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器的主要纹饰和特点
汉代古玉工痕特征
汉代古玉工痕特征
汉代古玉工痕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纹饰风格:汉代玉器纹饰多采用阴刻线,线条粗犷有力,表现出独特的风格。
其中,“汉八刀”是汉代玉器工艺的代表,采用简练的线条进行刻划,刀法刚劲有力,无崩裂状和刀痕之迹。
2. 游丝毛雕:汉代玉器中常见的工艺,其线条细如毛发,连续不断,如一气呵成,具有细、绵、长、飘、劲、灵动等特征。
这种工艺多用于玉人的头发和衣服褶皱处,使其更加生动逼真。
3. 钻孔工艺:汉代玉器的钻孔工艺十分成熟,钻头普遍为铁制,使得玉器的孔洞可以打得十分直。
同时,汉代玉璧的外廓也采用大口径金属管琢磨,使玉璧更加圆整。
4. 雕刻工艺:汉代铁制砣具广泛应用于玉雕的各个方面,使得阴刻、浮雕、镂雕、圆雕等纹饰加工工艺得到进一步发展。
汉代玉器上的夔龙纹、云纹、卷云纹、谷纹、蒲纹、涡纹、乳丁纹等都是采用各种雕刻工艺结合雕琢而成。
5. 磨制工艺:汉代玉器的磨制工艺相当精细,玉器表面光滑细腻,棱角琢磨圆滑,细线条的刻道有毛道和跳刀的痕迹。
同时,汉代玉器中常出现一种名为“游丝毛雕”的工艺,其线条连续不断,具有极强的动感。
总体来说,汉代古玉工痕特征反映了当时玉器制作工艺的高度发
展,同时也为后人提供了珍贵的文物信息和历史资料。
中国古代玉器
中国古代玉器第一章、中国古代玉和玉器一、中国古代玉:1863年,法国地质矿物学家德莫尔,根据传到欧洲的清代乾隆朝玉器,进行物理化学实验,结果表明,玉材有两种,即角闪石和辉石类。
1、角闪石亦称软玉,包括透闪石和阳起石,硬度为莫氏6-6.5度,比重2. 55-2.65,其主要成分是硅酸钙的纤维矿物,属于角闪石的一种。
其中以新疆和阗所产的一种透闪石之类的玉石最为有名。
角闪石的色泽较近于油脂的凝脂美,纯者色白,俗称羊脂玉,细腻温润,非常名贵,经济价值极高。
又因角闪石含有少量氧化金属离子而呈现青、绿、黑、黄等色或杂色。
2、辉石类亦称硬玉,因翠绿者质地最佳,在中国又有翡翠之雅称。
缅甸是翡翠的主要出产国,清代乾隆时期流入中国,其中含有铬镍元素的呈现绿色,称之为“翠”;含有铁元素的呈现黄、红色,称之为“翡”,如果在同一块玉石由红、绿、紫三色组成,则称为“福禄寿三星”或“桃园三结义”。
其硬度为6.75-7度,比重3.2-3.3。
辉石类则以硅酸钠和硅酸铝为主,有隐约的水晶状结构,质地坚硬,密度较高,具有玻璃的光泽,清澈晶莹。
翠绿色、苹果绿、雪花白、娇嫩的淡紫色,都是辉石类的典型色泽。
3、在中国古籍上所指的玉并不是确切的矿物学的名称,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阐释“玉”为:“玉,石之美,有五德者,润泽以温,仁之方也(温和滋润具有光泽,表明玉善施恩泽,富有仁爱之心),鳃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玉有较高的透明度,从外部可以看出来其内部具有的特征纹理,表明玉竭尽忠义之心),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如果敲击玉石,会发出清亮悠扬悦耳的声音,并能传到很远的地方,表明玉具有智慧并传达给四周的人),不挠而折,勇之方也(具有极高的韧性和硬度,表明玉具有超人的勇气),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有断口但边缘却不锋利,表明玉自身廉洁、自我约束却并不伤害他人)”。
“五德”之说是儒家对玉理念的高度概括,也把玉赋予了人格化的魅力。
二、中国古代玉器:西汉扬雄在《法言》中阐述说:“玉不雕,屿璠不作器。
古玉器的主要纹饰
古玉器的主要纹饰纹饰是古玉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古玉器常以纹饰命名,如"谷璧"、"蒲璧",只有认识纹饰才能正确辨别器物。
另外,纹饰的特征及变化极具时代特点,掌握纹饰可以帮助判别器物的年代和真伪。
某些纹饰还具有专属性,可用来推测玉器主人的身份,如龙凤图案往往为皇帝、皇后专用。
1.谷纹(豆芽纹、逗号纹形态像发芽的种子,故得名“谷纹”。
其特征是一个圆点带个小尾巴。
五谷杂粮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这种纹饰表达了祈求五谷丰登的愿望。
2.蒲纹是由两组或三组平行线交叉组成的编织纹,古代早期的人们常常是席地而坐,即坐在用蒲草编织的席子上,琢刻蒲纹表达了人们对于安居乐业的向往和祈求。
3.乳丁纹即在玉器表面琢刻突出的圆点代表“乳头”,往往许多个整齐地排列或是琢在蒲纹交叉线构成的交叉点上。
乳头既是母亲的象征,更是养育子孙的象征,乳丁纹蕴涵着祈求子孙满堂、人丁兴旺的含义。
4.云纹:是刻画天上行云的纹饰。
古人耕种全靠雨露滋润,无云便无雨,无雨则无谷。
所以,古人由求雨转为敬云,琢刻云纹一则敬天,二则求雨,最后变为纯粹的装饰纹。
5.雷纹:是一种方形环绕的纹饰,在青铜器上的运用多于玉器。
6.弦纹(弧线纹)常由两条平行的弧线组成一条弦纹,往往用于圆柱状或圆筒状柱体的表面。
7.陶纹(绳纹):由两股或三股绳索纹绞在一起的形状,一般多用于圆形器物的边沿。
这种纹饰在古代陶器上出现最多,故名“陶纹”。
明清时的玉手镯也有绳纹状的。
8.螭纹(蟠螭纹)是龙纹的前身,有人称之为“螭龙”,即头上无角、四只脚、一条毛尾的爬行动物,多带有想象的成分。
盘曲成半圆形或近圆形的螭纹称为“蟠螭纹”。
9.虺纹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剧毒小蛇,有时头尾两端个有一个头(即两头蛇),若很多虺盘绕在一起,则称为“蟠虺纹”。
10.夔龙纹和龙纹玉器上最早出现的龙纹是“夔纹”,夔是古代传说中的无角一足的奇异动物,多为阔口大首,弯曲起伏的身躯和一只足,商周时大量在青铜器和玉器上使用。
中国古代玉器(二)
(10)打眼: 打眼类似打钻,用桯钻和管钻 工具进行。
打 眼 图
木 碢 图 、 皮 碢 图
(11)清底上光: 木碢、皮碢是玉器制作最后的工序, 此工序所使用的碢具,是采用质地 致密、强韧的木料、皮料、干葫芦 等,配合极细的解玉砂进行打磨和 抛光。
(三)制玉方法
1、切割 切割玉料的工具有软性线具、砣具 和片状工具,每种工具的切割痕迹 都不一样。 (1)软性线具切割 软性的线状工具流行于新石器时代 晚期,常用来切割与镂空。
管 钻 孔 芯
玉 琮 孔 内 错 位 台 痕
齐家文化玉料上留下的管钻痕迹
心 料 对 钻 错 位 示 意 图
三、古玉的造型制作——形
(一)蹄形器
蹄形器是新石器时 代红山文化特有的 器物,造型上大下 小,中空无底,上 端作椭圆形斜口状。
