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郑州市高中毕业年级考前测试(一)--语文

合集下载

2011年高考语文备考郑州市高三第二次质量预测

2011年高考语文备考郑州市高三第二次质量预测

2011年高考语文备考(196)郑州市高三第二次质量预测河南省郑州市2011届高中毕业年级第二次质量预测语文第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诗、画中的美学趣味也在变化。

从北宋前期经后期过渡到南宋,无我之境便逐渐在向有我之境迁移变异,这与占画坛统治地位的院体画派的作风有重要关系。

以愉悦帝王为目的,甚至皇帝也亲自参加创作的北宋宫廷画院,把追求细节的忠实写实’发展到了顶峰,对细节真实的追求成了院体画的重要审美标准。

于是,柔细纤纤的工笔花鸟很自然地成了这一标准的最好体现和独步一时的艺坛冠冕。

尽管已开始有与此相对抗的所谓文人墨戏,但整个说来,上行下效,从院内到院外,追求细节真实日益成为画坛的重要趋向。

与细节真实并行而更值得重视的院体画的另一审美趣味,是对诗意的极力提倡。

虽然以诗情入画并非由此开始.但作为一种高级审美理想和艺术趣味的自觉提倡,并日益成为占据统治地位的美学标准,都要从这里算起。

画面的诗意追求开始成为中国山水画的自觉要求。

但院体画不是从现实生活中而主要是从书面诗词中去寻求诗意,这是一种虽优雅却纤细的趣味。

这种审美趣味在北宋后期即已形成,到南宋院体画中达到最高水平和最佳状态,从而创造了与北宋前期山水画很不相同的另一种类型的艺术意境。

如果看一下南宋画家马远、夏硅以及其他人的许多小品,这一特色便极鲜明。

它们大都是在颇为工致精细的、极有选择的有限场景、对象、题材和布局中,传达出抒情性非常浓厚的某一特定的诗情画意来。

细节真实和诗意追求正是它们的美学特色,与北宋前期那种整体而多义、丰满而不细致的情况很不一样,不再是北宋那种气势雄浑邈远的客观山水。

南宋山水画把人们审美感受中的想象、情感、理解诸因素引向更为确定的方向,引向更为明确的观念或主题,这就是宋元山水画发展历程中的第二种艺术意境。

这是不是有我之境呢?是,又不是。

相对于第一种意境,可以说是,因为艺术家的主观情感、观念在这里有更多的直接表露。

河南郑州市2011年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预测语文

河南郑州市2011年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预测语文

河南省郑州市2011年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预测语文————————————————————————————————作者:————————————————————————————————日期:2河南省郑州市2011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150分,满分150分。

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卷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卷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和其他艺术都是情感的流露。

情感是心理中极原始的一种要素。

人在理智未发达之前先已有情感;在理智既发达之后,情感仍然是理智的驱遣者。

情感是心感于物所起的激动,其中有许多人所共同的成分,也有某个人所特有的成分。

这就是说,情感一方面有群性,一方面也有个性,群性是得诸遗传的,是永恒的,不易变化的;个性是成于环境的,是随环境而变化的。

环境随人随时而异,所以人类的情感时时在变化;遗传的倾向为多数人所共同,所以情感在变化之中有不变化者存在。

艺术是情感的返照,它也有群性和个性的分别,它在变化之中也有不变化者存在。

比如单拿诗来说,四言、五言、七言、古、律、绝、词的交替是变化,而格律则为变化中的不变化者。

变化就是创造,不变化就是因袭。

把不变化者归纳成为原则,就是自然律。

这种自然律可以用为规范律,因为它本来是人类共同的情感需要。

但是只有群性而无个性,只有整齐而无变化,只有因袭而无创造,也就不能产生艺术。

末流者忘记这个道理,所以往往把格律变成死板的形式。

格律在经过形式化之后往往使人受拘束,这是事实,但是这决不是格律本身的罪过,我们不能因噎废食。

格律不能束缚天才,也不能把庸手提拔到艺术家的地位。

如果真是诗人,格律会受他奴使;如果不是诗人,有格律他的诗固然腐滥,无格律它也还是腐滥。

古今大艺术家大半都从格律入手。

艺术须寓整齐于变化。

一味齐整,如钟摆摇动声,固然单调;一味变化,如市场嘈杂声,也还是单调。

河南省郑州三中2011年人教版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河南省郑州三中2011年人教版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河南省郑州三中2010-201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一、(27分,每小题3分)1.选出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A.涔涔.. cén 包庇.bì苌.弘化碧cháng 引吭高歌hángB.埋.怨máī 罪愆.qiān 装模作样mó未雨绸缪.móuC.行.伍xíng 列观.guàn 樯桅毗.连pí毋.庸置疑wùD.勾.当gòu 韶.光sháo 左右皆靡.mí广袤.无垠mào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淹没无闻风帘翠幕残羹冷灸嬉笑怒骂B.良辰好景白璧微暇礼上往来膏粱子弟C.揭杆而起刎颈之交修养生息委曲求全D.栩栩如生负荆请罪冥思苦想遐思迩想3、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恒星①在两个旋臂之间,②像流水一样漂浮在我们的四周——气势磅礴的自身发光的星球,有些③像肥皂泡一样脆弱,④又大得可以容得下一万个太阳或者一亿个地球。

