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认识》评课稿【精编】

合集下载

《6、7的认识》评课稿(通用5篇)

《6、7的认识》评课稿(通用5篇)

《6、7的认识》评课稿《6、7的认识》评课稿(通用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6、7的认识》评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6、7的认识》评课稿篇1有幸听到两位老师组织的《6、7的认识》这节课,《6和7的认识》是义务教育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的内容。

是在学生系统学习了《0—5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经验基础。

另外,“6和7的认识”既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又是后面学习“6和7的加减法”以及进一步学习“20以内其它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而一年级的学生好动,注意力不容易长时间集中,虽然对6、7已有初步的认识:会数、会比较大小、会写等,但在区分6、7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上还存在一定的难度。

基于以上的背景下,两位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不同教学风格的数学课,虽然设计不同风格不同,但效果很好。

两位都师都创设了有效的教学情境,营造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好动,注意力不容易长时间集中的一年级学生,至始至终都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中。

很好实现了教学目标,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经历了这次教研活动让想起了几点问题。

一、把数学课上的简单些,说的更确切点是给数学课瘦身把复杂的课上的简单些,简单的课就要上的有厚度有深度,哪些环节可以瘦,哪些不可以瘦呢?引起我们深思。

我个人认为给数学课瘦身,首先我们要认真解读本课教学目标,所处的地位,作用、前后联系,同时更要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生活经验,认知水平等,对于6、7的认识,数数,比较大小写等,学生已有了较丰富的生活经验,同时学前时也有过学习。

所以在这些环节是不是可以做适当的瘦身。

但6、7的基数的意义和序数的意义,虽然之前0-5的认识中有所接触,但对学生来说有点难度。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而区分基数与序数则是本节课的难点。

《6、7的认识》评课稿

《6、7的认识》评课稿

《6、7的认识》评课稿《6、7的认识》评课稿篇1听了郑XX老师执教的《6和7的认识》,我收获良多,这节课有许多地方都是值得我学习的。

纵观整节课,郑老师的教学始终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体现了课改精神,准确把握教材、学生年龄和学习心理,把枯燥的数学教活了。

这节课的亮点很多,下面我说说自己感受最深的几点:一、活动情境有效、有趣。

郑老师在这节课中创设了以解决兔子、蝴蝶带来的问题为活动情境,并以这个情境贯穿了整节课,学生通过数一数、摆一摆、写一写、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闯关,既有趣,又引人入胜,学生在这样一个宽松、愉悦的环境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不知不觉地获取了新知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贯彻了新课标精神。

二、注重学生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注意创设生活情境,使数学更贴近学生。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

这节课在教学6和7基数含义时,老师利用主题图师生打扫教室来展开学习。

通过让学生数一数的方式数出图中人、物品的数量,让数学更贴近学生。

郑老师还注意挖掘主题图的教育功能,使学生在认识6和7的过程中同时感受到思想和情感教育。

老师让学生用6和7说一句话等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应用性,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身边的各种事物,学会从生活中发现数学,从而紧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在动手操作、观察中感受数学。

郑老师结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借助直观操作、观察来进行教学。

整节课中,有对实物、模型、图画的深入观察,让学生用小棒摆图形等方式,让学生在丰富的实物背景中抽象提升6和7的数的概念,帮助学生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强调数学学习的实践性和探索性。

四、关注学生的年龄特征,重视对课堂纪律的调控。

一年级的学生自主性差,注意力持久性差,为了克服这个缺点,郑老师创设了以动物闯关游戏来激发学生好胜心理,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课堂中能注意及时评价学生的表现,以小组为单位,画智慧花,比赛哪一小组又得到智慧花,小眼睛看黑板、谁收小棒收得又快又安静、特别棒的习惯等评价语,及时制止了学生爱动、坐不住的缺点,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学习上,为顺利完成本节课预定的教学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外部条件。

片区《6、7的认识》评课稿(6月3日)

