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第二讲文选《左传·郑伯克段于鄢》文言文的十个学习要点
高二语文《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
高二语文《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庄公寤生。
寤,通“牾”,倒着。
2.佗邑唯命。
佗,通“他”,指示代词,别的,另外的。
3.谓之京城大叔。
大,通“太”。
4.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参,通“三”。
5.姜氏欲之,焉辟害。
辟,通“避”。
6.姜氏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7.不义不暱,厚将崩。
暱,通“昵”,亲近。
8.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帅,通“率”,率领。
9.无庸,将自及。
庸,通“用”。
0.段不弟,故不言弟。
弟,通“悌”。
1.遂寘姜氏于城颖。
寘,通“置”,安置,这里是“放逐”的意思。
2.若阙地及泉。
阙,通“掘”,挖。
3.永锡尔类。
锡,通“赐”。
(二)词类活用.惊姜氏。
惊,使动用法,使……受惊。
2.爱共叔段,欲立之。
立,使动用法,使……立。
3.今京不度,非制也。
度,名词作动词,合乎规定。
4.多行不义必自毙。
义,名词作动词,符合义。
5.无生民心。
生,使动用法,使……产生。
6.有献于公。
献,动词作名词,恭敬地送给。
7.公赐之食。
食,动词作名词,吃东西。
8.隧而相见。
隧,名词作动词,挖隧道。
(三)省略句、判断句.大叔又收贰以之为己邑。
2.制,岩邑也。
(四)状语后置句.郑武公娶于申。
2.亟请于武公。
3.有献于公。
(五)宾语前置句.姜氏何厌之有?姜氏有什么满足?2.敢问何谓也?冒昧地问一下,您说的是什么意思?(六)成语.多行不义必自毙谓坏事干多了,必定自取灭亡。
源出《左传·隐公元年》。
(七)重点翻译句.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2.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3.不义不暱,厚将崩。
4.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5.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
”6.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7.段不弟,故不言弟。
(八)多义词.于(1)郑武公娶于申介词,从。
(2)亟请于武公。
介词,向。
(3)遂寘姜氏于城颖。
介词,在。
(4)段入于鄢。
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
2.焉(1)虢叔死焉。
兼词,于之,在那里。
(2)姜氏欲之,焉辟害。
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
《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1.庄公寤生。
寤,通“牾”,倒着。
2.佗邑唯命。
佗,通“他”,指示代词,别的,另外的。
3.谓之京城大叔。
大,通“太”。
4.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参,通“三”。
5.姜氏欲之,焉辟害。
辟,通“避”。
6.姜氏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7.不义不暱,厚将崩。
暱,通“昵”,亲近。
8.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帅,通“率”,率领。
9.无庸,将自及。
庸,通“用”。
10.段不弟,故不言弟。
弟,通“悌”。
11.遂寘姜氏于城颖。
寘,通“置”,安置,这里是“放逐”的意思。
12.若阙地及泉。
阙,通“掘”,挖。
13.永锡尔类。
锡,通“赐”。
(二)词类活用1.惊姜氏。
惊,使动用法,使……受惊。
2.爱共叔段,欲立之。
立,使动用法,使……立。
3.今京不度,非制也。
度,名词作动词,合乎规定。
4.多行不义必自毙。
义,名词作动词,符合道义。
5.无生民心。
生,使动用法,使……产生。
6.有献于公。
献,动词作名词,恭敬地送给。
7.公赐之食。
食,动词作名词,吃东西。
8.隧而相见。
隧,名词作动词,挖隧道。
(三)特殊句式1.大叔又收贰以之为己邑。
省略句2.制,岩邑也。
判断句3.郑武公娶于申。
状语后置句4.亟请于武公。
状语后置句5.有献于公。
状语后置句6.姜氏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姜氏有什么满足?7.敢问何谓也?宾语前置句冒昧地问一下,您说的是什么意思?(四)成语1.多行不义必自毙谓坏事干多了,必定自取灭亡。
源出《左传•隐公元年》。
(五)重点翻译句1.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译成:多做不义的事情,必然会自己垮台。
您姑且等着吧。
2.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译成:不久太叔段命令西部和北部两个边邑两属于自己。
3.不义不暱,厚将崩。
译成:对君不义,对兄不亲,势力雄厚也将要垮台4.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译成:蔓延的野草尚且不易铲除,何况是您受宠的弟弟呢?5.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
”译成:姜氏走出来赋诗:“大隧道之外,快乐呀多畅快!”6.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
