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2020年部编版中考语文考点29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
2020届古代诗歌鉴赏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PPT
(1)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上片的前两句写诗人日暮登楼所见,寥寥几笔,由下及 上地勾勒出一幅苍茫的画卷。 B.本词用字精妙,“芙蓉落尽天涵水”中“涵”字写出了 天空苍茫、水天一色的特点。 C.“贴云寒”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双燕背飞的心理感受, 更寄寓了诗人内心的凄凉。 D.此词上片主写景,下片主言情,用语清婉雅丽,情真意切, 不失为赠答词中的佳作。
现出了边关的孤寂; “寒”字展现了入秋以后的边塞天气的寒冷,展现 了边关的肃杀、荒凉。二字的运用表现了边塞将
士战斗生活的艰辛。
塞下曲 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①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②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2)这首诗中作者写了两种人,试简析作者对这
两种人的态度。
虞美人(舒 亶①)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
倚阑看。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
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②。
【注】①舒亶(dǎn):宋神宗时任御史中丞,获罪罢官,写 此词寄赠江南友人公度。②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南朝宋陆凯 与范晔是好友,陆凯自江南寄梅花一枝到长安给范晔,并赠诗 曰:“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解析:C “贴云寒”不是拟人手法,状飞行之高,高处生寒,由 联想而得。着一“寒”字,又从视感而转化为一种心理感受,暗 示着离别的悲凉况味。“寒”表面写天气,实指诗人心境。
虞美人(舒 亶①)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②。
(2)本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又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全词简要 分析。 答案(1)表达了词人罢官之后的孤寂和落寞, 对他乡友人的思念之情, 想 得到友人慰藉的渴望之情。 (2)①直抒胸臆,“浮生”一句写光阴荏苒,自己寂寥寡欢,只能借酒浇愁,孤 独一生; ②借景抒情,借日暮时分登楼所见的花残香消、烟波荡漾与双燕分飞来寄 托内心的孤寂; ③用典,化用陆凯折梅相赠的典故, 表达渴望得到友人慰问的心情; ④虚写,下片后两句设想友人想念自己, 更能显出念友情深。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题型一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 ——站在更高处眺望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 把握其思想感情,分析其社会意义及其深层内涵,并对主观 和客观两方面的元素加以评价。从近些年的高考卷来看,真 正要求对诗歌的思想内容做出评价的试题不多,倒是要求分 析概括诗歌思想感情的试题较多。主要命题点体现在提炼情 感主旨和理解诗句意义两方面。
(5)《南乡子》(王安石)“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 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 绕水恣行游。 上尽层城更上楼。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 流”。_昔__盛__今__衰__之_愁______
(6)《蝶恋花》(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 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 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 人憔悴”。__思__念__恋__人_的__孤__独__之__愁_____
2.答题:用好术语,因题而异
如答“惜别之情”“关切之情”,“惜别”“关切”是术语,如 将“惜别”改为“舍不得”,“关切”改为“不放心”,虽然意 思也能表达清楚,但不是术语,总让人觉得别扭。同样的意思用 自己的话回答,既不准确,也容易丢分。因此,最好使用感情术 语。常用的感情术语有:惆怅、苦闷、闲适、愁苦、欢乐、悲伤、 忧郁、感伤、寂寞、孤独、烦恼、沉闷、焦急、离恨、哀怨、忧 愁、迷恋、思念、恬淡、仰慕、同情、憎恶、激愤、欣喜、欢快、 向往、忠贞等。
[解题流程]
第一步:划分诗歌的层次。
前两联由一“兴”字点出,后两联为一“忧”字包含。
第二步:根据内容体会感情。
“兴”乃因一线希望而引起——赴阙召对,将面陈恢复大计,若 建议被朝廷采用,则夙愿得偿。“忧”则是希望渺茫的表现—— 面对现实,他深知孝宗的软弱,国家前途如满目衰败之秋景。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答案:①第一首以一笑否定小儿误喜自己容颜未老,以风趣面对衰老,体现超 旷闲逸;②第二首将身世的不幸和社会的不平蕴藏在父老相迎的热闹与独立数过 人的寂寞中,不显沉痛,体现超旷闲逸;③第三首直写诗人久困中渴酒思肉,期 待邻人送上酒菜,以真率写与邻人的深厚感情,不以久困为意,体现超旷闲逸。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④ 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羁旅愁思
思乡 思亲念友 怀人 ⑤ 边关思乡
闺中怀人
陆游《书愤》 王昌龄《从军行》
辛弃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屈原《涉江》 温庭筠《商山早行》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王昌龄《闺怨》
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昔盛今衰的感慨 借古讽今的情怀 生活 青春易逝的伤感 杂感 仕途失意的苦闷 ⑥ 告慰平生的喜悦 品格气节的自白 谈禅说理的感慨
寂寂东坡一病翁,白须萧散满霜风。 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
其二 父老争看乌角巾,应缘曾现宰官身。 溪边古路三叉口,独立斜阳数过人。
其三 北船不到米如珠,醉饱萧条半月无。 明日东家知祀灶,只鸡斗酒定膰②吾。
【注】 ①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大诗人苏轼由惠州(今属广东省)贬所再贬儋州(治 所在今海南省儋州市西北,辖境在今海南省西部地区),时已64岁,且病魔缠身,正处于 “食无肉,居无室,病无药,出无友”的困境。此年岁末,作《纵笔三首》。②膰:古 代宗庙祭祀用的熟肉。这里“膰”当动词“馈”,进食于人。只鸡斗酒:汉·曹操《祀故 太尉桥玄文》:“殂逝之后,路有经由,不以斗酒只鸡过相沃酹,车过三步,腹痛勿 怪。”
