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荆襄与两淮在军事地理上的关系
乱谈南宋国防(原创)
千辛万苦过江来,
校场筑座望乡台,
襄阳府城取不得,
与他打了半年柴。
南宋坚固的襄汉,两淮防线的中心位置有一个软肋。从信阳军光州麻城至黄州蕲州的一条走廊地带,地处两淮防线和襄汉防线的交界地区。金军和蒙古军曾多次在这里突破宋军的守御。早期有建炎三年完颜拔离速耶律马五先与完颜宗弼的马家渡,在蕲黄率先渡过长江;金宣宗兴定年间,大将仆散安贞又率十余万大军攻克黄州蕲州,兵临长江;宝佑五年,蒙哥发动对南宋的全面进攻,塔察尔率军十万攻襄阳而不克,蒙古分塔察尔之军与忽必烈,加上忽必烈带来的援军,破信阳渡淮河,在黄陂征集民船民夫渡过长江,包围鄂州。当时吕文德率鄂州主力增援重庆,鄂州老家空虚,忽必烈很容易得就包围鄂州。这时距他渡过淮河还不到一个月。
随后东南大致维持了四大将时代建立的边防线。西线是以鄂州都统司为核心的襄汉防线,中线是以建康都统司为核心的淮西防线,东线是以镇江都统司为核心的淮东防线,淮西淮东又统称为两淮防线。
两淮防线以前线重镇为中心,数量众多的山水寨为根本的网络构成庞大的国防体系。
选择形势险峻的地方作为避祸、御敌的据点。为了充分利用自然地理条件,最大限度的削弱金军的骑兵优势,在选择据点时多半遵循“平地并村,高山结寨”的原则。在平地将数个村落连结为一体,然后选择形势险要、地理适中之地筑堡、扎寨,并储备银、钱、谷、米等物资。如果金军来犯,将老弱妇女领入堡中避难,山丁壮恃险守御。高山地区则在险峻要冲之地,充分利用自然条件,采木石筑碉堡,随地形结寨而守。至于湖泊水泽之地,则扎寨其间,利用金军不善水战的弱点,恃险抗敌。这些山水寨大的周围七八里,可以容纳数万人,数百人的小寨更是星罗棋布。淮东多水,以水寨为主,淮西多山林,以山寨为主。除了地方民兵,有时正规军也化整为零,分散屯驻与山水寨之中,当中甚至有骑兵。
宋代襄阳和樊城的历史地理研究
宋代襄阳和樊城的历史地理研究两宋时期的襄阳和樊城,位于汉江中游,两城夹汉江而立,南为襄阳,北为樊城。
襄阳和樊城,地理位置独特,自古以来就是军事重镇。
两宋时期,民族矛盾突出,民族之间战乱频繁,襄阳和樊城长期位于政权交界地带,军事地位凸显,成为战争前线,在宋金、宋蒙(元)对峙中,发挥着决定南宋朝廷生死存亡的巨大作用。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襄阳和樊城的人口、经济、城市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两宋时期,襄、樊地区的人口发生过三次比较大的变动。
北宋时期,襄阳和樊城社会局势稳定,人口平稳快速增长,迁入人口比例增多;靖康之乱后,受宋金战争影响,北方人口大量南迁,进入襄阳和樊城地区,而襄、樊土著居民则大量南迁进入荆湖南路甚至两广地区;宋蒙对峙时期,移民浪潮加剧,襄、樊人口外迁加剧,襄樊保卫战后,基本成为空城。
北宋时期,襄阳和樊城处于比较和平稳定的局势之中,而且襄阳和樊城临近汉水,雨水充足,水利设施也比较齐全,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呈现良性发展态势;南宋时期,气温降低,水稻种植面积缩小,宋金战争爆发之后,襄阳长期处在战火之中,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手工业和商业也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某些行业战时经济的发展,例如造船业、商业等。
襄阳和樊城位于南北方过渡地带,有“天下之中”、“九省通衢”之称,水陆兼济,是交通工具“南船北马”的交界。
以襄阳为起点向北可沿南襄隘道到达南阳,向西沿上津路直通长安,向南荆襄陆路和水路兼济,向西沿汉襄道直入鄂州,四通八达的交通网为襄、樊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特别是在战争期间,为运送战略物资提供了有利保障。
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网,宋金、宋蒙多次在此发生激烈争夺。
宋金“绍兴和议”后,襄、樊成为宋金对峙前线,南宋岳飞、吴拱、赵淳等将领都曾率军在此戍守,加强两城军事战略部署,利用该地有利的地形地势进行抵抗,多次打退金军入侵。
金亡之后,宋蒙对峙,蒙古也将襄、樊作为进攻南宋的突破口,针对襄阳城高池深的特点进行持久围困战,南宋守将坚守六年之后终被攻破,导致南宋门户大开。
湖北襄阳:宋元之战
湖北襄阳:宋、元之战宋元襄阳之战是冷兵器时代世界历史上攻守时间最长、战争形式、战争手段利用最多样化的一次大规模战争,它牢固奠定了襄阳在我国乃至世界上的军事重镇地位。
宋元襄阳之战是冷兵器时代世界历史上攻守时间最长、战争形式、战争手段利用最多样化的一次大规模战争,它牢固奠定了襄、樊在我国乃至世界上的军事重镇地位。
其战争过程波澜壮阔,惊心动魄。
本文试将这一著名战例简述如下:一、战前的襄阳宋端平元年(公元1234年)正月,南宋与蒙古联军攻灭金国,宋、蒙在中部大致维持着以淮河——南阳一线为双方国境线。
南宋驻守这一线的是与蒙古有灭国、覆族、毁家之恨的原金国降宋的北军,他们仍由北军降将率领,有邓州赵祥、唐州郭胜、均州范用吉、德安尚全等。
大敌当前,愚蠢腐朽的南宋官僚体系,对这批有生力量不但不加珍惜爱护,反而猜忌提防,百般刁难、排挤,直至企图屠灭,导至他们心寒齿冷、诚惶诚恐、朝不保夕,随后的蒙古军南下时被迫投降了他们的宿敌蒙古。
端平三年,襄阳城连同城内大量物资、武备也在内讧和自相残杀中落入蒙古人之手,劫掠殆尽后被焚毁一空,并将襄阳居民全部强迁到蒙古人统治下的洛阳地区,襄阳城成为一座废墟,宋京湖制置司衙门不得不后移到南面的江陵。
襄阳也失去了其河南屏障,成为直接与蒙古、后来的大元接壤的边防前线。
此后,襄阳除一度为蒙古人所占有外,基本上于荒于人烟状态,直到宋理宗淳祜十一年(公元1251年)京湖安抚制置使李曾伯派荆湖副都统高达、幕府王登率二万一千名荆湖军才收复襄、樊两座毁弃的空城,襄阳城西里许真武山东麓的《襄樊铭》记录了此事件。
襄、樊二城隔江对峙,宋军在江中立木桩,用铁锁链连接,中间铺以木浮梁架设的浮桥将二城联为一体,使之守望相助,互为犄角、唇齿相依。
襄阳南有岘山山脉,西有万山遮蔽,汉水成东北二面的天然屏障,东南有鹿门山拱卫。
经过高达几年对襄、樊二城的修复,让驻军家属移居襄阳,通过浚河、开渠、屯田、免租、移民等活动使襄、樊渐渐恢复生机。
南宋两淮地区招抚使考论
南宋两淮地区招抚使考论作者:徐韬来源:《神州·上旬刊》2020年第02期摘要:南宋两淮地区位于宋金交界之处,饱受战乱和盗贼的困扰,两淮招抚使应时而生。
自建炎初年置招抚使至南宋灭亡,两淮地区一共任命了十三位招抚使、副,这些招抚使在两淮地区负责招抚敌将、扩充军队、清剿盗贼,为恢复失地作战前准备。
宋金隆兴议和是南宋招抚使兴废的一个转折点,随着和议的达成,招抚使随之被废,至宋蒙战事兴起,两淮地区的招抚使被重新重视,并在南宋后期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家族化倾向。
南宋两淮招抚使是南宋国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在后期存在腐化的迹象,但在南北政权对峙的整个过程中,曾起到重要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南宋;两淮地区;招抚使引言南宋之前招抚使的设置较为随意,官员品级和职能不定,且事过则废。
南宋时期,宋廷开始普遍设置招抚使,并且拥有固定的辖区和治所。
两淮地区作为南宋时期南北对峙的前沿地带,宋廷特别留意于此构筑江淮防御体系。
建炎初年,南宋招抚使首次设置,驻守两淮地区,负责抵御金人南侵,即是重要的表征之一。