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左传·僖公二十二年》中记载了郑国内部的权力斗争,以及郑伯克段于鄢的事件。
这一事件发生在公元前475年。
以下是我对郑伯克段于鄢事件的知识点归纳:1.事件发生背景:郑国内部权力斗争激烈,郑武公因为信任鄢人而连续任用鄢人,引起了郑国内部其他大臣的不满。
2.伯克段的身份:伯克段是郑国大夫的称号,是贵族间官职的一种。
伯克段是郑武公的庶兄,也是郑国的重要大臣之一3.鄢国:鄢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小国,位于今天的河南省濮阳市一带。
郑武公因为喜欢鄢国人,任用了很多来自鄢国的官员。
4.郑伯克段的政治野心:伯克段在郑国内部力量斗争中展示了他的政治野心,他试图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争取更多的权力和地位。
6.伯克段的行动:伯克段通过收买郑国内一些大臣,影响郑武公的决策,并通过掌握军队的力量来威胁其他的贵族。
7.鄢国的争议:伯克段大量任用来自鄢国的官员,这引发了其他贵族的不满。
其他官员认为鄢国人没有忠诚于郑国,他们的任用只会削弱郑国的实力。
8.郑庄公的出现:鄢国的统治者鄢庄公闻讯后,前来郑国探望郑庄公,并向他诉说了鄢国人在郑国的困境。
9.鄢国官员被贬:在郑庄公的指示下,郑国将很多来自鄢国的官员贬到了轻官职位或直接免职,削弱了伯克段的势力。
10.改变权力格局:由于这一事件,郑国内部的权力格局发生了变化。
伯克段的势力受到了削弱,其他贵族获得了更多的权力和地位。
11.郑庄公的派系:郑庄公在事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的派系取得了胜利。
郑庄公最终结束了郑国内部的权力斗争,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
12.影响:郑伯克段于鄢的事件对郑国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这一事件,贵族们深刻认识到,国家的利益应该放在第一位,而不是个人的政治野心和私心。
总结:郑伯克段于鄢的事件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政治斗争事件,它揭示了权力之争背后的利益纠葛和政治动机。
这个事件也表明,贵族统治下的国家内部存在着复杂的纷争和权力斗争,也凸显了国家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性。
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
.爱共叔段,欲立之立,使动用法,使 ... 立••有献于公•献,动词作名词,•公赐之食•食,动词作名词,•隧而相见•隧,名词作动词,(三)特殊句式恭敬地送给•吃东西•挖隧道•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郑伯克段于鄢(® ”,本是孔子《春秋》中地一句话•关于这句话地含意,本文原有一段被编者删去了地说明.这个说明是:书(指《春秋》)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不像弟弟)故不言弟;如二君(像两个国君相战),故曰:‘克';称‘郑伯 '(称爵不称兄),讥失教也(兄本有教弟之责,但庄公不教弟,反而养成其恶).谓之郑志(说这是郑庄公地本意).不言出奔,难之也.(“出奔”是有罪之词.如果不说“郑伯克段于鄢”而说“段出奔共”,那就只能归罪叔段了;其实庄公也有最,难于下笔,所以“不言出奔”).郑伯,指郑庄公,郑属伯爵,故称郑伯.克,战胜.段,郑庄公弟弟.鄢,郑国地名,在今河南鄢陵县境内.《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庄公寤生•寤,通“牾”,倒着••佗邑唯命• 佗,通“他”,指示代词,别地,另外地•• 谓之京城大叔•大,通“太”.• 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参,通“三”.•姜氏欲之,焉辟害•辟,通“避”.•姜氏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不义不暱,厚将崩• 暱,通“昵”,亲近••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帅,通“率”,率领••无庸,将自及•庸,通“用”.• 段不弟,故不言弟•弟,通“悌”.•遂寘姜氏于城颖•寘,通“置”,安置,这里是“放逐”地意思••若阙地及泉•阙,通“掘”,挖••永锡尔类•锡,通“赐”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词类活用•惊姜氏•惊,使动用法,使……受惊.今京不度,非制也• 度,名词作动词,合乎规定多行不义必自毙• 义,名词作动词,符合道义• 无生民心•生,使动用法,使……产生••大叔又收贰以之为己邑•省略句• 制,岩邑也• 判断句•郑武公娶于申•状语后置句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亟请于武公•状语后置句•有献于公•状语后置句•姜氏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姜氏有什么满足?•敢问何谓也?宾语前置句冒昧地问一下,您说地是什么意思?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四)成语•多行不义必自毙谓坏事干多了,必定自取灭亡•源出《左传?隐公元年》五)重点翻译句【字词句基础知识举要】略 《郑伯克段于鄢》课后练习 (一)指出下文地通假字 •庄公寤生 •• 佗邑唯命 • • 谓之京城大叔 • • 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 • 姜氏欲之,焉辟害 •高 二( )班 姓名 寤, 通“ ? ・佗, 通“ ”,指示代词,大, 通“ 参, 通“ 辟, 通“.