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规划教材主编_副主编会议纪要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1
第十七章乳房 疾病
2
第十八章胃与 十二指肠疾病
3
第十九章原发 性肝癌
4
第二十章门静 脉高压症
5
第二十一章急 腹症
第二十二章腹外疝
第二十三章小肠、大 肠与肛门疾病
第二十四章泌尿与男 性生殖系统疾病
第二十五章周围血管 疾病
第十二章外科感染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浅部组织的化脓性感染 第三节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 第四节全身性感染 第五节特异性感染 第六节抗菌药物在外科临床中的应用
第二章中医外科证治概要
第一节中医外科疾病的命名与专业术语 第二节病因病机 第三节诊法与辨证 第四节治法
第三章无菌术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手术器械、物品、敷料的消毒与灭菌 第三节手术人员和患者手术区域的准备 第四节手术进行中的无菌原则 第五节手术室的设置、消毒和管理 第六节医院感染及管理现状
第四章麻醉
第一节克罗恩病 第二节痔 第三节肛隐窝炎 第四节肛周脓肿 第五节肛瘘 第六节肛裂 第七节直肠脱垂 第八节溃疡性结肠炎 第九节结直肠肿瘤
第二十四章泌尿与男性生殖系统疾病
第一节泌尿系结石 第二节睾丸炎与附睾炎 第三节前列腺炎 第四节良性前列腺增生 第五节勃起功能障碍 第六节男性不育 第七节泌尿系统肿瘤
内容摘要
本教材是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药行业“十四五”规划教材,是在第三版教材的基础上修订完成的。《中 西医结合外科学》教材编委会在肯定上版教材良好教学效果的基础上,在编写模式、内容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对 编写章节、内容作了调整和修定。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包括总论及各论两部分,以及三个附录的内容。在编写 过程中,力争遵循以下五个原则:①概念表述力求准确;②编写体例规范统一;③推陈出新,及时反映新的知识 点;④严格贯彻中医医结合思维方法;⑤紧密结合临床实用性等。。实用围绕纸质教材,增加数字化教材。通过 大量图片、视频、PPT、动画、知识网络资源、案例分析、思考与练习、模拟测试题、知识拓展等,全方位、多 角度再现课程内容,不仅极大的拓展了纸质教材的内容,而且可以随时更新内容。
中西医临床医学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中西医临床医学论文题目一、最新中西医临床医学论文选题参考1、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中药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初探2、《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解读3、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高年级学生学习现况及专业素养调查结果与对策分析4、优化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实习规划的研究5、中西医临床医学生多元化技能训练实践与探索6、中医学及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导师制新探7、谈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临床基础技能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对策8、中医院校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教学现状与反思9、高等中医院校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生物化学教学探索10、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探讨11、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基于“挑战杯”竞赛平台12、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专业思想探讨13、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伤寒杂病论》分段教习法研究14、构建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实习质量保障体系的探索15、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考核方式改革与探索16、我院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17、中西医临床医学(农村全科医师)培养方案的实践与探索18、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开设《中医养生学》的探讨19、推拿学(第2版)(供针灸推拿学.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骨伤.康复.20、高等中医药院校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质量跟踪调研分析二、中西医临床医学论文题目大全1、高等中医院校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就业观调查分析2、提高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伤寒论”教学质量的思考3、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管理考核体系的构建与对策4、整合医学教育模式下中西医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思考5、“科硕门”后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大学生思政教育现状的SWOT分析6、微课在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实验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7、浅析中西医临床医学实习生沟通能力的培养8、浅谈多媒体在中西医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9、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对本专业所开课程认知度调查与分析10、从中西医的异同谈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人才的培养11、5+3模式下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发展策略12、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教师能力要求及其培养途径的思考13、浅谈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中西医结合思维的培养14、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的办学思路与改革探讨15、优化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医用化学课程教学的探讨16、"寓教于研"--培养拔尖创新的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的实践与探索17、浅谈中西医临床医学的人才培养模式18、五年制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全科方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19、浅谈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第十学期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20、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实行导师制初探三、热门