A、即使也虽然却B、既又虽然但C、即使也因为所以D、既又因为所以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现在办杂志可真不容易,来稿虽多,可多的是不刊之论....,有分量的稿子太少了。

B、国足与伊朗队的比赛结束后,球迷们认为队员们的表现差强人意....,场上士气不高,进攻乏力,防守不严,传球缺乏变化,输给伊朗队是必然的了C. 美国一些人担心由于中国的崛起导致全球失衡,而提出“中美两国集团”概念。

其实这是项.庄舞剑...,意在遏制中国的崛起。

D.城市蜗居的“蚁族”只是沧海一粟....,据中国社科院蓝皮书显示,全国有85﹪的家庭买不起房。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为满足旅客出行,营造和谐春运,北京站推出了特色售票服务项目,针对不同对象开设各种购票窗口,为旅客购票提供了方便。

2011河南省高考历年语文试卷精选试题及答案

2011河南省高考历年语文试卷精选试题及答案

1、填入下面空缺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我需要清静……最好去处是到个庙宇前小河旁边大石头上坐坐,。

雨季来时上面长了些绿绒似地苔类。

雨季一过,苔已干枯了,在一片未干枯苔上正开着小小蓝花白花,有细脚蜘蛛在旁边爬。

A.阳光和雨露把这石头漂白磨光了 B.这石头被阳光和雨露漂白磨光了C.阳光和雨露已把这石头漂白磨光了的 D.这石头是被阳光和雨露漂白磨光了的2、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辣,我们都不陌生,很多人无辣不欢甚至吃辣上瘾,这是因为辣椒素等辣味物质刺激舌头、口腔的神经末梢时,会在大脑中形成类似灼烧的感觉,机体就反射性地出现心跳加速、唾液及汗液分泌增多等现象,,内啡肽又促进多巴胺的分泌,多巴胺能在短时间内令人高度兴奋,带来“辣椒素快感”,慢慢地我们吃辣就上瘾了。

A.大脑在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下把内啡肽释放出来B.内啡肽因这些兴奋性的刺激而被大脑释放出来C.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使大脑释放出内啡肽D.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使大脑把内啡肽释放出来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2015年3月1日正式实施了《湖北省全民阅读促进办法》,是我国首部关于全民阅读的地方政府规章,普通人的阅读权益因此获得了法律保障。

B.近年来,生态保护意识渐入人心,所以当社会经济发展与林地保护管理发生冲突时,一些地方在权衡之后往往会选择前者。

C.2014年底,我国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获得成功,确保嫦娥五号任务顺利实施和探月工程持续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D.对血液和血液制品进行严格的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确保用血安全,是防止艾滋病通过采血与供血途径传播的关键措施。

4、梦想是一个民族保持生机、激发活力的源泉。

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对美好梦想没有和矢志不渝精神的民族同样没有前途。

,坚韧不拔是中华民族固有的精神基因。

回望历史,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中华民族奋起抗争;面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中国人民;面对现代化征程中的困难与挑战,中华儿女怀揣中国梦,一路高歌前行。

2011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毕业班高考适应性测试

2011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毕业班高考适应性测试

2011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毕业班高考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一、(9分,每小题3分)1.C(“情形几乎雷同”是说汉武帝和秦始皇一样都不知“封禅之礼”)2.A(孔子是泰山封禅理论的支持者)3.D(封禅泰山代表了儒家礼制思想,封禅是东方儒生和滨海方士首先主张的)二、(36分)(一)(19分)4.(3分)B(数:责备,列举罪状)5.(3分)C(③说明张春的军事谋略很受赞赏,④是说张春的官职变迁情况)6.(3分)B(关内百姓为他诉冤在“王在晋劾春嗜杀”之后)7.(10分)(1)只是一定要做些对边疆有益的事情,这是我诚挚的忠心,是用来报效皇上并且尽自己的职分的。

(译出大意给2分;“济”“区区”“所以”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2)(张春)在古庙居住,穿戴着原来的衣帽,最终不丧失臣子的气节而死。