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 译成:多做不义地事情,必然会自己垮台 .您姑且等着吧.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 译成:不久太叔段命令西部和北部两个边邑两属于自己 .不义不暱,厚将崩 . 译成:对君不义,对兄不亲,势力雄厚也将要垮台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译成:蔓延地野草尚且不易铲除,何况是您受宠地弟弟呢? .姜出而赋: “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 . ” 译成:姜氏走出来赋诗: “大隧道之外,快乐呀多畅快! .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 译成:孝子推行孝道没有穷尽,永远赐予 (能感化 )你地同类 . .段不弟,故不言弟 . 译成:共叔段不遵守做弟弟地本分,所以不说他是庄公地弟弟 (六)多义词 .于 ()郑武公娶于申 ()亟请于武公 . ()遂寘姜氏于城颖 ()段入于鄢 . .焉 ()虢叔死焉 . 介词,从 . 介词,向 . . 介词,在 . 介词,引进动作行为地对象 兼词,于之,在那里 . ()姜氏欲之,焉辟害 . 疑问代词,怎么 . ()君何患焉? 句末语气词,呢 . .克 ()郑伯克段于鄢 . 动词,战胜 . ()克勤克俭 . 动词,能够 ..为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不如早为之所 .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 (七)异义词 .都城过百雉 . 古义:城邑地城墙,两个词 . 介词,替,给 . 动词,安排 . 动词,作为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今义:京城,京都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古义:把……当作. 今义:认为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介词,.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译为: .姜出而赋: “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 . ”译为: .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译为: .段不弟,故不言弟 .译为:(六)多义词.于()郑武公娶于申.姜氏何厌之有?厌,通 “? ・.不义不暱,厚将崩 .暱,通 “.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帅,通 “.无庸,将自及 .庸,通 “.段不弟,故不言弟 .弟,通 a.遂寘姜氏于城颖 .寘,通 a,这里是 “ ”地意思.若阙地及泉 .阙,通 a.永锡尔类 .锡,通a”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二)词类活用.惊姜氏 .惊,用法,.爱共叔段,欲立之 . 立,用法,.今京不度,非制也 . 度, 名词作 词,.多行不义必自毙 . 义, 名词作词,.无生民心 . 生,用法,.有献于公 . 献, 动词作 词,.公赐之食 . 食, 动词作 词,.隧而相见 .隧, 名词作词,.个人收集整理途(三)指出下列句子是哪种特殊句式(宾语后置、句省略句判断句、状语后置句、.大叔又收贰以之为己邑句.制,岩邑也 .句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郑武公娶于申 .句.亟请于武公 .句.有献于公 .句.姜氏何厌之有?句意为: ?.敢问何谓也?句意思是: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四)成语.多行不义必自毙 谓.源出《左传 ?隐公元年》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五)重点翻译句.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译为:勿做商业用 )?个人收 .个人收集.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译为: .不义不暱,厚将崩 .译为:)亟请于武公.)遂寘姜氏于城颖)段入于鄢.焉)虢叔死焉.介词,.. 介词,.介词,(作用).兼词,于之,.()姜氏欲之,焉辟害. 疑问代词,.()君何患焉?句末语气词,..克()郑伯克段于鄢. 动词,.()克勤克俭. 动词,..为()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介词,.()不如早为之所. 动词,.()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动词,.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七)古今异义词.都城过百雉.古义:,两个词.今义:京城,京都..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古义:.今义:认为.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字词句基础知识举要】何谓何患何厌之有何谓:谓何,疑问代词宾语.何患,患何.何厌之有:有何厌,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之”,有标志前置宾语地作用.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国都邑鄙国,国家.周代诸侯地领地称“国”如.