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部分实验
高中化学选修六实验课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六实验课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对溴化钾和溴水的一系列化学反应,探究溴化物的化学性质。
实验原理:溴化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可分解产生溴气和氧气,溴水在酸性条件下可与亚硫酸钠反应生成溴;而溴又能与苯酚反应生成溴苯。
实验器材:量筒、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玻璃棒、试剂瓶等。
实验步骤:
1. 取一小段溴化钾晶体放入试管中,用试管夹夹住试管,放在酒精灯上进行加热,观察试管口产生的气体。
2. 滴加几滴溴水到试管中,加入少量亚硫酸钠溶液,观察产生的溴颜色。
3. 将苯酚溶液滴加到试管中,加入溴水,观察产生的现象。
4. 对各个试管中生成的产物进行化学性质测试,如酸碱性测试、溶解性测试等。
实验结果:
1. 加热时,溴化钾分解产生红褐色的溴气和氧气。
2. 溴水与亚硫酸钠反应生成褐色的溴溶液。
3. 溴水与苯酚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我们了解了溴化物的一些化学性质,包括分解、氧化和取代反应等。
这些性质对于我们理解有机物中溴化物的化学性质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以后的有机合成和理论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高中生物选修一 第一部分 实验1 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
业曾一度遭受毁灭性的打击。在生产过程中, 出现了葡萄酒变酸、变味的怪事。经过一番研 究,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发现,导致生产失败的 根源在于发酵物中混入了杂菌。由此人们认识 到保持培养物纯净的重要性。
如何保持培养物纯净呢?
无菌技术:
1.消毒与杀菌 ①消毒:消除表面或内部的部分微生物 ②杀菌:杀死内外所有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配制培养基的过程:
计算 → 称量 → 溶化(溶解) →灭菌 →倒平板
注意:
1.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倒平板 2.倒平板时应在酒精灯附近操作
培养基的分类:
1.物理性质 ①液体培养基:菌种培养或工业生产 ②半固体培养基:观察微生物运动 ③固体培养基:微生物的分离、鉴定、计数
2.组成成分 ①合成培养基:分离、鉴定微生物 ②天然培养基:生产
3.用途:★ ★ ★ ①选择培养基:缺某种物质或多加某种物质 ②鉴别培养基:加指示剂或化学药品
月桂基硫酸盐 胰蛋白胨肉汤
(LST)
配
倒平板:
接种:
接种针灼烧灭菌
平板划线
大肠杆菌的纯化方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
平板划线法
大肠杆菌的分离纯化
——结晶紫中性红胆盐琼脂
2.常用方法 巴氏消毒法:牛奶 化学药剂:双手、水源 灼烧灭菌:接种环等(金属) 干热灭菌:160-170℃ 1-2h (玻璃器皿、金属) 高压蒸汽灭菌:121℃ 100KPa 15-30min(培养基) 紫外线消毒法:30min(空气中的微生物) 酒精灯火焰附近操作;超净工作台上操作。
回忆有关细胞的元素组成、分子 组成的知识,想一想微生物应该生活 在什么环境中呢?
