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南通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南通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南通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t1℃时,将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甲>乙B.将t1℃时甲、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t3℃时甲的饱和溶液,可以采用蒸发水的方法D.将t3℃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量水后,析出溶质的质量:甲>乙>丙2.下表物质中含有少量杂质,其中除杂方法正确的是物质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 CaCl2溶液HCl滴入碳酸钠溶液B CO2O2通过灼热的铜网C NaOH Na2CO3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D CuO Cu加足量稀盐酸,充分搅拌后再过滤A.A B.B C.C D.D3.将一定量铝粉和氧化铜混合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O+2Al3Cu+A12O3.反应结束后,为了检验氧化铜是否完全反应,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将铁片插入溶液中.下列叙述的现象中,能够说明氧化铜没有完全反应的是①加入稀硫酸后,有气泡生成②加入稀硫酸后,没有气泡生成③加入稀硫酸后,溶液中有红色不溶物质④插入溶液中的铁片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A.只有④B.②③C.③④D.①③④4.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选项物质杂质(少量)试剂操作方法A N2O2碳粉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碳粉B NaOH溶液Na2CO3溶液氢氧化钙溶液加入适量氢氧化钙溶液,过滤C氯化钠固体泥沙水加水溶解,蒸发结晶D KC1溶液K2SO4溶液Ba(NO3)2溶液加入适量Ba(NO3)2溶液,过滤A.A B.B C.C D.D5.下列叙述中不符合实验事实的是A.稀硫酸中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变红B.在K2CO3、K2SO4、AgNO3三种溶液中滴入BaCl2溶液,都有白色沉淀生成C.将CO2气体通入CaCl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D.将铁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丝表面会覆盖一层红色物质6.如图是A~H六种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每个反应涉及的所有物质都已给出。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典型例题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典型例题例1:(南通市中考)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C一定是化合物,物质D可能是单质B.反应后密闭容器中A的质量为19.7gC.反应过程中,物质B与物质D变化的质量比为87∶36D.若物质A与物质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97∶158,则反应中A与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l∶2解读由题中所给的数据可知:C反应后质量没有了,说明是反应物,而B、D反应后质量都增加了,说明是生成物,C反应掉 31.6g,B、D共生成的质量只有11.9g,说明A也生成物,且生成的质量为19.7g,则该反应为分解反应,C一定是化合物,A、B、D可能是化合物,也可能是单质;然后由质量比、相对分子质量比求化学计量数比。
答案:AD例2:(北京市中考)甲醇(CH3OH)是一种有毒、有酒的气味的可燃性液体。
甲醇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可发生如下反应:8CH3OH + nO2mCO2 + 2CO + 16H2O。
若反应生成3.6g水,请计算:(1)m值是(2)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是多少克?(写出规范计算步骤)解读此题要求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去确定化学计量数。
质量守恒定律不仅体现在宏观上总质量相等、元素的质量相等,还体现在微观上原子个数相等。
根据碳原子数反应前后相等,8=m+2 ,m=6 ;反应前后氧原子个数为8+2n=6×2+2+16 ,n=11 ,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由生成3.6g水,求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
答案:(1)6(2) 8+2n=6×2+2+16 n=11设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X 8CH 3OH + 11O 26CO 2 + 2CO + 16H 2O11×32 16×18 x 3.6ggx6.318163211=⨯⨯ x=4.4g答:参加反应的氧气为4.4g 。
例3:(江西省中考)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钢铁厂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在实验室将5.8g 生铁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50g 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参加反应),反应后称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55.6g 。
2015年南通市中考化学试卷(word解析版)
2015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2分,共20分.)1.水是最重要的物质之一.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是一种常用溶剂B.蒸馏水是一种硬水C.雨水的pH一定为7 D.纯净水不含任何化学物质考点:常见的溶剂;硬水与软水;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水的作用分析;B、根据硬水的概念分析;C、根据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分析;D、任何物质都属于化学物质.解答:解:A、水是最常用的溶剂,故正确;B、硬水是含有较多钙、镁矿物质的水,蒸馏水中不含有矿物质,是纯净物,故错误;C、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正常雨水呈现弱酸性,故错误;D、任何物质都属于化学物质,纯净水也不例外,故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水的性质和用途,让学生明白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2.(2分)(2015•南通)下列有关物质的组成或分类说法正确的是()A.甲烷和乙醇的组成元素相同B.纯碱和烧碱都含有氢氧根离子C.生理盐水和石蕊溶液都是混合物D.钙和铁都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考点:物质的元素组成;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矿物质与微量元素.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物质的分类.分析:A、根据甲烷和乙醇的组成元素分析;B、根据纯碱和烧碱的化学式分析;C、根据混合物的概念进行分析;D、根据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分析;解答:解:A、甲烷的化学式为CH4,乙醇的化学式为C2H5OH,故其组成元素不同,故错误;B、纯碱的化学式为Na2CO3不含氢氧根离子;烧碱的化学式为NaOH,含有氢氧根离子,故错误;C、生理盐水中含有氯化钠、水等,石蕊溶液中含有水、石蕊等物质,都属于混合物.故选项正确;D、钙属于人体的常量元素,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元素组成,混合物的概念,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等,难度不大,可依据已有知识进行解答.3.(2分)(2015•南通)用浓硫酸、水、锌粒等药品制取氢气并检验氢气的纯度,下列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A.读取液体体积B.稀释浓硫酸C.制取氢气D.检验氢气纯度考点:测量容器-量筒;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氢气的制取和检验;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量筒的使用及读数方法进行分析;B、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方法分析判断;D、根据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解:A、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A错误;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故B错误;C、制取氢气时漏斗要插入液面以下,以防漏气,故C错误;D、检验氢气的纯度时,用拇指堵住盛满氢气的试管口,然后凑近酒精灯火焰,放开手指点燃,听是否有尖锐爆鸣声,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4.(2分)(2015•南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钢铁表面镀铬能防止钢铁生锈B.浓盐酸露置于空气中质量会增大C.棉纤维在空气燃烧时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D.煤块粉碎后燃烧的目的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考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专题:化学与能源;金属与金属材料;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A.铁与水、氧气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使铁制品与氧气和水隔绝可以防止生锈.B.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来分析.C.根据棉纤维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有: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或增大氧气的浓度,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在钢铁表面镀铬,能隔绝氧气和水,防止钢铁生锈,故正确.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暴露在空气中质量会减少,故错误.C.点燃一小块棉纤维不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而是产生烧纸的气味,故错误.D.工业上常把煤块粉碎后,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使煤充分燃烧,而不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防锈的措施、盐酸的性质、物质的鉴别以及促进可燃物燃烧的原理,难度不大.5.(2分)(2015•南通)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叙述不正确的是()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作火箭燃料的助燃剂B.氢氧化钠固体能吸水,可用来干燥SO2气体C.葡萄糖氧化时放出能量,可用来为人体供能D.碳酸氢钠能与酸反应,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考点:氧气的用途;常用盐的用途;根据浓硫酸或烧碱的性质确定所能干燥的气体;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考虑进行解答;B、根据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分析解答;C、根根据葡萄糖的生理功能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碳酸氢钠可以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进行解答;解答:解:A、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够支持燃烧,能做火箭燃料的助燃剂,故A正确;B、氢氧化钠可以与二氧化硫反应,不能用来干燥二氧化硫气体,故B不正确;C、葡萄糖在人体中经缓慢氧化放出能量,为人体供能,故C正确;D、碳酸氢钠可以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碳酸氢钠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症,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常见物质的性质,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6.(2分)(2015•南通)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点A对应的ZnSO4溶液是不饱和溶液C.点B对应的ZnSO4溶液升温或降温均能达到饱和D.40℃时,ZnSO4的溶解度为41g考点:溶质的质量分数.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解答:解: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0℃﹣70℃,溶解度逐渐增大,大于70℃,溶解度逐渐减小,故A错误;B、点A在溶解度曲线上,所以点A对应的ZnSO4溶液是饱和溶液,故B错误;C、通过观察溶解度曲线,升温或降温,溶解度都会减小,所以点B对应的ZnSO4溶液升温或降温均能达到饱和,故C正确;D、40℃时,ZnSO4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1%,所以ZnSO4的溶解度小于41g,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7.(2分)(2015•南通)下列物质的提纯所用试剂和主要实验操作均正确的是()物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主要实验操作A H2O(H2O2)MnO2过滤B CaCl2(NaCl)适量Na2CO3溶液沉淀、过滤、蒸发、结晶C CO2(CO)过量O2点燃D Al(Al2O3)足量稀H2SO4溶解、过滤A.A B.B C.C D.D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酸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专题: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H2O2在MnO2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再进行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B、CaCl2能与适量Na2CO3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通过量O2点燃,这是因为除去气体中的气体杂质不能使用气体,否则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氧气,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Al和Al2O3均能与足量稀H2SO4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A.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8.(2分)(2015•南通)向CuCl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和滤渣.取滤渣少许,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滤渣部分溶解,有无色气体产生.根据上述实验作出的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A.金属活动性:Fe>Cu B.滤渣含有铁和铜C.滤液中不含Cu2+D.滤液质量比原溶液质量大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排在前面的金属会将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排在氢前面的金属会置换出酸中的氢进行分析.解答:解:铁的活动性比铜强,会置换出氯化铜中的铜,取滤渣少许,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滤渣部分溶解,有无色气体产生,所以铁是过量的,得到的滤液中含有氯化亚铁,滤渣中含有铁和铜,所以A、铁会与氯化铜反应,所以金属活动性:Fe>Cu,故A正确;B、取滤渣少许,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滤渣部分溶解,有无色气体产生,所以滤渣含有铁和铜,故B正确;C、通过分析可知铁是过量的,所以滤液中不含铜离子,故C正确;D、每56份质量的铁会生成64份质量的铜,所以反应后溶液质量减轻,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意义进行.9.(2分)(2015•南通)通过下列实验,能过达到实验目的是()A.如图:制取氧气并检验是否集满B.如图:验证CO2不支持蜡烛的燃烧C.如图:检验醋酸是否具有酸性D.如图:验证白磷的着火点低于红磷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检验和验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A、根据验满氧气需要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进行分析;B、根据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助燃,不可燃进行分析;C、根据酚酞在酸性溶液和中性溶液中都不会变色进行分析;D、根据白磷和红磷距离火焰的远近不同进行分析.解答:解:A、验满氧气需要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故A错误;B、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助燃,不可燃,蜡烛熄灭,可以验证,故B正确;C、酚酞在酸性溶液和中性溶液中都不会变色,故C错误;D、白磷和红磷距离火焰的远近不同,不符合控制变量法的要求,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是有关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的考查,要求学生熟悉所实验的内容及原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0.(2分)(2015•南通)在不同时刻,某反应中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已知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丁的2倍.