片区《6、7的认识》评课稿(6月3日)

片区《6、7的认识》评课稿(6月3日)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上午有幸和大家一起聆听了黄云老师执教的《6、7的认识》一课,受益匪浅,老师上课不紧不慢、稳稳当当,很有激情,基本功扎实,有太多我可以学习的地方,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想法。

1、学生的学习习惯良好。

一年级的孩子较小,入学时间短,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有那么好的上课秩序,很让人惊讶。

可见黄老师在平时的上课中也能严格要求孩子、规范孩子们的一言一行。

这班孩子已经形成良好的上课习惯。

2、老师基本功扎实。

在整个讲课过程中,黄老师声音洪亮,举止文雅,微笑面对孩子,能照黄到每一位孩子,能根据孩子的特点,让孩子在“玩中学”,可见黄老师自身素质很高、基本功很扎实。

3、教学设计很新颖,环节很紧凑,讲课思路清晰,一环扣一环。

能根据孩子自身的年龄特点,设计了很多游戏,比如课中操、动起来的游戏,让孩子在玩中学,能看出,学习对孩子来说件很开心的事情。

可见黄老师备课很用心,值得我去学习。

4、学习中的思维碰撞,练习中的教学智慧。

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建构的。

习题设计由简单到复杂,提高层次分明,同时饱含乐趣。

5、设计的拓展练习,让学生充分体验了转化策略的方法多样性。

在练习中,老师从这两个领域出发,设计了相关练习,并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思考,自主练习,让学生充分展示思维过程,通过质疑,讨论,从而突出转化策略的优势所在,产生学好这种策略的兴趣。

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课堂气氛欠缺。

孩子们可能有点紧张,整个课堂气氛有点不热闹。

对于一年级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如果完全放开,回答问题应该特别精彩。

可能孩子们一看有那么多的老师和领导,紧张坏了,不敢积极发言了。

2、黄老师有几道题要求没说清,比如游戏一“排一排”,孩子拿到自己的编号后,不知道怎么站。

可能是学的不太扎实,我觉得更有可能是没明白要求。

黄老师再填上一句话比较合适。

“挨着黄老师的是编号最大的”,或者“挨着黄老师的是编号最小的”,这样表达后孩子会更明白一些。

一年级数学6和7的认识与组成评课

一年级数学6和7的认识与组成评课

一年级数学6和7的认识与组成评课其一按照学校的安排,我有幸聆听了同组6位新进老师的示范课。

三尺讲台上,她们精神饱满、激情飞扬;方寸课桌间,孩子们聚精会神、求知若渴。

有幸学习,收获颇丰,下面浅谈一些个人思考:一、让精彩的导入唤起孩子们的兴趣刚入校的一年级学生好奇、好动,老师应该根据小朋友的特点为孩子们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如课前游戏、拍手歌、讲故事等,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

老师巧妙地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启迪他们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起他们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

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状态,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让学生满怀热情地投入学习。

二、让被我们忽略的“板书”闪亮登场多年来,由于多媒体课件的出现,我们的板书也好像置于被人遗忘的角落,悄然隐退了。

我们甚至觉得课件上的板书更漂亮,不愿动手书写。

殊不知,课件是不能完全代替板书的,课件的呈现具有瞬时性,况且课件的作用是“辅助”教学,怎么能替代一目了然、提纲携领的板书设计呢?老师们清秀的字迹跃然而上,孩子们可以直观地模仿。

总之,“板书”应该重新回到自己的位置,发挥它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三、让课堂评价语言妙语生花课堂上执教者的语言精练、丰富,对学生鼓励性的语言非常值得我学习。

听着他们亲切温柔的美妙语言,简直就是一种美的享受。

“看!这位小朋友多快啊!”、“他写的字多漂亮!”"你的腰板挺得真直!“用你的眼睛告诉老师,你最棒”、“你看!这位同学多精神啊!”、“从同学们高高举起的小手老师知道,你听课很认真!你学会了!”……老师们的语言不仅是用一个美字形容,可谓是一种艺术。