1.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纯化大肠杆菌 要求:
选修一微生物实验
选修一微生物实验(二)果酒及果醋的制作ﻫ【实验原理】ﻫ酵母菌能以葡萄汁中的葡萄糖为原料,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
醋酸杆菌在有氧的情况下,可将酒精转变为醋酸。
ﻫﻫ【方法步骤】ﻫﻫﻫ【练习题】ﻫ 1.是果酒和果醋醋作的实验流程和某同学设计的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
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ﻫﻫ(1)完成图1中的实验流程。
ﻫ(2)冲洗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冲洗应特别注意不________________,以防止菌种的流失。
ﻫ(3)图2装置中的充气口在________________时关闭,在___________________时连接充气泵,并不断ﻫ向内________________。
(4)排气口在果酒发酵时排出的气体是由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在果醋发酵时ﻫ排出的是_________,为什么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____________;出料ﻫ口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ﻫ(5)在用玻璃瓶发酵生产时,必须对玻璃瓶用________________进行消毒,然后在玻璃瓶中加入葡萄汁,加入的葡萄汁不应超过玻璃体积的________________。
ﻫ(6)若在果汁中混含有醋酸菌,在果酒发酵旺盛时,醋酸菌能否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说明理ﻫ(7)如何检验果酒制作是否由。
并写出醋酸菌的代谢类型及其酒精产生醋酸的反应式。
ﻫ成功?ﻫ【练习题解析】1.(1)醋酸发酵(2)洗去浮尘反复冲洗ﻫ(3)果酒发酵果醋发酵泵入空气(氧)(4)酵母菌二氧化碳剩余的空气、二氧化碳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取样的ﻫ(5)70%的酒精溶液2/3 (6)不能。
因为果酒发酵时缺氧能抑制醋酸菌的生长,且醋酸菌发酵条件是氧气充足异养需氧型ﻫC2H5OH+O2CH3COOH +H20+能量(7)发酵后取样,通过嗅味和品尝进行初步鉴定。
此外,还可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并用重铬酸钾检ﻫ验酒精的存在。
高中化学选修5实验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5实验教案实验目的:通过测定不同浓度的溶液的电导率,探究溶液浓度与电导率之间的关系,加深学生对溶液电导性质的理解。
实验原理:溶液中的电导率与溶质的浓度成正比,当溶液浓度较小时,电导率较低;当溶液浓度增加时,电导率也相应增加。
实验器材和试剂:1. 电导率仪2. 100ml容量瓶3. 可调移液器4. 二极板电极5. 盐酸(浓度为1mol/L)6. 蒸馏水实验步骤:1. 将100ml容量瓶清洗干净,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后晾干。
2. 利用可调移液器向容量瓶中分别加入10ml、20ml、30ml、40ml和50ml的盐酸溶液,分别称为溶液A、B、C、D和E。
3. 在电导率仪上插入两个二极板电极,保证电极与溶液接触良好。
4. 将电导率仪设置为测定模式,将溶液A倒入电导率仪中,记录电导率的读数。
5. 重复上一步骤,将溶液B、C、D和E依次倒入电导率仪中,记录电导率的读数。
6. 根据所得数据,绘制溶液浓度与电导率的曲线图,分析溶液浓度与电导率之间的关系。
实验安全注意事项:1. 在操作电导率仪时,避免碰撞和弄湿。
2. 使用盐酸时要戴手套,避免溅入眼睛或皮肤。
3. 操作过程中要小心谨慎,避免发生意外。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溶液浓度越高,电导率越大的结论,即溶液浓度与电导率成正比关系。
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可以进一步探究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承载物质和电导率之间的关系。
延伸实验: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电解质溶液(如NaCl、HCl等),探究不同电解质对电导率的影响;也可以通过改变溶液温度或加入其他溶质,观察对电导率的影响。
思考问题:1. 为什么电解质溶液可以导电?2. 溶液的电导率与什么因素有关?3. 如何利用溶液的电导率来判断其浓度?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溶液的电导性质,加深对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高二选修四实验
1.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学生实验)
实验用品:
大烧杯(500 mL)、小烧杯(100 mL)温度计、量筒(50 mL)两个、泡沫塑料或纸条、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中心有两个小孔)、环形玻璃搅拌棒。
0.50 mol/L 盐酸、0.55 mol/L NaOH溶液
2. 测量锌与硫酸反应的速率(演示实验)
实验用品:
锥形瓶、双孔塞、分液漏斗、直角导气管、50 mL注射器、铁架台、秒表、锌粒、1 mol/L的硫酸、4 mol/L的硫酸
3.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实验——NO2(演示实验)
实验用品: NO2平衡球、烧杯两个(250ml)、冷水和热水
