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有感

合集下载

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历史(推荐书目33本)

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历史(推荐书目33本)

1、《紫禁城的黄昏》作者: (英)庄士敦出版社: 山东画报出版社译者: 陈时伟出版年: 2007-4《紫禁城的黄昏》记述了困居紫禁城中“清室”的黄昏时期——1912年至1924年——从中华民国成立到溥仪出宫期间的历史,庄士敦以帝制向共和的转变为历史背景,以担任帝师,与末代皇帝溥仪共处的经历为内容,对他耳闻目睹和亲身经历的大小事件做了独特的记述,通过对事件的记述表达了他的基本思想——政治上的复辟主张与文化上的保守主义。

庄士敦,1874年生于苏格兰首府爱丁堡,原名雷金纳德·弗莱明·约翰斯顿。

1898年,作为一名东方见习生被派往香港。

从此,庄士敦以学者兼官员的身份在华工作生活了三十四年。

1919年2月,赴京,开始了“帝师”生涯。

庄士敦是中国几千年帝王史上第一位也是最后一位具有“帝师”头衔的外国人。

2、《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作者: (美)特拉维斯·黑尼斯三世/(美)弗兰克·萨奈罗三联书店译者: 周辉荣/ 杨产新校出版年: 2005-8特拉维斯・黑尼斯三世:历史学家、教育家、19世纪英国史方面的专家,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大英帝国历史专业博士,曾在北卡罗来那大学维明顿分校、西南大学等多所大学任教。

3、《斯坦因西域考古记》作者:(英国)奥里尔-斯坦因译者:向达出版社: 新疆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4月1日)英国探险家奥利尔•斯坦因和他在中国西部的考古探险活动,有较大的争议。

他是尼雅遗址的发现者,也是敦煌藏经洞劫经的始作俑者,这是无法回避的事实。

但是,只要涉及新疆探险史,对斯坦因和他在中国西部的考古探险则不能避而不谈。

另著有《沿着古代中亚的道路》等。

4、《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Soulstealers: The Chinese Sorcery Scare of 1768作者: [美] 孔飞力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译者: 陈兼 / 刘昶出版年: 1999-1。

《停滞的帝国》

《停滞的帝国》

《停滞的帝国》贪污制度和珅当年发明并实行议罪银制度,令贪污官员被揭发后仍然不需要判处死刑,只需要罚款,造成乾隆一朝百官齐贪的现象。

以致清代流行一句:“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中国官员虽在清朝之前已经多有贪腐,但在和珅主政年间达到高峰,连乾隆帝也承认:“各省督抚中廉洁自爱者,不过十之二三。

”[39]当年不贪污反而难以生存,因为一般官员年俸只有几十两[40],经不起挥霍,当时婚丧嫁娶都需要一百两以上。

万一薪金不足以糊口时,他们只好自行解决,又有和珅在撑腰,可以理直气壮,大肆搜刮民财。

雍正年间,曾经提出名为养廉银的制度解决以上问题,但和珅反利用养廉银,称必须要增加养廉银以追上当年因白莲教起义造成的恶性通货膨胀,所以和珅养廉银高达十多万两,而年俸只有一百七十两。

和珅倒台后,和珅发明的议罪银制度被嘉庆废止,嘉庆帝下令不许再增加养廉银,同时废除和珅全部有利于贪污的制度,但是效用不大,终嘉庆一朝,贪污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倒更加严重。

而和珅的贪污制度并未全部废除。

中衰之因正是因为和珅令贪污制度合法化,官员一同贪污,加速清王朝衰亡。

根据高震东所撰之中华历史歌诀中提到:“和珅乱政肇中衰,嘉道咸同国事衰。

”和珅随意干预朝政,修改税率。

社会经济追不上通货膨胀的速度,人们纷纷饿死。

白莲教起义更令社会诸多矛盾一次性爆发,导致和珅死后清朝立即进入了嘉道中衰。

家族就家庭来看,和珅出身武将世家,而且有满蒙血统,高祖父钮祜禄·尼雅哈纳更是清朝开国元勋,与后金开国五大臣之一的额亦都为堂兄弟。

[41]可见其满洲贵族血统。

清镇武将军镶白旗蒙古都统伍弥泰是其外祖父,其父又是掌管福建地区军事的第二号人物,所以和珅幼年的生活十分富足。

[25]和珅本来可以与其他八旗子弟一样玩乐人生,但常保的猝死却彻底地粉碎了他和弟弟和琳的美好童年,令他年纪轻轻已经备受磨练。

后来直隶总督冯英廉将孙女冯氏嫁与和珅,和珅和冯氏十分恩爱,冯氏的智慧和性格令和珅难舍难离,所以和珅与冯氏结婚二十九年间,和珅从未冷落冯氏。

读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有感

读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有感

读《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有感一篇“不知所谓”的著作——读《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有感花了好久,终于把自上个假期就心驰神往的著作读完了,唯一的感觉就是——失望。

真的很失望,与我期待的太不一样,或许我不能够理解,或许它对我来说太过深奥。

自始自终我都不知道佩雷菲特先生想说什么。

从前言定下的基调便是批判中国的帝制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不尽然,从全文中,我感觉到的不只是对中国封建主义的批判,隐隐约约总觉得佩雷菲特先生对西方殖民主义也做出了批判。

刚开始,也就是十多页的时候,佩雷菲特先生把这次交流比喻成“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聋子的对话”。

聋子是指听不见声音,也可以指,当时中英之间只知有彼此,却对对方的一切毫不知情。

中国当时正处于康乾盛世,乾隆又十分的刚愎自用。

英国处于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货物急需输出所以才找到中国。

天朝自然不能容许“平起平坐”的事情发生。

所以,英国使团的这次失败并非是偶然。

所以这篇的主线根本没有什么疑问。

毫无疑问的主线只能靠别的方法来博取别人的眼球,所以作者不停的改变人称,渴望用特殊的笔触来描写这个事件,也许是作者对这种写法很陌生,也许是翻译的不算太到位,也许是我理解的不到位。