我们要以激励、表扬的语言去引导着学生步入智慧的天堂。

让课堂因表扬而精彩,让师生因表扬而愉快。

立足学生本位,焕发生命活力,是我们永远不变的追求。

教育就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用生命温暖生命的过程。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6和7的认识》获奖说课稿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6和7的认识》获奖说课稿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6和7的认识》获奖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6和7的认识》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认识数字6和7,掌握它们的数位、大小比较和加减法运算。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感受数字6和7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对于数字的认识基本为零。

他们在生活中学到了一些简单的计数能力,但对于数字6和7的认知还较为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字6和7的意义。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数字6和7,掌握它们的数位,会进行大小比较和加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认识数字6和7,掌握它们的数位,会进行大小比较和加减法运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数字6和7的意义,并在实际情境中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图片、实物、卡片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出示水果图片,引导学生数一数,引入数字6和7的认识。

2.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物操作,如用小棒、石头等物品表示数字6和7,并进行大小比较。

3.讲解:教师通过PPT或黑板,讲解数字6和7的数位和加减法运算。

4.练习: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如填空、连线等,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学生分组讨论,思考数字6和7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家庭成员数量、物品数量等。

6.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数字6和7的意义和应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数字6和7的认识。

可以设计如下:•数位:个位、十位•大小比较:6 < 7•加减法运算:6 + 1 = 7,7 - 1 = 6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评价主要通过课堂表现、练习完成情况和小组合作情况进行评价。

分一分6和7的认识评课

分一分6和7的认识评课

《6和7的认识》评课稿鼎屏小学胡明兰今天,听了覃冬梅老师执教《6和7的认识》这节课我感触很深,许多地方是值得我学习的,整节课自始自终围绕着数学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

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和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的教学理念。

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去“做”数学,而不是用耳朵“听”数学。

因此,教学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动手中学习,在动手中思维,让学生在动手、思维的过程中探索。

听了这节课,让我受益匪浅。

下面,我就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1,激趣导入老师通过“手指游戏和寻找数字宝宝”复习已认识1~10的数。

从学生喜爱的数字宝宝入手,调动了学习兴趣,体现了数学的趣味性。

2、器重操作活动,施展主体作用教师能创建机遇,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来参与学习,把学生推到主体的地位,让学生获得丰盛的感性认识,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教师能通过摆小棒的活动使教学活动有趣化,毕竟这些都还是一年级的小朋友,学习需要趣味性,他们能动手用6根小棒摆通过摆一摆,分一分,说一说等。

课堂上也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动手中学习,在动手中思维,在思维中动手,学生在乐中学,在趣中思,体验探索与创新。

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的年龄特色和认知规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培育了学生的学习能力3、教师素质教师教态自然,语言清晰,教学语言表述较为精确,这节课总体上评价不错。

整节课最大的亮点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适时地使用一些激励的语言使全部课堂的气氛很活泼,也能有效地调控了课堂。

从听课的老师进教室后,孩子们都很好奇这么多的老师今天来到他们的教室,都在七嘴八舌的议论着,这时授课教师轻轻地一句“老师喜欢安静的小朋友”孩子们马上就都坐好了,在授课过程中,孩子们兴奋地吵嚷着要答复问题,七嘴八舌的时候。

教师也是轻轻地说一句“老师喜欢这样做的小朋友”孩子们马上就安静下来做好端端正正地举起小手。

《6和7的认识》优秀说课稿(精选3篇)

《6和7的认识》优秀说课稿(精选3篇)

《6和7的认识》优秀说课稿(精选3篇)《6和7的认识》优秀说课稿(精选3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6和7的认识》优秀说课稿(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6和7的认识》说课稿1尊敬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6和7的认识》。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流程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6和7的认识》是义务教育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的内容。