4.酸碱中和滴定实验(学生实验)
实验仪器:
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铁架台(含滴定管夹)。
实验药品:
0.1000mol/L盐酸(标准溶液)、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待测溶液)、酸碱指示剂:酚酞(变色范围8~10)或者甲基橙(3.1~4.4)
5.铜锌原电池(演示实验)
实验用品:
锌片、铜片、带夹子的导线,电流计、稀硫酸、盐桥。
高中化学选修五实验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五实验教案
实验目的:
1. 观察镁的燃烧过程;
2. 学习燃烧反应的基本原理;
3. 掌握实验操作技巧。
实验器材与试剂:
1. 镁带;
2. 镊子;
3. 高铁瓦斯灯;
4. 火柴。
实验步骤:
1. 将镁带剪成适当长度的小段;
2. 使用镊子夹住一段镁带,在高铁瓦斯灯上方点燃镁带;
3. 观察并记录燃烧的现象;
4. 等镁全部燃尽后,观察残留物并记录。
实验原理:
镁的燃烧是一个氧化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2Mg + O_2 \rightarrow 2MgO \]
实验注意事项:
1. 操作时要注意安全,避免镁火引起其他物体的燃烧;
2. 镁燃烧时会产生强烈的白光,切勿直接注视镁燃烧的火焰;
3.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实验台面,避免残留物的滞留。
实验结果分析:
1. 观察到镁带燃烧时放出明亮的白光,产生白色固体残留物;
2. 实验过程中发现镁燃烧产生的是镁氧化物。
延伸实验:
1. 实验中观察到的镁的燃烧过程是一个氧化反应,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氧化反应实验;
2. 可以将镁粉与硫粉混合后,在热的环境下观察其燃烧过程,进一步探究氧化反应的特点。
实验总结: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了解了镁的燃烧过程,掌握了燃烧反应的基本原理。
同时也学会了实
验操作的技巧,培养了实验观察和记录的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探索,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高中化学选修一实验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一实验总结本次实验是高中化学选修一课程的一项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验证化学原理,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本次实验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酸碱中和反应、气体的制备和性质、气体的溶解度、溶液的浓度计算等。
我们进行了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
在实验中,我们用酸和碱溶液进行中和反应,观察到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颜色变化以及pH值的变化。
通过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明白了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会产生盐和水的反应特点。
我们进行了气体的制备和性质实验。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化学反应制备了氧气、氢气等气体,观察到气体的颜色、气味等性质。
通过实验,我们学习了气体的制备方法和常见气体的性质,加深了对气体这一物质状态的认识。
然后,我们进行了气体的溶解度实验。
在实验中,我们将气体通入溶液中,观察到溶液中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力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气体的溶解度与物质的性质、温度和压力等因素有关,并学习了气体溶解度的计算方法。
我们进行了溶液的浓度计算实验。
在实验中,我们根据实验数据计算了溶液的浓度,包括质量浓度、摩尔浓度等。
通过实验,我们掌握了浓度计算的方法和公式,并了解到浓度对溶液的性质和溶解度有重要影响。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学习到了化学原理和实验操作技巧,还培养了科学思维和实验分析能力。
通过观察和实践,我们深入理解了化学知识,加深了对化学原理的认识。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实验中的细致和耐心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性。
本次高中化学选修一实验是一次富有意义的实践活动,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我们深入了解了酸碱中和反应、气体的制备和性质、气体的溶解度以及溶液的浓度计算等化学原理和实验技巧。
通过实验,我们不仅掌握了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还培养了科学思维和实验分析能力。
这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科研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高中生物选修1实验教案
高中生物选修1实验教案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显微镜下的动植物细胞,了解其结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
