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三年级说课稿【三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说课稿(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说课稿(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说课稿第【1】篇〗“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教学设计说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4页例3 说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包括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情况。
是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基础上编排的。
学习这部分内容不仅可以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而且还为后面学习多位数的笔算加、减法做了铺垫。
教材在编排时以“世博园纪念品商店卖海宝”引出两个问题,都呈现了口算和笔算两种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
两个小题给出的口算方法,都提示学生可以将几百几十看作几十几个十,转化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来进行口算。
两个小题都通过小精灵启发性的问题,提醒学生笔算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做一做”旨在巩固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方法,安排了不进位和不退位的情况,让学生自主解决。
学情分析:在前两个例题中已经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在二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有笔算两位数加减的基础,因此,能够利用迁移类推的方法用口算来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列出竖式笔算也是学生较容易掌握的。
但在算理上可能还不够清楚,教学时要引导学生通过质疑、交流等学习活动明白笔算法则,以启发性的思考提醒学生笔算加、减法中应注意的问题。
说教学目标:1.经历探究“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过程,能正确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2.参与观察、计算、交流、展示等学习活动,掌握笔算方法。
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培养学生迁移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体会运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解决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问题。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说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理解其算理。
说教学难点:掌握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口算和笔算的算法。
说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口算卡。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精选5篇)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三年级数学说课稿(精选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年级数学说课稿(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1今天,我为大家说课的题目是《统计》,我打算从以下几方面来说:一、说教材先来说说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标准实验课程第(三)册第(七)单元的内容。
教材为了便于学生掌握,为学生的学习新知作了精心的设计。
内容的选择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如统计喜欢的动物卡片、统计学生喜欢看的比赛,喜欢的玩具等等。
本节课它是在学生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学会运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统计的有关知识)打下基础,作好铺垫。
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进一步吐艳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难点是(让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解决重难点的关键,我认为是(选择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的内容,并且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以及(二)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课程标准的理念出发,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几点:1、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2、在学生填写统计表,画条形统计图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
3、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在教具和学具上需要准备的(多媒体课件,动物图片,练习纸等)。
二、说说教法学法“优化教学过程最根本的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过程,学会学习,是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本着这一理念,我在教法和学法上是这样设想的:首先说说教法的设想:本课时的学习是在学生一年级原有的基础之上来学习的,因此在教学时我将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数学建模和学习经验,选择和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说课稿(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说课稿(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说课稿第【1】篇〗说教材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是小学生初次接触“倍”的概念的说教学内容,目的是要求学生初步建立并理解“倍”的概念,初步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学情分析1、教师的主观分析:对于初次接触“倍”的学生来说“倍”的概念是比较抽象的,难以理解。
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此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7的乘法口决》后的一个学习内容,而学习理解“倍”的概念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基础就是乘法,为此应将乘法作为本节课学生学习的基础来展开教学,以旧引新,化难为简。
