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教育的主要观点与在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以人为本教学理念与高中政治课教学论文

以人为本教学理念与高中政治课教学论文

浅谈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与高中政治课教学新课程改革已于2005年在全国全面实施, 四川已经在2009年全面实施。

由此进行对新课程理念下中学政治教学多元化教育教学目标、互动和谐的师生关系、开放式的多样性教学方法的思考与策略、分析,以求与同行的商榷。

一、树立“以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为培养目标”的教学理念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主要是由学生、教师、教材、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社会环境等要素构成的。

其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

要提高教育教学的时效性就必须处理好这几者的关系,树立“以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教学理念。

人本主义哲学的一个核心范畴就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实质就是指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要以人的生存、安全、自尊、发展和享受等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

而“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又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在发展中不断提高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因素的人的素质。

通过教育和学习活动实现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这一目标。

联合国大会1980年3月第一次使用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要实现学生的全面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目标就必须把学生主体摆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

马克思在研究现实社会中的人和人的发展问题时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社会是人的社会、是人的存在和活动的方式、产物,离开了人的发展就谈不上社会的发展,不可能有离开人的社会。

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就是人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和最高目标。

中国传统发展观“天人合一”的思想也为我们树立“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为培养目标”的教育教学理念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因此,转变旧观念,树立新观念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根本所在。

二、我国目前中学政治教育教学的现状。

目前中学政治教学内容相对偏死、偏深、偏旧,传统思想政治课教学偏重于科学性,其思想性不强。

如果只强调内容的科学性而忽视其思想性,那么即使教师在苦心追求逻辑的推理和慎密的分析,学生还是会感到这些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空洞、抽象,远离他们的思想实际,就会由此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知识产生很深的隔阂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威信当然也就无从谈起。

人本教育模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人本教育模式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是 该 理论 忽视 学 科 知识 的学 习 。 学科 知识 的学 习 在 学 而
习过程 中是相 当重要的一环 , 这是人本教育模式的一个缺 陷。二是该理论强调完全强调学生的 自律性 , 但学生参差
突和种族 冲突激化 ,以马丁 ・ 路德金为首的黑人为争取 民
族权力而进行广泛 的斗争 ,同时 由于二战留下 的阴影 , 很 多美 国公 民对政府也持怀疑的态度 , 在这种大 的社会背景
下, 学生也不可避免受 其影 响 , 在大学校园里 自杀率上 升 , 在越战的背景下 , 多大 学生都产生 了迷茫 , 很 出现 了被我
们现在称 为“ 嬉皮士” 文化 , 如何使青 少年树立正确 的道德 观, 培养 良好 的社会意识形态 , 形成对上帝的认同感 , 很过 的教育专家进行了实验 , 在这其 中人本主义教育模式受到 了极大的欢迎 , 国的学生慢慢地对上帝 产生认 同感 。美 美
物质和人力基础。
纪律 的 自觉性 , 养成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的习惯。 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提 高学生的社会主义觉悟 。一是要有一个正确的思想观点 ,
Theor y Res ear ch
学I 理 I 论
人本教 育模式在 思想政治教育 中的运用
唐劲 飞
( 黑龙江科技学院 人文学院, 哈尔滨 1 02 ) 07 5
摘 要 : 人本教 育模 式是西方一种重要的德育教育模式。本 文介绍 了人本 主义教育模 式的内容 , 结合我 国思想政 治教育
生了矛盾 。 因此在实行 的过程中应该有借鉴的应用 。
二 、 想 政治 教 育 和 人 本 教 育模 式 的联 系 思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 思想政治教育是教 育者按 照一

以人为本与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改革

以人为本与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改革

2009年4月第2期“以人为本”与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改革“以人为本"与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改革詹明月(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福建福州350012)摘要:在高校教育过程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前提和先导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

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担负着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责任。

因此,在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改革和实践进程中,应坚持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牢固树立思政理论课教学的“以学生为中心”,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关键词:思政理论课;以人为本;民本思想;人本主义中图分类号:G64l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940(2009)02—0035一oQ5一、“以人为本”思想的源起和发展“以人为本”是一个古老而又颇具现实意义的命题。

从历史来看,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有一个“以人为本”思想的源起和发展。

在我国,“以人为本”最早出现在《管子?霸言》中,“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

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

”这是从君民关系的角度来理解“以人为本”的思想。

从殷周时期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民贵君轻”、“立君为民”,再到明末清初的“民为君基”,民本思想的内涵得到不断拓展和丰富,逐步形成了“以民为国家之本,以民为政权之基”的治国价值观。

民本思想的特点和作用主要体现为一种重视人的群体的治国安民思想。

例如:重民、贵民、爱民、仁民、安民、保民、利民、富民、便民等等,体现的是对决定国家兴衰存亡的群体性民众的重视。

民本思想,作为我国古代统治者的基本价值观念,它难以掩盖封建国家“民本为虚、君本为实”的本质,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朴素的重民的价值取向,是“以人为本”价值观的雏形,深刻地揭示了治国执政的基本规律,客观上发挥了约束专制权力、缓和社会矛盾、减轻人民负担、维护国家安定、巩固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积极作用。

