水螅、海葵、珊瑚特征:①开始出现组织分化②具有简单的器官:身体中央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应用:海蜇可供食用;珊瑚能分泌珊瑚礁(珊瑚礁是海洋生物的重要栖息地)2. 扁形动物常见的扁形动物:涡虫、吸虫、绦虫特征:①身体扁平,消化道有口无肛门②虽然组织、器官、系统有了进一步的分化,但仍没有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
四肢动物肢体的发育
C.将一个吸吮了FGF2的缓释 胶珠植入发生带,肢芽继续 生长,形成尺骨和桡骨;
D.如果在第一个缓释胶珠失 效时,植入第二个吸吮了 FGF2的缓释胶珠,则肢芽继 续生长,形成掌骨和指骨。
28
发生带
Progress zone是指AER内保持了旺盛分裂能力的间质细胞 区域。
AER区外胚层也表达FGF2,其是否被FGF10诱导还不清楚。
编辑ppt
23
肢芽形成的分子模型
育的实现是AER和肢芽间质细胞相互作 用的结果。肢芽的逐渐向外生长是由于位于AER下面间 质细胞的增殖,而AER释放的分子维持间质细胞不断进 行分裂。
编辑ppt
3
反应停导致的海豹畸形
编辑ppt
4
畸形青蛙
编辑ppt
5
多氯联苯导致的前肢畸形
编辑ppt
6
鸡翅骨骼模式图
示三个发育轴:近 侧-远侧轴、前后 轴及背腹轴。
肱骨 桡骨 腕骨
尺骨
编辑ppt
7
在所有的四足动物中,附肢发育的基本形态发生原则 (basic morphogenetic rules)是相同的。
随着鸟类和哺乳类的中胚层间质细胞进入肢区,它们分泌 的因子诱导肢芽顶端前、后边缘的外胚层细胞伸长,形成 一个增厚的特殊结构,称为顶外胚层嵴(apical ectoderm ridge,AER)。AER是一个临时的结构,对于附 肢的继续向外生长是至关重要的。
编辑ppt
18
FGF10能够诱导鸡胚背腹交界处的外胚层形成 AER。在背部化的肢芽突变体中,由于没有背 腹交界,便不能形成AER。
由AER合成、释放到其下的间质中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 子FGF可能是鸡胚中维持间质细胞增殖的分子。
《普通动物学》完整课后答案(刘凌云版)31529
第十四章脊索动物门1.脊索动物的三大主要特征是什么?试各加以简略说明。
答:脊索动物具有脊索、背神经管和咽鳃裂是其最主要的3大特征。
①脊索是背部起支持体轴作用的一条棒状结构,介于消化道和神经管之间。
脊索来源于胚胎期的原肠背壁,经加厚、分化、外突,最后脱离原肠而成脊索。
脊索由富含液泡的脊索细胞组成,外面围有脊索细胞所分泌而形成的结缔组织性质的脊索鞘。
脊索鞘常包括内外两层,分别为纤维组织鞘和弹性组织鞘。
充满液泡的脊索细胞由于产生膨压,使整条脊索既具弹性,又有硬度,从而起到骨骼的基本作用。
②背神经管脊索动物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是一条位于脊索背方的神经管,由胚体背中部的外胚层下陷卷褶所形成。
背神经管在高等种类中前、后分化为脑和脊髓。
神经管腔在脑内形成脑室,在脊髓中成为中央管。
无脊椎动物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为一条实性的腹神经索,位于消化道的腹面。
③咽鳃裂低等脊索动物在消化道前端的咽部两侧有一系列左右成对排列、数目不等的裂孔,直接开口于体表或以一个共同的开口间接地与外界相通,这些裂孔就是咽鳃裂。
低等水栖脊索动物的鳃裂终生存在并附生着布满血管的鳃,作为呼吸器官,陆栖高等脊索动物仅在胚胎期或幼体期(如两栖纲的蝌蚪)具有鳃裂,随同发育成长最终完全消失。
无脊椎动物的鳃不位于咽部,用作呼吸的器官有软体动物的栉鳃以及节肢动物的肢鳃、尾鳃、器官等。
2.脊索动物还有哪些次要特征?为什么说它们是次要的?答:脊索动物还具有三胚层、后口、存在次级体腔、两侧对称的体制、身体和某些器官的分节现象等特征。