未完工蹄形器
蹄形器 切磨外形 器缘打孔 沿边拉切 取料成形
(二)琮形器
琮形器盛行于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红山文化、齐家文化等区域 。
方形玉料
打孔取心
去角为圆
成形玉琮
未完工玉琮
琮 心 玉 料
玉 琮
(三)璧形器
玉璧
未完工玉璧
玉璧边料使用示意图
出 廓 璧 战 国 晚 期
(四)璜形器
璜形器是弦月形的器物,盛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到西周,呈上弦月的 是玉璜。春秋时期,玉璜倒向使用,并在中间加一穿孔,成为下弦月 形的玉珩。 璜形器的制作方法有三种: 1、成形对开法制作玉璜
清 早玉 期蝠 寿 桃 血佩 沁
玉镯
明 大红袍
玉蝉 明 水银沁
玉蝉 清 钉金沁
(二)出土特征
长期埋入墓葬里的玉 器,一方面受到地理 环境的影响,一方面 与其它的器物相接触, 出土时的现象与未入 土的玉器不同,这种 出土时所具有的各种 特征,俗称“生坑”。 常见的出土特征有附 着物、白化、玻璃光 等。
历代古玉器总体特点特征
历代古玉器总体风格特征一、玉器孕育阶段--距今5000年前玉器总体风格特征1、品种数量各文化遗址都有玉器出土,仰韶和大溪文化遗址较少。
工具:刀、铲、斧、凿、锛、镞等。
饰玉:璧、璜、环、玦、镯、珠、管、坠、耳珰、指环、笄、鱼形饰等。
礼仪玉器:玉龙、玉鹰、玉人、大型玉钺等。
★各地都有玉璜、玉玦出土。
◆各地都有相当数量的饰玉出土。
▲北方以玉制工具为多,南方以饰玉为多。
◆凌家滩出土玉器丰富而独特。
2、玉质(玉材)多为当地所产,玉石不分。
北方:以岫玉为多,其次有墨玉、青玉(非和田玉)、玉髓、煤精。
黄河中下游:绿松石、水晶、粗质玉。
长江下游:透闪石玉、阳起石玉、蛇纹石玉、石英岩玉、玛瑙、玉髓、水晶、煤精、莹石、石质、粗质玉。
3、纹饰和工艺因生产力低下,琢玉工具不锋利,故:●器形简单、多小型化。
○工艺粗糙,仅琢磨打光,常见砣切痕、对钻孔▲一般光素无纹。
纹饰简单、朴实。
新石器时代:青玉玉斧新石器时代:玉环(素面,面不平,边不圆,有切痕)新石器时代: 玉管串项饰(北阴阳营文化,代表当时的工艺,玉质不好)凌家滩文化遗址发现于1985年,位于安徽省巢湖市含山县铜闸镇西南约10公里的凌家滩自然村。
遗址面积约75万平方米。
1、品种丰富、数量多。
已发现上千件玉器,主要类型有:工具:以钺为主,其次有斧、铲。
礼仪玉器:仪仗器:大型玉钺、戈、玛瑙玉斧等。
礼器:玉龙、玉鹰、玉人、玉龟、长方形玉片等。
饰玉:玉璜、玉璧、玉玦、耳珰、玉镯、玉管串、玉扣、玉冠状饰、玉喇叭形饰等。
2、玉质品种较丰富,以透闪石玉为主。
还有:石英岩玉、玛瑙、玉髓、蛇纹石玉、水晶、煤精、石质(粉砂岩、凝灰岩、流纹岩等)3、纹饰工艺★造型:较丰富、简洁,用阴刻线琢出动物、人物的头部。
出现第一龙、玉璜造型多样。
★纹饰:多数为素面,少数用阴刻线或阳线装饰。
★工艺:较原始。
常见砣切痕迹、对钻孔;圆度不好、厚度不均。
玉龙:鸡骨白色,透闪石玉玉鹰:鸡骨白色透闪石玉座姿玉人:鸡骨白色透闪石玉玉钺:仪仗器,透闪石玉(不细腻)砣切痕迹玉钺:仪仗器,水草玛瑙凌家滩出土石戈: 仪仗器,凝灰岩质石钺(工具):肉黄色凝灰岩质石凿(工具)粉砂岩质石锛玉冠状饰:鸡骨白色透闪石玉双虎首玉璜:饰玉,透闪石玉素面玉璜:饰玉,透闪石玉玉镯:石英岩玉,饰玉,圆度好玉璧:饰玉,砣切痕迹,对钻孔成熟阶段的玉器--中国玉器发展的第一个高峰这一时期为距今5000-4000年前后,即新石器晚期。
各个时期玉器的时代特征和艺术风格
各个时期玉器的时代特征和艺术风格玉器是中国古代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艺术的重要载体之一、不同时期的玉器在形制、纹饰、工艺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风格。
以下将就不同时期的玉器的时代特征和艺术风格进行介绍。
1.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是中国古代玉器发展的起始阶段。
这个时期的玉器还处于简单的器物阶段,主要有简单的玉石饰品和工具。
形制上以原石为主,工艺简单,纹饰较为简约。
代表性玉器有龙山文化时期的龙山玉,其形制多为片状或棱角状,纹饰以动物形象和几何图案为主。
2.商代:商代是中国古代玉器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玉器工艺技术达到峰值的阶段。
商代玉器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用于祭祀的玉器,一类是用于个人佩戴的饰品。
祭祀玉器多为玉璧、玉琮、玉钺等,形制规整,工艺精美。
个人佩戴的玉器则有玉环、玉佩等,形制较为灵活,纹饰多样,常见的纹饰有神采飞扬的神兽、人物、云纹等。
3.周代:周代是中国古代玉器艺术形式丰富多样的时期。
周代的玉器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宗庙祭祀所用的玉器,一类是王室贵族所佩戴的玉器。
宗庙祭祀的玉器主要有玉璜、玉圭等,形制大气庄重,纹饰中多以神兽为主。
王室贵族的玉器则以玉佩、腰带玉等为主,形制精美,纹饰优雅,常见的纹饰有龙纹、凤纹等。
周代的玉器既注重实用性,又注重艺术性,工艺技术较为成熟。
4.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玉器艺术发展的高峰期。
这个时期的玉器形制丰富多样,纹饰繁复精细。
玉器的形状有玉瑗、玉琮、玉環等,纹饰以神兽、人物、花纹等多样化为主。
战国时期的玉器工艺更加精湛,常见的工艺技法有云纹雕、阴刻、掐丝等。
此外,春秋战国时期还有一种特殊的玉器形式,就是“帝王玉器”,以玉璜和玉板为代表,形制独特,线条优美,纹饰复杂。
5.秦汉时期:秦汉时期的玉器主要以玉佩、璧等为主。
秦代的玉器多以龙纹、凤纹等神兽的纹饰为主,形制较为庄重,线条简洁。
而汉代的玉器多以人物、动植物的纹饰为主,形制比较灵活,纹饰繁多。
秦汉时期的玉器工艺技术达到了一个高峰,特别是汉代的玉器工艺更加精湛,不仅纹饰繁复,还注重雕刻的细节和表现力。
玉中有六大礼器,玉璧、玉琮、玉圭、玉琥、玉璋、玉璜你熟悉那个
玉中有六大礼器,玉璧、玉琮、玉圭、玉琥、玉璋、玉璜你熟悉那个一、玉有六器玉有璧、琮、圭、璋、璜、琥等六种六器!即玉璧、玉琮、玉圭、玉琥、玉璋、玉璜,古代祭祀天地四方的礼器,即以璧礼天,以琮礼地,以圭礼东方,以琥礼西方,以璋礼南方,以璜礼北方。
形状各异!二、六器详解1、玉壁玉壁,圆形玉壁,圆形,中央有孔。
六器中出现最早,使用时间最长。
不仅作为礼玉,还用于佩饰,还是古代主要馈赠之物。
