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专教育现状与思考
大余县职业中专现状及发展设想
大余县职业中专、梅关中学现状及发展设想一、学校现状:1、学校性质大余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是我县唯一的一所公办职业学校,自1958年创办以来,至今已有59年,已具备较好的办学基础,1987年学校被批准为省示范性职业高中,1992年被批准为省级重点职业高中,1996年通过评估被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
2005年学校又被认定为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已成为全县培养初、中级专业技术人才和推广新技术以及向高等院校输送合格新生的主要基地。
大余县梅关中学创办于1978年,是我县一所历史悠久的普通高中。
2003年恢复高中招生以来,创新办学特色,致力于特长教育为主的办学方向,为大专院校输送了一大批二本及以上的优秀人才。
2、学校面积目前,梅关中学用地面积89750平方米,职业中专用地面积54879平方米;梅关中学建筑面积8241平方米,职业中专建筑面积17070平方米。
3、学校在籍学生人,教职工141人。
4、开设专业及设施设备职业中专现开设计算机应用、电脑财会、汽车维修与运用、数控技术与应用、电子商务、服装与针织工艺、美术装潢、烹饪、幼师、高职高考等专业。
主要教学设备有数控机床台,教学用计算机台,SL-164型电子电工电力拖动实验室一个,汽车维修车间间,电动缝衣机73台,针织机20台,中式烹饪实训室一个,食品综合加工实训中心一处,食品检测室一个,幼师琴房个,钢琴台,电子琴台,手风琴台,舞蹈房间,电子图书馆一个。
梅关中学共有高一高二高三三个年级,分设特长班、普通文化班两个系列。
所有教室电子白板装备齐全,配备特长学生专用的音乐教室间,画室间,体育器材室间,新建标准塑胶跑道及人造草足球场。
5、办学成绩(1)、职业中专(2)、梅关中学二、学校发展设想(一)总目标创新职业中专人才培养模式,开创出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人力资源开发配置要求相适应,满足终身学习需要,产学结合、灵活开放、自主发展、具有乐从特色的现代职成教育新局面;市场针对性、经济贡献率和社会吸引力得到较大提升,职业教育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职成教育规模翻倍扩大,各项指标争取达到省级示范学校标准;创特色、造品牌。
刍议高职教育的现状与发展思考
刍议高职教育的现状与发展思考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社会对劳动力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适应这种形式,我国的高职教育规模也得以飞速发展。
本文就我国目前高职教育存在的资金投入、办学特色问题进行了论述,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突出特色形成自己品牌的设想。
关键词:高职教育现状发展思考教学质量一、前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国家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要,我国在高等教育的办学层次上,对高校实施了扩招计划,高校规模得到了迅速发展。
但在如何设计好学校专业,突出学校特色,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才上,仍需不断完善。
二、我国高职教育的现状和问题1.很多高职院校的实际投入不足我国高职教育虽然经过了近二十年的发展,但从总体上来说,起步之初缺乏应有的政策支持,很多高职院校是由中专院校升格上来的,高校教师水平和学校的投入都不能迅速的跟上学校的发展。
还有部分高职院校由企业投资修建的。
他们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把学校当做创收的工具,对学校硬件设备的投入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这种院校既不受国家资金的扶持,又没国办高职院校的背景条件,很难办出成就。
2.缺乏办学特色,社会认知不足国家相关的文件将高职院校定位为理论教学应以应用为目的,适用、够用为度,专业课程教学要有针对性,能力培养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当中。
突出实践和动手能力,使受教育者具有明显的职业适应性。
但是由于高职院校的资金投入不足,使得学校的实验实训条件不够。
只能开设一些投入较小的国内比较普遍的专业,只有极少数学校开有特色专业,如冶金、石油专业。
多数的高职教育的职业特点体现不足,缺乏特色。
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缺少应有的竞争力。
从社会角度来考虑,企业对高职学生认知不足,随着国家扩招计划的实施,更使得高职生的学历含金量降低,毕业后就业岗位与与所学知识也很难有效结合。
这一点与国外对职业教育的态度截然不同。
在发达国家本科,不少本科毕业生为了寻找合适的职业会在回到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专业技能培训。
面对中专生源现状谈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提高职教质量
面对中专生源现状谈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提高职教质量近几年,随着中职教育“凭证入学”的推行以及卫生学校的专业优势和社会需求,中专卫校始终保持着较大的招生规模,但入学学生综合素质较过去大幅下降,由于国家高考政策的调整,引发高校扩招并带动普通高中扩大招生,这就造成进入中专卫校的生源素质下降,进入中专学校就读的基本上是学习成绩中等或偏下的初中或高中毕业生。
大部分学生基础较差、学习困难。
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自觉学习和刻苦钻研的精神,甚至厌学等。
个别学生品质恶劣、纪律性差,上课时有的学生小声说话、有的吃零食、有的化妆、照镜子、听mp3、看言情小说、有的课堂睡觉,认真听课的较少,这些均对教学进程、课堂气氛和教师的情绪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老师往往付出很多,但在短时间内又无显著效果,缺乏成就感。
这种情况在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存在。
因而,影响了中职教育、教学的质量,有待我们进行研究、探讨解决,经分折本人认为导致课堂教学秩序较差,学生不爱学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1、课堂教学秩序较差原因分析1、1多数中专卫校教师未经过师范教育教师是一个职业,有特定的职业要求和枝巧,中专卫校的很多专业课教师都是医学院校毕业的,没有经过正规、系统的师范教育,教育学理论研究与实践缺乏或不足,在工作中相关培训不系统,给教学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1、2学生的文化基础参差不齐、高低不一中等卫生学校为了自身发展扩大招生、录取的学生成绩高低不同,基础差的学生上课跟不上、听不懂、日积月累,失去学习的兴趣,厌学、逃学、沉迷网络、追求社会刺激,导致管理困难。
1、3社会大环境影响中专学生年龄在16-17岁,社会履历不深,且正处于长身体时期,易受社会不良因素影响和诱惑,种种社会现象对她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产生不同程度的冲击,如追求吃穿、讲究打扮,如果疏于指导,在课堂上往往会表现出许多不良行为影响学习和成长进步。
1、4师生关系不够融洽本人认为课堂教学问题的解决需要依靠良好的师生关系,靠师生双方共同促进,教学是双边的关系,亲其师、信其道。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和将来发展趋势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和将来发展趋势一、发展现状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任务。
近年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政策支持: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制度”等,为中等职业教育的普及和壮大提供了政策支持。
办学规模: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校数量和学生人数逐年增加,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技术技能人才。
教学质量:中等职业学校注重实践教学,强化职业技能训练,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产教融合:中等职业学校积极推进产教融合,与企业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深度融合。
二、问题与挑战虽然中等职业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生源质量不高:由于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门槛相对较低,导致部分学生的文化基础薄弱,学习困难较大。
师资力量不足:中等职业学校师资力量有限,部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实践教学条件有限:部分学校的实践教学条件不足,设备陈旧、场地狭小等问题制约了实践教学的开展。