因为这些特征同样也见于高等无脊椎动物,所以说它们是次要的。
3.脊索动物门可分为几个亚门?几个纲?试扼要记述一下各亚门和各纲的特点。
答:脊索动物分属于3个亚门,10个纲。
简述如下:一、尾索动物亚门脊索和背神经管仅存于幼体的尾部,成体退化或消失。
体表被有被囊,体呈袋形或桶状。
常见种类有各种海鞘和住囊虫,营自由生活或固着生活。
有些种类有世代交替现象。
发育生物学试题库(答案参考)
发育生物学试题库(发育生物学教学组)目录:第一章章节知识点与重点 (1)第二章发育生物学试题总汇 (6)第三章试题参考答案 (18)第一章章节知识点与重点绪论1.发育和发育生物学2.发育的功能3.发育生物学的基础4.动物发育的主要特点5.胚胎发育的类型(嵌合型、调整型)6.研究发育生物学的主要方法第一章细胞命运的决定1.细胞分化2.细胞定型及其时相(特化、决定)3.细胞定型的两种方式与其特点(自主特化、有条件特化)4.胚胎发育的两种方式与其特点(镶嵌型发育依赖型发育)5.形态决定子6.胞质定域(海胆、软体动物、线虫)7.形态决定子的性质8.细胞命运渐进特化的系列实验9.双梯度模型10.诱导11.胚胎诱导第二章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1.细胞表型分类2.差异基因表达的源由3.了解基因表达各水平的一般调控机制第三章转录后的调控1.RNA加工水平调控2.翻译和翻译后水平调控第四章发育中的信号传导1.信号传导2.了解参与早期胚胎发育的细胞外信号传导途径第五章受精的机制1.受精2.受精的主要过程及相关知识3.向化性4.顶体反应5.皮质反应第六章卵裂1.卵裂特点(课堂作业)2.卵裂方式3.两栖类、哺乳类、鱼类、昆虫的卵裂过程及特点4.(果蝇)卵裂的调控机制第七章原肠作用1.了解原肠作用的方式:2.海胆、文昌鱼、鱼类、两栖类、鸟类、哺乳类的原肠作用基本过程与特点第八章神经胚和三胚层分化1.三个胚层的发育命运第九章胚胎细胞相互作用-诱导1.胚胎诱导和自动神经化、自动中胚层化2.胚胎诱导、异源诱导者3.初级诱导和次级诱导、三(多)级诱导4.邻近组织相互作用的两种类型5.间质与上皮(腺上皮)的相互作用及机制第十章胚轴形成1.体形模式2.图式形成3.果蝇形体模式建立过程中沿前后轴不同层次基因的表达4.果蝇前后轴建立的分子机制5.果蝇背腹轴形成的分子机制第十一章脊椎动物胚轴的形成1.什么是胚轴2.两栖类胚轴形成过程及分子机制。
发育生物学
附肢发育时期轴的建立
脊椎动物完全形成的附肢包括三个轴的发育, 分别是近-远(P/D)轴,背-腹(D/V)轴和前 -后(A/P)轴. 附肢发育中三个轴的建立具有各自的时间性, 其顺序可能是:A/P axes-D/V axes-P/D axes.
近远轴(P-D)的发育
附肢沿近远轴的分化是由AER和附肢中胚 层诱导的相互作用产生的.附肢芽的逐渐 向外生长是由于位于AER下面间质细胞的 增殖,而AER释放的分子维持间质细胞不 断进行分裂. 由AER合成,释放到其下的间质中的成纤 维细胞生长因子FGF可能是鸡胚中维持间质 细胞增殖的分子.
渐进带(PZ)细胞控制近-远端分化
A.将早期翅芽的PZ移植到已经形成尺骨和挠骨的晚期翅芽中,形成额外的尺 骨和挠骨.B.将晚期翅芽的PZ移植到早期翅芽中,中间结构缺失.
附肢发育中至少要求三种类型的外胚层和 中胚层间的相互作用:第一,中胚层起始 附肢芽向外生长和形成AER;第二,AER 进一步刺激肢芽的向外生长以及肢芽中胚 层的增殖和分化;第三,附肢芽中胚层提 供保持AER所必须的刺激.
早期定位与扩散模式
Early allocation and progenitor expansion model认为肢芽在很早就已经分化了,后来的 细胞分裂只是扩张已经分化的区域,见下图 (B). 当早期将AER移除的时候,这些特化的区域 还没扩张,所以大部分的间质细胞(在AER 200m之内)都死亡了,但当在较后期的胚胎 阶段,肢芽生长且区域扩张了,200m的范 围只会删除掉autopod的部分.