成语“价值连城”中所指的和氏璧便是这种玉器。
汉代螭龙纹玉璧2、玉琥一种刻有虎纹或雕成伏虎形的玉器。
玉琥,形似老虎而得名。
琥珀表面的纹饰,多以云纹为主,由云纹变化而成各种屈曲的形式;也有条状纹、节状纹、鳞纹、谷纹、乳丁纹等。
玉琥,形似老虎3、玉圭玉圭,尖首平端一种下端平直,上端尖锐或平整的长方形玉片,上端是平头的,与石斧之形相近,称“平首圭”;上端尖锐呈三角形的,与戈的顶端相似,叫“尖首圭”。
4、玉琮玉琮,内圆外方,呈筒形。
这是一种外方内圆中空的柱状玉器,有的器形高大,有的比较矮小。
玉琮,内圆外方,呈筒形5、玉璋玉璋,璋始见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山东龙山文化遗址分别出土过3件玉璋,为迄今所知最古老玉璋。
璋呈扁平长方体状,一端斜刃,另一端有穿孔。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的说法是:“半圭为璋”。
璋的种类据《周礼》中记载有:赤璋、大璋、中璋,边璋、牙璋5种。
玉璋,扁平长方体状6、玉璜玉璜,呈半圆形片状或窄弧形。
璜是“六瑞”中样式最繁杂、数量最多、流行时间也较长的礼玉。
它的形状按《周礼》的记载是“半璧为璜”,即为半璧形。
纹饰有涡纹、勾连纹、卷云纹、网纹等,以浅浮雕、阴刻线或勾彻法制出。
最精美的是一些上下缘外侧附带透雕纹饰的璜,图案纹样有龙、螭虎、凤鸟和卷云形,制作非常精细。
玉璜,呈半圆形片状时至如今,现代人已经很少会以玉器用作祭祀,也许很多人连六大礼器是什么都不知道。
礼器文化代表了当时古人对天地的忠,代表了对天地对四方的这种尊崇和崇拜。
中国古代玉器资料
中国古代玉器资料玉花斑弧刃斧玉器-----新石器时代玉花斑弧刃斧,新石器时代含山文化,长23.7cm,宽8.7cm。
此玉斧玉料呈青灰色并有较多的自然纹理而形成暗花。
斧为长条形,略扁,刃部呈前凸的弧状,斧顶略窄,近顶部有一圆孔。
此玉斧于1987年在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新石器时代墓地的M4号墓葬出土。
墓葬中有大量的随葬玉器,其中包含许多精品,如玉勺、玉龟甲、玉刻图板等,并有大量玉斧。
由此推测,墓主人是地位显赫的人物,所葬玉斧既象征权力,又标志着财产的丰厚。
此件玉斧是随葬玉斧中制作最精致的一件,斧的刃部锋利,有一定的厚度和重量,具有实用性。
其玉材虽因埋葬时间久远而发生了颜色的变化,但仍不失华美的本色。
斧的外表光滑,磨制精细,顶部略糙,可知顶部原嵌于木柄中因而未将其磨光。
此件作品显示出玉斧由实用工具向礼仪用器的转化。
琢:治玉的一种方法。
在玉的外表加沙与水,用工具带动砣头旋转,用砣头琢玉。
玉刻图长方形板玉器-----新石器时代玉立人新石器时代含山文化玉立人,高9.6cm,肩宽2.3cm,厚0.8cm。
新石器时代含山文化。
玉料因受沁呈鸡骨白色。
玉人作立状,方头,以阴线方格纹刻划出冠,大眼,三角形鼻,大嘴,唇上有须,两耳垂处各有一圆形钻孔。
双臂贴胸而抱,十指分开,腕部有阴刻衣纹。
束腰上雕出斜纹带饰。
双腿间有缝隙,雕出脚趾。
此玉人比例匀称,雕刻刀法简练,展示出古人局部服饰的简貌,也反映了江淮地区史前时期匠人们的雕刻技能,为迄今所见新石器时代最完整的直立玉人。
有人称此时期为含山文化时期。
含山文化,1987年发现于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它晚于同一地域的河姆渡文化和马家浜文化,而应早于良渚文化,与同一地区的薛家岗文化相当,是中国早期玉文化开展的重要地区之一。
鸡骨白:玉器常年埋于地下,受外界有害物质沁蚀后仍带少许光泽,色如水煮之鸡骨,故俗称鸡骨白。
又因似石灰之色,也称石灰古。
玉双虎首璜,长11.9cm,厚0.4cm。
古代玉器的形制及特征
古代玉器的形制及特征----明阳中国的玉器刚刚出现之时,只是作为一种生产工具来使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先民们在其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对美的追求,玉器逐渐被赋予了人性化和神化, 玉器开始在原始生产工具单一形制的基础上,演变并发展了原始的神器和佩饰用器。
原始社会产生了贫富分化后,导致了阶级的产生和国家的出现,慢慢地这种产量稀少,美丽耐久的玉器就成为统治阶级专门享有的器物,并产生了更多的功能,赋予了更特殊的意义。
玉器从简单的生产工具到作为美化生活的装饰品, 到代表政治等级,融进各种礼制内容、伦理道德,成为财富的象征,宗教图腾的崇拜等,其形制也变得更加丰富。
中国玉器发展史已有数千年,各朝各代在对玉器工艺继承与创新的基础上,发展了迥然不同的器具形制,体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
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玉器多为工具器、佩饰器等。
距今七、八千年以前,辽河的兴隆洼文化,沈阳地区的新乐文化,大连地区的长海广鹿岛小珠山(下层)文化,阜新查海原始村落文化等。
在这些原始文化中已经出现了玉制的斧、凿、匕等生产工具和玉玦类佩饰器。
它们是玉器创作初期的代表作。
辽河地区是我国最早的用玉地区之一,它对距今五、六千年以前的红山文化及其相同发展阶段的文化产生了承袭关系。
红山文化玉器在此基础上得到发展,处于原始玉雕的成熟阶段,并首创了宗教用器。
工具类器形增多,如锛、铲、勾形器等。
佩饰用器种类发展为以现实题材的鸟兽动物为主题,如鸟、燕、枭、鹰、蝉、鱼、龟、猪等,并增加了如勾云形佩、马蹄形箍、二、三联璧、双兽首(或人首)三孔玉饰等形制。
首创的宗教用器如玉C形龙和玉兽形(猪龙)玦、玉兽面丫形器、高冠的玉凤首、玉兽形佩等,都属于模拟幻想中的玉雕神灵,反映出红山文化部族的原始宗教图腾崇拜。
红山文化玉器不以大取胜,而以精巧见长,“神似”是红山古玉最大的特点。
红山文化玉器的形制对相同发展阶段的各种文化玉器以及晚期各种文化玉器都产生过影响,直至商代晚期玉器形制中,仍然有红山文化玉器的影子,如商代的卷体龙、勾形器等,显示出红山文化玉器很强的延续性。
各个时期玉器的时代特征和艺术风格
各个历史时期玉器的时代特色和艺术风格新石器时代的玉器此类玉器主要为简单的礼器、象征性武器、工具及装饰品等。
多为片状,形制简单,薄厚不匀,造型不很规则,以素面居多。
有些有较繁缛的阴线刻纹。
动物造型或纹饰多侧重于头部,尤为突出眼目的表现。
由于原始制玉工具比较落后,常在器表留下明显的制作残痕;而在穿孔玉器的孔壁上,则由于工具的不断磨损,造成愈至深处孔径愈小的现象。
夏与商代前期玉器此类玉器主要是象征武器、工具和少数简单装饰品。
制艺较粗糙。
有些器物两侧已出现锯齿状扉棱,并在刻纹上开创双线勾勒之先河。