特别是从治国执政的角度看,民本思想蕴涵了丰富的治国谋略和政治智慧,深刻地揭示了执政规律,其强调以民众为本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也是我们党一贯的思想路线和工作作风的基础。

人本主义在教学中的应用

人本主义在教学中的应用

人本主义在教学中的应用人本主义(Humanism)是一种教育哲学,强调个体的自由、尊重和发展。

它主张教育应该以个体的需求和兴趣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成为自由个体。

人本主义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

一、关注个体需求和兴趣人本主义教学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关注个体需求和兴趣。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方式,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

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设置学习任务,让学生参与到感兴趣的项目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方式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例如通过视听材料、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人性和创造性人本主义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人性和创造性,注重个体的思维和情感的发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例如,在课堂讨论中,教师可以采用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和交流,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自信心。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考和创新实践,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三、建立和谐的教学关系人本主义教学注重建立和谐的教学关系,强调师生之间的平等和尊重。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歧视和排斥任何一个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习。

例如,在课堂管理中,教师应该充分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尊重他们的选课权利和意愿,避免强制性的教育行为。

同时,教师还应该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持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情感问题,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四、开展综合评价和反思人本主义教学强调开展综合评价和反思,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在评价学生学习成果时,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业成绩、综合素质和个人发展,不仅注重学科知识的掌握,还要关注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共同发展。

同时,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进一步提高学习和发展能力。

简述人本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

简述人本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

简述人本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
人本主义理论是现近社会发展研究的重要学术范畴,是受到德国哲学家康德(Kant)、瑞士心理学家弗洛伊德(Freud)和捷克心理学家史都华(Skinner)思想激发而发展起来的一把圣洁火炬。

至今,人本主义理论还在不断演变和发展,并广泛应用到教育、管理、心理疗法以及生活中各个层面。

有两个基本的看法是支撑人本主义理论的基础。

第一个是个体独立性的理论,
即个体是独一无二的,在它的自然的人性之外,还有一种内在的渴望去尝试新事物,去满足个体自身的需要,去满足它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实现。

第二个就是探索机制原则,也即人会积极地发现新的活动,有一种内在的动力去满足它的潜在需要。

作为一种教育原则,人本主义把强调个体的发展和自主,以及尊重个体的社会
关系放在首位,这也是在当今中小学教育中尤为被重视的重要主题。

首先,根据这一理论,学习的过程要偏重于学生的主动,不能只强调教育者的传授,而是要努力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要根据学生个体的特点灵活地改变传授和灌输的方式,以全面培养学生的智力和精神,而不是只专注于知识的授与。

最后,注重学生的社会关系,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礼仪、谦虚等社会素养。

要注意及时发现学生之间的矛盾,采取合理的处理方式,尊重个体,以更有效地激励他们学习、参与话语、进行团队活动和促进双方愉快学习。

总而言之,人本主义理论主张以人为本,尊重和肯定每一个人的独特性,注重
个体内在的驱动力、自主性和自我表现,以及社会关系。

它在近代社会研究和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是中小学教育中受到追捧的重要原则。

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借鉴意义——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

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借鉴意义——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例
以《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为例
周 雅 难
( 昆明J : 大学 应 用技术 学院 , 南 昆明 6 09 ) Er - 云 503

要 : 本 主 义教 育 理 念 主 张人 性 向 善 , 视 学 生 在 学 习过 程 中的 主 动 性 和 自主性 , 人 重 强调 以情 感 作 为 学 习 的基 本
行 的一种探索 。 其代表人物有马斯洛 、 罗杰斯 、 奥尔波
特和罗洛。
的知识 能够 引起变化 , 全面地渗入个性 和人 的行动之 中的学 习。因此 , 教学 内容主要 由学生根据 自己的兴 趣 决定 , 教师不作预先 的规定。
5采用以学生为 中心的无结构教学 .
1 . 主张人性 向善
这种方式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就学生对理想与信念人生观与价值观以及大学生职业设计与择业等专题的学习尤为适用我们可以通过无结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了解社会贴近社会使学生进行独立地思考发挥学生的批判精神和创造力可以使学生通过自身的内能使学生在日益剧烈的社会竞争中不断增值内动力从而促进学生增强适应社会不断变化的能力这对学生终身发展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动 力 , 重 与社 会 的 紧 密联 系等 。思 想政 治 理 论课 教 学应 从 人 性 观 、 学动 力 、 学 内容 的 指 导 思想 以及 教 学 结 构 注 教 教
上对人本主义教育理 念进行借鉴并超越 , 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创新 , 以 目的是更好地服务 于学生。 关键词 : 人本主义 ; 育理念;思想政治理论课 ; 学; 鉴意义 教 教 借
3以情感作为教学动 力 .
苏霍姆林斯基对孩子真善美的细心呵护 , 充分体现 出

位教育家对生命 的尊重 、 爱护 和关怀 , 折射 出人本

论“以人为本”思想在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论“以人为本”思想在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论“以人为本”思想在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中的应用作者:毛连军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第45期毛连军(东南大学,江苏南京210096;扬州大学,江苏扬州225009)摘要:“以人为本”思想是人类精神解放过程中经历了两次深刻的思想革命发展而来的,即“人本主义”取代“神本主义”和“以人为本”思想的确立。

