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9单元第3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教案(新教材人教版苏冀):生态系统的结构
第5课时生态系统的结构课标要求 1.阐明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等生物成分以及阳光、空气、水等非生物成分组成,各组分紧密联系使生态系统成为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统一体。
2.讨论某一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联系在一起形成复杂的营养结构。
考点一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其关系1.生态系统的概述(1)概念: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空间内,由生物群落与它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范围:有大有小,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3)结构:由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构成。
(4)类型:一般可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两大类。
(5)功能:进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1)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2)三种生物成分的比较项目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作用可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固定太阳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有助于植物传粉和种子传播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地位生态系统的基石生态系统最活跃的成分生态系统的关键成分营养方式自养型异养型实例主要是绿色植物主要是动物主要是细菌和真菌(3)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生产者和分解者是联系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的两大“桥梁”。
源于选择性必修2 P50“概念图内容”:判断以下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的什么成分?①菟丝子②硝化细菌③玉米④噬菌体⑤秃鹫⑥蜣螂⑦蓝细菌⑧结核杆菌⑨蘑菇生产者包括②③⑦;消费包括①④⑧;分解者包括⑤⑥⑨。
生态系统的概念分析(1)如图甲为热带雨林的一个场景,图乙为海洋生物的一个场景,两图中的生物和非生物成分均有植物、动物、阳光、空气、水、土壤等。
图甲与图乙中的生物能否相互交换,为什么?提示不能。
每种生物生活的环境不同,都与自己生活的非生物环境相适应,生态系统就是生物群落与它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如图为种群、群落及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据图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高三生物高考生态系统一轮复习生态系统的结构一轮复习教学案 人教版
课题: 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目标:1.生态系统的结构 I 重点:生态系统的结构 预习案:1.生态系统的概念:由○1 与它的○2 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3 。
2.生态系统类型(1)自然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4 生态系统、○5 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冻原生态系统);(2)人工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人工林生态系统、果园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3.生态系统的成分(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生产者①生物同化类型:○6 (主要是绿色植物);②地位:是生态系统的○7 ; ③作用: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把光能等转化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3)消费者①生物同化类型:○8 (主要是各级动物);②分类: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③作用:加快生态系统的○9 ,对植物的传粉、种子传播等有重要作用。
(4)分解者①生物同化类型:○10 (主要是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②地位:生态系统的必备成分;③作用:将动植物遗体、排出物和残落物中的○11 分解成○12 返回到无机环境中。
4.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1)食物链①概念: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形成的一种联系;②特点:○13 为第一营养级,消费者所处营养级不固定,一般不会超过5个营养级。
(2)食物网①概念: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的营养结构;②功能:是生态系统○14 的渠道。
校对:○1生物群落 ○2无机环境 ○3生物圈 ○4海洋 ○5淡水 ○6自养型 ○7主要成分 ○8异养型 ○9物质循环 ○10异养型 ○11有机物 ○12无机物 ○13生产者 ○14物质循环、能量流动 ○15捕食链 ○16碎食链 ○17寄生链 自主检测过关1.如图为某食物网,正确的叙述为( ) A .图中共有7条食物链B.图中成分加上细菌、真菌即为生物群落C .若能量传递率为20%,D 每增重1g ,则A 被消耗25g D .当E 减少时,短期内H 的数量将增加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单细胞水藻虽然能进行光合作用,但储存的能量和物质很少,因此不属于生产者B .消费者都是异养生物,异养生物都是消费者C .蘑菇虽然可以作为人的食物,但不属于生产者D .细菌都能分解植物的遗体,属于分解者3.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的图解,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共含有七条食物链,桉树、合欢树属于生产者B.叶状虫属于初级消费者,第一营养级C.该生态系统中袋鼬所含的能量最多D.属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蜘蛛、蜜雀 4.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生态瓶中只有一条食物链,共含有三个营养级。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专题9.3 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案(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教学案
9.3 生态系统的结构1.生态系统的结构(Ⅰ)一、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概念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两方面,即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食物链、食物网。
3.生态系统的成分(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阳光、热能、水、空气、无机盐等。
