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中考专题复习知识点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中考化学复习资料:第04讲溶液的形成

人教版中考化学复习资料:第04讲溶液的形成

第 04 讲_溶液的形成知识图谱溶液知识精讲一.溶液1.溶液的观点(1)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别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固的混淆物,叫做溶液。

(2)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3)溶剂:能溶解其余物质的物质。

2.溶液的特点:均一性、稳固性(1)均一性 :指溶液任一部分的构成和性质同样。

但溶液中分别在溶剂中的分子或离子达到均一状态后,仍旧处于不断地无规则运动状态。

(2)稳固性:在外界条件(温度、压强等)不变时,溶液长久搁置不会分层,也不会析出固体或放出气体。

(3)混淆物:凡是溶液都属于混淆物3.运用:判断某物质是不是溶液:(1)是不是均一稳固的混淆物。

(2)是不是一种或几种物质溶解于另一种物质中。

4.溶液的构成(1)从宏观上看,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构成的。

(2)从微观上看,溶液的形成过程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平均扩散到溶剂分子之间的过程。

二.溶液、溶质与溶剂之间的量的关系m溶液 =m质 +m 剂V溶液V质 + V剂1.固体溶于液体的部分才是溶液中的溶质,未溶解的固体则不属于溶液中的溶质;从由于离子微观上分析,溶液形成的过程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分别到溶剂分子中的过程,之间存在空隙,它们互相填补,所以溶液体积不等于溶质体积与溶剂体积之和。

2.溶质能够是一种物质,也能够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但一种溶液中溶剂只有一种。

3.能与水反响的物质其生成物是溶质。

如SO3、Na2 O、 CaO等易与水反响的物质溶于水,溶质不是SO3、Na2O、CaO,而是H2SO4、NaOH、Ca OH2。

4.实验现象5.溶质与溶剂的辨证关系:(1)不一样溶质在同种溶剂里的溶解能力不一样。

(2)同样溶质在不一样种溶剂里的溶解能力不一样。

三.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判断系统溶质溶剂气 +液气体液体固 +液固体液体无水量少量多液 +液有水非水物水四.溶解过程中的热现象1.几种表现 :(1)扩散过程汲取的热量小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表现为放热 ,温度高升。

中考化学第一轮专题复习(第六章 溶解现象)

中考化学第一轮专题复习(第六章 溶解现象)

中考化学第一轮专题复习第六章溶解现象溶液:物质相互分散,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1、混合物状态不同:悬浊液:存在固体小颗粒(不均一,不稳定,会形成沉淀)乳浊液:存在液体小颗粒(不均一,不稳定,会分层)※“均一”是指溶液各组成成分和性质完全相同。

※“稳定”是指当条件不变是,长时间放置,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也不会出现分离的现象。

※“颜色”不是判定溶液的标准:如溶液中含有Cu2+会显蓝色;含有Fe2+(亚铁)的溶液显浅绿色;含有Fe3+的溶液显黄色;含有MnO4-的溶液显紫红色。

2、物质的溶解是构成物质的离子或分子分散的过程。

※像氯化钠NaCl、氢氧化钠NaOH等物质溶解是由于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电离出的阴阳离子。

NaCl = Na+ + Cl-;NaOH = Na+ + OH-※像蔗糖的物质,它们是由分子构成的,溶于水只是其分子脱离晶体表面,分散到水中的道理。

硝酸铵NH4NO3的溶解使溶液温度下降(吸热)3、溶解现象:像氯化钠NaCl等物质的溶解不会造成溶液温度发变化氢氧化钠NaOH、浓硫酸H2SO4、生石灰CaO溶解时放热,造成溶液温度上升。

4、洗洁精能使难溶于水的油以小液滴均匀悬浮在水中形成乳浊液,这称为乳化现象。

乳化的应用:油污清洗、洗涤剂和化妆品的配制、石油开采、污水处理、制剂合成及纺织印染。

※用纯碱、汽油和洗涤剂的水溶液都能除去衣物上的油污,其实它们的原理各不相同:纯碱是与油污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汽油是将油污溶解;洗涤剂是和油污发生乳化作用。

5、较快溶解物质的方法:⑴用玻璃棒搅拌;⑵提高溶解的水温;⑶使固体变成粉末颗粒6、物质溶于水后,溶液的凝固点下降,沸点升高。

例1、冬天厨房中最易结冰的是(D )A、酱油B、米酒C、食醋D、水※水的凝固点比溶液的低例2、寒冬里,为什么水缸往往会冻裂,而装有腌制食品的水缸却不会冻裂?冰的密度比水小,等质量的水和冰相比,冰的体积大,所以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把水缸撑裂;腌制食品的水形成溶液,溶液的凝固点低,所以不易结冰。