本文:“国不堪贰. ”诸侯国地首都也称“国”,如本文:“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都,“国”内地大城市,但比国都小;“都”地大小不一.如本文:“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用作动词,指建都.如杨雄《解嘲》:“都与洛阳. ”因此汉以后京城也称为“京都”“首都”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邑,城镇,大地叫都,小地叫邑.《史记五帝纪》:“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邑地大小、人口不一,如本文:“制,岩邑也,虢叔死焉. 佗邑唯命. ”作为政治区域,古代以有宗庙为都,没有宗庙为邑.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鄙,边境上地小邑.如本文:“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 ”。
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
《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1.庄公寤生。
寤,通“牾”,倒着。
2.佗邑唯命。
佗,通“他”,指示代词,别的,另外的。
3.谓之京城大叔。
大,通“太”。
4.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参,通“三”。
5.姜氏欲之,焉辟害。
辟,通“避”。
6.姜氏何厌之有?厌,通“餍”,知足。
7.不义不暱,厚将崩。
暱,通“昵”,靠近。
8.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帅,通“率”,率领。
9.无庸,将自及。
庸,通“用”。
10.段不弟,故不言弟。
弟,通“悌”。
11.遂寘姜氏于城颖。
寘,通“置”,安置,那个地址是“放逐”的意思。
12.若阙地及泉。
阙,通“掘”,挖。
13.永锡尔类。
锡,通“赐”。
(二)词类活用1.惊姜氏。
惊,使动用法,使……受惊。
2.爱共叔段,欲立之。
立,使动用法,使……立。
3.今京不度,非制也。
度,名词作动词,合乎规定。
4.多行不义必自毙。
义,名词作动词,符合道义。
5.无生民心。
生,使动用法,使……产生。
6.有献于公。
献,动词作名词,恭顺地送给。
7.公赐之食。
食,动词作名词,吃东西。
8.隧而相见。
隧,名词作动词,挖隧道。
(三)特殊句式1.大叔又收贰以之为己邑。
省略句2.制,岩邑也。
判定句3.郑武公娶于申。
状语后置句4.亟请于武公。
状语后置句5.有献于公。
状语后置句6.姜氏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姜氏有什么知足?7.敢问何谓也?宾语前置句冒昧地问一下,您说的是什么意思?(四)成语1.多行不义必自毙谓坏事干多了,必然自取衰亡。
源出《左传•隐公元年》。
(五)重点翻译句1.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译成:多做不义的情形,必然会自己塌台。
您姑且等着吧。
2.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译成:不久太叔段命令西部和北部两个边邑两属于自己。
3.不义不暱,厚将崩。
译成:对君不义,对兄不亲,势力雄厚也将要塌台4.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译成:蔓延的野草尚且不易铲除,何况是您受宠的弟弟呢?5.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
”译成:姜氏走出来赋诗:“大隧道之外,欢乐呀多畅快!”6.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高二语文《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
高二语文《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庄公寤生。
寤,通“牾”,倒着。
2.佗邑唯命。
佗,通“他”,指示代词,别的,另外的。
3.谓之京城大叔。
大,通“太”。
4.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参,通“三”。
5.姜氏欲之,焉辟害。
辟,通“避”。
6.姜氏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7.不义不暱,厚将崩。
暱,通“昵”,亲近。
8.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帅,通“率”,率领。
9.无庸,将自及。
庸,通“用”。
0.段不弟,故不言弟。
弟,通“悌”。
1.遂寘姜氏于城颖。
寘,通“置”,安置,这里是“放逐”的意思。
2.若阙地及泉。
阙,通“掘”,挖。
3.永锡尔类。
锡,通“赐”。
(二)词类活用.惊姜氏。
惊,使动用法,使……受惊。
2.爱共叔段,欲立之。
立,使动用法,使……立。
3.今京不度,非制也。
度,名词作动词,合乎规定。
4.多行不义必自毙。
义,名词作动词,符合义。
5.无生民心。
生,使动用法,使……产生。
6.有献于公。
献,动词作名词,恭敬地送给。
7.公赐之食。
食,动词作名词,吃东西。
8.隧而相见。
隧,名词作动词,挖隧道。
(三)省略句、判断句.大叔又收贰以之为己邑。
2.制,岩邑也。
(四)状语后置句.郑武公娶于申。
2.亟请于武公。
3.有献于公。
(五)宾语前置句.姜氏何厌之有?姜氏有什么满足?2.敢问何谓也?冒昧地问一下,您说的是什么意思?(六)成语.多行不义必自毙谓坏事干多了,必定自取灭亡。
源出《左传·隐公元年》。
(七)重点翻译句.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2.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3.不义不暱,厚将崩。