(2)生物群落类群比较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营养方式自养异养异养主要生物绿色植物动物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等作用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为消费者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有利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等分解有机物,供生产者重新利用1.食物链(1)概念: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形成的一种联系。
(2)特点: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消费者所处营养级不固定,一般不会超过五个营养级。
2.食物网(1)概念: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的营养结构。
(2)功能: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的渠道。
(3)特点:同一种消费者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据不同的营养级。
3.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高频考点一生态系统成分的判断例1.关于下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B.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物群落C.细菌与蝉之间的关系属于竞争D.蛇属于三级消费者【答案】A【变式探究】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是生产者,它是生态系统的基石B.乙是消费者,包括各种异养生物C.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能D.图中的“甲→乙”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答案】B【解析】从图中甲、乙和分解者的关系可以判断,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其中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A正确;异养生物中一部分是消费者,如大部分动物,一部分是分解者,如腐生细菌、真菌和少数动物,B错误;太阳能是生态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C正确;食物链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D正确。
高频考点二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分析方法例2.如图为非洲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食物网中共有6条食物链B.狮子在这个食物网中占据三个营养级C.狮子和野狗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D.蛇的数量减少,狮子的数量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答案】A【变式探究】如图表示一个海滩湿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第32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名师公开课省级获奖课件(必修3)
课前自主检测
知识自主梳理
考点题型突破
方向真题体验
配套课时作业
题型三 食网链和食物网数量变化分析 5.(2019·陕西咸阳模拟)如图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食物网。下 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共含有 3 条食物链 B.在该食物网中,鹰处于 4 个不同的营养级 C.蛇和鹰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 D.若兔大量减少,鹰也会大量减少
考点题型突破
方向真题体验
配套课时作业
[特别提醒] 1.三类“不一定” (1)生产者不一定是植物(如蓝藻、硝化细菌),植物不一定是生产者(如菟 丝子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 (2)消费者不一定是动物(如营寄生生活的微生物等),动物不一定是消费 者(如秃鹫、蚯蚓、蜣螂等以动植物遗体或排泄物为食的腐生动物属于分解 者)。 (3)分解者不一定是微生物(如蚯蚓等动物),微生物不一定是分解者(如硝 化细菌、蓝藻属于生产者,寄生细菌属于消费者)。
课前自主检测
知识自主梳理
考点题型突破
方向真题体验
配套课时作业
(2016·海南高考)在某一生态系统的下列组分中,能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 能的是( )
A.田螺 B.小球藻 C.大肠杆菌 D.草鱼
答案 B
解析 生态系统中,能将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的是生产者。田螺、草鱼 是消费者,A、D 错误;小球藻是生产者,能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变为 化学能,B 正确;人和动物肠道中的大肠杆菌是消费者,C 错误。
课前自主检测
知识自主梳理
考点题型突破
方向真题体验
配套课时作业
(2)根据结构图判断生态系统的成分如图所示,先根据双向箭头确定 D、 C 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和“生产者”,则 A、B 为消费者和分解者; 再根据出入箭头数量的多少进一步判断,在 D、C 中指出箭头多的 D 为“生 产者”,指入箭头多的 C 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最后根据 D→A→B, 确定 A 为消费者、B 为分解者。
《生态系统的结构》一轮复习教学设计
《生态系统的结构》一轮复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相互关系。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生态的尊重与珍爱意识,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生态环境保护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生态系统的结构与组成成分,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2.教学难点:生态系统的结构与相互关系的理解与调整。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出示图片和音频资料,让学生回忆起生态系统的定义和基本概念,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概念讲解(10分钟):以PPT形式呈现,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简单的语言,解释生态系统的结构与组成成分,如生物群落、种群、生物个体等,并讲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学习案例(15分钟):出示几个实际案例,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其作用。
4.观察实验(20分钟):选择一个生态系统图,让学生集体观察并记录,然后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察结果和观点,一起讨论生态系统的结构、组成成分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5.小组活动(15分钟):将全班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生态系统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收集相关资料,对所选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并形成小组报告。
6.小结和评价(10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强调生态系统结构的重要性和影响,并进行课堂评价。
四、巩固与提高(10分钟):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生态系统结构的理解,可以设计一些思考题、调查或课外实践活动。
五、教学资源准备:1.PPT课件:包含生态系统结构的相关图片和文字说明。
2.实例案例:挑选几个典型的案例,以图片和文字形式呈现。