生长因子可以替代顶外胚层嵴. 生长因子可以替代顶外胚层嵴.将AER切除后,移植能 释放生长因子FGF-8的玻璃珠,可使肢几乎正常发育.
Specifying the limb mesoderm: Determining the P/D polarity of the limb
四肢的发生
三、肢体远近轴图式的形成依赖于渐进区的发育 肢体的发育是通过AER与其下方的肢芽间充质 肢体的发育是通过AER与其下方的肢芽间充质 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 AER移植实验 AER移植实验 表面切除,远端部分丢失 移植到正常的肢芽移植到正常的肢芽-额外的肢体沿远近轴方向生长 AER只有肢芽延长信息,没有决定肢体类型的信 AER只有肢芽延长信息,没有决定肢体类型的信 息(间充质细胞移植实验)
第五节 肢芽发育过程中的形 态发生
一、肢体远端结构的形态发生 在肢体发育过程中,形态发生对于肢体骨骼结构在 3个轴向的最终形态起决定作用,细胞凋亡在形态发 生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通过细胞凋亡通过细胞凋亡-塑造了骨骼和在骨骼间形成关节 细胞凋亡信号来源于BMP蛋白家族(2 细胞凋亡信号来源于BMP蛋白家族(2、4、7),阻 断BMP蛋白的活性可以阻断指间区的细胞发生凋亡 BMP蛋白的活性可以阻断指间区的细胞发生凋亡 Noggin、chordin和follistatin可抑制BMP活性的表达, Noggin、chordin和follistatin可抑制BMP活性的表达, 抑制细胞凋亡
器官发生
四肢的发生
概述
脊椎动物四肢发育是发育生物学研究中器官 发生的一个经典图式系统 解剖结构上具有明显的3 解剖结构上具有明显的3个轴 在远近轴上形成近、中、远3 在远近轴上形成近、中、远3段 前后轴结构容易区分,实验结果容易观察 发育的自我维持系统,剧烈的实验影响,对 胚胎其他部分的影响较小,不会危及胚胎的 生存 其他器官的图示发育规律在肢体发育过程中 同样发挥作用
肢体前后轴和远近轴的图式形成是通过确定肢体骨骼 的差异来体现的,肢体背腹轴的差异主要是体现在肌 肉和表皮的不同 肢芽的背部外胚层是肢体背腹轴图式形成的组织者 外胚层旋转外胚层旋转-背腹轴旋转 Radical fringe和engiailed分别在背侧和腹侧外胚层中 fringe和engiailed分别在背侧和腹侧外胚层中 表达 Engiailed可抑制wnt7a的表达,WNT7A通过激活肢芽 Engiailed可抑制wnt7a的表达,WNT7A通过激活肢芽 背侧间充质细胞产生转录因子LMX1来实现肢体背腹 背侧间充质细胞产生转录因子LMX1来实现肢体背腹 轴模式形成
发育生物学复习资料(下)
线虫的P颗粒
线虫第4次卵裂结束时,便产生了生殖细胞 谱系,所有的生殖细胞都来自P4分裂球。线 虫未受精卵中均匀分布的生殖质—P 颗粒 (posterior granules) ,在受精后迅速地集中 到预定胚胎的后部。生殖细胞形成和P颗粒 分布的关系说明,P颗粒可能对于生殖细胞 的分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十六章 变态
• 变态:在多种动物中,个体发育要经历一个幼虫期,幼虫
具有与成体非常不同的特点,在发育中形态和构造经历了
明显的阶段性变化,其中一些器官退化消失,有些得到改
造,有些新生出来,从而结束幼虫期,建成成体的结构。
这种现象统称为变态。
• 变态机制——激素调节发育和细胞分化。
(一)与昆虫变态有关的激素及其作用
第十二章 中枢神经系统和体节形成机制
后脑是CNS中唯一在发育过程中出现分节现象的部分。 神经管闭合后,后脑沿前-后轴被划为8节,成为菱脑节。 每一菱脑节的发育命运是不同的,这种差异在菱脑节形成 时已确定。
Biblioteka hox基因在后脑沿前后轴的分化过程中起关键的作用。
脊髓的背腹轴分化
• BMP:在脊髓最背部的顶板及其上方的外胚层组织中表达,