就业前景不稳定:一些专业的就业前景不明朗,导致学生就业困难。
社会认知度低:部分人对于中等职业教育的认知度不高,认为只有上大学才是成才的唯一途径。
三、未来发展趋势面对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未来发展的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办学质量: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办学质量,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
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实践教学条件,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同时,加强与企业、行业的合作,共同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完善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中等职业教育的政策体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例如,完善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建立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制度,激励更多学生努力学习、提高技能。
加强产教融合: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和将来发展趋势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和将来发展趋势一、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1. 学校数量和规模的增长: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
各级政府加大了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建设了更多的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以满足不同地区和行业的需求。
2. 课程设置的优化: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逐渐与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相结合。
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和职业素养,开设了更多与现实工作岗位相匹配的专业课程。
3. 师资力量的提升:为了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学校加大了对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
许多优秀的行业专家和技术人才加入到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师队伍中,为学生提供更专业的教学和指导。
4. 实践教学的加强:中等职业教育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实习、实训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际工作中所需的技能和知识。
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展校企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中等职业教育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以下是中等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1. 与产业需求的深度融合:中等职业教育将更加注重与产业需求的深度融合,根据不同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技术需求,调整课程设置,培养更多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的人才。
2. 强化创新创业教育:未来的中等职业教育将更加注重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具备自主创新和创业精神,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创新创业平台和机会。
3.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中等职业教育将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大学生实习、实训的机会,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际工作中所需的技能和知识。
4. 强化职业素养培养:中等职业教育将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包括职业道德、职业道德、职业形象等方面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中等职业教育将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国外优秀的职业教育机构开展合作项目,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国际化水平。
中职师范教育发展的问题与思考
中职师范教育发展的问题与思考目前中职师范教育存在着学生职业出口狭窄、教学方式陈旧、生源素质递减、“双证”教师缺乏等问题。
改进和发展中职师范教育的对策是:转变培养模式;优化教育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等。
标签:中等师范学校;职业教育;存在问题;发展对策中等师范学校是培养幼儿、小学、初中教师的摇篮。
然而,中职师范教育面临学生职业出口狭窄、学科设置陈旧、生源素质低、教师缺乏实践经验等问题,如何走出发展困局,值得全社会去关注和研究。
一、中职师范教育发展现状1、中职师范生的职业出口狭窄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目的是专门培养社会各行业所需的技能型人才,而中职师范教育则是大量培养熟悉并胜任学龄前、初等教育教学所需的教师。
可以说,中职师范教育既承担着国家九年义务教育的职责,又肩负着造就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之重任。
然而,社会公开招考招聘的单位绝大多数要求大专以上学历,社会普遍对人才的“高消费”导致中职师范生的就业方向和职业规划基本定位在幼儿教师、小学和初中教师行业,出口比较狭窄。
2、学科设置过于专业,教学方式陈旧教学内容与行业实际脱节,与用人单位的需求有一定差距。
学科体系设置是中职师范教育培养目标全面和具体的体现。
目前,一些学科的设置往往对中职师范教育内在规律、发展现状趋势和承载的使命缺乏系统性认识,以本学科为出发点,对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的“排列组合”,不能有机整合为中职师范的专业课程体系,致使学科设置缺乏系统性、规范性、适应性。
比如,有的课程的专业背景过深过重,忽视了仅有初中文化程度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这些知识的实用性。
教学方法有待更新。
总体来说,在教学方法上偏重课堂理论教学,对实践环节的教学重视不够。
多数中职师范学校仍沿用“以课堂讲解、书本理论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学习一些抽象理论,学校缺少实践场所和条件。
同时,对学生成绩考核方法也不尽合理,学生成绩以理论考试为主,考核内容单一,且一考定成败,很少计算学生参加实践的成绩。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状况和趋势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状况和趋势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意味着我国经济步入提质增效的新时期。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有着更高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中等职业教育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近1.6亿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历史证明,在实现我国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过程中,职业教育在斩断贫困传播、改善民生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中,中等职业教育需要紧贴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朝着高质量发展方向迈进。
这就需要准确把握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和趋势,巩固基础,弥补短板,进一步谋划未来发展。