中考化学——第九单元溶液基本知识点以及学习方法

中考化学——第九单元溶液基本知识点以及学习方法

中考化学——第九单元溶液基本知识点以及学习方法第9单元溶液1.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知识点的认识】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是这样的,所用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操作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签→入柜.其注意事项有以下六条:1.计算时,溶质的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质量=溶液体积×溶液密度,溶剂的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由于溶剂一般是水,且密度为1g/cm3,所以溶剂的体积和质量在数值是相等的.2.称量,称量包括称取溶质的质量和量取溶剂的体积;首先,用托盘天平(配用药匙)称量所需的溶质,倒入烧杯中;然后,用量筒(配用胶头滴管)量取所需的水,倒入盛有溶质的烧杯中.3.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溶质加速溶解.4.把配好的溶液装入细口瓶中,盖好瓶塞.5.标签上要注明溶液的名称和其中溶质的质量分数.6.放入试剂柜时,要注意标签向外.【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通过设置实验情景,让学生根据所学计算出溶质和溶剂的质量,选用适当的仪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或者是对某一配制过程和操作图示进行探究分析,并找出其中的错误、误差等等.并且,常以实验操作考试的形式来考查.当然,笔答题中也少不了他的身影,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探究题.中考的重点主要是考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的前三步、仪器的选用、实验操作及误差分析等等;另外,有时还会考查到将配好的溶液装入什么容器,所贴的标签上都包含什么信息等等.【解题方法点拨】要想操作或者解答好这类题目,就必须熟记配制的步骤、所用仪器、有关的误差分析和上面所列的六条注意事项等等.对于图文并茂的题目来说,既要阅读并理解好文意,又要仔细观察和分析图示信息;然后,根据所学的相关知识,将二者结合起来思考推断,即可得出正确的答案.2.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知识点的认识】如图所示:结晶是分离可溶性固体和水(或者两种可溶性且溶解度变化差别大的固体)的一种混合物分离的方法;它是根据固体物质从溶液里析出晶体的原理,通过蒸发或者降温的方法将其中的固体物质分离出来;因此,结晶方法分为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两种.蒸发结晶是指蒸发溶剂,使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继续蒸发,过剩的溶质就会呈晶体析出;它使用于分离可溶性固体和水的混合物.而降温结晶是指先加热溶液,蒸发溶剂成饱和溶液,再降低热饱和溶液的温度,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溶质就会呈晶体析出;它使用于分离两种可溶性且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差别大(即一种是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另一种是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小)的固体混合物.此时,需要注意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其具体内容有如下三条:1.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钾等.2.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如氯化钠等.3.极少数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氢氧化钙等.【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是通过设置相关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对晶体和结晶现象等相关问题的分析、推断、表达的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等.并且,经常它与'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溶解性的因素'、'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变化的规律'等关联起来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和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变化的规律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特别是,对结晶方法及其选用和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变化的规律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结晶的方法、原理等,以及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变化的规律等相关知识;然后,结合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联系溶解度曲线及其变化的规律等,根据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阅读、分析题意等,联系着生活实际,细心地进行探究、推理,最后,按照题目的要求,认真地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3.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知识点的认识】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就是指填写常用仪器的名称,根据仪器用途和实验选用常用仪器,以供实验所用.相对来说,这是比较简单的.例如,称量物质时,选用托盘天平(附助器材有药匙或镊子);量取一定量的液体时,选用量筒(附助器材是胶头滴管);等等.【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是通过设置实验、问题情景,让学生思考探究后,填写所用的仪器名称,或根据仪器用途和实验选用合适的仪器,以供实验所用.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探究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实验、问题情景的能力,以及书写仪器名称、判断对错或根据仪器用途和实验选用仪器的能力.【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然后,根据实验、问题情景信息,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实验图示等,细心地进行填写、选用或判断对错等.特别注意的是:在填写仪器名称时,书写要规范、工整,切不可使用错别字、不规范的字,等等.4.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知识点的认识】溶液的概念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由此可见,溶液是由一种或几种物质(即溶质)和另一种物质(即溶剂)两部分组成.但是,溶液不一定是由两种物质组成的,应该说是至少由两种物质组成;因为其中的溶剂虽然是一种,而溶质可以是多种的.溶液的特点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其中,均一性是指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和成分均相同(如一瓶溶液中,上下左右等各部分的密度都是一样的);稳定性是指在条件不变(即温度、压强等不改变,溶剂不蒸发等)的情况下,溶液中的溶质永远不会析出(即溶质与溶剂永不分离).【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设置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对溶液、溶质和溶剂的判定等相关问题的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等.这类题目常与'物质的溶解和结晶'、'溶液、溶质和溶剂的判定'、'常见的溶剂'、'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溶液、悬浊液或乳浊液'等联系起来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特别是,对溶液、溶质和溶剂的判定,以及溶液、悬浊液或乳浊液的区分是近几年中考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和理解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以及常见的溶剂,溶解现象、原理和溶解过程,溶液、悬浊液或乳浊液等相关知识;然后,根据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细致地阅读、分析题意等,联系着生活实际,细心地进行探究解答即可.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溶液的判定主要看其是否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对于溶液组成(即溶质、溶剂)的判定可以参考下面的口诀:'气固溶液液为剂,液液相溶多为剂.水多水少总为剂,不指溶剂水为剂'.其含义为:'气体、固体溶于液体中,液体是溶剂,气体、固体为溶质;液体和液体相溶时,量多的为溶剂,量少的为溶质;有水时,不管量多量少,一般把水看作溶剂;没有指明溶剂时,常把水记作溶剂.'5.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知识点的认识】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是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溶液质量是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之和.类推之得:溶质质量是溶液质量与溶剂质量之差,而溶剂质量是溶液质量与溶质质量之差.但是,溶液的体积等于溶液的质量除以溶液的密度,却不等于溶质的体积与溶剂的体积之和.对于溶液的判断,主要看其是否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对于溶液组成(即溶质、溶剂)的判断,可以参考下面的口诀:'气固溶液液为剂,液液相溶多为剂.水多水少总为剂,不指溶剂水为剂'.其含义为:'气体、固体溶于液体中,液体是溶剂,气体、固体为溶质;液体和液体相溶时,量多的为溶剂,量少的为溶质;有水时,不管量多量少,一般把水看作溶剂;没有指明溶剂时,常把水记作溶剂.'【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设置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等相关问题的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等.这类题目常与'物质的溶解和结晶'、'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常见的溶剂'、'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溶液、悬浊液或乳浊液'等联系起来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特别是,对溶液、溶质和溶剂的判定,以及溶液、悬浊液或乳浊液的区分是近几年中考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和理解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方法,以及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常见的溶剂,溶解现象、原理和溶解过程,溶液、悬浊液或乳浊液等相关知识;然后,根据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细致地阅读、分析题意等,联系着生活实际,细心地进行探究解答即可.另外,对于溶质、溶剂的判断来说,还可以根据溶液的名称来判定其中的溶质、溶剂.如果表达溶液的名称里含有两种物质的名称时,前者就是溶质,后者则为溶剂;如果表达溶液的名称里只含有一种物质的名称(即某某溶液)时,某某就是溶质,溶剂默认为是水(因为大多数溶液里溶剂一般都是水没有什么区别,但是溶质是不同的,所以为了区分开溶液,就把用溶质的名称来称呼溶液了).6.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知识点的认识】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如图所示:具体地说,乳化现象就是当两种不相溶的液体混合时,其中一种在表面活性剂(即乳化剂﹣﹣具有乳化作用,能使乳浊液稳定的物质;如洗涤剂、洗发精等)的作用下,以极小的液滴均匀悬浮在另一种液体中形成乳浊液的现象.其中的乳化剂所起的作用就叫乳化作用.【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设置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乳化现象或乳化作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区分溶解现象、原理和溶解过程的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等.