商代后期玉器此时期玉器数量繁多,种类丰富,主要有礼器、礼杖、工具、器皿、装饰品、简单艺术品等多类。
人物、动物形玉器大量出现是这一时期的一个重要特点。
片状玉雕绝大部分呈弧扇状,并出现了一定数量造型各异的立体圆雕作品。
商代后期常见的纹饰有重环纹、菱形纹、同心圆弦纹、兽面纹等。
双线勾勒法普遍,器物的一侧或两侧,起扉棱的现象极为常见。
穿孔玉器的孔内亦可常见回旋形的琢痕。
阴线刻划刚劲有力,被誉为“折铁线”,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阴线上有许多毛刺,略显粗糙,这些都是由于工具不利所造成的。
西周玉器西周玉器主要是礼器和装饰品。
在造型和纹饰等方面,基本是商代后期的延续。
春秋战国玉器春秋战国的玉器主要有礼器、装饰艺术品和一些实用器、丧葬用品等,装饰品特别是玉佩饰极为发达是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
纹饰主要有风鸟纹、云纹、谷纹等,一般均无通体纹饰,饱满和谐,不留空间。
伴随着工具的改进,这一时期玉器线条遒劲,钻孔光滑,镂雕镶嵌技艺运用得极为普遍。
玉质优良,做工精致。
汉代玉器汉代玉器是我国古代玉器的一个辉煌的时代。
这一时期玉种繁多,造型丰富,主要有礼器、陈设艺术品、装饰艺术品和葬玉等几类。
常见的纹饰有云纹、鸟纹、龙纹、螭虎纹、谷纹、蒲纹等。
汉玉常运用“跳刀”勾出细如游丝、若断若继的细线,刚劲有力。
线条的构图准确,常使用在玉壁、玉人、佩饰、剑饰上,是鉴别汉玉的一个重要依据。
历代古玉器总体风格特征
第四章历代古玉器总体风格特征本章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分析、介绍各个历史朝代古玉器的总体特征,包括玉器的品种数量、玉质、形制、纹饰和工艺等特征。
为鉴赏玉器提供基础。
一、玉器孕育阶段--距今5000年前二、成熟阶段的玉器--中国玉器发展的第一个高峰三、二里头文化的玉器四、焕然一新的商代玉器--中国玉器发展的第二个高峰五、不该忽略的西周玉器六、风格各异的春秋玉器七、嬗变时代的战国玉器--中国玉器发展的第三个高峰八、弃旧图新的汉代玉器--中国玉器发展的第四个高峰九、漫长的沉寂期--魏晋南北朝玉器十、开玉雕之新风--隋唐玉器十一、缓慢的复兴进程--宋元明玉器十二、登峰造极的清代玉器--中国玉器发展的第五个高峰一、玉器孕育阶段--距今5000年前这一阶段代表性的文化遗址有:玉器总体风格特征1、品种数量各文化遗址都有玉器出土,仰韶和大溪文化遗址较少。
工具:刀、铲、斧、凿、锛、镞等。
饰玉:璧、璜、环、玦、镯、珠、管、坠、耳珰、指环、笄、鱼形饰等。
礼仪玉器:玉龙、玉鹰、玉人、大型玉钺等。
★各地都有玉璜、玉玦出土。
◆各地都有相当数量的饰玉出土。
▲北方以玉制工具为多,南方以饰玉为多。
◆凌家滩出土玉器丰富而独特。
2、玉质(玉材)多为当地所产,玉石不分。
北方:以岫玉为多,其次有墨玉、青玉(非和田玉)、玉髓、煤精。
黄河中下游:绿松石、水晶、粗质玉。
长江下游:透闪石玉、阳起石玉、蛇纹石玉、石英岩玉、玛瑙、玉髓、水晶、煤精、莹石、石质、粗质玉。
3、纹饰和工艺因生产力低下,琢玉工具不锋利,故:●器形简单、多小型化。
○工艺粗糙,仅琢磨打光,常见砣切痕、对钻孔▲玉珠串凌家滩出土玉器简介凌家滩文化遗址发现于1985年,位于安徽省巢湖市含山县铜闸镇西南约10公里的凌家滩自然村。
遗址面积约75万平方米。
主要有墓葬,已发现近70座;此外还有祭坛、祭祀坑、积石圈、房屋遗址等。
据碳同位素法年代测定,该遗址年代为距今5560±195年至5290±185年。
古玉器图腾纹饰
中国古代玉器图腾纹饰演变图腾一词,原为北美印地安阿二衮琴部落奥吉布瓦方言的中文译名,其原意为“亲属”、“亲族”等;图腾是某种社会组织或个人的象征物,它是亲属或是祖先保护神的象征,也是氏族之间相互区别的象征;摩尔根说:“图腾”是指一个民族的标志或图徽;它是神圣的;图腾崇拜,是史前古人类特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的产物,是新石器时代原始人类所依赖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客观反映;恩格斯指出:“人在自己的发展中得到了其他实体的支持,但这些实体不是高级的实体,不是天使,而是低级的动物,由此产生了动物崇拜;”费尔巴哈指出:“动物是人不可缺少的东西;人之所以为人要依靠动物;而人的生命和存在所依靠的,对于人来说,就是神;”在渔猎经济时代,生产力十分低下,人只是自然界的一小部分,人要依赖大自然养育;人类的生存繁衍要靠动物食品,这是人对动植物图腾崇拜的客观基础;据考古学界研究,一般认为图腾崇拜发生于旧石器时代后期,约距今一万至四万年前,发展兴盛于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约距今四千至一万年;随着渔猎经济被原始农业、畜牧业的兴起所取代,人的基本食物结构和生存条件发生了变化,对野生动植物的图腾崇拜也走向衰落;图腾崇拜产生的另一原因是认亲族、保平安的客观需要;图腾观念认为妇女生育是图腾进入妇女体内造成的;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两种生产:一种是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生产,一种是自身的生产繁衍;在渔猎经济时代,第一种生产对象的动植物成为人的图腾崇拜对象,而第二种生产在原始的群婚阶段,先民自然会不自觉地把第一种生产的思维形式运用于第二种生产,我们靠吃动植物长大的,我们的身体是它们变的,它们是我们的亲属,吃什么长什么,吃什么补什么,“以形补形”,以为女性怀孕也是吃食物造成的,对图腾的祖先崇拜由此产生,亲族观念由此得到巩固;在原始社会,由于没有文字,人与人之间、部落与部落之间的区别与认同主要靠图腾标志、图腾文化,通过认亲得到同部落、祖先、神灵的保佑,求得平安;同一图腾的人与人之间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图腾一般以纹饰的方式呈现在中国古代玉器上;玉器纹饰可分为实体纹饰及图案纹饰;现在以龙来作说明,如果全器雕作龙形,龙就是实体纹饰,但如果在一个容器的表面琢龙形,龙就成为图案纹饰;龙是先有实体纹饰,再演化到图案纹饰,而螭开始时就是图案纹饰,一直就没有出现过实体纹饰;人类在游牧、渔猎时期比较重视动物,较不重视植物,这是人的本性,所以动物纹饰比植物纹饰起源要早得多,这是可以理解的;古人敬畏大自然的力量,于是塑造出了一些神怪动物,作为图腾加以崇拜,最有名的就是龙、凤、虎、龟称为“四灵”,有着崇高的地位,因此很自然的将他们的图像刻在玉器上,以显示出玉器的尊贵,供帝王佩戴、把玩;到了战国晚期,除了四灵以外,又多了螭,并且风行整个汉朝;汉武帝时,狮子由西域进贡到中国,人们惊叹于狮子的凶猛威武,便以狮子的造型,加上人们丰富的想象力,塑造了“天禄”这个神异动物,天禄大多是以实体出现,作为图案纹饰的较为罕见;东汉时,人们又塑造出麒麟这种神兽,也有作为图案纹饰;麒麟造型虽不如天禄威武,但却流传得更加久远,更加深入人心;一、中国古代各时期的动物纹饰特点一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有多种文化出现,以下介绍三种纹饰发展较具有特色的文化中的动物纹饰;图1. 