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部分教师观内容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教师观学生观教育观
教育观:素质教育的内涵(主)+新课改教学观(备用)一、素质教育的内涵(提素个性创两全)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教师要做到教育公正,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且全面发展不是平均发展,全面发展应该建立在学生的特长、爱好等方面的充分发展之上。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性,教师要看到学生的特点、特长,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做到因材施教。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教师要关注到学生的新颖想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注重知识的实际运用。
二、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观(学习过人)1.教学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
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创设智力操作活动。
教给学生思维方法并加强训练。
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指导学生掌握学习过程,指导学生了解学科特征、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结论和过程的关系:教学相长,提倡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的意义。
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以学科本位的教学理念的局限:重认知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
“关注人”的教学理念的表现: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两独一发)+全面发展的学生观/教育公正与学生的共同发展1.学生是发展的人。
①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
教师要根据其规律展开教育活动。
②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教师不能因为学生的当下表现而否定学生未来的发展。
③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教师要接受学生的不完美,不能揪着学生的错误不放。
2.学生是独特的人。
①学生是完整的人。
学生不是学习机器,教师要还给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
教师资格笔试要点丨《综合素质》中的三观
教师资格笔试要点丨《综合素质》中的三观教师资格考试是教师职业的入门门槛,对于每一位志向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来说,通过考试获取教师资格证书是必经之路。
在考试中,《综合素质》是一个重要的考核内容,其中的“三观”更是备受关注。
那么,在教师资格笔试中,《综合素质》中的三观究竟包含哪些内容?下面就为大家详细解读。
首先,教师资格笔试中对《综合素质》的考察主要包括师德师风、学科综合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三个方面。
而在这三个方面中,所谓的“三观”即是指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这三个观念贯穿于教师的日常工作中,是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内在动力和价值基础。
在教师的人生观中,应包括对待生活、对待职业、对待学生等方面的态度和看法。
教师作为一名育人者,应该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
正直诚信、热爱教育、对学生负责是教师人生观的核心内容。
只有从根本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师才能够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提升自我修养,给学生有效的引导和帮助。
其次,在教师的价值观中,应包括对教育、教学、学生、自己的价值认同和追求。
教育是一项神圣的事业,教师应该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坚守初心,不负热爱。
教师的价值观应该带有奉献和无私的情怀,关爱每一个学生,尽最大努力去帮助他们成长。
同时,教师也应该具备独立自主、自我完善、不断进步的能力,以不断提升自我为己任。
最后,在教师的世界观中,应包括对社会、教育行业、教育改革等方面的认识和见解。
教师应该关注社会发展的动向,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和发展,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只有具有开放的思维、积极的态度,教师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教学服务。
总的来说,教师资格笔试中《综合素质》中的三观,是对一名合格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和品质的要求。
它包括了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构成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价值基础。
只有不断强化“三观”,教师才能在教育事业中立足,为学生成长成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希望每一位教师资格考生都能牢记这些要点,努力提升自我,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理论精讲第一节教育观
第一章职业理念•第一节 教育观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单选材料分析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观教学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单选材料分析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更重过程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第一节 教育观一、素质教育的内涵(单选+材料分析)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一、素质教育的内涵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单选)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即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素质等。
素质教育不仅适用于基础教育,而且适用于高等教育,还适用于社会教育和终身教育。
【2019下中学】下列关于素质教育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素质教育更要重视德育B. 素质教育主要适用于基础教育C. 素质教育应遵循教育规律D. 素质教育不要求学生平均发展一、素质教育的内涵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单选+材料分析)在教育中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更不是只注重少数人的发展。
面向全体学生,也就是要热爱所有的学生,只爱“金凤凰”不爱“丑小鸭”,不是真正的爱学生。