3.观察实验:选择一个生态系统图,准备好相关的观察记录表。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案-1_生态系统的结构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识记生态系统的概念,能够举例说明什么是生态系统(2)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能够说出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3)用图表的方式构建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2、能力目标(1)通过分析、归纳并总结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并解决生态学上实际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构建生物学上的结构模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观点(2)理解生物学“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2.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讨论生态系统的结构难点:说明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景和森林生态系统图片导入)用语言叙述当我们漫步在森林里面可以看到的一些成分,最终引出森林是一个生态系统一、生态系统的概念提问除了森林生态系统以外,还有哪些常见的生态系统总结生态系统的概念,并引导学生判断下列哪些属于生态系统①内蒙古草原上的所有生物②密云水库中全部的生物及其无机环境③一个果园中所有的苹果及其无机环境;④一个池塘二、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份简单介绍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在课件中例举常见的生物,引导学生判断他们属于生态系统的哪种成分提出问题:生态系统中哪一成分更重要。
引导学生将成分和他们之间的作用进行连线引导学生思考判断:①所有植物都是生产者②所有动物都是消费者③所有细菌都是分解者用课件出示练习题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引导学生讨论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联系() ,引导学生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展示各成分之间的联系①不同种类的生物获取物质和能量的途径②不能种类的生物能否将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物归还给无机环境总结:正是由于生态系统中各组成成分之间紧密联系,才使生态系统成为一个统一整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用课件出示练习题食物链和食物网引导学生写出,虫、食虫鸟、植物阳光、细菌组成的食物链引导学生说出课件的食物链的营养级,并提出问题一种生物的营养级是固定不变吗引导学生讨论合作探究三(食物网)引导学生对食物网和食物链进行总结小结引导:1、学习了几个概念2、包括几方面内容。
(新人教版)高考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03讲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教案(生物)
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结构1.生态系统的概述(1)概念: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范围:有大有小,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3)结构:由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构成。
(4)功能:进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1)各成分的作用及地位生产者和分解者是联系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两大“桥梁”。
3.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1)食物链①概念: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形成的一种联系。
②特点:起点是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终点是最高营养级,一般不会超过5个营养级。
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
③营养级与消费者级别的关系:消费者级别=营养级级别-1。
(2)食物网①概念: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结构。
②形成原因:生态系统中,一种绿色植物可能是多种植食性动物的食物,而一种植食性动物既可能吃多种植物,也可能被多种肉食性动物所食。
③特点:同一种消费者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据不同的营养级。
(3)食物链和食物网的作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诊断辨析(1)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
(×)提示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二是营养结构,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
营养结构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考生最易遗漏的知识点。
(2)生产者都是自养生物,但未必都是植物;消费者营异养生活,但未必都是动物。
(√)(3)细菌都是分解者,但分解者并不都是细菌。
(×)(4)生产者、分解者是联系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与生物群落的桥梁,其中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5)理论上分析,只有消费者不是生态系统必需的基础成分。
(√)(6)在捕食食物链中,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占据最高营养级的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动物。
(√)提示高中生物中的食物链,实际上是捕食食物链,它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通过捕食关系形成的,不包括分解者、寄生生物,也不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生物一轮复习第9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3讲生态系统的功能含解析必修3
第33讲生态系统的功能一、选择题1.根据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与普通稻田生态系统相比实现了能量多级利用B.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大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C.水产养殖业为充分利用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应以食物链长的鱼类为养殖对象D.营养级越高的生物种群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所获得的能量越少答案C解析桑基鱼塘生态系统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A正确;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由于投放饵料,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往往大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B正确;食物链越长,能量在流动过程中的损失越多,故水产养殖业应以食物链短的鱼类为养殖对象,C错误;根据生物富集作用和能量逐级递减的特点可知,营养级越高的生物种群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所获得的能量越少,D正确。