4.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5.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
”6.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7.段不弟,故不言弟。
(八)多义词.于(1)郑武公娶于申介词,从。
(2)亟请于武公。
介词,向。
(3)遂寘姜氏于城颖。
介词,在。
(4)段入于鄢。
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
2.焉(1)虢叔死焉。
兼词,于之,在那里。
(2)姜氏欲之,焉辟害。
高二语文《郑伯克段于鄢》知识学习总结要点归纳
高二语文《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庄公寤生。
寤,通“牾”,倒着。
2.佗邑唯命。
佗,通“他”,指示代词,别的,另外的。
3.谓之京城大叔。
大,通“太”。
4.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参,通“三”。
5.姜氏欲之,焉辟害。
辟,通“避”。
6.姜氏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7.不义不暱,厚将崩。
暱,通“昵”,亲近。
8.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帅,通“率”,率领。
9.无庸,将自及。
庸,通“用”。
0.段不弟,故不言弟。
弟,通“悌”。
1.遂寘姜氏于城颖。
寘,通“置”,安置,这里是“放逐”的意思。
2.若阙地及泉。
阙,通“掘”,挖。
3.永锡尔类。
锡,通“赐”。
(二)词类活用.惊姜氏。
惊,使动用法,使……受惊。
2.爱共叔段,欲立之。
立,使动用法,使……立。
3.今京不度,非制也。
度,名词作动词,合乎规定。
4.多行不义必自毙。
义,名词作动词,符合义。
5.无生民心。
生,使动用法,使……产生。
6.有献于公。
献,动词作名词,恭敬地送给。
7.公赐之食。
食,动词作名词,吃东西。
8.隧而相见。
隧,名词作动词,挖隧道。
(三)省略句、判断句.大叔又收贰以之为己邑。
2.制,岩邑也。
(四)状语后置句.郑武公娶于申。
2.亟请于武公。
3.有献于公。
(五)宾语前置句.姜氏何厌之有?姜氏有什么满足?2.敢问何谓也?冒昧地问一下,您说的是什么意思?(六)成语.多行不义必自毙谓坏事干多了,必定自取灭亡。
源出《左传·隐公元年》。
(七)重点翻译句.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2.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3.不义不暱,厚将崩。
4.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5.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
”6.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7.段不弟,故不言弟。
(八)多义词.于(1)郑武公娶于申介词,从。
(2)亟请于武公。
介词,向。
(3)遂寘姜氏于城颖。
介词,在。
(4)段入于鄢。
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
2.焉(1)虢叔死焉。
兼词,于之,在那里。
(2)姜氏欲之,焉辟害。
高二语文《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
高二语文《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庄公寤生。
寤,通“牾”,倒着。
2.佗邑唯命。
佗,通“他”,指示代词,别的,另外的。
3.谓之京城大叔。
大,通“太”。
4.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参,通“三”。
5.姜氏欲之,焉辟害。
辟,通“避”。
6.姜氏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7.不义不暱,厚将崩。
暱,通“昵”,亲近。
8.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帅,通“率”,率领。
9.无庸,将自及。
庸,通“用”。
0.段不弟,故不言弟。
弟,通“悌”。
1.遂寘姜氏于城颖。
寘,通“置”,安置,这里是“放逐”的意思。
2.若阙地及泉。
阙,通“掘”,挖。
3.永锡尔类。
锡,通“赐”。
(二)词类活用.惊姜氏。
惊,使动用法,使……受惊。
2.爱共叔段,欲立之。
立,使动用法,使……立。
3.今京不度,非制也。
度,名词作动词,合乎规定。
4.多行不义必自毙。
义,名词作动词,符合义。
5.无生民心。
生,使动用法,使……产生。
6.有献于公。
献,动词作名词,恭敬地送给。
7.公赐之食。
食,动词作名词,吃东西。
8.隧而相见。
隧,名词作动词,挖隧道。
(三)省略句、判断句.大叔又收贰以之为己邑。
2.制,岩邑也。
(四)状语后置句.郑武公娶于申。
2.亟请于武公。
3.有献于公。
(五)宾语前置句.姜氏何厌之有?姜氏有什么满足?2.敢问何谓也?冒昧地问一下,您说的是什么意思?(六)成语.多行不义必自毙谓坏事干多了,必定自取灭亡。
源出《左传·隐公元年》。
(七)重点翻译句.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2.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3.不义不暱,厚将崩。
4.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5.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
