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人才战略的比较

合集下载

英国的国际人才竞争战略

英国的国际人才竞争战略

业本身能够做得跟苹果一样好, 但它们的产品赶不上。
李 开 复说 , 中国学 校 太注 重 死记硬 背, 鼓 励 批判 性 思 不
维。 他说:“ 不是中国人不够聪明, 或是没有潜力 ( 成为 乔布斯这样的人) 看看雅虎创始人杨致远和Y u u e 。 o T b
创 始人 陈士 骏 就 知道 了。 这两 位 互联 网 企业 家 都 出生 ”
46 国际人才交流 I TERNATI NALT E 2 1 l N O AL NT 0 1 1 l
( 4 和临时工人 ( 5 。 T) T ) 这一新体系让移民申请者在操
作 方面 更 简便 , 们 必须 按 规 定在 自己具 有 的 资格、 他 薪 金、 英语能 力以 及满足 自身和 所供 养的 亲属 的生 活需 要 等方面获得一 定的点数 。
14 / 在国外工作, 上世纪8 年代以来, 0 英国每年流失的高
通过招收 留学生进行 国际人才竞争
学生移 民与留学政 策也是 英国重要 的国际人才 竞争 手段 。 9 9 , 19 年 英国就提 出了 “ 要在 5 内争取 到全 世 界 年
们( 留学生) 不缴学费, 对国家经济来说, 仍然是有利的。
许 多国家 已经在补 贴 大学 吸引留学 生 , 因为他 们意 识到 留学生 对本 国经济的 贡献 … 一 如果 从 国家利益 最大化 出 发, 纳税 人 就 应该 补贴 大学 降 低海 外 学 生学费 , 以吸 引 到全球 最优 秀的青年。 ”Ⅱ
为34 。 . % 英国大学 毕业生 海外发 展的 首选 目 是美 国、 标 加拿 大和 澳 大利亚 , 前往 这 3 个 国家的人数 将近 10 尽管选择 国外 的 0万, 动 机 各 有不 同 , 主要原 因可 能是 为了获 但

发达国家人才战略的比较

发达国家人才战略的比较

发达国家人才战略的比较作者:文章来源:互联网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才资源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各国都十分重视人才战略问题的研究,制定了各种有效的政策、法规和措施以吸引人才、培养人才以及合理地使用人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值得我们借鉴.一、人才培养方面的比较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发达国家的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究其原因,经济的持续发展与它们全面提高国民素质,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及重视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密切相关.仅有200多年历史的美国,今天已经发展成为军事实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都相当强大的国家.它拥有近百万研究开发人员,其数量居世界首位.他们的研究和开发总投资约占国民生产总值3%,是当今世界的最高水平.从科技成果看,美国的高科技成果总量占世界的37%.美国的专利申请数量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一切都得益于美国政府对教育和培训的重视,积极鼓励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美国自20世纪50年代末就视教育为国家发展的基础和人才培养的关键.它们把发展教育作为国家的战略重点,相继通过了国防教育法、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为21世纪而教育美国人、美国为21世纪而准备教师等法案和报告,极力呼吁为未来准备高素质的人才资源.与此相应,它们还非常重视扶持大学的发展,不断加大对大学的投资.在近20年美国所获得的诺贝尔奖自然科学奖中,在大学工作的科学家占90%以上.同时,它们还大量设立科学奖,其中着名的有“诺贝尔热身运动奖”、“科学家摇篮奖”等,每年联邦与各州举行层层的竞赛筛选,对学识见识超群者给予重奖.美国高度重视对人才的继续教育.它专门颁布了成育法,把继续教育看作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从法律上保障继续教育的发展.美国政府要求所有雇主每年必须至少以其全员工资总额1%的资金用于教育与培训,并逐年递增.尚未达到此最低金额的企业和机构,每年必须上交其工资1%的资金作为国家技能开发资金.美国公司对经理员工的培训也极为重视,大多数公司都设有专项培训经费,并有完善的人才培训计划和体系.德国的教育主要是“双元制”教育体系.重视职业教育、注重实际能力的培养是德国的一贯传统.在德国,在行业协会等主管部门的监督下,企业与学校共同承担高等职业教育,分别负有明确的责任,为各个行业培养输送专业人才.任何一个普通高中毕业的学生都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并到招收学生的企业报名,录取后与企业签定培训合同,学制三年,学习形式为三个月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三个月在企业学习实际操作技能和知识.大型企业建有自己的培训中心,用最现代化的设备、教学设施和手段对学生包括企业职工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与小企业签定合同的学生要到跨企业培训中心接受培训.跨企业培训中心是由联邦政府、州政府以及小型企业通过法律合同联合建立的培训中心.学生到这些培训中心从最简单的钳工基本功训练到学会操作使用现代化数控机床、计算机控制设备等,接受非常严格、规范而有系统科学的职业训练.德国的这种“双元制”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为德国的经济起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总之,在德国无论是政府、学校还是企业,都担负着教育培训的任务.它们特别重视职业教育培训,十分重视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开发.二、人才吸引方面的比较新时期世界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据美国官方统计,在1949-1973年期间,世界各国迁居美国的科学家、工程师达16万人;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每年仍有6000名以上的科学家、工程师进入美国.美国之所以雄踞世界经济领头羊位置长达半个多世纪,至今仍未有衰退的迹象,与美国政府长期以来奉行人才引进战略,利用灵活多样的移民政策、教育政策、人才政策等从世界各地网罗人才密切相关.移民是美国吸引人才战略的重要措施之一.美国是典型的移民国家,而近50年来美国的移民是以挑选的方式进行的,只要是专家、学者、教授,不分年龄、信仰、国籍和民族均可优先移入.20世纪90年代,布什总统又签署新的移民法,重点向投资移民和技术移民倾斜,鼓励各种专业人才移居美国.从1990年开始,美国还实施H-IB 签证计划、“绿卡制”,给予人籍优惠,使大批的留学生学成后定居美国.近年来,美国把争夺人才的重点聚焦到计算机领域.有专家预测,美国将短缺45万科技人才,而到2006年这一数字将扩大到65万.美国移民局公布的数字显示,1999年美国签发的专门针对外国移民美国的H-IB签证达万人,其中印度人占了46%,中国大陆占了10%.外国科技人才源源不断流入美国,填补了美国高科技人才的严重短缺.日本国土狭小,人口众多,加上一贯排外的倾向,在是否接受外国单纯劳动力上,国内各界至今仍未取得共识.但在通过移民法大量网罗各界精英方面,认识却是惊人的一致.日本总结出一套适合本国国情的“重金”招揽人才的方法,这就是通过购买、吞并外国企业或公司,将被购买或吞并的企业或公司里的人才据为已有.这应该说是日本利用他国人才资源的又一新举措.再有,他们还通过购买或资助的方式,占有或部分占有美国名牌大学的实验室,在那里获取美国高级人才的智力资源.此外,他们不断扩招留学生,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每年接纳的留学生仅万余人,八十年代末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1987年达到万人.1988年度日本教育白皮书特别强调要健全官民一体的接纳留学生体制,提出了在21世纪初接纳10万名留学生的目标.由于各国派出的留学生一般都是学校的尖子,他们思想活跃,研究能力强,特别是在研究生毕业后的3-5年时间内,是创造力最旺盛的时期;不难看出,充分利用外国留学生最旺盛的创造力,正是日本增大接受留学生容量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西方发达国家中,英国的各类技术人才和专业人员比例位居前列.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就有“科研在英国,开发在美国”的说法.在生物、医学、信息、金融、教育等领域,英国人才济济,仅在英国康桥大学诺贝尔奖得主就有78位.在人才战略上,英国有一些独具特色的措施和做法.首先,英国奉行全球化的人才观.英国每年有不少高科技人才受优厚报酬的吸引流向美国,英国对此并不刻意限制,而是对人才流动采醛来去自由“的宽松政策.英国人才政策一个明显特点是在创造人才回流的宽松环境和创业条件上下功夫.他们在适当提高教师待遇的同时,将重点放在科研环境和学术氛围等方面,努力保持自己的特色.最终使得许多在美国任教的教授由于留恋牛津大学特殊的学术氛围和严谨学风,几年后又回到了牛津.其次,英国还奉行实用主义的人才观.他们认为一个拥有很高学历和丰富经验的人不一定就是难得的人才,但一个已经创造出科研成果的人必定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才.与其花费大量资金和时间去培养一个高科技人才,还不如耗费巨资吸收这一类人才,并以重金购买其高科技成果.这是英国能在高科技领域走在世界前列的奥秘所在.此外,英国瞄准的是全世界人才.近几年,英国高科技领域有不少人才流向了美国,但英国也从英联邦及欧盟其它国家吸引了不少同类人才,他们的进入在很大程度上平衡了英国本地人才的流失.新加坡为了解决经济扩展所带来的人才不足问题,在加强培养本地人才的同时,实行了广纳世界精英的政策.他们成立了一个跨部门的“招揽人才委员会”,发展与推行吸引和留住人才的策略,让新加坡保持社会凝聚力的同时,成为国际人才的集聚中心,以保持其足够的竞争力.三、人才使用方面的比较美国在人才使用和管理上的最大特点是强调民主竞争,充分发挥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工作热情.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美国人才资源开发及管理的社会化程度很高,住房、医疗、保险等实现了社会化,劳动力不受户籍、地域的制约,可以自由流动.二是注重人才资源的市场配置,实行自由择业政策.无论是总经理、高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还是生产工人都是通过发达的劳动力市场进行聘用.三是详细的职业分工.在美国分工非常细腻,各行各业有2000多种职称.四是强烈物质刺激为基础的工资福利制度.美国公司内部工资制定的基础是职务分析.不同级别的工作、不同专业工种、不同性质的岗位、不同经历的经理有着不同的职业要求,不同的工作环境,不同的工资水平.在制定工资政策时,公司主要考虑工作的内涵及该工作对企业经营效率所作出的贡献.在这种制度下,优秀员工与落后员工之间的工资福利差别相当大,高层经理的工资和普通员工的工资待遇可以相差几十倍.为刺激员工的积极性,美国公司还有名目繁多的奖励制度,尤其突出的是高层经理层的奖励制度,包括:奖金、利润分成、收益分成、高层经理短期奖、高层经理长期奖等,对一般员工也设立了表现奖、员工持股计划等.这些对员工特别是中高层领导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积极工作、不断增加公司的收入起了较大的作用.日本的人才使用和管理与美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它的精髓是强调以人为本.主要特点表现为:一是实行稳定的就业政策.日本的绝大多数公司实行终身就业制.这种制度的最大优点是给员工以强烈的安全感,增强了员工对企业的忠诚程度.但是,由于日本经济衰退,企业利润下降,这种政策也受到了挑战,.二是实行论资排辈的职位管理办法.日本人认为,这种体系有助于企业对人才进行长期培养,对企业创立新的企业文化也很有好处.三是实行工资福利政策.日本的工资政策追求公平合理的原则,而不是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注重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潜力,进取精神,与人合作的能力,小组集体智慧等等,不主张把奖励个人放在首位.这种管理办法对中下层的蓝领员工十分奏效,但对中高层经营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是一个打击.综上所述,国外人才战略的发展历程都表明,成功的人才战略需要具有多维开放的视野,需要把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因素联系起来,需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相协调,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与时俱进.不同国家的人才战略尽管各有特色,但又具有共性:一是人才战略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一体化,形成相互兼容、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整体格局;二是引进与培养双管齐下,形成这两方面的人才各展优势、取长补短的局面;三是政策引导与法制制约的运行机制,形成完备的育人、选人、用人的工作机制.常规化、制度化、法制化和相对稳定性与动态相结合是发达国家人才战略成功的基本经验,学习和借鉴这些经验,对于形成我们自己的战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发达国家人才战略的比较