反正在这篇文章中我不断分析哪些是作者的意见,那些是马嘎尔尼的手纪,真的很“有趣”......这也是我认为这本书‘不知所谓’的关键。

这本书也有很多可取之物,我最佩服这篇文章单刀直入的文笔,咄咄逼人的批判,毫不留情的抨击。

这是我在任何一个中国史书中都看不到的。

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这也是令人惋惜的,中国人的历史却只能在中国史书去看到夸大的美好的一面,却只能在别人的历史中读到那些不为人知的往事。

例如,停滞的帝国里,公开把和珅称为乾隆的情人和心上人,对和珅发迹的描绘是“他(指乾隆)违背了天朝的规矩,把未为公众建立过任何功勋的情人提拔到了首要的位置上来。

”而且毫不避讳的把乾隆和比作三位法兰西行为作风极为不检点的国王:亨利三世(与母乱伦)、路易十四(传说被情妇蛊惑,宣扬朕即国家)、路易十五(风流好色,法国下一任国王路易十六,就是路易十五之孙,法国大革命时被处死),而和珅便自然而然的成为他的嬖幸。

千年兴衰与中国未来

千年兴衰与中国未来

千 年 兴 衰 与 中 国 未 来李少军万户 。

到徽宗崇宁元年 ( 1102 年) , 更达到 2026 万户 , 远远超过了汉朝的最高值 1067 万户和唐朝的 906 万户 。

有学者估计 ,北宋人口最多时超过 1 亿 ,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

〔2 〕在宋 付 , 农业 、手工业 、商业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前所未有的 。

中国的四大发明 ,到此时基本完成 ,其中人工磁化指南针和活字 印刷就是宋付发明的 。

此外 ,宋付的冶金 、陶瓷 、造船 、丝织等也 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而天文学 、数学 、医学 、建筑学等也都有很 辉煌的成就 。

从公元 11 世纪到 20 世纪前半叶 , 中国文明在世界文明发 展中所占地位 ,呈现了这样一种大走势 ,即在 19 世纪之前 ,中国 在世界上始终保持着强盛和领先的地位 , 但相对地位从总体来 看却呈下降趋势 。

继宋而起的元朝 , 在经济上始终没有达到历 史上的最高水平 。

到了明清 ,虽然尚保持着强大与繁荣 ,但已显 现落伍与危机的症候 。

以鸦片战争为转折 , 中国更是急剧地衰 落了下去 。

反观欧洲 ,在这一千年间 ,其发展脉络却正好相反 。

在公元 11 世纪 ,欧洲正好处于一个复兴时期 。

此前 ,连年的战争把农村 夷为平地 ,把很多原本繁荣的地区变得荒芜人烟 。

公元 900 年的 欧洲人口可能是自罗马帝国崩溃以来的最低点 。

1000 年时的人 口总数可能达到三千万 ; 150 年后更激增 40 % 。

这一复兴过程的 基本因素是新土地的开发和农业的发展 。

农业的剩余首先被用 于贸易 , 结果刺激了城市的建立和发展 。

意大利城市的繁荣就是在这个时期 。

〔3 〕当然 , 说欧洲从此一帆风顺地走上发展的坦途也不对 。

13 世纪 ,欧洲人仍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中国的文化是 世界上最辉煌的 。

直到 1500 年前后 ,世界文明的天平才开始明 显地倾向欧洲 。

案例1 马戛尔尼使团访华

案例1  马戛尔尼使团访华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案例1 马戛尔尼使团访华明朝中后期至清朝康熙年间,大量的西方传教士来华,他们通过寄送传教报告、书信、回忆录等,向欧洲介绍了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物产丰富、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的中国形象,并进而形成长达百年的欧洲“中国热”。

但是,在18世纪的最后几十年里,清王朝已经走上衰败的道路,并更加闭关锁国。

而与此同时,西方国家则以英国产业革命为标志开始了一系列具有重大意义的变革。

工业上的空前发展,使英国有了更多的对外扩张要求。

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英国政府决定以给乾隆皇帝贺寿为名派遣使节访问中国,讨论两国的贸易和建交问题,并希望缔结一项伦敦与北京之间的商业联盟条约,从而得到贸易上的最优惠待遇。

英国在出使人选问题上颇费了一番脑筋,他们考虑到中国历来轻商,且官吏傲慢、精明,所以使者必须是与商业无关、地位崇高且办事能力强的人。

马戛尔尼(George Macartney)出身贵族,获有神学硕士学位,做过驻俄公使、爱尔兰事务大臣和印度马德拉斯总督,被英国政府认为是最合适的人选。

副使斯当东(George L. Staunton)是法学博士,代表团其他成员也都是各种专家,有哲学家、医生、机械专家、画家、制图家、植物学家、航海专家及一些有经验的军官。

英国国王乔治三世在给乾隆皇帝的信中写道,他们派人出使中国的目的,绝非谋求扩充本国领土,亦非谋求获取外国财富,而只是为了“研究世界各地的出产,向落后地方交流技术及生活福利的知识”,“与世界各国和平共处”。

1但信中还是明确提出了一系列要求:派使臣常驻北京;开放宁波、珠山(即舟山群岛)、天津为贸易口岸;在北京设立洋行;得到珠山附近一个岛屿,以便储存货物;在广州附近拨出一小块土地供英商居住;英商货物由广东至澳门在内河行走时,不上税或少上税等。