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富营养化水体出现水华现象,可以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B.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初始来源只有太阳能C.食物链各营养级中10%~20%的能量会被分解者利用D.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答案D解析水华是大量无机污染物排到江湖中导致藻类大量繁殖,为物质的再生利用,说明物质循环利用的特点,A错误;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主要为太阳能,也可源自某些无机物氧化释放的能量,B错误;生态系统中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其传递效率是10%~20%,即10%~20%的能量被下一营养级所同化,分解者不存在于食物链中,C错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和循环往复性,因此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光合作用、根的吸收进入生物群落被生物利用,D正确.3.如图为一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图中字母A、B、C、D、E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字母a、b、c、d表示能量,数字表示生理过程或能量流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两种生物成分除生产者外,还有EB.图中生产者体内储存的有机物中的能量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C.食草动物排出的粪便中的能量包括在图中的⑧内D.图中的生产者通过⑥过程可获得E中的能量答案A解析图中的E是分解者,生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两种生物成分是生产者和分解者,A正确;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即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能量,而不是生产者体内储存的有机物中的能量,B错误;B为食草动物,其排出的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B的同化量,是草同化量的一部分,应包括在图中的⑤内,C错误;分解者中的能量不能被生产者再次利用,D错误。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讲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案新人教版
第3讲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知识体系——定内容核心素养——定能力生命观念通过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及能量流动的过程,建立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及生命系统的物质和能量观理性思维①通过构建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模型,培养运用模型分析问题的能力②通过分析食物链(网)中各营养级生态的数量变动情况及能量流动过程图解,培养运用逻辑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科学探究通过总结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形成学以致用,关注生产生活的态度1.生态系统的概念由生物群落与周围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2.生态系统的类型:(将a~j按类型入座)a.海洋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c.城市生态系统d.森林生态系统e.农田生态系统f.果园生态系统g.冻原生态系统h.淡水生态系统i.荒漠生态系统j.人工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a、h陆地生态系统:b、d、g、i人工生态系统:c、e、f、j3.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两方面,即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食物链、食物网。
(1)组成成分成分范畴作用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阳光、热量、水、空气、无机盐等生物群落中物质和能量的根本来源生产者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把光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从而可以被生物所利用消费者主要指动物等异养型生物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对植物的传粉、种子传播等具有重要作用分解者主要是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将动植物遗传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返回到无机环境中,供生产者重新利用(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①食物链A.概念: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形成的一种联系。
B.实例:C.表现形式:起点总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最高营养级)。
D.营养级:一般不超过5个营养级。
a.植物(生产者):第一营养级b.动物所处营养级级别=消费者级别+1E.食物链中的捕食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通常不会逆转。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9单元 第3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讲义 新人教版必修3
第3讲生态系统的结构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成分1.生态系统的概念由生物群落与周围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2.生态系统的类型(将a~j按类型填充)a.海洋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城市生态系统d.森林生态系统 e.农田生态系统 f.果园生态系统g.冻原生态系统 h.淡水生态系统 i.荒漠生态系统j.人工林生态系统类型陆地生态系统:b、d、g、i3.生态系统的结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4.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阳光、热能、水、空气、无机盐等。
(2)生产者:自养生物,主要指绿色植物。
(3)消费者:主要指动物。
(4)分解者: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等。
1.判断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成分叙述的正误。
(1)食物网中的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提示】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共同组成,而食物网中的生物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
(2)某河流中所有的生物和底泥共同组成河流生态系统。
(×)【提示】生态系统包括该区域内所有的生物和无机环境,即所有生物、底泥、水及阳光等因素。
(3)我国南方热带雨林中分解者的代谢活动比北方森林中的弱。
(×)【提示】湿度相对较高的南方热带雨林中分解者代谢活动较北方森林中强。
(4)消费者都是动物,都营异养生活。
(×)【提示】寄生细菌属于消费者。
