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 解决问题4教案 西师大版

合集下载

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第4课时)

西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第4课时)

小学六年级数学《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7~58页例4及课堂活动第1、3题。

【教学目标】1.体验从实际生活中收集整理数学信息的方法。

2.学会分析信息,寻找等量,能按照构建方程的基本程序和格式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1.学生:了解长江三峡的地貌、景观等有关知识。

2.教师:多媒体课件(三峡风光),了解有关三峡的知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引入1.同学们去过长江三峡旅游吗?虽然有的同学没去过,大家也从自己查阅的资料中了解了有关三峡的知识,老师也搜集了一段美丽的三峡风光短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课件呈现一段美丽的三峡风光,从中定格西陵峡、巫峡、瞿塘峡的三张图片)西陵峡巫峡瞿塘峡2.请学生简介自己了解到的三峡知识。

3.老师除了收集到了美丽的三峡风光,还了解到这样的一条信息。

教师用课件出示信息:巫峡长40千米,比西陵峡长度的12多2千米。

提出问题:西陵峡长多少千米?揭示课题:解决问题(二)。

二、探索新知1.先请学生仔细阅读信息,然后说说自己是怎样理解这条信息的。

估计学生会想到:(1)把西陵峡的长度看作单位“1”,单位“1”未知。

(2)西陵峡比巫峡长。

(3)巫峡的长度等于西陵峡的二分之一再加2千米。

(4)巫峡长度减去2千米就是西陵峡长度的二分之一。

……学生也许会收集到这样一些错误的信息:巫峡长度的两倍加上2千米就是西陵峡的长度……教师要注意倾听,及时辨析。

2.学生分组讨论,寻找等量,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根据学生反馈归纳板书:西陵峡长度的12+2千米=巫峡的长度西陵峡长度的12=巫峡的长度-2千米(如果学生未提出就先不板出)3.请学生尝试根据第一种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并通过投影将学生列式的情况进行展示,对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格式进行规范。

板书:解:设西陵峡长x千米。

12x+2=404.学生独立完成方程的解答,反馈并板书:12x+2=40 12x+2-2=40-2 12x÷12=38÷12 x=76答:西陵峡长76千米。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问题解决总复习︳西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问题解决总复习︳西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问题解决总复习︳西师大版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问题解决总复习 | 西师大版一、教学内容1. 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理解问题、设计解决方案、执行解决方案、验证解决方案。

2. 数据分析:图表的制作和使用,包括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

3. 比例和百分比:比例的计算,百分比的应用。

4. 几何图形的计算:面积、周长的计算,以及图形的变换。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熟练运用数据分析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能够理解和运用比例和百分比的概念,以及几何图形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数据分析的方法和应用,比例和百分比的计算。

教学重点: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几何图形的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练习本、尺子、圆规、量角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该问题。

2. 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并通过例题进行讲解和练习。

3. 数据分析: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图表的制作和使用方法,以及数据分析的方法。

4. 比例和百分比:通过例题讲解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例和百分比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5. 几何图形的计算:通过例题讲解和练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几何图形的计算方法。

6. 随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目,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问题解决的基本步骤:1. 理解问题2. 设计解决方案3. 执行解决方案4. 验证解决方案数据分析:1. 图表的制作和使用2. 数据分析的方法比例和百分比:1. 比例的计算2. 百分比的应用几何图形的计算:1. 面积的计算2. 周长的计算3. 图形的变换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练习题目。

2. 设计一个实际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

六年级下数学课件-问题解决-西师大

六年级下数学课件-问题解决-西师大

代数问题练习
01
题目2:一个数的(1/4)加上它的(1/6)等于 7,求这个数。
03
02
题目1:一个数的3倍比这个数的5倍少18, 求这个数。
04
代数问题答案
题目1答案:9
05
06
题目2答案:24
几何问题练习与答案
几何问题练习
01
题目1: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30厘米,长是a厘米,宽是多
少厘米?
02
题目2:一个圆的半径是3厘米 ,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问题解决的重要性
问题解决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因为它有助于培养学 生的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日常生活和 工作中,问题解决能力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
问题解决的步骤与技巧
步骤
理解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 方案、实施解决方案、评估解决 方案。
技巧
分析法、综合法、归纳法、演绎 法、类比法等。
问题解决的实际应用
01Biblioteka 0203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购物时计算找零、计算家 庭收支、安排日程表等。
学科中的应用
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 中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
工作中的应用
项目管理、财务分析、市 场调研等。
02
问题解决策略
代数问题解决策略
代数方程求解
代数式的化简与求值
通过移项、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等步 骤,将方程化简为一元一次方程或一 元二次方程,并求解。
合实际问题进行案例解析。
函数关系
分析函数关系式的建立,探讨函 数图像的绘制方法,理解函数的
增减性、极值等基本性质。
几何问题案例分析
图形性质
通过实例探讨图形的性质,如平行四边形、三角 形、圆等的基本性质和判定定理。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问题解决 ︳西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问题解决 ︳西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问题解决 | 西师大版教材目标《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1.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和数学原理;2.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本教案聚焦于如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让他们更好地掌握这门学科。