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论文题目推荐1、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实行导师制初探2、浅析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3、中医学及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导师制新探4、优化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生物化学课程体系教学的探讨5、中西医临床医学导论(全国高等医学院校中医药类系列教材)6、浅议实验教学与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素质的培养7、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做好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生物化学课程教学8、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9、对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专业思想现状的一点思考10、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全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11、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伤寒杂病论》分段教习法研究12、“科硕门”后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大学生思政教育现状的SWOT分析13、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模式探讨14、中西医临床医学概论15、关于强化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中外医学史》课程的几点浅见16、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21世纪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系列教材)17、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21世纪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系列教材)18、中西医结合内科急症学(21世纪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系列教材)19、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21世纪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系列教材)20、中西医结合外科学(21世纪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系列教材)四、关于中西医临床医学毕业论文题目1、中西医临床医学2、西医院校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3、五年制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研究4、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临床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5、新世纪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6、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的体现7、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质量标准探析8、中西医临床医学(农村全科医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9、中西医临床医学高等本科教育临床培养模式的探讨10、优化课程设置体系,推进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建设11、优化课程设置体系,推进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建设12、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临床基础技能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13、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之思考14、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15、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开设“中西医结合思维方法”课程的思考16、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动手能力的机能实验改革研究17、中西医临床医学实习教育环境的测量与分析18、对某些中西医临床医学设计和总结的分析19、机能实验改革对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质量的影响20、探析三种教学法在医学生本硕协同培养中的应用——以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为切入视点五、比较好写的中西医临床医学论文题目1、中西医结合眼科学(21世纪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系列教材)2、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1世纪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系列教材)3、中西医结合内科学(21世纪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系列教材)4、临床医技学(21世纪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系列教材)5、对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体会6、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7、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临床实训状况调查分析与对策8、历史责任与时代重托——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60年回顾与展望9、新世纪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规划教材主编、副主编会议纪要10、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文献的分类问题11、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探析12、巧用中西医结合,提高临床医学水平13、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14、优化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本科教育的实践和思考15、225001扬州大学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系肿瘤研究室16、浅议中西医临床专业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17、设置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18、五年制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教育的思路与探索19、试论中西医结合在临床医学中的效应价值20、我院增设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