是在学生系统学习了《0—5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经验基础。

另外,“6和7的认识”既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又是后面学习“6和7的加减法”以及进一步学习“20以内其它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因为,务必让学生学好这部分内容。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好动,注意力不容易长时间集中,虽然对6、7已有初步的认识:会数、会比较大小、会写等,但在区分6、7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上还存在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依据《数学课标》要求以及以上两个分析,通过认真地推敲与把握,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1、通过观察、操作、演示,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7两数,会读、会写这两个数,并会用这两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2、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与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思想和情感教育。

3、通过学生观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4、使学生体会学到的数和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学、用数学的乐趣。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的确定和对学情的分析,确定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如下:教学重点:正确数出6、7的物体个数;会写6、7;会比较6、7的大小。

教学难点:区别6、7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

新课标人教版一年级上《6和7的认识》教案+教学反思

新课标人教版一年级上《6和7的认识》教案+教学反思

新课标人教版一年级上《6和7的认识》教案+教学反思教材分析:学生在研究5以后,开始研究6和7,这是数的扩展。

教科书在第42页提供了一幅主题图,丰富了学生数数的资源。

这个图可以从不同角度数数,例如在教室里数人数,可以从6数到7,或者先数出6个人,再加上一个打水的小朋友。

还可以数出6把椅子和1把椅子,得出总共有7把椅子。

教材还提供了人物图、点子图、数和摆小棒等内容,帮助学生抽象出数,并发现6和7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教材第42-43页。

教学目标:1.能正确地数出数量为6和7的物体,会读、会写6和7,知道7以内数的数序,会比较7以内数的大小。

2.掌握6和7的书写方法。

3.培养数感,让学生成为爱劳动、讲卫生的好孩子。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正确数出数量为6和7的物体,会读写6和7.2.难点:掌握7以内数的数序。

教学准备:课件、作业、口哨。

教学过程:一、复引入,揭示课题。

教师出示数字宝宝,并让学生读数。

教师让学生帮数字宝宝排队,并交流排法和数序。

教师出示数字宝宝6和7,让学生认识他们。

二、自学为主,探索新知。

1.认识6和7.教师出示一幅图,让学生观察并数数。

教师提醒学生劳动是一种美德,让他们数出打扫卫生的小朋友数量。

教师让学生数数,看看有几个小朋友在打扫卫生。

教师让一个学生上台数数,教师强制让学生停在5,然后教学生从5数到6.教师提醒学生,图上还有其他物体的数量可以用6表示。

教师让学生想象用圆片表示小朋友,让他们计算6个小朋友需要多少圆片。

教师提醒学生,计数器上也可以表示6.2.研究书写6和7.教师出示6和7的书写方法,让学生模仿。

教师让学生在纸上练书写6和7.3.培养数感和好惯。

教师让学生用口哨吹出6个声音和7个声音。

教师提醒学生,做个爱劳动、讲卫生的好孩子。

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练书写6和7.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认识6和7,掌握其书写方法,并培养数感和好惯。

教师通过课件、口哨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了课堂效果。

《6、7的认识》评课稿

《6、7的认识》评课稿

《6、7的认识》评课稿人生中必须要经历一些风雨,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幸福的来之不易。

对于学生而言,学习也是一样,要经历不断地挑战和失败,才能真正掌握知识。

这就是我对于6、7的认识评课稿的感触。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论述。

首先,在此次《6、7的认识》评课中,我深刻认识到了教师的敬业精神和责任心。

在活动中,老师全程指导学生,用丰富的经验教给我们做实验的方法,引导我们从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又给我们足够的时间来重新反思和动手,最终让我们取得了成功。

这也让我认识到了教师的敬业精神和责任心,他们不仅要有专业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技术技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我们学生,发挥出我们的潜能。

其次,此次活动让我们更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问题。

在实验中我们经常犯错或出现各种问题,这使我们意识到自己在实践能力方面还有许多不足之处。

比如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更加认真,更加专注,才能更好地掌握夹位法的使用技巧。