”6.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7.段不弟,故不言弟。
(八)多义词.于(1)郑武公娶于申介词,从。
(2)亟请于武公。
介词,向。
(3)遂寘姜氏于城颖。
介词,在。
(4)段入于鄢。
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
2.焉(1)虢叔死焉。
兼词,于之,在那里。
(2)姜氏欲之,焉辟害。
高二语文《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推荐下载】
高二语文《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高二语文《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1. 庄公寤生。
寤,通“牾”,倒着。
2. 佗邑唯命。
佗,通“他”,指示代词,别的,另外的。
3. 谓之京城大叔。
大,通“太”。
4. 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参,通“三”。
5. 姜氏欲之,焉辟害。
辟,通“避”。
6. 姜氏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7. 不义不暱,厚将崩。
暱,通“昵”,亲近。
8. 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帅,通“率”,率领。
9. 无庸,将自及。
庸,通“用”。
10. 段不弟,故不言弟。
弟,通“悌”。
11. 遂寘姜氏于城颖。
寘,通“置”,安置,这里是“放逐”的意思。
12. 若阙地及泉。
阙,通“掘”,挖。
13. 永锡尔类。
锡,通“赐”。
(二)词类活用1. 惊姜氏。
惊,使动用法,使……受惊。
2. 爱共叔段,欲立之。
立,使动用法,使……立。
3. 今京不度,非制也。
度,名词作动词,合乎规定。
4. 多行不义必自毙。
义,名词作动词,符合义。
5. 无生民心。
生,使动用法,使……产生。
6. 有献于公。
献,动词作名词,恭敬地送给。
7. 公赐之食。
食,动词作名词,吃东西。
8. 隧而相见。
隧,名词作动词,挖隧道。
(三)省略句、判断句1. 大叔又收贰以之为己邑。
2. 制,岩邑也。
(四)状语后置句1. 郑武公娶于申。
2. 亟请于武公。
3. 有献于公。
(五)宾语前置句1. 姜氏何厌之有?姜氏有什幺满足?2. 敢问何谓也?冒昧地问一下,您说的是什幺意思?(六)成语1. 多行不义必自毙谓坏事干多了,必定自取灭亡。
源出《左传·隐公元年》。
(七)重点翻译句1. 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2.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3. 不义不暱,厚将崩。
4.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5. 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
”6. 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7. 段不弟,故不言弟。
(八)多义词1. 于(1)郑武公娶于申介词,从。
(2)亟请于武公。
介词,向。
郑伯克段于鄢等知识点
《游褒禅山记》文言知识归纳一、通假字1.长乐王回深父。
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二、古今异义词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义:十分之一。
今义:数词。
2.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古义:不平常。
今义:用作表程度的副词,十分,很。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泛指求学的人,指读书人。
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是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相当于“……的原因”。
今义:常用来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5.于是余又叹焉。
古义:“于”,介词,对;“是”,代词,这件事。
为单音词连用。
今义:合用为一个连词。
6.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古义:周围;今义:左和右两方面、支配、表示概数等7.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古义:到达,达到,动词;今义:表示另提一事或达到某种程度三、一词多义1.乃①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竟,竟然,居然)③良乃入,具告沛公(于是)④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才)2.道①有碑仆道(路,道路)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③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主张)④何可胜道也哉(说,讲)⑤策之不以其道(方法)3.盖①日初出大如车盖(车盖)②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是因为”“是由于”等)③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超过,胜过)④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有“大概”的意思)4.