【2019上中学】小明成绩不太好,但上课时总爱举手回答问题,有时老师提问问题,小明把手高高地举了起来,让他回答他又不会,不时被其他同学讥笑,老师知道原因后给予鼓励。
老师的做法( )。
A. 正确,不得罪每一个学生B. 正确,不放弃每一个学生C. 不正确,损伤了其他同学的主动性D. 不正确,伤害了其他同学的正义感一、素质教育的内涵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单选+材料分析)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的有机融合,来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知识点教育观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知识点教育观
教育观是教师综合素质考试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涉及到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一个教师对于教育的认识和观念
会直接影响到他的教学风格和教育效果。
因此,有必要对教育观进行
深入了解和学习。
首先,教育观是指教师对于教育的基本看法和认识。
教育是一种有
目的的社会现象,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塑造人格的过程。
教育观
是教师对于教育目的、教育方法、教育对象等方面的认识和看法。
不
同的教育观会导致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效果。
其次,教育观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
而不断变化。
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具有积极的教育观,关注学生的全
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师应该不断学习和
提升自己,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变化。
最后,教育观还包括对待学生的态度和方法。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
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
教育并非简单的
灌输和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培
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教育观是教师综合素质考试中的重要知识点,对于提高
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不断学习和深化对教
育观的理解,教师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教育使命,为学生的成长和
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希望广大教师能够重视教育观,不断提升自己
的教育水平,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重点知识——教师观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重点知识——教师观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考试大纲关于“教师观”的说明: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具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热情与决心。
以下是有关教师观的知识归纳:一、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1)树立正确的专业意识专业发展意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学生成才是教师之福。
(2)拓展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是合格教师的必备条件。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3)提高专业能力教师专业能力是指课堂教学和反思能力。
教学改革、教学研究。
二、终身学习的意识(1)为什么要终身学习?①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终身学习②教师自我实现必须终身学习③提升教学水平须坚持终身学习④提高教育创新精神须终身学习⑤终身学习是教师的职业责任⑥教材改革要求教师必须终身学习(2)教师终身学习的可行性:1. 教师学习的内容:①学习能力学习②专业知识学习③教育理论学习④信息技术学习2. 教师终身学习的途径:一是系统教学;二是自学。
3. 教师终身学习的方法:①参加系统的终身学习②参加校本学习③参加各类成人教育④借助媒体学习4. 教师终身学习在教学中的作用: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②学校教育发展的需要③传播终身学习观念三、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发展(1)培育学习能力,做学习型教师(2)培养反思能力,做反思型教师(3)培育创新精神,做创新型教师(4)培养合作能力,做伙伴型教师(5)培育科研能力,做研究型教师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1)抓常规教育,培养良好习惯(2)重情感教育,培养健全人格(激励与呵护是教学走向成功的因素之一)(3)多媒体教学,激发学习兴趣(4)多联系实际,培养动手能力(5)多样化教学,强化主动学习(6)重因材施教,强化学困帮扶如何提高教学成绩:①讲方法:处理好师生关系;②讲落实:监控好教学环节;③讲思路:培养好学习习惯;④讲科学:发展好教研能力。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知识点教育观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知识点教育观教育观是指对教育的基本观点、认识和价值取向。
在教育领域,不同的教育观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
因此,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知识点中,教育观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一、教育观的定义和作用教育观是对教育现象的客观认识和主观认识。
它是教育学理论的核心要素之一,是一种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价值等方面的基本看法和认识。
教育观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育观指导教育目标的确定。
不同的教育观决定了教育的目标取向,例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创新教育观,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精神为目标的问题解决教育观等。
其次,教育观决定了教育内容的选择。
不同的教育观对教育内容的要求也不同。
例如,以发展学生艺术素养为重点的艺术教育观,以培养学生体育素质和身心健康为目标的体育教育观等。
再次,教育观对教育方法和手段的选择起到了指导作用。
例如,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倡导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互动式的教学方法。
最后,教育观构建了一种特定的教育价值体系。
不同的教育观对教育的价值取向有不同的要求。
例如,以培养学生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核心的公民教育观,以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价值观为目标的人文教育观等。