教学重点•思考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整体思维和综合运用能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精心设计教案,准备多种练习题;•确保课堂教学设备齐备,包括白板、投影仪、笔记本电脑等。

2.学生准备•准备必要的教材和学习用具;•着装整洁,态度端正,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引入课堂:•提问:举例说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让学生探究解决的方法。

•给出问题:出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并且讨论如何解决。

第二步:讲解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以给出相关数学知识讲解,例如:面积的计算、数字的运用等等。

第三步:练习教师可以设计多种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练习和解决这些问题。

这些练习可以分为两类:•知识练习:针对学生掌握的知识点,设计对应的练习题,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方法和原理。

•实际问题练习: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实际解决问题能力。

第四步:总结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归纳总结课堂内容,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实际问题;•学习过程中哪些方法和策略最为有效。

第五步:布置作业为了巩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教师可以在课堂结束前布置相关的作业。

教学总结通过以上步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帮助学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计算方法,丰富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基于模拟实际问题,在课堂上体验实际计算,以此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4课时 问题解决(2)西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4课时 问题解决(2)西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4课时问题解决(2) 西师大版我今天要为大家带来的是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的第一单元第4课时,主要内容是问题解决(2),使用的是西师大版教材。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教材的第47页到第49页的内容,这部分主要介绍了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进而用方程来解决。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1.理解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2.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正确列出方程;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难点是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正确列出方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我已经准备好了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与本节课相关的一些实际问题案例。

五、教学过程1.导入:我会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导入本节课,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引出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

2.新课讲解:我会用多媒体展示教材中的例子,一边讲解一边让学生跟随步骤一起解题,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随堂练习:我会给出几个类似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然后我会选取几个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分析。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今天学习的重点内容和步骤,以及一些关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七、作业设计作业主要包括一些类似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今天学到的方法独立解决。

我会选取几个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和讲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对今天的教学进行反思,看看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同时,我也会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学习资源,让他们在学习上有更多的收获。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

我对于教学内容的把握,是我对于教学目标的设定,再者是我对于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处理,然后是我对于教具与学具的准备,接着是我对于教学过程的设计,之后是我对于板书设计,然后是我对于作业设计的考虑,是我对于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处理。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解决问题|西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解决问题|西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解决问题|西师大版一、教学内容1. 问题的定义和分类:回顾什么是问题,问题的不同类型以及如何提出问题。

2. 分析问题的方法:学习如何分析问题,找到问题的关键信息,确定需要解决的目标。

3. 解决问题的策略:掌握常用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如画图、列举、假设、推理等。

4. 解决问题的步骤:了解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包括理解问题、设计方案、执行方案、检查结果。

二、教学目标通过今天的复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1. 清晰地理解问题的定义和分类,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2. 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能够准确地找到问题的关键信息。

3. 灵活运用解决问题的策略,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

4. 按照正确的步骤解决问题,能够自我检查和修正错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今天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们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们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复习,我已经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问题解决案例、图表、练习题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将会通过一个实际的问题情景引入今天的复习,让学生们思考和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2. 回顾问题定义和分类:我会简要回顾问题的定义和分类,让学生们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的问题。

3. 分析问题的方法:我会讲解如何分析问题,并通过具体的案例进行演示。

4. 解决问题的策略:我会介绍常用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并通过例题进行讲解和练习。

5. 解决问题的步骤:我会详细讲解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并通过实际的案例进行演练。

6. 练习和讨论: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独立解答并进行讨论,分享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六、板书设计1. 问题的定义和分类2. 分析问题的方法3. 解决问题的策略4. 解决问题的步骤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请列举出三个不同类型的问题,并说明它们的区别。