“以人为本”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学说一脉相承,体现了人类合理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自身三个方面的关系。

“以人为本”思想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既有本体论意义,也有价值观导向,应从人的自然性、社会性、精神性三个方面展开工作视角,由此导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以人为本;思政教育管理;应用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5-0032-02作者简介:毛连军(1975-),男,汉族,江苏建湖人,讲师职称,东南大学博士生,扬州大学校长办公室接待办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既是一个新的价值取向,也是高等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在教育领域具有本体论的意义。

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对象,如何正确认识和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对于高校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以人为本”思想的历史发展过程从人类精神解放或人的精神发展过程来看,以人为本思想是经历了两次深刻的思想革命发展而来的,即以神权为中心的神本主义被以人权为中心的人本主义所取代和以人为本思想取代了人本主义思想。

1“. 人本主义”取代“神本主义”。

古希腊时期的思想家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这是西方早期的一种人本主义思想,人的价值由自然转向了人本身。

当然,这一思想在中世纪发生了倒退。

到了近代,这一思想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反对神权统治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后又被称作“人文主义”思想,把颠倒的历史又重新恢复过来,推倒了神权,确立了人权,把人对神的崇尚,转向对人自身的崇尚,提出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上帝为中心,确立了人的主体地位。

论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

论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

论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1. 引言1.1 介绍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罗杰斯(Carl R. Rogers)是20世纪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他提出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罗杰斯认为,人是自主、有生命力和有方向性的,个体是教育的主体,教育应该以个体的需求和价值为中心。

他强调人的主观体验和情感,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和关爱,提倡师生平等、民主的教育关系。

在罗杰斯看来,教育应当是一个自由而开放的环境,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自主性。

他认为教育不应该强加规范和价值观,而应该让学生自由发展,实现他们的内在潜能。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主张“以人为本”,注重个体差异,强调个性化的培养,倡导互信与尊重的教育氛围。

通过建立真诚、包容的教育关系,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成长和发展。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强调人的自我实现和成长,倡导情感教育和自我认知。

他的理念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目标相契合,为高校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通过对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进行深入探讨和运用,可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指导。

1.2 介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在高等学校教育中,通过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实践教育,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理论素养和思想政治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项教育活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引导学生正确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积极向上的思想品质和道德风尚,推动学生全面成长。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关乎学生的思想境界和精神追求,更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在当代社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与时俱进,紧跟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完善教育内容和方式,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

论以人为本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体现

论以人为本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体现

文献标 识码 : A
夺 ・ ・ ・ ・ ・ ・ ・ ・ ・ 夺 夺 夺 争 夺 幸 争 争
文章 编号 :6 1 8 4 2 0 )4— l9— 2 1 7 —7 6 (0 8 O 0 1 0
争 ・ ・ ・ ・ ・ ・ ・ ・ ・ ・ ・ ・ ・ ・ ・ ・ ・ ・ 争 夺 争 ÷ 寺 ÷ 夺 夺 夺 夺 夺 ÷ 夺 夺 孛 夺 -
值 观念 , 已有之 。我 国古代 思想 家早 就提 出 “ 惟 邦本 , 古 民 本 固邦 宁 ” 天地 之 间 , 贵 于人 ” 强 调 要 利 民 、 民 、 民 、 “ 莫 , 裕 养
惠 民 。但 这 种人 本 主 义 思 想 是 以 君 主 为 本 位 的 。近 代 西 方
人 本 主 义反 对迷 信 、 尚 科 学 , 对 专 制 、 尚 自由 , 对 神 崇 反 崇 反 性 、 扬 人 性 , 于反 对 封 建 主 义 、 进 人 的解 放 起 到 过 一 定 张 对 推 的积 极 作 用 。但 人 本 主义 离 开 具 体 的 历 史 条 件 , 开 人 的社 离 会 性 , 抽 象 的 、 恒 不 变 的人 性说 明 社 会 历 史 , 以 永 资产 阶 级 的 人 本 思 想 是 以资 本 为 核 心 的 , 本 质 上 是 为 资 产 阶级 取 得 和 在 维 护 统 治 地 位 服 务 的 。 马 克 思 主 义 在 科 学 阐 明 人 类 社 会 发 展 规 律 的 同时 , 指 明 了人 民 群 众 创 造 历 史 的 规 律 。 调 人 也 强
胡 炼
( 江职业学 院, 北 武 汉 407 ) 长 湖 3 04
牵 ・ ・ ・}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 ・ ・ ・ 孛 夺 ・ 夺 专 专 夺 夺 牵 争 ÷ 孛 ÷ ->・ 夺 夺 夺 夺 夺 夺 孛 夺 夺 夺 ・ 夺 夺 {一争 ・ ・ ・ ・ ・ ・ ・ ・ 4 } 争 专 夺 夺 夺 夺 夺 {一夺 - ・ ・ 夺