因此,教师需要具备正确的教育观,才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二、常见的教育观1. 人本主义教育观人本主义教育观强调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
它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情感素质和思维能力,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
2. 行为主义教育观行为主义教育观认为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行为和外在表现,注重塑造和训练学生的行为习惯和技能。
它主张通过奖惩制度和条件反射理论来引导学生行为。
3. 发展主义教育观发展主义教育观关注学生的内在发展和潜能释放。
它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
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考点—教师观
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考点—教师观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考点—教师观1、复杂性复杂性指教师的劳动不是一种简单的劳动,而是一种复杂劳动;不仅是体力的付出。
还有脑力付出。
具体表现在:2、创造性创造性主要表现在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教学规律。
具体表现在: 第一,因材施教。
教育的对象千差万别,教师必须灵活地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扬长避短.得到的发展。
第二,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
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
教学内容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不断更新。
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的变化,根据自己对教育方针、培养目标以及教材的理解,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内容,使其变成学生可以接受的知识体系,选择最能奏效的教学方法与途径来实现教育目的。
第三,教师需要“教育机智”。
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定向能力.是指教师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及时、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机智是教师良好的综合素质和修养的外在表现.是教师娴熟运用综合教育手段的能力。
3、主体性和示范性主体性指教师自身可以成为活生生的教育因素和具有影响力的榜样。
对于教师而言.教育教学过程就是教师直接用自身的知识、智慧、品德影响学生的过程。
此外.教师劳动工具的主体化也是教师劳动主体性的表现。
教师所使用的教具、教材也必须为教师自己所掌握,成为教师自己的东西.才能向学生传授。
示范性指教师的言行举止,包括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
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是由学生的可塑性、向师性心理特征决定的。
同时。
教师劳动的主体性也要求教师的劳动具有示范性特点。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
”因此,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示范性的价值,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全国教师资格证——教师职业理念—教师观解析
模块一:教师职业理念
第三讲:教师观
二、新课改背景下的现代教师观 (一)教师角色转换 记忆小诀窍: 传授变引导(促进) 执行变开发(建设) 教书变实践(研究) 封闭变开放 (开放)
模块一:教师职业理念
第三讲:教师观
二、新课改背景下的现代教师观
(二)教师行为的转变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模块一:教师职业理念
第三讲:教师观
【真题在线】 【单选题】例5:李老师为了赢得学生的喜爱,把大量时间花 在如何与学生搞好关系上,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李老师 的做法表明他着重关注的是()。 A.教学情境 B.职业生存 C.学生发展 D.教学设计
【答案】B 【解析】第一阶段:关注生存阶段 教师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如:学生喜欢我吗?同事们怎么看我?领导是否 觉得我干得不错?等等问题。
模块一:教师职业理念
第三讲:教师观
三、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 (二) 五阶段发展观(伯林纳) 第三阶段:胜任 高级新手教师经过3~4年后能够成为胜任性教师。胜任型教师是教师 发展的基本目标。 第四阶段:熟练 胜任型教师经过5年左右,可发展到熟练水平。胜任型教师具有较强 的直觉判断能力;教学技能接近认知自动化水平;教学行为达到快捷、流 畅、灵活的程度。 第五阶段:专家
【答案】B 【解析】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夏老师应该反思自 己,想办法改善与同事的关系。
模块一:教师职业理念
第三讲:教师观
【真题在线】 【单选题】例2:邱老师在工作日志中写道:“在今天的教研 会上,我说做教研跟写论文的方法是一样的,居然没有得到认可。 是我错了?还是大家不理解我?我得把这个问题搞清楚。”这表 明邱老师()。 A.善于自我反思 B.缺乏探索精神 C.缺乏问题意识 D.善于自我暗示 【答案】A 【解析】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初级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重点笔记
初级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重点笔
记
本篇笔记旨在帮助准备初级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考生复和掌握《综合素质》这一部分的重点知识。
以下是该章节的关键内容:
1. 教师的道德素养:
- 教师要具备良好的道德操守,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正面榜样。
- 教师要尊重学生,关心他们的个性差异,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 教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注重沟通和倾听学生的需求和问题。
2. 教师的教育理念:
-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价值观。
- 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帮助他们全面成长。
- 教师要发展和运用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
3. 教师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 教师要不断研究和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了解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方法。
- 教师应掌握教学技能,善于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
- 教师要有良好的课堂管理能力,能够有效地管理学生的研究秩序。
4. 教师的综合素质:
- 教师要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能够有效地组织和领导班级活动。
- 教师应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与同事和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