2. 请描述一下你是如何分析一个问题的,举例说明。

3. 请选择一个你遇到过的问题,运用不同的策略尝试解决,并写出解题过程和结果。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第一课时百分数的意义教学内容:百分数的意义例1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读写百分数,知道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分。

2、过程与办法:在同学探索数学的过程中培养同学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同学感触百分数与生活的联系,体味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同学学习数学的爱好。

教学重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能正确读写百分数。

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引入新课1、同学汇报收集的生活中的百分数。

课前,教师让大家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找到了吗?在什么地方找到的?2、人们在生活中为什么这么喜爱用百分数呢?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讨论。

(揭示课题)3、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你想了解百分数的哪些学问?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理解百分数的详细含义(1) 同学自学课本第2页内容,完成导学案“激疑导学”第1题。

(2) 小组研究沟通:通过自学,你知道了什么?指名回答,全班沟通纠正。

(3) 质疑:百分数和我们学过的哪种数比较相像?指名回答,通过沟通,引导同学初步了解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和区分。

(4) 明确百分数的读写法。

说一说怎样读百分数?怎样写百分数?指名回答,全班沟通。

师强调:百分数的读法和分数的读法相同,都是先读分母,再读分子。

写百分数时,通常不写成分数的形式,而是在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

写百分号时,两个圆圈要写得小一些,以免和数字混淆。

(5) 反馈练习。

同桌两人相互读出第2页“读一读”中的练习题。

2、教学例1。

(1) 出示例1。

(2) 同学自立解决问题,完成导学案“激疑导学”第2题。

师巡察,了解同学在解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 指名演板,全班沟通、纠正。

(4) 总结百分数的意义。

思量、研究:通过上面的学习,你能说一说什么是百分数吗?指名回答后,师总结: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百分数。

百分数又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三、拓展应用,促进进展:1、寻觅百分数信息,说百分数的意义,谈自己的感想。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工程问题)西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工程问题)西师大版

六年级解决问题(工程问题)教案教学内容:教科书91页例题3同类题型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 使学生认识工程问题的结构特点, 掌握它的数量关系、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并能正确解答工程问题的基本题。

2、基本技能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课堂教学中引用家乡地名,渗透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

教学重点: 工程问题的结构特点、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用“单位1”表示工作总量,用单位时间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一表示工作效率。

说学情在教学中,把着眼点放在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上,使他们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堂上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使学生能主动获取知识。

本节课注重培养了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解决问题,在上课之前我们要一起回顾一下解决问题时应注意些什么。

(小组互相交流,老师巡回检查,抽学生代表发言,全班一起补充验证。

)老师小结:(出示板书)一、认真审题,获取有用信息。

二、理解问题,分析数量关系。

三、选择合适的方法解答。

四、对解决问题的过称和结果进行检查、反思。

同学们,我们在数与代数中学习了很多知识,如:四则运算,方程,也掌握了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这些都可以用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今天我们就来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

导入新课。

二、复习工程问题(一)、现在我想请同学们用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这3个数量写出不同的数量关系。

(学生自己思考解决,老师巡回检查并给予适当引导,抽学生回答,师生共同评价。

)(出示板书)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二)、复习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我们一起来做几道题。

出示提稿:1、王叔叔要完成750个零件的加工任务,计划平均每天加工150个零件,他需要多少天才能完成任务?(列式计算)2、王叔叔计划10天完成750个零件的加工任务,他平均每天要加工多少个零件?(列式计算)3、王叔叔每天加工150个零件,他6天能加工多少个零件?(列式计算)(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巡回检查引导,抽生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思维构成及方法。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总复习 总复习之问题解决|西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总复习 总复习之问题解决|西师大版

总复习之问题解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梳理以前学习过程中解决问题的典型类型。

2.能积极尝试从数学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初步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能解决归一问题和归总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喜悦。

重点和难点: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寻找单一量和总量的重要性。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一、课堂引入(1)、课件出示教材“议一议”:解决问题时应注意什么?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观察学生的讨论情况。

学生讨论完后,教师指名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小结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1.要先仔细观察、读题,从中获取有用的数学信息。