雄性的生殖能力是必须的。Y 染色体只在发育晚期精子形成
期间是有活性的。
第十八章 生殖细胞发生
生殖质与生殖细胞分化
在胚胎发育初期生殖细胞就已经决定的动物, 其生殖细胞来源于原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PGC)。原生殖细胞经过迁移, 进入发育中的生殖腺原基—生殖嵴(genital ridge)分化成为生殖细胞。而原生殖细胞的 起源可以追溯到更早期的胚胎发育阶段。
• Nieuwkoop中心:初级胚胎诱导作用第一阶段即受精
无脊椎动物附肢的演化及其多样性结构与功能的统一
虹吸式口器(siphoning mouthparts)
虹吸式是小颚的外叶合 抱成长管状的食物道, 不用时盘卷在头部前下 方,用时伸长吸食花蜜 等液汁。如蛾,蝶的口 器。
蛾的口器
嚼吸式口器(chewing lapPing mouthparts
嚼吸式的大颚发达可以 咀嚼或塑蜡,中舌小颚 外叶和下唇须合并构成 复杂的食物管,可以吸 食花蜜等液态食物。如 蜜蜂的口器。
舔吸式口器(sponging mouthparts)
舔吸式是非常复杂的口 器类型,能吸食液体食 物。如蝇类的口器
侧面观 背 面 观
另外还有一些比较少见的口器类型 。如:脉 翅目昆虫的幼虫所独具的捕吸式口器,双翅 目蝇类幼虫所具有的刮吸式口器,以及吸血 性双翅目所特有的刺舔式口器,为蓟马类昆 虫所特有的锉吸式口器等 。
粉
抱握足:为雄性龙虱所
足
特有,其前足第1—3跗
节特别膨大,其上生有
吸盘状构造,在交配时
龙
用以抱持雌虫身体。
虱 的
抱
握
足
游泳足(hatatorial leg)
游泳足:多见于水生昆虫 的中、后足,呈扁平状, 生有较长的缘毛,用以 划水。如龙虱等的后足。
游泳足
攀悬足(scansorial leg)
捕捉足:基节通常特别延长,腿节的腹面有槽,胫节可以折 嵌其内,形似铡刀,用以捕捉猎物。有的腿节和胫节还有刺 列,以抓紧猎物,防止逃脱。如螳螂的前足。
携粉足(corbiculate leg)抱握足
(clasping leg)
携粉足:是蜜蜂类用以
蜜
采集和携带花粉的构造, 由工蜂后足特化而成。
蜂 的 携
胸足的多样性
八年级生物十四章的知识点
八年级生物十四章的知识点生物学是中学阶段的必修科目。
其中,八年级的生物学主要学习生物的基本组成与结构、生物的营养、生物的生殖与发育,以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其中的第十四章则集中讲解了关于人体的相关知识点,本篇文章将深入阐述八年级生物第十四章知识点。
一、人的生殖与发育人的生殖过程是指人体内部的雄性与雌性细胞互相结合与发育的过程。
男性的生殖系统由睾丸、输精管、前列腺等器官组成,而女性的生殖系统则由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等器官组成。
在人的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子结合后便开始了受精卵的发育。
发育过程中,受精卵会逐渐分裂产生细胞群体,接着形成胚胎并附着于母体子宫内壁。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胚胎的形状逐渐变得更加完整,直至出生为止。
二、人的生长与发育人的生长与发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幼儿期、儿童期和青春期。
其中,幼儿期是指出生后至三岁,儿童期是指三岁至十二岁,而青春期则是指十二岁至十八岁。
在这三个阶段中,人体会不断地进行生理变化,包括身高的增长、体重的增加等等。
在青春期,人体会出现许多变化,包括生殖系统的发育、皮肤的油脂分泌增加等。
三、人的营养人的健康需要吸收多种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而这些营养物质大部分是通过食物来摄取的。
此外,人体还需要适量的水分来维持体内水分平衡和代谢功能。