3、学生认知障碍点分析:本节内容是学生初次接触“倍”这一新概念,在理解“倍”的时候思维迁移存在一定的难度。
综上所述,本节课应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结合直观的方式构建新知,以学习活动为载体,通过探究学习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在教学中多给学生感知的机会,让学生亲身经历做的过程,体验“倍”的意义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自然地探究出并接受新的知识,体验数学即生活,感受数学的乐趣,数学的价值。
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掌握“倍”的意义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设置情境,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通过摆一摆的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究新知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倍”的意义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动脑的学习习惯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探究能力,让学生体验数学即生活,感受数学的乐趣,数学的价值。
说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并建立“倍”的意义,2、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设计6说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在建立“倍”的意义表象基础上会解答有关“倍”的现实问2、经历探究倍数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倍的意义表象,理解数问题的实质。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说课稿(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说课稿(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说课稿第【1】篇〗第3课时: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说教学目标:1、学习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能正确进行计算,掌握笔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迁移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说教学重点:1、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及计算的能力。
说教学难点:掌握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口算和笔算的算法。
说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口算卡。
教学步骤:一、新课导入1、口算。
67+9= 72-6= 900-700+80=2、口答。
6个百和7个十组成的数是( ); 67个十组成的数是( )。
3、拆数游戏。
(1)把下列各数拆成整百和整十数。
360=( )+( ) 480=( )+( )(2)把下列各数拆成整百和一百几十的数。
720=( )+( ) 840 =( )+( )二、探究新知(一)、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
出示教材例3:世博园里的一个纪念品商店,上午卖出380个“海宝”,下午卖出550个“海宝”。
1、上午和下午一共卖出多少个“海宝”?2、(1)问题: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已知上午卖380个,下午卖550个)要求的问题是什么?(上午和下午一共卖出多少个“海宝”?)(2)列式计算:380+550(3)探究算法。
(学生试做并自由发表意见)算法1:因为38+55=93,所以380+550=930。
算法2:300+500=800 80+50=130 800+100+30=930。
算法3:因为38个十加55个十等于93个十,所以380+550=930。
(算法4:竖式计算。
有可能学生这就时会说出)师: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计算方法,很厉害,实际上除了用口算的方法计算之外,还有一种笔算的方法,可以更加简便地计算出结果,我们一起来看看。
(有人提前说出竖式计算的话。
师说: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计算方法,很厉害,前三种是口算的方法计算,第四一种是笔算的方法,可以更加简便地计算出结果,我们一起来看看。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几分之一大小比较说课稿(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几分之一大小比较说课稿(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几分之一大小比较说课稿第【1】篇〗《几分之几》教学设计说教学目标:1、通过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经历几分之几的形成过程,认识几分之几。
2、理解平均分,理解分数表示的意思,会读、会写几分之几,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与意义。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4、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几分之一的分数读法、写法,能比较熟练地读、写简单分数,并会比较大小,在此基础上认识几分之几是易于接受的。
说教学重点:认识几分之几.说教学难点:理解并口述分数的意义说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1、复习导入(1)我们已经认识了几分之一的分数,请同学们说出几个几分之一的分数。
(生说分数师板书分数)(2)你知道这几个分数中,谁是最大的,谁是最小的。
2、揭示课题大家还想再认识其它的分数吗?(板书课题:认识几分之几)(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获取新知1、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一张正方形纸,折出这张纸的四分之一。
折好后和同桌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折的,并指出这张纸的四分之一。
2、教学例4你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几份?请给这张纸的其中几份涂上色,你想涂几份就涂几份。
你涂了几份,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其中每一份是这张纸的四分之一。
板书:其中两份是这张纸的四分之二,板书。
(认、读,理解它的含义。
)其中3份是这张纸的四分之三,板书(理解的含义)其中4份是这张纸的四分之四,板书通过以上操作你发现了什么?小组的同学互相交流一下。
3、创造几分之几请你在练习本上画出一条线段,然后把它平均分成你喜欢的份数,再想一想你能表示出几个分数,把它们写出来。
学生操作。
展示交流生1:我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了5份,那么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五分之一,二份就是它的五分之二,三份就是它的五分之三,四份就是它的五分这四,五份就是它的五分之五。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10篇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10篇三年级数学说课稿篇1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的《小数的初步认识》。