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甲的质量/g 乙的质量/g 丙的质量/g 丁的质量/g反应前64 10 1 16t时刻32 a反应后0 54 b 0A.乙和丙为生成物B.a等于32C.b等于37D.该反应方程式中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物质质量的增减可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由增减量的多少可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再结合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关系得出本题答案.解答: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64+10+1+16=0+54+b+0,则b=37,反应后甲、丁的质量减少,属于反应物;乙、丙的质量增加,属于生成物,故说法正确;B、反应中甲、乙的质量比为64g:(54﹣10)g=16:11,所以(64﹣32)g:(a﹣10)g=16:11,则a=32,故说法正确;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64+10+1+16=0+54+b+0,则b=37,故说法正确.D、甲、丁反应时的质量比为64g:16g=4:1,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的比为x:y,又知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丁的2倍,则2x:y=4:1,解得x:y=2:1,故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律,通过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变化确定了反应物和生成物,再结合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关系,得出反应中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从而加深了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二、非选择题(共40分)11.(8分)(2015•南通)从微观的角度了解物质及其变化,更有助于认识物质组成和变化的本质.(1)图甲是镁原子和氧原子形成氧化镁的示意图.①氧化镁的化学式为MgO;图中的x=12.②从得失氧的角度看,镁与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从得失电子的角度看,反应中镁原子失去(填“得到”或“失去”)2个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③由图甲可知,元素的原子得到电子后,其化合价将降低(填“升高”或“降低”).(2)图乙是NaCl与AgNO3两溶液反应的示意图.①图中NO3﹣的名称是硝酸根离子.②该反应的本质是氯离子和银离子结合生成沉淀.③写出与上述反应本质相同的另一化学方程式:HCl+AgNO3=AgCl↓+HNO3(反应物之一为AgNO3).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与实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1)①根据氧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通常显﹣2价,镁元素通常显示+2价,原子得失电子后,质子数不变进行分析;②根据有氧参加的反应叫氧化反应,镁原子最外层有两个电子,容易失去两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进行分析;③根据原子得到电子后质子数不变,电子数增加,所以形成的离子带负电,化合价降低进行分析;(2)①根据常见离子的名称进行分析;②根据复分解反应的实质进行分析;③根据常见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分析.解答:解:(1)①氧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通常显﹣2价,镁元素通常显示+2价,所以氧化镁的化学式为MgO,原子得失电子后,质子数不变,所以图中的x=12;②有氧参加的反应叫氧化反应,所以镁与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镁原子最外层有两个电子,容易失去两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③原子得到电子后质子数不变,电子数增加,所以形成的离子带负电,化合价降低;(2)①图中NO3﹣的名称是硝酸根离子;②通过分析微观图可知,该反应的实质是氯离子和银离子结合生成沉淀;③盐酸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化学方程式为:HCl+AgNO3=AgCl↓+HNO3.故答案为:(1)MgO,12;②氧化,失去;③降低;(2)①硝酸根离子;②氯离子和银离子;③HCl+AgNO3=AgCl↓+HNO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12.(7分)(2015•南通)海水是资源的宝库,海水淡化可获得淡水和浓海水.浓海水中主要离子的浓度如下:离子Na+Mg2+Cl﹣SO42﹣浓度/g/L 63.7 28.8 144.6 46.4从浓海水中提取金属镁的一段工艺流程如图所示:(1)补全由贝壳生产石灰乳的相应转化中所需的条件或反应物:贝壳生石灰石灰乳(2)写出反应1的化学方程式:Ca(OH)2+MgCl2=CaCl2+Mg(OH)2↓.(3)滤液X中溶质的主要成分有CaCl2(填化学式).(4)物质Y的名称是盐酸.(5)将MgCl2溶液在一定条件下蒸发结晶、熔融电解可制得金属镁.则2L浓海水理论上可得到金属镁的质量为57.6g.考点: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物质的制备.分析:(1)贝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2)该反应是氢氧化钙与氯化镁的反应;(3)该过程主要是分离氢氧化镁沉淀和溶液;(4)将氢氧化镁这种碱转化为氯化镁这种盐,需要加入稀盐酸;(5)根据题干信息进行分析.解答:解:(1)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填:煅烧;水;(2)反应1是氢氧化钙与氯化镁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氢氧化镁白色沉淀;故填:Ca(OH)2+MgCl2=CaCl2+Mg(OH)2↓;(3)将物质过滤分离后所得溶液主要是氯化钙的溶液,故填:CaCl2;(4)酸碱中和生成盐和水,故加入的是稀盐酸,故填:盐酸;(5)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因为1L浓海水中含有28.8g镁元素,那么2L浓海水中含有2×28.8g=57.6g镁元素.则理论上可得到金属镁的质量为57.6g.故填:57.6.点评:本题考查海水资源开发利用、有关计算等,是对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难度中等.13.(8分)(2015•南通)化学材料和化学技术在智能房屋建设和家具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1)智能房屋采用太阳能电池供电.生产太阳能电池需用纯硅.工业上由粗硅生产纯硅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①上述步骤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步骤Ⅱ;②写出步骤Ⅲ对应的化学方程式:SiCl4+2H2Si+4HCl;③与太阳能电池能量转化不同,火力发电是将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电能.(2)有毒气体传感器可检测家用燃气不完全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CO(填化学式),并及时报警.(3)新型碳纤维密度比铝小,强度是铁的20倍,具有抗电磁辐射、耐腐蚀的特点,化学性质与碳相似.新型碳纤维在智能房屋建设中可用作AB(填下列选项字母).A.建筑材料B.电磁辐射屏蔽材料C.防火材料(4)饮用水净化系统中设备一和设备三的作用分别是吸附、消毒.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物质的制备.分析:(1)①根据物理变化的定义进行分析;②根据四氯化硅和氢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硅和氯化氢进行分析;③根据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热量,所以火力发电是将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电能进行分析;(2)根据含碳化合物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进行分析;(3)根据碳纤维的性质进行分析;(4)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臭氧可以消毒进行分析.解答:解:(1)①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所以属于物理变化的是步骤Ⅱ;②四氯化硅和氢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硅和氯化氢,化学方程式为:SiCl4+2H2Si+4HCl;③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热量,所以火力发电是将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电能;(2)含碳化合物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3)碳纤维密度比铝小,强度是铁的20倍,具有抗电磁辐射、耐腐蚀的特点,化学性质与碳相似,所以新型碳纤维在智能房屋建设中可用作AB;(4)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臭氧可以消毒.故答案为:(1)①Ⅱ;②SiCl4+2H2Si+4HCl;③热;(2)CO;(3)AB;(4)吸附性,消毒.点评:对知识进行迁移解决情形相似的新问题是本题的特点,体现出知识运用与问题分析的能力.14.(11分)(2015•南通)为了探究某脱氧剂的成分(由两种单质组成)及利用该脱氧剂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Ⅰ探究脱氧剂成分【实验观察】脱氧剂为灰黑色粉末,若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有红棕色固体生成.【实验猜想】根据颜色变化,猜想该脱氧剂中含有Fe(填化学式).【验证猜想】方法为:用磁铁吸引或加入盐酸有气泡.【实验探究】新取一定量的脱氧剂,将已验证的成分分离.取剩余固体与少量CuO混合,置于图1所示装置中加热.一会儿观察到黑色固体变红色,同时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结论】该脱氧剂中还含有C(填化学式).写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Ⅱ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使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应先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实验过程】步骤1:在注射器中放入足量脱氧剂粉末(体积为2mL),封闭.步骤2:打开弹簧夹,将活塞向右拉至一定距离,关闭弹簧夹.步骤3:不断轻轻晃动注射器,至活塞位置不再发生变化.【数据处理】(1)实验中需要记录的数据是注射器原来的空气的体积、反应后注射器活塞进入后显示剩余气体的体积.(2)上述实验测定过程至少需要重复两次,其目的是使测量的结果更准确.计算得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实验对比】实验室常通过燃烧红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3).步骤如下:(1)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2)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瓶塞.(3)燃烧结束,冷却的室温.(4)观察并记录水面的变化情况.多次实验发现,集气瓶内上升的水面始终小于瓶内原有空气体积的.【拓展研究】查阅资料得知,当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降至约为7%以下时,红磷不再燃烧.由此可知,燃烧红磷法测定结果不够准确的原因的是氧气含量太少时,可燃物无法燃烧.【实验评价】与燃烧红磷法相比,脱氧剂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优点是不受氧气含量多少的影响,使结果更准确.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科学探究.分析:本题能使同学们体会到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通过实验分析可知:根据颜色变化,猜想该脱氧剂中含有Fe,因为若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有红棕色固体生成;铁粉的检验方法是:用磁铁吸引或加入盐酸有气泡;新取一定量的脱氧剂,将已验证的成分分离.取剩余固体与少量CuO混合,置于图1所示装置中加热;一会儿观察到黑色固体变红色,同时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还有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使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应先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实验中需要记录的数据是:注射器原来的空气的体积、反应后注射器活塞进入后显示剩余气体的体积;上述实验测定过程至少需要重复两次,其目的是:使测量的结果更准确;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装置要严密;红磷要足量;燃烧结束,冷却的室温,再打开止水夹;由实验探究可知,燃烧红磷法测定结果不够准确的原因的是:氧气含量太少时,可燃物无法燃烧;与燃烧红磷法相比,脱氧剂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优点是:不受氧气含量多少的影响,使结果更准确.解答:解:(1)Ⅰ中,通过实验分析可知:根据颜色变化,猜想该脱氧剂中含有Fe,因为若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有红棕色固体生成;铁粉的检验方法是:用磁铁吸引或加入盐酸有气泡;新取一定量的脱氧剂,将已验证的成分分离.取剩余固体与少量CuO混合,置于图1所示装置中加热;一会儿观察到黑色固体变红色,同时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还有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故答案为:Fe;用磁铁吸引或加入盐酸有气泡;C;Ca(OH)2+CO2=CaCO3↓+H2O;(2)Ⅱ中,【数据处理】使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应先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实验中需要记录的数据是:注射器原来的空气的体积、反应后注射器活塞进入后显示剩余气体的体积;上述实验测定过程至少需要重复两次,其目的是:使测量的结果更准确;故答案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注射器原来的空气的体积、反应后注射器活塞进入后显示剩余气体的体积;使测量的结果更准确;(3)【实验对比】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装置要严密;红磷要足量;燃烧结束,冷却的室温,再打开止水夹;故答案为:燃烧结束,冷却的室温;(4)【拓展研究】【实验评价】由实验探究可知,燃烧红磷法测定结果不够准确的原因的是:氧气含量太少时,可燃物无法燃烧;与燃烧红磷法相比,脱氧剂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优点是:不受氧气含量多少的影响,使结果更准确;故答案为:氧气含量太少时,可燃物无法燃烧;不受氧气含量多少的影响,使结果更准确;点评:实验探究题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之一,它包括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实验结论和实验规律的探究等.本题通过实验资料和实验分析,得到了正确的结论,属于结论性探究.同学们要具体分析,综合掌握.。
江苏省南通市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扫描答案)
江苏省南通市2015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Mg-24 S-32 Cl-35.5 Fe-56 Cu-64 Ba-137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每题2分,共20分。
)11.水是最重要的物质之一.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是一种常用溶剂 B.蒸馏水是一种硬水 C.雨水的pH一定为7 D.纯净水不含任何化学物质12.下列有关物质的组成或分类说法正确的是A.甲烷和乙醇的组成元素相同 B.纯碱和烧碱都含有氢氧根离子C.生理盐水和石蕊溶液都是混合物 D.钙和铁都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13.用浓硫酸、水、锌粒等药品制取氢气并检验氢气的纯度,下列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A.读取液体体积 B.稀释浓硫酸 C.制取氢气 D.检验氢气纯度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钢铁表面镀铬能防止钢铁生锈 B.浓盐酸露置于空气中质量会增大C.棉纤维在空气燃烧时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 D.煤块粉碎后燃烧的目的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15.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叙述不正确的是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作火箭燃料的助燃剂 B.氢氧化钠固体能吸水,可用来干燥SO2气体C.葡萄糖氧化时放出能量,可用来为人体供能 D.碳酸氢钠能与酸反应,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16.ZnSO 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点A对应的ZnSO4溶液是不饱和溶液C.点B对应的ZnSO4溶液升温或降温均能达到饱和D.40℃时,ZnSO4的溶解度为41g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所用试剂主要实验操作A H2O(H2O2) MnO2过滤B CaCl2(NaCl) 适量Na2CO3溶液沉淀、过滤、蒸发、结晶C CO2(CO) 过量O2点燃D Al(Al2O3) 足量稀H2SO4溶解、过滤18.向CuCl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和滤渣。