这类题目常与'物质的溶解'、'溶解现象、原理和溶解过程'等联系起来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乳化现象或乳化作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特别是,对它与溶解现象、原理和溶解过程的区分方法和技巧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和理解乳化现象或乳化作用,以及溶解现象、原理和溶解过程等相关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细致地阅读、分析题意等,联系着生活实际,细心地进行探究解答即可.值得注意的是,经乳化作用形成的乳浊液,虽然稳定,且不再分层,但不是溶液.7.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知识点的认识】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它们区别就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能否继续溶解某种溶质.其特点除具有溶液的基本特性(即均一性、稳定性)外,还具有针对性(即它们只有针对某种溶质来说,才有意义;否则,就说不准是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了);例如,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的硝酸钾饱和溶液是针对硝酸钾来说,它是饱和溶液,而针对氯化钠等其它可溶性的物质来说,它可能是不饱和溶液.也就是说,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是不能再溶解的;但是,加入氯化钠等其它可溶性的物质是能够继续溶解的.【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设置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特点和区分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区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等.这类题目常与'物质的溶解和结晶'、'溶液的概念、组成和特点'、'溶解现象、原理和溶解过程'、'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等联系起来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并且,常在选择题中以判断对错的形式出现.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特点和区分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特别是,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针对性、区分方法和技巧,以及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的综合考查,是近几年中考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和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特点和区分方法,以及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针对性,溶解现象、原理和溶解过程,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等相关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细致地阅读、分析题意等,联系着生活实际,细心地进行探究解答即可.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说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都一定要指明'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并且,要针对某种溶质来说才可;否则,谈论溶液的'饱和'和'不饱和'是没有意义的.8.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知识点的认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如图所示:但是,还需要注意的以下4点:1.当采用上述相互转变方法中的改变温度的方法,来实现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变时,是针对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固体(如硝酸钾、氯化铵等)来说的.如果针对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固体(如氢氧化钙等)来说,上述相互转变方法中的升、降温度正好相反(即将上述相互转变方法中的升温改为降温,降温改为升温),才能实现相应的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变.2.当需要增加溶剂的量,来实现饱和溶液转变为不饱和溶液时,一定要按照需要的量来加,切不可过多(为了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3.当需要蒸发溶剂的量,来实现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时,一定要注意只是蒸发掉多余的溶剂,并且要求是恒温蒸发之.4当需要加入溶质的量,来实现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变时,一定要注意加入的溶质应该和原来的不饱和溶液中的溶质保持一致,切不可加入其它的和原来的不饱和溶液中的溶质不一样的溶质.【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设置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对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的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等.这类题目常与'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特点及其针对性'、'物质的溶解和结晶'、'溶解现象、原理和溶解过程'、'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等联系起来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并且,常在选择题中以判断对错的形式出现,还经常在填空题的里出现.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特点和相互转变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特别是,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变方法和技巧,以及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的综合考查,是近几年中考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和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方法,以及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特点及其针对性,溶解现象、原理和溶解过程,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等相关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细致地阅读、分析题意等,联系着生活实际,细心地进行探究解答即可.但是,一定要时刻关注'知识点的认识'中所强调的4点注意事项,以及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特别是,经常会考查特殊溶质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9.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知识点的认识】所谓溶液的浓和稀、溶液的饱和和不饱和是从两个不同角度来认识溶液的性质.要想弄清浓溶液和稀溶液跟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关系,首先要明确它们各自含义或概念等.其中,溶液的浓稀是指一定质量的溶液中含溶质的多少,多的则浓,少的则稀;而溶液的饱和和不饱和是指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能否再溶解某种溶质,能溶的为其不饱和溶液,不能溶的为其饱和溶液.例如,20℃时,100g水中溶解31.6g硝酸钾,所得溶液既是饱和溶液,又是较浓溶液;若将30g硝酸钾在此温度下溶解在100g水中,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但仍为较浓溶液.再如,在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0.00024gBaSO4,此时所得溶液显然很稀,但它却是饱和溶液;若取0.0002gBaSO4在此温度下溶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既是不饱和溶液,也是稀溶液.另外,对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固体物质来说,其高温时的不饱和溶液有可能比其低温时的饱和溶液的浓度要高;而对特殊溶质氢氧化钙等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固体物质来说,其低温的不饱和溶液有可能比其高温时的饱和溶液的浓度要高.由此可见,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也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当然,若同一温度下,同一种溶质溶解在同一种溶剂中,其饱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的浓度要高.【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设置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从两个不同角度来认识溶液性质的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等.这类题目常与'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特点及其针对性'、'物质的溶解和结晶'、'溶解现象、原理和溶解过程'、'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溶解性的因素'、'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等联系起来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并且,常在选择题中以判断对错的形式出现,还经常常在填空题的里出现.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特点,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特别是,对溶液的浓和稀、溶液的饱和和不饱和辨析、判断和相互关系,以及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和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的综合考查,是近几年中考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和理解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以及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特点及其针对性,溶解现象、原理和溶解过程,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和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等相关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细致地阅读、分析题意等,联系着生活实际,细心地进行探究解答即可.爱心提示:如果能根据具体的实例(如'知识点的认识'中所举的)来理解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以及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特别是,经常会考查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那么就会事半功倍了.10.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固体溶解度的概念【知识点的认识】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一般用字母s表示,其单位是克(符号为g).在未注明溶剂的情况下,通常溶解度指的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例如:在20℃时,100g水里最多能溶36g 氯化钠(这时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我们就说在20℃时,氯化钠在水。