一、说教材《小数的初步认识》是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是学生在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小数,学好这部分内容,使学生初步认识小数,为以后继续学习小数的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说设计理念1、联系儿童的生活认识小数。
本节课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选取了儿童生活实际的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又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小数的现实作用。
2、以“元、角、分”等常用计量单位的知识作为学习小数的形象支撑。
这适应了儿童的年龄特征,使学生易于接受,便于学生联系实际,来初步认识小数的含义。
3、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已有知识,促进知识经验的迁移,使学生在学会的同时,形成会学的能力。
4、在课堂设计中注意提问的深度,提高问题的思考价值。
在提问时,关注学生的思维认知水平,重视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
5、把握好教学要求。
本单元不要求离开背景和具体的量抽象地讨论小数,小数的认、读、写,也仅限于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地位,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1、认知目标:联系小数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读、会写简单的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2、能力目标:在理解小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各种具体的生活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数的发展,感受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激发他们热爱数学的情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教学难点:会把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写成几元几角几分的数。
五、说教法学法教学方法: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以直观演示法为主,辅以讲授法、谈话法、讲练结合等方法的优化组合。
关于三年级数学说课稿5篇
关于三年级数学说课稿5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数学说课稿5篇,欢迎大家分享。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课标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82、83页,是在学生已经建立了面积的概念、知道了面积单位和掌握了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探究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进行单位换算的必备条件,也是为今后探索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打基础。
2、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空间与图形》的具体目标要求,我制定本课的三个目标:(1)进一步熟悉面积单位的大小,掌握常用面积单位间单位的进率,会进行面积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2)通过观察、测量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推理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活动体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学以致用的意识和小组合作的精神,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3、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常用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4、教学难点:面积单位间进率及其与长度单位间进率的区别。
二、说教法这是一节数学概念课,对三年级学生而言,是比较抽象的。
基于新课程“教师的教不再是‘给学生一份知识的行囊’,而是为学生搭建探索知识的平台”的理念,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我主要采用互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新知识。
让学生在学习面积单位间进率的数学知识的同时,也学到对终身发展长久起作用的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三、说学法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上力求体现:复习已学单位间的进率,引导学生建构“面积单位间进率”数学知识,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积极主动探索知识,与同学合作交流,亲自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
通过师生、生生互动、探究合作等活动完善自己的想法,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的问题,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4篇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4篇三年级数学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4页。
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本课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活动体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学以致用的意识和小组合作的精神,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难点: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四、说教学策略1、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对本课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
2、设计理念:(1)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教师进行数学教学时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不能死抠教科书,应避免让学生死记枯燥的概念。
这节课从学生的兴趣引入,选择了学生乐于接受,有价值的教学内容为题材在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自主的学习。