良渚鸟纹图2. 龙首纹二夏商西周时期夏代玉器发现很少,但却上承新石器时代预期的造型、风格,下启商代玉器之先声,其在历史交替时期的承上启下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商代早期动物形象的配饰开始出现,高峰期在商代晚期,玉器工艺得到了蓬勃发展,品种之繁复,令人叹为观止;于阳线,刀锋较硬;线条以直线为多,有棱有角;商代晚期在龙身上出现的纹饰有重环纹、单环纹、三角纹、菱格纹和云纹;西周主要动物纹饰有龙纹、凤鸟纹、鹦鹉纹、兽面纹;纹饰线条流畅,弧形线多于短直线,讲求曲线美;龙纹身体变得细长,身上的纹饰也较复杂,线条多弯形或弧形,出现了云纹式的耳形角,眼睛呈斜方格纹眼和臣字形眼,但臣字眼的眼角线拉长,有的拉长再勾卷,形成了西周独有的风格;此外这时期大多不刻画龙足,龙身上的纹饰呈图案化,起着装饰作用,均由砣具制成;凤鸟,圆眼勾喙,在线条上逐渐摆脱了那种严谨规整的直线条的束缚,开始用斜砣雕琢,以弧线为主来塑造凤鸟形象,线条流畅,是以内细外粗的双线纹组合而成,使凤鸟而得更加活泼舒展;图3. 商西周凤纹三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玉器上绝大多数都装饰有纹饰图案,有几何图案和动物图案两种,这些图案的特点是样式繁多,雕刻细密,纹饰抽象深奥;时期纹饰特点典型纹饰龙纹蟠螭纹蟠虺纹春秋纹饰造型以阴线龙首纹最为多见;主要动物纹饰有龙纹、蟠螭纹、蟠虺纹等;其中蟠螭纹和蟠虺纹是春秋时期新创的纹饰;纹龙首纹是春秋玉器的主体纹饰;;此时的龙首纹造型基本上都是由单阴线或双阴线勾云纹或卷云纹构成;在一件玉器上,龙首纹按一定的方式排列,极为细密,龙眼细小难辨,不见龙身,龙口吐舌;龙首纹造型有具始于春秋,河南温县出土的玉龙,刻有典型的螭纹,其中之一者为一头双身,有眼眶,无眼珠,身有鳞纹,无角无足,尖尾;蟠虺纹中蟠是环绕,虺是小蛇,蟠虺就是盘卷状小蛇;纹饰极为细密,圆首尖嘴,圆眼短身,下方配有龙鳞纹,表示蛇龙皆属水物;饰造型和布局特点是满布均细;象形、概括形,抽象形三种;战国纹饰造型基本上延续春秋时式样,如蟠螭纹等;进入战国早期,龙纹分解的现象已经极为普遍,如湖北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的一件玉壁,其纹饰单元为涡纹及卷云纹,实际是六个分解后的龙纹;进入战国中期,龙纹分解现象已罕见,卷云纹、长尾蝌蚪形纹和变形长尾蝌蚪行纹几乎绝迹;蟠螭纹很多,变化也很大,经常与其他纹饰组合成复合纹;战国的螭纹造型可分为三类:①短身形,一首二身,一身刻细鳞纹,一身刻束丝纹,每身有四足,足分两爪;②细长身形,二螭相交缠,各有两足,足分二爪;③螭头分为有耳形和无耳形;图4. 战国蟠龙纹四秦汉时期秦代装饰用玉出土不太多,目前所见精品亦少;两汉是目前发现玉器最多的时代,也是纹饰与造型艺术最为丰富的时代,有着前所未有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很多纹饰与造型被后世仿效至今,如螭纹、龙纹、凤纹、熊纹、虎纹、貘纹、鸟纹等不仅有着结实的机头、矫健的身躯,而且其身体的扭曲、游动感是后世玉雕所无法比拟的,尤其是龙纹、螭纹的刻划,张力十足,充满无限的生机与活力;时期典型纹饰龙纹蟠螭纹凤纹貘纹汉龙纹在继承战国龙纹的基础上又有许多新的变化;此期龙纹大体可分为两种形式:①侧面龙首形象,其形象也多种多样,大多为杏眼,眼出稍,有些有阴刻圆形眼珠,上眼皮成双刀,一般流行于西汉早期;龙张口露齿,斧形或鱼嘴形下颚,上唇向上翻卷,多露出尖锐獠牙,腿部肌肉蟠螭纹形象颇多,此期螭纹大体分为两种形式:①螭首似虎,故又称螭虎纹,此种螭纹形式多变,但大体不脱方形或梯形脸,平嘴,圆耳的近虎形或龙形脸型,眼多呈圆形或方圆形;②尖嘴,尖耳,圆眼,似狐面,角拖曳如凤纹一般勾喙,长冠或后飘,或上扬;眼有圆眼或出稍杏眼,制作或以细砣勾阴线,或以管钻钻出眼珠形,再进行减地隐起,使之更有立体感;身体较长,羽翅及尾部都似流云般飘逸;西汉凤鸟纹大貘纹为一种尖嘴、圆耳的动物,当时被人们视为神兽,传说有辟邪之功,在商周青铜器上可见,亦见于汉玉器上,此纹饰魏晋时江南还有出现,以后逐渐稀少;结实有力;②为正面龙纹形象,为一首双身之龙纹,面似兽面,圆方形眼,两角下压,双身左右卷曲,多见于各种分饰两区或三区的夔龙纹壁上流云,长且飘逸,常分叉,身体如流云般婉转流畅,如凤尾;多无细密的羽翅刻画,图5.汉代龙纹凤纹五隋唐宋辽金元从隋唐时期开始,玉器的品种和艺术风格呈现出新的变化,逐渐摆脱了神秘感,向世俗化发展,出现了更多、更贴近人们生活的纹饰;时期纹饰特点典型龙纹特点典型凤纹特点其他纹饰特点隋除了传统的龙纹、凤纹等动物纹和几何纹,纹饰中逐渐出现了以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动物为原型的纹饰,如蝴蝶、鸳鸯、鸿雁纹等和植物纹饰,如装饰于玉簪花和玉梳背上的海棠、石榴、牡丹等;唐至元代的龙纹以阴刻线、剔地浅浮雕、高浮雕或透雕表现,龙形一般头长而细窄,上颚长而尖,唇部略翘,眼形细长,有飘发,龙身似蛇身,鳞纹多呈网格状,龙身龙尾近似于蛇尾,龙爪三趾或四趾;龙的周围往往有云纹和花草纹作衬底;常装饰于玉佩饰和器皿上;唐至元代的凤纹以阴刻线、剔地浅浮雕、高浮雕或透雕表现,凤喙短钝,头上有冠羽,双翅展开,尾翎飘逸,末端分三叉,两爪贴腹,凤的周围往往有云纹和花草纹作衬底;唐唐代的鸟纹眼睛呈三角形,翅宽而短,翅尖前翅或指向身后,翅上有细长的阴刻线;宋代鸟纹中常见衔花绶带鸟、大雁和孔雀;唐代花叶纹有海棠、石榴、牡丹、忍冬、卷草、荷花、野菊等;宋元时期花草纹有荷花、牡丹、折枝花、凌霄花、灵芝、百合、樱桃等,分大小两种风格,大花较厚,较少层次变化,小花雕琢精致,花叶相互叠压,分出层次;宋宋代玉器的使用不局限与统治阶级,而且为社会各阶层所接受,并逐渐商品化;以禽兽花卉为主体,纹饰种类更为丰富,写实能力较强,形神兼备,其工艺具有极高的造诣;宋代鱼纹的特征在“鱼式佩”中已大致写出,身形一般较古朴,无鳞鱼则长身,后半身回弯,体形很活,鱼腮部有一道较长的阴刻弧线,鱼眼小圆坑,鱼鳞一般为细阴线网格,也有以短弧线琢出的半月形鳞;卷草纹分叉,卷向两侧,中心或有一小凸样;辽金辽金是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其玉器作品多表现自然界的动物,充满山野情趣;很多玉器纹饰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几种图案组合而成的;元图6. 