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最新高三总复习(专题攻略)之探究性化学实验:十四. 2017届月考试题精选 Word版
高三化学总复习《探究实验》专题训练 含答案
高三化学总复习《探究实验》专题训练一:选择题1、(2020无明显现象铝片表面产生细小气泡出现白色浑浊,产生大量气泡(经检验为H2和C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CO32- + H2O ⇌ HCO3- + OH-B.对比Ⅰ、Ⅲ,说明Na2CO3溶液能破坏铝表面的保护膜C.推测出现白色浑浊的原因:AlO2- + HCO3- + H2O = Al(OH)3↓+ CO32-D.加热和H2逸出对CO32-水解平衡移动方向的影响是相反的2、向FeCl3溶液中加入Na2SO3溶液,测定混合后溶液pH随混合前溶液中c(SO32-)/c(Fe3+) 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实验发现:i. a点溶液透明澄清,向其中滴加NaOH溶液后,立即产生灰白色沉淀,滴入KSCN溶液显红色;ii. c点和d点溶液中产生红褐色沉淀,无气体逸出。
取其上层清液滴加NaOH溶液后无明显现象,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
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 向a点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B. b点较a点溶液pH升高的主要原因:2Fe3+ + SO32- + H2O === 2Fe2+ + SO42- + 2H+C. c点溶液中发生的主要反应:2Fe3+ + 3SO32- + 6H2O2Fe(OH)3↓+ 3H2SO3D. 向d点上层清液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再滴加NaOH溶液,红色加深3、为探究电解的放电规律,进行如下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对比①②可知,阴极放电顺序是:Cu2+ > H+ > Na+B.对比①③可知,阳极放电顺序是:Cl- > OH- > SO42-C.对比③④可知,阳极是铜时,会先于溶液中的离子放电序号阳极材料阴极材料电解质阳极产物阴极产物①石墨石墨0.1 mol·L-1 CuCl2溶液Cl2 Cu②石墨石墨0.1 mol·L-1 NaCl溶液Cl2H2③石墨石墨0.2 mol·L-1 CuSO4溶液O2Cu④铜石墨0.2 mol·L-1 CuSO4溶液Cu2+Cu⑤石墨石墨熔融NaCl Cl2NaD.对比①⑤可知,电解得到金属只能用熔融态,不能用水溶液4、(2020年北京海淀)某实验小组在常温下进行电解饱和Ca(OH)2溶液的实验,实验装置与现象见下序号I II装置现象两极均产生大量气泡,b极比a极多;a极溶液逐渐产生白色浑浊,该白色浑浊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两极均产生大量气泡,d极比c极多;c极表面产生少量黑色固体;c极溶液未见白色浑浊A.a极溶液产生白色浑浊的主要原因是电解过程消耗水,析出Ca(OH)2固体B.b极产生气泡:4OH--4e-=== O2↑+2H2OC.c极表面变黑:Cu -2e-+2OH-=== CuO +H2OD.d极电极反应的发生,抑制了水的电离5、已知反应:2Fe3+ + 2I-2Fe2+ + I2,用KI溶液和FeCl3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化学实验探究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化学实验探究[考纲要求] 1.了解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了解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
2.了解常见气体和一些简单化合物的制备和实验室制备方法。
3.了解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能改进简单的实验方案。
4.能识别简单的实验仪器装置图,能对实验数据进行初步分析或处理,并得出合理结论。
5.能综合运用化学实验原理和方法,设计实验方案解决简单的化学问题,能对实验方案、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评价型实验题包括的题型很多,其中比较典型的有物质性质探究型、组成成分探究型、物质制备和应用探究型等,该类试题一般以实验装置图的形式给出实验的流程,其实验流程与考查内容一般为1.常见的气体发生装置2.常见的净化装置——用于除去气体中的杂质气体3.常见的气体收集装置4.常见的量气装置——通过排液法测量气体的体积5.有毒气体的处理装置题组一“仪器连接”评价型1.(2015·全国卷Ⅰ,26)草酸(乙二酸)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其K1=5.4×10-2,K2=5.4×10-5。
草酸的钠盐和钾盐易溶于水,而其钙盐难溶于水。
草酸晶体(H2C2O4·2H2O)无色,熔点为101 ℃,易溶于水,受热脱水、升华,170 ℃以上分解。
回答下列问题:(1)甲组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检验草酸晶体的分解产物。
装置C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知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有________。
装置B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乙组同学认为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还有CO,为进行验证,选用甲组实验中的装置A、B和下图所示的部分装置(可以重复选用)进行实验。
①乙组同学的实验装置中,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届高三月考4理综化学试题
2017届月考4理科综合 (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N 14 C 12 O 16 Al 27 Si 28 Fe56 Cu 647.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煤的干馏和煤的液化均是物理变化B.用活性炭为糖浆脱色和用次氯酸盐漂白纸浆的原理相同C.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D.海水淡化的方法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等8.下列解释事实的化学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金属钠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淡黄色固体:2Na+O2△Na2O2B.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氨水制备氢氧化铝:Al3++3NH3•H2O=Al(OH)3↓+3NH4+C.铁在潮湿的环境中生锈:3Fe+4H2O= Fe3O4+4H2↑D.二氧化氮溶于水有硝酸生成:3NO2+H2O=2HNO3+NO9.下列关于反应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Zn(s)+CuSO4(aq)=ZnSO4(aq)+Cu(s)ΔH=-216 kJ·mol-1,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B.相同条件下,1 mol氢原子所具有的能量为E1,1 mol 氢分子的能量为E2,则2E1>E2C.