1792年9月26日,马戛尔尼使团从朴次茅斯起航。

为了向中国显示英国势力的强盛,抑制中国人的傲慢,英国政府让特使和56名使团成员乘坐装有64门炮位的“狮子”号军舰,并选了一支50人的精悍卫队。

两个世界的撞击读书笔记400

两个世界的撞击读书笔记400

两个世界的撞击读书笔记400
《两个世界的撞击》是一部引人深思的书籍,作者通过描述两位来自不同世界的主角——一个是富有的投资银行家,另一个是贫穷的尼日利亚年轻女子——的碰撞,深入探讨了社会阶级、文化差异和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冲突。

书中,投资银行家马特因为一场飞机失事,在非洲荒野中苏醒过来,被当地人救助。

在此期间,他与一位贫穷但智慧的尼日利亚年轻女子爱丽丝相识。

两人之间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但他们的世界观的差异和冲突也愈发明显。

马特来自一个充满竞争和压力的世界,他习惯了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他的行为和决策都以此为依据。

而爱丽丝则来自一个更关注社区、文化和传统的世界,她对马特的行为感到困惑和不解。

同时,书中也展示了两个世界在面对贫穷、疾病和困难时的不同态度。

马特习惯于通过金钱和资源解决问题,而爱丽丝则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和关爱。

最终,马特意识到他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与爱丽丝的世界观存在巨大差异,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决策。

同时,他也体验到了爱丽丝的世界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互助的力量。

这本书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不同文化背景和价值观之间的碰撞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我们应该尊重和理解他人的观点和价值观,而不是一味地将我们的标准和期待强加于人。

同时,我们也需要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决策,是否真的符合我们的价值观和目标。

此外,这本书也让我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互助的力量。

在困难和挑战面前,我们应该团结一致,互相帮助,而不是只关注个人的利益得失。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战胜困难,实现共同进步和发展。

略论李鸿章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进步作用

略论李鸿章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进步作用

略论李鸿章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进步作用作者:唐克周来源:《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2011年第09期李鸿章“少年科第,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一路扶摇”,在晚清政坛上驰骋半个世纪。

梁启超说:“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他是中国封建官僚主义与西方思潮撞击下一个悲哀的产物,却在中国经济、军事、教育和外交近代化道路上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近代史上罕见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和改革家。

一、李鸿章与中国近代化他堪称洋务运动的旗帜。

与同朝官员相比,他不仅对中外形势和中国出路的认识较为深刻,而且举办洋务数量之多、成效之大无人能望其项背。

他清醒认识到中国处于“数千年未有之变局”,遇到“数千年未有之强敌”,清国“厝火积薪,可危实甚”,正是对清政府“无事则嗤外国之利器为奇技淫巧,以为不必学;有事则惊于外国之利器为变怪神奇,以为不能学”的愚昧痛心疾首,因而主张“识时务者当知所变计耳”以求富强,使中国封建体制发生裂痕并催生了资本主义,在传统向近代转轨道路上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

他主张“中国欲自强……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用其人”,于是创办了中国第一个近代军工企业——上海洋枪三局;主张“欲自强必先裕饷……莫如振商务”,“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而国本乃可益固”;督办创立了招商局轮船公司,并称“此举为收回中国利权所见”。

由于他主持和参与,洋务派创建了中国第一家兵工厂、煤矿、纺织厂、铁路、军校、海军,派遣第一批留学生。

他创造了太多第一,大大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洋务运动是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开放,而他则是近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

二、李鸿章与不平等条约他参与了近代很多条约的签订,但是将这些条约中出卖国家、民族利益的罪责推到他身上是不尊重史实的,他毕竟不是主角而只是统治者手中的一枚棋子。

况且那时除了他还有谁同外国人周旋?我们不妨以《马关条约》为例来看:甲午战争就像以他的直隶和北洋水师的力量与日本举国作战。

浅谈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的影响

浅谈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的影响

浅谈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的影响(3000字左右)发生在十八世纪九十年代的“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事件”多年来一直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焦点问题。

长期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发表了一系列的论文及专著,争论也是一直不断。

本文将通过对这一历史事件的简单回顾与分析,并结合一些学者的观点来对其影响再进行一下浅谈。

一、马戛尔尼使团的访华活动首先,回顾下马戛尔尼使团的访华活动。

此次马戛尔尼访华,是资产阶级革命后,西方第一次大规模的访华。

1792年9,英王乔治三氏于18世纪末(1792)为了发展其对华贸易,开拓中国市场,派遣马戛尔尼勋爵(1837-1806年)为特命全权大使率领400多人的船队来华,借为乾隆帝贺70寿辰,提出在中国沿海设立贸易港口,在北京常驻使节等等要求。

但马嘎尔尼使团来华后,遭遇“礼仪之争”,在是否需要磕头的问题争执不休,因此会谈就此不欢而散,其结局,马戛尔尼使华所提出的贸易通商要求被清政府谢绝,并在结束祝寿典礼后一再被催促起程归国。

最后,马嘎尔尼使团除了带着一堆乾隆帝赐予的无用赏赐经广州入海外,一无所获,无功而返。

于1794年(乾隆五十九年)9月6日回达两年前始发港普利茅斯港,马戛尔尼结束了他的使华之行。

这次马戛尔尼的中国之行,颇有些狼狈,正如马戛尔尼的随员安德逊所说的:“我们的整个故事只有三句话:我们进入北京时像乞丐;在那里居留时像囚犯;离开时则像小偷。

”1 以上为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的大致事件简述。

至于它的结局,我们采取马戛尔尼访华失败说,对于马戛尔尼访华的失败,主要有三种范式。

其一为现代性范式。

其二,文明冲突范式。

其三,后现代主义范式。

在这里不再一一解释,这三种范式可以从关于马戛尔尼访华几本典型的著作中获得,如著作《历史之岛》([美]马歇尔?萨林斯Sahlins?M,2003,368)、《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法]佩雷菲特Alain Peyrefitte,1995),以及《怀柔远人:马嘎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美]何伟亚James L?Hevia,2002)等。