南宋招抚使大多按路而设,该路是为招抚使的大致辖区,其中以两淮地区出现的招抚使(包括淮西招抚使、淮东招抚使、淮南招抚使)的设置最为重要和特别,尤其两淮地区是金朝对南宋用兵的重点区域,宋廷在两淮地区的军事部署,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到南宋的国土安全和政治稳定。
两淮招抚使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在招抚制度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在研究招抚使制度时有必要单独论述。
目前学术界对招抚使制度关注不够,常常将其与其它军职一并论述,而忽略了其作为独立军职所具有的特性。
惠鹏飞对南宋时期出现的招抚使作了数据统计[1-2],并考察了招抚使的设置时间、治所、序位、职能等问题,是关于宋代招抚使的综合研究,但却相对忽视了招抚使的区域性特色,而且论述中在时间考订、人物事件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拟对南宋两淮地区招抚使作专题研究,以制度的兴废、运作,透视当时的军政动态。
南宋两淮:成功的防御战
南宋两淮:成功的防御战(4000字)南宋两淮:成功的防御战王卫华南宋两淮防御战,是战略防御与战役和战斗防役成功的典范。
不把这段历史写出来,对不起淮安的先人。
这是我看了周燕来先生的博士论文后的一个感想。
这段历史,周先生已有细致的研究和论文详述。
我只能把其中的精要化作故事,让普通的读者更能接受。
让这段历史得到发挥光大。
海上之盟与靖康之耻北宋一直在衰败,但灭亡的拐点是徽宗赵佶当政。
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宋朝经神宗等国君不断变法图强,国力又强盛起来。
宋徽宗赵佶见国力已强大,便有了实现宋太宗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想法。
徽宗是神宗的第十一子,北宋的第八位皇帝。
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宋哲宗去世,没有后代,便只能从哲宗的兄弟中选帝。
虽然大臣们认为时为端王的赵佶“轻佻,不可以君天下”,但在向太后的坚持下,赵佶还是登上了皇位。
宋徽宗风流倜傥。
字写得好,画画的佳,爱古玩,更爱泡妞,于是有了鞠球,有了瘦金体,有了行幸局,有了与李师师的风流轶事,有了专收集古玩的宰相童贯和花石纲。
实话实说,宋徽宗当个艺术家还真行,但想当个有作为的皇帝,差远了。
燕云十六州东西约六百公里,南北约二百公里,面积约十二万平方公里,相当于现在的三个台湾岛。
当时这些土地在辽国(契丹)手中。
于是,重和元年(公元1118年),与金国(女真)签约,夹攻辽国。
约定,金军负责攻取辽国的中京大定府,北宋负责攻取辽国的燕京析津府和西京大同府。
灭辽后,燕云十六州归宋,宋则将每年给辽国的岁币如数转给金国。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宋金“海上之盟”。
金军如约攻下辽国中京,并攻下了本应由宋军攻下的西京(山西大同)及西路的州县,但宋军连辽国的燕京也打不下来,最后只得让金军来攻燕京。
攻下燕京等地后,金军看到了宋军的无能,便不想将燕云十六州还给宋朝,最后再三讨价还价,金军将燕京等六个州交给宋朝,条件是宋每年给金“岁币”四十万两银,燕京每年要付金税钱一百万缗。
之后,金军将燕京等城内抢劫一空,连人带物席卷而去,将几座空城留给了宋朝。
天下真正的中心:襄阳,中国古代南北争锋的核心地带
天下真正的中心:襄阳,中国古代南北争锋的核心地带在上期谈到东部的中国古代军事重镇寿县江淮枢纽寿春:中国古代南北战争的必争之地后,我们这次把目光转向西方。
无独有偶,在与寿春处于同一条纬线往西延伸四百多公里的地方,坐落着从历史延续至今的另一个军事重镇——襄阳。
那么襄阳在中国军事史上又起到怎样的作用,又为何在今天仍然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呢?湖北政区图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襄阳所处的地理环境,从区域位置上讲,它地处湖北省西北部,位于汉水中游的冲积平原上。
《孙子兵法》有言:“北通汝洛,西带秦蜀,南遮湖广,东瞰吴越”。
北部为兵家必争的南阳盆地,作为盆地南部的咽喉,襄阳在古代直接控制了南下与北上的重要通道。
此外襄阳西靠荆山,东纳江汉平原,所以也同时是从陆路进川出川的重要孔道与中转站,在古代从峡江入川风险极大,所以这一条陆路更受重视。
南阳盆地地形图襄阳在全国的地位也不可小觑,由于襄阳位于中国南北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所以从建城伊始便承担着“天所以限南北”的功能,襄阳自古便有“北人下马南人上船”一说。
著名历史地理学者严耕望在《唐代交通图考》中论述:古代中国之疆域以黄河、长江流域为主体,而中隔秦岭、伏牛、桐柏、大别诸山脉,使南北交通局限于东西中三主线。
西线由关中越秦岭西段,循嘉陵江入巴蜀。
东线由河淮平原逾淮水至长江下游之吴越。
中线由关中东南行,由河洛西南行,皆至宛郡,再循白水流域,南下襄阳,复南循汉水至长江中游之荆楚。
而襄阳向来就是联系长江中游与中原、关中地区的交通枢纽。
由襄、邓西北陆行过武关、蓝关,或自襄州溯汉水、丹水入商州,再转陆路经蓝关,或自襄州溯汉水至洋州,转陆路经梁州人褒斜道越秦岭,均可至长安;由襄州北行经南阳、方城可至洛阳;南行经荆襄大道至江陵,或溯湘江越南岭至广州,或经沉水入桂,或西上入蜀,或东下吴越;东南循汉水而下,经邹、鄂入江,亦得联络吴越岭南。
古代帝国时期有很长一段时间均定都在西起长安,东至许昌这一块中原之地,为了维持国家的稳定,帝国中枢便通过从南阳到襄阳的这一条道路来加强对南蛮之地的控制。
南宋右丞相—史嵩之
南宋右丞相—史嵩之史嵩之(1189年-1257年10月6日) ,字子由,浙江宁波人。
南宋大臣,尚书右仆射史浩之孙、右丞相史弥远之侄。
嘉定十三年(1220年)进士,调光化军(今老河口市)司户参军。
后任襄阳户曹,历任襄阳通判、京湖制置使、参知政事等要职。
嘉熙四年(1240年),入朝拜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两淮、四川京湖军马。
在襄阳工作生活达18年之久。
嘉定十三年史嵩之中进士,调任光化军司户参军。
不久,身为从叔的史弥远问史嵩之说:"给你换一个新的职位,你想去哪里?"史嵩之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说:"希望能到襄(阳)汉(水)一带去做官。
"弥远听了很高兴地答应了。
襄阳地处在汉水中游南岸,是扼守长江的屏障,其在南宋的地位至关重要,完全可以用咽喉来作比喻。
史嵩之似乎对荆襄地区作过比较深入的研究,知道这一地方对南宋的重要性。
所以当史弥远问他时,他便能马上作出去襄汉的肯定回答。
的确南宋立足东南,不能不恃荆襄为上游屏障。
如果没有了襄阳,那么南宋就无法立国了。
在南宋与金对峙之际,站在南宋,从军事角上看,荆襄上游的意义甚至超过了两淮。
所谓"有江汉而无淮泗,国必弱,有淮泗而无江汉之上游,国必危。
"荆襄不仅在与金人抗衡上可以作为屏障,即使就南宋内部而言,荆襄也每每可能成为一个隐患。
于是即调史嵩之为襄阳户曹,遂了史嵩之的心愿。
南宋向北方进取或抵御北方的进逼,势必重视襄阳的经营。
经营好襄阳,足以协凋整个战线。
岳飞、吴拱等都曾藉襄阳而有所作为。
史嵩之精明地意识到了荆襄的地位,他希望从基层立身,从这一重要的地方做起,这就足以证明他所具有的谋略与雄心了。
襄阳所处的南阳盆地具有东西伸展、南北交汇的特点。