中医临床医学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中医临床医学论文题目一、最新中医临床医学论文选题参考1、循证医学与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2、试论中医临床医学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设计与要求3、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对中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培养的机制探讨4、中医临床医学院临床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探讨5、中医临床医学发展战略目标与措施6、论中医临床医学现代化发展战略7、循证医学与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8、发挥中医临床医学优势的途径9、EBM与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10、云南省中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调查11、提高中医临床医学生中医骨科实习质量的探讨12、中医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学设想13、中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14、中医临床医学面临的挑战及策略15、中医临床医学研究生思想教育规律探讨16、关于中医临床医学研究生的培养17、中医临床医学中影像技术的应用18、发挥中医临床医学优势的途径19、中医临床医学现代化的思考20、微观辨证与中医临床医学现代化二、中医临床医学论文题目大全1、期待组建国家级中西结合医学科研机构专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医学基础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吕爱平教授2、构建融合中西医理论的新医药学体系——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医学基础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吕爱平教授3、浅谈中医临床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4、谈中医临床医学研究生专业特点与培养模式5、对于开展中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点工作的思考6、MEDIS:以数据仓库为核心的中医临床医学智能平台7、对中医临床医学教育的回顾及建议8、论《现代中医治疗学》对中医临床医学的历史性贡献9、中医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管理10、对实施《中医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改革方案》几个环节的意见和设想11、对某些中医临床医学设计和总结的探讨12、循证医学与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Xunzheng Medicin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linical Chinese Medicine13、台湾中医临床医学会来安徽中医学院参观14、中医临床医学流派15、中医临床个体诊疗信息采集平台的建立与中医学理论知识的重组16、开展中医药临床医学文献的系统性评述17、现代中医师承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衔接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18、对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体会19、中医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改革与实践20、临床医学中医学美学的普遍意义三、热门中医临床医学专业论文题目推荐1、状态医学是一个独立的临床医学体系--兼论中医现代化与中西医结合2、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中医课教学改革实践3、案例式教学对中医学临床医学研究生学习能力的影响4、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5、中医药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思考6、关于中医古籍文献与临床医学的交融7、与中医医学生谈肾脏病的中医临床辨证8、中医类别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衔接的培养模式探析9、切实重视临床医学中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彰显10、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临床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11、对西医临床医学生的中医学教育探讨12、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中医教学的改革与实践13、历史责任与时代重托——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60年回顾与展望14、临床医学开展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与方法15、中医院校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6、临床医学专业的中医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设想17、模块化教学法在高职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学》实践教学中的运用18、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学》教学改革中的几个关键问题研究19、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临床实训状况调查分析与对策20、以就业为导向加强高职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学》教学改革四、关于中医临床医学毕业论文题目1、循证医学对中医临床医学的启示2、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医学的灵魂3、中医临床医学现代化的发展战略4、中医临床医学现代化的发展战略5、21世纪中医临床医学发展专家谈(下)6、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医学的灵魂7、中医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8、中医临床医学现代化的思考9、中医临床医学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现状与思考10、加强中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培养的对策探讨11、联合培养中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讨与实践12、中医临床医学现代化的思考13、21世纪中医临床医学发展策略——若干临床关键问题研究思路与方法14、中医临床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质的关系15、循证医学与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16、中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平台建设与机制创新17、近两年中医临床医学教育论文发表概况及思考──《中医教育》杂志部分临床稿件分析18、中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技能培养的创新与实践19、中医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培养质控体系的构建20、中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