2.理解问题,分析数量关系。

3.选择合适的方法解答。

4.最后要进行检验,还要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

(2)、回忆常见的数量关系式(3)、出示小学阶段最典型的应用题分类,并揭晓今天的课题。

二、课堂探索(1)、学习例题11.学生独立完成2.师评价,并与生一起小结出:先求单一量,再求要求的总量。

——普通版3.紧接着,出示例题2,生独立完成,完成之后与小组成员,例题1与例题2的区别和联系。

4.小结:例题2也是先求出单一量,再根据求出的单一量求总量,只不过这里有两个已知条件。

5.课件出示归一问题的定义和数量关系。

6.联系提升,加深印象。

(2)、学习例31.课件出示例题3,要求学生自学,并出示自学提示。

生齐读自学提示,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自学。

2.生通过讨论,根据归一问题的定义,归纳这个类型的题目。

3.出示两个同类型的练习题,生分组练习,比一比,哪一组完成得又对又快。

两个小组相互评价。

4.师生共同小结归总问题。

三、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四、课堂延伸旨在把数学知识渗透到德育教育中。

五、板书设计。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分数问题解决)复习课 ︳西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分数问题解决)复习课 ︳西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分数问题解决)复习课︳西师大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分数的基本概念,掌握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心。

教学内容1. 分数的基本概念:包括分数的定义、分子、分母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 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包括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分数的乘除运算,以及分数与小数的互换。

3. 分数的应用:包括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测量、分配等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使学生掌握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2. 难点:异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分数的乘除运算,以及分数与小数的互换。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分数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分数的基本概念。

2. 探究: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然后进行小组汇报。

3. 讲解: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点评和讲解,特别是对运算中的难点进行详细解释。

4. 练习:通过PPT展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进行讲解和答疑。

5. 应用:通过PPT展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分数知识进行解决。

6.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板书设计1.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分数问题解决)复习课2. 内容:包括分数的基本概念、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分数的应用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2. 口头作业:与家长分享今天学习的分数知识,并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探究、讲解、练习、应用、总结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解决问题整理与复习 ︳西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解决问题整理与复习 ︳西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能够将已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3.能够独立完成相应的练习和作业。

二、教学重点1.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2.整理和复习所学知识。

三、教具准备1.题目练习册;2.计算器;3.尺子和圆规。

四、课前准备1.翻阅教材并对课时内容进行复习;2.准备相应的教具和练习册;3.安排好教学内容的流程和时间分配。

五、教学内容第一课解决问题步骤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并引出解决问题的步骤;2.结合具体问题,带领学生进行解题演示,并指导学生独立完成题目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3.提醒学生解题时要注重步骤,不要遗漏或重复。

第二课整理和复习知识点1.梳理课堂所学知识点,将其整理成知识点列表;2.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对已掌握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复习;3.提供一些额外的练习题目进行拓展。

第三课综合应用1.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现实问题,如测量房屋面积、计算物品的成本和价格等;2.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并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式;3.提供一些综合应用题目进行训练和巩固。

六、教学反馈1.教师对学生的解题过程进行点评和回答疑问;2.让学生自主检查自己的答案,并发表自己对本堂课的学习感受和体会;3.教师在教学课件或练习册上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进行课程跟踪和复习。

七、教学方案总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教学的主要内容和重点;2.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和需进一步加强的知识点;3.安排下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和计划。

最新西师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文案

最新西师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文案

最新西师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文案从教学目标角度来看,每节课都会围绕一个或几个教学目标来展开。

这些目标的设定是建立在对教学内容综合分析及把握的基础之上的。

今天小编在这里整理了一些最新西师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文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最新西师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文案1教学目标:1.在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基础上,能运用公式解决有关实际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培养学生观察、实践能力。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结合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的知识教学理念:1.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2.学生动手实践,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相结合教学设计:一回顾旧知:1.圆锥的体积公式是什么? S、h各表示什么?2.求圆锥的体积需要知道什么条件?3.还知道哪些条件也能计算出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投影出示:(1)S = 10,h = 6 V = ?(2)r = 3,h = 10 V = ?(3)V = 9.42,h = 3 S = ?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1.(投影出示例2:一堆小麦图)师:有这样一堆小麦,你知道它的体积是多少吗? 怎么办呢?2.这些数据都是可以测量的。

现在给你数据:高为1.2米,底面直径为4米(1)麦堆的底面积:__________________(2)麦堆的体积:____________________3.知道了体积,这堆小麦大约有多少重能知道吗?(每立方米小麦约735千克)(得数保留整千克数)4.一个圆锥形沙堆,占地面积为3.14平方米,高1.5米。

