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复习习题(附答案)——种群的特征、生态系统的功能及稳定性

合集下载

高三生物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生物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生物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试题答案及解析1.长在路边的小草一般不会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看,它却有其存在的价值,但不包括A.它属于该地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B.它对于生态系统中其他种群的生存有利无害C.它可能含有对人类有重要价值的基因D.它可能为某种害虫的天敌提高栖息地【答案】B【解析】小草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其在该地区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是生物的间接价值,所以A正确;小草对于生态系统中其他种群的生存存在竞争,有利也有害,所以B错误;.小草可能含有对人类有重要价值的基因,则其属于生物的潜在价值,所以C正确;小草可能为某种害虫的天敌提高栖息地,这是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是间接价值,所以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以及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2.下列关于“物种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以及它们拥有的全部基因共同组成生物的多样性B.许多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所以生物的多样性具有间接的使用价值C.人为因素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D.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有效措施是禁止开发和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答案】C【解析】生物的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所以A错误;许多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这是潜在价值,而间接的价值是指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所以B错误;人类活动中的对自然界的过度掠夺和破坏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所以C错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有效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所以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内容,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以及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3.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B.把沼泽地改造成人造林是增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C.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保护无经济价值的物种是为人类生存发展保留空间D.农田是具有高度目的性的人工生态系统,清除杂草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原则不矛盾【答案】B【解析】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可增加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可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沼泽地改造成人造林,物种数量减少,物种多样性降低;保护无经济价值的物种,可提高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生存发展保留空间;农田是人工生态系统,清除杂草是为了使能量流向农作物,提高能量利用率,与保护生物多样性不矛盾。

备战2025年高考生物考点一遍过考点66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含解析

备战2025年高考生物考点一遍过考点66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含解析

考点66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复原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实力,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缘由:生态系统具有肯定的自我调整实力。

3.调整基础:负反馈调整。

4.特点:调整实力有肯定的限度。

5.两种类型的比较项目反抗力稳定性复原力稳定性区分实质保持自身结构与功能相对稳定复原自身结构与功能相对稳定核心反抗干扰,保持原状遭到破坏,复原原状影响因素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越大,养分结构越困难,反抗力稳定性越强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越小,养分结构越简洁,复原力稳定性越强二者联系①相反关系:反抗力稳定性强的生态系统,复原力稳定性弱,反之亦然;②二者是同时存在于同一系统中的两种迥然不同的作用力,它们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如图所示:6.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1)限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当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整实力。

(2)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

考向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其基础的分析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其反抗力稳定性提高B.污染的湖泊,鱼类大量死亡,腐生细菌增多,进一步加重污染,这种调整是负反馈调整C.城市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整实力,反抗力稳定性低D.北极苔原生态系统,养分结构简洁,反抗力稳定性弱,复原力稳定性高【参考答案】C解题技巧生态系统调整中正反馈和负反馈的比较比较项目正反馈调整负反馈调整调整方式加速最初发生改变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改变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改变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改变结果常使生态系统远离稳态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实例分析2.如图所示为不同生态系统在相同的环境条件改变下,甲和乙两个生物群落所表现出来的反应。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生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高于乙生物群落的B.甲和乙群落所在生态系统稳定性不同,生物种类完全不同C.不同群落内部的负反馈调整维持着不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甲所在的生态系统反抗力稳定性弱,则其复原力稳定性肯定强【答案】C考向二运用曲线模型理解反抗力稳定性和复原力稳定性的关系3.如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图解,对此图理解不正确的是A.一般状况下,b可代表复原力稳定性B.一般状况下,自我调整实力与a曲线相像C.反抗力稳定性与养分结构呈正相关D.全部生态系统都符合这一数学模型【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选项A,一般状况下,养分结构越困难,复原力稳定性越弱;选项B,一般状况下,养分结构越困难,自我调整实力越大,与a曲线相像;选项C,养分结构越困难,反抗力稳定性越大,二者呈正相关;选项D,北极苔原生态系统,养分结构简洁,反抗力稳定性弱,复原力稳定性也弱,不符合这一模型。

2012生物高考真题汇编7(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环境的保护)

2012生物高考真题汇编7(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环境的保护)

专题21 种群、群落1.(2012 重庆)题4图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为有效防止蝗灾,应在a点之前及时控制种群密度B.a-b段,该种群的增长率与种群密度之间呈正相关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可防止c点出现D.控制种群数量在d~e水平,有利于维持该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解析】从东亚飞蝗的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看,O点到b点所对应的时间段,种群的增长大致呈“S”型,a点的数量大约在环境容纳量的一半,此时蝗虫种群有最快的增长速率,故防治时间应在a点之前,A对;“S”型增长的种群增长率一直是下降的,故与逐渐上升以至稳定的种群密度变化不呈正相关,B错;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后,蝗虫种群内的雌雄比例失调,导致种群内出生率下降,可防止种群增长至c点,C对;把东亚飞蝗的种群数量控制在较低水平,能使被啃食的植物等生产者较少,使生态系统内的物种组成和数目受影响较小,有利于维持该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D对。