(译出大意给2分;“服”“故”“迄”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二)(11分)8.(5分)第三、四句描写了庐山之夜明净幽寂的景色:层峦叠嶂中皓月的清光把世界变成了朗朗白昼,山谷间泉水淙淙,仿佛风雨交至的萧瑟秋声。

运用了动静结合(视听结合)的手法。

(景色3分,手法2分。

意思对即可)9.(6分)“惭”写出了陷入尘世、被俗务所累的惭愧和自责。

这首诗表现了对庐山清幽之境的留恋,对超然物外、淡泊无欲境界的期许。

(含意2分,情感4分。

意思对即可)(三)(6分)10.(1)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2)香远益清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3)雄姿英发樯橹灰飞烟灭(每小题1分,有错别字该小题不得分)三、(25分)11.(1)(5分)答E给3分,答A给2分,答C给1分;答B、D不给分。

(2)(6分)①有才华,热爱艺术,绘画雕刻都有造诣。

②温良,和善,懂得感恩。

③有些势利,有等级观念,顺境时漠视真挚的情意。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3)(6分)情节:受尽歧视,花房邂逅——花房交往,感受温暖——重戴桂冠,冷落花农——再次落魄,重识真情。

2011年全国卷1高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1年全国卷1高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1年全国卷1高考语文试题含答案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一、现代文阅读(9分,第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准确的。

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段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

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

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

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簪献曲”或者“瞍赋”、“�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

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

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

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段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

“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

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和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晨就赋《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

2011年郑州市高中毕业年级考前测试(一)--文科综合

2011年郑州市高中毕业年级考前测试(一)--文科综合

郑州市2010年高中毕业年级考前测试(一)文科综合试题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

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140分)本卷共35题,每题4分,共140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答题卡中。

图1为撒哈拉以南非洲某季节的大气环流形势图,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热带辐合带的位置大致与下列哪一气候区的边界重合A.热带雨林气候区与热带草原气候区B.热带草原气候区与热带沙漠气候区C.地中海气候区与热带沙漠气候区D.热带草原气候区与地中海气候区2.下列大气环流形势,不能反映图中所示季节的是A.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为西南风B.印度半岛盛行西南风C.热带辐合带北移D.莫桑比克海峡盛行东南风3.图中所示季节A.我国华北地区风沙肆虐.B.亚洲高压此时最为强盛C.墨累——达令盆地处在剪羊毛忙季D.好望角风浪较小图2为我国某海岛一月份等值线图,读图回答4~6题:4.该岛位于我国的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5.理论上,图中A、B两地相比①A地海拔高度高于B地②A地海拔高度低于B地③A地温度高于B地④A地温度低于B地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6.下列有关图中字母代表的意义正确的是A.A地为山地,B地为盆地B.C地为山脊C.D地坡度小于E地D.E地为山谷2010年1月15日,千载难逢的日环食将上演美轮美奂的“火之环”奇观。

此次日环食从非洲中部开始出:经经过印度洋、斯里兰卡、印度、缅甸,从中缅边境进入我国云南省境内,我国云南中部、四川南部、贵州北部、重庆大部、湖南西北部、湖北大部、河南大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山东大部可以看到日环食,其他地区(除黑龙江东北端)可看到日偏食。

下面是我国部分城市可见日环食具体时刻表,据此回答7~8题。

7.以下关于四城市相对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A.①位于④的东南方B.②位于④的东北方C.③位于①的西北方D.④位于③的东北方8.关于此次日环食先后经过地区的地理现象变化叙述正确的是A.正午太阳高度角先变大后变小B.白昼越来越短C.盛行风由西南风变为东南风D.降水越来越多图3是我国西安附近沿108°E(图中0千米处)所作的气候统计图。

河南省郑州市2011届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英语)

河南省郑州市2011届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英语)

河南省郑州市2011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英语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听力算作参考分)。

考生应该首先阅读答题卷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卷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115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阳,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l.5分,满分7.5分)听下面五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at color does the man prefer?A.Brown. B.Black. C.Blue.2.Who will leave Shanghai soon?A.Mary. B.David. C.Susan.3.Why did the woman thank the man?A.He lent her some money.B.He gave her five pounds.C.He returned her lost money.4.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A.At a dinner table. B.In a hotel. C.In the street.5.What does the man say about Kate?A.Many people have always liked Kate.B.Kate wasn’t expecting so many people at her party.C.A group of friends arranged a surprising party for Kate.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2011河南省高考历年语文试卷精选最新考试试题库(完整版)

2011河南省高考历年语文试卷精选最新考试试题库(完整版)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只有当促进艺术电影繁荣成为社会共识,从源头的创作方到末端的受众方的各环节都得到强有力的支持,艺术电影才能真正实现飞跃。