2023年甘肃省中考化学一轮教材知识梳理复习---第九单元溶液

2023年甘肃省中考化学一轮教材知识梳理复习---第九单元溶液

(2)定义:洗涤剂能使植物油在水中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
珠,从而使油和水不再分层,所形成的乳浊液稳定性增强,这种现象称为乳化。
(3)常见除污方法及原理。
方法
溶解
乳化
作用
原理
举例
利用溶解原理,使污垢溶解于某
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渍;用酒精洗
些溶剂中,从而去除污垢
去试管中的碘
利用乳化原理,使乳化剂作用于
)Leabharlann A.蒸发溶剂20 gB.蒸发原溶剂的一半
C.加入2 g氯化钙固体
D.加入40 g20%的氯化钙溶液
知识点三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7.概念
一定温度
(1)饱和溶液:在
质不能继续溶解
还能继续溶解
溶剂
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

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2)不饱和溶液:在

下,向一定量

一定温度
污垢,发生乳化现象,从而去除
污垢
用洗涤剂洗去碗碟上的油渍;用洗衣
粉除去衣物上的油渍
化学
利用化学反应,使污垢与某些物
盐酸除去铁锈;用食醋除去水垢;用
变化
质发生反应,从而去除污垢
炉具清洗剂去除油污
▼[练对点一]
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
B.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
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①所有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质量(m)=溶液密度(ρ)×溶液体积(V)。
②饱和溶液:
溶解度
溶质质量分数=
×100%。
溶解度+100 g

中考化学-溶液专项复习

中考化学-溶液专项复习

2013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溶液及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考点扫描1. 溶液的定义、特征、组成及溶液的形成2.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浓溶液和稀溶液、乳浊液的乳化3.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4. 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及溶液的配制考点一溶液的形成1、悬浊液、乳浊液和溶液1).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特点:固液混合物,且不稳定,易分层。

如:黄河水,豆奶,石灰浆。

2).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特点:液液不稳定混合物,易分层。

如:色拉油滴入水中经振荡后而形成的水油混合物。

3).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特点:一种可长期稳定存在的分散体系。

它不一定是无色,但一般透明。

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注意:a、溶液不一定无色,如CuSO4为蓝色 FeSO4为浅绿色 Fe2(SO4)3为黄色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c、溶液的质量 = 溶质的质量 + 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 + 溶剂的体积d、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液体为溶剂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有水,水为溶剂,液体溶于液体无水,量多的为溶剂【例】下列各组中的物质混合后能形成溶液的是()A.碘晶体与酒精 B.硫酸钡与水C.煤油与水 D.氢氧化铁与水解析:煤油和水互不相溶则形成乳浊液;BaSO4和Fe(OH)3不溶于水,则形成悬浊液;碘晶体溶于酒精,即得碘酒。

解答:A【例】我们已经知道这样的事实:(1)食盐易溶于水,难溶于植物油;(2)硝酸钾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3)蔗糖在热水中溶解的质量比在等质量的冷水中溶解的质量多。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4)以上事实表明,固体物质的溶解能力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因素有关。

解析:此题给定生活中的实例,归纳总结影响固体物质溶解能力的相关因素。

2022年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题08溶液与溶解度-

2022年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题08溶液与溶解度-

专题08 溶液与溶解度考点归纳一、溶液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 一、 的 。

2.溶液的组成及其特征:溶液由 和 ,最常用的溶剂是 ;另外常用的溶剂还有 、汽油。

溶液的基本特征是 、 、 。

3.溶解过程:物质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种变化,一种是 过程,此过程热量,另一种是 过程,此过程 热量,氢氧化钠、 、生石灰等物质溶于水放热, 等物质溶于水吸热, 、蔗糖等物质溶于水温度不变。

4.乳化现象:洗洁精、洗发液等因为具有 作用,所以可去油污,它们使油类物质以细小的液滴的形态分散在水中,形成不易分层、比较稳定的混合物这种现象叫做 现象。

(用汽油洗掉油污是 作用,形成 ;用洗涤剂洗油污是 作用,形成 。

)5.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 ; 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的 。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方法:(对大多数固体物质)、减少溶质、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增加溶质、 、改变温度二、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1.溶质质量分数定义:定量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很多,化学上常用 来表示溶液的组成。

它是溶质与 溶液的质量之比。

2.其定义公式为: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质量溶质质量×100%。

3.变形公式:溶质质量= × ;溶剂质量= 的质量—的质量4.溶液的稀释问题(1)通过向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中加入水或蒸发水,改变其溶质质量分数,在此过程中,浓稀溶液中的质量不变。

(2)稀释前浓溶液质量×浓溶液=稀释后稀溶液质量× 稀溶液三、配制溶液(例如:配制50g16%的氯化钠溶液)1.步骤(1)计算;需要食盐克;需要水克;即42毫升。

(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食盐8g,用量取42毫升水。

(3)溶解;先将食盐放入烧杯中,然后将量取的水加入,并用不断搅拌。

(4)装瓶存放;将配好的溶液放入试剂瓶中,注意标签(注明药品的名称和)向外。

2022河北中考 化学:“溶液”知识点!