乔治三世给乾隆的信

乔治三世给乾隆的信

乔治三世给乾隆的信乔治三世蒙天主恩,英国,法国及爱尔兰国王海主卫道者恭祝乾隆皇帝万万岁。

本王国自登基以来,事事以仁慈为怀,除了注意保障本土的和平和安全,使臣民得到幸福、道德和知识之外,在尽可能的能力范围内使全世界同受其惠。

本着这种精神,即使在战争时期,我国在世界各地取胜之后,我们仍然让战败的敌人在公平条件下同享和平幸福。

现在除了致力于在各方面超越前人,本国王也曾数次派遣本国优秀的学者远航,探索未知的之地,这并不是为了占领或者扩张我们已有的足以满足我们需求的辽阔领土,更不是为了掠夺外国的财富,甚至不是为了本国臣民的对外经商行为,而是为了了解各地出产的产品,同落后地区交流幸福生活知识。

我们同时还派遣船只运送动植物给贫瘠地区需要帮助的人。

对于古老文明国家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本国王更是注重探询研究。

在皇帝陛下的统治下,贵国国家兴盛,为周围各国所敬仰。

如今我们国家同世界各国和睦相处,本国王认为正是谋求我们两大文明帝国友好往来的好时机。

本国臣民曾经常常到贵国经商,无疑双方都能因此受益。

但双方往来需要行为规矩而不至于违反对方国家的法律和风俗。

希望我的臣民不会在外生事。

当然,我也希望他们不会受委屈。

故此希望特派一位有权柄之人常驻贵国,管束我国臣民的行为,有委曲也可以保护他们。

这样的办法可保诸事平安。

此次我所派去的乔治·马葛尔尼是本国王的亲戚。

他是位勋爵,一位忠信善良的大臣,伦敦皇家学院的会员,曾代表我国去过很多重要国家,比如:俄罗斯、孟家拉任职。

恳请皇帝陛下如同接待我一样地接待他。

为避免特使出发后有变故,我另外委派了副使乔治?史当东。

他同特使一样,也是德高望重,博学之人。

再次恳请皇帝陛下能像接待特使那样接待他。

我知道皇帝陛下公正仁爱,恳请准许所差之人在贵地观光沐浴,以便回国时教化本国众人。

至于所差之人,如皇帝陛下需用他们的学问,要他们办事,只管差使他们。

对于住在贵国或去经商的我国臣民,如果他们遵守你们的法律法规,求皇帝陛下加恩。

读《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有感

读《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有感

读《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有感《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这本书,犹如一幅宏大而细腻的历史画卷,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的碰撞与冲突,清晰而深刻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读完之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诸多思绪在心头翻涌。

书中所描绘的那个时代,中国正处于乾隆时期,自视为天朝上国,沉浸在传统的辉煌与秩序之中。

而西方世界,尤其是英国,已经在工业革命的浪潮中迅速崛起,迫切地想要开拓新的市场和资源。

这种时代背景的差异,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两个世界的相遇不会是平静和友好的。

乾隆皇帝统治下的中国,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和传统的礼教规范。

社会秩序井然,但也显得僵化和保守。

人们遵循着古老的传统,农业是经济的支柱,商业发展受到诸多限制。

而英国,工业革命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工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商品经济蓬勃发展。

这种强烈的对比,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当一个社会故步自封,拒绝变革和创新时,它就有可能逐渐落后于时代的步伐。

两个世界的撞击,首先体现在贸易上。

英国派出的马戛尔尼使团,带着对中国市场的渴望和期待而来,却遭遇了重重困难和误解。

中国方面对于英国的商品和贸易要求表现出的冷漠和拒绝,让英国人感到困惑和失望。

在中国人看来,自己的国家自给自足,无需外来的商品。

这种贸易观念的差异,反映出的是两个社会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的截然不同。

这让我不禁思考,开放和交流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是多么的重要。

如果当时的中国能够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去接纳外来的贸易和文化,或许历史的走向会有所不同。

在文化方面,双方的差异更是显而易见。

中国有着悠久而深厚的传统文化,诗词、书画、礼仪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但这种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形成了一种自我封闭的体系,对外来文化缺乏足够的包容和理解。

而英国,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思想更加开放和自由,科学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当两个文化体系相遇时,彼此的不理解和偏见导致了冲突和误解的产生。

这让我明白,文化的交流和融合需要双方都有开放的心态和相互尊重的态度。

读《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有感

读《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有感

读《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有感《读〈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有感》《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这本书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十八世纪末中英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相互碰撞的宏大画卷。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仿佛穿越时空,亲身经历了那段充满冲突与误解的历史。

书中描绘的那个停滞的帝国——中国,在当时依旧沉浸在自己的传统秩序与骄傲之中。

古老的封建制度、严格的礼教、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构成了一个看似稳定而有序的社会。

然而,这种稳定的背后,却是创新的缺失和对外部世界的无知与漠视。

中国的统治者们陶醉于自己的辉煌过往,对世界的变化浑然不觉。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英国正经历着工业革命的洗礼,科技的飞速进步、经济的蓬勃发展、思想的解放,让这个国家充满了活力与野心。

他们渴望开拓新的市场,获取更多的资源,将自己的产品和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当这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相遇时,冲突不可避免。