课本复习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 到碧霄。”(刘禹锡《秋词》)诗歌表达了什么观点态度?请试作简析。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1
(湖北卷) (1)两首诗都应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手
14.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法 (2分) 第一首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
华清宫 吴融 宫外飞血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成阴,温暖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 如春。(1分)第二首今昔(或时间)对比:昔日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 过华清宫 李约 (1分)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1)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 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 说明。(4分) (2)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第一首诗通过写景状物,鞭挞无视人民疾苦、 (4分) 沉湎于享乐的统治者。(2分)第二首诗通过咏史 抒怀,讽刺统治者荒淫误国,感叹王朝的兴衰。
答案】本诗前两联是从三个方面照应诗题中的“笼”字 【注】①纳兰性德,清王室贵族。②金衣:黄莺别名金 作者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怀(1分)借黄莺表达了虽处在金
的:从动作方面描写黄莺被迫在笼中栖息,(1分)从心 衣公子。 衣翠幕之中,虽长有一样的翅膀,纵然在同样的季节, 理方面写黄莺在笼中焦躁不安,(1分)从声音方面写黄 (1)简要分析,本诗前两联是怎样照应诗题中的“笼 却受到雕笼的束缚不能一样展翅高飞(1分),寄托追求 莺在笼中感受不到春的温馨而悲啼的情状。(1分)所以, 字的。(3分) 自由而不得的不满,怀才不遇(或“白白浪费青春年 虽未提一“笼” 字,但也写出了“笼”这个特殊环境对 华”)的怨恨。(1分) 莺的影响。(3分)
(1)简析“遍”“稀”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
初晴游沧浪亭 苏舜钦 夜雨连明春雨生,娇云浓暖弄微晴。 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鸽相对鸣。 8.诗歌意境上有何突出特点?表现了诗人怎样 意境上突出了静的特点。(2分)表现了作者对 的情感?(4分) 优美大自然的热爱。(2分) 9.这首诗表达技巧上很有特色,请分条简要阐 明。(4分)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教案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考点阐释】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是诗人用诗化的语言来反映现实生活和表现思想感情、生活态度、个人理想和政治倾向等。
所设的考点一般是对思想内容的理解,对其情感基调的把握,对其社会意义的分析和对其社会价值的评判,一般不单独设题,而往往与形象、语言或表达技巧联系在一起。
一、评价主旨类常见术语二、常见古诗的内容主旨和思想感情按诗歌体裁分类(一)山水田园诗:山水诗源于南朝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
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
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诗的中间两联往往对仗工整。
(二)边塞征战诗: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频繁,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盛唐的边塞诗基调是豪迈、爽朗、一往无前。
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
”即使是艰苦的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
到了中、晚唐,国势渐衰,虽然诗人也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但悲壮惋伤的成分多了起来。
如“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到了宋代,国家在民族斗争中一直处于劣势,外侮不断,国难当头,在边塞征战诗中流露出来的感情,就更多地体现为报国无门的愤懑,如陆游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三)咏史怀古诗:以历史为主要内容,对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成败、朝代的兴衰发表评论,抒发感慨。
或感怀身世,或借古讽今,或怀古论事。
标题一般是古迹名、古地名,或直说“怀古”。
(四)别离贬谪诗: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
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或折柳相送或高歌送别,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
Ⅳ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
Ⅳ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编辑:吕小欢审核:潘金萍把关:潘小燕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思想感情,分析其社会意义及其深层内涵,一般指对诗歌作品的主旨分析、背景分析、价值意义分析以及感情基调的把握。
分析、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必须借助对诗歌形象的分析,联系写作背景等因素从作品的整体上去把握,不能只抓住片言只语就轻易下结论,对有些作品还要从作者所描绘的情景中把握作品的言外之意。
所谓“评价”大多是对写了什么、内容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作出判断。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真正要求作出评价的不多,即使是涉及这一层面,也多是开放性的题目,考生可任选一个角度作答,言之成理即可。
倒是分析概括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试题比较多。
诗歌的思想内容与诗歌的题材有密切关系,如果从题材的角度对诗歌进行一个大致的分类,把握各类题材诗歌内容的共性,这对考生解读某一首具体诗歌的思想内容是大有好处的。