2022河北中考 化学:“溶液”知识点!

【才整理】 2022河北中考化学:“溶液”知识点!1. 溶液(1)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2)特征:均一性、稳定性(3)组成①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②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水是最常用的溶剂,汽油、酒精等也可以作溶剂2. 溶解(1)吸热:一些物质溶于水后,整个过程中溶液温度降低,如NH4NO3(或硝酸铵)固体(2)放热:一些物质溶于水后,整个过程中溶液温度升高,如NaOH 固体、浓H2SO4(3)吸放热不明显:多数物质溶于水后,整个过程中溶液温度变化不明显,如NaCl固体【注意】a. 氧化钙遇水放热是因为氧化钙与水反应放热b. 吸热、放热现象通常会引起密闭容器内压强的变化1. 乳化现象:洗涤剂等乳化剂能使植物油等在水中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从而使油和水不再分层,所形成的乳浊液稳定性增强,这种现象称为乳化2. 应用:利用洗涤剂的乳化作用清洗餐具上的油污等1. 概念(1)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2)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2. 判断依据(1)根据能否继续溶解该物质判断:在温度、溶剂的量不变时,继续向溶液中加入该物质,观察是否溶解,若不再溶解则为饱和溶液,反之,则为不饱和溶液(2)根据溶解的量判断3. 转化(1)对于大多数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2)对于Ca(OH)2等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注意】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同条件下的饱和溶液四、结晶1. 概念:溶质从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的过程2. 方法(1)蒸发结晶:通过蒸发溶剂的方法使溶质析出,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物质,如氯化钠(2)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通过降温的方法使溶质析出,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明显增大的物质,如硝酸钾五、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1. 溶解度(1)固体溶解度① 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② 影响因素内因: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外因:温度【多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NaCl(变化不大)、Ca(OH)2(降低)等除外】(2)气体溶解度① 概念: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② 影响因素内因: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外因:温度(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越小)、压强(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越大2. 溶解度曲线(针对固体溶质)(1)概念: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中考化学溶液知识点总结

中考化学溶液知识点总结

1.影响因素:影响溶解性大小的因素主要是溶质、溶剂的本性,其次是温
度(固体溶质)或温度和压强(气体溶质)等。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一般随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2
海川教育 ------李老师
中考化学考点之溶液
姓名:
年月 日
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其中变化较大的如硝酸钾、变化不大的如氯化钠,但
氢氧化钙等少数物质比较特殊,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反而减小。
年月 日
2 . 乳化现象: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
这些细小的液滴能随着水流走,这个现象叫乳化现象

3.乳化作用在生活中的应用
①洗涤:用乳化剂(洗涤剂)可以将衣服、餐具上的油污洗掉。
②生活中常用的乳化剂:肥皂、洗洁精
【技巧 】乳化作用如何判别?
乳化作用是将大颗粒的物质变为小颗粒的物质,与溶解有本质的区别、
为溶剂。
二、溶液的基本特征
①均一性 :指溶液形成以后,溶液各部分的组成、性质完全相同。如溶液
中部分的浓度、密度和颜色完全一样。
②稳定性 :外界条件不变是溶液长期放置,溶质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③是混合物 。
【规律】 溶液的判别
(1) 澄清透明不代表是无色的。
(2) 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
如硝酸钾
②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小,表现在曲线坡度比较平,如氯
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 理解要点 】
①条件:在一定温度下。 不指明温度,溶解度没有意义。
②标准: 在 100g 溶剂 。比较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必须要等量溶剂。
③状态:达到 饱和 时。
④单位: 以克为单位 。
【 例题 】对照溶解度概念分析“ 36 g 食盐溶解在 100 g 水中,所以食盐的

专题 13溶液与溶解度曲线-中考化学重难点复习精讲精练(上海专用)(原卷版)

专题 13溶液与溶解度曲线-中考化学重难点复习精讲精练(上海专用)(原卷版)

专题溶液与溶解度1.理解溶液、饱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并进行溶解度的相关计算2.能够对溶解度曲线综合题进行准确分析知识点一溶液1.分散系悬浊液:_________不溶于水,例如黄河水、果粒橙、咖啡、豆浆、石灰浆(石灰乳)。

浊液乳浊液:_________不溶于水,例如牛奶、油水混合物等。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溶液溶剂: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水、汽油、酒精、苯等)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_________ 叫做溶液。

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2.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在这种溶剂里的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在这种溶剂里的不饱和溶液。

注意:某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对其他溶质并非饱和。

判断方法: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注意:①Ca(OH)2和气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②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_________4.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①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②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③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的浓度要高。

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降温、蒸发溶剂、加溶质升温、加溶剂【典型例题】例1.(2022年上海市长宁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属于悬浊液的是A.自来水B.纯净水C.粗盐水D.矿泉水例2.(2022年上海市浦东新区6月线下中考二模化学试题)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麻油B.蔗糖C.淀粉D.牛奶例3(不定向)(2022年上海市崇明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有关水与硝酸钾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水时,连接正极一段产生的是氧气B.水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C.硝酸钾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少量氯化钾D.硝酸钾溶液均一、稳定、透明知识点二溶解度1. 固体的溶解度(1)溶解度的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克数。

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题八水与溶液

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题八水与溶液

3. 硬水软化方法:生活中用________煮__沸,实验室或工业上 用________的方蒸法馏软化硬水。
4. 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浪费肥皂,衣服洗不干净; 锅炉容易结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 还易使管道变
形甚至引起(yǐnqǐ)锅炉爆炸。
2021/12/9
第六页,共三十页。
知识梳理
三、水的净化(jìnghuà)、污染与防治