无论是东西之争,还是南北之争,南阳盆地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襄阳地处南阳盆地的南部,依托汉水和长江,东连吴会,西通巴蜀;由南阳盆地,襄阳便处在这条漫长战线的东南段与西北段之间的连接点上。
中国五千年历史上的南北之争与南北对峙图
中国五千年历史上的南北之争与南北对峙图中国历史上,每逢天下大乱,就会英雄辈出,精彩纷呈。
但是,仔细看一下,不管多混乱的局面,最终还是演变成为南北对峙,南北纷争的局面,进而最终由南北之间的一方统一天下。
群雄逐鹿,变成南北对峙,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一则,群雄数量多,力量分散,必然会角逐出一个最强者,统一者二则,南北之间有着相对稳定的分界线,南北之间也容易分别形成统一,进而形成对峙。
下面,就让我们来盘点和解析一下中国历史上的南北对峙与南北之争。
图二南北对峙之春秋战国南北之间想要形成对峙,必须坚守长江。
想要守住长江,必须坚守淮河。
想要守住淮河,必须坚守淮北。
这就是所谓的“南北对峙定理”-“守江必守淮,守淮必守淮外”。
我们翻看一下历史,这句话确实算得上南北对峙的真理。
图三南北对峙之三国南北对峙除了“守江必守淮,守淮必守淮外”这句定理之外。
还有一句定理-“东南无江淮必弱,东南无两湖必亡,四川对东南可有可无”。
翻看一下历史,这句话,也算得上是真理。
更重要的是,这句话道出了“北强南弱”的本质-北方相对是一个整体,各个地区之间联系较为密切。
南方因为分为几个版块,而且各个版块之间不仅联系没有北方密切,还存在矛盾。
这使得,南方在南北对峙之间,先天弱势。
图四南北对峙之南方最好态势-东晋末南朝宋疆域图春秋战国时期,严格来说,是乱世,不是南北对峙。
但是,从某些方面来看,春秋战国中楚国崛起的模式,奠定了日后的南北对峙之间的格局。
楚国以两湖为核心,先是吞并两淮,接下来吞并了东南,进而争夺西蜀。
虽然西蜀争夺失败。
但是,并没有影响楚国称霸整个南方的格局。
之后历史中南北对峙中的南方,基本都是按照楚国的步骤来的。
图五南北对峙之东晋与前秦东汉末年的三国乱世,大家耳熟能详。
实际上,这也是南北对峙的一种局面。
吴国,蜀国联手对抗魏国,不就是南方各个版块联合起来对抗北方吗。
吴国,蜀国发生冲突,不正是两湖板块对东南版块的天然威胁吗。
蜀国灭亡后,吴国依然能坚持那么多年,一直到两湖失守才灭亡,这不是两湖在南方重要地位和四川在南方尴尬地位的体现吗。
宋蒙(元)战争三大战场研究综述
宋蒙(元)战争三大战场研究综述作者:叶周杰来源:《资治文摘》2016年第05期【摘要】上世纪80年代以来,涌现大量对宋蒙(元)战争三大战场研究的论著。
现将其代表性的论著按整体性研究、四川战场、京湖战场、两淮战场四个方面进行综述,认为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南宋方面,可在蒙元方面做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宋蒙(元)战争;四川;京湖;两淮宋蒙战争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两淮、京湖、四川这三大战场上,宋蒙双方在此展开了历时将近五十年的激烈争夺,发生了多次影响中国乃至欧亚的重大战役。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学术界对宋蒙战争各大战区的研究已较为透彻,取得了大量成果。
现将学者对宋蒙(元)战争各战场的主要研究成果,梳理综述如下。
一、三大战场的整体性研究三大战场的整体性研究主要是依据宋蒙双方各战场在不同时期的战事变化,对各战场的的战略地位和战事影响作出研究。
胡昭曦、邹重华先生所著《宋蒙(元)关系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详述宋蒙关系的发展进程,站在全局角度分析宋末元初的历史,并对三大战场战事、得失都有较为细致的描述。
陈世松著《宋元战争史》(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年)与前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粟品孝《南宋军事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站在宏观的立场,看待整个南宋的军事体制与政策、军事战略思想。
对三大防区分区设防的整体战略亦有深入的阐发。
于爱华《南宋地缘政治研究》(云南大学2010年博士毕业论文),从地缘政治学角度分析两宋与周边势力的关系,进而研究政府策略的合理性及缺陷。
姚建根《宋朝制置使战略攻防述论》(《史林》2006年第4期)谈到宋蒙战争时沿江制置使、沿海制置使、两淮制置使等官职的重新启用和重用是应对蒙古侵略的重大举措。
二、各大战区研究1.四川战区裴一璞发表了包括《宋蒙涪州战事述论》(《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等系列文章,统入其学位论文《南宋夔州路抗蒙(元)战争研究》(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研究了夔州路主要州县的战争情况,突显了夔州是沟通四川战场和京湖战场的重要桥梁。
古代荆襄地区军事地理位置及其战略地位
第31卷第1期2009年1月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 o u rna l o f Xi a ng ta n No r m a lU n i ve rs ity(So c i a l Sc i ence Ed iti o n)Vo l.31No.1J a n.2009古代荆襄地区军事地理位置及其战略地位①曾建忠(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湖南湘潭411201)摘 要:荆襄地区军事地理位置很早就引起不少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的关注。
中国历史上的许多战争大多以此地理位置为依托,而一举取得成功的。
该区域在中国历代战争中的作用有史可鉴,“南北对峙之际,荆襄每为强藩巨镇,以屏护上游。
自古未有失荆襄而能保有东南者。
”对荆襄地区的战略枢纽地位的形成,不能简单与其他地区的类比,而应把它放在天下大势中来考察。
关键词:荆襄;地理位置;强藩巨镇;战略枢纽地位中图分类号:F99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482(2009)01-0220-04 荆襄地区在中国古代的军事地理位置及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都有文章论述。
最为有名的是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祖禹的军事地理名著《读史方與纪要》-湖广方與纪要序。
但顾祖禹只写到元朝初年。
今人对三国两晋南北朝和南宋时期荆襄地区战略地位的著述较多,如朱绍侯的《吴蜀荆州之争与三国鼎立的形成》、饶胜文的《布局天下》、胡阿祥的《兵家必争之地》等等。
这些文章写得都很好,但不足之处是涉及的朝代有限,尤其是元灭南宋后至清初这一段时间,很少有论文涉及。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弥补了一些不足之处,增添了元末农民起义、明末农民战争和清初康熙平定“三藩之乱”中,荆襄的重要战略地位!尤其是明末农民战争中,张献忠飞兵奇袭襄阳和二十八骑入城战役,更突出了荆襄的枢纽位置。