B.据说当年徽州男人大多外出经商,家中皆是妇孺及孩童,为了安全,徽州的古村落老宅子大多为高墙深院、重门窄窗的建筑。

C.工作之余,大家的闲谈话题脱不开子女教育、住房大小、职务升迁,也照样脱不开为饭菜咸淡、暖气冷热、物价高低吐槽发声。

D.我国重新修订《食品安全法》,目的是用更严格的监管、更严厉的处罚、更严肃的问责,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被称为“最严食品安全法”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研究伊始,该团队选取了华北、西北地区生产的几十种马铃薯进行分析,从营养成分、、硬度等方面多次试验,确定了适合加工马铃薯面条的两个品种。

随后,又从诸多面粉种类中试验选取了的小麦粉加以调试。

A.鉴别色泽终于适量B.鉴别色彩终于适当C.甄别色泽最终适当D.甄别色彩最终适量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为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从现在起到年底,国家大剧院宣布将承办31场精心策划的演出。

B.这部小说中的“边缘人”是一个玩世不恭、富有破坏性却真实坦白的群体,人们面对这类形象时会引起深深的思索。

C.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4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出现自去年12月以来的最大涨幅,但仍低于相关机构的预测。

D.为进一步保障百姓餐桌的安全,国家对施行已超过5年的《食品安全法》作了修订,因加大了惩处力度而被冠以“史上最严”的称号。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新闻发布会上,他讲话仅用了八分钟,简洁明了,新闻性、针对性强,没有一句穿靴戴帽的空话套话。

B.联合国大会曾经两次召开会议,讨论是否应该废除死刑的问题,但因各方立场南辕北辙,讨论无果而终。

C.本届展销会邀请到了安徽、浙江、上海等地知名企业,湖笔、宜笔、徽墨、宜纸、歙砚等文房四宝济济一堂。

郑州四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语文试题及答案

郑州四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语文试题及答案

兰亭集序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 串联与并联 辛亥革命 往事依依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
娄底 娄底 娄底 娄底 娄底 娄底
中学 中学 中学 中学 中学 中学
1 2 3 4 5 6 7 8 9
陈姝华 刘益森 刘小英 肖卓妮 孙发利 钱美红 钟琳 李顺喜 郑和峤
隆回县雨山中心学校 新宁县金石镇中心学校 邵东县两市镇二完小 邵东县两市镇三完小 隆回司门前中学 隆回县三阁司中学 邵阳大祥区第一实验中学 新宁县金石中学 新宁县金石中学
郴州 郴州 郴州 郴州 郴州 郴州 郴州 郴州
小学 小学 小学 小学 中学 中学 中学 中学
1 2
匡晶星 邹东梅
雁峰区飞雁学校 珠晖区泉溪村小学
植树问题 蹦蹦跳跳
衡阳 衡阳
小学 小学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肖曦 王铃 秦妍 颜丽华 刘文姣 李进辉 单文红 孙胜利 李燕华 陶晓薇 叶志玲
唐树立 王素红 黄 谭 丹 牡
湘潭市和平小学 湘潭河口中心小学 湘潭云龙实验小学 湘潭云龙实验小学 湘钢一校 湘潭育才学校 湘潭岳塘区一完小 湘潭市三中 湘潭市十六中 湘潭县九中 湘潭县一中 湘潭县四中 湘乡名民中学 湘乡二中 湘钢二中
草丛中 It's time to get up! What’s for breakfast? 认识周长 田忌赛马 数学广角——重叠问题 重叠问题 岳阳楼记 溶液的形成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光照图的判读 列夫.托尔斯泰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孙权劝学
附件:第四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三优联评”说课教师名单
序号 参赛教师 参赛单位 1 2 5 7 3 4 6 8 9 张铁意 陈好 吴雯焱 王晓燕 孙淑娟 喻飞燕 唐品佳 岑潇 谭诚 长沙市芙蓉区大同二小 雨花区自然岭小学 长沙市芙蓉区东茅街小学 长沙市芙蓉区楚怡小学 长沙市芙蓉区大同小学 长沙市芙蓉区朝阳小学 雨花区砂子塘小学东校 雨花区砂子塘二小 雨花区黎托中学 作品名称 角的初步认识 seasons Do you want to visit the UN building? That will be fun! 夏夜多美 民居特色 卖木雕的少年 愉快的劳动 数据处理的初相识 地市 长沙 长沙 长沙 长沙 长沙 长沙 长沙 长沙 长沙 学段 小学 小学 小学 小学 小学 小学 小学 小学 中学