英国使者马戛尔尼带着通商的期望来到中国,却遭遇了一系列的误解和拒绝。

中国的统治者将英国的礼物视为“奇技淫巧”,对英国的通商请求置若罔闻。

这种傲慢与无知,不仅让中国失去了与世界交流和学习的机会,也为日后的屈辱历史埋下了伏笔。

从这本书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封闭与开放所带来的截然不同的结果。

一个国家如果自我封闭,拒绝接受新的思想和技术,必然会走向衰落。

而一个敢于开放、勇于创新的国家,则能够在时代的浪潮中不断前进。

中国当时的闭关锁国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内的稳定,但却也让国家陷入了停滞。

这种停滞不仅体现在经济和科技方面,更体现在思想和观念上。

人们习惯于旧有的秩序和方式,缺乏对新事物的探索和追求。

而英国的开放与进取精神,则让他们在工业革命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他们不断地创新和改进技术,开拓市场,使得国家的实力迅速增强。

这种开放的态度也让英国能够更好地吸收和融合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和成果,进一步推动了自身的发展。

此外,文化的差异也是导致两个世界撞击的重要原因之一。

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

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

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按:对保守主义不求甚解的人,往往把保守主义和顽固保守、墨守成规混为一谈,事实远不是这样。

与时俱进的更新,本是保守主义的应有之义。

埃德蒙·柏克——保守主义思想的先驱——说得很好,“一个国家若没有改变的能力,也就不会有保守的能力。

没有这种能力,它将不免冒着一种危险: 即失去其体制中它所最想保存的部分。

”真正的保守主义者并不否认变革的必要性,只是这种变革需要基于现实的需要,而非出于抽象的思辨。

本文选自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王国卿等译),三联书店,1993年版,第248-250页。

1793年,以马戛尔尼为首的英国使团访问清朝,试图向清廷派遣常驻使节,最终被清廷拒绝。

本文是乾隆皇帝写给英国国王的回信。

以下是乾隆给乔治三世的复信,马戛尔尼是10月3日下午获悉内容的。

信上签署的日期是9月22日。

其实通过宫内文书,我们现在知道7月30日起草了一份稿子,并于8月3日呈报皇帝:在马戛尔尼见到皇帝前6个星期,即在他把国王的信交给皇帝前6个星期。

而这份敕书本应是对国王信件的答复。

也就是在礼仪危机爆发前的6个星期。

因此,使团的失败并不仅仅是因为拒绝叩头。

这早就策划好了。

我们现在猜测敕书的措辞由于这些蛮夷的傲慢而更为强硬;但是,从实质上来说,回信的内容不会有什么不同。

先是接受对方称臣。

惯例式的回答可以事先就拟好,因为它基本上没有变化;只是要考虑该国臣民或贡使的特点适当填写而已。

相反,变化大的是敕书的三种文字译稿的先后译法。

原文是用中文古文写的,里面不断使用高傲的接近于侮辱人的语气。

将原文译成拉丁文的传教士仔细地删除了最傲慢的词句。

他们自己就说要删去“任何带有侮辱性的语词”。

最后,就是这个样本,使团的头头也不愿意在他们生前予以发表:只有在他们死后才——部分地——为人所知。

他们仅满足于把拉丁文的译本概述成英文。

为此,就出现了一份以后被认为是正式的译本,但实质上完全是伪造的文本。

停滞的帝国读后感

停滞的帝国读后感

停滞的帝国读后感终于看完了这本500页厚的书,这是我早就关注的书了,但说实话,通读完并没给我所想象的震撼,现在毕竟不同于几十年前。但是的确它提供了一个外国人看中国的独特视角。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对资料的占有,作者通过使团的文件和日记,传教士的通信以及连一般中国人都不得与闻的清宫档案,抽丝剥茧,还原了马戛尔尼使团从踌躇满志启程到失败回国的全过程,描述了整个过程发生的形形色色的事情。用“两个世界的撞击”做副标题真是恰如其分,“停滞的帝国”当然指清王朝。我读全书,最大的感受就是一个经过启蒙运动的洗礼,正如火如荼开展工业革命的国家和清王朝统治下的这个停滞的,缺乏生气的社会的巨大反差。真是无法形容。使团的一系列报告中对中国的记述实际上为40多年后的鸦片战争埋下了伏笔。他们的报告进一步打破了西方人对中国人的幻想。当时的报告就对中国的实力与体制做了全面的描述,所以也不能说他们一无所获。实际上,使团中最小的团员,12岁的托马斯·斯当东当时就学会了汉语,后来成了中国通,当上了议员,正是他是鸦片战争的坚定支持者,坚定拖中国下水。当时的情况就是这样,对中国越了解,就越知道她实际上不堪一击。虎门硝烟不过是一个导火索,中国迟早要卷进这个资本主义的资本和市场的的全球化的漩涡。可悲的是英国知道自己现在在干什么,以后可以怎么做,而中国却不知道自己今后的命运是什么。作者在七十年代来到中国,令他惊奇地发现,200百年来中国人对外国人的心理仍然没有多少变化,甚至国家统治方式也没有什么变化,只不过毛替换了乾隆,马克思主义替代了儒家学说,但并无本质不同。书中处处出现这样语带讥讽的暗示,以至于全书以“循环无穷的中国”结尾,虽然作为中国人,我并不完全同意,但是必须承认作者的观察是敏锐的。现在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民族的自信心也大增,继而传统文化大热。但忘乎所以是可笑的也是可怕的。记得一次上课,一位老教师是中国文化的坚定信奉者,大唱传统文化赞歌之余,言语也对现在外国文化的大行其道不满。传统文化的确需要弘扬,以扬我民族精神,长我民族志气,这无可厚非。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的一句话,大意是没有外国人的时候,也就是鸦片战争以前,在传统文化统治下中国人,也生活得很好。我听了不禁吃惊于他的“信而好古”,且不说当时中国人是不是真的生活的很好,就是很好,难道会永远这样活下去吗,这是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吗?可以说,鸦片战争本就不是一场侵越与反侵越战争这么简单,它也根本不同于历次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你不变化,他迟早要来,而且不是来抢米的,而是来“破釜”的。实际上中国是有机会的,可是一次次失去了。马戛尔尼们无法想象为什么面对西方的先进科技发明,工业产品(中国人称为贡品),中国人只有冷漠和嘲笑(但也许内心喜欢)。从康熙开始,中国钦天监就是由西方传教士掌握,“天朝”已经知道西洋人的历法比中国人的好,却不问问为什么?似乎我们的祖宗已经失去了好奇心和上进心。他们还习惯从过去寻找答案,无怪乎黑格尔说中国“没有历史”,现在不过是过去的重复罢了。在书中引用的皇帝给“夷人”的诏书处处称“天朝”,“大皇帝”,处处称“体制”,俨然以正统与宗主自居,实际上连这些“夷人"都清楚,当时的中国是由一个外来政权控制的。八旗制度和科举制度是它的两大支柱。也许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的合法性,他们在维护现有体制方面更是不遗余力,宁肯抱残守缺,也不图进取。阎崇年被“大汉之风”打了一巴掌,起源于对满清王朝的评价问题。我不是民族主义者,历史也没有“如果”,但我还是忍不住在想,如果马戛尔尼去见的是一个汉族皇帝统治王朝呢?毫无疑问,至少这个王朝是没有合法性问题,她是不是会更开放大胆一些呢?可反过来又可以这样问为什么汉族人的这个“天下”会亡于满清呢?历史有魅力,但有时真让人费思量。。