2.甲、乙两图均为生态系统成分及结构关系图,试解读:图甲图乙(1)用数字及文字指出图甲中生态系统的四种组成成分分别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甲中哪些成分共同构成生物群落?它们是否都参与食物链、食物网的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案-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设计
5.1 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设计一、设计思想生态系统的结构是生态系统功能能够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和存在的表现形式。
学生只有理解并掌握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对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才有一个全面深入的理解,从宏观的角度去理解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将理论联系实际把本章的前后知识串联成网,为今后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在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中认为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
教师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想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学生容易受好奇心的驱使,对探究未知的结果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本节课教师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指导学生探究相关的问题,并结合自主性学习,让学生从更深的层次去思考影响生态系统的因素及其综合作用的结果。
从中得出生态系统的成分及生物之间的关系。
教学采用讨论多边互动的形式,教师巧妙地用生活实例创设问题情景,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下展开师生之间的共同讨论,让学生在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下来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教师恰到好处地画龙点睛并有目的、有计划、有次序地进行课堂教学。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营养结构;(2)理解生态系统的整体性;(3)理解营养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归纳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分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培养学生分析和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理解生态系统各组分的相互关系,明确“人是生态系统中一员”,应自觉保护生态。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1)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及关系。
(2)食物链和食物网。
2.教学难点食物链和食物网、营养级和消费级几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设计1.展示图片,引入课题师生首先快速回忆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的概念,并课件展示各种生态系统图片,简要介绍生态系统的范围,并由此引出“生态系统的结构”的学习。
在展示的图片中有两张是学生熟悉的池塘生态系统,教师设置问题串引导学生思考:(1)池塘生态系中有那些生物?(2)按照不同种类生物的营养方式和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进行归类?(3)除了生物外还有其他成分吗?它们对生态系统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吗?为什么?在学生思考和讨论中,师生共同归纳出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
2022版新高考人教版生物(江苏专用)一轮学案:必修3第9单元第3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
第3讲生态系统的结构课标要求核心素养1.阐明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等生物因素以及阳光、空气、水等非生物因素组成,各组分紧密联系使生态系统成为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统一体2.讨论某一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联系在一起形成复杂的营养结构1.生态系统属于生命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能保持相对稳定(生命观念)2.比较生产者与消费者、分解者的异同;根据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功能,构建食物链和食物网模型(科学思维)考点一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1.生态系统的概述(1)概念: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范围:有大有小,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3)类型:可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两大类。
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1)非生物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生物成分比较项目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营养方式自养异养异养生物类型①光合自养生物:绿色植物和蓝藻等;②化能合成生物:硝化细菌等大多数动物;寄生的植物(如菟丝子)、某些微生物腐生细菌、真菌和少数动物地位生态系统的基石,主生态系统最活跃的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要成分分关键成分作用①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把光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②为消费者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①加速物质循环;②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泄物分解成无机物,供生产者重新利用(人教版必修3 P88“旁栏思考题”改编)一个动物园中的全部动物是一个系统吗?全部动物和植物呢?为什么?提示:动物园中的全部动物不是一个系统,因为不同种动物是分开饲养的,彼此之间没有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同理,动物园中的全部动物和植物也不是一个系统。
1.河流中所有生物和底泥共同组成河流生态系统。
(×)提示:生态系统包括该区域内所有的生物和无机环境,包括所有生物、底泥、水及阳光等因素。
2.生产者都是绿色植物,分解者都是微生物。
(×)提示:生产者不一定是绿色植物,如硝化细菌;分解者主要是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和某些动物,如蜣螂等。
高中生物 《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3一、教学设计思想按照新课程标准主体性教学理念设计教学。
教师通过设计系列课内外活动——“生态调查”、“与你分享”、“我最重要”、“绿色生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以多种方式,多种途径主动参与学习,增大学生主体性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使学生在各自的水平上都得到发展。
二、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本课题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生物》(人教版)必修③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的第一节。