活动让我们明白了一点,就是学习不是一两天的事情,需要不断地积累和实践,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在不断的探索和努力中,突破自己的极限,获得真正的成长。

最后,我在此次活动中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集体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首先,这个活动是一个团队活动,我们同学们需要共同协作才能完成各种实验,并且要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互相扶持,互帮互助,相互鼓励。

其次,在学习过程中,团队活动更加能够激发我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使我们能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下交流,加快自己的学习进程。

这种团队合作精神,也让我们更好地掌握了人际关系的处理技巧。

总之,此次《6、7的认识》评课中,我更加深入认识了学习中的重要因素,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努力学习的信念。

通过本次活动,我从失败中得到了启示,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同时也体验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我将努力发扬好学的精神,持续地学习、实践和探索,成为一个认真的学生。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的认识评课稿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的认识评课稿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6\/7的认识评课稿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6\/7的认识评课稿篇一:最新审定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认识》评课稿(精品)《6和7的认识》评课稿听了《6和7的认识》这节课我感触很深,体会到兴趣对于孩子们学习促进作用。

整节课教师紧紧围绕着6和7的认识教学,从生活中激趣,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数学,学习数学。

课标:学有用的数学。

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去“做”数学,而不是用耳朵“听”数学。

因此,教学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动手中学习,在动手中思维,让学生在动手、思维的过程中探索、创新。

1. 让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为了激发学生认识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的内因。

首先就带领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数学,教师在教学这节课时就设计了“小松鼠采松果,排排队”,动画的效果,松鼠的可爱,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的兴趣,激发了学习的欲望。

使学生不仅认识6、7这两个数,还体验到生活中原来有那么多的数,正确地数出数量是6、7物体;掌握6、7的数序、大小,会读、会写6、7;知道6、7表示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

将课堂延伸到课外,真正做到了联系生活实际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

接着教师设计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素材,有师生打扫教室的情境图、数金鱼图,还有利于学生从图像抽象出数的点子图、小棒图。

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使抽象的数学变的形象有趣,并与写数相结合,让学生边说边写,将枯燥的写数过程变得有趣。

2. 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低年级的数学教学除了使学生正确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外,关键的一点是要让他们觉得学习数学是有趣的,不是枯燥的。

生活中每件小事都能帮助学生学数学,并不需我们刻意去设计,例如本课中,教师就利用了学生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场面“师生打扫教室”来展开学习,这虽是一个普通的情景,但蕴涵着浓烈的师生之情,以及讲卫生、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齐心协力互相帮助的人文精神,教师先让学生观察主题图,体会和谐的氛围,再进入主题,数出图中人、物的数量。

《6和7的认识》评课稿

《6和7的认识》评课稿

《6和7的认识》评课稿一、教学目标从教学目标制订来看,庄老师的教学目标制定全面、具体、适宜。

重点在于让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和7的物体,会读、会写数字6和7,难点是让学生明白基数和序数的区别,教学环节紧凑,教学手段也都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但是难点没突破。

在教学中能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情绪教育,教育孩子要做一个爱劳动、讲卫生的好孩子。

二、处理教材上庄老师能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通过复习旧知识层层推进导入新知,由展示主题图开始,引导学生由抽象的数字到进行实物学习,动手操作感知6和7。

整个教学过程,庄老师始终抓住了把抽象的数字具体化,让学生深入的认识了数字6和7。

整节课抓住了重点,但是没突破难点。

三、教学程序整节课下来,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思路还是比较清晰的,过程也较流畅,但是教学思路比较单一,因为一年级的孩子注意力无法长期集中,所以教学过程需要增加多点小游戏来提高学生的兴趣。