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

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
切 教 学 活 动都 要 以 学 生 为 中心 展 开 的 。在 教 学 过 程 中 ,
以罗 杰斯 为 代 表 的人 本 主 义心 理 学 最 重 要 、 响 最 大 影 的观 点是 关 于 人 的 “ 自我实 现 ” “ 的潜 能 的 充 分 发 展 ” ,人 。强
教 师 要 发挥 学 生 的 主体 作 用 , 向全 体 学 生 , 到点 面 结 合 , 面 做 充 分 挖 掘学 生 的非 智 力 因 素 , 学 生 对 课 程 产 生 兴 趣 , 会 让 学
堂 缺 少 互 动 , 的教 师 依 赖 运 用 现 代 教 学 手 段 有
机 械 播
放 P T或 视 频 , 然 学 生 对 P T 图片 或 视 频 感 兴 趣 , 失 P 虽 P 但 去 了教 师 与 学 生 的 互 动 、 生 与 学 生 之 间 的 讨 沦 以 及 教 师 学
对 学 生 应 有 的 引 导 、 动 和 调 控 , 法 完 成 教 学 目标 , 以 互 无 难
全面发展 。

达 到 教 学 效 果 , 去 了 开 设 课 的 价 值 意 义 , 法 达 到 教 育 失 无
和 全 面 培 养 人 的 目的 。 三 、 本 主 义教 育理 念 下 的《 础 》 教 学 过 程 人涵
学 生 既是 教育 的 出 发 点 , 是 教 育 的归 宿点 . 师 的 一 也 教
De .2 c O11
人本主义教 育理念与《 思想道德修养与 法律基础 》 课的教学
陈 秀 琼
( 侨大学 华文学院 , 建 厦 门 华 福 312) 60 1
摘 要 : 着教 学 的深 化 改 革 , 随 目前《 想 道 德 修 养 与 法 律基 础 》 以 下 简称 “ 基 础 》 ) 思 ( 《 ” 的教 学 手段 有 多种 , 也 存 在 许 但 多 问题 , 对 问题 调 查 分 析 , 出在 人 本 主 义教 育理 念 下 如 何 对 《 础 》 进 行 教 学 , 高 教 学 效 果 , 学 生 得 到 全 针 提 基 课 提 使

高中政治课教学要体现“人本主义”思想

高中政治课教学要体现“人本主义”思想

高中政治课教学要体现“人本主义”思想新一轮的新课程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中处处体现了“人本主义”思想。

政治课教学是人的教学,政治课除了是政治工具外,还要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生命价值,为此,必须让政治课堂充满人性思想。

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灌输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的人文精神,使课堂体现“人本主义”思想,使政治课堂成为生命的绿关照生命活动应是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本质。

[关键词]生命教育;生命课堂;政治教育;课程意识一、生命教育:现代教育不可遗漏的一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人的生活空间和领域,促进和提高了人的生活的便利性和生命的成就感,为改善人的生命质量和生活的幸福创造了保证条件;同时现代教育本身也被工业化和技术化,当我们在谈到素质教育,健全人格的培养时,不得不面对这样的一个问题:教育本应是为人的,而“人”却在被教育放逐。

(一)生命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注重生命关怀教育是人的教育,但人为何需要教育,这是教育最根本的问题,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

教育要寻求终极关怀,不仅仅是去关心追寻真理,更重要的是通过教育开启人生的一种境界,有如孟子说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乃人生一大快乐”。

教育的这一价值特性,揭示的是教育要关注生命,关注现实的社会,目的是使教育活动能够超越世俗功利,完满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人生,现实人的生命活动是教育的前提。

近几年随着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以及对人文精神的大讨论,形成了新的课堂教学观—“生命”课堂教学观。

“生命”课堂教学观把课堂看做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中有意义的构成部分。

“生命”课堂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而且要把学生作为一个生命的整体来看待,也就是说,课堂教学不能仅仅满足学生认知的培养,还要使学生的技能,情感得到发展,就教师来说,不再是只见书不见人,人围着书转的“教书匠”,而是一个关注学生生命成长,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能为学生进行创造性活动提供必要条件,能促使课堂中多向,多种类型信息交流,反馈,能保证学生主动积极学习的教育艺术家。

高中思想政治小论文

高中思想政治小论文

高中思想政治小论文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调动教师情感因素是实施课堂情感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思想政治小论文,供大家参考。

高中思想政治小论文范文一: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人本主义思想的应用摘要:教育的目的从来都是指向于人的素质、能力,最终影响一个人的身心发展。

当下,宁夏新课程教育改革已经在实践中热火朝天地进行着。

在这样的背景下,人本主义思想的出现对教育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所以,本文主要根据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探讨宁夏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希望对该地区的政治教学带来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人本主义思想人本主义思想就以学生为本,主要是发展学生的自我潜能和价值。

社会发展促使素质教育成为教育事业的核心内容,由此带来的新课改更是对当前的教育事业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宁夏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无处不在,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趋势。

思想政治作为提升学生精神境界与生命价值的工具,更加有助于学生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所以,课堂教学必须要显示人性思想,充满活力。

一、发挥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指导性高中思想政治课主要基于马克思主义思想探究社会实践,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哲学生活、文化生活是四大主要内容,它们都尽显人本主义的光辉。

教师不但要在哲学生活中讲好马克思哲学思想,还必须将这些思想理论切实付诸到教学实践中。

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刻反映了人性的关系,对人的价值的关怀有很深入的探讨。

教师必须要通过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来确立学生的正确人生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