- 教师还应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灵活应对各种教学挑战。
这些是初级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综合素质》一章的重点内容。
考生在备考时应注重对上述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握,并通过大量的练来提升自己的能力。
祝愿各位考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
以上为初级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重点笔记。
(字数:218)。
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常考知识点:教师观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
1、教师角色的转变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①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②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考点提示:理解每一种教师角色的不同之处,因关联的对象不同,所以教师角色不同。
出题形式一般为题干给出具体事例,判断属于哪种角色。
记忆口诀:两开一促一研究
2、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教师应尊重、赞赏学生。
(2)在对待教学上,教师应帮助、引导学生。
(3)在对待自我上,教师应注重自我反思。
(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教师应加强合作。
考点提示:理解教师处理不同关系时采取的行为,与之后的教师职业行为相对应。
可能出现的正面案例如教师写班主任日志记录工作情况、教师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等。
记忆口诀:重赏助导反思合作。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考点解析:教师观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考点解析:教师观随着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的临近,小伙伴们是不是都正在抓紧时间进行复习呢?优路教师资格证频道为大家整理了综合素质考点之教师观,送给正在备考的小伙伴。
预祝大家一次性通过考试,早日上岸!一、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一)树立正确的专业意识专业发展意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专业发展意识意味着人不仅能把握自己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而且具有把自身的发展当作自己认识的对象和自觉实践的对象,并能构建自己的内部世界。
只有达到这一水平,人才在完全意义上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体。
也就是说.教师首先要意识到对学生学业评价不只是关乎学生的发展,也关乎着自己的发展,关乎着自己的职业幸福感等。
新课程下的学生学业评价需要教师有更强的专业意识,要不断地把自己当前的教学与过去相比较.并从中找到存在的不足和取得的进步;与其他教师相比较找出存在的差距.以便更好地规划自己未来几年专业发展的方向;要总结过去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成就,对于自己当前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也要能够做出客观和理性的分析,在规划将来的发展时要着重于对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前沿的问题有一个较为准确的把握。
(二)拓展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是一个合格教师的必备条件.它关系到学生能够从教师那里学到什么以及如何学的问题。
教师一般都负担某一学科或某一专业知识领域的教学工作。
掌握这一学科或专业领域较全面和坚实的知识。
是对一个教师的基本要求。
但是由于时代的飞速发展,教师的“一碗水”、“一桶水”水平显然不能胜任今天的工作。
如英语教师首先必须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具备当代科学与人文的基本知识,拓展自己的知识基础,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同时也帮助保持教学的时代性,为评价学生提供更为广泛的视界。
其次,教师在教育理论方面丰富自己的知识素养,掌握学生及其具备的知识,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知晓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规律,能诊断学生英语学习困难和特殊学习的需要。
这些知识的储备,有利于教师正确、有效地对学生的学业进行评价。
教师资格证考试专项学习——教师观(一)
教师资格证考试专项学习——教师观(一)“教师观”,就是关于教师职业的基本观念,是人们对教师职业的认识、看法和期望的反映。
它既包括对教师职业性质、职责和价值的认识,也包括对教师这种专门职业的基本素养及其专业发展的理解。
教师观在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科目中属于必考知识,今天小编先来带大家认识教师职业角色以及传统的教师观。
一、教师职业角色教师是教育活动中的一个角色,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就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一般来说,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1. 传道者角色教师负有传递国家和社会赋予的传统道德、价值观念的使命,“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在现代社会,虽然道德观、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特点,但教育、教师的道德观、价值观总是代表着居于社会主导地位的道德观、价值观,并用这种观念引导学生,因而教师的教育教学不具有随意性。
另外,教师对学生的“做人之道”、“为业之道”、“治学之道”等也有引导和示范的责任。
2. 授业解惑者角色教师是社会各行各业建设人才的培养者,他们在掌握了人类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获得的知识经验、技能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精心加工和整理,然后以特定方式传授给年轻一代,并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惑,启发他们的智慧,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技巧,成为社会有用的建设者。
3. 示范者角色学生具有向师性特点,教师的言行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教师作为成人世界的代表,其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对学生具有示范的作用,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正如夸美纽斯所说,教师的职务是以自己为榜样教育学生。
4. 管理者角色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需要肩负起教育教学管理的职责,包括确定目标、建立班集体、制定和贯彻规章制度、维持班级纪律、组织班级活动、协调人际关系等,并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控制、检查和评价。