在此,我们把诗歌分为送别抒怀诗、羁旅思乡诗、边塞征战诗、山水田园诗、怀古咏史诗、即景感怀诗、即事感怀诗、咏物抒怀诗这八类,分别作些说明。
1.送别抒怀诗。
送别抒怀诗是高考命题选取较多的一类诗歌,它的思想内容主要表现在抒发离愁别绪、别后思念之情等方面。
在古代,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动辄一别多年,甚至再会无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
士大夫们送别,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常常写诗送给行者(送别),或留给居者(留别)。
因此,赠别类的诗词在唐宋诗词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类诗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
题:(2013·湖北卷)(文本《临江仙》见第145页)这首词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试题解析〗此题从概括送别抒怀情感角度命题。
解答此题,可先参看标题和注释,梳理词作的内容,最后依题作答。
这首词的大意是:还记得当年在金銮殿一起及第,在繁华的首都春风得意的情景。
到如今年事已高,官职微小,流落天涯,十年歧路,白白辜负曲江之花。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考点综述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诗歌鉴赏考查的重点,考题一般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
考查的形式为:(1)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2)分析诗歌的思想情感;(3)评价诗歌中蕴含的观点态度。
复习思路复习本讲应先预习[学之窗]中的常见思想情感的主要类型,从整体上对古代诗歌的感情表达方法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对于[师之说]中的题目,要先看[思路分析],接着尝试解题,最后校正自己的思路。
要用好[梦之旅],这一部分的题组对训练解题思路比较实用。
一、评价主旨类常见术语表解术语解释言近旨远语言浅近易懂,主旨深远。
言简意丰语言简洁,内容丰富。
意在言外言外之意,言在此而意在彼,弦外音,味外味,言有尽而意无穷。
含蓄蕴藉委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意含而不露,或表达得含蓄,耐人寻味。
二、常见古诗的思想感情表解[第一组(按诗体分类)](一)咏史类思想情感示例1.借古讽今,抒发昔盛今衰,古今变化的感慨。
刘禹锡《石头城》《乌衣巷》、姜夔《扬州慢》2.借古人的遭遇来类比自己的遭遇,抒写怀才不遇之叹,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伤,或对现实不重用人才进行批评。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
杜甫《蜀相》(二)边塞诗思想情感示例1.表达的情感多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或表现战士勇于杀敌;或抒发保家卫国的决心。
气魄沉雄、慷慨悲凉。
王昌龄《从军行》2.揭露战争的残酷性、非正义性。
表现对战争的厌恶,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杜甫《兵车行》、范仲淹《渔家傲》(三)山水田园诗思想情感示例1.表现静谧美丽的自然环境,诗人往往从山水中体验人生的真谛或借山水来阐释其人生观、世界观。
杜牧《山行》2.表现了古代士人的隐逸情怀,主要抒发诗人的恬适的生活情趣。
陶渊明《归园田居》、王维《山居秋暝》(四)离别诗思想情感示例1.诗人被迫背井离乡,思乡、思亲情结郁积不解,便发而为诗,以此寄托乡思或羁旅行役之情。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答题步骤 1.根据诗句描述内容,分析所涉及的诗句 .根据诗句描述内容, 具体写了什么。 具体写了什么。 2.揭示情感。采用的作答形式是“描写 .揭示情感。采用的作答形式是“ 了……,抒发了 ,抒发了……”。 。
二、评价观点态度 作者的观点态度包括:对事物、人物的态度, 作者的观点态度包括:对事物、人物的态度, 对社会现实的态度,对历史事件、 对社会现实的态度,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 态度,对人生感悟的倾吐,等等。所谓“ 态度,对人生感悟的倾吐,等等。所谓“评 价”,是指在把握文中观点和作者态度的基础 对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作出自己的评价。 上,对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作出自己的评价。如 文章的观点是否正确,认识是否全面, 文章的观点是否正确,认识是否全面,论述是 否透彻,感情是否健康, 否透彻,感情是否健康,对读者是否有益的启 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等等。 示,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等等。有时还需 要对别人的评价进行分析比较, 要对别人的评价进行分析比较,作出正确的判 评价观点态度常见的设问方式有: 断。评价观点态度常见的设问方式有:
“浮云”喻谗毁他的恶势力,诗人感叹身世,并 浮云”喻谗毁他的恶势力,诗人感叹身世, 浮云 从自身的不得志中,看到了“梧桐巢燕雀, 从自身的不得志中,看到了“梧桐巢燕雀,枳棘 栖鹓鸾”的社会现象,这是多么强烈的对比啊! 栖鹓鸾”的社会现象,这是多么强烈的对比啊! 诗人极欲改变这种对比,但又无能为力, 诗人极欲改变这种对比,但又无能为力,因而只 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有“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以示对社会不 公的抗议了。 剑歌” 公的抗议了。“剑歌”,指孟尝君食客冯谖因未 被重用曾弹剑而歌意欲离去之事。 被重用曾弹剑而歌意欲离去之事。它们已成为封 建社会失意者的精神武器。诗人即以此为武器, 建社会失意者的精神武器。诗人即以此为武器, 准备拂袖而去。 准备拂袖而去。 答案】 对荣华易逝、 【答案】①对荣华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 感慨。 对黑白颠倒、 感慨。②对黑白颠倒、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不 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自身遭际的激愤。 满。③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自身遭际的激愤。
考点四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考点四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一、考点阐释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情感是诗歌鉴赏中最重要的环节。