1、职业教育新时代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最高效、最基础的途径,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
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初高中毕业生开展基础性的知识、技术和技能教育,主要为社会输出初、中级技术人员及技术工人。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分类有职业高中、普通中专、成人中专和技工学校,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等规定和国务院现行的“三定”(定机构、定职能、定编制)方案,职业高中、普通中专和成人中专归教育部门管理,技工学校归人社部门管理。
2010年至今,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规模在高中阶段教育占比基本在40%以上,对提升我国学龄人口高中入学率、促进教育公平起到了重要作用;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毕业生规模占职业教育毕业生规模总量的60%以上,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改革开放以来中职教育为我国培养了数以亿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并持续为高等教育输送具有扎实技术技能基础和合格文化基础的生源;中等职业教育在促民生、保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自2006年以来,中职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对口就业率在70%以上;中等职业教育在服务脱贫攻坚、助力教育精准扶贫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职免学费、助学金政策分别覆盖超过90%和40%的学生,其中约70%的学生在县市就近就业。
对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
学生规模
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规模 不断扩大,但相对于普通高中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仍需提高 。
师资力量
中等职业教育的师资力量不断加强 ,但教师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仍 需提高。
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教学质量
部分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不 高,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市场 需求脱节,导致学生就业竞争力
企业办学等多种形式,这种多元化的办学模式为中等职业教育的普及和
推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03
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也在逐步实现信息化、智能化
和数字化,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将进一步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
配置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机遇
国家政策支持
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支持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这些 政策为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和支持。
推动社会进步
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全民素质,推动 社会的进步。
03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策略
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完善课程设置
01
根据行业需求和职业标准,优化课程设置,提高课程的实用性
和前瞻性。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02
通过培训和引进优秀教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推进校企合作
市场需求的变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市场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中等职业教 育需要紧跟市场需求的变化,培养出更多具备市场竞争力的技能型人才。
职业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职业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也越来越频繁,中等职业教育可 以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资源,提升自身的教育质量和竞争力 。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和将来发展趋势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和将来发展趋势一、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中等职业教育是指为了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高中毕业生,提供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培养的教育阶段。
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如下:1. 增加的学校和专业: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和专业不断增加,涵盖了各行各业的职业技能培养,如工业创造、电子信息、医药卫生、旅游服务等。
2. 教育资源优化:政府加大了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提高了教育资源的配置和优化。
学校设施和设备得到了改善,教师队伍素质也有所提高。
3. 企业合作模式:中等职业教育与企业的合作模式逐渐得到推广和应用。
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训基地建设,提供实践机会,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4. 国际交流与合作:中等职业教育在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活跃。
学校与国外职业教育机构开展交流项目,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职业发展机会。
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适应新经济形势:随着新经济的快速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将更加注重培养适应新经济形势的人材。
加强与新兴产业的对接,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职业人材。
2. 强化实践教学:中等职业教育将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训基地建设,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职业发展需求。
3. 强化职业素质培养:中等职业教育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和职业规范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中等职业教育将进一步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
通过与国外职业教育机构的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资源,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国际化水平。
5. 强化就业指导与服务:中等职业教育将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与服务。
通过开展职业规划教育,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指导,匡助学生更好地实现就业。
总结起来,中等职业教育在发展现状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和将来发展趋势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和将来发展趋势1.现状:(1)政策支持:中等职业教育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制定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如推出农村学生免费职业教育计划、实施中等职业学校硕士创新计划等。