四、人体的免疫系统人的免疫系统是指人体内部的一组抵御疾病和侵略的机制,由免疫细胞、免疫器官和免疫分子等多种组成。
在人体内遇到病菌的入侵时,免疫系统会对外部病菌进行识别并进行攻击,以保障人体的健康。
五、人体的神经系统人的神经系统由大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在面对外界环境刺激时,神经系统会发挥作用,对感受和意识到的刺激进行处理和响应。
此外,神经系统的功能还包括控制人体的生理功能、协调和控制人体的运动功能等多种作用。
本篇文章探讨了八年级生物第十四章的知识点,包括人的生殖与发育、生长与发育、营养和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等方面的内容。
人体附肢骨骼
人体附肢骨骼
第7页
4、手骨 腕骨(8块)、掌骨(5块)、指骨(14块)
腕骨:进侧列(桡侧 尺侧);
人体附肢骨骼
远侧列(桡侧 尺侧)。
第8页
3、上肢主要关节
胸锁关节:上肢骨与躯干骨连结唯一关节。内相关节盘。
人体附肢骨骼
第9页
肩锁关节
由肩胛骨肩峰与锁骨肩峰端组成。
有喙锁韧带加固。
肩锁关节属平面关节,可做各方面微动作。
人体附肢骨骼
人体附肢骨骼
第1页
The appendicular skeleton 附肢骨骼示意图
人体附肢骨骼
Clavicle(锁骨) Scapula(肩胛骨) Humerus(肱骨) Radius(桡骨) Ulna(尺骨) Carpals(腕骨) Phalanges(指骨) Metacarpals(掌骨) Femur(股骨) Patella(膝盖骨) Fibula(腓骨) Tibia(胫骨) Tarsals(跗骨) Metatarsals(跖骨) Phalanges(趾骨)
人体附肢骨骼
第骼
第29页
人体附肢骨骼
第30页
足弓——跗骨、跖骨借其连结形成凸向上弓。 内侧纵弓——跟骨、距骨、舟骨、3块楔骨、内侧3块跖骨。 外侧纵弓——跟骨、骰骨、外侧2块跖骨。 横弓——骰骨、3块楔骨、跖骨。
人体附肢骨骼
第31页
(1)髋骨 组成髋骨上部 (2)坐骨 组成髋骨下部 (3)指骨 组成髋骨前下部
人体附肢骨骼
第16页
2、自由下肢骨
大转子
1)股骨 为大腿 骨,是 人体最 长、最 坚固长 骨,约 为1/4身 高,分 一体两 端。
人体附肢骨骼
第17页
2)髋骨 位于 股骨下端前面, 人体最大籽骨。
发育生物学 附肢的发育与再生
附肢发育的研究是发育生物学的一个重要 课题。脊椎动物,特别是鸟类和两栖类附 肢(limb)的发育包含了大量的、各种各 样的诱导作用。
幼虫期两栖类的附肢损伤后能够再生,研 究再生也很重要。有尾类的蝾螈和美西螈 附肢具有明显的再生能力,是研究再生的 极好模型。
第一节 脊椎动物附肢的发育
早期定位与扩散模式 Early allocation and progenitor expansion model
认为肢芽在很早就已经分化了,后来的细胞 分裂只是扩张已经分化的区域,见下图(B)。 当早期将AER移除的时候,这些特化的区域 还没扩张,所以大部分的间质细胞(在AER 200μm之内)都死亡了,但当在较后期的胚胎 阶段,肢芽生长且区域扩张了,200μm的范 围只会删除掌骨和指骨的部分。
肱骨 I期肢柱
桡骨 II期肢杆 尺骨
掌骨和指骨
III期肢身
在四肢动物附肢发育期间HOX基因表达的变化
(2)背-腹轴(D-V)的分化
背-腹轴与来自中胚层和外胚层两者的细胞特 化相关
背-腹轴分化可能是由肢芽背部外胚层的特异 性旁分泌因子(Wnt7a) 诱导产生的。 背部中胚层同时诱导背部肢芽的rFng和 Wnt7a分子表达。腹部中胚层诱导 engrailed1(en-1) 在肢芽腹部表达。
Wnt-7a 在背部外胚层中表达,它诱导背部中 胚层的 Lmx-1 表达并特化背部轴向形成。
rFng同样也在背部外胚层中表达。
en-1 表达细胞和rFng表达细胞之间的相互抑
制作用,将决定顶外胚层嵴AER的中部边缘位 置。En-1 表达细胞与Wnt-7a相互抑制,由此 对肢芽腹部区域进行定位.