文①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文字)②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纹)③属予作文以记之(文章)④文过饰非(掩饰)5.然①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如此,这样)②吴广以为然(对,正确)③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④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然而,但是)6.舍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②而操舍鞍马,仗舟楫(动词,舍弃)③舍相如广成传舍(动词,安排住宿)④客舍青青柳色新(名词,宿舍、旅店)7.以①由山上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介词,在、从)②夫夷以近,则游者众(连词,表并列,并且)③余与四人拥火以入(连词,表顺承,就,便,或不译)④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与“故”组成固定结构,表因果,因此)⑤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与“所”组成固定结构,表原因,……的原因)8.其⑴始舍于其址。
郑伯克段于鄢文言知识梳理(共5则范文)
郑伯克段于鄢文言知识梳理(共5则范文)第一篇:郑伯克段于鄢文言知识梳理(共)《郑伯克段于鄢》文言文知识整理一、通假字1.佗邑唯命。
佗,通“他”,指示代词,别的,另外的。
2.谓之京城大叔。
大,通“太”。
3.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参,通“三”。
4.姜氏欲之,焉辟害。
辟,通“避”。
5.无庸,将自及。
庸,通“用”。
6.遂寘姜氏于城颖。
寘,通“置”,安置,这里是“放逐”的意思。
7.若阙地及泉。
8.永锡尔类。
二、词类活用1.惊姜氏。
2.今京不度,非制也。
3.无生民心。
4.有献于公。
5.公赐之食。
6.隧而相见。
三、重点句式(一)倒装句 1.宾语前置姜氏何厌之有?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 置对曰:“君何患焉?” 置其是之谓乎!乎”2.状语后置欲立之,亟请于武公郑伯克段于鄢(二)判断句制,巌邑也。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
阙,通“掘”,挖。
锡,通“赐”。
惊,使动用法,使……受惊。
度,名词作动词,合法度。
生,使动用法,使……产生。
献,动词作名词,进献的东西食,动词作名词,吃的东西。
隧,名词作动词,挖隧道。
“之”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即“有何厌” 疑问代词“何”作为动词“谓”的宾语,前疑问代词“何”作为动词“患”的宾语,前“之”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即“其谓是“于武公”为后置状语“于鄢”为后置状语蔓,难图也。
颍考叔,纯孝也。
第二篇:郑伯克段于鄢郑伯克段于鄢1、初:當初,習慣說法2、寤:通“啎”wu51,逆,倒着3、亟:屢次qi51;趕快ji354、巖:險要5、焉:兼詞,于之6、佗:同“他”,異體字7、叁:三分;“叁國之一”,國都的叁分之一8、祭:音zhai519、厭:滿足,本意指“吃飽”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圖:圖謀,指設法對付斃:倒下去鄙:邊邑貳:兩屬,屬二主及:趕上厚:指土地擴大暱:黏,這裡指能團結人完:修葺聚:修理,製造啟之:為段開城門。
之,為動用法。
啟,開門諸:“之於”的合音詞,兼詞寘:zhi51,放置,安頓,這裡指放逐舍:放着,後寫作“拾”,古今字翳我獨無:翳,句首語氣詞其是之謂乎:其,表委婉語氣副詞齊桓公伐楚1、侵:不宣而戰,特指沒有鐘鼓的進攻2、伐:正式的戰爭3、北海:泛指北方和南方的邊緣之地4、唯:句首語氣詞5、虞:料想6、涉:進入7、女:你們8、夾輔:輔佐9、是徵:是,代詞;徵,索取10、11、12、13、14、15、16、征;出征復:回是問:是,代詞;問,責問君其問諸水之濱:其,委婉語氣風:放,指牝牡相誘;牝pin51牡,雌雄鳥獸涉:進入,本意指淌水過河五侯: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九伯,九州之長。
(2021年整理)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
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的全部内容。
《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1。
庄公寤生。
寤,通“牾”,倒着。
2.佗邑唯命。
佗,通“他”,指示代词,别的,另外的。
3。
谓之京城大叔. 大,通“太"。
4。
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参,通“三”。
5.姜氏欲之,焉辟害. 辟,通“避”。
6。
姜氏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7。
不义不暱,厚将崩。
暱,通“昵",亲近。
8.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帅,通“率”,率领。
9.无庸,将自及。
庸,通“用"。
10.段不弟,故不言弟. 弟,通“悌”。
11.遂寘姜氏于城颖。
寘,通“置”,安置,这里是“放逐”的意思。
12。
若阙地及泉. 阙,通“掘",挖。
13.永锡尔类。
锡,通“赐”.(二)词类活用1。
惊姜氏. 惊,使动用法,使……受惊。