(1)沙堆的体积是多少平方米?(2)如果每立方米沙约重1.6吨,这些沙子共重多少吨?(结果保留一位小数)5.用一根底面直径2分米,高10分米的圆柱体木料,削成一个的圆锥,要削去多少立方分米的木料?(1)(出示图)什么情况下削出的圆锥是的?为什么?(2)削去的木料占原来木料的几分之几?(3)如果这是一块长4分米,宽2分米,高1分米的长方体木料,又在什么情况下削出的圆锥是的呢?三综合练习1.一个圆柱的底面积为81平方厘米,高12厘米,和它等体积等底的圆锥高为( )厘米;和它等体积等高的圆锥的底面积为( )厘米。

最新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优质课教案

最新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优质课教案

解决问题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解决问题例1、例2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过程,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方法,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能结合具体的问题情景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充分体验百分数问题与分数问题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知识的正迁移能力。

3.在解决问题中感受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会百分数的生活价值。

教学重点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问题的解决方法,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结合具体的问题情景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揭示课题1、复习旧知(1)我班有男生25名,女生20名,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几分之几?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几分之几?(2)指名学生口答,说出算式后提问:每一个问题里是谁和谁比,把谁看做单位“1”?根据回答,教师强调:男生人数比女生多几分之几就是指男生比女生多的人数占女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2、这节课,我们来利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1、教学例1。

(1) 出示例1,获取信息,明确问题。

(2)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提问:“今年比去年增加了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要求这个问题,应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应该怎样列式?小组讨论、交流。

(3) 指名演板、讲解。

(4) 想一想,还可以怎样算?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再组织学生全班交流。

要让学生说一说360÷300表示什么?(5) 即时练习。

男生25人,女生20人。

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百分之几?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百分之几?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订正。

2、教学例2(1) 出示例2,获取信息,明确问题。

(2)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解决问题(工程问题) ︳西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解决问题(工程问题) ︳西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解决问题(工程问题)| 西师大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工程问题的基本概念,掌握其解题步骤,并能够运用相关公式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如何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问题。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内容1. 工程问题的定义:介绍工程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其在数学中的定义。

2. 解题步骤:详细讲解解决工程问题的步骤,包括问题的理解、公式的应用、数据的处理等。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工程问题案例,让学生实际操作,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工程问题的解题步骤和公式的应用。

2. 难点: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以及数据的处理。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计算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工程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

2. 新知识讲解:详细讲解工程问题的定义、解题步骤和公式应用。

3. 案例分析:让学生分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4. 练习与讨论: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并进行小组讨论。

5. 总结与反思: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板书设计- 工程问题的定义- 解题步骤- 公式应用- 案例分析作业设计1. 必做题: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课堂所学。

2. 选做题:研究一个生活中的工程问题,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和掌握工程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解题步骤。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际操作,以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也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以提高教学效果。

---此教案共2000字左右,包括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和课后反思等八部分内容,用词严谨,段落衔接流畅,符合题目要求。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问题解决 第四课时 西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问题解决 第四课时 西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问题解决第四课时西师大版教学目标1.能根据问题实际情境,运用有理数加减法的思想与方法解决问题2.认识到有理数加减的本质,掌握有理数的相反数、加法逆元等概念教学重点1.有理数的相反数概念和运用2.有理数加法逆元的概念和运用教学难点1.根据问题实际情境,运用有理数加减法的思想与方法解决问题教学内容1. 复习1.复习有理数的概念及有理数的加减法2. 问题解决1.引入问题:小明向教师借书,原价30元,小明可优惠10元,小明向教师借了几本书?2.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教师用了有理数的哪一概念来表示原价和小明可优惠的价格?小明用了有理数的哪一概念来表示借了几本书?他解决了哪些困难?3.引导学生解题:设原价为x元,可优惠y元,则实际售价为(x−y)元。

设小明借了n本书,则(x−y)∗n=120元4.分析问题:小明借了几本书?如何求解?5.解题:(x−y)∗n=120元,又因为x=30元,y=10元,代入得(30−10)∗n=120元,计算可得n=6本。

6.验证:将n=6代入原式可得(30−10)∗6=120元,即答案正确。

3. 讲解1.讲解有理数的相反数概念和运用2.讲解有理数加法逆元的概念和运用3.通过例题与讲解,巩固学生对概念和运用的掌握4. 练习1.给出10个题目,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巩固知识点。