5. 朋友角色在某种程度上,学生往往愿意把教师当做他们的朋友,也期望教师能把他们当做朋友看待。
学生希望得到教师在学习、生活、人生等多方面的指导,希望教师能与他们一起分担痛苦与忧伤,分享欢乐与幸福。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教师职业理念重点
1.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
(1) 教书需要树立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活动中,帮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知识灌输转变为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的探究,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眼界开会、思维活跃,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和开拓进取的精神。
3. 将教育目的落实到教学之中。现行的课堂教育不能仅仅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对思维品质的培养、对一般的学习能力和特殊的学习能力的培养,还要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动机的培养、学习需要的满足、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态度的端正,这些都要渗透到教学的目标要求中。
4. 教学内容要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
二. 素质教育观的发展
1999年《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产生标志着素质教育观已经形成了系统的思想。
三. 中学素质教育
中学素质教育应当对中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和面向全体中学生的教育。包括初中阶段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人的自我意识觉醒阶段,是个性发展的关键阶段。在初中阶段实施素质教育需要在全面教育的过程中,帮助初中生正确认识自我,形成全面、健康的自我认知,促进中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高中阶段的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也进入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定的关键阶段,高中阶段的素质教育,必须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特别注重高中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帮助高中生形成终身学习的动力,掌握终身学习的方法
四. 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1. 面向全体。面向全体适龄学生,让每一个适龄的学生进到学校来,进到班级中来。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指导教育观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指导教育观中学教师资格证的笔试需要考的内容有一门是《综合素质》,对于综合素质来说,内容上大致占考试内容的48%,简单来说就是说职业理念三观(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教育相关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两个规定规范)、教师文化素养、基本能力这五个方面。
下面是出guo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的: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指导:教育观,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xx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xx-2020年)公布,在指导思想中有这样的表述:“把以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
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纲要》把国家教育的战略主题确定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使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和发展,最终主要落实到学科课堂教学之中。
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学科课堂教学,应该努力从多方面人手,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从目前学科教学的实际来看,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操作。
把教学目的的实现落实到每一堂课,乃至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这是素质教育对课堂教学的最基本要求。
现行的课堂教学, * 没有目的要求,也 * 背离了目标,但在目的要求的先进性、全面性、系统性、科学性等方面,在目标的实现策略和具体操作等方面,与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现行的课堂教学,对知识教学、思维开发、能力培养也有比较明确而又全面的目标体系,但重在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知识点口诀记忆汇总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知识点口诀记忆汇总一、教育观对教师个人:可以满足教师作为个体自我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对他人:对国家,社会,集体和人类都有着巨大的贡献,为社会和进步提供精神财富,培养全面发展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或者①教师是文化传递者②教师是文明促进者③教师是智慧开启者④教师是道德塑造者)(二)教师行为转变口诀:你我他它(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与赞赏(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口诀:“三爱”“两人”“一终身”(1)爱国守法——基本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为学生做出示范和榜样。
(2)爱岗敬业——本质要求(教师应有“鞠躬尽瘁”的决心和“蓬勃向上”的工作热情,不断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善于发现其“闪光点”,采取发展性评价方式,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4)教书育人——教师天职和道德核心(这是素质教育全面发展人的要求,教师不仅应给予更多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一个“全人”。
(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学生的向师性与教师的示范性,要求教师时时严格要求自己,自觉维护教师职业道德。
(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在学习中博览群书,厚积薄发,成为学生学习的“源头水”。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三爱两人一终身”方显教师本色,也会时刻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来鞭策自己,精心培育桃李满园春。