因此,教师必须把握住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三个重要原则。

具体来说,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是面向所以学生,特别是不放弃后进生,找准问题,激励他们成长。

政治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有很好的把握,根据当前的时事政治,以辩证的眼光教会学生如何认识社会。

例如,在人教版高一教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知识教育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怎样认识现实中的贫富差距,收入差距过大问题”,通过讨论让学生正确理解效率和公平问题。

人本思想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人本思想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人本思想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摘要]:在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如火如荼的大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更要不断改革。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如何不断强化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众多教师需要解决和思考的问题。

这里就高中政治教学的有效性问题,阐述了如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融入人本主义教育,以促进高中政治教学的改革和完善。

[关键词]:人本思想,高中政治,教学应用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如何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提高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质量,是高中政治教学改革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目前,我国的高中政治教学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依旧存在很多问题。

思想政治教学,可以说是以人为中心的情感教学。

因此,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和高中思想政治有机结合起来,促进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改革。

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关注人的发展,是教学改革的关键。

尤其是在当前如此激烈的高考制度压力下,在绝大多数人都在高考指挥棒的指引下只注重学生考试成绩的时候,教师的教学关注学生的发展,无疑是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和难点。

一、人本主义教育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意义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在于学习过程中要重视人的因素。

尊重学习者,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习者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充分相信学习者可以通过自己的能力教育和发展自己,最终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

这样的教学理念,符合国家新课程改革中强调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

教师在教学中关注“人”的因素,更容易让教师学会换位思考,理解和尊重学生,促进师生之间融洽关系的形成。

融洽的师生关系,容易形成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这样,教学改革的健康持续发展将会得到保障。

人本主义教育的核心理念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关注“人”的因素,尊重学生的个性、理念和价值观。

从某种角度来讲,人本主义教育是提高人才综合素质的基础和保障。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应用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应用

关 研究 成果 , 它产 生于 2 0世 纪 5 0年代 末 6 O年 代初 , 通 过倡 导教 育革 新运 动 ,冲击 了美 国的传 统教 育 , 并 在 全球 教育 界名声 大振 。 本 主义教 育理论 强 调人 的 人
尊严 和价 值 , 反对 行 为 主 义学 派 的 机械 论 倾 向 . 批评 精神分 析学 派只 注重研 究情 绪 和精神 障碍 患者 . 忽 而
生关 系思想 、 习理论 和 教学评 价模 式 四个 部 分组 成 学
的一个 相对 完整 的 系统 。
( ) 本 主 义 的 教 育 理 念 一 人
导 性 ” 习模 式 . 建 了 以“ 指 导性 ” 法 为主 的教 学 构 非 方
学模 式 。在非 指 导教学 模 式 中 , 教师 主要扮 演 的是一 个促 进 者 的角色 , 他与 学生 之 间建立 的是一 种 和谐 的 人 际关 系 。教 师 创造 良好 的学 习氛 围 . 隐性 地指 导学 生 的学 习与发 展 。在整 个教 育活 动 中 , 师要尊 重学 教
并 借 鉴 人本 主 义教 育 理 论 所提 倡 的 自我 评 价 模 式 关键 词 : 想政 治教 育 ; 本 主 义教 育理 论 ; 生 关 系 ; 指 导教 学 ; 学评 价 思 人 师 非 教 中 图分 类号 : 4 G6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3 9 9( 0 0) 1 1 1 2 1 7 —1 9 2 1 1 —0 8 —0
创 造性 地运 用 所有有 关经 验灵 活处理 各种 问题 的人 ,
学 的重要 代表 人物 之一 , 自由学 习》 书是 其教 育理 《 一 论 的代 表作 。 罗杰 斯 主张在 教育 与教 学过程 中促 进学 生个 性 的 发展 . 挥 学生 的潜 能 , 养学 生 学 习 的积 发 培 极性 和 主动性 . 当代教 育思 想和 教学 方法 改革 产生 对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探索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探索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探索卡尔·罗杰斯,一位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提倡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方法,这种方法强调尊重个体、相信个人的自我修复能力,以及重视情感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在教育领域,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思想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详细探讨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并分析其在现代教育中的意义。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他认为,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这种发展应该包括情感、认知和社会技能等方面。

情感教育是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强调教育者应该尊重学生的情感,包括他们的恐惧、不安和挫败感。

教育者应该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到安全和接纳。

这样,学生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并在这个过程中自我发展和成长。

个性化教育是罗杰斯的另一个重要观点。

他认为,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具有自己的兴趣、能力和学习方式。

因此,教育者应该尊重这些差异,并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他们需求的教学方式。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并促进他们的个性化发展。

自主学习是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另一个关键方面。

他主张学生应该被鼓励发展自我指导的学习能力,而不是依赖教师。

学生应该被给予机会去探索自己的兴趣和激情,并通过这个过程发现自己的学习动机和目标。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对当今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中,我们面临着许多挑战,如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焦虑和压力等。