实验材料:
1. 显微镜
2. 玻璃载玻片
3. 动植物样本
4. 小刀
5. 水
6. 防护手套
实验步骤:
1. 准备动植物样本:将动植物的组织切成薄片,并放在玻璃载玻片上。
2. 将玻璃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调节适当的放大倍数。
3. 观察和描述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4. 尝试画出观察到的细胞结构,并用文字描述特点。
5. 讨论和比较不同种类动植物细胞的异同点。
实验注意事项:
1. 使用显微镜前需佩戴防护手套,以免触碰样本。
2. 使用小刀切割样本时要小心操作,避免割伤手指。
3. 在显微镜下观察时,注意调节光圈和焦距,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特点,培养其观察与描述能力,同时加深对细胞的认识和理解。
《生物学实验》选修课
彭 勇 编 内部资料 翻印必究目录实验一淀粉酶的激活剂与抑制剂实验二萌发的种子内含酶及其酶催化的证明实验三叶绿体的分离提取实验四显微测微尺使用与细胞大小的测量实验五人类血型与血型鉴定实验六细胞骨架观察实验七植物染色体标本的制备与观察实验八植物多倍体诱发与鉴定2010.11.17实验九人类指纹的调查与分析实验十植物组织内叶绿素的定量测定及吸收光谱实验十一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含量与标准曲线的绘制实验十二不同材料中的维生素C测定实验十三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技术与分离血清蛋白实验十四微生物发酵与酸奶制作附录1. 高二生物实验选修测试题附录2. 生物实验选修课学习过程评价卡实验一淀粉酶的激活剂与抑制剂班级:姓名:一、实验目的了解激活剂和抑制剂对酶活力的影响。
二、原理酶的活性受某些物质的影响,能使酶活性增加的称为激活剂,能使酶活性降低的称为抑制剂。
很少量的激活剂和抑制剂就会影响酶的活性,而且常具有特异性,但激活剂和抑制剂不是绝对的,浓度的改变可能使激活剂变成抑制剂。
唾液淀粉酶可催化淀粉逐步水解,生成分子大小不同的糊精及麦芽糖和葡萄糖。
淀粉、糊精、麦芽糖和葡萄糖遇碘呈现不同的颜色反应,即:激活剂能提高酶的活性,抑制剂能降低酶的活性。
唾液淀粉酶活性不同,所催化淀粉水解程度不一样,根据实验结果不同的颜色反应,判断淀粉被水解的程度,从而了解激活剂和抑制剂对酶促作用的影响。
三、试剂和器材1%淀粉溶液、新鲜唾液稀释液、1%氯化钠溶液、0.1%硫酸铜溶液、KI-I2溶液、试管和试管架、恒温水浴锅四、操作方法1.制备唾液稀释液:先将痰咳尽,用自来水漱口,以清除口腔内食物残渣,再在口腔内含酸梅一枚, 3-5分钟后,用小烧杯收集,最后将收集的唾液稀释10倍。
1.通过观察到的实验结果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2.设置试管3的作用是什么?实验为什么需要在37℃恒温水浴中进行?3.实验中试剂按“1%淀粉溶液—稀释的唾液—1% NaCl溶液(0.1%CuSO4、蒸馏水)”顺序加入可以吗,为什么?实验二萌发的种子内含酶及其酶催化的证明班级: 姓名:一、实验目的证明萌发的种子内含有淀粉酶以及淀粉被分解为简单糖类。
高中化学选修一实验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一实验总结选修一的化学实验是我们高中化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更加直观地观察和理解化学原理和现象。
在选修一的实验中, 我们学习了许多基础的化学实验, 下面我将对其中几个实验进行总结。
首先是实验一: 酸碱中性溶液的浓度测定。
这个实验是通过滴定法来测定溶液中酸碱的浓度。
我们首先需要准备一定浓度的酸碱溶液, 然后用滴定管滴定到中性点, 通过计算滴定液的体积和浓度, 可以计算出溶液中酸碱的浓度。
这个实验要求我们注意滴定的准确性和实验室仪器的使用。
接下来是实验二: 离子溶液中的离子的检验与鉴定。
这个实验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来检验和鉴定离子溶液中的离子。
我们需要先准备好各种离子溶液, 然后根据实验要求进行反应, 观察生成的物质的颜色、气体的生成等特征, 从而判断溶液中的离子。
这个实验需要我们熟悉各种离子反应的特征和实验操作的技巧。
再来是实验三: 气体的制备与性质的研究。
这个实验主要是通过不同的方法来制备气体, 并研究气体的性质。
我们可以通过反应物的化学反应制备气体, 也可以通过物质的物理性质制备气体。
然后我们需要研究气体的性质, 如颜色、密度、可燃性等。
这个实验需要我们注意安全操作, 避免气体泄漏或意外发生。
最后是实验四: 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反应。
这个实验是通过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反应来观察和研究它们的化学性质。
我们需要准备一系列金属和非金属元素, 然后进行反应, 观察反应过程和反应产物。
这个实验需要我们熟悉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性质, 以及实验操作的技巧。
通过这些实验, 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在实验中, 我们不仅要注意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还要注重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只有通过亲自实验, 我们才能更加深入地理解化学知识, 培养实验操作的技巧和实验分析的能力。
总结起来, 选修一的化学实验是我们高中化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实验, 我们可以更加直观地观察和理解化学原理和现象。
生物选修三用蒸馏水的实验
生物选修三用蒸馏水的实验
蒸馏水的制作实验原理:水蒸气在冷凝器中放出热量,使瓶内的水沸腾汽化.