(2)资源投入:政府增加中等职业教育投入,建设职业院校、改善职校教育设施,为中等职业教育提供更好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
(3)培训模式变革:中等职业教育逐渐摆脱以往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和文化素养的教育模式,更加注重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培养,增加校企合作,提高教学实效。
(4)就业形势:中等职业教育就业率较高,很多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校期间就能通过实习、实训等方式与用人单位接触,顺利就业。
2.将来发展趋势:(1)健全中等职业教育体系:中等职业教育将进一步健全,加强与普通高中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建立更加顺畅的层次化教育体系,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阶段的有机衔接。
(2)产教融合: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加大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支持,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就业市场。
同时,加强与行业协会等机构的合作,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提供适应市场需要的培养方案。
(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工匠精神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创新创业类课程,导入造福社会理念,培养适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4)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国外职业教育机构的合作,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课程,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国际化。
总之,中等职业教育在政策、资源投入、教育模式和就业形势等方面都取得了积极的发展,未来将进一步健全体系,加强与产业的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就业能力,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中等职业教育现状、存在问题及改革对策研究——以河北省保定市为例的开题报告
中等职业教育现状、存在问题及改革对策研究——以河北省保定市为例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结构调整,高素质、创新型的技能人才越来越缺乏。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渠道,其地位和重要性逐渐凸显。
但是中等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招生规模、师资队伍、教学设施等,这些问题制约着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因此,开展中等职业教育现状、存在问题及改革对策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旨在了解河北省保定市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存在问题及改革对策,从而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推动保定市中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一)研究内容1、保定市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2、保定市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制定促进保定市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对策。
(二)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
搜集和分析有关中等职业教育的文献资料,了解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历程和现状。
2、实地调查法。
通过对保定市中等职业学校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学校的设施、师资队伍、招生情况等,分析问题的原因。
3、专家访谈法。
邀请中等职业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相关从业人员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存在问题的看法和建议。
四、论文结构本论文的主体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阐述研究选题的背景、目的、意义、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保定市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第三章:保定市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四章:对保定市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对策。
第五章:总结和展望,对保定市中等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并提出相关建议。
中国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中国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第一章中国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1.1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由于历史、地域、人口等差异,我国各地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一些贫困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尤为薄弱。
与此同时,高校和普通高中等学校享有更多的资金和优质师资资源,使得中等职业教育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和投入。
1.2 学生就业难度大由于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认识不足、待遇低、就业歧视等一系列原因,中等职业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着较大的困境。
与此同时,一些中等职业学校也存在教学质量不高、与企业对接不够紧密等问题,导致学生技能不足,难以适应市场需求。
1.3 课程设置与岗位需求不匹配由于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相对滞后,导致很多学生毕业后发现所学技能无法符合岗位需求。
当然,还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市场变化较快,学校难以及时跟上市场变化进度。
第二章中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2.1 面向现代产业的课程设置随着现代产业的发展,市场对中等职业学生能力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
因此,中等职业教育需要打破课程壁垒,将多个学科相融合,并紧密结合企业需求进行设置。
如目前很多学校都增设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课程。
2.2 实践教学的重视传统教学模式往往重视理论知识传授,忽略实践能力的培养。
新时代要求学生具备更多实际能力,中等职业教育也需要进一步拓展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2.3 产教融合的深度发展为了解决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匹配问题,中等职业教育需要进一步加强和企业的联系,在共同研发课程、实习就业等方面做出努力。
同时,建立产教融合的机制,让中等职业学生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
第三章总结中国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面临着很多挑战和机遇。