2.爱共叔段,欲立之. 立,使动用法,使……立.3.今京不度,非制也。
度,名词作动词,合乎规定。
4。
多行不义必自毙. 义,名词作动词,符合道义.5.无生民心。
生,使动用法,使……产生。
6.有献于公. 献,动词作名词,恭敬地送给。
7.公赐之食。
食,动词作名词,吃东西。
8。
隧而相见. 隧,名词作动词,挖隧道。
(三)特殊句式1。
大叔又收贰以之为己邑。
省略句2.制,岩邑也。
判断句3.郑武公娶于申。
状语后置句4。
亟请于武公.状语后置句5.有献于公。
状语后置句6.姜氏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姜氏有什么满足?7。
敢问何谓也?宾语前置句冒昧地问一下,您说的是什么意思?(四)成语1.多行不义必自毙谓坏事干多了,必定自取灭亡。
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
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1.庄公寤生.. 寤;通“牾”;倒着..2.佗邑唯命.. 佗;通“他”;指示代词;别的;另外的..3.谓之京城大叔.. 大;通“太”..4.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参;通“三”..5.姜氏欲之;焉辟害.. 辟;通“避”..6.姜氏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7.不义不昵;厚将崩.. 昵;通“昵”;亲近..8.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帅;通“率”;率领..9.无庸;将自及.. 庸;通“用”..10.段不弟;故不言弟.. 弟;通“悌”..11.遂寘姜氏于城颖.. 寘;通“置”;安置;这里是“放逐”的意思..12.若阙地及泉.. 阙;通“掘”;挖..13.永锡尔类.. 锡;通“赐”..二词类活用1.惊姜氏.. 惊;使动用法;使……受惊..2.爱共叔段;欲立之.. 立;使动用法;使……立..3.今京不度;非制也.. 度;名词作动词;合乎规定..4.多行不义必自毙.. 义;名词作动词;符合道义..5.无生民心.. 生;使动用法;使……产生..6.有献于公.. 献;动词作名词;恭敬地送给..7.公赐之食.. 食;动词作名词;吃东西..8.隧而相见.. 隧;名词作动词;挖隧道..三特殊句式1.大叔又收贰以之为己邑..省略句2.制;岩邑也..判断句3.郑武公娶于申..状语后置句4.亟请于武公..状语后置句5.有献于公..状语后置句6.姜氏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姜氏有什么满足7.敢问何谓也宾语前置句冒昧地问一下;您说的是什么意思四成语1.多行不义必自毙谓坏事干多了;必定自取灭亡..源出左传隐公元年..五重点翻译句1.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译成:多做不义的事情;必然会自己垮台..您姑且等着吧..2.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译成:不久太叔段命令西部和北部两个边邑两属于自己..3.不义不昵;厚将崩..译成:对君不义;对兄不亲;势力雄厚也将要垮台4.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译成:蔓延的野草尚且不易铲除;何况是您受宠的弟弟呢5.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译成:姜氏走出来赋诗:“大隧道之外;快乐呀多畅快”6.孝子不匮;永锡尔类..译成:孝子推行孝道没有穷尽;永远赐予能感化你的同类..7.段不弟;故不言弟..译成:共叔段不遵守做弟弟的本分;所以不说他是庄公的弟弟..六多义词1.于1郑武公娶于申介词;从..2亟请于武公.. 介词;向..3遂寘姜氏于城颖.. 介词;在..4段入于鄢.. 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2.焉1虢叔死焉.. 兼词;于之;在那里..2姜氏欲之;焉辟害.. 疑问代词;怎么..3君何患焉句末语气词;呢..3.克1郑伯克段于鄢.. 动词;战胜..2克勤克俭.. 动词;能够..4.为1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介词;替;给..2不如早为之所.. 动词;安排..3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动词;作为..七异义词1.都城过百雉..古义:城邑的城墙;两个词..今义:京城;京都..2.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古义:把……当作..今义:认为..字词句基础知识举要何谓何患何厌之有何谓:谓何;疑问代词宾语..何患;患何..何厌之有:有何厌;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之”;有标志前置宾语的作用..国都邑鄙国;国家..周代诸侯的领地称“国”..如本文:“国不堪贰..”诸侯国的首都也称“国”;如本文:“大都不过参国之一..”都;“国”内的大城市;但比国都小;“都”的大小不一..如本文:“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用作动词;指建都..如杨雄解嘲:“都与洛阳..”因此汉以后京城也称为“京都”“首都”..邑;城镇;大的叫都;小的叫邑..史记五帝纪:“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邑的大小、人口不一;如本文:“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作为政治区域;古代以有宗庙为都;没有宗庙为邑..鄙;边境上的小邑..如本文:“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