该节是全章的重点,因为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是生态学中最主要的概念和原理,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后4节内容的前提,也是学生构建生态学知识结构和树立环保意识的基础。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实例是池塘生态系统,但学生对池塘生态系统的浮游生物缺乏感性认识。
在各类型的生态系统中都含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组成成份,这些成分之间通过物质和能量的联系形成一定的结构,学生对此较难理解,因此,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整体是本节的教学难点。
三、教学目标设计1、知识目标:(1)举例说明什么是生态系统(2)说出生态成系统的组成(3)尝试构建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2、能力目标(1)通过水池生态调查,学生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2)通过“与你分享”、“我最重要”活动,培养学生组织文字,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绿色生活”活动培养学生获取、筛选、处理信息的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4)通过对教材插图的分析、理解、归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识图能力。
分析归纳能力。
3、情感目标(1)通过“与你分享”活动和“我看‘放生’”讨论,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环保意识。
(2)明确人作为消费者,也是生态系统的一员,应当注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生态学原理。
四、教学素材、媒体选择与设计根据本节课特点,素材选择宜简单,并尽可能取自学生,增强课堂的亲和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媒体选择微机的PPT和实物展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讲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结构(Ⅰ)1.生态系统属于生命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能保持相对稳定。
(生命观念)2.比较生产者与消费者、分解者的异同;根据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功能,构建食物链和食物网模型。
(科学思维)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1.生态系统的概念: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1)非生物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生物成分比较项目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营养方式自养异养异养生物类型①光合自养生物:绿色植物和蓝藻等;②化能合成生物:硝化细菌等大多数动物;寄生的植物(如菟丝子)、某些微生物腐生细菌、真菌和少数动物地位生态系统的基石,主要成分生态系统最活跃的部分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关键成分作用①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把光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①加速物质循环;②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泄物分解成无机物,供生产者重②为消费者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新利用1.河流中所有生物和底泥共同组成河流生态系统。
(×)提示:生态系统包括该区域内所有的生物和无机环境,包括所有生物、底泥、水及阳光等因素。
2.生产者都是绿色植物,分解者都是微生物。
(×)提示:生产者不一定是绿色植物,如硝化细菌;分解者主要是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和某些动物,如蜣螂等。
3.生态系统的结构只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
(×)提示: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4.理论上分析,只有消费者不是生态系统必需的基础成分。
(√)5.分解者是联系外界环境与生物群落的桥梁。
(√)1.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与细胞呼吸等同吗?请说明理由。
提示:不能完全等同。
微生物分解作用是微生物分泌酶到细胞外,将细胞外的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也可能生成无机物),然后再吸收进入细胞,微生物分解作用包括体外有机物分解和体内细胞呼吸作用。
2.如图表示某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
图中组分1、2、3能否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简要说明理由。
提示:不能。
图中的组分1是生产者、组分3是消费者、组分2是分解者,而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除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外,还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3.探究蚯蚓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分解生活垃圾的速率,请写出该实验的基本思路。
提示:先控制不同的环境温度,然后利用等量的生理状态相同的蚯蚓去分解等量的相同的生活垃圾,在相同的条件下处理一段时间后,检测并比较生活垃圾的剩余量。
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分析与判断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B.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主要是需氧型和厌氧型C.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D.一种生物只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生物成分C[在生态系统中,不是所有动物都是消费者,如蜣螂、蚯蚓为分解者,A错误;多数细菌是分解者,但硝化细菌、铁细菌、硫细菌和光合细菌等是生产者,B错误;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C正确;一种生物可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不同生物成分,如猪笼草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是生产者,在捕食虫子时为消费者,D错误。
] 2.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各成分关系简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是生产者,它是生态系统的基石B.乙是消费者,包括全部的动物C.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能D.图中的“甲→乙”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B[乙是消费者,包括大部分的动物、寄生细菌等。
一部分动物属于分解者,由此判断B项错误。
]生态系统成分的判断方法(1)根据生物类型判断生态系统的成分①自养型生物=生产者:自养型生物包括光能自养生物(绿色植物和蓝藻等)和化能自养生物(硝化细菌、硫细菌、铁细菌等),它们都是生产者。
②捕食或寄生异养型生物=消费者:异养型生物不能直接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而是以捕食或寄生方式获取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它们都是消费者。