发达国家人才战略的比较

发达国家人才战略的比较发达国家人才战略的比较人才是国家发展的重要资源,而人才战略是指国家或地区在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使用等方面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发达国家在人才战略上做出了很多努力,本文将比较几个发达国家的人才战略,以总结经验、启发思考。

首先,比较的国家包括美国、德国、日本和新加坡。

这四个国家在教育、技术创新、人才引进等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才战略。

以教育为例,美国注重大学自主性,强调培养创新人才,德国注重职业教育,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日本注重协同培养方案,将大学与企业结合,新加坡则注重全人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这些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模式体现了不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特殊需求和定位。

其次,技术创新是人才战略的核心。

美国一直以来注重技术创新,独特的高科技产业聚集发展模式,吸引了全球优秀人才。

德国则注重产学研结合,通过大学与企业合作研究,培养适应实际需要的人才。

日本注重技术转移,通过技术交流与合作,引进先进技术。

新加坡则通过鼓励创新和研发,提供优厚的研究基金和创新支持,吸引国际高水平研究机构和研究人才进驻。

再次,人才引进是发达国家人才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通过改革移民政策,吸引全球顶尖人才,特别是在科技领域。

德国推出蓝卡计划,吸引高技术人才和科研人才到德国工作和生活。

日本实行“优秀技能”签证制度,吸引国外技术工人到日本就业。

新加坡则实行“全球科学家计划”,吸引国际一流科学家和研究人才。

最后,人才使用也是人才战略的关键环节。

发达国家普遍采取优化人才结构的措施,有效利用人才资源。

在人才使用上,美国强调创新和市场导向,倡导自由、开放的人才流动,鼓励人才跨学科、跨领域合作。

德国则注重培养和使用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通过行业协会、商业联合会等组织掌握行业人才需求,制定相应的培训和使用方案。

日本则注重技能培训和持续学习,通过职业资格制度和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技术工人的技能水平。

新加坡则注重培养创造型和创新型人才,通过提供创业创新的环境和支持,激发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

发达国家人才战略的比较

发达国家人才战略的比较

发达国家人才战略的比较随着全球化的加深,各国纷纷制定并实施人才战略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具有一定的经验和成果。

本文将比较几个发达国家的人才战略,探讨其异同点和可借鉴之处。

一、德国的人才战略德国一向重视教育和培养人才,在人才引进方面实行了一系列政策。

首先,德国通过提供奖学金和研究基金等方式,吸引国际学生来德国留学。

其次,德国注重国内人才的培养,实施职业教育体系,重视学徒制度的发展。

再次,德国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转化。

二、美国的人才战略作为全球人才输出大国,美国在人才吸引和培养方面有着独特的经验。

首先,美国高等教育体系相对完善,吸引了大量国际学生前往留学。

其次,美国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大学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商业化。

此外,美国还通过开展优秀人才的引进计划,吸引各地区的顶尖人才。

三、日本的人才战略日本一直致力于提高人才素质和技能,以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

日本的人才引进政策主要集中在技术移民和研究人才方面。

日本通过提供永久居留权和研究基金等福利,吸引国际学者和科研人员来日本工作和研究。

此外,日本还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

四、瑞典的人才战略瑞典倡导社会平等和创新,通过一系列政策吸引人才并提升国家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瑞典注重职业教育和终身学习,通过提供免费的职业培训和学习机会,帮助人们提高技能。

此外,瑞典还鼓励大学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应用和商业化。

总结:以上是几个发达国家人才战略的比较,可以看出,虽然各国在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有所侧重,但都注重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创新和合作促进经济发展。

可以说,人才是推动经济和社会进步的核心要素。

对于其他国家来说,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制定适合自身国情的人才战略,并通过教育、合作和创新来吸引和培养人才,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高端人才集聚的主要做法及其借鉴

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高端人才集聚的主要做法及其借鉴

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高端人才集聚的主要做法及其借鉴【摘要】当前,各个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采取措施吸引和集聚高端人才,这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介绍高端人才集聚的重要性和背景,以及针对高端人才的政策和措施,探讨了优质教育资源、专门研究机构、科研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做法。

在总结了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高端人才集聚的主要经验,同时提出了我国可以借鉴这些经验来推动高端人才集聚的建议。

通过学习他们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更好地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壮大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撑。

【关键词】关键词:高端人才、集聚、教育资源、研究机构、政策、科研、创新、基础设施、经验借鉴、发达国家。

1. 引言1.1 概述高端人才集聚的重要性高端人才集聚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至关重要。

高端人才不仅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具备创新能力和领导才能,能够推动科技进步、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他们在各个领域的成就和贡献,不仅可以提升国家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还可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

高端人才集聚可以带来多方面的好处。

他们可以带来新的思维和创意,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他们可以成为人才梯队的引领者,培养和输送更多的人才。