如:问题解决方案结果今天气温比昨天高5度,昨天的气温是15度,请问今天的气温是多少?15+5=20度20度关东煮原价15元/份,收到优惠券可优惠3元/份,请问4份关东煮要多少钱?(15−3)∗4=48元48元小星期天早上9:00去图书馆,借了4本书,20分钟借出去1本书,10:40归还,请问小星期天借的书是几本?4−1=3本 3本教学后记本课时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了解有理数加减法的思想和方法,并巩固了有理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方法。

同时,让学生了解了有理数的相反数概念和运用,以及有理数加法逆元的概念和运用,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掌握了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

2019春六年级数学下册1.3问题解决教案4新版西师大版

2019春六年级数学下册1.3问题解决教案4新版西师大版

2019春六年级数学下册1.3问题解决教案4新版西师大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2页课堂活动第1题,练习十九第11,12,13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行程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分析行程问题的基本方法,能够正确地解决问题。

2.通过改变条件或问题的复习,使同学们养成认真审题,分析数量关系的习惯,提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思想,培养同学们的应用意识,增强同学们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教学重点】掌握解决行程问题的分析思路和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教师谈话,引入复习教师:同学们,过去我们已经学过有关行程问题的知识。

为了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行程问题的数量关系,正确地解决问题,今天我们进一步复习这方面的问题。

(板书:行程问题复习)二、创设情境,复习行程问题1.复习行程问题基本的数量关系教师:同学们,今天早晨上学时,小刚由于走得匆忙,到学校后发现,数学课本忘记在家中,请你们帮小刚想想办法。

引导学生说出:(1)回家去拿;(2)打电话让妈妈送来。

小刚家离学校有840 m,小刚每分走60 m,要走几分?妈妈每分走80 m,要走几分?引导学生口算,说说是根据什么数量关系列的算式,并说出算理。

板书:路程÷时间=速度教师:要求路程、时间怎么办?板书: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教师:行程问题就是根据这三个量的关系进行解答的。

2.复习相遇问题教师:除了上面的两种方法外,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引导学生说出:让妈妈送过来的同时,小刚也回去,在途中与妈妈相遇。

(1)多媒体课件出示:小刚家离学校840 m,妈妈每分走80 m,小刚每分走60 m,两人分别同时从家和学校相对出发,经过几分两人相遇?学生独立解答后,师生共同总结:路程÷(小刚的速度+妈妈的速度)=相遇时间(2)根据条件编问题小明和小英分别住在学校的东、西方向,他们两家相距2 160 m,小明每分行70 m,小英每分行65 m。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总复习 总复习之问题解决|西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总复习 总复习之问题解决|西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总复习总复习之问题解决|西师大版教学内容本节内容为西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的总复习,主要围绕问题解决这一核心进行。

通过复习,让学生掌握数学问题的解决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所学知识,形成系统的数学思维。

教学目标1. 巩固和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2.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和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2. 新课导入:通过讲解具体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练习:通过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讲解: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巩固所学知识。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板书设计1.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总复习总复习之问题解决|西师大版2. 教学内容:数学问题解决策略3. 教学目标: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数学思维4.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5.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入、练习、讲解、小结、作业布置作业设计1. 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布置思考题,让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数学问题的解决策略,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教师应注重作业的设计,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和思考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年级数学下册 1.3《问题解决》教案9 西师大版(2021年整理)

六年级数学下册 1.3《问题解决》教案9 西师大版(2021年整理)

2017春六年级数学下册1.3《问题解决》教案9 (新版)西师大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春六年级数学下册1.3《问题解决》教案9 (新版)西师大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春六年级数学下册1.3《问题解决》教案9 (新版)西师大版的全部内容。

解决问题教学内容:西师大版18页例4,纳税。

教学目标:1。

初步认识税收的意义,了解主要的纳税种类。

2.理解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会正确计算应纳税额.3。

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教学重点:税额计算教学难点:税率的理解预习提示:1.收集日常生活中有关纳税的知识2.查资料:什么是纳税,什么是税率?教学方法:引导——自学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通过多媒体课件(或资料收集)展示我国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国防等事业蓬勃发展,各行各业积极纳税的情景。

2.让学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生发言后,师指出: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税收是关系国家整体利益、国民经济发展的大事,根据国家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税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这就是纳税。

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纳税的知识。

(板书课题:纳税)二、教学新课1.向学生介绍主要税种1993年我国税制改革后,主要的纳税种类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