附肢的演变
胸部及其附肢
头部及其附肢
腹部及其附肢
总 结:
附肢的从无到有,是对陆地生活逐渐适应的结 果。
从简单的疣足进化到更加灵活的实体附肢,增 强了动物的活动能力。
为适应不同的功能,附肢也产生了相应的进化, 构造和功能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
附肢的演变
无
海绵动物门至软体动物门无附肢结构, 从环节动物产生附肢结构穴居生活,疣足退化, 保留少量疣足上的刚毛。
刚 毛
物
附
节肢动物的附肢进化得更加完善,增强了
肢
灵活性,并成为动物中最大的门。
的
演
其中以昆虫纲的附肢特化种类最多, 分布最广泛。
化
棘皮动物与半索动物不存在附肢。
第十四章鱼类
(3)听觉器官:
只有内耳,位于眼后头骨的听囊内,体表 不见耳痕。内耳有感受声波和调节平衡的作用。 内耳中有三个半规管。
鲤科鱼类有韦伯氏器,可把体表与鳔内气 体感受的音波传入内耳,因而听觉较灵敏。
口腔 齿、舌、鳃、黏液腺 咽 食道 短而宽,有味蕾 胃 鲤科、鱼将科、海龙科无胃 肠 软骨鱼分的明显 十二指肠 回肠 大肠
硬骨鱼不明显 肛门 位于臀鳍起点之前
1)不具唾液腺。 2)软骨鱼有形态固定的肝脏和胰脏。
硬骨鱼肝脏和胰脏混合在一起,无固定形状, 呈散状分布,统称为肝胰脏。 3)鱼类消化道的长短因食性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1.4 终生以鳃呼吸。
1.5 循环系统为单循环,心脏由静脉窦、一 心房、一心室 组成。心脏内含缺氧血。
1.6 感觉器官比圆口纲发达,具有特殊的感觉器 官____侧线器官
侧线是由许多单独侧线器官组成的一条管状结构。 侧线器官在鳞片上以小孔向外开口,基部与感觉神 经相连,能感受水的低频振动,以此来判断水流方 向、水波动态及周围环境的变化。
称开鳔类。
–不具鳔管,为闭 鳔类,依靠鳔的 红腺和卵圆区来 调节气体容量
鳔:鳔管类(鲤鱼)、闭鳔类(鲈鱼) 大多数硬骨鱼有鳔 1、呼吸 原始鱼类(总鳍鱼、肺鱼)有呼吸功能 2、调节身体比重 在大多数鱼类是调节身体比重,控制沉浮的器官 3)发声 大、小黄鱼 4)感觉 鲤科鱼类
4.鱼类循环特点:
1)单循环:血液从静脉窦____心房____心室 ____动脉球____入鳃动脉___鳃微血管网气体 交换---出鳃动脉---背主动脉---器官、组织--前后主静脉和锁上下静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间质细胞分泌的因子可能是FGF10,其他的 FGF因子如FGF2、FGF4和FGF8虽然也可以 诱导AER的形成,但FGF10合成的时间和位 臵都是适当的。 FGF10能够诱导鸡胚背腹交界处的外胚层形 成AER。在背部化的肢芽突变体中,由于 没有背腹交界,便不能形成AER。
扫描电镜观察孵 化4.5 天的鸡胚肢 芽,显示顶外胚 层嵴AER。
附肢发育中至少要求三种类型的外胚层和 中胚层间的相互作用:第一,中胚层起始 附肢芽向外生长和形成AER;第二,AER 进一步刺激肢芽的向外生长以及肢芽中胚 层的增殖和分化;第三,附肢芽中胚层提 供保持AER所必须的刺激。
五、附肢发育时期轴的建立
脊椎动物完全形成的附肢包含三个轴的发 育:近远轴(proximal-distal, P-D)、背腹 轴(dorsal-ventral,D-V)和前后轴 (anterior-posterior, A-P)。 附肢发育中三个轴的建立具有各自的时间 性,它们好像是按下列顺序决定的:前后 轴、背腹轴和近远轴。
A,RA处理蝌蚪的尾巴引起肢的再生; C,RA处理 促进肢芽的形成(箭头所指部位)。
二、附肢的早期发育
1 附肢发育中外胚层和中胚层间的相互作用
附肢发育起始于肢场侧板中胚层(四肢骨 的前体)和体节中胚层(四肢肌肉的前体) 间质细胞的增殖。
体节中胚层细胞沿胚胎长轴的增殖,逐渐 在表皮的下面形成厚的间质细胞团,可能 与两对附肢形成的位臵有关。
美西螈(Ambystoma maculatum)的预定前肢场
Hyla regila的早期 后肢场被许多寄 生的线虫卵分隔 开,形成多附肢 的蝌蚪,示附肢 场的调整能力。