但张在占领襄阳后,没有认识到襄阳的地位而撤出襄阳,令人扼腕;相反,两年后,李自成占领襄阳,改其为襄京,并建立政权,这充分证明李是非常有战略眼光的,这一行动为他最终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奠定了基础。
南宋淮东军事防御的变化
背景意义研究背景与意义目的揭示南宋淮东军事防御的变化过程、原因及影响,探讨其历史意义与现代价值。
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考察、专家访谈等方法,收集相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以求得全面、客观的研究结论。
研究目的与方法南宋淮东地区概述初期防御设施与布局城墙与护城河重要的交通路口和战略要地设有关隘和要塞,配备重兵把守,以防止敌军入侵。
关隘与要塞烽火台与驿站禁军与厢军水师民兵与乡勇初期军事力量与配置初期防御战略与战术伏击与诱敌水陆并进守城战1防御设施与布局的调整23南宋淮东地区在中期阶段,对城墙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筑和完善工作,加强了城墙的坚固程度和防御能力。
城墙修筑与完善为了加强对敌方的防御,南宋在淮东地区增设了一系列重要的关隘要塞,以控制交通要道和战略要地。
关隘要塞的增设南宋淮东地区还注重水路防御的强化,通过修建水寨、水栅等设施,提升了对敌方水军的防御能力。
水路防御的强化军事力量与配置的增强010203精锐部队的调配地方豪强的整合军事训练的加强防御战略与战术的演变纵深防御战略的采取01灵活应对战术的运用02情报侦察的重视03城墙加固与扩建防御设施与布局的进一步优化堡垒与关隘增设水路防御体系的完善精锐部队的部署兵器的改进与更新军事力量与配置的升级防御战略与战术的成熟情报收集与分析以守为攻战术的运用联合作战与协同防御外部威胁与压力北方敌国的侵略南宋时期,淮东地区面临北方敌国的持续威胁,特别是来自金国的侵略。
这种外部威胁促使南宋朝廷重视淮东地区的军事防御。
边境的不稳定南宋与金国之间的边境地区经常发生冲突和战争,这种不稳定的局势使得淮东地区的军事防御变得尤为重要。
内部政治与经济因素的影响政治斗争与变革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火药的广泛应用南宋时期,火药武器得到广泛应用,这对淮东地区的军事防御产生了重要影响。
火药武器的使用提高了防御的效率和威力,改变了战争的方式。
城墙与堡垒的改进南宋朝廷在淮东地区加强了城墙和堡垒的修建和改进。
南宋150年抵挡金、蒙全赖荆襄防线,荆襄亡而南宋亡
南宋150年抵挡金、蒙全赖荆襄防线,荆襄亡而南宋亡今天09:15大家好,我们的小凡谈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引言大图模式荆襄地区,占据天下之中,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靖康之耻,北宋皇室被金国一网打尽,仅剩下独苗九王赵构逃到了南方。
南宋被海立国,占据半壁江山,国势孱弱,相继遭受到强大的游牧民族政权金国和蒙古的蹂躏。
荆襄虽为天下之中心,但是在南宋却成了北部边境,自然成为了抵御外敌的前沿阵地,同时连接四川、江淮防线,共同承担起了南宋北境的防御战线。
在南宋150年的生涯中,南宋朝廷一直处在被动挨打防守,而荆襄防线成了南宋兴亡的防御核心,荆襄亡而南宋亡。
金国灭亡以后,南宋又面临了征服世界的蒙古铁骑,在荆襄防线面前,束手无策四十年,战死一个蒙古大汗,荆襄防线让不可一世的蒙古骑兵另眼相看。
由于南宋国力日衰,朝廷腐败不堪,荆襄防线最终崩溃,彻底粉碎了南宋的军事力量,南宋在三年间迅速败亡,落得崖山海战全军覆灭。
南宋荆襄防线的建立自康王赵构建炎南渡、存续宋祚,南宋立国一百五十余载。
在此期间,除与金朝达成的几次和议期间,南北局势大体平稳之外,南宋防线一直受到来自北方的严重威胁。
在与北方金、蒙政权对抗的过程中,根据地理环境以及北敌进攻的路线,南宋沿秦岭淮河国防一线,以江防为枢纽,逐步建立了四川、荆襄、江淮三大战区。
处于中心的荆襄防线西连川蜀、东接江淮,对南宋而言,荆襄防线不仅有连接两大防线共同防御外敌入侵,还承担了出中原收复故土的任务,战略价值极其重要。
大图模式独特的地理位置荆襄地区,位于中原的中心,荆襄地区北连豫西山地,南接五岭而控湖湘,西北背靠武当、荆山、神农架诸山脉,西南面接壤恩施高原,东北面被桐柏山、大别山阻隔。
从汉水汇于长江,顺流而上至江淮;溯江而西北,可通汉中之地,北越秦岭山脉可达陕地,南越大巴山则进入四川盆地。
东西有崇山峻岭阻隔,南面有提供军需粮草之地,这让荆襄地区成了兵家必争之地。
中国历史上的军事重镇战略与地理的关联
中国历史上的军事重镇战略与地理的关联中国历史上的军事重镇战略与地理的关联紧密相连,地理条件在军事决策和行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通过对中国历史上几个重要军事重镇的分析,探讨其与地理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这些关联对中国历史乃至现代军事战略的影响。
一、宛城与中原宛城位于中国中部的河南省,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它位于黄河南岸,夹在中原平原与豫东丘陵之间。
宛城周围的地势相对较高,易于防御,同时又与中原广袤的平原相连,使得它成为了中国古代多个朝代的军事重镇。
宛城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了屏障,用以抵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
古代中国的北方边疆地带常年面临来自匈奴、鲜卑等游牧民族的威胁,宛城作为这一地区的军事重镇,扮演了重要的抵御和牵制作用。
二、辽东半岛与南北争霸辽东半岛位于中国东北部,地理位置十分特殊。
它连通了中国的东北平原与朝鲜半岛,且毗邻渤海、黄海等重要水域。
在中国历史上,辽东半岛一直都是南北争霸的战略要地。
辽东半岛的地理条件为南方大军进驻北方提供了先机。
南方士兵熟悉潮湿的气候和密集的森林,而北方则以寒冷和干旱的气候为主。
南方军队在辽东半岛可以利用这种优势,对抗北方敌人。
三、长江流域与抵御外敌长江流域地处中国的中部,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繁华的区域之一。
它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发达的农业,还拥有重要的河道交通系统。
在军事上,长江流域也曾经扮演过重要角色。
长江流域在南北对抗中发挥了重要的战略作用。
南方所处地势低洼,年降雨量丰富,这为南方军队提供了优势。
而北方军队要穿过江河等自然屏障,进攻南方则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四、西南山地与对外保卫中国的西南地区被群山覆盖,地理条件崎岖险阻。
这使得西南山地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对外保卫的重要屏障。
无论是对抗西南边境上的敌对势力,还是保卫中原平原不受外敌侵袭,西南山地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西南山地的地形条件为防御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为广西、四川等地提供了自给自足的条件,不易被外敌侵略。
在中国历史上,多个朝代都将西南山地视为军事重镇,对其进行驻军以强化对外保卫。
守江必守淮,保扬必保荆:这到底是个什么理?