【答案】B2.(2012 上海)下图代表一定区域中不同物种的分布状况,其中物种多样性最高的是A.AB.BC.CD.D【答案】D【解析】A和B中皆有3个物种,C和D中都是4个物种,D中4个物种分布较均匀,种数一定的总体,个体中间数量分布越均匀物种多样性越高,所以D中的物种多样性最高。

3.(2012 上海)蜗牛的有条纹(A)对无条纹(a)为显性。

在一个地区的蜗牛种群内,有条纹(AA)个体占55%,无条纹个体占15%,若蜗牛间进行自由交配得到Fl,则A基因的频率和F1中Aa基因型的频率分别是A.30%,2l%B.30%,42%C.70%,2l%D.70%,42%【答案】D【解析】亲本中AA占55%,aa占15%,所以Aa占30%,自由交配,用哈温定律算,得到A基因频率70%,a基因频率30%,F1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42%,选D。

4.(2012 全国新课标)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种群和群落》含答案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种群和群落》含答案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种群和群落》【考点梳理.逐个击破】1.种群: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2.种群特征(1)种群的数量特征:①种群密度(最基本):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的个体数②出生率、死亡率 ③迁入率、迁出率 ④性别比例——间接影响种群密度(性别比例→出生率→种群密度)增长型 ⑤年龄组成 稳定性预测种群密度变化衰退型(2)种群特征的空间关系①均匀分布 ②随机分布 ③集群分布(在自然种群众最广泛)3.种群数量的变化(1)种群增长的“J ”型曲线①产生条件:食物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天敌、传染病)②数学方程式:Nt=No λt③种群增长率:不变(λ-1)[(Nt -Nt -1)/Nt -1](2)种群增长的“S ”型曲线①产生条件:食物和空间有限,有敌害(天敌、传染病)②存在种群环境容纳量,即存在K 值,达到K 值时,种群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0 ,K 值可改变,由环境(食物、空间、敌害)决定③种群增长率:先增大后减小,K/2时增长率最大,K/2时捕捞鱼时获得最大捕捞量4.群落:同一时间,一定区域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5.群落的特征:丰富度(重要特征)、种间关系、优势种、群落结构(空间结构)(1)丰富度:群落中的物种树目的多少,越靠近热带的地区(温度越高)物种越丰富(2)种间关系:①互利共生 ②捕食 ③寄生 ④竞争(3)群落的结构①垂直结构:生物种群在垂直方向上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包括地面以上、地面以下、以及水域生态系统)植物分层分布与光照有关,动物的分层与其食物及其栖息条件有关,植物的分层现象决定了动物的分层现象。

②水平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土壤湿度、盐碱度、光照强度等因素的影响(呈镶嵌分布)3.群落的演替(1)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优势物种的取代)(2)类型——起点不同、速度不同①初生演替: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的消灭了的地 方发生的演替。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真题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1.(2024·四川南江中学高三模拟)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B.生态系统中的负反馈调节只存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C.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其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D.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高于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2024·济南历城第二中学高三检测)自然灾害和人类活动能破坏自然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需要利用恢复生态学的理论和技术。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控制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恢复生态学主要是利用了生物群落演替理论,强调自我调节能力与生物的适应性C.减少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可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生态系统恢复稳定后,群落的物种组成保持动态平衡3.(2024·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高三模拟)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最普遍的调节机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干旱时,植物体内脱落酸含量增加,导致叶片气孔大量关闭,不属于反馈调节B.“先增先减者为被捕食者”这一种群数量动态变化与两种群间的反馈调节有关C.“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属于激素的分级调节系统,与反馈调节无关D.反馈调节可分为正反馈调节和负反馈调节,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4.研究者设计了一个养猪场废水处理系统,具体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氧化塘中的植物、动物、细菌等全部生物共同构成生物群落B.氧化塘后部种植挺水植物,通过竞争有机物从而抑制藻类生长C.废水不能过量流入氧化塘,因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D.废水流入厌氧池前,加水稀释处理可以防止微生物过度失水而死亡5.(2024·武汉高三模拟)如图为某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的净化作用示意图。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含答案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含答案