加强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优化课程设置、深度发展产教融合等都是中等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关键。
只有充分发挥中等职业教育作用,不断推进教育改革和创新,才能更好地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促进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和将来发展趋势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和将来发展趋势一、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中等职业教育是指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培养适应现代产业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技术技能型劳动者的教育阶段。
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以下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1. 学校数量和规模的增长: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覆盖面逐渐扩大。
各地积极推进中等职业学校的建设,提高了中等职业教育的普及率。
2. 专业设置的多样化: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越来越多样化,涵盖了各个行业和领域。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提高了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3. 教学质量的提升:中等职业学校注重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技能。
一些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展校企合作实训,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4. 政策支持的加强:国家和地方政府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学生选择中等职业教育,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地位和质量。
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中等职业教育在未来的发展中将面临一些挑战和机遇,以下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1. 产业需求的导向: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技术技能型劳动者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
中等职业教育将更加注重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产业需求,提供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培训。
2. 教育模式的创新:中等职业教育将逐渐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多元化的教育模式。
通过引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教育等新兴技术手段,提供更加灵活、个性化的教学方式,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3. 职业素养的培养:中等职业教育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除了技术技能的培养外,还将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包括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4. 国际交流与合作:中等职业教育将加强与国外职业教育机构的交流与合作。
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资源,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术技能型劳动者。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和将来发展趋势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和将来发展趋势一、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中等职业教育是指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需求而设置的培养具备一定职业技能的劳动者的教育阶段。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在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促进就业和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1. 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增加,中等职业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
各级政府加大了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增加了中职学校的建设和改扩建力度,提高了中职学校的招生规模。
2. 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层次不断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层次不断提高,培养出的毕业生素质也在不断提高。
各级政府加大了对中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投入,提高了教师的职业素质和教学水平。
同时,各地中职学校积极与企业合作,开展校企合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
3. 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不断创新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行业需求的变化,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创新。
中职学校加强了对职业技能的培养,注重实践教学和实训,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将来趋势中等职业教育在未来的发展中将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和机遇,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发展的要求。
1. 加强与产业对接,提高就业率中等职业教育需要与产业对接,了解行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
同时,加强校企合作,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2. 推进技术创新,提高教育质量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中等职业教育需要积极推进技术创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
例如,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实践教学,提供更真正的学习环境。
3. 强化职业素质培养,提高综合能力中等职业教育不仅要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还要加强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等,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和将来发展趋势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和将来发展趋势一、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中等职业教育是指为满足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材的需求,培养具备一定职业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的中等职业人材的教育阶段。
在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1. 政策支持:中央政府高度重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2-2022年)》、《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等,为中等职业教育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指导。