守江必守淮,保扬必保荆:这到底是个什么理?长江,这条横贯中国传统农耕区的世界第三大河自古以来,就被偏安朝廷视为天堑,然而容易被人们忽略的是,偏安南方的政权也一直将“守江必守淮,保扬必保荆”奉为圭皋。
事实上,单独的长江防线对于偏安政权而言防守起来收效甚微,而只有防守江汉平原、淮河流域加上长江形成的一体化区位,才是偏安政权的立身之本。
守江必守淮守淮,在现在的人看来,即是守住淮河以南就可以,而实际上在永嘉南渡到南明弘光这么长的时间里,守淮的意思,更多是守住淮河南北的据点,先看下面几张图:中国历代人口分布,明代以前南方地区人口多聚集于长江流域一.人口聚集地即使明代由于卫所制度的特殊性统计数据人口不甚准确,但由图也可以大致看出,由汉到明,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域中,重要城市、人口多是聚集于长江沿岸。
而在明以前,甚至可以说长江沿岸以外的南方地区并没有什么太好的立锥之地。
这也导致了南明之前的偏安政权在北军攻陷长江沿岸后迅速覆灭,所以大部分时间里对于南朝而言,守住长江沿岸才是守住了政权。
事实上,长江防线实在过于长,这也可能导致了处处设防,也处处不防,长江防线要成为有效防御的真正天堑,也是在南朝布防淮河流域做到江淮一体的基础上。
江淮防线示意图(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二.淮河缓冲区由于南方政权多是建都于长江沿岸的金陵一带,淮河地带为南都提供了一个天然的极好的战略纵深,在北军进攻时,会面对两难的局面。
如果北军一个一个啃淮河流域的据点,除了要考虑补给问题外,还要面临着南军的接连反击,故而历史上,北军进攻淮河流域,多是采用诱敌聚兵,打歼灭战的战略,例如后周韩令坤攻略南唐的战法一般,攻其必救,有效消灭对方有生力量,如果南军坚持坚壁清野的战法,北军撞一头包的可能性还是很高的。
或者北军选择穿过淮河南北一个个据点渡江直插南京的话,这无异于花样作死,翻遍史书这么玩过还成功也只有朱棣一人。
当北军轻骑穿插直抵南京城下,一旦攻城不利北返,也会因为战线拉得太长收到长江、淮河一带南军的层层拦截,这一点,没渡过长江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在盱眙想要抢点粮食,反而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他应该深有体会。
历史军事地理——“守江必守淮“
历史军事地理——“守江必守淮“在本篇文章分析之前,首先要对上一期安徽省推送中的一处错误予以更正,具体可看历史地图系列之安徽(清代)。
这个错误恰好与本文内容相关,即那篇文章中后半部分提到的“守江(长江)必守淮“,其中举到的宋金采石之战的例子,采石(今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位于长江边,不应属于守淮河的范畴,而属于在长江边上取得的一场胜利,因此这个例子不够严谨。
因为无法在原文上直接改动,故在此做一个简要的说明。
接下来我将对中国古代军事地理大势做一点简单介绍,随后便引出“守江必守淮“这个军事地理原则,分析其原因以及它在中国古代为不同政权的实践。
在以冷兵器为主的古代,地理因素对于战争双方甚至几方的影响不可谓不大,有时甚至可以起到决定性作用,因为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还难以克服自然地理环境对他们的影响(现在也无法完全克服,但相比古代已有跨时代进步)。
由此,对于各地区地理形势的理解有助于把握古代的天下大势,如三国初诸葛亮之《隆中对》,他企图以荆、益二州为根据地,东西两路一同北伐中原,再建汉室。
尽管最终北伐并未成功,但我们已经可以发觉到把握地理大势、洞悉地理环境对战争的重要性。
中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类型各异,因此在军事地理意义上的重要性也各有侧重,我以古代几个特殊的地区为例,分析它们的地理环境如何使它们成为古代的“兵家必争“或是”易守难攻“之地。
古时候的关中平原,早在秦汉时便有“四塞之固“之称。
汉初刘邦曾希望定都洛阳,但是娄敬和张良均力劝汉高祖西迁都城于长安,因关中之地“左崤函,右陇蜀,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定都关中进退自如。
在经济重心未曾完全南移以前,关中平原(长安,今西安)通常为政权定都的首选之地,大一统王朝定都西安的有秦汉隋唐,割据政权也有如前秦、后秦、西魏、北周等,甚至明代朱元璋定都南京之后,也曾派太子朱标考察西安的建都条件,只是后来不了了之。
关中--汉中--巴蜀路线图此外如四川盆地、山西高原以及岭南地区也有其特殊的地形地势以自固,如四川盆地。
三国荆襄地区军事地理论略中期报告
三国荆襄地区军事地理论略中期报告
这是一个古代的军事地理论略,主要涉及三国时期荆襄地区的军事
地理情况。
以下是中期报告:
一、地形:
荆襄地区地势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山地高耸,丘陵起伏,地形复杂,特别是江汉平原。
因此,对于军事来说,在山区和丘陵地带可以设置伏
击点、据点和防御工事。
在平地则可利用地形进行包围和防守。
二、交通:
荆襄地区丘陵和山地交错,交通通路狭窄,不易通行。
因此,尤其
是山区和陡峭的岭区,交通非常困难。
在平原和水路交通方面,荆襄地
区十分便利,交通繁盛。
这也就说明了,对于军事作战来说,对地形进
行具体的分析,不仅要考虑到山区和丘陵,还要考虑对平地和水路交通
的利用。
从而确定军事包围和防御等策略。
三、气候条件:
荆襄地区为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温差较小,气候条件也比较适宜。
但是,由于荆襄地区地形高低并存、气候西南温湿与东北寒干相对应,
易形成雾气和霜冻,对军事行动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需要对气候条件
进行充分的考虑,选择适宜的时间段进行作战和交通运输。
以上是荆襄地区军事地理论略中期报告的主要内容。
对于军事人员
来说,了解和分析军事地理条件,是制定有效的作战策略和规划军事行
动的基础。