罗杰斯的教育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以应对这些问题。

情感教育提醒我们学生的情感需求。

在现代教育中,我们往往过于学生的学术表现,而忽视他们的情感发展。

罗杰斯的教育思想提醒我们,学生需要感受到被接纳、被尊重和被理解,这样他们才能积极参与学习并取得成功。

通过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教育者可以帮助学生克服消极情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个性化教育强调每个学生的独特性。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应用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应用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应用贾志恩摘要:介绍了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关于教育宗旨和人才培养目标、师生关系、意义学习和教学评价的基本观点。

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应坚持培养“完整人格的人”的教育理念,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倡导“意义学习”,并借鉴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所提倡的自我评价模式。

关键词: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师生关系;非指导教学;教学评价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是西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它产生于20 世纪50 年代末60 年代初,通过倡导教育革新运动,冲击了美国的传统教育,并在全球教育界名声大振。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反对行为主义学派的机械论倾向,批评精神分析学派只注重研究情绪和精神障碍患者,而忽略大量的心理健康的人,主张研究对个人和社会的进步具有意义的问题。

罗杰斯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及教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自由学习》一书是其教育理论的代表作。

罗杰斯主张在教育与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当代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主要观点(一)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秉承马斯洛的人的“自我实现”理论,把教育的宗旨定位在:教育要真正关照人的终极成长,促进人的“自我实现”,培养“完整人格”,而非受教者成绩提高之类的短期目标。

因此,人本主义始终关注的是人的整体发展,尤其是人的“内心生活”的丰富和发展,即人的情感、精神和价值观念的发展。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受过教育的人应是“学会了如何学习、如何适应和如何变化的人”。

因此,教育绝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和智力培养,教育理想是培养“完整的人”。

罗杰斯认为,这种“完整的人”的基本特征是动态的、过程中的、有创造性的人,是“躯体、心智、情感、精神、心灵力量融汇一体的人,简单的说就是情知合一的人”。

【1】为此,作为培养人才的专门机构的学校,其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能从事自发的活动并对这些活动负责的人,能理智地选择和自定方向的人,能获得有关解决问题知识的人,能灵活地和理智地适应新的问题情境的人,能自由地和创造性地运用所有有关经验灵活处理各种问题的人,能在各种活动中有效地与他人合作的人。

浅谈人本教育思想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人本教育思想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

了教 育 的育 人 功 能 。 此 , 实 转 变 教 育 观念 , 因 切 以培 养 学 生 的
创 新精 神 和 实 践 能 力 为 重 点 的素 质 教 育 已经 成 为 时 代 的 最 强 音 。人 本 教 育 思 想 主 张 将 学 生 视 为 教 育 的 中心 , 校 为 学 学 生 而 设 . 师 为 学 生 而 教 。这 一 强 调 以学 生 为 “ 教 中心 ” 教 育 的
罗 杰 斯 作 为 教 育 改 革 家 , 有 代 表 性 和最 有 影 响力 的 就 最 是“ 以学 生 为 中心 ” 的课 堂 教学 模 式 的提 出及 试 行 。 罗杰 斯 把 这 种 教学 模 式 看 成 是 实 现 教 育 目标 和 让 学 生 自我 —— 主 动
学 习 过 程 形 成 的 手段 。
教 育 观 念 的 转 变 是 时 代 和 形 势 发 展 的 需要 。 观 我 国教 纵 育 发展 的轨 迹 . 一 个 十 分 突 出 的 问题 , 是 长 期 以来 对“ 有 就 教
育 是 为 了培 养 人 ” 一 本 体 功 能 关 注 不 够 . 这 因而 导 致 了许 多
背离 教 育 规 律 的行 为 产 生 。 在 着 只讲 “ 力 ” 只 讲 “ 才 ” 存 人 , 人 , 不 讲 “ ” 现 象 。尤 其 是 愈 演 愈 烈 的“ 试 教 育 ”严 重 扭 曲 人 的 应 .
对 罗 杰 斯 人 本 教 育 思 想 我 们 应该 采 取 的 态 度 是 : 所 批 有 评 、 所 否 定 、 所 分 析 、 所 借 鉴 。 立在 “ 有 有 有 建 自我 —— 主 动学 习 说 ” 础 上 的 教 学 观 过 分 地 强 调 学 习潜 能 的 自主 发 挥 , 基 这

人本主义道德教育的主要观点

人本主义道德教育的主要观点

人本主义道德教育的主要观点人本主义道德教育是一种强调个体价值和人性的教育理念,它认为每个人都应该被尊重和关注,强调每个人的独特性和价值。

以下是从八个方面阐述人本主义道德教育的主要观点。

1.强调个体价值人本主义道德教育认为个体价值是教育的基石,每个人都应该被视为独特的、具有无价之心的个体。

教育者需要关注每个学生的需求、能力和个性,尊重他们的不同,培养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帮助他们发现和发展自己的潜能。

2.追求自我实现人本主义道德教育追求自我实现,即帮助个体实现自己的潜能和价值。

教育者需要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让学生能够自由地探索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发掘自己的能力和兴趣,从而实现自我价值。

3.强调情感和感性人本主义道德教育强调情感和感性在道德教育中的重要性。

教育者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感受,培养他们的情感智商和社交能力,帮助他们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感,形成共鸣和同情心,从而形成健康的人际关系。