已知2H2(g)+O2(g)= 2H2O(g)ΔH=-483.6 kJ·mol-1, H2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1D.H+(aq)+OH-(aq)= H2O(l) ΔH=-57.3 kJ·mol-1,含1 mol NaOH的NaOH溶液与含0.5 mol H2SO4的浓硫酸混合后放出57.3 kJ 的热量10.电化学气敏传感器可用于监测环境中NH3的含量,其工作原理如下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O2在电极b上发生还原反应B.溶液中OH—向电极a移动C.反应消耗的NH3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5X Y Z W D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NH 3-6e -+6OH -=N 2+6H 2O11.依据下列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操作实验现象结论A 向NaBr 溶液中加入氯水,再加入淀粉KI 溶液溶液变蓝氧化性:Cl 2>Br 2>I 2B 将铝片放入盐酸中产生气泡的速率先慢后快,再逐渐减慢H +的浓度是影响反应速率的唯一因素C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水浴加热后,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加热得到蓝色溶液蔗糖水解产物没有还原性D向漂白粉中滴入稀硫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品红溶液褪色气体中含有Cl 212.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2017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资料 专题10.8 探究型实验及有机综合实验(教学案)(学生版)
专题10.8 探究型实验及有机综合实验1.探究型化学实验常分为物质成分的探究、物质性质的探究、化学反应原理的探究、化学反应条件的探究、反应现象的探究等五个类型,该题型通常融合物质的制备、分离提纯、检验、条件控制、定量测定以及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等方面,进行综合性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化学实验的能力。
常考题型为非选择题,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是高考的热点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2.有机化学综合实验题是近三年全国新课标高考实验命题的热点,通常以有机物的制备和性质实验为载体,考查常见仪器的用途与基本操作,有机物的分离与提纯,反应条件的控制、有机物的性质及产率计算等,题目综合性较强,但难度不大,能够很好地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实验技能。
一、探究型实验的常见类型1.物质成分的探究通过化学反应原理猜测可能生成哪些物质,对这些物质逐一进行检验来确定究竟含有哪些成分.虽然探究型实验主要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但在问题中常常包含了对实验基础知识的考查。
如:(1)常见物质分离提纯的方法:结晶法、蒸馏法、过滤法、升华法、萃取法、渗析法等.(2)常见气体的制备、净化、干燥、收集等方法。
(3)熟悉重点的操作:气密性检查、测量气体体积、防倒吸、防污染等.2.物质性质的探究(1)在探究过程中往往可以利用对比实验,即设置几组平行实验来进行对照和比较,从而研究和揭示某种规律,解释某种现象形成的原因或证明某种反应机理.(2)无机物、有机物性质的探究,必须在牢牢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础上,大胆猜想,细心论证。
脱离元素化合物知识,独立看待实验问题是不科学的,只有灵活运用已有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才能变探究型实验为验证型实验,使复杂问题简单化.二、探究型实验的基本程序解答探究型实验题的基本程序可用以下流程图表示:(1)提出问题要提出问题,首先得发现问题,对题给信息进行对比、质疑,通过思考提出值得探究的问题.此外,实验中出现的特殊现象也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重要契机。
2017届高三选考实验复习
--- 对2017届选考实验大题的复习思考
多形式 勤操练
多情境 熟操作
【交流内容】
1、选考31题的命题分析 2、实验大题系统化复习
《考试说明》
根据 方向 基础
命 题
选考真题 《实验化学》等
2015年9月测试用题
实验条件16]版学选考考试说明与[2014]版相比,考核目标(知识、 能力和个性品质)及《实验化学》知识条目均未作调整!
特色归纳
(1)以生产、研究中的不常见的实验素材命题
(2)考查设问点均落在中学化学基础实验上 (3)素材更丰富,不仅制备,也有分析 (4)仍以基本操作为中心,逐步覆盖全程 (5)关注《实验化学》教材关系密切,特色 知识点考查重现率高
选择考生陌生(不熟悉)的素材为实验情 境,以物质制备或组成分析流程为主线
试剂配存选用
基本实验操作
实验方案评价
定量分析计算
实验装置连接
实验安全绿色
信息处理运用
仪器识别使用 试剂配存选用 基本实验操作
布氏漏斗、吸滤瓶、分液漏斗、滴定管、 容量瓶、干燥管、冷凝管、三颈烧瓶、 滴定管、坩埚钳、移液管等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和误差分析 试剂存放问题 反应条件控制、(水浴)加热、洗涤、干燥、 检漏、倾析、气密性检查等 仪器的连接点、长短管等
【特点】多情境、
、熟操作、
对 策
情境调适,扎实基础(技能) 系统着眼,构建母题(模型)
实验“七问”
依据是什么? 我要做什么? 需要有哪些?
我该怎么做?
为何这样做? 哪些要注意?
做得怎么样?
系统考查核心
装置、原料 与情境信息
核心反应及制 备、分析过程
产品的分离 与提纯
2017年最新高三总复习(专题攻略)之探究性化学实验:一. 探究性化学实验 Word版
生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评价的探究实验题成为近几年高考中的亮点。
探究性化学实验题在近几年的高考中频频出现,这类题具有综合性强,开放性强等特点,能很好地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这种题的区分度高,高考中具有很好的选拨功能。
一. 探究性实验的基本程序可用下列流程图表示1. 提出问题要提出问题,首先得发现问题,在学习新知识、实践新方法中进行思考、对比、质疑,通过思考提出值得探究的问题,探究清楚能更好地理解掌握物质的性质。
此外,实验中出现异常现象也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重要契机。
2. 提出猜想在学习、思考和实验中,发现了问题不要轻易放过,要与同学和老师交流、讨论、查阅资料,这时有许多问题就可能得到完美的解决,而有一些问题,结论有多种可能(这就是猜想),只能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所谓猜想就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对问题的解决提出的几种可能的情况。
3. 设计验证方案提出猜想后,就要结合实验室的条件,设计出科学、合理、安全的实验方案,对可能的情况进行探究。
实验设计中,关键的就是试剂的选择和实验条件的调控。
新的问题出现再设法改进,直到科学合理为止,在实施实验的过程中,实验方案可能还会出现问题,还要及时进行调整。
4. 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根据设计的实验方案,认真进行实验,观察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并及时记录,根据实验现象进行推理分析或计算分析得出结论,如不能得出结论则要加做实验,或进行对比实验,或将设计的实验进行改进。