教学过程中缺乏教学口令,也没关注到全班的学生,导致有些学生注意力分散之后就一直在玩自己的,没听老师讲解分析。

这节课根据“五步教学法”进行教学,过程完整,但是教学过程的时间没把握好,在让学生区别基数和序数时对起来回答问题的学生引导花费的时间长,而且效果也一般,导致了后面巩固练习的时间不多,过渡得有点快。

在初步认识了数字6和7概念后,庄老师设计了一个摆小棒的活动,这个活动使教学变得有趣了,学生也一下子提高了兴趣。

但是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巡视过程中有发现学生摆的图形比较特别时,若能让学生起来展示说明,我觉得会更好,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而且在这个环节里面,庄欣欣老师在学生摆完小棒之后没有让学生收起来,导致有些学生后面的时间里一直都是在玩小棒。

最后在教授6和7的书写时,庄老师在黑板示范书写时没让学生看黑板,也没示范错误的写法,当老师在边讲解边示范时,下面的学生就已经自己在写自己的了,教学效果一般。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上一年级的学生在上课过程很难把注意力一直集中在老师身上,这就得需要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设计穿插一些小游戏或者小活动来调动气氛,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虽然一直在引导学生回答问题,但是没有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一年级课堂来说,整堂课过于沉闷、平淡。

【最新2018】6,7的评课-word范文模板 (5页)

【最新2018】6,7的评课-word范文模板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6,7的评课篇一:《6和7的认识》评课稿《6和7的认识》评课稿今天,听了郑老师执教《6和7的认识》我感触很深,体会到兴趣对于孩子们学习促进作用。

整节课教师紧紧围绕着6和7的认识教学,从生活中激趣,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数学,学习数学。

课标:学有用的数学。

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去“做”数学,而不是用耳朵“听”数学。

因此,教学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动手中学习,在动手中思维,让学生在动手、思维的过程中探索、创新。

1. 让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为了激发学生认识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的内因。

首先就带领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数学,教师在教学这节课时就设计了“小松鼠采松果,排排队”,动画的效果,松鼠的可爱,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的兴趣,激发了学习的欲望。

使学生不仅认识6、7这两个数,还体验到生活中原来有那么多的数,正确地数出数量是6、7物体;掌握6、7的数序、大小,会读、会写6、7;知道6、7表示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

将课堂延伸到课外,真正做到了联系生活实际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

接着教师设计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素材,有师生打扫教室的情境图、尺子、数金鱼图,还有利于学生从图像抽象出数的点子图、小棒图。

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使抽象的数学变的形象有趣,并与写数相结合,让学生边说边写,将枯燥的写数过程变得有趣。

2. 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低年级的数学教学除了使学生正确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外,关键的一点是要让他们觉得学习数学是有趣的,不是枯燥的。

生活中每件小事都能帮助学生学数学,并不需我们刻意去设计,例如本课中,教师就利用了学生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场面“师生打扫教室”来展开学习,这虽是一个普通的情景,但蕴涵着浓烈的师生之情,以及讲卫生、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齐心协力互相帮助的人文精神,教师先让学生观察主题图,体会和谐的氛围,再进入主题,数出图中人、物的数量。

《6和7的认识》评课稿

《6和7的认识》评课稿

《6和7的认识》评课稿《6和7的认识》评课稿(精选16篇)所谓评课,顾名思义,即评价课堂教学。

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的教学延伸。

对其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得失,成败进行评议的一种活动,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发展,推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6和7的认识》评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6和7的认识》评课稿篇1今天,听了李xx老师执教《6和7的认识》我感触很深,这已经是我听的第三节课了。

李老师上课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课堂上老师的自如,学生的踊跃发言,值得我反思,许多地方是值得我学习的。

1.创设贴近学生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整节课自始自终围绕着数学教学,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通过复习旧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

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和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的教学理念。

老师利用了一个学生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场面“师生打扫教室”来开展学习,这虽是一个普通的情景。

但蕴涵着浓烈的师生之情,以及讲卫生、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齐心协力互相帮助的人文精神,教师先让学生体会这种和谐的氛围,再进入主题,数出图中人、物的数量。