从近几年的高考题来看,所谓的“评价”大多是判断写了什么,进而对内容是积极还是消极做出判断,真正要求做出评价的不多,即使是涉及到这一层次,也多是开放性题目,考生可任选一面作答,言之成理即可。
古代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内容主题的评价,二是思想感情的评价,三是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
内容主题包括意义的表层深层评价、常识典故传说的评价、背景现实评价、经历主张志向评价;思想感情方面包括富有一贯性的意象评价、情感倾向评价;观点态度评价就是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作者对人对事的看法、倾向。
高考中对古代诗歌思想内容的考查,一般不单独设题,而是与形象、语言或表达技巧联系起来进行。
试题形式:①综合要求:将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多个因素放在一起综合考查鉴赏能力;②单项提问:仅就一方面提出问题并要求作简要分析;③与评价思想内容结合起来考查,把握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二、常见古诗的内容主旨和思想感情(按诗歌体裁分类):(一)山水田园诗:①归隐田园,钟情山水;②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③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二)边塞征战诗:①主战思想(讴歌边关将士的奉献精神、意欲建功立业的豪情、报效祖国的激情、抨击主降派、讽刺当朝无能)。
②反战情绪(环境的恶劣、塞外生活的艰辛、连年征战的痛苦、思念亲人的悲伤、征士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讽刺)③歌颂祖国边塞的大好河山、惊异于塞外绝域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
(三)咏史怀古诗:①表达赞扬古人的英雄事迹,表达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抒发自己渴望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的志向。
②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或者感慨世事沧桑、物是人非,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
③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
概述
诗歌的思想内容是诗歌通过艺术 意境传达给读者的感情状态,一般 指诗歌画面反映的状况或现象、诗 歌的主题、诗人寄托的情感等。分 析、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必须借助 对诗歌形象的分析,联系写作背景 等因素全面综合来考虑。
所谓“评价”大多是对写了什么、 内容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作出判断。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真正要求 作出评价的不多,即使涉及这一层面 也多是开放性的题目,可以任选一个 角度作答,言之成理即可。倒是分析 概括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设题比较多。 不同题材的诗歌往往表现了不同的思 想内容,那么反过来,我们也可以根 据诗歌的题材,大致把握诗歌的思想 内容。高考中常见的诗歌题材有以下 几种类型:
4、山水田园诗(闲时隐逸)
山水诗,是指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 描写对象的诗歌;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 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 牧人、渔夫等的劳动生活为题材。山水田 园诗多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 生活为吟诵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 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 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 宁静、和平生活的向往。
2、羁旅思乡诗
内容通常表现为在外的游子的所见所闻 所感包含的行役的艰难、漂泊的辛苦,对 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对 家乡亲人、国都君主的思念,以及对安定 幸福生活的向往。这类诗备受高考命题者 的青睐,大多抒发绵绵的乡愁,对亲人无 尽的思念和郁郁不得志之情。阅读这类诗, 要大抵了解诗人的生平,弄清诗人所思所 想和诗中寄寓的复杂情感。
闲适隐逸诗中,某些诗人看 惯了官场的勾心斗角,世俗社 会的浑浊不堪,退居田野乡间, 与乡人为伍,与山林清风明月 作伴,抒写清闲安逸生活,吟 咏性情。
5、怀古咏史诗
这类诗多叙述登临凭吊之事,描写 所见所闻所感,常常运用今昔对比、 典故、虚实相生的手法,表达物是人 非的惆怅,沧海桑田、昔盛今衰的感 慨,追慕先贤建功立业的雄心,报国 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怆等感情。还有的 借古讽今,劝谏批评当今统治者。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
第一步,抓住诗题,确定诗歌题材,初步感知诗歌情感。 第二步,借助描写的景物和典型的意象,理解诗歌的基本 内容,整体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 第三步,抓住关键词语,明确诗歌所要表现的思想情感和 主旨。
答题步骤:
第一步:根据诗句描述内容,分析所涉 及的诗句具体写了什么。(分)
怎样理解“怪人催去早”?请 “怪人催去早”表达了词人
依依不舍的情感,同时还要明
结合全词分析。
确诗句的描写作用。
[参考答案] 这句话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词人在友人离开后,仍立在江头痴痴远望,夕阳将落,有人催词 人回家,词人却以“还有一竿高”为由,“责怪”那人这么 “早”就催他回去。一个“怪”字将依依不舍之情推向顶峰。全 词情景交融,含蓄淡雅,不言离别,而离别之情溢于言表。
望江怨·送别
“怪”字,难在怪,怪是什么
[清]万 树
意思,怪什么,为什么会怪。
春江渺,断送扁舟过林杪①。愁 然后解释这句词句的含意。 第二步,结合诗句,分析
云青未了,布帆遥比沙鸥小。恨残 句子运用的表达技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合表
照,犹有一竿红,怪人催去早。 达技巧来理解词句的深层意
[注] ①杪:树梢。
思和蕴含的思想感情。分析
(一)提炼情感主旨
[例 1] (2013·湖南高考)阅读 [解析] 第一步,抓诗题,定题材。
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5 分)由诗题“钓船归”可知,这是一首 山水田园诗,要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喜
钓船归 贺铸
爱之情,寄寓着淡泊、闲适自乐之情。 第二步,抓意象,析情感。
词人的情感融在意象之中,“柴