南宋荆襄与两淮在军事地理上的关系
南宋荆襄与两淮在军事地理上的关系1要点宋金元对峙中,军事活动两淮比荆襄多,但这并不说明,荆襄地区的战略意义小于两淮,荆襄的稳固是宋军敢于在江淮作战的前提,荆襄在沿江北一线,从地理上是与淮西接通的,所以能够为淮西战事提供支援,同时荆襄的稳固,即保证了长江上游军事力量对长江布防的参与,能够加强宋军在当两淮失利的情况下,保持足够的军力进行长江决战。
单纯从荆襄防区和两淮防区而言,表面上似乎彼此孤立,但能够互相支援;另外从长江防线的意义而言,鄂州军队本身是江防构成的一部分。
所以在宋金战争中,在江北,利用平旷地势荆襄和两淮可互为支撑,在江防上,又可利用顺江而下列江结为一体。
另外荆襄地区腹地辽阔,交通便利,可以利用长江水运向下游输运物资。
由于两淮的防御与江防是唇齿相依的关系,是江防的屏障,当荆襄失守后,是元军能够直接控制长江中游,所以长江以北的两淮防线也自然失去作用,而且隔断了宋朝与川蜀的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讲荆襄的防御实际上比两淮重要。
2正文《要录》已经剩下几卷没有阅。
昨日对其中记录的完颜亮南侵的材料略作排比,也保存了,另外对照历史地图和地形图,大致对两淮一带的地理略微比以前熟悉了一些。
早晨又对照了《南宋史稿》、《宋金关系史》及白寿彝《中国通史》中有关表述,主要是看看目前在战争史方面对这次战争的研究现状,可惜手头没有1998年军事科学院编的多卷本的《中国军事通史》。
感觉南宋在江淮一带的防御,淮河、运河和长江起了很大的作用。
淮河是第一道防线,淮河下游当时的支流汇入淮河的河口多是防御的重点,尤其是黄河入淮的山阳、淮阴一带,夺取河口,便可以沿运河至扬州渡江。
宋代淮东防御的重点就是沿运河至淮河一线布防,如宋军主将刘琦就在淮阴驻防,准备抵御完颜亮。
淮西的情况,前面已经多次谈到,暂略;这里要注意的是滁州、真州,这是淮西和淮东过渡连接的地方,向南正对南京;也是北方军队从淮西或淮东方向渡过淮河以后有可能分兵攻夺的地区,虽然比起采石和扬州的瓜洲来说作为渡江并不是最好的地点。
我国历史上最出“精兵”的地区——两淮!
我国历史上最出“精兵”的地区——两淮!在我国的历史上出现过很多支战斗力极为强悍的军队,但按地域来划分,起身於江淮之间的军队所在的比重最高,历来有两淮出“精兵”的说法。
两淮地区即今天的苏皖两省的中北部,自战国中后期,楚国频频遭受到秦国的侵扰,楚人纷纷选择南迁与东迁。
至楚汉之际,楚人的主体族群已迁至江淮之间了(寿春城为楚国的最后国都),而与当地的淮夷部落相融合,故江淮地区也被称为淮楚。
一、项羽的西楚军。
楚汉之际的西楚,即淮楚。
项梁项羽虽起兵於江东,但其所部的大部分都是当初跟随项氏族人避难於江东的楚军残部。
项梁拥立楚怀王之孙--熊心为王,建都於盱眙,项氏军队的后期兵力补充也都来自於江淮之间。
而项羽麾下的著名人物,范增、英布、龙且、钟离眜、季布、韩信等都是江淮人。
项羽的西楚军无疑是秦末战斗力最为强悍的军队,钜鹿之战,一战破秦军主力;彭城之战,项羽率三万精兵破刘邦五十六万联军。
二、东吴的淮泗精兵。
孙坚虽是江东人,但其起家於江淮之间。
黄巾起义起,孙坚在淮、泗一带招募了士兵,得精兵千余人,孙坚便率领这一千多士兵,随朱儁南征北战,建立诸多战功。
后来十五路诸侯联军讨伐董卓,孙坚跟曹操是仅有付诸行动的两支军队。
给董卓重创的却是孙坚军,孙坚不但斩杀了华雄,而且重创董卓军,逼董卓放弃洛阳。
孙坚战死后,孙策又从袁术那里讨回孙坚旧部,并凭借孙坚旧部的千余人,渡江攻取了江东六郡。
东吴的著名人物,周泰、蒋钦、陈武、周瑜、鲁肃、吕蒙等都为江淮人。
三、南朝的北府兵。
晋孝武帝令谢玄从淮南江北的百姓中,挑选出骁勇之士,将之训练成一支精锐部队,号为“北府兵”。
后谢玄凭借北府兵在淝水之战中,击败了强大的前秦军队。
刘裕凭借北府兵消灭桓楚、西蜀、卢循等割据势力,及南燕、后秦等国,又以却月阵大破北魏骑兵,收复了淮北、山东、河南、关中等地,并光复了长安、洛阳两都。
四、朱元璋的淮西军。
淮西军是朱元璋赖以消灭群雄、推翻蒙元、建立大明的核心力量。
以致大明建立后,有诗人形容南京城内的景象为:“马上短衣多楚客,城中高髻半淮人。
天下两分,隔江而治,长江淮河谁才是真正分裂南北的天堑
天下两分,隔江而治,长江淮河谁才是真正分裂南北的天堑宋金《绍兴和议》中将秦岭至大散关一线划为国界,而这条分界线恰巧又与中国的南北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相重叠。
依照官方说辞,淮河是毋庸置疑的南北分界线,但在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中其实更愿意将长江作为南北分界线。
一、守江必守淮南方登上历史舞台得从东汉末年开始的为躲避战乱而进行的大规模南迁开始,大量的人口南迁从而导致了南方成为中华文明的核心区。
东晋随着东晋开始的中国经济重心南移,长江沿线特别是江南地区一跃成为国内最富足的地方。
加之浩荡的长江天堑,三国周瑜、南陈陈茜等等许多策略家都设想过想过划江而治的战略,为此费尽心机的设法以长江为界分裂南北。
然这划江而治的策略在中国的大一统浪潮中总是黄粱一梦,无数次的历史教训已然确定了长江的东方“马奇诺防线”的地位,但对于那些因生活所迫的南渡朝廷而言,南方除了长江就没了其他天险,他们也找不到其他可以用来防御的法子,因此在数次战败后他们总结出了一个重要战略方针——“守江必守淮”。
淮河中下游二、成也萧何败萧何成也萧何败萧何,长江胜在它的长,败也败在长上,因为长所以可以渡江的地方很多,如果守江方修建堡垒重点设防,那么进攻方就有这几千里的突破点,如果处处设防,那么集中优势兵力进行强攻,一样能轻松完成渡江的目的。
因此长江的得失一般都会被视为打破南北对抗间平衡点的关键。
北人南征,一旦攻破长江,则在对东南半壁江山的作战中恍若无人之境;南人北伐,一旦过江,便呈能气吞山河万里。
南京南方朝廷一般都会选择将首都建在南京,例如孙吴、东晋、南陈等等,而被长江贯穿的南京也就不仅是国家首都还兼备了边陲重镇的身份,这也就确定了南方朝廷得时时刻刻担心会不会被强攻首都,前面也说过长江难守,所以一旦长江失手后,在缺乏战争缓冲的情况下,政治中心就会被兵临城下团团包围,全国在缺乏来自首都讯号的同时极其容易兵败如山倒。
由此长江便成为了南方政权的命根,从三国火烧赤壁到东晋符坚的投鞭断流,祖逖的中流击水,辛弃疾的北固山怀古,南宋与金隔江定国,每件事都确定了长江会是南方政权的核心区,为此,南北对峙就必须将前线远离南京,淮河便成了不二之选。