4.强调人性和社会性人本主义道德教育认为人性和社会性是密不可分的,每个人都应该关注社会的整体发展,同时将自己的命运与他人联系起来。

教育者需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帮助他们了解社会规则和价值观念,同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5.倡导自由和责任人本主义道德教育倡导自由和责任并重。

学生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同时享受不受约束的自由。

教育者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判断力,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同时鼓励他们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6.重视个体的主观性人本主义道德教育认为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主观性和价值观。

教育者需要尊重学生的不同观点和选择,鼓励他们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同时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决策,培养他们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7.强调实践和行动人本主义道德教育强调实践和行动的重要性。

学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学习和成长。

教育者需要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行动中获得经验和启示,同时鼓励他们反思自己的实践经历,不断总结和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作用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作用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作用作者:谭妤晗陈见波来源:《湖北教育·领导科学论坛》2012年第11期【内容提要】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是20世纪60年代产生于西方的一种重要的社会思潮,它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的教育,带来了教育领域的改革。

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借鉴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对进一步推进公共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关键词】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思想政治教育启示作用【作者简介】谭妤晗,武汉理工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部博士研究生,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部讲师;陈见波,湖北教育报刊传媒有限公司《新课程研究》杂志编辑。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是20世纪60年代产生于西方的一种重要社会思潮。

这种教育思想引起了当时西方社会的普遍关注,深刻影响着教育发展的各个方面,被很多教育领域的专家和学者接受并推崇。

我国高校近几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种种问题。

准确地理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以运用,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1. 倡导教人、做人、成人的教育,实现自我价值许多人本主义教育家认为根据个人特点来帮助发展人的独特性是教育的根本目标。

人本主义教育方法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到个体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存在,是具有完全独立人格的自我,在认识自我、了解自我的基础上使其实现内在价值。

马斯洛(A.Maslow)指出:“教育的本质是发展人的潜能,尤其是那种成为一个真正人的潜能。

教育要在满足人最基本的需要的基础上,强调自我实现需要的发展。

人的社会化过程与个性化的过程是完全统一的。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强调的是要发展学生的独特性,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促使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自我个性的形成。

这个概念中的“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了解和认识,即对自身特点的认识与判定,对自己与社会环境的关系、自己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的理解。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

渴望解决问题 的本能动机 , 为此他极力提倡从做 中学的 学习方法 , 即让学生直接体验到实际的社会和伦理 问题 并最终解决这些问题 的有效方法。而且现代社会 文明的 发展尤其是传媒手段等的突飞猛进 , 已使学校教育与 早
收稿 日期 :0 9. — 6 2 0 . 7 2 - 0 作者简介 : 张芳 (9 4 )女 , 1 8 - , 山西晋中人 ,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2o 级研究生研 究方 向: 08 思想政治教育。
学生才是学 习的关键、 中心 , 这样才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 兴趣 、 调动学生 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让学生在一个开放、 民主、 自由的氛围中更富有创造性 。因此 , 高校思想政治 教育 的课堂教学应建立价值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 即一 个能平等对话的人际关系。
( ) 二 注重道德情感教育 , 促进 学生全面发展
路 , 更新 理 念 、 即 拓展 内容 、 新 方 法 和拓 宽 渠道 。 创
关键词 :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 ; 思想政治教 育 ; 新思路
人本 主义是 2 世纪 5 年代至 6 年代在美国兴起的 0 0 0 个重要的心理学流派 , 是在对美国传统教育进行冲击、 倡导教育革新运动的潮流 中诞生 的, 与精神分析学派和 行为主义学派等量奇观 , 被称为“ 第三种力量” 。其 中影 响 最 大 的 就是 罗 杰 斯 , 文 主 要想 通 过分 析罗 杰斯 的人 本 本主义教育观的内容特点 , 出益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得 改革的新思路。 罗杰 斯 人本 主义教 育观 的主要 特点 在 2 世 纪 6 年 代 , 杰斯 把他 的“ 者 中心 ” 论运 0 0 罗 患 理 用到教育问题上 , 就形成了他 的“ 以学生为中心” 的教学 主张 , 这种教育 思想集 中体现 在他 的《 自由学 习》 书 一 中。罗杰斯 的人本主义教育观内容丰富 , 观点新颖 , 视角 独特 ,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本主义教育的主要观点与在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
作者:任晓璐
来源:《新课程学习·下》2014年第01期
摘要:对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进行了阐述并介绍了人本主义教育在思想政治课中的教育目标、师生关系构建以及教学评价机制中的应用,倡导“意义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潜力,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进行引导培养。

关键词: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政治课;意义学习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人本主义教育通过倡导教育革新运动,冲击传统教育,引起了教育界的强烈反响。

同当时的传统教育不同的是,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主张研究对个人和社会的进步具有意义的问题,反对行为主义学派的机械论向,批评精神分析学派只注重研究情绪和精神障碍忽略心理健康的人。

本文主要介绍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主要观点,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如何应用到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中的一点思路。

一、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主要观点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是构建在人本主义的教育目标、师生关系思想、学习理论和教学评价模式这三个部分之上的一个相对比较完整的系统理论。