(2)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新课改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
要切实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合作探究是重要的方法之一。
3、说教法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互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师生、生生到动,合作,探究等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新知识。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7篇小学3年级数学说课稿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7篇小学3年级数学说课稿下面是我整理的三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7篇小学3年级数学说课稿,供大家赏析。
三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1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节课的内容是万以内数的连加计算,学生已经在一、二年级学习了百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在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学习了万以内数(三位数)的加减法,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安排的。
学习本节课可以使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得到充实和发展,为一位数乘除三位数的学习奠定基础。
2、教材的编排意图:教材注重结合生活实际,用图表形式呈现两所小学捐书情况,创设“捐书活动”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然后抓住两步计算的问题展开教学,教材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较大的思考空间,未计算前先要求学生估计结果和大致范围,在此基础上进行计算。
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难点是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二、说学情学生在二年级下册已经掌握了列竖式计算三位数加减法的法则。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计算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但三位数连加的数目比较大,计算时容易发生错误,因此,本节课学生要通过探索活动熟知算理,提高计算正确率。
再次培养学生估算意识和认真细心的计算习惯也是本节课的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以上情况,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探索并掌握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发展从表格中获得信息,提出问题及估算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体会连加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四、说教法与学法教法:用讲授法、谈话法、练习法等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让学生在感知生活的同时,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学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五、说教学过程(一)课前铺垫:在计算三位数加减法时注意什么?一个简单的问题引起了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回忆,同时也为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做了铺垫。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三篇】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三篇】【导语】数学的学习可以说很枯燥,记公式做题,做大量的类型题。
这时候,如果教师有一份明确的说课稿,将会大大提升教学效率,提升课堂活跃性,提升学生学习爱好。
优秀的老师常常都有自己风格的说课稿,渐渐形成自己特殊的授课技能,它会成为你的一种魅力。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相干资料,期望对您有所启示。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篇一】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长方形的周长》。
本节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实验教材小学数学第五册的教学内容,它包括周长的含义,长方形的周长运算。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四边形,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图形的特点,知道长方形有4条边、4个直角,对边相等等知识,为学生研究长方形的周长做好了知识迁移基础。
学好这部分内容,不仅可以从形的方面加深对周围事物的知道,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可以在动手操作、探索实验和联系生活运用数学方面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学习其他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积存知识体会。
教材一开始就出现了一些规则和不规则的实物和图形:树叶、国旗、课本、钟面等实物和五角星、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提出:“你有办法知道这些图形的周长吗?”让学生实际动手解决这一问题,从而感悟周长的实际含义。
在进一步的动手实践,探究规律中,得出长方形的周长的运算方法,最后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简单运用。
新课标指出,通过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重要的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运用技能。
结合教材特点及三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及心理特点,认知规律,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使学生知道周长的含义。
②正确运算长方形的周长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视察、分析、比较、操作和慨括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经历数学学习的进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培养学生视察和独立思考的习惯,感受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023三年级数学说课稿3篇_3