若实验中遇到新的问题,则可以提出新的问题进行探究。
二. 探究实验题的结构特点一般是试题创设的情景、设问比较新颖,但又贴近学习与日常生活,趣味性较浓。
选择的情景往往紧扣课本。
⑴探究的课题(目的)。
⑵提供的信息,必须的材料,或限制条件。
⑶探究的过程,包括:假设或猜想、探究方案、实验报告及一系列的探究问题等。
⑷结论及分析。
三. 探究实验题的解法探究性实验的一般思路1. 准确地把握实验目的关注题目要求,抓住实验目的。
高三化学专题复习总结---化学实验
高三化学专题复习-----基础化学实验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实验目的操作①比较水和乙醇中羟基氢的活泼性强弱用金属钠分别与水和乙醇反应②欲证明CH2===CHCHO中含有碳碳双键滴入KMnO4酸性溶液,看紫红色是否褪去③欲除去苯中混有的苯酚向混合液中加入浓溴水,充分反应后,过滤④证明SO2具有漂白性将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⑤比较确定铜和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用石墨作电极电解Mg(NO3)2、Cu(NO3)2的混合液⑥确定碳和硅两元素非金属性强弱测同温同浓度Na2CO3和Na2SiO3水溶液的pHA.①④⑤B.②③⑤C.①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2.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A 向溶液X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溶液X中一定含有SO2-4B 等体积pH=3的HA和HB 两种酸分别与足量的锌反应,排水法收集气体HA放出的氢气多且反应速率快HB酸性比HA强C 在镁、铝为电极,氢氧化钠为电解质的原电池装置中镁表面有气泡金属活动性:Al>MgD 向1 mL 1%的NaOH溶液中加入2mL 2%的CuSO4溶液,振荡后加入0.5 mL有机物Y加热未出现砖红色沉淀Y中不含有醛基3.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与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解释与结论A 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蛋白质发生了变性B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2-4C 向甲苯中滴入少量浓溴水,振荡,静置溶液分层,上层呈橙红色,下层几乎无色甲苯和溴水发生取代反应,使溴水褪色D 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变黑,放热,体积膨胀,放出刺激性气体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反应中生成C、SO2和CO2等4.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实验结论一致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预期实验目的或结论A 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某食盐试样,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显黄色说明该食盐不是加碘盐B 银氨溶液中滴入少量组成为C2H4O2的液态有机物,水浴微热,有银镜出现可确定该有机物一定是甲酸甲酯C 向两支盛有KI3的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加淀粉溶液和AgNO3溶液,前者溶液变蓝,后者有黄色沉淀KI3溶液中存在平衡:I-3I2+I-D 室温下向CuCl2和少量FeCl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铜屑,充分搅拌,过滤,得蓝绿色溶液除去杂质FeCl3得纯净CuCl2溶液5.下列各项中操作或现象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操作或现象A 检验碳与浓硫酸反应后的气体产物将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无水CuSO4、澄清石灰水和品红溶液B 证明蛋白质在某些无机盐溶液作用下发生变性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钠溶液,有沉淀析出;再把沉淀加入蒸馏水中C 检验溴乙烷中的溴元素将少量溴乙烷与NaOH溶液混合共热,充分反应并冷却后,向溶液中加稀HNO3酸化,再滴加AgNO3溶液D 证明溶液中存在平衡:Fe3++3SCN-Fe(SCN)3将1 mL KSCN溶液与1 mL同浓度FeCl3溶液充分混合;再继续加入KSCN溶液,溶液颜色加深6、下图集气瓶中用滤纸折成的纸蝴蝶上喷洒了一种溶液,通入某种气体后,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纸蝴蝶颜色变化不一致的是( )A B C D7.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的是( )序号实验内容实验目的A向盛有10滴0.1 mol·L -1 AgNO 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0.1 mol·L -1 NaCl 溶液,至不再有沉淀生成,再向其中滴加0.1 mol·L-1Na 2S 溶液证明AgCl 能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Ag 2SB向2 mL 甲苯中加入3滴酸性KMnO 4溶液,振荡;向2 mL 苯中加入3滴酸性KMnO 4溶液,振荡 证明与苯环相连的甲基易被氧化C向Na 2SiO 3溶液中通入CO 2 证明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D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再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并加热验证淀粉已水解8用4种溶液进行实验,下表中“试剂和操作”与“现象”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试剂和操作现象A 向AlCl 3溶液中滴入过量的氨水 溶液先有白色沉淀,后来沉淀消失 B向新生成的AgCl 浊液中滴入KI 溶液,振荡白色沉淀逐渐转化为黄色沉淀 C向Ca(ClO)2溶液中先通入CO 2,再加入少量品红溶液溶液先变浑浊,通入CO 2后品红的红色不褪去D向BaCl 2溶液中先通入SO 2,再通入过量NO 2先生成沉淀,后来沉淀消失9. 下列陈述Ⅰ、Ⅱ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陈述Ⅰ陈述Ⅱ 喷洒液 酚酞 紫色石蕊 酸性高锰酸钾酸化的KI-淀粉通入的气体 NH 3 Cl 2 CH 2===CH 2(g) NO 2预测的颜 色变化变为红色 最终褪色 褪色 无明显变化A H 2O 2、SO 2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前者表现出还原性后者表现出漂白性B 纯银器表面在空气中渐渐变暗 发生了化学腐蚀C SiO 2能与氢氟酸及碱反应SiO 2是两性氧化物 DBaSO 4饱和溶液中加入饱和Na 2CO 3溶液有白色沉淀说明K sp (BaSO 4)大于K sp (BaCO 3) 10.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实验结论A向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 2-4B 向某溶液中加入2滴KSCN 溶液,溶液不显血红色。