师承教育新模式探析五、比较好写的中医临床医学论文题目1、临床医学专业中医教学的探索与实践2、促进古籍文献与临床医学的交融--编写《中医临床文献学》的几点思考3、高等中医院校非直属临床医学院建设的实践与探索4、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临床基础技能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5、浙江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质量调查分析报告——毕业生自我评价及对母校评价6、本科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学教学调查与分析7、中医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8、新中国成立后(1949—1977)中医儿科临床医学发展概述9、近35年中医儿科临床医学研究进展10、中医药院校临床医学人文课程群建设的研究与探索11、探索中医院校研究生临床医学英语教学新途径12、新世纪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规划教材主编、副主编会议纪要13、"易筋经推拿功法"的普及推广应用——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及分析14、天津市高等职业院校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实践能力培养现状与基层医疗单位中医技能需求的调查报告15、中医院校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16、临床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与思考17、“易筋经推拿功法”的普及推广应用——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及分析18、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探析19、中医药院校非临床医学专业病理病原学课程体系改革探索20、优化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学课程知识体系探索。
《中外医学史(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读书笔记模板
一扁鹊 二淳于意 三华佗
一史诗、神话中的医药 二自然哲学与医学学派 三希波克拉底及其医学理论
一亚历山大利亚医学 二古罗马医学 三古代东西方医学的交流与比较
第一节中医文 1
献整理和理论 总结
第二节本草学 2
的发展与综合 性方书的编撰
3
第三节中医临 证各科的分化
4
第四节医学教 育
5
第五节中外医 学交流
一疫病与古典欧洲文化的衰退 二基督教医学与拜占庭医学
一伊斯兰文化和希腊化时代 二阿拉伯医学的黄金时代 三阿拉伯医学成就
第二节本草学与方 剂学成就
第一节中国医政制 度的加强与医籍的
整理研究
第三节中医各科的 全面发展
第四节金元医 家学术创新与
争鸣
第五节西医学 建制化的开端
一医政制度的加强 二医籍的整理研究
第二节中医理论体 系的形成
第一节先秦与秦汉 医学
第三节著名中医医 家及其主要成就
第四节西方古 典医学的奠基
第五节西方古 典医学的发展
一马王堆汉墓出土医书 二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医书 三张家山汉墓出土医书 四武威汉墓出土医书 五其他出土医药文物
一 《黄帝内经》 二 《难经》 三 《神农本草经》 四 《伤寒杂病论》
第二节中医学在当 代医疗保健中的价
值
第一节当代医学发 展的特点与趋势
第三节当代医学面 临的主要题
一医学的学科分化、交叉与综合 二医学观念与医学模式的转变 三当代医学的发展趋势
一中医学推动“大健康”进程 二中医学哲学观对西医学的启示
一疾病谱的变化 二传染性疾病表现出的新问题 三医学发展带来的社会法律与伦理问题 四医疗卫生服务的公正与医疗保障体系
一本草的编修与药学理论的创新 二方书的编著与方论的兴起
对新世纪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呼吸衰竭》的几点商榷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
15(1)如“m越矿胁i加n胁也谢cDZ妇℃99对新世纪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呼吸衰竭》的几点商榷李楠(海南医学院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内科教研室,海南海口570102)[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呼吸衰竭;规划教材[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237(2009)Ol珈99旬2新世纪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2005年8月第1版)目前正在我院使用,作为规划教材,其内容之严谨性、先进性与科学性是毋庸置疑的,但在教学使用过程中发现该书部分章节存在内容杂乱无章、基本概念不清等一些问题。
本文参考《内科学》¨-仅就“呼吸衰竭(简称‘呼衰’)”一章中存在的值得商榷的地方提出一些看法,与同道一起探究,以期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1发病机制与病理存在的问题1.1通气不足此段中将肺泡氧分压(PAo:)写作“Pao:”,肺泡二氧化碳分压(P^co:)写作“Paco:”;从而与动脉血氧分压(Pa0:)及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混为一谈。
1.2混淆了“肺动一静脉样分流”与“肺内动一静脉解剖分流”肺动一静脉样分流,又称功能性分流,是指因肺部病变,如肺泡萎缩、肺炎、肺不张、肺水肿等引起病变部位的肺泡通气不足,通气/血流比值减小,部分未经氧合或未经充分氧合的静脉血通过肺泡的毛细血管或短路流入动脉血中,导致Pa0:降低。
而肺内动一静脉解剖分流,又称真性分流,常见于肺动一静脉瘘,肺动脉内的静脉血未经氧合直接流入肺静脉,导致Pa0:降低,是通气/血流比例失调的特例。
不难看出,两者的机制并不相同。
故而教材中之发病机制(4)该以“肺内动一静脉解剖分流增加”为小标题,若用“肺动一静脉样分流”为小标题,显然是将本该属于发病机制(3)的部分内容错位,标题与内容不一致,使学生对基本概念产生错解,不利于学[收稿日期]2008舶_30[作者简介]李楠(1965-),女,河北井陉人,副教授,硕士。
新世纪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规划教材重点
新世纪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第一版)编写说明“新世纪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中西医结合专业规划教材(第一版)”,系国家级规划教材。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委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一规划、宏观指导,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全国高等中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具体负责,高等医药院校和中医药院校联合编写的本科教材,《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一书是该套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教材是根据教育部《关于“十五”期间普通高等教育教材建设与改革的意见》的精神,为适应我国高等医药院校中西医结合教育发展的需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21世纪高素质创新人才而编写的。
一、指导思想与目标本教材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和科教兴国战略,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认真贯彻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化教材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精品战略,强化质量意识,抓好重点规划,注重专业配套,力争编写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需要的高质量教材。