爱国守法——基本要求。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爱岗敬业——本质要求。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教师资格考试 中学《综合素质》——教师观
角色转变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观
行为转变
单选、案例题
教 师
教师职业的劳动特征 单选题
观
内涵教师专业发展阶段 Nhomakorabea内容
单选题
途径
第26页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发展的促 进者 2.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3.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2.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例:美术课上,曾老师指导学生把天然的竹根须 做成卷曲的头发,还演示如何借助竹节的弧度制 成黄包车的顶棚。这表明曾老师具有( )。 A. 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与能力 B. 自我反思的意识与能力 C. 教育科学研究的意识与能力 D. 自主发展的意识与能力
正当我提笔板书课题时,班长杨程浩把小手举得高高的,他平时问题就挺多的,但善于思考,如果他的 想法不及时说出来,可能一节课都不能消停。即使觉得有些拖慢进度,我还是叫他站了起来,他迫不及待地 说:“老师,我认为曹冲的办法不好。我有比他更好的方法称出大象的重量。”我连忙说:“很好,你能把 你的方法介绍介绍吗?”他舒了一口气说:“你看他称石头多麻烦呀,要是把称石头换成称人的话,那指挥 不就方便多了吗?”杨程浩的想法,引起了大家积极思考,我在一旁微笑着等待这些孩子畅所欲言。
问题:请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该老师的教育行为。
• 学生回答错误,我没有批评,耐心引导——看到学生是 的人 • ①每个人想法不一样;②小杨有特点,我因材施教——看到学生是 的人 • 大家积极思考、畅所欲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具有 意义 • 班长提出不同的想法——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学生具有 意义
教师资格证 综合素质 教师观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教师观什么是教师资格证教师资格证是评价教师教育水平和教学能力的证书,取得教师资格证可以证明持有人具备了教师资格证所规定的各项要求。
教师资格证包括小学、初中、高中和中职等四类。
持有教师资格证的人员可以在相应教育阶段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教师资格证的颁发标准,是国家为了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而实施的一项政策。
综合素质的重要性教师职业的本质是教育,是一项极其严肃的职业。
从教育的本质来说,教育本就是一种恰到好处的综合,不仅需要老师以正确的姿态来传递知识,更要求老师在德育、智育、体育、艺育、劳育等方面,具有良好的道德、知识、心理、文化、体能、审美等素质。
这种恰到好处的综合就是老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观教师观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对于学生、知识、方法等问题的认识和态度,通俗地说就是老师对待教育事业和教育教学的总体品质。
教师观包含了丰富的内涵,教师观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未来。
好的教师观能提高教学效果和课堂氛围,也能带来师生友好互动以及良性的教育环境。
优秀的素质1.爱生如子,关爱学生:优秀的教师观始终不会忘记自己的“伟大职责”,即“爱生如子”的理念,无论是在课堂还是在日常生活中,老师都要以关爱学生为己任,并树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学生建立着深厚的师生情感,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2.勇于创新,灵活教学:教师观要求老师持续学习,提高教育理论能力,掌握各种场景的教学方法,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灵活运用教育教学技巧来增强课堂吸引力和学习效果。
3.严于律己,责任心强:优秀的教师总是从自己做起,不断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传递出正能量,同时也能够在工作中体现出高度的责任心和师德水平。
4.协作精神,处理好家校关系:合作与沟通能力,既能够与其他教师紧密合作,又要能够与家长积极交流,以提高学生的全面教育,例如通过家长会等管道,倾听家长的声音。
不良的素质1.教育应付,缺乏热情:这种教师即“教条主义者”不顾学生能否理解自己的意图,只是按照书本和学生书写的来讲课,没有提供更多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兴趣,不能激起学习的热情,认为仅仅把课讲过去便算完了。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教师观
《综合素质》该老师的做法正确/错误,遵循了/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值得学习/有待于改进。
首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处在发展过程中。
材料中,教师的XX行为对学生产生了XX影响。
其次,“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材料中,教师的XX行为对学生产生了XX影响。
再次,“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人,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材料中,教师的XX行为对学生产生了XX影响。
最后,教师应该做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做到教育公正,面向全体学生。
材料中教师的XX行为对学生产生了XX影响。
总之,作为教师应该促进学生发展XX。
学生观答题模板需要背下来一、单项选择题3.月月是一个失去视力的孩子,但是王老师通过与月月的接触发现,月月对于音乐第一章 教育观第二章 学生观第一部分 职业理念第三章 教师观第三章 教师观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观教师职业的劳动特征—单选题教师观角色转变行为转变内涵阶段内容途径单选、案例题单选题教师专业发展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发展的促进者2.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编写新教材、制作教具3.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4.教师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走进社区,开展社区教育5.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6.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7.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8.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教师观材料分析总结笔记梳理•观察野花、体验情感、感受大自然——学生成长的促进者(角色转变)——引导、帮助者(行为转变)•认识到知识远远不够,因此坚持学习——对自我的反思(行为转变)练习一下吧!答题要点刘老师的教育行为符合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观,是值得我们赞赏和学习的。