2017年9月《高考化学实验探究问题复习课的设计》
高考化学实验探究问题复习课的设计实验探究题是高考卷中非常亮眼的一道题目,题目会从学生比较熟悉的物质体系出发,带领学生对反应体系从现象到规律再到原理进行研究。
充分地考察了学生应用化学基本知识和化学思维的能力。
实验探究题中涵盖的内容主要有物质性质、反应规律、化学反应原理以及实验方法解题时,学生需要依据现象进行多因素分析或猜想出微粒在特定环境中选择性地表达出的相应性质,同时运用反应原理解释或预测反应结果,或运用变量控制的思想进行验证性实验设计验证猜想的合理性。
结合这样的特点,在复习实验探究问题时,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三大部分:一、实验现象与微粒性质的对应学生需要分析体系中所含微粒,并能从溶解性、氧还性、酸碱性等方面全面认识微粒的性质。
同时根据反应现象准确分析微粒在题目环境中体现出的性质。
二、多因素分析与实验方案设计当体系中存在性质相似的多种微粒,或多种反应条件时,学生需要对产生现象的原因进行多因素分析,并提出猜想或运用控制变量的思想进行验证性实验方案设计。
三、对实验结果进行理论分析学生需要对研究内容与实验结果所属范畴进行界定,并运用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等化学反应原理知识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解释说明。
所以在实验探究问题复习时,需要帮助学生从这三个方面建立分析问题的角度和思路。
在设计复习课时,可以寻找一些化学反应作为素材。
这些反应体系的微粒具有多样性,或者微粒本身的性质具有多样性,抑或微粒间的反应受环境或条件影响较为明显。
同时,反应中涉及的性质或原理应在中学涉及范围之内或可拓展范围之内,也就是说,具有可讨论性。
课程架构一般可以从分析反应体系中微粒的性质,预测反应可能性开始。
学生从多方面分析微粒性质,预测反应可能性从而推理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然后进行实验验证,通过观察实验现象,确定实际反应情况。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虽然相同现象,但反应却不同的情况,这时需要学生进行多因素分析,猜想可能性,通过控制变量,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再验证,得出确定的反应情况。
24 探究性实验-2017年高考化学二轮核心考点总动员含解析
题型介绍:探究性实验是现在高考的一个趋势,是新课程改革的突破口,贯穿于化学学习的全过程,将科学探究专设为学习主题,就是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创新探究类试题一般有以下几种命题形式:探究化学反应机理、探究化学实验中的反常现象、探究对经典问题的质疑、探究未知物的成分、探究物质的性质、探究化学反应的条件以及探究化学反应的现象等。
高考选题:【2016年高考北京卷】(16分)以Na2SO3溶液和不同金属的硫酸盐溶液作为实验对象,探究盐的性质和盐溶液间反应的多样性。
实验试剂现象滴管试管0.2 mol·L−1 Na2SO3溶饱和Ag2SO4溶液Ⅰ.产生白色沉淀2 mL液0。
2 mol·L−1CuSO4Ⅱ。
溶液变绿,继续滴加产生棕黄色沉淀0。
1 mol·L−1 Al2(SO4)3溶液Ⅲ。
开始无明显变化,继续滴加产生白色沉淀(1)经检验,现象Ⅰ中的白色沉淀是Ag2SO3。
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现象Ⅰ:____________。
(2)经检验,现象Ⅱ的棕黄色沉淀中不含SO42−,含有Cu+、Cu2+和SO32−。
已知:Cu+−−−→稀硫酸Cu +Cu2+,Cu2+I-−−→CuI↓(白色)+I2。
①用稀硫酸证实沉淀中含有Cu+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
②通过下列实验证实,沉淀中含有Cu2+和SO32−。
a.白色沉淀A是BaSO4,试剂1是____________。
b。
证实沉淀中含有Cu+和SO32−的理由是___________。
(3)已知:Al2(SO3)3在水溶液中不存在。
经检验,现象Ⅲ的白色沉淀中无SO42−,该白色沉淀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还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①推测沉淀中含有亚硫酸根和________。
②对于沉淀中亚硫酸根的存在形式提出两种假设:i。
2017年高三一模理综化学-----实验探究专题
2017年高三一模理综化学-----实验探究专题D为了说明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补充实验:向2 mL蒸馏水中滴加pH = 2的0.05 mol·L−1 K2Cr2O7橙色溶液3滴,溶液变成浅橙色。
①补充实验的目的是。
②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iii中现象:。
③根据实验i~iii,可推测:Na2SO3溶液和铬(VI)盐溶液的反应与溶液酸碱性有关。
a. 碱性条件下,Na2SO3溶液和铬(VI)盐溶液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 。
④向实验iii所得黄色溶液中继续滴加硫酸,产生的现象证实了上述推测。
该现象是。
(3)为探究溶液酸性增强对Na2SO3溶液还原性或铬(VI)盐溶液氧化性的影响,该同学利用下图装置继续实验(已知电压大小反映了物质氧化还原性强弱的差异;物质氧化性与还原性强弱差异越大,电压越大)。
a. K闭合时,电压为x。
b. 向U型管左侧溶液中滴加硫酸至pH = 2后,电压增大了y。
c. 继续向U型管右侧溶液中滴加硫酸后,无气体逸出,电压几乎不变。
①上述实验说明:。
②有同学认为:随溶液酸性增强,溶液中O2的氧化性增强也会使电压增大。
利用右图装置选择合适试剂进行实验,结果表明O2的存在不影响上述结论。
该实验方案是,测得电压增大了z(z < y)。
2017朝阳一模28.(14分)某学生探究如下实验(A):加热i.加热后蓝色褪去ii.冷却过程中,溶液恢复蓝色ⅲ.一段时间后,蓝色重又褪去(1)使淀粉变蓝的物质是____。
(2)分析现象i、ii认为:在酸性条件下,加热促进淀粉水解,冷却后平衡逆向移动。
设计实验如下,“现象a”证实该分析不合理:“现象a”是____。
(3)再次分析:加热后单质碘发生了变化,实验如下:I:取少量碘水,加热至褪色,用淀粉溶液检验挥发出的物质,变蓝。
Ⅱ:向褪色后的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冷却过程中一直未变蓝;加入稀H2SO4,瞬间变蓝。
对步骤Ⅱ中稀H2SO4的作用,结合离子方程式,提出一种合理的解释:______________。
2017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10章 化学实验 第2讲 定量型实验和探究型实验课件
(2)往(1)所得滤液中先通入过量二氧化碳,再加入过 量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Ⅱ.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定量测定。
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图中夹持仪器略去)进行实验,充
分反应后,测定C中生成的BaCO3沉淀质量,以确定
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依据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3) 实验过程中需持续缓缓通入空气。其作用除了可 搅拌B、C中的反应物外,还有:______________。 (4)C中反应生成BaCO3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5) 下 列 各 项 措 施 中 , 不 能 提 高 测 定 准 确 度 的 是 ________(填字母)。