二、编写原则和基本要求1. 本教材的编写,要求更新观念,体现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成果,力争使中西医结合的诊疗做到规范化,而且要适应多样化教学需要,正确把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方向。
教材内容和编写体系要体现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创造条件。
2. 编写本教材要树立质量意识、精品意识,从教材内容结构、知识点、规范化、标准化、编写技巧、语言文字等方面加以改革,从整体上提高教材质量,编写出“精品教材”。
3. 本教材一定要体现中西医结合的特点,突出继承性、科学性、权威性、时代性、简明性、实用性。
同时要注意反映中西医结合的科研成果和学术发展的主要成就。
三、教材总体设计与体例要求1. 总体设计本教材要求由下列要素构成:前言、编写说明、目录、总论、各论、附录、索引。
(1)前言:由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或教材建设研究会统一撰写。
中西医结合专业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中西医结合专业论文参考文献一、中西医结合专业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黏膜病、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2014年年会暨口腔与全身健康论坛学术会议纪要.《中华口腔医学杂志》.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5年2期.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黏膜病专业委员会.中华口腔医学会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2].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黏膜病、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2013年年会暨口腔疑难病诊治交叉学科论坛学术会议纪要.《中华口腔医学杂志》.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4年8期.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黏膜病专业委员会.中华口腔医学会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3].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医学与哲学》.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5年3期.姜如娇.吴英杰.孙杰.[4].中西医结合专业麻醉学临床带教思路与方法.《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1年12期.张迎宪.[5].浅议《中药药理学《时珍国医国药》.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8年1期.潘琳娜.黄丽萍.余日跃.二、中西医结合专业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某医学院校本科毕业生离校前焦虑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作者:梁艳.公共卫生山东大学2012(学位年度)[2].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医体质与临床证型的调查研究.被引次数:1作者:林静璎.中西医结合临床福建中医药大学2010(学位年度)[3].血管性痴呆(肾虚血瘀证)早期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案研究.被引次数:2 作者:李明秀.中西医结合专业心血管方向成都中医药大学2008(学位年度)[4].中医肾病病案质量存在的问题及思考.作者:付慧.中西医临床肾病学湖北中医药大学2010(学位年度)[5]中药、针刺和针药结合治疗对阿片依赖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作者:李瑾.中西医结合专业上海中医药大学2001(学位年度)[6]中药内服加结肠汤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作者:徐公斌.中西医结合专业白求恩医科大学吉林大学1997(学位年度)[7].基于TMSC理论的大学生就业焦虑的行为干预研究.被引次数:1作者:章莹.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南方医科大学2012(学位年度)[8].近60年来中医方剂学的发展历程.作者:陈建逢.中医医史文献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中医研究院2009(学位年度)[9].医学生学业压力、职业价值观和学校归属感的相关研究.作者:聂佳曼.基础心理学河北师范大学2014(学位年度)[10].亚健康自评量表的编制与大学生亚健康中医体质研究.被引次数:25 作者:陈晶.中西医结合临床南方医科大学2009(学位年度)三、中西医结合专业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实行导师制的探索.向楠.司银梅,2012第四届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工作研讨会[2]中西医结合专业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马克龙.汪远金.黄金玲.陈光亮.蔡标.宋睿.汪天明,2012第四届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工作研讨会[3]《中西医结合专业目录介绍(2012版)》解读及中西医结合规划教材体系(第二版)特色探析.何清湖,2013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西医结合临床高级师资研讨会[4]PBL教学法引导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思维方法的建立.闫翠环.马京华.陈金金.刘云肖,2012第四届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工作研讨会[5]试论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中医思维的培养.李莉,2011第四届第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临床教育会议[6]药理学在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培养中的重要性及教学经验的探索.龙子江.王靓.陈明.王雅娟.卞海,2012第四届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工作研讨会[7]"PBL+CTM"模式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的实践.王建国.李鑫.黄献平.胡志希.李琳,2014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诊断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年会[8]中西医结合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郑玉清,2011第四届第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临床教育会议[9]中西医结合专业用新世纪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一版)存在的一些问题的讨论和建议.陈士奎,2011第四届第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临床教育会议[10]形成性评价在男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戴宁.蒋平.陈乔,2015世界中联男科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大会、国际中医男科第九届学术大会暨第四届海峡两岸中医男科学术论坛。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