2. 基础设施建设:中等职业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大力推进,学校的教学设备和实训场所得到了改善和完善。
各地政府加大了对中等职业学校的投入,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条件。
3. 教师队伍建设: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逐渐得到重视。
各地政府加大了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
4. 学生就业情况:中等职业教育的就业率逐年提高。
中等职业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他们更容易就业。
同时,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就业政策,为中等职业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
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1. 产教融合:未来,中等职业教育将更加注重与产业的融合。
学校将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同时,学校还将根据行业需求调整课程设置,培养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材。
2. 创新教育模式:中等职业教育将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技术手段,探索创新的教育模式。
例如,引入在线教育、远程教育等新技术,提供灵便的学习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 国际交流与合作:中等职业教育将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校将与国外职业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学生交流和教师培训,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经验,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
4. 职业技能认证:中等职业教育将加强职业技能认证。
学校将与相关行业协会合作,开展职业技能认证考试,为学生提供更加权威的职业证书,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5. 个性化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将更加注重个性化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和将来发展趋势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和将来发展趋势一、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中等职业教育是指为了满足社会对各类技术技能人才需求而设立的教育阶段,其目标是培养具备一定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在我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 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中等职业教育主要以技工学校为主,培养工人和农民工。
改革开放以后,中等职业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职业院校。
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
2. 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中等职业教育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职业导向性强:中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能够适应社会的职业需求。
(2)实践性强:中等职业教育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实训、实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灵活多样:中等职业教育设置了多个不同的专业方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3. 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成就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
首先,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培养了大量的技术技能人才。
其次,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不断提高,一些职业院校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再次,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不断创新,适应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二、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中等职业教育在未来的发展中将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和机遇,以下是中等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趋势:1. 产教融合的发展模式未来,中等职业教育将更加注重与企业的合作,实现产教融合。
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学校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2. 创新创业教育的加强随着创新创业的兴起,中等职业教育将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力度。
学校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为他们提供创新创业的平台和机会,培养更多的创业人才。
3. 职业教育国际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也将更加注重国际化。
中专学校教育现状
中专学校教育现状中专学校,即中等职业学校,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为学生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相关知识教育。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中专学校也面临着新的发展与挑战。
一、发展态势中专学校是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的一座重要桥梁,其发展态势一直都备受关注。
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中专学校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一方面是要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另一方面是要满足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需求的要求。
二、面临的问题虽然中专学校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地位举足轻重,但其面临的问题也是极其复杂的。
首先是学生素质的问题,一些学生在进入学校之前缺乏职业选择意识和前期职业规划,导致了培养出的职业技能人才规避就业和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等问题。
其次是教育质量的问题,一些中专学校存在师资不足、设施陈旧、教学资源短缺等问题,导致了教学效果不理想和学校影响力不够的情况。
三、解决方案针对中专学校所面临的问题,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解决。
首先,我们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规划自己的职业道路。
其次,中专学校应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设施设备,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
同时,对于一些人才流失的问题,中专学校应该更加注重与企业合作,从而帮助学生成为具有实践经验的人才,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
四、展望总的来说,中专学校在新的形势下走向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应该进一步优化职业教育体系,明确职业培训的角色和地位,创新教育模式,加强职业教育与企业协作,为培养更多具有实践经验和职业技能的人才打好基础。