B.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④滴定达到终点时 ,酚酞指示剂由 ____ 色变成 ____色。
(2)滴定结果如表所示:
标准溶液的体积 滴定次数 待测溶液的体积/mL 滴定前刻度/mL 滴定后刻度/mL 1 2 3 25.00 25.00 25.00 1.02 2.00 0.20 21.03 21.99 20.20
题组一
测定物质组成的定量实验
1.(2015· 石家庄联考)利用Y形管与其他仪器组合可以 进行许多实验(固定装置略),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目的:探究CO2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
①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为___________。 ②有同学认为该实验可以拆除装置 D ,你是否同意该 观 点 ? _____( 填 “ 是 ” 或 “ 否 ” ) , 原 因 是
(1)根据步骤Ⅲ填空:
①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加入NaOH标准 溶液进行滴定,则测得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 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②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水未倒尽,则滴定时用 去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________(填“偏大”“偏 小”或“无影响”)。 ③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观察 ______(填字母)。 A.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
高三探究性实验专题复习
高三化学探究性实验专题复习实验报告型解题方法:①首先确定简要的实验方案,最好能画出方案的实验流程图,注意把待检物尽可能分开,以防相互干扰。
②主线一定要明朗,合理分步是关键。
准备工作1—2步(包括开始、中间),每种物质检验方法一步到位。
注意沉淀是否需要完全、沉淀是否需要洗涤③要用特征反应去检验,现象描述分固、液、气三相(固液从颜色方面描述,气从色、味方面描述,描述时要选用明显的特征现象,能判断结论的现象要重点描述,其余可以简述或不描述)④注意合理使用仪器、试剂(少量、适量、过量、逐滴、浓度选择)⑤基于假设的结论与假设吻合(肯定结论),基于课题的结论与所有假设吻合(若果……,则…..)具体描述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的方法要点:(1)分析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颜色、溶解性(2)描述时要将变化的意思表述出来,描述的内容包括:①固体是否溶解,质量是否减小;②溶液中是否有沉淀、气泡的产生;③颜色的变化(气体、溶液、固体表面)④热量的变化例1:S+ 2H2SO4===== 3SO2↑+2H2O 淡黄色固体逐渐溶解,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例2:向硫代硫酸钠溶液中加入稀硫酸,现象是:例3: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滴入一定浓度的草酸溶液,现象是强化训练1、(09四川卷26题改)Ⅱ.探究过氧化氢的性质该化学举小组根据所提供的实验条件设计了两个实验,分别证明了过氧化氢的氧化性和不稳定性。
(实验条件:试剂只有过氧化氢溶液、氯水、碘化钾淀粉溶液、饱和硫化氢溶液,实验仪器及用品可自选。
)请将他们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现象填入下表:2、、已知化合物甲和乙都不溶于水,甲可溶于质量分数大于或等于98%的硫酸,而乙不溶。
现有一份甲和乙的混合物样品,通过实验进行分离,可得到固体甲。
(实验中使用的过滤器是用于过滤强酸性液体的耐酸过滤器)请填写表中空格,完成由上述混合物得到固体甲的实验设计。
3、红矾钠(重铬酸钠:Na 2Cr 2O 7·2H 2O )是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在印染工业、电镀工业和皮革工业中作助剂,在化学工业和制药工业中也用作氧化剂,应用领域十分广泛。
2017年高中三年级一模理综化学-----实验探究专题
2017年高三一模理综化学 实验探究专题2017西城一模 28.(15分)某化学小组研究盐酸被氧化的条件,进行如下实验。
(1)研究盐酸被MnO 2氧化。
① 已知MnO 2呈弱碱性。
I 中溶液呈浅棕色是由于MnO 2与浓盐酸发生了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② II 中发生了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③ III 中无明显现象的原因,可能是c (H +)或c (Cl -)较低,设计实验IV 进行探究:将实验III 、IV 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将i 、ii 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④ 用右图装置(a 、b 均为石墨电极)进行实验V :ⅰ.K 闭合时,指针向左偏转ⅱ.向右管中滴加浓H 2SO 4至c (H +)≥7 mol·L -1,指针偏转幅度变化不大ⅲ.再向左管中滴加浓H 2SO 4至c (H +)≥7 mol·L -1,指针向左偏转幅度增大将ⅰ和ⅱ、ⅲ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2)研究盐酸能否被氧化性酸氧化。
① 烧瓶中放入浓H 2SO 4,通过分液漏斗向烧瓶中滴加浓盐酸,烧瓶上方立即产生白雾,用湿润的淀粉KI 试纸检验,无明显现象。
由此得出浓硫酸________(填“能”或“不能”)氧化盐酸。
② 向试管中加入3 mL 浓盐酸,再加入1 mL 浓HNO 3,试管液体逐渐变为橙色,加热,产生棕黄色气体,经检验含有NO 2。
通过实验I 、II 、III 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Cl 2,III 的操作是________。
(3)由上述实验得出:盐酸能否被氧化与氧化剂的种类、________有关。
2017 海淀一模28.(15分)为探究Na2SO3溶液和铬(VI)盐溶液的反应规律,某同学进行实验如下:已知:Cr2O72-(橙色)+ H2O2CrO42-(黄色)+ 2H+(1)进行实验i和ii:序号操作现象i 向2 mL pH = 2的0.05 mol·L−1 K2Cr2O7橙色溶液中滴加饱和Na2SO3溶液(pH 约为 9)3滴溶液变绿色(含Cr3+)ii 向2 mL pH = 8的0.1 mol·L−1 K2CrO4黄色溶液中滴加饱和Na2SO3溶液3滴溶液没有明显变化23的原因:。
高三化学探究实验复习.ppt
一、实验探究的一般思路
二、实验探究的类型
1、未知产物的探究 2、物质性质的探究 3、化学反应原理的探究
防倒吸、防污染操作注意思维的创新性
3、化学反应原理的探究
[思维启迪] 著名的化学家罗伯特·波义耳
(Robert Boyle)在一次实验中,不小心将 盐酸溅到紫罗兰花瓣上。过一会儿,他惊奇地 发现,紫色的花瓣上出现了红点。波义耳对这 意外的发现,作出了各种假设,经过多次实验 验证,探究普遍规律,终于获得成功。假如你 是波义耳,根据提示请将各种假设以及验证假设 的实验方案填写在下表中:
你对紫罗兰花瓣遇盐酸 变红现象的各种假设
(1)其它酸也能使花 瓣变红色吗?
你验证假设的 实验方案
将稀硫酸、稀硝酸等酸滴 到花瓣上,观察现象
(2)碱溶液也能使花 将NaOH、Ca(OH)2等
瓣变色吗?