对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意义
提高综合素质
培养创新精神
规划教材注重中医药知识的系统性和 完整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
规划教材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有助 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增强实践能力
规划教材强调实践环节,有助于培养 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
对中医药学科发展的推动作用
促进学科交叉融合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教育现状
• 请输入您的内容
03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 教材的内容与特点
教材内容体系
基础理论
介绍中医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 能,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临床实践
结合临床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 高学生的临床应用能力。
实验与实践
提供实验和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和创新思维。
规划教材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部开始组织编写和出版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至今已有数十年历史。
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改革,规划教材的编写和出版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未来,规划教材将继续注重创新、实践和国际化,更好地服务于高等教育教学 需要。
02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教育现 状
规划教材的编写和实施过程中,促进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 ,推动了中医药学科的创新发展。
提升学科国际影响力
规划教材的推广和应用,提高了中医药学科的国际影响力,促进了 中医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推动学科现代化进程
规划教材的编写和实施过程中,引入了现代化的理念和技术,推动 了中医药学科的现代化进程。
05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 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是中医药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过程中,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强化已经成为内部改革的重要方向。
中医药教育的本质主要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中医药专家,推动中医药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而中医药教材则是中医药教育的基石之一,对中医药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的出版过程中,主要的目的是希望培养高素质的中医药专家团队,提高中医药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因此,在教材的编撰过程中,需要遵循严谨、科学、实用的原则,符合新时期中医药发展的要求。
同时,教材还需要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和实际应用需求,做出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中医药教育应该遵循素质教育的原则,强化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现代科技与中医药的结合,促进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
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应当注重中西医结合的理论和实践,使学生对中医药领域的完整性理解越来越深刻。
同时,还应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的临床实践操作能力,与实际应用能力,实现新型中医药人才的全面发展。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编制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中医药行业的未来发展。
教材应该符合学术前沿和实际需求,使学生始终保持对中医药事业的热情和向往,并在这一领域中发挥自己的所长。
因此,教材不能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实际应用和学生拓展视野的能力。
总之,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的出版,旨在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全面发展的中医药人才搭建基础。
教材的内容应符合实际应用需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同时,教材也应不断完善、更新与创新,为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广度与深度提供坚实的保障。
新世纪全国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医院信息系统教程_精品共86页文档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新世纪全国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医院 信息系统教程_精品
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第一版)
第一节 剂量
第二节 用法
附篇:
1.中药的命名与分类
2.中药的化学成分与疗效的关系
3.中药现代化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各 论
第八章解表药
第一节 发散风寒药
麻黄
桂枝
紫苏(附药:紫苏梗)
生姜(附药:生姜汁、生姜皮)
香薷
荆芥
防风
羌活
白芷
细辛
藁本
苍耳子(附药:苍耳草)
辛夷
葱白
鹅不食草
胡荽
柽柳
草果
第十三章利水渗湿药
第一节利水消肿药
茯苓(附药:茯苓皮、茯神)
薏苡仁
猪苓
泽泻
冬瓜皮(附药:冬瓜子)
玉米须
葫芦
香加皮
枳椇子
泽漆
蝼蛄
荠菜
第二节利尿通淋药
车前子(附药:车前草)
滑石
关木通(附药:川木通)
通草
瞿麦
萹蓄
地肤子
海金沙(附药:海金沙藤)
石韦
冬葵子
灯心草
萆薢
第三节利湿退黄药
茵陈
金钱草
虎杖
地耳草
垂盆草
连翘
穿心莲
大青叶
板蓝根
青黛
贯众
蒲公英
紫花地丁
野菊花
重楼
拳参
漏芦
土茯苓
鱼腥草
金荞麦
红藤
败酱草(附:墓头回)
射干
山豆根(附:北豆根)
马勃
青果
锦灯笼
金果榄
木蝴蝶
白头翁
马齿苋
鸦胆子
地锦草
委陵菜
翻白草
半边莲
白花蛇舌草
山慈菇
熊胆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模板.pptx
小柴胡15汤
病机 邪踞少阳,胆胃不和 功用 和解少阳
2019-11-26
谢谢你的关注
小柴胡汤16
方解
君 臣
佐
使
2019-11-26
柴胡
透、疏
黄芩
清泄胆火
生姜 半夏
和胃降逆
人参 大枣
益气扶正
甘草谢谢你的关注
小柴胡汤17
配伍特点
• 以祛邪为主,兼顾正气; • 以少阳为主,兼和胃气。
2019-11-26
蒿芩清胆汤36
加减变化 呕多 加黄连、苏叶清热止呕; 湿重 加藿香、薏苡仁、白蔻仁以化湿浊; 小便不利 加车前子、泽泻、通草以利小便。