唐宋鸟纹花叶纹图7. 唐宋龙纹六明清明代玉器器形种类丰富,用玉范围广泛,动物纹饰题材多选用具有吉祥寓意的花卉、动物,尤其是龙、凤、鹿、麒麟等瑞兽和莲花、牡丹、灵芝、松、竹、梅等花卉图案最为多见;早期继承元代的春水玉风格,构图疏朗饱满,富有生气;晚期繁华细密,趋于程式化,缺乏活力;清代玉器动物纹饰取材主要有三种;一是具有吉祥寓意的写实性植物、动物;二是具有吉祥寓意的抽象化的动物;三是具有绘画风格的动物组合图案;纹饰造型结构繁缛,细密繁华,加上充分利用浮雕、高浮雕、镂雕和圆雕技法,有的增加纹饰的立体感,有的纹饰与器形合一;图8. 明清云龙纹图9. 天鹅穿花纹二、总结通过对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古玉器图腾纹饰演变的了解,可以发现各种纹饰不仅起到装饰作用,也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这些纹饰或许可以看出一个时代的特征,也或许可以看出那个时代人们的想法,甚至或许可以作为判断这个物品真伪的依据之一,而不仅仅只是一个图案而已;。
春秋战国玉器特点
春秋战国玉器特点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玉器在中国古代玉器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春秋战国玉器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形制丰富多样:春秋战国时期的玉器形制非常丰富多样,包括玉璧、玉圭、玉琮、玉钺、玉斧等多种器型。
这些器型不仅形制独特,而且具有精湛的工艺和高超的雕刻技术,展现出了古代工匠的智慧和艺术才华。
二、纹饰精美细致:春秋战国时期的玉器纹饰非常精美细致,纹饰主题多样,包括神兽、神人、凤凰、龙纹等。
纹饰的雕刻工艺非常精湛,线条流畅,形象生动,给人一种高雅、庄重的感觉。
同时,玉器上的纹饰还往往寓意着吉祥、福寿、辟邪等寓意,具有强烈的宗教和神秘色彩。
三、工艺精湛:春秋战国时期的玉器工艺达到了一个高峰,玉器的制作工艺非常精湛。
在制作过程中,工匠们采用了多种手工和机械工艺,例如雕刻、磨光、打磨等,使得玉器的表面光洁如镜,手感温润细腻。
同时,春秋战国时期的玉器制作工艺还注重对玉石的选材和切割,力求使玉器的质地纯净,色泽均匀。
四、器型独特:春秋战国时期的玉器在形制上与以往的玉器有所不同,器型独特。
例如,春秋战国时期流行的玉璧,形状类似于一个圆形的平面,中间有一个小孔。
而玉圭是一种类似于扁盘状的器物,上面有纹饰雕刻,通常用作祭祀或礼仪用途。
这些独特的器型不仅展现出了时代背景下人们的审美观念,还体现了古代人们的宗教和文化信仰。
五、地域特色明显:春秋战国时期的玉器在不同地域之间也有一定的区别和特色。
例如,春秋时期的楚国玉器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纹饰而闻名,主要以玉佩和玉璧为主。
而战国时期的齐国玉器则以其形制独特和纹饰精美而著称,主要以玉琮和玉钺为主。
不同地域的玉器不仅体现了当时各个地方的文化特色,还反映了各个地方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
总的来说,春秋战国时期的玉器是中国古代玉器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它们的形制丰富多样,纹饰精美细致,工艺精湛,器型独特,地域特色明显。
这些玉器不仅是古代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实用品,也是他们宗教信仰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古代玉器纹饰寓意
六、马、猴:"马上封侯"雕一马(马)一猴(侯);
七、獾:据称獾是动物界中最忠实于对方的生灵,如果一方走走散或是死亡,另一只会终生都在等待对方,决不移情别恋,因此在我国有雕双獾做为夫妻定情之物的说法。"双欢"雕两只首尾相连的獾(欢)。
八、猴、寿桃:"猕猴献寿"雕寿桃、小猴。
九、葫芦、玉米、石榴、葡萄:因为它们内含多粒的形象,被取寓意为"多子多福","子孙万代"雕葫芦、花叶、蔓枝,取葫芦内多籽,蔓与万谐音之意。玉米在南方还有个寓意为"一鸣惊人"。
龙生九子:龙生九子,各有所好.九子之老大叫囚牛,喜音乐,蹲立于琴头;老二叫睚眦(ya zi),嗜杀喜斗,刻镂于刀环、剑柄吞口;老三叫嘲风,平生好险,今殿角走兽是其遗像;四子蒲牢,受击就大声吼叫,充作洪钟提梁的兽钮,助其鸣声远扬;五子狻猊(suan ni),形如狮,喜烟好坐,倚立于香炉足上,随之吞烟吐雾;六子霸下,又名*屃(bi xi),似龟有齿,喜欢负重,碑下龟是也;七子狴犴(bi gan),形似虎好讼,狱门或官衙正堂两侧有其像;八子负质,身似龙,雅好斯文,盘绕在石碑头顶;老九螭(chi)吻,又名鸱尾或鸱(chi)吻,口润嗓粗而好吞,遂成殿脊两端的吞脊兽,取其灭火消灾。
纳福迎祥 童子抓蝙蝠。纳、收入、接受之意。寓洪福吉祥相继而来。
流云百福 由云纹和蝙蝠组成。云纹形若如意,绵绵不断,意为如意长久;"蝙蝠"寓"遍福"。象征幸福,如意或幸福延绵无边。
喜上眉梢 两只喜鹊落在梅枝上。在中国的传统习俗上,喜鹊被认为是一种报喜的吉祥鸟。"眉"与"梅"同音。喜鹊立在梅梢表示喜鹊报喜,一对双喜。寓指人好事当头,喜形于色。
中国古代玉器基本知识
中国古代玉器基本知识一、主要品种与基本形制中国古玉器有七千多年的历史,广泛用于朝廷政务、宫廷生活和民间生活的各个方面,种类繁杂。
玉礼器 玉礼器是现代人按用途对古玉器所做的分类。
据《周礼》载,西周玉礼器主要有三大类:第一类叫瑞玉,是王权的信物,有六种最重要的玉器,名“六瑞”。
第二类是祭祀器,是奴隶主祭祀天地和四方之神所用的六种玉器,名“六器”。
第三类是朝廷用于传达政令、证明官爵身份的玉器,注在有玉符节器等。
另外,封建帝王和朝廷专用的各种玉器,也是玉礼器。
《周礼·春宫·大宗伯》载: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
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
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圭,是一种长方形状一端微隆起的玉器。