碱液分别滴到花瓣上,观 察现象。
(3)盐酸能使其它 将盐酸滴到其它种类的花 种类的花瓣变色吗? 瓣上,观察现象
课后演练3.已知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如下转化:
H ① R-CH=O + ②H+R'CHCHO 稀碱
OH RCH-CHCHO
R'
物质B是一种可以作为药物的芳香族化合物,请根据下图
(所有无机产物均已略去)中各有机物的转变关系回答问题:
(1)A、B的结构简式为:A
B
。
(2)G、D反应生成H的化学方程式是:
2017年最新高三总复习(专题攻略)之探究性化学实验:二. 探究物质的性质
1.(2016课标Ⅰ)氮的氧化物(NO x)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工业上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用NH3将NO x还原生成N2。
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对NH3与NO x反应进行了探究。
回答下列问题:(1)氨气的制备①氨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择上图中的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②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______(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2)氨气与二氧化氮的反应将上述收集到的NH3充入注射器X中,硬质玻璃管Y中加入少量催化剂,充入NO2(两端用夹子K1、K2夹好)。
在一定温度下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
【答案】(1)①A;2NH4Cl+Ca(OH)22NH3↑+ CaCl2+2H2O(或B;NH3·H2O NH3↑+H2O);②d c f e i;(2)①红棕色气体慢慢变浅;②8NH3+6NO27N2 +12H2O;③Z中NaOH溶液产生倒吸现象;④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减少,Y管中压强小于外压。
【考点定位】考查化学实验原理分析、气体收集、装置连接等基本操作及实验方案的设计的知识。
注意防止倒吸现象的发生。
要会根据物质的性质判断反应现象。
2.(2015广东)NH3及其盐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用NH4Cl和Ca(OH)2制备NH3,反应发生、气体收集和尾气处理装置依次为。
(2)按图13装置进行NH3性质实验。
①先打开旋塞1,B瓶中的现象是,原因是,稳定后,关闭旋塞1。
②再打开旋塞2,B瓶中的现象是。
(3)设计实验,探究某一种因素对溶液中NH4Cl水解程度的影响。
限制试剂与仪器:固体NH4Cl、蒸馏水、100mL容量瓶、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药匙、天平、pH计、温度计、恒温水浴槽(可控制温度)①实验目的:探究对溶液中NH4Cl水解程度的影响。
②设计实验方案,拟定实验表格,完整体现实验方案(列出能直接读取数据的相关物理量及需拟定的数据,数据用字母表示;表中V(溶液)表示所配制溶液的体积)。
2017年最新高三总复习(专题攻略)之探究性化学实验:七. 真题训练三
1.(2016浙江)Ⅰ.化合物Mg5Al3(OH)19(H2O)4可作环保型阻燃材料,受热时按如下化学方程式分解:2Mg5Al3(OH)19(H2O)427H2O↑+10MgO+3Al2O3(1)写出该化合物作阻燃剂的两条依据____________。
(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除去固体产物中Al2O3的原理________。
(3)已知MgO可溶于NH4Cl的水溶液,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____________。
Ⅱ.(12分)磁性材料A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某研究小组按如图流程探究其组成:请回答:(1)A的组成元素为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化学式为______。
(2)溶液C可溶解铜片,例举该反应的一个实际应用____________。
(3)已知化合物A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一种淡黄色不溶物和一种气体(标况下的密度为1.518 g·L-1),该气体分子的电子式为____。
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4)写出F→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方案探究溶液G中的主要微粒(不考虑H2O、H+、K+、I-)______________。
2.(2014课标Ⅱ)某小组以CoCl2·6H2O、NH4Cl、H2O2、浓氨水为原料,在活性炭催化下,合成了橙黄色晶体X。
为测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氨的测定:精确称取wgX,加适量水溶解,注入如图所示的三颈瓶中,然后逐滴加入足量10%NaOH溶液,通入水蒸气,将样品液中的氨全部蒸出,用V1mLc1 mol·L—1的盐酸标准溶液吸收。
蒸氨结束后取下接收瓶,用c2mol·L—1NaOH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HCl,到终点时消耗V2mLNaOH溶液。
②氯的测定:准确称取样品X,配成溶液后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K2CrO4溶液为指示剂,至出现淡红色沉淀不再消失为终点(Ag2CrO4为砖红色)。
实验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试卷 含答案
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理科综合化学试卷2016年11月本试卷共 17页,37小题,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笔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卷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 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7.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22。