高端人才的集聚还可以吸引国际投资和合作,促进国家与国际社会的交流与合作。

各个国家或地区都在竭力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通过一系列措施和政策来打造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

随着全球化竞争的加剧,高端人才的集聚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

只有不断完善人才引进和培养体系,激发人才的创新创业激情,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1.2 介绍发达国家或地区高端人才集聚的背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科技创新的不断推进,高端人才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

发达国家或地区在高端人才集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这一成就不仅为其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也提升了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欧美国家作为世界上高端人才集聚最为显著的地区,其在吸引和培养高端人才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成功案例。

发达国家IT人才培养政策的比较研究

发达国家IT人才培养政策的比较研究

实践课程除了 I T新知识和新技能 的继续 教育外 , 还包
括金融 、 劳动关 系、 法律 、 场营销 、 市 保健 、 目管理 、 项 经
济学、 商业能力 、 人际关 系技 巧和谈 判技巧等方面 的内
容。
13 高级 l . T人才的培 养
对于 I T行业 , 高级 人才 的 作用 远 远大 于一 般人
l I T专业 人才培 养政 策的 比较
发达国家对专业 I T人才 的培养政 策主要通 过大
1 T企业或统一的资格认证 单位组织进行 , 针对 1 内 T业 不同的专业人员设计不 同的考核 内容 。
学教育 、 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等渠道来 实施 。
11 大学 l . T教育
澳大利亚的 I T继续 教育 和资格认证 主要依 托 I T
才培养政策已经取得 了 很好的效果, 通过对他们的比较研究, 以期给我国I T人才培养政策的制定提供借
鉴。
关键词: 人 才培养 ; I T; 比较 中图分类号 : P 1 . G 4 . T 315 620
使I T从业人员在不断变化 的企业环 境 中保持竞争力 , 美国对 I T人才实行严 格的资格认证制 度 , 资格认证 由
张建晖
( 甘肃省委党校工商管理教研部. 甘肃 兰州 707 ) 300

要= I 业的发展 离不开 I T产 T人才, 确保具有创新精神和技 术能力的 I 才已成 为各 个 国家提 高竞 T人
争力的关键。发达 国家把大力培养本 土 I T人 才作为发展 I T产业的长期战略 , 制定和 实施 的一些 1 T人
新加坡政府通过积极推动本 国大学 与 国外大学的交流 合 作, 并直接 吸引世界顶 级大学来 新加坡设立 分校来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观念的高级 l T人才 。

海外人才引进政策的比较研究

海外人才引进政策的比较研究

海外人才引进政策的比较研究章节一: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各国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作为人力资源的一种,人才的争夺成为了各个国家的重要任务。

其中,海外人才的引进尤为关键。

海外人才的引进,能够为国家带来前沿的技术、领先的思想和更高的创新力。

不同国家对于海外人才的引进政策也相继产生了变化,因此本文将对海外人才引进政策进行比较研究,以期为各国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章节二:美国人才引进政策美国作为发达国家,被誉为是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职业市场之一。

美国的人才引进政策以国家利益和多元文化的考虑为前提,强制性要求企业必须满足雇佣美国工人的优先权。

同时,为了吸引高水平人才的到来,美国也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政策,例如H1B签证,对于符合专业和技能条件的外国人提供长期签证,建立专门的人才计划,优惠的税收政策等等。

在政府和企业的鼓励下,美国的吸引力越来越大,不仅可以吸引到人才,同时也可以控制海外人才流失的情况。

章节三:日本人才引进政策日本作为亚洲的发达国家,其人才引进政策的制定十分注重文化融合、多样性和安全性。

政府实行的主要计划有,技能专家法人制和居留资格评定制度。

前者主要是针对建筑、机械、制药等行业的技术人才引进,后者则是对于会议组织、体育竞技、寺庙管理等非技术性领域的海外人才引进。

此外,日本政府针对“人口减少”、“高龄化社会”等问题,设置了特殊的人才引进计划,放宽对技术人才的限制,鼓励更多的“青年交流”、国际义工和课外活动,助力培养有才华的国际人才。

章节四:中国人才引进政策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吸引海外人才成为重要的战略。

中国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引进人才的政策措施,例如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千人计划”等,旨在吸引内外高层次人才。

此外,新版境外人才引进管理服务办法中,明确规定将实行“高端人才” “专业人才” “创新创业人才” “紧缺人才” 四类人员管理;鼓励创新型,引导海外人才选择差异化的工作条件,例如高额的薪资、科研成果分成等。

西方发达国家人才战略比较

西方发达国家人才战略比较
机构 , 每年必须上交其工资总额 的 1 作为 国家 技能开 发资金 。 % 为鼓励企业对员 工开展继续教育 与培训 , 邦政 府还在 税收 政 联 策上予 以优 惠 , 许 各 个 公 司 把 教 育 经 费 列 入 成 本 , 予 征 允 免 税。 … 4 以创新能力培养为 核心 、 近 2 年来 , 国历任 总统 入住 白宫前 , O 美 都 强 调培养人的创新能 力 , 以确保其 超强 的 国际 竞争力 。美 国前总统 克林 顿 曾经说 , 国 的财 美 富和实力将越来 越 取 决 于人 民的智 力和 创造 力 。美国的教育 和 培训 制 度都 是 以创新 能力 的培养 为核心 , 通过 系统 的、 学的 培训 , 科 不断 更新 员工的知识体系 、 提高 员工 的技 能水平 和 创造力 。 ( ) 二 日本 日本 崛起 于二战后 的一片废 墟之 中 , 当时 里 日本一 无 资 金 、 无 人 才 、 二 三无 资 源、 四无 技
。 。 8

中共 乐 山 市
摘要 : 西方发达 国家经济社 会 的腾 飞离不开其 合理 的 人才培养 战略、 人才 引进 战 略和 人才 使用 战略。 比较 、 分 析和有选择性地借鉴 西方发达 国家 的人才 战略, 于我 国 对
人才战略 的完善有着 重要 意义。
育法》 。联邦政府要求所有雇主每年必须至少以其全员工资总 额的 1 %用于雇员 的教 育与培训 , 年递增 , 并逐 未达标 的公 司和



西发国人战j 方 达 家 才 略}
厌 术, 但在重重困境中, 一跃而成为“ 技术大国” ,
成为举世 瞩 目的发达 国家 , 业和 国民经济 生 工
二 产总值均居 世界前列, 这与日 本的人才战略是

发达国家“人才特区”建设研究

发达国家“人才特区”建设研究

会 ;二是在教学 、青年组织 、商业界 、区域和政府及 非政府
组 织 之 间建 立 合 作 ; 三 是 支 持 成 员 国及 第 三 国的 政 策 改 革 。 ( )青 年 才 俊 计 划 (t r ig G a t 。 4 S a tn r n )
青年 才俊 计划 资 助优 秀青 年科技 人才 从事 研 发创 新活
动 , 并 协 助 其 尽 快 建 立 起 自 己 的研 究 团 队 。2 0 年 正 式 启 08 动 , 由欧 洲 研 究 理 事 会 ( u o e n e e r h o n 1 , E r p a R s a c C u c i
E C)具体 运作 和管 理 。2 i 年度 的青 年 才俊 计划 项 目招 R 01
( )产 业 发 展 扶 持 工 程 。 4
政 府扶 持 有效 地促 进 了硅 谷高新 技 术产 业 的发展 。硅 谷形成初期 ,来 自美 国国防部的政府采购 使硅 谷许 多年轻 的 高技术公司得 以生存和发展 。联邦政府投入 大量的研发经 费
给 硅 谷 的大 学 、 实 验 室 和 私 人 企 业 ,支 持 硅 谷 关 键 技 术 的 发 展 。1 9 年 一 0 4 间 ,硅 谷 获 得 了l 6 美 元 以上 的联 邦 研 93 2 0年 3亿
欧盟作 为一个超国家组 织广泛 地介入到成 员国各层面的 政策和 事物 。为促进 欧盟高端人 才集聚 ,欧盟 出台和实施 了
以 下重 点 工程 和 政 策 。 1欧 盟 “ 才特 区” 建 设 工程 . 人
( ) “ 卡 ”计 划 。 1 蓝
学 占3 % 5 ,人文 和社会 科 学 占i %。 。该计 划 已连续 实施 4 9 。 年 ,截至 目前 共有 2 0 余名优 秀青年科技人才获得资 助,在 20