【解析版】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韩洋中学2015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化学试卷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韩洋中学2015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答案请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1.(2分)物质分类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想.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A.C2H5OH B.NaHCO3C.H2CO3D. KOH考点: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根据碱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C2H5OH属于醇类物质,不属于碱,故错误;B、NaHCO3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错误;C、H2CO3是电离时产生的氧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属于酸,故错误.D、KOH是电离时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属于碱,故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物质类别的判别,抓住酸的特征、熟悉常见的物质的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2分)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A.测溶液的pH B.稀释浓硫酸C.加热液体D.取用液体试剂考点:溶液的酸碱度测定;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溶液酸碱度测定的正确方法分析解答;B、根据稀释浓硫酸应将浓硫酸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分析解答;C、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胶头滴管的正确使用方法分析解答.解答:解:A、测定溶液pH的方法是:用干燥的玻璃棒蘸取(或胶头滴管吸取)少量的待测溶液,滴在白瓷板上的干燥pH试纸上,再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得出待测溶液的pH,而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溶液中,故错误;B、浓硫酸的稀释方法:将浓硫酸沿着容器壁慢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图示操作正确;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且要不时地来回移动试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利用胶头滴管取用液体试剂时,胶头滴管不能平放或倒置,图示操作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3.(2分)下列试剂一般不用pH试纸测定其酸碱度的是()A.蒸馏水B.石灰水C.浓硫酸D.食醋考点:溶液的酸碱度测定.专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根据常见物质的酸碱度分析判断,蒸馏水呈正中性,pH为7,一般不用PH试纸测定其酸碱度.解答:解:蒸馏水呈中性,pH为7,一般不用pH试纸测定其酸碱度,由于不同浓度石灰水、浓硫酸、食醋的酸碱度不同,可用pH试纸测定.故选A.点评: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蒸馏水的酸碱度是解答本题的基础.4.(2分)下列物质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A.CuCl2→Cu B.Fe(OH)3→Fe2(SO4)3C.C O2→CO D.BaSO4→Ba(NO3)2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专题:物质的制备.分析:A、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分析;B、根据碱和酸反应会生成盐进行分析;C、根据二氧化碳和碳高温会生成一氧化碳进行分析;D、根据硫酸钡是不溶性盐进行分析.解答:解:A、氯化铜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故A正确;B、氢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故B正确;C、二氧化碳和碳高温会生成一氧化碳,故C正确;D、硫酸钡是不溶性盐,不会生成硝酸钡,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比较简单,只要熟记教材内容即可顺利解答.5.(2分)下列各组物质不能用水鉴别的是()A.硫酸铜和氯化钠B.烧碱和纯碱C.碳酸钙和碳酸钡D.熟石灰和生石灰考点:酸、碱、盐的鉴别.专题:压轴实验题;物质的鉴别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差异进行分析,用水鉴别需要考虑物质的水溶性、溶液的颜色,据此解答.解答:解:A、硫酸铜溶于水溶液为蓝色,氯化钠溶于水溶液为无色,可以鉴别;B、烧碱是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纯碱是碳酸钠,溶于水放热不明显,可以鉴别;C、碳酸钙和碳酸钡都是不溶于水的物质,加水无法鉴别;D、熟石灰溶于水放热不明显,氧化钙与水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可以鉴别;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鉴别,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差异进行.6.(2分)下列实验中可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A.向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B.向盐酸中滴加酚酞溶液C.将铁锈放入到稀硫酸溶液中D.向氯化钡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考点: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以及物质间反应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没有明显的现象,错误;B、盐酸呈酸性,不能使酚酞变色,无现象,错误;C、铁锈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可以观察到铁锈溶解,溶液变黄,正确;D、氯化钡和氢氧化钠不反应,没有显现,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物质的性质以及相互间混合时的实验现象,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7.(2分)下列除去杂质(括号内)的方法正确的是()A.稀盐酸(稀硫酸):适量硝酸钡溶液B.N aOH溶液(Na2CO3):加适量稀盐酸C.N aCl溶液(盐酸):加热蒸发D.铁粉(氧化铜粉末):加入足量稀硫酸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酸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专题: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稀硫酸能与适量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NaOH溶液和Na2CO3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C、除去NaCl溶液中的盐酸,可采用加热蒸发的方法,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D、铁粉和氧化铜粉末均能与稀硫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C.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2015届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8.(2分)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B.碱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所以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呈碱性C.碳酸盐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所以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D.碱溶液能跟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所以碱溶液能吸收CO气体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专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分析:A、根据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解答;B、根据碱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所以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呈碱性解答;C、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考虑;D、根据一氧化碳的性质考虑;解答:解:A、酸与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中和反应,中和反应特指酸和碱的反应.而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酸和金属氧化物的反应,故错误;B、碱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所以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呈碱性.这个结论不是说使石蕊变蓝就是碱,而是说碱性,故对;C、金属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所以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故错;D、CO显中性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故错;答案: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的一种重要学习方法﹣﹣类推法,属于易错题目,因而同学们对一些典型的概念、理论准确记忆,理解把握,并多涉猎题型进行训练.9.(2分)将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钾溶液和稀盐酸混合,下列物质中不能与混合后的溶液发生反应的是()A.CO2B.AgNO3C.Cu(OH)2D. BaCO3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酸的化学性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根据氢氧化钾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氢氧化钾与盐酸的相对分子质量进行比较,得出完全反应后剩余的是哪一溶液解答.解答:解:氢氧化钾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OH+HCl=KCl+H2O,KOH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6,HCl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6.5,在反应中,参与反应的KOH质量>HCl质量,故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钾溶液与盐酸完全反应后,盐酸有剩余,溶液显酸性A.二氧化碳和盐酸不反应;B、硝酸银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C.Cu(OH)2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D、BaCO3和盐酸反应,成氯化铜和水.答案: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能力,以及对酸的性质的认识.10.(2分)如图是对四个实验绘制的图形,其中实验结果与对应图形正确的是()A.B.向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在试管中加热高锰酸钾C.D.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向含有HCl和Ca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考点:酸碱盐的应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金属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专题:实验操作型.分析:A、向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滴加稀盐酸液,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随着反应的进行,碱性逐渐变弱,恰好完全反应时显中性,继续加入稀盐酸液,溶液显酸性,据此进行分析判断.B、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C、锌比铁活泼,与盐酸反应速度锌大于铁;等质量的铁生成是氢气要比锌生成的氢气多.D、向HCl和Ca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时,Na2CO3溶液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开始时不会生成沉淀,盐酸消耗完再与CaCl2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沉淀.解答:解:A、向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滴加稀盐酸液,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随着反应的进行,碱性逐渐变弱,恰好完全反应时显中性,继续加入稀盐酸液,溶液显酸性,pH值是开始时大于7逐渐的减小到7然后小于7,故图象与实验操作过程不相对应.B、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后氧气逸出,剩余固体的质量减小,而不是不变,故图象与实验操作过程不相对应.C、由于锌比铁活泼,与酸反应速度快,图象的斜率锌应比铁大;等质量的铁生成是氢气要比锌生成的氢气多,图象的终点应该比锌高,故图象与实验操作过程不相对应.D、向HCl和Ca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时,Na2CO3溶液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开始时不会生成沉淀,盐酸消耗完再与CaCl2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沉淀,故沉淀的量先是零,在不断上升,最后形成一条水平直线,故图象与实验操作过程对应.故选:D.点评:本题是一道图象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二.填空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11.(6分)在H、O、Cl、C、N、Na、K、Fe、Ca几种元素中选择恰当的元素,用离子符号、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按下列要求填空:(1)硝酸铵中的阳离子NH4+;(2)氯化亚铁中的阴离子Cl﹣;(3)碳酸饮料中的酸H2CO3;(4)可作复合肥料的盐KNO3.(5)写出一个置换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Fe+2HCl=FeCl2+H2↑(答案合理均可).(6)写出纯碱和石灰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a(OH)2+Na2CO3=CaCO3↓+2NaOH.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硝酸铵中的阳离子是铵根离子,写出其离子符号即可.(2)氯化亚铁中的阴离子是氯离子,写出其离子符号即可.(3)碳酸是碳酸饮料中的酸,写出其化学式即可.(4)由提供的元素,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5)由提供的元素,硝酸钾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是可作复合肥料的盐.(6)纯碱和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解答:解:(1)硝酸铵中的阳离子是铵根离子,其离子符号为NH4+.(2)氯化亚铁中的阴离子是氯离子,其离子符号为:Cl﹣.(3)碳酸是碳酸饮料中的酸,其化学式为:H2CO3.(4)由提供的元素,硝酸钾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是可作复合肥料的盐,其化学式为:KNO3.(5)由提供的元素,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属于置换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答案合理均可).(6)纯碱和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Na2CO3=CaCO3↓+2NaOH.2故答案为:(1)NH4+;(2)Cl﹣;(3)H2CO3;(4)KNO3;(5)Fe+2HCl=FeCl2+H2↑(答案合理均可);(6)Ca(OH)2+Na2CO3=CaCO3↓+2NaOH.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解题时应注意只能从给出的元素中选择来组成物质.12.(5分)在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过程中,如图是利用数字化传感器得到的溶液pH变化图象.(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2)当溶液呈中性时,所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是10mL;(3)图中b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OH、Na2SO4;(4)该实验中所用的稀硫酸是用浓硫酸稀释而来的,请写出稀释浓硫酸的操作方法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专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1)根据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书写;(2)根据图示分析;(3)b点时,pH>7,溶液显碱性,氢氧化钠过量;(4)根据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进行分析.解答:解:(1)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2)由图示,当溶液呈中性时,pH=7,此时所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是10ml;(3)b点时,pH>7,溶液显碱性,氢氧化钠过量,含有的溶质是NaOH、Na2SO4;(4)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加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答案:(1)2NaOH+H2SO4=Na2SO4+2H2O(2)10(3)NaOH、Na2SO4(4)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吸水性点评:本题的难度不大,会正确分析图象是正确解决本题的关键.