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 扉”“鳜鱼”等意象表现了田园生活的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用)
(1)白居易《长相思》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2)辛弃疾《菩萨蛮》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 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 山深闻鹧鸪。
(3)杜甫《对雪》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 急雪舞回风。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数州消 息断,愁坐正书空。
◆采用比喻的手法迭下三个意象 ——遍地滋生的 春草,满城飘飞的柳絮,下下停停、停停下下、 没完没了的江南梅雨,渲染出的是连绵不断的 “闲愁”,抒写了诗人内心撩人心绪,让人心乱 如麻,无法排遣的愁绪。
小结一、景物形象中的思想感情。
抓景物的特点——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练习、 1、下列诗词中都有“愁”,请分析每一首诗 中“愁”的具体内容。
注释:刺头,指松树苗长满松针,又 直又硬。
请说说你对本诗主题的理解。
该诗以小松喻人,托小松讽喻时俗。小松初时不 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之木,联系作者,一 方面,反映了作者“出生轻微也能成就大业”的 观点;另一方面讽喻世俗小人以身取人、目光短 浅、趋炎附势的本质。
卜算子· 咏梅① 陆游(南宋) 陆游《卜算子· 咏梅》扇面书法 驿外断桥边,②⑦ 寂寞开无主。③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④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⑤ 零落成泥碾作尘,⑥⑧ 只有香如故。 [1] 概况 【作品名称】卜算子· 咏梅① 【创作年代】南宋 【作者姓名】陆游 【作品体裁】词
二、分析作者的态度 这与上面的一点是密切相关的,因为 主旨往往就是作者的观点态度。它包括: 对某个人物的态度,对某件事情的态度, 对社会、历史、人生等的态度。态度多 半是抽象的,它或者用诗中某句话来表 达,或者借景物来抒发,或者托某物来 显示。
2020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 第二步,找准角度,分析结构。
抓角度 找对应,细分析 看注释, 从题目中的“戏赠”来看,这首诗的语言应该是诙谐幽默的;结 定基调 合注释①也能看出这一点。 这首诗的三、四句称元稹为“老元”,称李绅为“短李”,又故 曰“偷”“伏”这都是朋友之间的戏言。由此可见元、李、白三 品词句, 人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五、六句说世间的富贵是人人都羡慕 悟感情 的,但“我”却命中无分,看来只有身后的文名聊可自慰了。这 里虽有诗人对自己诗才的自许,但也蕴含着不平和辛酸。 从写作背景来看,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的感情是复杂的,表面上 看背景, 是对自己文章的夸耀和对友人的戏谑,但实质上充满不平、辛酸 巧判断 和自嘲,当然也不乏对自己文学成就的自得。 第三步,汇总角度,组织答案。
古人因各种原因长期在 借抒情主人公旅途中的所见 外,常常情不自禁地抒发 内 内 所闻、所感所叹,表达思亲 自己的羁旅愁绪、乡情乡 涵 容 怀乡之情。主题有潦倒失 思,以表达自己的孤独寂 意,漂泊哀伤,思念亲人等 寞或对亲人的思念 思乡 怀人 诗
①诗题中多含有“客 ①天涯漂泊羁旅愁。叙写客 舍”“登高”“望月” 居他乡的艰难,抒发漂泊无 “忆”“寄”“行”“思 定的孤苦。②望尽天涯怀人 ”等词语以及元宵、中 愁。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 标 秋 、 重 阳 、 除 夕 等 节 日 情 亲人的思念。③羁旅他乡的 志 名。②常见意象:月亮、 感 幽 怨 之 情 。 或 表 达 人 生 感 秋风、秋霜、杜鹃、猿 叹,流露年华易逝的苦闷; 啼、沙鸥、孤雁、浮云、 或抒发独居他乡,怀才不 梧桐叶落、西楼、高楼、 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 危栏等 幽怨愤慨之情
诗歌题材
题材特征
内容情感
常用技法
咏物 言志 诗
单纯咏物、托物言志 ( 寓 内 通过描绘自然之物,寄 内 意 ) 、托物喻理、托物讽 ①从具体描写 涵 托作者思想感情 容 世 的方法看,主 要是正面描写 ①从对象上来看,咏物 ①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 (绘形绘色)与 诗的对象是单纯的某个 或实现个人理想,或报效 侧面烘托。② 物。着重对所咏之物的 国 家 。 ② 寄 寓 高 尚 的 节 从表现手法 特征、功能进行刻画, 操,或表达怀才不遇与命 看,主要是比 或者着重对所咏之物的 标 情 途多舛的伤感,或抒发年 喻(比况)、象 某一内蕴、精神进行吟 志 感 华 易 逝 与 理 想 破 灭 的 哀 征、拟人和对 咏。②从题目上来看, 愁。③托物讽世,或忧国 比。③从抒情 或以所咏之物为诗名或 忧民,或感时伤世,或愤 方法看,主要 以“咏某物”“题某 世嫉俗,或针砭时弊,或 是托物言志 物”“某物吟”等为题 冷嘲热讽 目形式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请从“戏赠பைடு நூலகம்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 (6 分)
[解题演示] 第一步:全面审题,确定答题方向 ①“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考查鉴赏分析诗歌的思 想情感。 ②“请从‘戏赠’入手”,指明了思考角度,“结合全诗”, 界定了思考的范围。
第二步:找准对应,确定答案要点
抓角度
找对应,细分析
[解题方略] 评价观点态度“3”要求
1.明确自己的观点。提炼观点一定要透过形象、语言、表 达技巧等外在形式,结合标题、注释、意象等暗示信息。
2.结合诗(词)句进行细致分析,找到原诗(词)中能支持自 己观点的地方来阐述理由和原因。
3.分析评价时注意点面结合,既要有面上的整体把握,也 要有点上的具体剖析。
答案:①归隐前:多年在边郡做官,多年操劳,有归隐之 心。②归隐后:生活闲适,听到别人谈论功名之事,自己也深 有感触,依然像从前那样珍惜光阴,依然心系朝廷,渴望建功 立业。
考点二 评价观点态度 作者的观点态度包括对事物、对人物的态度,对社会现实 的态度,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态度,对人生感悟的倾吐等。 所谓“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是指对作者的观点态度作出自 己的评价。
【注】 ①周密的友人陈君衡被元王朝征召,将要前往大 都赴任,周密作此词为他送行。周密在宋亡以后隐居不仕。② 方回:贺铸的字。词人在此处以贺铸自比。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其中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A.词的前三句“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 以豪放的笔调描绘出送别时凄凉、冷清和萧瑟的景象。 B.“茸帽风欹”写友人头上戴的皮帽被郊野的风吹得略略 倾斜,一个“欹”字,极为传神地勾画出人物志得意满的神气。