下面将从这三个部分分别进行阐述。

1.人本主义教育的目标
人本主义教育的目标指向学生个人的创造性、目的和意义,是培养积极愉快、适应时代变化的心理健康的人。

人本主义教育家在论述教育目的时,无不重视人性的培养,普遍关心教育对培养儿童独立人格所起的作用。

强调以自我为核心,强调人的自我实现和理论。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秉承马斯洛的人的“自我实现”理论,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对教育宗旨的定位是在关注人的终极成长,促进人的自我实现并培养完整的人格,而不是受教者成绩提高的短期目标。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在现代社会受过教育的人不应该是单纯地接受过知识传授和治理培养的人,而应该是学会了如何学习并能适应变化的人,教育的理想是培养动态的、过程中的、有创造性的“完整的人”。

因此,作为专门培养人才的机构学校,人本主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可以自发地从事活动,并能对这些活动负责,能够自行理智地选择和决定自己方向,具备既可以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可以灵活和理智地适应新的问题情境,并且可以创造性地运用所有有关经验,灵活处理出现的各种问题;可以同他人在各种活动中有效地进行合作的人。

2.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师生关系
人本主义教育的师生关系同传统的师生关系不同,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教师作为学习的指导者,学生是学习的接收者。

而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对师生关系作出了不一样的诠释: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协助者和学习伙伴,学生是学习的主导者。

和传统的教育理论不同的是,人本主义教育理论重视对学生学习的解放,反对压抑学生的好奇心和潜能,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

和传统的“指导性”学习模式不同的是,人本主义教育构建“非指导性”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作为促进者,同学生之间是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师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进行隐性的指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尊重学生,学生对学习有较大的兴趣,学生可以自发地积极参与到学习中。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要求这样一种师生关系:首先教师要能如实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以及感情,然后要可以无条件地接受学生,相信学生具备自我进行有效学习的能力。

3.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对学习者有真正价值的学习是意义学习,意义学习同无意义学习不同,无意义学习是一种机械的学习,不涉及个人意义,无关学习者的完整人格,学习者的学习效率是低下的。

而意义学习不同于仅仅涉及事实积累的学习,这一学习观可以使学习的个体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做出选择行为都发生重大改变的学习。

学习者可以将每个人的经验都融合在一起,而不仅仅是增长知识。

学习者对教学内容的学习程度,取决于这一内容对学习者是否具有个人意义以及学习者是否能够意识到这一意义,同时两者是一种正比例关系。

所以说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强调的是学习是个人自主发起的,使个人整个投入中并发生全面的变化活动。

个人对学习的投入涉及认知、情感、行为和个性等多个方面,学习所造成的影响不仅是针对认知产生影响,还影响上述其他多个方面。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强调学习者作为中心的必要性,认为意义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学习者对知识应该灵活积极地理解,而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

教师重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挖掘学生的潜力,引导学生进行自由学习和探索。

二、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主要应用
1.人本主义教育在思想政治课中的教育目标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在教学的运用中,要注重树立“培养学生完整人格”的教育理念。

由于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的大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认识可能存在偏差,大部分学生都认为此类课程是强制性的政治灌输,课程内容多为空洞说教。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理论同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有很大的偏差,教师在授课时,对社会和学生们提出的尖锐的矛盾和敏感问题不能做出有效的回答,只注重空洞地说理,教师授课不具备针对性,不能很好地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那么学生就不能对课程产生充足的兴趣,那么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就无从谈起。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成为思想道德素养、科学文化素质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因此,课程中必须要坚持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所倡导的培养“完整人格的人”的教育理念,除了重视知识和技能层面的教育之外,更需要重视对学生价值层面的教育,加强对学生高尚情感的培养,在
教育内容上要具备时代性,把握时代规律,通过更多科学丰富的教育内容来反映社会现实。

同时还应该采取多种情感体验和教育方法来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实效性,把培养“完整人格的人”作为教学的最终价值目标。

2.人本主义教育在思想政治课中的师生关系构建
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当转变传统的师生关系,传统教育中的教师以知识灌输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师生关系是要抛弃的,应该坚持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所要构建的“学生为中心,教师即促进者”的教育理念,师生关系应当如同朋友一样,在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对话的基础上进行交流。

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制造融洽的教学氛围,师生间的人际关系是和谐的,充分地发挥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建立起一种平等、和谐并互相学习的新型师生关系。

3.人本主义教育在思想政治课中教学评价机制的完善
教学评价作为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应当采用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所提倡的自我评价模式。

在过去的传统教学中,通常采用分数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思想政治教学而言有一定的局限性。

同时由于受社会环境等要素的影响,部分学生降低了对自我思想道德评价的标准,这就造成了传统的评价结果过高,降低了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和提高自身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动力。

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育中,我们反对以考试和考核为主的外部评价,提倡学生的自我评价,主张学生直接参与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评价。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遵循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坚持自我评价和外部评价相结合的办法,通过对学生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价,进行动态的和静态的综合评价来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完善思想政治课的评价机制,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人格,实现自身的价值。

作者简介:任晓璐(1987—)女,汉族,河南信阳人,硕士,空军第一航空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管理课程教学。

(作者单位河南信阳空军第一航空学院基础部航空维修工程管理教研室)
编辑李建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