在解此类题时,会正确分析图象中的关键点是正确解决问题的关键.13.(6分)如图以稀盐酸为例的反应关系体现了酸的化学性质,其中X与图中所给物质的类别不同.结合此图回答下列问题:(1)Ca(OH)2的俗名是熟石灰(填一种即可);(2)反应②为放热(填“放热”或“吸热”)反应;(3)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Al2O3+6HCl=2AlCl3+3H2O;此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4)图中只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有③⑤(填序号);(5)若X溶液既能跟稀盐酸反应,又能跟Ca(OH)2反应,则X可能是(BaCl2、CuSO4、K2CO3)中的K2CO3.考点:酸的化学性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1)根据氢氧化钙的俗称进行分析解答.(2)反应②是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放出热量.(3)根据氧化铝与稀盐酸反应生氯化铝和水分析解答;(4)据各反应的生成物进行分析解答.(5)根据酸、碱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Ca(OH)2的俗名是熟石灰.(2)反应②是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放出热量.(3)氧化铝与稀盐酸反应生氯化铝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4)氢氧化钙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⑤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生成物均为盐和水,符号题意.(5)BaCl2能与稀硫酸反应,但与Ca(OH)2反应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水生成,不能发生反应,不符合题意;CuSO4不能与稀硫酸反应,不符合题意;K2CO3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水和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钾,符合题意.故答案为:(1)熟石灰;(2)放热;(3)Al2O3+6HCl=2AlCl3+3H2O;复分解反应;(4)③⑤;(5)K2CO3.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以稀硫酸为例主要考查了酸的化学性质,熟练掌握酸的化学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4.(5分)通过海水晾晒可得粗盐,粗盐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各步操作流程如下:(1)用托盘天平称量粗盐时,若指针偏向右边,则表示(填下列正确选项的代码)D.A.右盘重,砝码轻B.右盘轻,样品重C.左盘重,样品轻D.左盘轻,砝码重(2)第②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粗盐中的Na2SO4(填化学式,下同),第⑥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滤液中NaOH、Na2CO3;(3)第③步操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OH+MgCl2=Mg(OH)2↓+2NaCl;(4)第⑤步“过滤”操作中得到沉淀的成分有:泥沙、BaSO4、Mg(OH)2、CaCO3和BaCO3(填化学式).考点:氯化钠与粗盐提纯;称量器-托盘天平;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1)根据称量物质是“左物右码”进行解答;(2)粗盐中的MgCl2、CaCl2、Na2SO4都溶于水,要想将杂质除去必须将MgCl2、CaCl2和Na2SO4转化为沉淀,连同泥沙一起过滤除去;解答:解:(1)称量物质是“左物右码”,所以用托盘天平称量粗盐时,若指针偏向右边,则表示左盘轻,砝码重;(2)第②步操作加入过量BaCl2溶液,与Na2SO4发生反应,生成BaSO4沉淀和NaCl;②加入过量BaCl2溶液,与Na2SO4发生反应,生成BaSO4沉淀和NaCl;③加过量NaOH溶液,与MgCl2发生反应,生成Mg(OH)2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方程式为:2NaOH+MgCl2=Mg(OH)2↓+2NaCl;④加过量Na2CO3溶液,与CaCl2和①中过量BaCl2溶液发生反应,生成CaCO3沉淀和BaCO3沉淀和氯化钠;⑤过滤,滤出前面生成的BaSO4、Mg(OH)2、CaCO3、BaCO3沉淀及泥沙;⑥加适量盐酸,与③中过量NaOH溶液和②中过量Na2CO3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⑦蒸发、结晶,得到精盐.故答案为:(1)D;(2)Na2SO4 NaOH、Na2CO3;(3)2NaOH+MgCl2=Mg(OH)2↓+2NaCl;(4)BaCO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粗盐提纯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该题以溶液配制为载体,考查了仪器的名称与用途、操作的步骤、错误或不规范操作引起的溶质质量变化、量筒的读数、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等问题,解答时要看清图示,结合具体知识点进行解答,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且在本题中又强调了细节的重要性,细节决定成败15.(8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上个月做实验用的氢氧化钠溶液忘记了盖瓶盖.对于该溶液是否变质,小组内小明同学认为有两种可能:猜想1:该溶液没有变质猜想2:该溶液全部变质(1)小组同学讨论后认为还有一种可能,请你补充出猜想3:该溶液部分变质.(2)小润同学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入2滴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小润认为该溶液没有变质,小军认为小润的说法有错,其原因是:加入的稀盐酸少量,与氢氧化钠反应了.(3)小军同学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B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a(OH)2+Na2CO3=BaCO3↓+2NaOH.而后小军向上述滤液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变红,小军认为猜想3正确,你认为他的判断是否正确不正确(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引入OH﹣.(4)为了验证猜想3,小红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你帮他完成实验报告的填写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1取样,滴加足量BaCl2溶液(或CaCl2溶液、Ba(NO3)2溶液、Ca(NO3)2溶液等),过滤产生白色沉淀猜想3成立2向上述滤液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变红【反思与交流】久置的固体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NaOH+C02=Na2CO3+H2O.考点:药品是否变质的探究;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科学探究.分析:(1)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物质露置在空气的情况是不变质、部分变质或是不变质分析;(2)根据稀盐酸先和氢氧化钠,再和碳酸钠反应分析;(3)根据氢氧化钡和碳酸钠反应产生碳酸钡沉淀的同时,还产生氢氧化钠分析;(4)验证溶液部分变质,既要证明有氢氧化钠,又要证明有碳酸钠;【反思与交流】根据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碳酸钠和水写出反应的方程式.解答:解:(1)氢氧化钠露置在空气的情况是不变质、部分变质或是不变质,故填:该溶液部分变质;(2)若氢氧化钠部分变质,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少量的稀盐酸先和氢氧化钠反应,因此不会产生气泡,因此小润的说法错误;故填:加入的稀盐酸少量,与氢氧化钠反应了;(3)氢氧化钡和碳酸钠反应产生碳酸钡沉淀的同时,还产生氢氧化钠,因此滴加酚酞试液,一定会变成红色,不能证明氢氧化钠的存在,故填:Ba(OH)2+Na2CO3=BaCO3↓+2NaOH;不正确;引入OH﹣;(4)要证明氢氧化钠的存在必须先排除碳酸钠的干扰,取样,在溶液中加入过量滴有酚酞的氯化钙(或氯化钡)等溶液,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碳酸钙,碳酸钠完全反应后,氯化钡、氯化钠溶液都呈中性,若上层清液呈红色说明溶液中有氢氧化钠,所以如果产生白色沉淀,且上层清液呈红色,则溶液部分变质;故填:滴加足量BaCl2溶液(或CaCl2溶液、Ba(NO3)2溶液、Ca(NO3)2溶液等);红;【反思与交流】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碳酸钠和水,故反应的方程式我:2NaOH+C02=Na2CO3+H2O.点评:本题考查了久置的NaOH固体是否变质的实验探究,学生明确实验现象与结论的关系,并注意结合物质的性质来分析固体变质的原因来解答本题.检验氢氧化钠与碳酸钠的混合物时,可先把碳酸钠变成沉淀并且不生成影响氢氧化钠检验的碱性物质,然后使用酚酞检验氢氧化钠.16.(10分)某学校兴趣小组对食用纯碱和食用小苏打两种粉末进行以下探究.【查阅资料】两者的热稳定性:(1)食用纯碱受热不分解.(2)食用小苏打270℃时完全分解为碳酸钠、二氧化碳、水【实验探究】(1)验证两种粉末的稳定性在老师的指导下,该小组按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到乙(填“甲”或“乙”)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小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南通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南通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中考复习阶段,小明同学梳理了以下知识:①用淬火后的钢针制钓鱼钩;②向某固体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③用酒精浸泡捣烂的某些植物的花瓣可制得酸碱指示剂;④用果汁、小苏打、柠檬酸、凉开水等自制汽水;⑤通过初中化学所学的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均可生成水;⑥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⑦用加热的方法修补电木等热固性塑料;⑧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是一种复合肥。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4 B.3 C.2 D.12.如图所示图象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气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B.向等质量的氧化锌和氢氧化锌中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至过量C.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D.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水3.下列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选项要求相符合的是A.向硝酸溶液中不断加水B.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一份加入二氧化锰,一份不加入二氧化锰C.在恒温条件下,将饱和NaCl溶液蒸发适量水D.向一定量的稀硫酸和硫酸镁的混合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4.下表物质中含有少量杂质,其中除杂方法正确的是物质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 CaCl2溶液HCl滴入碳酸钠溶液B CO2O2通过灼热的铜网C NaOH Na2CO3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D CuO Cu加足量稀盐酸,充分搅拌后再过滤A.A B.B C.C D.D5.下列各组转化中,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组合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6.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下列方案或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或结论A鉴别碳粉、铁粉和氧化铜粉末取样后,分别加入稀盐酸B除去KCl固体中的K2CO3取样、溶解、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蒸发C除去CO2中混有少量HCl气体通入装有足量NaOH溶液的洗气瓶D鉴别某溶液中是否含有SO2-4取少量溶液与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2-4A.A B.B C.C D.D7.下列实验操作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鉴别NaCl和NH4NO3固体分别加少量水溶解B鉴别NaOH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分别通入二氧化碳C除去ZnSO4溶液中混有的少量CuSO4加入足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D除去K2SO4溶液中混有的少量KOH加入适量的稀盐酸A.A B.B C.C D.D8.某实验小组将Ba(OH)2溶液逐滴滴入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加入的Ba(OH)2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南通中考试题及答案
南通中考试题及答案南通中考作为江苏省南通市的一项重要教育考试,每年都会吸引众多学生和家长的关注。
中考试题涵盖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等科目,旨在全面考察学生的学科知识和综合能力。
以下是一份模拟的南通中考试题及答案,供参考。
# 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文章:(此处省略文章内容)1. 文章中提到的“他”是指谁?为什么?答案:文章中的“他”指的是…(根据文章内容给出答案)2. 作者通过哪些细节描写来表现“他”的性格特点?答案:作者通过…(列举细节并分析)3. 文章的主题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答案:文章的主题是…(分析主题并给出理由)二、作文根据题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题目:《我的梦想》答案:(此处省略作文内容)# 数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2 + 3 = 5B. 3 × 4 = 12C. 4 ÷ 2 = 6D. 5 - 1 = 3答案:A二、填空题1. 如果一个圆的半径是5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______。
答案:78.5平方厘米三、解答题1. 解方程:2x + 5 = 13答案:x = 4# 英语试题及答案一、完形填空[文章内容及选项省略]1. The correct answer for the first blank is ______.答案:根据上下文分析得出的选项二、阅读理解[文章内容及问题选项省略]1.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答案:根据文章内容分析得出的主题三、作文Write an essay about "My Hometown".答案:(此处省略作文内容)# 物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F = maB. F = mvC. F = m/aD. F = a/m答案:A二、实验题1. 描述如何使用弹簧秤测量物体的重力。
初中化学实验专题复习模型建构———以“与压强有关的实验”为例
初中化学实验专题复习模型建构以 与压强有关的实验 为例张亚琴(江苏省如皋初级中学ꎬ江苏如皋226500)摘㊀要:通过探寻密闭体系内压强变化背后隐含的实验原理ꎬ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推理ꎬ分类解释ꎬ归纳总结出引起压强变化的因素ꎬ建构 与压强有关的实验 思维模型.在实际案例中应用模型ꎬ让学生在解决真实的问题情景变得有规律可循.关键词:模型ꎻ化学实验ꎻ压强变化ꎻ初中化学中图分类号:G632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0333(2023)20-0104-03收稿日期:2023-04-15作者简介:张亚琴(1977.4-)ꎬ女ꎬ江苏省南通人ꎬ硕士ꎬ中学高级教师ꎬ从事初中化学教学研究.㊀㊀本文选取与压强有关的化学实验作为复习专题ꎬ通过再现课本原型实验ꎬ探寻密闭体系内压强变化背后隐含的实验原理ꎬ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推理ꎬ分类解释ꎬ归纳总结出引起压强变化的因素ꎬ建构 与压强有关的实验 思维模型.1再识课本实验ꎬ建构思维模型压强是物理概念ꎬ且与压强相关的实验分散在各个章节中ꎬ大多数学生尚不能自发融合各学科间的学科知识ꎬ更不能系统地㊁有规律地去分析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1].1.1再现与压强有关的课本实验现行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化学上㊁下册课本中就有很多涉及到压强变化的实验ꎬ如滴管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㊁气体的性质实验㊁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等等.通过对课本实验分类整理后发现ꎬ对有关压强变化实验的安排遵循从单一因素过渡到多种因素ꎬ从物理原因过渡到化学原因ꎬ再逐渐上升到理化综合原因ꎬ实验体系由简单到复杂ꎬ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ꎬ有利于提高学生证据推理能力.1.2寻找引起密闭体系中压强变化的因素大气压的本质是大量气体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时给予物体表面的撞击力ꎬ气体分子越密集ꎬ撞击力越大ꎬ反之ꎬ则越小.图1是用胶头滴管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实验(图1上标注的箭头方向为气体或液体流向).图2是 挤 与 松 胶帽过程的微观模型图ꎬ挤压胶帽ꎬ气体分子间间距变小ꎬ胶帽内气体压强(p1)变大ꎬ即p1>p0ꎬ液体由高压向低压移动ꎻ松开拇指ꎬ气体分子间距变大ꎬ气体压强(p2)变小ꎬ即p2<p0ꎬ液体由高压向低压移动ꎬ有液体倒吸入滴管.在化学实验中ꎬ气体流向或液体流向这一明显的实验现象是由气压变化导致的ꎬ且由高压向低压流动.由上述分析可知ꎬ在密闭容器中ꎬ当温度和气体的量一定时ꎬ容器的体积变大ꎬ压强变小ꎻ反之ꎬ压强变大.