在关注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取的同时,也注重生活传递给我们的情感体验。

2.数学学习需要活动,让活动进入课堂。

本节课李老师安排了数一数、摆一摆、写一写、比一比、填一填五个活动,这五个活动贯穿于课的始终,且层层深入,使学生在丰富的操作和实际活动中逐步形成数的概念,发展数感。

3.重视评价的激励、导向作用。

李老师通过小组之间夺星比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李老师多次使用这样的语句:“你真棒!”“你说得真不错”“你的想法很好!”“你观察得真仔细!”……这些赞赏的话语,让一个个小家伙得意地坐下去,体会成功的喜悦。

两点个人看法:1.教学环节还要重组,有关6和7的人物图、点子图、摆小棒、数等内容应该有序的安排。

数字6和7应该在摆小棒后直接引出,这样有利于学生从图中抽象出数,还有利于学生发现6和7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6、7的认识》评课稿

《6、7的认识》评课稿

《6、7的认识》评课稿――评邢锦波老师《6、7的认识》应云云数学老师的《6、7的认识》,听课:郑建辉、。

星期三听了应云云老师上的《6、7的认识》课:郑建辉、姚志勇。

应本节课中老师精心准备,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了丰富、生动的教学情境,设计了新颖、活泼的学生活动,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位老师的课堂教学风格和教育教学理念,深深地震撼着我;听了这节课,让我受益匪浅。

下面,我就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激趣导入《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紧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

”过去的“复习导入”、“直接导入”等新课导入方法大多被“创设情景”导入法所代替,内容生动、学生熟悉、感兴趣的教学情境层出不穷,课堂所追求的“让学生真正成为主体,拥有学习主动权”,在预设好的情境和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得以落实。

这节课都体现了这一特点。

这条思路的结构是:联系生活,谈话引入→教学6、7的基数含义(结合主题图,引入6和7的认识,使学生感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通过对主题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并适时渗透爱劳动、讲卫生的思想教育,还利用学具摆图形,加深学生对6、7的认识。

)→教学6、7的顺序(利用计数器教学6、7的顺序,作用直尺图整体认识0-7的顺序)→教学比较5、6、7的大小(利用点子图比大小,看数比大小,用关系符号写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教学6、7的序数含义。

由于教师对教材的研究非常透彻,以及对整堂课的教学有一个整体的合乎逻辑的教学思路,使学生对6、7的认识沿着一条由浅入深的通道缓缓前进,每跨一步都留下深深的脚印。

二、让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数学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进行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其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

人教版一年级第五单元《6和7的认识》评课稿

人教版一年级第五单元《6和7的认识》评课稿

人教版一年级第五单元《6和7的认识》评课稿听了老师执教的《6和7的认识》,我感触很深。

整节课体现了数学学科的生活化教学,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常规教学口算是为学生进行“双基”训练,打好基础。

然后,老师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和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的理念。

一、老师利用的一个学生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场面来展开学习,让学生体会到和谐氛围后,再进入主题,数出图中物品的数量。

在关注学生数学知识获取的同时,也注重生活传递给我们的情感体验。

二、数学学习需要活动,让活动进入课堂。

本节课老师安排了数一数、摆一摆、比一比、想一想、填一填五个活动,这五个活动贯穿于课的始终,且层层深入使学生在丰富的操作和实际活动中逐步形成了数的概念,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三、重视评价的激励导向作用,老师通过小组之间的比赛,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多次使用“你真棒”,“你说的真不错”,“你的想法很好”,“你观察的真仔细”这些赞赏的话语,让一个个小家伙儿得意地做下去,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四、序数和基数的认识是本节课的难点,老师设计一个游戏环节,利用班级现成的资源——“座位”。

让同学站成一排,前4名起立,第4名起立等活动来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序数和基数的意义,重难点基本突破了。