第三章 教师观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观教师职业的劳动特征—单选题教师观角色转变行为转变内涵阶段内容途径案例题单选题教师专业发展第三章 教师观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观教师职业的劳动特征—单选题教师观角色转变行为转变内涵阶段内容途径案例题单选题教师专业发展【中学】(2019 上)张老师在教学中经常考虑的问题是:“对班上不同层次的学生,我用哪些办法教学更有效呢?”“这些材料适不适合所有学生?”张老师所处的教师专业发展阶段(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教师观第一节教师职业概述一、教师的概念教师,是传递和传播人类文明的专职人员,是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
从广义上讲,凡是把知识、技能和技巧传授给别人的人,都可称之为教师。
从狭义上讲,教师指经过专门训练、在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门认养。
教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二、教师职业的性质及发展历史(一)教师职业的性质《中华人民国教师法》第一章第三条对教师概念进行了全面的、科学的界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夸美纽斯认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最优越的职业。
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教师职业属于专门职业,教师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
1994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国教师法》第一次从法律角度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
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学生从自然人发展成社会人,是在学习、接受人类经验,消化、吸收人类文化的社会化过程中逐步实现的。
教师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向年青一代传授人类长期积累的知识经验,规他们的行为品格,塑造他们的价值观念,引导他们把外在的社会要求化为个体的素质,从而实现个体的社会化。
(二)教师职业的发展历史1.非职业化阶段较为明确的教师职业出现在学校出现之后。
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学校教育的萌芽-“庠”,那时以长者为师、能者为师。
我国奴隶社会时期,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学在官府”“以吏为师”,所以夏商时期的庠、序、校等都是管办的“国学”,教师都由官吏兼任,官师一体。
西方社会的教师大多由僧侣兼任。
2.职业化阶段独立的教师职业伴随着私学的出现而产生。
3.专门化阶段教师职业的专门化以培养教师的教育机构的出现为标志。
世界上最早的师教育机构诞生于法国。
1681年,法国“基督教兄弟会”神甫尔在兰斯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师资训练学校,这是世界上独立的师教育的开始。
我国最早的师教育产生于清末。
师教育的产生,使教师的培养走上专门化的道路。
4.专业化阶段1966年10月,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会议上通过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教师工作应被视为一种专业。
后来,“师教育”概念逐渐被扩充为“教师教育”。
教师的专业技术人员身份在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国教师法》中得到确认,该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1995年,国务院颁布《教师资格条例》,进一步明确了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素质。
三、教师劳动的特点(一)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教师劳动的复杂性是由其工作性质、任务及过程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1)教师劳动性质的复杂性;(2)教师劳动对象的复杂性;(3)教师劳动任务的复杂性;(4)教师劳动过程的复杂性;(5)教师劳动手段的复杂性。
2.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是由劳动对象的特点决定的。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1)因材施教;(2)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3)教室需要“教学机智”。
其中,教学机智是教师在教学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定向能力,是指教师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及时、恰当而有效地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1.教师劳动的连续性连续性是指时间的连续性。
2.教师劳动的广延性广延性是指空间的广延性。
(三)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1.教师劳动的长期性首先,教师的劳动成果是人才,而人才培养的周期比较长。
把一个人培养成为能够独立生活,能够服务社会,能够为人类作出贡献的合格人才,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就是对这个道理的最佳阐释。
其次,教师对学生所施加的影响,往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见效果。
2.教师劳动的间接性间接性是指教师的劳动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而是以学生为中介实现教师劳动的价值。
(四)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性1.教师劳动的主体性主体性是指教师自身可以成为活生生的教育因素和具有影响力的榜样。
2.教师劳动的示性示性是指教师的言行举止,如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
教师劳动的示性特点是由学生的可塑性、向师性心理特征决定的。
同时,教师劳动的主体性也要求教师的劳动具有示性特点。
(五)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1.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教育教学活动主要是通过一个个教师的个体劳动来完成的。
每个教师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上,在一定的目标上,都具有很强的个体性特点。
所以,从劳动手段角度来看,教师的劳动主要是以个体劳动的形式进行的。
2.教师劳动成果的群体性教师的劳动成果又是集体劳动和多方面影响的结果。
由于学校教育是分段进行的,每一阶段教师所面对的学生几乎都是前一阶段教师劳动的产物,所以,教师的个体劳动最终都要融汇于教师集体劳动之中,教育工作需要教师的群体劳动。
教师劳动的群体和个体统一性,要求教师要协调好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综合环境,特别是处理好自身与教师群体的关系,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和业务水平。
四、教师观概述(一)教师观的概念所谓“教师观”,就是关于教师职业的基本观念,是人们对教师职业的认识、看法和期望的反映。
它既包括教师职业性质、职责和价值的认识,也包括对教师这种专门职业的基本素养及其专业发展的理解。
(二)理解教师的社会角色是确立教师观的基础与核心教师的责任与价值是由教师在社会分工中扮演的社会角色及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扮演的角色决定的。