图1㊀胶头滴管吸取和㊀㊀㊀㊀图2㊀胶头滴管使用过程的滴加液体㊀㊀微观示意图401装置气密性检查实验(如图3所示)是气体制备和部分性质实验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图3中箭头方向为气体或液体的流向).对比两幅图片发现ꎬ 一握一松 两种不同的实验操作产生的实验现象迥异.用双手紧 握 试管外壁ꎬ给实验体系提供能量ꎬ表现为温度升高ꎬ而 松 则使温度恢复至室温.用分子的性质解释ꎬ温度升高ꎬ分子能量增大ꎬ运动加剧ꎬ分子间间隔变大(如图4所示)ꎬ试管内气体压强(p3)增大ꎬ即p3>p0ꎬ试管内气体由高压向低压流动ꎬ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当温度降至室温后ꎬ分子间间隔变小ꎬ且因气体的逸出ꎬ气体的量变少ꎬ试管内气压(p4)小于p0.当气体的量和容器的体积一定时ꎬ压强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ꎬ反之ꎬ则变小ꎻ当温度和容器的体积一定时ꎬ压强随气体的量减少而变小ꎬ反之ꎬ则变大.图3㊀检查装置气密性㊀㊀图4㊀粒子受热或降温的微观示意图对以上实验的归纳整理可得ꎬ对于确定的密闭体系ꎬ引起压强变化的因素有温度㊁容器的体积㊁气体物质的量等.通过一定的实验操作如改变实验体系的温度或规范合理的实验操作均可制造压强差.由生活经验可知ꎬ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为验证二氧化碳的溶解性ꎬ课本实验采用废弃的软塑料瓶做实验容器ꎬ通过软塑料瓶变瘪这一现象指示瓶内压强变小ꎬ推测气体的量减少.因此ꎬ物质体系㊁适当的仪器装置也会引起密闭体系内气压变化.在密闭体系中ꎬ能引起气压变化的原因有物理原因与化学原因(如图5所示).图5㊀影响密闭体系中压强的因素与压强有关的实验 专题复习的主旨是基于证据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推理ꎬ紧扣影响压强的因素ꎬ从物理和化学的角度充分挖掘压强变化背后隐含的实验原理ꎬ并对其进行分类解释ꎬ以期培养学生对证据的分析推理能力ꎬ提高学生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1.3建构 与压强有关实验 的思维模型与压强有关的课本实验以验证性实验为主ꎬ即化学体系已确定ꎬ为了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ꎬ通常需要创设特殊的密闭体系ꎬ这种密闭体系的特殊性在于实验装置本身或经某操作后必须能够引起压强变化ꎬ如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中用软塑料瓶替代玻璃容器ꎻ二氧化碳制备实验中提供的注射器等.因此ꎬ适当的仪器装置与规范合理的实验步骤是确保实验成功的关键.化学体系的选择应为实验体系的重要环节ꎬ这也是综合实验考查的必考点ꎬ以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化学原理为例: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实验中选择汞消耗曲颈甑中的氧气ꎻ课本实验则用红磷替代汞进行实验ꎻ2015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化学试卷的第24题探究题中采用脱氧剂替代红磷ꎬ上述三个实验的化学体系中虽然选择的物质不同ꎬ但其实验原理基本一致ꎬ都是选择一种物质仅能与氧气反应ꎬ使密闭体系内气体压强变小ꎬ从而达到实验目的.与压强有关的实验 专题复习需综合考虑化学实验体系三要素与压强变化㊁实验现象以及实验结论之间的关系ꎬ形成与压强有关实验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如图6所示).物质体系装置㊁操作联系 压强改变决定指示 实验现象分析㊁推理分析㊁预测实验结论图6㊀ 与压强有关的实验 思维模型具体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实施过程:选择正确的化学体系ꎬ将其置身于特定的实验装置ꎬ经规范合理的操作后ꎬ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推理ꎬ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其中ꎬ明显的实验现象指示着密闭体系中压强的变化ꎬ是进行实验分析的重要证据ꎬ但不一定是有效证据ꎬ还需将压强变化情况与化学原理进行联系ꎬ并对其进行分类分析ꎬ筛选出与引起气压变化因素相关的有效证据ꎬ从而得出实验结论.5012解决实际问题ꎬ应用思维模型题目1㊀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原理ꎬ老师利用传感器技术定时测定了实验装置(如图7所示)内的压强㊁温度和氧气浓度ꎬ三条曲线变化趋势如图8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㊀㊀).图7㊀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㊀图8㊀压强㊁温度㊁氧气浓度变化曲线A.图7使用电烙铁发热引燃物质红磷ꎬ使实验结果更精确B.图8中曲线X表示压强变化ꎬY表示温度ꎬZ表示氧气浓度C.AB段变化的原因是由于温度升高所增加的气压大于氧气消耗所减小的气压D.据图8ꎬt时刻才打开Kꎬ此时装置降至原温度㊁氧气耗尽㊁水进入集气瓶分析㊀本题是在已知实验体系㊁实验现象㊁实验结论的基础上考查密闭体系中气体压强随温度及氧气浓度实时变化的情况.本题选项C是对实验体系中压强变化情况的分析ꎬ紧扣化学实验体系的三要素ꎬ寻找引起压强变化的因素.实验开始ꎬ实验装置及实验操作不变ꎬ化学体系中ꎬ反应物氧气的量减少ꎬ气压变小ꎻ温度升高ꎬ气压变大ꎻ综合比较ꎬAB段明显增加的原因是温度升高所增大的气压大于氧气消耗所减小的气压.本题采用传感器技术实时采集数据㊁处理数据ꎬ并实时绘制实验过程中压强变化的曲线图ꎬ解题的关键在于将曲线变化情况与化学实验体系的三要素进行联系ꎬ找出实验体系中的气压变化的因素ꎬ并进行分类处理㊁对比分析㊁综合比较ꎬ从而得出结论.3自主设计方案ꎬ深化思维模型题目2㊀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根据如图9回答问题:图9㊀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图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ꎬ发生装置要能达到 随开随起ꎬ随关随停 ꎬ需要选用的仪器和用品有ꎻ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ꎬ则气密性良好.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ꎻ若选用的收集装置是Cꎬ则二氧化碳应从(填 m 或n )进入.分析㊀本题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进行了考查ꎬ涉及到装置气密性的检查㊁实验装置的选择等知识点.其中二氧化碳发生装置的设计和评价是本题的难点.本题考查二氧化碳发生装置的设计与评价ꎬ可运用 与压强有关的实验 思维模型进行分析ꎬ首先考虑化学体系ꎬ化学反应是有条件ꎬ两种反应物需接触才可能发生反应ꎬ否则不能发生或停止反应.实验室通常用石灰石与稀盐酸为原料制取二氧化碳气体ꎬ稀盐酸呈液态ꎬ可通过制造压强差控制液体的上升或下降ꎬ实现石灰石与稀盐酸的随时接触或分离.选用FHG进行组装ꎬ打开止水夹ꎬ石灰石与稀盐酸接触ꎬ反应发生ꎻ关闭止水夹ꎬ试管内气压变大ꎬ酸液被压回长颈漏斗ꎬ达到 随开随起ꎬ随关随停 的目的[2].学生借助思维模型能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有序的㊁理性的自主设计实验方案ꎬ还能有效避免描述不清㊁答案不全等现象ꎬ从而逐渐养成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参考文献:[1]吴星.对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认识[J].化学教学ꎬ2017(5):3-7.[2]钱杨义.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 的解读:科学探究与化学实验[J].化学教育ꎬ2022(21):13-20.[责任编辑:季春阳]601。
初中化学江苏省南通市中考化学考试题考试卷及答案Word版.doc
初中化学江苏省南通市中考化学考试题考试卷及答案Word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1.水是最重要的物质之一.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是一种常用溶剂B.蒸馏水是一种硬水 C.雨水的pH一定为7D.纯净水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答案】A难度:容易知识点:各地中考2.下列有关物质的组成或分类说法正确的是A.甲烷和乙醇的组成元素相同B.纯碱和烧碱都含有氢氧根离子C.生理盐水和石蕊溶液都是混合物D.钙和铁都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答案】C难度:容易知识点:各地中考3.用浓硫酸、水、锌粒等药品制取氢气并检验氢气的纯度,下列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A.读取液体体积B.稀释浓硫酸C.制取氢气D.检验氢气纯度【答案】D难度:中等知识点:各地中考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钢铁表面镀铬能防止钢铁生锈B.浓盐酸露置于空气中质量会增大[C.棉纤维在空气燃烧时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D.煤块粉碎后燃烧的目的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答案】A难度:容易知识点:各地中考5.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叙述不正确的是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作火箭燃料的助燃剂B.氢氧化钠固体能吸水,可用来干燥SO2气体C.葡萄糖氧化时放出能量,可用来为人体供能D.碳酸氢钠能与酸反应,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答案】B难度:基础知识点:各地中考6.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评卷人得分B.点A对应的ZnSO4溶液是不饱和溶液C.点B对应的ZnSO4溶液升温或降温均能达到饱和D.40℃时,ZnSO4的溶解度为41g【答案】C难度:中等知识点:各地中考7.下列物质的提纯所用试剂和主要实验操作均正确的是物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主要实验操作AH2O(H2O2)MnO2过滤BCaCl2(NaCl)适量Na2CO3溶液沉淀、过滤、蒸发、结晶CCO2(CO)过量O2点燃DAl(Al2O3)足量稀H2SO4溶解、过滤【答案】A难度:中等知识点:各地中考8.向CuCl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和滤渣。
2015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化学试卷(含详细答案)
化学试卷 第1页(共18页) 化学试卷 第2页(共18页)绝密★启用前江苏省南通市2015年中考化学试卷化 学本试卷满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N 14— O 16— Mg 24— S 32—Cl 35.5— Fe 56— Cu 64— Ba 137—第Ⅰ卷(选择题 共20分)第Ⅰ卷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1.水是最重要的物质之一。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水是一种常用溶剂B .蒸馏水是一种硬水C .雨水的pH 一定为7D .纯净水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12.下列有关物质的组成或分类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烷和乙醇的组成元素相同B .纯碱和烧碱都含有氢氧根离子C .生理盐水和石蕊溶液都是混合物D .钙和铁都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13.用浓硫酸、水、锌粒等药品制取氢气并检验氢气的纯度,下列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 )A .读取体积B .稀释浓硫酸C .制取氢气D .检验纯度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钢铁表面镀铬能防止钢铁生锈B .浓盐酸露置于空气中质量会增大C .棉纤维在空气燃烧时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D .煤块粉碎后燃烧的目的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15.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作火箭燃料的助燃剂B .氢氧化钠固体能吸水,可用来干燥2SO 气体C .葡萄糖氧化时放出能量,可用来为人体供能D .碳酸氢钠能与酸反应,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16.4ZnSO 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4ZnSO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 .A 点对应的4ZnSO 溶液是不饱和溶液C .B 点对应的4ZnSO 溶液升温或降温均能达到饱和D .40℃时,4ZnSO 的溶解度为41 g17.下列物质的提纯所用试剂和主要实验操作均正确的是18.向2CuCl 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和滤渣。
江苏省南通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化学试卷-中考化学试题练习、初中化学中考试卷、模拟题-初中化学试卷
江苏省南通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化学试卷-中考化学试题练习、初中化学中考试卷、模拟题、复习资料-初中化学试卷-试卷下载2005年南通市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化学(海门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Ⅰ卷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Ⅰ卷5至8页。
共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科目名称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不能答在试卷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 N-14O-16Na-23Cl—35.5 Ca-40Fe-56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加压的情况下,25m3的石油气可装入容积为0.024m3的钢瓶中,这表明A. 分子在不断运动B. 分子由原子构成C. 分子的质量很小D. 分子之间有间隔2.下列标识中,属于塑料包装回收标志的是A B C D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可燃物只要达到着火点就能燃烧B. 氢能是一种未来的理想能源C. 大量开采地下水以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D. 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4.利用物质物理性质的是A.用肥皂水检验硬水和软水B.用活性炭使红糖脱色C.用柠檬酸和小苏打自制汽水D.用食醋清除水瓶中的水垢5.下图是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A. 一个水分子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B. 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比为2Ⅰ1C. 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D. 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数目不变6.科学家最近制得了一种新型的氧分子O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O2 、O4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B.O4分子由4个氧元素组成C.1个O4分子由2个O2分子构成D.O4是由O2组成的混合物7.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2015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2015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 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 选项正确)1. ( 2分)下列衣服中, A .纯棉T 恤 真丝连衣裙考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 、羊毛衫是用羊毛而成的,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B 、 真丝连衣裙是用真丝而成的,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C 、 腈纶运动服是用腈纶制成的,腈纶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选项正确.D 、 纯棉T 恤是用纯棉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合成材料的三大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分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闪电|2. ( 2分)闪电时,大气中的部分氧气被激发成臭氧(302203),臭氧能吸收宇宙射线,使生物免遭紫外线过量照射的危害.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该变化是物理变化B . 02与03都是单质C .该反应为分解反应D . 02与03的性质完全相同考点:氧元素组成的单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方法是根据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即有 无新物质生成)来进行细心地分析、判断.B 、 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C 、 从物质的类别和数目来分析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分解反应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 种以上的其他物质的反应.D 、 氧气与臭氧是不同的物质,性质不同.解答:解:A 、氧气与臭氧不是同一种物质,即该反应中有新物质生成,则该反应属于化学 变化,说法错误;B 、 因氧气和臭氧都是只有氧元素组成的一种物质,则都属于单质,说法正确;C 、 氧气转化成臭氧的反应中,生成物只有一种物质,该反应不是分解反应,说法错 误;D 、 因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而氧气和臭氧的分子不同, 则性质不同,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B»!羊毛衫)腈纶运动服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新信息来判断物质的种类及利用有新物质生成来判断化学变化,较简单,学生抓住氧气转化成臭氧这一关键信息即可解答.考点:硬水与软水;水的净化;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 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 、鉴别软水和硬水用肥皂水;B 、 生活污水要先处理达标后再排放;C 、 洗菜的水可以用来浇花、冲厕所;D 、 吸附是利用活性炭吸附作用,除去水中的异味和有色物质.