2011年高考语文真题(含答案)

2011年高考语文真题(含答案)

2011年高考语文真题(含答案)一、现代文阅读(9分,第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明确的。

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级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

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

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

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宗和“替献曲”或“睃贼”、“曚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泰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

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

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区别。

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贼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

“贼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贼诗言志”。

这种“贼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贼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成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

《左传·寰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展就贼《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

2011河南高考模拟语文试题

2011河南高考模拟语文试题

2011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毕业班高考适应性测试语文试卷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古代中国,最神圣的典礼,非封禅莫属。

封禅是古代君王祭祀天地的典礼,是宣示天地认可帝王执政合法性的仪式。

《风俗通义-山泽-五岳》写道:“王者受命易性,改制应天,功成封禅,以告天地。

”秦汉时期,在封禅的理论中,都是以泰山作为确定的封禅地点的。

在泰山上筑坛祭天叫作封,辟场祀地叫作禅。

泰山何以成为封禅的圣地?显然不仅仅因为它的自然高度,更主要的是因为它的文化高度。

封禅泰山的原因或许非常复杂,但有一点是可以明确的,东方关于封禅泰山的理论和文化,不管是语焉不详的传说还是相互矛盾的故事,都在证明一种强大的思想文化传统的存在。

孔子是泰山封禅理论的支持者,他认为泰山只能接受鲁国国君和周天子的祭拜。

即使很多细节都无法证明,即使所有礼仪都无法施行,但是,要封禅就只能到泰山。

面对传统,不可一世的帝王也只能低头妥协。

秦始皇封禅之时,距离传说中的封禅已相去太久,封禅之礼,几乎无人能知。

学者认为,秦始皇封禅泰山之前,只有封禅理论而没有封禅实践,也是很有道理的。

汉武帝封禅,情形几乎雷同。

但是,他们都还是请来众多儒生,认真讨论,直到最后讨论没有结果。

主张封禅者,多来自东方,不仅有鲁国的儒生,也有滨海的方士,笼统可以如是观:来自西方的征服者和统治者,不管是秦始皇还是汉武帝,都为东方文化所折服、所吸引,沉迷不返。

追求仙人和长生必然无果而终,但是封禅泰山却是成功的。

泰山封禅,终于走出了传说的迷雾,变成了帝王心目中的神圣所在。

何止是帝王,封禅大典,几乎就是一种历史创造,所以司马谈才会因为不能参与而痛心疾首,终生为憾。

因为封禅不能随时进行,封禅的条件常常难以具备,所以古代帝王无数,而真正能够封禅成功者寥寥无几。

泰山封禅,可以看做是儒家思想礼制化的一个具体表现。

孔子的成功,最重要的是思想和精神。

河南省郑州市2011届高三第一次质量预测(语文)扫描版

河南省郑州市2011届高三第一次质量预测(语文)扫描版

2011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语文参考答案(高。

考+资+源—网)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1.D(以偏概全,不是“都从”,而是“大半"从格律入手)2.A(理解错误,“情感又会受到理智的驱遣"错误,应该是“情感仍然是理智的驱遣者")。

3.D(无中生有,“道德与艺术常常是相关联的,道德境界高的人往往也能在艺术上达到较高的境界”文中无处体现)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4.D(坐:因犯……罪)5.B(①是说唐俭以孝事亲;④是高祖所为)6.C(“奉命守卫蒲州"的是独孤怀恩而非唐俭)7.(1)唐俭凭借使节身份到军中去,/ 正赶上孝基等人被刘武周俘虏,唐俭也被擒获。

译出大意给2分(“/"前后各1分);“以”(凭借……身份)、“会”(正赶上)、“见”(被)三处,译对一处给1分。

(2)不久刘武周战败,逃入突厥。

/ 唐俭封存府库、登记兵器甲仗等待秦王。

译出大意给2分(“/"前后各1分);“俄而”(不久)、“亡”(逃)、“籍”(登记)三处,译对一处给1分。

注意:1.关键词与“大意”不重复扣分;2.关键词译成近义词也可。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8.从首联....,只觉愁绪如茫茫海..来看,作者登高临远,看到眼前苍茫的景象,触景生情天扑面而来。

(2分)从尾联......之愁;从诗歌标题..来看,作者被贬蛮荒之地,难免有仕途失意和最后一句....;加之远离故土,身居异乡......,难免产生思念....看,诗人与朋友...彼此隔离..,音讯不通朋友..、想念家人之愁.(3分;分号前后所分三点,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即可给3分)9.颔联、颈联在写景角度上有动与静...的不同.颔联..描绘风急雨骤中的景象,是...、近与远近景..、静景...(3分;答出..描写登楼远眺所见的重岭密林、九曲江流,是远景..;颈联..、动景一个方面给2分,答出两个方面给3分)颔联与颈联主要运用了比喻..(答“象征"“双关”“借景抒情”“动静结合”也可)的艺术手法。