2.询问学生;你们家里有过纳税的经历吗?你见过别人纳税吗?如果有,请学生说一说.3.教师说明自己工资收入应缴税情况。

六年级数学下册 1.3《问题解决》教案3 (新版)西师大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 1.3《问题解决》教案3 (新版)西师大版

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2页例5,练习十九第9,10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本金、利息、利率、利息税的含义,知道本金、利息、利率的关系。

2.进一步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计算存款利息,培养同学们信息的交流和处理能力。

3.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同学们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培养同学们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本金、利息、利率、本利和利息税等概念,正确地计算有关利息问题。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存款凭证。

【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引入复习1.创设情境教师:今天早上,老师拿着平时积攒下来的5000元钱走进了我们镇上的农业银行,打算存上两年。

没想到,营业员的一番问话把我给难住了,大家想听听他是怎么说的吗?(播放录音)营业员:你好,先生,我们这儿有两种储蓄方法:一种是整存整取两年期,年利率是4.50%;另一种也是整存整取,先存一年,年利率是3.87%,第一年到期时再把本金和利息取出来合在一起,再存一年。

请问:你选择哪一种?2.设问导入我当然是想选择利息多一点的那种存款,可究竟哪种办法所取得的利息会多一点呢?老师把这个问题带进了今天的课堂,想请大家帮着参谋参谋,你们愿意吗?老师先谢谢大家了。

[点评: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亲切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

]二、提供信息,初步解决问题1.复习利息有关概念教师:可是,要想帮助老师解决这个问题,没有相关的银行储蓄知识,肯定是不行的。

下面将你知道的有关银行储蓄知识和组内同学交流一下,可以围绕老师提出的4个问题进行。

多媒体课件出示问题:(1)你知道有哪些主要的存款方式?(2)你能举例说明什么是本金、利息吗?(3)什么是利率?(4)什么是利息税?我国现在实行的利息税率是多少?教师根据每组交流的情况给予相应的评价,并和学生共同整理储蓄的相关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存款方式活期定期整存整取零存整取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他们的意思吗?(学生交流、补充,教师帮助引导)说明:人们一般采用的存款方式是“整存整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西南师大版18页例4,纳税。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税收的意义,了解主要的纳税种类。

2.理解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会正确计算应纳税额。

3.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税额计算
教学难点:税率的理解
预习提示:
1.收集日常生活中有关纳税的知识
2.查资料:什么是纳税,什么是税率?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通过多媒体课件(或资料收集)展示我国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国防等事业蓬勃发展,各行各业积极纳税的情景。

2.让学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
生发言后,师指出: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税收是关系国家整体利益、国民经济发展的大事,根据国家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税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这就是纳税。

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纳税的知识。

(板书课题:纳税)
二、教学新课
1.向学生介绍主要税种
1993年我国税制改革后,主要的纳税种类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

2.询问学生;你们家里有过纳税的经历吗?你见过别人纳税吗?如果有,请学生说一说。

3.教师说明自己工资收入应缴税情况。

4.结合具体事例引导学生认识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

集体或个人所缴纳的税款叫做“应纳税额”,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

即税率=应纳税额/各种收入×100%。

税率一般是国家根据不同纳税种类定出不同的税率。

5.试说以下税率表示的意义。

(1)商店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

这里5%表示什么?
(2)某人彩票中奖后,按奖金的20%缴纳个人所得税。

这里20%表示什么?
6.税款计算
(1)出示例4,指名读题,引导学生弄清题意。

(2)重点理解“按照规定,应按营业额的5%纳税”的含义,让学生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

(3)学生独立计算这家小餐馆上月应纳税多少元,同时板演。

(4)对照支出情况表,计算小餐馆上月赢利多少元?
7.阅读课本内容。

读一读,什么是纳税,什么是税率。

8.质疑。

三、课堂检测
(一)填空
(1)根据国家税法的规定,按照一定的()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给国家,这就是纳税。

依法()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2)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

(二)判断
1.税收是国家财政收收入的唯一来源。

()
2.集体要纳税,个人可以不纳税。

()
3.税率也是一种百分比。

()
(三)解决问题
1.税法规定,每月的个人收入超过1600元的部分,应按照15%的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

小红父亲每月工资是2300元,小红父亲每月应缴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2.有个人买彩票中了300万元大奖,按国家规定个人意外所得税是20%,那么他必须缴税款多少万元?
3.一位作家写一本书获稿酬3万元,按规定减去800元后的部分按20%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他应交纳多少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