同时,我们也要注重人文教育和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熊猫文化调研报告
熊猫文化调研报告调研背景中专教育作为中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扮演着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角色。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职业教育的改革,中专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也逐渐受到关注。
为了了解当前中专教育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中专调研。
调研目的通过此次调研,我们旨在全面了解中专教育的现状,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推动中专教育的发展。
调研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研。
共发放问卷100份,得到有效回收80份。
同时,我们还走访了多所中专学校,与校领导和教师进行了深入交流。
调研结果一、中专教育现状调研结果显示,中专教育在校人数逐年增加,学校数量也在不断增多。
目前,中专学校的学科专业涵盖广泛,包括机械制造、建筑工程、电子商务等多个领域。
学校设备和实验室条件有所改善,但整体还不够完善。
二、中专教育存在的问题1. 职业导向模糊:部分学校专业设置不够精准,培养方向不明确,导致毕业生就业困难。
2. 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多数学校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和行业背景,教学能力和技能培养能力有待提高。
3. 实训条件不足:中专教育与企业合作、校企合作方面存在一定的障碍,实践教学环境和设施需要进一步改善。
三、改进措施建议1. 加强专业设置与就业导向对接:学校应该根据就业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合理规划专业设置,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2. 培养师资力量:学校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具有实践经验和行业背景的专业人才,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3. 加强校企合作:学校应积极与企业合作,提供更好的实践教学环境和机会,促进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
4. 加大投入力度:政府需要在中专教育领域加大投入力度,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设施,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
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发现了中专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希望相关部门和学校能够引起重视,加强对中专教育的支持和管理,促进中专教育的发展,为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做出贡献。
中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现状调查
中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现状调查1. 产教资源对接不足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学校与企业的产教资源对接仍存在不足的情况。
大部分学校缺乏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教学资源和实践实习资源匮乏,导致学生在校期间缺乏真实的实践机会,无法有效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2. 校企合作模式不够多样化目前,中等职业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模式还比较单一,主要以校企双边协议形式为主,双方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有待提高。
缺乏多元化的、深度合作的校企合作模式,制约了产教融合的发展。
3. 教师实践能力薄弱部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实践能力相对薄弱,缺乏与企业深度合作的实践经验,导致师资队伍的薄弱。
这也限制了中等职业学校的实践教学质量。
二、中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问题分析1. 学校与企业合作机制不完善因为学校与企业合作机制不完善,导致中等职业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
一些学校缺乏与企业长期深入的合作关系,难以形成持续的产教融合机制。
一些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理念与企业的用人需求存在脱节,学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的需求不相匹配。
这导致了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与企业实际用人需求差距较大,就业面临困难。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相对薄弱,难以满足实践教学需求。
这也制约了教师在产教融合中的作用和贡献。
中等职业学校应着力完善产教对接机制,积极主动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
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企业提供实习机会、提供实践教学资源等。
中等职业学校应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鼓励学校与企业双方进行深度合作,共同探索适合双方的校企合作模式,多样化校企合作模式的开展可以更好地促进产教融合。
如开展联合办学、实验基地共建、产学研合作等。
中等职业学校应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让教师了解企业的实际工作需求,增强教师的行业认知和实践能力。
随着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重视和支持,中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未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对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会日益增长,而产教融合模式正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世纪的挑战------------ 当前中专教育现状与思考南京化工学校朱方鸣随着现代科技、现代经济的发展,职业教育正以前无古人的气势迅猛发展,显示出蓬勃生机,中专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有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国中等专业学校数由1994年的3987所上升到1997年的4143所,普通中专招生数由1994年的122.54万上升到1997年的465.41万,在校生数由1994年的319.79万上升到1997年的465.41万。
(注)然而,在中专教育取得可喜成绩的背后,中专教育工作者却愈来愈感到危机四伏,面向二十一世纪,如何解决制约中专教育发展的问题,中专教育如何在改革与发展中求得生存,已成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一、中专教育发展的困境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中等技术人才的需求为中专教育发展创造了机遇,从我国劳动大军素质状况的各种统计数据看,一段时期内对中等技术人才的社会需求总体上是供不应求的,但各类人才市场中专生就业率低下,学校“出口不畅”却造成中专生过剩、供大于求的表象;从中专校事业规模和基建规模发展看,短短几年已今非昔比,但普高热的升温导致中专校生源紧张、“进口受阻”又给中专教育发展罩上了阴影;从中专教育专业建设看,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各校纷纷开设新专业和热门专业,个别学校专业数达三十几个,看似办得很红火,然而由于设备条件、师资条件缺乏使得新专业开始就显得先天不足,加上这类专业人才的迅速饱和,不得不使这些专业进退两难,有的只能中途夭折;从整个社会的发展看,中专教育办学有了更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然而当职业教育逐渐由政府行为变为市场行为实行“断奶”后,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又面临巨大困难;此外,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带来大量职工下岗对中专生就业产生的负面效应也增加了学校的压力。
