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整合教学观摩课的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整合教学观摩课的反思

本学期,学校推行了新的教学模式——语文单元整合性教学,这样的教学方法摒弃了传统的单篇教学的做法,将语文教学活动转换为师生共同开发、运用教材的一种互动、共生的动态过程。经过了近两个月的摸索、尝试,在四——六年级各班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语文单元整合性学习效果已初见成效。

下面我以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十一单元"大与小"为话题,来谈谈自己的感悟。本单元由《“扫一室”与“扫天下”》《井底之蛙》《“三颗纽扣”的房子》和《少了一颗马掌钉》四篇课文组成。这四篇课文内容丰富,主题明确,人物刻画鲜明。但如何在短短两节课的时间内通过整合设计完成本单元快速默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的教学任务呢?

一、单元整合教学的设计思路

(一)适当取舍,凸显学法指导

四篇课文包含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可教学的要点也很多。因此,在进行单元整合设计时,要善于取舍。在短短两节课的时间内,要求学生首先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其次概述课文的主要事迹,最后动手写作。要完成这些任务,必须另辟蹊径,采取恰当的阅读方法,以求出奇制胜。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利用人物描写来分析人物思想的方法,所以此次不再把这些作为教学重点,而学会运用跳读法快速获取信息成为这次设计的重点之一。

(二)主题切入,两条线索贯穿

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诠释了"大与小"的辩证关系。这个主题内容学生通过浏览课文就可掌握,所以选择从这个角度切入。整合的思路已经清晰,主题要切入,线索要贯穿。教学分为三个环节:1.初读课文,找到每篇课文中关于“大和小”的内容;2.细读课文,分析“大与小”的作用;3.总结课文,记住要想成就大事必须要从小事做起。另外,采用跳读的阅读方法,正是要培养学生从大量信息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把四篇课文整合为一体,以跳读的方法指导为主线,以主题内容的梳理为辅线,两条线索贯串始终,能够较好地达成教学目标。在阅读中运用跳读的方法,首先抓住关键语段,迅速梳理故事情节;然后抓

住关键词语,体会刻画人物的方法,从而以阅读促进写作;整堂课阅读写作有机结合,融为一体。

二、单元整合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综观整个教学过程,从《“扫一室”与“扫天下”》从陈蕃对打扫书房的小事的理解导入,成为带动《“三颗纽扣”的房子》和《少了一颗马掌钉》两篇课文的契合点。这一环节的预设目标是指导学生分别找到这几篇课文中“大与小”的地方,这个环节具有开放性,课文信息量大,人物众多,如何有效指导学生在大量信息中迅速获取主要信息成为教学难点。

《井底之蛙》注重让学生通过自主地阅读,体验青蛙的小快乐及鳖的大快乐,由浅入深地走进文本,并采用联想的方式去感受大海的辽阔,大海的深,以及大海的美,通过对比让学生理解青蛙的孤陋寡闻、夜郎自大和安于现状。以此让学生用自己的体验及独特的感受感悟寓意。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全面把握文本内容,对学生进行恰当有效的指点,做到收放自如,指导到位,就有可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完成预设的目标;反之,则可能造成整个教学过程艰涩不畅,下一个教学环节也难以顺利实现,从而成为教学中的败笔。

三、单元整合教学设计的反思

1、根据实际的学情,我们也可以从主题内容、修辞手法、写作手法、表达方式等不同角度进行单元整合。教法由学法决定,学生需要什么,教师就结合教学内容确定什么样的教学目标。这样,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2、以学法和写法相结合进行单元整合设计也是这次教学实践的一次有效尝试,它实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目标,即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结构,构建多边互动,强化阅读实践,引导学生探究、思考,以期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整合教学可以为传统的教学实践提供新的视角,也将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得到检验。

四、单元整合教学设计的不足

1、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略显遗憾的是整合设计的预设痕迹有点儿明显,学生较少有自由拓展的空间,课堂张力略显不足。

2、在口语交际中,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在文明和谐的氛围中进行相互交流。教师要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

式组织教学,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在这一课中,适时地为学生创设口语交际的情景,使学生在模拟的情景中展开口语交际练习,同时不着痕迹地感悟寓意。在这一点上,由于老师的引导力度不够以及班上学生的表达能力有限,在此环节中,训练没有落到实处。

其实我们的学生是富有创造性的。我想在教学中,只要教师给以适当的引导,一定的启发,学生的思维就会激发起来,绽放出创造性的火花,让人惊喜。在联想这一部分中,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孩子们的创造性,并放手让他们展开丰富的联想,清楚表达,学生的表达能力会日渐提高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