宋元京襄之战的经过
宋元京襄之战的经过嘉熙二年,攻宋蒙古东路军,集中兵力进攻两淮,对长江中游的攻掠有所放松,宋廷乘机颁诏“收复京襄”。
十月,新任京西、湖北路安抚制置使兼知岳州的孟珙,认为欲收复襄阳、樊城今湖北襄樊,必先取郢今湖北钟祥以通粮饷,取荆门军今湖北荆门方可出奇兵。
赴任至岳州今湖南岳阳,乃檄江陵制司捣襄、郢,召诸将指授方略,发兵北进。
宋将张俊复郢州,贺顺复荆门军。
十二月,刘全战于冢头、樊城、郎神山,三战皆捷。
次年正月,宋将曹文镛复信阳军今河南信阳市。
刘全攻襄阳、樊城,在宋军各路相继收复失地的形势下,原附蒙古的刘廷美约宋都统江海,及其弟刘廷辅夹击襄阳叛军。
宋军顺利进至襄樊城下,刘全复樊城。
四月二日,江海率军出荆门,直趋襄阳,刘廷美为内应执游显以城降,宋军遂复襄阳。
刘全遣谭深复光化军今湖北老河口市西北。
孟珙在收复襄阳后,即奏请置重兵于襄阳,建立军事重镇。
乃以息、蔡今河南息县、汝南降人创忠卫军;集襄、郢降人创先锋军;招淮民359人创宁武军;招回鹘壮士百余人、老稚115人、马260匹,创飞鹘军;荆鄂都统制张顺招襄汉溃卒创忠义、虎翼等军。
孟珙遂以江陵为基地,以襄阳为重镇,大兴屯田,训练军伍,使荆襄战场出现转机。
南宋1127-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科技进步的朝代。
历经九位帝王,一百五十二年。
1127年靖康之变时宋徽宗、宋钦宗被金国所俘,北宋灭亡。
赵构在应天府南京今河南商丘继承皇位,后迁都临安,史称南宋。
南宋由于军事力量较弱,又通过经过绍兴和议,南宋向金国称臣纳贡,后来金国几度南下都不曾灭掉南宋,而南宋在宋孝宗时期以及后期也有过数次北伐,也无功而返。
南宋和金国形成对峙局面,与金朝东沿淮水今淮河,西以大散关为界。
西边与西夏和大理为界。
到了南宋中后期奸相频出,朝政糜烂不堪,而此时蒙古高原的蒙古人开始崛起。
蒙古人在灭掉金国之后开始大举入侵江南的南宋,南宋军民拼死抵抗。
1276年南宋都城临安被攻占,宋室南迁,1279年,厓山海战爆发,宋末帝赵昺被大臣陆秀夫背着跳海而死,南宋覆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宋荆襄与两淮在军事地理上的关系发信人: j2k (开题), 信区: History标题: 南宋荆襄与两淮在军事地理上的关系发信站: 水木社区(Thu Nov 29 21:26:56 2007), 站内【以下文字转载自Geography 讨论区】发信人: yaclear (清一), 信区: Geography标题: 南宋荆襄与两淮在军事地理上的关系发信站: 水木社区(Thu Nov 29 21:25:15 2007), 站内南宋荆襄与两淮在军事地理上的关系by shang6571@gsxd●要点:宋金元对峙中,军事活动两淮比荆襄多,但这并不说明,荆襄地区的战略意义小于两淮,荆襄的稳固是宋军敢于在江淮作战的前提,荆襄在沿江北一线,从地理上是与淮西接通的,所以能够为淮西战事提供支援,同时荆襄的稳固,即保证了长江上游军事力量对长江布防的参与,能够加强宋军在当两淮失利的情况下,保持足够的军力进行长江决战。
单纯从荆襄防区和两淮防区而言,表面上似乎彼此孤立,但能够互相支援;另外从长江防线的意义而言,鄂州军队本身是江防构成的一部分。
所以在宋金战争中,在江北,利用平旷地势荆襄和两淮可互为支撑,在江防上,又可利用顺江而下列江结为一体。
另外荆襄地区腹地辽阔,交通便利,可以利用长江水运向下游输运物资。
由于两淮的防御与江防是唇齿相依的关系,是江防的屏障,当荆襄失守后,是元军能够直接控制长江中游,所以长江以北的两淮防线也自然失去作用,而且隔断了宋朝与川蜀的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讲荆襄的防御实际上比两淮重要。
●正文:《要录》已经剩下几卷没有阅。
昨日对其中记录的完颜亮南侵的材料略作排比,也保存了,另外对照历史地图和地形图,大致对两淮一带的地理略微比以前熟悉了一些。
早晨又对照了《南宋史稿》、《宋金关系史》及白寿彝《中国通史》中有关表述,主要是看看目前在战争史方面对这次战争的研究现状,可惜手头没有1998年军事科学院编的多卷本的《中国军事通史》。
感觉南宋在江淮一带的防御,淮河、运河和长江起了很大的作用。
淮河是第一道防线,淮河下游当时的支流汇入淮河的河口多是防御的重点,尤其是黄河入淮的山阳、淮阴一带,夺取河口,便可以沿运河至扬州渡江。
宋代淮东防御的重点就是沿运河至淮河一线布防,如宋军主将刘琦就在淮阴驻防,准备抵御完颜亮。
淮西的情况,前面已经多次谈到,暂略;这里要注意的是滁州、真州,这是淮西和淮东过渡连接的地方,向南正对南京;也是北方军队从淮西或淮东方向渡过淮河以后有可能分兵攻夺的地区,虽然比起采石和扬州的瓜洲来说作为渡江并不是最好的地点。
另外,这次我重新认识到长江之所以一直都被南宋所看重的原因。
长江不仅仅是最后一条防线而需要宋军孤注一掷,同时,宋朝也认识到自己在长江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往往具有扭转战局的可能。
首先,利用长江,南京上游的驻军可以迅速集结援防,如金军到达采石后,李显忠从池州方向顺江而下与虞允文会合,而刘琦的军队也是在金军差不多到达江北的情况下,沿运河从容南撤,重新在镇江以北布防;另外沿江南的运河,江南的军队可以集结在镇江、泰州;甚至江苏、浙江的军队可以沿海路进入长江;所以长江和运河河道的便捷,使宋军能够迅速调动江南甚至在江汉平原更大腹地内的军事力量;当然就近富庶的鄱阳湖平原、赣江流域和长江下游三角洲平原的物资,则能很便利的集结以保障军需;再有就是宋军水军的优势,在湖泽和运河地区,北方的优势骑兵多无法施展,虽然北军从淮东南下,并有渡江计划的话,最初预备的船只不会很多,更多的船只需要在到达长江北岸后加紧制造,所以仓促之际,北军的水师相对不会占优势,对此宋朝君臣多早有认识。
所以在有所准备的情况下,一般长江防线对于宋朝来说是相对安全的屏障,虽然是最后的屏障;金军在江淮多先胜后败。
再有就是荆襄地区和两淮地区,因地理上的便利,具有能够互相援防的优越条件,这一点,增强了南宋在淮河和长江之间东西的宽阔地带有力阻击北兵信心和优势。
当然这一条件的实现的前提是,荆襄方面的襄樊的防守必须是稳固的。