③腐生异养型生物=分解者:腐生异养型生物能把动植物的遗体、残枝败叶转变成无机物,包括少数的动物(如蚯蚓等),它们都是分解者。
(2)根据结构图判断生态系统的成分,如图所示:①根据双向箭头确定C 、D 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或生产者,则A 、B 为消费者或分解者。
②根据出入箭头数量的多少进一步判断:在C 、D 中指出箭头多的D 为生产者;指入箭头多的C 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③根据D→A→B,确定A 为消费者、B 为分解者。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1.食物链(1)概念: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形成的一种联系。
(2)特点: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消费者所处营养级不固定,但一般不会超过五个营养级。
(3)表现形式⎩⎪⎨⎪⎧ 起点:生产者终点: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动物,即最高营养级(4)单向性:食物链中的捕食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通常不会逆转。
2.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营养级间的关系(连线)3.食物网(1)概念: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结构。
(2)形成原因:生态系统中,一种绿色植物可能是多种植食性动物的食物,而一种植食性动物既可能吃多种植物,也可能被多种肉食性动物所食。
(3)功能: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4)特点:①同一种消费者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据不同的营养级。
②在食物网中,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可能出现多种,如两种生物可同时存在捕食和竞争关系。
1.食物链中某营养级指的是某种生物或种群。
(×)提示:食物链中的某个营养级指的不是一种生物或一个种群,而是指处于该营养级的所有生物。
2.在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中,食物网可使每种生物都限定在同一营养级上。
(×)提示:杂食性动物在食物网中所处的营养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依据其食物来源不同,可以处于多个营养级。
3.食物网中的两种生物之间只有捕食关系。
(×)提示:食物网中的两种生物之间,可能存在捕食和竞争两种种间关系。
4.假设将水稻田里的杂草全部清除掉,稻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营养级数减少。
(×)提示:杂草与水稻同属第一营养级,去掉杂草并未使能量流动中的营养级减少。
5.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是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
(√)食物链(网)中各营养级生物数量的变动分析1.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的生物减少对其他物种变动的影响食物链中若处于第一营养级的生物减少,直接以其为食物的第二营养级生物因食物缺乏而数量减少,又会引起连锁反应,致使第三、第四营养级生物依次减少。
2.“天敌”一方减少,对被捕食者数量变动的影响一条食物链中处于“天敌”地位的生物数量减少,则被捕食者的数量变化是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
3.复杂食物网中某种群数量变化引起的连锁反应分析(1)以中间环节少的作为分析依据,考虑方向和顺序为从高营养级依次到低营养级。
(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所以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需要考虑生产者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1.错综复杂的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
在一个较小的草原生态系统中,由于气候原因导致种群数量很少的一种昆虫在该草原绝迹,但是对该生态系统中其他物种的数量基本没有影响,其原因是什么?提示:该种昆虫在食物网中的位置被其他同营养级的物种替代。
2.如某生态系统中生物体内残留有机汞的情况如下表,写出相关食物链及分析依据。
生物体 A B C D E有机汞浓度/(mg·L-1) 0.05 7 0.51 68 0.39提示:。
有机汞存在生物富集现象,即随着营养级的增加,汞浓度增加,两者在数值上呈正相关,所以从表中有机汞浓度的大小可推知该生物营养级的高低,从而判断各生物能量值的大小。
3.在某生态系统中,一条食物链上一般不超过5个营养级,试表述原因。
提示:生态系统的能量随营养级升高而沿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流经5个营养级后所剩下的能量不足以再维持一个种群生存的最小需要量。
食物链(网)的分析1.(2019·云南师范大学附中高三月考)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食物链(网)和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共同组成了生态系统的结构B.食物链(网)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主要渠道C.增加或延长果园中的食物链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食物网中表示的都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捕食关系D[食物网的生物中,通常一种生物可以以多种生物为食,一种生物可以被多种生物所食,所以食物网的生物之间可能存在捕食和竞争关系,D错误。
]2.(2019·湖北重点中学高三联考)如图是某陆生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
下列各项叙述中错误的是( )A.此生态系统中有8条食物链B.多种生物在食物链中占有不同营养级,使食物链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C.在甲→丙→丁→辛这条食物链中,辛属于三级消费者、第四营养级D.该图仅体现了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未体现的成分是分解者D[该图仅体现了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未体现的成分是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D错误。
]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生物数量的变化分析3.如图是某池塘生态系统中的两条食物链,大量捕捞花鲢后,种群将有所变化,下列能正确反映短期内种群总重量增长率变化趋势的是( )A.绿藻上升B.白鲢下降C.水蚤下降D.乌鱼上升B[由于水蚤天敌减少,水蚤数量增多,水蚤以绿藻为食,水蚤增多导致绿藻减少,A、C错误;由于绿藻减少,白鲢和水蚤种间竞争加剧,并且由于花鲢减少,乌鱼会以白鲢为主食,因此白鲢的数量会减少,B正确;乌鱼以花鲢和白鲢为食,花鲢和白鲢数目都减少,导致乌鱼数量减少,D错误。
]4.如图所示某湖泊的食物网,其中鱼a、鱼b为两种小型土著鱼,括号内前一数值表示一年内该生物摄取的总能量,后一数值表示一年内该生物同化的总能量,单位为J/(cm2·a)。
若引入一种以中小型鱼类为食的鲈鱼,请回答以下问题:(1)图中有________条食物链,鱼b和小型浮游动物的关系是________。
(2)若引入鲈鱼,则鲈鱼在该食物网中处于________营养级。
鲈鱼的引入,短时间内将导致浮游植物的数量变化是________。
在短时期内,鲈鱼的种群增长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图中有4条食物链,分别是浮游植物→大型浮游动物→鱼a,浮游植物→小型浮游动物→鱼a,浮游植物→鱼b,浮游植物→小型浮游动物→鱼b。
鱼b捕食小型浮游动物,两者为捕食关系,鱼b和小型浮游动物都捕食浮游植物,两者为竞争关系,因此鱼b和小型浮游动物的关系是捕食、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