璧,是一种基本形状为圆形板状、居中有一个小圆孔的玉器。
与璧形状相似的玉器还有瑗和环。
玉琮,基本形状是一种外方内圆粗管形玉器,中心有一个贯通上下的大圆筒,圆筒两端还有一环状凸起。
玉璋,形状是体扁平,上斜尖,下底平,四边中有一侧边长,一侧边较短,底边平直。
玉牙璧,又名玉璇玑,是指一种有外沿上有几组齿牙装饰的玉璧。
玉璜,是一种弧形薄玉片形状的佩饰,有半璧形或小于半璧形,常见的玉璜仅为圆璧的三分之一,弯弧两端或中间靠上都有小孔,两端可为龙首、虎首,璜身上常有纹饰。
玉兵仪仗器 玉兵仪仗器,是指古玉器中的玉刀、玉戈、玉銊、玉戚等器。
玉如意 如意原是古印度佛教徒的用具,基本形状是长约一二尺,柄端为灵芝形或云头形,有弯曲的长柄和小巧的端尾,有多种用途,如论经传道时可作为教鞭;休息时可用于搔痒;金属玉如意还可防身。
大约从唐代起,宫廷开始使用玉如意。
清代时,玉如意的用途扩大,用于各种礼仪庆典场合,已成为一种宫廷玉礼器了。
玉冠饰 党见的玉冠饰有帽正、玉翎管、玉帽顶。
中华缠枝薄胎玉壶介绍
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是一种以缠枝纹为主要装饰手法的薄胎玉壶,起源于汉朝,盛行于明朝,是中国古代玉器制作技艺的代表之作。
它采用优质的青海碧玉,经过精心雕琢和打磨,呈现出独特的造型和纹饰。
壶体线条流畅、温顺、舒展,给人一种优雅而宁静的感觉。
同时,它还采用了写意式的变形手法,使得整个壶体看起来就像一位正在弯腰汲水的女子,姿态优美,寓意着学无止境的精神。
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的外观设计独具匠心,它以宝相花和缠枝莲为主要装饰元素,展现出端庄、稳重、有灵气的特点。
壶盖以莲叶纹和其他的花边为饰,更增添了几分高风亮节与长寿的象征。
这种玉壶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需要选用优质的玉石材料,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
此外,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还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它是苏州玉雕的代表作品之一,传承了古代工匠们的智慧和技艺。
如今,这件玉壶已经成为了一件珍贵的艺术品,吸引了无数收藏家的目光。
总之,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是一件充满历史韵味和文化底蕴的艺术瑰宝。
它见证了中国古代玉器的辉煌成就,也承载了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春秋战国时期的玉器纹饰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的玉器纹饰特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玉器纹饰特点云雷纹春秋早期玉器装饰纹样,是一种线条方折的纹饰,以阴刻手法制成。
单体云雷纹呈“S”形,在装饰上,每三个雷纹构成一组图案,构图对称,纹饰显得比较细密。
这种纹饰是春秋早期特有的一种纹饰,具有断代的意义。
是受当时青铜器上所盛行的云雷纹的影响而出项的,但装饰在玉器上却显得比较呆滞,缺乏生气,到春秋晚期和战国时便成为了最富变化的勾连纹。
谷纹春秋、战国玉器装饰纹样,又称之为谷粒纹,是以剔地浅浮雕的方法,在玉器表面雕琢出许多凸起的弧形圆点,这些圆粒排列有序,抛光后闪闪发亮,十分悦目。
谷纹是战国时期最流行的纹饰之一,由于谷纹制作难度很大,所以它所装饰的玉器往往比较精致。
玉镂雕螭龙合璧,战国,直径11cm。
清宫旧藏。
此璧为新疆和田青白玉制,局部有色变,圆形,内、外边沿略平。
璧两面皆饰凸起的谷纹,作交错的斜线排列,谷粒呈旋状。
璧孔内镂雕一螭龙。
蝌蚪纹春秋战国玉器装饰纹样,是从谷粒纹派生出来的一种纹饰,是在谷粒的边缘琢出一道弧线,形似蝌蚪的尾巴,故得名“蝌蚪纹”。
其尾巴方向并不固定,似是随意而为,但装饰效果很好,长饰于玉龙上,增强了龙的动感。
卧蚕纹春秋战国装饰纹样,有谷纹派生出的一种纹饰,以剔地浅浮雕的方法,在谷粒的边缘上琢出一条弧线,形似卧蚕,故称“卧蚕纹”。
卧蚕纹的谷粒和弧线大笑比例匀称,一般分布在云纹和蟠虺纹之间,似为随意而为,与蝌蚪纹较像。
;流行于春秋晚期的玉器上,战国中期以后逐渐消失。
青玉蚕纹璜,战国,长11.3cm,宽1.7cm,厚0.5cm。
云纹春秋战国玉器装饰纹样,状如云头形,以阴刻或浅浮雕方法雕出,每组云纹式有两个单体相对的谷纹或涡纹尾部相连构成。
这种纹饰既有玉工有意雕琢的,也有随意而为的。
前者往往排列整齐,后者则常与谷纹、涡纹相杂,显得美观富丽。
云纹式春秋战国时期常见的一种纹饰,由其派生出的一种变体云纹,纹道长而细,富有飘逸感。
玉云纹剑首,战国,外径5.3cm,厚0.7cm。
中国古玉器的植物纹饰
中国古玉器的植物纹饰中国古玉器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之一,其丰富多样的饰纹成为人们研究的重要对象。
其中,植物纹饰作为一种常见的纹饰形式,展现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崇敬。
本文将以中国古玉器的植物纹饰为主题,探讨其意义和特点。
中国古玉器的植物纹饰丰富多样,包括花卉、树木、草本植物等等,每一种纹饰都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
首先,花卉纹饰是最常见也是最受欢迎的植物纹饰之一。
莲花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象征,被赋予了纯洁、高贵、庄重的意义。
在古代文化中,莲花常被用来象征君子的品质,也是佛教文化中的重要图腾。
其他常见的花卉纹饰还包括牡丹、菊花等,它们分别象征着富贵、坚贞等美好寓意。
树木纹饰也是中国古玉器中常见的植物纹饰之一。
古代人们对树木抱有崇敬之情,认为树木可以象征生命的力量和生命的延续。
常见的树木纹饰有松树、梅花树等,它们不仅美观,而且寓意深远。
例如,松树被赋予了长寿、坚韧不拔的象征,常被用来表达人们对长寿和健康的祝福。
草本植物也在中国古玉器的纹饰中得到广泛应用。
草本植物以其柔美的形态和生命力顽强的特点,成为人们表达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希望的象征。
常见的草本植物纹饰有菖蒲、葫芦等,它们寓意着吉祥、幸福和团圆。