河南郑州市2011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三次质量预测语文

河南郑州市2011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三次质量预测语文

河南省郑州市2011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三次质量预测语文————————————————————————————————作者:————————————————————————————————日期:2河南省郑州市2011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三次质量预测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1.C(混淆概念,“欧洲文化尤其是欧盟的文化理念”并不是“贯通文化”的表现,而是“互联文化”的“前一方面”的表现。

)2.D(理解错误,“并不强调要达到互惠的最终结果”与原文意思不符,原文中说“贯通文化建立在不同文化共同体的互惠基础上”)3.D(与作者观点相左,作者认为贯通文化“是我们应对文化全球化的一种更合适的战略选择”)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4.C(相:表动作偏指一方,可译为“他”。

)5.C(④是说江革为官廉洁;⑤是说江革为官干练)6.B(江革被放还朝,是作为魏帝请梁朝放中山王元略返回北方的交换条件,而非“元延明见不能使他屈服”)7.(1)(谢朓)看见江革穿着破旧的棉衣,铺着一层坐席,却沉迷于学习不知疲倦,/便脱下所穿短袄(给江革披上),并亲手把毡子割下一半给江革充作卧具,然后才离开。

译出大意给2分(“/”前后各1分);“弊絮”(穿着破旧的棉衣)、“耽”(沉迷)、“去”(离开)三处,译对一处给1分。

(2)江革性格刚强正直,每到朝宴的时候,经常对此加以贬斥,/因此被有权势的人憎恨,于是江革称病返回家乡。

译出大意给2分(“/”前后各1分);“褒贬”(偏义复词,偏“贬”)、“为……所”(被)、“谢病”(称病,托病)三处,译对一处给1分。

注意:1.关键词与“大意”不重复扣分;2.关键词译成近义词也可。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8.首联塑造了一个眷恋春光、病起探花的多情诗人的形象。

(2分)尾联写池边细长的柳枝随风飘荡,婀娜多姿,可是对于诗人来说,音讯不通,即使折尽柳枝,又能送给谁呢?诗人触景生情,流露出淡淡的孤独落寞....和对亲朋的思念......之情。

河南省郑州四中2011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

河南省郑州四中2011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

郑州四中2011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调考语文试卷命题人:张培莉审题人:程雪立说明:1.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2.本试卷共8页,交时只交答题卷。

3.所有选择题都答在答题栏内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目。

文言之现代生命21世纪,社会发展之迅猛令我们应接不暇。

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学习文言是否有必要的问题却一直没有解决,而且这一问题在今天越加凸显出来。

很多人并不否认学习文言对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但认为只要培养少数专业人员,他们去整理、翻译、介绍文言典籍就可以了,在任何事情都要讲“效益”“速成”的今天,学习文言得不偿失……其实,文言不是已经“死亡”了的语言,而是从台前隐退到了幕后,或者说它是改头换面,戴了现代面具而隐身其后;或者说它是体匿而性存。

而且文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语言的更新发展是无法脱离母体、阻断泉源的。

“总而言之”“闻过则喜”“反之”“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这些文言的词汇、语法、典故、成语还活在我们的现代汉语中。

中国近三千年的典籍,都是用文言写成的。

在这些典籍的滋养下,我们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思维方式,审美习惯得以形成,我们的面颊上深深刻印上了“中国”的印记。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其文明一直延续没有断绝的就是中华文明,它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文言功不可没。

文言跨越时间、空间,具有相对的规范性和凝固性,使地域辽阔、方言差异巨大、民族众多的中华大家庭薪火相传,代代不绝。

文言以它无尽的表达手段和方式,让古人贴切入微地表达了他们希望表达的一切。

几乎达到了无不尽意的地步。

它的短小、凝练、意博、理奥、趣深,都是白话文望尘莫及的。

文言是现代汉语的府库。

一个人拥有深厚的文言修养就可以使他的现代白话凝练、纯熟。

毛泽东、鲁迅、周作人、胡适、朱自清等一批大家的白话文成就就是最好的说明。

没有文言,现代汉语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信息时代,我们所缺失的不是科学知识、专业技能,而是传统文化、人文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州市2010年高中毕业年级考前测试(一)语文试题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注意事项:第Ⅰ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蜷.缩/拳.拳之心脸颊./汗流浃.背悭.吝/铿.锵有力B.接济./济.济一堂发轫./万仞.高峰瑕疵./龇.牙咧嘴C.锒.铛/琳琅.满目咋.舌/啧.啧称赞蔓.延/不蔓.不枝D.角.落/钩心斗角.驽.钝/强弩.之末粮囤./囤.积居奇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是作者以他的祖父为原型塑造的,虽然祖父是一个普通士兵,但他那种临危授命....、视死如归的精神使他成为家乡人民心中不朽的丰碑。