2023三年级数学说课稿3篇三年级数学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本节课的课题是毫米的认识,他是毫米与分米的认识的第一课时,毫米与分米的认识认识是在学生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了一定的用尺子度量的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对于新的计量单位毫米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二、说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从一下几个方面来定位1.知识目标:让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知道毫米的产生的实际意义,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能够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2.能力目标:使学生通过观察,明确毫米与厘米的关系,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同事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合作意识3.情感目标:使学生养成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
三、说重难点: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把认识1毫米的认识作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四、说教法学法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我借助直观教具和多媒体,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认识活动,学生在积极情感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下,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一系列的活动,互相合作、集体探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1.设置疑念,导入新课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
我抓住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设计了一个测量比赛,在这个比赛中学生会遇到一个问题,量到不是整厘米时,学生会有些茫然,不知所措,这时我不失时机抓住学生的心理,引入新课,学生自然全身心的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探究中。
2.观察实践,探索新知新课标指出:要培养学生的猜测能力。
学生对毫米的感知并不是特别陌生,可以让学生在原有的经验上进行大胆猜测,在这节课中,我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让他们提出问题,进行猜测、试验、探索验证,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新知识,发展了能力,明白了当测量的结果不能用整厘米表示时,可以用比厘米更小的单位毫米表示,还通过观察了解毫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在动手测量的基础上,感知1毫米有多长。
在认识1毫米上,分三个不同的层次进行教学:1.观察尺子上的1毫米,体会一小格的长度就是一毫米,2.联系实际寻找实际生活中大学1毫米的舞台。
小学数学说课稿范文三篇
【导语】“说课”是教学改⾰中涌现出来的新⽣事物,是进⾏教学研究、教学交流和教学探讨的⼀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也是集体备课的进⼀步发展,⽽说课稿则是为进⾏说课准备的⽂稿,它不同于教案,教案只说“怎样教”,说课稿则重点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
⽆忧考为⼤家准备了《⼩学数学说课稿范⽂三篇》,供⼤家参考阅读。
【篇⼀】⼩学数学说课稿范⽂ ⼀、说教材 《图形的拼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三⾓形的第四⼩节的内容。
这个内容在以前的教材中是没有的,该内容是在学习了三⾓形的分类、内⾓和的基础上出现的,我认为教材出现这样⼀个内容有两个原因:⾸先在于为以后的平⾯图形,特别是平⾏四边形的⾯积公式推倒做铺垫的,第⼆是为了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
体会平⾯图形之间的关系,学习⽤联系变化的观点看待事物,并未图形的⾯积打基础。
基于以上的认识,确定本课的教学⽬标是: 知识技能⽬标: (1)通过让学⽣⽤三⾓形拼不同的四边形,⽤三⾓形拼组图案。
使学⽣进⼀步体会三⾓形的特征,体会平⾯图形之间的关系。
(2)通过拼摆、设计等活动,不仅培养学⽣观察、操作和想像能⼒,⽽且还培养学⽣⽤数学进⾏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过程与⽅法:通过动⼿实践与合作交流发展空间想象⼒和审美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玩乐学习中使学⽣感觉到数学活动的有趣,激发学⽣的探究欲望。
教学重难点:⽤三⾓形拼出不同的四边形,拼出各种图案。
教具、学具准备:实物投影仪,师⽣都准备⽤⾊卡纸剪出的各种三⾓形、图画纸。
⼆、说教法和学法: 《图形的拼组》是⼀节可视性、操作性很强的课。
主要是让学⽣通过参与活动来体会平⾯图形的特征、平⾯图形之间的转换。
针对教材,我在设计时⼒求体现“⾃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精神,把新理念融⼊课堂当中。
整堂课都以活动为主,让学⽣亲⾝体验,实际操作,合作交流,让学⽣在充分参与中真正认识图形的特征,体会各种图形之间的关系,获得对数学的体验。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集合说课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集合说课稿(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集合说课稿第【1】篇〗第9单元数学广角——集合第1课时集合【说教学内容】教材第104页例1。
【说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感受集合思想,掌握填写集合圈的方法。
2.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运用集合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会读取集合圈中的信息,理解“重复部分”。
【说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引入新课1.导入:课间,同学们都喜欢什么样的运动?看,三(1)班选拔了一部分喜欢运动的同学参加学校的运动会(出示例1),那么我们能算出参加这两项比赛共有多少人吗?2.猜一猜:你认为有多少人?(可以有不同的结果)3.同学们猜出了多少种结果,那么到底谁猜得对?(1)有人数了数跳绳9人,踢毽8人,共有17人,你同意吗?说说你的想法。
(2)有人说参加比赛的人数没有17人,你同意吗?说说你的想法。
(没有17人,是因为有人重复报了两项比赛。
)4.那到底有多少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怎样表示能清楚地看出来呢?(引导:把重复的人连线或打记号等。
)可在表格上直接连线,能最清楚地看出有3人重复报了。
5.为了更清楚地让我们看出哪些人只报了一项,哪些人两项都报了,你有什么好办法?(适当引出画集合图的方法。
出示课题:集合)6.你能把人名填到集合图中吗?(1)小组协作完成。
(2)把人名不要了,换了人数你会填吗?(独立完成)(3)观察集合圈图,要算出参加比赛的总人数怎样列式?为什么?(小组交流讨论,全班反馈)(4)反馈:9+8-3=14(人)①说算理。
②适当追问:为什么要减3?7.回顾算理,整理思路:通过对例1的分析解答,有什么要与同学们交流的?关键要注意什么?(减去重复的)8.巩固练习。
(1)教材第105页做一做第1题。
①独立填写。
②重点观察重复处。
(2)做一做第2题。
①独立填写。
②反馈思路。