除了象征意义外,中国古玉器的植物纹饰还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古代玉器工匠们通过精湛的技艺,将植物的形态和纹理刻画得栩栩如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艺术的愉悦。
例如,在玉璧的纹饰中,常见的植物纹饰包括莲花、牡丹等,它们的花瓣、茎叶等细节处理精细,呈现出自然而优雅的美感。
中国古玉器的植物纹饰还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的观察和理解。
古代人们通过对植物的观察和研究,逐渐认识到植物的生长规律和变化过程,将这些观察结果应用到玉器的纹饰中。
例如,在一些玉璧的纹饰中,可以看到栩栩如生的花朵开放过程,从蓓蕾到盛开,再到凋谢,生动地展现了植物的生命周期。
总的来说,中国古玉器的植物纹饰丰富多样,包含了各种各样的植物形态和象征意义。
古代玉器的常见纹样纹饰特点和年代(纹饰大全)
古代⽟器的常见纹样纹饰特点和年代(纹饰⼤全)古⽟器上雕琢的各种纹饰,或朴实⽆华,或精雕细琢,或简单⼏⼑的简练勾划,或繁缛到⽆以复加。
其构图,表现的主题常常为鉴赏家所重视。
随着时代的演变,⽟器越来越受到⼈们的推崇,⽟器的纹样形式也越来越多,越来越精美,最终成为了中国古代⼯艺艺术史上的⼀道靓丽风景线。
纹饰的种类和演变反映了古⽟器的时代特征,是鉴定断代的依据之⼀。
古⽟器的主要纹饰有:⾕纹、蛇纹,蟠螭纹、云雷纹、乳钉纹、夔(kuí)龙纹、饕餮纹/兽⾯纹等。
⽟九螭璧明⼀.关键词:⾕纹、蝌蚪状⾕纹字母。
形如倒写的e字母⾕纹是传统装饰纹样的⼀种,形如倒写的⾕纹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的⽟器中,到战国时期发展为逗号字样,如同圈着尾巴的蝌蚪,因此俗称蝌蚪纹蝌蚪纹。
尖凸⾕纹多先以两到三对平⾏线定位,再剔地形成半球状单元,最后沿浮雕单元之轮廓依形加琢⼀道⾕纹。
战国中期⾄西汉的⾕纹皆为清⼀⾊⼤⼩相若⾕粒状纹样单元组成。
⾕纹⽟璧西汉扁矮⾕纹浮雕单元作微凸曲⾯状,上阴刻⼀道浅细⾕纹。
单元纹样个体较⼤,尾部较长且个别作回勾状,排列不甚整齐。
零星出现现于战国早期,在战国中期较为流⾏。
“长乐”⾕纹⽟璧平⾯阴刻⾕纹雕⼯粗犷,纹样单元⼤⼩不尽相若,线纹边缘多有⽑刺歧出,排列不甚规律。
在战国中、晚期⼴泛流⾏。
龙形⽟佩和⾕纹璧战国蒲格⾕纹在以三组宽深的平⾏线作六⼗度夹⾓分割减地所形成的正六边形凸⾯(即蒲格)上,加琢短尾⾕纹⽽就。
各单元纹样间多有分割遗留的三⾓形纹,分割线痕⽐较明显。
流⾏于战国中晚期⾄西汉;但战国中晚期之蒲格⾕纹,不及西汉时期者分割、凸起明显。
⾕纹⽟璧《周礼·典瑞》的有“⼦执⾕壁,男执蒲璧”说法。
⽟器上的⾕纹汉代以后就不多见了,宋代和清代仅少量制作,但是琢⼯不如战国和汉代。
⾕纹常与涡纹、卧蚕纹异名同称,事实上,三者之间确实区别不⼤⼀般来说,⼈们常把半球形⾕粒或有萌芽线的⾕粒称为“涡纹”,把具有粗壮圆实萌芽线的⾕粒称作“卧蚕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玉器的主要纹饰和特点
古玉器上雕琢的各种纹饰,或朴实无华,或精雕细琢;或简单几刀的简练勾划,或繁缛到无以复加。
各种纹饰的雕刻技法、构图、表现的主题一直为鉴赏专家所重视。
从历史的角度看,纹饰的种类和演变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古玉器的特征。
总起来说,古玉器的纹饰主要有以下几种:龙纹、蟠螭纹、饕餮纹、谷纹、云雷纹、乳钉纹、圈纹、薄纹、重环纹、涡纹等。
下面对各种纹饰给予一个较为详细的绍介。
龙纹
玉器上最早出现的龙纹是“夔龙纹”,简称“夔纹”,始于商、周,为独脚龙的侧面图纹,线条比青铜器上的要柔和一些,并且纹饰大都与人面结合在一起。
阴刻线有单、双刻线。
蟠螭纹
蟠则指“盘曲而伏”。
古代青铜器上的蟠螭纹,其身体和腿似龙,而面部似兽。
此纹起于商、周,是春秋战国和汉代玉器上的主要纹饰。
饕餮纹
饕餮是传说中一种贪食的恶兽。
饕餮纹是图案化了的怪兽兽面纹,故又称“兽面纹”。
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到商周的玉器上皆可见到。
谷纹
其纹饰为成排密集形小乳钉,并呈旋涡状,传说是谷牙之像,故称谷纹。
其主要流行于战国、秦汉时期,在清代仿古玉器中也能见
到。
云雷纹
即用连续回旋形线条构成连续图案。
圆形的连续构图,称云纹;方形的连续构图,称雷纹。
此纹饰盛行于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和玉器上。
乳钉纹
玉器上最简单的纹饰之一,常见于战国秦汉时期的玉璧上。
纹形为凸起的乳突状圆钉,其排列或纵横或随体变化。
圈纹
流行于春秋战国,常饰在璧、瑗、璜等板状器上。
其纹饰为排列成行的小圆圈,分为单圈、同心重和在圈中有一小点等。
蒲纹
战国秦汉玉璧中常见的纹饰。
是一种成行排列的六角形的格子,因很像编织的薄席,故名蒲纹。
重环纹
始见于商代,盛行于西周。
是由若干个近椭圆形的环组成的纹带。
环有一至三重不等,在环的一侧有两个尖锐角。
涡纹
其形状如同水涡旋转的几何图案,故又称旋涡纹、水涡纹。
此纹最早使用于玉器上是在西周,到春秋时仍为小件玉器上的纹饰。
自战国时起,开始出现在大件的玉器上。
鳞纹
形似鱼鳞,常雕成上下数层,重叠出现,流行于商代晚期至春秋时期。
古玉器的纹饰除了以上图案,还有蚕纹、回纹等,它们在古玉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演变。
不同的历史时期,纹饰在构图、造型及所表现的主题等方面,常常有很大的差别。
因此纹饰常常被人们作为玉器断代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新石器时代,器形一般都是素面的,偶尔出现一些极其简单的阴刻线纹。
商周时代,主要的纹饰有饕餮纹、龙纹、蟠螭纹,也有少量的云雷纹饰。
春秋战国时,玉器上的纹饰逐渐增多,有蒲纹、蚕纹、谷纹、蟠螭纹等纹饰。
秦汉时的玉器纹饰极富特点,出现了“跳刀”、“汉八刀”等。
唐代,玉器纹饰借鉴了当时绘画中的线描手法,开始出现缠枝花卉、葵花图案和人物飞天等,其鸟兽纹雕刻得非常精细。
宋元时期,其纹饰丰富多彩,以龙凤吉祥为多。
此外仿古蟠螭纹、回纹、乳钉纹与凤凰、牡丹等图案并存。
明代,玉器上的纹饰主要有:松竹梅纹、云纹、云头纹、龙纹,以及缠枝花卉、山水人物等图。
此外,玉器上刻字已开始出现。
清代是我国古玉器发展的最高峰,其装饰纹除仿古纹饰外,新创的花鸟、虫草等纹饰丰富多彩,也正是在这个时期,玉器上出现了御制诗以及各种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