2019-11-26
谢谢你的关注
蒿芩清胆汤37
第二节 调和肝脾
2019-11-26
谢谢你的关注
和解剂38
四 逆 散 Ⅰ类
《伤寒论》
2019-11-26
谢谢你的关注
和解剂52
半夏泻心汤 Ⅰ类
《伤寒论》
2019-11-26
谢谢你的关注
调和肠胃53
主治病机成因及症候分析
邪 在 误下 少 阳
邪热内陷 寒热互结
下伤中阳 寒邪内生
阻滞气机
升降失调
2019-11-26
谢谢你的关注
心下痞满
呕吐、下利 苔薄黄而腻 脉弦数
半夏泻心汤54
功用 寒热平调,消痞散结
方解
黄芩(苦寒) 黄连(苦寒) 半夏(辛苦温) 干姜(辛热) 人参 大枣 甘草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xxx
2019-11-26
谢谢你的关注
1
下篇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pptx
方解
朱黄当生炙 地甘
砂连归黄草 君臣 佐 使
2019-11-7
感谢你的聆听
朱砂安神1丸4
运用
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心火亢盛,阴血不足而致 神志不安的常用方。
临床应用以失眠,惊悸,舌红,脉细 数为辨证要点。
2019-11-7
感谢你的聆听
朱砂安神1丸5
使用注意
方中朱砂含硫化汞,不宜多服、久服,以防 引起汞中毒
君臣
佐
使
2019-11-7
感谢你的聆听
天王补心2丹1
配伍特点
滋阴补血治其本 养心安神治其标 标本兼顾,治本为主
2019-11-7
感谢你的聆听
天王补心2丹2
运用
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心肾阴血亏虚所致神志不 安的常用方。
临床应用以心悸失眠,手足心热,舌红 少苔,脉细数为辨证要点。
2019-11-7
感谢你的聆听
感谢你的聆听
安神剂11
主治病机症候分析 五志化火(肝火)
↓
热灼胸膈-心中懊憹
心火亢盛
热扰神明 ↓ 阴血不足-心神心体失养
失眠多梦 心悸,怔忡
阴虚有火-舌红,脉细数
2019-11-7
感谢你的聆听
朱砂安神1丸2
主治 心火亢盛,阴血不足9-11-7
感谢你的聆听
朱砂安神1丸3
感谢你的聆听
安神剂 4
立法原则 惊者平之
重可镇怯
实证 《素问·至真要大论》
中满者,泻之于内-- 虚证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019-11-7
感谢你的聆听
安神剂 5
2、适应病证
⑴心肝阳亢,热扰心神所致的心烦神乱,失 眠多梦,惊悸怔忡,癫痫等。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生理学>教学大纲(供五年制中医专业、针灸专业用)一、前言人体生理学,简称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医学教育必修的根底理论学科之一。
中医药院校的学生学习生理学的目的是把握正常人体生命活动的规律,从而为进一步学习后继的中西医根底和临床课程奠定必备的根底知识;为学习和研究中医药理论提供人体功能活动规律的全然知识和实验技能;为日后的临床医疗实践提供健康人体功能的检测标准及诊治依据。
本大纲是依据国家教育部?关于〞十五〞期间一般高等教育教材建设与改革的意见?的精神,按照国家教育部制定的中医专业和针灸专业?生理学?〔五年制〕的全然要求而制定。
大纲所涉及的专业词汇均采纳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生理学名词>(1989,科学出版社)。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系统把握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生理功能、发生原理以及内外环境因素对这些活动的妨碍,从而为后续的医学课程及临床实践提供扎实的根底知识及全然的操作技术。
在教学进程中,应致力于加强对生理学的全然理论、全然知识和全然技能的讲授和练习,要注重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考虑、科学思维、分析咨询题和解决咨询题的素养和能力;要适当介绍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医药的突出而具有启发性的成果,也适当介绍国内外生理学新进展以反映现代科学水平。
要通过创新的多种教学手段以激发和提高学生的探究、求知的学习积极性,以习惯新世纪对中医药人才的需要。
生理学教学包括理论课和实验课两局部。
在理论课方面,本大纲所列的工程内容均是要求学生学习的内容。
为表达教学方案、教学时数及本学科教学目的性,本大纲的内容按教学三级要求〔把握、熟悉及了解〕,要求把握的内容均以实线表示;要求熟悉的内容均以虚线表示;其余均为要求了解的内容。
要求把握的内容均为学生必备的医学根底知识、重点内容,要求在充分理解的根底上,能熟练把握、正确表达其全然概念、全然原理及意义,并能联系实际、分析综合、灵活应用;要求熟悉的内容是使学生能在理解的根底上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其全然概念、全然过程、生理意义及相关的妨碍因素,能熟悉其应用范围;了解的内容是要求学生了解其全然概念,应用性意义及有关的妨碍因素,包括必要的经历。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主编孙广仁(山东中医药大学)主审张珍玉(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主编孙广仁(山东中医药大学)副主编童瑶(上海中医药大学)陈文垲(南京中医药大学)主审张珍玉(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北京·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编委会名单主编孙广仁(山东中医药大学)副主编童瑶(上海中医药大学)陈文垲(南京中医药大学)编委(以姓氏笔画为序)王承平(成都中医药大学)皮明钧(湖南中医学院)曲长江(辽宁中医学院)乔明琦(山东中医药大学)孙理军(陕西中医学院)李植延(福建中医学院)吴华强(安徽中医学院)张立侠(长春中医学院洪素兰(河南中医学院)潘毅(广州中医药大学)主审张珍玉(山东中医药大学)编写说明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释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属于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是研究和学习中医学其他各门课程的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气、阴阳、五行学说)、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体质、病因、发病、病机、防治原则等。
本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是: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编写思路。
按照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五年本科《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在充分吸收以往几版教材所有优点的同时,适度增加了一些新的教学内容和研究成果,以反映中医学现代化的要求。
本教材的编写以保持中医学的传统特色为宗旨,注重中医基础理论的完整性、系统性、科学性,在对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充分阐释的同时,适度指出它们的临床指导意义,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本教材适用于中医学(包括中西医结合、中医文献、养生康复、骨伤、全科医学等方向)、针灸学、推拿学等专业五年制本科学生,也可作为中医学等专业七年制学生学习时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此推测中药狼疮静颗粒通过抑制CD 4+T 、CD 19+B 细胞过度凋亡,抑制了过量核酸抗原释放,使
自身抗体产生减少,而达到治疗SL E 目的。
参 考 文 献
1Theofilophoulos AN ,Dixon FJ.Murine models of systemic lu 2pus erythematosus.Adv Immunol 1985;37∶269—390.2Izui S ,Iwamoto M ,Fossati L ,et al.The Y aa gene model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Immunol Rev 1995;144∶
137—156.