B. 25℃,pH=13的NaOH 溶液中含有OH -的数目为0.1N AC. 常温常压下,22.4LCO 2中含有的CO 2分子数小于N A 个 D .密闭容器中2molSO 2与1molO 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8.下列各组离子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大量共存,在酸性条件下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 Cu 2+ Fe 2+ NO 3— Cl — B 、 K + Mg 2+ HCO 3- SO 42-C 、S 2- Na + K + 、Cl —D 、 Ba 2+ Na + I - NO 3-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氯化钙溶液中通入CO2气体:Ca2++CO2+H2O=CaCO3↓+2H+ B.以石墨作电极电解氯化铝溶液:2Cl-+2H2O电解2OH-+H2↑+Cl2↑C. 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定草酸: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D.磁性氧化铁(Fe3O4)溶于氢碘酸:Fe3O4+8H+=Fe2++2Fe3++4H2O 1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镀铜铁制品镀层受损后,铁制品比受损前更容易生锈B.可将地下输油钢管与外加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以保护它不受腐蚀C.N2(g)+3H2(g)2NH3(g)△H<0,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v(H2)和氢气的平衡转化率均增大D.反应方向是由焓变和熵变共同决定的,与反应温度无关11. 实验室从含Br-的废液中提取溴单质,下列说法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氧化废液中的Br—B.用装置乙分离CCl4层和水层C.用装置丙分离CCl4和液溴D.用仪器丁长期贮存液溴12.下列各表述与示意图一致的是( )A .图①表示25℃时,用。
2017年高三化学总复习(专题攻略)之探究性化学实验十二.探究化学规律
十二. 探究化学规律【高考预测】1.(★★★)掌握元素周期律,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比较。
2.( ★★)掌握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因素。
3.( ★★)掌握金属腐蚀的变化规律。
锁定高考1. (2015北京)为探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与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联系,某同学通过改变浓度研究“2Fe3++2I-2Fe2++I 2”反应中Fe3+和Fe2+的相互转化。
实验如下:(1)待实验I溶液颜色不再改变时,再进行实验II,目的是使实验I的反应达到。
(2)iii是ii的对比试验,目的是排除有ii中造成的影响。
(3)i和ii的颜色变化表明平衡逆向移动,Fe2+向Fe3+转化。
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原因:。
(4)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该同学推测i中Fe2+向Fe3+转化的原因:外加Ag+使c(I-)降低,导致I-的还原性弱于Fe2+,用右图装置(a、b均为石墨电极)进行实验验证。
① K闭合时,指针向右偏转,b作极。
②当指针归零(反应达到平衡)后,向U型管左管滴加0.01 mol/L AgNO3溶液,产生的现象证实了其推测,该现象是。
(5)按照(4)的原理,该同学用上图装置进行实验,证实了ii中Fe2+向Fe3+转化的原因,①转化原因是。
②与(4)实验对比,不同的操作是。
(6)实验I中,还原性:I->Fe2+;而实验II中,还原性:Fe2+>I-,将(3)和(4)、(5)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
【答案】(1)化学平衡状态(2)溶液稀释对颜色变化(3)加入Ag+发生反应:Ag++I-=AgI↓,c(I-)降低;或增大c(Fe2+)平衡均逆向移动(4)①正②左管产生黄色沉淀,指针向左偏转。
(5)① Fe2+随浓度增大,还原性增强,使Fe2+还原性强于I-②向U型管右管中滴加1mol/L FeSO4溶液。
(6)该反应为可逆氧化还原反应,在平衡时,通过改变物质的浓度,可以改变物质的氧化、还原能力,并影响平衡移动方向(4)①K闭合时,指针向右偏转,b极为Fe3+得电子,作正极;②当指针归零(反应达到平衡)后,向U型管左管滴加0.01 mol/L AgNO3溶液,产生黄色沉淀,I-离子浓度减小,2Fe3++ 2I-2Fe2+ + I2平衡左移,指针向左偏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017海淀期中)某实验小组同学模拟工业制碘的方法,探究ClO 3-和I -的反应规律。
实验操作及现象如下:(1)取实验2后的溶液,进行如下实验:经检验,上述白色沉淀是AgCl 。
写出加入0.20 mL NaClO 3后,溶液中ClO 3-和I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查阅资料:一定条件下,I -和I 2都可以被氧化成IO 3-。
作出假设: NaClO 3溶液用量增加导致溶液褪色的原因是过量的NaClO 3溶液与(1) 中的反应产物继续反应,同时生成Cl 2。
进行实验:① 取少量实验4中的无色溶液进行以下实验,进一步佐证其中含有IO 3-。
其中试剂X 可以是 (填字母序号)。
a .碘水b .KMnO 4溶液c .NaHSO 3溶液② 有同学提出,仅通过湿润淀粉KI 试纸变蓝的现象不能说明生成Cl 2,便补充了如下实验:将实验4中的湿润淀粉KI 试纸替换为湿润的淀粉试纸,再滴加0.30 mL 1.33 mol·L −1 NaClO 3溶液后,发现湿润的淀粉试纸没有明显变化。
进行以上对比实验的目的是 ,进一步佐证实验4中生成了Cl 2。
获得结论:NaClO 3溶液用量增加导致溶液褪色的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小组同学继续实验,通过改变实验4中硫酸溶液的用量,获得如下实验结果:,可以获得的结论是 。
② 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实验6的现象: 。
2.(2017北京西城期中)电解质的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
(1)醋酸是常见的弱酸。
① 醋酸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
② 下列方法中,可以使醋酸稀溶液中CH 3COOH 电离程度增大的是 (填字母序号)。
a .滴加少量浓盐酸b .微热溶液c .加水稀释d .加入少量醋酸钠晶体(2)用0.1 mol·L -1 NaOH 溶液分别滴定体积均为20.00 mL 、浓度均为0.1 mol·L -1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得到滴定过程中溶液pH 随加入NaOH 溶液体积而变化的两条滴定曲线。
① 滴定醋酸的曲线是 (填“I”或“II”)。
② 滴定开始前,三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 (H +)最大的是 。
③ V 1和V 2的关系:V 1 V 2(填“>”、“=”或“<”)。
④ M 点对应的溶液中,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3)为了研究沉淀溶解平衡和沉淀转化,某同学查阅资料并设计如下实验。
资料:AgSCN 是白色沉淀,相同温度下,溶解度:AgSCN > AgI 。
①写出步骤2中溶液变红色的离子方程式 。
②步骤3中现象a 是 。
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步骤4的实验现象 。
3.(2017北京朝阳期中)以Mg 和不同盐溶液间的反应为实验对象,探究Mg 与盐溶液反应的多样性。
(1)对实验I 进行研究:① 推测实验Ⅰ中黑色固体为Ag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 确认黑色固体为Ag 的实验方法是 。
(2)对实验II 进行研究:① 反应开始时产生H 2的原因可能是: i. ___________。
ii. Mg 和NH 4+直接反应。
② “一段时间后”产生的气体一定含有 。
③ 为进一步研究NH 4Cl 溶液的作用,设计如下实验: 结合实验II 、IV 、V ,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3)对实验III 进行研究:① 推测在pH=8.2的溶液中,若无HCO 3-,则H +和Mg 反应的程度很小。