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 遗体 遗体 遗体 枯枝败叶 (起点) 未固定 …… 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 太阳能 生产者 (植物) 初级消费者 (植食动物) 次级消费者 (肉食动物) 三级消费者 (肉食动物) 分解者(细菌、 真菌等微生物)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考点梳理.逐个击破】1. 生态系统(1)概念:由 生物群落 与它的 无机环境 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范围:生态系统的空间范围有大有小。

生物圈 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地球上的 全部生物 及其 无机环境 。

2.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和 食物链和食物网(营养结构) 。

3.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如 水、空气、无机盐 等;能量:如 阳光、热能 。

(2)生产者: 自养 (自养/异养)生物。

主要是 绿色植物 ,还包括光合细菌(如蓝细菌)、化能合成菌(如 硝化细菌 )。

(3)消费者:属于 异养 (自养/异养)生物。

捕食性 动物 、寄生生物(如 菟丝子、蛔虫、肠道中的大肠杆菌、结核杆菌、病毒 )。

(4)分解者:能将 动植物遗体和动物排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供生产者重新利用。

属于 异养 (自养/异养)生物。

主要是腐生性 细菌 、 真菌 及动物。

4.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1)食物链: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因 捕食 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2)食物网:生态系统中,许多 食物链 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 食物网 。

5. 能量流动的含义:生态系统中能量的 输入 、 传递 、 转化 和 散失 的过程。

6. 能量的传递:7.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1)概念:组成生物体的 化学元素 ,不断地在 生物群落 和 无机环境 之间循环流动的过程。

(2)范围: 生物圈 。

这里所说的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 。

(3)特点: 全球性 、 循环流动、反复利用 。

高考生物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专项练习题(带答案解析)

高考生物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专项练习题(带答案解析)

高考生物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专项练习题(带答案解析)生态环境的稳定是生物可以正常生存的基础,查字典生物网整理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专项练习题,请大家参考。

1.据了解,野生扬子鳄种群的雌、雄比例一般稳定在5∶1左右,这样的性别比是由孵化时的温度所确定的。

繁殖季节雄性扬子鳄发出轰轰的声音,雌性扬子鳄则依据声音大小选择巢穴位置。

当声音大时,雌鳄选择将巢穴筑于山凹浓荫潮湿温度较低处,则会产生较多的雌鳄。

以上事实说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A.能够调整生物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B.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调整生物内环境的稳态C.影响生物种群的繁衍,维持种群数量的稳定D.对生物进行自然选择,促进生物进化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可知,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能够影响生物种群的繁衍,维持种群数量的稳定。

答案 C2.黄巢的闻名诗作: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煞,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里所指的影响开花的生态因素是()A.光照条件和温度B.长日照条件C.短日照条件D.湿度和温度解析秋天日照时间变短植物开花,说明影响开花的生态因素是短日照条件。

答案 3.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传递B.在多细胞生物体内的细胞与细胞、个体与个体、种群与种群之间传递C.能够调整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D.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捕害虫也属于信息传递解析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是个体内的信息传递,不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范畴。

答案 B4.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信息传递把生态系统各组分联系起来成为一个整体,且有调整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B.生态系统的反馈调整必需依靠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C.生态系统中用于传递的信息都是由生物成分产生的D.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是通过信息传递实现的解析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有些是来自无机环境,如物理信息中的光。

答案 C5.对森林和草原生态系统反抗力稳定性和复原力稳定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森林生态系统的反抗力稳定性和复原力稳定性都比草原生态系统高B.森林生态系统的反抗力稳定性和复原力稳定性都比草原生态系统低C.森林生态系统的反抗力稳定性比草原生态系统高,复原力稳定性比草原生态系统低D.森林生态系统的反抗力稳定性比草原生态系统低,复原力稳定性比草原生态系统高解析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繁多,养分结构困难,自我调整实力大,反抗力稳定性高,草原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种类少,养分结构简洁,自我调整实力小,反抗力稳定性低。

高二生物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生物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生物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试题答案及解析1.家里冰箱里常常会储存些新鲜的鱼肉、水果、蔬菜等食物,在这些食物里面滋生的细菌等多种微生物,它们共同组成了A.种群B.群落C.生态系统D.以上都不是【答案】D【解析】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之间可以随机交配的属于同一个种群;不同种群在自然环境中占有不同的生态空间构成群落;不同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进行着信息传递构成生态系统。

可见冰箱里储存的鱼肉、水果、蔬菜,以及滋生的细菌并不能随机交配和进行能量流动。

D正确。

【考点】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概念2.为防治荔枝蝽等植食性害虫,减少农药的使用,有人尝试在荔枝园的株间种植矮小的山绿豆。