二、拓展深化,巩固提高1.练习二十三第1题。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几分之一说课稿(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几分之一说课稿(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几分之一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第89-91页的主题图、例1、例2及相关内容说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正确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读出几分之一这样的分数并且能掌握分数各部分之间的名称。
2、通过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4、根据主题图对学生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法制教育,教育学生学会爱护保护环境。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圆形纸片、长方形、正方形纸片。
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关于主题图内容课件。
让学生观察同学们在做什么?指名几名学生说说自己得到的信息。
教师总结得出:同学们在野外进行野炊活动。
渗透环境保护法:同学们,既然他们是在野外进行野炊活动,所以就会带着一些食品。
看看图上,他们的前面不是放有很多的包装食品吗?可是,同学们想想,这些包装食品吃了后,包装袋怎么处理呢?学生:丢放在垃圾桶或垃圾箱里。
同学们说得真好。
如果乱丢,就会影响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就有明确的规定:第一章第六条第一款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第二款也规定: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
因此,我们再除外野游时,如果随手随意乱扔垃圾,对环境造成污染,也要受到法律的制裁的。
同学们,我们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小公民,我们从小就要养成爱护、保护环境的好习惯,做一个懂得爱护和保护我们生存环境的合格的小学生。
同学们,一起努力吧!2、叫2个学生上来把圆形纸片当做月饼来分,把一个月饼分给两同学可以怎样分?如果分得比较公平,每人分几块?学生说出想法后,教师板书:平均分。
3、同学们,为了公平,我们再分物品时,尽量的分平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说课稿(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说课稿(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说课稿第【1】篇〗《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教学设计【说教材分析】本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第五单元《倍的认识》的第二课时。
教材主要是通过创设生活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在此基础上巩固对倍的含义的认识,和对“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思考方法的理解。
【学情分析】对本课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乘法与除法的意义,能够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以及表内除法,具备了认识“倍”的条件的基础上进行的。
通过学习,学生将建立倍的概念,进一步理解乘法和除法的含义,提高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含义,加深对“倍”的概念的理解,初步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观察、思考与交流中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利用多种表征间的转化,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的解题策略;(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一步增强学生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重点: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
说教学难点:应用分析推理把“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的除法含义。
【教学措施】教法:情境创设法个别指导法练习巩固法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说教学准备】PPT课件导学案【说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填空。
(学生在导学案中独立完成)6里面有()个3。
32里面有()个8。
思考:这两个道题都是“求一个数里面有()个(),要用计算”。
(通过完成填空,引导学生回顾旧知“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用除法计算。
”为新知的学习奠定知识上的基础。
小学三年级数学《吨的认识》说课稿【优秀3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吨的认识》说课稿【优秀3篇】数学的学习可以说很枯燥,记公式做题,做大量的类型题。
这时候,如果教师有一份明确的说课稿,将会大大提升教学效率,提升课堂活跃性,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优秀的老师往往都有自己风格的说课稿,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授课技巧,它会成为你的一种魅力。
下面是整理的小学三年级数学《吨的认识》说课稿【优秀3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篇一:小学三年级数学《吨的认识》说课稿篇一一、说教材本课题教学前,学生对重量单位千克和克有了较深的认识,并能够准确地进行千克和克单位之间的换算,这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作了知识的铺垫和思路孕伏。
通过本课题教学,使学生对重量单位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这不仅是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需要,也为以后学习新知打下基础。
本课题的目标: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建立某些1吨重物体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区分质量单位,灵活选用质量单位,会进行吨与千克间的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空间想象力。
4、加强数感训练,感受数学知识就在身边。
本课题的教学重点是初步建立1吨的重量观念,这也是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和学法本课题的教法与学法拟体现以下两点:1、加大主体参与的力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尝试,让学生在亲身感受中学到知识,尽可能创设学生参与的情境,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2、帮助组建认知结构学生的认知结构由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
教学中,通过讨论交流、上网查找、亲身体验、尝试练习、向学生展示了一个有序的、完整的知识结构,从而帮助学生组建起关于重量单位及其换算的认知结构。