欧洲发达国家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的做法及启示

欧洲发达国家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的做法及启示

欧洲发达国家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的做法及启示功以才成,业由才兴。

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创新型人才。

欧洲发达国家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的许多做法和措施,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

一、欧洲发达国家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做法(一)实施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是构建教育培训体系。

欧洲发达国家注重把教育培训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环节,通过建立全国统一的学习中心,刺激企业与个人终身学习的需求。

二是积极倡导产学研合作。

通过国家实施的重大高新技术研发计划、项目资助计划以及政府资助创办的各类高新技术研究中心,将科学研究、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相结合,带动相关领域的人才培养。

三是实施青年人才计划。

如德国通过建立特殊研究领域的青年研究小组、设立“青年教授席位”、建立青年科学院、实施埃米诺特计划和哈森贝格计划等措施,大力培养青年科技人才。

四是强化终身教育。

英国教育与就业部制定和实施了庞大的“终身学习”计划。

瑞典实施“回归教育”制度,同时开展了教育领域的改革,如实施教育休假法、建立成人特别津贴制度、开拓职业资格培训途径等。

五是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器。

通过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科技创业和科技创新人才。

(二)制定有利于吸纳、引进优秀人才的政策。

一是实施技术移民和绿卡政策,吸纳国外优秀创新人才。

如德国的“绿卡计划”,英国的“高技能移民计划”。

二是实施“回归计划”,吸引人才回流。

法国为了能留住人才,给予年轻研究人员以足够的研究自主权。

德国通过实行灵活的、有竞争力的、与个人绩效挂钩的新型工资制度,创造好的研究环境和机会,吸引人才。

三是开放优质教育资源,吸引外国留学生。

法国设立“埃菲尔奖学金”,专门用于吸引发展中国家优秀学生赴法国学习。

欧盟实施了吸引研究生来欧洲学习和交流的“伊拉斯谟世界”计划。

(三)健全适应市场化、国际化要求的人才流动机制。

一是鼓励和支持人才流动。

欧洲发达国家对人才流动采取自由、宽松的政策,科研机构和大学绝大多数采取固定人员与流动人员相结合,专职人员与兼职人员相结合的人事管理制度。

法国的国际人才竞争战略

法国的国际人才竞争战略
生接 纳 国 , 次于美 国和 英 国。 0 6 的 新法 律对 于 留 仅 2 0年
学生 也放 宽了 限制 , 留学 生毕 业 后在 法 国工作 , 到硕 拿 士或 相 当学 历后 , 留学 生可 以在 法 国多居 留6 月, 个 以寻 找 或 从事与 所学 专业 有关 的带 薪工作 。 个月结束 后 , 6 如
在接 纳 科技 、经济、 体育、 化等 各领 域的 杰 出人才, 文 证
“ 法国的 移民 政策 应深刻 改革 。 我们 再 不能把 别处不 要
件 持 有人将 具 有工作 权 利 , 自由出人法 国并享 受与法 可 国公 民 同等 的 福 利待 遇 , 并且 只要愿 意 加 入法 国籍 , 可
评 论称 : 维护 自身利 益 , 与人才争 夺 , “ 参
是 各 国奋发 图强 的需 要。 国的 移 民新 政 法
让 人 又一 次看 到了全球 竞争和 现实 政治 的 无 奈现实 ……法 国必须迎 接全 球人 才争夺
的 挑 战 。 国人 口日益老龄 化 , 后 ‘ 儿 法 战 婴 潮 ’ 代 大 批进 入 退 休 年龄 段 , 国教 育 一 法
2 0 年4 7 法 国宣 布开始发放 等同于居留证 的 0 9 月2 日,
高不下, 再加上法国政 府对科研投入力度不够, 也造成 了大量高级人才流失 。 基于这种状况, 法国德维尔潘总
理在任时, 宣布 了一 系列鼓 励 科研 、 引优 秀人 才 的计 吸
长期 签证 , 年将 有近 1万人 受益 , 每 0 占持有长期 签证 ( 逗 留时 间超过 3 个月) 人境 人流 的7%。 5 新签证 主要适用于4
快。
国是 推 动美 国国际研 究生 人数 增 长的主 力军 , 并成 为 最 大 的美 国 国际研 究 生输入 国 。 中国经 济 日 月异 的 发展 新 使得 许多 中国学 生考入美 国研 究生 院就 读 。 报告称, 申请 就 读 美 国研 究 生 院 及 取 得入 学 资格 的 国际 学 生 数 量 增 幅 越 来越 大 , 0 1  ̄ 2 1 年增 加 2 1年 L 00 1%。 告 的 数据 提 示 , 0 1 申请秋 季人 读美 国 研究 1 报 2 1年 生院 的 国际 学生 总数 约 有5万多。 9 与上一 个学 年 相 比, 申请 今秋 入学 的 中国学 生 增 加了2%, 1 获得入学 资格 的 中国学 生增 加 了2%。 3 入读 美国研 究生 院 的 中国学生 数

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高端人才集聚的主要做法及其借鉴

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高端人才集聚的主要做法及其借鉴

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高端人才集聚的主要做法及其借鉴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高端人才的集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通过各种政策和措施,这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成功地吸引和留住了大量的高端人才,为自己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这些国家和地区高端人才集聚的主要做法,并探讨它们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借鉴意义。

高端人才集聚的主要做法之一是提供优厚的工作条件和待遇。

发达国家和地区通常通过高薪、福利、住房、医疗等多种方式来吸引高端人才。

在美国硅谷、新加坡和瑞士苏黎世等地,高技术人才的薪酬待遇和职业发展空间都非常优越,这吸引了大量的国际人才前往这些地方工作和生活。

这些国家和地区也为高端人才提供了良好的教育、医疗和社会环境,让他们和家人能够安心生活和工作。

发达国家和地区还通过开放的移民政策和简化的办理程序来吸引高端人才。

加拿大的技术移民政策和澳大利亚创新移民政策,都为有技术或创新能力的人才提供了直接移民通道。

在瑞士和德国,也有各种类型的工作签证和永久居留证,方便高端人才移居并在当地工作。

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开放移民政策为他们吸引了大量的国际人才,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多元化。

发达国家和地区还通过建立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和产业链条,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

美国的硅谷、德国的汉堡、日本的东京等地都拥有完善的产业生态和创新环境,这些地方都能够为高端人才提供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和丰富的科研资源。

这些地方的企业也会通过与高校、研究机构等合作,打造开放的科技创新平台,为高端人才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发达国家和地区也会通过各种政策和优惠来鼓励高端人才创业和创新。

以色列在科技创新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资源,政府会为科技创业者提供低息贷款、税收优惠等支持,让他们更容易地创办企业和实现梦想。

在美国硅谷和德国柏林也是如此,政府与企业会通过各种创新基金和创投机构,为优秀的创业项目提供资金和资源支持,吸引和留住更多的高端人才。

西方发达国家关于人才管理的研究述评与展望

西方发达国家关于人才管理的研究述评与展望

西方发达国家关于人才管理的研究述评与展望人才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方面,也是企业发展所需的重要资源。

西方国家一直重视人才管理,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提高人才的利用率和管理水平。

本文对西方发达国家的人才管理研究进行了述评与展望。

一、美国的人才管理研究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人才管理研究经验丰富。

美国关注人才管理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已逐渐成为重要议题,市场经济的兴起和国际竞争压力的增大,更是加快了美国对人才管理的研究。

美国企业常采用技能评估、管理培训和团队建设等手段来优化人才管理,通过不断完善人才管理的体系和机制,不断提升人才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德国人才管理以创造有竞争力的员工价值为核心目标,注重培训、招募和职业发展,建立健全的培训体系和管理体系。

德国企业常采用技能认证、竞争力评估和文化融合等方式来优化人才管理,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和竞争力。

英国的人才管理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来进行配置和管理。

英国企业在人才管理方面注重灵活性和创新性,倡导扁平化组织架构和自主决策。

英国企业常采取员工培训、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等方式来促进人才发展和管理。

加拿大的人才管理以多元化管理为特点,注重文化差异和员工多元性。

加拿大企业在人才管理方面常采用员工卷入、交流合作和异地管理等方式来进一步完善人才管理体系,提高人才管理效果。

综上所述,西方国家在人才管理研究方面表现出较为突出的优势,这主要得益于它们在市场经济和国际竞争压力下,采取了适合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的人才管理策略和机制。