(3)最后求出所需水的质量,并换算成水的体积
所需水的质量=
m(稀溶液 -
) (róngyè)
m(浓溶液)
2021/12/9
第十三页,共三十页。
知识梳理(shūlǐ)
七、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实验
• 1. 托盘天平的使用
(1)使用方法:称量前“调零”,称量时“左物右码”
取砝码时用镊子。
(2)注意事项:
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
2021/12/9
第十二页,共三十页。
知识梳理(shūlǐ)
六、溶液稀释的计算
• 3. 由浓溶液配制(pèizhì)稀溶液时的计算依据
(1)依据: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稀=溶液中溶
质的质量(选填 “>”“<”或“=” )。
(2)再利用密度,将浓溶液的质量换算成体积。
(换算公式:V=
偏小?哪些情况会偏大?
①药品不纯;②溶解时NaCl洒落或纸片上残留少量NaCl;
③在使用游码的情况下,药品、砝码放反;④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⑤溶解时,用的烧杯内有水;⑥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⑦向烧杯中倾倒量取的水时,洒在外面;
⑧砝码生锈(锈仍在砝码上);⑨装瓶时,洒出一部分溶液。
(1)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有
使难溶性杂质沉降下来,并与水分层 把液体与难溶性的固体分离开 利用物质的吸附作用,吸附难溶性杂质、异味和色素 通过加热的方法使水变成水蒸气后冷凝成水

中考初三化学溶液复习知识点

中考初三化学溶液复习知识点

中考初三化学溶液复习知识点一、溶液(一)溶解1、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的过程,叫物质的溶解,物质溶解后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悬浊液、乳浊液、溶液都是混合物,悬浊液静置后易沉淀,乳浊液静置后易分层。

3、溶液的特征。

均一性: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

稳定性:若外界条件不变,溶液可以永久存在。

透明:由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为单个分子、离子,肉眼不可见,也不阻碍光线透过,所以溶液透明。

注:①溶液可以有不同的颜色,溶液中有Fe2+呈浅绿色,有Cu2+呈蓝色,有Fe3+呈黄色,有MnO4-呈紫红色。

②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

4、物质在形成溶液过程中常伴有热量的变化,有些物质溶于水,能使溶液温度升高,如氢氧化钠(NaOH)等,有些物质溶于水导致温度降低。

如:硝酸铵(NH4NO3)等。

5、加快物质溶解速度的方法有:⑴加热(或升温);⑵搅拌(或振荡);⑶将固体研成粉末。

(二)溶液的组成1、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

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2、溶剂: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叫溶剂。

溶剂通常为液体,常见的有水、酒精、汽油等。

⑴气体、固体溶于液体时,气体、固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

⑵两种液体互溶时,通常认为量多的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

但当液体和水互溶时,一般把水作为溶剂,另一种液体作为溶质。

⑶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液中,有时做溶质,有时做溶剂。

如碘酒中,酒精是溶剂,而在酒精的水溶液中,酒精又作溶质了。

⑷若没有指明溶剂,一般指的是水溶液。

3、常见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溶液名称溶质溶剂石灰水氢氧化钙Ca(OH)2水H2O盐酸氯化氢HCl水H2O碘酒碘I2酒精C2H50H4、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5、溶质的质量分数(1)定义: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值叫做溶质的质量分数。

(2)数学表达式溶质质量分数(①)(3)理解:①溶质的质量分数只表示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并不代表具体溶液质量和溶质质量。

最新中考化学大一轮单元总复习 第九单元 溶液 课件

最新中考化学大一轮单元总复习 第九单元 溶液 课件
溶液质量
其中,溶液质量=____溶__质___质量+____溶__剂___质量
2.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见【实验突破 强化探究力】 ) 3.有关溶液稀释或浓缩的计算:
常见方法
计算依据
溶液的 稀释
加水稀释
加水稀释前后,溶液中溶 质的质量不变
①原溶液中的溶质与后加
溶液的 浓缩
①添加溶质; ②蒸发溶剂
65 6.5 g x 9.8 g 9.8 g 100% 19.6%
98 x
50 g
答: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
【一例一练】(2020·江西中考)“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活 动产生的废液中含稀盐酸,需先测定其溶质质量分数后进行处理。(杂质不参 加反应) (1)实验时需配制50 g 5%的氢氧化钠溶液,若用氢氧化钠固体和水来配制, 则需称量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___2_._5___g。
溶解度 100 g
3.两种溶液混合,所得溶液的质量等于两种溶液质量之和,但所得溶液体积不
等于两种溶液体积之和。
考点研磨·提升审题力
考点一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 【典例1】 (2020·扬州中考)KNO3与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程度比KNO3的大
化学 利用化学反应,使污垢与某些 盐酸除铁锈;利用纯碱或氢氧 变化 物质发生反应,从而去除污垢 化钠除去油烟机上的油污
【微提醒】 1.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CuSO4溶液为蓝色。 2.一种溶剂里可以溶解多种溶质。 3.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 4.溶质溶剂的判断: 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液体为溶剂;液体溶于液体,若溶剂为水,则水为溶 剂;若无水,则量多的为溶剂。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溶液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解度考点测试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溶液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解度考点测试

《溶液、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解度》专题班级 姓名 学号一、知识梳理 1. 溶液的形成 (1)溶液:①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 的、 的混合物。

②组成:溶质: 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溶剂: 的物质, 是最常用的溶剂,汽油和酒精也可以作溶剂。

③特征: 性、 性、 物。

(2)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①放热:有些物质在溶解时使溶液温度升高,如 (固)、 (液)等。