对比研究荔枝—山绿豆复合种植园和荔枝单一种植园中各类昆虫所占的百分比,结果如下图。

请回答:(1)调查各类昆虫的种群密度不能都用样方法?理由是。

(2)据图分析,复合种植园中害虫明显减少,原因是的比例增加,通过等种间关系消灭害虫。

(3)山绿豆耐阴性好,营养丰富,可作为饲料,选它跟荔枝搭配种植,可提高生物群落对的利用率。

无论哪种种植模式,荔枝园里都要定期清除杂草,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其目的是。

(4)复合种植园中, 等属于生产者,腐生性昆虫属于。

与单一种植园相比,复合种植园生物的种类增加,因而其生态系统的结构更为复杂,抵抗力稳定性更高。

【答案】(1)因为有些昆虫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2)肉食性和寄生性昆虫捕食和寄生(3)光能调整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尽可能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4)荔枝、山绿豆、杂草分解者营养(食物网)【解析】样方法适用于植物和活动能力不强的动物(如:蚯蚓)。

对于有较强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的动物,不适于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

(2)据图分析,复合种植园中肉食性和寄生性昆虫的比例增加,通过捕食和寄生等种间关系消灭害虫(植食性害虫),导致害虫明显减少。

(3)山绿豆和荔枝对光照要求不同,搭配种植能够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能利用率。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种群的数量特征》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种群的数量特征》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种群的数量特征》真题练习含答案1.(2024·武汉高三考前冲刺)如图表示种群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a、b、c、d可分别表示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性别比例B.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的种群,其种群数量在短期内不一定保持稳定C.性别比例主要是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可以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2.(2024·苏锡常镇四市高三调研)如图表示某自然保护区中,五种植物种群内部各级胸径个体所占的比例。

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图中数据可通过样方法获取,操作中要随机取样B.各胸径径级个体的比例可表示种群的年龄结构C.径级较低群体中金钱槭占据竞争优势,数量较多D.白辛树种群将走向衰退,应给予重点保护3.图a是某保护区海边潮间带不同龄级的红海榄个体数量,图b是红海榄不同龄级的生存率和死亡率曲线。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表明该种群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B.a表明应重点加强对Ⅰ、Ⅱ龄级个体的保护C.a、b表明该种群的密度将越来越大D.a、b表明该种群的Ⅵ龄级的数量将越来越多4.(2022·海南,8)某学者提出,岛屿上的物种数取决于物种迁入和灭亡的动态平衡。

图中曲线表示面积大小不同和距离大陆远近不同的岛屿上物种的迁入率和灭亡率,S1、S2、S3和S4表示迁入率和灭亡率曲线交叉点对应的平衡物种数,即为该岛上预测的物种数。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面积相同时,岛屿距离大陆越远,预测的物种数越多B.与大陆距离相同时,岛屿面积越大,预测的物种数越多C.物种数相同情况下,近而大的岛,迁入率高;远而小的岛,迁入率低D.物种数相同情况下,小岛上的物种灭亡率高于大岛5.(2024·徐州高三检测)下列关于种群密度和群落丰富度调查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黑光灯诱捕法可用于调查趋光性昆虫的物种丰富度B.粪便DNA 标记法基于个体遗传信息的特异性开展,结果更准确可信C.若调查对象为大型濒危植物,则不宜选用样方法,应采用逐个计数法D.若动物对捕捉器产生了记忆,则标记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所得结果会偏小6.(2024·武汉高三月考)“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2024学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水平检测37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4学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水平检测37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含解析新人教版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爱护基础巩固练]——学业水平一、二点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Ⅱ).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负反馈调整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整实力的基础.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复原原状”属于反抗力稳定性.“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复原力稳定性.热带雨林养分结构困难,其复原力稳定性较弱.干旱环境下,森林中树木的根系比正常状况下扎得更深且分布更广,其主要缘由是( ).生态系统具有肯定的自我调整实力.森林中植物生长旺盛.森林有物质和能量的流淌.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高.[2024·江西省宜春市奉新一中高三月考]某同学依据生态学原理制作了“人工微型生态系统”的生态缸,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植物的数量越多,生态缸的稳定性越强.需不断向生态缸内输入能量.要对生态缸中的土壤进行灭菌处理.白天赐予生态缸相宜的光照、晚上作保温处理点二全球性环境问题(Ⅰ)及人口对环境的影响(Ⅱ).下列哪项不是由人口增长干脆引发的问题( ).耕地削减B.燃料需求增加.水资源惊慌D.泥石流频发.现在的气象预报中有“紫外线指数”的内容,提示人们留意避开紫外线损害。