三、说课前准备学生上网查资料、向父母了解家里每月用水量、亲自去称自己的体重。
教师准备好教学软件。
一袋大米、一桶水。
四、说教学程序(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课前放动画片《曹冲称象》,学生兴趣一下子高涨,结合课前上网查找的资料,学生简单介绍了大象的有关知识,征对学生谈到象的体重,引出单位“吨”。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说课稿(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说课稿(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说课稿第【1】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设计说教学内容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教材第52~55页)说教学目标1.理解掌握“倍”的意义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2.通过画图等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究新知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倍”的意义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积极动脑的学习习惯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探究的能力,让学生体验数学即生活,感受数学的乐趣、数学的价值。
说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并建立“倍”的意义。
难点: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课件、小棒。
说教学过程问题情境师:咱们一起玩一会儿摆小棒的游戏吧!让学生根据要求摆小棒:由组长安排先让其中一个学生摆一个正方形,再要求第二个学生摆的正方形个数相当于第一个同学摆的2个那么多。
师:你用了多少根小棒列算式计算一下。
生:我用乘法计算得出4×2=8(根)。
师:一个正方形用4根小棒,两个正方形要用2个4根,也就是8根小棒,那么 2个4根可以说成4的2倍。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重点研究的问题“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摆小棒的操作活动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经历了做的过程,学生对倍这个概念不仅认识了结果,而且借着直观教具,在做的过程中亲身体验了“倍”的含义,创造了“倍”,自然就理解了“倍”】自主探究师:请看下面的情景图,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课件出示:教材第52页例3情景图)生1:我知道了军棋的价钱,要求象棋的价钱。
生2:还知道了两种价钱之间的关系。
师:你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现在小组里讨论一下。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把你的想法跟大家分享一下吧!学生可能会说:生1:我们可以通过摆小棒帮助分析理解题意:军棋的价钱是8元,就摆出8根小棒表示8元;象棋的价钱是军棋的4倍,就要摆4个8根的小棒来表示,所以说象棋的价钱就是8×4=32(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三年级说课稿【三篇】
【篇一】
教材分析:
在现实世界中,有些事件的结果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预知,即确
定现象;有些事件的结果在一定的条件下无法事先预知,即随机现象
(不确定现象)。
为了协助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随机现象,《课程标准》第一学段新增了属于概率知识范畴的内容《可能性》。
旨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活中的现象,初步体验现实世界中存有着不
确定现象,理解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教材选择了“新年联
欢会上抽签表演节目”的现实情境,引入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通过主
题图及例1、例2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体验在现实世界中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设计思路:
1.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及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作为教学素材,协
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引导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不确定
现象和可能性。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体验生活中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
定的;
2.学生了解一定、不可能、可能的意义,能够用“一定”、“不
可能”、“可能”描述生活中的现象;
3.学生感受“一定”、“不可能”、“可能”在一定条件下能够
互相转化。
教学重难点:理解可能性,建立准确的随机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元旦节快到了,东方超市为了吸引顾客,准备举行一次摸奖活动。
摸奖的规则是:在一个盒子里放一些球,凡是一次购物满50元的顾客,都有一次摸奖机会。
摸到红球有奖,摸到白球没有奖。
如果请你设计,你能想出几种放球的方案?
板书学生的方案:全放红球全放白球既放红球又放白球
[设计意图]把教材中表现的“新年联欢会上抽签表演节目”的情
境改变为更贴近学生、学生更熟悉、更现实的摸奖的情境,为更好的
引导学生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实行解释与应用作好心理
上的准备。
二、第一次摸球活动,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可能性
㈠学生小组合作摸球,感受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可能性。
提问:根据你们的方案,会出现什么结果呢?
小组合作,用老师提供的学习材料(摸球用的盒子、5个红球、5
个白球、试验结果记录单)依次实行摸球试验,并把试验的结果记录下来。
小组合作要求:1.小组长组织,确定记录人和汇报人;2.摸前搅
和一下,摸时不能看,按一定顺序来摸,次数不定;3.每摸一次,就把
结果记录下来;4.摸完后,观察记录单,能发现什么。
试验结果记录单:
⑴全放红球
摸球次数
球的颜色
⑵全放白球
摸球次数
球的颜色
⑶既放红球又放白球
摸球次数
球的颜色
㈡组织学生交流,理解“一定”、“不可能”、“可能”。
学生汇报试验结论,并说一说你们是怎样试验的。
如,汇报全放
红球试验时,说一说放了几个红球,摸了几次,每次摸到的是什么颜
色的球,能摸到其它颜色的球吗?为什么?
根据学生的汇报完成板书:
可能性
一定
结果确定{
不可能
结果不一定─可能
㈢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描述摸球试验的结论。
[设计意图]为学生创设了开放的学习空间,学生没有老师的限制,只有根据学习目标的自主学习活动,盒子里放多少个球,摸多少次……一切都由学生做主。
教师的作用发挥在汇报过程中的引导学生
反思上,让学生通过第一次摸球活动,深深地感受到不管盒子里放几
个球,也不管摸几次,在不看的前提下,如果只放红球,就一定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