通过实验证实了推测,其方案是______。
② 经检验,白色晶体为碱式碳酸镁Mg 2(OH)2CO 3],结合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
(4)上述实验中,Mg 与盐溶液反应呈现多样性的原因有:i.盐溶液中阳离子氧化性的相对强弱; ii.盐溶液中阴离子的催化作用; iii.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17江苏泰州期中)我们知道海带中含有碘元素,经常食用海带可以防治甲状腺肿大,所以工业上常用海带为原料提取碘单质.查有关资料可知碘单质有升华现象.下面是某校化学探究小组设计的从海带中提取单质碘的实验,请你完成下列实验.(1)将干燥洁净的海带用酒精湿润后在(填一种仪器名称)中灼烧成灰烬.(2)将海带灰烬冷却至室温,将其转移到烧杯中,加蒸馏水后,搅拌、煮沸、冷却、(填一种操作名称).(3)在滤液中滴入几滴稀硫酸,再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此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把(3)中所得到的溶液注入分液漏斗中,然后再加入四氯化碳,振荡、静置,可以观察到四氯化碳层呈色.经分液得到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在这一实验过程中,四氯化碳起作用(5)用试管取碘的四氯化碳溶液用水浴加热,待四氯化碳挥发完即可得到固体碘单质.不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蒸发四氯化碳的原因是:。
(6)证明得到的固体是碘单质的最简单的化学方法是。
5.(2017南京六合)为研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I:反应产物的定性探究,按如图装置(固定装置已略去)进行实验:(1)F装置的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B装置中的现象是。
(2)实验过程中,能证明浓硫酸中硫元素的氧化性强于氢元素的现象是。
(3)实验结束时,撤去所有酒精灯之前必须完成的实验操作是。
(4)实验结束后,证明A装置试管中反应所得产物是否含有铜离子的操作方法是。
实验Ⅱ:反应产物的定量探究(5)在铜与浓硫酸反应的过程中,发现有黑色物质出现,且黑色物质为Cu2S.产生Cu2S的反应为aCu+bH2SO4cCu2S+dCuSO4+e H2O,则a:b=。
(6)为测定硫酸铜的产率,将该反应所得溶液中和后配制成250.00mL溶液,取该溶液25.00mL 加入足量KI溶液中振荡,以淀粉溶液为指示剂,用O.36mol•L﹣1的Na2S2O3溶液滴定生成的I2,3次实验平均消耗该Na2S2O3溶液25.00mL.若反应消耗铜的质量为6.4g,则硫酸铜的产率为。
(已知2Cu2++4I﹣=2CuI+I2,2S2O32﹣+I2=S4O62﹣+2I﹣)6.(2017湖南衡阳)某化学活动小组设计如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实验装置,以探究潮湿的Cl2与Na2CO3反应得到的固体物质。
(1) 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试剂Y是__________.(3) 已知: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后,测得D中有一种常温下为黄红色的气体,其为含氯的氧化物。
可以确定的是C中含有氯化合物(盐)只有一种,且含有NaHCO3,现对C中反应后固体的成分进行猜想和探究。
①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存在两种成分:NaHCO3和________;假设2:存在三种成分:NaHCO3、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②设计方案,进行实验。
请填写相应的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
(可不填满)限选实验试剂:蒸馏水、稀HNO3、BaCl2溶液、澄清石灰水溶液、AgNO3溶液、试管、小烧杯。
(4) 已知C中有0.1mol Cl2参加反应,若假设1成立,推知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1.【答案】(1)ClO3-+ 6I-+ 6H+ === Cl-+ 3I2 + 3H2O(2)① c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②排除易升华的I2对湿润淀粉KI试纸检验Cl2的干扰2ClO3-+ I2=== Cl2↑+ 2IO3-(3)① ClO3-和I-的反应规律与H+(或H2SO4)的用量有关② 6ClO3-+ 5I-+ 6H+ === 3Cl2↑ + 5IO3-+ 3H2O2.【答案】(1)① CH3COOH CH3COO-+H+② b、c(2)① I ② 0.1 mol·L-1醋酸溶液③ < ④c(CH3COO-)> c (Na+)> c (H+)> c (OH-)(3)① Fe3++3SCN-Fe(SCN)3②出现白色沉淀③ AgSCN(s) Ag+(aq)+SCN-(aq),加入KI后,因为溶解度:AgI < AgSCN,Ag+与I-反应生成AgI黄色沉淀:Ag++I- === AgI↓,AgSCN的溶解平衡正向移动。
【解析】(1)醋酸是弱酸,①电离方程式为:CH3COOH CH3COO-+H+②影响弱电解质电离程度的外因有浓度和温度,越稀越电离、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选bc(2)①用0.1 mol·L-1 NaOH溶液分别滴定体积均为20.00 mL、浓度均为0.1 mol·L-1的盐酸和醋酸溶液,0.1 mol·L-1的盐酸pH为1,因此图Ⅰ是滴定醋酸曲线,图Ⅱ是滴定盐酸曲线。
②滴定开始前,三种溶液中,氢氧化钠溶液中的c(OH-)=盐酸中的c(H+)=0.1 mol·L-1,而醋酸溶液中的c(H+)〈0.1 mol·L-1,氢氧化钠和盐酸对水的电离抑制程度大,0.1 mol·L-1醋酸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最大。
③用NaOH中和等量的盐酸和醋酸,pH=7时醋酸用的氢氧化钠少,V1〈V2。
④ M点对应的溶液显酸性,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CH3COO-)> c (Na+)> c (H+)> c (OH-)。
(3)①滴加1滴2 mol·L-1 Fe(NO3)3溶液,溶液变红色,是Fe3+与SCN-发生反应:Fe3++3SCN-Fe(SCN)3。
②步骤2的溶液中存在平衡:Fe3++3SCN-Fe(SCN)3,继续加入5滴3 mol·L-1 AgNO3溶液,增大AgNO3溶液浓度,溶液红色变浅,说明反应逆向移动,SCN -与Ag+反应生成白色沉淀AgSCN。
步骤4:向步骤1余下的浊液中加入5滴3 mol·L-1 KI溶液,由于浊液中存在平衡:AgSCN(s) Ag+(aq)+SCN-(aq),加入KI后,因为溶解度:AgI < AgSCN,Ag+与I-反应生成AgI黄色沉淀:Ag++I- === AgI↓,AgSCN的溶解平衡正向移动。
3. 【答案】(1)① 2Ag+ + Mg === 2Ag + Mg2+②将黑色固体过滤、洗涤,向其中加入稀HNO3,黑色固体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遇空气后变成红棕色,并向所得溶液中滴加NaCl溶液,生成白色沉淀(2)① NH4+水解使溶液中c(H+)增大,与Mg反应生成H2② NH3、H2③和SO42-相比,Cl-更有利于Mg和铵盐溶液反应产生H2(3)①用pH=8.2的NaOH溶液重复实验III②NaHCO3溶液中存在HCO3-H++ CO32-,Mg与溶液中H+反应,使c(H+)减小,c(CO32-)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