3彭庆双,陈学荣,李世荫,等.SL E 动物模型自身免疫状况的
观察.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2;24(6)∶381.
4张亚东,邓鸿业,邓玉兰,等.BXSB 小鼠外周B 淋巴细胞凋
亡的初步研究.免疫学杂志1997;13(2)∶79—81.
5沈关心,周汝麟.现代免疫学实验技术.武汉:湖北科学技术
出版社,1995∶342.
6Iuzi S ,McConahey PJ ,Dixon FJ.Increased spontaneous polyclonal activation of B lymphocytes in mice with sponta 2neous autoimmune disease.J Immunol 1978;121∶2213.7Emlen W ,Niebun J ,K adera R.Accelerated in vitro apoptosis of lymphocytes from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 2sus.J Immunol 1994;152∶3685—3692.
8Morimoto C ,Steinberg AD ,Letvin NL.A defect of immuno 2regulatory T cell subsets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pa 2tients demonstrated
with anti
2H4
antibody.
J
Clin
Ivest 1987;79∶762—768.
9Takeuchi T ,Anaka S ,Steinberg AD.Defective expression of the 2H4molecule after autologus mixed lymphocyte reaction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patients.J Clin Ivest 1988;82∶1288—1294.
10徐志伟,邓鸿业,邓玉兰,等.凋亡细胞促进狼疮性BXSB 小
鼠发病的研究.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0;4(6)∶337—339.
(收稿:2002-07-08 修回:2003-05-06)
新世纪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规划教材主编、副主编会议纪要
2003年7月20—22日在北京京东宾馆召开了“新世纪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规划教材主编、副主编会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李振吉副局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陈可冀会长、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刘振民教授、教育部高教司康凯主任、全国高等中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胡国臣社长在开幕式上做了发言,与会代表是16门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和8门中药专业本科规划教材的主编、副主编,共100余人。
会议历时3天,主编、副主编对很多问题达成了共识。
首先明确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本科规划教材的编写是中西医结合事业发展的一件大事,作为第一版教材的编写人员其责任重大,一定要保证教材的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
其次,主编、副主编对教学大纲、编写大纲进行了细致的讨论,对各学科之间内容交叉问题也提出了解决办法,各科主编对交叉病种进行了协调、分配。
第三,对教材的编写原则及体例进行讨论,强调整套教材在编写体例上要保持一致,教材建设研究会制订出《新世纪全国高等医药
院校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规划教材(第一版)编写原则与要求》(附:编写体例模式),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制订了《新世纪全国高
等医药院校中西医结合专业规划教材(第一版)编写说明》,这些为教材编写体例的统一提供了基本保证。
第四,关于定位问题:9门
临床课程规划教材和《中西医结合医学导论》和《中外医学史》应定位在五年制本科,备选5门课程(《中西医结合急诊学》、《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中西医结合肛肠病学》、《中西医结合肿瘤病学》、《中西医结合精神病学》)应定位在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研
究生专业课、七年制本硕连读,教材可自成体系,不考虑交叉问题。
在最后的总结会上,陈可冀院士对教材提出两点要求:(1)编写的教材一定要有闪光点,不要有抄袭行为;(2)反对“搭车”,随意挂名,要体现每门教材的权威性。
在主编、副主编以及全体会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本次会议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这次会议所以获得圆满成功,是因为(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的高度重视;(2)加强了主办力量,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联合主办;(3)扩大了联办的范围,除中医院校外,还有近20所西医院校参加;(4)主编的热情参与。
这次教材编写,具有开创性意义,填补了中西医结合教育事业的空白,相信通过全体编写人员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编出精品教材,在中西医结合教材建设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
全国高等中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
・496・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年9月第23卷第9期C J ITWM ,September 2003,Vol.23,No.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