视黄酸RA对于肢芽的向外生长具有重要的 意义。用药物阻断RA的合成,将抑制肢芽 最初的形成。 Hensen’s结可能是产生RA的源泉。沿身体 前后轴呈梯度分布的RA可以激活某些同源 框基因,促使这些细胞形成肢场。RA还可 以引起再生尾中的同源转化现象(homeotic transformation) 。
从体节发出的信号参与背部外胚层的确定。 在鸡翅芽中,背腹外胚层界线的建立明显 有来看Notch受体信号的参与。 含有homeobox的基因Engrailed-1在AER形 成之前就已经在附肢腹部的外胚层特异地 表达,有可能特化为将来的腹部区域。
外胚层控制发育中肢的背腹轴图式的形成。Wnt-7a在背部外 胚层中表达,而Engrailed基因在腹部外胚层中表达。lmx-1基 因在背中胚层中被Wnt-7a诱导表达,并且参与背部结构的确 定。
鸡胚胎的肢芽。孵 化后第三天胚胎的 侧面出现肢芽
许多脊椎动物胚胎中的预定附肢区 (prospective limb area)已被定位。能形成 一个附肢的所有细胞,称为附肢场/域 (limb field),包括位于中央的、产生附肢 本身的中胚层细胞(附肢盘,limb disc)以 及形成周围的躯干组织和肩带/腰带的细胞。 附肢场起初具有调节失去或增加部分附肢 的能力,附肢场中的每个细胞都能被指令 形成附肢的任意一部分。
近远轴的发育
附肢沿近远轴的分化是由AER和附肢中胚 层诱导的相互作用产生的。附肢芽的逐渐 向外生长是由于位于AER下面间质细胞的 增殖,而AER释放的分子维持间质细胞不 断进行分裂。 由AER合成、释放到其下的间质中的成纤 维细胞生长因子FGF可能是鸡胚中维持间质 细胞增殖的分子。
AER和附肢 芽中胚层的 相互作用
鸡胚趾间细胞的程序性死亡信号可能由BMP发出,封 阻BMP的受体将会阻止这些细胞的程序性死亡。
在附肢的正常发育过程中,BMP既可以诱 导间质细胞发生凋亡,也可以刺激它们分 化为软骨形成细胞,这要取决于它们所处 的发育阶段。 在关节形成过程中,BMP7可以促进软骨的 形成,而BMP2和GDF5在骨之间的位臵表 达,促进关节的形成。
第十四章 附肢的发育
附肢发育的研究是发育生物学的一个重要 课题。脊椎动物,特别是鸟类和两栖类附 肢(limb)的发育包含了大量的、各种各样 的诱导作用。 有尾类的蝾螈和美西螈附肢具有明显的再 生能力,是研究再生的极好模型。
第一节 脊椎动物附肢的发育
脊椎动物的附肢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器官, 每一块骨和肌肉的位臵都被精密地组织在 一起。附肢在三个基本轴上是不对称的, 但左前肢总是和右前肢呈镜面对称。 脊椎动物的附肢都是由体壁中胚层和外部 的表皮共同组成的。
一、附肢的起源
附肢场的形成:Hox基因和视黄酸RA
脊椎动物的附肢在起源上是由胚胎体壁向 外生长形成的,主要是由来自中胚层的疏 松间质形成的中央核,以及来自外胚层的 表皮两大部分组成。 附肢的原基称为附肢芽(limb bud)。附肢 芽形成的位臵在每一物种是恒定的,由Hox 基因沿身体前后轴表达的水平决定。
FGF10的表达及其在鸡肢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三、前肢和后肢的特化
Gain-of-function实验结果表明,转录因子 TBX4和TBX5分别与后肢和前肢的特化有 关。 Loss-of-function资料也表明,人类TBX5基 因缺失会导致上肢和心脏的异常,但下肢 基本不受影响。
TBX4 和TBX5在肢型特化中的作用
鸡前肢内骨的排列模式及其不对称性
孵化10天的完整鸡翅标本,示三个发育轴:近侧-远 侧轴、前后轴及背腹轴。
在所有的四足动物中,附肢发育的基本形 态发生原则(basic morphogenetic rules)是 相同的。 构建一个附肢所需要的位臵信息要在一个 三维(或包括时间在内的四维)的、相互 协调的系统中发挥作用。现在已鉴定了一 系列蛋白,在附肢近远轴、前后轴和背腹 轴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作用。