停滞的帝国读后感

停滞的帝国读后感

停滞的帝国读后感
《停滞的帝国》是一部由著名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所著的作品。

这本书以其深刻的历史洞察力和丰富的史料为读者展现了一个
真实而又令人震撼的历史画卷。

在书中,作者通过对帝国兴衰的分析,揭示了帝国衰落的内在原因,以及对当今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
的启示。

在阅读完这本书后,我深受启发,对历史和世界的认识有
了新的深度和广度。

首先,作者通过对历史上多个帝国的兴衰进行深入分析,揭示
了帝国衰落的内在原因。

在书中,作者通过对罗马帝国、英国帝国
和美国帝国的比较研究,指出了帝国衰落的共同因素,即过度扩张、内部腐败、财政困难以及对外敌人的挑战。

作者通过对这些因素的
深入分析,使我对帝国衰落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也让我对当
今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其次,作者通过对帝国衰落的历史案例进行分析,揭示了对当
今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的启示。

在书中,作者指出了帝国衰落对当
今世界的影响,即对全球经济、政治和文化格局的影响。

作者通过
对这些影响的深入分析,使我对当今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有了更加
清晰的认识,同时也让我对未来世界的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总的来说,通过阅读《停滞的帝国》,我对历史和世界的认识
有了新的深度和广度。

这本书不仅让我对帝国衰落有了更加深刻的
理解,同时也让我对当今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我相信,通过对这本书的深入阅读和思考,我对历史和世界的认识
将会有更加深刻的提升。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阅读这本书,从中获得
启发,对历史和世界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停滞的帝国读后感

停滞的帝国读后感

停滞的帝国读后感《停滞的帝国》是一部由美国历史学家伊恩·克莱默所著的历史著作,书中详细地描述了中国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状况。

作者通过对中国近代史的深入研究,揭示了中国在这一时期的种种问题和困境,以及这些问题和困境对中国的影响。

阅读这本书,让我对中国近代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对中国的未来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首先,书中对中国近代史的描述非常详实,作者通过大量的史料和资料,对中国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状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作者指出,中国在这一时期遭遇了许多问题和挑战,比如西方列强的侵略、国内的政治腐败、社会的不公平等。

这些问题和挑战使得中国在这一时期陷入了停滞的状态,无法实现现代化和繁荣。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中国近代史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也对中国的历史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其次,书中对中国近代史的分析非常深刻,作者通过对中国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状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指出了中国在这一时期所面临的问题和困境。

作者认为,中国在这一时期的停滞主要是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国内的政治腐败、社会的不公平等因素所致。

这些问题和困境使得中国无法实现现代化和繁荣,陷入了停滞的状态。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中国的问题和困境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对中国的未来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最后,书中对中国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作者认为,中国在这一时期虽然遭遇了许多问题和困境,但中国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人才,有望实现现代化和繁荣。

作者呼吁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解决中国面临的问题和困境,推动中国的现代化和繁荣。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中国的未来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总之,通过阅读《停滞的帝国》,我对中国近代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对中国的未来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这本书不仅让我对中国的历史发展有了更深刻的思考,也让我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希望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努力,解决中国面临的问题和困境,推动中国的现代化和繁荣。

《停滞的帝国》读后感(共5篇)

《停滞的帝国》读后感(共5篇)

《停滞的帝国》读后感(共5篇)第一篇:《停滞的帝国》读后感历史的惯性——读《停滞的帝国》有感两百年前,英国的马戛尔尼勋爵带着乔治三世的国书,以给乾隆祝寿的名义带领着庞大的使团历经10个月的航行与1973年7月抵达天津大沽口外,并于9月14日在承德避暑山庄觐见了乾隆皇帝。

当时,英国是率先实现工业革命和拥有绝对制海权的西方第一强国,而中国则一直是东方最庞大、最繁盛、也最神秘的古老帝国。

两种截然不同的文明在历史中的第一次正面碰撞,简直是一个重要得足以让群星为之黯淡的时刻——即使这场碰撞由于双方的傲慢与偏见而草草收场,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收获,但它却是之后中国一系列剧变的序曲。