②吸热:有些物质在溶解时使溶液温度降低,如 (固)等。

③吸放热不明显:有些物质在溶解时无明显的温度变化,如 (固)等。

(3)乳化:①乳浊液:一种液体以 形式分散到另一种不相溶的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如牛奶和豆浆。

乳浊液不 ,静置后会分层。

②乳化剂:能使乳浊液 性增强的物质。

③乳化现象:洗涤剂等乳化剂使植物油在水中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成大的液滴,从而使油和水不再分层的现象。

其中洗涤剂所起的作用叫 作用。

注意:用乳化剂去油污是利用了乳化剂的 作用;用汽油洗去衣物上的油渍用的是 原理;用氢氧化钠去油污利用的是 。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定义:在一定 下,一定量的 里, 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判断:①若有未溶解的溶质(充分搅拌后),则该溶液一定为该溶质的 溶液。

②若无未溶解的溶质,保持温度、溶剂的量不变,向溶液中 ,若 ,则为该溶质的饱和溶液,反之则为不饱和溶液。

(3)相互转化: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2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4)结晶:①定义:从溶液中的过程。

②方法:蒸发结晶:适用于所有溶质的溶液,特别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物质,如NaCl。

降温结晶(冷却):只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的物质,如KNO3。

3.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1)溶解度①概念:在一定下,某固态物质在 g溶剂里达到状态时所溶解的。

②影响因素:内因:、本身的性质;外因:温度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如KNO3。

2024年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题四常见的溶液中考命题9溶液的形成和乳化现象

2024年中考化学总复习专题四常见的溶液中考命题9溶液的形成和乳化现象

都是溶液,如水,故 A 错误。B.硝酸铵溶于水会吸收大量的热,故 B 错误。C.汽油
能溶解油污,汽油除油污是溶解原理;洗涤剂对油污有乳化作用,原理不同,故 C
错误。D.白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醋酸能与水垢反应,因此生活中可用白醋除去水
壶中的水垢,故 D 正确。
第9页
返回层目录 返回目录
中考命题9 溶液的形成和乳化现象
专题四 常见的溶液
中考·化学
第一部分 知识专题
专题四 常见的溶液
中考命题9 溶液的形成和乳化现象
第1页
返回总目录
中考命题9 溶液的形成和乳化现象
中考·化学
考题分层刷 学霸睿智涂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第2页
返回目录
中考命题9 溶液的形成和乳化现象
中考·化学
1.判断某液体是不是溶液,一般从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三个方向来 判断,均一稳定的液体并不一定是溶液,溶液并不一定是无色的。[T7-B]
第10页
返回层目录 返回目录
中考命题9 溶液的形成和乳化现象
中考·化学
8.[2022 重庆]王亚平在太空做了油和水“难分难舍”的神奇实验:她用力摇 晃装有油和水的瓶子,让油水充分混合、静置,发现油水不分层。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太空中水不能作溶剂 B. 在地面油水混合物会产生分层现象 C.在不同环境中同一实验可能现象不同 D.在地面向油水混合物中加入洗涤剂会产生乳化现象
第3页
返回目录
中考命题9 溶液的形成和乳化现象
中考·化学
1.[2023 广西]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 A.白糖 B.白酒 C.白醋 D.花生油

九年级下化学溶液知识点

九年级下化学溶液知识点

九年级下化学溶液知识点
九年级下化学溶液的知识点包括:
1. 溶液的定义: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均匀混合物。

2. 溶解度: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体积溶剂中能溶解的溶质的最大量。

3. 饱和溶液:溶解度达到最大值的溶液称为饱和溶液。

4. 浓度: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或体积与溶液总质量或总体积的比。

5. 质量分数: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液总质量的比。

6. 体积分数:溶液中溶质体积与溶液总体积的比。

7. 摩尔浓度:溶液中溶质物质的摩尔数与溶液的体积之比。

8. 离子浓度:溶液中离子的浓度。

9. 溶解过程:溶质分子或离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

10. 溶剂的种类:常见的溶剂有水、酒精、醚等。

11. 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一般来说,固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12. 溶解度与压力的关系:固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一般与压力无关,而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随压力升高而增大。

13. 溶解热:溶解质在溶剂中溶解时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14. 溶解度曲线:描述溶解度随温度或压力变化的曲线。

15. 溶液的稀释:向已有溶剂中加入一定量的溶质,使溶液体积增加,浓度减小的过程。

这些是九年级下化学溶液的主要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浓溶液中考知识点总结

浓溶液中考知识点总结

浓溶液中考知识点总结一、溶解度和浓度1. 溶解度:溶解度是指单位温度下单位溶剂中所能溶解的最大溶质量。

通常用溶质在100g溶剂中的质量(g)表示。

2. 饱和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当向溶液连续加入溶质,直至不再溶解为止时,所得到的溶液称为饱和溶液,此时的溶解度为饱和溶解度。

3. 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溶解度与温度有关。

通常情况下,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温度降低,溶解度减小。

4. 密度与浓度:溶液的密度和浓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浓度指的是单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或体积的比例,而密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的质量。

5. 浓度的表示:一般情况下,溶液的浓度可以用质量分数、体积分数、摩尔浓度、体积浓度等多种方式表示。

二、稀释和浓缩1. 稀释:将浓溶液加入适量的溶剂,使浓溶液中的溶质分子减少,达到减淡的目的。

2. 浓缩:将溶质分子相对增加,使得溶液中的溶质浓度增大。

3. 稀释和浓缩计算:对于已知浓度的溶液,可以通过加入适量的溶剂或者蒸发溶剂实现稀释和浓缩。

计算过程需要注意溶质的质量或者物质的摩尔数守恒。

三、溶液的制备和处理1. 溶液的制备方法:通常包括物质溶解、稀释和浓缩,也可采用溶液稀释、溶质稀释和加入溶剂等操作。

2. 溶解度曲线:对于某些物质,其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可以通过溶解度曲线表示,可以用来预测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变化。