解答:解:A 、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故正确;B 、 生活污水要先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可以保护水资源,故正确;C 、 洗菜的水可以用来浇花、冲厕所,可以节约用水,故正确;D 、 蒸馏,把水通过蒸发、冷凝处理,处理后的水中只含水一种物质,所得水称为蒸 馏水为纯净物;因此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蒸馏;故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很简单为基础考查,只要根据书本所学知识即可解答,但一定要明白水污染的根 本原因,并养成好的环保习惯.4. ( 2分)图为某矿泉水标签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偏硅酸属于氧化物C .偏硅酸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4考点: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关 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专题:标签图示型.分析:A 、根据标签偏硅酸的组成、氧化物的定义进行分析判断.B 、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偏硅酸的化学式进行分析解答.C 、 根据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 、 根据矿泉水的组成分析.解答:解:A 、偏硅酸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B 、氯化钙中钙元素显+2价,氯元素显-1价,其化学式为 CaCl 2,故选项说法错误.C 、 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硅元素的化合价是 x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1) >2+x+ (- 2) X 3=0,则x=+4价,故选项说法正确3. ( 2分)老通扬河是我县的母亲河,关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肥皂水可以用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C .洗菜的水可以用来浇花、冲厕所依法管水,科学用水,自觉节水 ”人人有责.下列有B .生活污水要先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D .吸附是净化程度最高的净水方法B .所含氯化钙的化学式为 CaCI D .该矿泉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钙D、该矿泉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以某矿泉水标签为载体考查了同学们新信息获取、处理及灵活运用化学知识(混合物、化合价的有关计算、化学式的书写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2 分)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A .“组装仪器”时,一般遵循的原则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B •酒精灯使用”中,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更方便C•在配制一定量某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中,多余的药品放回原瓶D•在高锰酸钾制氧气”实验中,收集完气体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再停止加热考点:仪器的装配或连接;加热器皿-酒精灯;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仪器的组装次序分析;B、根据酒精灯使用注意事项:两查、两禁、一不可来分析解答;C、根据剩余药品的处理方法解答,做的三不一要”,即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应该要放入指定容器;D、掌握在高锰酸钾制氧气”实验中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可记住口诀查装定点收移熄”;解答:解:A、组装仪器时,一般遵循的原则是:从左到右,先下后上,故错误;B、由于酒精是易燃液体,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容易发生火灾,故错误;C、实验剩余药品不要随意丢弃,不能放回原瓶,以防污染瓶内的药品,应该放入指定容器•故错误;D、在高锰酸钾制氧气”实验中,收集完气体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再停止加热,操作正确,故正确;答案:D点评:了解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 只有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才能安全、准确地进行化学实验.6. (2分)近年来未成年人吸毒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我们青少年要学会拒绝毒品的不良诱惑,依法自律,决不吸毒.毒品大麻的化学式为C21H30O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大麻是由21个碳元素、30个氢元素和2个氧元素组成B • 大麻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1 :30:2C .大麻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50%D •大麻中碳、氢元素均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 .根据元素的规定来分析;B •根据物质的分子结构来分析;C •根据物质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来分析;D •根据碳、氢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来分析.解答:解:A •元素是个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错误;B •大麻的化学式为C 21H 30O 2,可知大麻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21: 30: 2,故正确;C .大麻的化学式为 C 21H 30O 2,其中碳兀素的质量分数为:12X21D •碳元素位于第二周期,氢元素位于第一周期,故错误. 故选B •点评:物质的化学式可表示物质的组成及分子的构成,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可判断物质的组成元素、分子中原子个数比及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等.7・(2分)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逻辑推理正确的是( )A •有机化合物中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化合物B •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所以催化剂一定没有参与化学反应C • 20C 时NaCI 溶解度为36g ,则20C 时NaCI 的饱和溶液溶质质分数为 36%D •铁与氧气、水共同作用会生锈,将铁与氧气、水隔绝则可以防止生锈考点:有机物的特征、分类及聚合物的特性;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物质的分类;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A 、根据有机化合物中都含有碳元素,但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化合物 进行解答;B 、 根据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但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进行解答;C 、 根据20C 时NaCI 溶解度为36g ,即在20C 时,100g 水中溶解36g 氯化钠达到饱 和进行解答;D 、 根据铁与氧气、水同时接触才能生锈进行解答.解答:解:A 、有机化合物中都含有碳元素,但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化合物,例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就不是有机化合物,故A 错误;B 、 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但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所以催化剂参 与化学反应,故B 错误;C 、 20C 时NaCI 溶解度为36g ,即在20C 时,100g 水中溶解36g 氯化钠达到饱和, 所以20C 时NaCI 的饱和溶液溶质质分数 =_型—Xim =26.5%,故C 错误;100g+36gD 、 铁与氧气、水同时接触才能生锈,所以将铁与氧气、水隔绝则可以防止生锈,故 D 正确.故选:D •点评:逻辑推理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应提倡学生学习这种学习方法,但应注意推理的合 理性、正确性.& ( 2分)为了除去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所选用试剂和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苑0%,故错误;12X21+1X30+16X2物 质 选用试剂(过量)CO 2( CO ) O 2 KCl (MnO 2) H 2OFeS04 溶液(H 2SO 4)铁CO 2( O 2)铜粉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酸的化学性质. 专题: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根 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 ,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 加入的试剂 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 ② 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通氧气点燃,这是因为除去气体中的气体 杂质不能使用气体,否则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 、 KCl 易溶于水, MnO 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 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C 、 铁能与H 2SO 4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充分反应后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 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D 、 02能与灼热的铜粉反应生成氧化铜,C02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 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 A .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 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9.(2分)小明做了四个实验来证明 Cu 、 Fe 、 Ag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其中不必进行的是( )A .将 铜片浸入稀硫酸B . 将银片浸入稀硫酸C .将铁片浸入稀硫酸D .将铜片浸入硝酸银溶液考点:金 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专题:金 属与金属材料.分析:小明做了四个实验来证明 Cu 、 Fe 、 Ag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其中不必进行的是()解答:解:A 中铜不与盐酸反应,说明氢〉铜,B 中银不与盐酸反应,说明氢〉银,C 中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说明铁〉氢,D 中铜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说明铜〉银,没有 B 选项也可以确定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故 B 没必要进行, 故选: B .点评: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近几年中考的重点之一,经常出现在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题 中.本考点考查了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验评价能力,希望同学们认真 把握.10. (2分)将一定量的乙醇(C 2H 5OH )和02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 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乙醇氧气水二氧化碳w 反应前的质量/g 46 80 0 0 0 反应后的质量/g 0 05444x卜列判断不止确的是()操作方法点燃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加入足量铁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 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粉A .B .BC .CD .DA .表中x的值为28B .在该反应中,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3:2C .该反应是氧化反应D .若起始时氧气的质量为96 g,则无w生成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氧化反应.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乙醇和氧气的和是:46克+80克=126克,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和为:54克+44克=98克,则生成的w的质量为126克-98克=28克,x的值为28;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和物质的质量可确定X的元素组成;根据乙醇燃烧的方程式进行计算分析,若起始时氧气的质量是96g, 46克乙醇燃烧的产物;该反应是氧化反应.解答: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乙醇和氧气的和是:46克+80克=126克,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和为:54克+44克=98克,则生成的w的质量为126克-98克=28克,x的值为28;故A正确;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乙醇和水中氢元素的质量都是6克,则说明w中不含有氢_ 点燃元素,故w为CO,化学方程式为:2C2H5OH+5O —2CO2+2CO+6H20,水和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3: 1,故错误;C、该反应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正确;D、根据乙醇燃烧的方程式可知,46克乙醇能与96克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不会生成w,故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是运用化学中的基本思想质量守恒思想,通过归纳不同物质或不同变化过程中相同点和不同点有效地寻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融合点和嫁接点,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非选择题(共40 分)(1) 已知镁原子结构示意图:h丿丿则该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2 ,该原子化学变化中易失去(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Mg2+(填微粒符号).(2) 第6号元素与第8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C02 (或CO) (填写化学式),构成该物质的微粒是分子 (选填分子” 原子”或(3 )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纵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bd (填标号).a. Li 和Beb. C 和Sic. Si 和Pd. Ne 和Ar(4)同一周期从左向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则元素硅、磷、硫、氯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氯(或CI) .(5)第13号元素单质的粉末可以涂在室外的铁栅栏上防锈,其原理是铝易在表面形成致密氧化膜进而保护内层的铁(6)第17号元素的单质(双原子分子) 可用于自来水厂净水时消毒杀菌,它与水反应生成盐酸(HCI)和次氯酸(HCI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 z+H2O=HCI+HCIO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以及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来分析;(2)根据元素周期表结合化学式的写法以及构成物质的微粒分析;(3)根据同一纵行化学性质相似分析;(4)根据题干信息来分析;(5)根据13号元素的名称和性质来分析;(6)17号元素是氯元素,根据题干信息来书写方程式.解答:解:(1)根据镁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镁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2,最外层有2个电子, 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两个电子,而形成带上两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2)6号元素是碳元素,8号元素是氧元素,二者组成的化合物是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均由分子构成的;(3)A、Li和Be位于同一横行,不正确;B、C和Si位于同一纵行,故正确;C、Si和P位于同一横行,故不正确;D、Ne和Ar位于同一纵行,故正确.(4)在硅、磷、硫、氯中氯元素位于这一周期的最右侧,非金属性最强;(5)13号元素是铝元素,铝的化学性质活泼,易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而对内层金属起到了保护作用;(6)氯气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盐酸,故答案为:Cl2+H2O=HCI+HCIO . 