[解题演示] 第一步:全面审题,确定答题方向 ①“为什么诗人却说‘不觉蜀道难’”,考查鉴赏分析作 者的观点态度。 ②“结合全诗”,要注意从整首诗来考虑,而不要只局限 于某些词句。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一、把握思想情感
把握评价诗歌的思想情感,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
生活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评
判其深层内涵;对古代诗歌中流露出来的复杂情感,
站在一个高度上进行客观具体的分析评价。把握评
价思想情感常见的设题模式有:
1.结合××句子,分析诗(词)人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诗人被流放到万里之遥的天涯(海南),处 境艰难,但由于受到佛道思想的影响和黎民百姓的热情欢 迎,因此表现出曾点曾经有的那种逍遥自在、随遇而安的
人生态度。或诗人被流放到万里之遥的天涯(海南),处
境艰难,但由于受到佛道思想的影响和黎民百治,表现出积极乐观
的人生态度。
补充:①被酒——带醉,刚喝过酒。
②总角——形如今之小辫而短。
③口吹葱叶——吹葱是一种儿童游戏。
三、答题步骤 第一种模式: 第一步,旗帜鲜明表态,不能模棱两可。 第二步,抓住诗句具体分析一句一句说。 第三步,要有一个归纳总结,扣住古人评价要点。
第二种模式: 第一步,概括出作者的观点态度,并结合相关诗 句进行分析。 第二步,用历史的眼光、辩证的方法对作者的观 点态度给予评价。
2.××句诗(词)蕴含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3.这首诗(词)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4.作者为什么要写××两物?作者借这两物抒发
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答题步骤
1.根据诗句描述内容,分析所涉及的诗句具体写了
什么。
2.揭示情感。采用的作答形式是“描写了……,抒
发了……”。
一、 考点透视 作者的观点态度,指诗人通过诗歌形象表达出的自己 对人和事的看法、倾向以及人生志趣或感悟。它包括: 对事物、人物的态度,对社会现实的态度,对历史事 件、历史人物的态度,对人生的感悟等。所谓“评 价”,是在分析概括之上的审视,即是在把握诗歌观 点和作者态度的基础上,对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作出自 己的评价:诗歌的观点是否正确,认识是否全面,感 情是否健康,对读者有什么有益的启示,在今天有什 么现实意义等等。另外,还须要对别人的评价进行分 析比较,作出正确的判断。评价时允许考生有自己的 看法,只要言之有理就行。在高考试题中,对此考点 的设题相对少一些,但因其难度稍大,我们还是有必 要予以重视。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29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所谓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就是理解诗歌所描绘的内容,把握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分析其深层内涵及社会意义;所谓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是对作者对诗歌中的景物、人物、事件等的态度进行评价,包括对作者在诗歌中所表现的观点的进步性和局限性进行评价。
综观近年来的中考语文试卷可知,中考对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考查,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古代诗歌内容、主旨的评价;二是对作者思想感情的评价;三是对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评价。
中考对本考点的考查形式主要有:1.判断式。
如诗(词)中的某词(某句、某联)表达(蕴含、寄托)了什么思想感情等。
2.分析式。
即在明确诗歌的感情特点的前提下,要求考生结合诗歌中的形象或表达技巧进行分析。
3.评价式。
就是要求考生针对某人对某诗(词)的评价进行分析评判。
考生在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时,必须明确诗歌的表层意思与深刻含意,要立足于对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赏析,善于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地揣摩思考,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思想倾向。
在鉴赏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时,考生须注意理解要全面,评价要全面、准确、客观,不要犯片面性或绝对化的错误。
预计2018年中考对该部分的考查会有所加强,考生应引起重视。
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答案】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
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诗人笔锋一转,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
并反用陆游的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作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
1ZH3TIOJTTZFBR5A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思想内容主要是指诗歌的立意;古人云:诗言志。
“志”是指志向、报负、愿望、情怀等。
一般地说,唐诗重情,宋诗重理。
考点解读:1.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是诗人用诗化的语言所反映的社会现实生活,所表现出来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生活态度、个人理想和政治倾向等。
2.对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评价,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评判其社会价值。
古诗中常见的思想感情•忧国忧民建功报国怀古伤今•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思乡怀人长亭送别•思乡念亲相知相思别恨离愁按题材的不同,可将古诗词分为以下几种:咏史怀古诗别离贬谪诗爱情闺怨诗思乡怀人诗咏物抒怀诗边塞征戍诗山水田园诗即事感怀诗谈禅说理诗诗歌的情感•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迁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乐•黑暗官场之苦•离别思念之绪•贬官谪居之恨•时光易逝之感慨别离贬谪诗1.把握别离贬谪诗的思想内容别离诗在思想内容上常表现以下几方面:表达离愁憋绪,多迷恋、伤感。