1、用试管和烧杯代替水槽;
2、用纱布过滤,防止漏液;
3、装置图如下:
4、点燃酒精灯加热,待烧杯中有水开始沸腾时停止加热.
5、观察并记录现象:待水完全沸腾后,用玻璃棒搅拌,看到烧杯底部有大量的白色固体附着,且有水滴不断地往上冒,即为蒸馏水.(如果是用来做演示实验的话可以省略这一步)
6、向试管里注入少许蒸馏水,振荡,静置,若发现有浑浊物生成则说明产生了水垢.
7、检查装置,确认无误后,把导管从水面处移至集气瓶口,盖好瓶塞,再将集气瓶倒立于水槽中,等待水蒸气逸出.
8、打开弹簧夹,取出长颈漏斗,清洗干净后重新安装,然后把它插进试管中,让水沿着长颈漏斗流回集气瓶中.
9、小心拿掉长颈漏斗,迅速盖紧橡皮帽,并用手捂住瓶口,防止水蒸气外溢.
10、整个操作要快捷,动作轻缓,避免剧烈震荡.
11、熄灭酒精灯,收拾仪器,写好实验报告。
12、根据所得结论判定是否需要对该装置进行改良或者更换其他材料?
13、总结经验教训,思考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实验技巧?
14、交流讨论,分享感受。
15、学会正确书写实验报告。
16、巩固练习。
最新高中生物选修一实验必会总结
高中生物选修一实验必会总结专题一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1、发酵:通过微生物技术的培养来生产大量代谢产物的过程。
2、有氧发酵:醋酸发酵谷氨酸发酵·无氧发酵:酒精发酵乳酸发酵3、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型微生物真菌·酵母菌的生殖方式:出芽生殖(主要) 分裂生殖孢子生殖4、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
C6H12O6+6O2→6CO2+6H2O5、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
C6H12O6→2C2H5OH+6CO26、20℃左右最适宜酵母菌繁殖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7、在葡萄酒自然发酵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表面的野生型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浓度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色素也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制约。
8、醋酸菌是单细胞细菌(原核生物),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生殖方式为二分裂9、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C2H5OH+O2→CH3COOH+H2O10、控制发酵条件的作用①醋酸菌对氧气的含量特别敏感,当进行深层发酵时,即使只是短时间中断通入氧气,也会引起醋酸菌死亡。
②醋酸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控制好发酵温度,使发酵时间缩短,又减少杂菌污染的机会。
③有两条途径生成醋酸:直接氧化和以酒精为底物的氧化。
11、实验流程: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果酒(→醋酸发酵→果醋)12、酒精检验: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重铬酸钾来检验。
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
先在试管中加入发酵液2mL,再滴入物质的量浓度为3mol/L的H2SO43滴,振荡混匀,最后滴加常温下饱和的重铬酸钾溶液3滴,振荡试管,观察颜色13、充气口是在醋酸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用的;排气口是在酒精发酵时用来排出二氧化碳的;出料口是用来取样的。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选修4)实验(PDF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教材实验强酸与强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OH-==H O,反应放出的热量会引起溶液温度的变化。
在一绝通过观察收集10mL H所用的时间或1分钟收集到的H的体积来比较反应速率的快慢。
在实验中,控制KMnO溶液的浓度及反应温度不变,探究草酸的浓度不同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已知在K 2Cr 2O 7溶液中存在着如下平衡:Cr 2O 2-7(橙色)+H 2O2CrO 2-4(黄色)+2H +(K 2Cr 2O 7固体是橙红色晶体)。