在这篇读书笔记里,受水平所限,只能挑出几点我最感兴趣,印象最深的地方,说一点我的体会与拙见。

一、礼仪之邦还是实用主义?在佩雷菲特描绘的这幅全景画中,有如下两处细节。

第一处是招待使团的中国厨师居然手脚很不干净——上桌的菜总是会缺斤短两。

而当英国人指手画脚地向他们提出诸如“鸡应该有两只腿”这样简直有些无奈的抱怨时,这些厨师也就只是笑呵呵的又把之前窃自“截留”的食材补上了事,丝毫没有愧疚或是尴尬之色。

第二处是在天津口岸欢迎使团的仪式上,一艘陈旧的中国帆船由于挤了太多看热闹的国人而倾翻,四十余人落入水中,却只有很少几个人获救。

直到今天,每当有诸如“有人围观无人搭救”之类的社会新闻出现时,总会有人慨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自然也少不了对于中国这个“礼仪之邦”、“文明古国”何以公民的道德水位会落得如此之低的讨论。

于是我现在很愿意做出这样的假设:其实世风并不存在日下之说,因为它从来就没怎么高过。

这其实也不难解释,一方面,一个国家崇尚什么和这个国家的民众实际都在做着什么从来就是有微妙的反差的;另一方面,中国人对实用主义哲学的信奉也并不是改革开放之后才出现的新鲜事物——就像每逢初一十五庙里人头攒动烟雾缭绕的盛景也不是新鲜事物一样。

其实中国人并不是瞧不起道德原则,但是中国人又并不真的愿意为了遵守这些戒律而伤及自己的利益——毕竟,中国人是多么害怕“吃亏”啊。

美国化与法国病

美国化与法国病

美国化与法国病有朋友说,如果没有三天两头的罢工和名目繁多的税收,法国会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国家。

我想,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如果没有美国,法国将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国家。

这样说并非笔者持美国是世界上最好国家的信念,更不是号召法国有朝一日攻打华盛顿。

问题在于全世界都跟着美国忙效率,而法国人特立独行,讲究“法兰西文化例外”,并渐行渐远,成了一个既美好却孤独的国家。

二十世纪以来,法国文化日益边缘化,渐渐失去“主流”意义。

关于这一点,法国历届总统、文化部长以及那些有深谋远虑的知识分子都深有体会。

在这场抵抗美国化的浪潮中,法兰西引以为荣的“例外”一词其实已隐含了某种悲观色调。

一:佩雷菲特的电梯寓言 法国著名政治学家阿兰·佩雷菲特在《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对话》一书中曾表达这样的忧虑: 孩子们在自动电梯上逆向而上。

要是停下来,他们便下来了。

要是往上走,他们就停在原处。

只有几级一跨地往上爬的人才能慢慢地上升。

在人类漫长的队列中,各个国家也是这样:静止不动的国家向下退,不紧不慢地前进的国家停滞不前,只有那些紧跑的国家才会前进。

这是佩雷菲特叙述马戛尔尼访华时对“中华帝国”衰微所作的总结。

现在当我们重新端详这把“电梯的尺子”,发现法国已停在原处,它似乎已经放弃几级一跨地往上攀爬。

虽然我们常说“纵观历史”,但考究文明衰微时多半是要横着看的。

“中央帝国”没落并不是法国的最大问题是高福利,不管哪位总统上台,人们的期待与评判都要围绕这个问题希拉克离任,法国高福利终结?[法国人的工资单][法国"懒虫秘诀"畅销][萨科奇的四幅面孔][法国告别希拉克时代]谁挥霍了人口红利[不思改革的中国顶多还有十年好日子][人口红利被浪费][对就业形势的悲观预测]因为乾隆逊于朱元璋,更不是GDP出了问题,而是吾皇万万岁后觉于同代欧洲君王,所以才逼着后代蒙羞含垢、忍辱负重、苦寻良机,等待有朝一日以“震惊世界”的方式醒来。

佩雷菲特接着写到:“这种相对的运动与静止,我们只有经过长期的比较才能发现。

“集体孤独症”的破灭--从乾隆帝与光绪帝致英国国王书看中西文明冲突在近世的节点

“集体孤独症”的破灭--从乾隆帝与光绪帝致英国国王书看中西文明冲突在近世的节点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作者:
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
54
余年间,是清朝从盛世缓慢而至急速走向衰亡的百 贵国考求政治。该大臣等究心时务,才识明通,久为
余年。这百余年,也是外来势力、外来文化由缓慢 朕所信任。爰命恭赍国书代达朕意,惟望大皇帝推诚
至急速而进入中国的百余年。这百余年也是内忧外 优待。俾将一切良法美意从容考究,用备采酌施行,
患的时期。这内忧主要体现在内乱:从嘉庆时的白 实感大皇帝嘉惠友邦之厚谊。大清光绪三十一年八月
回答。
凑成一篇急就章,以飨读者。
“端午节不是还有一个多月吗?”
先说端午节的日期。中国的端午节在农历五月
痛扁他的这位西洋拳师学习,继而又向东学习打败 了北洋水师的日本(原来汉字文化圈的学生或小兄 弟)。历史如此的残酷和残忍,丝毫没有给一贯以 “天朝上国”自居的大清帝国留下一丝情面。
为什么会这样? 前引《停滞的帝国》有一段话可以说明。这段话 是: 尽管在许多民族的行为中可以发现变态的迹象, 但没有哪个国家比满族统治的中国在这方面走得更 远了。对于一个民族——一种文化,一种文明——来 说,这种变态不仅表现为自视比他人优越,而且在生 活中认为世上唯有他们才存在。我们可以形之为集体 孤独症。 “集体孤独症”一语,不仅批评了大清的皇帝,同 时也批评了大清皇帝和大清文化治化下的国民。 从乾隆大皇帝的“远慕声教向化维殷”到光绪 大皇帝的“文明久著政治日新”,我们看到了“集体 孤独症”带给中华文明的损害和破灭。同时,我们又 看到这个古老文明的衰变更新时的内生机制与外来 因素。从晚清民初来看,这一古老文明的更新与再
江玉祥
日本东京、京都、奈良、大阪考察日本民俗和民间手
彩子还来不及更详细向我解释为什么日本的端
工技艺。同行者有马超夫妇。日本学生田村彩子安 午节要挂鲤鱼旗,汤浅就到了。接下来就是紧张繁