表达深情厚谊,多赞美、留恋。
表达诗人豁达的胸襟和豪放的气度。
表达自己的志向。
贬谪诗在思想内容上常表现以下几方面:流露遭贬后郁闷、惆怅、失意的情感。
表达遭贬后仍不忘为国效力、关注黎民,但又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矛盾心理。
表现寄情山水,以求解脱的心态。
2.注意送别诗中的一些特殊意象与作法。
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
唐宋诗词中常见的意象有长亭、南浦、灞桥、杨柳、美酒等。
3.留心贬谪诗词中的序或注释要注意这些提示信息,联系时代背景和写作背景来整体把握全诗的思想内容。
爱情闺怨诗1.把握爱情怨女诗的思想内容(1)描写男女之间深厚的情感,歌颂真挚爱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谓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就是理解诗歌所描绘的内容,把握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分析其深层内涵及社会意义;所谓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是对作者对诗歌中的景物、人物、事件等的态度进行评价,包括对作者在诗歌中所表现的观点的进步性和局限性进行评价。
综观近年来的中考语文试卷可知,中考对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考查,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古代诗歌内容、主旨的评价;二是对作者思想感情的评价;三是对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评价。
中考对本考点的考查形式主要有:1.判断式。
如诗(词)中的某词(某句、某联)表达(蕴含、寄托)了什么思想感情等。
2.分析式。
即在明确诗歌的感情特点的前提下,要求考生结合诗歌中的形象或表达技巧进行分析。
3.评价式。
就是要求考生针对某人对某诗(词)的评价进行分析评判。
考生在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时,必须明确诗歌的表层意思与深刻含意,要立足于对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赏析,善于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地揣摩思考,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思想倾向。
在鉴赏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时,考生须注意理解要全面,评价要全面、准确、客观,不要犯片面性或绝对化的错误。
预计2018年中考对该部分的考查会有所加强,考生应引起重视。
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答案】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
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我辞官归乡,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诗人笔锋一转,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
并反用陆游的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作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
不为独香,而为护花。
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充分表达了诗人的壮怀,成为传世名句。
所以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为:落花有情,死而不已,化作春泥也护花。
诗人以落花有情自比,表达自己虽前途不畅也不忘报国的情怀。
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天平山中(明)杨基细雨茸茸①湿楝②花,南风树树熟枇杷。
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
【注】①茸茸(róng):小雨又细又密又柔和的感觉。
②楝(liàn):植物名称,春夏之间开淡紫色的小花。
三、四两句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感情?【答案】“徐行不记山深浅”,流露出诗人悠然自得的闲适心情,“一路莺啼”与上文中的“茸茸”“树树”相辉映,不仅有色,而且有声,把天平山的春天写得充满野趣,十分热闹,同时,诗人在漫游时忘了路程,忘了时间,这又从另一个侧面衬托出了景色之美,表达诗人对大自然(或天平山)美景的喜爱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能力。
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分析诗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个人遭遇。
“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诗人沿着山路徐徐而行,不知道自己走了多远,只听得满耳莺啼,不知不觉中却已回到了家门口。
隐隐流露出来的那种悠然自得的闲适心情;“一路莺啼”与上文中的“茸茸”“树树”相辉映,写出景色之美。
同时,诗人在漫游时忘了路程,忘了时间,又侧面衬托出了景色之美,景中含情,表现了对天平山春色的喜爱、留恋之情。
3.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题目。
〔中吕〕普天乐滕宾柳丝柔,莎茵细。
数枝红杏,闹出墙围。
院宇深,秋千系。
好雨初晴东郊媚。
看儿孙月下扶犁。
黄尘意外,青山眼里,归去来兮。
有人认为这首元曲主要表达了闺中思妇伤春的幽怨之情,你同意吗?请结合这首元曲说说你的看法。
【答案】示例:不同意。
第一,这首曲子虽有“数枝红杏,闹出墙围”的景物描写,但这只是作者在展现美丽的春景,其后的“好雨初晴东郊媚”更印证了这一点;第二,“看儿孙月下扶犁”“青山眼里,归去来兮”等句,显然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所以结合全曲来看,此曲根本不存在“闺中思妇伤春的幽怨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考生通过分析可知,该元曲从开头到“闹出墙围”,描写的是美丽的春景;“院宇深,秋千系”写出了作者理想的居住环境;“好雨”两句则蕴涵着作者的无限喜悦,交代了作者追求的思想境界;“青山眼里,归去来兮”则鲜明地传达出作者热爱田园、向往归隐的思想。
可以说这首元曲中没有丝毫“闺中思妇伤春的幽怨之情”。
考生在解答该题时可分两步走:第一,亮出自己的观点;第二,结合元曲内容阐明理由。
4.阅读下面这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
帐夜①吴兆骞穹帐连山②落月斜,梦回孤客尚天涯。
雁飞白草年年雪,人老黄榆夜夜笳。
驿路几通南国使,风云不断北庭③沙。
春衣少妇空相寄,五月边城未著花。