B.经过将近一年的发展,22寸宽屏液晶显示器已经从当初的高端产品成为目前市场的绝对主流。

但是随着暑期的到来,其价格势如破竹....,一路狂降。

C.获得“校园十佳”称号的尤雅,从校长手中接过荣誉证书,对着台下付之一笑....,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D.“北京当代十大建筑”评选结果揭晓,“鸟巢”、“水立方”、国家体育馆、首都博物馆、北京电视中心等新式建筑脱颖而出....。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资本经济之所以一定会带来金融泡沫,是因为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资本的运作一部分来自企业产品销售的收入,而另一部分则来自信贷。

B.据《环球时报》报道,中国谈判代表连续两天在哥本哈根对美欧日进行了点名批评,一向在媒体面前低调的中国此次的直率受到关注。

C.今天,中国潜艇部队已发展成为拥有常规动力潜艇和核动力潜艇的强大水下突击力量,数量和总吨位比初建时期强大了数十倍,实现了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的转变。

D.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离职后,在联合国欧洲办事处所在地日内瓦定居并安度晚年,实现了他多年以来的夙愿。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发射时间定在凌晨。

__________。

火箭__________,如同一条喷吐着烈焰的蛟龙,映红了整个山谷。

__________,将塔架导流槽内的蓄水化作一团浓雾,天女散花般四处散开。

短短几秒钟,火箭精灵般地钻入了云层。

__________ ……①沉睡的群山,深邃的夜空,被一声轰鸣突然惊醒②一声轰鸣,突然惊醒沉睡的群山和深邃的夜空③拔地而起,以雷霆万钧之势④以雷霆万钧之势,拔地而起⑤喷射的火焰⑥火焰喷射⑦我的眼睛追随着箭尾,突然热泪盈盈⑧我突然热泪盈盈,眼睛追随着箭尾A.②④⑥⑧B.②③⑥⑦C.①③⑤⑧D.①④⑤⑦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5—7题咬文嚼字改善社会语文环境余志鸿一场迎世博咬文嚼字大赛,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不到一个月时间收到了20万读者的回应。

这场大赛呼唤着人们对祖国语言文字应用的强烈责任感,也呼唤着人们对世博精神和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感,令人欣喜。

语言是人类创造的一种特殊的符号系统,它使人与非人类的行为方式有了本质的不同,成为人际沟通的工具,把人类组织成社会。

文字是语言的书面形式,它不仅“包装”着语言符号,更具有扩大和完善语言的作用,以及超越时空的交际功能。

人类依靠语言和文字符号,把经验和知识传递给子孙后代,形成了文化传统。

但是,由于语言文字的发生十分久远,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时,这一切已经存在,每个人生活在语言文字环境中,却往往忽视其存在的重要性,于是出现许多误传、误写的现象,造成人际交流和信息传输的障碍。

古代有“穿井得人”和“三豕过河”的传说,就是说明语言文字使用错误造成的危害。

所以古往今来从不缺乏重视咬文嚼字、以维护语言符号在社会生活中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为己任的有识之士。

人类社会进入了数字时代,语言规范更有着特殊的意义。

人们早就对“恶搞”文化中出现的语言文字错误深感不满,这些混淆视听的错误,污染着语言文字环境,污染着人们的心志。

三千年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曾告诫我们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又说:“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严肃指出有文明修养的人说话、写文章,是不能随便马虎的。

但是,现在我们到处看到一些错别字:广告语中的“渡假村”、失物招领中的“认领遗物”、店铺里的“哈蜜瓜”、饭店菜单上的“宫爆鸡丁”等等,不一而足,令人目不忍睹。

今天一场咬文嚼字大赛,涌现出20万讨伐错别字的“君子”大军,为祖国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无所苟”地敲响了轰隆的战鼓,真是令人振奋。

语言和文字又是文化的载体,汉语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

近年来,国内兴起了一股文化热,但是令人忧虑的是,媚俗文化风靡,充塞错别字的作品俯拾皆是,电视荧屏上的文字错讹随处可见,传媒文化的粗制滥造比比皆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对语言文字规范的不重视和对语言文字文化含义的一知半解。