康乾盛世:一个跨越世纪的误读

康乾盛世:一个跨越世纪的误读

“康乾盛世”:一个跨越世纪的误读一、引言清康熙(1662 -1722)、雍正(1723-1735)、乾隆(1736-1795)三朝是中国的一段特殊历史。

这一时期社会稳定,江山一统,史称“康乾盛世”,又称“康雍乾盛世”。

一般认为,“盛世”始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的平定三藩之乱和统一台湾,终于嘉庆四年(1799)的乾隆善终。

传统上认为,“康乾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继汉朝“文景之治”(历时92年)、唐朝“贞观之治”(历时116年)之后的第三大盛世,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个盛世。

当后世论及中国17世纪后半叶到19世纪初的历史,也就是和“康乾盛世”基本重叠的年代,几乎都认为这是中国一段非常强盛繁荣的时期,甚至一些国外的知名学者(如麦迪森、彭慕兰等)也非常高看中国的这段历史,把200年前的中国看作是世界的中心。

也恰恰是这段时间,英国出现了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成批的专利发明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登上西欧的历史舞台。

中国人自己讲盛世已经习以为常,但如果我们抛开“太平盛世”、“国泰民安”这些典型中国式的似是而非之语,采用事实对比的方法,尤其是把中国放在世界的视野范围内去观察比较的话,这个盛世似乎就要大打一个折扣。

如果我们把目光稍稍后退几十年还可以看到,那场把中国带进“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战争(鸦片战争)就发生在这段盛世之后的仅仅40年,甚至仅仅20年(因为还有一种说法认为那次盛世一直延续到1820年)。

世界上有这样一种“盛世”,仅仅过了20年,就在自己的地盘上输掉了一场极其重要的战争吗?而且是输给了远在万里之外的一个小国(当时英国人口仅1000余万)?这段历史值得重新审视。

二、盛世之“说”“盛世”至少要符合五个条件,分别是政局稳定、经济繁荣、民生安康、文化兴旺、国力强盛。

从近代到当代,涉及康乾时期的历史评价,一般都用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繁荣这些字眼来概括,认同“盛世”的说法。

例如,我国著名清史专家戴逸就认为,该时期我国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生产力发展,财政宽裕,居民生活也相对富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本书也有很多可取之物,我最佩服这篇文章单刀直入的文笔,咄咄逼人的批判,毫不留情的抨击。这是我在任何一个中国史书中都看不到的。
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这也是令人惋惜的,中国人的历史却只能在中国史书去看到夸大的美好的一面,却只能在别人的历史中读到那些不为人知的往事。
例如,停滞的帝国里,公开把和珅称为乾隆的情人和心上人,对和珅发迹的描绘是“他(指乾隆)违背了天朝的规矩,把未为公众建立过任何功勋的情人提拔到了首要的位置上来。”而且毫不避讳的把乾隆和比作三位法兰西行为作风极为不检点的国王:亨利三世(与母乱伦)、路易十四(传说被情妇蛊惑,宣扬朕即国家)、路易十五(风流好色,法国下一任国王路易十六,就是路易十五之孙,法国大革命时被处死),而和珅便自然而然的成为他的嬖幸。看到这里我不禁大跌眼镜,关于乾隆与和珅的关系,在中国史书中除了和珅传中提了一嘴“他(指和珅)与乾隆的关系不明不白”之外几乎再无记载。剩下的史书中除了《清朝野史大观》之外,根本毫无提及。
一篇“不知所谓”的著作 ——读《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有感
花了好久,终于把自上个假期就心驰神往的著作读完了,唯一的感觉就是——失望。真的很失望,与我期待的太不一样,或许我不能够理解,或许它对我来说太过深奥。
自始自终我都不知道佩雷菲特先生想说什么。从前言定下的基调便是批判中国的帝制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不尽然,从全文中,我感觉到的不只是对中国封建主义的批判,隐隐约约总觉得佩雷菲特先生对西方殖民主义也做出了批判。刚开始,也就是十多页的时候,佩雷菲特先生把这次交流比喻成“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聋子的对话”。聋子是指听不见声音,也可以指,当时中英之间只知有彼此,却对对方的一切毫不知情。
——by 芸梦殇
从此可以看出,这本书是相当客观以及真实的。而且也是相当隐私的,一些宫廷秘史都毫不在意的对那些对清朝虎视眈眈的来客来说。可真的是一点防备之心都没有。也为中国最终鸦片战争的失败奠定下基础。
这不愧为一本名著,整本书如同一个九连环一般环环相扣,让人有一种在沼泽中散步的感觉。你越想挣脱,越难理解,顺其自然看着事件发展也许反而更好一点。真是‘剪不断,理还乱。’奉劝大家还是不要细抠哪段到底是什么好了,反正我现在是懵了。
中国当时正处于康乾盛世,乾隆又十分的刚愎自用。英国处于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货物急需输出所以才找到中国。天朝自然不能容许“平起平坐”的事情发生。所以,英国使团的这次失败并非是偶然。所以这篇的主线根本没有什么疑问。
毫无疑问的主线只能靠别的方法来博取别人的眼球,所以作者不停的改变人称,渴望用特殊的笔触来描写这个事件,也许是作者对这种写法很陌生,也许是翻译的不算太到位,也许是我理解的不到位。反正在这篇文章中我不断分析哪些是作者的意见,那些是马嘎尔尼的手纪,真的很“有趣”......这也是我认为这本书‘不知所谓’的关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