造成地面紫外线照耀增加的干脆缘由是( ).臭氧层破坏B.水体污染.冰川溶化D.滥伐森林.下列关于人口增长与开垦土地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的表述,正确的是( ).人口增长→人均耕地削减→开垦土地→植被破坏→自然灾难频繁.人口增长→人均耕地削减→植被破坏→自然灾难频繁→开垦土地.人口增长→开垦土地→人均耕地削减→植被破坏→自然灾难频繁.人口增长→人均耕地削减→开垦土地→自然灾难频繁→植被破坏点三生物多样性爱护的意义和措施(Ⅰ).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有降低的趋势,对此所做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栖息地削减和栖息地多样性降低是重要缘由.栖息地破裂化造成小种群,有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这种改变是由于新物种产生量小于现有物种灭亡量.过度的人为干扰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下列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爱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植物和动物以及它们拥有的全部基因构成了生物多样性.过度的人为干扰会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种群在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位置改变可提高物种的多样性.[2024·浙南名校联盟联考]爱护生物多样性意义重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城市化影响了种群的移居、以及种群间的基因沟通.外来物种入侵是生物多样性削减的缘由之一.生物多样性使生态系统的结构更加稳定提能强化练]——学业水平三、四0.[2024·运城市高三调研测试]生态环境的爱护主要就是“爱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下列选项不符合这种环保措施的是(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即“在不牺牲将来几代人须要的状况下,满意我们当代人的须要”.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是爱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原则.建立人口、环境、科技和资源消费之间的协调平衡.利用生物防治农田害虫,有利于爱护环境,削减污染1.[2024·青岛市高三调研质量检测]调查探讨表明,红树林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物种最多样化的生态系统之一,一般分布于高潮线与低潮线之间的潮间带,既是海岸的自然防护林,又是潮间带多种贝类、鱼类、水鸟的栖息繁衍地。

高考生物专项复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1)

高考生物专项复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1)

江苏省启东市2018届高考生物专项复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1)练习苏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启东市2018届高考生物专项复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1)练习苏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启东市2018届高考生物专项复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1)练习苏教版的全部内容。

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任何生命形式,如果没有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就无法适应环境B.信息传递应用在农业生产中,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也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C.延长短日照植物黄麻的光照时间可提高麻皮产量,这属于行为信息的合理利用D.在任何生态系统中,能量、物质和信息三者之间的关系都是密不可分的2.抵抗力稳定性较强的生态系统是()A.捕食者和寄生生物较少的生态系统B.生产者和消费者数量相等的生态系统C.分解者种类和数量较少的生态系统D.生物种类较多的生态系统3.河流受到轻度污染时,能通过自身的物理沉降作用、化学分解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很快消除污染。

这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A.抵抗力稳定性B.恢复力稳定性C.抗污染力D.保持稳定的能力4. 50. 自然林区内的马尾松一般不容易发生虫害,但在一些人工马尾松林中却常会发生严重的松毛虫危害,其主要原因是()A.松毛虫繁殖力强 B.马尾松抗虫能力差C.人工林营养结构简单 D.当地气候适宜松毛虫生长5.下列关于热带雨林和西伯利亚泰梅尔半岛冰原的比较中,叙述不正确的是()A.热带雨林与泰梅尔半岛冰原的群落物种组成明显不同B.泰梅尔半岛冰原冰土中的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比广东南岭低C.热带雨林和泰梅尔半岛冰原的群落与各自的气候环境相适应,不再发生演替D.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比泰梅尔半岛冰原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高6.下列事例中,属于恢复力稳定性的是( )A.由于乱砍滥伐,长江流域森林面积急剧减少,引发了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B.当天气干旱时,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种类和数量一般不会有太大变化C.乡村一个池塘,每天都有人到池塘边洗东西,可第二天早晨池水依然清澈如故D.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闯入某种大型肉食动物后,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相互作用直到恢复原来的状态7.下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B.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方面的作用体现其在生态功能中的间接价值C.一块农田的抵抗力稳定性提高后,它的恢复力稳定性降低D.建立自然保护区等就地保护措施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8.森林遭到持续干旱时,树木往往会扩展根系的分布空间,以保证获得足够水分,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这反映了森林生态系统()A.恢复力稳定性较强 B.抵抗力稳定性较强C.恢复力稳定性较弱 D.抵抗力稳定性较弱9.以单位面积计,热带雨林中残枝落叶较温带森林多,土壤中有机物积累量一般是()A.热带雨林小于温带森林B.热带雨林大于温带森林C.热带雨林等于温带森林D.热带雨林与温带森林无法比较10.请分析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相关问题。

高中生物高考考点精讲13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人与环境(作业)

高中生物高考考点精讲13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人与环境(作业)