未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技术升级等趋势的加速发展,西方国家仍需不断创新、改进和完善人才管理,以更好地促进企业发展和人才素质提升。

发达国家人力资源开发的特点及对我国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启示

发达国家人力资源开发的特点及对我国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启示
日本建 立 了森严 的等级制度 , 基本上 以人 的才能高低作为等 科 学技 术是第一生产力 , 人力资源作为其载体 , 决定 了科 学 构 , 技术水平的高低 , 因此应将人力资源视为第一资源。人力资源的 级划分 的依据 。 这就使得人才的社会 地位 受到全社会的 自觉 重视 开发程 度直接关系到技术 的进步 , 生产的发展 , 社会经济 目标 的 与有效激励 , 而在全社会造成 了尊重 知识 从 尊重人 才的环境氛 实 现。 近年来 , 多国家竞相将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到战略的高度 , 许 围 , 进 了各 类 人 才 的脱 颖 而 出 。 促 无论是在宏观上还是在微观上均予 以高度 重视 。所 以, 人力 资源 第三 , 重视高科技人才的开发 。 日本经济 的发展着 眼于高新 开发的好坏 ,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 国家的兴衰和企业的“ 生命” 。 技术产业 , 而高新技 术产 业必须依赖最新科技成 果 , 即依 赖创 也 发 达 国 家人 力 资 源 开发 的特 点 造科技成果的高科技人才 。因此 , 日本极为重视对高科技人才的 1 美 国的 人 力 资 源 开发 、 开发 。 一是实行 “ 技术立 国” 的发 展战略, 增加对高新技术的投资。 美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 达的国家 , 一部美 国的发展史可 以说 二是 日本在全 国各地兴建 了 1 9个科技园 区,成为高科技人才荟 是其人力 资源 的开发史 。 萃之地。三是 日本还实现了科技人 才的国际化 。 首先 , 为满 足国家对高科技人才 的需求 , 国除大力 开发本 美 二、 我国西部地 区人力资源的现状与 问题 国的科技人才外。 通过大幅度增加教育投资 , 培养本土科技人才 , 1人 口虽然众 多, 、 但人 力资源整体文化素质低 下 , 才总量 人 美 国在校大学生 是 日本 的 35倍 , 2 . 至 0世纪 9 0年代 中期 , 国 显 著 不足 美 有7 3万名科学家和工程师从事研究和开发 T作 ,平均一万名就 西部地 区人力资源数量丰富, 口自然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 人 业者就有 6 6名科学家和工程师 。 水平 。 但是 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的整体文化素质水平相对较低 。 据 其次 , 加大职业教育和培训力度 。美 国的职业 教育和培训使 第五 次人 口普查资料显示 , 西部 四省 区( 、 、 、 ) 甘 青 宁 新 每万人 口 劳动者具备基本 知识和技能 , 并且 改善人力资源 的素质 , 为美 国 中拥有大 专以上教育程度 的人 口分别 是 2 2 39 4 15 3 远远 9 ,5 , 1 ,6 , 经济的增 长提供高质量的人力资源。 美国工商企业每年用于职工 低于东部发达城市北 京(7 4 和上海 ( 16 , 15 ) 13 )尤其是每万人 口中 培训的费用 已达 2 0 10亿美元 ,分别 超过中等教育 与高等教育 的 拥 有 研 究 生 的 人 口更 少 ,仅 相 当于 全 国 的 四 分 之 一 到 二分 之 一 , 经费 。另外 , 联邦政府还筹集资金 , 介入学校的就业培训 , 主要对 与东部地区更是无法相 比, 人才资源严重匮乏。 经济萧条地区 的失业工人和经济地位差的人员制定培 训计 划 , 使 2 人 力 资 源结 构 不 合理 , 布 不 均 、 分 他们有机会得 到培训 和获得 生活维持费 ,并提高他们 的就业能 从总体来看 , 西部地 区人力 资源的配置结构不合 理 : 已有的 力。 人力资源在年 龄上青黄不接 , 才断档现象十分严重 ; 人 在知 识结 第三 , 国十分重视引进外 国科技人才 。美 国长期奉行人才 构上呈老化态势 , 美 从事基础理论 的理论性人才偏多 , 而高新技 术 吸引战略 , 并不 断调整 , 重新 修定 了移 民法 , 高层人才实行 急需的科技人才 、 如 对 优秀管理人才 、 应用 型人 才严 重短缺 ; 业 、 产 行 “ 绿卡制 ” 给予人籍优惠 ; 广泛招收外 国留学生 , 向他们大力宣 传 业 分布不均 , 西部地 区三产业人力资源配置结构呈现出第一产业 美国式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 鼓励他们留居美国 ; 通过借 、 国 的比重大 , 二产业较小 , 聘外 第 第三产业严重短缺 的不合理特征 , 形成 人才 , 向他们许诺提供 世界最优 良的科研 条件 、 高薪待遇等等。 据 了人力 资源在产业 、 行业问的分布不平衡 。 美 国科学基金会 的调查 , 国 5 %以上 的高科技公 司中 , 美 0 外籍科 3人 力 资 源使 用效 率 不 高 , 才 流 失 严 重 、 人 学家和工程师 占公 司科技人员总数 的 9 %。 0 在美 国硅谷 作 的高 与东 部地区相 比, 西部地区存在一定 的区位劣势 , 经济发展 级 工 程 师 和科 技 人 员 有 3 %以上 是 外 国 人 , 事 高 级 科 研 的工 程 落后 , 3 从 人才成长 的环境质量差 , 优秀人才难以脱颖而出 , 用人制度 博士后研究生 中 6 %是外 国人。 6 这对美国的繁荣与富强起 到了不 不合理 , 人才使用效率 不高 ; 在东 部沿海地 区和经济特 区灵活的 可磨灭的作用 。 流动机制 、 优惠 的人 才政 策和丰厚的经济待遇 强力 吸引下 , 西部 2 日本 的人 力 资源 开发 、 地区很多人才 “ L 孑 雀东南飞” 使本来就缺乏人 才的西部 更是雪 , 日本 是一个 国土面积狭小 , 自然资源极端贫乏 , 但二 战结束 上加霜。进一步削弱 了西部地 区跨越式发展 的原 动力 , 成为制约 后 ,由战败 国经过不 到半个世纪的时间成为世界第 二大工业 国。 西部 地 区发 展 的严 重 问题 。 日本 经济腾飞的奇迹是靠极大地 开发本 国的人力资源尤 其是 高 三 、 我 国西 部 地 区人 力 资源 开 发 的 启 示 对 层次人 力资源 , 人力资源开发超前于经济 的发展 , 对 充分体 现了 1 开 发 的 前提 : 新观 念 、 更 日本政府重视教育 、 尊重知 识、 尊重人才 的远见卓 识。 西部地 区人力资源素质 、 层次 的高低事 关西部 区的可持续 发 第一 , 重视发展教 育 , 提高国民素质 。早在 明治维新之初 , 展 , 部 地 区 的 发 展 最 终 只 能 依 靠 人 的创 造 性 、 日 西 主观 能 动 性 的发 本就在“ 启迪 民智” “ 、普及文化” “ 、富国强兵” 口号下发展教育。 等 挥 , 靠人 的现代整体素质的提高 , 依 依靠科学技术和教育。然而 , 17 , 82年 日本公 布了著名 的《 教育基本法》 。二战 刚结束 , 日本 国 受历史 因素沉淀 、传统体制制 约和物质基础薄弱等 因素 共同影 内一片 废墟 , 百废待兴 , 日本政府却选择优先发展教育。日本政 响 , 但 西部地 区人力 资源开发的观念还十分落后 , 在人力资 源的开 府非常重视对教育进行高投入 , 以高额投 资扶持 民办学校 。 日本 发与建设上缺乏足够 的忧患意识 和危 机意识 。因此 , 要充分发挥 私立学校有 16 0多所 , 日本学校总数 的 2 %。 日本 , 80 占 8 在 教师是 西部地区人力资源乃至高层次人 力资 源的作用 , 激发群体智能和 受 全社 会 尊 敬 的 职业 。 创造力 , 观念变革是先导 。西部地区的用人单位 和政府部 门应 当 第二 , 断实施 与 日本 教育相适应 的社会结构 改革 , 不 以个 人 充分认识人力资源开发对西部地 区以至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 , 才能为基础来优 化组织社会结构。 日本 不仅 重视通过教育 、 训 充 分认识西部地区在人力资源竞争 中面临的严峻形 势 , 培 以超前意 来培养人才 , 而且从明治维新 以来的各届政府都在不断实施 与 日 识 , 向未来 。使思想观念与西部地区面 向未来 的发展要求相适 面 本教育相适应 的社会结构改革 , 以个人才能为基 础来组织社会结 应 , 与经济发达地 区乃至发达 国家靠拢 , 以此引导( 并 下转 2 3页)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吸引海外人才的政策及启示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吸引海外人才的政策及启示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吸引海外人才的政策及启示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吸引海外人才的政策及启示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人才竞争的加剧,吸引海外人才成为了全球主要发达国家的重要任务。