总之,由于受社会观念的束缚,由于体制的不完善,跨世纪内,中专教育面临巨大挑战。
二、当前中专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中专教育的困境迫使中专校领导们采取各种对策,但在社会经济变革的巨大压力下,不少领导不是冷静地分析思考学校的发展,而是盲目(或盲从)地、仓促地采取了一些看似凑效却并不明智的举措,从而导致中专教育走向畸形发展的道路。
当前中专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三方面:1、脱离现实,盲目追求规模两三年前,在“规模效益”和“上规模、上等级”的各种评估的诱惑下,同时在有关政策的驱使下(如有些省中专校招一个学生可得双份费用),一味扩大招生规模,不少学校年招生量都在一千以上,在册学生数达四千以上。
规模是上去了,但由于学校设备条件、基建速度跟不上招生量增长速度,因而不得不把新生放到校外办学点,有些学校校外办学点多达七、八个,办学点学生数达在册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而办学点大多是一些职业中学、职教中心,其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等远不及校本部,其教学质量可想而知。
办学点学生回到校本部后教师普遍反映质量较差,考试下来不再象以前问某班有几个不及格的,而是问有几个及格的,不及格率在50%以上已司空见惯。
招生量大了,原有的专业显然满足不了要求,因而,不经严密调研又盲目开设新专业,有的专业一无师资、二无设备、三无经验也照样招生,以至于有些课程开课时不是缺教师就是缺教材。
2、一切为了学生就业当前中专生就业难是现实,就业难则导致中专招生难,而招生难最终将导致学校生存难,中专校的领导们清楚个中的利害,为了解决生存问题就必须设法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因而提出“学生就业是学校一切工作的中心”“一切为了学生就业”,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产生了相应的各种行动:提出中专与自学考试接轨是行动之一。
领导者认为使得学生在中专毕业的同时取得或即将取得自考大专文凭有利于学生就业。
不少学校几年前就开始组织学生自考并获得较高通过率,就业率也有所提高,更多学校则以此为据加紧本校与自考接轨的工作,调整教学计划甚至照搬自学考试教学计划。
简化教学环节,缩短在校时间是行动之二。
领导者认为新形势下应该解放思想,放开手脚。
为保证学生的就业率,对已联系工作单位的可以不完成教学环节就到单位上班试用或实习,有的学校五月初毕业生就已全部离校;为保证就业率,学校负责学生招生就业的同志甚至与教学科室打招呼,“学生找到单位不容易,考试能放一马就放一马”。
3、为争办高职趋之若鹜中专校“进口受阻”“出口不畅”客观上导致中专校的生存危机,加上中专教育将要向三年制职高、技校和五年制高职分化、分流的传闻,促使中专校千方百计向高职队伍挤,不断扩大招生量努力上规模和调整教学计划与自考接轨,以及开办专科函授等都是为争办高职添加筹码。
三、对中专教育现状的思考上述三个方面可以说是当前中专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
盲目扩大招生量和开设新专业造成的负面影响每位领导者都知道,然而领导有领导的想法:扩大招生量导致质量下降仅几届学生而已,现在多招一个学生就多一笔收入,今年有这个政策或许明年就没有了,现在不抓这个机遇以后招生愈来愈难就再不会有这样的机遇,况且,你不多招生别的学校照样多招,扩大招生增加了收入,学校规模也上去了,何乐而不为呢?经济的过热导致了办学的过热,盲目扩大规模看似尝到了“规模效益”的甜头,殊不知这仅仅是经济效益的一面,由此导致的教学质量滑坡、就业难度增加、学校声誉下降等社会效益一面的影响却是巨大的。
着眼于眼前的经济效益就要以牺牲教学质量和学校声誉为代价,而要保持教学质量和学校声誉就不得不放弃眼前的经济效益,很显然,前者是一种短期行为。
表面看,可观的经济效益增加了学校投入,促进了学校的发展,而从深层次看,实际上影响和制约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一幢教学楼一年不行两年,两年不行三年总能建成,而教学质量、学校声誉的提高却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凑效的,短期行为的严重后果不言自明。
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下,是抓“西瓜”还是抓“芝麻”?质量观、效益观孰重孰轻?这是每位中专校领导必须慎重考虑的问题。
“一切为了学生就业”,道理上并没有错,学校是为了培养人才,培养的人才就是为了使用(就业),问题是怎样看待和理解“就业”二字?怎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就业?是满足于学生仅仅找到一份工作而已,还是追求学生找到学以致用的岗位?是围绕培养目标和社会需要调整教学计划、深化教学改革、积极进行探索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还是不管采取什么方法只要学生能找到工作就行?只满足于学生能找到工作的就业实际上只是一种低水平的就业,而用非所学的就业则更是教育资源的实质性浪费,如果说这种就业率在眼下对学校还有一点作用,长此下去必将危及学校的生命力,这并非危言耸听。
眼下不少学校(包括不少国家级重点中专)调整教学计划与自考接轨和简化教学环节、缩短在校时间都是为了学生就业,有些学校与自考接轨后自考通过率较高,学生就业率也确有提高,但中专教育与自考接轨是否应提倡值得讨论。
中专生就业难,如果确实是由于中等人才过剩造成,加强与自考接轨到也不失为提高就业率的有效措施,但现实并非如此,大多数生产岗位最需要的仍然是初、中等技术人才,国家仍然在号召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
这种情况下加强中专与自考接轨必然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自考培养的是理论型的专科生,而中专培养的是实践型的技术人才,提倡与自考接轨显然与中专教育培养目标相左,更与国家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方针背道而驰;其次,自考主要是理论课程,几乎无实践性环节,要通过自考,教学中势必要增加理论教学的比重,这与当前中专教改中倡导的“注重能力培养,增加实践技能”,理论以“需要”和“够用”为度相矛盾;再者,中专教育与自考接轨后,倘若再来几次各种名目的评估学校又何以应对?江苏省教委1997年曾下达“关于加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生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的意见”的通知,之中提出:重点中专可以有序地组织管理和鼓励支持学有余力的学生参加自学考试,选聘教师担任相关课程的助学辅导任务,并规定一年级学生不允许报名参加自学考试。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只是对“学有余力的学生”组织和鼓励其参加自考,而非面向全体;只是“助学”而非全面与自考接轨。
提倡中专与自考接轨者的另一理由是:中专生就业难是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与自考接轨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但我们还应看到,目前生源质量下降(在普通高中录取后再录取),入校后学生的学习负担相对加重是学生厌学的重要原因,这种情况下,在有限的学制时间内要进行自考其难度可想而知,显然,中专与自考接轨并非中专可取之举。
为提高学生的就业率而简化教学环节、缩短教学时间,甚至对差生放一马的做法则更不可取。
教育是一项严肃的事情,教学规律、教育制度该执行的就必须遵照执行,简化教学环节、缩短教学时间无论如何在教学上总是打了折扣,加上对差生放一马,这样的学生推出校门无异于向社会倾销了大量“伪劣商品”,近期内虽然提高了就业率,不用几年,“伪劣商品”对学校声誉造成的负面影响在短时期内是无法消除的。
可见,“一切为了学生就业”不能只看眼前,不顾长远。
高等职业教育是近年来职教发展的重要方面,但把申办高职上等级当做中专追求的目标则有失偏颇。
热衷于高职者应该考虑这样两个问题:中专教育是否已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向高职队伍挤是否是中专教育的唯一出路?在发展高职问题上国家的方针是“三改一补”,中专校是否具备高职的条件?“补”的量究竟有多大,“补”的机会究竟有多少?都值得考虑。
在教育发展上,国家推进教育的三级分流,重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只要中专教育自身努力向内涵深化发展,应该说前途是光明的。
教育是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尤其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当经济体制实现了质和形的转变后,教育更应有超前的发展和转变。
国家督学杨金土指出:就职业教育自身方面来说,主要是通过改革,不断增强办学活力,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从而不断强化自身的竞争能力。
总之,面对世纪的挑战,中专教育要走出困境,不能只停留在眼前扩大规模、申办高职、与自考接轨、一切为了学生就业等低层次上,而应真正从社会发展需要着眼,从深化教学改革向内涵发展着手,中专教育的路才能愈走愈宽。
注:数据来源于1994年和199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教育委员会育委员会注:该文发表于《教育与职业》1998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