增大H +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溶液逐渐变为橙色;增大OH -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溶液逐渐变为橙色。
0. 1mol/L K Cr O 溶液、浓硫酸、6mol/L NaOH 溶液;三支试管、胶头滴管、白纸。
3Fe3++3SCN-Fe(SCN)3(红色)0.005mol/L FeCl 溶液、饱和 FeCl 溶液、 0.01mol/LKSCN 溶液、 1mol/LKSCN 溶液、酸碱滴定曲线是以酸碱中和滴定过程中滴加酸(或碱)的量为横坐标,以溶液pH为纵坐标绘出的FeCl3(黄色)+3H2O Fe(OH)3(红褐色)+3HClFeCl溶液、FeCl晶体、HCl气体、NaHCO固体;pH试纸、试管、胶体滴管、酒精灯。
氢氧化镁难溶于水,但与酸反应,溶于酸性溶液。
NH C1水解显酸性,能溶解氢氧化镁。
Ag+ +Cl-=AgCl↓,AgCl+I-=AgI+Cl-,2AgI+S2-==Ag S+2I-Mg2++2OH-=Mg(OH)↓,3Mg(OH)+2Fe3+=3Mg2++2Fe(OH)单液锌铜原电池双液锌铜原电池铜片(正极):Cu2++2e-=Cu(还原反应);锌片(负极):Zn-2e-=Zn2+(氧化反应)阴极:Cu2++2e-=Cu(还原反应);阳极:2Cl--2e-=Cl↑(氧化反应);。
初中化学选修实验教案
初中化学选修实验教案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学生能够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并学会使用试纸检测物质的酸碱性质。
实验原理: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溶液互相反应,产生盐和水的过程。
当酸和碱完全中和时,水溶液中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相等,pH值为中性。
实验材料:试管、试管架、酸碱指示剂、盐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蓝色试纸、红色试纸、蒸馏水。
实验步骤:1. 将试管架搭起,取两支清洁的试管,分别标记为试管A和试管B。
2. 在试管A中加入适量的盐酸溶液,将试管B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3. 分别取出蓝色试纸和红色试纸,分别将其浸湿。
4. 将蓝色试纸放入试管A中,将红色试纸放入试管B中,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
5. 当试纸颜色变化后,停止反应,并记录下试纸颜色的变化情况。
6. 将试管A和试管B中的溶液倒入废液桶中,用蒸馏水清洗试管。
7. 将实验器材清洗干净并整理好。
实验结果及分析:在本实验中,试管A中的盐酸溶液为酸性溶液,试管B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为碱性溶液,通过试纸的颜色变化可以观察到酸碱中和反应的发生。
当酸和碱中和反应完全时,试纸颜色会变为中性。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中操作要轻柔,避免试管破裂或试液溅出。
2.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个人安全,避免溶液溅到皮肤或眼睛。
3.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洗实验器材,保持实验台面整洁。
拓展实验:可以让学生自行选择其他酸碱物质进行酸碱中和实验,观察不同物质的酸碱性质。
教师评价:通过本实验,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生物选修一实验总结
生物选修一实验总结引言生物选修一实验是作为生物学专业课程中的一部分,旨在帮助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和掌握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际应用。
本文将总结我在生物选修一实验中的主要经历和收获。
实验一:细胞观察实验一旨在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以及掌握细胞染色和细胞计数的基本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我首先通过染色技术对细胞进行着色,然后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并学会了准确进行细胞计数。
通过这个实验,我深入了解了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组成,掌握了常用的细胞观察方法。
实验二:酶的活性测定实验二的目的是通过测定酶的活性来研究酶的催化作用。
在实验中,我们选择了过氧化氢酶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比色法测定酶的活性。
从实验中,我了解到酶对化学反应的促进作用,以及如何利用比色法进行酶活性测定。