这些国家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吸引、留住和发展海外人才,从而推动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本文将介绍几个主要发达国家在吸引海外人才方面成功的政策,并从中得出一些启示。

第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加拿大。

加拿大是一个多元文化多元种族的国家,依赖国际人才的流动来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加拿大政府实施了“快速通道”移民项目,以吸引高技能、高学历和有创新能力的海外人才。

此外,加拿大还实施了特殊的留学生政策,为留学生提供毕业后可以获得工作签证的机会。

这些政策不仅吸引了全球范围内的优秀人才,也为加拿大培养了大量的本土创新人才。

其次是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是一个宜居、富饶的国家,吸引了大量的留学生和技术人才。

澳大利亚政府实施了“技术移民”和“雇主担保”等项目,鼓励技术人才来澳大利亚工作和定居。

此外,澳大利亚还大力支持技术创新和科研发展,为高科技产业提供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

这些举措让澳大利亚成为了吸引技术人才的热门目的地。

另一个典型国家是新加坡。

新加坡是一个小国家,却以其高效的管理和开放的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国际人才。

新加坡政府实施了“全球技术领导人计划”,为具备全球领导力和创新能力的海外人才提供永久居留权。

此外,新加坡还实施了特殊的人才引进制度,为国外企业和高科技产业提供了优厚的税收减免和财务支持。

这些政策加上新加坡的卓越教育体系使得新加坡成为了亚洲最具吸引力的海外人才聚集地之一。

最后一个例子是德国。

德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工业国家,依赖于科技创新和高技能劳动力来推动经济的发展。

德国政府实施了“蓝卡”计划,鼓励高技能人才来德国工作和生活。

通过这一计划,德国吸引了大量的工程师、科学家和技术专家。

此外,德国还建立了一系列的研究机构和科研项目,吸引海外学者和科学家来德国进行科研合作。

发达国家企业争夺未来人才的六大超前战略

发达国家企业争夺未来人才的六大超前战略

活动 , 已有 3 0 l多名 中 国学生参 与 国际学生 圈活动 , 增进 了对 西 门 子 的 了解 。 门子 公 司 制 定 和 实 施 ‘ AA 西 D ' D亚洲 2 世 纪 奖 l 学金” 计划 , 在德 国获得资助4 0 0 万欧元 , 自身斥 资2 0 欧元 , 7万 资 助 中 国等 亚 洲 区 国 家 学 生 去 德 国接 受 教 育 ,以此 塑 造 西 门 子未来 人才 。 不 少企业家认 为 , 在全 球 化 竞 争 中 , 解 人 才 竞 争 压 力 的 缓 最好办法 是加大人 才培养 , 注重 超前 “ 做人才” 即通过 对人 定 , 才 的定 向培养 、 向选拔 , 定 以获取持 久的顶尖专业 人才 。在这 方面 , 世界知名 企业都十分重视 对未来人 才的 ‘ I 定做” 建 立未 , 来人才长 效通道 , 运用新 的人才竞争战略 , 获得更多 的高 素质 的未来人才 。 四、 大产权与 薪酬激励 , 掘具有潜 能的未来人才 加 挖 欧美一些公 司 已将挖 掘具 有潜能 的未来 人才作为企业人 才 开 发 的一 部 分 , 取 更 加 有 效 的 激 励 措 施 , 快 人 才 开 发 , 采 加 从而使企业 人才辈 出。美 国科用公 司对 挑选 出来 的 20名 未 0 来 公 司科 技 创 新 人 才 , 予 每 人 25 美 元 的 股 票 奖 励 , 年 后 给 、万 7 划归个人所有 , 以激 励 和 留住 被 视 为 具 有 发 展 潜 能 的 人 才 。 发 达 国 家 企 业 注 重 建 立 新 的 人 本 机 制 ,开 发 未 来 人 才 与 知 识 资 源 。 比 较 成 功 的有 : 遍 实 行 产 权 与 分 配 创 新 , 用 多 种 期 权 普 采 激励 ,对 企 业 经 营 者 和 科 技 项 目人 在 一 定 期 限 内 按 照 完 成 事 先 约定的 目标给 予企业股份奖励 , 给予股 票升值权激励 , 给予 ‘ 子 股 权 ”激 励 等 , 多 企 业 在 产 权 与 分 配 上 更 加 与 企 业 发 影 许 展命 运相联系 , 推出 了多 种激 励方式 , 充分体现激 活人 才的管 理 创 新 思 维 , 企 业 人 才效 率 提 升 更 富成 效 。 使 五 、 视 职 业 教 育 。 度 开 发 高 技 术 人 才 重 深 从 国 家 创 新 力 提 升 的 实 践 看 ,职 业 教 育 已成 为未 来 人 才 成长 的摇 篮。在这方面 , 瑞士就是 一个典范 。瑞士人认 为 , 没 有 一 个 严 谨 、 整 、 标 准 的 职 业 培 训 系统 , 个 国家 要 取 得 完 高 一 经 济 和社 会 成 功 是 不 可 能 的 。瑞 士 教 育 制 度 中最 突 出 的 、最 有 光 彩 的特 点 就 是 它 的职 业 教 育 。 年 义 务 教 育 后 , 7 %的 九 约 0 学生进入 职业 学校 ,职业人 才培训使许多人 成为未来高技术 职业 人才 。在瑞 士 , 全社 会没有偏见 , 各工商企业 、 行政机构 , 甚 至个体劳动者 都愿意 出资搞培训 , 以保证 本行业后继 有人 。 瑞士有 3 0 0 多种 职业 , 每个职业 都有 技术培训 , 职业教 育在深 度 开 发 高 技 术 人 才 上 发 挥 了极 大 的 作 用 。 企业 高技 术人 才缺乏 是制 约创新发 展 的一 个突 出问题 , 发达 国家 和知名企业通 过加强职业教 育较好地解决 了这一难 题 。美 国政 府拟定 和实 施了 “ 企业教育与培训 计划” 在全 国 , 各地成立 了 1 0 多家 “ 0 0 企业 发展 中心” 7 “ 和5 个 企业和科技 信 息中心” 以向企业传授 先进科技 。芬兰政府 设立 了中小企业 , “ 术开发 中心” 德 国着力构建 企业全员教 育体 系 , 企业培 技 , 为 养未来 高技术人才 。欧美许多公 司大力倡导 “ 无论是 否有 无 学 历 都 可 成 为 人 才” 的思 想 , 人 才再 教 育 与 知 识 再 生 提 供 了 为 条件与方 便 。摩托 罗拉 、 福特等企业 建立企业 “ 知识再 生”机 制 , 年 拨 款 1多 亿 美 元 用 于 职 工 教 育 , 快 提 升 员 工 技 能 。 每 0 加

发达国家引进高科技人才政策的比较及启示解读

发达国家引进高科技人才政策的比较及启示解读

一、主要发达国家引进高科技人才的政策措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知识经济开始兴起,由西方主要发达国家领头,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争夺和引进国外高科技人才的风潮。

在吸引高科技人才的政策措施方面,各发达国家的做法各有特色,又具有共性。

其中比较典型的是美国、日本和德国。

(一美国———多元化的政策机制引进海外高科技人才1.对高端技术人才进行职业移民。

对于具有某种特殊才能和技术专长的高端人才,美国允许其通过应聘在美国工作的方式进行职业移民。

在职业移民对象中,前两类都是针对高端人才提出的,第一优先者为具有特优、特殊或特异技能的外国人、着名教授或杰出研究人员、跨国企业的经理或管理人员;第二优先者为具有高学位、特殊专长且其专长能为美国带来实质利益的专业人士,或在科技、艺术、商业等方面有出众的特殊能力的人。