因为只有这样,原来作为荆襄后援基地的武昌、鄂州地区的军队,包括鄂东北黄、蕲、舒方向的军队,分别从长江和长江北岸的平旷地带分兵向东增援两淮和长江的战事。
岳飞部下的部队就曾沿大别山南向东增援过淮西。
而且,荆襄和两淮之间本身也安置了在两地之间就近增援的军队,这就是驻守在江州、池州的部队,他们的任务一是防止北方军队从大别山以北的光州地区,穿过大别山的间道,偷袭南下从鄂州和江州之间渡江,金军在南宋初干过这样的事;另一个任务就是作为机动部队,见机增援淮西;平时则作为稳固长江防线的重要力量。
下面再来分析荆襄地区地理特点与战略意义。
荆襄地区被宋人重视的有三个地点,襄樊、武昌鄂州、江陵。
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是襄樊和武昌(鄂州),后两者在古代南北对峙的时期的战略位置尤其重要。
宋人在比较川蜀(陕)、荆襄和两淮时,多把荆襄看作是中枢,中脊,而把川淮视为两翼。
最初我不太理解,因为宋金大规模的战争多是在两淮,金军较少把南攻的主力放在荆襄方向。
但如果理解淮西及长江军防的意义,那么襄樊和鄂州的战略地位才能更好地理解。
首先两湖平原是南方重要的农业经济区,而襄樊正是江汉平原的北面门户,襄樊和其以南沿汉江沿线的城市,如郢州、德安府、黄陂等构成长江和武昌以北的防御支撑,襄樊有失,则江汉平原以北难守,武昌便直接遭受到威胁。
武昌和其长江北岸地区的失守,将使北方军队顺江而下,进逼南京;而且也可沿江北的黄、蕲、舒直接威胁到淮西后方,整个淮东和淮西的防御将不攻自破,两淮的军队只能最后撤至长江,困守与南京一地,原来相持的平衡便很快转为,南方军队的全面被动。
因为江汉平原同时也是重要的经济区,当北方军队完成对这一地区的占领,其在经济力量方面会大为增强,同样失去这一地区的南方政权的经济力量则会大为削弱,攻守及胜负的格局也就定了。
这可能就是后来的元军即使在重庆的钓鱼城和两淮多次受阻,而当其一旦攻破襄樊和鄂州,四川和长江以北的战斗也就失去了意义的缘故,南宋最后的抵抗也就注定了在南京以西,而且取胜已经很难很难。
所以襄樊、鄂州存,则川蜀、两淮赖之而可得以安,荆襄失,则川陕、江淮难保。
对于南宋而言历史证明了这一点,或许对于此前的三国、南北朝时期的南北对峙时期的南北政权的军事较量的历史而言,大致也是如此吧。
●附录:关于荆襄军防地理认识的补充我粗略翻了一下胡阿祥的《兵家必争之地》,书编的比较粗糙,体例模仿了《方舆纪要》,按照地区,主要是省区,列举了重要的军事地理城市和关塞,但分析的比较简略、肤浅。
有一点值得称道的是,他对中国从军事地理角度所作的地域分区比较合理,可惜后来却是按照省区来分别论述的。
对其有关荆襄地理的论述,重点看了看,仍不够深透,毕竟他们对各个断代的掌握不够全面,这也难免。
同时,也翻阅了《中国历代战争年表》的南宋部分,然后又再次审视了地形图,觉得荆襄地区所防护的不仅是汉江和大别山以南的江淮地区,其实,宋金沿秦岭-淮河一线划界,边界并不在襄阳,而是在南阳盆地和大别山北麓,这一地区仍是宋军防护的前线,也就是说,汉江和大别山并非是南宋的第一道北方防御区域,应该向北再进一步。
这样以来,襄阳的位置的重要性就不仅仅限于身后的江汉平原了,而是向前延伸,在左侧保障汉江走廊的安全,即川陕战区沿汉江走廊与荆襄及江淮战区的联系,也能防止北方军队从武关道,通过南阳盆地西侧向汉江走廊迂回。
同时,襄阳作为军事重镇的稳固,有利于南方力量控制南阳盆地,而南阳盆地对于经略中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依靠襄阳,争取在南阳盆地的主动,使荆襄战区在大别山北麓能够和淮西战区建立稳固的协防关系。
扩大了南宋荆襄与两淮防御的区域,并不仅仅被动地利用襄阳城和大别山的地形来防守,同时,优化了荆襄与两淮尤其是淮西的联防。
所以,对南宋在襄阳以北,大别山以北的军事活动的意义不能忽视,襄阳以北军事活动的成效在于,分别从两侧加固了整个川陕和两淮战区,而且是三个战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使荆襄战区的在当战事集中在川陕和两淮,尤其是淮西时,能够给予及时、有力的支援。
相反地,如果襄樊失守,不仅大别山北麓的防御不复存在,而且大别山作为山险的局势也会丧失,不仅荆襄的军队不得不全面向武汉江面后撤,同时两淮也失去了左侧的庇护,而且在长江以北进行防御的必要性也将不复存在;两淮的军队也将被迫放弃淮河及其以南的广大区域,不得不向建康以南的长江江面集结,准备应副从武汉方向沿长江及其两岸东进的北方军队。
此外对于四川战区造成的后果是,陷入孤立。
襄阳的失守,可能造成川陕战区秦岭防线的崩溃,使原来的军队南撤至米苍山布防,而且不得不在东面防御可能从襄樊以西准备入川的军队,这样;成都方向的防御自然被严重削弱。
襄阳失守对于四川战区的恶果不止这些,北方军队沿汉江南下,很快便可以威胁到荆门、宜昌;这样以来,四川战区在前后夹击中,不仅不能回援长江下游,自己也因与下游的联系切断,而陷入坐以待毙的境地。
南宋晚期的局面基本是与此符合的。
难怪,在南宋的中前期,虽然襄樊方向的战事远不及淮西紧张,但很多南宋大臣都认为与南宋存亡关系最大的防御重点是在荆襄。
另外,虽然,山川河流的布局是固定的,但其军事地理的意义却因经济区域的彼此关系的差异,以及政权边界的分布和政权间的相互关系,不同时期的,不同地区的山川地险和关塞城池有着不同的军事战略价值。
比如江淮地区,经济发达,这一地区的控制,不仅仅是地域大小的变化,地域范围内同时包括着人口、赋税等重要的经济力量的变化,所以涉及重要经济区的争夺时,战争双方的力量对比是非常迅速的。
尤其是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在对一个具有重要经济影响的区域进行争夺时。
襄樊的军事价值还在于,对江汉平原这一富庶地带的控制。
而武汉的失陷,对于长江下游的政权而言,则失去了来自四川,云贵、湖南甚至两广的经济控制力,表面上是几个城市的陷落,但带来经济损失的区域往往超过单纯军事占领的地带,武汉的陷落,东去不远的九江几乎无险可守,但九江的丧失,则意味着赣江流域的丢失。
所以,当只剩下长江下游以南三角洲地区的太湖平原的经济和人力,根本是不可能再挽回败局的。
这些分析都可以用战例来说明,印证,此处今暂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