3. 溶液的过滤和结晶:对于不溶于溶液中的杂质,可以通过过滤操作将其分离出来;对于易结晶的溶质,可以通过结晶操作将其从溶液中析出。

四、浓溶液的性质和应用1. 导电性:浓溶液中含有大量游离离子,因此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2. 溶解热:溶解过程中,可能伴随有热的吸收或释放。

3. 溶液的酸碱性:浓溶液中的酸碱性可以用pH值来表示,也可以通过酸碱中和反应进行测定。

4. 浓溶液的应用:浓溶液在化工生产以及药品、化妆品、食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掌握浓溶液的制备、性质和处理方法对于相关行业的生产工艺具有重要意义。

五、实验操作技巧1. 溶解操作:在制备浓溶液时,需要注意溶质的加入速度、搅拌的时间和力度,以及温度的控制等操作细节。

溶液的酸碱度(pH)-中考化学高分知识点总结

溶液的酸碱度(pH)-中考化学高分知识点总结

1
2
3
4
◆中考题汇◆

◆中考题汇◆

◆中考题汇◆

◆中考题汇◆
✓ ✓
◆中考题汇◆

◆中考题汇◆

◆中考题汇◆

去掉步骤二, 不能用蒸馏水润湿pH 试纸
◆中考题汇◆

◆中考题汇◆

◆中考题汇◆

◆中考题汇◆

◆中考题汇◆

◆中考题汇◆

◆中考题汇◆
氧化或氢钙, 或 Ca(OH)2 ]
用熟石灰改良 酸性土壤(或用熟石灰处理硫酸厂废水等)
考点5 在一定pH的溶液中物质或离子的共存

考点5 在一定pH的溶液中物质或离子的共存
考点5 在一定pH的溶液中物质或离子的共存
考点6 有关pH的综合知识

考点6 有关pH的综合知识
考点6 有关pH的综合知识
考点7 与反应过程中pH变化有关的计算
考点7 与反应过程中pH变化有关的计算
考点7 与反应过程中pH变化有关的计算
备考勤演练
中考题汇 考点1 pH与物质酸碱性的关系
考点2 pH的估测或测定
考点3 溶液的pH变化及其曲线
考点4 pH与人类生活和健康、农业生产的关系
考点5 在一定pH的溶液中物质或离子的共存
考点6 有关pH的综合知识
考点7 与反应过程中pH变化有关的计算
模拟题汇
第一部分 热点考点专题突破
第3讲 溶液的酸碱度(pH)
考题深解读
考点1 pH与物质酸碱性的关系 考点2 pH的估测或测定 考点3 溶液的pH变化及其曲线 考点4 pH与人类生活和健康、农业生产的关系 考点5 在一定pH的溶液中物质或离子的共存 考点6 有关pH的综合知识 考点7 与反应过程中pH变化有关的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液知识点
【考点梳理】
一、溶液的形成
1. 溶液的组成
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组成⎩⎨⎧的物质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2. 溶液的特征
均一性:指溶液内各部分的浓度和性质都相同
稳定性:指条件不变时,溶质、溶剂不会分离
注意:它不一定是无色,但一般透明
二、溶解热现象
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溶液的过程,叫物质的溶解。

它有溶解和水合两个过程。

溶解热现象⎪⎩⎪⎨⎧=溶液温度升高扩散吸热<水合放热溶液温度不变
水合放热扩散吸热溶液温度降低扩散吸热>水合放热
------------------
三、乳浊液和乳化现象
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特点:液液不稳定混合物,易分层。

如:色拉油滴入水
中经振荡后而形成的水油混合物。

乳化现象:油难溶于水,但在油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一些洗洁精,振荡后,油能以小液滴的形式均匀
的悬浮于水中,这种现象称为乳化现象。

衣服、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入洗涤剂水洗掉就
是这个道理。

四、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 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还能
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 转化方法:
①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的方法
降温(也有例外,如:气体及熟石灰)、蒸发溶剂、加入溶质
②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的方法
升温(也有例外,如:气体及熟石灰)、加溶剂稀释
3. 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
①有不溶物,一定是饱和溶液;
②无不溶物,向溶液中加入少量原溶质,如果不能再溶解则说明原溶液为饱和溶液,如果还能再溶解
则说明原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五、溶解度
1.固体的溶解度
在一定的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 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不指明溶剂,则溶剂是水。

(1)准确理解这个概念,必须抓住以下关四个要素:
“一定温度”──条件; “100 g 溶剂”──衡量标准;
“饱和状态”──对溶液的要求; “溶解的质量”──溶解度单位是“克”。

(2)影响固体的溶解度因素:①溶质、溶剂的性质;②温度
2.
3. 气体的溶解度
(1)气体的溶解度是指在压强为1.01 kPa 和一定的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
气体的体积。

(2)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
①温度: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②压强: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
(3)应用实例
①夏天打开汽水瓶盖时,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减小,会有大量气体涌出。

②喝汽水后会打嗝,是因为汽水到胃里,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

4. 溶解度曲线
①概念: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情况的曲线。

②表示意义:
点:曲线上的点:该点所示温度下的溶解度
两曲线交点:两物质在该点所示温度下溶解度相等
线: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
六、溶质的质量分数
1. 计算公式: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100% (在0~100%之间)
2. 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一般步骤:计算、称量、溶解、装配存放
七、混合物的分离
1. 过滤法:适用于除去液体中混有的不溶性固体杂质。

例如,粗盐的提纯基本操作有:溶解、过滤、蒸发。

2. 结晶法
蒸发结晶:如夏天海水晒盐
冷却热饱和溶液:如冬天捞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