近年来,美国政府对职业移民的配额人数做了较大增加,对科技型人才的优先地位也有较大提高。

根据目前的移民法规定,每年不分国家,以职业方式移民美国的人数为14万个配额。

2.对具有特殊专业技能的外国人实施H-IB 签证计划。

为解决科技人才短缺的问题,美国政府从1990年开始实施H-IB 签证计划。

H-IB 签证主要发给具有特殊专业技能的在美国临时工作的外国人,其主要对象是建筑家、工程师、程序设计人员、会计师、医生和大学教授等,期限为3年,还可以延长3年。

随着美国对高端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H-IB 签证的数额也在不断扩大。

2001至2002年,美国政府根据高科技人才市场需求,将签证发放量定为每年万人,远远高出最初万人的名额限制。

此外,美国法律还规定,获得H -IB 非移民签证来美国就业的外国人可以申请移民,这不但为高科技人才永久留在美国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更为美国人才库集聚了更多优秀人才。

3.对世界各地的优秀学生实施留学优惠政策。

美国多年来一直实施留学优惠政策,每年都有50多万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留学生赴美学习,这为美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宝贵的创新人才。

西方发达国家关于人才管理的研究述评与展望

西方发达国家关于人才管理的研究述评与展望

西方发达国家关于人才管理的研究述评与展望1. 引言1.1 西方发达国家人才管理的重要性西方发达国家人才管理的重要性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愈发显著。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才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和组织竞争的核心要素。

而西方发达国家一直以来在人才管理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其成功的经验不仅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借鉴和借鉴的范本,也为整个世界所关注。

人才是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而人才管理则是有效地激发和发挥人才潜能的重要手段。

在西方发达国家,人才管理被视为组织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吸引和留住优秀员工,还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生产力,推动企业持续创新和发展。

西方发达国家注重人才管理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人才的稀缺性和重要性。

在全球化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拥有优秀人才的企业更容易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西方发达国家不仅投入大量资源用于人才招聘和培养,还注重建立一套科学的人才管理体系,以确保企业在人才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西方发达国家人才管理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个体和组织层面,更是推动整个国家和全球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只有注重人才管理,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1.2 人才管理研究的现状目前,人才管理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组织管理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人才成为组织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

许多学者和企业开始加大对人才管理的研究和实践。

在人才管理研究领域,学者们关注的焦点逐渐从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转向了更为综合和战略化的人才管理。

他们致力于探讨如何有效吸引、培养、激励和留住优秀人才,以提升组织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许多学者也开始关注人才管理的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方面,探讨人才管理与社会环境、员工幸福感的关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企业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人才管理的研究也在不断更新和拓展。

学者们更加注重人才管理与数字化、智能化的结合,探讨如何通过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升人才管理效率和精准度。

西方发达国家关于人才管理的研究述评与展望

西方发达国家关于人才管理的研究述评与展望

西方发达国家关于人才管理的研究述评与展望西方发达国家对人才管理的研究从20世纪初就开始,随着全球化的深入,这一研究领域愈加重要。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资源,其管理对于企业的长期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人才管理一直是一个备受重视的主题。

本文将对西方发达国家关于人才管理的研究进行述评,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1. 人才管理的基本概念人才管理是指通过有效地吸引、培养、激励和留住人才,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力,以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

在西方发达国家,人才管理被视为一项战略性的工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人才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注重个体发展,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组织绩效。

2. 西方发达国家的人才管理现状在西方发达国家,人才管理已经成为各大企业的重要议题。

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聚焦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才招聘: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在人才招聘方面非常注重人才的专业背景、工作经验、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招聘过程中,企业会采用多种方式,包括校园招聘、社交媒体招聘以及人才中介机构等。

(2)员工培训:西方发达国家企业注重员工的终身学习,通过不断的培训和技能提升,使员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提高工作绩效和个人职业发展空间。

(3)绩效考评:在西方发达国家,企业采用多元化的绩效考评体系,将员工的绩效与企业目标相结合,以激励员工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4)员工关怀:企业在关怀员工方面注重平衡员工工作与生活的需求,提供灵活的工作安排、职业发展机会以及员工福利,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

3. 人才管理的研究进展在西方发达国家,人才管理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系列比较成熟的理论和方法。

从人力资源管理到人才管理的转变要求企业更加重视员工的个体发展和激励机制,研究重点逐渐从组织层面转向个体层面。

人才管理理论越来越强调员工参与,鼓励员工参与企业决策,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

跨文化人才管理和多元化团队管理也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因为这些涉及到企业对不同文化和背景员工的管理和激励。

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高端人才集聚的主要做法及其借鉴

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高端人才集聚的主要做法及其借鉴

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高端人才集聚的主要做法及其借鉴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竞争的加剧,高端人才成为各个国家或地区最宝贵的资源之一。

为了吸引和集聚高端人才,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些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高端人才集聚的主要做法,并探讨其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借鉴意义。

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通过提供优厚的薪资和福利待遇来吸引高端人才。

美国和欧洲国家对于高技术领域的人才给予较高的薪酬,并提供丰厚的福利保障。

这样的做法可以有效地吸引优秀的人才来到自己的国家或地区。

其他国家或地区可以借鉴这种做法,通过提高薪资水平和福利待遇来吸引高端人才。

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注重高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通过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和科研支持,他们培养和储备一大批高端人才。

他们也鼓励国外优秀人才的引进和交流。

美国的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等享有世界声誉的学府就是吸引高端人才的重要渠道。

其他国家或地区可以借鉴这种做法,加大对高端人才的培养力度,同时加强与外国人才的合作与交流。

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注重创建良好的创新和创业环境。

他们提供了完善的创业支持政策和金融服务,为高端人才创造了良好的创业氛围。

硅谷在美国被视为全球最具创新力和创业精神的地区之一,这里提供了丰富的创业资源和融资渠道。

其他国家或地区可以借鉴这种做法,加大对创业环境的改善和支持力度,吸引更多高端人才参与创新和创业。

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通过简化人才引进和管理的流程来吸引高端人才。

他们制定了灵活的移民政策和签证制度,为高端人才提供了便利的居住和工作条件。

加拿大通过推出“快速通道”项目,针对具备相关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的申请人,提供简化的移民流程和优先审批。

其他国家或地区可以借鉴这种做法,简化人才引进和管理的流程,加速高端人才的入驻和融入。

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高端人才集聚的主要做法包括提供优厚的薪资和福利待遇、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创建良好的创新和创业环境以及简化人才引进和管理的流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达国家人才战略的比较作者:文章来源:互联网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才资源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各国都十分重视人才战略问题的研究,制定了各种有效的政策、法规和措施以吸引人才、培养人才以及合理地使用人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值得我们借鉴。

一、人才培养方面的比较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发达国家的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究其原因,经济的持续发展与它们全面提高国民素质,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及重视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密切相关。

仅有200多年历史的美国,今天已经发展成为军事实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都相当强大的国家。

它拥有近百万研究开发人员,其数量居世界首位。

他们的研究和开发总投资约占国民生产总值3%,是当今世界的最高水平。

从科技成果看,美国的高科技成果总量占世界的37%.美国的专利申请数量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这一切都得益于美国政府对教育和培训的重视,积极鼓励科技人才脱颖而出。

美国自20世纪50年代末就视教育为国家发展的基础和人才培养的关键。

它们把发展教育作为国家的战略重点,相继通过了《国防教育法》、《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为21世纪而教育美国人》、《美国为21世纪而准备教师》等法案和报告,极力呼吁为未来准备高素质的人才资源。

与此相应,它们还非常重视扶持大学的发展,不断加大对大学的投资。

在近20年美国所获得的诺贝尔奖自然科学奖中,在大学工作的科学家占90%以上。

同时,它们还大量设立科学奖,其中着名的有“诺贝尔热身运动奖”、“科学家摇篮奖”等,每年联邦与各州举行层层的竞赛筛选,对学识见识超群者给予重奖。

美国高度重视对人才的继续教育。

它专门颁布了《成人教育法》,把继续教育看作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从法律上保障继续教育的发展。