在这里我给老师提一个需要整改的意见:教学环节中如果让学生动手操作,利用6根或7根小棒摆一摆自己喜欢的图形,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从生活直观中抽象出数,帮助学生发现6和7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和7的认识》评课稿
听了《6和7的认识》这节课我感触很深,体会到兴趣对于孩子们学习促进作用。

整节课教师紧紧围绕着6和7的认识教学,从生活中激趣,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数学,学习数学。

课标:学有用的数学。

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去“做”数学,而不是用耳朵“听”数学。

因此,教学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动手中学习,在动手中思维,让学生在动手、思维的过程中探索、创新。

1. 让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为了激发学生认识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的内因。

首先就带领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数学,教师在教学这节课时就设计了“小松鼠采松果,排排队”,动画的效果,松鼠的可爱,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的兴趣,激发了学习的欲望。

使学生不仅认识6、7这两个数,还体验到生活中原来有那么多的数,正确地数出数量是6、7物体;掌握6、7的数序、大小,会读、会写6、7;知道6、7表示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

将课堂延伸到课外,真正做到了联系生活实际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

接着教师设计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素材,有师生打扫教室的情境图、数金鱼图,还有利于学生从图像抽象出数的点子图、小棒图。

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使抽象的数学变的形象有趣,并与写数相结合,让学生边说边写,将枯燥的写数过程变得有趣。

2. 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低年级的数学教学除了使学生正确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外,关键的一点是要让他们觉得学习数学是有趣的,不是枯燥的。

生活中每件小事都能帮助学生学数学,并不需我们刻意去设计,例如本课中,教师就利用了学生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场面“师生打扫教室”来展开学习,这虽是一个普通的情景,但蕴涵着浓烈的师生之情,以及讲卫生、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齐心协力互相帮助的人文精神,教师先让学生观察主题图,体会和谐的氛围,再进入主题,数出图中人、物的数量。

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更加强烈。

”教师利用教材资源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寻找隐藏在生活中的数字宝宝,那种生活化、童话式、趣味性的学习,降低了儿童探索、发现的门槛,指示性强,目标明确,更为以后解决问题中寻找信息打下坚实的基
础。

新教材蕴含着许多有待学生发现的奥秘,我认为只要教师充分地理解教材、利用教材,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就可以满足他们这种强烈的需要。

为让学生建立良好的数感和符号感,能用数学符号描述生活中的事物,教师让学生们观察情境图,从“水果王国运动会”里,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水果运动员,用小棒把它的数量摆一摆。

摆好之后,请一个学生到黑板上摆出他喜欢水果运动员的数量,让其他的学生们猜一猜,他喜欢的水果可能是什么?低年级的学生们好奇心很强,很想知道同伴们喜欢的是什么,非常感兴趣地到教学中来。

3.在学习中享受数学。

教师在关注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取的同时,也注重生活传递给我们的情感体验。

注重了学生动手实践,利用摆图形6个和7个小棒,学生们分别摆各种图形,有的摆出了漂亮的小房子,有的摆出了田字……这不仅开阔了学生的思维,而且进一步巩固了对6、7的认识,体现了“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的新的教学理念。

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强化数的大小比较等方式,使学生在丰富的操作和实际活动中逐步形成数的概念,发展数感。

课堂上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在动手中思维,在思维中动手,体验探索与创新。

写数前,教师让学生联系生活说一说这6根小棒可以表示生活中数量是6的物体个数,7根小棒可以表示生活中数量是7的物体个数,用6和7说一句话。

观察6和7外形,说说它们像什么,把读写和含义充分的结合起来,将枯燥的写数过程变得有趣、生动,而且有内涵。

从课堂教学效果看,达到了预设的要求,整节课学生学得轻松快乐,但也存在值得反思和改进的地方,在基数序数意义的区别这一环节。

虽然渗透了基数与序数的含义,但二者的区别学生只是浮于表面上的感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