16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人与环境1.(2021年广东省高考生物试卷·2)“葛(葛藤)之覃兮,施与中谷(山谷),维叶萋萋。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节选自《诗经·葛覃》)。

诗句中描写的美丽景象构成了一个()A.黄鸟种群B.生物群落C.自然生态系统D.农业生态系统【答案】C【分析】1、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

2、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

3、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整体。

【详解】分析题意可知,诗中描写的有葛藤、黄鸟、灌木等生物,同时山谷包括了生活在其中的所有生物及无机环境,故它们共同构成一个自然生态系统,C正确。

故选C。

2.(2021年湖南省高考生物试卷·16)有研究报道,某地区近40年内森林脊椎动物种群数量减少了80.9%。

该时段内,农业和城镇建设用地不断增加,挤占和蚕食自然生态空间,致使森林生态系统破碎化程度增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森林群落植物多样性高时,可为动物提供多样的栖息地和食物B.森林生态系统破碎化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C.保护生物多样性,必须禁止一切森林砍伐和野生动物捕获的活动D.农业和城镇建设需遵循自然、经济、社会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答案】AD【分析】1、垂直结构:(1)概念: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

(2)原因:①植物的分层与对光的利用有关,群落中的光照强度总是随着高度的下降而逐渐减弱,不同植物适于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生长。

如森林中植物由高到低的分布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地被层。

②动物分层主要是因群落的不同层次提供不同的食物,其次也与不同层次的微环境有关。

如森林中动物的分布由高到低为:猫头鹰(森林上层),大山雀(灌木层),鹿、野猪(地面活动),蚯蚓及部分微生物(落叶层和土壤)。

2、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集训4 种群的特征生态系统的功能及稳性训练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集训4 种群的特征生态系统的功能及稳性训练

开躲市安祥阳光实验学校集训四种群、群落与生态系统(种群的特征、生态系统的功能及稳定性)(40分钟100分)1.(18分)(2012·临沂高三质检)草原生态系统进行着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请回答问题。

(1)对某草原生态系统中一个由草、田鼠和黄鼬三个环节组成的食物链进行了能量流动分析,得到下表相关数据(cal·hm-2·a-1)。

NP(净同化量)=GP(总同化量)-R(呼吸量)。

由上表可知第________环节代表田鼠,该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该数据不在正常能量传递效率范围内,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来看,草地对水土的保持、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

(2)碳在草原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________的形式进行,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主要以________形式存在。

与能量流动相比,碳循环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 。

(3)当草原返青时,“绿色”为田鼠等食草动物提供可采食的信息,田鼠能根据黄鼬的气味躲避猎捕。

这说明信息能调节生物间的________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草原管理上,采用轮牧或限制放牧量,这主要是提高________力稳定性。

2.(16分)(2012·汕头六校高三联考)下图中甲表示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能量单位为:J/cm2·a),乙图表示某种鱼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甲乙(1)甲图中A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该生态系统中储存的能量主要以________的形式存在;为保证各营养级都有较高的输出量,随营养级的升高,输入的有机物应增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图生态系统中,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____。

高中生物《生命系统及其稳定性》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生物《生命系统及其稳定性》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生物《生命系统及其稳定性》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任何生命形式,如果没有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就无法适应环境B.在农业生产中,信息传递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也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C.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动物,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这属于利用信息传递进行化学防治D.在任何生态系统中,能量、物质和信息三者之间的关系都是密不可分的2.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物质”的含义及物质循环的特点是()A.有机物;循环性、全球性B.元素;单向流动、逐级递减C.无机物;循环性、全球性D.元素;循环性、全球性3.下列最可能用于同一生物的一组名词是( )①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②次级消费者,自养型生物③分解者,腐生生物④消费者,自养生物⑤草食动物,异养生物⑥自养生物,第一营养级⑦自养生物,初级消费者A.①③⑥B.②④⑥C.①③⑤⑥D.①⑥⑦4.下列关于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物质循环的“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B.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和循环往复性C.能量流动就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和散失过程D.物质是能量的载体,能量是循环的动力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的异养生物都是分解者B.分解者主要营腐生生活C.分解者对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等有重要作用D.分解者仅包括细菌和真菌,能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6.为提高农田的使用率和单位面积效益,发挥生态优势,浙江金华浦江花桥乡探索出“莲藕种植十水产养殖”的立体农业模式。