【注】①诗人因科场案被流放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市)二十余年,此诗约作于抵宁古塔三年之时。
②连山:就着山势。
③北庭:汉时北匈奴所居之地,亦即北方边庭之地。
这里指诗人所居之地。
诗人在尾联中为什么说“空相寄”?【答案】虽然妻子寄来了春装,但边地五月仍然十分寒冷,不见春意,“春衣”无法穿在身上,表达了诗人身处苦寒边地的忧愁与无奈。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中作者的观点态度。
要想把握诗人在尾联中为什么说“空相寄”,首先,要从“帐夜”这一标题和诗歌中的“穹帐”“笳”“北庭沙”等意象入手,明确这首诗是边塞诗。
其次,要结合“雁飞白草年年雪”“风云不断北庭沙”“五月边城未著花”等诗句来明确诗中描绘的边塞十分苦寒。
最后,从“梦回孤客”“人老黄榆”等诗句中明确诗中表达的情感是一种愁绪。
把握住了这三点,就能够准确答出作者为什么有这样的观点了。
④山河沦丧的痛苦。
如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
⑤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如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
⑥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如杜甫《兵车行》。
⑦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如屈原《涉江》。
3.思乡怀人。
①羁旅愁思。
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又如温庭筠《商山早行》。
②思亲念友。
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③边关思乡。
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④闺中怀人。
如王昌龄《闺怨》、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李白《乐府》(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4.生活杂感。
①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
②昔胜今衰的感慨。
如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
③借古讽今的情怀。
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④青春易逝的伤感。
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⑤仕途失意的苦闷。
如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⑥告慰平生的喜悦。
如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5.长亭送别。
①依依不舍的留念。
如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②情深意长的勉励。
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③坦陈心志的告白。
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虞美人·梳楼(宋)蒋捷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处。
楼儿忒小不藏愁。
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
海棠红近绿栏杆。
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从词中找到最能体现这种感情的句子。
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夜曲张仲素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诗中“漫漫轻云露月光”表达了怎样的心境?全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阅读下面两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题目。
〔南吕〕四块玉闲适关汉卿意马收,心猿锁。
跳出红尘恶风波,槐阴午梦谁惊破。
离了利名场,钻入安乐窝,闲快活。
〔南吕〕四块玉闲适关汉卿南亩耕,东山卧,世态人情经历多。
闲将往事思量过。
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什么!同为“闲适”,这两首元曲在思想情感上有何异同?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登金陵凤凰台①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此诗是作者天宝年间被排挤离开长安(今陕西西安)南游金陵(今江苏南京)时所作。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一句中,作者为何而愁?5.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采桑子欧阳修残霞夕照西湖①好。
花坞②苹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
西湖月上浮云散,轩槛③凉生,莲芰④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
【注】①西湖:指颍州西湖。
②坞(wù):湖岸凹入处。
③轩槛:长廊前木栏干。
④芰(jì):即菱。
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1.【2019年中考湖南郴州卷】古诗鉴赏。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宋代胡仔《若溪渔隐丛话》评价本词:“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请从本词蕴含的人生哲理或作者表现的情怀作出分析。
2.【2019年中考浙江台州卷】诗歌阅读。
卢溪别人(唐)王昌龄武陵溪口驻扁舟,溪水随君向北流。
行到荆门上三峡,莫将孤月对猿愁。
南行别弟(唐)韦承庆澹澹长江水,悠悠远客情。
落花相与恨,到地一无声。
这两首写离别的诗歌,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3.【2018年中考山东枣庄卷】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这首词上阙写景寄情,下阙怀古抚今,请说说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4.【2018年中考黑龙江绥化卷】赏析《渔家傲·秋思》与《使至塞上》,完成后面题目。
【甲】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乙】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甲】【乙】两文都是写边塞内容的。
试结合具体语句品析(从修辞,炼字,表现手法等任意一个角度)两文在思想感上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