TBX4和TBX5在FGF10诱导形成的肢芽中的表达
异位表达 TBX4,可 以使FGF10 诱导形成的 前肢转变为 后肢
四、顶外胚层嵴的形成
随着鸟类和哺乳类的中胚层间质细胞进入 肢区,它们分泌的因子诱导肢芽顶端前、 后边缘的外胚层细胞伸长,形成一个增厚 的特殊结构,称为顶外胚层嵴(apical ectoderm ridge,AER)。AER是一个临时 的结构,对于附肢的继续向外生长是至关 重要的。
六、同源基因在附肢发育中的作用
现代研究认为附肢是通过特异基因在特定细 胞中的表达决定的,同源基因可用于解释 附肢发育中的所有主要现象。
同源基因决定附肢场 附肢场的边界与诱导能力有关,而此边界 是由同源基因的表达模式决定的。
渐进带的相互作用是由msx-1和msx-2基因调 节的 AER和位于其下的间质的相互作用是由msx1和msx-2基因产物调节的。 msx-1基因起初 在整个早期的附肢芽中表达,但此后变得 局限于直接位于AER下方的渐进带间质中 表达。msx-2基因起初是在AER和前部的间 质中的表达。
脊椎动物附肢中特定细胞的死亡是可遗传 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是进化过程中经自然 选择形成的。 细胞死亡在指/趾的成形过程中,特别是关 节形成和手指的分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鸭胚和鸡胚后肢原基中细胞死亡模式的比较。
noggin expression
dominant negative BMP receptor
两栖类胚胎中附肢由中胚层起源的图解
覆盖在间质细胞团表面的表皮变得稍微增 厚,同时被包裹在内部的间质细胞团向外 突出,形成肢芽(limb bud)。 肢芽形成的信号是由形成预定附肢间质细 胞的侧板中胚层细胞提供的,这些细胞分 泌的FGF10能够启动上皮和中胚层细胞之间 的相互作用。含有FGF10的磁珠(bead)异 位放臵于上皮下方,会诱导出额外的肢芽。
外胚层嵴顶端对于肢芽近远轴图式的发育是必须的。 从正在发育的肢芽中去除AER,将导致肢芽生长的停 止;在发育后期将AER去除,可得到较为完整的肢。
生长因子可以替代顶外胚层嵴。将AER切除后,移植能 释放生长因子FGF-8的玻璃珠,可使肢几乎正常发育。
背腹轴的分化
在鸡翅中,沿背腹轴有一很清晰的图式。 背腹轴的组成部分是由早期鸡胚胎预定肢 芽区域的外胚层决定,并在背腹轴之间发 育形成顶外胚层嵴。 在突变小鼠中控制着脊椎动物肢的背腹轴 的基因已经被确定。 Wnt-7a基因在肢背部 中胚层图示形成中起到关键作用。
前后轴的特化
附肢芽前后轴的极性是在肢芽能识别之前 就已特化。 有两种主要模型用来解释前后轴的特化。 一种是极化活动区(zone of polarizing activity,ZPA)可扩散形态发生子模型 (ZPA diffusible morphogen model)。另一 种是极性坐标模型(the polar coordinate model)。
附肢的向外生长涉及AER和中胚层间持续的 相互作用。 一旦中胚层诱导其上方的外胚层形成AER, AER与中胚层的相互作用对附肢的向外生 长是最重要的。 中胚层在附肢发育中也起着关键的作用。 AER起初的形成和继续存在依赖于位于其 下方的中胚层。
AER与位 于其下的 中胚层的 相互作用
由同源基因决定前后轴和指的特性 HoxD基因家族(Hoxd-9到Hoxd13)的表达 模式在小鼠附肢芽的后部边缘是重叠的。 这意味着在后部边缘产生小指的细胞表达 所有这些基因,而在前部边缘形成拇指的 细胞只表达Hoxd-9。显然,在不同Hox-D基 因的表达中存在一个编码特化前后指的模 式。
七、细胞死亡与指和关节的形成
BMP蛋白可能参与了软骨的稳定和关节的形成过程。 鸡肢形成晚期,BMP7(A)和BMP2(B)的表达。
Noggin蛋白的作用。C,16.5天正常小鼠前肢中GDF5 在关节形成处表达; D,Noggin缺陷型突变体小鼠中 不表达GDF5,也不形成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