这个实验扩展了我的实验技术和实验思维,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酶的特性和功能。
实验三:DNA提取与鉴定实验三旨在通过提取和鉴定DNA来了解DNA的结构和特性。
在实验中,我们采用了细胞裂解和酶解的方法提取DNA,然后使用凝胶电泳进行DNA的鉴定。
通过这个实验,我学会了DNA提取的方法和DNA的凝胶电泳分析技术。
这个实验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DNA的结构和功能,以及DNA在生物学中的重要性。
实验四:细胞培养实验四的目的是通过细胞培养来研究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在实验中,我学会了细胞培养的基本操作和细胞培养液的配制方法。
通过观察细胞的生长和形态变化,我对细胞分化和细胞培养技术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这个实验不仅扩展了我的实验技术,还让我认识到细胞培养在生物学研究和医学应用中的重要性。
实验五:光合作用的测定实验五旨在通过测定光合作用速率来研究植物光合作用的特性和影响因素。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光度计测定光合作用速率,并研究不同条件下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通过这个实验,我了解了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和测定方法,以及光合作用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这个实验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和机制。
选修植物生理实验内容
实验1植物组织渗透势的测定(质壁分离法)(3课时)[实验目的]观察植物组织在不同的浓度溶液中细胞质壁分离的产生过程及其用于测定植物组织渗透势的方法。
[实验原理]当植物组织细胞的汁液与周围的某种溶液处于渗透平衡状态,植物细胞内的压力势为0时,细胞汁液的渗透势就等于该溶液的渗透势。
这种渗透势相等的溶液称为等渗溶液。
当用一系列浓度溶液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时,细胞的等渗溶液将介于刚刚引起初始质壁分离的浓度和尚不能引起质壁分离的浓度之间的溶液浓度。
代入公式即可以算出其渗透势。
[器材与试剂]1 实验仪器显微镜,载波片,盖玻片,镊子,刀片。
2 实验试剂100 ml浓度为1mol/L蔗糖溶液:用蒸馏水配成0.10 ,0.15,0.20,0.25,0.30,0.35,0.40,0.45,0.50 mol/L的蔗糖溶液各50ml。
实验材料洋葱鳞茎或紫鸭跖草。
[实验步骤]1.取带有色素的洋葱鳞茎或紫鸭跖草下表皮,迅速分别投入各种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使其完全浸入,约5-10分钟。
2.从0.50 mol/L开始依次取出表皮薄片放在滴有相同溶液的载玻片上,在低倍镜下观察,如果所有的细胞都产生质壁分离现象,则取低浓度的溶液中的制片做同样的观察,并记录质壁分离的程度。
3.在实验中确定一个引起半数以上细胞原生质刚刚从细胞壁的角隅上分离的浓度,和不引起质壁分离的最高浓度。
4在找到上述浓度极限的时候,用新的溶液和新鲜的叶片重复进行几次,直到有把握确定为止.在此条件下,细胞的渗透势与两个极限溶液浓度之平均值的渗透势相等。
将结果记录在表中。
在测出引起质壁分离刚开始的蔗糖的最低浓度和不能引起质壁分离的最高浓度的平均值之后,可以按照以下的公式计算在常压下该组织细胞的渗透势Ψs=–RTic1式中:Ψs为细胞渗透势;R为气体常数=0.083×105L•Ρa/mol•Κ; Τ为热力学温度,单位为Κ;即273+t,t为实验温度,单位是0C;i为解离系数,蔗糖为1;c1为等渗溶液的浓度,单位是L/mo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5-1 微生物的利用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一)培养基的配制
1、培养基成分:碳源(提供碳元素的物质)、氮源(提供氮元素的物质)、水和无机盐、适宜的pH、特殊营养物质(如维生素)等,如配制固体培养基,还需加入凝固剂琼脂。
2、固体培养基的配制过程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二)无菌技术
1、消毒:酒精消毒、氯气消毒水源等。
2.灭菌高压蒸气灭菌干热灭菌灼烧灭菌:对接种工具灭菌。
(三)微生物接种方法平板画线法:用接种环在培养基上画线
涂布平板法:用涂布器在培养基上均匀
涂布稀释菌液。
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
1、利用分离对象对某一营养的“嗜好”的原理,在培养基中加入该营养物质,从而使其大量繁殖,如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分离时培养基加纤维素粉。