荷塘中消费者的粪便是荷花的天然肥料。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立体农业的建立增大了流入其中的总能量,增大了生态足迹B.水产养殖需考虑环境承载力,遵循了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C.粪便资源化为生产者提供了物质和能量,提高了能量利用率D.消费者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是经过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7.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多样性保护的叙述,错误的是()A.物种多样性比较高的生态系统,其抵抗力稳定性一般也较高B.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C.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是迁地保护D.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是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8.下表所示内蒙古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兔种群取食植物后能量流动的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兔同化的能量中约有35%用于其生长、发育和繁殖B.兔的粪便量属于其所取食植物的同化量中流向分解者能量中的一部分C.以兔为食的动物最多可获得的能量为4.9×106J·hm-2·a-1D.兔的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至少为3.50×108J·hm-2·a-19.下列对生态学原理的应用中,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A.多种树木混交成林,可使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大B.通过控制牛羊的放牧量,可提高草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C.通过优化种群的性别比例,可提高种群的环境容纳量D.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可实现对生态系统或物种的就地保护10.一氧化氮(NO)可参与神经调节(如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群的特征、生态系统的功能及稳定性1.(18分)(临沂高三质检)草原生态系统进行着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请回答问题。

(1)对某草原生态系统中一个由草、田鼠和黄鼬三个环节组成的食物链进行了能量流动分析,得到下表相关数据(cal·hm-2·a-1)。

NP(净同化量)=GP(总同化量)-R(呼吸量)。

由上表可知第________环节代表田鼠,该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该数据不在正常能量传递效率范围内,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来看,草地对水土的保持、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

(2)碳在草原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________的形式进行,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主要以________形式存在。

与能量流动相比,碳循环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 。

(3)当草原返青时,“绿色”为田鼠等食草动物提供可采食的信息,田鼠能根据黄鼬的气味躲避猎捕。

这说明信息能调节生物间的________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草原管理上,采用轮牧或限制放牧量,这主要是提高________力稳定性。

2.(16分)(2012·汕头六校高三联考)下图中甲表示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能量单位为:J/cm2·a),乙图表示某种鱼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甲乙(1)甲图中A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该生态系统中储存的能量主要以________的形式存在;为保证各营养级都有较高的输出量,随营养级的升高,输入的有机物应增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图生态系统中,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____。

(3)甲图由于某种因素使得生产者短时间内大量减少,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到原来水平,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能力。

(4)乙图中,在t1~t2时期种群的年龄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型;已知该种鱼的环境容纳量为K,请根据图乙在下面框中画出该鱼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要求标出t1、t2对应的数值。

3.(18分)(济宁高三模拟)下图表示某淡水湖泊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上看,鳡鱼、翘嘴鲌、蒙古鲌等属于________________。

(2)由该食物网可推出,淡水湖泊群落空间结构在________方向存在较大差异,减弱了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能造成的竞争。

(3)下表是该水域生态系统中五个种群(存在着营养关系)的能量调查:(4)近几年该湖泊出现了大面积的水华现象,导致水质恶化,若不加以治理,大量繁殖的藻类死亡后被分解,会引起水体溶氧量继续下降,造成鱼类大量死亡,水质恶化加剧,这种现象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调节。

(5)从种群生态学的原理分析,水华现象是由于浮游藻类的________大于________的结果。

(6)比较发生水华和未发生水华时期的湖水理化因素发现,水华期间水体的N、P等无机盐含量、光照、水温等均未发生变化。

根据上图食物网可以推断引起水华的主要因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2分)(江西师大附中高三模拟)某环保研究所搜集了4种生物的资料研究环境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

并用于生态风险评估(见下表)。

(1)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封闭的、功能完善的生态系统,无需从外界获得物质就可长期维持其正常功能。

但是如果在一个较长时期内断绝对它提供________,这个生态系统就会自行消亡。

(2)碳在生物群落中的传递主要以________的形式进行。

若D每增重10 kg至少消耗A________kg。

(3)利用表中信息在上图框中绘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简图。

(4)在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中,________越高,生物体内铅、汞的浓度也越高,即有毒、有害物质沿食物链传递过程中具有富集作用。

5.(16分)(泰安高三模拟)全球气候变暖主要与碳循环平衡被破坏有关。

下面是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及能量流动模式图,图中A—E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⑩表示相关生理过程或能量流动。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网)可表示为________。

若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②________③+⑤(填>、=、<)。

(3)参与过程⑦的主要生物种类除了________外,还有一些生活在土壤中的小动物,若要调查研究后者类群的丰富度,常用________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4)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平衡是由________与________(用图中数字序号表示)的速率大致相同维系的,但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被打破,形成温室效应,缓解温室效应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

6.(20分)(通州区高三摸底考试)生态学家对某弃耕农田多年后形成的荒地进行调查。

下表是此生态系统三个营养级生物的能量分析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单位:J/hm2·a)(1)输入该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的总能量是________J/hm2·a,这部分能量是指________。