比如不知上海简称“沪”的来源,不知安徽有个“亳州”,不知人生百年叫做“期颐”;把张恨水小说误写成《啼笑姻缘),把“联袂”演奏错读成“联jué”演奏。

这次借世博会在上海举办的东风,掀起振兴中华民族文化的浪潮,把人们日常所见、耳濡目染的一些语言文字上的使用错误列为赛题内容,无疑对民族文化传播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世博会将凭借多元文化国际交流的舞台,充分展示华夏文化。

我们高举“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既是向世界亮出我们改造和优化环境的决心,也是向祖国表达我们振兴中华文化的宏愿:提升城市形象,呼唤城市生活更荚好,改善包括语言文字环境在内的社会文化环境。

(选自《文化周刊》2009年9月4日,有删改)5.下列关于“迎世博咬文嚼字大赛”的表述,与原文文意不符的一项是A.这次大赛旨在呼唤人们对祖国语言文字应用的强烈责任感,对世博精神和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感。

B.这次大赛把人们常见的一些语言文字上的使用错误列为赛题内容,无疑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播。

C.这次大赛大张旗鼓地讨伐错别字,推动了祖国语言文字的规范化,令人振奋。

D.这次大赛有效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豪感,充分展示了华夏文化和我们改善社会文化环境的决心。

6.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语言是一种使人与非人类的行为方式有了本质的不同的特殊的符号系统,它成为人际沟通的工具,把人类组织成社会。

B.文字是语言的书面形式,它具有扩大和完善语言的作用,以及超越时空的交际功能。

C.语言和文字是文化的载体,人类依靠语言和文字符号,把经验和知识传递给子孙后代,形成了文化传统。

D.语言文字使用错误会造成人际交流和信息传输的障碍。

因此,古往今来的有识之士都十分重视咬文嚼字。

7.对造成语言文字使用错误或不规范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由于语言文字的发生十分久远,人们生活在语言文字环境中,往往忽视其存在的重要性。

B.社会进入数字时代,存在不少说话、写文章随便马虎的情况,甚至出现“恶搞”现象。

C.语言文字中那些混淆视听的错误污染了语言文字环境,污染了人们的心灵。

D.媚俗文化风靡,有作品、媒体粗制滥造,不重视语言文字规范和对语盲文字文化含义一知半解。

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李斯者,楚上蔡人也。

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

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

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

学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欲西入秦。

辞于荀卿曰:“斯闻得时无怠,今万乘方争时,游者主事。

今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骛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

处卑贱之位而计不为者,此禽鹿视肉,人面而能强行者耳。

故垢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

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

故斯将西说秦王矣。

”至秦,会庄襄王卒,李斯乃求为秦相文信侯吕不韦舍人。

不韦贤之,任以为郎。

李斯因以得说,说秦王曰:“胥人[注]者,去其几也。

成大功者.在因瑕衅而遂忍之。

昔者秦穆公之霸,终不东并六国者,何也?诸侯尚.众,周德未衰;故五伯迭兴,更尊周室。

自秦孝公以来,周室卑微,诸侯相兼,关东为六国,秦之乘胜役.诸侯,盖六世矣。

今诸侯服秦,譬若郡县。

夫以秦之强,大王之贤,由灶上骚除,足以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此万世之一时也。

今怠而不急就.,诸侯复强,相聚约从,虽有黄帝之贤,不能并也。

”秦王乃拜斯为长史,听其计,阴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

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

离.其君臣之计,秦王乃使其良将随其后。

秦王拜斯为客卿。

[注]胥人:犹胥吏,指庸人。

(节选自《史记·李斯列传》)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诸侯尚.众,周德未衰尚:仍然。

B.秦之乘胜役.诸侯役:战争,战役。

此作动词。

C.今怠而不急就.就:完成,实现。

D.离.其君臣之计离:离间。

9.以下句子中,全都属于李斯“西入秦”原因的一项是①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②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③今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④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⑤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⑥垢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A.①②④B.①③⑥C.②④⑤D.③⑤⑥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李斯出身微贱,因感于厕中鼠与仓中鼠的不同境遇而产生了发奋学习为国建功的愿望,最终获得成功。

B.李斯拜荀子为师,学习治理天下的学问。

他刻苦攻读,志存高远,得到荀子的赞赏与支持。

C.李斯到秦国会见了秦庄襄王后,受到秦相文信侯吕不韦的赏识,得以游说秦王,并一举取得成功,被秦王任为客卿。

D.李斯向秦王陈述秦灭六国的有利条件,认为机不可失,不宜懈怠拖延,而应乘势灭六国,成帝业。

秦王采纳了他的建议。

第Ⅱ卷注意事项:第Ⅱ卷共11小题,共120分。

四、(23分)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胥人者,去其几也。

成大功者,在因瑕衅而遂忍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