故答案为:(1) 12;失去;Mg2+;(2)CO2 (或CO );分子;(3)bd;(4)氯(或CI);(5)铝易在表面形成致密氧化膜进而保护内层的铁;(6)Cl2+H2O=HCI+HCIO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元素周期表中所给信息应用到实际中解题的能力和有关化学用语的书写,难度较小.312. (6分)图为A 、B 、C 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水密度约为1g/cm ).(1) t i e 时A 的溶解度是 25 g ,以下实验:x 、y 、z 中为饱和溶液的是y .(2)将t 2C 时等质量的A 、B 、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 t i C ,析出的晶体质量最 大的是 A ,此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 B > A > C (用 '”、= ”或N 表示,下同),所含溶剂的质量大小关系为 C > B >A . (3)除去A 固体中混有的少量 B ,提纯的步骤是:加水溶解、蒸发浓缩、 降温结晶,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 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A 、B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C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t i C 时A 的溶解度是25g ,因此在10mL水中溶解2.5g 恰好达到饱和状态,所以 x 是不饱和溶液,再加 2g 就达到饱和,因此 y 是饱和溶液,再升温到 t 2C 时,又变为不饱和溶液;将 t 2C 时等质量的A 、B 、C 三 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 t i C ,析出的晶体质量最大的是 A ,因为A 的溶解度受 温度的影响最大;此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B > A >C ,因为A 析出的固体比A 多,C 由饱和变为不饱和;所含溶剂的质量大小关系为C >B >A ;除去A 固体中混有的少量B ,提纯的步骤是:加水溶解、蒸发浓缩、降温结晶、然后过滤、 洗涤、干燥得到 A .解答:解:(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 i C 时A 的溶解度是25g ,因此在10mL 水中溶解2.5g 恰好达到饱和状态,所以 x 是不饱和溶液,再加 2g 就达到饱和,因此 y 是饱和溶液, 再升温到t 2C 时,又变为不饱和溶液,故答案为: 25; y ;(2)将t 2C 时等质量的A 、B 、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 i C ,析出的晶体 质量最大的是A ,因为A 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最大;此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大小关系为B >A >C ,因为A 析出的固体比A 多,C 由饱和变为不饱和;所含溶剂 的质量大小关系为 C >B >A ;故答案为:A ; B >A >C ; C >B >A ;(3) 除去A 固体中混有的少量 B ,提纯的步骤是:加水溶解、蒸发浓缩、降温结晶、 然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 A ;故答案为:降温结晶(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 了有关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有关的计算要准确,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 填空题中.10mL 水升温I J 「xV |"然后过滤、洗涤、干燥.q 込 3T J13. (6分)某化工厂产生的废液中含有大量的硫酸锌和硫酸铜,为了处理废液,回收金属铜并得到硫酸锌晶体,某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r* A洱複to KWX请回答下列问题:(1)金属X的化学式为Zn ,加入过量X的目的是将CUSO 4中Cu置换完全 .(2)步骤①②③ 均采用同种操作方法•实验室进行该操作时,除需要用到烧杯、玻璃棒、铁架台(带铁圈),还需要的实验用品有漏斗、滤纸•(3)步骤③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 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置换反应(4)步骤④ 获得晶体采用的操作方法是蒸发.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一般的除杂质题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① 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时不能加入新的杂质.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前的金属能把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根据题意,产物中得到含铁的物质.说明加入的较活泼的金属是铁,据此分析回答有关的问题;根据题目给出的流程图和信息:固体与液体分开的方法叫过滤;硫酸锌和硫酸铜的混合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粉,锌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过滤后固体A是铜和锌的混合物,滤液是硫酸锌溶液;铜和锌的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铜不反应,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过滤得到铜,滤液是硫酸锌;然后把硫酸锌溶液蒸发结晶得到硫酸锌晶体;据此逐项分析.解答:解:由题意可知,产物中得到含锌的物质,说明加入的较活泼的金属是锌.硫酸锌和硫酸铜的混合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粉,锌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过滤后固体A 是铜和锌的混合物,滤液是硫酸锌溶液;铜和锌的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铜不反应,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过滤得到铜,滤液是硫酸锌;然后把硫酸锌溶液蒸发结晶得到硫酸锌晶体;由以上分析可知:(1)金属X是Fe,加入过量铁的目的是:将将CuSO4中Cu置换完全;(2)步骤①②③ 均采用同种操作方法:固体与液体分开的方法叫过滤.实验室进行该操作时,除需要用到烧杯、玻璃棒、铁架台(带铁圈) ,还需要的实验用品有漏斗、滤纸.(3)步骤③中铜和锌的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铜不反应,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过滤得到铜,滤液是硫酸锌,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 2SO4=ZnSO4+H2f,该反应符合单+化=单+化”的特点,其基本类型为置换反应.(4)步骤④从硫酸锌溶液得到硫酸锌晶体可以通过蒸发溶剂,故获得晶体采用的操作方法是蒸发.故答案为:(1) Zn ;将CuSO4中Cu置换完全;(2)漏斗、滤纸;(3) Zn+H2SO4=ZnSO4+H2f;置换反应;(4)蒸发(或蒸发结晶)点评:本考点属于物质的除杂或净化的探究,还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中考的一个难点,也是学生经常出错的题型•根据物质的溶解性和除杂质的条件,要认真分析,综合把握.还要加强记忆除去常用离子的方法和物质的溶解性,从而突破难点.14. (11分)四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下列四套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 【设计装置】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4) A装置还可以用于制取和收集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叫2H2Q 2 ----------- 2H2O+O2f ;若改用C装置制取,则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是用弹簧夹夹住胶皮管,用注射器向烧瓶内注水,注射器内水位保持不变则说明气密性好【拓展提高】(5) 该小组同学还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对制取获得的CO2进行性质验证:B C D试回答以下问题:①B处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②C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 (OH ) 2=CaCO3J+H如③D烧杯中的蜡烛熄灭,说明C02具有的性质有二氧化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且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④B、C处产生气泡的速率逐渐变慢后,若继续向反应发生装置加入相应酸,气泡速率变【讨论探究】对上述装置进行交流评价:其中收集不到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是D装置的优点是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I=CaCI 2+H2O+CO2T选用A装置实验•以下操作存在错误的是(1)号);(2)(3)B (填写字母序②—(填序号),对应的正确操作为将S3。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2015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沪教版
某某省某某市海安县2015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20分)1.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把“生态文明建设”首次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要求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2.(2分)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有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解答:解:A、钢是合金,属于混合物.B、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属于混合物.C、金刚石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D、铁矿石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组成方面的内容,矿物质都是混合物.3.(2分)加热胆矾的实验过程中,相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取样B.加料C.加热D.熄灭考点:固体药品的取用;加热器皿-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瓶塞要倒放;B、往试管中加粉末状药品试管要平放,用药匙或纸槽往试管底部送然后迅速竖起试管最后弹一弹试管防止药品粘在试管内壁上;C、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D、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解答:解:A、瓶塞要倒放,A操作不正确;B、往试管中加粉末状药品试管要平放,用药匙或纸槽往试管底部送然后迅速竖起试管最后弹一弹试管防止药品粘在试管内壁上,B操作正确;4.(2分)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5.(2分)下列金属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活动性排在(H)前面的金属可以将酸中的氢气置换出来B.工业上,高炉炼铁得到是纯铁C.铝的活动性比铁强,所以铝制品的抗腐蚀性能比铁差D.人类对金属的使用顺序为铜、铁、铝,这与金属的活动性有关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金属的化学性质;铁的冶炼..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A、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分析;C、根据高炉炼铁的产物分析;B、铝的表面可以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D、根据人类使用金属的顺序与金属活动性的关系分析,可以据此解答;解答:解: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把酸中的氢元素置换出来,而不是氢气,故错误.B、高炉炼出的铁中含有杂质,是生铁,属于混合物,故错误.C、铝在常温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使铝的表面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面阻止了内部的铝进一步氧化,所以铝制品比铁具有更强的抗腐蚀性能,故错误;D、人类大规模冶炼和使用金属的顺序与金属的活动性有关,越活泼的金属越难以冶炼,人类冶炼并广泛使用金属的先后顺序为铜、铁、铝,故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金属的有关知识,熟记金属活动性顺序,理解其应用原则,学会处理实际问题是解题的关键.6.(2分)将燃着的镁条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镁条继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O22MgO+C,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反应中Mg发生了氧化反应B.该反应的实验现象是生成白色的氧化镁和黑色碳颗粒7.(2分)(2013•港北区二模)把铝箔放入CuSO4溶液中,铝箔表面覆盖了红色物质,一会儿又有大量气泡冒出.同学们对“放出气体”这一异常现象进行猜想、实验.其中没有价值的是()解答:解:A 、如果硫酸铜溶液显酸性,则铝能和显酸性的溶液反应生成氢气.错误;B、小琪猜想CuSO4溶液呈酸性并测定.错误;C、反应物中不含有碳元素,生成物中不可能有二氧化碳.正确;D、如果试剂变质,可以更换后再实验.错误.故选C.点评:在化学反应中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8.(2分)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是()选项A B C D实验目的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探究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证明CH4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设计A.A B.B C.C D.D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空气组成的测定;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A、根据右侧集气瓶有橡皮塞,水不能进入左边的集气瓶内进行解答;B、根据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能证明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进行解答;C、根据石蜡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进行解答;D、根据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且二氧化碳逸出进行解答.解答:解:A、右侧集气瓶有橡皮塞,水不能进入左边的集气瓶内,故A错误;B、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能证明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故B正确;C、内壁涂有石灰水的烧杯只能证明CH4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而不能证明有水生成,故C错误;D、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且二氧化碳逸出,所以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D错误.故选:B.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9.(2分)如图所示:3个甲分子与1个乙分子反应生成2个丙分子.根据图示所得信息正确的是()A.物质甲的化学式为H6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改变C.化学反应中,分子是最小的微粒D.该反应为化合反应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由3个甲分子与1个乙分子反应生成两个丙分子的提示信息,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结合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推断:每个甲分子由两个●﹣﹣H原子构成;利用完善后的微观反应示意图,完成对所得信息的判断;本题通过微观反应图示考查化学反应的特点、分类以及物质的结构、分类知识.解答:解:A、根据反应后生成的两个丙分子中含有两个N原子和六个H原子,而反应物的一个乙分子中只含有两个N原子,可判断参加反应的三个甲分子中共含有六个H原子,因此每个甲分子由两个H原子构成,物质甲的化学式为H2;故A不正确;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B不正确;C、该变化反应前的分子为氢气分子和氮气分子,而反应后的分子为氨气分子,反应前后分子改变,因此,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不是最小微粒;故C不正确;D、根据分子结构图,甲物质的化学式为H2,乙物质的化学式为N2,生成的两物质化学式为NH3,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写成3H2+N2═2NH3,反应为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合反应;故D正确.故选D.点评: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破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成新的分子,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10.(2分)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丙可能是单质B.在该反应中丁一定没有参加化学反应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反应后容器中丙的质量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反应后质量增加的物质是生成物,反应后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既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也不是催化剂.