(2)该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

(3)该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类型为________。

若该地区气候条件适宜、雨量丰富,在数十年乃至上百年后,此片弃耕农田可能会变成森林,此过程的演替趋势应该是:弃耕农田→()→()→乔木林(森林)(4)生态学家为了监测和预报该生态系统鼠害的发生情况,对弃耕后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

Ⅰ.研究者通常采用________法估算该地区田鼠的种群数量。

调查统计发现田鼠繁殖能力很强,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47%。

Ⅱ.研究人员根据最初的一个月内____________________构建的田鼠种群增长模型为N t=N0·λt(其中,N t代表t天后田鼠的数量,t表示天数,λ表示倍数,N0表示田鼠的起始数量)。

由此可知田鼠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的生存环境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Ⅲ.若研究人员对此弃耕农田进行长期研究,并进行数据统计,将会发现田鼠的种群增长模型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 。

答案及解析1.【解析】(1)由表中数据知Ⅲ(GP)>Ⅱ(GP)>Ⅰ(GP),根据能量流动特点,Ⅱ环节代表田鼠;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76×105/(5. 93×107)≈0.3%;正常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而此传递效率很低,分析表格知Ⅲ未被Ⅱ利用的能量为99.7%,即Ⅲ的大部分能量没有往下一营养级流动。

草地在维护生态系统方面的作用称为生态功能即间接价值。

(2)碳在群落与环境间的循环形式主要是CO2,而在群落间如食物链(或食物网)间主要是以有机物形式进行循环的。

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不能循环利用,而物质可被反复循环利用。

(3)食物链的生物间通过信息传递使捕食关系得以维持,从而可调整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即信息可调整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草原上如果放牧的牲畜太多,超过其承载量,会使草原荒漠化,自我调节能力降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也随之降低。

【答案】(1)Ⅱ0.3%Ⅲ未被Ⅱ利用的能量多间接(2)CO2有机物碳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循环往复),具有全球性(3)种间(4)抵抗2.【解析】(1)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即同化量的去向有两个,其一是用于下一营养级的生长、发育及繁殖,另一为呼吸作用散失,因此甲图中的A代表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能量流动的特点是逐级递减的,随着营养级的升高,流入的能量会变得很少,为了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必须加大物质的输入。

(2)肉食性动物获得的能量为0.25+5.1+2.1+0.05=7.5,其中包括5J的有机物输入,则其同化量为7.5-5=2.5;植食性动物的同化量为4+9+0.5+2.5=16,因此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5/16×100%≈15.6%。

(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乙图中,在t1~t2时期,增长速率大于零,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年龄组成为增长型;t1的增长速率最大,此时的种群数量达到K/2值,而t2时增长速率为零,此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即K值,图示如下:【答案】(1)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有机物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是逐级递减的(2)15.6%(3)自我调节(4)增长型3.【解析】(1)鳡鱼、翘嘴鲌、蒙古鲌等在不同的食物链中所处的营养级不同,有的是第三营养级,有的处于第四营养级。

(2)由于底栖藻类、浮游藻类及挺水植物芦苇、眼子菜等生长的水层不同,致使以此为食物及栖息环境的鱼类在垂直结构上分层分布。

不同的鱼类所捕食的植物也不一样,因此这样的分布减弱了由于共同的食物及空间资源发生的竞争。

(3)分析表中数据知戊的能量最大,为生产者,而乙、丙的能量差别不是很大,即处于同一个营养级,丁的能量最小,应处于最高营养级,由此可推断五种生物组成的食物链为(4)水质恶化加剧了藻类的死亡,水体溶氧量的降低最终导致鱼类大量死亡,水体的自我净化、物理沉降等已经无法使其稳定性得以恢复,此现象为正反馈调节。

(5)藻类植物大量繁殖,说明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6)水华期间水体的理化性质未发生变化,说明浮游藻类植物的大量繁殖是由于其天敌即鲢鱼、浮游动物数量减少造成的。

【答案】(1)第三、第四营养级(2)垂直争夺共同的食物和活动空间(3)(4)反馈(正)(答负反馈者不得分)(5)出生率死亡率(6)鲢鱼和浮游动物的数量减少4.【解析】(1)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能量是生态系统得以稳定的动力,没有能量的供应,生态系统很快就会崩溃。

(2)碳在生物群落中以有机物的形成进行循环。

根据重金属在A、B、D三类生物体内的富集量,知它们间的食物关系为A→B→D,由A×20%×20%=10得A=250。

(3)大气中的CO2库与生产者之间是双向关系,A、B、D之间是单向关系,A、B、D死亡的遗体都被分解者C分解即都指向C,而C将有机物分解后将CO2又归还到大气中的CO2库,碳循环简图如答案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