美国政府要求所有雇主每年必须至少以其全员工资总额1%的资金用于教育与培训,并逐年递增。

尚未达到此最低金额的企业和机构,每年必须上交其工资1%的资金作为国家技能开发资金。

美国公司对经理员工的培训也极为重视,大多数公司都设有专项培训经费,并有完善的人才培训计划和体系。

德国的教育主要是“双元制”教育体系。

重视职业教育、注重实际能力的培养是德国的一贯传统。

在德国,在行业协会等主管部门的监督下,企业与学校共同承担高等职业教育,分别负有明确的责任,为各个行业培养输送专业人才。

任何一个普通高中毕业的学生都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并到招收学生的企业报名,录取后与企业签定培训合同,学制三年,学习形式为三个月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三个月在企业学习实际操作技能和知识。

大型企业建有自己的培训中心,用最现代化的设备、教学设施和手段对学生(包括企业职工)进行专业技能培训。

与小企业签定合同的学生要到跨企业培训中心接受培训。

跨企业培训中心是由联邦政府、州政府以及小型企业通过法律合同联合建立的培训中心。

学生到这些培训中心从最简单的钳工基本功训练到学会操作使用现代化数控机床、计算机控制设备等,接受非常严格、规范而有系统科学的职业训练。

德国的这种“双元制”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为德国的经济起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在德国无论是政府、学校还是企业,都担负着教育培训的任务。

它们特别重视职业教育培训,十分重视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开发。

二、人才吸引方面的比较新时期世界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

据美国官方统计,在1949-1973年期间,世界各国迁居美国的科学家、工程师达16万人;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每年仍有6000名以上的科学家、工程师进入美国。

美国之所以雄踞世界经济领头羊位置长达半个多世纪,至今仍未有衰退的迹象,与美国政府长期以来奉行人才引进战略,利用灵活多样的移民政策、教育政策、人才政策等从世界各地网罗人才密切相关。

移民是美国吸引人才战略的重要措施之一。

美国是典型的移民国家,而近50年来美国的移民是以挑选的方式进行的,只要是专家、学者、教授,不分年龄、信仰、国籍和民族均可优先移入。

20世纪90年代,布什总统又签署新的移民法,重点向投资移民和技术移民倾斜,鼓励各种专业人才移居美国。

从1990年开始,美国还实施H-IB签证计划、“绿卡制”,给予人籍优惠,使大批的留学生学成后定居美国。

近年来,美国把争夺人才的重点聚焦到计算机领域。

有专家预测,美国将短缺45万科技人才,而到2006年这一数字将扩大到65万。

美国移民局公布的数字显示,1999年美国签发的专门针对外国移民美国的H-IB签证达万人,其中印度人占了46%,中国大陆占了10%.外国科技人才源源不断流入美国,填补了美国高科技人才的严重短缺。

日本国土狭小,人口众多,加上一贯排外的倾向,在是否接受外国单纯劳动力上,国内各界至今仍未取得共识。

但在通过移民法大量网罗各界精英方面,认识却是惊人的一致。

日本总结出一套适合本国国情的“重金”招揽人才的方法,这就是通过购买、吞并外国企业或公司,将被购买或吞并的企业或公司里的人才据为已有。

这应该说是日本利用他国人才资源的又一新举措。

再有,他们还通过购买或资助的方式,占有或部分占有美国名牌大学的实验室,在那里获取美国高级人才的智力资源。

此外,他们不断扩招留学生,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每年接纳的留学生仅万余人,八十年代末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1987年达到万人。

1988年度日本教育白皮书特别强调要健全官民一体的接纳留学生体制,提出了在21世纪初接纳10万名留学生的目标。

由于各国派出的留学生一般都是学校的尖子,他们思想活跃,研究能力强,特别是在研究生毕业后的3-5年时间内,是创造力最旺盛的时期;不难看出,充分利用外国留学生最旺盛的创造力,正是日本增大接受留学生容量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西方发达国家中,英国的各类技术人才和专业人员比例位居前列。

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就有“科研在英国,开发在美国”的说法。

在生物、医学、信息、金融、教育等领域,英国人才济济,仅在英国康桥大学诺贝尔奖得主就有78位。

在人才战略上,英国有一些独具特色的措施和做法。

首先,英国奉行全球化的人才观。

英国每年有不少高科技人才受优厚报酬的吸引流向美国,英国对此并不刻意限制,而是对人才流动采醛来去自由“的宽松政策。

英国人才政策一个明显特点是在创造人才回流的宽松环境和创业条件上下功夫。

他们在适当提高教师待遇的同时,将重点放在科研环境和学术氛围等方面,努力保持自己的特色。

最终使得许多在美国任教的教授由于留恋牛津大学特殊的学术氛围和严谨学风,几年后又回到了牛津。

其次,英国还奉行实用主义的人才观。

他们认为一个拥有很高学历和丰富经验的人不一定就是难得的人才,但一个已经创造出科研成果的人必定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才。

与其花费大量资金和时间去培养一个高科技人才,还不如耗费巨资吸收这一类人才,并以重金购买其高科技成果。

这是英国能在高科技领域走在世界前列的奥秘所在。

此外,英国瞄准的是全世界人才。

近几年,英国高科技领域有不少人才流向了美国,但英国也从英联邦及欧盟其它国家吸引了不少同类人才,他们的进入在很大程度上平衡了英国本地人才的流失。

新加坡为了解决经济扩展所带来的人才不足问题,在加强培养本地人才的同时,实行了广纳世界精英的政策。

他们成立了一个跨部门的“招揽人才委员会”,发展与推行吸引和留住人才的策略,让新加坡保持社会凝聚力的同时,成为国际人才的集聚中心,以保持其足够的竞争力。

三、人才使用方面的比较美国在人才使用和管理上的最大特点是强调民主竞争,充分发挥人才的创新精神和工作热情。

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美国人才资源开发及管理的社会化程度很高,住房、医疗、保险等实现了社会化,劳动力不受户籍、地域的制约,可以自由流动。

二是注重人才资源的市场配置,实行自由择业政策。

无论是总经理、高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还是生产工人都是通过发达的劳动力市场进行聘用。

三是详细的职业分工。

在美国分工非常细腻,各行各业有2000多种职称。

四是强烈物质刺激为基础的工资福利制度。

美国公司内部工资制定的基础是职务分析。

不同级别的工作、不同专业工种、不同性质的岗位、不同经历的经理有着不同的职业要求,不同的工作环境,不同的工资水平。

在制定工资政策时,公司主要考虑工作的内涵及该工作对企业经营效率所作出的贡献。

在这种制度下,优秀员工与落后员工之间的工资福利差别相当大,高层经理的工资和普通员工的工资待遇可以相差几十倍。

为刺激员工的积极性,美国公司还有名目繁多的奖励制度,尤其突出的是高层经理层的奖励制度,包括:奖金、利润分成、收益分成、高层经理短期奖、高层经理长期奖等,对一般员工也设立了表现奖、员工持股计划等。

这些对员工特别是中高层领导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积极工作、不断增加公司的收入起了较大的作用。

日本的人才使用和管理与美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它的精髓是强调以人为本。

主要特点表现为:一是实行稳定的就业政策。

日本的绝大多数公司实行终身就业制。

这种制度的最大优点是给员工以强烈的安全感,增强了员工对企业的忠诚程度。

但是,由于日本经济衰退,企业利润下降,这种政策也受到了挑战,。

二是实行论资排辈的职位管理办法。

日本人认为,这种体系有助于企业对人才进行长期培养,对企业创立新的企业文化也很有好处。

三是实行工资福利政策。

日本的工资政策追求公平合理的原则,而不是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注重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潜力,进取精神,与人合作的能力,小组集体智慧等等,不主张把奖励个人放在首位。

这种管理办法对中下层的蓝领员工十分奏效,但对中高层经营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是一个打击。

综上所述,国外人才战略的发展历程都表明,成功的人才战略需要具有多维开放的视野,需要把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因素联系起来,需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相协调,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与时俱进。

不同国家的人才战略尽管各有特色,但又具有共性:一是人才战略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一体化,形成相互兼容、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整体格局;二是引进与培养双管齐下,形成这两方面的人才各展优势、取长补短的局面;三是政策引导与法制制约的运行机制,形成完备的育人、选人、用人的工作机制。

常规化、制度化、法制化和相对稳定性与动态相结合是发达国家人才战略成功的基本经验,学习和借鉴这些经验,对于形成我们自己的战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