解答:解:反应前后容器中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反应后质量分数减小的物质是反应物,质量分数增大的物质是生成物,由图中物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可知,甲和乙的质量分数减小,是反应物,丙物质的质量分数增大,是生成物,而丁物质的质量分数不变,丁物质可能是催化剂;A、由以上分析可知,甲和乙物质反应生成了丙物质,属于化合反应,丙物质属于化合物.错误.B、研究表明,有些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参加了化学反应,如果丁物质是催化剂,也可能参与了化学反应.错误.C、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正确.D、应该是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而非“容器中丙的质量”,因为反应前已有丙物质.错误.故选:C.点评: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时,要注意是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没有参与反应的那部分物质的质量不能计算在内.二、填空题(共2小题,每空1分,共15分)11.(7分)(1)有下列粒子:A.Fe3+B.Fe2+ C.3H D. E.Ne F.3N2按要求填空:①表示3个氮分子的是F(填序号),②表示铁离子的是A(填序号),③电工使用的试电笔触电发红光,是因为管内充了E(填序号),④B与D两种粒子构成的物质是FeCl2(填化学式).(2)请从H、C、O、Ca四种元素中选一种或几种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①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气体是H2;②用作食品干燥剂的物质是CaO;③其固体能用于人工降雨的是CO2.12.(8分)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试用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节约水资源,防止水污染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有(填序号)AD.A.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B.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C.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 D.大量使用化肥、农药(2)图A是水通电分解的示意图.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H2↑+O2↑..在实验过程中,试管b中产生的气体是O2,实验室可选用图C制取该气体,该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3)为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某同学制作了图B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其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吸附.某些地方的饮用水中含有少量的Ca(HCO3)2,烧水时Ca(HCO3)2发生分解反应,生成难溶性的CaCO3、CO2和一种常见的氧化物.试写出Ca(HCO3)2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Ca(HCO3)2CaCO3+CO2↑+H2O.(4)图D所示,通过对比实验探究了燃烧需要的条件,此实验中的热水除了起加热的作用,还起隔绝氧气的作用;实验过程中发现,铜片上的红磷一段时间后也燃烧了,原因可能是白磷燃烧放热使得红磷温度达到着火点.考点: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电解水实验;水的净化;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空气与水.分析:(1)根据水污染的途径有: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分析解题.(2)根据电解水实验的现象和结论以及装置C的特点分析回答分析;(3)根据活性炭有吸附性分析在简易净水器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根据Ca(HCO3)2受热分解的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根据水的作用和燃烧的条件分析回答.解答:解:(1)A、工业废水直接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B.工业废气处理后排放,不会造成大气污染,也不会造成水体污染;C.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不会造成水体污染;D.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会造成水体污染.(2)水通电分解生成了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H2↑+O2↑.在实验过程中,试管b中产生的气体是电源正极产生的气体较少是O2,实验室可选用图C制取该气体,属于固液常温下反应制取气体,利用该装置可制取氧气,该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3)由于活性炭由吸附性,在简易净水器,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吸附.某些地方的饮用水中含有少量的Ca(HCO3)2,烧水时Ca(HCO3)2发生分解反应,生成难溶性的CaCO3、CO2和一种常见的氧化物.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氧化物是水,所以,Ca(HCO3)2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Ca(HCO3)2CaCO3+CO2↑+H2O.(4)图D所示,通过对比实验探究了燃烧需要的条件,此实验中的热水除了起加热的作用,还起隔绝氧气的作用;实验过程中发现,铜片上的红磷一段时间后也燃烧了,原因可能是白磷燃烧放热使得红磷温度达到着火点.故答为:(1)AD;(2)2H2O2H2↑+O2↑.O2、2H2O22H2O+O2↑;(3)吸附、Ca(HCO3)2CaCO3+CO2↑+H2O;(4)隔绝氧气(空气)、白磷燃烧放热使得红磷温度达到着火点.点评:本题考查了水的污染、组成、净化及应用等知识,涉及的知识点较多,难度不大.加强有关水的知识的汇总和学习有利于解答本类练习题.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空1分,共20分)13.(14分)结合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问题:(1)指出图中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①酒精灯;②集气瓶.(2)实验室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若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最好选用D装置(填序号).实验前还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其作用是防止固体粉末进入并堵塞导管、导致爆炸;实验中试管中的棉花没有燃烧,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主要原因是温度没有达到棉花的着火点.(3)实验室用某某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应选用B(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若需要控制反应的速率,在装置上可以怎样改进?将长颈漏斗换成分液漏斗(或注射器等).一般不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是二氧化碳能溶于水.(4)F装置是一种可用于集气、洗气等的多功能装置.若将F装置内装满水,再连接量筒,就可以用于测定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体积,则气体应从b(填“a”或“b”)进入F中.(5)若用F装置检验生成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可先在F装置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气体应从a(填“a”或“b”)进入F中.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集气瓶是收集气体的仪器;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是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某某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若需要控制反应的速率,将长颈漏斗换成分液漏斗或注射器等即可.若将F装置内装满水,再连接量筒,就可以用于测定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体积,则气体应从短管进入,因为气体的密度比水小;若用F装置检验生成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可先在F装置中加入澄清的石灰水,气体应从长管进入.解答:解:(1)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集气瓶是收集气体的仪器,故答案为:酒精灯、集气瓶(2)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是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实验中试管中的棉花没有燃烧,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主要原因是:温度没有达到棉花的着火点;故答案为:A、2KMnO4K2MnO4+MnO2+O2↑;D;防止固体粉末进入并堵塞导管、导致爆炸;温度没有达到棉花的着火点;(3)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某某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若需要控制反应的速率,将长颈漏斗换成分液漏斗或注射器等即可;故答案为:B、CaCO3+2HCl═CaCl2+H2O+CO2↑;将长颈漏斗换成分液漏斗(或注射器等)、二氧化碳能溶于水(4)若将F装置内装满水,再连接量筒,就可以用于测定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体积,则气体应从短管进入,因为气体的密度比水小;故答案为:b (5)若用F装置检验生成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可先在F装置中加入澄清的石灰水,气体应从长管进入;故答案为:澄清石灰水、a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14.(6分)有1包粉末,可能由C、CuO、Fe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查阅资料得知:CuO+H2SO4═CuSO4+H2O.某同学为了探究它的成分,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1)先对实验做了如下设想和分析.取少量粉末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则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如下表所示(表中未列出所有情况).请完成下表.(2)通过实验及分析,确定该粉末为C、CuO的混合物.(3)为了进一步探究C、CuO的性质,他又利用这种混合物补充做了下面两个实验.实验1:将此粉末敞口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待冷却到室温后,取剩余固体于烧杯中,再加入过量稀硫酸,反应完全后,静置.烧杯中无(填“有”或“无”)不溶物,溶液呈蓝色颜色.实验2:将此粉末隔绝空气加热,待冷却到室温后,取剩余固体于烧杯中,再加入过量稀硫酸,静置.烧杯中出现不溶物,则该不溶物中一定含有Cu,可能含有C.四、计算题(共1小题,共5分)15.(5分)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某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铜的含量,取10g样品放在烧杯中,然后向其中逐渐加入稀硫酸,使之与样品充分反应,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参加反应)时,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为14g,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请计算:(1)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2)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解答: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产生氢气的质量为:10g+14g﹣;(2)设Zn的质量为xZn+H2SO4=ZnSO4+H2↑65 2x=3.25g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67.5%答:(1)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2)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67.5%.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即可正确解答本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氢气的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前提和关键.。
2015年南通市中考物理化学卷
R1AR 2南通市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物理 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S -32 Fe -56(换化学卷中相应的内容)第Ⅰ卷(选择题 共20分)第Ⅰ卷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答案请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
1.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2 )鞋的尺码 36 37 38 39 40 光脚长度 230 235 240 245 250A .mB .cmC .nmD .mm 3.寒冷的冬天,房间玻璃窗上会“出汗”或结“冰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B .“汗水”出在玻璃窗的外表面C .玻璃窗上的“汗水”是水蒸气液化生成的D .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生成的4.如图所示,是一个环境温度监控电路,R 1为定值电阻,R 2为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热敏电阻(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小).当接通电路,环境温度升高时,电流表的示数I 和电路总功率P 的变化情况分别是( )A .拱桥倒影B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C .钢笔错位D . 树林间的光线 注 意 事 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1.本卷共10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 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
3.答案必须按要求填涂,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草稿纸上答题一律无效。
A .I 变大,P 变小B .I 变小,P 变小C .I 变小,P 变大D .I 变大,P 变大5.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干净又舒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超声波能传递能量B .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 .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D .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6.某同学用伏安法对四个电阻各测量一次,把每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在U-I 坐标系中描点,得到了图中甲、乙、丙、丁四个点.比较这四个电阻的大小,可知电阻值最大的是( )A .甲B .乙C .丙D .丁7.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A .拉杆旅行箱底部装有轮子B .鞋底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C .向自行车的转轴处加润滑油D .在气垫船底和水之间形成一层空气垫 8.将灯L 1接在电压为6V 的电路中,功率为6W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江苏省南通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2分,共20分.)1.(2分)(2015•南通)水是最重要的物质之一.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水是一种常
用溶剂
B
.
蒸馏水是一
种硬水
C .雨水的pH一
定为7
D
.
纯净水不含
任何化学物
质
2.(2分)(2015•南通)下列有关物质的组成或分类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烷和乙醇的组成元素相同
B .纯碱和烧碱都含有氢氧根离子
C .生理盐水和石蕊溶液都是混合物
D .钙和铁都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3.(2分)(2015•南通)用浓硫酸、水、锌粒等药品制取氢气并检验氢气的纯度,下列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
A
.
读取液体体
积B
.
稀释浓硫酸
C
.
制取氢气
D
.
1
检验氢气纯
度
4.(2分)(2015•南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钢铁表面镀铬能防止钢铁生锈
B .浓盐酸露置于空气中质量会增大
C .棉纤维在空气燃烧时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
D .煤块粉碎后燃烧的目的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5.(2分)(2015•南通)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作火箭燃料的助燃剂
B .氢氧化钠固体能吸水,可用来干燥SO2气体
C .葡萄糖氧化
时放出能
量,可用来
为人体供能
2
D .碳酸氢钠能与酸反应,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
6.(2分)(2015•南通)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 .点A对应的ZnSO4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C .点B对应的ZnSO4溶液升温或降温均能达到饱和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