2、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微生物。
选择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加入或减少某种化学物质,以抑制不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促进所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
实例:(1)加青霉素培养基分离酵母菌、霉菌及青霉素抗性细菌
而抑制一般细菌的生长。
(2)培养基中缺乏氮源,可分离出固氮
微生物。
3、利用培养环境条件选择微生物:如缺O2环境培养厌氧微生
物。
高温环境筛选出耐高温的微生物。
实验5-2 酶的应用
将酶固定在一种颗粒状载体上,再低端装上分布着许多小孔的筛板。
酶颗粒无法通过筛板上的小孔,
生产过程中,葡糖糖溶液从反应
柱的上端注入,使葡萄糖溶液流过反
应柱,与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接触,
转化成果糖,从反应柱的下端流出。
反应柱能连续使用半年,大大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果糖的产量
三、酵母细胞的固定化
(一)、基础知识2.固定化细胞技术
(1)概念:
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酶或细胞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
(2)方法:将微生物细胞均匀地包埋在不溶于水的多孔性载体中。
将酶(或细胞)相互连接起来
将酶(或细胞)吸附在载体表面上
①包埋法:②化学结合法:③物理吸附法:细胞多采用包埋法。
因细胞个大,酶分子很小;个大的细胞难以被吸附或结合,而个小的酶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
常用载体:明胶、琼脂糖、海藻酸钠、醋酸纤维素和聚丙烯酰胺等。
三、酵母细胞的固定化
(三)、操作提示
1、海藻酸钠在水中溶解的速度较慢,需要通过加热促进其溶解。
溶解海藻酸钠,最好采用小火间断加热的方法。
例如:加热几分钟后,从石棉网上取下烧杯冷却片刻,并不断搅拌,再将烧杯放回石棉网继续加热,如此重复数次,直至海藻酸钠完全溶化。
如果加热太快,海藻酸钠会发生焦糊。
2、CaCl 2要称量准确,不能用自来水配置溶液;CaCl 2溶液作为海藻酸钠形成凝胶珠的电解质,需使凝胶珠在CaCl 2溶液中浸泡30min 。
3、工业生产中,需要反复使用固定化细胞,则须在固定化细胞的制备、应用及提取再利用的过程中,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避免其他微生物的污染。
实验5-3 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应用发酵加工食品的基本方法
• 发酵 用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的生命活动来制备微生物菌体或其代谢产物的过程。
制作果酒和果醋的实验流程
挑选葡萄 冲洗 榨汁 酒精发酵 醋酸发酵 果 酒 果醋 制作豆腐乳
蛋白质的分离
分子大小
透析和超过滤:透析指利用蛋白质分子不能通过半透膜而与小分子分离;超滤是利用压力或离心力使小分子溶质通过半透膜而蛋白质被截留在膜上而分离。
密度梯度离心:蛋白质颗粒在具有密度梯度的介质中离心时,质量和密度大的颗粒比质量和密度小的颗粒沉降得快,且每种蛋白质颗粒沉降到与其自身密度相等的介质密度梯度时,即停止不前,最后各种蛋白质在离心管中被分离成不同的区带。
凝胶过滤:即分子排阻层析。
凝胶颗粒内部为多孔的网状结构。
大分子最先流出层析柱。
溶解度
等电点沉淀和pH控制
盐溶和盐析:中性盐在低浓度时可增加蛋白质的溶解度,即盐溶。
原因是蛋白质分子吸附盐类离子后,带电层使蛋白质分子彼此排斥,而与水分子相互作用加强;当离子强度增大到足够高时,此时与蛋白质疏水基团接触的自由水被移去以溶剂化盐离子,导致蛋白质疏水基团暴露,使蛋白质因疏水作用凝聚沉淀。
有机溶剂分级分离法:一是降低介质的介电常数,二是与蛋白质争夺水化水。
温度沉淀:温度对溶解度有影响,低温稳定,高温不稳定。
在0~40℃,大部分的球状蛋白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电荷
电泳(净电荷、分子大小、形状):区带电泳、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PAGE)、毛细管电泳
离子交换层析
等电聚焦:外加电场时,蛋白质混合物在具有pH梯度的介质中移向并聚焦(停留)在等于其等电点的pH处,形成区带。
层析聚焦:层析柱中建立连续的pH梯度,蛋白质样品由柱上端随缓冲液的展开而聚焦在各自的等电点pH处,形成区段。
吸附:
吸附层析,吸附剂(硅石、氧化铝、活性碳)和疏水吸附剂,与待分离分子和杂质分子的吸附与解吸能力不同。
特异亲和力:亲和层析
其它:如高效液相层析(HPLC),快速蛋白液相层析(FPLC)PCR技术原理及其应用
原理DNA的复制
应用扩增目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