因此,要理解教师的责任与价值,必须理解社会赋予教师这类社会角色的权利、义务,理解社会对其寄予的期望和要求。
(三)教师观具有一定的时代性由于教师是一种古老而又非常重要的社会角色,人们对其职业特征的认识既有相对稳定的一面,又有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一面。
因此,人们的教师观本身就具有了一定的时代性。
五、教师职业角色的发展(一)教师职业角色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一般来说,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1)“传道者”角色(人类灵魂的工程师);(2)“授业、解惑者”角色(知识传授者、人类文化的传递者);(3)示者角色(榜样);(4)“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角色;(5)“家长代理人、父母”和“朋友、知己”的角色;(6)“研究者”角色和“学习者”“学者”角色。
(二)新近提出的教师职业角色(1)“心理调节者”角色(“心理保健者”角色“心理健康维护者”角色);(2)“学生心灵的培育者”角色(“学习的指导者”角色)。
(三)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1.新课程倡导的教师角色(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这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中的核心特征。
其涵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①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②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即研究者,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最终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新课程倡导、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同时确立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这就要求课程与教学相互整合,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作用。
教授不仅是课程实施的执行者,更应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新课程特别强调学校与社区的互动,重视挖掘社区的教育资源。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角色也要求变革。
教师不仅是学校的一员,还是社区的一员,是整个社区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共建者。
因此,教师角色是开放的,是“社区型”教师。
2.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尊重学生同时意味着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教师应努力做到:①不体罚学生;②不辱骂学生;③不大声训斥学生;④不冷落学生;⑤不羞辱嘲笑学生;⑥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
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①赞赏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②赞赏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③赞赏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④赞赏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身的超越。
(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教的本质在于引导。
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和做人。
在这里,引导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启迪和激励。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教学反思。
依据教学进程,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
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形成和培养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
(4)在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教师必须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六、教师职业的作用与价值(一)教师职业的作用(1)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在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延续中起桥梁与纽带作用;(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塑造年青一代的品格中起着关键性作用;(3)教师是人的潜能的开发者,对个体发展起促进作用;(4)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二)教师职业的价值1.教师劳动的价值教师劳动的价值是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
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耗费劳动而产生的满足社会需要意义和作用。
它是教师劳动价值的主要属性,也是体现教师社会地位和教师个人价值的主要标志。
(1)社会价值教师劳动的个人价值是作为客体的教室劳动对于教师主体需要的肯定或否定的某种状态,是满足教师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程度。
(2)个人价值教师劳动的在价值主要体现在:(1)教师职业激发和丰富教师的创造潜能;(2)教师职业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3)教师职业带给教师无穷的快乐。
第二节教师专业发展一、教师专业发展概述(一)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教师专业发展,又称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通过持续的专业教育,习得教育教学专业技能,形成专业理想、专业道德和专业能力,从而实现专业自主的过程。
它包括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和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
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是指教师职业不断成熟、逐渐达到专业标准,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
它既是教师个体专业化的条件和保障,同时也最终代表着教师职业的专业化。
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从专业思想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过程。
从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来看,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以及最终体现就在于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